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增强培养的新生大鼠 DRG 神经元中 ATP 激活的电流

多巴胺增强培养的新生大鼠 DRG 神经元中 ATP 激活的电流

一、多巴胺增强培养新生大鼠DRG神经元ATP激活电流(论文文献综述)

杨小荣[1](2021)在《BNP/NPR-A/PKG/BKCa在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脊髓中枢的活化状态及调控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模型的建立目的:观察化学性刺激大鼠前列腺后血浆P物质及β-内啡肽的含量变化,相应脊髓节段星型胶质细胞活化的状况,建立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模型(NPP),为研究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的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取6只用作假手术组,其余18只于前列腺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CFA)制备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然后再随机分为造模3d、7d、10d组,每组6只大鼠。采用HE染色观察前列腺组织形态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浆SP物质和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并结合Imagepro-Plus6.0图像测量软件检测大鼠脊髓中枢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累积光密度值(IOD值)变化。结果:1、HE染色:造模3d组炎症反应轻微,7d组炎症反应强烈,10d组炎症反应与7d组基本一致、达高峰;2、ELISA法检测:各模型组大鼠血浆SP物质含量高于假手术组、血浆β-内啡肽含量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免疫荧光染色:各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GFAP表达的总光密度值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SP物质、β-内啡肽ELISA检测结果及GFAP表达的检测结果与前列腺炎症反应程度在时相上基本一致。结论:CFA诱导的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可以引起血浆中疼痛递质P物质释放增加及β-内啡肽释放减少,脊髓背角星型胶质细胞活化及其标志物GFAP表达增强,并使大鼠产生明显的炎性疼痛,在CFA刺激后第7天疼痛最强烈并稳定。第二部分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脊髓中枢BNP及NPR-A的活化状态目的:研究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疼痛大鼠造模过程中脊髓背根神经节中BNP及NPR-A的表达水平,探讨BNP/NPR-A介导的信号通路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的关系。方法:100只SPF级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取50只作为假手术对照组,余50只于前列腺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制备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疼痛模型,然后再随机分为建模3、7、10、14、28d组,每组10只。采用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前列腺组织腺腔形态、血管扩张程度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检测实验组、对照组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中BNP及NPR-A的表达情况。结果:1、前列腺组织HE染色情况:3d组炎症反应轻微(血管轻度扩张充血,血管周围和间质内可见少量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7d组炎症反应强烈(血管扩张充血严重且破裂,血管周围和间质内可见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10d组炎症反应与7d组基本一致、达高峰,14d及28d组炎症反应轻微;2、BNP及NPR-A的表达情况:实验组中3d组、7d组、10d组、14d和28d组脊髓背根神经节中BNP、NPR-A表达量较对照组上调,其中7d、10d组上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前列腺炎症反应程度在时相上基本一致。结论:BNP,NPR-A在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脊髓神经节中表达上调;BNP及NPR-A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炎性疼痛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第三部分BNP、PKG抑制剂及BKca抑制剂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脊髓中枢神经节痛觉神经元K离子电流的影响目的:BNP、PKG抑制剂及BKca抑制剂鞘内注射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模型,检测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模型脊髓中枢神经节痛觉神经元K离子电流的影响;方法:50只SPF级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取10只作为假手术组,余40只于前列腺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制备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模型;于造模第7天开始鞘内注射BNP、PKG抑制剂及BKca抑制剂,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前列腺炎性疼痛组,鞘内注射BNP组,鞘内注射PKG抑制剂+BNP组,鞘内注射BKca抑制剂+BNP组,每组10只。BNP鞘内注射5天后分别提取脊髓中枢神经节,膜片钳技术检测C痛觉神经元Bkca通道上K离子电流。结果:C痛觉神经元Bkca通道上K离子电流的情况:1、前列腺炎性疼痛组较假手术组K离子电流减少;2、鞘内注射BNP组较前列腺炎性疼痛组K离子电流增加;鞘内注射PKG抑制剂+BNP组较鞘内注射BNP组K离子电流减少;鞘内注射BKca抑制剂+BNP组较鞘内注射BNP组K离子电流减少。结论:激活BNP/NPR-A/PKG/BKCa信号通路能降低NP疼痛大鼠脊髓中枢神经节中痛觉神经元的兴奋性,恢复痛觉神经元的超敏状态,起到抑制疼痛的作用。第四部分鞘内注射BNP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镇痛作用目的:观察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NPP)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小胶质细胞补体受体–3(CR3/CD11B)表达的变化,探讨鞘内注射BNP缓解NPP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为BNP用于临床治疗NPP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组(NPP模型)、NNP+鞘内注射BNP组(BNP组),每组各10只,采用CFA前列腺内注射建立NNP模型,然后鞘内注射BNP 5d后取L6-S1段脊髓;2.免疫荧光法并结合图形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大鼠脊髓背角GFAP及CR3/CD11B含量的变化。结果:GFAP及CR3/CD11B表达的累积光密度值,NPP模型组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NP+鞘内注射BNP组GFAP表达及CR3/CD11B表达均低于NN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鞘内注射BNP可使NNP大鼠模型L6-S1脊髓GFAP及CR3/CD11B表达下调,能够抑制NNP引起的慢性疼痛。

刘振辉[2](2021)在《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制备具有导电功能的多微通道多壁碳纳米管琼脂糖导电支架,并对其进行表征,验证其生物相容性,利用支架进行细胞三维立体培养,研究电刺激对RSC96细胞生长的影响。(2)制备具有取向性纳米纤维的PLLA纤维膜,并对其进行表征,验证其生物相容性,研究纤维取向性对RSC96细胞信号蛋白的影响。(3)制备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将支架植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探讨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对大鼠坐骨神经修复效果和机制。方法:(1)利用梯度冷冻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出具有多微通道多壁碳纳米管琼脂糖导电支架。通过微结构、溶胀和脱溶涨、导电率、形状记忆功能、载药及药物释放性能、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对制备的多微通道多壁碳纳米管琼脂糖导电支架进行表征,对三维立体培养的RSC96细胞进行组织学评价,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生长行为。(2)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具有取向纳米纤维的PLLA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力学性能、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对制备的PLLA纤维膜进行表征。利用免疫荧光技术研究纤维取向性对RSC96细胞ERK、P38MAPK、MEK和LRP4蛋白的影响。(3)利用定制的模具制备多微通道导电支架,将第二部分制备的高取向PLLA纤维膜和定制的多微通道导电支架组合成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并将神经支架植入到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处。将实验动物分为支架组(S)、支架联合电刺激组(S&E)和自体神经移植组(AT),通过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神经电生理检测、肌肉组织学检测、再生神经的组织学检测来分析仿生导电神经支架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结果:(1)加入的多壁碳纳米管没有影响琼脂糖支架的孔隙组成比和形状记忆功能,但0.025%wt多壁碳纳米管提高了支架在溶胀平衡状态下的溶胀率和保水能力。多壁碳纳米管改变了琼脂糖支架的电导率、载药及药物释放能力和力学性能。高浓度多壁碳纳米管对RSC96细胞和PC12细胞的增殖有一定影响。电镜下PC12细胞在多壁碳纳米管琼脂糖支架上生长状态良好。多壁碳纳米管的加入未改变RSCs细胞的S100β表达量。当电刺激存在时,RSC96细胞层沿支架纵轴排列较好,0.025%MWCNT-琼脂糖支架和0.05%MWCNT-琼脂糖支架表现出更好的细胞黏附性。(2)制备的PLLA纤维膜为多孔结构,纤维大部分为取向排列,高取向纤维膜的纤维取向性更高,其表面光滑,粗细均匀,纤维间形成立体的三维孔隙并分布于整个纤维膜。取向PLLA纤维膜的拉伸强度为(59.06±2.49)MPa,取向PLLA纤维膜的拉伸强度为(56.82±2.80)MPa,两种纤维膜拉伸强度没有统计学差异;取向PLLA纤维膜的杨氏模量为(1037.07±133.30)MPa,高取向PLLA纤维膜的杨氏模量为(971.45±112.39)MPa,两种纤维膜杨氏模量没有统计学差异;取向PLLA纤维膜的断裂伸长率为364.48±53.79,高取向PLLA纤维膜的断裂伸长率为356.89±40.21,两种纤维膜断裂伸长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增加PLLA纤维膜的取向,并未明显改变纤维膜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断裂延伸率。改变纤维膜的纤维取向程度,对PLLA纤维膜的降解速率没有影响。取向PLLA纤维膜和高取向PLLA纤维膜对RSC96细胞的增殖均没有影响。和取向性纤维膜相比,高取向的PLLA纤维膜上的RSC96细胞呈现出现明显的丝状伪足,沿着排列整齐的纳米纤维延伸。和取向性PLLA纤维膜相比,高取向PLLA纤维增加了RSC96细胞ERK、P38 MAPK、MEK和LRP4蛋白表达量(P<0.01)。(3)制备的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跟大鼠坐骨神经匹配良好,植入神经缺损出未见异物反应。S&E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神经电生理结果、肌肉组织学结果、轴突和髓鞘再生效果接近AT组,好于S组。术后12周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F-H蛋白和S00-β蛋白表达,S&E组和AT组的高于S组(P<0.01),而S&E组接近AT组。LRP4蛋白和P38MAPK蛋白表达,AT组高于S组(P<0.01),但AT和S&E组,S&E组和S组相比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K蛋白和MEK蛋白表达情况,AT组高于S组和S&E组(P<0.01),S&E组和S组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多壁碳纳米管琼脂糖支架具有高的孔隙率、一定的形状记忆功能、载药及药物释放能力、导电能力,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电刺激存在时,具有导电性能的多壁碳纳米管琼脂糖支架对RSC96细胞生长具有引导作用。(2)和取向性的PLLA纤维膜相比,高取向性的PLLA纤维膜未改变其力学性能、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但增加了ERK、P38 MAPK、MEK和LRP4蛋白的表达量,能引导RSC96细胞生长和迁移,这有利于其在周围神经再生中的应用。(3)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联合电刺激能够增强周围神经再生。电刺激可能通过ES通过与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促进周围神经再生,ERK、P38MAPK、MEK和LRP4可能参与周围神经再生。

闫欢欢[3](2020)在《贻贝仿生导电性苯胺齐聚物生物材料的制备及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导电高分子以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生物医学领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探索。导电高分子,如聚苯胺、聚噻吩等在提供导电性的同时,本身表现出良好的氧化还原活性即电活性,能够诱导细胞生长和分化。但这些导电聚合物用于组织工程时,不可降解性、不可吸收性和加工性差等成为限制它们应用的主要因素,因此多种类型的可降解导电性和电活性高分子被设计和合成。苯胺齐聚物(如苯胺三聚体、四聚体等低聚体)具有规整的分子结构、可逆的氧化还原性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可在生理环境中通过肾脏清除并排出体外。因此,开发基于苯胺齐聚物的可降解功能支架材料用于组织工程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外加电刺激被报道可以有效的调控细胞行为和促进组织再生,而包含苯胺齐聚物的导电生物材料可以实现局部定位电刺激,提高电刺激效率,从而更好的调控细胞粘附、迁移、增殖和分化。然而,简单有效地合成出生物相容、成型方便的导电性和电活性聚合物依然是组织工程中的难点和挑战,有待进一步设计和挖掘。因此,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导电性和电活性聚合物,进一步通过静电纺丝和静电滴球技术等分别制备了图案化导电性纳米纤维毡和电活性微球等不同应用形式的材料,然后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系统地评价了它们潜在的生物医用前景,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的内容。(1)我们以苯胺四聚体、多巴胺和聚乙二醇为原料,通过自由基加成反应合成了具有粘附性的导电无规共聚物poly(ATMA-co-DOPAMA-co-PEGMA)(PAT)。该材料不仅保持一定的导电性和电活性,还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血液相容性,结合电刺激具有协同提高MC3T3-E1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外基质钙沉积和成骨基因表达的特性。贻贝来源多巴胺分子的引入赋予材料良好的粘附性和生物相容性,使其应用形式更灵活、更广泛。(2)在高碘酸钠作用下,将上述电活性共聚物(PAT)通过其多巴胺段的氧化还原反应修饰于可降解PLGA/HA微球上,制备出电活性微球(PAT@HA/PLGA)。进一步地将含YKYKY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在酪氨酸酶作用下转变为DOPA-IGF-1并固定于微球表面,制备出具有电活性和生物活性的可降解微球。体外细胞培养表明,所制备的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显着提高成骨细胞增殖效率和分化的特性。将不同功能性微球注射到5 mm尺寸的大鼠颅骨临界缺损处,植入8周后的修复结果表明,电活性和生物活性微球可显着促进缺损处新骨的生成和骨愈合效果。(3)将PAT共聚物和聚己内酯(PCL)复合,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出生物降解的图案化导电性纳米纤维毡,利用PAT内的DOPA分子将神经生长因子(NGF)修饰于纤维表面,进而应用于神经组织工程。获得的导电纤维毡具有连续交替的谷和脊图案化结构。在电刺激下,具有特定形貌的的导电性纤维毡固定有NGF后,对神经干细胞(NSCs)的增殖和分化具有正向协同作用,促进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并抑制向星形胶质细胞方向的分化,表明有利于神经的再生与修复。(4)将苯胺三聚体和PCL通过逐步加成反应合成了导电聚合物(PCL-IPDI-AT),以高温溶剂蒸发法制备了形状记忆性的导电弹性体薄膜,并初步探索了其体外生物相容性和应用性。该共聚物薄膜具有尺寸均一的多孔结构、优异的可拉伸性和形状记忆性。这种具有导电性、一定粗糙度和多孔结构的导电弹性体材料在电刺激下促进了成骨细胞的生长和成骨分化。综上所述,我们制备的多种应用形式的导电性和电活性功能支架材料不仅加快细胞间电信号的传导,而且在外加电刺激的作用下可调控植入材料表面的细胞行为,进而有效的促进了细胞的功能性分化以及体内缺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李文迁[4](2020)在《SIRT3通过调控小胶质细胞分化和凋亡改善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炎症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态失衡的结果,即使在撤除原发致痛诱因后仍迁延不愈。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由外周神经损伤发展形成,持续时间长且难以根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常驻巨噬细胞,通过表型分化异质性发挥着“促炎”和“抗炎”的双重功能,维护中枢炎症的稳态。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之一。本研究通过基因富集分析筛选小鼠在CCI疼痛慢性化过程中的差异基因集,再根据主要差异基因集间的相关性确定研究对象。SIRT3是端粒保护蛋白Sirtuins家族成员之一,特异性定位于线粒体且参与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和蛋白乙酰化水平,与细胞生存和死亡、线粒体代谢、免疫和炎症以及昼夜节律等基本生物功能息息相关;SIRT3属于III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通过降低活性氧簇、激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保护线粒体免受DNA损伤和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死亡。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IRT3蛋白在小鼠大脑皮层、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中的基础表达量较低,而在CCI痛觉敏化发生早期表达增高,随着慢性疼痛的发展SIRT3蛋白表达量逐渐减少。在CCI痛阈值测试中,Sirt3基因敲除(Sirt3-/-)小鼠的异常性疼痛和痛觉过敏症状明显比野生型(Sirt3+/+)小鼠更为严重,且疼痛程度的加剧在CCI后期更显着。Sirt3-/-小鼠大脑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的转录水平也显着高于野生型小鼠。本研究体系中CCI诱导的慢性疼痛使小胶质细胞大量增殖并发生形态学改变。在疼痛相关脑区,Sirt3-/-小鼠的小胶质细胞数量要高于野生型小鼠;然而就CCI引起的小胶质细胞相对增殖量而言,Sirt3-/-小鼠却比野生型小鼠更少。通过流式细胞分析,下调Sirt3基因能够抑制小胶质细胞“抗炎”表型,使M2型标记物CD206降低、“促炎”的M1型标记物CD45、CD68和CD86增高。挑选出Sirt3-/-小鼠和Sirt3+/+小鼠在CCI术后发生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者,取其脑组织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将Sirt3-/-小鼠和Sirt3+/+小鼠脑组织间的差异基因集比对KEGG信号通路数据库,发现SIRT3改善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症状和神经炎症的转归可能与细胞因子受体、烟酰胺类代谢、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和JAK/STAT信号通路密切相关。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定量分析,CCI发病过程中小鼠大脑中p-STAT1(磷酸化的STAT1)、p-STAT3、p-STAT6和p-P65(NF-κB)的变化趋势均类似于SIRT3,即在疼痛急性期增高,在疼痛慢性化过程中降低。在原代培养的Sirt3-/-小鼠的小胶质细胞中,p-JAK1、p-STAT1、p-P65在“促炎”(INFγ/LPS)或“抗炎”(IL-4)介质的刺激下都明显增高。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沉默HMC3小胶质细胞的Sirt3基因后,p-JAK1在促炎刺激下亦明显增高。相反,Sirt3-/-原代小胶质细胞中p-STAT6在IL-4刺激下明显降低,p-STAT3不受IL-4或IFNγ的影响而在LPS(脂多糖为小胶质细胞激动剂)刺激下明显降低。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M2型小胶质细胞标记物)在Sirt3-/-小胶质细胞中表达也明显降低。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表明SIRT3与STAT1或STAT3存在相互作用,SIRT3对STAT1和STAT3产生依赖于酶活性的去乙酰化修饰。STAT1和NF-κB-P65磷酸化激活后能够转录调控下游的促炎相关基因。而SIRT3的过表达恰能抑制p STAT1和p P65。相反,SIRT3的过表达使p STAT3增高,有利于调控下游的抗炎相关基因转录。rt/q PCR定量分析了小胶质细胞不同表型的相关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发现Sirt3-/-小鼠的原代小胶质细胞在特定刺激下,TNF-α、i NOS、IL-6、CX3CL1和CXCL11等促炎介质的转录增加而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转录减少,表明SIRT3抑制了M1型小胶质细胞的功能而促进M2型小胶质细胞的抗炎效应。对Sirt3-/-和Sirt3+/+小鼠在CCI病程各关键时间点采集的脑组织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和分析筛选发现,促凋亡蛋白XIAP相关因子1(XIAP-associated factor 1,XAF1)和鸟苷酸结合蛋白2(Guanylate-binding protein 2,GBP2)的m RNA表达量在Sirt3+/+样本中极低而在Sirt3-/-样本中呈现“去抑制性”激增,且表达差异随CCI的演变呈递增趋势。鉴于Xaf1和Gbp2的转录都受到I型干扰素的调控,XAF1和GBP2又可增强IFN-β(I型干扰素的一种)诱导的细胞凋亡;本研究将3-TYP(SIRT3特异性抑制剂)作用于HMC3小胶质细胞后给予LPS刺激,发现3-TYP作用后的HMC3细胞中IFN-β的转录水平较对照明显增高。同样在LPS刺激下,Sirt3-/-小鼠的小胶质细胞中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乙酰化的H4K16、H3K27和H3K56)以及活化的Caspase3(引起细胞凋亡的蛋白酶)明显增高。表明SIRT3使小胶质细胞的组蛋白去乙酰化并抑制了LPS刺激下I型干扰素诱导的细胞凋亡。有趣的是,SIRT3所抑制的STAT1和NF-κB-P65(促进M1型分化)亦是促凋亡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综合上述,疼痛刺激以及疼痛的慢性化使中枢神经系统中的SIRT3发生适应性变化,而SIRT3缺失会加重CCI小鼠的症状(异常性疼痛和痛觉过敏)和神经炎症。SIRT3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潜在的保护作用一方面是通过对小胶质细胞表型分化的调控,即抑制M1促炎表型、促进M2抗炎表型的分化;另一方面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凋亡、增强脑组织对慢性疼痛刺激的耐受能力,使中枢炎症朝着有利于组织修复、内环境稳态的方向发展。

郭立强[5](2019)在《Piezo2通道在早泄外周神经敏感化中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Schapiro等人在1943年首次提出早泄这一概念以来,早泄的具体定义就一直存在争论。早期的早泄的定义通常由各类专业学术组织或者个人整理,然而这些定义普遍存在缺陷,主要包括:非循证的、缺乏专业的操作标准、过分含糊、以及过分依赖于诊断者的主观判断。直到2013年ISSM召开专家会议,才完善了原发性早泄和继发性早泄的定义。早泄的病因复杂,阴茎感觉神经敏感化在早泄发生中的作用逐步受到关注。Xin等人通过对120例原发性早泄患者与对照进行阴茎震动阈值的测定,证实原发性早泄患者阴茎头及阴茎体对震动刺激的阈值明显降低。与Xin等人的研究相反,Salonia等发现早泄患者存在阴茎去敏感化,而非阴茎敏感化。我们认为,造成这种不一致的原因是大多数研究早于新的ISSM关于早泄的定义,因此,“正常”和“早泄”的定义在不同的研究之间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标准。此外,相对较小的样本量也导致了研究结论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因此,我们应用ISSM最新的早泄定义筛选病人,并使用阴茎生物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重新评估阴茎神经敏感化和原发性早泄之间的关系。为深入研究原发性早泄的发病机制及病理过程,我们采用基于射精连续统一理论方式建立早泄大鼠模型,并为进一步研究早泄外周神经敏感化的机制奠定基础。Piezo通道是2010年由Coste等首先发现并证实具有完全独立的机械刺激敏感性,这一发现被认为在神经生物学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虽然Piezo2通道在正常触觉感受中的作用已被肯定,但该通道在阴茎机械感受中的生理作用,特别是在早泄外周感觉神经敏感化中的作用尚无研究。本研究中,我们的通过自然筛选方式建立早泄大鼠模型,逐步明确阴茎神经末梢及支配阴茎的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上是否有Piezo2表达。然后进一步探索阴茎DRG神经元上Piezo2通道表达及功能变化在阴茎机械刺激敏感化(外周敏感化)中的作用。第一部分:阴茎神经敏感化在早泄中的作用目的:评估阴茎神经敏感化和原发性早泄之间的关系。方法:1.连续纳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以“射精过快”为主诉的患者共420例,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及可能存在受试者偏倚的,213例原发性早泄患者被纳入研究。2.要求患者在四周时间内至少有四次性交,根据患者报告,记录阴道内射精潜伏期(秒表法)。根据IELT将所有原发性早泄患者分为轻度早泄组:IELT≥30s且≤60s,共152人;重度早泄组:IELT<30s,共61人,剩余的124例患者由于不符合早泄的诊断标准而被作为对照组。3.阴茎皮肤感觉阈值通过阴茎生物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综合评估并记录。结果:1.阴茎感觉阈值与IELT之间的相关性分析:(1)在对照组中,阴茎感觉阈值与IELT之间未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阴茎头:rs=0.127,P=0.161;阴茎体:rs=0.156,P=0.084)。在早泄组中阴茎感觉阈值与IELT之间具有明显正相关性(阴茎头:rs=0.349,P=0.0001;阴茎体:rs=0.341,P=0.0001)。(2)在轻度早泄组中,阴茎感觉阈值与IELT之间具有明显正相关性(阴茎头:rs=0.315,P=0.0001;阴茎体:rs=0.27,P=0.001)。(3)在重度早泄组中,阴茎感觉阈值与IELT之间也具有明显正相关性(阴茎头:rs=0.389,P=0.002;阴茎体:rs=0.354,P=0.005)。3.阴茎感觉阈值作为判断早泄严重程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ROC曲线:(1)早泄的龟头阈值的截断值为 4.25V(AUC:0.852,95%CI:0.813-0.892),该值对于区分早泄的状态具有73.4%的灵敏度和83.6%的特异度。(2)早泄的阴茎体阈值4.15V作为预测早泄严重程度的截断值水平。该值的AUC为 0.893(95%CI:0.895-0.927),灵敏度为 77.4%,特异性为 86.996。结论:原发性早泄患者阴茎外周神经存在敏感化,阴茎感觉敏感化可能是导致原发性早泄患者IELT较短的主要因素。此外,阴茎感觉阈值是预测早泄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第二部分原发性早泄大鼠模型的建立目的:基于射精连续统一理论,评价自然筛选建立原发性早泄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1.选取雄性Wistar大鼠170只,雌性Wistar大鼠85只,首先对雌鼠进行手术去势,然后在实验前48h注射苯甲酸雌二醇20μg(溶解于0.1ml的芝麻油),在实验前4h皮下注射黄体酮500μg(溶解于0.1ml的芝麻油)来诱导雌鼠发情。2.筛选实验时间为19:00-21:00,将雄性大鼠和预先激素诱导处理完毕雌性大鼠1:1合笼,交配实验连续进行6次,每周1次,由于雄性大鼠交配逐步趋于稳定,故记录后3次大鼠的交配过程。3.记录骑跨潜伏期、射精潜伏期、插入潜伏期、射精次数和骑跨次数等指标。4.根据EF均值将雄鼠分为三组,其中EF均值≤1划分为“射精延迟”组,1<EF均值≤2.5划为“射精正常”组,EF均值>2.5划为“射精过快”组结果:最终成功记录了 134只雄性大鼠的后3次交配过程,其中“射精正常”组雄性大鼠104只,平均射精次数为2.07±0.74;“射精延迟”组雄性大鼠14只,平均射精次数0.63±0.42;“射精过快”组雄性大鼠16只,平均射精次数4.04±0.56。“射精过快”组雄性大鼠的EL值较“射精正常”及“射精延迟”组大鼠明显缩短,“射精过快”组雄性大鼠的MF值较“射精正常”及“射精延迟”组大鼠显着减少,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EF值可有效地筛选出“射精过快”的雄性大鼠,该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对深入研究原发性早泄具有重要意义。第三部分阴茎DRG神经元机械感受Piezo2通道参与早泄发生的实验研究目的:应用分子生物学、电生理学及行为学等方法,研究Piezo2通道在早泄大鼠阴茎DRG神经元的表达及功能变化。方法:1.背根神经节(DRG)的标记及分离:将Dil(1,1’-双十八烷基--3,3,3’-四甲基-吲哚-羰花青-高氯酸盐)染料注射到阴茎龟头逆行标记背根神经节神经元,10-14天后麻醉大鼠,手术分离双侧L6-S1 DRGs,显微镜下取出。2.免疫组化分别观察阴茎神经末梢及阴茎DRG上Piezo2表达情况。3.免疫组化及RT-PCR定量检测比较Piezo2通道在早泄大鼠和正常大鼠阴茎L6-S1 DRGs的差异表达。4.钙成像技术:首先在荧光显微镜找到DiI标记的DRG神经元,然后将玻璃微电极呈45度角接近细胞,并给与4um位移的机械刺激,刺激的同时记录神经元胞内钙离子信号的变化。5.膜片钳技术:以MP-285微操将刺激电极呈45度角接近细胞,并给予4um位移的机械刺激步进,记录电极记录膜内向电流变化。6.FM1-43对机械电流的阻断作用:在给予细胞第一次机械刺激后,应用Piezo2通道的特异性阻断剂FM1-43(10 uM)5分钟,然后再给予第二次机械刺激,并分别记录膜内向电流变化。7.Piezo2的反义寡核苷酸干扰:将预先筛选的正常大鼠分成对照组,错义寡核苷酸组,反义寡核苷酸组三组,先用DiI染料标记,然后进行手术鞘内置管,并应用微量注射器注射寡核苷酸。8.寡核苷酸干扰后的免疫组化和PCR检测:将寡核苷酸干扰大鼠按照前述的方案进行Piezo 2免疫组化及PCR检测及定量分析,证实寡核苷酸干扰的有效性。9.寡核苷酸干扰后的膜片钳研究:经寡核苷酸干扰的大鼠,按照前述的方案进行膜片钳检测,记录机械刺激诱发的电流变化。10.反义寡核苷酸干扰后的早泄大鼠行为学观察:对预先筛选的射精过快大鼠进行寡核苷酸干扰,观察反义寡核苷酸干扰后大鼠性行为学指标的变化。结果:1.免疫组化显示:Piezo2通道在大鼠龟头神经末梢及L6-S1 DRG均有丰富表达。2.免疫组化及RT-PCR定量分析显示:Piezo2通道在早泄大鼠DRG中的表达较正常大鼠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相同机械刺激下早泄大鼠胞内钙升高幅度(2.62±0.61)明显大于正常大鼠(1.84±0.5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4.机械刺激可诱发一种快速激活且快速失活的内向电流,该电流可被Piezo2通道的特异性阻断剂FM1-43阻断(P<0.01)。早泄大鼠机械刺激诱发内向电流密度为15.12±5.03pA/pF明显高于正常大鼠机械刺激诱发内向电流密度9.78±3.52A/pF,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5.早泄大鼠DRG神经元电流的激活时间为915±150ms,电流失活至80%的时间为670±200ms;正常大鼠DRG神经元分别为680±110ms,和510±150ms,两组大鼠机械诱导的电流的激活和失活特性无明显差异(P>0.05)。6.免疫组化和PCR定量检测分析显示:Piezo2通道在反义寡核苷酸组大鼠阴茎DRG中表达较错义寡核苷酸组和对照组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膜片钳显示机械刺激诱发的内向电流密度在反义寡核苷酸组为3.77±1.40A/pF,在对照组和错义寡核苷酸组分别为:9.81±4.12pA/pF和9.08±4.94pA/pF,三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但三组大鼠机械诱导的电流的激活和失活特性无明显差异(P>0.05)。8.反义寡核苷酸干扰的早泄大鼠和错义寡核苷酸组早泄组大鼠相比,反义组射精潜伏期值(EL)明显延长,骑跨次数(MF)明显增加,射精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Piezo2通道在大鼠龟头神经末梢及L6-S1的DRG上丰富表达,早泄大鼠DRG上Piezo2通道表达上调,机械刺激诱导的电流密度增强,且此通道电流可被Piezo2特异性阻断剂FM1-43阻断,同时,经Piezo2反义寡核苷酸干扰的大鼠机械电流密度明显降低,反义寡核苷酸干扰后早泄大鼠性行为指标明显改善,证实Piezo2通道在大鼠阴茎外周神经敏感化中起重要作用。

张力[6](2019)在《慢性痛诱发背根节神经元新生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慢性疼痛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如炎症痛、神经病理性痛和癌痛。常常引起焦虑与抑郁,从而加重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关于慢性痛的机制,研究最多的是神经元的可塑性改变。其中初级感觉神经元的过度兴奋和敏化(外周敏化),以及由转录、翻译和翻译后调节引起的脊髓、脑干和皮层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增强(中枢敏化)是目前认为最主要的两种机制。其它的神经元机制包括去抑制(减少抑制性突触传递),下行途径易化(如从脑干到脊髓),以及皮层和脊髓的长时程增强。这些神经元的改变参与持续疼痛的发展,与维持密切相关。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背根节的胶质细胞—卫星细胞也参与慢性痛的发生发展。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胶质细胞常常发生一定程度的去分化,甚至具备神经元发生的潜能。在外周神经系统,颈动脉体和肠神经节的胶质细胞在慢性缺氧和肠炎的情况下,会产生新的神经元,以适应疾病情况下机体功能的需求。考虑到背根节的卫星细胞在发育上与颈动脉体和肠神经节的胶质细胞都来自神经嵴,慢性痛情况下受累的背根节接收持续性的外周刺激,我们猜想:慢性痛情况下,背根节的卫星细胞是否也具有神经元发生的潜能?如果具有,卫星细胞可能以一种前所未料的方式参与慢性痛的病理改变。因此,本课题着重研究慢性痛条件下背根节的神经元发生及卫星细胞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由如下四部分实验组成:第一部分:慢性痛后背根节卫星细胞的活化目的:观察慢性痛后不同亚群卫星细胞的激活;方法: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BrdU掺入实验观察慢性痛后7天、14天不同亚群卫星细胞的增殖及去分化;结果:SNI和CFA处理都会诱导痛损伤侧背根节中Sox阳性、GFAP阳性和PDGFRα阳性卫星细胞增殖,并且诱导Sox阳性、GFAP阳性卫星细胞上调Nestin,PDGFRα阳性卫星细胞上调Sox10与Nestin。结论:慢性痛可诱导背根节卫星细胞的活化。第二部分:慢性痛条件下背根节的神经元发生目的:观察慢性痛条件下神经元的发生及新生神经元的类型;方法:采用BrdU掺入和DNA损伤/修复标记蛋白检测;结果:在痛诱导后14天和28天,我们分别观察到神经元标记蛋白DCX和NeuN与BrdU的双标,提示慢性痛可能诱导背根节神经元新生。神经元类型分析发现,BrdU主要存在于IB4和CGRP阳性的伤害性神经元中,而未与触觉感觉神经元(NF200阳性的神经元)共标。DNA损伤修复标记蛋白(γ-H2A.X)主要表达于损伤同侧背根节NF200阳性神经元;结论:慢性痛可诱导背根节中神经元新生,新生神经元主要为IB4阳性和CGRP阳性的伤害性感觉神经元。第三部分:慢性痛条件下新生神经元的来源目的:追踪慢性痛条件下神经元发生的起源;方法:采用基于Cre的细胞谱系追踪方法,用三种基因修饰小鼠对慢性痛下新形成的神经元进行细胞命运追踪;结果:基于PDGFRα-CreER:ROSA/YFP小鼠的细胞命运追踪未发现YFP标记的神经元。而采用GFAP-CreER:ROSA/YFP小鼠的细胞命运追踪结果显示,GFAP阳性细胞仅能产生IB4阳性的神经元;进而基于Sox2-CreER:ROSA/YFP小鼠,发现慢性痛模型下,Sox2阳性细胞可以产生IB4阳性和CGRP阳性神经元,且慢性痛时阻断外周钠通道活动可减少Sox2阳性卫星细胞来源的DRG神经元新生。结论:慢性痛条件下,PDGFRα阳性的卫星细胞不能产生新的神经元;GFAP阳性的卫星细胞仅能产生IB4阳性神经元;Sox2阳性的卫星细胞能够产生IB4阳性和CGRP阳性的神经元,且实验提示慢性痛诱导的DRG神经元新生依赖于外周传入。第四部分:胶质源性新生神经元功能特性的初步探索目的:检测新生的胶质源性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及其对capsicin的反应和TRPV1的表达;方法:实验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生物胞素细胞内标记及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结果:Sox2-CreER:ROSA/YFP小鼠或GFAP-CreER:ROSA/YFP小鼠背根节内YFP阳性神经元能够发放动作电位。与YFP阴性小细胞神经元相比,在同等刺激条件下,YFP阳性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发放次数较少,阈电位较低,基强度较高。膜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幅值无显着性差异。约44%的YFP阳性神经元可对辣椒素(capsicin)发生反应。SNI或CFA处理后1个月,约18%的YFP阳性神经元表达TRPV1;结论:慢性痛情况下背根节的新生神经元具备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

黄永明[7](2019)在《迷走神经上胃肠道伤害性感受器的鉴定及6-姜烯酚对其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躯体感觉中,伤害性感受器激活所介导的疼痛是机体的一个重要保护机制。随着TRP通道的发现,伤害性感受器介导疼痛的分子机制才有了更加深入研究,然而内脏感觉的研究由于客观的因素进展缓慢,特别是迷走神经在其中的作用及机制,其是否参与伤害性感觉的传导至今尚有争论。本文旨在对迷走神经上的胃肠道伤害性感受器基本特征进行鉴定,并研究了6-姜烯酚对其产生的作用及机制,探讨了6-姜烯酚抑制化疗后恶心呕吐的外周机制。方法:(1)通过改进已有的食管-迷走神经分离方法,建立了小鼠胃食管-迷走神经的分离和灌注系统;(2)对迷走神经节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分析TRPV1的表达情况;(3)利用我们课题组新构建的基因工程鼠Pirt-GCa MP6s小鼠,使用双光子共焦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进行实时的钙成像技术,研究神经元对各种伤害性刺激的反应以及功能变化;(4)利用经典电生理技术,即细胞外单个神经元动作电位记录,研究迷走神经元对各种伤害性刺激的反应以及功能变化;(5)结合双光子共焦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实时钙成像技术和细胞外单个神经元动作电位记录的方法,研究6-姜烯酚对迷走神经上胃肠道伤害性感受器的作用及相关机制;(6)构建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模型,探讨6-姜烯酚是否可以通过迷走神经发挥抗呕吐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结果:(1)我们成功构建了小鼠胃食管-迷走神经的分离和灌注系统,经实验验证,至少可以维持组织和神经的活性8小时以上;(2)迷走神经上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的传导速度均<1 m/s;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RPV1通道蛋白在迷走神经节内的神经元上高表达;均属于无髓鞘C纤维的特征;(3)迷走神经末梢可以感受胃肠道的伤害性刺激,如伤害性的机械刺激、酸、α,β-methylene-ATP、AITC以及Capsaicin等化学性刺激;(4)生姜中的重要活性成分6-姜烯酚能直接激活迷走神经上食管和胃的伤害性感受器,而这个作用主要是由TRPA1通道所介导;(5)经6-姜烯酚作用后,迷走神经末梢脱敏,对再次的化学刺激反应(6-姜烯酚、AITC和Cap)减轻;(6)VCR治疗可以引起小鼠进食减少,胃排空减慢;(7)VCR可以激活胃肠道上的迷走神经末梢;(8)5-羟色胺3受体抑制剂帕洛诺司琼、TRPA1通道抑制剂HC-030031和6-姜烯酚都能抑制VCR的激活作用。结论:(1)迷走神经节上存在大量的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其末梢分布在食管、胃肠等组织上。与绝大多数的躯体伤害性感受器一样,神经传导速度较慢,属于无髓鞘C纤维,并且也能感受并传导来自靶器官上的各种伤害刺激,如机械刺激、酸和各种化学性刺激。(2)生姜中的重要活性成分6-姜烯酚,能通过TRPA1激活迷走神经上的食管和胃伤害性感受器。经6-姜烯酚作用后导致的神经脱敏作用与生姜能镇痛、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密切相关,其作用靶点TRPA1通道,未来可能可以为新的止吐药开发或内脏疼痛的治疗提供一个思路。(3)VCR可以刺激胃肠道上的迷走神经末梢,经6-姜烯酚作用后的迷走神经末梢产生脱敏作用,进而可以抑制VCR对迷走神经的作用,可能是生姜能缓解CINV的潜在机制。

乔丽娜[8](2019)在《背根神经节GABA/SP/卫星胶质细胞交互作用介导电针缓解颈部切口痛的效应》文中认为术后痛属于急性痛的范畴,是临床外科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问题。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近些年来的研究结果证明局部组织及神经损伤诱发整个机体免疫及神经系统的交互作用,进而引起外周及中枢的敏化反应。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针刺对缓解术后痛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地减轻口腔手术、颈部、四肢及胸腹部手术等所致的术后痛,但是其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电针扶突和合谷、内关穴能明显缓解颈部切口痛,并能明显降低颈段脊髓内痛敏物质如P物质(substance P,SP)、NK-1R、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COX-1、前列腺素E2(prostagladine,PGE2)、5-HT1AR等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影响细胞内痛信号转导,降低细胞内cAMP、CREB表达,也与显着上调颈段脊髓中5-HT2AR的基因与蛋白水平,下调脊髓内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动密切相关,但是电针对术后痛的缓解效应的机制仍需大量工作去深入研究。随着近年来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被许多专家确认为疼痛神经调节的关键治疗靶点,其在感觉调节和痛觉调制过程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电针是否能通过调节DRG内神经细胞的功能而发挥缓解术后痛的效应,尤其是通过DRG内的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SP阳性神经元/卫星胶质细胞(satellite glia cells,SGCs)交流对话缓解术后痛尚未见报道。DRG聚集有绝大部分的初级感觉神经元,是伤害性冲动的起始处,神经元-神经元之间信息交流对痛觉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和整合,SGCs紧密围绕感觉神经元胞体,是外周神经系统特有的结构特点,为DRG内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基础。本文围绕针刺是否能调动DRG内GABA能调控,通过调节GABARs功能,增强GABA能神经元与伤害性神经元,GABA能神经元与SGCs之间的信息交流,最终减弱伤害性信息向脊髓中枢的传递,而发挥镇痛效应的假说。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在颈部甲状腺区手术造成急性术后痛模型上,应用行为学、免疫荧光组化、荧光定量RT-PCR及免疫印迹等方法,进行四个方面的研究:(1)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段DRGs内GABA/SP/CGRP阳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2)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段DRG内SGCs活动的影响;(3)DRG内GABA受体介导的GABA神经元/肽能神经元/卫星胶质细胞之间的交互作用在针刺缓解颈部切口痛中的作用;(4)DRG内GABA能调控介导针刺缓解颈部切口痛效应的验证,从DRG内神经元-神经元、神经元-SGCs间交互作用角度探讨针刺缓解术后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更好地揭示针刺缓解甲状腺切除术术后痛机理提供实验依据。一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DRGs内GABA/SP/CGRP阳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目的:观察甲状腺区颈部切口疼痛模型大鼠颈DRGs内表达GABA和SP、CGRP的初级感觉神经元是否参与电针镇痛效应。方法:7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突(LI18)组、合谷-内关(LI4-PC6)组,足三里-阳陵泉(ST36-GB34)组,每组15只,采用颈部中线纵行切口及反复的机械分离刺激建立疼痛模型。术后4h、24h、48h,在双侧“扶突”、“合谷-内关”或“足三里-阳陵泉”分别给予电针刺激(2/100Hz,1mA,30min),测量切口局部热痛阈值(pain threshold,PT)。30min后处死大鼠,取颈段(C2-6)DRGs,用免疫荧光(每组8只)和RT-PCR(每组7只)方法测定GABA神经标记物谷氨酸脱羧酶(GAD67)和SP、CGRP的免疫反应性和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痛阈值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扶突组和合谷-内关组痛阈值升高(P<0.05),而足三里-阳陵泉组未见明显的改变(P>0.05);此外,电针扶突和合谷-内关显着抑制了颈部切口诱导的C2-6DRGs中SP、CGRP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并显着上调了GAD67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电针扶突/合谷-内关使颈部切口痛大鼠的痛阈值升高,这可能与下调颈部切口痛大鼠颈DRGs内促痛介质SP/CGRP与上调抑制性递质GABA有关。二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段DRG内SGCs活动的影响目的:观察电针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DRGs内SGCs活性的影响,探讨针刺缓解术后痛或针刺镇痛行甲状腺手术的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突组、合谷-内关组、足三里-阳陵泉组,每组20只。制作甲状腺区切口痛模型。在术后4h、24h和48h分别电针双侧“扶突”、“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测大鼠颈部/切口部位热痛阈;用免疫荧光染色(每组6只)、Real-time PCR(每组6只)、ELISA(每组8只)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每组6只)分别检测颈段(C2-C6)DRGs内SGC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和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mRNA和蛋白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颈部的热痛阈值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扶突组和合谷-内关组大鼠的热痛阈均较模型组显着延长(P<0.05);足三里-阳陵泉组痛阈值与模型组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但明显低于扶突组和合谷-内关组。DRG内GFAP免疫活性及其mRNA表达与IL-1β、TNF-α、IL-6mRNA和蛋白含量在模型组大鼠均明显上调(P<0.05),电针双侧“扶突”、“合谷-内关”穴后GFAP免疫活性和mRNA表达与IL-1β、TNF-α、IL-6mRNA表达均显着下调(P<0.05),扶突组IL-11β、TNF-α与合谷-内关组IL-6蛋白含量也均明显下调(P<0.05),足三里-阳陵泉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但IL-11β、TNF-α mRNA表达除外)。结论:电针“扶突”和“合谷-内关”穴可缓解大鼠颈部切口痛,该作用可能与电针下调C2-6DRGs内卫星胶质细胞活性,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相关。三DRG内GABA受体亚型/SP/卫星胶质细胞交互作用在电针缓解颈部切口痛中的作用目的:观察C2-6DRGs GABA受体亚型GABAAαα2R和GABABR1在GABA能神经元/SP神经元/卫星胶质细胞交互作用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扶突组、合谷-内关组和足三里-阳陵泉组。建立颈切口疼痛模型。术后4h、24h、48h分别给予双侧扶突、合谷-内关或足三里-阳陵泉30min的电针。切口局部热痛阈由热辐射测痛仪检测,取材C2-6DRGs,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进行SP和GABAAα2R,GFAP+GABABR1与NK-1R+GABAAR的免疫荧光双标记,并分析connexin43的免疫反应性(每组6只),用RT-PCR(每组6只)和WB方法(每组6只)检测DRGs内GABAAα2R、GABABR1和Kir4.1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DRGs内NK-1R mRNA表达水平以及connexin43蛋白表达量。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GABAAα2R与SP+神经元共表达,GABABR1在SGCs有表达,GABAAα2R与NK-1R共表达。电针“扶突”和“合谷-内关”穴明显抑制颈部切口引起的SP、GFAP、NK-1R与connexin43免疫反应性的上调(分别P<0.001,P<0.01;P<0.01,P<0.001;P<0.05,P<0.05),并显着逆转了颈部切口引起的 GABAAα2R和GABABR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扶突”和“合谷-内关”后Kir4.1通道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显着增加(P<0.05),connexin43蛋白表达量显着下调(P<0.05),而足三里-阳陵泉组大鼠无显着变化(P>0.05)。结论:电针“扶突”穴和“合谷-内关”穴对颈切口痛大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这与其上调颈DRGs中GABAAα2R和GABABR1表达水平,增强对伤害性痛觉性肽能神经元、SGCs以及神经细胞间的缝隙连接的抑制性调节作用有关。四背根神经节内GABA能调控介导电针缓解切口痛的镇痛效应的验证目的:采用GABARs拮抗剂验证DRGs内GABAA受体和GABABR调控DRG内神经细胞信息交流在电针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DMSO+扶突(LI18)组,NS/DMSO+合谷-内关(LI4-PC6)组,Bicuculine(Bic,GABAAR拮抗剂)/Phaclofen(Pha,GABABR拮抗剂)+扶突穴组,Bic/Pha+合谷-内关组,每组各20只。C3-C6 DRGs局部注射bicuculline(4.6ug/DRG)或phaclofen(110mM),或等体积的DMSO、或生理盐水(1Oul/DRG),术后恢复3天,行颈部甲状腺区切口痛手术,并在切口术后4h、24h和48h电针双侧“扶突”或“合谷-内关”穴,1mA,2/100Hz,30min。热辐射测痛仪测定痛阈值,免疫荧光测定DRG局部应用拮抗剂后C3-C6DRGs内SP、NK-1R(每组6只)和GFAP(每组6只)的免疫反应,RT-PCR方法检测SP、NK-1R(每组6只)、GFAP、IL-1β、IL-6、TNF-α、Kir4.1(每组6只)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用Elisa方法检测IL-1β、IL-6、TNF-α的蛋白含量(每组6只),用WB方法检测Kir4.1蛋白的蛋白表达量(每组6只)。结果:在C3-C6DRG内局部成功注射GABAAR拮抗剂bicuculline和GABABR拮抗剂phaclofen后,与NS/DMSO+扶突组和NS/DMSO+合谷-内关组相比,Bic/Pha+扶突和Bic/Pha+合谷-内关组大鼠的热辐射躲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5);与DMSO+扶突组和DMSO+合谷-内关组相比,Bic+扶突和Bic+合谷-内关组大鼠C3-C6DRGs内SP阳性神经元比率、NK-1R的免疫荧光强度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NS+扶突组和NS+合谷-内关组相比,Pha+扶突组和Pha+合谷-内关组大鼠GFAP免疫荧光强度和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IL-1β、IL-6和TNF-α的mRNA和蛋白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kir4.1蛋白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也显着下调(P<0.05)。结论:C3-6DRGs内GABAAR和GABABR被阻断后,逆转了电针扶突和合谷-内关的镇痛效应,电针对肽能SP神经元及其NK-1R的抑制作用减弱,对SGCs活性的抑制作用也减弱,并且GABABR通过Kir4.1蛋白实现对SGCs的抑制作用,说明电针扶突和合谷-内关对颈部切口痛的缓解效应部分是通过DRG内GABAAR和GABABR介导调节GABA神经元与SP肽能神经元,GABA神经元与SGCs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的。

易智华[9](2019)在《背根神经节P2受体介导HIVgp120加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相关神经病理痛与药物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1章引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与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常致使患者周围神经病理痛,研究表明,病毒包膜糖蛋白gp120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扎西他滨(Zalcitabine,2′,3′-dideoxycytidine,dd C)是其重要致病因素。外周神经损伤导致三磷酸腺苷(ATP)释放增加,ATP作用于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神经元或卫星胶质细胞(Satellite glial cells,SGCs)中嘌呤受体,诱使SGCs与神经元之间出现病理性相互作用,由此引起DRG神经元异常兴奋并在周围神经病理痛的形成与维持中产生重要作用。前期假设DRG中P2X3、P2X7、P2Y12受体参与神经元与卫星胶质细胞之间的病理性相互作用,进而介导gp120+dd C诱发的周围神经病理痛,实验观察相关嘌呤受体拮抗剂及嘌呤受体短发夹核糖核酸(short hairpin RNA,sh RNA)质粒干扰、中药单体穿心莲内酯等作用的效应。研究应用蛋白印迹、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标等常规实验技术与生物信息学预测技术、全细胞膜片钳、细胞钙成像等实验技术,将细胞水平实验与动物整体实验相结合,探究细胞ATP分泌水平、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相关嘌呤受体表达变化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激活参与卫星胶质细胞及神经元异常相互作用的病理过程,了解相关嘌呤受体在gp120或gp120+dd C诱发周围神经病理痛中的作用,以期阐明HIV感染与HAART诱发周围神经病理痛的发病机制及病理过程。通过以上实验,观察HIV联合HAART诱发神经病理痛的药物干预效应,为其防治提供新的实验依据。第2章P2X3受体介导HIV gp120诱发神经病理痛目的:探讨大鼠DRG神经元中P2X3受体在gp120诱发神经病理痛中的作用。方法:建立gp120海绵浸浴坐骨神经诱发周围神经病理痛大鼠模型,行为学检测大鼠机械痛敏与热痛敏变化,分子对接预测A317491与gp120蛋白的相互作用,实时定量PCR(q PCR)、蛋白印迹、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DRG中P2X3受体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1/2,ERK1/2)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ATPlite 1 step检测神经元ATP释放水平,全细胞膜片钳检测P2X3受体选择性激动剂α,β-methylene ATP(α,β-me ATP)激活电流,观察P2X3受体拮抗剂A317491对模型大鼠的作用。结果:gp120模型大鼠机械痛敏与热痛敏均高于假手术组,大鼠DRG中P2X3受体表达、ERK1/2磷酸化水平等均高于假手术组;原代培养DRG神经元ATP释放水平、α,β-me ATP激活电流均高于对照组神经元;分子对接方法显示A317491与gp120存在相互作用,gp120模型加A317491作用组大鼠机械痛敏与热痛敏较gp120模型组大鼠减轻,且DRG中P2X3受体表达、ERK1/2磷酸化水平比模型组降低;gp120与A317491共处理的原代培养DRG神经元ATP释放水平、α,β-me ATP激活电流比gp120组神经元降低。结论:大鼠DRG神经元中P2X3受体介导gp120诱发的周围神经病理痛,A317491下调P2X3受体表达可减少神经元ATP释放、抑制神经元的异常兴奋、阻断其下游作用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减轻模型大鼠神经病理痛样痛行为。第3章P2Y12受体介导HIV gp120加dd C诱发神经病理痛目的:探讨大鼠DRG SGCs中P2Y12受体在gp120加dd C诱发神经病理痛中的作用。方法:建立gp120海绵浸浴坐骨神经加dd C腹腔注射联合作用诱发周围神经病理痛大鼠模型,行为学检测大鼠机械痛敏与热痛敏变化,q PCR、蛋白印迹检测大鼠DRG中P2Y12受体表达水平、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双标检测P2Y12与SGCs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共表达,钙成像检测原代培养SGCs细胞内P2Y12受体激动剂2-Me SADP诱发的钙离子([Ca2+]i)变化,构建并筛选P2Y12 sh RNA干扰质粒,观察P2Y12 sh RNA对gp120+dd C模型大鼠的作用。结果:gp120+dd C模型大鼠机械痛敏与热痛敏均高于假手术组,且模型大鼠DRG中P2Y12受体表达、炎性因子IL-1β与TNF-α表达、p38 MAPK磷酸化水平等均高于假手术组,大鼠DRG中P2Y12受体与卫星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共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加;原代培养DRG SGCs中2-Me SADP诱发的[Ca2+]i升高水平大于对照组SGCs;gp120+dd C+P2Y12 sh RNA干扰组大鼠机械痛敏与热痛敏较gp120+dd C模型组大鼠减轻,且DRG中P2Y12受体表达、IL-1β与TNF-α表达、p38 MAPK磷酸化水平比模型组降低;gp120+dd C+P2Y12 sh RNA共处理的原代培养DRG SGCs 2-Me SADP诱发的[Ca2+]i升高水平较gp120+dd C组SGCs减小。结论:大鼠DRG SGCs中P2Y12受体介导gp120加ddC诱发的周围神经病理痛,下调P2Y12受体表达,可抑制炎性因子释放,阻断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减少SGCs的激活及[Ca2+]i变化,改善SGCs与神经元间的病理性相互作用,减轻周围神经病理痛。第4章穿心莲内酯对P2X7受体介导的HIV gp120加dd C诱发神经病理痛作用研究目的:探讨中药单体穿心莲内酯对大鼠DRG SGCs中P2X7受体介导gp120加dd C诱发神经病理痛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gp120海绵浸浴坐骨神经加dd C腹腔注射联合作用诱发周围神经病理痛大鼠模型,行为学检测大鼠机械痛敏与热痛敏变化,q PCR、蛋白印迹检测大鼠DRG中P2X7受体表达水平、IL-1β、TNF-α及IL-10表达、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双标检测P2X7与SGCs标记物GFAP共表达,P2X7与神经元标记物Neu N共表达,钙成像检测P2X7受体激动剂Bz-ATP诱发的原代培SGCs细胞内[Ca2+]i变化,分子对接预测穿心莲内酯与P2X7受体蛋白的相互作用,观察穿心莲内酯对gp120+dd C模型大鼠的作用,并与P2X7受体拮抗剂A438079作用比较。结果:动物实验发现gp120+dd C模型大鼠机械痛敏与热痛敏均高于假手术组,且模型大鼠DRG中P2X7受体表达、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与TNF-α表达、ERK1/2磷酸化水平等均高于假手术组,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表达较假手术组降低,大鼠DRG中P2X7受体与GFAP共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加,P2X7受体与Neu N无共表达;细胞实验发现原代培养DRG SGCs中Bz-ATP诱发的[Ca2+]i升高水平大于对照组SGCs;分子对接预测发现穿心莲内酯与P2X7受体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其结合位点在ATP与P2X7受体结合位点附近,可能对ATP与P2X7受体结合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Gp120+dd C+穿心莲内酯组大鼠机械痛敏与热痛敏较gp120+dd C模型组大鼠减轻,且DRG中P2X7受体表达、IL-1β与TNF-α表达、ERK1/2磷酸化水平比模型组降低,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表达较模型组升高;gp120+dd C+穿心莲内酯共处理的原代培养DRG SGCs组Bz-ATP诱发的[Ca2+]i升高水平较gp120+dd C组降低。结论:大鼠DRG SGCs中P2X7受体介导gp120加dd C诱发的神经病理痛,穿心莲内酯可下调P2X7受体表达,减少SGCs的激活及[Ca2+]i变化,改善SGCs与神经元间的病理性相互作用,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促进抗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阻断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减轻模型大鼠神经病理痛样痛行为。

李文颖[10](2018)在《活性小分子多肽的筛选与表达》文中研究指明酸敏感离子通道(acid-sensing ion channels,ASICs)是质子门控的阳离子通道,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表达。1a型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1a)是酸敏感离子通道家族的重要亚单位成员,与体内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都有密切的关系,比如突触传递与发育,学习与记忆、恐惧抑郁相关行为等生理过程和疼痛、炎症、癫痫、多发性硬化等多种涉及组织酸中毒的病理过程。基于ASIC1a的生理、病理作用,ASIC1a的抑制剂在开发有效的镇痛药物、神经保护药物或药物设计前导分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因此如何获得或改造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活性的ASIC1a的抑制剂一直是神经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研究在ASIC1a的选择性抑制剂PcTx1的框架下构建一个随机多肽文库。同时以ASIC1a为靶标,利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从这个随机文库中筛选出对ASIC1a有调节或抑制作用的活性多肽,从而达到建立一个高效的、便捷的获得ASIC1a抑制剂的筛选体系的目的。针对上述目的,本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三个部分的工作。第一、通过PCR的方法在PcTx1的框架下构建完成了一个库容量为3.05×106的随机五肽文库。随机挑选了30个单克隆进行随机文库的丰度测试,测序结果表明随机文库中90%的序列符合实验设计的初衷,且30个单克隆中没有重复序列,证明了所构建的随机文库具有较好的丰度。第二、在以PcTx1为框架的随机五肽文库中,以rASIC1a的胞外区域为“诱饵”,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来筛选与rASIC1a胞外区域可能有互相作用的多肽分子。通过一轮的酵母双杂交的筛选过程,在酵母缺陷型培养基——四缺培养基的平板上一共获得了44个阳性克隆结果。分析这44个阳性结果的氨基酸序列,其中5个质粒(L9;L23;L24;L25;L37)符合我们实验的最初设计,只是在五个关键氨基酸残基的位点上突变产生了与PcTx1不同的氨基酸残基,基本保持了PcTx1具有的ICK模型,剩余的39个质粒都在随机化过程中发生了移码,对应产生了57-6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这些多肽中大多都含有一段大小为27个氨基酸残基的保守序列。第三、利用MP cloning无缝克隆的方法将筛选得到的5个质粒(L9;L23;L24;L25;L37)分别插入到表达载体pET43-His-SUMO中,构建相应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ShuffleTM中通过自动诱导表达的方法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利用镍柱对融合蛋白进行亲和层析纯化,纯化后的融合蛋白使用SUMO激酶-Ulp1切割掉SUMO标签并释放出相应的多肽分子。多肽分子被释放后利用反相液相色谱对多肽分子进行进一步纯化,获得了的可以用于生理活性检测的高纯度的多肽分子。通过MALDI-TOF质谱鉴定,异源表达的L9;L23;L24;L25;L37的鉴定分子量(其鉴定分子量分别为4520.7896 Da、4383.4268 Da、2965.5471 Da、4518.2383 Da和4520.6313 Da)与其理论分子量(其理论分子量分别为4520.19 Da、4383.31 Da、2965.91 Da、4518.18 Da和4520.19 Da)一致。此外还对部分多肽分子进行了生理活性的检测,确定了多肽分子L37在1μM的浓度下能够抑制20%rASIC1a的通道电流。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一个高效的、便捷的获得ASIC1a抑制剂的筛选体系,并且提供了一个适用于含有多对二硫键的多肽分子的表达系统,在较大程度上简化了获得或改造高选择性和高活性的ASIC1a的抑制剂的过程和步骤,为开展ASIC1a的靶标配体方面的研究以及开发与之相关的药物或药物前导分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物质基础。

二、多巴胺增强培养新生大鼠DRG神经元ATP激活电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巴胺增强培养新生大鼠DRG神经元ATP激活电流(论文提纲范文)

(1)BNP/NPR-A/PKG/BKCa在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脊髓中枢的活化状态及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模型的建立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1.4 主要溶液的配置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NPP动物模型建立
        2.3 标本采集
        2.4 石蜡切片HE染色
        2.5 大鼠血浆中SP和β-EP的含量测定
        2.6 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测定
        2.7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前列腺组织HE染色情况
        3.2 血浆SP的检测情况
        3.3 血浆β-内啡肽的检测情况
        3.4 脊髓GFAP表达结果
    4 讨论
        4.1 GFAP的意义
        4.2 P物质和β-内啡肽的意义
        4.3 本部分研究的意义
第二部分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脊髓中BNP及 NPR-A的活化状态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动物造模
        2.3 实验主要试剂配制
        2.4 大鼠前列腺组织及L6-S1 脊髓段DRG提取方法
        2.5 前列腺组织HE染色
        2.6 PCR实验流程
        2.7 Western-Blot实验流程
        2.8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前列腺组织HE染色情况
        3.2 脊髓背根神经节中BNP、NPR-A m RNA的表达
        3.3 L6-S1背根神经节中BNP、NPR-A蛋白表达变化
    4 讨论
        4.1 BNP/NPR-A在慢性前列腺炎性疼痛中的变化
        4.2 本部分研究意义
第三部分 BNP、PKG抑制剂及BKCa抑制剂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脊髓中枢神经节C痛觉神经元K离子电流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全细胞膜片钳所用溶液配制
        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动物造模
        2.3 鞘内注射
        2.4 标本采集
        2.5 双酶法分离DRG中的痛觉神经元
        2.6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痛觉神经元BKCa通道电流
        2.7 膜片钳数据记录、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各组大鼠L6-S1 DRG中痛觉神经元BKCa通道K离子激活电流差异情况
    4 讨论
        4.1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的发病原因及治疗现状
        4.2 BNP/NPR-A介导的信号通路与炎性疼痛
        4.3 BNP/NPR-A/PKG/BKca信号通路与慢性前列腺炎疼痛
第四部分 鞘内注射BNP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镇痛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主要试剂配制
        2.3 NPP动物模型建立
        2.4 鞘内注射
        2.5 脊髓提取
        2.6 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免疫荧光检测操作流程
        2.7 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补体受体–3(CR3/CD11B)免疫荧光检测操作流程
        2.8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L6-S1 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
        3.2 L6-S1 脊髓小胶质细胞补体受体–3(CR3/CD11B)的表达变化
    4 讨论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脊髓背根痛觉神经元突触前传递的抑制机制
    参考文献

(2)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多微通道导电神经支架的设计和制备及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检测评价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
        1.2 实验对象及主要试剂
        1.3 实验分组及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聚左旋乳酸取向性纤维膜及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1 研究方法与内容
        1.1 主要仪器
        1.2 实验对象及主要试剂
        1.3 实验分组及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研究
    1 研究方法与内容
        1.1 主要仪器
        1.2 实验对象和主要试剂
        1.3 实验分组和方法
    2 结果
    3.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3)贻贝仿生导电性苯胺齐聚物生物材料的制备及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导电高分子材料
        1.2.1 导电高分子概述
        1.2.2 导电高分子的合成、结构和掺杂
        1.2.3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
        1.2.4 导电高分子存在的不足
    1.3 含导电高分子齐聚物的生物材料
        1.3.1 含导电高分子齐聚物生物材料概述
        1.3.2 含苯胺齐聚物的生物材料
    1.4 导电性生物材料的应用形式
        1.4.1 导电性薄膜
        1.4.2 导电性纳米纤维
        1.4.3 导电性水凝胶
        1.4.4 导电性复合材料3D支架
    1.5 导电性生物材料的组织工程应用
        1.5.1 骨组织工程
        1.5.2 骨骼肌组织工程
        1.5.3 神经组织工程
        1.5.4 心脏组织工程
        1.5.5 皮肤组织工程
    1.6 电刺激的生物学反应
        1.6.1 电刺激对蛋白质行为的影响
        1.6.2 电刺激对细胞行为的影响
        1.6.3 导电生物材料结合电刺激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1.7 论文的设计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2章 贻贝仿生的导电性生物粘合剂的制备及在体外成骨诱导方面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2.2 苯胺四聚体甲基丙烯酰胺(ATMA)单体的合成
        2.2.3 多巴胺甲基丙烯酰胺(DOPAMA)单体的合成
        2.2.4 电活性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2.2.5 材料的基本表征
        2.2.6 血液相容性测试
        2.2.7 体外生物学实验
        2.2.8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的合成和表征
        2.3.2 共聚物的电化学性质及电导率
        2.3.3 共聚物表面的亲水性
        2.3.4 共聚物的粘结强度
        2.3.5 PAT共聚物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估
        2.3.6 电刺激下PAT共聚物上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评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活性和生物活性微球的制备及在大鼠颅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3.2.2 材料的合成
        3.2.3 PLGA/HA微球的制备
        3.2.4 PLGA/HA微球的功能化
        3.2.5 材料的基本表征
        3.2.6 QCM-D测定微球对DOPA-IGF-1生长因子的吸附能力
        3.2.7 体外生物学实验
        3.2.8 大鼠颅骨缺损修复研究
        3.2.9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电活性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3.3.2 DOPA-IGF-1在微球上的粘附性表征
        3.3.3 电活性生物活性微球的体外生物学性质研究
        3.3.4 电活性生物活性微球的体内生物学评估(大鼠颅骨缺损修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图案化导电性静电纺丝纤维毡的制备及在体外神经分化方面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4.2.2 材料的合成
        4.2.3 PAT/PCL复合材料无序和图案化纤维毡的制备
        4.2.4 静电纺丝材料的掺杂
        4.2.5 材料的基本表征
        4.2.6 ELISA法测定静电纺丝材料对NGF的吸附能力
        4.2.7 体外生物学研究
        4.2.8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CAT纳米纤维的制备
        4.3.2 PCAT纳米纤维的电化学性质和电导率
        4.3.3 PCAT纳米纤维的亲水性
        4.3.4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毡的形貌
        4.3.5 纺丝纤维对NGF蛋白的粘附能力
        4.3.6 无序纺丝纤维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4.3.7 电刺激下PCAT纤维毡对神经细胞生物活性和分化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导电性形状记忆弹性体的制备及在体外成骨诱导方面的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5.2.2 端氨基苯胺三聚体(ACAT)的合成
        5.2.3 PCL的合成
        5.2.4 导电弹性体的合成
        5.2.5 材料的基本表征
        5.2.6 弹性体的宏观记忆性评估
        5.2.7 体外生物学实验
        5.2.8 统计学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导电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与表征
        5.3.2 导电性弹性体的热力学性质
        5.3.3 导电性弹性体的形状记忆性
        5.3.4 导电性弹性体的表面形貌
        5.3.5 导电性弹性体的细胞相容性评价
        5.3.6 ALP活性和钙沉积
        5.3.7 成骨基因表达
        5.3.8 成骨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SIRT3通过调控小胶质细胞分化和凋亡改善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炎症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一、小鼠单侧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后疼痛表型变化
    二、神经病理性疼痛慢性化进程中脑组织的基因富集分析
    三、SIRT3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慢性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四、Sirt3基因敲除对神经病理性疼痛表型和大脑炎症的影响
    五、Sirt3基因敲除对慢性疼痛相关脑区小胶质细胞的影响
    六、SIRT3对小胶质细胞表型分化的影响
    七、SIRT影响小胶质细胞表型分化的相关信号通路
    八、SIRT3抑制小胶质细胞凋亡
    九、Sirt3基因敲除对小胶质细胞相关炎症介质的影响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中枢炎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5)Piezo2通道在早泄外周神经敏感化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阴茎敏感化在早泄中的作用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原发性早泄大鼠模型的建立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阴茎DRG神经元机械感受Piezo2通道参与早泄发生的实验研究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英文论文1
英文论文2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慢性痛诱发背根节神经元新生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慢性痛后背根节卫星细胞的活化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仪器
        1.3 试剂
        1.4 缓冲液的配制
    2 方法
        2.1 小鼠SNI及 CFA慢性痛模型的建立
        2.2 BrdU注射
        2.3 冰冻组织切片的制备
        2.4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
        2.5 BrdU染色
        2.6 图像采集和统计处理
    3 结果
        3.1 正常背根节中卫星细胞的分群
        3.2 慢性疼痛后卫星细胞的增殖
        3.3 在慢性痛后卫星细胞中前体细胞标记蛋白的上调
    4 讨论
第二部分 慢性痛条件下背根节的神经元发生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仪器
        1.3 试剂
    2 方法
        免疫组织荧光化学染色
    3 结果
        3.1 慢性痛模型下背根节的神经元发生
        3.2 慢性痛模型下背根节中的DNA损伤/修复
        3.3 慢性痛模型下背根节新生神经元的类型
    4 讨论
第三部分 慢性痛条件下新生神经元的来源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仪器
        1.3 试剂
    2 方法
        2.1 小鼠CFA及 SNI慢性痛模型的建立
        2.2 Tamoxifen注射
        2.3 免疫组织荧光化学染色
    3 结果
        3.1 慢性痛条件下背根节基于PDGFRα-Cre的细胞命运追踪
        3.2 慢性痛条件下背根节基于GFAP-Cre的细胞命运追踪
        3.3 慢性痛条件下背根节基于Sox2-Cre的细胞命运追踪
    4 讨论
第四部分 胶质源性新生神经元功能特性的初步探索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仪器
        1.3 试剂
        1.4 实验药品与材料
        1.5 实验溶液
    2 方法
        2.1 实验细胞准备
        2.2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2.3 Biocytin标记
        2.4 TRPV1 染色
        2.5 数据采集
        2.6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胶质源性新生神经元样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3.2 胶质源性新生神经元对辣椒素的反应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7)迷走神经上胃肠道伤害性感受器的鉴定及6-姜烯酚对其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迷走神经上胃肠道伤害性感受器基本特征的鉴定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实验动物
        1.2.2 实验仪器与耗材
        1.2.3 主要试剂
        1.2.4 Pirt-GCaMP6s小鼠基因型鉴定
        1.2.5 胃食管-迷走神经的分离(ex vivo gastroesophageal-vagal preparation)与灌流
        1.2.6 双光子显微镜实时钙浓度测定实验(Two-photon nodose neuron imaging)
        1.2.7 细胞外单个神经元动作电位记录 (Extra-cellular single-unit recording)
        1.2.8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
        1.2.9 统计学分析
    1.3 实验结果
        1.3.1 Pirt-GCa MP6s小鼠的基因型
        1.3.2 建立胃食管-迷走神经的分离与灌流系统
        1.3.3 测定迷走神经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的神经传导速度(CV)
        1.3.4 检测迷走神经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对机械刺激的反应
        1.3.5 检测迷走神经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对酸(pH 4.0 KBS)的反应
        1.3.6 检测迷走神经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对α,β-methylene-ATP的反应
        1.3.7 检测迷走神经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对AITC的反应
        1.3.8 检测迷走神经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对辣椒素(Cap)的反应
        1.3.9 迷走神经节上TRPV1的表达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部分 6-姜烯酚对迷走神经上胃肠道伤害性感受器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动物
        2.2.2 实验仪器与耗材
        2.2.3 主要试剂
        2.2.4 胃食管-迷走神经的分离(ex vivo gastroesophageal-vagal preparation)与灌流系统
        2.2.5 双光子显微镜实时钙浓度测定实验(Two-photon nodose neuron imaging)
        2.2.6 细胞外单个神经元动作电位记录 (Extra-cellular single-unit recording)
        2.2.7 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6-姜烯酚对迷走神经上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末梢的作用
        2.3.2 6-姜烯酚对迷走神经上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胞体的作用
        2.3.3 6-姜烯酚对迷走神经上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感受机械刺激的影响
        2.3.4 6-姜烯酚对自身的脱敏作用
        2.3.5 6-姜烯酚对AITC和 Capsaicin的脱敏作用
        2.3.6 6-姜烯酚对迷走神经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的作用机制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部分 探讨6-姜烯酚抑制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外周机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动物
        3.2.2 实验仪器与耗材
        3.2.3 主要试剂
        3.2.4 构建小鼠CINV模型
        3.2.5 胃排空实验
        3.2.6 胃食管-迷走神经的分离(ex vivo gastroesophageal-vagal preparation)与灌流系统
        3.2.7 双光子显微镜实时钙浓度测定实验(Two-photon nodose neuron imaging)
        3.2.8 统计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长春新碱对小鼠饮食和胃排空的影响
        3.3.2 长春新碱对胃肠道迷走神经末梢的急性作用
        3.3.3 长春新碱对胃肠道迷走神经末梢的慢性作用
        3.3.4 长春新碱对胃肠道迷走神经末梢的急、慢性作用对比
        3.3.5 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对长春新碱的抑制作用
        3.3.6 TRPA1通道抑制剂对长春新碱的抑制作用
        3.3.7 6-姜烯酚对长春新碱的抑制作用
    3.4 讨论
    3.5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TRP通道在胃肠道生理功能和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8)背根神经节GABA/SP/卫星胶质细胞交互作用介导电针缓解颈部切口痛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针麻镇痛在甲状腺手术等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1 针刺复合麻醉镇痛在甲状腺手术术中和术后应用的优势与临床价值
        2 针刺镇痛在颈、胸腹、四肢和妇科等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3 针麻镇痛行甲状腺手术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4 电针缓解术后痛效应的内在机制研究进展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背根神经节参与痛觉传递和痛觉调制的研究进展
        1 背根神 经节内感觉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 背根神经节内卫星胶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3 背根神经节内初级感觉神经元与卫星胶质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4 背根神经节参与痛觉的传递与调制
        5 针刺通过对背根神经节内神经元、卫星细胞的影响发挥镇痛效应
        6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三 背根神经节γ-氨基酸(GABA)及其GABA_(A/B)R参与痛觉调制的研究进展
        1 背根神经节内GABA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
        2 背根神经节内GABA_AR的功能及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
        3 背根神经节内GABA_BR的功能及其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
        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节 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背根节内GABA/SP/CGRP阳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段背根节内卫星胶质细胞活动的影响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节 背根神经节内GABA受体亚型/SP阳性神经元/卫星胶质细胞交互作用在电针缓解颈部切口痛中的作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节 背根神经节内GABA能调控介导电针缓解颈部切口痛镇痛效应的验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全文总结
5 本研究的创新点
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9)背根神经节P2受体介导HIVgp120加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相关神经病理痛与药物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第1章 引言
    1.1 神经病理性疼痛概述
    1.2 HIV感染及gp120诱发神经病理痛概述
    1.3 HAART加重HIV感染并发的神经病理痛
    1.4 ATP及其P2受体介导周围神经病理痛
    1.5 DRG神经元与卫星胶质细胞的异常相互作用涉及神经病理痛
    1.6 HIV感染相关神经病理痛的中药干预作用
第2章 P2X_3受体介导gp120诱发神经病理痛
    2.1 材料
        2.1.1 动物与细胞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溶液配制
    2.2 方法
        2.2.1 动物分组及gp120+ddC大鼠建模
        2.2.2 大鼠痛行为测定
        2.2.3 总RNA提取及qPCR检测
        2.2.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2.2.5 蛋白印迹检测
        2.2.6 DRG神经元原代培养、分组及处理
        2.2.7 ATPlite1step检测细胞ATP释放量
        2.2.8 神经元全细胞膜片钳实验
        2.2.9 同源建模及分子对接
        2.2.10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A317491降低gp120模型大鼠机械痛敏(MWT)与热痛敏(TWL)
        2.3.2 A317491下调gp120模型大鼠DRG中P2X_3受体mRNA及蛋白的高表达
        2.3.3 A317491下调gp120模型大鼠DRG中高表达的P2X_3受体免疫反应性
        2.3.4 A317491下调gp120模型大鼠DRG中ERK1/2的磷酸化水平
        2.3.5 A317491抑制gp120处理后原代DRG神经元的ATP释放
        2.3.6 A317491抑制gp120处理神经元增大的α,β-meATP激动电流
        2.3.7 A317491与gp120分子对接结果
    2.4 讨论
        2.4.1 P2X_3受体介导gp120诱发的大鼠机械痛敏与热痛敏
        2.4.2 A317491与gp120相互作用抑制ATP释放、降低DRG神经元兴奋性
        2.4.3 Gp120诱发的NPP涉及ERK1/2信号通路
第3章 第3章P2Y_12受体介导gp120加ddC诱发神经病理痛
    3.1 材料
        3.1.1 动物及细胞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1.4 溶液配制
    3.2 方法
        3.2.1 P2Y_12shRNA质粒的构建、筛选与转染
        3.2.2 NPP动物建模及分组
        3.2.3 大鼠痛行为测定
        3.2.4 总RNA提取及qPCR检测
        3.2.5 免疫荧光双标
        3.2.6 蛋白印迹检测
        3.2.7 原代SGCs分离培养、细胞分组及药物处理
        3.2.8 原代SGCs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测定
        3.2.9 统计方法
    3.3 结果
        3.3.1 P2Y_12shRNA干扰片段及细胞转染比例筛选结果
        3.3.2 gp120+ddC处理上调大鼠DRG内P2Y_12受体表达
        3.3.3 下调P2Y_12受体表达降低gp120+ddC模型大鼠机械痛敏与热痛敏
        3.3.4 P2Y_12shRNA下调gp120+ddC模型大鼠DRG中P2Y_12与GFAP共表达
        3.3.5 P2Y_12shRNA下调gp120+ddC模型大鼠DRG中炎性因子表达
        3.3.6 P2Y_12shRNA抑制gp120+ddC模型大鼠DRG中P38MAPK信号通路
        3.3.7 P2Y12shRNA降低gp120+ddC处理的原代SGCs内升高的2-MeSADP诱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3.4 讨论
第4章 穿心莲内酯对P2X_7受体介导的HIVgp120加ddC诱发神经病理痛作用研究
    4.1 材料
        4.1.1 动物与细胞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1.4 溶液配制
    4.2 方法
        4.2.1 NPP动物建模及分组
        4.2.2 大鼠痛行为测定
        4.2.3 总RNA提取及qPCR检测
        4.2.4 免疫荧光双标
        4.2.5 蛋白印迹检测
        4.2.6 原代SGCs分离培养、细胞分组及药物处理
        4.2.7 原代SGCs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测定
        4.2.8 同源建模及分子对接
        4.2.9 统计方法
    4.3 结果
        4.3.1 穿心莲内酯降低gp120+ddC模型大鼠DRG中P2X_7受体表达
        4.3.2 穿心莲内酯降低gp120+ddC模型大鼠机械痛敏与热痛敏
        4.3.3 穿心莲内酯降低gp120+ddC模型大鼠DRG中P2X_7受体与GFAP共表达
        4.3.4 穿心莲内酯降低gp120+ddC模型大鼠DRG中促炎因子TNF-α与IL-1β表达
        4.3.5 穿心莲内酯升高gp120+ddC模型大鼠DRG中抗炎因子IL-10表达
        4.3.6 穿心莲内酯降低gp120+ddC模型大鼠DRG中ERK1/2磷酸化水平
        4.3.7 穿心莲内酯抑制gp120+ddC处理的SGCs内P2X_7受体受体介导的[Ca~2+]i增大
        4.3.8 生物信息学预测穿心莲内酯与P2X_7受体蛋白相互作用
    4.4 讨论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10)活性小分子多肽的筛选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酸敏感离子通道的研究概况和意义
        1.1.1 酸敏感离子通道的结构
        1.1.2 酸敏感离子通道的功能
        1.1.3 酸敏感离子通道的调控因子
    1.2 蜘蛛毒素的研究概况和意义
        1.2.1 蜘蛛毒素的组成
        1.2.2 蜘蛛毒素的应用
    1.3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研究概况和应用范围
        1.3.1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基本原理
        1.3.2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优点
        1.3.3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应用
        1.3.4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局限性及其衍生系统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随机五肽文库的构建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和试验设备
        2.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1 酵母双杂交系统质粒p GADT7-PcTx1 的构建
        2.3.2 电转化的转化率以及文库库容量的计算
        2.3.3 随机五肽文库复杂度的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随机五肽文库与r ASIC1a膜外区的筛选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和试验设备
        3.2.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转化率及转进酵母的文库数
        3.3.2 酵母双杂交筛选过程中阳性结果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3.3.3 酵母双杂交筛选的阳性结果的重复实验及自激活检测
    3.4 讨论
第四章 筛选阳性结果的表达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和试验设备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表达质粒的构建
        4.3.2 融合蛋白的自动诱导表达与亲和层析纯化
        4.3.3 反相高效液相纯化以及质谱鉴定
        4.3.4 目的蛋白纯品的富集和生理活性检测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实验的主要结论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缩略词
附录1 从动物毒液中分离的ASIC调节剂的活性总结表
附录2 rASIC1a胞外区氨基酸编码序列
附录3 拟表达的5个质粒所对应的氨基酸及编码序列
附录4 实验中常用试剂及培养基配方
附录5 Ulp1表达方法

四、多巴胺增强培养新生大鼠DRG神经元ATP激活电流(论文参考文献)

  • [1]BNP/NPR-A/PKG/BKCa在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脊髓中枢的活化状态及调控作用[D]. 杨小荣. 南昌大学, 2021(01)
  • [2]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的研究[D]. 刘振辉.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3]贻贝仿生导电性苯胺齐聚物生物材料的制备及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D]. 闫欢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SIRT3通过调控小胶质细胞分化和凋亡改善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炎症的机制研究[D]. 李文迁.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5]Piezo2通道在早泄外周神经敏感化中的机制研究[D]. 郭立强. 山东大学, 2019(02)
  • [6]慢性痛诱发背根节神经元新生的初步研究[D]. 张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7]迷走神经上胃肠道伤害性感受器的鉴定及6-姜烯酚对其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 黄永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8]背根神经节GABA/SP/卫星胶质细胞交互作用介导电针缓解颈部切口痛的效应[D]. 乔丽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9]背根神经节P2受体介导HIVgp120加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相关神经病理痛与药物作用研究[D]. 易智华. 南昌大学, 2019(04)
  • [10]活性小分子多肽的筛选与表达[D]. 李文颖.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多巴胺增强培养的新生大鼠 DRG 神经元中 ATP 激活的电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