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城镇灵活就业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褚雷[1](2021)在《公共政策视域下的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研究》文中认为基本医疗保险是保障社会成员“病有所医”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基本目标是保障国民健康。自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社会保险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医疗保险制度以来,该制度在保障人类身心健康、减轻个体及家庭经济负担、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积极应对老龄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各国政府和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截止2020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含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已达到13.6亿人,参保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5%以上,制度整合并轨不断加快,筹资和待遇水平持续提高,已经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解决了绝大多数人的“病有所医”问题,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巨大成就之一。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幸福感研究自上个世纪50年代兴起,国内外学者主要聚焦幸福感的概念界定和相关影响因素开展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取得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目前,幸福感已经成为多学科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国家和政府对民生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增进民生幸福业已成为政府当前工作的重要主题。在学界、政府和普通民众的共同关注下,幸福感研究的成果开始逐渐应用到公共管理领域,成为监测评估公共政策效果的新兴方式与手段。那么,作为目前覆盖面最广泛的重要公共民生保障制度之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提升居民幸福感方面是否发挥了作用?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是本论文提出的核心研究问题。围绕上述研究问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后发现:国外研究主要基于福利国家改革的背景并结合医保政策实际运行来开展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国内研究集中出现于2010年以后,大多为对具体政策实施情况的经验性研究。总的来看,现有国内外相关研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分析,但是直接关注基本医疗保险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并不多。已有相关研究在理论逻辑分析、作用机制探讨及现实问题聚焦等几个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一些核心问题尚待深入探讨。鉴于现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在公共政策视阈下,基于当前中国社会背景,围绕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和影响机制开展理论与实证研究。本研究的意义为:在理论层面,有助于丰富公共政策视角的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并为分析评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在实践层面,通过对基本医疗保险影响居民幸福感作用机制的分析,能够为从提升居民幸福感入手,优化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实践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建议。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幸福感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概念探讨和相关研究。在幸福感概念界定上,重点从主观生活质量核心内容的视角出发定义本研究所探讨的幸福感概念,并借鉴已有研究工具加以操作化处理;在基本医疗保险概念界定方面,主要考察我国现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借鉴已有研究做法,分别以参与度、可及性、满意感、需求满足感、公平感和改善感加以操作化处理。本研究根据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居民健康、防范安全风险、调节收入分配、推动社会公平、促进社会融合并维护社会稳定等的基本功能,梳理了公共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中有关基本医疗保险与幸福感关系研究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公共产品理论、需要满足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社会融合理论和可行能力理论。在归纳分析上述理论主要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现有相关文献研究的成果与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基本医疗保险影响居民幸福感的5个理论模型,分别为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直接影响效应模型、基于社会分层理论的间接影响机制模型、基于社会融合理论的间接影响机制模型、基于需要满足理论的间接影响机制模型和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间接影响机制模型,同时分别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假设。本研究分别基于全国层面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简称CGSS)2012年数据(主要验证收入分层机制和社会融合机制)和笔者自行开展的山东城乡居民2020年生活状况调查数据(主要验证需要满足机制和功能性活动机制),通过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主要实证研究结论为:(一)基本医疗保险影响居民幸福感的直接效应方面:(1)基本医疗保险有利于居民幸福感提升的直接效应在CGSS全国数据和山东调查数据中都得到证实;(2)基于CGSS全国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参与基本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女性居民和35-59岁的中青年居民幸福感的提升效应更显着,而对城镇居民、男性居民和其他年龄层次居民的影响则不显着,此结果可能与数据调查年份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的政策调整变化有关,此外幸福感的性别、年龄差异也是重要因素;(3)基于山东调查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同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的居民在幸福感方面高于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可见商业医疗保险在提升居民幸福感方面的补充性作用。(二)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机制方面:(1)基于社会分层理论提出的收入分层效应机制在CGSS全国数据层面得到证实,可知基本医保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对增进居民幸福感发挥了积极作用;(2)基于社会融合理论的社会融合效应机制未得到证实,即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融合虽分别都与居民幸福感显着正相关,但两者交互作用不显着,有关理论模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3)基于需要满足理论提出的健康、安全感和公平感中介效应机制在山东调查数据中得到证实,可知现行基本医保在满足居民健康、减少生活风险和维护社会公平等需要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通过这些作用机制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4)基于可行能力理论提出的功能性活动中介效应机制在山东调查数据中得到证实,即对于基本医疗保险可及性、满意感、需求满足感、公平感、改善感等主观评价较高的居民比较低的居民功能性活动水平(包括社会参与、休闲参与和社会信任水平)要高,而较高的功能性活动水平又在提升幸福感方面发挥了显着的正向作用。(三)居民幸福感基本情况分析方面:(1)CGSS全国数据显示居民幸福感(包括身心健康体验指数、享有发展体验指数)以及10个维度的均分皆在理论中位数以上,但10个维度中知足充裕、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得分相对其他维度要低而山东调查显示居民幸福感水平总体平稳,但心理健康指数和身体健康指数也有待提升。由此可知,当前居民幸福感总体平稳,但身心健康方面的幸福体验还有待增进;(2)CGSS全国层面数据和山东居民调查数据基本都显示了,女性居民幸福感水平显着高于男性,务农群体幸福感水平显着高于其他职业类别群体,但大专及以上学历群体的幸福感水平较低,这与当前大多数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四)基于山东居民调查数据的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效果居民评价情况分析:(1)调研样本居民的基本医保参保率超过95%;(2)调研样本居民对于基本医疗保险的可及性、满意感、需求满足感和公平感总体评价较高,但基本医疗保险改善感相对略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策实施效果与居民体验的滞后性;(3)总体上,老年人群体、男性群体、低学历群体、非在婚群体对基本医疗保险的可及性、满意感、需求满足感、公平感和改善感较其他群体要高,个体和私营企业就业人员的得分则较低,农业户口群体的基本医保改善感显着高于非农业户口群体。上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基本医保对于农村群体、老年人群体等较大投入力度所带来的直接效果,但也提醒有关部门应加强个体从业人员、私营企业就业人员等非公经济就业人员和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医保投入与保障力度。基于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的结论,本研究从公共价值、制度结构和经办机制入手,分析归纳制约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功能发挥的因素,重点阐述了现行政策存在的重点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基于居民幸福感提升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优化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制度结构(聚焦公平幸福价值取向)、政策实施(侧重需求分析与优化制度供给)、制度效能(凸显可行能力导向与共享发展)和管理服务(体现精准标准服务与信息化建设等保障机制)四个层面共11项建议。
黄思慧[2](2021)在《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促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应对全球老龄化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主张,许多发达国家把促进老年人再就业作为实现积极老龄化目标的重要举措。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对社会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和老年社会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促进积极老龄化。但是,我国老年人再就业难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化解。本文对如何促进我国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拓展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更好地减轻我国养老负担,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实现“老有所为”。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主要以积极老龄化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以全新视角开展研究,既关注老年人的认识和实践,也关注社会的支持和鼓励。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老年人再就业的基本状况和主要问题,以及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的作用机理和运行机制。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CGSS2017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创新性地加入社会参与等相关变量,注重社会经济因素对城镇老年人再就业的影响,探寻促进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的有效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城镇老年人再就业存在再就业率低、自主性强、以低龄老年人为主体、受雇于企业并从事全职工作的占比较高等特点。市场机制不健全、老年人文化科技素质低、社会观念存在偏差和家庭支持不到位等导致城镇老年人再就业受阻的主要因素。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学习充电、婚姻状况、配偶再就业等一般个人因素,以及身体健康因素、政治和文化参与等参与因素、社会公平因素等,与城镇老年人再就业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是否串门交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状况等,对城镇老年人再就业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显着性。本文从社会支持角度,提出了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区和家庭的支持作用,为城镇低龄老年人实现再就业创造良好氛围和有利条件的对策建议。
刘万丽[3](2021)在《疫情影响下零工经济从业者的社会支持研究 ——以微信群日结家政小时工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新型零工经济依托互联网技术并以其碎片化、灵活性等特点为就业者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且顺应着二胎家庭与老龄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人们对于家政服务的需求呈现刚性上涨的趋势,家政服务业也随之成为新经济形态下的具备巨大市场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在零工经济与家政行业的双重推动下,通过微信群接单并采用日结方式计发劳动报酬的微信日结家政小时工群体逐渐壮大。鉴于其在家政产业中的边缘结构位置以及没有正式雇佣关系和稳定劳动报酬的非正式就业状态,本研究聚焦于微信群日结家政小时工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所面临的物质和心理上的具体困境以及社会支持体系的构成情况。从而希望探索该群体的社会支持体系的路径,为改善当前家政工群体社会支持状况的做出努力。基于问卷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所获得的田野资料,在社会支持视角下从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与讨论。主要的研究发现是:在正式支持方面,虽然政府陆续颁布相关政策支持家政产业,但主要以家政企业作为资源分配的中介,目的也在于推动行业整体职业化进程,而非直接促进劳动者个体劳动福祉的提升;在非正式支持方面,微信日结家政小时工主要从其社会网络中获得支持,包括情绪倾诉、信息传递与经济支持,帮助其克服结构上的双重不利地位所带来的困难与挑战。而疫情背景下,社会支持网络中的功能也有部分变化:一是基于亲缘的情感支持功能逐渐减弱,个体的心理韧性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二是弱关系成为强关系失效下的替代选择,为该群体解决顺利复工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提供信息支持和行为支持。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本文最后在政策和社工实务两个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调整完善的相关建议。
孟莉莉[4](2021)在《社会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的模式优化研究 ——基于J省J县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扶贫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现阶段,已经解决了绝对贫困的部分边缘贫困群体还存在返贫风险。同时,相对于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而言,较长的时期内还存在着“相对贫困”。如何让边缘贫困人群不发生返贫风险,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需要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新阶段的贫困治理工作中。从参与贫困治理的不同主体类型来看,社会企业作为一种融合型组织,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企业具备社会价值使命与可持续理念的发展优势,在农村贫困治理的实践中,具备促进由“输血”扶贫转化为“造血”扶贫的巨大潜力。社会企业以推进社会价值目标实现为使命,以社会责任、公益精神为指导,使用企业化经营方式,能更好地实现社会目标和经济价值。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其价值理念与扶贫工作的主要目标在方向上是一致的。目前,我国社会企业在参与贫困治理的具体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际参与模式。从参与范围、服务内容等维度总结看,主要包括提供公益服务、促进多渠道就业、扩展金融服务、帮助发展产业等模式。在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的进程中,这些参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贫困群众较好地提高了基本收入水平、获得了较为基础性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但是,对于部分有劳动能力、就业意愿的贫困人群,还存在难以提高其持续的经济发展能力、无法帮助其获得较多的社会发展机会、难以激发和引导其自主发展能力等问题。从实践效果来看,仍然存在诸如贫困地区的文化知识水平不足以支撑产业发展、贫困群体自主运营能力不足导致扶贫产业基础薄弱、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体系薄弱、贫困文化仍然长期存在等发展困境。以可行能力理论视角来看,对于边缘贫困群体自身而言,其困境的根源在于政策决策参与能力不足、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不够、社会资源积累不丰厚、获取透明性信息能力缺乏、防护性保障的抵御能力还有局限等等。将可行能力理论付诸贫困治理实践的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实现不同贫困群众可行能力的个性化和可持续发展。引入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社会工作方法对破解这个问题具有建构性和操作性。社会工作是一种促进“社会化”的专业活动,服务对象包括个人、群体、社区等,通过专业工作方法和专业活动创造有助于个体或社区达成发展目标的条件。在面对多元贫困影响因素的前提下,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和专业方法对介入贫困者可行能力的恢复和提升具有可行性。社会工作方法和机制不仅是让贫困者获得应得的福利和发展能力,更包括一种过程:激发贫困者改变困顿生活状态的内在动力,帮助修复社会关系,提供社会救助或社会服务,使得贫困者个人逐步获得自主发展的积极信念和不断提高的实际能力,在良好的社会关系中不断改善生活质量,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自由。社会工作基本方法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微观层面主要是个案工作方法,主要是一对一的个人工作,在提供服务的基础上,也发展出来具有监督等功能的“个案管理”方法;中观层面,是面对家庭或其他同类人员组成小组,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宏观层面,是面对同一区域问题采取整体规划、统筹考虑的社区工作方法。个案工作方法帮助提升个体赋权,小组工作方法帮助在社会层面赋权,社区工作方法帮助在政治层面赋权,使用多种工作方法结合有助于提高贫困群体的可行能力。社会企业具备使用社会工作方法进行扶贫济困的可行性。社会企业的社会属性与社会工作的宗旨理念一致。对于社会企业来说,其创立的首要目的与使命就是要实现社会价值,社会企业的投资者必然要面对更多的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服务,围绕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目标。而社会工作组织,其设立的组织目标是提供社会服务、实现社会利益;经过培训的社会工作者不仅具有公益心、社会责任感,同时掌握了服务弱势群体的“社会性”工作方法,“社会工作之最深刻的本质特征是利他主义的社会互动。”同时,社会企业与社会工作机构在扶贫济困领域具有资源的互补性,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缺乏扶贫济困的经济基础,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贫困文化、化解社会排斥以及塑造可行能力,但是仍然无法有效解决贫困对象社会融合的不充分问题、贫困者的主体性缺失问题以及扶贫济困的非系统性问题等。在专业社会工作嵌入到扶贫济困服务供给格局后,在党委政府全面领导支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的基础上,社会企业形成了以助人自助为属性的“协作型”的参与贫困治理模式。一是确立协作型理念。可以通过组织贫困人员进行定制化的学习、培训,更进一步提升其主动脱离贫困、进行自我发展的价值追求。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可以有效链接其他社会资源,更加重视促进从受助到自助的转变。二是塑造协作型关系。可以对扶贫方和被扶助方、治理主体和被治理主体之间关系进行改善和重塑。创立一种在能力提升、实质自由理念引导下的新型协作关系。三是倡导协作型督促。专业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可以帮助实现更全面的政策收集和宣传,参与多维度的个体发展过程管理,帮助设计更好的个性化扶助发展方式,不断完善促进良性运行的发展方案。本文的研究方法,在个案分析、文献分析等方式的基础上,采取田野方法,即参与式观察法,深入社会企业的“协作型”参与模式设计及其付诸于J省J县松江村的贫困治理实践过程。通过参与观察总结出,一方面以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政府、市场等扶贫主体更全面了解村民在振兴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实际需求。在协作平台上畅通了需求对接,帮助贫困村民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关系网络,破解贫困文化的负向影响,不断积累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资本。另一方面组建新型经济发展载体,构建“社会企业+社工机构+贫困者”的新组织结构,对乡村自然资源、集体资源、人力资源等充分整合,促进实现将乡村资源在本地转化为经济资本。实践结果表明,社会企业的“协作型”参与模式能够有效地帮助边缘贫困村民提升和扩展可行能力。一是提高了与政府互动的参与能力,以参与基层扶贫政策决策讨论、乡村整体发展规划建言等方式,其不断提高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政策参与能力。包括在政策制定、执行、反馈等多个环节,能自主、理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通过定向职业培训指导,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创建、农业技术创新等质量,有力缓解了农民个体参与市场体系面对的多个方面的“经济剥夺”,提升了贫困者参与市场机制的竞争能力。三是通过专门职业教育、个人生命周期发展规划和家庭发展规划设计等,帮助获得更多的社会机会,积累了更丰富的面向持续发展的社会资源。四是协作机制有效实现了透明性保障。有效实现了行政资源、政务服务资源、公民信息数据等互通共享、分析比对,通过驻村社工人员或使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现场考察评估等方式筛选的帮扶对象得到广泛认同。通过协作机制,定期公开帮扶对象发展情况和持续的评估反馈,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了新型相对贫困治理难题中的精准识别、定向帮扶、动态监测、效果持续提升等问题。在多方协助下,受助者不断提高自信、自强精神,自觉参与诚实劳动、诚信经营。
王雪薇[5](2021)在《社会支持对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影响研究 ——以淄博市为例》文中指出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凸显,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逐步实施,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延长的预期寿命以及社会支持使老年人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活动成为关系个人、家庭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尤其老年人再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关注的焦点。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部分身体健康且具有劳动能力城镇低龄老年人不应视作社会与家庭的负担,他们完全可以借助自身力量来承担自我的供养。但是,目前老年人再就业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再就业领域相对不平衡、受教育程度偏低、技能不足等,从而致使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较低。因此,提升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成为关键。本文主要依据社会支持理论,以此探究社会支持对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的影响,通过调研获取数据,实证分析得到研究结论。首先,本文在提出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对老年人再就业意愿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主要集中于老年人再就业意愿、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影响及提升老年人再就业意愿角度进行梳理。在积极老龄化理论、活动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支撑下,对我国老年人再就业整体情况进行分析,为本文指标选取和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本文根据城镇老年人再就业现状及与城镇老年人再就业相关的社会支持现状分析,探究社会支持对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影响机理,从而提出本文研究假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问卷设计,通过预调研对问卷信效度分析修正问卷,最终选取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工业城市——淄博市进行问卷调研,基于问卷数据进行Ologit回归分析得出正式社会支持因素中养老保险参与情况、医疗保险参与情况对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产生显着影响,非正式社会支持因素中子女见面频率、亲戚朋友聚会频率对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具有显着影响,并且社会支持对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的影响在性别与受教育程度方面存在差异。最后,为提升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主要从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发挥家庭良好作用,基于性别的差异性、将延迟退休与渐进退休相结合,建立适宜的城镇低龄老年人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些许参考意义。
何秀[6](2021)在《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社会化探索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认为建国以来,我国0-3岁婴幼儿照料政策沿着以集体福利形式提供阶段到公共和私人市场并举阶段再到重回公共性阶段。近年来,虽然政府鼓励多元主体参与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的供给,但是家庭仍然作为婴幼儿主要的照料场所承担着大部分的照料成本和照料压力。探索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的社会化,建立完善的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体系,不仅能够帮助家庭减轻幼儿照料负担,协调工作和家庭的平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生育率,对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半结构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的研究方法,并运用SPSS2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选取六位家中育有0-3岁婴幼儿的被访者进行深度访谈,通过线上线下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了上海市221位家庭照料0-3岁婴幼儿的现状以及目前上海市0-3岁婴幼儿照料的服务供给。研究得出:(1)在育儿责任上,家庭几乎承担了所有育儿照料责任。其中,母亲和(外)祖父/祖母是0-3岁婴幼儿最主要的照料者;家庭照料中又呈现着明显的性别分工,母亲承担的育儿责任超过父亲;0-3岁婴幼儿照料又呈现着明显的代际转移特征。其次,在0-3岁婴幼儿照料过程中家庭承担着较大的压力,从家庭成员照料的强度和照料活动与时间、经济、工作、家庭关系等五个方面的冲突进行分析,照料婴幼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时间冲突、经济冲突、家庭关系冲突、工作冲突等。再次,从0-3岁婴幼儿照料模式的影响因素来看,户籍因素、居住地的性质与家庭结构是影响家庭选择正式照料或者非正式照料的显着因素。(2)上海作为较早一批关注0-3岁婴幼儿照料需求的城市,先于国务院发布0-3岁婴幼儿照料的相关政策,在近几年的实践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包括独立设置的托儿所、托幼一体化模式、单位举办的托幼机构、普惠性托幼机构以及社会力量办的托幼机构等多种形式的0-3岁婴幼儿的托幼照料体系。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上海市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供给存在着托幼服务供给不足,且覆盖人群有限;照料服务供给缺乏对家庭的支持等挑战。(3)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的供需矛盾体现在四个方面: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机构的数量不能满足家庭的托幼需求;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的内容与家长期望的内容存在差别;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的花费以及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的机构性质与家长的期待失衡,表现为家长对公办托幼园的呼声较高,但现实中,营利性质的民办托幼机构较多。0-3岁婴幼儿照料事业在发展的近二十年来,尚未发挥应有的替代家庭照料,减轻家庭负担的作用,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国家对0-3岁婴幼儿事业缺乏顶层设计,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有限;二是0-3岁婴幼儿事业从政府处获得的扶持资金有限,师资力量薄弱;三是社会办托压力大,目前尚未建立对社会力量办托的公平扶持机制,而且由于对年龄、班级、户籍等的限制,社会办托运营成本高,缺乏动力难以为继。最后,通过借鉴国外0-3岁婴幼儿照料支持性政策,在明确我国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政策的定位和目标的基础上,以社会支持理论视角,本文力图构建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社会化体系,具体思路为政府提供的正式支持,包括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婴幼儿照料的顶层设计、完善相应政策、构建照料政策体系;社区提供的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的协同支持,包括发挥专业服务组织的服务优势、鼓励企业创办托幼中心、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坚持公共化和市场化共同发展的方针;个人网络提供的非正式支持,包括家庭支持和邻友支持。
王亚文[7](2021)在《残疾人社区就业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Y市H社区为例》文中指出囿于机能受损、文化水平较低、就业信息获取渠道狭窄,我国残疾人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整体较低,就业形势严峻。鉴于此,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需要为其提供职业康复、就业技能培训、就业信息发布等就业服务。残疾人属于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不仅有利于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增进其就业福利,还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残疾人就业服务供给是否有效关系到残疾人就业质量和切身利益的实现,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时刻关注社会问题的专业,以自身独有的价值观和工作方法促进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Y市H社区内的残疾人和社区工作人员为访谈对象,用访谈法、文献法以及参与式观察法来调查残疾人真实的就业需求和目前社区就业服务供给的现状,分析H社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供需之间的差距,得出残疾人就业专项服务内容单一是影响H社区就业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突出表现为就业服务项目少、就业岗位类型有限,并且在实际的就业服务提供中多以行政任务为主,较少考虑到残疾人在实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教育和发展需求。另外,H社区还存在就业服务支持主体合作意识淡薄、专业服务人员数量不足等的问题,严重削弱了 H社区残疾人就业服务的有效供给和服务效果。在此基础上,探讨社会工作在残疾人社区就业服务的运用以及社会工作该如何扶助残疾人社区就业服务的供需达到平衡成为本论文思考的焦点。结合社会工作在残疾人社区就业服务中的运用,厘清提升残疾人社区就业服务质量、促使残疾人就业服务模式发生转变的基本思路,即通过运用积极福利思想来促进残疾人社区就业服务目标的转变、倡导就业服务政策法规科学化以及残疾人个体角色的转变,通过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来增强残疾人社区就业服务的社区及家庭支持能力、服务主体多元化以及提升社工服务水平的专业化。在此基础上伴随着残疾人就业服务模式的转变使得残疾人顺利实现就业。
郑松林[8](2020)在《退役军人服务现状与社会工作介入策略研究 ——以清远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一重大决定,2018年4月16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在北京挂牌成立,此后,从中央到村一级相继设立了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开启了新时代由专门部门集中统管退役军人事务的全新模式。退役军人的今天就是现役军人的明天,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惠及的不仅仅是退役军人,也是在激励现役军人和军属,既有利于破解现实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又有利于解除现役军人的后顾之忧,实现改革强军的战略目标。本研究以清远市各级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和全市退役军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梳理出退役军人有就业创业、社会适应心理调适、生活保障、医疗保障、荣誉激励等需求,有要求身份认定、提高优抚补助标准、落实安置政策、生活特殊困难帮扶等诉求。针对退役军人的服务需求和信访诉求,清远市各级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在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信访业务高位运行、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困境。在深入分析困境成因的基础上,笔者以服务型政府理论、社会支持系统理论为指导,提出在面对退役军人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时,应借鉴清远市引入禁毒社工的经验,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多方参与”的思路,在当前各级退役军人服务机构有场地、有经费的情况下,将社会工作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同时也是一种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引入到退役军人服务上来,并提出了社会工作介入退役军人服务的具体策略和建议,旨在为从社会工作视角完善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提供借鉴,进而扩大退役军人服务的内涵和范围,提升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孙志鹏[9](2020)在《城镇二孩家庭的育儿支持生态研究 ——以A省D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降,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始终低于15‰,远超21‰的国际警戒线。虽然长期的极低生育率缓解了建国以来我国人口规模巨大与自然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但同时也导致了人口结构失衡、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等严重社会问题。为了避免我国完全陷入到“低生育陷阱”的困境,国家计划生育部门先后颁布了“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通过政策的执行,虽然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出现了短暂的回升,但伴随着“独生子女”政策期间所堆积的人口生育意愿释放接近完毕,我国的出生率再次出现下滑,2018年的出生率跌至10.9‰,创我国建国以来最低,人口结构失衡现象更趋严重。与此同时,2017年我国出现了新生二孩数量高于一孩数量的情况,说明极低出生率的背后并非是我国民众普遍生育意愿的低沉,而是由于家庭生育支持生态的不佳,育龄夫妇不得已做出的次优生育选择。因为在城镇家庭中,育龄夫妇的劳动参与率更高,对育儿支持生态的依赖更大,所以本研究即以A省D县为例,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对“全面二孩政策”以后,城镇二孩家庭的育儿支持生态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尝试提出改善城镇二孩家庭育儿支持生态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大部分,首先,对生态系统理论和性别分工理论进行梳理,以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次,设计访谈提纲,对A省D县城镇二孩家庭的育儿支持生态的现状进行考察;再次,利用所获实证资料,分析了A省D县二孩家庭育儿支持生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出发,就如何优化我国城镇二孩家庭的育儿支持生态提出了建议。研究发现,育儿支持生态系统作为家庭在育儿过程中的资源输入系统,对家庭是否愿意生育子女,生育几个子女起到决定性作用。但目前我国的育儿支持生态系统还存在家庭育儿资源分配不合理;社区、企业和市场提供资源不足;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障等多个问题。因此,需从需优化家庭内部资源配置、加强外部育儿资源输入、完善育儿相关法律法规,构建一个完善的育儿支持生态系统,以推进“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实,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石媛[10](2020)在《韧性城市视角下城市社区减灾能力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多种资源、环境与生态压力加剧,灾害呈现出种类多、破坏力强等特点,以防御为主的城市减灾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求,而“韧性城市”理念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来更是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在我国,社区作为城市组成的基础单元,是人类生活中的综合群众基础机构,在城市防灾减灾方面有着巨大作用与潜力。社区减灾能力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减灾水平,是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引入“韧性城市”理念构建起韧性城市视角下城市社区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本次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对韧性、韧性城市、社区减灾、评价体系等概念进行解析与界定。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文献、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研究,探讨韧性城市理念与社区减灾能力的相关性,紧接着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归纳总结出可借鉴的经验。(2)提出了韧性城市视角下城市社区减灾能力体系设计原则并梳理社区减灾能力设计路径,从组织韧性、社会韧性、经济韧性、资本韧性和设施韧性五个方面对社区减灾能力进行阐述。(3)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意见筛选出最终评价指标,包括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共同建立起城市社区减灾能力评价体系,运用Delphi法和AHP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4)将权重结果作为依据,按照四级评分标准对评价系统进行实证检验。选取南京市七家湾社区作为拟验证对象,通过前期分析、现场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确定各指标实际权重值,结果表明基于韧性城市视角提出的社区减灾能力评价体系具有良好的合理性与适应性。本次研究将社区减灾与韧性城市理念结合,以期从社区层面提升减灾韧性的能力,为社区减灾治理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对于提升我国城市社区应对灾害能力和优化国家灾害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全文约字数7.61万字图19幅表格93个
二、构建城镇灵活就业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城镇灵活就业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政策视域下的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三) 总结与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数据来源 |
四、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讨论与相关理论分析 |
一、核心概念的讨论 |
(一) 对幸福含义的探讨 |
(二) 对基本医疗保险的讨论 |
二、相关理论分析 |
(一) 幸福感相关理论 |
(二) 基本医疗保险相关理论 |
三、基本理论框架与分析路径 |
第三章 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 直接影响效应分析 |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 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正向影响 |
(二) 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差异化影响 |
(三) 研究假设 |
二、研究设计 |
(一) 数据来源 |
(二) 变量设计与处理 |
三、基于CGSS全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
(一) 居民幸福感的基本情况 |
(二) 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效应分析 |
四、基于山东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
(一) 居民幸福感的基本情况 |
(二)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情况 |
(三) 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的相关性分析 |
(四) 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效应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影响机制分析 |
一、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 收入分层的影响机制 |
(一)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二) 研究设计 |
(三) 基于CGSS全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
二、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 社会融合的影响机制 |
(一)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二) 研究设计 |
(三) 基于CGSS全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
三、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 需要满足的影响机制 |
(一)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二) 研究设计 |
(三) 基于山东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
四、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 功能性活动的影响机制 |
(一)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二) 研究设计 |
(三) 基于山东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幸福感提升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分析 |
一、制约基本医疗保险功能发挥的因素探讨 |
(一) 公共价值的制约 |
(二) 制度结构的制约 |
(三) 经办机制的制约 |
二、基于幸福感提升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优化建议 |
(一) 制度结构层面: 凸显普惠公平与消除福利分割 |
(二) 政策实施层面: 居民需求分析与高质量供给 |
(三) 制度效能层面: 可行能力取向与成果共享 |
(四) 管理服务层面: 精准标准施策与数字治理 |
三、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 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 |
(二) 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
(三) 基于幸福感提升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优化建议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 研究局限 |
(二) 未来研究的展望 |
附录一 山东居民生活状况调査抽样框说明 |
附录二 城乡居民生活状况调査问卷(部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促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积极老龄化研究 |
1.3.2 老年人再就业研究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界定 |
2.1 相关理论 |
2.1.1 老年社会学理论 |
2.1.2 老年心理学理论 |
2.1.3 积极老龄化理论 |
2.1.4 社会支持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低龄老年人 |
2.2.2 老年人再就业 |
第三章 我国城镇老年人再就业状况分析 |
3.1 样本介绍 |
3.2 城镇老年人再就业的基本状况 |
3.2.1 再就业的规模和结构 |
3.2.2 再就业的主要方式 |
3.3 城镇老年人再就业的主要问题 |
3.3.1 市场机制不健全 |
3.3.2 老年人文化科技素质低 |
3.3.3 社会观念存在偏差 |
3.3.4 家庭支持不到位 |
第四章 我国城镇老年人再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
4.2 变量定义和假设 |
4.3 实证分析结果 |
4.4 主要分析结论 |
第五章 促进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的对策建议 |
5.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5.1.1 营造良好就业氛围 |
5.1.2 重视发展老年教育 |
5.1.3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
5.1.4 推进健康老龄化战略实施 |
5.2 搭建企业就业平台 |
5.3 强化社区服务职能 |
5.4 坚持家庭基础性地位 |
5.5 重视低龄老年人自身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访谈对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疫情影响下零工经济从业者的社会支持研究 ——以微信群日结家政小时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零工经济快速发展 |
1.1.2 家政服务需求旺盛 |
1.1.3 微信群日结家政小时工困境重重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社会工作领域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 |
2.1.1 社会支持概念 |
2.1.2 社会支持的类型 |
2.1.3 社会支持的系统 |
2.1.4 社会支持的实证研究 |
2.2 社会支持网络 |
2.2.1 社会网络的定义 |
2.2.2 社会支持网络的功能 |
2.3 关于家政工的社会支持研究 |
2.3.1 关于家政工已有支持的研究 |
2.3.2 关于家政工支持困境的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研究方法及对象 |
3.1 研究方法 |
3.1.1 问卷法 |
3.1.2 访谈法 |
3.2 研究对象 |
第4章 零工经济影响下的用工现状 |
4.1 我国家政行业发展现状 |
4.2 我国家政行业的政策环境 |
4.2.1 国家政策的有力保障 |
4.2.2 地方性法规条例 |
4.3 微信日结小时工产生的社会脉络 |
4.3.1 零工经济发展趋势与特征 |
4.3.2 微信群日结家政小时工的产生 |
第5章 家政工的社会支持现状分析 |
5.1 微信群日结家政小时工面临的总体情况 |
5.2 疫情下家政工面临的困境和需求 |
5.3 家政工的社会支持现状分析 |
5.3.1 微信群日结家政小时工的正式社会支持现状 |
5.3.2 微信群日结家政小时工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现状 |
5.4 小结 |
第6章 研究对策和建议 |
6.1 完善制度供给,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
6.1.1 完善劳动立法,强化制度保障 |
6.1.2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劳动权益救济 |
6.1.3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 |
6.2 培育社会组织,建立互助网络 |
6.2.1 组建家政行业工会,强化组织联动效应 |
6.2.2 培育社工组织,搭建社会互助网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社会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的模式优化研究 ——基于J省J县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扶贫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1.2.1 基本概念 |
1.2.2 基础理论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个案情况 |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研究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1.1 关于贫困治理和可行能力的相关研究 |
2.1.2 社会企业参与贫困治理模式的相关研究 |
2.1.3 社会工作参与贫困治理的相关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关于贫困治理和可行能力的相关研究 |
2.2.2 社会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的相关研究 |
2.2.3 社会工作参与贫困治理的相关研究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第3章 当前社会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的模式及其困境 |
3.1 社会企业在我国的发展 |
3.1.1 社会企业发展的源起和外部因素 |
3.1.2 社会企业的主要类型和认定 |
3.1.3 社会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的动力机制 |
3.2 我国社会企业参与农村贫困治理的现有模式 |
3.2.1 提供公益服务模式 |
3.2.2 促进多渠道就业模式 |
3.2.3 扩展金融服务模式 |
3.2.4 帮助发展产业模式 |
3.3 J县社会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的已有实践 |
3.3.1 帮助开发特色产业 |
3.3.2 物质性款物捐赠 |
3.3.3 辅助培训推荐就业 |
3.3.4 推广惠农金融服务 |
3.3.5 提供专项社会服务 |
3.4 J县社会企业参与贫困治理实践的困境 |
3.4.1 贫困人群的文化知识整体水平不高 |
3.4.2 贫困群体对产业项目自主运营能力不足 |
3.4.3 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体系薄弱 |
3.4.4 贫困文化仍然长期存在 |
第4章 J省J县现有参与模式困境的根源及其超越路径 |
4.1 .社会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的困境分析——基于可行能力分析框架 |
4.1.1 政策决策参与能力不足 |
4.1.2 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不够 |
4.1.3 社会资源积累不丰富 |
4.1.4 获取透明性信息能力缺乏 |
4.1.5 防护性保障的抵御能力有局限 |
4.2.社会企业参与贫困治理困境的超越路径 |
4.2.1 可行能力的塑造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
4.2.2 社会工作方法对贫困群体可行能力提升的有效性 |
4.2.3 社会工作介入可行能力提升的当前状况 |
第5章 社会企业新参与模式的设计 |
5.1 社会工作介入贫困群体可行能力建设的方式与作用机制 |
5.1.1 个案工作方法帮助提升个体赋权 |
5.1.2 小组工作方法帮助在社会层面赋权 |
5.1.3 社区工作方法帮助在政治层面赋权 |
5.2 社会工作介入贫困治理的困境及超越路径 |
5.2.1 原有社会工作模式介入贫困治理的困境 |
5.2.2 社会工作模式介入贫困治理的路径超越 |
5.3 社会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的新模式 |
5.3.1 社会企业以社会工作方法进行扶贫济困的可行性 |
5.3.2 以“协作型”为特质的参与贫困治理模式 |
第6章 协作型参与模式的实践检验 |
6.1 J县松江村的贫困群体及其可行能力状况 |
6.1.1 人力资源概况 |
6.1.2 贫困人口基本情况 |
6.1.3 贫困人口可行能力基本状况 |
6.2 “协作型”参与主体的各自特点与目标 |
6.2.1 边缘贫困者和贫困地区的愿望与不足 |
6.2.2 基层政府实现长效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
6.2.3 社会企业的社会目标与产业基础 |
6.2.4 社会工作机构专业方法与实践需求 |
6.2.5 启动“协作型”参与模式的基本要求 |
6.3 “协作型”参与模式的组织结构与工作机制 |
6.3.1 “协作型”参与模式的组织载体 |
6.3.2 “协作型”参与模式的基本分工 |
6.3.3 “协作型”参与模式的工作方式 |
6.4 “协作型”参与模式的实践效果 |
6.4.1 改变贫困群体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 |
6.4.2 组建新型经济发展载体 |
6.4.3 帮助贫困群体不断提升可行能力 |
6.4.5 近期展望和主要不足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社会支持对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影响研究 ——以淄博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有关老年人再就业意愿研究 |
1.2.2 有关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影响研究 |
1.2.3 有关提升老年人再就业意愿研究 |
1.2.4 文献评析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社会支持 |
2.1.2 城镇低龄老年人 |
2.1.3 再就业意愿 |
2.2 理论基础 |
2.2.1 积极老龄化理论 |
2.2.2 活动理论 |
2.2.3 社会支持理论 |
小结 |
第3章 社会支持对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城镇老年人再就业现状分析 |
3.1.1 城镇老年人再就业整体现状 |
3.1.2 城镇老年人再就业年龄分布现状 |
3.1.3 城镇老年人再就业受教育程度现状 |
3.2 与城镇老年人再就业相关的社会支持现状 |
3.2.1 城镇老年人社会保险现状 |
3.2.2 城镇老年人就业帮扶现状 |
3.3 社会支持对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影响理论分析 |
3.3.1 正式社会支持对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影响 |
3.3.2 非正式社会支持对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影响 |
小结 |
第4章 社会支持对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影响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基本情况 |
4.3 研究设计 |
4.3.1 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
4.3.2 变量选取与赋值 |
4.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5 实证检验 |
4.5.1 相关性分析 |
4.5.2 Ologit回归分析 |
4.5.3 稳健性检验 |
4.5.4 分组分析 |
4.6 实证结果讨论 |
小结 |
第5章 提升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
5.2 发挥家庭良好作用 |
5.3 延迟退休与弹性退休相结合 |
5.4 建立适宜老年人教育体系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淄博市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问卷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社会化探索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 |
1.3.2 国外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半结构访谈法 |
1.4.4 参与式观察法 |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本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照料 |
2.1.2 家庭照料 |
2.1.3 照料社会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结构功能主义的“家庭失能”理论 |
2.2.2 社会支持理论 |
2.2.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3章 我国0-3 岁婴幼儿照料支持性政策的发展 |
3.1 我国0-3 岁婴幼儿照料支持性政策的演变 |
3.1.1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集体福利形式提供阶段 |
3.1.2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公共和私人市场并举提供阶段 |
3.1.3 21 世纪以来:重回公共性阶段 |
3.2 上海市0-3 岁婴幼儿支持性政策 |
3.2.1 托幼公共服务政策 |
3.2.2 上海市亲职假政策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社会化需求:上海市0-3 岁婴幼儿家庭照料的现状研究 |
4.1 育儿责任:上海市0-3 岁婴幼儿照料的主要承担者 |
4.1.1 母亲是年幼子女最主要的照顾者 |
4.1.2 0-3 岁婴幼儿照料呈现代际转移趋势 |
4.1.3 0-3 岁婴幼儿家庭照料的性别分工 |
4.2 育儿压力:上海市0-3 岁婴幼儿家庭承担着怎样的照料压力 |
4.2.1 0-3 岁婴幼儿家庭照料的强度 |
4.2.2 0-3 岁婴幼儿家庭照料存在的冲突 |
4.3 上海市0-3 岁婴幼儿家庭照料的差异性分析 |
4.3.1 基于户籍的0-3 岁婴幼儿家庭照料差异性分析 |
4.3.2 基于城乡的0-3 岁婴幼儿家庭照料差异性分析 |
4.3.3 基于家庭结构的0-3 岁婴幼儿家庭照料差异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社会化供给:上海市0-3 岁婴幼儿照料服务供给 |
5.1 上海市0-3 岁婴幼儿照料服务供给现状 |
5.1.1 独立设置的托儿所 |
5.1.2 托幼一体化模式 |
5.1.3 就业单位举办的托幼所 |
5.1.4 普惠性托幼点 |
5.1.5 社会力量办的托幼机构 |
5.2 基于上海“0-3 岁婴幼儿托幼服务信息管理平台”的分析 |
5.3 上海市0-3 岁婴幼儿照料服务供给的问题 |
5.3.1 托幼服务供给仍然不足,且覆盖人群有限 |
5.3.2 照料服务供给缺乏对家庭的支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上海市0-3 岁婴幼儿照料供需失衡及原因分析 |
6.1 0-3 岁婴幼儿照料供需失衡的表现 |
6.1.1 0-3 岁婴幼儿照料服务机构的数量 |
6.1.2 0-3 岁幼儿照料服务的内容 |
6.1.3 0-3 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的花费 |
6.1.4 0-3 岁婴幼儿照料服务机构的性质 |
6.2 0-3 岁婴幼儿照料供需失衡的原因分析 |
6.2.1 法律法规实施不完善,监管有限 |
6.2.2 资金投入不充分,师资薄弱 |
6.2.3 社会办托压力大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我国0-3 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社会化的体系构建 |
7.1 西方国家0-3 岁婴幼儿照料支持政策的经验 |
7.1.1 休假政策:产假、陪产假、父母假及家庭护理假 |
7.1.2 服务政策:保育支持政策 |
7.1.3 经济支持政策:现金福利给付 |
7.2 我国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社会化的定位及目标 |
7.2.1 我国0-3 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社会化的定位 |
7.2.2 我国0-3岁婴幼儿照料社会化的目标 |
7.3 我国0-3 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社会化的构建方案 |
7.3.1 政府支持 |
7.3.2 社区支持 |
7.3.3 单位支持 |
7.3.4 家庭及邻里支持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上海地区儿童照料现状与家庭照顾需求的问卷调查 |
附录二 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托幼机构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7)残疾人社区就业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Y市H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残疾人就业服务研究 |
二、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就业服务研究 |
三、简要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残疾人 |
二、就业服务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积极福利思想 |
二、社会支持理论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残疾人就业服务的供求分析——以H社区为例 |
第一节 残疾人就业服务的需求分析 |
一、H社区残疾人的就业现状 |
二、H社区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 |
三 、H社区残疾人就业服务的需求评估 |
第二节 残疾人社区就业服务的供给分析 |
一、H社区残疾人就业服务的供给数量不足 |
二、H社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供给质量不高 |
三、H社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供给结构失衡 |
第三节 H社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原因 |
一、H社区残疾人就业专项服务内容单一 |
二、H社区与服务支持主体合作意识单薄 |
三、H社区内残疾人就业岗位类型有限 |
四、H社区内残疾人就业服务人员数量不足 |
第三章 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社区就业服务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社区就业服务的必要性 |
一、发挥整合资源的优势提高H社区残疾人的就业率 |
二、淡化残疾人就业服务的行政色彩 |
三、在社会工作指导下改善残疾人就业层次低的问题 |
第二节 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社区就业服务的可行性 |
一、社会工作机构已具备介入残疾人就业服务领域的外在条件 |
二、社会工作的服务原则在残疾人就业服务中有重要作用 |
三、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在残疾人就业服务中优势显着 |
第四章 社会工作在残疾人就业服务中的运用 |
第一节 增强残疾人社区就业服务的社会支持 |
一、正式社会支持 |
二、非正式社会支持 |
第二节 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实务方法运用 |
一、社会工作在残疾人工作中的实务方法 |
二、个案管理介入残疾人社区就业服务的优势 |
第五章 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社区就业服务模式的积极转变 |
第一节 积极福利思想的运用 |
一、社工促进残疾人社区就业服务目标理念的转变 |
二、社工倡导残疾人社区就业政策法规科学化 |
三、社工引导残疾人在社区就业服务中个体角色的转变 |
第二节 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
一、社工增强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社区支持能力 |
二、社工推动就业服务主体多元化的发展 |
三、社工加大残疾人的亲友支持力度 |
四、社工注重就业服务水平专业化的提升 |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残疾人服务对象访谈提纲 |
附录二: 社区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退役军人服务现状与社会工作介入策略研究 ——以清远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
(四)研究目的 |
(五)研究方法 |
1、问卷法 |
2、访谈法 |
3、文献研究法 |
(六)研究思路 |
(七)研究创新点 |
1、研究对象代表性强 |
2、研究资料较丰富 |
3、研究领域具有创新性 |
二、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退役军人 |
2、退役军人服务 |
3、社会工作 |
(二)理论基础 |
1、服务型政府理论 |
2、社会支持系统理论 |
三、清远市退役军人服务现状与需求分析 |
(一)清远市退役军人服务现状 |
1、服务机构建设情况 |
2、服务开展及其效果 |
3、当前退役军人服务的新趋势 |
(二)清远市退役军人基本情况 |
1、人员结构情况 |
2、退役军人信访群体划分 |
(三)清远市退役军人需求分析 |
1、就业创业需求 |
2、社会适应心理调适需求 |
3、生活保障需求 |
4、医疗保障需求 |
5、荣誉激励需求 |
四、清远市退役军人服务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
(一)清远市退役军人服务的困境 |
1、信访业务高位运行,各级工作人员疲于应付 |
2、工作力量薄弱,制约服务工作有效开展 |
3、社会力量参与度不足 |
4、退役军人社会支持不足 |
(二)清远市退役军人服务困境的成因分析 |
1、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原因 |
2、管理体制的原因 |
3、服务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的原因 |
4、退役军人自身的原因 |
五、社会工作介入退役军人服务的策略 |
(一)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 |
1、退役军人服务机构是社会工作介入的有效载体 |
2、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包括退役军人 |
3、社会工作服务退役军人的理念和方法科学有效 |
(二)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 |
1、根植社会工作价值理念 |
2、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岗位 |
3、开发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
4、推动社会工作机构积极参与 |
5、构建退役军人社会支持网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城镇二孩家庭的育儿支持生态研究 ——以A省D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育儿支持生态研究 |
1.2.2 国外育儿支持生态研究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主要创新点 |
2.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育儿困境 |
2.1.2 育儿支持生态 |
2.2 理论基础 |
2.2.1 性别分工理论 |
2.2.2 生态系统理论 |
3.A省D县城镇二孩家庭育儿支持生态的现状 |
3.1 调查研究设计 |
3.2 D县城镇二孩育儿支持系统的主要构成 |
3.2.1 微观系统 |
3.2.2 中观系统 |
3.2.3 宏观系统 |
4.A省D县二孩家庭育儿支持系统中的失调与存在的问题 |
4.1 微观系统:核心家庭与扩展家庭难以独自担当支持大任 |
4.2 中观系统:亲朋、社区、市场及慈善组织支持不足 |
4.2.1 传统亲朋网络结构的消失 |
4.2.2 社区育儿支持服务的缺失 |
4.2.3 企业制度不友善,管理僵化 |
4.2.4 慈善机构及相关民间组织过少 |
4.2.5 育儿市场监管不足 |
4.3 宏观系统:育儿支持政策和儿童福利法案尚待完善 |
4.3.1 公共育儿资源投入不足 |
4.3.2 儿童福利法案不够健全 |
5.优化我国城镇二孩家庭育儿支持生态体系的建议 |
5.1 微观系统:整合家庭育儿支持资源 |
5.1.1 夫妻合理育儿分工 |
5.1.2 调适代际关系,发挥扩展家庭的代际育儿支持作用 |
5.1.3 培育健康育儿理念,营造家庭友好氛围 |
5.2 中观系统:加强社区、企业、市场和第三部门的育儿支持体系 |
5.2.1 完善社区育儿体系 |
5.2.2 推动企业实行生育友好型政策 |
5.2.3 优化市场服务供给,加强市场监督 |
5.2.4 建设并整合第三部门力量 |
5.3 宏观系统:加强整体育儿政策体系和相关法律建设 |
5.3.1 加大公共托幼服务投入 |
5.3.2 优化育婴假政策 |
5.3.3 推进儿童福利法案 |
6.研究结论与研究局限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结果 |
致谢 |
附录 |
(10)韧性城市视角下城市社区减灾能力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现实需求 |
1.1.3 理念基础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主要概念界定 |
1.3.1 韧性 |
1.3.2 城市社区 |
1.3.3 社区减灾 |
1.3.4 评价体系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理论及实践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理论与实践研究 |
1.5.2 国内理论与实践研究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韧性城市与城市社区减灾的相关性分析 |
2.1 韧性城市分析 |
2.1.1 韧性城市概念 |
2.1.2 韧性城市内涵 |
2.1.3 韧性城市框架 |
2.2 城市社区及其灾害特点 |
2.2.1 城市社区特点 |
2.2.2 社区灾害特点 |
2.3 城市社区减灾分析 |
2.3.1 城市社区减灾现状 |
2.3.2 城市社区减灾存在的问题 |
2.4 韧性城市视角下的社区减灾体系 |
2.4.1 契合度分析 |
2.4.2 体系构建 |
2.4.3 体系构成 |
第3章 韧性城市视角下社区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体系建立的基础 |
3.1.1 选定评价方法 |
3.1.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
3.1.3 评价体系适用场景和应用价值说明 |
3.2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与原则 |
3.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3.2.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3 韧性城市视角下社区减灾能力评价指标选取与分析 |
3.3.1 评价指标初筛 |
3.3.2 评价指标最终确定 |
3.3.3 选取优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韧性城市视角下社区减灾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研究 |
4.1 韧性城市视角下社区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确定 |
4.1.1 计算权重值的基本方法 |
4.1.2 一级指标权重计算 |
4.1.3 二级指标权重计算 |
4.1.4 三级指标权重计算 |
4.2 韧性城市视角下社区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
4.2.1 一级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
4.2.2 二级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
4.3 韧性视角下社区减灾能力指标评分标准及评价结果等级说明 |
4.3.1 社区减灾能力指标评分标准 |
4.3.2 社区减灾能力评价结果等级说明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南京七家湾社区减灾能力评价实证 |
5.1 项目概况 |
5.1.1 七家湾社区背景 |
5.1.2 七家湾社区概况 |
5.2 韧性城市视角下社区减灾能力评价 |
5.2.1 各指标分析及得分 |
5.2.2 评价结果计算 |
5.3 结果分析 |
5.3.1 高得分指标分析 |
5.3.2 低得分指标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韧性城市视角下城市社区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指标内容筛选表 |
附录 2 韧性城市视角下城市社区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指标权重打分调查问卷 |
附录 3 南京七家湾社区减灾能力建设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构建城镇灵活就业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政策视域下的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研究[D]. 褚雷. 山东大学, 2021(11)
- [2]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促进机制研究[D]. 黄思慧. 河北大学, 2021(02)
- [3]疫情影响下零工经济从业者的社会支持研究 ——以微信群日结家政小时工为例[D]. 刘万丽.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2)
- [4]社会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的模式优化研究 ——基于J省J县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扶贫实践[D]. 孟莉莉. 吉林大学, 2021(01)
- [5]社会支持对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影响研究 ——以淄博市为例[D]. 王雪薇.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6]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社会化探索 ——以上海市为例[D]. 何秀.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残疾人社区就业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Y市H社区为例[D]. 王亚文. 扬州大学, 2021(09)
- [8]退役军人服务现状与社会工作介入策略研究 ——以清远市为例[D]. 郑松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城镇二孩家庭的育儿支持生态研究 ——以A省D县为例[D]. 孙志鹏. 安徽工业大学, 2020(07)
- [10]韧性城市视角下城市社区减灾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 石媛.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