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高线内插数学模型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胡滨,张勇,刘颖,黎娆[1](2021)在《基于三维实景与BIM模型的土方工程分区调配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传统CAD图纸进行土方工程量计算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计算的土方量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差别;在实际施工中项目管理人员大多是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制定土方调配方案,该方法不能够满足大型复杂项目的土方调配。因此在准确计算土方量的基础上满足挖填平衡、全局最优的原则建立土方调配模型,制定土方调配方案至关重要。本文依托某机场项目为其提供最优化的土方调配方案,主要介绍基于三维实景和BIM模型土方工程量准确算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在运筹学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ATLAB计算土方调配方案,通过某机场的工程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陈超[2](2021)在《基于空间自相关和辅助变量的土地利用抽样及精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掌握区域土地资源状况,因地制宜的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对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稳定,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影响,土地利用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变异性,而传统的土地利用抽样调查方法没有考虑这种空间特征,在样本设计和总体估计上存在缺陷。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将遥感影像与空间自相关理论相结合的空间抽样方法已被多个国家广泛应用在了土地利用调查中,有效地提高了抽样调查的精确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沂蒙山区蒙阴县为研究区,利用GF-1号和GF-6号卫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信息,采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分析不同抽样单元尺寸的空间自相关性变化特征,并结合变异系数设计最佳抽样单元尺寸。采用空间简单随机抽样、空间系统抽样、空间分层抽样和基于代表性样点抽样等4种空间抽样方案,进行土地利用抽样,并采用样本代表性和抽样成本来确定最佳抽样方案,采用不同的空间插值方法,对土地利用程度进行空间预测研究,从而实现土地利用状况的快速调查和空间预测。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设计200 m×200 m、300 m×300 m、400 m×400 m、500 m×500 m和600m×600 m等5种抽样单元尺寸方案,以土壤侵蚀模数为辅助变量,采用Global Moran’s I和Local Moran’s I对其进行空间自相关和变异性分析,发现土壤侵蚀模数整体上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特征(Global Moran’s I>0.5),且局部自相关类型均为HH型;不同抽样单元尺寸下,变异系数随着抽样单元尺寸增加而减小,变化情况逐渐趋于稳定(小于7%),平均图斑数则随抽样单元尺寸增加而增加。综合比较2种空间自相关指数、变异系数和单元平均图斑数,最终选取400 m×400 m网格为抽样单元最佳尺寸。(2)在400 m×400 m抽样单元基础上,采用4种抽样方案(空间简单随机抽样、空间系统抽样、空间分层抽样和基于代表性样点抽样)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进行样本抽样,得到各抽样方法的抽样精度、土地利用面积比例和抽样成本。结果表明,基于代表性样点的抽样方法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抽样精度为96.64%,土地利用面积绝对误差小于3.0%,抽样成本较低,是最适宜研究区的方法;由于样本量较小且受到单一分层因素影响,空间分层抽样误差最大,空间简单随机抽样和空间系统抽样的误差较小。(3)在基于代表性样点抽样的基础上,采用反距离权重法、样条函数法、克里金法和协同克里金法(坡度为辅助变量)等4种插值方法,设置不同权重或变异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进行插值。交叉验证结果表明:同种方法插值时,参数或模型的选取对插值精度影响较大;总的来说,普通克里金法和协同克里金法精度较高。空间分布上,在坡度的辅助下,协同克里金法空间分布更详细,反距离权重法容易受到极值影响出现“牛眼”现象,样条函数法生成的表面较为粗糙。(4)对研究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与土地利用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在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随着坡度的增大而降低;海拔<700 m时土地利用的强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高于700 m区域,土地利用程度较低且持续稳定;不同地貌间或土壤类型间的土地利用程度存在差异。各乡镇乡村人口密度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土地利用程度之间也存在相关性,但相关系数较低,分别为0.32和0.42。
胡滨,张勇,刘颖,黎娆[3](2021)在《基于三维实景与BIM模型的土方工程分区调配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利用传统CAD图纸进行土方工程量计算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计算的土方量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差别;在实际施工中项目管理人员大多是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制定土方调配方案,该方法不能够满足大型复杂项目的土方调配。因此在准确计算土方量的基础上满足挖填平衡、全局最优的原则建立土方调配模型,制定土方调配方案至关重要。本文依托某机场项目为其提供最优化的土方调配方案,主要介绍基于三维实景和BIM模型土方工程量准确算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在运筹学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ATLAB计算土方调配方案,通过某机场的工程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王虎[4](2020)在《无人机倾斜摄影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质量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各项重大工程的稳步推进,大比例尺地形图无论是在项目规划建设、自然资源的实时监测还是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传统地形图绘制工作存在低效率、高成本、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实际生产需要。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该技术能在较短时间内构建高精度三维模型,针对目前大比例尺地形图绘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使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绘制工作,借助于无人机飞行平台进行技术实施,对最终成果进行质量评价,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理论上分析倾斜摄影三维建模的主要误差来源,设计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实验。使用中海达iFly-D5五镜头无人机和DJI Phantom 4pro消费级单镜头无人机进行倾斜摄影外业数据采集,基于Context Capture软件构建实验区三维模型,依据相应规范从模型精细度、空三解算精度、三维重建精度三个方面分析三维模型精度,最终分析结果表明使用以上两种无人机飞行平台进行倾斜摄影数据采集,基于Context Capture软件重建的三维模型精度均满足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绘制要求。(2)基于EPS地理信息平台,结合三维模型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绘制,从平面、高程、长度、面积四个方面分析大比例尺地形图成图精度,精度分析结果表明:使用三维模型基于EPS地理信息平台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精度要求满足1:500地形图成图精度要求,即使用EPS地理信息平台结合三维模型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且精度有保障的新方法。(3)针对最终成图质量这一模糊概念,提出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质量评价,构建模糊综合评价体系。结合三维模型精度、地形图精度两个类别指标对最终成图进行质量评价,最终评价结果表明:安理工测区地形图成图质量为优级品,李家巷测区地形图成图质量为优级品。图[35]表[31]参[81]
叶昆平[5](2020)在《水下地形测量精度评定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在水下地形数据采集中单波束测深技术是在航动态测量,水深具有不可重复性,阐述利用已有的检查线数据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成果精度评定的3种方法,并在2种不同海域进行验证,成果表明其中的DEM法能够充分利用检查线数据,实现较全面反映水下地形测量成果精度。
夏勤浩[6](2020)在《探讨工程测绘中激光雷达测绘技术》文中提出激光雷达测绘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工程测绘技术,主要通过光波获取被测对象的相关数据信息。光波发散范围较广,能够有效扩大光波收集数据信息的范围,收集数据安全性、稳定性、准确性较强。此技术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发展,已经在工程测绘中被广泛应用,成为现代工程建设中重要测绘技术之一。本文阐述了激光雷达技术测绘原理并就其应用在工程测绘中进行了探讨。
王伊文[7](2020)在《基于地形可视域的观察点设置及其并行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形可视性分析是运用计算机几何原理和计算机图形学技术解决地形上观察点集合和目标点集合之间的可视性问题,是地理空间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点可视域问题是地形可视性分析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在军事、城市规划、濒危动物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观察点设置问题又是多点可视域问题的一种,该问题一般抽象为在一个给定地形上选择最少数量的视点使得它们所覆盖的联合视域最大。因此,观察点设置问题是一个组合优化问题,对其求解也是一个NP问题。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获得的地形数据的精度越来越高,地形特征点的数量自然越来越大,即使采用这些地形特征点作为候选视点的数量也是相当多的。因此,如何有效和快速求解观察点设置问题是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基于此,开展以下研究工作。1、提出了分别针对山顶点、山脊点和平地点的地形特征点提取方法提取地形特征点作为候选视点是观察点设置问题的基础,地形特征点提取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最后保留的观察点的覆盖率。本文分别针对山顶点、山脊点和平地点,提出了相应的特征点提取方法及算法。对于山顶点,本文在反地形上利用地表水流模拟方法来提取,在反地形的洼地区域中积水量最多或者高程最小的点即为原始地形中的山顶点。对于山脊点,本文在反地形上利用地表水流模拟法获得汇水线,然后可以得到原始地形上的分水线,在分水线上的地形点就是山脊点。对于平地点,本文对判断为平地的区域进行区域划分,然后在在划分的每个子区域内选取中心点作为候选点。实验表明,将该方法提取的地形特征点作为候选视点,最后保留的观察点的联合视域覆盖率更高。2、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的多点可视域候选视点快速过滤方法首先,本文将挑选的地形特征点作为候选视点,然后对这些地形特征点用kmeans算法进行聚类,接着把属于每个簇类中的视点按照一定的视域贡献率进行排序,最后利用过滤算法去除视域贡献率低的视点。通过逐步过滤,视域贡献率高的视点会被保留,直到满足要求的视点数目为止。实验结果表明,与RPF(Region Partitioning for Filtering)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快速过滤算法在计算效率和覆盖率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3、提出了视点过滤算法的并行化设计方法在视点过滤算法中,视点过滤前需要先将候选视点进行k-means聚类,并依次在每个簇内对视点按其视域贡献率进行排序等处理过程,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因此,本文采用MPI并行化程序框架将k-means算法进行并行化设计,并用Open MP对候选视点排序过程进行并行化设计。在地形点过滤操作中,当某一视点被移动到另一簇中时,需要重新计算视点视域贡献率且计算量相对较大,考虑将各个视点的视域用Open MP并行化计算,能够提高计算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视点过滤的并行化设计方法能够很大程度减少计算时间。
陈晓征[8](2020)在《基于高精度DEM的黄土淤地坝信息提取及特征分析》文中提出淤地坝是黄土高原重要的沟道治理工程。它可以涵养水土、滞洪拦沙、淤地造田,在水土保持与流域综合治理方面的具有突出的作用。然而淤地坝修筑历经不同阶段,一些设计资料可能会缺失,在实际的水保工作中,往往会面临测算淤地坝淤积量的问题。传统的测量方法存在时效性低和成本高等方面的不足,因而设计一种新型的淤地坝淤积量估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有必要提取出淤积范围,并对其地形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尤其是高精度DEM的出现,为相关研究带来了契机。本文以陕西绥德县王茂沟流域为研究区,以数字高程模型为数据基础,以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为淤地范围的提取方法,以几何形态模拟为地形复原方法,通过复原DEM与现状DEM的差值,估算出淤积坝的淤积量;并利用地形因子、LS因子等指标,对比分析了该流域在淤地坝建设前后的地形变化特征,评价了淤地坝建设的水保效应。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OBIA)方法快速提取淤地范围以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数据,通过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实现淤地范围的快速提取。并将提取结果与统计资料中的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两者的吻合程度较高,证实了基于OBIA的淤地范围提取方法的有效性和优势。2.基于几何形态模拟的淤积前DEM复原方法估算淤地坝的淤积量根据流域的地貌形态演化规律,运用数字地形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设计了一种几何形态模拟的地形复原方法,实现了对淤积前流域地形的复原。最后通过对复原地形栅格与现状地形栅格的差值进行计算,得到淤地坝的淤积量估算结果。与信度较高的对照数据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3.淤地坝建设前后的特征变化分析基于数字地形分析原理与方法,利用地形因子,将复原地形与现状地形进行对比,制作相应的指标分布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淤地坝的修建使王茂沟流域的地形更为低平,结合两者LS因子的差异,证实了淤地坝修建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淤地范围提取、流域地形复原等实验,实现了对淤地坝淤积量的估算,并利用数字地形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对淤地坝建设前后地形特征的改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探讨了淤地坝建设的重要意义。
殷勇[9](2019)在《地情专题图斑自动综合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开展了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以及持续的监测,形成了规模宏大、多时相、覆盖全国的自然资源数据库,采用“微观数值化分析、宏观多尺度表达”两种技术路径,科学支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地情专题地图是自然资源专题空间铺盖与重要地形要素内容混搭的宏观多尺度表达,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及修复不可或缺、基础性的空间支撑。高效实现微观大尺度数据到宏观多尺度表达,核心在于地图自动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几十年来坚持不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在地形图单一要素或多要素的综合、质量评价,以及人机交互式地形图缩编系统等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与上述地形图相比,地情专题地图自动综合,类型内容更为多样,涉及语义丰富、空间结构迥异的专题空间铺盖;数据体量更为庞大,大多以县、市、省乃至全国为单位的覆盖范围;尺度跨度更为跳跃,从1:1万~1:100万数据的多尺度表达。因此,其难度更大、复杂性更高、挑战性更强。地情专题图斑是地情专题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质量直接影响地情专题地图的综合效果。现有专题图斑综合研究中提出了融解、兼并、毗邻化、化简等多种综合算子,但在实际地情专题图斑数据中,图斑个体形态多样、群组空间格局复杂多变,如何根据不同地类图斑形态与格局选择对应的综合算子一直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此外,相较于地形图综合,复杂多样、空间结构迥异的地情专题图斑,受地理环境差异影响,其自动综合不仅要考虑地形图涉及的地物几何、拓扑、方向、度量等空间尺度上的约束,更要考虑其特有的地物空间分布结构、语义与统计意义上的地类面积平衡等约束,现有方法仍不完备,亟需优化。为此,针对地情专题图斑空间格局理解与保持两方面存在的局限,首先研究空间格局理解的机器学习算法,自动化识别图幅内的典型图斑,然后分别研究保持不同空间格局图斑的自动化综合处理方法,取得了四项主要创新:(1)构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决策树的图斑自动识别方法针对传统综合算法中地物特征识别依赖人工干预,本文利用决策树的高效性以及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特征,研究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地情专题图斑空间格局理解方法,减少典型图斑(规则图斑、聚集图斑、狭长图斑和小图斑)识别的人工干预,并有助于提高图斑分类的效率、准度及自动化水平,为后续针对不同类别图斑的综合处理奠定基础。(2)提出一种保持结构化地物轮廓特征的图斑合并方法现有合并方法较好地保持了图斑自身的自然形态,有效顾及了地类面积变化量的总和达到最小,但是这些方法为了维持数据的全覆盖、无重叠特性,其合并大多从全局出发,将各个地类统一考虑,较少顾及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内在规律性的地物特征,如建筑物、坑塘等。合并过程中,改变了这些具有特殊空间结构的地物边界,导致空间结构特征部分或全部丢失。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保持空间分布规律为前提,提出一种保持结构化地物轮廓特征的图斑合并方法,在直线模式、格网模式、毗邻区等结构化地物识别基础上,通过镶嵌以及边界轮廓还原技术,在保持地类面积平衡基础上,同时实现图斑结构化特征保持。(3)提出一种顾及几何结构特征的狭长图斑融解方法狭长图斑分裂线提取是地情专题图斑数据综合中的关键和难点。本文针对已有方法在处理具有不规则形状或复杂分支汇聚结构特征的狭长图斑时,存在提取结构特征不准确、拓扑错误的不足,本文基于Delaunay三角网提出了一种顾及结构特征的狭长图斑分裂线提取方法。在利用第三类三角形识别A、B、C三类分支汇聚区基础上,通过考虑方向一致性与距离要素,对骨架线上存在的形状抖动、拓扑不一致等问题进行调整。本文方法提取的分裂线结果兼顾自然光滑的几何特征、符合视觉认知的结构特征以及拓扑特征。(4)提出一种兼顾局部最优与整体面积平衡的小图斑融合方法小面积图斑的融合操作是图斑综合中的常见操作,其中的关键在于既要保证图斑局部空间格局邻近与语义约束,又要维持融合前后整体地类面积的平衡。针对已有研究不能很好的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局部最优与整体面积平衡的小图斑融合方法。通过小图斑面积预分配以及整体面积平衡迭代调整算法,达到融合结果兼顾图斑局部空间几何特征、语义以及整体地类面积平衡。最后,研制了 WJZ-Ⅲ地情专题地图智能综合系统,内嵌本文提出的空间格局理解与保持方法,解决基于逻辑推理的算子、算法自适应选择和参数自适应调整等技术难题,通过建立知识库与算法库,为地情专题地图自动综合提供了科学工具。该系统已全面应用至地情专题数据的多尺度表达,支撑了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开展全省范围内多尺度地理国情图件、图集制作,综合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综合效率至少提高6倍以上,成果全部通过质检。
郭向坤[10](2019)在《大规模三维地形构建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三维地形以数字化的方式对地形表面起伏状态和细节特征进行模拟,广泛应用于飞行视景仿真、战场态势仿真、模拟演练、应急指挥、灾害救援等应用场景中。三维地形的真实性和可视化渲染的实时性直接决定了三维应用场景的逼真度、沉浸感和有效性。本文以无人机采集到的序列图像为出发点,对基于序列图像进行大规模地形三维重建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别从序列图像的稀疏重建、稠密重建、离散点云网格化和大规模地形实时渲染四个方面展开,对重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予以解决,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概括起来本文做了如下四方面的创新性工作:1、针对采用序列图像进行地形三维重建时图像特征点的提取和图像特征匹配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SIFT改进算法,通过缩小特征点附近的邻域选择范围,在保证特征点较多且稳定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特征描述向量的维数,改善了时间性能;结合RANSAC与AC-RANSAC算法的性质,提出了一种基于RANSAC和AC-RANSAC算法的本质矩阵估计的图像配准方法,针对不同的匹配点集采用不同的算法来剔除错误匹配点对,确保尽可能多地剔除误匹配。2、针对稀疏点云数据的稠密化重建方法进行了研究,对PMVS稠密重建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序列航拍图像采用PMVS进行稠密重建时由于算法计算时间长和空间复杂度高的不足,采用多分辨率分层扩散重建的改进策略,对重建地形进行平面曲率检测,选择不同的面片扩散方式来提升重建的整体速度和重建结果的精度。3、针对离散点云数据的三维重建网格化方法进行研究,结合无人机序列图像获取到的地形点云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Delaunay准则和生长法的网格化方法来完成离散地形点云数据的快速网格化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可伸缩包围盒对空间进行剖分,求点的空间邻近点(k-邻近点);然后从点云中选取一个带方向的种子三角形,并设计点和边的搜索策略;最后以已有的外边为基础,确定外边的候选点集,并从该外边的候选点集中选择一个最优点,增量式地生成新的三角形。4、针对大规模地形规则格网在渲染时面临的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采用标准图像压缩算法将规则格网数据转化为8位灰度图,有效压缩了地形块调度时的数据量;采用地形数据横向网格化分块,纵向多分辨率分层的方法,结合四叉树结构对地形数据进行合理的组织,建立两级四叉树索引提高数据的检索效率;采用多级缓冲技术实现了大规模地形数据在内外存间的动态调度。地形可视化实时渲染时,随着视点的变化可见区域内地形数据的范围和精度都将随之变化,当视点发生较大变化时需要对大量的地形数据块进行调度,大量的磁盘I/O操作不仅给渲染带来了延迟,同时也对渲染帧率的稳定性造成了影响。为了保障渲染的平滑性和连续性对基于四叉树结构的地形组织结构、调度策略、节点评价准则等进行设计,提出一种CPU-GPU协同计算的大规模地形实时渲染算法,该算法侧重于把批量LOD模型的构建从CPU移到GPU。CPU主要负责将外存中的地形数据块实时调度至内存中,同时将地形块数据载入GPU的显存中,GPU负责并行构建LOD模型。
二、等高线内插数学模型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等高线内插数学模型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空间自相关和辅助变量的土地利用抽样及精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地利用和土地利用程度的内涵 |
1.2.2 抽样调查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 |
1.2.3 土地利用程度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概况 |
2.1.3 社会经济状况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遥感数据 |
2.2.2 野外调查数据 |
2.2.3 土地利用数据 |
2.2.4 土壤侵蚀侵蚀计算 |
2.2.5 其他数据 |
2.3 空间自相关 |
2.3.1 全局空间自相关 |
2.3.2 局部空间自相关 |
2.4 空间抽样方法 |
2.4.1 空间简单随机抽样 |
2.4.2 空间系统抽样 |
2.4.3 空间分层抽样 |
2.4.4 基于代表性样点抽样 |
2.4.5 抽样精度评价 |
2.5 空间插值方法 |
2.5.1 反距离权重法 |
2.5.2 样条函数法 |
2.5.3 普通克里金法 |
2.5.4 协同克里金法 |
2.5.5 精度评价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抽样方法对土地利用精度的影响 |
3.1 最优抽样单元构建 |
3.1.1 研究变量与辅助变量的关系 |
3.1.2 抽样单元构建 |
3.1.3 最优抽样单元确定 |
3.2 空间抽样法方案 |
3.2.1 空间分层抽样 |
3.2.2 基于代表性样点抽样 |
3.2.3 不同空间抽样方法下的样本单元空间分布 |
3.2.4 不同抽样方法优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插值估计的土地利用程度空间分布 |
4.1 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空间分布 |
4.2 不同插值方法对土地利用程度估计 |
4.3 不同插值方法的精度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地利用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
5.1 自然因素与土地利用程度的关系 |
5.2 社会经济因素与土地利用程度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创新点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3)基于三维实景与BIM模型的土方工程分区调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基于三维实景模型的土方量计算方法 |
1.1 土方工程三维实景模型建立思路 |
1.2 三维实景模型与BIM模型比对获取精准土方量 |
2 土方工程量调配方法研究 |
2.1 实施技术路线 |
2.2 土方工程量调配模型 |
3 机场土方调配应用实例 |
3.1 某机场项目背景介绍 |
3.2 三维实景与BIM模型比对分区土方量结果 |
3.3 土方调配最优方案设计与确定 |
3.4 调配方案与设计方案的比对和分析 |
4 结语 |
(4)无人机倾斜摄影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人机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2.3 航空摄影测图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体结构 |
2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系统 |
2.1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系统简介及优缺点 |
2.2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系统组成 |
2.2.1 无人机飞行平台系统 |
2.2.2 飞行导航与控制系统 |
2.2.3 任务设备 |
2.2.4 数据传输系统 |
2.2.5 地面监控系统 |
2.3 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理论基础 |
2.3.1 摄影测量坐标系 |
2.3.2 像点空间直角坐标转换 |
2.4 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关键技术 |
2.4.1 影像匹配 |
2.4.2 空中三角测量 |
2.4.3 影像密集匹配 |
2.4.4 构建三角网 |
2.4.5 纹理映射 |
2.5 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3 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模型精度分析 |
3.1 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误差主要来源 |
3.1.1 镜头畸变 |
3.1.2 影像质量 |
3.1.3 像控点布设方案及像片刺点 |
3.1.4 像片重叠度 |
3.2 实验设计 |
3.2.1 实验测区 |
3.2.2 像控点布设 |
3.2.3 影像数据采集 |
3.2.4 三维模型构建 |
3.3 三维模型精度分析 |
3.3.1 三维模型精细度分析 |
3.3.2 三维模型空三精度分析 |
3.3.3 三维模型重建精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三维模型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成图质量评价 |
4.1 EPS地理信息平台 |
4.2 地形图成图精度标准 |
4.3 三维模型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流程 |
4.4 大比例尺地形图成图精度分析 |
4.4.1 平面精度分析 |
4.4.2 高程精度分析 |
4.4.3 长度精度分析 |
4.4.4 面积精度分析 |
4.5 倾斜摄影大比例尺地形图成图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
4.5.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与流程 |
4.5.2 模糊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4.5.3 类别集权重确定与分值计算 |
4.5.4 质量评价结果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水下地形测量精度评定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检查方法 |
1.1 数据处理及误差指标 |
1.2 重合点高程(水深)比较方法 |
1.2.1 最近点法 |
1.2.2 交叉点法 |
1.2.3 DEM法 |
2 实验与分析 |
2.1 海域及测线概况 |
2.2 DEM可视化分析 |
2.3 统计结果分析 |
3 结语 |
(6)探讨工程测绘中激光雷达测绘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激光雷达测绘技术 |
1.1 高灵敏度接收机 |
1.2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1.3 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技术 |
2 激光雷达测绘技术的原理 |
3 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
3.1 基础测绘 |
3.2 精密工程的测量 |
3.3 数字矿山的构建 |
3.4 电力传输与管道布图 |
3.5 森林工业的应用 |
3.6 模拟城市建设 |
3.7 进行数字高程建模 |
4 结语 |
(7)基于地形可视域的观察点设置及其并行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于可视域的观察点设置问题研究综述 |
2.1 概述 |
2.2 基于可视域的应用问题 |
2.2.1 选址规划 |
2.2.2 路径规划 |
2.2.3 景观分析 |
2.3 观察点设置问题建模 |
2.3.1 覆盖问题建模 |
2.3.2 基于地形可视域的覆盖问题建模 |
2.4 观察点设置问题求解 |
2.4.1 一般覆盖问题的求解方法 |
2.4.2 基于地形可视域的覆盖问题求解 |
2.5 地形特征点提取方法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形特征点提取方法研究 |
3.1 概述 |
3.2 地形特征点提取方法 |
3.2.1 山顶点提取方法 |
3.2.2 山脊点提取方法 |
3.2.3 平地点提取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可视域的地形点过滤方法研究 |
4.1 概述 |
4.2 快速的候选视点过滤方法框架 |
4.3 候选视点快速过滤算法 |
4.3.1 视点的视域质量评估 |
4.3.2 特征点聚类和排序 |
4.3.3 候选特征点过滤算法 |
4.4 实验分析与评估 |
4.4.1 性能分析与比较 |
4.4.2 视域重叠分析与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形点过滤算法的并行化方法研究 |
5.1 概述 |
5.2 地形点过滤的并行化方法框架 |
5.3 地形点过滤并行化算法 |
5.3.1 基于MPI的 k-means聚类的并行化 |
5.3.2 基于Open MP的地形点排序的并行化 |
5.3.3 基于Open MP的地形点过滤的并行化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8)基于高精度DEM的黄土淤地坝信息提取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助项目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黄土淤地坝研究进展 |
1.2.2 数字地形分析研究进展 |
1.2.3 基于OBIA的信息提取研究进展 |
1.2.4 研究进展小结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实验平台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研究样区与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选定依据 |
2.1.2 研究区介绍 |
2.1.3 淤地坝演化过程 |
2.2 研究数据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淤地范围提取与淤积量估算方法 |
3.1 基于面向对象影像分析(OBIA)的淤积范围提取方法 |
3.1.1 OBIA的基本思路 |
3.1.2 基于OBIA的淤积范围提取 |
3.1.3 结果分析与评价 |
3.2 基于几何形态学模拟的淤积量估算方法 |
3.2.1 基于形态学腐蚀算法和邻域高程关系的淤积过程模拟 |
3.2.2 淤积量估算 |
3.2.3 结果分析与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淤地坝建设前后的特征变化分析 |
4.1 淤积坝建设前后地形特征 |
4.1.1 总体地貌形态与地形因子 |
4.1.2 淤地坝建设前后地形因子对比分析 |
4.1.3 淤地坝建设前后沟道特征对比分析 |
4.2 基于地形特征的汇流累积曲线分析 |
4.2.1 汇水面积 |
4.2.2 汇流累积曲线 |
4.3 淤堤坝建设的水保效应评价 |
4.3.1 LS因子 |
4.3.2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地情专题图斑自动综合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基于神经网络决策树的图斑自动识别方法 |
2.1 引言 |
2.2 空间格局特征指标选取 |
2.3 基于神经网络的图斑自动识别方法 |
2.4 图斑自动识别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3 保持结构化特征的规则图斑典型化方法 |
3.1 引言 |
3.2 现有规则图斑合并方法与不足 |
3.3 保持结构化特征的规则图斑典型化方法 |
3.4 规则图斑典型化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4 顾及轮廓边界的聚集图斑毗邻化方法 |
4.1 引言 |
4.2 现有毗邻化方法与不足 |
4.3 顾及轮廓边界的聚集图斑毗邻化方法 |
4.4 聚集图斑毗邻化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5 顾及几何结构特征的狭长图斑融解方法 |
5.1 引言 |
5.2 现有狭长图斑分裂线提取方法与不足 |
5.3 顾及几何结构特征的狭长图斑分裂线提取 |
5.4 狭长图斑融解 |
5.5 狭长图斑融解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6 兼顾局部最优与整体面积平衡的小图斑融合方法 |
6.1 引言 |
6.2 现有小图斑融合方法与不足 |
6.3 兼顾局部最优与整体面积平衡的小图斑融合方法 |
6.4 小图斑融合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7 WJZ-Ⅲ研制与应用 |
7.1 系统架构及核心功能 |
7.2 综合制图算子与算法 |
7.3 自适应知识库与引擎 |
7.4 地理国情普查图生产应用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8.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大规模三维地形构建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规模地形三维重建研究现状 |
1.2.2 基于影像的地形重建研究现状 |
1.2.3 序列图像三维重建研究现状 |
1.2.4 基于点云的表面三维重建研究现状 |
1.2.5 地形三维可视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序列图像特征匹配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序列图像三维重建基础 |
2.2.1 成像模型 |
2.2.2 参考坐标系 |
2.2.3 对极几何 |
2.2.4 相机标定 |
2.3 特征提取与匹配 |
2.3.1 SIFT特征点检测 |
2.3.2 构建尺度空间 |
2.3.3 空间极值点检测与定位 |
2.3.4 特征描述子生成 |
2.3.5 特征向量匹配 |
2.4 改进的SIFT算法 |
2.4.1 SIFT描述子改进 |
2.4.2 SIFT匹配算子改进 |
2.4.3 本质矩阵估计算法改进 |
2.4.4 实验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序列图像稠密重建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PMVS稠密重建 |
3.2.1 面片模型 |
3.2.2 灰度一致性函数 |
3.2.3 面片的优化 |
3.2.4 图像模型 |
3.2.5 面片生成 |
3.2.6 面片扩散 |
3.2.7 面片过滤 |
3.3 改进的PMVS重建算法 |
3.3.1 面片优化调整 |
3.3.2 多分辨率分层匹配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离散点云的三维地形网格构建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点云网格化方法 |
4.2.1 Voronoi图与Delaunay三角化 |
4.2.2 局部投影法三角剖分 |
4.2.3 三角网格生长法 |
4.3 基于Delaunay准则和生长法的网格化方法 |
4.3.1 构建可伸缩包围盒 |
4.3.2 计算空间邻近点 |
4.3.3 种子三角形的确定 |
4.3.4 广度优先搜索过程 |
4.3.5 最优点的候选点集确定 |
4.3.6 候选点的评价函数 |
4.4 实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规模三维地形可视化实时渲染算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规则网格的生成 |
5.2.1 规则网格模型 |
5.2.2 不规则三角网的规则格网地形模型构建 |
5.3 大规模地形可视化 |
5.3.1 规则格网的多分辨率模型 |
5.3.2 节点评价准则 |
5.3.3 地形数据的调度 |
5.3.4 地形纹理映射 |
5.4 基于四叉树的地形可视化算法 |
5.4.1 地形数据的组织 |
5.4.2 多级缓冲地形数据调度 |
5.4.3 地形裂缝的消除 |
5.4.4 地形LOD层间平滑 |
5.4.5 基于CPU-GPU协同计算的地形渲染算法 |
5.4.6 地形数据纹理映射 |
5.5 实验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等高线内插数学模型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三维实景与BIM模型的土方工程分区调配方法研究[A]. 胡滨,张勇,刘颖,黎娆. 第八届BIM技术国际交流会——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协同应用创新发展论文集, 2021
- [2]基于空间自相关和辅助变量的土地利用抽样及精度研究[D]. 陈超.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3]基于三维实景与BIM模型的土方工程分区调配方法研究[J]. 胡滨,张勇,刘颖,黎娆.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1(06)
- [4]无人机倾斜摄影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质量评价[D]. 王虎.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5]水下地形测量精度评定的方法研究[J]. 叶昆平. 地理空间信息, 2020(08)
- [6]探讨工程测绘中激光雷达测绘技术[J]. 夏勤浩. 科技创新导报, 2020(14)
- [7]基于地形可视域的观察点设置及其并行化方法研究[D]. 王伊文.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8]基于高精度DEM的黄土淤地坝信息提取及特征分析[D]. 陈晓征. 南京师范大学, 2020
- [9]地情专题图斑自动综合方法研究[D]. 殷勇. 山东科技大学, 2019
- [10]大规模三维地形构建的关键技术研究[D]. 郭向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