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校室外管线对校园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老学校室外管线对校园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一、老校室外管线对校园环境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冬[1](2021)在《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高校建设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的背景下,针对老校区中的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成为建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建成至今已有六十余年,保留有建校前留存的营房以及其他旧建筑。然而,整体校园面临空间布局单一、场所记忆流失等问题,需要进行适度的改扩建以满足使用需求。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研究、相关案例分析与太平园校区现状调研为基础,提出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案,并总结设计经验。首先,通过对当下老校区改扩建现状、规划与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以及老校区旧建筑价值认知等研究背景的阐述,明确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以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相关的理论为基础,以价值认知与建筑现象学为依据,建构了包含空间布局、场所重塑以及技术支持三个主要方面的改扩建设计策略框架。此外,选取以老校区中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设计经验的总结。同时,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历史沿革、现状建筑与环境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明确改扩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扩建设计目标与指导思想。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设计策略包含外部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布局、空间形式表达以及相关技术支撑四大方面,设计内容从外部空间的整合、旧建筑空间的整合、航空限高下新建筑设计、环境场所重塑以及相关技术运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总结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再利用的设计经验以期为相似案例提供参考,并进行反思与展望。

陈纵[2](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胡鹏飞[3](2020)在《西北农大中心教学区建筑与环境更新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1934年建校至今已经走过了八十多个春秋,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校园因为远离城市聚集区,其完整的校园文脉得以延续至今。目前校园内保留着各个时期内的建筑,虽然不能代表国内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但是其研究价值依然不容置疑。中心教学区是学校肇始的代表,也是让校园历史文脉开始延续的体现,在今天看来,这里依然作为整个校园的中心而存在。中心教学区包括了建校时始建的教稼楼(现为三号楼)、五号楼、教稼广场、中心庭院、先贤广场等。时代在发展,高校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的中心教学区依旧辉煌,但是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代的教育模式、学校的教学需求、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现在的中心教学区虽然勉强支撑着辉煌的头衔,但是却未能停下日渐衰落的脚步,建筑的陈旧、破损,场所的衰败、被遗忘。仿佛这里留下了只能被人凝视的外壳。更新对于它已是刻不容缓。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对西北农大的中心教学区提出了更新设计的要求,通过整理总结学校的历史沿革、校园的发展和建设背景,以期可以对校园文脉的发展延续有比较清晰的研究,结合国内外目前对于更新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掌握最新的研究理论和设计动向,以上述内容为基础条件和理论依据,以中心教学区为研究对象,将五号楼和中心庭院作为更新设计的重心。分析中心教学区的现状和学校在新的教学背景下的多方诉求,提出多种有针对性地更新设计策略,筛选相对最适合研究对象的策略,进而根据对已知影响因素的再挖掘,对提出的更新设计策略进行深化设计,从而形成较为成熟可行的更新设计方案。进一步将中心教学区的更新设计上升到理论研究层面,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对更新设计中的环境场所和建筑进行评估和分析,从而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的同时,也具备相关理论层面的支撑。主要分别从校园文脉传承、外部空间环境、形势与功能空间、绿色建筑等四个角度做了更深层次的探讨,一方面是对中心教学区更新设计方案的评估与反思,一方面是从理论层面进行验证和总结,同时也是从以上四个方面为后期校园的更新设计工作形成一份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的资料。最后总结本文与更新设计相关的理论研究,通过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提出和完善针对西北农大校园更新的研究理论,希望可以作为其日后校园发展建设的理论研究资料。

朱鹏颖[4](2020)在《基于功能置换的地方性高校老校区更新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高校老校区作为传播知识和文化的载体,对它的保存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随着很多高校陆续搬迁至新校区,在对老校区的处置或利用上,部分院校面临着诸如多校区使用和管理等难题,很多地方性高校的老校区在整体搬迁后面临着闲置、废弃或者拆除的命运。一些校园风貌古朴、文化气息浓厚、建筑功能完好、校园设施完善的老校区进行功能置换和更新改造后,使其以新的功能继续发挥本身的价值,对老校区的保存、优化和整合城市空间资源、推进城市更新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于数量众多的地方性一般院校整体搬迁后闲置的老校区,采用了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设计实践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现状的调研,归纳分析了目前高校老校区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以功能置换作为高校老校区继续使用的优势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了高校老校区包括满足教学用途之外的多种可能。并对其功能置换后园区的更新设计策略进行了普适性的研究。最后对河北工程大学老校区做了更新设计。希望本研究能够对今后闲置高校老校区的功能转化和利用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在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后,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构建了论文的框架。第二章:老校区的相关理论及现状研究。首先对相关概念和涉及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概述。然后通过调研分析归纳总结了目前高校老校区处置和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功能置换作为高校老校区方式优势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三章:置换模式的选择与分析。论述了老校区功能置换和再利用的几种模式的可行性及相关思路。第四章:更新策略。从前期调研评估、校园处置方式、园区总体规划、建筑、景观等多个方面对功能置换后的老校区的更新设计策略展开了论述,提出了一些普适性的更新策略和建议。第五章:案例设计实践研究。对整体搬迁后河北工程大学闲置老校区进行了基于功能置换的更新设计实践,与文中涉及的功能置换理论和更新策略进行了验证,也是对研究主题的深化,希望为相关的项目提供参考。

王奥博[5](2020)在《共生理念下的高校校园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当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逐步从注重学科交叉重组与创新研究,转向学科发展与社会经济、科技、人文等全方位的深度融合,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已不能再沿袭以往传统的理论与方法。我国高校建设在经历了近二十年大规模快速发展之后,无论是相关理论研究还是实际的建设项目,都更多地从对“量”的追求转变成到对“质”的关切。如何塑造与城市整体发展相适应的,互动、友好的高校校园空间,亟待研究者们做出新的诠释。本课题研究以“共生理念”为切入点,将校园空间以及其与城市空间作为完整的共生系统加以研究。建筑学领域的共生理论研究关注的是不同系统及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融合,继而探究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机制,对当代高校校园空间研究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本文通过对“共生理念”在高校校园空间研究的适用性分析入手,构建了与城市空间相关联的校园共生系统,继而从激活共生界面、活化共生单元、适应共生环境等三个层面,对校园空间以及其与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视野下的空间融合、资源共享和文化带动做出了阐释。力求构建联系区域、融入社会的城市校园,促进学科融合、交流创新的共享校园,文化引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论文也结合笔者研究生期间实际参与的设计项目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尝试,力求对高校校园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提供借鉴。

孙永青[6](2020)在《闽南高校石砌建筑保护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建筑保护、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和经济分析四个方面对闽南高校石砌建筑进行研究,构建一套关于闽南高校石砌建筑保护改造设计较为全面的框架体系,从工程设计角度展示了保护改造的整体思路和一般方法。闽南高校石砌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我国建筑从传统建造方式向现代建造方式转变过程中的过渡时期重要建筑类型,蕴含了非常丰富的价值,应予以保护使其存续。在保护的前提下,可通过对内部空间和布置进行调整、空间采用共享使用、主要延续原有使用功能、少量改变原功能等方式,对石砌建筑进行合理利用,并能适当提高石砌建筑的使用强度;可通对石砌墙、钢筋混凝土梁为主的建筑构件进行加固以及消防、节能、无障碍、智能化设施进行改造等工程技术措施,提高石砌建筑的抗震性能、舒适性和现代化、智能化程度。石砌建筑保护改造后可以满足高校近期使用需求,提高教学科研办公条件,并使高校校园文化得以传承。石砌建筑保护改造模式同拆除新建模式相比,狭义经济效益略差(案例差值约为2%),但具有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赵越[7](2020)在《文化交流理念下的鞍山师范学院国际交流中心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文化的力量将成为大国之间进行角逐的重要表达形式。我国虽然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却远远不能与中国的经济实力相匹配,这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向世界文化强国的方向迈进。在我国的国家战略体系当中,中国文化对外交流已成为战略体系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文化传播重要源头的高等院校,收到国家高度重视,在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中占据重要位置。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吸引国外留学生来华学习交流成为提升大国影响、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传播渠道,通过留学生建立起与世界连接的桥梁。随着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国际交流中心成为高校中新的教学、交流、文化展示场所,受到了建筑师与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面对我国对来华留学生的政策导向、国际学院的发展层面以及来华留学生的需求层面等角度出发,在鞍山师范学院国际交流中心的设计当中,迎合并塑造留学生的开放空间、交流场所和展示氛围提出了在文化交流理念的基础上分别引入多元开放、多向互动与多维传播三个设计原则。在文化交流理念的基础之上笔者分别从三个设计层面展开深入的探索:首先,在多元开放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合理的进行建筑布局,整合建筑内部空间以满足留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并且插入室外活动平台以取得建筑与室外环境的交融呼应;其次,在多向互动设计原则的指导下,系统的塑造交流空间体系,营造交流共享的室内空间,并且渗透室外的交流空间;再次,在多维传播设计原则的指导下,营造外国留学生的多维传播空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空间与传播中国当代文化的展示空间。最后,本文对当前高校的国际交流中心所应体现的设计原则,总结归纳为在文化交流理念的指导下利用多元开放、多向互动与多维传播三个设计原则方能有效的解决并迎合未来国际交流中心的发展需求。并且论文会通过剖析鞍山师范学院国际交流中心设计中所面临的具体设计要点进行系统的论述及验证,以期通过本文的构思过程能够给其他高校国际交流中心的相关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这对在21世纪影响力愈发强大的中国来说,相比海内外华人,来华留学生来华求学后,再回到本国或别国传递中国文化是一个更有说服力的传播媒介。

张璐[8](2019)在《既有校园雨洪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以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为例》文中认为快速城市化进程下的城市环境正在面临严重的“雨洪”危机,既有校园作为城市建成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密度高、容积率低、绿化率低、可置换面积有限、地下管网复杂的特点,更使其成为雨洪问题的“重灾区”。暴雨条件下,雨水无法正常下渗、也无法通过管网及时排走,硬质地面形成大量地表径流造成积水与内涝,给师生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本研究旨在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校园,针对既有校园搭建雨洪管理体系构建理论研究框架,并以此为依据完成“评估-模拟-设计”实践,尝试在景观层面寻求既有校园雨洪问题的解决途径。本研究以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为例,首先对场地现状进行调研校核,统计暴雨条件下的积水路段、积水点,发现雨洪问题。基于AHP-Mc Hurg针对天大校园做建设适宜性评价分析,并利用Arc GIS软件对天大校园地表环境建模、分析,使用SWMM软件模拟不同暴雨条件下场地的水文情况,以剖析不同区域出现雨洪问题的原因。其次,根据不同重现期下的模拟结果提出校园雨洪问题应对策略,并据此布设雨洪设施,构建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雨洪管理系统。而后,再次运用SWMM软件对场地水文进行二次模拟,对比不同场景下的系统径流量、分析雨洪系统管理绩效。最后,根据雨洪管理体系构建结果提出具体的景观设计策略与景观改造方案,实现既有校园雨洪管理能力与海绵校园景观品质的提升。既有校园如何通过自我更新实现对暴雨的科学应对和对雨水的有效利用不仅是惠及师生的大事,还将对雨洪技术措施的应用起到展示作用、对各类场地雨洪管理体系构建起到示范作用,带动海绵城市建设。

郑小梅[9](2019)在《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校园规模的不断扩张,校园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高校机动交通量迅速上升,校园静态交通问题愈加突出,成为影响高校人文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成为校园规划及管理者面临的重要挑战。国外机动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其高校在应对校园静态交通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比我国成熟,对解决我国高校当前的静态交通难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目前涉及到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的一些研究多为对单个校园静态交通或个别要点的总结和介绍,并未对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基于对美国、日本、新加坡典型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的全面研究与分析,系统地归纳分析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设计的总体特征及规律,并针对我国高校校园静态交通的现状提出适用性借鉴。本文针对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的研究从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相关概念及阐述、研究范围的界定、研究综述、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二部分(第二至四章),为本文的核心篇章,分3个层面阐述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研究。其中:第1层面(第二章)为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的基础研究,首先,基于对近代相关交通规划设计理念的梳理,归纳总结高校校园静态交通规划设计历史进程四个阶段的理论与方法;其次,总结分析高校校园静态交通设计的八大影响要素。第2层面(第三章)为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的案例研究,对美国、日本、新加坡的9个典型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从纵向上解读校园各时期规划更新文件,具象呈现校园静态交通规划设计的发展脉络,从横向上分析校园静态交通需求管理、规划设计及管理策略三个方面的设计策略,系统呈现其设计逻辑与方法。第3层面(第四章)为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的总体特征及规律,首先,总结归纳其科学系统的研究思维与研究方法;其次,总结归纳静态交通需求管理、静态交通规划设计、静态交通管理策略三个方面的设计要点及大设计策略;最后,总结分析国外高校静态交通体系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第五章)基于当前我国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的现状及弊端,提出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对我国高校的几点借鉴。

高力强[10](2019)在《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过程低能耗设计是提高校园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方法,符合节约型校园客观需求,是未来校园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我国高校大型化、综合化发展的今天,校园建筑群也暴露出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影响着现代校园的生活和空间品质,亟需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研究。本文期望提出以能耗优化为目标的校园综合体模块化设计方法体系和应用,为寒冷地区高校校园规划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和思路。以寒冷地区高校校园规划为研究对象,利用敏感性因素分析、能源空间置换和负荷平准化优化等方法,对校园综合体外在形态和内部负荷的能耗特性进行分析,通过不同情景的聚类组合及能耗模拟,发现综合体的形态变化与校园规划的低能耗特性存在较强的联系。进而结合传统校园建筑与能源设计的耦合因素和常用标准参数,将综合体设计的低能耗信息转换为层级因素及分级数据库,提出设计前期阶段低能耗约束的设计框架。针对校园规划现状进行综合体建筑调研和能源分析,提取建筑与能源发展的模块化设计规律,建立了基于模块化的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法体系。采用解构和重构的方法,对校园综合体能源利用进行建筑群负荷分项模拟,提出综合体的形态初步控制、配套环境耦合和建筑混合配比三项约束指标,通过聚类组合和负荷平准化的优化分析确定了外在形态、内部负荷对综合体能耗的影响机制,建立了多因素约束下的校园规划低能耗设计路径;最后,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探索寒冷地区校园建筑与环境协同的详细设计方法与策略,力求实现能耗设计与建筑规划多目标的全程化规划设计。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根据传统校园建筑与能源设计影响因素,获得多因素多目的的耦合因素敏感性层级关系,提出校园设计前期阶段的约束性规划设计框架。(2)分析了校园建筑与用能发展的模块化特征,建立了分级的设计参数数据库,提出了模块化的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低能耗设计方法体系。(3)以外在形态和内部负荷入手,明确了综合体形态与能耗的量化关系,建立了基于综合体形态的初步控制、空间置换和最优配比等多因素约束下的低能耗建筑设计路径。(4)从模块化设计与多因素约束耦合视角和校园规划层面,实现了设计前期阶段多因素约束下校园综合体“组合化、系列化、标准化”的低能耗设计应用。通过深入研究,文章为寒冷地区“高容、低密、低能耗”的新校园规划设计提供了便捷、可行的量化设计依据和设计新思路,为实现节约型校园设计打下良好的前期基础。

二、老校室外管线对校园环境的影响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校室外管线对校园环境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因素作用下高校建设呈持续增长态势
        1.1.2 老校区优势与劣势并存
        1.1.3 老校区中旧建筑改扩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4 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的改扩建需求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界定
        1.2.1 高校老校区
        1.2.2 旧建筑与新建筑
        1.2.3 校园环境
        1.2.4 改扩建与再利用
        1.2.5 研究内容的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校园规划与设计相关文献综述
        1.3.2 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综述
        1.3.3 我国近代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
        1.3.4 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的价值认知
    1.4 研究意义、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理论研究与策略体系建构
    2.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理论依据
        2.1.1 可持续的发展观
        2.1.2 有机更新理论——循序渐进的小规模更新
        2.1.3 共生理论——新旧元素共生
        2.1.4 强调文化性与场所性的设计理论
    2.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2.2.1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原则
        2.2.2 设计策略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2.2.3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建筑现象学
        2.2.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2.3 本章小节
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相关案例研究
    3.1 四川藏语佛学院改扩建
        3.1.1 藏语佛学院的空间布局
        3.1.2 藏语佛学院的形式表达
        3.1.3 藏语佛学院的技术支持
    3.2 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绿地改造
        3.2.1 休梅克绿地的空间布局
        3.2.2 休梅克绿地的形式表达
        3.2.3 休梅克绿地的技术支持
    3.3 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化雨书斋改造
        3.3.1 化雨书斋的空间布局
        3.3.2 化雨书斋的形式表达
        3.3.3 化雨书斋的技术支持
    3.4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馆改造
        3.4.1 人类系馆的空间布局
        3.4.2 人类系馆的形式表达
        3.4.3 人类系馆的技术支持
    3.5 本章小结
4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调研分析
    4.1 太平园校区整体分析
        4.1.1 校区区域位置
        4.1.2 校区发展历史
        4.1.3 校园整体形态
    4.2 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查分析
        4.2.1 校园周边环境现状
        4.2.2 校园整体空间秩序分析
        4.2.3 校园公共空间分析
    4.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调查分析
        4.3.1 现状建筑平面特征
        4.3.2 现状建筑立面特征
        4.3.3 现状建筑结构特征
        4.3.4 现状建筑功能用房指标分析
    4.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4.4.1 校园外部空间缺乏系统性布局
        4.4.2 建筑空间布局单一
        4.4.3 场所记忆的流失
        4.4.4 规划条件的限制
    4.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目标
        4.5.1 空间优化,寻求新旧整合
        4.5.2 场所重塑,再现场地记忆
    4.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指导思想
        4.6.1 选择较小的建设规模
        4.6.2 最大化利用旧建筑及其环境
        4.6.3 适度开发地下空间
    4.7 本章小结
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研究
    5.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外部空间布局策略
        5.1.1 梳理新旧空间秩序
        5.1.2 融合新旧文脉肌理
        5.1.3 延续原有场地特征要素
    5.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建筑空间布局策略
        5.2.1 织补建筑外部空间
        5.2.2 重组建筑内部空间
        5.2.3 整合新旧建筑空间
    5.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空间形式表达策略
        5.3.1 协调新旧形式关系
        5.3.2 延续建筑界面特征
        5.3.3 场景再现与场所暗示
    5.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支持策略
        5.4.1 结构与材料技术
        5.4.2 生态与节能技术
    5.5 本章小节
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
    6.1 太平园校区外部空间整合设计
        6.1.1 空间构架的调整
        6.1.2 交通流线的更新
        6.1.3 节点空间的优化
    6.2 太平园校区空间形式表达设计
        6.2.1 原有树木利用下的氛围塑造
        6.2.2 景观小品营造下的场所暗示
        6.2.3 色彩与构图要素的延续
        6.2.4 材质肌理的延续
        6.2.5 新旧尺度的协调与统一
    6.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空间整合设计
        6.3.1 场地空间的围合修补
        6.3.2 平面组织与空间重塑
        6.3.3 建筑卫生服务空间改造
        6.3.4 室内外过渡空间的优化
    6.4 太平园校区新建建筑空间设计——以新建食堂为例
        6.4.1 设计目标的建立
        6.4.2 场地流线更新与肌理融合
        6.4.3 功能复合下的平面空间设计
        6.4.4 航空限高下的竖向空间设计
    6.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选择
        6.5.1 建筑原有结构的加固
        6.5.2 建筑新结构体系的引入
        6.5.3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改善
        6.5.4 外部空间改造相关技术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归纳与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附录
附录
    附录 Ⅰ:2001 年太平园校区地形图
    附录 Ⅱ:太平园校区现状建筑调研情况汇总表
    附录 Ⅲ: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研情况汇总表
    附录 Ⅳ:本文改扩建设计方案相关图纸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3)西北农大中心教学区建筑与环境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普适性
        1.2.2 文脉延续性
        1.2.3 示范性和指导性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中心教学区
        1.3.2 校园文脉
        1.3.3 更新设计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标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国外研究现状
        1.6.2 国内研究现状
    1.7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2 国内高校发展概况及西北农大校园发展概述
    2.1 国内近现代高校校园发展概述
        2.1.1 近现代高校发展背景
        2.1.2 近现代高校校园发展
    2.2 西北农大校园发展概述
        2.2.1 历史沿革及校园发展
        2.2.2 办学理念研究解读
        2.2.3 校园文脉研究概述
        2.2.4 校园与城市共生关系研究
    2.3 中心教学区背景及需求研究
        2.3.1 中心教学区现状分析
        2.3.2 中心教学区建筑特殊性研究
        2.3.3 甲方的意愿及更新设计要求概述
    2.4 本章小结
3 西北农大更新设计的理论研究
    3.1 更新设计的发展历程概述
    3.2 更新设计理论研究概述
        3.2.1 建筑类型下的更新研究理论
        3.2.2 建筑常见的更新内容
        3.2.3 针对遗产建筑和历史建筑出台的相关文件
    3.3 西北农大校园建筑与环境更新理论研究
        3.3.1 教学空间的更新
        3.3.2 整体文脉的延续
        3.3.3 新技术、材料的应用
        3.3.4 整体建筑与环境的更新研究
    3.4 更新设计相关的案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西北农大中心教学区更新设计实践
    4.1 更新设计原则
        4.1.1 校园文脉的延续性原则
        4.1.2 整体与个体的协调性原则
        4.1.3 动态性原则
        4.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4.2 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4.2.1 从校园整体出发,五号楼的更新策略探讨
        4.2.2 以三号楼为研究参照,五号楼的更新策略探讨
        4.2.3 从场所出发,五号楼加改建方式探讨
        4.2.4 整合与激活院落空间的更新策略探讨
    4.3 方案设计
        4.3.1 设计理念
        4.3.2 总平面布局分析
        4.3.3 形式生成逻辑
        4.3.4 平面功能空间布局
        4.3.5 建筑界面分析
        4.3.6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4.3.7 整体空间关系及景观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西北农大更新实践的多角度研究
    5.1 校园文脉传承研究
        5.1.1 “历时性”与“共时性”角度下的校园文脉传承
        5.1.2 后现代主义理论研究下的校园文脉传承
    5.2 外部空间环境研究
        5.2.1 外部空间的开放性和公共性
        5.2.2 空间序列
        5.2.3 外部环境的空间界面研究
    5.3 形式和功能空间的研究
        5.3.1 形式的开放兼容性
        5.3.2 功能空间的多样性
    5.4 绿色建筑策略研究
        5.4.1 绿色建筑策略在建筑更新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
        5.4.2 室内空间绿建优化的更新方式
        5.4.3 立面围护结构绿建优化的更新方式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思考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获奖情况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
附录
致谢

(4)基于功能置换的地方性高校老校区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范围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性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高校老校区再利用的相关理论及现状研究
    2.1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校老校区
        2.1.2 功能置换
    2.2 基础理论
        2.2.1 城市更新理论
        2.2.2 城市触媒理论
        2.2.3 建筑再循环理论
    2.3 目前高校老校区存在的问题
        2.3.1 高校老校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2.3.2 知名院校和普通院校对待老校区不同态度
        2.3.3 整体搬迁后高校老校区处置现状
    2.4 整体搬迁后高校老校区再利用情况
        2.4.1 国外高校闲置校园的利用情况
        2.4.2 高校老校区再利用实地调研
        2.4.3 老校区再利用现状分析
        2.4.4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意向调研
    2.5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的价值
        2.5.1 历史和文化价值
        2.5.2 经济和社会价值
    2.6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的影响因素
        2.6.1 老校区功能置换与相关政策
        2.6.2 老校区功能置换与校园遗产
        2.6.3 校园自身情况和社会需求的影响
        2.6.4 老校区置换中的利益平衡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的目标和模式选择
    3.1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的目标
        3.1.1 定位明确和融入城市
        3.1.2 整体协调和空间整合
        3.1.3 照顾个性和优化环境
        3.1.4 经济合理和可持续发展
    3.2 同种功能的置换
        3.2.1 院校之间的校际置换
        3.2.2 教育培训园区模式
    3.3 不同功能的置换
        3.3.1 适老化社区模式
        3.3.2 办公及创业园区模式
        3.3.3 休闲运动公园模式
        3.3.4 综合性社区模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功能置换的高校老校区更新设计策略
    4.1 前期调研
        4.1.1 老校区及周边的调研评估
        4.1.2 科学合理的制定置换方案
    4.2 校园处置方式
        4.2.1 整体更新改造
        4.2.2 分区置换
    4.3 整体规划设计
        4.3.1 进一步满足开放性的要求
        4.3.2 合理分区设计
        4.3.3 道路设计和交通组织
    4.4 建筑更新
        4.4.1 建筑类型与功能置换
        4.4.2 建筑的改造
        4.4.3 建筑风格
    4.5 景观环境的更新
        4.5.1 景观构成
        4.5.2 更新原则
        4.5.3 更新策略
    4.6 高校老校区更新运作提升策略
        4.6.1 宣传保障
        4.6.2 多方协作
        4.6.3 政策支持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河北工程大学老校区更新设计实践
    5.1 概述
    5.2 水电学院校区
        5.2.1 现状分析与功能置换
        5.2.2 更新设计
    5.3 医学院校区
        5.3.1 现状分析与功能置换
        5.3.2 更新设计
    5.4 河北工程大学主校区
        5.4.1 现状分析与功能置换
        5.4.2 更新设计
    5.5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5)共生理念下的高校校园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校城一体化发展需求
        1.1.2 高校校园本体发展需求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概况
        1.3.1 共生理论研究现状
        1.3.2 高校校园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共生理论及高校校园共生系统概述
    2.1 共生理论概述
        2.1.1 “共生”的起源
        2.1.2 共生系统的构成
        2.1.3 建筑领域共生理论
    2.2 高校校园共生理论的引入
        2.2.1 共生理论对于高校校园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2.2.2 共生理论主体思想与高校校园设计思想的耦合性
        2.2.3 共生理论研究方法对于高校校园设计研究的适用性
    2.3 高校校园共生系统建构
        2.3.1 高校校园共生系统要素建构
        2.3.2 高校校园共生系统互动实质
        2.3.3 高校校园共生系统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激活共生界面
    3.1 校-城空间环境的整体融合
        3.1.1 融入城市空间肌理
        3.1.2 缝合过渡区域空间
        3.1.3 引入城市交通网络
    3.2 校园边界空间的开放互动
        3.2.1 借助界面感知模糊边界
        3.2.2 营造创意空间激活边界
        3.2.3 利用景观绿化柔化边界
    3.3 校园建筑空间的关联互通
        3.3.1 线性串联式
        3.3.2 均质网格式
        3.3.3 共用基座式
    3.4 本章小结
4 活化共生单元
    4.1 校-城资源双向互动
        4.1.1 校园资源的外向化布置
        4.1.2 城市资源的内向化引入
    4.2 互惠功能共享融合
        4.2.1 教学功能单元共生融合
        4.2.2 生活功能单元共生融合
    4.3 灵活功能多义更替
        4.3.1 功能协同的多义
        4.3.2 历时演变的多义
    4.4 本章小结
5 适应共生环境
    5.1 校园可持续共生的基础
        5.1.1 本体文化的推动
        5.1.2 生态文化的延续
        5.1.3 地方文化的传承
    5.2 校园历史文脉的持续演化
        5.2.1 传统空间脉络的延续
        5.2.2 历史场景片段的再现
    5.3 校园弹性生长的持续演化
        5.3.1 动态分期建设
        5.3.2 预留发展用地
        5.3.3 开发地下空间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闽南高校石砌建筑保护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建筑保护、改造和再利用的历史和发展
        1.4.2 国外高校砖石建筑改造利用案例
        1.4.3 国外高校建筑改造利用概述
    1.5 研究框架和内容
第2章 闽南高校石砌建筑的历史和现状
    2.1 闽南高校和石砌建筑简述
        2.1.1 闽南高校简介
        2.1.2 闽南石砌建筑简述
        2.1.3 闽南大规模石砌建筑的成因
    2.2 闽南高校石砌建筑的历史沿革
        2.2.1 民国时期的石砌建筑
        2.2.2 新中国成立~1970年的石砌建筑
        2.2.3 1970~1990年的石砌建筑
        2.2.4 闽南高校石砌建筑的不同境遇
    2.3 闽南高校石砌建筑的现状
        2.3.1 华侨大学石砌建筑现状
        2.3.2 其它闽南高校石砌建筑现状
        2.3.3 闽南高校石砌建筑存在的问题
第3章 石砌建筑的保护与使用功能研究
    3.1 石砌建筑的价值与保护
        3.1.1 群体价值
        3.1.2 工艺美学价值
        3.1.3 历史与文化价值
        3.1.4 其它价值
        3.1.5 石砌建筑的保护
    3.2 石砌建筑使用需求预测与改造方式
        3.2.1 学生规模预测
        3.2.2 校舍面积需求与缺口
        3.2.3 使用需求预测结论与对策
        3.2.4 保护改造方式
    3.3 石砌建筑保护改造功能设计的主要策略
        3.3.1 分区和流线清晰
        3.3.2 室内布置调整
        3.3.3 空间共享使用
        3.3.4 信息化与智能化
    3.4 石砌建筑保护改造的功能设计
        3.4.1 交通空间和厕所改造的功能设计
        3.4.2 教室改造的功能设计
        3.4.3 办公室改造的功能设计
        3.4.4 学生宿舍、图书馆和其它校舍改造的功能设计
第4章 石砌建筑保护改造的工程技术研究
    4.1 工程技术设计的主要策略
        4.1.1 建筑结构鉴定
        4.1.2 使用功能主导与建筑价值保护
        4.1.3 科研成果指导与应用
        4.1.4 施工破坏部分再设计
    4.2 清水外墙保护与加固
        4.2.1 修复与清洗
        4.2.2 外墙加固
        4.2.3 石柱加固
    4.3 主要结构构件加固
        4.3.1 墙与柱、梁加固
        4.3.2 楼板与屋盖加固
        4.3.3 基础加固
    4.4 消防、节能与相关设施改造
        4.4.1 消防改造
        4.4.2 节能改造
        4.4.3 相关设施建设与改造
第5章 石砌建筑保护改造案例及其经济分析
    5.1 华侨大学泉州校区数学楼保护改造工程设计
        5.1.1 工程概况与背景
        5.1.2 建筑保护与使用功能设计
        5.1.3 加固工程设计
        5.1.4 其它工程设计
    5.2 案例经济分析
        5.2.1 项目成本与费用
        5.2.2 项目效益
        5.2.3 效益对比分析
    5.3 案例反馈与总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文化交流理念下的鞍山师范学院国际交流中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高校国际交流中心的发展现状
        1.1.2 当前国际交流中心中的挑战与机遇
        1.1.3 未来我国国际交流中心的发展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鞍山师范学院国际交流中心设计原则解析
    2.1 设计项目的整体概述
        2.1.1 项目背景及规划
        2.1.2 项目的核心矛盾
        2.1.3 项目的需求概况
    2.2 当前留学生教育的现状分析
        2.2.1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相关政策
        2.2.2 促进留学生文化认同与互动
        2.2.3 塑造文化交流的空间氛围
    2.3 当代国际交流中心的案例调研与分析
        2.3.1 上海科技大学新校区的国际交流中心
        2.3.2 佛罗伦萨(大连)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2.3.3 东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2.4 鞍山师范学院国际交流中心的设计原则
        2.4.1 多元开放原则
        2.4.2 多向互动原则
        2.4.3 多维传播原则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元开放指导下的功能形态布局组织
    3.1 建筑布局的有机开放
        3.1.1 衔接新老校区秩序的形体布局
        3.1.2 建构内外关联宜人的空间尺度
        3.1.3 融入校园山水景观的空间意象
    3.2 功能空间的弹性开放
        3.2.1 流动空间的延续性
        3.2.2 活动单元的灵活性
        3.2.3 学术讲堂的开放性
    3.3 室外空间的交融开放
        3.3.1 平台上入口空间的营造
        3.3.2 活动平台的分解与重构
        3.3.3 平台与环境的融合呼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向互动指导下的交流空间体系塑造
    4.1 交流空间的多向度建构
        4.1.1 增强交通空间的交流属性
        4.1.2 激发外部空间的交流活力
        4.1.3 增强内外空间的交织联系
    4.2 室内交流空间的互动共享
        4.2.1 开放空间带来的交流便利
        4.2.2 整合不同类型的功能空间
        4.2.3 师生交流空间的共享互动
    4.3 室外交流空间的互动融合
        4.3.1 统领周边的空间形态
        4.3.2 迎合景观的室外平台
        4.3.3 聚敛人气的庭院空间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维传播指导下的文化展示场所营造
    5.1 留学生自我文化展演的场所创设
        5.1.1 营造文化多向互动场所
        5.1.2 塑造自主多维传播空间
    5.2 中华传统文化展示的氛围营建
        5.2.1 展现鞍山地域文化
        5.2.2 引导中国传统文化
        5.2.3 继承传统展示空间
    5.3 中国当代文化输出的场域强化
        5.3.1 绿色先进的建筑技术
        5.3.2 多元功能的文化融合
        5.3.3 中外互融的人性化空间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既有校园雨洪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以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城市普遍面临雨洪问题
        1.1.2 “海绵城市”进入新阶段
        1.1.3 绿色发展对校园环境提出新要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相关研究综述小结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与技术路线
        1.6.1 论文框架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既有校园雨洪管理系统构建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既有校园
        2.1.2 雨洪管理理念
        2.1.3 精细化设计
        2.1.4 模块化设计
    2.2 既有校园环境特征分析
        2.2.1 功能布局
        2.2.2 广场绿地系统
        2.2.3 道路系统
        2.2.4 河湖水系统
    2.3 既有校园海绵建设影响要素
        2.3.1 自然条件
        2.3.2 建设现状
        2.3.3 目标与需求
    2.4 海绵城市理念在既有校园内的应用
        2.4.1 发展趋势
        2.4.2 应用原则
        2.4.3 技术流程
        2.4.4 雨洪设施类型与选择
        2.4.5 雨洪设施规模计算方法
第3章 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区域现状与问题评估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环境
        3.1.2 校园建设
        3.1.3 雨洪改造
    3.2 基于AHP-MCHURG适宜性分析法的建设适宜性评价分析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2 确定评分标准与结果计算
        3.2.3 适宜性评价分析
    3.3 SWMM模型模拟分析
        3.3.1 SWMM模型模拟原理
        3.3.2 地表部分模型构建
        3.3.3 地下部分模型构建
        3.3.4 设计雨型与参数率定
    3.4 模拟结果分析
        3.4.1 地表径流模拟结果
        3.4.2 节点超载模拟结果
        3.4.3 雨洪问题成因分析
第4章 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雨洪管理体系构建
    4.1 基于SWMM模拟结果的校园雨洪问题应对策略
        4.1.1 校园雨洪控制重点
        4.1.2 雨洪系统构建策略
        4.1.3 校园绿地布局调整方案
    4.2 雨洪管理系统设计
        4.2.1 系统下垫面整理
        4.2.2 年径流量控制目标取值与分解
        4.2.3 雨洪系统设施布设
        4.2.4 雨洪调蓄容积估算
        4.2.5 雨洪设施规模推演
    4.3 多情景雨洪控制模拟比较
        4.3.1 情景一:原始系统
        4.3.2 情景二:绿地系统
        4.3.3 情景三:雨洪系统
        4.3.4 对比分析
第5章 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海绵校园景观改造
    5.1 设计目标与原则
        5.1.1 设计目标
        5.1.2 设计原则
    5.2 设计策略
        5.2.1 设计理念
        5.2.2 总体设计
        5.2.3 模块分区
    5.3 模块化海绵景观设计
        5.3.1 道路交通层面
        5.3.2 广场绿地层面
        5.3.3 附属绿地层面
    5.4 景观节点设计方案
        5.4.1 六里台学生宿舍区
        5.4.2 26号教学楼周边片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9)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校园静态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1.1.2 国内规范与需求严重脱节,需要借鉴国外经验
        1.1.3 校园停车需求的激增给绿色校园建设带来挑战
        1.1.4 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理论研究及设计实践日臻成熟
        1.1.5 设计实践的启发
    1.2 相关概念及阐述
        1.2.1 高校的概念
        1.2.2 静态交通的概念
        1.2.3 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的概念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1 研究国家的界定
        1.3.2 高校案例的选取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的基础研究
    2.1 高校校园静态交通设计方法的演变
        2.1.1 相关交通规划设计理论概述
        2.1.2 高校校园静态交通规划设计方法的演变
    2.2 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的影响要素
        2.2.1 城市发展背景
        2.2.2 校园与城市区位关系
        2.2.3 学校发展战略
        2.2.4 校园规模
        2.2.5 校园功能分区模式
        2.2.6 交通路网组织模式
        2.2.7 校园交通体系的组成
        2.2.8 使用人群的行为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案例研究
    3.1 美国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研究
        3.1.1 普林斯顿大学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研究
        3.1.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研究
        3.1.3 肯塔基大学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研究
    3.2 日本典型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案例研究
        3.2.1 九州大学伊藤校区静态交通体系案例研究
        3.2.2 广岛大学东广岛校区校园静态交通体系案例研究
        3.2.3 东京工业大学校园静态交通体系案例研究
    3.3 新加坡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研究
        3.3.1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园静态交通体系案例研究
        3.3.2 南洋理工大学校园静态交通体系案例研究
        3.3.3 共和理工学院校园静态交通体系案例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总体特征及规律
    4.1 重视静态交通规划,科学系统地研究静态交通
        4.1.1 重视静态交通规划
        4.1.2 系统地研究静态交通
        4.1.3 科学系统的研究分析法
    4.2 运用交通需求管理策略,有效平衡静态交通需求与供给
        4.2.1 提供有竞争力的替代交通方式
        4.2.2 优化校园土地利用
    4.3 合理的静态交通规划设计
        4.3.1 静态交通规划模式
        4.3.2 机动车停车方式的选择
        4.3.3 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设计策略
    4.4 完善的静态交通管理策略
        4.4.1 专门的管理机构
        4.4.2 严格的停车管理条例
        4.4.3 灵活的停车收费制度
        4.4.4 高效的分区域/分极权停车管理模式
        4.4.5 先进的智能停车管理与引导技术
    4.5 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的发展趋势
        4.5.1 静态交通规划理念可持续化
        4.5.2 静态交通规划与管理模式城市化
        4.5.3 静态交通规划设计集约化、立体化
        4.5.4 静态交通管理智能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研究对我国的借鉴
    5.1 我国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5.1.1 国内高校对静态交通规划重视不够
        5.1.2 缺乏静态交通需求管理,停车供需不平衡
        5.1.3 静态交通规划设计不合理
        5.1.4 静态交通管理不完善
    5.2 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研究对我国的借鉴
        5.2.1 重视静态交通规划设计,探索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
        5.2.2 引入适应性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平衡停车供需
        5.2.3 构建系统的静态交通规划设计策略
        5.2.4 逐步完善静态交通管理机制及策略
        5.2.5 借鉴国外经验的注意要点
    5.3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研究总结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寒冷地区校园建筑与能源利用现状调研
    2.1 校园综合体定义及相关问题
        2.1.1 校园综合体及低能耗建筑的定义
        2.1.2 寒冷地区的气候特征
    2.2 高校校园规划的形态演变及现状调研
        2.2.1 高校校园建筑规划的演化过程
        2.2.2 典型校园综合体的发展现状
    2.3 寒冷地区校园的建筑能源利用与调研
        2.3.1 传统校园建筑的节能发展
        2.3.2 校园建筑的新能源利用与调研
        2.3.3 绿色校园的提出与发展
    2.4 当下校园规划中建筑能源设计存在的问题
第3章 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设计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3.1 构建校园规划中低能耗设计因素模型平台
        3.1.1 校园建筑规划中的低能耗问题
        3.1.2 低能耗设计耦合因素的提取
        3.1.3 调研问卷内容及各专家组的确定
    3.2 低能耗设计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3.2.1 R数据及相关分析方法概述
        3.2.2 单一领域的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3.2.3 多领域的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3.3 不同领域的低能耗设计影响因素层级关系研究
        3.3.1 不同领域的低能耗影响因素层级关系分析
        3.3.2 校园建筑规划中的低能耗设计因素研究结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构建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方法
    4.1 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概念
        4.1.1 模块化设计
        4.1.2 低能耗模块化设计
        4.1.3 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
    4.2 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特征
        4.2.1 校园综合体的模块化特征
        4.2.2 建筑低能耗的模块化特征
    4.3 构建低能耗的校园综合体模块化数据库
        4.3.1 校园建筑低能耗数据库的分级设置
        4.3.2 部件级数据模块
        4.3.3 组件级数据模块
        4.3.4 元件级数据模块
    4.4 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方法体系
        4.4.1 校园模块化设计与传统校园低能耗设计的区别
        4.4.2 建立低能耗的校园综合体组合化设计方法
        4.4.3 建立低能耗的校园综合体系列化设计方法
        4.4.4 建立低能耗的校园综合体标准化设计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校园综合体外在形态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
    5.1 基于外在形态的综合体低能耗设计解构
        5.1.1 构建模块化形态的校园综合体
        5.1.2 综合体形态设计解构
    5.2 外在形态的初步规划控制
        5.2.1 外在形态数据的聚类分析
        5.2.2 步行生活的尺度控制
        5.2.3 多目标耦合的功能组合
    5.3 与低能耗设计耦合的建筑表皮空间整合
        5.3.1 建筑外表皮的节能设计
        5.3.2 建筑的太阳能收集空间优化设计
        5.3.3 建筑空间与收集空间耦合的供需预测与置换
    5.4 能源供需下综合体配套环境空间预测
        5.4.1 建筑周边环境的地热空间组织与优化
        5.4.2 环境空间与能源空间耦合的供需预测与置换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校园综合体内部负荷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
    6.1 校园综合体负荷模块解构及设计目标
        6.1.1 模块化解构
        6.1.2 设计目标
    6.2 校园建筑负荷模拟及预测
        6.2.1 模拟计算方法选择
        6.2.2 相关参数设定
        6.2.3 典型建筑的负荷模拟预测
    6.3 基于负荷平准化的综合体建筑群优化设计
        6.3.1 综合体建筑群负荷的影响因素
        6.3.2 综合体建筑群负荷的预测方法比较
        6.3.3 基于不同建筑群的综合体负荷平准化优化
        6.3.4 日负荷平准化下的综合体配比与国标比较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低能耗模块化解决方法及设计应用
    7.1 多因素约束下的校园综合体低能耗模块化设计过程
    7.2 校园综合体低能耗设计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7.2.1 不同时期的国家校舍建筑指标对比及分析
        7.2.2 校园综合体最优配比与国标对比及解决方案
    7.3 石家庄某大学新校园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应用
        7.3.1 石家庄某大学新校园整体规划要求
        7.3.2 校园综合体建筑的组合化设计
        7.3.3 校园综合体技术的系列化设计
        7.3.4 校园综合体参数的标准化设计
        7.3.5 综合体特色的新校园规划设计优点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结论
    8.2 本文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关于寒冷地区绿色校园建筑低能耗设计影响因素的函询问卷
附录 2:灯光作息规律
附录 3:设备作息规律
附录 4:人员逐时在室率
附录 5:Matlab 程序
附录 6:寒冷、严寒地区部分校园的综合体数据统计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老校室外管线对校园环境的影响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D]. 李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西北农大中心教学区建筑与环境更新设计研究[D]. 胡鹏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功能置换的地方性高校老校区更新设计研究[D]. 朱鹏颖.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5]共生理念下的高校校园空间设计研究[D]. 王奥博.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6]闽南高校石砌建筑保护改造设计研究[D]. 孙永青. 华侨大学, 2020(01)
  • [7]文化交流理念下的鞍山师范学院国际交流中心设计研究[D]. 赵越.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既有校园雨洪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以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为例[D]. 张璐. 天津大学, 2019(01)
  • [9]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研究[D]. 郑小梅.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研究[D]. 高力强. 天津大学, 2019(06)

标签:;  ;  ;  

老学校室外管线对校园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