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内国际贸易的不完全信息博弈(论文文献综述)
宣晓梅[1](2021)在《高速铁路噪声负外部性表征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噪声被定义为环境七大公害之一,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产生影响,高噪声甚至可能影响人体的健康。高速铁路作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从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等全寿命周期角度,对于社会和大众的出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我国,高速铁路系统可能引起的噪声问题是公众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这导致在高速铁路规划设计及建设阶段,邻近高速铁路线路两侧的居民表现出对噪声影响的重视,居民通过公众参与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意愿,希望高铁线路尽量远离自己的住宅,这给线路的规划选线和建设增加了难度。可见高速铁路噪声与其作为新型基础设施要求的高质量发展,还存在着矛盾,不仅直接影响到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且可能成为制约高速铁路提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降低噪声影响逐渐成为高速铁路建设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从环境经济学角度看,环境污染是一种典型的负外部性,因此高速铁路的环境影响问题可以用负外部性来解释。选择从环境经济学视角对噪声负外部性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控制策略,对高速铁路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运用微观经济学外部性理论对高速铁路外部性进行了分析梳理,选择在经济行为中容易被忽视的噪声负外部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高速铁路噪声外部成本的量化模型,运用博弈理论建立各参与方解决噪声负外部性问题的动态博弈模型,提出以环境污染成本内在化方式降低高速铁路负外部性影响的方法,最后提出噪声控制策略研究,将全寿命周期理论贯穿其中。具体包括:1.高速铁路噪声负外部性表征分析。对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后,按物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将高速铁路划分为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准公共物品。借助外部性理论,通过对高速铁路项目效应的分析,结合高速铁路项目建设及运营的特点,定义高速铁路噪声外部性的内涵,并分别对高速铁路的正负外部性进行表征分析后着重对噪声负外部性的影响进行了阐述。2.高速铁路噪声外部成本量化模型研究。论文在对比交通运输外部成本量化方法后选择单位值转换法作为高速铁路噪声成本量化的基本方法,提出将人均购买力平价PPPGDP比值、人口密度比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值作为单位值转移法的校正因子,建立我国高速铁路噪声成本的计算模型。用近12年的高速铁路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后得出不同阈值下我国高速铁路噪声外部平均成本及总成本数值。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各年高速铁路噪声外部平均成本虽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未有较大增长幅度;但高速铁路噪声总外部成本增长趋势较为明显,可预计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噪声负外部成本将持续增加。3.高速铁路噪声负外部性博弈模型研究。噪声外部成本结果表明高速铁路噪声带来的负面影响已不可忽视,针对负外部性问题的解决,论文借鉴博弈理论模型的研究方法,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分别建立了政府和企业,企业和居民两个方面的博弈模型进行分析。针对政府和企业的博弈,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企业三方动态博弈树分析模型,搭建各方支付函数后,以各方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利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博弈均衡解。针对企业和居民的博弈,构建两者的两方有限博弈分析模型,利用支付等值法求解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解。对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解的分析分别阐述了政府、企业和居民在高速铁路噪声负外部性问题上做出决策的约束条件。4.提出以环境污染成本内在化方式降低高速铁路负外部性影响的方法。结合量化分析结果和博弈分析结论,环境污染内在化方式是降低高速铁路负外部性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我国环境成本内在化阶段性的变化阐述及存在问题分析,从健全高速铁路噪声内在化制度、合理建立价格激励方案、建立主体责任考核机制、重点工程示范激励、加强供应链环境成本管理和加强环境成本控制计算等六个方面提出我国高速铁路噪声成本内在化的措施。5.提出高速铁路噪声全寿命周期控制策略。高速铁路噪声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将高速铁路全寿命周期划分为设计,建设和维护三个阶段,提出围绕全寿命周期构建“1平台+1体系”的模式,即构建全寿命周期噪声监测与智能分析平台和噪声控制管理体系,分别对平台和体系进行功能阐述后,本着前期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的原则提出全寿命周期各阶段噪声控制策略。为提高整体降噪效率,提出按线路实际情况进行噪声控制的综合设计方案,最大限度降低高速铁路噪声影响。
邵冰[2](2020)在《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以国家干预为出发点可以获取最大限度的贸易利益并提高本国的经济福利。日本政府通常被认为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个典型。日本作为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其人口众多,国土面积狭小,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能源及市场等多重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是二战后,日本经济从战乱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和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在国际经济竞技场上连续摘取“经济大国”、“金融大国”、“最大债权国”等桂冠,并成功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可以说,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取得与其对外贸易活动的有效开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许多分析认为,日本经济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日本政府成功地实施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日本政府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实现产业重建,采取了限制进口、振兴出口、积极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日本的贸易政策内容开始由限制进口、替代进口向出口导向、扩大出口转变,日本政府调整关税政策替代进口限制并设置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税率,逐步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来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重点扶植重化工业的发展。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年),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进入高级阶段,协调与竞争并重,一方面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减少各国的谴责,另一方面,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积极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高效率地进行资源配置,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通过减量经营和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从而促进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带动国内经济的回升和发展。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为应对冷战后新时期国内外经贸发展战略环境的变化,日本继续推行贸易与投资并举的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同时继续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积极开展战略性贸易外交,利用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调进一步获取贸易优势并促进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观战后70多年以来日本的经济发展,“保护产业、扶植出口”一直是贯穿日本贸易政策的一条主线。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视角来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实行的是初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和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并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日本实行的是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确定合理的规模经济产业国际分工原则,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世界范围内高效率地配置资源,以继续获得贸易优势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层面看,由于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外部性和经济秩序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为国家干预经济和贸易活动提供了原因和依据,且在某些条件下国家政府的干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它可以改善贸易条件、转移垄断利润、强化竞争优势,因此维护国际贸易利益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实现国家利益需要正确的贸易政策,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二战后,日本政府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植战略性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根据日本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适合日本国情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也为日本国家战略从“经济中心导向”向“大国化目标”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产业层面看,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产业政策为中心,将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结合发展,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全力扶植那些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经济性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使其以强劲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大国的战略目标,不仅实现了产业的现代化,而且促进日本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不断攀升。战后日本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半导体工业的大发展,就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成功运用的典范。从企业层面看,日本特殊的企业组织体系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有着重要的关系,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载体,独特的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运行机制,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开辟了稳固的前沿阵地。日本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与产业发展和贸易利益密切结合的特征,日本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中同样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此外,日本企业的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互配合,日本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均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灵活运用和追求动态效应等特点。但是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对日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能力提高带来积极效果,也对日本经济和贸易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和后果。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仍以进料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最能代表一国出口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方面与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看,当前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速呈结构性放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传播给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虽然最早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且从发达国家应用的角度进行阐释和研究,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适用,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良好的指引。纯粹的市场经济或许有益于世界经济和福利的改善,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未必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国际市场普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所决定的市场不完善性为一国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战后日本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一是要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二是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三是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五是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张芳[3](2020)在《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既要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面临着资源日益匮乏的挑战。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走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指导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这一基本国策。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以GDP为主要导向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高污染高耗能高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中国近年来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亟需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随着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路径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造成地球资源的加速枯竭,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诟病,世界各国对绿色产业发展逐渐加以重视,理论界与实业界也广泛关注,把绿色产业发展视为突破当前发展瓶颈的新路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如何优化,如何稳步推进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对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着重将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相结合,以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优化及制度创新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在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的动因的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研究,以及选取国内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发展过程中经历波折的光伏产业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视角分析提出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有效路径,科技创新是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现实路径;进一步分析了三个路径在实践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并从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提出相关制度创新建议。全文的结构框架,除去主要研究结论之外,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中,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其次,着重对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绿色产业的国内外的不同内涵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再次,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写作的结构框架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可能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对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了综述。本章主要对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并对近年来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在发展路径上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首先,分析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发现传统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不可持续;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主要运用产业组织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从环境、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本章还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环保产业、风力发电以及其它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绿色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的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四章主要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分析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首先,从产业组织演化视角对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破析,并探讨了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特征;其次,对近年来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进行总结回顾,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第五章主要对国外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本章将对国外发达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主要分析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的在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着重分析这些发达国家绿色产业得以成功发展在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有效举措;其次,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借鉴意义和启示。第六章主要是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对比研究。本章选取了两个发展径不同的案例来验证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路径选择的重要性。一个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传统汽车产业通过转型升级,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国有资本的全产业链支持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进程,从而使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不断发展壮大;另一个是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张,发展路径过于依靠政策补贴,发展战略混乱,技术创新不足,最终不但没有使得光伏产业获得市场竞争力反而在短时间造成产能过剩,致使整个行业停滞不前,甚至曾经的行业领军企业也濒临倒闭。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研究,本章剖析了绿色产业发展中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第七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问题。首先,对中国绿色产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带动作用明显,而规模效应不明显;其次,实证分析了影响绿色产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验证了理论假设;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从理论上提出并论述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有效路径,促进科技创新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发展绿色产业现实路径。第八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理论和现实视角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在实践中遇到了的障碍和困难;其次,对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遭遇的实践障碍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分析,并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第九章主要是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为了有效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首先,从产权角度,论述了绿色资源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的相关制度创新问题;其次,系统地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激励机制创新问题,主要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绿色产业投融资、绿色税收等方面进行激励制度创新;最后,本章还探讨了绿色产业发展与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关系,主要从绿色文化、绿色社会责任和非政府绿色组织建设等角度探讨非正式制度创新问题。最后,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和相关结论作简要总结。
张哲[4](2020)在《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专用汽车产业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特种车辆装备保障,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专用汽车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积极向产业价值链后端服务环节延伸,成为专用汽车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随着企业实践的深入,部分专用汽车制造企业不仅没能通过增值服务提升企业绩效,反而增加了生产运作成本和管理难度,无法获取增值服务利润,陷入“服务化悖论”困境。因此,需要从系统的角度构建增值服务商业模式,理顺“专用汽车+增值服务”的价值创造逻辑,指导专用汽车制造企业科学开展增值服务业务,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因此,本文从专用汽车制造企业的视角出发,研究增值服务商业模式的构建及其运作机制与激励机制等问题,不仅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同时还可用于指导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实践。第一,科学构建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在进行增值服务对专用汽车制造企业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专用汽车产业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以价值网络为基础,提出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1-3-9-3”构成体系。第二,全面研究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运作机制,以商业模式运作框架为指导,分别进行了增值服务方案设计、增值服务网络资源整合、增值服务网络利益分配问题研究。第三,深入分析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激励机制,分别对客户、生产性服务供应商、服务性生产供应商三个价值网络的主要参与主体的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第四,系统开展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系统动力学分析,构建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系统动力学模型,使用实际数据对增值服务开展前后的关键变量进行对比仿真分析,验证本文提出的增值服务商业模式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增值服务方案设计非线性规划模型,以客户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并考虑成本预算约束,通过对不同增值服务需求及其实施水平进行组合计算,形成差异化的增值服务方案,有效平衡了增值服务方案差异化与企业投入有限之间的矛盾。(2)构建了基于供需匹配的网络资源整合决策模型,通过整合收益贡献度和整合能力胜任度,定量化增值服务网络资源供需双方对网络资源整合的满意度水平,并在设置虚拟资源需求对劣质供应方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对模型求解,实现了增值服务网络资源整合过程中供需双方满意度的最大化。(3)构建了客户参与激励机制微分Stackelberg博弈模型,以制造企业为主导者,客户为跟随者,通过对状态方程添加扰动项来考察绩效不确定对博弈双方行为的影响,得到了绩效不确定情况下的客户参与激励机制。(4)构建了服务性生产供应商投机行为动态“激励+惩罚”机制演化博弈模型,以投机行为概率及其损失值为动态激励和动态惩罚函数的参数,实现对服务性生产供应商投机行为的有效治理。本研究为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提供了系统的指导框架,产生的研究成果能够有效指导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实践。首先,在增值服务商业模式构建阶段,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可以采用本文提出的增值服务商业模式“1-3-9-3”构成体系,从客户参与、伙伴协作、专用汽车制造企业整合的角度,构建系统的增值服务商业模式方案。其次,在增值服务商业模式实施阶段,应充分考虑增值服务商业模式方案构成要素复杂性和网络参与主体多样性的特点。一方面,要以科学的运作框架为指导,选择开展或调整增值服务的关键环节和业务,抓住主要矛盾,有效提升增值服务商业模式运作效率;另一方面,要以全面的激励机制为保障,针对客户、生产性服务和服务性生产供应商的行为特点,分别提出相应的激励以及“激励+惩罚”机制,保障伙伴关系的稳定性。最后,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可以利用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使用本文提出的增值服务商业模式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增值服务商业模式的构建和实施阶段,实现仿真和预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选取通亚汽车作为案例进行了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在采用本文提出的增值服务商业模式下,通亚汽车在利润、客户需求满足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避免了陷入“服务化悖论”困境。
刘超[5](2020)在《新能源企业的产融合作联盟博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新能源企业的产融合作联盟,新能源企业的产融合作联盟是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合作的有效途径,是新能源企业与金融资本信息沟通的基础平台,是金融资本支持新能源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研究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目的是为了探索金融资本与新能源产业内企业合作的有效途径,解决在新能源企业在遇到国际环境变化时,如何突破资金瓶颈的限制。本文研究的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是指新能源产业投资企业与金融资本合作,共同对新能源产业融资企业投资的过程,它研究的核心是由新能源企业产业内的融资企业、产业投资企业和金融资本三方联合构建的小联盟体系。研究新能源产融合作联盟是为了剖析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合作的内在机理和运行逻辑,并为了推演出整体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方法并最终指导新能源企业的融资实践,甚至进一步推广到其他产业。在推演产融合作联盟的理论框架时,本文主要运用了理论演绎法,综合了信息论、博弈论、网络组织理论、贝叶斯均衡理论等重要理论的模型或结论,并充分分析各个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搭建整体的理论框架以及搭建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业务体系。金融资本具有天生的避险倾向,因此违约风险评估是产融合作联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主要运用Logistic模型构造违约概率模型在开展产融合作联盟的过程中,分析新能源企业的违约风险。运用新能源同类可比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用于评估新能源企业违约风险。此外,运用熵测度模型综合考量新能源企业信用情况和抵质押担保品的增信作用,并运用违约风险作为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合作的先验概率。产业资本在产融合作联盟中的作用在于增加信用信息供金融资本进一步判断风险,产业资本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的行为为产融合作中的金融资本提供了额外信息,这构成了金融资本修正产融合作风险判断的重要依据,并再次运用熵测度模型计算整个产融合作系统中熵值的降低。再次,通过贝叶斯网络模型,推导金融资本对修正后信用风险的判断,并最终影响到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的融资支持。最后,运用合作博弈中的Shapley值模型分析产融合作联盟的Pareto改进及分配。上述流程构成了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内在运行机制,也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合作的内在机理,这一机理分别由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效用分配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在产融合作联盟机制中缺一不可。本文打破了原先产业资本以参股、控股为主要方式的产融结合模式,拓展了产融合作的新路径。避免了由于产业资本过度嵌入金融资本带来的过度嵌入风险,同时也避免了在纯粹的市场机制下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上升的市场失灵缺陷。在产融合作联盟中,需要进一步引入更多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形成联盟盟员冗余,这样一来才能够保障融资成本的持续降低,使产融合作联盟由Pareto改进向Pareto最优持续演进。图4幅,表25个,参考文献383篇。
柴宇曦[6](2020)在《跨境电子商务风险形成机理与防范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进入深度发展时期,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所产生的互联网经济将全球市场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广泛渗透,跨境电子商务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不断深化国际分工、改变交易方式、重塑贸易格局,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政策支持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不断完善下,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受益于良好的外贸平台视野、繁盛的商品种类和庞大的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其内在的创新优势日益显现,并能不断驱动我国经济部门结构的优化调整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然而,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占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比例仍然相对较小,询价交易结算流程仍然较为复杂、繁琐;贸易过程中出现的违约行为较为频繁;实体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专业人才较为缺乏;跨境支付结算环节中的信用问题凸显,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仍显滞后。因此,涉足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与平台在其跨国经营与交易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类新型、隐蔽而不容小觑的风险挑战。风险事件的频发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长期稳定发展客观上形成了制约与阻碍,且有可能导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与平台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难以突破现有格局并向上攀升,亟需转变思维方式、政策体系与企业行为,创新跨境电子商务风险形成机理与防范的理论与实践,为政府完善相关支撑体系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与建议。为考察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规模、总量特征、季节性变动趋势与风险水平,剖析跨境电子商务风险的形成机理、影响范围及传导路径,评估跨境电子商务风险的预警方法与防范对策效力,本研究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与平台,特别是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与平台的经营与交易风险形成机理与防范作了深入、全面的探讨,主要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控制理论、博弈论与微观市场均衡等理论视角并运用系统仿真与机器学习工具,将跨平台、跨制度等不同经营性态的跨境电子商务演进元素纳入跨境电子商务风险防范的研究框架内,结合对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市场及主要在这些地区拓展业务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与平台风险防范的横向跨文化比较,提炼出了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各环节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以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为例考察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规模、总量特征、季节性变动趋势与全流程风险水平,本研究首先对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文件作了词频分析,归纳总结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构建并测算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景气与风险指标体系,概括了三类跨境电子商务新型贸易模式并剖析了其优势,梳理了跨境电子商务经营风险的来源、类型与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总体呈稳健增长态势,出口供应商数量与体量稳步增加,销售额规模每年迎来两次季节性高峰,出口物流便利程度相对稳定,关税便利程度波动较大;出口电子商务的竞争重心从压缩物流仓储费用逐渐转移到了争夺更加廉价、高效的营销技术与营销渠道上;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供应链上形成了直接型、协调嵌入型、网络嵌入型三类新型贸易模式;出口风险情况出现了明显改善,产品销售风险水平大幅回落,但清关缴税风险水平有所升高,应当引起重视。考察跨境电子商务卖家违约行为与不完全信息情境下多轮次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形成机理,本研究基于拓展的声誉模型对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卖家违约行为进行分析,并在理论推演基础上利用四海商舟代运营业务数据库中的亚马逊平台真实交易数据作为机器学习训练集,导出买卖双方行为函数,构建了不完全信息情境下跨境电子商务卖家违约行为的复杂适应系统仿真。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来看,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卖家有降低违约率的倾向;卖家本身声誉越好,维护声誉的积极性就越高;初始违约率较高的卖家很可能继续违约行为,而初始违约率较低的卖家更有可能获取并保持收益优势;卖家为维护声誉所做的努力,即投放广告、进行推广等,对卖家违约行为和收益有着显着影响。考察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风险管控策略与买家决策对于交易风险防范效力的作用,本研究将跨境电子商务买家、卖家与平台管理者之间的三方决策均衡、投入额外成本管控交易风险的意愿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管控风险时事后查处与事中干预方面的模式差异引入拓展的代理交易风险模型,进一步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模拟有限理性学习行为,构造包含买家感知风险与心理距离的多智能体系统仿真。研究发现,当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管理者愿意将更多资源投入交易风险事件的事后查处时,市场主体的获利水平都将得到显着提升,而较宽松的风险交易甄别标准能够些微地增加卖家的总体收益;经过优化训练降低了决策违约率的卖家具有更高的获利水平,且几乎不受风险交易事中干预强度的影响;较高的查处强度能把买家蒙受违约损失的次数控制在低水平上,适当降低事中干预频率则有助于保持较低的市场集中度;跨境电子商务买家对于风险的感知与心理距离会影响其对于卖家国籍的选择,而当增加风险查处强度或采用更严格的甄别标准时,本国偏好更为显着且买家更看重地理距离。本研究政策启示如下:第一,应当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并提供制度保障。第二,应当积极关注平台交易风险的观测、预警与防范,降低当前全球范围内主要市场国家潜在消费者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感知风险,构建能够惩戒劣迹市场主体的事后追溯与淘汰机制。第三,应当定期及时地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信用考核,通过社区评论等方式建立新型声誉评价系统,加强对卖家的信用约束。第四,应当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信用评估体系,引导厂商实施选品改革创新,设立行业知识产权互助协会,鼓励扶持跨境物流保险产品,提供信息咨询与金融支持,推进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孙强[7](2017)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博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综合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五年。为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虽然我国政府从“九五”时期就已经开始注意到对外贸易发展中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国际市场开拓方式单一等问题给我国经济与对外贸易带来的困扰,如外贸易收益低下,内外环境日益恶化等,并积极推动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存在。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形成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实施质量效益导向型的外贸政策;2016年3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发展目标。在这一背景下,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效果、政策及相关利益主体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首先对我国贸易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内涵为指导,构建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合作博弈中夏普利值概念和分解方法,对各个指标在贸易发展中的贡献进行度量,从而实现了评价指标与方法创新,并取得了较好的评价结果。以评价结果为基础,结合相关国际经验得出了具有较强政策含义的启示与结论;其次,对我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并以博弈理论为指导,得出了我国对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相关政策具有参与约束明显,激励相容约束不足的特征;第三,对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企业等相关主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从政策目标与执行、受众目标与行为等角度,构建博弈模型对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随后以重复博弈为基础,构建了企业间博弈、企业与消费者博弈及政府与企业博弈三个模型,提出了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效果提升的实现路径;最后,文章以前述分析为基础,给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本文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研究创新主要体现于:一是评价指标与方法创新。首先在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内涵基础上,通过构建贸易恒等式,以夏普利值分解为方法实现了从资源利用与市场开拓两个角度对贸易发展方式进行综合、定量评价,从而确立了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是创新的理念。这为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政策从理念引导向可实施、可度量的政策措施转变奠定了基础;二是以机制设计理论为框架,构建博弈模型对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政策的激励相容约束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信息不对称是相关政策执行效果差的原因;三是以企业间创新博弈、产品质量信息与企业创新努力两个博弈模型为基础,对市场治理机制下企业创新匮乏进行了分析;四是以重复博弈均衡为基础,从信息传播速度、永续经营理念及行业治理结构三个方面构建了重复博弈实现机制;五是以声誉机制理论为基础,从信息共享机制与维权成本两个角度构建了博弈模型,对企业创新行为进行了分析;六是构建生境约束下“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基于贸易增加值的共享制度,促进企业创新。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在最后部分给出了关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效果提升的对策建议。
刘毅[8](2016)在《中英贸易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英两国高层交往频密,2013年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2014年李克强总理访英以及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访英均为中英两国贸易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且随着中国贸易多元化政策的稳步推进,中英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逐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15年,英国成为中国在欧盟内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中英贸易进入历史发展的“黄金时代”。在中英贸易期间,中英贸易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又对中英两国贸易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以中英贸易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对1760年至今的中英贸易背景、规模、结构、政策的变动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各时期中英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及科技进步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工作与主要结论如下:(1)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丝、茶贸易中国赢得出超的贸易地位,中国丝、茶产业迅猛发展。为限制英国对华出口鸦片,中国采用了一口通商的贸易政策。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贸易港口被强行打开,中国在中英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建国后,受到来自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中英贸易额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中英主要是通过香港进行贸易。改革开放后,中国促进贸易发展和改善进出口贸易结构,中英贸易进程步入正常化轨道。1998年中英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中英关系得到改善,中英贸易迅猛发展。(2)运用VAR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中英贸易进程中,双边贸易额对中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内在联系。实证结果显示:第一,中英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有正向的影响关系,两者能相互促进。第二,中英贸易有助于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明显。第三,中英贸易能有效推动中国的技术进步。(3)依据中、英双方作为贸易合作主体的利益联结关系入手,采取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相结合的方式对两者的博弈过程进行分析,寻找中英两国外贸博弈的利益均衡点。针对中英双边贸易单次博弈、重复博弈及双赢博弈过程进行了分析,说明中英两国进行长期的可持续性双边贸易是博弈结果的必然选择;从中英贸易多维博弈过程进行分析,分别从政治、军事、经济、国家内部经济发展四个维度的策略集进行策略选择,并确定了两者之间的博弈精炼Nash均衡。(4)结合中英贸易的历史沿革特征及与中国经济的关系,分别提出了中英贸易可持续化发展的策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
宋春子[9](2014)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快速融入到全球价值链分工当中,特别是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了外向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416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出口额为22096亿美元,增长7.9%;进口额为19504亿美元,增长7.3%;贸易顺差达到259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89亿美元。在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制造”的国际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攀升,产业链升级步伐逐步加快,主要贸易伙伴为了削弱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当中的影响力和升级步伐,对我国高频率的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保护措施。日益增加的国际贸易摩擦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对外关系和实施开放战略的重大障碍,制约着我国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提升和开放型经济的优化升级。因而,如何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框架下加快国内产业的优化升级,并最终实现对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的控制,从而改善我国国际分工的劣势地位并从源头上摆脱国际贸易摩擦困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共分为六章,主要研究如下问题:第一章是绪论,主要研究了论文的选题背景、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的文献综述、研究主要内容与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理论分析,首先介绍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代表性理论,主要有价值链理论、新价值链理论、虚拟价值链理论、价值网络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以及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主要是市场型治理模式、模块型治理模式、关系型治理模式、俘获型治理模式、层级制治理模式。其次介绍了博弈论,包括博弈论的演化、基本概念和类型。第三章介绍了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演化及引发国际贸易摩擦的产生机制。首先阐述了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内涵、演化以及全球价值链分工产生的动因:经济全球化是其产生的条件;国际产业转移是其发展的路径;国际直接投资是其扩展的依托;信息技术革命是其产生的动力;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是其产生的制度基础;各国贸易和投资政策的自由化取向是其发展的制度保障;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是其运行的规则。其次介绍了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征:空间布局上有在全球加速延展的态势;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角色分明;比较优势仍是分工的基础;贸易结构有不断高级化的发展趋势;利益分配具有复杂性。再次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发展与国际贸易摩擦的产生机制: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国际分工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了主导分工的主体、改变了国家间经济联系的形式、改变了国家间经济联系的性质、改变了利益分配机制、改变了国际竞争的焦点。最后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利益分配的矛盾与冲突: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利益增进,即发达国家是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主导者,占据着分工所创造的绝大部分收益;发展中国家获取的利益:出口能力的提升、产业结构升级、诱发性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效应等;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利益减损,即发达国家对全球价值链分工控制力下滑,国际收支失衡,产业空心化,失业率提高等;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价值链低端“锁定效应”、“飞地效应”、“沙滩经济”、虚假繁荣下的“贫困化增长”和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威胁等;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冲突,即各国在分工中地位的差异性、动态性和利益获取的非均衡性必然导致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导致全球经济失衡;而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利益分配结构的重构等必然引发贸易摩擦的蔓延与升级。第四章介绍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广度的影响:对国际贸易摩擦主体扩展的影响;对国际贸易摩擦对象扩张的影响;对国际贸易摩擦中心国家位移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深度的影响:对国际贸易摩擦手段升级的影响;对国际贸易摩擦对象错位的影响;对国际贸易摩擦手段重心变化的影响;使国际贸易摩擦快速发展为复合性摩擦;对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力扩大的影响。第五章研究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外贸易摩擦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分析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所处的地位、窘境及其危害:我国正处在由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低端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服务高端环节逐渐升级的中间过渡阶段;我国正面临着发达国家的围堵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追赶与竞争而引发更激烈的贸易摩擦的多重压力。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使中国经济陷入六种“高度依赖”的窘境,而这六种“高度依赖”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其次阐述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外贸易摩擦的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外贸易摩擦的广度的影响:发达国家是中外贸易摩擦的主要发起者;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快速上升;中外贸易摩擦的领域迅速扩展。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外贸易摩擦的深度的影响:中外贸易摩擦的手段不断升级;中外贸易摩擦的焦点向整个产业扩散;中国成为知识产权摩擦的最大受害者;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经贸的影响越来越大。最后进行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外贸易摩擦影响的实证分析:本文利用泊松回归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与中国遭受到的贸易摩擦的广度、深度呈正相关。第六章根据上述各章的分析,提出了中国调整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并化解贸易摩擦的战略及策略。
倪方树[10](2012)在《企业区位选择与空间集聚》文中研究指明空间集聚是区位理论、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在这一领域中,由于各学科的切入视角不同,所以在研究集聚问题时所关注的焦点也不一样。不过,在仔细梳理后我们发现,这些学科所探讨的问题,大致可以归为三类:一是对为什么集聚和影响集聚原因的探讨;二是对集聚形成机制的探索;三是“哪里集聚”的问题。迄今为止,对前两个问题解答,虽未穷尽但进展很大,而对第三个问题的解释,目前,只能用历史性和偶然性这样的原因来回答。然而,城市沿江沿海兴起、人口沿河沿水集聚的现象说明,在历史性和偶然性的背后,“哪里集聚”的问题一定存在更深层次的原因。从企业区位选择与博弈分析相结合的角度研究空间集聚的形成机制问题,既是我们对“更深层次原因”的挖掘,又是对古典区位理论思想的深化和拓展,同时,从企业区位选择角度研究空间集聚的形成机制问题,还可为现实中促进企业集聚和产业集聚的形成提供一个新的思路。论文第一章,通过三节来展开,前两节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相关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以及所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而在第三节对本文拟创新之处进行了高度提炼,这主要包括两个“尝试”:一是尝试从区位选择与博弈分析的角度推演空间集聚形成的机制;二是尝试回答集聚发生在哪的问题。第二章为文献回顾部分。空间集聚问题进入经济学视野的时间较为久远,相关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因而在综述时,涉及的文献数量多,范围广。本文依据为什么要集聚、集聚的影响因素、集聚的形成机制等这样一条线索来展开,具体是:从获得优势资源禀赋、获得外部性、共享基础设施、获得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等六个方面来阐述集聚的缘由;从自然资源、中间投入共享与劳动力共享、知识溢出、规模经济、本地市场效应、多因素等角度来梳理影响空间集聚的因素;从古典区位论、空间竞争理论、区域科学、新兴古典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学科角度来梳理空间集聚的形成机制问题。第二章的最后一部分,则是在上述梳理工作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作了简要评述,即哪里集聚的问题、空间属性的问题、区位主体与研究方法的问题。第三章围绕上一章所提出的疑问,意在提出一个新的分析前提和框架思路。因而,第三章首先分析了区位与区位的本质特征;其次深入探讨了区位与区位选择的基本含义、区位主体、区位的空间属性、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等内容;再次对均质空间分析的困境、区位主体与区位的关系作了细致梳理;最后,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在均质空间与非均质空间相统一、区位选择与博弈的分析框架下,尝试推演空间集聚的形成机制。沿着第三章所搭建的分析框架和思路,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在完全信息静态、完全信息动态、不完全信息静态和不完全信息动态等基本博弈框架下,深入探讨了不同条件下相互影响的两个企业怎样选择区位,以及通过区位选择能否实现空间集聚和空间集聚实现概率等问题。最后,关于不同决策下的企业收益、不同区位上的区位因子与集聚因子对集聚条件的影响等结论分别放置于相应分析框架的最后部分。前面几章内容,均属于理论研究范畴,其研究结论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测,正确与否,则需要用现实中的经验数据来证明。因此,在第六章的分析中文章选用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母区)和逸仙工业园这样两个案例,首先就园区内企业的选址情况、园区内企业发展情况、园区的发展情况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而后,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企业区位选址的关键因素,构成集聚因子的关键部分等进行提取和分析。分析后发现,确实可以通过改善上述提取出的因素来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决策,进而影响集聚形成的概率。此外,从实际问卷中提取出的接近同行竞争者、避开同行竞争者、竞争者成本等因子与不完全信息博弈中抽象出来的集聚意愿、信号等不可或缺的博弈因素相吻合。因此,可以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和逸仙工业园这两个案例,较好地佐证了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结论。第七章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主要阐述两方面内容:一是基于前六章的分析,提出能够促进集聚形成的对策措施,实际上就是促进工业园区发展的一般性对策措施和促进逸仙工业园区、开发区母区发展的专项对策措施;二是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不足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二、产业内国际贸易的不完全信息博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业内国际贸易的不完全信息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铁路噪声负外部性表征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高速铁路噪声研究 |
1.2.2 高速铁路噪声控制措施 |
1.2.3 交通运输外部性研究 |
1.2.4 既有研究不足 |
1.3 论文研究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研究 |
2.1 外部性理论 |
2.1.1 外部性定义 |
2.1.2 外部性理论发展 |
2.1.3 外部性经济学分析 |
2.1.4 外部性理论启示 |
2.2 环境成本内在化理论 |
2.2.1 溯源与分类 |
2.2.2 内容及研究热点 |
2.2.3 经济学分析 |
2.3 博弈模型理论 |
2.3.1 博弈论分析 |
2.3.2 博弈论分类 |
2.3.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 全寿命周期理论 |
2.4.1 全寿命周期内涵 |
2.4.2 典型全寿命周期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高速铁路噪声负外部性表征研究 |
3.1 高速铁路项目物品分类探讨 |
3.1.1 公共物品项目 |
3.1.2 准公共物品项目 |
3.1.3 经营性项目 |
3.2 高速铁路项目效益分析 |
3.2.1 经济效益 |
3.2.2 社会效益 |
3.3 高速铁路外部性表征分析 |
3.3.1 定义及分类 |
3.3.2 正外部性表征 |
3.3.3 负外部性表征 |
3.4 高速铁路噪声影响解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高速铁路噪声外部成本量化模型研究 |
4.1 外部成本理论分析 |
4.1.1 外部成本内涵 |
4.1.2 外部成本量化必要性 |
4.2 外部成本量化方法研究 |
4.2.1 损害成本法 |
4.2.2 规避成本法 |
4.2.3 重置成本法 |
4.2.4 价值转移法 |
4.3 单位值转移法技术路线 |
4.3.1 欧盟噪声成本计算方法 |
4.3.2 单位值转移法技术路线 |
4.4 噪声外部成本量化模型构建 |
4.4.1 模型参数设置 |
4.4.2 噪声平均成本模型 |
4.4.3 噪声总成本模型 |
4.5 量化模型验证 |
4.5.1 模型变量计算 |
4.5.2 噪声平均成本及趋势分析 |
4.5.3 噪声总成本及趋势分析 |
4.5.4 中国与欧盟噪声成本对比分析 |
4.6 解决噪声外部成本的基本思路 |
4.7 本章小结 |
5 高速铁路噪声负外部性博弈模型研究 |
5.1 博弈均衡作用机理分析 |
5.1.1 作用过程机制 |
5.1.2 博弈条件分析 |
5.1.3 论文涉及的典型博弈关系 |
5.2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
5.2.1 模型假设与参数设定 |
5.2.2 博弈模型构建 |
5.2.2.1 博弈树 |
5.2.2.2 战略组合 |
5.2.2.3 支付矩阵 |
5.2.2.4 支付函数 |
5.2.3 博弈均衡探讨 |
5.2.3.1 逆向归纳法求解博弈均衡 |
5.2.3.2 混合纳什均衡——企业 |
5.2.3.3 混合纳什均衡——地方政府 |
5.2.3.4 混合纳什均衡——中央政府 |
5.2.4 博弈均衡解深度分析讨论 |
5.2.4.1 中央政府监管分析 |
5.2.4.2 地方政府监管分析 |
5.2.4.3 企业投入治理分析 |
5.3 企业与居民之间的博弈分析 |
5.3.1 模型假设与参数设定 |
5.3.2 博弈表述 |
5.3.3 求解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
5.3.4 博弈均衡解分析 |
5.4 博弈工具对解决噪声外部性的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高速铁路噪声成本内在化控制策略研究 |
6.1 外部性内在化方法研究 |
6.1.1 政府公共政策 |
6.1.2 私人解决方法 |
6.2 我国环境成本内在化阶段性表述 |
6.2.1 初步建立阶段 |
6.2.2 完善与发展阶段 |
6.2.3 全新发展阶段 |
6.3 环境成本内在化政策实施问题分析 |
6.3.1 价格激励政策应用性范围受限 |
6.3.2 税收政策体系仍有完善空间 |
6.3.3 生态补偿激励政策效果欠佳 |
6.4 高速铁路噪声成本内在化策略 |
6.4.1 健全噪声内在化制度 |
6.4.2 合理建立价格激励方案 |
6.4.3 建立主体责任考核机制 |
6.4.4 重点工程示范激励机制 |
6.4.5 加强供应链环境成本管理 |
6.4.6 加强环境成本控制核算 |
6.5 本章小结 |
7 高速铁路全寿命周期噪声控制策略研究 |
7.1 全寿命周期控制策略概述 |
7.1.1 全寿命周期划分 |
7.1.2 噪声控制基本原则及研究依据 |
7.2 全寿命周期噪声控制体系 |
7.2.1 控制总体目标 |
7.2.2 噪声管理体系 |
7.2.3 噪声智能监测与分析平台 |
7.3 各阶段噪声控制策略 |
7.3.1 高速铁路噪声控制顶层研究 |
7.3.2 设计阶段 |
7.3.3 建设阶段 |
7.3.4 运营阶段 |
7.4 噪声综合控制策略 |
7.4.1 策略实施路径 |
7.4.2 组合方案应用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3.4 比较分析的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般分析 |
2.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和性质 |
2.1.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 |
2.1.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性质 |
2.1.3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区别 |
2.1.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体系 |
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渊源 |
2.2.1 比较优势与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
2.2.2 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理论 |
2.2.3 新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2.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体系 |
2.3.1 利润转移理论 |
2.3.2 外部经济理论 |
2.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评析 |
2.4.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突破 |
2.4.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局限和消极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演变 |
3.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 |
3.1.1 限制进口的政策 |
3.1.2 扶植和振兴出口的政策 |
3.1.3 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 |
3.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 |
3.2.1 实施分阶段贸易自由化政策 |
3.2.2 实施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政策替代直接进口限制 |
3.2.3 通过放松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3.2.4 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扶持重化工业的发展 |
3.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形成时期(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 |
3.3.1 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政策 |
3.3.2 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 |
3.3.3 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
3.3.4 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
3.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稳定发展时期(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 |
3.4.1 贸易政策的重心向贸易和投资并举的方向转变 |
3.4.2 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 |
3.4.3 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作用并主导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与主要实施方式 |
4.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 |
4.1.1 国家战略与贸易政策的关系 |
4.1.2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基础 |
4.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实施方式 |
4.2.1 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 |
4.2.2 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持战略产业发展 |
4.2.3 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
4.2.4 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 |
4.2.5 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层面分析 |
5.1 战后日本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结合发展 |
5.1.1 产业政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
5.1.2 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着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2 日本汽车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2.1 汽车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2.2 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采取的保护和扶植政策 |
5.2.3 日本汽车产业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调整 |
5.2.4 日本汽车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
5.3 日本钢铁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3.1 钢铁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3.2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保护政策 |
5.3.3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扶植政策 |
5.3.4 日本钢铁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
5.4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4.1 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4.2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保护政策 |
5.4.3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植政策 |
5.4.4 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效果与半导体产业国际竞争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企业层面分析 |
6.1 日本的企业组织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1.1 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强大的基础载体 |
6.1.2 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运行机制 |
6.1.3 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稳固的前沿阵地 |
6.2 日本的企业并购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2.1 日本企业并购的模式与特点 |
6.2.2 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 |
6.3 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3.1 日本对外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
6.3.2 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贸易利益密切结合 |
6.3.3 跨国公司及经营战略中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 |
6.4 日本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4.1 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配合 |
6.4.2 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 |
6.4.3 企业研发战略的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积极效果及消极影响 |
7.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 |
7.1.1 目标明确 |
7.1.2 重点突出 |
7.1.3 灵活运用 |
7.1.4 追求动态效应 |
7.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积极效果 |
7.2.1 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
7.2.2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7.2.3 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
7.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消极影响 |
7.3.1 贸易摩擦频发 |
7.3.2 经济对外依赖加深 |
7.3.3 产业“空心化”风险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1 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 |
8.1.1 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 |
8.1.2 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 |
8.1.3 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
8.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2.1 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 |
8.2.2 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 |
8.2.3 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8.2.4 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 |
8.2.5 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
1.2.1 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界定 |
1.2.2 绿色产业的内涵界定 |
1.2.3 绿色产业的特征 |
1.2.4 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及绿色产业的关系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 |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循环经济理论 |
2.1.4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1.5 产业创新理论 |
2.1.6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2.1.7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 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文献综述 |
2.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趋势研究 |
2.2.2 发展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关系的研究 |
2.2.3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评价研究 |
2.2.4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 |
2.2.5 绿色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相关性的研究 |
第3章 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与现状 |
3.1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1.1 传统产业发展依赖的主要经济学理论 |
3.1.2 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其依赖性 |
3.1.3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 |
3.2.1 环境和资源约束迫使发展绿色产业 |
3.2.2 生产要素供给充分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
3.2.3 人类文明发展和绿色消费需求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 |
3.2.4 国家竞争力提升需要发展绿色产业 |
3.3 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
3.3.1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
3.3.2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第4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 |
4.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 |
4.1.1 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一个产业组织的视角 |
4.1.2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
4.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 |
4.2.1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现状 |
4.2.2 当前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的思考与展望 |
第5章 国外绿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路径选择启示 |
5.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1.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1.2 美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2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2.1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2.2 法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3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3.1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3.2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4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对我国绿色产业路径选择的启示 |
第6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比较研究 |
6.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案例分析 |
6.1.1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 |
6.1.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路径优势分析 |
6.2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的案例分析 |
6.2.1 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2.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
6.2.3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历程的路径劣势分析 |
6.3 案例比较与启示 |
第7章 中国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研究 |
7.1 我国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
7.1.1 模型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
7.1.2 实证结果分析 |
7.2 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7.2.1 理论假设 |
7.2.2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
7.2.3 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
7.2.4 假设检验 |
7.2.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 |
7.3.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
7.3.2 科技创新是绿色产业发展根本路径 |
7.3.3 国有资本是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
第8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分析 |
8.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 |
8.1.1 利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2 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3 国有资本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2 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实践障碍的制度分析 |
8.2.1 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
8.2.2 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制度创新必要性 |
第9章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9.1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产权制度创新 |
9.1.1 绿色产业产权界定的制度创新 |
9.1.2 绿色技术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 |
9.1.3 绿色产业产权交易的制度创新 |
9.2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1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2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投融资激励机制创新 |
9.2.3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绿色税收制度创新 |
9.3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非正式制度创新 |
9.3.1 绿色文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2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3 非政府绿色组织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专用汽车制造企业相关研究 |
1.3.2 服务型制造相关研究 |
1.3.3 商业模式相关研究 |
1.3.4 服务型制造商业模式相关研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逻辑结构 |
2 理论基础与方法概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商业模式创新理论 |
2.1.2 服务型制造理论 |
2.1.3 价值网理论 |
2.2 基本方法 |
2.2.1 NK模型 |
2.2.2 规划论 |
2.2.3 Raiffa解法 |
2.2.4 博弈论 |
2.2.5 系统动力学 |
2.3 本章小结 |
3 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构建 |
3.1 增值服务对专用汽车制造企业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 |
3.1.1 专用汽车制造企业传统商业模式 |
3.1.2 增值服务与专用汽车传统商业模式的相互作用 |
3.2 专用汽车产业价值链分析 |
3.3 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价值网络构建 |
3.3.1 价值网络形成的动力机制 |
3.3.2 价值网络结构模型 |
3.4 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概念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运作机制 |
4.1 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运作框架 |
4.1.1 商业模式运作框架构建研究思路 |
4.1.2 商业模式运作框架的研究方法 |
4.1.3 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运作框架 |
4.2 增值服务方案设计 |
4.2.1 基于QFD的增值服务需求重要度计算 |
4.2.2 基于模糊KANO的增值服务需求分类 |
4.2.3 非线性增值服务规划函数 |
4.2.4 算例分析 |
4.3 增值服务网络资源整合 |
4.3.1 参数及变量说明 |
4.3.2 资源整合收益贡献度与能力胜任度计算 |
4.3.3 增值服务网络资源整合决策模型 |
4.3.4 算例分析 |
4.4 增值服务网络利益分配 |
4.4.1 增值服务网络收益构成 |
4.4.2 增值服务网络收益分配的影响因素 |
4.4.3 基于修正Raiffa解的收益分配模型构建 |
4.4.4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激励机制 |
5.1 客户参与激励机制 |
5.1.1 模型假设 |
5.1.2 Stackelberg博弈模型求解 |
5.1.3 客户参与激励博弈结果分析 |
5.2 生产性服务供应商协作激励机制 |
5.2.1 模型假设 |
5.2.2 基本“委托-代理”博弈模型 |
5.2.3 完全信息下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 |
5.2.4 不完全信息下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 |
5.2.5 生产性服务供应商协作激励博弈仿真分析 |
5.2.6 生产性服务供应商协作激励博弈结果分析 |
5.3 服务性生产供应商投机行为动态“激励+惩罚”机制 |
5.3.1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5.3.2 双方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
5.3.3 动态“激励+惩罚”下双方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
5.3.4 服务性生产供应商动态“激励+惩罚”博弈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系统动力学分析 |
6.1 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6.1.1 专用汽车制造企业传统商业模式系统动力学模型 |
6.1.2 增值服务对专用汽车制造企业传统商业模式系统的影响 |
6.1.3 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系统因果关系图构建 |
6.1.4 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系统存量流量图构建 |
6.2 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系统动力学仿真 |
6.2.1 案例选择—通亚汽车 |
6.2.2 模型参数设置 |
6.2.3 仿真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7.1.1 论文主要工作 |
7.1.2 论文创新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运作构成要件直接关系评判调查问卷 |
附录B 传统商业模式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反馈回路 |
附录C 专用汽车制造企业传统商业模式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主要方程 |
附录D 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反馈回路 |
附录E 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主要方程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新能源企业的产融合作联盟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1.4 研究目的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概念界定 |
1.3.1 产融合作 |
1.3.2 产融合作联盟 |
1.3.3 联盟博弈 |
1.3.4 贝叶斯均衡 |
1.3.5 产业资本 |
1.4 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2.基于联盟协同发展的产融合作博弈理论研究及评述 |
2.1 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 |
2.1.1 信息论与信息经济学 |
2.1.2 信息经济 |
2.1.3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 |
2.2 网络组织、企业联盟与博弈信息 |
2.2.1 网络组织及企业联盟的经济学意义 |
2.2.2 网络组织中的熵理论与结构洞理论 |
2.2.3 自组织临界与企业联盟 |
2.3 产融合作联盟的相关研究 |
2.3.1 产融合作中的风险 |
2.3.2 产融合作联盟的组织合理性 |
2.3.3 产融合作联盟的稳定性 |
2.3.4 产融合作联盟的利益分配 |
2.4 理论研究评述 |
3.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框架 |
3.1 新能源产融合作联盟概要 |
3.1.1 新能源产业概要 |
3.1.2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特征分析 |
3.2 新能源企业的风险评估模型 |
3.2.1 产融合作中的风险测度方法 |
3.2.2 投资风险的熵测度 |
3.2.3 风险评估模型 |
3.3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中的贝叶斯均衡 |
3.4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中的机制 |
3.4.1 产融合作联盟的运行机制 |
3.4.2 产融合作博弈的分配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4. 新能源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研究 |
4.1 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新能源企业基于财务状况的信用能力 |
4.2.1 Logistic模型在信用风险评价领域的应用 |
4.2.2 研究假设及设计 |
4.2.3 实证研究及信用模型推导 |
4.2 基于信息熵的综合风险状况判断 |
4.2.1 信息熵在风险状况评估中的应用 |
4.2.2 目标企业的投资风险熵 |
4.3 本章小结 |
5.新能源产融合作联盟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构建与分析 |
5.1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中的贝叶斯网络 |
5.1.1 贝叶斯网络在产融合作联盟介绍 |
5.1.2 贝叶斯网络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的作用 |
5.2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 |
5.2.1 产融合作联盟中的合作方类型及先验概率分布 |
5.2.2 贝叶斯网络及产业合作方视角下的后验概率分布 |
5.2.3 产融合作各方的纯策略效用函数 |
5.2.4 产融合作的贝叶斯均衡与策略函数 |
5.3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中的贝叶斯均衡的具体案例 |
5.3.1 产业融资企业类型判断及贝叶斯网络 |
5.3.2 产融合作基金的贝叶斯均衡 |
5.3.3 经修正的投资风险熵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合作博弈新能源产融合作联盟运行机制应用研究 |
6.1 产融合作联盟中的机制 |
6.1.1 产融合作联盟的运行机制 |
6.1.2 产融合作联盟的激励机制 |
6.2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实际收益 |
6.2.1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运行机制分析 |
6.2.2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激励机制分析 |
6.3 合作博弈Shapley值对实际协同效益分配机制的评价 |
6.3.1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收益转移分配机制 |
6.3.2 基于Shapley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
6.3.3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收益分配机制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管理启示与建议 |
7.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能源企业样本及指标列表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跨境电子商务风险形成机理与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内容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与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研究 |
2.1.1 关于跨境电子商务内涵的理论探讨 |
2.1.2 作为贸易新形态的跨境电子商务影响力研究 |
2.1.3 跨境电子商务诱发的企业跨国经营与交易新风险 |
2.1.4 跨境电子商务风险的形成机理 |
2.2 与企业风险防范相关的研究 |
2.2.1 企业风险防范的理论框架 |
2.2.2 企业风险防范的传统理论局限 |
2.2.3 数据融合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
2.3 跨境电子商务风险的防范 |
2.3.1 防范跨境电子商务经营风险的宏观对策 |
2.3.2 防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关键要素:中间商 |
2.3.3 防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关键要素:信用与声誉 |
2.3.4 防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关键要素:心理距离 |
2.3.5 系统仿真在跨境电子商务风险防范相关研究中的运用 |
2.4 文献述评 |
3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演进与风险 |
3.1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环境、机遇与挑战 |
3.1.1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环境 |
3.1.2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 |
3.1.3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挑战 |
3.2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景气状况 |
3.2.1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构建 |
3.2.2 出口景气综合状况 |
3.2.3 出口景气分项状况 |
3.3 跨境电子商务新型贸易模式优势分析 |
3.3.1 直接型出口贸易模式 |
3.3.2 协调嵌入型出口贸易模式 |
3.3.3 网络嵌入型出口贸易模式 |
3.4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风险状况 |
3.4.1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构建 |
3.4.2 出口风险综合状况 |
3.4.3 出口风险分项状况 |
3.5 跨境电子商务经营风险的来源、类型与影响 |
3.5.1 跨境电子商务经营风险的来源 |
3.5.2 跨境电子商务经营风险的类型 |
3.5.3 跨境电子商务经营风险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跨境电子商务卖家声誉、违约行为与交易风险形成机理 |
4.1 引言 |
4.2 理论背景 |
4.3 基于拓展声誉模型的跨境电子商务卖家违约行为博弈 |
4.3.1 经典声誉模型 |
4.3.2 跨境电子商务情境下的拓展声誉模型 |
4.4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与机器学习的跨境电子商务卖家违约行为仿真 |
4.4.1 动态仿真系统设定 |
4.4.2 基于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买家反应函数 |
4.4.3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卖家反应函数 |
4.4.4 交易系统设定 |
4.4.5 编程语言 |
4.4.6 数据来源 |
4.5 跨境电子商务卖家违约行为仿真结果分析 |
4.5.1 经过机器学习训练的动态仿真系统 |
4.5.2 初始状态下的动态仿真结果 |
4.5.3 控制初始声誉差异下的动态仿真结果 |
4.5.4 控制交易轮数下的动态仿真结果 |
4.5.5 控制声誉维护投入下的动态仿真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管控模式、买家决策与交易风险防范效力 |
5.1 引言 |
5.2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
5.2.1 委托代理视角下的跨境电子商务买卖双方关系 |
5.2.2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风险 |
5.2.3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对于防范交易风险的作用 |
5.2.4 消费者心理距离与对于跨境贸易特有风险的感知 |
5.2.5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5.3 基于平台管控模式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风险防范均衡 |
5.3.1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风险管控制度设计 |
5.3.2 入驻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买家决策与交易风险感知 |
5.3.3 包含查处强度选择与感知风险的交易风险防范均衡 |
5.4 基于买家心理距离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风险防范效力仿真 |
5.4.1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风险管控模式的初始设定 |
5.4.2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买卖双方、商品与获利水平的初始设定 |
5.4.3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风险防范效力仿真流程 |
5.5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风险防范效力仿真结果分析 |
5.5.1 交易风险管控模式对于非智能卖家获利水平的影响 |
5.5.2 交易风险管控模式对于智能卖家获利水平与决策违约率的影响 |
5.5.3 交易风险管控模式对于买家获利水平与交易完成质量的影响 |
5.5.4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管控模式、买家心理距离与交易风险防范效力 |
5.6 本章小结 |
6 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与交易风险的防范对策 |
6.1 跨境电子商务风险及其防范的跨国比较 |
6.1.1 发达经济体易发生的跨境电子商务风险及其防范 |
6.1.2 发展中经济体易发生的跨境电子商务风险及其防范 |
6.1.3 其他跨境电子商务风险及其防范的跨国比较 |
6.2 跨境电子商务经营风险的防范对策 |
6.2.1 政策监管风险的防范 |
6.2.2 入驻平台风险的防范 |
6.2.3 供应链协调风险的防范 |
6.2.4 代理关系风险的防范 |
6.2.5 企业信用风险的防范 |
6.2.6 不可控事件风险的防范 |
6.3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防范对策 |
6.3.1 平台规则风险的防范 |
6.3.2 囤货滞销风险的防范 |
6.3.3 知识产权风险的防范 |
6.3.4 物流风险的防范 |
6.3.5 支付风险的防范 |
6.3.6 汇率风险的防范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原因与内涵研究 |
1.2.2 效果评价研究 |
1.2.3 转变途径研究 |
1.2.4 动力机制研究 |
1.3 结构安排与创新之处 |
1.3.1 结构安排 |
1.3.2 创新之处 |
1.4 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
2.1 相关理论分析 |
2.1.1 国际贸易理论演进与发展方式转变 |
2.1.2 国际贸易主体变化与发展方式转变 |
2.2 相关研究方法 |
2.2.1 合作博弈 |
2.2.2 非合作博弈 |
2.2.3 机制设计 |
2.2.4 演化博弈 |
2.3 小结 |
第3章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评价 |
3.1 评价指标构建与方法选择 |
3.1.1 评价指标构建 |
3.1.2 评价方法选择 |
3.2 基于过程的Shapley值分解与评价 |
3.2.1 贸易发展过程Shapley值分解 |
3.2.2 发展方式转变效果评价 |
3.3 基于结果Shapley值分解与评价 |
3.3.1 贸易发展结果Shapley值分解 |
3.3.2 发展方式转变效果评价 |
3.4 相关国际经验分析 |
3.4.1 美国经验分析 |
3.4.2 德国经验分析 |
3.4.3 法国经验分析 |
3.4.4 瑞典经验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政策分析 |
4.1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政策梳理 |
4.1.1 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相关政策分类 |
4.1.2 直接影响出口的政策措施 |
4.1.3 直接影响进口的政策措施 |
4.2 我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相关政策特征 |
4.2.1 政策有效性约束与实现条件 |
4.2.2 政策的相容性激励特征不足 |
4.3 小结 |
第5章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困境的博弈分析 |
5.1 中央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政策执行的博弈分析 |
5.1.1 中央政策一致性与企业创新博弈分析 |
5.1.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目标博弈及均衡分析 |
5.2 地方政府及企业行为与博弈分析 |
5.2.1 地方政府间政策执行竞争的博弈分析 |
5.2.2 政府与企业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合谋博弈 |
5.3 市场机制下企业创新行为与博弈分析 |
5.3.1 技术差距与企业创新 |
5.3.2 企业数量与产品创新 |
5.3.3 企业创新困境的博弈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提升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效果的博弈分析 |
6.1 企业创新博弈均衡实现条件与机制分析 |
6.1.1 企业创新博弈均衡实现条件 |
6.1.2 重复博弈实现机制分析 |
6.2 消费者与企业产品质量博弈分析 |
6.2.1 单个消费者惩罚说谎企业激励创新的博弈分析 |
6.2.2 消费者集体惩罚说谎企业激励创新的博弈分析 |
6.3 相容性政策设计博弈分析 |
6.3.1 生境约束下囚徒困境博弈分析 |
6.3.2 基于信号因子的产品质量提升博弈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建立发展方式转变评价制度,完善评价结果反馈机制 |
7.2.2 完善竞争政策,提升市场秩序规范化水平 |
7.2.3 提升消费者竞争能力,推动企业产品创新 |
7.2.4 加快增加值统计应用研究与实践 |
7.2.5 加快贸易便利化建设进程,推进政策目标优化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中英贸易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中英贸易演化进展方面的研究 |
1.2.2 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方面的研究 |
1.2.3 对外贸易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
1.2.4 对外贸易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
1.2.5 国际贸易双方博弈分析方面的研究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预期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国际分工理论 |
2.2 贸易均衡理论 |
2.2.1 均衡理论 |
2.2.2 多重均衡理论 |
2.3 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主义 |
2.3.1 贸易自由化 |
2.3.2 贸易保护主义 |
2.4 贸易要素禀赋论 |
第三章 1949年前中英贸易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
3.1 中英贸易状况及经济发展背景 |
3.1.1 鸦片战争前(1840年之前)中英贸易状况 |
3.1.2 鸦片战争后(1840-1949)中英贸易状况 |
3.2 中英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3.2.1 中英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
3.2.2 中英贸易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
3.2.3 中英贸易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949年至1998年中英贸易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
4.1 中英贸易状况及经济发展背景 |
4.1.1 改革开放前(1949-1978)中英贸易状况 |
4.1.2 改革开放后(1978-1998)中英贸易状况 |
4.2 中英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4.2.1 中英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
4.2.2 中英贸易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
4.2.3 中英贸易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998年至今中英贸易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
5.1 中英贸易状况及经济发展背景 |
5.1.1 战略贸易伙伴关系前(1998-2004)中英贸易状况 |
5.1.2 战略贸易伙伴关系后(2004至今)中英贸易状况 |
5.2 中英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5.2.1 中英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
5.2.2 中英贸易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
5.2.3 中英贸易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英贸易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 |
6.1 中英贸易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与促进 |
6.2 围绕经济发展利益的中英贸易合作博弈 |
6.2.1 中英贸易策略选择的单次博弈过程 |
6.2.2 中英贸易的重复博弈过程 |
6.2.3 中英贸易的共赢博弈过程 |
6.3 中英贸易多维动态博弈分析 |
6.3.1 基本概念界定 |
6.3.2 中英贸易动态博弈对应的基本假设 |
6.3.3 中英贸易精炼贝叶斯多维Nash均衡 |
6.3.4 中英两国贸易动态多维动态博弈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英贸易可持续化发展策略及保障措施 |
7.1 中英贸易可持续化发展的策略 |
7.1.1 加强政府层面合作 |
7.1.2 完善制度安排 |
7.1.3 加强贸易交流 |
7.1.4 发挥规模效应 |
7.1.5 发挥结构效应 |
7.1.6 扩大技术效应 |
7.2 中英贸易可持续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
7.2.1 利用相应贸易保护措施,促进贸易均衡 |
7.2.2 加强政策扶植及优惠,促进贸易持续发展 |
7.2.3 构建健康有序的中英贸易环境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附表 |
附表1:1760-1833年间中国出口东印度公司主要商品(银两)统计数据 |
附表2:1775-1833年间中英贸易中中国进口统计数据 |
附表3:1868-1894年英国、中国贸易统计数据(单位:海关两) |
附表4:1950-1978年中国进出口规模统计数据 |
附表5:1978-2000年中国进出口规模统计数据 |
附表6:1982年-1997年中英两国对外贸易数据 |
附表7:1981-2000年中国对欧盟(欧共体)贸易统计(单位:亿美元) |
附表8:1998-2004年中英两国对外贸易情况 |
附表9:1998年-2004年中英双边贸易数据 |
附表10:2004年-2013年中英两国对外贸易情况 |
附表11:2004-2014年中英双边贸易数据 |
附表12:1868-1948中国对英贸易统计(单位:海关两、美元) |
附表13:中国农产品贸易额(现价美元) |
附表14:中国燃料和矿产品贸易额(现价美元) |
附表15:中国工业制成品贸易额(现价美元) |
附表16:中国商业服务贸易额(不含政府服务)(现价美元) |
附表17:中国服务业贸易额(现价美元)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
致谢 |
(9)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
1.2.1 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的研究综述 |
1.2.2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利益来源与分配研究 |
1.2.3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国际贸易摩擦关系的理论研究综述 |
1.2.4 简评 |
1.3 研究主要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理论分析 |
2.1 全球价值链分工代表性理论及治理模式 |
2.1.1 价值链理论 |
2.1.2 新价值链理论 |
2.1.3 虚拟价值链理论 |
2.1.4 价值网络理论 |
2.1.5 全球价值链理论 |
2.1.6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治理模式 |
2.2 博弈论 |
2.2.1 博弈论的演化 |
2.2.2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
2.2.3 博弈论的基本类型 |
第3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演化及引发国际贸易摩擦的机制 |
3.1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内涵及演化 |
3.1.1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内涵 |
3.1.2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演化 |
3.2 全球价值链分工发展的动因 |
3.2.1 经济全球化是其产生的条件 |
3.2.2 国际产业转移是其发展的路径 |
3.2.3 国际直接投资是其扩展的依托 |
3.2.4 信息技术革命是其产生的动力 |
3.2.5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是其产生的制度基础 |
3.2.6 各国贸易和投资政策的自由化是其发展的制度保障 |
3.2.7 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是其运行的规则 |
3.3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征 |
3.3.1 空间布局上有在全球加速延展的态势 |
3.3.2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角色分明 |
3.3.3 比较优势仍是分工的基础 |
3.3.4 贸易结构有不断高级化的发展趋势 |
3.3.5 利益分配具有复杂性 |
3.4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国际贸易摩擦的产生机制 |
3.4.1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
3.4.2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利益分配的矛盾与冲突 |
第4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 |
4.1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广度的影响 |
4.1.1 对国际贸易摩擦主体扩展的影响 |
4.1.2 对国际贸易摩擦对象扩张的影响 |
4.1.3 对国际贸易摩擦中心国家位移的影响 |
4.2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深度的影响 |
4.2.1 对国际贸易摩擦手段升级的影响 |
4.2.2 对国际贸易摩擦对象错位的影响 |
4.2.3 对国际贸易摩擦手段重心变化的影响 |
4.2.4 使国际贸易摩擦快速发展为复合性摩擦 |
4.2.5 对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力扩大的影响 |
第5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外贸易摩擦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和窘境及其危害 |
5.1.1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所处的地位的判断 |
5.1.2 中国经济陷入六种“高度依赖”的窘境 |
5.1.3 六种“高度依赖”威胁中国国家经济安全 |
5.2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外贸易摩擦的影响 |
5.2.1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外贸易摩擦的广度的影响 |
5.2.2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外贸易摩擦的深度的影响 |
5.3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外贸易摩擦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1 变量选取、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
5.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3 估计结果的进一步原因分析 |
第6章 中国调整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并化解贸易摩擦的战略及策略 |
6.1 内部策略 |
6.2 外部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企业区位选择与空间集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论文创新之处 |
1.3.1 尝试从区位选择与博弈分析的角度推演空间集聚形成的机制 |
1.3.2 尝试回答集聚发生在哪的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空间集聚的缘由 |
2.1.1 获得优势资源禀赋 |
2.1.2 获得外部经济 |
2.1.3 共享公共基础设施 |
2.1.4 获得规模经济 |
2.1.5 降低交易成本 |
2.1.6 获得竞争优势 |
第二节 影响空间集聚的因素 |
2.2.1 自然资源对集聚的影响 |
2.2.2 中间投入共享与劳动力共享对集聚的影响 |
2.2.3 知识溢出对集聚的影响 |
2.2.4 规模经济对集聚的影响 |
2.2.5 本地市场效应对集聚的影响 |
2.2.6 多因素与集聚的关系 |
第三节 空间集聚的形成机制 |
2.3.1 古典区位论与集聚形成机制 |
2.3.2 空间竞争理论与集聚形成机制 |
2.3.3 区域科学与集聚形成机制 |
2.3.4 新兴古典经济学与集聚形成机制 |
2.3.5 新经济地理学与集聚形成机制 |
2.3.6 从其他角度对集聚形成机制的考察 |
第四节 对已有文献的评论 |
2.4.1 哪里集聚的问题 |
2.4.2 空间属性的问题 |
2.4.3 区位主体与研究方法的问题 |
第三章 区位、区位选择与空间集聚 |
第一节 区位与区位的本质特征 |
3.1.1 区位与区位因素 |
3.1.2 区位的本质特征 |
第二节 区位选择与区位主体 |
3.2.1 区位选择的基本含义 |
3.2.2 区位主体行为的分析 |
第三节 区位选择与集聚 |
3.3.1 均质空间分析的困境 |
3.3.2 区位主体与区位的关系 |
第四节 从区位选择到集聚的尝试 |
3.4.1 均质空间与非均质空间统一下的分析 |
3.4.2 博弈论与多主体行为 |
第四章 区位选择、博弈分析与空间集聚(上) |
第一节 博弈论与模型基本框架 |
4.1.1 博弈论概念与类型 |
4.1.2 模型基本框架 |
第二节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
4.2.1 博弈分析的基本结构 |
4.2.2 纳什均衡 |
4.2.3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与企业区位选择 |
第三节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
4.3.1 扩展式博弈的纳什均衡 |
4.3.2 动态博弈框架下的企业区位选择与空间集聚 |
第五章 区位选择、博弈分析与空间集聚(下) |
第一节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
5.1.1 海萨尼(Harsanyi)转换 |
5.1.2 贝叶斯纳什均衡 |
5.1.3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与企业区位选择 |
第二节 不完全信息动态模型 |
5.2.1 贝叶斯法则 |
5.2.2 精炼贝叶斯均衡 |
5.2.3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与企业区位选择 |
第六章 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案例梳理 |
6.1.1 案例简介 |
6.1.2 区位条件 |
6.1.3 开发区母区与逸仙工业园的产业发展情况 |
第二节 区位选择与集聚 |
6.2.1 区位因子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行为 |
6.2.2 集聚因子 |
6.2.3 集聚与企业行为 |
第七章 对策建议与本文结论 |
第一节 促进工业园区发展的一般性对策措施 |
7.1.1 依靠资源,发挥优势区位因素在集聚形成中的作用 |
7.1.2 改善因子,促进集聚形成以及集聚效应的扩散 |
7.1.3 以企引企,发挥企业在集聚形成中的主体作用 |
7.1.4 角色转换,适时转变政府的主体与主导角色 |
7.1.5 根植网络,加强园区发展的软环境建设 |
7.1.6 留住人才,打造智力资源集聚地 |
第二节 促进开发区母区和逸仙园发展的专项对策措施 |
7.2.1 促进天津开发区母区发展的对策措施 |
7.2.2 促进逸仙科学工业园发展的对策措施 |
第三节 本文结论 |
7.3.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3.2 文章不足之处 |
7.3.3 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产业内国际贸易的不完全信息博弈(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铁路噪声负外部性表征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D]. 宣晓梅.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D]. 邵冰. 吉林大学, 2020(03)
- [3]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D]. 张芳. 吉林大学, 2020(03)
- [4]专用汽车制造企业增值服务商业模式研究[D]. 张哲.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新能源企业的产融合作联盟博弈研究[D]. 刘超.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跨境电子商务风险形成机理与防范研究[D]. 柴宇曦. 浙江大学, 2020
- [7]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博弈分析[D]. 孙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03)
- [8]中英贸易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 刘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9]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的案例分析[D]. 宋春子. 辽宁大学, 2014(12)
- [10]企业区位选择与空间集聚[D]. 倪方树. 南开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