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中日语言文化对比的角度探索日语教学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耿芳[1](2021)在《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学界对语气的研究存在概念界定模糊、功能取向不明显、研究不系统等问题,从而语气对比领域也缺乏较为完善的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功能为出发点,明确语气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对比,旨在达到以下三个研究目的:揭示汉日语气类别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揭示汉日语气语势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本研究的语气系统包含语气类别系统与语气语势系统,关注人际社会沟通与个人意志、情感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人际社会沟通由语气类别系统体现,个人意志与情感由语气语势系统体现。研究依托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语气类别隐喻式、语气语势的精密度,句法、词汇等语言体现形式,语场、语旨、语式等语境特点进行描述、例证、对比,且由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出发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研究发现如下:汉日语气一致式精密度基本一致,功能类别均包含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陈述语气中内含五类感叹语气,分别是对事物的感叹、对事物性质的感叹、对事物数量的感叹、对情形性质的感叹、对情形数量的感叹。汉日疑问语气均包含寻求正反及寻求新信息两类;日语中寻求正反选择类语气仅在级阶小句中出现。汉日祈使语气均包含命令、要求、支配、希愿、建议、提供、祝愿七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一致式呈现出在语序调整、程式化表达、疑问词、语气词使用等方面的共性;包含基本语序、成分重叠、结构顺序、疑问词提示特征、语气词性别特征、词法变化等方面的差异性。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的精密度较为一致,均有陈述语气疑问型隐喻、陈述语气反义型隐喻、疑问语气陈述型隐喻、疑问语气祈使型隐喻、祈使语气陈述型隐喻、祈使语气疑问型隐喻六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具有程式化表达、“否定”成分非常规使用、语气词高频使用、句法与词汇共现关联等共性;呈现出句式结构、程式化表达适用性、语气副词、词法变位、句法与词汇共现特点等差异。语境特点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在话轮潜势、口语特征、隐喻义与上下文依赖关联、体现形式与上下文依赖关联、权势关系与句法特征互动等方面表现出共性;具备会话双方权势关系多样性、权势关系与体现形式关联、上下文依赖程度、语体倾向性、隐喻义与语式关联、隐喻义多功能性等差异。汉日语气语势在功能系统精密度上程度一致,内在语势均包含确实、料悟、能力、必然、或然、允许、意愿、义务八类;外在语势均含程度、速度两类,其中程度语势包括高、中、低三个水平,速度语势包含急、平、缓三个水平。体现形式手段方面,汉日语气语势呈现出对成分重复、隐喻式表达、不完整表达、投射结构、骂詈语、填充词等手段使用的共性。此外,由于外在语势关注语言的物理特征,本文对其语音手段进行简要分析并发现,汉日外在语势语音手段在音量与情绪对应、元音发声变化等方面存在共性;日语还可使用卷舌、促音、非常规浊化等手段体现外在语势,其中促音、非常规浊化也可在文字书写系统中体现。从语序类型与形态类型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语气系统的语气构成均不依赖语序,呈现出相似的问答模式;在前置语语言典型性、词汇性与词法性、句法成分与形式对应关系、句法顺序与规则侧重等方面展现出差异。从思维维度关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民族对人际关系呈现出相似的理解模式,展现出务实性与情感性、整体性与群体性、直觉性与规约性三组对照思维差异。从社会文化观察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中日社会在社会交往中均强调互动协商,中日社会宗族性架构与集团性架构的差异影响汉日民族思维,从而使其在语言类型、语气系统上呈现出差异。总的来说,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描述、例证,基于理论框架对语气的语言体现形式及语境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通过语言体现形式对比发掘汉日语言在语气表达上的异同,通过语境特点描写明确语气的互动属性,并最终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丰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气的研究,回应了学界语气研究存在的问题。
罗敏[2](2021)在《中日初中语文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与光村版《国语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科书的编写质量影响着教学质量,教科书研究是学科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是当今世界教育发达国家,其母语教科书编写独具特色。本论文力图通过中日教科书的比较研究,了解中日母语教科书的异同,从中思考中日母语课程与教学不同的价值取向,并借鉴日本教科书的编写优点,以进一步完善我国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同时也为一线教师提供教科书使用的新视角。为了能够较为深入地研究中日教科书的异同,本研究聚焦于七年级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并以此为例探寻中日教科书的异同。本论文以日本光村版《国语一》与我国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为研究对象,这两套教科书均为当前两国最新的、使用范围最广的教科书。本研究共有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分别阐述了研究缘由、现状、意义、创新点。第二章对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与光村版《国语一》进行整体比较,首先是两套教科书的整体介绍,然后从类型、结构、内容三方面对两套教材进行了分析比较。第三章,侧重于教科书构成要素的比较研究,分别从选文系统、助读系统和作业系统比较了两套教科书的异同。第四章从中日两国的教育观、文化观和课程标准去挖掘教科书异同的原因,力图探寻两国母语课程不同的内容取向。第五章为比较后的启示,从编写理念、整体编排、选文系统、助读系统与作业系统五方面,探寻日本教科书对我国教科书编写的启示,以优化我国教科书的编写,也对教师更好地使用语文教科书提出了思考。结语则是对本研究作出整体归纳,并对后续研究提出期望。
吴琼[3](2021)在《从日语谚语看日本人的生死观》文中研究指明谚语是人们在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下,结合本民族的文化和语言表达,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语言形式,谚语是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中得出来的,在某种意义表达了日本人的处世观。分析谚语不仅仅是对谚语单纯意思的理解,同时也是对这种语言文化的理解。“生老病死”在佛教用语中是指作为人的一生不可逃脱的四种痛苦,解释了生老病死是人生经历中必不可少的过程,是人类生命从开始到结束的一种自然规律,一种无法改变的生命历程。对“生老病死”的认识就是对人类自身的认识。以“生老病死”谚语为载体,探求日本人对“生老病死”的认识和体悟,能对日本人的生死观有着更为深刻的感悟。本文参照国内外关于谚语与生死观的相关研究,对生老病死的词典释义进行归纳,根据词典上的解释对生老病死具体所包含的内容进行系统上的整合,剔除其中不包括生死观内容的语义,方便下一步对谚语内容的查找。本文从『故事ことわざ辞典』和『続故事ことわざ辞典』中查找并整理出281条有关生老病死的谚语,从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角度,对关于生老病死的谚语进行多种角度的探讨与分析,从中总结出以下生死观:生命至上的生死观;超脱无常的生死观;乐知天命的生死观以及知耻无畏的生死观。对日本文化以及日本人的生死观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生死观谚语能够折射出日本包容与矛盾的独特性格特点,包容即日本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不同的文化以促进国家的发展;矛盾即在其吸收的文化对比中发现有很多是相互矛盾的,但是日本人总能将之调和,为自己所用。
LEE W00NG[4](2020)在《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日据时期韩国文坛和社会对外国文化的吸收主要侧重于通过日本输入西方文学和文物。在如此之情况之下,部分韩国文人将中国文学作为外国文学,即世界文学的一个构成部分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并试图以此来推动韩国近代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之目的在于,以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借鉴,来建构韩国近代文学,同时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主社会。近代转换期的中国现代文学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以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文学革命、革命文学、抗战文学为中心展开。包含日据时期(1910年-1945年)和解放时期(1945年-1948年)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使命,以近代化和解放独立国家为目标指向,经历了胎动期、发展期、深化及停滞期和复兴期的发展过程。本论文分析该时期在韩国发表的196篇批评,进行解释。胎动期为1920年代前半期,在该时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正式开始。梁建植、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在该时期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与批评。梁建植在1920年11月号至次年2月号《开辟》上翻译发表了日本研究者青木正儿的<以胡适氏为中心的中国之文学革命>,此文是20世纪上半期韩国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最早一文。之后,梁建植继续发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译文及他所写的批评,十分积极地翻译了戏曲、诗歌、小说等作品。192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的李允宰在留学期间发表了有关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政论以及介绍中国罗马字运动的文章,并翻译发表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李东谷强调借鉴中国新文学建构运动中的思想改革与文学改革,以之作为他山之石。梁明参考胡适的新文学建构理论,则主张通过韩文的语文改革开展新文学建构。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中心的胎动期批评主要在1920年至1924年之间展开,以翻译日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本土文学革命的评论开始。其目的在于打倒封建旧思想和旧制度,从而建设近代社会、建构近代文学。该时期韩国批评家们特别关注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与主张,翻译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和<谈新诗>,另外,多数当时的戏剧、诗歌、小说等被翻译。该时期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20余篇,《每日申报》上连载的梁建植译<人形之家>(中文名为《玩偶之家》)以《娜拉((?))》(永昌书馆,1922)之名出版,李相寿译《人形之家》(汉城图书,1922)也出版。发展期为1920年代后半期至1930年代前半期,该时期留学过中国大学的批评家们非常活泼地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多样的批评观点上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该时期主要批评家有柳基石、丁来东、金光洲、李陆史、金台俊等。柳基石以1925年2月在《基督新报》上发表<墨子与基督>为始,发表了许多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文艺观,并在韩国最早翻译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丁来东和李陆史正式开启了对鲁迅文学的相当深度的批评,金光洲发表了以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为中心的批评。如此,20世纪上半期中发展期成为韩国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最活泼的时期,该时期发表的中国文学批评数量达到100多余篇,另外,开辟社还出版了《中国短篇小说集》(1929)。深化及停滞期为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之间。该时期,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然后1937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相当萎缩了。金台俊从1930年代前半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观点的批评,接着他裵澔、李明善等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出身的批评家以大学为中心开展了讲台上的中国文学批评。从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以前,他们发表的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共计30余篇,而从中日战争爆发至解放之间发表的不分观点的所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仅有30余篇。复兴期为1945年8月解放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间。解放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再次迎来复兴时期,在此短暂的5年之间韩国文坛共发表了 42篇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除了在前阶段开始继续活跃的丁来东、金台俊、李明善等之外,尹永春开展了活跃的批评活动。该时期,李明善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宣文社,1946)、《鲁迅杂感文选集》(未出版,1949),金光洲·李容珪共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1·2辑)(首尔出版社,1946),尹永春的《现代中国诗选》(青年社,1947),《现代中国文学史》(鸡林社,1949)等诸多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着作也纷纷出版。对以梁建植为中心的第一代批评家的19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学界从“翻译、翻案与近代文体的实验”,“经过日本的同时代性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殖民地知识分子悲伤的现实和理想主义的世界创造”以及“韩国近代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奠基”等方面高度评价了其积极意义。与梁建植同时期,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批评家为建构近代思想以及近代社会体制,非常关注中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并将其介绍到韩国社会及文坛。在他们之后,1930年代以来,曾在中国留学并接受学术训练的丁来东、李陆史、金光洲、金台俊等批评家们正式开始了学术性、系统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的批评并不仅仅局限于日本研究者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他们深刻思考祖国的解放和新国家的建设,并以此为视角来看待中国现代文学。之后,在解放时期尹永春也是同样为了新国家的建设从基督教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批评。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肩负着反帝反封建之历史使命的近代转换期,推动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文学实践的通道:以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社会和建构近代文学为目的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展开,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通过译介和批评中国新文学运动来追求韩国社会的思想革命和近代文学建构;第二、通过文学批评知识分子对殖民地现实的愤怒和内在抵抗的表达:虽然在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之下韩国的知识分子不能公开反对或抵抗日帝,但他们通过批评半殖民地情况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迂回地表露出对帝国主义的抵抗和批判精神;第三、通过小说和戏曲来追求以平民文学为中心的近代指向和近代文学建构:从封建时代传统文学的贵族文学脱皮,关注以俗文学、民间文学为中心的平民文学。虽然日人研究者们关注以小说和戏曲为中心的中国平民文学,但他们注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梁建植以来韩国的批评家们继续关注以小说、戏曲和新诗等平民文学为主的中国现代文学;第四、对近代文体的实验及对语文改革的影响:韩国的言文一致运动比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开始得更早,但中国的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近代韩语语文规范化的确立。1917年发表的李光洙的《无情》已相当达成言文一致,但到1940年代横写、韩文专用等问题还没完成。韩国批评家们借鉴中国罗马字制定运动,想推动韩语语文改革;第五、在文学的想象空间再现的理想乡的精神世界与新国家建设的理想和实践: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在批评空间展现出他们对祖国解放和独立的理想以及建设新国家的理想。他们从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基督教信仰等自己的批评观点,通过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展现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第六、对正义和博爱的追求以及爱国精神的表达等:韩国的批评家们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展现出真正的爱国精神。他们基于人的尊严和自由,超越狭隘和歪曲的爱国主义,追求正义和博爱的终极价值。抗日运动期间独立运动家们展现的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反日,反而他们主张了弱小民族的联合来共同推动反战、反帝国主义以及恢复世界正义和维护东亚和平。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文坛及社会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指向解放、独立国家建设和近代民主社会建设的文学实践。其核心的文学精神是‘抵抗与批判’,通过抵抗与批判来追求的终极价值是正义与博爱的恢复。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指向对殖民统治的间接抵抗和近代文学及近代社会建设,也包含着祖国解放以及新国家建设的理想。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韩国批评家们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意味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文艺批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是知识分子应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文学实践。该文学实践的基本精神是对社会不义和压抑人的尊严的‘抵抗与批判’,并且对歪曲的现实之抵抗与批判追求的终极指向是‘正义和博爱的实现’,即人本身的尊严价值。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赵桂琴[6](2020)在《基于任务型导向的日语输出能力教学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在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应用型大学日语专业精读课程的教学模式。从中日语言结构与中日文化差异等角度分析了学生难以掌握日语模糊表达等学习内容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提高学生日语语言输出能力的教学启示与思考。
宁天玲[7](2019)在《支架式教学法在日本留学生初级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初级汉语综合课是留学生汉语学习起步阶段的重要课程,而贴合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法对于综合课课堂的顺利进行、良好学习效果的取得均有着重要作用。经过调查,笔者发现日本留学生在初级汉语综合课上积极性不高,口语表达能力弱,在学习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作为教学法中的一个分支,支架式教学法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高效课堂,取得预期教学效果。因此本文拟以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以及情感过滤假说为基础,立足于日本留学生在初级汉语综合课堂中的现实情况,探求如何将支架式教学策略运用到汉字、词汇、语音以及语法各种不同的语言要素教学之中,更好地实施教学,以期符合当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本文第一章阐明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研究综述、创新之处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对支架式教学法进行概述,包括概念、理论基础、教学环节以及支架式教学法自身的特点。第三章展示了调查问卷的内容,从日本留学生的学习特点、课堂教学方式及学生在语言要素(即汉字、词汇、语音和语法)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三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并结合诊断性测试分析学生学习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后证明了支架式教学法的切实可行性。第四章对支架式教学策略进行了总括,并根据支架式教学法的教学环节,运用相应的支架式教学策略,针对性地解决日本学生在汉字、词汇、语音及语法习得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指导教学实践。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本文应用支架式教学策略对汉语综合课中切实存在的问题尝试进行了解决,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期望能够进一步丰富支架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中的应用研究。
张晓春[8](2019)在《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生词义类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中日语文教科书及课程纲要文件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将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生词对比研究推进到词义分类研究层面,以中国部编本《语文》(1-2年级)、人教版《语文》(3-6年级)、日本光村版《国语》为语料,《现代汉语分类词典》(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为义类参照标准,采用对比、归纳的研究方法,建设两国语文教科书共5164条记录的生词义类语料库,构建起中日生词义类对比研究的框架。中日生词对比研究的重点在于从义类、儿童认知等角度来探讨两国生词地位、义类底层差异、义类分布系统性、义类维度等方面的区别,进一步探索造成中日两国生词义类分布异同的原因,力求对我国新部编本教材的修订以及书中词表的编写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对比发现,中国生词以及义类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多维性。中国小学生词4172个,9大义类全覆盖;2.主次分明。事物类、动作类生词数量多且稳定,不同义类地位差异明显;3.生词难度有梯度,义类突出社会性、关注人与生活,符合课纲要求;4.鲜明的文化特征,对应语文课程美育、德育的基本性质。中国教材词表较好地考虑到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要求把握到位,使得生词义类分布呈现出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状态。现存在的问题是第一学段词量需斟酌、词表尽快做到定量与定序。日本生词也有诸多特征:1.选词重点突出,选词方向和中国基本一致;2.生词数量少:词量仅为992个,教育者对《学习指导要领》理解片面,刻意减少生字、生词;3.生词义类维度单一:重表事物类,轻活动、性质状态类,生词的选择着重培养出对事物认知能力,但忽视了情感表达的需要;4.生词做到了“定量、定序”,年级学习任务较为明确。简而言之,生词的选择与排布上两国各有千秋,中国对于学生认知特点的把控与课程大纲的遵守更胜一筹。教材对比的意义在于取长补短,本文在最后对中国新版语文教科书词表的修订提出三条建议:“1.词表的制定要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义类是生词编排的重要工具;2.生词要由厚到薄,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用科学论证的态度与方法修订教材内容;3.借助生词义类来处理词量、词序的难题会更有说服力。”望为我国新版语文教科书的修订提供参考。
崔亚蕾[9](2019)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的《邓小平文选》同形词日译研究》文中提出中日两国语言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即存在大量中日同形词。一般认为,由于中日同形词的存在为中日互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中日同形词虽然字形相同,在词义、搭配习惯、文体、褒贬色彩等诸多方面却往往存在差异,因此经常发生误译或翻译不当等情况。本研究从翻译目的、预期受众、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受众接受效果上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等多维度探讨了《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卷的两个日译本中的中日同形词翻译问题。考察了翻译目的的差异对同形词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产生的影响,并结合具体译文,深入分析了影响同形词翻译的受众接受效果的诸多因素,提出了基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新的同形词翻译方法分类。本研究对今后的中央文献同形词翻译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提出了应根据事先制定的翻译目的选择多样化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原则。同时,本研究对于除政治文献以外的同形词翻译,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因此,《邓小平文选》日译本中同形词的翻译研究不仅进一步深化了政治文献的翻译研究,同时也丰富了同形词本身的翻译研究,无论是从政治文献翻译的特殊意义还是一般性翻译的普遍意义来看,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首先,通过对《邓小平文选》日译本主要译者和相关人员的访谈以及对相关历史资料的考证,回溯了两个日译本翻译的时代背景、翻译目的、预期读者、翻译过程等,探究了这些要素对译者在翻译同形词时思考与选择的影响。在中央文献特别是领袖着作日译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并具有较为珍贵的史料价值。不仅如此,通过译者访谈等研究方法,明确了外文社译本和风媒社译本由于翻译目的及预期读者的不同而产生了对同形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选择上的差异,探讨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今后中央文献以及其他文献中同形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所具有的科学指导意义。其次,通过受众问卷调查,对两个日译本的同形词翻译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接受本次调查的日本受众人数高达234名,且分布较为均衡,保证了问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同形词翻译研究中如此大规模的受众问卷调查尚属首次。具体调查方法是将两个译本中一方翻译成同形词,而另一方翻译成其他表达的部分进行抽取,进而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同形词展开对比分析。基于对比分析的结果,设计并实施了受众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全面考察分析了两个日译本中同形词的翻译在受众接受效果上的差异,并从词义、搭配、文体、褒贬色彩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了受众接受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通过译本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推进了同形词翻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首次依据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同形词的翻译方法进行了6种新的划分:(1)移植;(2)解说;(3)加译;(4)译为其他汉语词;(5)译为非汉语词;(6)不译。其中(1)到(3)的翻译方法采用了保留“同形词”形式的“异化”翻译策略,而(4)到(6)的翻译方法则采用了不保留“同形词”形式而侧重传递原文内容的“归化”翻译策略。在此基础上考察两个译本中的同形词在翻译方法上体现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结合译文进行了具体分析。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揭示出同形词翻译方法的多样性,也为今后中央文献及其他文献中同形词的日译提供了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本研究发现,风媒社译本的翻译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当时对中国的社会政治感兴趣、并有汉文训读(「汉文训読」)基础的一部分知识层次较高的受众的需求。正是基于对受众的这种预期,该译本在中日同形词的翻译上较多地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则更多地使用了直接“移植”的方法。而对现代受众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被调查的同形词在采用“移植”的方法直接用于日语译文的时候,产生了词义不明、与前后词语之间搭配不当、文体过于生硬、汉语和日语中的褒贬色彩不一致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了受众的理解和接受。而外文社译本的翻译目的主要是为了使日本民众更好地“理解这些年中国历史变化和今后局势发展”,并未将预期的受众只限定于有较好的「汉文训読」(汉文训读)基础的知识层,因此在中日同形词的翻译策略上既有“异化”又有“归化”,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也没有局限在直接“移植”上,而是选择了更为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对现代受众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外文社译本采用的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更为自然易懂,更易被日本受众所理解和接受。
张艺臻[10](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中日同形近义词对比分类方法研究 ——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词中的二字词为例》文中提出中日同形词是语言对比研究和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尽管成果不少,但国内以往研究主要服务日语教学,利用词典释义部分的理性义实施汉日词义的对比考察,且多局限在对个别词的举例性分析。本文吸收中日语言学本体研究、语言对比以及语言教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综合利用现有词典资源中的词义、词性信息以及基于语料库统计的语法功能与搭配信息,搭建一个多层、全面的对比和分类框架,试图进行中日同形近义词的系统比较,并为解决对日汉语教学中的词汇问题提供帮助。本研究选取《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词中的中日同形近义二字词作为考察对象,采用《现代汉语词典》和『スーパー大辞林』作为汉日词语的词条设目、词义及对应关系描述、词性等静态属性的知识源,利用CCL语料库检索系统(网络版)和『现代日本语书き言叶均衡コーパス』作为中日词语的语法功能和搭配分布的统计依据,为中日同形近义二字词的对比和分类体系的建设搭建了一个全面的描写框架。其构建策略是,首先比较中日词典词条设目的数量对应关系,确定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等4大类;针对“一对一”类对应词语,按照意义(理性义、色彩义)、词性、句法功能和搭配关系等特征组配模式划分8个次类;再处理划归不同次类的词语,按照词义的交叉和包孕关系及方向性,具体细化为15个小类。本研究结合从母语语料库统计的词语常用性和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v2.0统计的词语易错性指标,对分类描写框架中不同类别的典型词语实例,采用上述多层分类方法进行了不同层面的详尽刻画。本文主要贡献在于建立“对应关系→意义→词性→句法功能→搭配关系→词义关系”的逐层对比及分类的描写框架。该框架能够对中日同形近义词实施逐层分类、从不同维度对比分析中日同形近义词差异、评估中日同形近义词的差异大小。利用该框架所做的验证性研究表明,不同类别之间有差异,且差异较为显着,这说明此框架是有效的、有意义的。具体来讲,4个大类中一对多的偏误率最高,多对多的偏误率最低;8个次类中差异偏大和偏小的类别更容易产生偏误;15个小类中呈交叉关系的同形词偏误率最高,日包中类的偏误率最低。最后以对日汉语教学工具书编撰为例,提出了基于此框架编写中日同形近义词词典的具体建议。
二、从中日语言文化对比的角度探索日语教学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中日语言文化对比的角度探索日语教学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视角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4 研究对象与语料选取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汉语语气研究 |
2.2.1 汉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
2.2.2 汉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
2.2.3 汉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
2.3 日语语气研究 |
2.3.1 日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
2.3.2 日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
2.3.3 日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
2.4 汉日语气对比研究 |
2.5 系统功能视角下的语气研究 |
2.5.1 人际功能研究 |
2.5.2 人际隐喻研究 |
2.5.3 汉语语气研究 |
2.5.4 日语语气研究 |
2.5.5 语气对比研究 |
2.6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引言 |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概念 |
3.2.1 系统 |
3.2.2 功能 |
3.2.3 精密度 |
3.2.4 盖然率 |
3.2.5 体现 |
3.2.6 例示 |
3.2.7 语境 |
3.3 语气系统 |
3.3.1 语气类别系统 |
3.3.2 语气语势系统 |
3.4 小结 |
第四章 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1 引言 |
4.2 陈述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2.1 精密度对比 |
4.2.2 句法手段对比 |
4.2.3 词汇手段对比 |
4.3 感叹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3.1 精密度对比 |
4.3.2 句法手段对比 |
4.3.3 词汇手段对比 |
4.4 疑问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4.1 精密度对比 |
4.4.2 句法手段对比 |
4.4.3 词汇手段对比 |
4.5 祈使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5.1 精密度对比 |
4.5.2 句法手段对比 |
4.5.3 词汇手段对比 |
4.6 小结 |
第五章 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1 引言 |
5.2 陈述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2.1 精密度对比 |
5.2.2 句法手段对比 |
5.2.3 词汇手段对比 |
5.2.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
5.2.5 语场特点对比 |
5.2.6 语旨特点对比 |
5.2.7 语式特点对比 |
5.2.8 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2.9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3 疑问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3.1 精密度对比 |
5.3.2 句法手段对比 |
5.3.3 词汇手段对比 |
5.3.4 语场特点对比 |
5.3.5 语旨特点对比 |
5.3.6 语式特点对比 |
5.3.7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4 祈使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4.1 精密度对比 |
5.4.2 句法手段对比 |
5.4.3 词汇手段对比 |
5.4.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
5.4.5 语场特点对比 |
5.4.6 语旨特点对比 |
5.4.7 语式特点对比 |
5.4.8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5 小结 |
第六章 汉日语气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
6.1 引言 |
6.2 内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
6.2.1 精密度对比 |
6.2.2 句法手段对比 |
6.2.3 词汇手段对比 |
6.3 外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
6.3.1 精密度对比 |
6.3.2 句法手段对比 |
6.3.3 词汇手段对比 |
6.3.4 语音手段对比 |
6.4 结语 |
第七章 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和差异 |
7.1 引言 |
7.2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与差异总结 |
7.2.1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 |
7.2.2 汉日语气系统差异 |
7.3 从语言类型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
7.3.1 从语序类型看共性 |
7.3.2 从语序类型看差异 |
7.3.3 从形态类型看差异 |
7.4 从思维维度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
7.4.1 从思维维度看共性 |
7.4.2 从思维维度看差异 |
7.5 从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
7.5.1 从社会文化看共性 |
7.5.2 从社会文化看差异 |
7.6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8.1 研究发现及创新 |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英汉、日汉对照人名术语表 |
附录2 莱比锡标注符号说明 |
附录3 文中语料 |
(2)中日初中语文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与光村版《国语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2 中日两套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整体比较 |
2.1 两套教科书的整体介绍 |
2.1.1 七年级《语文》的整体介绍 |
2.1.2 《国语一》的整体介绍 |
2.2 两套教科书的类型及构成比较 |
2.2.1 七年级《语文》的类型及构成 |
2.2.2 《国语一》的类型及构成 |
2.2.3 两套教科书的类型及构成比较分析 |
2.3 两套教科书的内容比较 |
2.3.1 七年级《语文》的内容 |
2.3.2 《国语一》的内容 |
2.3.3 两套教科书的内容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3 七年级《语文》与《国语一》构成要素比较 |
3.1 七年级《语文》与《国语一》选文系统比较 |
3.1.1 选文标准与文体 |
3.1.2 选文的国别与时期 |
3.1.3 两套教科书选文系统比较分析 |
3.2 七年级《语文》与《国语一》助读系统比较 |
3.2.1 导语类 |
3.2.2 旁批类 |
3.2.3 注释类 |
3.2.4 两套教科书助读系统比较分析 |
3.3 七年级《语文》与《国语一》作业系统比较 |
3.3.1 作业内容 |
3.3.2 作业数量与题型 |
3.3.3 两套教科书作业系统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4 中日教科书差异成因探析 |
4.1 中日两国教育观差异 |
4.2 中日两国文化观差异 |
4.3 中日两国母语课程观差异 |
4.3.1 中国的课程观 |
4.3.2 日本的课程观 |
4.3.3 中日两国课程观比较 |
4.4 中日两国母语教材观差异 |
4.4.1 中国的教材编写建议 |
4.4.2 日本的教材编写建议 |
4.4.3 中日两国教材编写建议比较 |
本章小结 |
5 七年级《语文》与《国语一》比较后的启示 |
5.1 对我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编写的启示 |
5.1.1 编写理念:提升综合性与创造性 |
5.1.2 整体编排:兼顾主体性与目标性 |
5.1.3 选文系统:优化适用性与广泛性 |
5.1.4 助读系统:增强丰富性与层次性 |
5.1.5 作业系统:兼顾多样性与覆盖面 |
5.2 对我国初中语文教科书使用者的启示 |
5.2.1 关注教科书使用的综合化 |
5.2.2 关注语文教学活动的整合 |
5.2.3 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 |
附录二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建议 |
附录三 《中学校指导要领》国语科教材编写建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3)从日语谚语看日本人的生死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方面的相关研究 |
1.3.2 日本方面的相关研究 |
第2章 生死观概述与生老病死 |
2.1 生死观认知 |
2.1.1 生命观认知 |
2.1.2 死亡观认知 |
2.2 生老病死释义 |
2.2.1 “生”的释义 |
2.2.2 “老”的释义 |
2.2.3 “病”的释义 |
2.2.4 “死”的释义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谚语中体现的生死观 |
3.1 生命至上的生死观 |
3.1.1 珍视生命 |
3.1.2 积极进取 |
3.2 超脱无常的生死观 |
3.2.1 生命无常 |
3.2.2 生死轮回 |
3.2.3 无常观盛行原因 |
3.3 乐知天命的生死观 |
3.3.1 安心立命 |
3.3.2 豁达开阔 |
3.4 知耻无畏的生死观 |
3.4.1 惜名知耻 |
3.4.2 死即真谛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死观下日本的独特性格 |
4.1 包容 |
4.2 矛盾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现状 |
(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
第一节 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的目的与主体 |
(1)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目的 |
(2)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主体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媒体 |
(1) 《开辟》与《东明》: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媒体 |
(2) 《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文艺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3) 《每日申(新)报》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及批评 |
第三章 胎动期(1920年代前半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与近代指向 |
第1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胎动 |
(1) 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的文学革命 |
(2) 在韩国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5) 梁建植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近代指向 |
第2节 对于胡适之文学革命的批评的展开 |
(1) 《开辟》和《东明》与胎动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3) 民族主义阵营的社会政势认识和文学革命批评 |
(4) 文学史认识与思想革命 |
第3节 针对文学革命的批评和言文一致文体的确立 |
(1) 社会主义运动家梁明的近代性语文改革 |
(2) 言文一致文体的树立过程 |
第4节 李东谷的东亚观点与主体性新文学建构 |
(1)从东亚共存的视角看的中国认识 |
(2) 思想革命和新文学建构 |
(3) 新文化运动批评和主体性社会变革运动的指向 |
小结: 文学革命论批评和近代社会指向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 |
第四章 发展期(1920年代后半期-1930年代前半期): 批评的全面展开和价值的多样性 |
第1节 发展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1) 无政府主义文艺观和发展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
(2) 东亚知性史与鲁迅 |
(3) 革命文学争论和鲁迅批评的展开 |
(1) 在华独立运动家柳基石: 兴士团活动及南华韩人青年联盟活动 |
(2) 鲁迅的封建礼教批判 |
(3) 鲁迅小说的翻译与鲁迅和巴金的相遇 |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理想与李达的中国现代作家论 |
(1) 南华韩人青年联盟及朝鲜义勇队的活动 |
(2) 无政府主义者的联合和反动的宠儿: 巴金和茅盾论 |
(3)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和郭沫若的反抗精神 |
(4) 女作家及新诗和戏剧的批评 |
第四节 金光洲的中国现代戏剧及电影批评和李庆孙,申彦俊的批评 |
(1) 《波希米亚》的发行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交流 |
(2) 中国文坛简介与现代戏剧批评 |
(3) 在中国当地媒体上发表的电影批评 |
(4) 李庆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的批评 |
第5节 丁来东与李陆史的鲁迅批评 |
(1) 丁来东对鲁迅正式的批评 |
(2) 李陆史与鲁迅: 抵抗与批判的文学实践 |
第6节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与浪漫主义 |
(1)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 |
(2) 徐志摩: 烂熟的情感和美丽的诗才 |
(3) 冰心: 高举旗帜,勇往直前的哲理诗 |
(4) 朱湘: 长江永古的长篇叙事诗人 |
第7节 女性作家批评与其他 |
(1) 女性作家批评 |
(2) 胡适的实用主义渐进改善论 |
小结: 作为抵抗和批判的文学实践的无政府主义批评 |
第五章 深化及停滞期(1930年代-1945年):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倾向与讲台批评 |
第一节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1)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的成立及幸岛骁的任命 |
(2)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第二节 金台俊、李明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1)金台俊从普罗文学视角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2) 李明善对鲁迅的批评: 为人生的文学的追求 |
第三节 裵澔、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1) 裵澔: 中国现代文学的广泛批评 |
(2) 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批评 |
第四节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
(1) 韩雪野,普罗文学的主要领导者 |
(2)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
小结: 社会主义讲台批评和新理想的追求 |
第六章 复兴期(1945-1950年): 在解放期间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第一节 关于抗战文学争论的批评与抗战诗歌批评 |
(1)抗战文学的展开与‘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
第二节 尹永春的中国现代诗批评与《现代中国诗选》的发刊 |
(1) 东西文学研究者的中国现代诗批评 |
(2) 翻译诗集《现代中国诗选》的出版 |
第三节 从救亡到建设: 在解放期间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
(1) 中国文坛的巨星郭沫若论 |
(2) 乌托邦的想象成为现实的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
第四节 在解放期间中国现代文学书籍的出版与社会变革 |
(1) 金光洲和李容珪合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 |
(2) 李明善梦想里的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 |
小结: 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的想象 |
第七章 结论 |
附录: 按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基于任务型导向的日语输出能力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任务型教学法在日语专业精读课程中的应用 |
1.1 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激发学生输出日语的欲望 |
1.2 介绍中日文化相关内容,帮助中国日语学习者解决说话过于直接的问题 |
1.3 完善评价体系 |
2 教学启示与思考 |
(7)支架式教学法在日本留学生初级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支架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
1.2.2 针对国别的支架式教学法应用研究 |
1.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支架式教学法 |
2.1 支架式教学法的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情感过滤假说 |
2.3 教学环节 |
2.4 教学特点 |
第三章 支架式教学法在日本留学生初级综合课中的适用性调查研究 |
3.1 问卷调查 |
3.1.1 调查对象、方法及目的 |
3.1.2 问卷设计 |
3.2 问卷调查分析 |
3.2.1 日本留学生学习特点分析 |
3.2.2 课堂教学方式分析 |
3.2.3 日本留学生学习语言四要素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3 支架式教学法的优势 |
第四章 针对日本留学生存在的问题支架式教学策略的应用 |
4.1 支架式教学策略 |
4.2 支架式教学法在汉字教学中的应用 |
4.3 支架式教学法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
4.4 支架式教学法在语音教学中的应用 |
4.5 支架式教学法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生词义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词汇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
(二) 义类的性质 |
(三) 词义分类依据与分类方法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 理论价值与意义 |
(二) 应用价值与意义 |
三、对比研究基础 |
(一) 两国语文课程性质的相似性 |
(二) 两国小学生词教学的相似性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 |
第一章 研究现状与研究语料 |
一、研究综述 |
(一) 语文教科书对比研究 |
1. 国内外关于中外语文教科书对比的研究 |
2. 国内关于日本小学教科书的研究 |
3. 日本关于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研究 |
(二) 词义分类与认知研究 |
1. 词汇研究与儿童认知 |
2. 词义分类与儿童认知 |
二、语料库情况 |
(一) 语料来源 |
(二) 语料要求 |
(三) 语料规模 |
(四) 字段设计 |
(五) 分段依据 |
第二章 中日小学教科书生词义类对比的理论架构 |
一、概念界定 |
(一) 儿童认知 |
(二) 义类体系 |
(三) 教材形制 |
(四) 生词模式 |
二、小学语文课程的功能 |
(一) 工具功能 |
(二) 审美功能 |
(三) 智育功能 |
(四) 情感功能 |
(五) 德育功能 |
三、生词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 词语学习的本质与目标 |
(二) 词语学习和教育理念 |
(三) 义类与教育科学化 |
四、儿童认知与词语教育 |
(一) 儿童认知的特点 |
(二) 儿童认知与词语教育 |
第三章 中日两国生词义类分布特点 |
一、相同点 |
(一) 不同义类生词地位差异大 |
(二) 表事物生词数量占比大 |
(三) 表动作行为生词意义重大 |
(四) 表性质状态生词数量增长快 |
(五) 生词学习推进速率符合国情 |
二、差异点 |
(一) 中日生词数量区别大 |
(二) 中日生词教学重点不同 |
(三) “定量”、“定种”和“定序”完成度不同 |
(四) 生字与生词的对应关系 |
三、小结 |
第四章 中日生词义类分布成因分析 |
一、儿童认知与词汇习得角度 |
(一) 儿童认知特点 |
(二) 词类习得 |
二、课程教育理念角度 |
三、小结 |
第五章 意见与建议 |
一、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研究基础 |
二、生词符合认知特点,体现知识完整性与系统性 |
三、教学内容做好量化与具体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部分)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的《邓小平文选》同形词日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及《邓选》日译本相关情况综述 |
2.1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研究 |
2.1.1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2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
2.1.3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日本的研究现状 |
2.2 中央文献中译外研究 |
2.3 多译本对比研究 |
2.4 《邓选》的中译外研究 |
2.5 《邓选》日译本相关情况研究 |
2.5.1 《邓选》中文版出版情况 |
2.5.2 《邓选》日译本出版情况 |
2.5.3 《邓选》日译本译者研究 |
2.5.4 小结 |
2.6 同形词研究 |
2.6.1 同形词的界定与分类 |
2.6.2 同形词的先行研究 |
2.6.3 同形词翻译研究现状 |
第三章 《邓选》日译本同形词受众问卷调查 |
3.1 本文的同形词语料 |
3.2 日译本同形词受众问卷调查 |
3.2.1 问卷调查概要 |
3.2.2 问卷的选词标准 |
3.2.3 问卷的题目设定 |
3.2.4 问卷的调查结果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受众问卷调查的同形词日译研究 |
4.1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意差 |
4.1.1 译为非同形词更易理解 |
4.1.2 译为同形词更易理解 |
4.2 问卷调查结果没有显示有意差 |
4.3 小结 |
第五章 《邓选》日译本同形词译法分析 |
5.1 同形词翻译方法的分类 |
5.2 具体译例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的总结 |
6.2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6.3 今后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日本语要旨 |
附录 I 风媒社译本译者访谈记录 |
附录 Ⅱ 《邓选(1975—1982 年)》卷日译本同形词译文对比 |
附录 Ⅲ 受众问卷调查表 |
附录 Ⅳ 受众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
附录 Ⅴ 受众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附录 Ⅵ“《邓小平文选》日本版出版纪念会”的相关照片资料 |
附录 Ⅶ 胡耀邦同志为祝贺《邓小平文选》在日本出版所作的题词 |
博士期间科研及获奖 |
(10)基于语料库的中日同形近义词对比分类方法研究 ——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词中的二字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全文组织架构 |
第二章 研究综述及基础 |
2.1 研究综述 |
2.1.1 研究概况 |
2.1.2 基础性研究 |
2.1.3 对比研究及其它研究 |
2.1.4 小结 |
2.2 概念界定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工具 |
2.4.1 数据收集工具 |
2.4.2 数据分析工具 |
2.5 中日同形近义词逐层对比及分类框架的建立 |
2.5.1 对应关系 |
2.5.2 意义 |
2.5.3 词性 |
2.5.4 句法功能 |
2.5.5 搭配关系 |
2.5.6 词义关系 |
2.5.7 框架的功能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利用框架完成对甲级词中二字词的对比及分类 |
3.1.1 按对应关系确定的四个大类 |
3.1.2 按意义、词性、句法功能、搭配关系确定的一对一大类的八个次类 |
3.1.3 以词义关系为核心确定的十五个小类 |
3.1.4 各具体类的实例分析 |
3.2 检验中日同形词逐层对比及分类框架的有效性 |
3.2.1 四个大类的有效性 |
3.2.2 八个次类的有效性 |
3.2.3 十五个小类的有效性 |
3.3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应用 |
4.1 中日同形词词典编写的现状 |
4.1.1 词典体例特征 |
4.1.2 词典释义 |
4.1.3 小结 |
4.2 中日同形近义词词典编写建议 |
4.2.1 中日同形近义词词典的定位 |
4.2.2 中日同形近义词词典编写的实例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文主要工作及发现 |
5.2 本文的创新性 |
5.3 本文的局限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从中日语言文化对比的角度探索日语教学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D]. 耿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中日初中语文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与光村版《国语一》为例[D]. 罗敏.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从日语谚语看日本人的生死观[D]. 吴琼.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4]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D]. LEE W00NG. 山东大学, 2020(08)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基于任务型导向的日语输出能力教学研究[J]. 赵桂琴. 池州学院学报, 2020(01)
- [7]支架式教学法在日本留学生初级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研究[D]. 宁天玲. 吉林大学, 2019(03)
- [8]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生词义类对比研究[D]. 张晓春. 厦门大学, 2019(12)
- [9]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的《邓小平文选》同形词日译研究[D]. 崔亚蕾.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9(02)
- [10]基于语料库的中日同形近义词对比分类方法研究 ——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词中的二字词为例[D]. 张艺臻.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