利用单片机串口实现与PC机的并行通信

利用单片机串口实现与PC机的并行通信

一、利用单片机串口实现与PC机的并行通信(论文文献综述)

孙周[1](2020)在《煤矿轨道道岔控制系统研制》文中认为煤矿轨道道岔是矿石运输机车转轨的重要设备,道岔控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机车的运输效率和行车安全。在煤矿铁路控制系统中主要有三种道岔控制方式:工作人员现场控制、司机遥控控制和集中控制,目前采煤采矿铁路控制系统主要采用司机遥控控制方式。部分煤矿铁路环境复杂和缺少人工维护,该控制系统仍存在控制功能少、缺乏故障检测、性能不稳定等问题。因此,设计一个可靠的煤矿道岔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原有遥控器道岔控制系统为基础,对遥控器发射距离、功耗、抗干扰等性能进行提高,改进其控制系统组成结构和硬件控制电路,增加更加可靠的故障检测和反馈检测功能,设计一套由遥控器、接收器、道岔控制器、转辙机、机车接近检测器、信号灯、上位机监控平台组成的煤矿铁路道岔控制系统。其目的在于提高煤矿铁路中道岔的控制效率和行车安全,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论文分析了国内外煤矿道岔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和企业中煤矿道岔控制系统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目前煤矿铁路道岔控制系统所需要改进的关键点。(2)分析了道岔和转辙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论证了转辙机内部电机电流和转矩的关系,确定了控制对象环境和控制系统需求。(3)对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进行了详细设计,根据方案选取STM32单片机为基础,对遥控器、接收器、道岔控制器、机车接近检测器进行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并基于Lab VIEW设计控制系统上位机。(4)对设计好的控制系统进行实现,并在此基础上对控制系统中组成模块的功能和性能进行实验,最后将整个控制系统在煤矿铁路道岔上进行现场实验。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控制系统相对原有的道岔控制系统能够更加高效率的控制道岔,并能有效的对道岔故障进行检测,提高了煤矿铁路机车的运输效率和行车安全。该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易操作性,低成本等优点。

林少波[2](2020)在《粒粒肠残次品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粒粒肠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残次品,目前行业内均采用人工挑选的方式剔除,存在标准不统一且效率低的问题。本文研究基于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实现智能化粒粒肠不合格品在线识别与剔除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主要包括机械筛选装置、排序梳理装置、差速输送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剔除装置。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图像预处理、残次品识别、特征编码、输出控制等模块。工作原理是首先将产品在传送带上有序排列,然后再利用相机采集图像,结合粒粒肠外观特征以及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算法识别出残次品,最后输出特征编码并控制机械手装置剔除残次品,实现智能化产品在线识别与剔除。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硬件系统模块设计:主要包括振动筛机中的筛板机构设计与校核、梳理排序中的梳理装置与分离装置的设计以及相关的电机选型、轴的校核、轴承的校核等;图像采集装置设计以及相关的相机选型计算、暗箱的设计计算、光源的设计选型以及定位光电传感器的选型设计等。关键点是剔除装置的设计包括翻板式剔除槽的设计、执行元件的选型设计与计算、以及控制系统设计。(2)软件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界面模块、图像采集以及预处理模块、残次品识别模块、特征编码模块、PC机与单片机串口通信、输入输出控制模块。(3)系统试验设计:主要包括振动筛机试验、产品梳理排序试验、差速输送试验、图像采集试验、剔除机械手装置试验、图像分割及粒粒肠边缘提取试验、残次品识别及生成特征编码试验。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章:简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目的意义。通过工厂实际调研,了解目前粒粒肠产品的生产现状以及粒粒肠残次品类型。通过文献检索,了解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农产品缺陷检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此外针对粒粒肠在线检测的基本流程和实际应用背景也做了描述,根据企业需求确定了整体解决方案;第2章:重点阐述了所研究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关键技术问题。第3章:详细论述粒粒肠残次品在线检测剔除系统硬件装置的设计、选型以及校核。主要包括振动筛选装置的设计、选型以及校核,产品输送与梳理装置的设计、选型与校核,图像采集及残次品在线定位装置的设计与选型,残次品剔除控制系统的设计。第4章:详细论述粒粒肠残次品在线检测剔除系统的软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粒粒肠在线检测剔除系统界面的设计,图像采集模块与预处理,残次品特征提取,多通道剔除编码设计,串口通讯模块以及校验模块。第5章:对软硬件系统进行试验分析,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

卢志浩[3](2017)在《基于SAW技术的称重模块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细颗粒物PM2.5越来越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为了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理PM2.5,需要在野外布置多个监测仪器对其进行采样分析。采样分析的第一步,即对大气中PM2.5的浓度进行精确测量,一般将采样前后的滤料进行称重,其质量差值与采样体积的商即为采样浓度。因为野外环境状况恶劣,传统的PM2.5称重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所以新型的PM2.5称重方法是保证精确采样的关键。声表面波(SAW,Surface acoustic wave)是弹性波的一种,特性是沿固体的浅表面传播。SAW传感器是材料科学和电子技术的产品,它具有无源、无线和抗干扰的特点。SAW压力传感器使用声表面波振荡器感应外力场的干扰,使SAW振荡频率发生变化,通过精确测量频率变化来测量压力变化。本文主要设计研究了空气颗粒物自动监测技术及装置中基于声表面波压力传感器的自动称重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SAW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和性能,选型了适合空气颗粒物称重的SAW压力传感器类型,主要技术指标包括SAW器件的结构为谐振器结构、SAW器件的基底为石英单晶、为了避免温度的影响选择双通道型振荡器结构的形式及传感器的误差分析。2、设计了基于LabVIEW2014和单片机的数据采集分析方案,可以更直观的观察采集数据,分析称重模块的工作性能,并解决了单片机和PC机通信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通信方案。3、设计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空气细颗粒物称重数据处理方案,经过Matlab仿真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克服了称重部分数据采集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产生测量误差和干扰的缺点。4、对整个的系统实验进行相关设计,并对和细颗粒物称重有关的前续技术部分给出详细设计,给出由伺服电机、升降臂、滤纸、滤网架、定位块、称重杆、称重传感器及支架等组成的自动称重模块的示意图。最后结合称重模块测得的数据,验证了称重模块的可行性。本文对SAW技术在细颗粒物称重方面应用的初步研究,将为我国未来在PM2.5野外检测仪器的研制打下一定的基础。

卢志浩,吴维华,雷菊阳[4](2017)在《基于LabVIEW和单片机的称重信号采集》文中研究表明在称重方案设计中,为了避免单片机和PC机通信时必须采用串口线连接或USB转串口线连接的弊端,并且更好的适应USB接口正逐步成为PC机的标准接口这一大的趋势的要求。同时克服单片机的处理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控制的需求的缺点,采用处理能力强及人机交互好的PC机作为上位机,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处理,以达到更高的要求。方便采集信号和实时显示信号变化,更好地实现称重信号采集过程中的的人机交互界面的功能,实现仪器智能化。以STC89C52单片机为下位机、PC机为上位机,基于Lab VIEW2014编写上位机软件,通过USB数据线直接连接单片机USB口与PC机USB口,实现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通信过程,使测试方便、简洁、人性化。包括下位机STC89C52单片机的最小系统设计、CH340通信电路设计、下位机单片机通信的软件设计、上位机Lab VIEW2014通信的软件设计。实现称重系统测试信号智能化。

王娇[5](2016)在《电动爬楼梯轮椅座椅姿态调节机构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现今处于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的发展所引起的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各种事故导致伤残人数增加的现象,使得轮椅作为他们生活和出行的必备工具。而当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轮椅市场不再局限于满足平地行走的轮椅,使得电动爬楼梯轮椅的研究应运而生。本课题研究的电动爬楼梯轮椅既可在平地上行走,又能攀爬楼梯和跨越障碍物,方便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生活和出行。本论文主要以轮椅座椅姿态调节机构为研究对象,在其上设计了数据采集系统,然后通过对不同原理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分析,选择PC机与单片机组成的混合型采集系统,此数据采集系统大体实现三方面的功能:单片机和外围芯片电路做为下位机是用于实现数据采集功能;PC机(上位机)是实现数据显示、分析和处理等功能;PC机与单片机相连的总线(RS232)用于实现两者的串口通信数据相互传输的功能。下位机是通过单片机控制红外测距传感器实现采集和输出电压模拟信号,经A/D转换与数据预处理后将电压值传输至PC机(上位机)。PC机是通过打开串口接收/发送数据来实现与单片机的通信。上位机软件是基于VC++6.0平台上设计显示、分析和处理红外测距传感器输出的数据的对话框界面,并根据监测的电压数据在做出分析判断后发出命令信号给单片机以实现电机带动座椅位姿调节机构上滑块靠近或远离运动。论文对红外测距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在MatLab软件设计了距离-电压曲线拟合函数,并给出了两种曲线拟合的方法。操作上位机对话框界面,根据显示和分析红外测距传感器采集和输出的数据,判断和改变步进电机转动方向这一功能的实现验证了数据采集系统的可行性,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张年成[6](2014)在《精密内螺纹振动攻丝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难加工材料于其优越的性能被使用的越来越广泛,但是随之而来的加工问题也就迫在眉睫、急需解决。对于难加工材料的内螺纹加工来说,传统攻丝已经满足不了加工要求。特别是在航空发动机上使用的钛合金、高温合金等材料上加工内螺纹,无论是加工效率和螺纹精度都很难满足使用要求。研究一种低频振动攻丝系统,实现丝锥的逻辑运动,产生正转与回退的交替运动,且正转的角度大于回退的角度,完成脉冲力作用的振动切削。振动攻丝与传统攻丝的连续挤压不同,它是一种周期性的脉冲型切削加工。在每个加工周期中,真正的切削时间很短,从而降低了平均切削力和切削扭矩。同时由于丝锥不停的回退、前进,刀齿对已加工表面有重复切削和熨压的效果,降低了摩擦扭矩。另外,还促进了切削液进入切削区,增强了润滑效果。总之,振动攻丝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攻丝所存在的问题。本振动攻丝系统由两部分组成,振动攻丝装置和控制系统。振动攻丝系统以摇臂钻床为基础,将设计制造的攻丝装置安装在摇臂钻的主轴上。计算机发出动作指令,通过单片机输入给振动攻丝装置的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按照所需要的逻辑驱动丝锥运动。丝锥的进给是由丝锥自导完成的。所设计的振动攻丝系统完成了振动攻丝,得到了普通攻丝所无法比拟的效果。关于振动攻丝的工艺规律和工艺参数还需要后面的试验全面研究。

高旭[7](2012)在《基于FPGA的激光气体分析仪的数据处理及数据通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改进激光气体分析仪,本论文在AD采样选用了AD7862高速、低功耗、双核12位模数转换器,在FPGA中实现了一个能够取代单片机控制AD转换的AD控制器,并对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工业中常用的中位值平均滤波处理,使得被测气体的浓度值更加准确。在单片机处理数据之后提出了其与PC机之间的串行通信,使得激光气体分析仪网络化。根据AD7862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时序,在ISE软件中用Verilog语言设计该控制器,设计采用有限状态机的方式,然后在ISE软件中建立它的测试平台,用测试向量来激励所设计的控制器,判断设计的控制器是否合理;根据中位值平均滤波的方法,在ISE软件中用VHDL语言设计该滤波器,设计采用流水线的方式,然后在TSE软件中建立它的测试平台,用测试向量来激励所设计的滤波器,判断设计的滤波器是否合理;在Proteus软件里设计实现PC机和AT89C51间的串口通信,下位机AT89C51由Proteus设计的仿真电路代替,即用纯软件来完成二者的通信,用串口调试助手SComAssistant V2.1实现PC机软件,用汇编语言实现单片机的软件。AD7862控制器用ISE自带的ModelSim仿真,仿真图完全符合该芯片转换的要求;滤波模块同样用ModelSim仿真,仿真图与该滤波方法稳合,而且适于任何气体浓度的数据;单片机和PC机通信中,单片机给PC传送数据,在虚拟终端显示数据,PC机给单片机传送数据,同样在虚拟终端显示,而且回传给PC机;分析了两者间相互通信在气体分析仪中的实际应用。通过三方面的改进,激光气体分析仪能够测出更加准确的气体浓度值,以便采取更好的措施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黄克亚[8](2012)在《基于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设计出基于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方法。被控对象经传感器、电压变换电路、A/D转换芯片与单片机相连,可将现场参数信息传送至单片机;单片机经继电器驱动控制被控对象运行。单片机与PC机经电平转换芯片相连,实现远程通信功能。该系统可以实时采集被控对象多种参数信息并送PC机处理,可以选择由PC机远程或单片机本地控制被控对象。

马伟[9](2011)在《多床位心电监护仪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为了实现对多个床位患者心电的监护,提出多床位心电监护仪设计思想,解决了传统心电采集过程中只对单床位患者心电的监护,实现了医生集中监护病房中患者心脏跳动的目的。本系统用一台PC机作为上位机,利用Visual C++6.0开发ECG监护控制软件,USB驱动程序和多机通信程序。该ECG监护控制软件主要实现显示心电波形,重显心电信息和显示心率值等功能。下位机利用MCS-51单片机采集患者心电数据,USB2.0转RS-232接口电路把采集到的心电数据上传到上位机中去。本系统利用Keil uvision3开发MCS-51单片机的心电采集数据源程序,并实现了串口一对多通信的功能。噪声等干扰在心电信号的采集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而心电信号又是一种低频弱信号,所以设计解决干扰的电路很有必要。常用的解决干扰的方法有前置放大电路、带通滤波、主放大器、50Hz陷波、35Hz陷波、A/D转换电路。通过对ECG监护软件和下位机中采集心电数据时设计的各种电路的测试,基本达到总体设计的功能目标。

宋晶,沈兴全,赵润鹏[10](2011)在《基于组态王的PC机与单片机串口通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设计了典型单片机与PC机串口通信系统,详细介绍了基于组态王的PC端上位机软件设计程序及下位机单片机端的硬件设计。利用组态王软件和Visual Basic都支持DDE的特点,以VB为开发平台,写出一个数据通信应用程序,一方面实现与单片机的连接,另一方面实现与组态王的动态数据交换。

二、利用单片机串口实现与PC机的并行通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单片机串口实现与PC机的并行通信(论文提纲范文)

(1)煤矿轨道道岔控制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道岔和转辙机工作原理
    2.1 道岔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 转辙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3.1 道岔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3.2 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3.3 控制系统设计流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4.1 器件选型
    4.2 遥控器电路设计
    4.3 接收器电路设计
    4.4 机车接近检测器电路设计
    4.5 控制器电路设计
    4.6 硬件PCB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5.1 通信协议设计
    5.2 编译环境
    5.3 MCU程序设计
    5.4 上位机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煤矿轨道道岔控制实验
    6.1 控制系统实验
    6.2 煤矿轨道道岔控制实验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附录

(2)粒粒肠残次品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1.1.1 粒粒肠生产现状与残次品类型
        1.1.2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研究现状
        1.2.2 发展趋势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结构安排
2 在线检测与剔除系统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
    2.1 系统组成及功能
        2.1.1 硬件系统模块组成及功能描述
        2.1.2 软件系统模块组成及功能描述
    2.2 在线检测与剔除系统的工作原理
        2.2.1 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2.2.2 残次品剔除的工作原理
    2.3 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2.3.1 专用振动筛机
        2.3.2 分行梳理装置
        2.3.3 粒粒肠残次品特征提取
        2.3.4 多通道剔除机构
    2.4 本章小结
3 检测与剔除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3.1 硬件装置的整体设计
    3.2 振动筛选装置的设计
        3.2.1 振动筛机的选型与设计
        3.2.2 筛板的设计与校核
        3.2.3 振动电机的选型与计算
        3.2.4 振动筛机出料口的设计
    3.3 产品输送与梳理的设计
        3.3.1 电机的选型与计算
        3.3.2 传送带的设计与计算
        3.3.3 轴的设计与校核
        3.3.4 带轮的设计
        3.3.5 轴承的校核
        3.3.6 产品分行梳理装置的设计
    3.4 图像采集及在线定位装置的设计
        3.4.1 光源的选型与设计
        3.4.2 相机的选型
        3.4.3 暗箱的设计
        3.4.4 定位光电传感器的选型设计
    3.5 残次品剔除控制系统的设计
        3.5.1 基于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3.5.2 PC机与单片机的通信设计
4 检测与剔除软件系统设计
    4.1 软件系统的整体设计
    4.2 图像采集与处理模块
        4.2.1 界面设计
        4.2.2 图像采集模块与预处理
        4.2.3 残次品特征提取
        4.2.4 系统自学习模块
        4.2.5 多通道剔除编码设计
    4.3 串口通讯模块
        4.3.1 通讯模块
        4.3.2 通讯校验模块
    4.4 本章小结
5 试验及结果数据分析
    5.1 整个系统试验
        5.1.1 相机畸变试验
        5.1.2 粒粒肠振动筛选及分行梳理
        5.1.3 传送带差速产品分离
        5.1.4 残次品剔除试验
    5.2 软件系统试验
        5.2.1 产品边缘提取及误差分析
        5.2.2 残次品特征检测及误差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7 参考文献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 致谢

(3)基于SAW技术的称重模块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细颗粒物是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影响的空气物质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1.3 称重综述
        1.3.1 称重传感器
        1.3.2 数字称重技术
    1.4 SAW综述
        1.4.1 SAW简介
        1.4.2 SAW传感器
    1.5 本研究课题来源
    1.6 主要研究内容
    1.7 总结
第二章 SAW压力传感器原理研究及误差分析
    2.1 SAW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组成及工作机理简介
        2.1.1 SAW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组成
        2.1.2 SAW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工作机理
    2.2 误差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3.1 引言
    3.2 硬件电路设计
        3.2.1 单片机STC89C52最小系统设计
        3.2.2 CH340通信电路设计
    3.3 通信软件设计
        3.3.1 单片机程序设计
        3.3.2 LabVIEW程序设计
    3.4 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据处理方案设计
    4.1 引言
    4.2 系统介绍
    4.3 卡尔曼滤波算法应用
    4.4 实验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验设计及验证
    5.1 系统仪器构成
    5.2 采样器工作原理
    5.3 控制器工作原理
    5.4 粒径分级采样
        5.4.1 中流量PM2.5 切割器的设计
        5.4.2 采样流量的控制
        5.4.3 采样器整机结构设计
    5.5 自动称重组成
    5.6 仪器使用及实验过程
    5.7 实验结果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成果总结
    6.2 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
    6.3 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LabVIEW和单片机的称重信号采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硬件电路设计
    1.1 单片机STC89C52最小系统设计
    1.2 CH340通信电路设计
2 通信软件设计
    2.1 单片机程序设计
    2.2 Lab VIEW程序设计
        2.2.1 相关控件介绍
        1)VISA资源名称
        2)VISA配置串口函数
        3)VISA读取和VISA关闭函数
        2.2.2 前面板设计
        2.2.3 框图程序设计
        1)串口初始化框图程序
        2)读取压力值框图程序
        3)Lab VIEW延时框图程序
3 测试
4 结束语

(5)电动爬楼梯轮椅座椅姿态调节机构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爬楼梯轮椅现状分析
        1.1.1 连续运动履带式爬楼梯轮椅
        1.1.2 连续运动行星轮式爬楼梯轮椅
        1.1.3 间歇运动步进式爬楼梯轮椅
    1.2 数据采集简介
        1.2.1 数据采集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1.2.2 数据采集系统的分类
    1.3 选题背景及意义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 座椅姿态调节机构数据采集系统总体设计
    2.1 数据采集的基本原理
        2.1.1 数据采集系统的构成
        2.1.2 数据采样原理
    2.2 轮椅座椅姿态调节机构
        2.2.1 电动爬楼梯轮椅的整体机构分布
        2.2.2 座椅姿态调节机构的组成结构
    2.3 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方案
        2.3.1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目标
        2.3.2 数据采集系统整体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采集系统的下位机硬软件设计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
    3.2 红外测距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
        3.2.1 红外测距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3.2.2 红外测距传感器输出及A/D转换程序设计
        3.2.3 红外测距传感器采集数据预处理
    3.3 串口通信模块
        3.3.1 通信简介
        3.3.2 串口通信结构
        3.3.3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3.4 电机驱动座椅机构运动模块
        3.4.1 驱动电路结构
        3.4.2 驱动程序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红外测距传感器的数据处理
    4.1 MatLab简介
    4.2 最小二乘法多项式曲线拟合及MatLab实现
        4.2.1 最小二乘法基本原理
        4.2.2 多项式次数的确定
        4.2.3 多项式函数式的确定
    4.3 BP神经网络曲线拟合及MatLab实现
        4.3.1 研究的问题
        4.3.2 建立BP神经网络结构
        4.3.3 BP神经网络训练
        4.3.4 BP神经网络测试
        4.3.5 BP神经网络曲线拟合函数
    4.4 两种方法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位机软件设计
    5.1 软件需求分析
    5.2 软件概要设计
    5.3 软件详细设计及实现
        5.3.1 UI主界面
        5.3.2 串口通信参数设置界面
        5.3.3 数据采集和显示界面
        5.3.4 数据处理界面
        5.3.5 数据监控及驱动界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精密内螺纹振动攻丝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
    1.2 螺纹的常用加工方法
        1.2.1 车削螺纹
        1.2.2 铣削螺纹
        1.2.3 磨削螺纹
        1.2.4 研磨螺纹
        1.2.5 攻丝和套丝
        1.2.6 滚压螺纹
    1.3 攻丝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概况
    1.4 振动攻丝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1 国外振动攻丝的研究现状
        1.4.2 国内振动攻丝的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振动攻丝的切削机理研究
    2.1 振动攻丝的加工特点
    2.2 振动攻丝的运动分析
    2.3 振动攻丝的丝锥等效刚度提升机理
        2.3.1 建立攻丝模型
        2.3.2 丝锥等效刚度提升机理
    2.4 振动攻丝中的扭矩分析
    2.5 振动攻丝中的切削液润滑机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振动攻丝装置的设计与制造
    3.1 振动攻丝方案
    3.2 振动攻丝参数设计
    3.3 振动攻丝装置方案与总体设计
        3.3.1 伺服电机的选型
        3.3.2 振动攻丝装置总体设计
        3.3.3 振动攻丝装置零件的设计与制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振动攻丝装置的控制系统
    4.1 振动攻丝装置控制系统电路
        4.1.1 控制系统的主电路
        4.1.2 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电路
    4.2 控制系统的试运行与干扰检查
        4.2.1 控制系统的试运行
        4.2.2 系统干扰检查
    4.3 PC 机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
        4.3.1 串口通信的接口电路
        4.3.2 串行口通信参数的设置
        4.3.3 振动攻丝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
        4.3.4 PC 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程序
        4.3.5 程序的调试与运行
    4.4 单片机控制伺服系统
        4.4.1 单片机概述
        4.4.2 伺服系统的内部参数设定
        4.4.3 单片机控制伺服系统的程序
    4.5 振动攻丝系统的工艺参数设定
        4.5.1 振动攻丝正转速度值、反转速度值的设定
        4.5.2 振动攻丝正转角度、反转角度的设定
        4.5.3 振动攻丝振动频率的设定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振动攻丝系统的运行测试
结论
附录Ⅰ单片机控制伺服系统程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7)基于FPGA的激光气体分析仪的数据处理及数据通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FPGA芯片简介
    2.1 FPGA历史的发展和趋势
    2.2 FPGA的应用领域
    2.3 主流的FPGA芯片厂家及代表产品
        2.3.1 Xilinx公司的代表产品
        2.3.2 Altera公司的代表产品
    2.4 FPGA的结构
    2.5 FPGA的开发流程
        2.5.1 FPGA的设计方法
        2.5.2 典型FPGA的开发流程
3 激光气体分析仪
    3.1 激光气体分析仪的原理
        3.1.1 仪器的构成
        3.1.2 DLAS技术
    3.2 激光气体分析仪的特点和应用
        3.2.1 激光气体分析仪的特点
        3.2.2 激光气体分析仪的应用
4 A/D采样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4.1 AD7862概述
    4.2 AD7862的特点及技术指标
    4.3 AD7862功能介绍
        4.3.1 引脚及内部结构
        4.3.2 内部转换
    4.4 XC3S400开发板简介
    4.5 控制器的设计
    4.6 测试平台的建立
    4.7 控制器的功能仿真与可行性分析
5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5.1 数字滤波器概述
    5.2 常用数字滤波方法
    5.3 中位值平均滤波法
    5.4 滤波器的设计
    5.5 测试平台的建立
    5.6 滤波器的功能仿真与可行性分析
6 激光气体分析仪与PC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6.1 数据通信基础
        6.1.1 数据通信的概念
        6.1.2 串行通信的工作模式
        6.1.3 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
        6.1.4 串行通信中的基本参数
    6.2 串行通信接口标准
        6.2.1 RS-232C接口标准
        6.2.2 RS-485接口标准
    6.3 单片机中的串行口
        6.3.1 串行口的结构与控制
        6.3.2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6.3.3 波特率的计算与串行口的初始化
    6.4 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硬件电路
    6.5 单片机端串行通信软件的设计
    6.6 PC端串行通信软件的设计
    6.7 仿真与分析
7 工作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基于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系统组成
2 系统硬件
    2.1 单片机数据采集电路
    2.2 单片机与PC机通信连接
    2.3 单片机显示装置
    2.4 控制方式选择电路
3 系统软件
    3.1 单片机端程序
    3.2 PC机端程序
4 结语

(9)多床位心电监护仪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1.3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心电波形知识及相关技术
    2.1 心电波形的相关知识
        2.1.1 心电图由来
        2.1.2 心电图发展方向
        2.1.3 心率知识
        2.1.4 心电图各波段的含义
        2.1.5 心电信号的特点
    2.2 心电电极与导联
    2.3 心电监护中异常心电分析
    2.4 心电数据采集相关知识
    2.5 数据通信相关知识
第三章 多床位心电监护仪设计方案
    3.1 多床位心电监护仪总体方案设计
        3.1.1 方案的功能目标
        3.1.2 系统总体结构
    3.2 开发工具选择
        3.2.1 Visual C++ 6.0 介绍
        3.2.2 Keil c51 和单片机介绍
    3.3 心电信号采集的实现
    3.4 心电监护通信的实现
第四章 心电监护仪设计与实现
    4.1 硬件的总体实现功能
    4.2 单片机多机通信实现
        4.2.1 通信原理
        4.2.2 实现方法
        4.2.3 通信协议
    4.3 A/D 转换电路和光电隔离电路
        4.3.1 A/D 转换
        4.3.2 A/D 转换电路设计
        4.3.3 光电隔离电路
    4.4 单片机心电数据采集设计
        4.4.1 前置放大电路
        4.4.2 带通滤波及主放大电路
        4.4.3 陷波和电平抬升电路
    4.5 USB 接口与 RS-232 接口转换电路设计
        4.5.1 CH341 功能特性
        4.5.2 硬件接口
        4.5.3 USB 转 RS-232C 转换器设计
        4.5.4 电路原理图
第五章 心电监护仪软件实现
    5.1 多床位心电监护仪控制软件需求
    5.2 多床位心电监护仪方案设计
    5.3 多床位心电监护仪具体设计
        5.3.1 多床位 ECG 监护软件
        5.3.2 Visual C++ 6.0 实现 USB 设备接口的通信
        5.3.3 USB 驱动开发
        5.3.4 PC 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5.3.5 单片机串口软件设计
    5.4 软件模拟测试
        5.4.1 测试方案设计
        5.4.2 测试结果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6.1 本文的工作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四、利用单片机串口实现与PC机的并行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矿轨道道岔控制系统研制[D]. 孙周. 长江大学, 2020(02)
  • [2]粒粒肠残次品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D]. 林少波.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3]基于SAW技术的称重模块的设计研究[D]. 卢志浩.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7(01)
  • [4]基于LabVIEW和单片机的称重信号采集[J]. 卢志浩,吴维华,雷菊阳. 电气自动化, 2017(01)
  • [5]电动爬楼梯轮椅座椅姿态调节机构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D]. 王娇. 河北工业大学, 2016(02)
  • [6]精密内螺纹振动攻丝系统的研究[D]. 张年成.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4(04)
  • [7]基于FPGA的激光气体分析仪的数据处理及数据通信[D]. 高旭.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1)
  • [8]基于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设计[J]. 黄克亚. 自动化应用, 2012(02)
  • [9]多床位心电监护仪设计与实现[D]. 马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04)
  • [10]基于组态王的PC机与单片机串口通信技术研究[J]. 宋晶,沈兴全,赵润鹏.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11(05)

标签:;  ;  ;  ;  ;  

利用单片机串口实现与PC机的并行通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