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哲学的建构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

中国新哲学的建构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

一、中国新哲学的构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宋杰,车玉玲[1](2019)在《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出场路径与建构原则》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国现代化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现实的变化对理论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一种既能扬弃西方现代性的局限与负面后果,又能承载中国文化之优秀传统的中国式发展模式,成为当代中国学界的历史任务。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融合中国传统哲学,将其建构为一种新的中国哲学即中国话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如何实现这一历史任务的回应。新哲学既不是走全盘西化的道路,也不是倒退至从前,是力图构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经过70年的理论探索与社会实践,当前,已具备了构建这种新哲学的可能条件。

张春楼[2](2017)在《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轴心时代、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及中国哲学再创造等层面的哲学探讨都是当前新哲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这些研究事关中国哲学在"新哲学丛林期"的生存、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期以来,这类讨论与研究的领域相对零散,需要进一步整合到新轴心时代视域下去关注中国哲学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国家层面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学界关于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研究不多,且倾向于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的分割研究,长期会通不力,平面化、静态化比较明显,缺乏对理论变革与大众实践融合的深度反思。而把中国哲学理论和大众实践体系再创造的路径探讨放在新轴心时代视域下指向人类核心问题来研究更不多见。哲学应该以会通的方式指向人类现实问题,这也是此研究的基本逻辑思路。论文沿着"背景←→实景←→愿景"的整体循环脉络,展示中国哲学再创造的动态性。即通过追溯哲学演进的历史,寻找人类核心问题的遗传和变异基因,以轴心时代以来的哲学变迁为背景,以"人类核心问题"为焦点,"再创造"为主线,落笔于科学技术辐射全球的新轴心时代前兆实景,围绕当代和未来人类核心问题,指向新轴心时代的中国哲学再创造,期盼再造中国新哲学的美好愿景得以实现。首先聚焦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考察其嬗变历程,反思其根源与变异成因,回溯中西方哲学通过批判作出的连锁反应。由此发现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哲学再创造的强大动力,推动人类迈进新轴心时代。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核心问题不再孤单,而是形成核心问题圈。面对多重危机,人类全面觉醒,瞩望新轴心时代的开启。中国哲学对人类危机必须应战,做出准确判断,且在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进行有机再造。当然,这一永恒的人类主题并非一蹴而就,必须长期探索。该研究直面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核心问题,探索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理论与实践盲区和路径,试图推动中国在新轴心时代再现百家争鸣新局面,使中国哲学走出生存困境,让中华文明在新轴心时代焕然一新,惠及人类。全文竭力想说明和论证的主要观点有:一、人的"理性与欲望"居于人类问题核心位置,经过轴心时代持续嬗变,其根源与变异在哲学批判的脉络中清晰可见。哲学在指向人类核心问题的大众实践过程中发生批判性地变革,呈现出自身的内在规律。二、在科技时代,人类文明在冲突与对话中开启共生性呼吸,中心主义开始离散,部落主义泛滥,普遍主义与普世价值纠缠不清,科技异化日益挑战人类文明,引发批判升级,各种文明渐次跨域,加剧着哲学转向。学者的研究旨趣也从跨学科延伸到立体、动态的跨界或跨域,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哲学再创造的强大动力,推动着人类新轴心时代的步伐。三、多维度地审视新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圈,反思不断升级、变异的矛盾与危机,倒逼人类全面觉醒。中国传统哲学很难应对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核心问题,特别是中国自身发展问题,表现为理论变革与大众实践的双双滞后,原因主要在于没有把问题置于新轴心时代的视域下进行批判与会通。四、中国哲学在新轴心时代的存废主要取决于是否进行恰当的理论再创造。通过考察张岱年综创论和成中英再创论的既有研究,可从中推及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盲区与困境,构筑中国哲学再创造的多阶路径。五、分析儒释道大众化实践的历史典范和现实楷模,宏观审视中国哲学世界化的战略构想与实践,多维度地透视中国哲学的大众化实践,分析其得与失,凝练出中国哲学大众化实践体系再创造的新构想。全文暗用"互联网+"思维模式,在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向都隐含着动态的"中国哲学+"立体再造脉络。根据具体章节内容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典型案例法、历史回跳法和总结归纳法等展开研究。该文是以中国哲学为基础的跨学科、跨界综合性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尝试性创新:一、在学术思想上,在新轴心时代视域下探索中国哲学理论再创造的多阶路径,再造中国哲学大众化实践新体系。这是学界交叉研究不足的领域,有一定的开拓性。二、在学术观点上,提出"中国哲学+"新概念,认为新轴心时代与"中国哲学再创造"之间可以实现历史与逻辑的双重会通,中国新哲学能够成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次生问题,甚至新轴心时代人类核心问题圈的中国方案。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跨学科、跨界、概念类比和"嫁接"等方法,既有对新轴心时代和中国哲学分析与再造的理论"务虚",也有对大众实践成果的总结和理论渗透的"务实",更有对新体系再创造理论与实践中次生问题的多维度关注。在整体上,该项研究最终的创新点是思想系统性、内容实践性、视角多样性和问题针对性,因而既具有理论深度,也具有解决现实问题的可操作性。概览全文,展望哲学发展前景,发现人类文明在新轴心时代是整体性再造,故步自封的文明必将成为人类文明化石,探讨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变革与大众实践体系再创造路径,有利于激发自由、平等、富强的中华大地再现百家争鸣。中国哲学再创造也必将加强中华文明与外域文明的优势互补,惠及全人类。

许天蓝,王婕鹏[3](2016)在《经济“新常态”下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启示》文中认为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我们国家社会建设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时期。所以我们要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提供双重指导:一方面是思想范式与经济新常态相结合,为我们达成新共识走上新道路指明方向;另一方面是批判精神与经济新常态相结合,为理论指导实践做出重要贡献。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所要体现的意义通过我们对其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研究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陈剑敏[4](2015)在《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条件的形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体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备条件,主要包括政治领袖群体和理论工作者群体两大类。抗战时期,这两大类群体汇聚延安,共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实现。

杨孝青[5](2015)在《近百年来海内外儒学研究述评》文中认为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考察近百年来儒学在海内外发展的命运可以发现,儒学研究者对其态度大致经历了从全面批判到积极肯定再到创造性转化三个阶段。儒家思想在海内外的发展历程证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不但可以与现代文明相适应,而且能够对治由西方文化引发的人类生存危机,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魅力。

杨孝青[6](2015)在《儒家仁学思想的演进与超越 ——论仁孝、仁生与仁创》文中研究说明儒家文化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长期占主导地位,它具有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就是能够与时俱进、应物变化。本文详细研究了儒家“仁学”的内涵在先秦、近古(宋明理学)和现代三个时期的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越儒家仁学的“创学”思想。先秦时期,孔子创立的“仁学”植根于家庭血缘关系。在孔子的仁学体系中,仁是主体,孝是基础,行仁要从行孝开始。孔子主张对父母的“孝”要以“敬”为核心,在父子关系上强调“父子相隐”,“孝”向外推扩就可以“移孝为忠”、“孝治天下”。曾子不仅重视发展孝道理论,而且躬身孝道实践,是孝道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完美典范。孟子在继承孔子、曾子等人孝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性善论”作为孝道的理论依据。孟子主张事亲以“诚”,让父母快乐的生活。在父子关系上,孟子主张父子之间“不责善”,从而形成了“天下无不是底父母”的绝对父权观念。在君臣关系上,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孟子还将“孝”推扩至“仁爱万物”,使儒家的境界论有了新的发展。荀子是战国后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其学以“礼”为宗,“孝”在其思想中从属于“礼”。荀子根据当时社会形势的变化,提出用“礼义”来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孝道应该遵从礼义。在父子关系上,荀子强调从义不从父,在君臣关系上强调“从道不从君”。总的来看,儒家“孝”文化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基因之中,成为百姓的日用之学。时至今日,“孝”文化对于维系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仍然有其积极意义。近古时期,以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王阳明等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家将《易传》“生生”思想注入儒学之中,系统诠释了“仁即生生”的观点。他们把儒家的“仁”由伦理学范畴提高到哲学本体的高度,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和创新。宋代理学家首先将“仁”与“生生”联系起来的是周敦颐,他依据《易经》作《太极图说》,反映了上天有好生之德,宇宙是生命的流行,圣人的“仁”能够贯通宇宙生命,“仁”即“生生”。张载认为“仁者以生知”,他对《易传》“生生”思想的阐发主要体现在“太虚即气”、“一物两体”和“民胞物与”等哲学观念之中。此后,二程、朱熹、王阳明等人都提出了“仁即生生”的观点,该观点被王艮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指导百姓在实践中悟道。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面临“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的局面,以梁漱溟、熊十力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学者以复兴儒学为己任,致力于对儒学进行创造性转化。他们在继承宋明理学“生生”学说的基础上,将“仁”与“创造”联系起来,从而为儒学增添了“创造”的力量。本体是熊十力建构新哲学思考的中心问题。熊先生依据《易经》乾坤之义,创立“体用不二”,论证本体是创造之源。他厘清了由“仁——生生——创造”的理论脉络,为中国新哲学注入了刚健的创造精神。此外,他还论证了儒学不但可以与现代科学接轨,而且可以纠正科技的异化发展。方东美认为,《易经》“生生”是“生之又生”或“创造再创造”之义,在方东美看来,人乃得天而生,天通过人来显示其创造性,人必须发挥创造精神才能德配天地。牟宗三认为人的创造性来自乾元,人若能洞彻本心有创造之性,则就可以尽心知性知天。牟宗三还提出“良知自我坎陷”论试图使儒家的仁学能够开出现代科学。刘述先通过对“理一分殊”的现代诠释把发自于内心的仁,即生命里的创造力发挥出来。杜维明认为,天的创造力是一个生生的过程,即是动态、开放的和永无止境的过程,人需要通过进取、修养或灵修等形式来效仿天的创造力。美国汉学家安乐哲提出了儒家的“仁”是造就人的整合过程,并对儒家哲学中“天、圣人、和、正名、乐”等若干概念与创造性联系起来。此外,现代新儒家学者继承了儒学注重社会实践传统,将仁学的创造性与百姓日用结合起来。梁漱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倡“乡村教育运动”,通过乡村教育运动来让民众积极参加团体活动,增强民众凝聚力,引导民众走“人生向上”之路。海外新儒家学者成中英提出的“C理论”是将《易经》思想与管理学结合起来,为儒家思想成为管理日用之学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代新儒学的构建仍然是以“仁”为根基,它的泛伦理学色彩仍然较为浓厚,无法彻底解决“仁”何以能够开出现代科学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也不能有效回应时代发展对创造理论和实践的呼唤。因此,建设超越仁学的新哲学是中国哲学界的重要使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张岱年以其宽阔的“中(中国哲学)、西(西方分析哲学)、马(马克思哲学)”有机结合的大视野,提出了“综合创造”的新哲学纲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方克立、刘鄂培等一批“综创”学派的学者继承发展了张岱年新哲学思想,其中刘仲林在张岱年先生“综合创造”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系列被张岱年称为“创学”的专着,并通过创建“中华文化大学”平台,引导学子和大众共同觉悟践行创造人生。孔子的“仁学”思想,在儒学学派内外演进和超越的足迹,反映了在千年“经学”模式影响下,新哲学探索漫长而艰辛的历程。

叶平[7](2014)在《关于当代中国哲学之历史使命的辨析》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中国哲学主要有两大历史使命:一是对传统哲学的继承和改造;二是回应时代问题,实现理论创新。认清当代中国哲学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基本含义予以界定,首先要厘清"中国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概念的异同。构建当代中国哲学,就要实现哲学不同学科的对话,改变哲学研究相互隔离的现状,打破哲学各学科研究的思想藩篱,积极促进学科内部的整合,推进传统哲学的现代转换。

赵四学[8](2014)在《创学视域下的中国文化理论建设》文中研究说明

郑忆石[9](2009)在《新中国哲学60年:沟通与整合》文中提出回顾新中国哲学60年的发展历程,其显着变化在于:哲学功能从失落到回归;哲学生态从相对萧条到繁荣;哲学视域从狭窄到开阔;研究范式从固守一体到全面转型。发展当代中国新哲学的途径,是深化中、西、马哲学的沟通与整合。三者沟通与整合的必要性在于:它符合当代世界哲学发展的趋势,是推动当代中国新哲学发展的动力,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三者沟通与整合的可能性在于:三者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和面临共同的时代问题,体现着共同的哲学本性;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精神互补性;处于前所未有"天时、地利、人和"时期。

陆建华[10](2008)在《建构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实践维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中国新哲学的构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新哲学的构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出场路径与建构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为什么需要新哲学
二、需要什么样的新哲学
三、新哲学建构的原则

(2)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题提出与界定
    1.2 海内外的研究动态述评
        1.2.1 海内外研究综述
        1.2.2 存在问题与拓展领域
    1.3 论文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1.3.1 研究的路径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1.4.2 论文创新点
        1.4.3 研究意义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
    2.1 人及其理性与欲望
        2.1.1 人:多视角的解读
        2.1.2 成人:哲学的指归
        2.1.3 欲望与理性的诠释
    2.2 轴心期人类核心问题的嬗变
        2.2.1 地方性思想的创造性演进
        2.2.2 人类核心问题的嬗变脉络
    2.3 轴心期文明的演变与反思
        2.3.1 哲学批判助推哲学变革
        2.3.2 哲学变革旨在立德树人
        2.3.3 哲学存有自身发展规律
        2.3.4 理论变革终归大众实践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科技发展与哲学再造的追问
    3.1 科技时代开启人类文明的新呼吸
        3.1.1 人类历史的两次大呼吸
        3.1.2 文明的冲突与共存
        3.1.3 科技成为人类发展新动力
    3.2 科技异化与哲学转向
        3.2.1 全球化与科技异化
        3.2.2 哲学的转向
        3.2.3 后现代主义回归理性
    3.3 中心主义的离散与文明的跨域
        3.3.1 中心主义的历史演变
        3.3.2 部落主义的泛滥
        3.3.3 跨学科与文明的跨域
        3.3.4 普世价值与普遍主义
    3.4 科技发展成为哲学再造新引擎
        3.4.1 人类核心问题圈的滋生与发酵
        3.4.2 哲学再造的新特点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新轴心时代的问题、危机与新觉醒
    4.1 瞩望新轴心时代
        4.1.1 新轴心期时态的论争
        4.1.2 新轴心时代序幕亟待开启
    4.2 新轴心时代的矛盾与特征
        4.2.1 人类矛盾的历史重演
        4.2.2 新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圈与时代特征
    4.3 新轴心时代的危机
        4.3.1 新轴心时代的多重危机
        4.3.2 新型危机的特征
    4.4 新轴心时代的新觉醒
        4.4.1 文明从冲突走向共生
        4.4.2 科技异化倒逼哲学再造
        4.4.3 中国哲学与人类的全面觉醒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中国哲学理论变革的探索与新哲学建设
    5.1 当代新儒家与新道家的创造性探索
        5.1.1 中国哲学的传统性变革
        5.1.2 从当代新儒家重心性到新道家重天性
    5.2 综创家冲破中国哲学传统性变革
        5.2.1 综创论的演进轨迹
        5.2.2 创学的生成踪迹
        5.2.3 综创论发展到创学的评析与启示
        5.2.4 综创论与文明冲突论
    5.3 中国哲学理论变革的盲区与困境
        5.3.1 哲学研究,重破轻立
        5.3.2 再造传统,曲高和寡
        5.3.3 理论观察,视角固化
    5.4 中国哲学理论再创造的多阶路径
        5.4.1 从人才培养到学派林立
        5.4.2 从核心问题到人性发现
        5.4.3 从文化辩论到理论建构
        5.4.4 从跨界会通到内外超越
        5.4.5 从儒家"仁学"到当代"创学"
    5.5 再创论跳出中国哲学传统性视域
        5.5.1 从照着讲的传播到跳出讲的批判
        5.5.2 从再创造的理论到跳出来的实践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中国哲学大众化的多维度实践及体系再创造
    6.1 儒释道大众化实践的历史典范与遗憾
        6.1.1 流变的儒家文化圈
        6.1.2 佛教本土化
        6.1.3 道教世俗化
        6.1.4 乡村建设运动
        6.1.5 "中国文化统一论"的搁置
    6.2 书院复兴与中西大学比拼
        6.2.1 传统书院的现代兴起
        6.2.2 中西大学的兼容与双修
    6.3 精英与百姓同修的现实楷模
        6.3.1 泰州百姓大学堂
        6.3.2 中华文化大学堂
    6.4 中国哲学世界化的战略构想与实践
        6.4.1 孔子学院走向世界
        6.4.2 "一带一路"引领未来
    6.5 中国哲学大众化实践体系的再创造
        6.5.1 吸纳典范精华,融合多维实践
        6.5.2 契合核心问题,转换跨界视域
        6.5.3 走近社会大众,推动百姓日用
        6.5.4 反思理论变革,做好顶层设计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新轴心时代的展望
    7.1 人类文明整体性再造
    7.2 中华大地再现百家争鸣
    7.3 中国新哲学惠及人类
    7.4 论文自陈与反思
    本章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经济“新常态”下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前提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范式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与当代启示

(4)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条件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一、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确立
二、党的其他领导人思想认识的转变和提高
三、一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分子汇聚延安

(5)近百年来海内外儒学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中国大陆儒学研究
三、港台及海外新儒家儒学思想研究
四、美国儒学思想研究
五、日韩、新加坡等国儒学思想研究

(6)儒家仁学思想的演进与超越 ——论仁孝、仁生与仁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国大陆儒学研究现状
        1.2.2 港台及海外新儒家研究现状
        1.2.3 国外儒学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先秦儒家的仁孝思想
    2.1 孔子的孝道思想
        2.1.1 孝悌为仁之本
        2.1.2 “孝”的层次
        2.1.3 “孝”的外延
    2.2 曾子的孝道思想
        2.2.1 “孝”的本体属性
        2.2.2 “孝”的内涵
        2.2.3 “孝”的外延
    2.3 孟子的孝道思想
        2.3.1 孝道的理论基础
        2.3.2 行孝的主要内涵
        2.3.3 孝与仁政
    2.4 荀的孝道思想
        2.4.1 孝道遵从礼义
        2.4.2 父子有争
        2.4.3 从道不从君
    2.5 孝与百姓日用
        2.5.1 百姓日用之孝的理论
        2.5.2 百姓日用之孝的实践
第3章 宋明理学家的仁生思想
    3.1 周敦颐的“生生”思想
        3.1.1 “生生”的宇宙论
        3.1.2 “诚”的人性论
    3.2 张载的“生生”思想
        3.2.1 “太虚即气”
        3.2.2 “一物两体”
        3.2.3 “民胞物与”
    3.3 二程的“生生”思想
        3.3.1 天理论
        3.3.2 “生生”论
        3.3.3 修养论
    3.4 朱熹的“生生”思想
        3.4.1 理与气
        3.4.2 理与太极
        3.4.3 理与心性
        3.4.4 仁与生生
        3.4.5 修养论
        3.4.6 格物致知论
    3.5 王守仁的“生生”思想
        3.5.1 “良知”本体论
        3.5.2 “仁即生生”论
        3.5.3 “知行合一”论
    3.6 “生生”与百姓日用:王艮的“百姓日用之学”
        3.6.1 “良知”论
        3.6.2 百姓日用之学
        3.6.3 “启发愚蒙”的平民教育实践
        3.6.4 “泰州学派”及其影响
第4章 现代新儒家的仁创思想(上)
    4.1 熊十力“体用不二”的创造思想
        4.1.1 舍佛入儒 归宗大易
        4.1.2 仁即生生 生生即创造
        4.1.3 爱智在于归仁 归仁才能格物
        4.1.4 评价与反思
    4.2 方东美“生命哲学”的创造思想
        4.2.1 生命哲学的本体论
        4.2.2 生生即创造
        4.2.3 创造人性论
    4.3 牟宗三的“心性”创造思想
        4.3.1 “心性”创造论
        4.3.2 道德的形上学
        4.3.3 “内圣开出新外王”
    4.4 创造与百姓日用:梁漱溟的创造理论与实践
        4.4.1 生命与创造
        4.4.2 乡村建设的理论创造
        4.4.3 乡村建设的实践创造
第5章 现代新儒家的仁创思想(下)
    5.1 刘述先“理—分殊”的创造观
        5.1.1 “理—分殊”与道德重建
        5.1.2 “良知坎陷”新论
        5.1.3 系统哲学与人的创造性
    5.2 杜维明“天人合一”的创造观
        5.2.1 天人创造论
        5.2.2 人创造力的限制
        5.2.3 儒学三期说
    5.3 安乐哲“仁学”的创造观
        5.3.1 仁是造就人的整合过程
        5.3.2 《论语》若干概念的创造内涵
        5.3.3 对中西文化融合前景的展望
    5.4 创造与百姓日用:成中英的“C理论”及其应用
        5.4.1 “C理论”创立的背景及其哲学依据
        5.4.2 “C理论”的理论架构
        5.4.3 “C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第6章 超越儒家的创学思想
    6.1 创学建构的思想渊源与基础
        6.1.2 创学建构的现实基础
        6.1.3 创学建构的过程
    6.2 创学的理论框架
        6.2.1 东方与西方的会通
        6.2.2 传统与现代的会通
        6.2.3 科技与人文的会通
        6.2.4 学者与大众的会通
    6.3 创学与百姓日用:“中华文化大学”的创造实践
        6.3.1 “中华文化大学”的创办
        6.3.2 “中华文化大学”的教学
        6.3.3 “中华文化大学”的影响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关于当代中国哲学之历史使命的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中国哲学”的基本含义
二、当代中国哲学的历史使命
三、如何构建当代中国哲学

(8)创学视域下的中国文化理论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综合创新”论思想之缘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路线与创新点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综合创新”论思想之源头活水
    2.1 创之觉醒:罔珠之拾
    2.2 儒家创生哲学思想
    2.3 道家生生哲学:忘生以达生的无为思想
    2.4 易传创生哲学:生生之谓“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综合创新”论思想之时代传承
    3.1 熊十力生命哲学对《易传》、佛学思想的传承与趄越
    3.2 方东美融中西一体的“生生创进”哲学
    3.3 以中西(士林)哲学融合会通的罗光生命哲学
    3.4 粱激溟的生生哲学思想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综合创新”论思想产生之现实基础
    4.1 “综合创新”论思想是中国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4.2 中国文化觉醒是“综合创新”论思想产生的内在动力
    4.3 科玄之争及其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启发
    4.4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及其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影响
    4.5 中国文化理论建设的模式之争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综合创新”论思想之诞生
    5.1 以物为本的本体论
    5.2 生生大化的宇宙观
    5.3 “兼和”之创生追求
    5.4 创生之境界追求:动的天人合一
    5.5 “综合创新”论方法启迪:体验、解析、会通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综合创新”论思想之发展:创学
    6.1 “综合创新”论接着讲
    6.2 创学是对新文化理论的基本构建
    6.3 创学的理论具体建构
    6.4 新文化建设的接受主体和实践主体是中华民族
    6.5 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普及一以中华文化大学堂为例
    本章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10)建构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实践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四、中国新哲学的构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出场路径与建构原则[J]. 宋杰,车玉玲. 学术交流, 2019(10)
  • [2]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D]. 张春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9)
  • [3]经济“新常态”下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启示[J]. 许天蓝,王婕鹏.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4]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条件的形成[J]. 陈剑敏. 文史博览(理论), 2015(09)
  • [5]近百年来海内外儒学研究述评[J]. 杨孝青.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5(03)
  • [6]儒家仁学思想的演进与超越 ——论仁孝、仁生与仁创[D]. 杨孝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10)
  • [7]关于当代中国哲学之历史使命的辨析[J]. 叶平.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8]创学视域下的中国文化理论建设[D]. 赵四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10)
  • [9]新中国哲学60年:沟通与整合[J]. 郑忆石. 江西社会科学, 2009(10)
  • [10]建构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实践维度[J]. 陆建华. 哲学动态, 2008(02)

标签:;  ;  ;  ;  ;  

中国新哲学的建构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