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土高原传统村落文化重构——“枣园新村”规划建设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超[1](2021)在《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文中研究说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根基之一是采用文献来考证其学术发展脉络,即文献本是“记录一切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代称。当前处于信息化时代,知识爆炸成为一种常态化。知识更新速度远大于人们接受和理解知识的速度。随着文献数量激增,现今已经难以通过窥见全貌。亟待需要进行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基于数字人文的“远读”理念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定量化总结,梳理其研究历程。首先,在文献收集1236篇学术论文和50余部着作的基础上,采用“远读”方法对其从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化分析和研究图景描摹:(1)论文关键词视角下的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的宏观演进特征。(2)科学知识图谱下的陕西民居和聚落(3)比较了陕西和全国相关研究的关系(4)陕西民居研究和陕西地区建筑工作者进行的其他地区民居研究的关系。此外,本研究论述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早期探索(20世纪30年代——改革开放),稳步发展(改革开放——21世纪初),多元繁盛(21世纪初——至今)。在此基础上对每个阶段的大事件进行了解读。最后,从现有的陕西地方通史和全国民居相关着作、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着作和98篇代表性学术论文进行研究内容的归纳,梳理出具体的8大研究主题和具体的21个研究方向。本研究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提供了较为详尽的基础资料,为未来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的保护、发展和传承提供了理论参考。同时为数字人文研究提供了研究参考样本。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民居建筑学学科的发展。
任杨[2](2021)在《陕北地区窑洞村落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以陕西省延川县甄家湾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窑洞是陕北地区最常见的民居建筑形式,窑洞村落遍布陕北的各个山谷,有人的地方就有窑洞,有窑洞的地方就有村落。陕北地区的传统窑洞村落数量颇多,大多数的窑洞村落有着保存较为完好的窑洞建筑遗产,村落中的窑洞建筑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具有鲜明的当地建筑特色,窑洞的存在,不仅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宝贵财富,也是陕北人民的精神财富。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许多的传统村落都开始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走上了乡村旅游开发的道路,希望能够弘扬村落文化,为村落带来收益,效果良好的话,还可以使一些村落脱贫致富。不过旅游开发的同时,也存在着开发缓慢、过度、粗鄙化等问题,本文结合相关案例探讨了这些问题。本文以甄家湾村为例,旨在利用所学知识,对村落内的建筑进行保护更新并加以利用,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寻找到协同促进的契合点,通过更新改造为村落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式,进而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笔者通过研究文献、多次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相关内容等方法来探讨既是窑洞村落,又是国家传统村落的建筑的集合体,如何实现窑洞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利用专业知识作为指导,对相关村落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整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信息和比较分析相关优秀的案例,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策略并做出更新设计用以参考,希望能够为国内外窑洞村落建筑以及传统村落建筑的保护更新提供借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任欢[3](2021)在《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村落景观环境优化研究 ——以岐山县庵里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拥有的文化遗产众多,其中超过四十万为不可移动文物,其中一半以上现存于村落和乡镇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许多村落中人员流失非常严重,同时伴随的还有资源枯竭。随之,村落中的各类文化遗产也受到了影响,其中很多都受到破坏甚至是消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积极探索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统村落中景观环境的优化,为传统村落景观规划的持续发展提供一条合理的路径,让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与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在的环境中仍可以比较好的保留下来。首先,传统村落是各类地域文化鲜活的承载体,他们可以直观地反映当地的特点。论文选址所处的岐山县地处关中,这里历史悠久,各类文化底蕴十分厚重。在这里传统村落众多,村落的很多方面都充满了关中文化特点,主要体现在选址、村落整体营建、整体格局、民居特点等方面。其次论文选取的庵里村中有资福宫、庵营古镇黄酒以及周家祠堂等文化遗产,有着相当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本文以探索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下传统村落景观环境优化的价值与实践方法为基本方向。随后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案例,分析庵里村整体村落布局与自然、人居、建设等方面的关系,同时结合如今已有的一些理论方法与实践成果,深入研究传统村落整体景观环境优化的各种设计策略与对应的方针政策。最后依靠这些成果来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景观设计方法,以期可以重新建立传统村落韵味。在实践过程中以保护当地文化遗产和发挥传统村落特色为要点,只有越过传统村落景观环境优化的表象误区,才能对对当地的传统村落的景观环境进行完全适配的优化。
汪佳[4](2021)在《基于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的景观提升设计 ——以合阳县灵泉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关中地区的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是提供传统村落发展和孕育着传统村落景观的优势条件,关中地区在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持续了近千年,在经过千百年来的沉淀,积攒了拥有深厚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历史古村落。历史村落的发展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先辈们选择村落聚居的方式形成了传承至今的农村风貌,在村落的形成当中产生了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是开辟中国历史的先河,从粮食生产到村落建设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如今全国传统村落的数量在每年以非常快的速度消失,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大多数年轻人选择离开自己的家乡外出打工甚至定居,从而远离农村的生活,传统文化、建筑艺术、精神文化、手工制作等老一辈积攒的技艺在我们年轻的这一代无法得到更好的传承,村落的建筑房屋大多数被遗弃,许多村落的建筑环境已经是破败不堪,白天在村落行走竟然空无一人,只有少数孤寡老人和在家务农的居民,目前,大多数村落的常住居民都在减少,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更多的人选择去城市买房居住,面对着村落的日益衰落,看到村落居住的老人、小孩,不由得想起老一辈守护了几百年甚至千年的古村落竟然面临着无人居住,无人管理和修缮的局面。由此产生村落景观提升改造的想法,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之下,只有让我们世代居住的村落紧跟社会的发展,让我们生活的家园需要有人去居住,有人去守护,恢复以前的活力和生机,是本次文章研究的重点和根本。本文先从传统村落的发展进程开始,了解传统村落在发展过程当中的历史变迁,归纳总结国内外传统村落的研究现状,得到有关传统村落保护和景观提升的内容和方法,在分析和总结关中地区传统村落在保护过程中比较成功的案例进行有效的借鉴。然后从传统村落的现状发展到村落保护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叙述,最后提出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结合灵泉村的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的景观分析,以及历史沿革、人文等自然条件,进行村落建筑、景观、道路、生活方式等一系列的了解,最后提出灵泉村村落目前在景观环境方面的问题给与合理的改造提升方案,在实践中体现文章中的理论研究。
邹宇航[5](2020)在《基于乡村地域特性的琼北地区村落更新策略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南岛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热带岛屿,近年来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快速的城镇化步伐,海南的乡村建设虽然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少矛盾问题与“异化”现象也逐渐的突显。特别是在琼北地区,由于村落经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前往城市工作,致使村落空心化现象严重、物质环境年久失修、人文民俗鲜人知晓、农业产业受到冲击、新村建设缺乏引导。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国家力求解决“三农”问题的各类短板,做好乡村的重点突破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必要将琼北地区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出适宜的更新策略与方法,在保证琼北乡村地域特性的前提下,实现村落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相关实践与理论的梳理,从乡村地域特性的内涵出发,研究总结出了琼北村落的原型。在此基础上,针对村落“异化”问题,以有机更新与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为方式方法,以构建乡村“日常生活”为最终目的,提出“地域特性保留创新,村落空间有机恢复,日常生活回归再现”的营建理念与原则。在它的指导下,本文建构了“提取-研选-融合-重构”的更新策略体系:前期对村落的地域特性要素进行“提取”,以现代各方的综合价值取向来“研选”;然后将适宜的现代功能理念“融合”进非物质活动中,实现地域特性的多维结合与特色引领;而在空间环境上,实行整体格局调整、街巷肌理修复、院落单元组合、建筑现代复合和公共空间激活的物质“重构”。最后,结合澄迈县国泰村的项目实践来对研究内容进行实证。
徐丹华[6](2019)在《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被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基于大国小农的现实,乡村营建出现了小农现代转型的迫切需求与乡村社会经济环境格局不断变动的新趋势,亟需相关理论研究的支持。“韧性”科学是复杂系统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理论工具。因此,本研究从韧性视角出发,选取应对变化能力较为脆弱、小农问题最为突出的农业型乡村作为研究对象,提出研究问题“基于小农现代转型背景,如何认知、如何营建应对复杂动态风险的韧性乡村”,按照“理论逻辑搭建-关联机制解析-认知框架诠释-营建策略建构”的研究路径,以复杂适应系统为认识论基础,基于韧性理论的分析工具,识别影响乡村系统韧性的关键要素与作用机制,建构“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据此提出“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和方法,并以浙江遂昌县古坪村为实证研究载体,为农业型乡村的“韧性乡村”营建提供借鉴。主要研究内容为:(1)乡村营建要素特征与系统韧性的关联机制解析。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层面分别选择我国乡村演化的四个时期与当前乡村的三种主要类型,在微观上从空间营建“主体-产业-空间”向度进行解析,在宏观上利用“社会-经济-环境”维度的“韧性乡村”评估方法进行韧性状态判定,建立两者的关联机制,并厘清当下乡村产业分异中农业型乡村韧性发展面临的路径困境。(2)“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诠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认识论基础和韧性理论的分析工具,在乡村演化过程中,识别系统开放性、村民组织化、主体话语权、产业与空间的复杂性等要素对系统韧性的作用机制,归纳出先决条件、决定要素和表观特征等“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3)“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建构。提出融合内部与外部动力的乡建共同体、小农话语赋权的主体营建策略,旨在深化与延长多元复合产业链的产业营建策略,通过生态基底建构、乡村性保存与社区认同设计等实现综合韧性目标的空间营建策略,以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提升系统综合韧性。并确立“韧性乡村”的情景规划方法与实施原则。(4)“韧性乡村”营建的实证研究。以农业型乡村浙江古坪村为研究对象,基于“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提出“团结大乡建”共同体、产业情景策划与适应性更新等营建策略,对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营建实践提供前期策划、规划设计和建设运营等过程具有实证与借鉴价值。本研究在理论层面,基于现代转型小农的主体适应性,通过乡村营建要素特征与系统的韧性状态关联,提出了“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在方法层面,从韧性的视角建构乡村人居环境在主体、产业与空间维度的营建策略与方法,对乡村应对各类不确定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魏唯一[7](2019)在《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年代距今较远、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价值,应给予关注与保护的村落。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广袤大地上一种实际存在、历史悠久、年代跨度最长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陕西省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在我国境内排名属于靠后位置,截止2018年12月,共计有五批113处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占总数的1.7%,地域密度0.55/千平方千米,略低于全国的0.71/千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根据笔者选取30处国家传统村落的调研可知,主要问题有传统村落基数小、保护不力、申报不积极等,境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得出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局部聚集、整体分散以及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多、渭河平原较少的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平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和历史文化等四方面因素影响;并根据村落的突出特征将传统村落分为历史文化、区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军事寨堡、手工业、商业集聚、山水格局生态等六个类型。目前陕西传统村落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物质空间衰败、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保护技术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由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以及管冗杂的理体系等三大因素。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遵循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内容应从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的保护、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村落保护与现代经济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最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五大价值出发,建立陕西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展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根据价值评估得出的结论,并结合三个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对关中地区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陕北地区“一村一品”的推动和营造山南地区的地缘文化等建议。
金林建[8](2019)在《生态宜居视角下彭阳县冲沟型村落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研究 ——以杨坪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宁夏彭阳地区,地处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残塬区,气候及生态环境恶劣。在县境内,存在着四类空间形态的村落,其中冲沟型村落是该地区特殊存在的一种类型。该类村落以传统农业为主,在尊重当地地形、气候、建房资源条件及不占用耕地资源的前提下,形成了沿着冲沟两边分布靠崖窑,塬上进行农田耕种的村落空间形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彭阳县人地关系恶化,因此有必要对被抛弃但在节能节地上体现出优势的冲沟型村落进行重新认识与研究。如何让这种村落在节能节地方面起到有效作用的同时,并满足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和村民对美好人居环境的向往,这就是本论文重点要研究的内容。本文立足建筑学科,以冲沟型村落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视角,通过对生态宜居相关理论的研究,结合杨坪村的实际情况,以“产业兴旺”、“生态优美”和“人居环境舒适”为目标对空间形态进行解析,发现杨坪村在村落整体空间、街巷空间、公共活动空间、节点空间和院落空间的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生态宜居的指导思想下,围绕中药产业及村民需求进行配套的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研究,使杨坪村得到激活与发展。最后总结更新设计的方法,以此来指导彭阳县其他冲沟型村落的建设。首先,论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宁夏美丽村庄建设标准(山区)》的基础上制定了适合彭阳县村落生态宜居的三个标准:“产业兴旺”、“生态优美”和“人居环境舒适”并研究了生态宜居的建设方式。其次总体把握彭阳县的地区概况和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并以自然因素作为划分准则对彭阳县境内的村落进行分类与总体研究,共分为平原团状型村落、河谷川道型村落、山地丘陵型村落和冲沟型村落,最后指出彭阳县村落面临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并提出有必要对节能节地的冲沟型村落进行重新认识与研究。其次,论文以彭阳县地区冲沟型村落的典型代表——杨坪村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它的村落概况、空间形态的发展历程和村落层级与院落层级的空间状况进行了梳理归纳,结合“产业兴旺”、“生态优美”和“人居环境舒适”三个标准,指出它在村落层级和院落层级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论文以杨坪村为例,在生态宜居的思想指导下,围绕中药产业及村民需求进行配套的更新设计研究,如设计游客服务中心兼中药博物馆、养老养生组团服务中心、村入口广场、药膳小市场、万寿菊景观中心、杨坪食疗及民俗产品展销中心,并基于目标人群的功能需求改建了原有的靠崖窑或在窑院里新建了锢窑或者厢房。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杨坪村在村落整体空间、街巷空间、公共活动空间、节点空间和院落的空间形态更新设计方法。希望借此设计给面临相同困境的彭阳县冲沟型村落提供启示。
党雨田[9](2019)在《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当前我国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国家财政资金的巨大投入和一系列乡村建设政策计划的相继出台,每年有超过十亿平的新增建筑面积在乡村地区建设完成。以此为背景,越来越多来自城市的职业建筑师进入乡村开展建筑设计实践,改变了乡村传统渐进式的建设发展模式,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一些外来的建筑师缺乏对乡村建设环境和社会特征机制的有效认知和实践经验,忽视了城乡之间的差异,照搬沿用了城市中的建筑设计方法,或将乡村作为个人创作喜好的试验场,产生了大批难以使用、形式不当、成本昂贵的建筑,造成了对乡村空间环境秩序的破坏和巨大的资源浪费。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对乡村环境设计条件的分析,缺乏设计的科学依据和有效方法。本研究认为,建筑策划的理论方法为上述问题的应对提供了思路。国内的建筑策划研究最早从国外引入,是为了应对大规模快速城市建设中的目标界定和设计依据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将建筑策划的理论方法引入到乡村建设中,针对我国当前乡村环境和建设项目的特征,架构起适用于我国当代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为建筑师提供一套科学、可行的乡村建筑策划与设计实践方法指南。本研究首先对乡村建设中的建筑项目特征机制进行了界定,将其归纳为建设的项目类型、功能和空间特征、项目的参与者、决策和建造的组织特征、项目的外部环境特征等五个方面。以此为基础,对现有的几种经典建筑策划方法体系进行分析、借鉴和调整,提出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和操作流程,包括上位条件和内外部信息的获取、信息处理、策划构想、评估反馈等环节。乡村建设中的策划信息包括规划和立项的上位信息、与场地客观条件相关的外部信息、与建筑使用和运营者相关的内部信息;提出了适用于乡村的策划调研方法和新的策划分析技术工具;从建筑的产业目标、空间、形体和建构方式、运营和实施保障等角度,结合具体的案例对策划构想的方法和过程进行了阐述。最后,以四个不同类型的策划设计和评价案例,对本研究提出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进行实践说明和应用验证。本研究将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从城市扩展到乡村,系统地构建了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为建筑师参与乡村建设实践提供了操作指南和方法工具。在此方法体系架构的基础上,未来随着我国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和相关研究的深入,新的方法工具、技术手段和实践案例将进一步完善,为乡村建设中的建筑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撑。
陈雪婷[10](2017)在《韩城地区传统村落空废化现象分析及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导致传统的乡村生产生活方式遭受冲击,乡村聚落中的空心村越来越多,村落空废现象越加严重。依托传统村落所存在的传统乡村社会体系的崩裂,使传统村落空废现象更为突出。虽然传统村落筛选保护工作的级别很高,但空废或者荒废趋势明显的传统村落即使历史遗存具有一定价值,由于生活性减弱,无法入选的几率大大增加。但对于这样一些仍然具有文化价值和物质空间价值的传统村落来说,是废弃?拆除?还是应保护及发展?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对韩城地区部分传统村落空废化现象的实地调查与考察,首先通过空废化传统村落概念界定,在全域范围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空废现象调查点进行现状调研,为得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研究提供基础前提;其次,通过针对性地对韩城当代传统村落演变产生较大影响的五个阶段的社会背景分析,总结出传统村落空废化演化类型,并且推断出影响村落变革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以及在其作用下村落向空废化演变的外在表现,再对这种外在表现下村落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分别从自组织理论视角和人居环境理论视角对传统村落产生空废化现象的这种“病态”进行分析;再次,通过对选取的重点调查点和典型调查点进行的深入调查,采用分类型对比分析的方法,基于居民感知剖析空废化传统村落发展的内部需求,并对韩城地区传统村落发展的可能性进行探索;最后,尝试从适应性理论角度总结空废化传统村落在规划管理层面、传统建筑层面和非遗保护层面的不适应方面,针对性的总结出韩城地区有效的适应性发展目标,提出从保护、开发、整治和监管四个视角出发的空废化传统村落发展现实路径。研究得出:(1)传统村落的主体是村民,只有立足于村落所有者的利益诉求,平衡生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方因素,重视特色,才能够通过发展来实现对历史记忆的传承与乡土文化的优化;(2)证明了城镇化是聚落空废的原因之一,同时由此得出传统村落的空废化是城镇化动态变化的一种积极结果,为其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机会。
二、黄土高原传统村落文化重构——“枣园新村”规划建设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高原传统村落文化重构——“枣园新村”规划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成果的激增使得学术研究图景日趋复杂 |
1.1.2 信息化时代使得量化学术研究历程成为可能 |
1.1.3 信息技术驱动下改变了传统文献的认识方式 |
1.2 研究方案 |
1.2.1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方法 |
1.3 基础理论:数字人文 |
1.4 研究现状 |
1.4.1 传统民居研究现状及学术研究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
1.4.2 构建传统民居研究框架、研究技术路线的研究现状 |
1.4.3 相关议题其他类型研究对象的研究现状 |
1.4.4 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框架 |
2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的定量化分析 |
2.1 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文献数据收集 |
2.1.1 数据收集 |
2.1.2 获取研究对象 |
2.1.3 收集结果 |
2.2 文献数量变化情况 |
2.2.1 研究专着 |
2.2.2 学术论文 |
2.3 量化研究一:论文关键词分析 |
2.3.1 总体关键词词云描摹 |
2.3.2 分时段关键词词云描摹 |
2.4 量化研究二: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 |
2.4.1 共现词统计和解读 |
2.4.2 膨胀词分析和解读 |
2.5 量化研究三:《中国传统民居文献索引》中的陕西相关研究 |
2.5.1 粗粒度下的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概况 |
2.5.2 细粒度下的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概况 |
2.6 量化研究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 |
2.6.1 传统民居与聚落相关研究区位分析 |
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历程 |
3.1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历程分期依据 |
3.1.1 已有研究综述 |
3.1.2 本研究的分期 |
3.2 第一阶段:早期探索期(20 世纪30 年代至改革开放) |
3.2.1 民居研究先声:从龙庆忠到刘敦桢 |
3.2.2 民居广泛调查:全国研究和陕西调查 |
3.2.3 考古发掘研究:半坡村史前聚落考古 |
3.2.4 乡村建设活动:“农业学大寨”的号召 |
3.2.5 民居展示利用:大办地主庄园博物馆 |
3.2.6 文物普查活动: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 |
3.3 第二阶段:稳步发展期(改革开放-21 世纪初) |
3.3.1 首部综合专着:《陕西民居》的编纂 |
3.3.2 考古复原研究: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 |
3.3.3 国际交流合作:竞赛教学和保护实践 |
3.3.4 民居展示利用:阶级教育展览馆转型 |
3.3.5 绿色窑居建筑:延安枣园村绿色住区 |
3.3.6 文物普查活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 |
3.4 第三阶段:多元繁盛期(21 世纪初至今) |
3.4.1 民居展示利用:民营化博物馆的兴起 |
3.4.2 文物保护制度:从古村落到传统村落 |
3.4.3 文物普查活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
4 陕西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代表性文献内容解读 |
4.1 地区建筑通史和中国民居专着中的陕西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 |
4.1.1 地区建筑通史着作中的陕西民居 |
4.1.2 中国民居研究专着 |
4.2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代表性研究专着 |
4.2.1 总体面貌解读 |
4.2.2 地区民居综合着作 |
4.2.3 民居专项研究着作 |
4.2.4 民居个案研究着作 |
4.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
4.3.1 概说 |
4.3.2 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图谱的绘制 |
4.3.3 研究方向1:某类型民居研究 |
4.3.4 研究方向2:民居和聚落个案研究 |
4.3.5 研究方向3:农宅建设 |
4.3.6 研究方向4:设计创作 |
4.3.7 研究方向5:绿色建筑 |
4.3.8 研究方向6:人文地理 |
4.3.9 研究方向7:风景园林 |
4.3.10 研究方向8:旅游开发 |
4.4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述评 |
4.4.1 与全国研究现状的比较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后期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重点文献统计表 |
代表性学术专着 |
代表性期刊论文 |
附录2 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相关建筑竞赛图纸 |
附录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作为创作原型的建筑实践 |
附录 4 图录和表录 |
图录 |
表录 |
硕士学习期间研究成果和研究工作 |
(2)陕北地区窑洞村落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以陕西省延川县甄家湾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宏观政策 |
1.1.2 产业发展趋势 |
1.1.3 地方发展需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陕北地区窑洞村落现状 |
2.1 陕北地区现有的传统村落 |
2.1.1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概况 |
2.1.2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现存的问题 |
2.2 延安地区的传统窑洞村落 |
2.2.1 黄龙县白马滩镇张峰村 |
2.2.2 延川县关庄镇太相寺村 |
2.3 榆林地区的传统窑洞村落 |
2.3.1 佳县康家港乡沙坪上村 |
2.3.2 绥德县白家硷乡贺一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甄家湾传统窑洞村落现状研究 |
3.1 人文因素 |
3.1.1 村落简介 |
3.1.2 村落历史 |
3.1.3 重要事件 |
3.1.4 民俗文化与生产生活 |
3.2 自然因素 |
3.2.1 自然环境 |
3.2.2 文物古迹 |
3.2.3 历史环境要素 |
3.3 村落特征 |
3.3.1 村落选址 |
3.3.2 村落格局 |
3.3.3 村落风貌 |
3.4 建筑特征 |
3.4.1 传统建筑分布 |
3.4.2 拔贡家窑居建筑群 |
3.5 保护现状 |
3.5.1 保护策略 |
3.5.2 保护模式 |
第4章 甄家湾传统窑洞村落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策略研究 |
4.1 村落建筑改造的案例选取 |
4.2 “建筑保存较好型”村落建筑保护更新的原则和策略 |
4.2.1 村落建筑保护更新的原则 |
4.2.2 村落建筑保护更新的策略 |
4.3 “建筑保存一般型”村落建筑保护更新的原则和策略 |
4.3.1 村落建筑保护更新的原则 |
4.3.2 村落建筑保护更新的策略 |
4.4 “建筑风貌完全遗失型”村落建筑保护更新的原则和策略 |
4.4.1 村落建筑保护更新的原则 |
4.4.2 村落建筑保护更新的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甄家湾传统窑洞村落建筑保护更新设计实践 |
5.1 村落建筑改造设计的目标 |
5.1.1 传承建筑风貌,提升使用空间功能 |
5.1.2 建筑院落空间适应性重构 |
5.1.3 打造人性化的庭院生活区域 |
5.2 “建筑保存较好型”传统建筑区1号院改造设计 |
5.2.1 基地分析 |
5.2.2 改造设计总平面图 |
5.2.3 建筑内部空间功能重塑 |
5.2.4 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 |
5.2.5 建筑内外的交通流线 |
5.2.6 院落空间的景观小品和植物配置 |
5.3 “建筑保存一般型”传统建筑区2号院改造设计 |
5.3.1 基地分析 |
5.3.2 改造设计总平面图 |
5.3.3 建筑内部空间功能重塑 |
5.3.4 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 |
5.3.5 建筑内外的交通流线 |
5.3.6 院落空间的景观小品和植物配置 |
5.4 “建筑风貌完全遗失型”传统建筑区3号院改造设计 |
5.4.1 基地分析 |
5.4.2 改造设计总平面图 |
5.4.3 建筑内部空间功能重塑 |
5.4.4 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 |
5.4.5 建筑内外的交通流线 |
5.4.6 院落空间的景观小品和植物配置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村落景观环境优化研究 ——以岐山县庵里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历史文化村落景观环境设计规划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创新 |
1.6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文化遗产 |
2.1.2 传统村落 |
2.1.3 景观优化 |
2.2 理论基础及阐述 |
2.2.1 美丽乡村 |
2.2.2 乡村振兴 |
2.2.3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
2.2.4 乡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方案 |
2.2.5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
2.3 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传统村落案例收集及分析 |
2.3.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案例 |
2.3.2 国内传统村落景观规划案例 |
2.4 本章小结 |
3 庵里村现状及发展概况 |
3.1 庵里村现状概况 |
3.1.1 庵里村区域位置 |
3.1.2 庵里村气候概况 |
3.1.3 庵里村地貌概况 |
3.1.4 庵里村产业概况 |
3.1.5 庵里村基础设施现状概况 |
3.2 庵里村土地使用现状 |
3.2.1 村落空间格局现状 |
3.2.2 庵里村生态环境现状 |
3.2.3 庵里村道路现状 |
3.3 庵里村建筑现状及景观小品风貌特征 |
3.3.1 庵里村民宅建筑现状 |
3.3.2 庵里村历史建筑现状 |
3.3.3 庵里村内各类风貌景观小品现状 |
3.4 庵里村人文环境构成及分析 |
3.4.1 庵里村人文历史环境构成 |
3.4.2 庵里村物质文化遗产分析 |
3.4.3 庵里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 |
3.5 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庵里村景观规划现存问题 |
3.5.1 景观规划缺乏村落特色 |
3.5.2 规划缺乏整体性 |
3.5.3 建筑形式单一、风貌杂乱 |
3.5.4 村落道路系统不完善 |
3.5.5 古建筑价值未充分发挥 |
3.6 调研总结 |
4 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村落景观环境优化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
4.1 文化遗产村落保护的目标及存在的问题 |
4.1.1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目标 |
4.1.2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2 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村落景观优化模式及分析 |
4.2.1 传统村落特点 |
4.2.2 传统村落模式 |
4.3 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景观优化原则 |
4.3.1 整体保护原则 |
4.3.2 以人文本原则 |
4.3.3 地域性原则 |
4.3.4 可持续原则 |
4.3.5 突出重点原则 |
4.4 庵里村景观环境优化措施 |
4.4.1 强化规划意识、树立历史文化标杆村落 |
4.4.2 群众参与村落景观规划过程 |
4.4.3 明确景观规划的深度及定位 |
4.4.4 传统的元素与现代的设计手法结合 |
4.4.5 在保护优先原则下适度推进村落旅游业 |
4.5 庵里村景观环境优化方法 |
4.5.1 村落建筑立面设计方法 |
4.5.2 村落道路景观规划方法 |
4.5.3 村落广场景观设计方法 |
4.5.4 村落生态景观规划方法 |
4.5.5 文化小品景观设计方法 |
5 基于文化遗产保护下庵里村景观优化规划实践 |
5.1 庵里村景观规划理念 |
5.1.1 强化保护意识 |
5.1.2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
5.1.3 可持续发展理念 |
5.2 庵里村总体规划及规划定位 |
5.2.1 规划目标 |
5.2.2 总体规划设计 |
5.3 庵里村景观环境优化实践 |
5.3.1 核心区整体规划设计 |
5.3.2 “庵里古街”再现 |
5.3.3 村落建筑立面改造规划 |
5.3.4 村落道路规划 |
5.3.5 村落广场景观规划 |
5.3.6 村落生态景观规划 |
5.3.7 村落文化景观小品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研究生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二:图片索引 |
附录三:表格索引 |
(4)基于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的景观提升设计 ——以合阳县灵泉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传统村落发展概况 |
1.1.2 传统村落的景观保护价值的地位不断提升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对象 |
1.5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的内容 |
1.5.2 研究的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7 论文框架 |
1.8 小结 |
第2章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概述 |
2.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地理环境分析 |
2.2 传统村落 |
2.3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的数量分析 |
2.4 传统村落的类型 |
2.4.1 政治中心型 |
2.4.2 乡村旅游型 |
2.4.3 军事寨堡型 |
2.4.4 传统手工业型 |
2.4.5 交通枢纽型 |
2.4.6 历史文化型 |
2.5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发展评析 |
2.5.1 村落建筑、景观环境的衰弱 |
2.5.2 村落人口的流失 |
2.5.3 城乡与村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2.5.4 保护技术人才的缺失 |
2.6 传统村落保护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
2.6.1 村落居民保护意识不足 |
2.6.2 政策与实施大不相同 |
2.6.3 保护经费的匮乏 |
2.6.4 政府统筹力度不够 |
2.7 村落保护发展对策与方法 |
2.8 小结 |
第3章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的设计方法策略研究 |
3.1 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的模式分析 |
3.2 影响村落景观的因素 |
3.2.1 自然环境因素 |
3.2.2 社会环境因素 |
3.3 国内外案例分析 |
3.3.1 国外传统村落案例分析 |
3.3.2 国内传统村落案例分析 |
3.4 传统村落景观空间 |
3.4.1 村落景观构成要素 |
3.5 传统村落保护的价值 |
3.5.1 历史文化价值 |
3.5.2 艺术价值 |
3.5.3 环境价值 |
3.5.4 文化价值 |
3.6 传统村落发展的方向 |
3.7 小结 |
第4章 灵泉村村落改造项目方案阐述 |
4.1 坊镇灵泉村传统村落自然文化景观环境分析 |
4.1.1 灵泉村自然环境分析 |
4.1.2 灵泉村历史沿革 |
4.1.3 灵泉村历史建筑文化分析 |
4.1.4 村落历史景观要素分析 |
4.2 灵泉村现状研究和问题分析 |
4.2.1 项目概述 |
4.2.2 区位分析 |
4.2.3 建筑环境分析 |
4.2.4 景观生态环境分析 |
4.2.5 现状问题 |
4.3 设计策略 |
4.3.1 设计目标 |
4.3.2 设计原则 |
4.3.3 项目借鉴 |
4.4 项目方案保护改造设计 |
4.4.1 灵泉村方案总平面图 |
4.4.2 交通流线分析 |
4.4.3 交通入口分析 |
4.4.4 防控疫情测温点 |
4.4.5 景观节点分区 |
4.4.6 景观视线分析 |
4.5 项目节点局部改造设计 |
4.5.1 村落入口景观节点改造设计 |
4.5.2 主街照壁景观改造设计 |
4.5.3 村落休闲集散广场改造 |
4.5.4 主街道路设计 |
4.5.5 村落池塘改造设计 |
4.5.6 其他景观节点设计 |
4.6 村落其他基础设施提升 |
4.7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乡村地域特性的琼北地区村落更新策略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0 研究背景和课题缘起 |
1.0.1 政策引领与矛盾突出的现状背景 |
1.0.2 乡建研究与实地调研的课题开端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达到琼北地区村落良性发展的目的 |
1.1.2 实现学术与实践并行推进的意义 |
1.2 国内外村落更新相关研究与实践 |
1.2.1 国外注重乡土原型研究与恢复建设发展 |
1.2.2 国内侧重保护传统特色与动态有机更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以现状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思路 |
1.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2.1 自然条件与人为干预下的乡村地域特性 |
2.1.1 乡村地域特性的内涵与特征 |
2.1.2 集合系统的构成要素 |
2.2 乡村地域特性与村落更新 |
2.2.1 有机更新与批判性地域主义的解析 |
2.2.2 更新策略的有机性和地域性 |
2.3 体现乡村地域特性的“日常生活” |
2.3.1 “日常生活”的内涵 |
2.3.2 “异化”与“回归”——乡村“日常生活”的建构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乡村地域特性的琼北村落原型研究 |
3.1 村落的自然环境特征 |
3.1.1 地理区位——南部的战略支点 |
3.1.2 气候地貌——多变的海岛情况 |
3.1.3 环境条件——丰富的热带资源 |
3.2 村落的经济文化特征 |
3.2.1 多地移民的历史社会 |
3.2.2 逐渐发展的经济产业 |
3.2.3 岭南海岛的人文民俗 |
3.3 村落的物质空间特征 |
3.3.1 天人合一的村落整体格局 |
3.3.2 梳式变异的街巷空间肌理 |
3.3.3 多进排列的院落单元形制 |
3.3.4 简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形式 |
3.3.5 层次多样内部的公共节点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乡村地域特性的琼北村落更新策略研究 |
4.1 村落更新体系的建构 |
4.1.1 琼北地区乡村地域特性的“异化”问题 |
4.1.2 村落更新的营建理念与原则 |
4.1.3 “提取-研选-融合-重构”的策略体系 |
4.2 地域特性要素的“提取”——特征发掘与整理归类 |
4.2.1 原料要素的获取 |
4.2.2 原料要素的分类 |
4.3 优势地域要素的“研选”——价值取向与评判筛选 |
4.3.1 优势要素的价值研判 |
4.3.2 优势要素的评选方式 |
4.4 适宜功能理念的“融合”——回归传承与特色引领 |
4.4.1 多元利用的资源环境 |
4.4.2 回流融入的社会生活 |
4.4.3 传承优化的人文民俗 |
4.4.4 多方协作的组织机制 |
4.4.5 联动升级的产业结构 |
4.5 村落物质空间的“重构”——有机更新与复合创新 |
4.5.1 空间恢复的动态式介入 |
4.5.2 整体格局的适宜性调整 |
4.5.3 街巷肌理的延续性修复 |
4.5.4 院落单元的多样化组合 |
4.5.5 建筑形式的现代性复合 |
4.5.6 公共空间的多方位重塑 |
4.6 本章小结 |
5 海南澄迈国泰村的更新实践案例 |
5.1 传统火山石村落特征的提取与研选 |
5.1.1 基础条件——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
5.1.2 发展内力——经济文化富有特色 |
5.1.3 承载平台——物质空间亟待优化 |
5.2 “田园隐居、生态康养”的理念融合 |
5.2.1 “高、新、特、优”的总体定位 |
5.2.2 动力协作的乡建机制 |
5.2.3 优势农业与生态康养的双向联动 |
5.2.4 火山人文民俗的传承与弘扬 |
5.3 新老村并行的空间重构 |
5.3.1 整体搬迁、同步发展的村落格局 |
5.3.2 内外分流、修补恢复的街巷道路 |
5.3.3 由点及面、逐步开发的更新进程 |
5.3.4 两两组合、按需设计的院落单元 |
5.3.5 继承传统、现代复合的各类节点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建设新趋势 |
1.1.1 “大国小农”格局的现实背景 |
1.1.2 小农现代转型的迫切需求 |
1.1.3 乡村不断受到动态风险的挑战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定位: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论述框架 |
1.5 研究特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解析 |
2.1 响应危机、以问题为导向的乡村人居环境理论演进 |
2.1.1 国外乡村理论研究动态 |
2.1.2 国内乡村研究发展趋势 |
2.2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与实践评析 |
2.2.1 国外相关政策与实践启示 |
2.2.2 国内乡村政策与营建实践 |
2.3 本章小结 |
3 “韧性乡村”的理论基础 |
3.1 乡村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基础认知 |
3.1.1 传统概念下的系统论 |
3.1.2 复杂适应系统 |
3.1.3 乡村作为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基础认知 |
3.2 韧性城市和韧性乡村 |
3.2.1 韧性城市:从防灾到应对多元化风险 |
3.2.2 韧性乡村:从突变扰动到渐变扰动 |
3.3 分析工具与研究逻辑搭建 |
3.3.1 “韧性乡村”评估方法 |
3.3.2 乡村营建的三向度:空间、产业、主体 |
3.3.3 “路径、构成、维度”的研究逻辑 |
3.4 本章小结 |
4 外部扰动下乡村营建要素特征的动态演化与韧性状态评估 |
4.1 传统自洽时期:重农思想下的乡村自组织(-1949): |
4.1.1 土地、赋役与基层管理的制度演进 |
4.1.2 重农思想下的人口自组织活力 |
4.1.3 家庭组织化、兼业化的生产行为 |
4.1.4 乡里共同体下的村落建设 |
4.1.5 乡村主体不断适应的韧性系统 |
4.2 二元限制时期:国家意志下的乡村他组织(1949-1978) |
4.2.1 乡村开放性的制度限制 |
4.2.2 他组织压力下的逆城镇化 |
4.2.3 集体化的农工分化 |
4.2.4 节俭单一化的空间建设模式 |
4.2.5 半开放系统的韧性僵化 |
4.3 快速变革时期:市场导向下的乡村原子化(1978-2002) |
4.3.1 转型期下的村庄自治 |
4.3.2 单向流入城市的乡村人口 |
4.3.3 城镇化中的产业发展起落 |
4.3.4 设计初步介入下的自主建设浪潮 |
4.3.5 主体原子化的韧性危机 |
4.4 重构转型时期:乡村产业分异下的韧性异化(2003-2017) |
4.4.1 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制度新阶段 |
4.4.2 农业型乡村:弱势化与空废化 |
4.4.3 工贸型乡村:大小共同体下的就地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 |
4.4.4 旅游型乡村:外源式与内生式的分异 |
4.5 “乡村振兴”战略(2017—):何为农业型乡村的韧性发展路径 |
4.6 本章小结 |
5 “韧性乡村”认知框架的要素识别与机制解析 |
5.1 系统韧性建构的先决条件:开放性 |
5.1.1 开放性的衡量指标和影响因素 |
5.1.2 当前时期的乡村系统开放性 |
5.2 韧性演化的决定要素:主体组织化与话语权 |
5.2.1 主体组织化 |
5.2.2 主体话语权 |
5.3 韧性演化的表观特征:产业与空间的复杂性 |
5.3.1 主体适应力作用下产业与空间的演化机制 |
5.3.2 产业与空间复杂性对系统韧性的反馈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与方法 |
6.1 主体:赋权转型小农的乡建共同体建构 |
6.1.1 融合内外部动力的乡建共同体 |
6.1.2 转型小农的主体话语权赋权 |
6.2 产业:多元复合产业链的深化与延长 |
6.2.1 产业链内涵 |
6.2.2 深化:组织化和品质化的农业生产 |
6.2.3 延长:灵活多元的产业格局 |
6.3 空间:综合韧性目标下的适应更新 |
6.3.1 作为生态基底的空间营建 |
6.3.2 协同产业发展、村民交往的“乡村性”支撑 |
6.3.3 利于社区认同的空间设计 |
6.4 基于情景规划的“韧性乡村”营建方法 |
6.4.1 应对不确定性的情景规划内涵 |
6.4.2 “韧性乡村”的情景规划营建方法 |
6.4.3 营建策略实施的原则 |
6.5 本章小结 |
7 实证研究:遂昌古坪村的“韧性乡村”实证营建 |
7.1 案例选取与研究视角 |
7.1.1 案例选取背景 |
7.1.2 研究目标 |
7.2 要素特征提取与发展定位 |
7.2.1 古坪村要素特征的田野调查 |
7.2.2 发展风险与定位 |
7.3 “团结大乡建”共同体的主体动力 |
7.3.1 共同体建构 |
7.3.2 政治话语赋权:公共参与机制 |
7.3.3 资本话语赋权:法人乡建模式 |
7.3.4 知识话语赋权:“小美”公益助农平台 |
7.4 多情景的产业策划 |
7.4.1 产业链复合化:产业多元联动 |
7.4.2 两种发展情景界定 |
7.4.3 时间动态性:时节适应补足 |
7.5 适应性更新的空间韧性营建 |
7.5.1 生态安全格局:环境保护与宜居生活的协调 |
7.5.2 画里浙南乡村:景观与文化的多重乡村性体验 |
7.5.3 主客共享空间:日常生活空间的激活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总结与启示 |
8.1.1 研究总结 |
8.1.2 研究启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7)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综合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村落 |
1.3.2 历史文化名村 |
1.3.3 传统村落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历程 |
1.4.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
1.4.3 目前存在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
第二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
2.1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概况 |
2.1.1 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分布情况 |
2.1.2 中国传统村落区际分布 |
2.1.3 中国传统村落族际分布 |
2.2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现状 |
2.2.1 市域分布 |
2.2.2 区际分布 |
2.3 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
2.3.1 局部聚集、整体分散 |
2.3.2 黄土高原、秦巴地区多,渭河平原少 |
2.4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
2.4.1 自然环境因素 |
2.4.2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 |
2.4.3 人口分布格局 |
2.4.4 历史文化因素的沉淀 |
2.5 陕西传统村落的分类 |
2.5.1 历史文化型 |
2.5.2 区域政治中心型 |
2.5.3 交通枢纽型 |
2.5.4 军事寨堡型 |
2.5.5 手工业、商业集聚型 |
2.5.6 山水格局生态型 |
2.6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评析 |
2.6.1 村落空间的衰败 |
2.6.2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
2.6.3 保护技术的滞后 |
2.7 传统村落保护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
2.7.1 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
2.7.2 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 |
2.7.3 管理体系的冗杂制度 |
第三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价值评估体系 |
3.1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原则 |
3.1.1 村落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
3.1.2 村落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
3.1.3 村落保护的活态性原则 |
3.1.4 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3.2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内容 |
3.2.1 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 |
3.2.2 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 |
3.3 陕西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
3.3.1 层次分析法 |
3.3.2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评估 |
3.3.3 传统村落价值综合评估体系参数及释读 |
3.4 基于AHP体系下陕西省传统村落价值评估 |
3.4.1 历史价值评估 |
3.4.2 文化价值评估 |
3.4.3 艺术价值评估 |
3.4.4 科学价值评估 |
3.4.5 社会价值评估 |
3.4.6 陕西省传统村落综合价值评估 |
3.5 小结 |
第四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策略探析 |
4.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1.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1.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1.3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2.1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2.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2.3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3.1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3.2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3.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4 小结 |
下编田野调查 |
第一章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 |
1.1 渭南市 |
1.2 咸阳市 |
1.3 铜川市 |
1.4 宝鸡市 |
第二章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 |
2.1 榆林市 |
2.2 延安市 |
第三章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 |
3.1 安康市 |
3.2 汉中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生态宜居视角下彭阳县冲沟型村落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研究 ——以杨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生态宜居 |
1.3.2 冲沟型村落 |
1.3.3 空间形态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的相关研究 |
1.5.2 国外的相关研究 |
1.5.3 小结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的内容 |
1.6.2 研究的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2 生态宜居相关理论研究 |
2.1 生态宜居的内涵 |
2.1.1 自然生态环境优美 |
2.1.2 人文环境舒适 |
2.1.3 基础设施齐全 |
2.2 生态宜居的标准 |
2.2.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生态宜居的标准 |
2.2.2 《宁夏美丽村庄建设标准(山区)》标准 |
2.2.3 彭阳县生态宜居的标准 |
2.3 生态宜居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生态学理论 |
2.3.2 人居环境理论 |
2.3.3 生态社区理论 |
2.3.4 系统理论 |
2.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生态宜居建设方式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彭阳县生态环境与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
3.1 彭阳县地区概况 |
3.1.1 范围界定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条件 |
3.1.4 历史沿革 |
3.1.5 地域资源与灾害 |
3.2 彭阳县村落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
3.2.1 自然因素 |
3.2.2 历史因素 |
3.2.3 社会因素 |
3.3 彭阳县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3.3.1 外观空间形态特征 |
3.3.2 内部空间格局特征 |
3.4 彭阳县冲沟型村落现状分析 |
3.4.1 彭阳县冲沟型村落空间形态特点 |
3.4.2 典型案例一——城阳村马山沟 |
3.4.3 典型案例二——刘河村黄家沟 |
3.4.4 典型案例三——杨坪村 |
3.5 彭阳县村落面临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
3.5.1 彭阳县生态环境演变与产业的关系 |
3.5.2 彭阳县人居环境建设与土地利用的矛盾 |
3.6 本章小结 |
4 生态宜居视角下冲沟型村落杨坪村空间形态解析 |
4.1 杨坪村概况 |
4.1.1 地理概况 |
4.1.2 现状产业及经济概况 |
4.1.3 历史沿革 |
4.1.4 资源情况 |
4.2 杨坪村村落空间形态发展 |
4.2.1 起源阶段 |
4.2.2 发展和成熟阶段 |
4.2.3 衰落阶段 |
4.3 村落层级空间状况 |
4.3.1 村落整体空间 |
4.3.2 道路空间 |
4.3.3 公共活动空间 |
4.3.4 节点空间 |
4.4 院落层级空间状况 |
4.4.1 院落空间 |
4.4.2 建筑平面 |
4.4.3 建筑结构 |
4.4.4 建筑立面 |
4.5 生态宜居视角下杨坪村现状主要问题 |
4.5.1 村落层级存在的问题 |
4.5.2 院落层级存在的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5 生态宜居视角下杨坪村更新策略研究 |
5.1 “生态宜居”典型案例借鉴 |
5.1.1 以农业特色产业为突破的“安吉模式” |
5.1.2 以人文资源开发为特点的“永嘉模式” |
5.1.3 以茶叶种植与加工为命脉的“桐木村模式” |
5.1.4 经验启示 |
5.2 生态宜居视角下更新策略的提出 |
5.2.1 更新策略的目标 |
5.2.2 更新策略的原则 |
5.2.3 更新策略的思路 |
5.3 生态宜居视角下更新策略的内容 |
5.3.1 “生态优美”的更新策略 |
5.3.2 “产业兴旺”的更新策略 |
5.3.3 “人居环境舒适”的更新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生态宜居视角下杨坪村更新设计探索 |
6.1 生态宜居视角下更新定位与预期目标 |
6.1.1 更新定位 |
6.1.2 预期目标 |
6.2 产业方面的更新设计 |
6.2.1 村落整体空间更新设计 |
6.2.2 街巷更新设计 |
6.2.3 公共活动空间更新设计 |
6.2.4 节点空间更新设计 |
6.3 生态及人居环境方面的更新设计 |
6.3.1 延续村落特色的山水格局 |
6.3.2 基础设施的补充与提升 |
6.3.3 街巷更新设计 |
6.3.4 节点空间更新设计 |
6.3.5 窑院更新设计 |
6.3.6 塬上民居更新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1.1 结论一:彭阳县冲沟型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7.1.2 结论二:生态宜居视角下杨坪村空间形态亟待提升的方面 |
7.1.3 结论三:生态宜居视角下杨坪村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的方法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1 .杨坪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部分图纸 |
附录2 .杨坪村民居测绘表 |
(9)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基础 |
1.1 缘起:中国当代乡村建设背景下建筑师的困境与责任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当下乡村建设的宏观背景 |
1.2.2 乡村建设中的多元主体参与 |
1.2.3 乡村建设中建筑师工作内容的延伸 |
1.2.4 在乡村建设中架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的必要性 |
1.3 建筑策划研究动态 |
1.3.1 本研究在所属研究领域中的位置 |
1.3.2 国外建筑策划理论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建筑策划理论研究动态 |
1.4 乡村建设研究动态 |
1.4.1 社会学者的乡村建设研究概述 |
1.4.2 建筑学视角下国外的乡村建设 |
1.4.3 国内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 |
1.4.4 建筑学视角下国内的乡村建设研究与实践 |
1.4.5 研究综述小结 |
1.5 研究内容、科学问题和技术路线 |
1.5.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2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 |
1.5.3 技术路线 |
1.6 选题的创新点 |
1.6.1 扩展了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 |
1.6.2 系统地构建了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 |
1.6.3 为建筑师参与乡村建设实践提供了操作指南与新工具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研究方法 |
1.7.2 分析综合方法 |
1.7.3 系统科学方法 |
1.7.4 社会学研究方法 |
1.7.5 数据科学方法 |
第2章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项目特征机制研究 |
2.1 乡村建设的几种建筑项目类型 |
2.1.1 拆迁整治类项目 |
2.1.2 公共服务建筑 |
2.1.3 村民住宅和新农村建设 |
2.1.4 个体商业项目 |
2.1.5 商业开发项目 |
2.1.6 文物保护和利用 |
2.2 建筑的功能空间特征 |
2.2.1 功能本身的差异 |
2.2.2 空间功能的多义性特征 |
2.2.3 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相结合的功能特征 |
2.2.4 空间的模糊特征 |
2.2.5 功能空间的规模特征 |
2.3 乡村建设项目的参与者 |
2.3.1 地方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项目 |
2.3.2 建筑师和规划师主导的乡村建设项目 |
2.3.3 开发商和企业主导的乡村建设项目 |
2.3.4 社会学者和科研机构的乡村建设实验 |
2.3.5 艺术家的乡村实践 |
2.3.6 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开展的乡村工作 |
2.3.7 乡村内生力量主导的乡村建设 |
2.4 建筑项目的组织参与特征 |
2.4.1 主要参与者或决策者的诉求特征 |
2.4.2 建筑项目决策的几个原则维度 |
2.4.3 建造过程的组织方式特征 |
2.5 乡村建设的外部环境特征 |
2.5.1 土地 |
2.5.2 基础设施条件 |
2.5.3 自然环境特征 |
2.5.4 社会环境特征 |
2.6 本章小结:区别于城市建设的乡村建设特征机制 |
第3章 乡村建设项目中建筑策划的方法体系架构 |
3.1 既有建筑策划理论和方法在乡村建设项目中的衔接 |
3.1.1 建筑策划的核心理念 |
3.1.2 建筑策划核心理念对乡村建设项目的启示 |
3.1.3 几种经典建筑策划方法体系的比较和与乡村建设的衔接 |
3.1.4 建筑策划方法在乡村建设项目中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 |
3.2 乡村建设项目中的建筑策划架构 |
3.2.1 乡村建设项目中建筑策划与城市中的差异 |
3.2.2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与乡村规划的关系 |
3.2.3 乡村建设项目的建筑策划包括的内容 |
3.2.4 乡村建设项目中策划的操作流程 |
3.2.5 乡村建设项目的建筑策划团队和其他参与者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信息索引 |
4.1 乡村建设中策划信息的系统架构 |
4.1.1 建筑策划中的“信息”概述 |
4.1.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信息特征 |
4.1.3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信息的内容 |
4.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上位信息清单 |
4.2.1 建筑策划上位信息概述 |
4.2.2 来自上位规划中的信息 |
4.2.3 项目本身的立项定位信息 |
4.2.4 相关的上位政策 |
4.3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外部信息清单 |
4.3.1 建筑策划外部信息概述 |
4.3.2 场地的客观物理信息 |
4.3.3 场地的意义与场所精神 |
4.3.4 地域文化信息 |
4.3.5 场地上人的行为活动 |
4.3.6 产业条件 |
4.4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内部信息清单 |
4.4.1 建筑策划内部信息概述 |
4.4.2 使用者信息 |
4.4.3 功能需求信息 |
4.4.4 运营信息 |
第5章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信息处理 |
5.1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调研方法 |
5.1.1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调研方法概述 |
5.1.2 预调研和准备工作 |
5.1.3 家庭和个人信息调查 |
5.1.4 乡村公共信息调查 |
5.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信息处理方法和工具 |
5.2.1 经典的策划信息处理方法和工具 |
5.2.2 建筑策划中的无人机航拍和真三维模型技术 |
5.2.3 基于图像色彩分析技术的建筑策划方法 |
5.2.4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数据库 |
5.2.5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信息模型架构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构想 |
6.1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构想的界定 |
6.1.1 建筑策划构想概述 |
6.1.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构想的内容与特征 |
6.2 乡村建设的建筑产业职能构想 |
6.2.1 产业构想的内容 |
6.2.2 产业构想的方法与策略 |
6.2.3 产业构想视角下的乡村类型 |
6.2.4 其他目标构想与目标管理 |
6.3 乡村建设的建筑空间构想 |
6.3.1 建筑空间构想的内容 |
6.3.2 原型:空间形态构想 |
6.3.3 行为:空间功能构想 |
6.3.4 容量:空间规模构想 |
6.3.5 感知:空间环境心理特征构想 |
6.4 乡村建设的建筑实体构想 |
6.4.1 建筑形体的构想 |
6.4.2 建构方式的构想 |
6.5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实施保障构想 |
6.5.1 政府对策划实施的推动 |
6.5.2 村民公众参与和策划科普引导 |
6.5.3 制定建筑的运营方案 |
第7章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实践应用与评价反馈 |
7.1 应用与反馈: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实践综述 |
7.2 实践案例一:牛庄村窑洞改造项目 |
7.2.1 项目背景 |
7.2.2 功能定位与问题探查 |
7.2.3 信息获取与策划构想 |
7.2.4 评价反馈 |
7.3 实践案例二:西张耿村农民夜校和民宿设计改造项目 |
7.3.1 项目背景与前期调研判断 |
7.3.2 策划构想 |
7.3.3 评价反馈 |
7.4 实践案例三:裴柏村乡村综合体项目 |
7.4.1 项目概况 |
7.4.2 策划过程 |
7.4.3 策划评价与设计过程 |
7.5 实践案例四:王马村地址灾害移民新村建设项目 |
7.5.1 项目背景 |
7.5.2 条件调查与主要问题的界定 |
7.5.3 策划构想与设计策略 |
7.5.4 评价反馈 |
第8章 结语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展望:建筑策划视角下的乡村建设方法应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地方政府官员的乡村建设决策机制研究访谈问卷 |
附录 B 建筑师在乡村建设项目中的决策机制研究访谈问卷 |
附录 C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调研信息清单 |
附录 D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家庭硬信息调研操作流程 |
附录 E 西张耿村民住宅自改自建手册(图集) |
附录 F 本研究中的图表来源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韩城地区传统村落空废化现象分析及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历史背景 |
1.1.3 社会背景 |
1.1.4 学术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2.2 研究区域的选择 |
1.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价值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价值 |
1.4 文献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概况 |
1.4.2 国内研究概况 |
1.4.3 关于韩城地区传统村落研究现状 |
1.4.4 综合评述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2 韩城地区传统村落的空废化现象 |
2.1 韩城地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 |
2.1.2 历史与人文 |
2.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2.2 韩城地区传统村落遗存及空废化现象实况调查 |
2.2.1 传统村落遗存现状 |
2.2.2 空废化传统村落遗存分布与调查点明细 |
2.2.3 调查村落选取及数据获取 |
2.2.4 村落现实状况的基础调查 |
2.2.5 传统村落空废实测调查分析 |
2.2.6 韩城地区传统村落空废现象分类 |
2.3 韩城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内容现状 |
2.4 问题提出 |
3 韩城地区传统村落空废现象解析 |
3.1 当代韩城地区传统村落发展演变的社会背景 |
3.1.1 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迅猛发展 |
3.1.2 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乡村城镇化 |
3.1.3 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
3.1.4 历史文化名村评选法制化 |
3.1.5 多部局联合发起传统村落调查 |
3.2 韩城地区传统村落空废演化类型 |
3.2.1 自然消亡型 |
3.2.2 外界影响型 |
3.3 韩城地区传统村落空废化的动态因素 |
3.3.1 影响村落变革的内部因素 |
3.3.2 影响村落变革的外部因素 |
3.3.3 内外因素作用下村落演变的外在表现 |
3.3.4 韩城地区传统村落面临的困境 |
3.4 传统村落空废化所带来的问题 |
3.5 传统村落空废化病理分析 |
3.5.1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村落空废化病理分析 |
3.5.2 人居环境学理论视角下的村落空废化病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韩城地区空废化传统村落现实发展的潜质与内部需求 |
4.1 传统村落现实发展的潜质分析 |
4.1.1 人居环境构成 |
4.1.2 文化遗产构成 |
4.1.3 发展潜质分析 |
4.2 韩城地区空废化传统村落现实发展的内部需求 |
4.2.1 对传统村落认知的调查分析 |
4.2.2 对空废化传统村落旧宅基地意向的调查分析 |
4.2.3 基于居民感知的韩城地区空废化传统村落发展的内部需求 |
4.3 本章小结 |
5 韩城地区空废化传统村落的适应性发展策略提出 |
5.1 韩城地区空废化传统村落适应性发展的目标框架 |
5.1.1 适应性释义 |
5.1.2 从不同层面来看传统村落空废化的不适应性 |
5.1.3 韩城地区空废化传统村落适应性发展目标 |
5.2 韩城地区空废化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
5.2.1 自然环境保护 |
5.2.2 村落布局保护 |
5.2.3 建筑遗产保护 |
5.2.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5.3 韩城地区空废化传统村落开发策略 |
5.3.1 村落开发主体 |
5.3.2 村落开发内容 |
5.3.3 村落开发方式 |
5.4 韩城地区空废化传统村落外部空间整治策略 |
5.4.1 传统村落整治的意义 |
5.4.2 空废化传统村落的整治对策 |
5.5 韩城地区空废化传统村落自监管策略 |
5.5.1 管理体系 |
5.5.2 监督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启示 |
6.3 论文的创新之处 |
6.4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四、黄土高原传统村落文化重构——“枣园新村”规划建设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D]. 李思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陕北地区窑洞村落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以陕西省延川县甄家湾村为例[D]. 任杨. 吉林建筑大学, 2021
- [3]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村落景观环境优化研究 ——以岐山县庵里村为例[D]. 任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的景观提升设计 ——以合阳县灵泉村为例[D]. 汪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乡村地域特性的琼北地区村落更新策略研究与实践[D]. 邹宇航. 浙江大学, 2020(02)
- [6]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D]. 徐丹华. 浙江大学, 2019
- [7]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 魏唯一. 西北大学, 2019(01)
- [8]生态宜居视角下彭阳县冲沟型村落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研究 ——以杨坪村为例[D]. 金林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D]. 党雨田. 清华大学, 2019
- [10]韩城地区传统村落空废化现象分析及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D]. 陈雪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