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字花科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黄静静[1](2021)在《Ogura CMS青花菜育性恢复材料的创制及其遗传背景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Ogura CMS雄性不育是青花菜制种中应用最广泛的不育系类型,但是该应用也严重限制了对优良材料的再利用,突破Ogura CMS技术限制,获得优良育性恢复材料对提升我国青花菜育种水平和资源收集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含有育性恢复基因Rfo的芥蓝中间材料14Y12(甘蓝BC1代育性恢复单株)为亲本,通过回交转育途径将Rfo基因导入6份优良Ogura CMS青花菜中,同时利用小孢子培养和遗传转化技术获得育性恢复DH系和Rfo阳性单株。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回交转育途径获得Rfo阳性单株及其遗传背景分析。由芥蓝中间材料14Y12与青花菜17B1253、18QB693杂交获得育性恢复株系18B592和19B711;18B592-1与18-NH(耐寒优秀)、18-YX(炎秀)、18BS-1、18BS36、18T2B2、18B1023杂交获得F1代;19B711-1与19Q雅翠91、19Q喜迎门、19Q国王1号杂交获得F1-2代;18B592-1与F1代Rfo阳性株回交获得BC1代。经细胞学观察,F1代Rfo阳性株花粉活力存在显着差异,变异范围为50%~70%;减数分裂后期有染色体不均等分裂和染色体丢失的异常现象;倍性鉴定表明,F1代Rfo阳性株中11份为二倍体,占总体比例78.57%,3份为介于三倍体和四倍体间倍性,占总体比例21.43%。遗传背景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50处,芥蓝中间材料14Y12、青花菜17B1253及F1代转育株可分为两大类,F1代转育株与芥蓝中间材料14Y12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24~0.88。其中19B809-8与青花菜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6,可作为Ogura CMS青花菜育性恢复的转育亲本材料。BC1代Rfo阳性单株花器官正常,花粉活力较高(大于70%),Rfo基因传递效率为14.29%~55.56%,农艺性状偏向青花菜且遗传分离明显。综合农艺性状、细胞学和遗传背景,在遗传相似系数0.60出,Rfo回交转育后代48个Rfo阳性株可分为五大类,其中20B826-2与18B592-1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6,与青花菜B6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2,株型近青花菜,为Ogura CMS青花菜后代利用提供了直接恢复材料。2.小孢子培养途径创制育性恢复材料及其遗传背景分析。对青花菜18QB693、育性恢复株系19B711和F1代Rfo阳性株进行小孢子培养。小孢子Rfo阳性单株在叶型、花蕾大小、花柱性状遗传分离显着,有二倍体和四倍性,获得了B693-2、B693-3、B711-1-5重要育性恢复系材料,构建了小孢子Ogura CMS育性恢复技术体系。遗传背景分析表明,小孢子单株B693-2、B693-3与青花菜20B724-1遗传相似系数为0.73,与青花菜遗传背景最近;小孢子单株B711-1-5-1与芥蓝遗传相似系数为0.63,与芥蓝遗传背景最近,可进行优良Ogura CMS青花菜资源创新与利用。3.转基因技术途径获得Rfo阳性单株。对Ogura CMS青花菜优良资源18-NH、18-YX进行转化研究,将萝卜Rfo基因插入p BWA(V)BII载体骨架构建p BWA(V)BII-Rfo表达载体,采用冻融法将重组质粒转入根癌农杆菌菌株EHA105中,使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基因植株。经鉴定获得46株Rfo阳性株,定植后目前有33株表现出无花粉,为假阳性株,其余转基因阳性株有待进一步观察和鉴定。
李智军,曾晶,谭铭喜,谢景[2](2021)在《芥蓝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途径及2,4-D对成胚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改良DAPI荧光染色技术对芥蓝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过程进行观察,同时比较培养基中添加2,4–二氯苯氧乙酸(2,4-D)对6个基因型芥蓝成胚的影响,并对再生植株的倍性和结实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芥蓝小孢子胚胎发生以B途径为主,但也存在A途径。小孢子第1次核非均等分裂或均等分裂形成不对称细胞即可建立极性特征,各类胚状体的形成似有其各自发育路径。2,4-D对成胚的影响因基因型而异,添加0.01~0.1 mg·L-1 2,4-D对‘绿宝’‘芊翠’和‘泽美’3个基因型芥蓝的成胚无显着影响;对于‘夏翠’,除0.1 mg·L-1 2,4-D显着降低子叶胚产量外,其他类型胚状体的产量不受影响;0.05和0.1 mg·L-1 2,4-D可分别显着增加‘顺宝’球形胚和鱼雷胚的产量,因而其总胚产量显着增加;对于成胚能力极强的‘顺宝2号’,心形胚、球形胚、其他类型胚状体及总胚产量均随着2,4-D浓度增大而显着提高,但子叶胚产量显着减少。添加2,4-D对‘顺宝2号’小孢子启动分裂无显着影响,但可维持或提高已启动分裂细胞的再分裂能力,减少中途退化或败育,从而提高胚产量。对获得150个再生株系进行倍性检测,单倍体株系占72.7%,DH系占22.7%,其他包括非整倍体和嵌合体在内的株系仅占4.6%。DH或单双倍体的嵌合体植株蕾期授粉后均能正常结实,而其他非整倍体(包括嵌合体)不结实或结实率极差。因此,可先根据植株花粉的有无、蕾期授粉后的结实性、叶形态以及生长势等判定出单倍体、DH和单倍体+二倍体植株,其他有花粉而不结实或结实不良的植株则可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倍性。
丛佳林[3](2020)在《京水菜小孢子培养及其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文中提出京水菜(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 Makino)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一种高钾钙含量的叶用蔬菜品种,在国内的种质资源却并不丰富。采用小孢子培养方法创制京水菜DH系,可为京水菜新品种的多样化提供纯合材料。而在对紫京水菜再生植株鉴定时,发现了绿色突变材料。本研究进行了花青素含量测定及RNA-Seq,利用qRT-PCR对花青素合成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加以验证,以期发现京水菜花青素合成的相关基因。1.在本试验中,以4种市售材料为试材,成功在所有4个试材中都获得了胚状体,其中,材料‘18sy028’的胚诱导率最高为8.70胚/蕾,‘18sy026’则仅为5.83胚/蕾。试验发现热激对京水菜小孢子培养是必须的,在热激处理24 h的条件下,胚状体诱导率最高,72 h以上的热激处理则会降低胚状体诱导率。而在小孢子再生植株的成苗试验中,材料‘18sy029’的直接成苗和愈伤组织间接成苗能力都最高,而‘18sy027’的直接成苗率最低,‘18sy027’间接成苗能力最差。对再生植株进行倍性鉴定,发现‘18sy029’的双单倍体自然发生率最高,达到了62.02%,而‘18sy27’则最低为41.79%。在对京水菜再生植株的鉴定过程中,发现在紫色叶京水菜DH系后代产生了自然突变的绿色叶个体,通过自交筛选出纯合基因型材料,测量其花青素含量。结果发现,紫色叶材料‘JSCp1-3’花青素含量最高达到了19.40mg/g,而两个绿色叶材料基本没有花青素生成。2.通过对纯合突变体进行RNA提取、测序及建库,获得了绿色和紫色京水菜的大量转录组数据,数据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3665个,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1636个,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2029个;对数据进行GO和KEGG富集通路分析得到29个显着富集的GO terms和显着富集的代谢通路5条,最显着富集的是涉及231个(占11.46%)差异表达基因的结构分子活性和涉及213个(23.61%)差异表达基因的核糖体通路。其中的显着富集通路是brp00940的苯丙烷生物合成和brp00941的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与花青素合成相关。选取了差异在2.0以上(log2Fold Change)的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其上下调趋势与RNA-Seq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测序的结果的正确性。
吴晗[4](2019)在《细胞穿透肽介导的拟南芥和大白菜DNA-free转染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是重要模式植物,其基因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白菜(Brassica rapa)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与拟南芥同属十字花科(Cruciferae),拟南芥基因组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成果为大白菜基因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由于大白菜外植体再生(regeneration)困难,表现为较强的基因型依赖性(genotype dependant),制约了遗传转化技术在其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以CRISPR/Cas为代表的第三代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农作物基因功能解析和遗传改良上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这一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靶标作物的遗传转化技术。公众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方面的担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遗传转化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发不依赖于转基因的DNA-free转染技术,对于促进基因编辑在大白菜功能基因组研究和品种改良上的应用有重要意义。为构建不依赖于转基因的DNA-free转染技术体系,本论文实验以拟南芥和大白菜为试材,系统研究了拟南芥体细胞胚转染受体系统和大白菜单倍体小孢子及小孢子胚转染受体系统的制备方法,探索了DNA-free转染复合体的制备技术,初步建立了细胞穿透肽介导的拟南芥和大白菜DNA-free转染技术体系。1.研究制备了拟南芥体细胞胚转染受体系统,建立了2,4-D诱导的拟南芥幼苗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探明了种子生理年龄、内源ABA含量及贮藏环境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在1/2 MS液体培养基中,添加1μM 2,4-D(2,4-二氯苯氧乙酸),可以有效诱导拟南芥幼苗的体细胞胚胎发生。采种植株生长条件、种子生理年龄和种子贮藏实验,证明了体细胞胚胎发生率随着种子生理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从嫩黄色新鲜角果上采收的野生型拟南芥Col-0种子的体细胞胚胎发生率在49.6%左右,而从棕黄色老角果上采收的种子的体细胞胚胎发生率只有24.7%左右;新鲜种子采收后4℃贮藏60天,体细胞胚胎发生率下降至28.3%左右,极显着低于对照新鲜种子。拟南芥ABA生物合成突变体aba2-1的ABA含量是野生型Col-0的20%,其新鲜种子的体细胞胚胎发生率为3.85%左右。种子的贮藏温度及贮藏时间显着影响体细胞胚胎发生率,-80℃下贮藏5年的拟南芥种子的体细胞胚胎发生率仍为43.6%,极显着高于室温下贮藏5年的种子。在增氧环境下贮藏的种子,2周内就会使新鲜种子的体细胞胚胎发生率的下降至33.9%左右。2.研究制备了大白菜单倍体小孢子和小孢子胚转染受体系统,优化了难出胚大白菜品系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证明了基因型对大白菜小孢子胚胎发生有显着的影响,优化了小孢子胚胎发生率较高的大白菜DH系’FT’以及小孢子胚胎发生率较低的DH系‘春大将’和‘多抗新3号’的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32℃热激处理24h对于‘春大将’和‘多抗新3号’小孢子胚的形成有显着的促进作用。32℃热激处理’FT’24h,可诱导出胚柄状小孢子胚,诱导率为0.01%。‘春大将’和‘多抗新3号’的小孢子胚在含琼脂0.8%的MS培养基中的成苗率分别为38.74%、35.48%,显着高于含琼脂1.2%的MS培养基的成苗率。大白菜’FT’花蕾长度2.4-2.7mm、培养密度为20,00040,000个/ml条件下,小孢子成胚率最高。3.研究制备了DNA-free转染复合体CPP-mCherry融合蛋白,摸索出CPP-mCherry融合蛋白的纯化方法将9个串联精氨酸(R9)、1个半胱氨酸(cys)、报告蛋白mCherry和组氨酸标签His-tag的DNA序列依次构建在pET 45b+表达载体内,并将此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用IPTG诱导原核表达。结果表明,在28℃下,1mM IPTG诱导表达5小时,可获得R9-mCherry融合蛋白。200 W超声波破碎原核细胞60秒后,用Ni柱纯化含有组氨酸标签的目标蛋白,再用MWCO透析膜去除非目的蛋白,可获得高纯度的CPP-mCherry融合蛋白。纯化后的蛋白浓度在1mg/ml以上,可用于下游DNA-free转染试验研究。4.构建了基于CPP-mCherry融合蛋白的拟南芥体细胞DNA-free转染技术体系以拟南芥野生型Col-0根尖及叶肉细胞为R9-mCherry融合蛋白的转染受体,用浓度范围为10μg/ml-100μg/ml的R9-mCherry融合蛋白转染,室温下过夜孵育,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镜检观察,可见细胞穿透肽融合蛋白R9-mCherry转入拟南芥叶肉细胞及根尖细胞中。利用R9-mCherry融合蛋白进行转染,全过程无外源DNA的参与,拟南芥根尖的转染效率达到100%。这一结果为建立不依赖于转基因技术的植物体细胞基因编辑系统打下了基础。5.构建了基于CPP-mCherry融合蛋白的大白菜小孢子DNA-free转染技术体系构建了细胞穿透肽介导的大白菜单倍体DNA-free转染技术体系。大白菜DH系’FT’的小孢子和3周龄大小的小孢子胚状体均可作为R9-mCherry融合蛋白的转染受体。R9-mCherry融合蛋白的适宜浓度为50-100μg/ml,室温下过夜孵育。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镜检观察,R9-mCherry融合蛋白可转染至’FT’小孢子的细胞核内。大白菜DH系’FT’小孢子的转染效率为8.13%,小孢子胚的转染效率达94.79%,转染后的小孢子胚状体可再生植株。研究结果为建立高效的不依赖于转基因的大白菜单倍体基因编辑系统奠定了基础。
马钰莹[5](2019)在《小菘菜和奶白菜DH系的创制与鉴定》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小菘菜和奶白菜都是F1代的种子,品种资源比较少。小菘菜和奶白菜属于异花授粉植物,获得性状优良的杂交品种首先需要得到纯系,应用小孢子培养方法可以大大减少获得纯系的时间。本研究以8个小菘菜和3个奶白菜杂交商品种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试验,研究不同基因型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并对获得的子叶形胚状体进行转胚、继代、生根培养,移栽成活后鉴定再生植株的倍性,对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植株进行自交繁殖,并进行亲和指数测定,调查DH系的园艺学性状,对筛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的小菘菜优良DH系配制杂交组合,并对杂交组合进行园艺学性状调查及小区产量分析。结果如下:1.在小菘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中,8个试材中有6个获得了胚状体,但6个基因型小菘菜胚诱导率间显着差异,其中‘18SY13’胚诱导率最高,为6.23胚/蕾;‘18SY14’胚诱导率最低,仅有0.25胚/蕾,两者相差5.98胚/蕾。6个基因型小菘菜成苗率存在差异,其中‘18SY13’直接成苗率最高为73.34%,比成苗率最低的‘18SY17’高52.23%。成苗后对所有小菘菜再生植株进行移栽,平均移栽成活率为95.57%。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了522株再生植株,共有331株DH系,平均双单倍体率为63.41%,其中最高为71.33%(18SY13)。对获得的DH系进行自交亲和指数测定,花期亲和指数在0.050.22之间;蕾期亲和指数在2.042.52之间。对获得的DH系经园艺学性状鉴定,发现‘SM002’株型直立,叶色亮绿,是优异的DH系。以课题组筛选的小菘菜自交不亲和系为母本,以新创制的5个DH系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114‘材料综合园艺学性状表现优异。2.在奶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中,3个试验材料均得到了胚状体,但3个基因型奶白菜胚诱导率之间表现差异,其中‘18SY01’胚诱导率最高,为1.92胚/蕾;‘18SY03’胚诱导率最低,仅有0.58胚/蕾,最高与最低差3.31倍。震荡培养不但提高了奶白菜子叶形胚的数量,而且加快了培养皿内胚状体的发育。3个基因型奶白菜间成苗表现差异,其中‘18SY02’的成苗率最高,高达58.62%;‘18SY01’的成苗率最低,为49.23%。对成苗的61株再生植株进行移栽,移栽成活58株,移栽成活率为95.08%。通过植株形态和流式细胞仪鉴定对再生植株进行倍性鉴定,获得33个双单倍体,双单倍体率均在50%以上,其中‘18SY01’的双单倍体率最高,为60%。对获得的DH系进行自交亲和指数测定,测定结果:花期亲和指数<0.5,蕾期亲和指数>2。对由奶白菜获得的DH系进行园艺学性状调查,发现?BM001‘的综合园艺学性状较好。其中‘BM002’、‘BM012’叶片颜色与其它植株不同,叶片颜色为浅绿色,并能正常生长。
付丹丹[6](2019)在《抗根肿病大白菜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肿病是芸薹属根肿菌引起的土传性病害,严重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生产。抗病品种是有效的防御根肿病的第一道防线。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可快速创制育种资源,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抗根肿病大白菜材料受基因型影响难以出胚或胚诱导率低,目前对小孢子培养的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较少,为提高抗根肿病大白菜小孢子培养植株再生效率,快速获得抗根肿病大白菜的纯合育种资源,为大白菜杂种优势育种实践奠定丰富的材料基础,提高选育效率。本研究以5种抗根肿病大白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热激时间、基因型、培养基添加物对小孢子诱导率的影响,观察了大白菜小孢子培养的整个途径,以及培养基对胚状体再生的影响进行研究获得再生植株。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研究不同热激时间对大白菜小孢子胚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2℃下热激12h、24h、48h小孢子都有胚状体形成,热激48h的胚诱导率2.1胚/蕾,均显着高于热激12h、24h,比热激24h相比分别增加了35.2%,与热激12h相比分别增加了26.2%,因此适宜大白菜小孢子热激处理的时间是48h。2.不同基因型对小孢子胚诱导的影响存在差异,5种材料均获得胚状体,并且胚诱导率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CR3胚诱导率最高为3.8胚/蕾,其次CR2、CR5、CR4,依次为2.7胚/蕾、2.5胚/蕾、1.7胚/蕾,CR1诱导率最低仅为1.2胚/蕾。因此,基因型是影响大白菜小孢子胚诱导率的主要因素。3.通过研究添加外源物质对小孢子胚诱导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蔗糖浓度对小孢子胚诱导率存在显着差异,添加100g/L蔗糖时5种材料的平均胚诱导率最高,为2.58胚/蕾,比添加130g/L蔗糖的胚诱导率提高了89.7%,比添加160g/L蔗糖时胚诱导率提高了186%。因此适宜大白菜小孢子胚状体形成的蔗糖浓度为100g/L;不同激素组合比例对小孢子胚诱导率存在差异,材料CR2、CR4、CR5在添加0.1mg/L6-BA和0.05mg/LNAA组合时胚诱导率最高,分别为1.7胚/蕾、1.4胚/蕾、2.8胚/蕾,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1.3%、36.7%、18.0%;而材料CR1、CR3在添加0.1mg/L 6-BA和0.1mg/LNAA组合时胚诱导率最高,分别为1.0胚/蕾、3.5胚/蕾,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40.0%、16.9%。因此,适宜小孢子胚诱导的激素组合为0.1mg/L 6-BA和0.1mg/LNAA或0.1mg/L6-BA和0.05mg/LNAA,应根据不同品种选择不同比例激素添加;4.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NaC1会提高小孢子胚诱导率,不同浓度对小孢子胚诱导率存在显着差异,材料CR2和CR5的胚诱导率均在添加200mg/L时最高,分别为1.9胚/蕾、2.6胚/蕾,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1.7%、27.5%,而材料CR1、CR3、CR4的胚诱导率均在添加150mg/L NaCl时最高,分别为1.1胚/蕾、3.2胚/蕾、1.6胚/蕾,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7.5%、37.5%,43.3%,因此,培养基中适宜小孢子胚诱导的NaC1浓度为150mg/L或200mg/LNaC1。5.通过研究不同固体培养基对小孢子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发现转接到B5培养基上时胚转绿率为75.99%,与MS培养基相比提高了1.84倍;不定芽分化率为57.33%,比MS提高了1.39倍;愈伤诱导率为52.67%,比MS提高了1.63倍。因此,适宜大白菜胚状体不定芽再生的基本培养基是B5培养基。
贾俊香[7](2019)在《基于小孢子培养的白菜类蔬菜种质创新》文中指出白菜类蔬菜属于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芸薹种(B.campestris,syn.B.rapa),多以幼嫩的叶片或花薹为产品器官,其种类繁多,广泛栽培的就有青梗菜、乌塌菜、奶白菜、小菘菜、菜心、紫菜苔等十余种,其适应性广、易于栽培,在我国蔬菜市场周年供应上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以新青梗菜、乌塌菜、小菘菜、马耳菜、菜心以及上述蔬菜之间的杂交后代材料为试材,在优化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小孢子培养快速创制双单倍体纯系材料,并对获得的DH系进行了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白菜类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的优化在小孢子培养优化的体系中,4个青梗菜,1个小菘菜和5个菜心均获得了胚状体,表现出不同的胚胎发生能力。在3份材料XM2、QW3和QW4中,添加一定浓度的TDZ或FDT对胚状体的诱导有促进作用。当TDZ浓度为0.10.5 g·L-1时,胚诱导率显着高于对照,且当TDZ为0.5 g·L-1时,XM2胚胎诱导率最高,可达37.67胚·蕾-1。当添加的FDT浓度在0.10.3mg·L-1范围内时,三种材料胚状体诱导率显着高于对照,当FDT浓度为0.3mg·L-1时,试材QW4胚诱导率达到最高,为25.33胚·蕾-1;ZT或BR对培养的3种基因型菜心SC1、SC2和SC3的胚状体诱导均有促进作用。当添加的ZT浓度为0.02mg·L-1时,所用的3种菜心胚诱导率均显示最高,分别为6.60、15.00和16.40胚·蕾-1;当BR浓度0.02 mg·L-1时,SC3胚诱导率最高,21.67胚·蕾-1。当添加的山梨醇浓度在510 g·L-1范围内,青梗菜胚状体诱导率提高;且当山梨醇浓度为10 g·L-1时,QW4诱导率最高,可以达到20.75胚·蕾-1。添加MT、IAA或NAA浓度为0.025mg·L-1时,胚诱导率最高,17.67胚·蕾-1。3种表面活性剂浓度0.0001%mg·L-1时,胚诱导率最高,21.33胚·蕾-1。试验中摇床培养最佳速率为50 rpm·min-1,既改善了培养基的通气条件,又提高胚状体发育的同步性。热激1d时,胚状体发育最佳。2.多叶型耐抽薹青梗菜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对新创制的具有持绿特性的青梗菜F2代材料进行培养,创制出叶片多耐抽薹的多叶型青梗菜DH系235份。添加一定浓度的MT、NAA和IAA对两种青梗菜QW1和QW2胚状体诱导有促进作用,3种药品浓度为0.025mg·L-1时,两种青梗菜胚状体诱导率达到最高。将全部的胚状体接种到MS培养基时,QW4成苗率最高,达68.67%。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的最佳时期为1525d内,且成苗率在63.3%76.7%。当NAA浓度0.050.1 mg·L-1之间,有利于再生苗根系的形成。4种青梗菜的再生植株自然加倍率均在58%以上。两种青梗菜QW1和QW2基因型共获得具有持绿性状的青梗菜植株163株。获得的5个优异青梗菜DH植株花期亲和性指数经测定的结果均小于0.3,而蕾期亲和性指数测定结果均大于5,可以作为自交不亲和系在杂交制种中使用。3.多头菜心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试验中获得了多头、叶色油亮的纯和的菜心DH系203份,以青梗菜和菜心的杂交种为材料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改善了菜心出胚难、胚诱导率和再生率低的问题。0.10.5 mg·L-1 TDZ显着改善了小孢子胚形成,直接成苗率在60%以上,其中,基因型17sy06,0.5 mg·L-1的TDZ浓度直接成苗率最高,达81.67%。获得的双单倍体植株自然加倍率多数高于70%。小区总薹重最高的为SC09,达5775.7 g。CC01,CC11,CC02,CC03综合风味较好。菜心17sy07获得的DH系经鉴定其花期亲和指数结果均小于0.3,蕾期亲和指数经测定结果均大于3.9,具有自交不亲和性。一般配合力最高的为DH系SC04可以作为亲本通过有性杂交基因重组获得需要的稳定品种。特殊配合力最高的组合为SC07×奇2不育系,其次为SC16×019不育系,可以用做亲本选育一代杂交种。4.多叶型小菘菜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小菘菜和马耳菜杂交后获得小菘菜杂交种,经过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了多叶型小菘菜DH系197份,其叶片数明显增多,叶片亮绿色,叶片上冲;植株分蘖力强,产量高,抗病能力增强,可作为杂交种选育的亲本材料。芸苔素内酯可以有效的促进孢子胚状体的诱导和植株再生,‘XM1’、‘XM2’和‘XM3’要求的最佳BR浓度分别为0.02 mg·L-1、0.01 mg·L-1和0.02 mg·L-1,平均诱导率分别为25.00、20.05和8.5胚·蕾-1,直接成苗率分别为87.00%、83.67%和74.00%。当添加的BR浓度达到0.08 mg·L-1时,胚诱导率和直接成苗率均下降。3种基因型小菘菜双单倍体自然加倍率在68.5%以上,其中XM1的双单倍体率最高,达70.63%。在对XM2获得的14个DH系的植物学性状鉴定中发现,DH系各个性状间差异较大,每个DH系表现整齐稳定。花期亲和指数小于0.5,蕾期亲和指数大于6.5,可以作为自交不亲和系在杂交育种中使用。5.紫叶菜心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菜心在小孢子培养时表现为出胚难,胚诱导率低,经过与紫叶青梗菜杂交以后,后代进行小孢子培养时,胚诱导均有提高,获得了紫叶菜心DH系122份。不同类型的菜心经小孢子培养,结果差异较大,三个杂交组合ZC1、ZC2和ZC3中,仅有ZC1和ZC2诱导出胚状体,ZC3在小孢子培养时添加了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也未出胚。0.0001%g·L-1的表面活性剂在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均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胚状体诱导率在12个胚·蕾-1以上,直接成苗率在50%以上,随着浓度增加,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率逐渐下降,高浓度时出现了抑制,甚至不出胚现象。2种基因型紫叶菜心的平均双单倍体率在70%以上,其中ZC1的双单倍体率最高,达81.82%,在对获得的9个优良DH系的植物学性状鉴定中发现,DH系各个性状间差异较大,主薹和侧薹的高度和粗度对菜心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
周广振,肖永,陈健妙[8](2018)在《木本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木本植物生长周期长,传统方法育种低效,且木本植物带菌系数高、体内含有较多易抑制培养物生长的酚类化合物等,使得木本植物再生体系建立困难,从而制约了利用生物技术进行遗传改良和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是植物获得单倍体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诱导培养能再生成纯合的二倍体植株,不仅加快木本植物遗传改良,也为木本植物的苗木繁育、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形态发生学等研究提供稳定的材料。本综述主要介绍当前木本植物小孢子培养的一些关键步骤及其影响成败的主要因素、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展望了该技术在木本植物中的应用前景。
朱惠霞,陶兴林,胡立敏,刘明霞[9](2017)在《小孢子技术在甘蓝类蔬菜育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甘蓝类蔬菜小孢子技术发展的概况及其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进展,如利用远缘杂交或种间杂交与小孢子技术相结合创制育种新材料;利用小孢子技术进行抗病、抗逆种质的筛选;小孢子技术与诱变技术相结合创制突变体等。分析了小孢子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金西子,张博,陈爱萍,李陈建[10](2016)在《紫花苜蓿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紫花苜蓿小孢子各发育时期细胞学特征与花器形态之间相关性,依据花器形态来判断小孢子发育时期,为小孢子培养诱导单倍体的提供依据。【方法】以5个品种紫花苜蓿为供试材料,观察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细胞学特征及花蕾形态、花药大小、颜色及形态。【结果】紫花苜蓿小孢子的发育的四个时期(四分体时期、单核早中期、单核靠边期和双核期)细胞学特征明显;紫花苜蓿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形态特征密切相关,花蕾纵径、横径和花瓣长增长显着,同一品种四个时期存在极显着差异;亮牧1号花蕾纵径长度在小孢子发育的四个时期大于其它4个品种的相应时期;同一时期参试品种间花器形态差异不显着;品种内四个时期花药大小变化不显着,花药颜色变化明显,由绿色逐渐变为黄色。【结论】花蕾纵径、横径和花瓣长适合作为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判断指标;紫花苜蓿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时,纵径长在5.406.10 mm,横径长在1.611.85 mm,花瓣长在3.985.55 mm,此时花瓣露出萼片,花瓣呈紫色,花药为淡黄色。
二、十字花科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字花科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Ogura CMS青花菜育性恢复材料的创制及其遗传背景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青花菜起源与引进 |
1.2 青花菜育种技术研究 |
1.2.1 自交不亲和研究 |
1.2.2 雄性不育研究与利用 |
1.2.3 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与应用 |
1.2.4 转基因技术研究 |
1.3 十字花科Ogura胞质雄性不育类型与应用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Rfo育性恢复基因在Ogura CMS青花菜杂交转育后代中的响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育性恢复株系、杂交后代(F_1代)的获得 |
2.2.2 Rfo阳性单株分子鉴定 |
2.2.3 Rfo阳性单株农艺性状观察 |
2.2.4 Ogura CMS青花菜Rfo转育后代花粉活力和染色体表现 |
2.2.5 Ogura CMS青花菜Rfo转育后代倍性分析 |
2.2.6 Ogura CMS青花菜Rfo转育后代遗传背景分析 |
2.3 讨论 |
2.3.1 远缘杂交创制Ogura CMS恢复材料 |
2.3.2 Ogura CMS恢复材料的遗传背景解析 |
第三章 F_(1-2)和BC_1阳性后代阳性株的获得及其遗传背景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青花菜各世代恢复材料的获得 |
3.2.2 各世代Rfo阳性株分子鉴定 |
3.2.3 各世代Rfo阳性株农艺性状观察 |
3.2.4 Rfo阳性株自交、杂交后花粉管生长观察 |
3.2.5 19B711与18B592-1恢复后代优良单株农艺性状观察和花粉活力测定 |
3.2.6 19B711与18B592-1恢复后代Rfo阳性株倍性分析 |
3.2.7 19B711与18B592-1恢复后代Rfo阳性株遗传背景分析 |
3.3 讨论 |
3.3.1 杂交转育技术在十字花科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
3.3.2 Ogura CMS在十字花科芸薹属蔬菜作物中的应用 |
第四章 小孢子培养途径获得育性恢复材料DH系及其遗传背景分析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试验结果 |
4.2.1 DH单株的获得 |
4.2.2 DH单株育性分析 |
4.2.3 DH单株农艺性状观察 |
4.2.4 DH单株形态观察和花粉活力测定 |
4.2.5 DH单株倍性分析 |
4.2.6 DH单株遗传背景分析 |
4.3 讨论 |
4.3.1 小孢子培养在甘蓝类蔬菜材料创新中的应用 |
4.3.2 DH材料在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研究 |
第五章 转基因途径获得Ogura CMS青花菜Rfo阳性株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 |
5.2.1 Rfo表达载体启动子PCR扩增与序列分析 |
5.2.2 转基因材料的获得和阳性株PCR检测 |
5.2.3 Rfo阳性株农艺性状观察 |
5.2.4 Rfo阳性株倍性分析 |
5.3 讨论 |
5.3.1 转基因育性恢复材料的创制与研究 |
第六章 结论 |
6.1 回交转育途径创制Ogura CMS青花菜恢复材料及其遗传背景分析 |
6.2 小孢子培养途径创制Ogura CMS青花菜恢复材料及其遗传背景分析 |
6.3 遗传转化途径创制Ogura CMS青花菜恢复材料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胚挽救、花粉活力划分、样品制备及电泳检测等 |
附录B pBWA(V)BII-Rfo表达载体的启动子序列和Rfo基因序列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芥蓝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途径及2,4-D对成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DAPI荧光染色法的改良 |
1.2 小孢子培养与成胚过程的显微观察 |
1.3 小孢子培养中添加2,4-D的试验 |
1.4 再生植株的诱导 |
1.5 流式细胞仪(FCM)倍性鉴定与结实性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芥蓝小孢子培养细胞分裂与胚胎发育 |
2.2 芥蓝小孢子成胚中2,4-D的影响 |
2.3 植株再生 |
2.4 倍性与结实性 |
3 讨论 |
(3)京水菜小孢子培养及其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京水菜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
1.1.1 游离小孢子培养 |
1.1.2 诱导胚胎发生的因素 |
1.1.3 游离小孢子培养在芸薹属蔬菜中的应用 |
1.2 花青素研究进展 |
1.2.1 花青素结构和种类 |
1.2.2 花青素功能 |
1.2.3 花青素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 |
1.2.4 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 |
1.2.5 调控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的转录因子 |
1.3 转录组测序在芸薹属作物上的应用 |
1.3.1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 |
1.3.2 DNA测序技术在转录组分析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京水菜小孢子培养体系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材的选取、预处理 |
2.1.3 京水菜小孢子分离纯化及悬浮培养 |
2.1.4 京水菜小孢子的热激处理 |
2.1.5 京水菜小孢子胚状体再生成苗 |
2.1.6 京水菜小孢子再生植株移栽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京水菜小孢子胚诱导率 |
2.2.2 热激处理对胚诱导率的影响 |
2.2.3 京水菜胚状体再生成苗 |
2.3 讨论 |
2.3.1 与其它芸薹属蔬菜小孢子培养的比较 |
2.3.2 热激在小孢子培养中对胚状体形成的影响 |
第三章 京水菜再生植株鉴定与突变体发现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小孢子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3.1.2 京水菜DH系园艺学性状测定 |
3.1.3 京水菜DH系风味鉴定 |
3.1.4 纯合基因型突变体的筛选 |
3.1.5 京水菜花青素测定试材选取 |
3.1.6 京水菜花青素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京水菜小孢子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3.2.2 京水菜DH系园艺学性状测定 |
3.2.3 京水菜DH系风味鉴定 |
3.2.4 京水菜绿色突变体的发现 |
3.2.5 纯合基因型突变体的筛选 |
3.2.6 花青素含量测定 |
3.3 讨论 |
3.3.1 影响再生植株倍性的因素 |
3.3.2 影响花青素合成的因素 |
第四章 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总RNA提取与检测 |
4.1.3 建库和测序 |
4.1.4 数据处理 |
4.1.5 新基因预测 |
4.1.6 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
4.1.7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 KEGG分析 |
4.1.8 qRT-PCR验证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总RNA检测 |
4.2.2 数据处理 |
4.2.3 新基因预测 |
4.2.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2.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 KEGG分析 |
4.2.6 qRT-PCR验证 |
4.3 讨论 |
4.3.1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 |
4.3.2 其他差异基因的发现 |
结论 |
5.1 京水菜小孢子培养 |
5.2 京水菜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4)细胞穿透肽介导的拟南芥和大白菜DNA-free转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转染受体系统 |
1.1.1 受体系统类型 |
1.1.2 受体系统再生的途径 |
1.1.3 受体系统应满足的条件 |
1.1.4 受体系统建立的步骤 |
1.2 植物转染受体再生研究进展 |
1.2.1 胚胎发生相关转录因子的异位表达 |
1.2.2 转录因子的剂量效应 |
1.2.3 环境因素对再生的影响 |
1.3 植物非转基因的DNA-free转染方法 |
1.3.1 传统农杆菌转基因法 |
1.3.2 非转基因的DNA-free转染方法 |
1.3.3 植物DNA-free基因编辑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拟南芥体细胞胚转染受体系统的制备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体细胞胚胎诱导方法 |
2.1.3 采种植株生长环境 |
2.1.4 种子贮藏条件 |
2.1.5 种子老化处理方法 |
2.1.6 新鲜种子增氧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2 ,4-D诱导的体细胞胚胎发生 |
2.2.2 种子贮藏条件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
2.2.3 ABA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
2.2.4 种子老化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
2.2.5 增氧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
2.3 小结 |
第三章 大白菜单倍体转染受体系统的制备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小孢子分离与纯化 |
3.1.3 小孢子发育时期鉴定 |
3.1.4 小孢子培养密度设定 |
3.1.5 花蕾低温预处理 |
3.1.6 热激处理 |
3.1.7 活性炭处理 |
3.1.8 小孢子胚的成苗培养 |
3.1.9 培养基中琼脂含量 |
3.1.10 基本培养基比较试验 |
3.1.11 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因型对小孢子胚胎诱导的影响 |
3.2.2 低温预处理对小孢子胚胎诱导的影响 |
3.2.3 热激对胚柄状小孢子胚诱导的影响 |
3.2.4 热激对小孢子胚胎诱导的影响 |
3.2.5 活性炭对小孢子胚胎诱导的影响 |
3.2.6 培养基中琼脂浓度对小孢子胚成苗的影响 |
3.2.7 基本培养基对胚状体成苗的影响 |
3.2.8 大白菜FT小孢子胚受体系统的建立 |
3.2.9 小孢子植株的倍性鉴定 |
3.3 小结 |
第四章 DNA-free转染复合体的制备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CPP-mCherry载体结构 |
4.1.2 CPP-mCherry载体的转化 |
4.1.3 CPP-mCherry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
4.1.4 CPP-mCherry融合蛋白的纯化 |
4.1.5 SDS-PAGE检测CPP-mCherry融合蛋白 |
4.1.6 诱导蛋白的浓度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IPTG诱导时间对CPP-mCherry融合蛋白产量的影响 |
4.2.2 IPTG浓度对CPP-mCherry融合蛋白产量的影响 |
4.2.3 SDS-PAGE鉴定CPP-mCherry融合蛋白 |
4.2.4 纯化后CPP-mCherry蛋白浓度 |
4.3 小结 |
第五章 拟南芥DNA-free转染体系的构建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植物受体的制备 |
5.1.3 细胞穿透肽介导的拟南芥体细胞转染 |
5.1.4 Confocal检测受体中的CPP-mCherry融合蛋白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R9-mCherry融合蛋白转染拟南芥叶肉细胞 |
5.2.2 R9-mCherry融合蛋白转染拟南芥根尖 |
5.2.3 R9-mCherry融合蛋白浓度梯度试验结果 |
5.3 小结 |
第六章 大白菜DNA-free转染体系的构建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植物材料 |
6.1.2 植物受体的制备 |
6.1.3 细胞穿透肽介导的小孢子转染 |
6.1.4 细胞穿透肽介导的小孢子胚转染 |
6.1.5 Confocal检测受体中的CPP-mCherry融合蛋白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观察材料的选择 |
6.2.2 R9-mCherry融合蛋白转染小孢子 |
6.2.3 R9-mCherry融合蛋白转染小孢子胚状体结果 |
6.2.4 小孢子胚状体转染后的再生 |
6.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本项研究的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小菘菜和奶白菜DH系的创制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芸薹属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概况 |
1.2 小孢子培养在芸薹属蔬菜的应用 |
1.3 芸薹属蔬菜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因素 |
1.3.1 供体植株的基因型 |
1.3.2 供体植株的生长环境条件 |
1.3.3 花期选取时期 |
1.3.4 小孢子发育时期 |
1.3.5 小孢子预处理 |
1.3.6 培养基成分 |
1.3.7 小孢子培养密度 |
1.3.8 震荡培养 |
1.3.9 影响胚状体成苗的因素 |
1.4 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及单倍体加倍方法 |
1.5 小孢子培养在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小菘菜DH系的创制与利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小菘菜小孢子胚诱导率的差异 |
2.2.2 小菘菜小孢子胚状体再生成苗 |
2.2.3 小菘菜再生植株移栽 |
2.2.4 小菘菜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
2.2.5 小菘菜DH系的园艺学性状 |
2.2.6 小菘菜DH系自交亲和性测定 |
2.2.7 小菘菜杂交组合的园艺学性状鉴定及小区产量分析 |
2.3 讨论 |
2.3.1 与其它小菘菜小孢子培养的比较 |
2.3.2 不同基因型对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的影响 |
2.3.3 小孢子再生植株移栽 |
第三章 奶白菜DH系的创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因型对奶白菜小孢子胚诱导率影响 |
3.2.2 震荡培养对胚状体发育的影响 |
3.2.3 奶白菜小孢子胚状体再生成苗 |
3.2.4 奶白菜再生植株移栽 |
3.2.5 奶白菜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3.2.6 奶白菜DH系的园艺学性状鉴定 |
3.2.7 奶白菜DH系自交亲和性测定 |
3.3 讨论 |
3.3.1 不同基因型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
3.3.2 震荡培养对胚状体发育的影响 |
3.3.3 小孢子DH系的自然加倍率 |
结论 |
1.小菘菜DH系的创制及利用 |
2.奶白菜DH系的创制及鉴定 |
3.本研究的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抗根肿病大白菜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十字花科作物的游离小孢子培养及应用 |
1.3 影响小孢子诱导出胚的主要因素 |
1.3.1 植株基因型对胚状体形成的影响 |
1.3.2 植株生长状况、生长环境对胚状体形成的影响 |
1.3.3 小孢子发育时期、花蕾大小对胚状体形成的影响 |
1.3.4 取蕾时期、位置对胚状体形成的影响 |
1.3.5 热激处理对胚状体形成的影响 |
1.3.6 培养基中的添加物对胚状体发生的影响 |
1.4 影响小孢子胚状体植株再生的主要因素 |
1.4.1 胚龄、胚状体类型和长度对胚状体再生的影响 |
1.4.2 培养基类型及外源激素对胚状体再生的影响 |
1.5 抗根肿病大白菜小孢子培养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抗性鉴定 |
2.2.2 大白菜小孢子培养 |
2.2.3 大白菜小孢子植株再生 |
2.3 计算公式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供试植株的根肿病抗性鉴定 |
3.2 影响小孢子胚状体形成的因素 |
3.2.1 不同热激时间对小孢子胚诱导的影响 |
3.2.2 不同浓度蔗糖对小孢子胚诱导的影响 |
3.2.3 不同基因型对大白菜小孢子胚诱导的影响 |
3.2.4 不同浓度NaC1对大白菜小孢子胚诱导的影响 |
3.2.5 不同激素配比对小孢子胚诱导的影响 |
3.3 影响大白菜小孢子植株再生的因素 |
3.3.1 培养基对胚状体再生的影响 |
3.3.2 不定芽形成再生植株 |
3.3.3 生根 |
3.3.4 胚状体的几种死亡现象及原因 |
3.3.5 大白菜小孢子培养途径的观察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世代材料对小孢子胚诱导的影响 |
4.2 热激时间对小孢子胚诱导的影响 |
4.3 蔗糖对小孢子胚诱导的影响 |
4.4 基因型对小孢子胚诱导的影响 |
4.5 NaC1对小孢子胚诱导的影响 |
4.6 激素对小孢子胚诱导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小孢子培养的白菜类蔬菜种质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白菜类蔬菜的起源及演化 |
1.2 白菜类蔬菜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 |
1.2.1 远缘杂交 |
1.2.2 小孢子培养 |
1.2.3 体细胞杂交 |
1.2.4 分子育种 |
1.3 小孢子培养的意义 |
1.3.1 筛选突变体 |
1.3.2 加快育种进程 |
1.3.3 转基因受体 |
1.3.4 基因定位 |
1.4 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研究概况 |
1.5 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因素 |
1.5.1 基因型 |
1.5.2 植株的生长条件 |
1.5.3 小孢子发育时期 |
1.5.4 植物生长调节剂 |
1.6 小孢子胚胎生长发育与植株再生 |
1.6.1 内因影响 |
1.6.2 外因影响 |
1.7 小孢子植株倍性鉴定及加倍方法 |
1.7.1 形态鉴定 |
1.7.2 染色体计数 |
1.7.3 流式细胞仪鉴定 |
1.7.4 小孢子植株加倍技术 |
1.8 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应用 |
1.8.1 在育种上的应用 |
1.8.2 在基因工程上的应用 |
1.8.3 在创制突变体上的应用 |
1.8.4 在QTL定位上的应用 |
1.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白菜类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的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小孢子的分离纯化和培养 |
2.1.3 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生根和移栽 |
2.1.4 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2.1.5 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因素的研究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材料的基因型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2.2.2 噻苯隆(TDZ)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2.2.3 氟啶酮(FDT)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2.2.4 玉米素(ZT)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2.2.5 芸薹素内酯(BR)对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
2.2.6 山梨醇(SL)对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
2.2.7 振荡培养对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2.2.8 热激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2.2.9 褪黑素、吲哚乙酸和α-萘乙酸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2.2.10 表面活性剂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2.3 小结 |
第三章 多叶耐抽薹青梗菜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方法 |
3.1.3 植物的基因型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3.1.4 褪黑素(MT)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3.1.5 吲哚-3-乙酸(IAA)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3.1.6 α-萘乙酸(NAA)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3.1.7 材料的基因型对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的影响 |
3.1.8 胚状体的发育时期对再生成苗的影响 |
3.1.9 不同NAA浓度对幼苗生根的影响 |
3.1.10 再生植株的持绿性鉴定 |
3.1.11 DH系的评价鉴定及利用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材料的基因型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3.2.2 褪黑素(MT)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3.2.3 吲哚-3-乙酸(IAA)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3.2.4 不同浓度的α-萘乙酸(NAA)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3.2.5 不同基因型对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的影响 |
3.2.6 小孢子胚状体的发育时期对成苗的影响 |
3.2.7 不同NAA浓度对小孢子培养再生苗生根的影响 |
3.2.8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
3.2.9 再生植株的持绿性状鉴定 |
3.2.10 青梗菜DH系植物学性状的鉴定 |
3.2.11 DH系自交亲和性指数测定 |
3.3 小结 |
第四章 多头菜心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 |
4.1 植物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噻苯隆的制备 |
4.2.2 不同基因型菜心小孢子胚诱导率的差异 |
4.2.3 噻苯隆(TDZ)对小孢子胚形成的影响 |
4.2.4 NLN培养基中的TDZ处理对植株再生的影响 |
4.2.5 再生植株倍性鉴定方法 |
4.2.6 DH系植株评价利用 |
4.2.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不同基因型菜心间小孢子胚诱导率的差异 |
4.3.2 噻苯隆(TDZ)对小孢子胚形成的影响 |
4.3.3 NLN培养基中的TDZ处理对植株再生的影响 |
4.3.4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
4.3.5 DH系的植物学性状鉴定 |
4.3.6 DH系产量分析 |
4.3.7 DH系自交结实鉴定 |
4.3.8 DH系风味品质的鉴定 |
4.3.9 DH系成份分析 |
4.3.10 DH系配制杂交组合调查结果 |
4.3.11 DH系配合力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多叶型小菘菜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小菘菜小孢子成胚研究 |
5.1.4 小菘菜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研究 |
5.1.5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方法 |
5.1.6 DH系的植物学性状鉴定 |
5.1.7 自交结实鉴定 |
5.1.8 试验设计 |
5.2 结果分析 |
5.2.1 基因型对小菘菜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5.2.2 芸苔素内酯(BR)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5.2.3 BR对小菘菜胚状体成苗的的影响 |
5.2.4 小孢子植株的倍性鉴定 |
5.2.5 再生植株田间植株形态学鉴定 |
5.2.6 再生植株自交结实鉴定 |
5.3 小结 |
第六章 紫叶菜心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植物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紫叶菜心小孢子成胚研究 |
6.1.4 紫叶菜心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研究 |
6.1.5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方法 |
6.1.6 DH系植株评价利用 |
6.2 结果分析 |
6.2.1 不同材料的基因型间小孢子胚诱导率的差异 |
6.2.2 泊洛沙姆(F-68)对紫叶菜心小孢子胚诱导率的影响 |
6.2.3 吐温20(T-20)对紫叶菜心小孢子胚诱导率的影响 |
6.2.4 曲拉通(T-100)对紫叶菜心小孢子胚诱导率的影响 |
6.2.5 泊洛沙姆(F-68)对紫叶菜心小孢子胚诱导成苗的影响 |
6.2.6 吐温20(T-20)对紫叶菜心小孢子胚诱导成苗的影响 |
6.2.7 曲拉通(T-100)对紫叶菜心小孢子胚诱导成苗的影响 |
6.2.8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
6.2.9 紫叶菜心DH系的植物学性状鉴定 |
6.2.10 DH系产量分析 |
6.2.11 DH系自交结实鉴定 |
6.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木本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木本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的主要因素 |
1.1 小孢子的发育阶段 |
1.2 基因型 |
1.3 预处理方法 |
1.4 游离小孢子的分离 |
1.5 游离小孢子的纯化 |
1.6 培养基及其组成 |
1.7 培养方法 |
2 木本植物小孢子培养研究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
3 展望 |
(9)小孢子技术在甘蓝类蔬菜育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蓝类蔬菜小孢子育种技术发展概况 |
1.1筛选出一批具备小孢子培养特性的基因型材料 |
1.2 利用小孢子技术培育出一批甘蓝类蔬菜新品种 |
2 小孢子技术在甘蓝类蔬菜育种中的应用 |
2.1 利用远缘杂交或种间杂交与小孢子技术相结合创制育种新材料 |
2.2 利用小孢子技术进行抗病、抗逆种质的筛选 |
2.3 小孢子技术与诱变技术相结合创制突变体 |
3 问题及展望 |
(10)紫花苜蓿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小孢子发育各个时期的细胞学观察 |
1.2.2 小孢子发育各个时期花蕾及花药形态观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花苜蓿小孢子各发育阶段细胞学特征 |
2.1.1 四分体时期 |
2.1.2 单核早中期 |
2.1.3 单核靠边期 |
2.1.4 双核期 |
2.2 紫花苜蓿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形态特征的相关性 |
2.3 紫花苜蓿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药发育特征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紫花苜蓿小孢子各发育阶段细胞学特征 |
3.2 紫花苜蓿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形态特征的相关性 |
3.3 紫花苜蓿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药发育特征的相关性 |
4 结论 |
四、十字花科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Ogura CMS青花菜育性恢复材料的创制及其遗传背景解析[D]. 黄静静.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芥蓝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途径及2,4-D对成胚的影响[J]. 李智军,曾晶,谭铭喜,谢景. 园艺学报, 2021(08)
- [3]京水菜小孢子培养及其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D]. 丛佳林.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4]细胞穿透肽介导的拟南芥和大白菜DNA-free转染技术研究[D]. 吴晗.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8)
- [5]小菘菜和奶白菜DH系的创制与鉴定[D]. 马钰莹.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6]抗根肿病大白菜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研究[D]. 付丹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7]基于小孢子培养的白菜类蔬菜种质创新[D]. 贾俊香.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8]木本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J]. 周广振,肖永,陈健妙. 分子植物育种, 2018(21)
- [9]小孢子技术在甘蓝类蔬菜育种中的应用[J]. 朱惠霞,陶兴林,胡立敏,刘明霞. 蔬菜, 2017(06)
- [10]紫花苜蓿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相关性研究[J]. 金西子,张博,陈爱萍,李陈建. 新疆农业科学,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