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美育教材

中学地理美育教材

一、中学地理学科的美育素材(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认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刘冬梅[2](2021)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研究 ——以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近年国家的相关文件中也多次强调,要将美育纳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加强美育与各学科的融合。但如今学校开展美育,仍然主要依托于美术和音乐课程。各学科的美育渗透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本文正是就“将美育融入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这一问题上做了一些研究和探讨。以其他学者对美育教学的研究成果与进展为基础,本文梳理并界定了美育和美育渗透的概念,阐明初中生物美育的教育价值以及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美育的理论依据,明确了初中生物美育教学的目标。为了充分挖掘生物学美育因素,本文梳理了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美育内容。同时,将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初二年级五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做了关于《初中生物学习中美育现状调查》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当前初中生物学习中渗透美育的现状。针对调查结果,结合“教师访谈提纲”中的相关内容,提出了相应的渗透美育的原则和策略。笔者尝试设计了生物美育模式及构建了生物美育模型。同时,从人教版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生物上册模块,选取《鸟》、《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两节课程内容,设计了两个初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美育的教学案例,为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提供参考依据。最后选择了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初二年级两个平行班级为实践研究对象,一个作为对照班,另一个则是实验班,做了美育渗透的实践教学研究。通过对当前初中生物学习中美育现状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多数学生对生物学很感兴趣,也认同将美育纳入课堂教学是有益的,这对美育的开展是有积极作用的;(2)大多数学生对生物学教科书中的审美内容没有充分认识。主要关注直观的美,而对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则需要进一步增强;(3)大部分学生对课外活动有着较浓厚的兴趣,这提示教师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更有利于渗透美育;(4)学生比较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以及教姿教态。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仪容仪表对学生的影响,增强语言表达的生动性、趣味性,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同时,美育渗透的教学实践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班,实验班的学生学习的情感更加愉悦,课堂氛围和谐。班级学生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效率较高,可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此外,实验班的学生有很多的实践机会,可以有效提升对于美的创造力。利用本论文提出的“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有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的设想是可行的,具有积极的意义。

闫佳伟[3](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提出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冯红艳[4](2021)在《浅谈如何在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需要适当渗透和融入美育教育。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有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展、培育学生创造能力、深化地理教学内容美等重要意义,然后从挖掘教材美育素材、利用农村资源优势、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协调认知与情感、贯彻以美育人等方面,探讨了相应的渗透路径。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许芷宁[6](2020)在《美育在人教版《地理1》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学生应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同时还应具备人地协调观素养。其中,“欣赏”是带有美学特征的一种高级能力,需要调动学生的审美心理因素才能完成,而且人地协调观的树立也需要美育的引导,由此可见,地理课程标准的落实需要美育的参与。此外,2019年新出版的人教版《地理1》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为美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人教版《地理1》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地理美育教学的研究。本文以左右脑分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美育心理学理论为支撑,运用文献研究法从美育内容的主要领域、美育内容的主要载体、基础知识的审美视点三个方面对人教版《地理1》中的美育内容进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一地理教师进行调查,发现美育在地理教学的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对美育的了解不深入、不全面,教师的美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原则与策略。在实施原则方面,应遵循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原则、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审美相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实施策略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美化地理教学过程、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提高自身审美素养的方式促进美育的实施。首先,美化地理教学过程可以设计四个环节,分别为呈现审美对象,引起审美感知;增强审美记忆、深化审美理解;丰富审美情感,进行审美评价;巩固审美过程,激发审美创造。该部分的设计理念为将教学过程与审美心理过程紧密融合,使地理教学的认知任务在审美活动所激发的美感愉悦中更好地完成。其次,在实践活动上,应多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直观感受美。此外,教师应通过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审美体验、提高美育教学能力等途径,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更好的完成以美育人的教学任务。最后,本文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以“常见的地貌类型”第一课时为例进行了案例设计与分析,以期通过上述策略为美育在人教版《地理1》教学中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审美素养。

崔永超[7](2020)在《纪录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信息大爆炸的21世纪,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教育事业,也经历着信息化浪潮的冲击和洗礼。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优化和丰富了教学活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又促进了教育体制和教育资源形式的变革,使得多元化开发课程资源成为必由之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开发地理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活动。在教育信息化与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整合的过程中,视频资源的开发日益受到关注。纪录片作为一种优质的视频资源,承载着大量的地理信息,为地理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能够补充教材知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和视听教学理论为支撑,运用文献法对纪录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纪录片的特点、类型以及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出纪录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在此基础上提出纪录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选用原则以及应用策略等,并分别设计了教学案例进行具体说明。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初中生与初中教师对于纪录片在地理教学中有着高度的认可,认为纪录片有着较大的开发空间和使用价值,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理解以及培养学生地理学素养等。(2)教师运用纪录片进行初中地理教学的开发和使用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教师开发纪录片的信息技术水平有限,开发程度较低,理论知识薄弱;另一方面纪录片使用方法单一,且在使用过程中忽视和弱化了其育人价值,运用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使得纪录片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3)提出纪录片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时的选用原则并依据详细的案例设计思路进行具体说明,即目标性原则、典型性原则、适度性原则、时效性原则、育人性原则和优化性原则。(4)提出纪录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并给予详细的案例说明,即纪录片在不同教学环节、不同教学课型以及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人地协调观中的应用策略,并根据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尝试建立初步的教学纪录片资源匹配目录。

梁宇峰[8](2020)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提出美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对于培育全面发展的个体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美育和德育、智育一起构成了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但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美育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在目前的高中历史课堂中,历史课堂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思想,调和个体情感与理智的矛盾,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落实历史教学任务,促进历史教学的发展。本文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研究入手,通过对历史教师的访谈,得出了部分教师的美育知识薄弱,对教学中渗透美育不够重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教师应加强美育理论的学习和应用、充分挖掘历史教科书中存在的美育素材和在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基本原则的策略;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对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进行思考。

陈庆颖[9](2020)在《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研究》文中提出审美情趣作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学生应备的素养,它的养成主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学校美育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新时代加强中学生美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虽然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学科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但目前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大多集中在语文、音乐、美术等文艺色彩比较浓重的学科领域,偏向理科性质的地理学科中的实践和研究相对较少。地理学兼具自然与社会两大属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元素,在新时代的地理教学中渗透美育,对提升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需求,从地理核心素养与地理审美情趣的关系角度探讨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美育渗透的必要性,即核心素养与地理审美内涵统一、核心素养与地理审美目标指向统一、核心素养与审美情趣培养在教学中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决定了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需要在教学中渗透美育。从地理景观富含审美特性、地理教材设计注重融合美学价值以及多媒体为美育渗透实施提供保障三个方面明确了美育渗透实施的可行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当前中学美育渗透过程中存在学校对美育关注度不足、教师美育基本素养有待提升、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素养欠缺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确立了“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科学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相结合、激励与指导相结合的美育渗透的原则,并立足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主体提出针对性的渗透策略:一是学校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校园美育建设,加大教育设备投入,强化职后教育,为美育实施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条件;二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提升自身审美修养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地理美育素材,拓宽地理美育渗透渠道,强化地理审美化教学,促进美育渗透的深化;三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端正审美态度,善于观察生活,积累审美经验,主动参与审美活动,敢于发挥审美想象,促进地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的顺利实施。最后在上述原则与策略指导下,本文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案例开展实践教学,为今后的地理审美化课堂构建提供参考。

李婷[10](2020)在《《史记》在高中历史审美教学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表明高中生是审美认知队伍中最易出现审美心理偏差、审美倾向模糊与审美情感冷漠的特殊群体。中学历史课堂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可与社会其他力量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史记》中丰富的美学价值对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审美志趣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很大的感召力。本文从历史学科教学角度,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史记》中的美学素材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升高中生的历史审美能力,正确引导高中生的历史审美方向,逐步培养起高中生的正确审美情趣,发现生活,学会生活,享受生活,进而塑造健全学生人格。这不仅对学生产生长远影响,也会对教师的自我美育、可持续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对“历史审美”与高中历史审美教学的关系辨析。首先对“历史审美”、“高中历史审美教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指出高中历史审美教学所涉及到的内容;最后分析《史记》在高中历史审美教学中的运用价值。第二部分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自我发展理论三个方面分析高中历史审美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研究《史记》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运用现状进行分析,以便明确《史记》在高中历史审美教学中的运用方向。第四部分挖掘《史记》美学素材及其在高中历史审美教学中运用的原则。第五部分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史记》在高中历史上审美教学中运用的建议。本文主要从历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课外实践活动两方面建议。结语部分,简要归纳本论文的基本结论,进而指导今后的研究方向。

二、中学地理学科的美育素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地理学科的美育素材(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研究 ——以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问卷调查法
        1.5.2 访谈法
        1.5.3 内容分析法
        1.5.4 案例分析法
        1.5.5 实验研究法
2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美育
        2.1.2 美育渗透
    2.2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理论依据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4 审美心理学
    2.3 初中生物美育教学的目标
        2.3.1 初级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美的感受力
        2.3.2 中级目标——培养学生鉴赏生物学美的修养
        2.3.3 高级目标——发展学生对生物学美的创造力
3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现状调查
    3.1 问卷编制及实施
    3.2 问卷调查结果与测量
    3.3 问卷调查结论
4 生物学美育元素的挖掘
    4.1 生物学美育内容分类
        4.1.1 自然生命美
        4.1.2 科学美
        4.1.3 社会美
    4.2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美育内容梳理
5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原则和策略
    5.1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原则
        5.1.1 审美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5.1.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5.1.3 形象直观性原则
        5.1.4 情感渗透性原则
        5.1.5 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原则
    5.2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策略
        5.2.1 切实提高教师自身审美素养
        5.2.2 充分挖掘课内外美育因素
        5.2.3 重视生物实验中的美
        5.2.4 合理利用教学媒体展示美
        5.2.5 注重导入和总结环节的美育设计
        5.2.6 鼓励学生参加审美实践
        5.2.7 塑造美育教学环境
6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6.1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模式的构建
    6.2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的设计案例
        6.2.1 《鸟》教学设计案例
        6.2.2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案例
    6.3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实践研究及结果
        6.3.1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实践思路
        6.3.2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实践结果与分析
7 总结与反思
    7.1 总结
    7.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初中生物学习中美育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研究”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美育内容分类汇总表
附录4 初中生物美育渗透教学实践前后测调查问卷
致谢

(3)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立德树人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三、研究问题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立德树人
        (二)落实机制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一)强化制度建设
        (二)强化师资培育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浅谈如何在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四)深化地理教学内容美
二、在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路径
    (一)挖掘教材中的美育素材
    (二)合理利用农村资源优势
    (三)积极创设生动教学情境
    (四)强化认知和情感协调
    (五)全面贯彻以美育人
三、结束语

(6)美育在人教版《地理1》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地理课程标准的落实需要美育的参与
        2.地理教育的现状需要美育的融入
        3.人教版《地理1》为美育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二)研究意义
        1.为美育在人教版《地理1》教学中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2.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3.有助于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三)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五)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
二、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美育
        2.地理美育
    (二)理论基础
        1.左右脑分工理论
        2.建构主义理论
        3.美育心理学理论
三、人教版《地理1》中的美育内容分析
    (一)人教版《地理1》中美育内容的主要领域
        1.地理自然美
        2.地理科学美
        3.地理社会美
        4.地理形式美
    (二)人教版《地理1》中美育内容的主要载体
        1.文字系统中的美
        2.图表系统中的美
        3.活动系统中的美
    (三)人教版《地理1》中基础知识的审美视点
四、美育在人教版《地理1》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分析
    (一)调查说明
        1.问卷调查过程
        2.问卷问题设置
        3.问卷结果分析
    (二)美育在人教版《地理1》教学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美育的了解不深入、不全面
        2.教师的美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3.教师的审美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五、美育在人教版《地理1》教学中的实施原则与策略
    (一)美育在人教版《地理1》教学中的实施原则
        1.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原则
        2.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审美相结合的原则
        3.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美育在人教版《地理1》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美化地理教学过程
        2.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3.提高地理教师审美素养
六、美育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
    (一)案例设计
    (二)案例分析
七、结语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7)纪录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多元化地理新课程资源开发的需要
        2.地理学科课堂教学特点的内在需求
        3.初中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六)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2.经验之塔理论
二、纪录片的类型、特点及应用价值
    (一)纪录片概念
    (二)纪录片特点
    (三)纪录片资源分类
    (四)纪录片应用价值分析
        1.激发地理热情,开阔学生地理视野
        2.再现人地事物,促进地理知识理解
        3.凸显人地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念
        4.记录家国实情,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5.展现地理之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三、纪录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学生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
        1.调查对象与问卷设计
        2.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二)教师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
        1.调查对象与问卷设计
        2.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三)问卷调查结果与存在问题
四、纪录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纪录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选用原则
        1.目标性原则
        2.典型性原则
        3.适度性原则
        4.时效性原则
        5.育人性原则
        6.优化性原则
    (二)纪录片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应用策略
        1.导入环节
        2.讲授环节
        3.总结环节
        4.课后环节
    (三)纪录片在不同教学课型中的应用策略
        1.新授课
        2.复习课
        3.讨论课
    (四)纪录片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中的应用策略
        1.整合素材资源,展现家国实情
        2.重现河山壮美,激发家国热爱
        3.展示国情问题,升华家国情感
    (五)纪录片在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中的应用策略
        1.情境创设,再现人地空间
        2.观察分析,描述人地特征
        3.问题引导,探究人地关系
        4.引思育情,深化人地协调
    (六)初中地理纪录片教学资源选用优化与建设
五、结论与不足
    (一)主要结论
    (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致谢

(8)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2 美育与历史教学
    2.1 美育的概念
    2.2 高中历史美育概念界定
    2.3 美育与历史教学的关系
        2.3.1 历史教学是美育的有效途径
        2.3.2 美育是历史教学的内容和促进力量
3 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调查方法和访谈对象
        3.1.1 调查方法
        3.1.2 访谈对象
    3.2 访谈内容的基本情况
    3.3 问题分析
        3.3.1 教师的美育意识偏弱
        3.3.2 教师对教学中对渗透美育不够重视
4 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原则及策略
    4.1 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基本原则
        4.1.1 直观性原则
        4.1.2 启发性原则
        4.1.3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2 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4.2.1 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4.2.2 更新教育观念
        4.2.3 充分挖掘和利用教科书中存在的美育素材
5 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实践探索
    5.1 自然美教学实例——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为例……
        5.1.1 案例描述
        5.1.2 案例分析
    5.2 社会美教学实例——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为例…
        5.2.1 案例描述
        5.2.2 案例分析
    5.3 艺术美教学实例——以《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为例
        5.3.1 案例描述
        5.3.2 案例分析
    5.4 科学美教学实例——以《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为例
        5.4.1 案例描述
        5.4.2 案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1.1 顺应社会发展需要
        0.1.2 地理教育发展需求
        0.1.3 学生全面发展需求
    0.2 研究意义
        0.2.1 理论意义
        0.2.2 实践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状况
        0.3.1 关于地理核心素养的研究
        0.3.2 关于美育的研究
        0.3.3 研究述评
    0.4 研究设计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内容
        0.4.3 研究方法
        0.4.4 研究路线
第1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地理核心素养
        1.1.2 地理美育
        1.1.3 美育渗透教学
        1.1.4 地理审美情趣
    1.2 理论基础
        1.2.1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1.2.2 比斯莱审美阶段论
        1.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1.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2章 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 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必要性
        2.1.1 核心素养与地理审美内涵统一
        2.1.2 核心素养与地理审美目标指向统一
        2.1.3 核心素养与地理审美情趣的培养在教学中相辅相成
    2.2 高中地理教学中美育渗透实施的可行性
        2.2.1 地理景观富含审美特性
        2.2.2 教材设计注重融合美学价值
        2.2.3 多媒体技术为美育渗透提供保障
第3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美育渗透现状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设计与实施
        3.2.1 调查对象
        3.2.2 调查内容
        3.2.3 调查实施
    3.3 调查结果分析
        3.3.1 教师问卷与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3.3.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4 现存问题分析
        3.4.1 学校对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仍需提高
        3.4.2 教师美育基本素养有待提升
        3.4.3 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素养欠缺
第4章 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策略
    4.1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原则
        4.1.1 “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
        4.1.2 科学性与审美性相结合
        4.1.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1.4 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相结合
        4.1.5 激励与指导相结合
    4.2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策略
        4.2.1 学校发挥职能作用,构建美育环境
        4.2.2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强化地理审美教学
        4.2.3 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完善自身审美素养
第5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美育渗透的实证案例
    5.1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
        5.1.1 教学案例准备
        5.1.2 教学案例实施
    5.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评价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地理教学中美育渗透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2 高中地理教学中美育渗透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3 高中地理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史记》在高中历史审美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五)本文创新之处
一、历史审美与高中历史审美教学关系辨析
    (一)高中历史审美教学相关概念界定
    (二)高中历史审美教学内容
    (三)《史记》在高中历史审美教学中运用的价值
    (四)历史审美教学的理论依据
二、《史记》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运用现状分析
    (一)《史记》在现行高中历史老教材中的运用情况
    (二)《史记》在部编高中历史新教材中的运用情况
三、《史记》美学素材在高中历史审美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一)挖掘《史记》美学素材
    (二)《史记》美学素材在高中历史审美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四、《史记》在高中历史审美教学中的运用建议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涵养审美趣味
    (二)开发《史记》课外活动,增强审美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中学地理学科的美育素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研究 ——以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为例[D]. 刘冬梅. 南宁师范大学, 2021(02)
  • [3]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浅谈如何在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J]. 冯红艳. 读写算, 2021(01)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美育在人教版《地理1》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D]. 许芷宁.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纪录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 崔永超.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探索与实践[D]. 梁宇峰.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9]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研究[D]. 陈庆颖.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10]《史记》在高中历史审美教学中的运用[D]. 李婷.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中学地理美育教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