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向我们走来

乡村旅游向我们走来

一、乡村旅游向我们走来(论文文献综述)

严晴[1](2021)在《基于水文化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以襄阳小沟村为例》文中认为

武新宇[2](2021)在《基于供需关系的乡村旅游产品提升策略研究 ——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文中认为旅游行业成长变化在过去的几年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速度,乡村旅游市场也一直保持着热度不停息,富民成果尤为突出,这些都得益于强有力的各项政策后盾扶助,从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大力度发展休闲农业农村旅游,到十三五脱贫攻坚,把农业景观资源和乡村旅游产品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可持续发展策略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总体明确了六大发展方向,重精品,重生态,重产业,重传承,重扶贫,重监管,是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居民消费并扩大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在重精品方面上,作为沿海城市的青岛,先后制定并发布相关政策,指导思想明确,要求开发高品质旅游产品,深度挖掘和整合乡村的各种资源,形成一批乡村旅游特色的精品项目,积极推动七区三市的乡村旅游产品的发展,以全局出发做整体的规划。然后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乡村旅游产品存在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创新,比如农家乐纷纷效仿,特色差异化不明显;品牌优势不足、产品开发对环境及文化的冲击、产品季节闲置等一系列的问题,在重精品的发展方向上存在着滞后发展,因此如何通过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路径来改变这种局面是青岛市总体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本论文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捋顺国内和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并对乡村旅游产品概念,乡村旅游产品特征,乡村旅游发展驱动因素、乡村旅游满意度、供需关系下乡村旅游动力机制和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等方面的文献研究进行整理综述。在CNKI搜索的文献中,研究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方面的文献比较少,基于供需关系的动力机制研究文献仅有几篇。本论文的创新点正是基于供需关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供需理论为依据,并结合实际,在发展驱动文献研究基础上,对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发展和资源概况做出详细的论述,分析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情况,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阐述。基于需求理论和乡村旅游满意度现状的研究,笔者通过实践问卷调查方法,对崂山区乡村旅游游客的结构、消费行为特征和消费需求特征进行分析,深度挖掘游客对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各个旅游要素的观念和看法,并运用SPSSAU对乡村旅游基本要素满意度包含乡村旅游产品质量、产品满意度、服务与管理满意度、交通满意度、餐饮满意度和住宿满意度六个维度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分析,分析得出的可信度和一致性均比较高,具有实际参考意义。通过对上述六个维度的满意度量表分析,实证结论分析得出,崂山区的乡村旅游产品还存在诸多不足,还需要从住宿、价格和餐饮等方面加大力度进行提升改进。基于供给的理论和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研究,结合实证分析,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乡村旅游产品提升路径进行了研究探讨并给出具体的建议:宏观的层面提出加大政府对资源开发的调控力度:切实有效的贯彻执行乡村旅游方面的各项政策,如青岛市制定了乡村旅游专项规划,着力于提升接待服务水平并继续加强乡村旅游道路和基础设施,积极地利用各级政府资源进行乡村旅游推介会,进一步强化游客对乡村旅游的认识和乡村旅游的知名度;中观的层面提出围绕旅游六要素构建并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条,目前,崂山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还处在最初的阶段,急切的需要扩大产业链规模,优化产业链条结构,崂山区乡村旅游现实情况,缺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崂山区的优越的靠海地理位置,有较好的渔业资源基础特色和突出的渔文化气息,可以打造围绕“渔村”为主题等推动乡村旅游驱动链条,构建乡村旅游生态圈;微观的层面分析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服务这三个大方面,深入分析乡村旅游经营环境,依托5A级崂山风景区,提升品牌形象,大胆引入企业标志,为企业树立形象,提供建设性经营思路和模式,创新乡村旅游管理方式,全方位提升质量安全和服务管理,为崂山区以及青岛市乡村旅游的稳步并快速发展提供借鉴,具有非常好的实践应用。

高祎博[3](2021)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试图对“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从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发生入手,对小城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也关注其小城镇叙事表现出来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即“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对中国当代社会“城镇化”的文学呈现、记录以及这一过程中折射出的复杂多样的人文体验、美学特征。第一章,着重考察“70后”作家成长背景。小城镇是相当一部分“70后”作家少年时期的成长之地与当下的生活空间。小城镇和“70后”作家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这是“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先天性优势。“70后”作家对小城镇书写多是从日常生活切入,以商街和工厂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城市化不断拓进的当代社会,小城镇正在成为都市的模仿者,但有限的生活区域增强了对于外部世界无限的想象。第二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即小城镇青年群体。徐则臣、石一枫、阿乙等作家塑造出一批漂泊的“城市异乡人”形象;田耳、张楚等作家塑造了那些不曾离开故乡的“在地者”形象。小城镇青年群体中有命运跟随国家改革政策而起落的青年工人,也有坚持文学梦想不曾放弃的写作者,他们以火车、地图、星空、望远镜为象征符号展开想象,他们的身与心在故乡与世界之间徘徊不定。第三章,主要探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对于社会伦理、家庭伦理关系的思考。在“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感受到社会转型时期,都市性的消费主义对小城镇人际关系的冲击。对父子、夫妻关系的影响、塑造,对边缘群体的叙事隐含着“70后”作家的矛盾心态:既渴望摆脱传统伦理关系带来的精神束缚,又呼唤传统伦理秩序回归。第四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关系。“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是面向当代的社会发展现实的文学书写。“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以社会事件作为切入点,站在底层视角,以平视的目光审视人生痛点与精神疑难,用细密的笔法描绘出时代变迁中小城镇变化:从物质生活到价值观念乃至思维观念的骚动、渐变。以房伟和马笑泉的作品为例,透过个体命运,折射出国企改革、城镇化建设等大的社会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理想化的人文情怀。第五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现代主义即先锋文学的关系。70后作家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忠实读者与文学精神的继承者,在城镇叙事中,他们用充满象征与隐喻的叙事策略,营造出小城镇作为闭合环境的荒诞氛围。本章以金仁顺、黄孝阳、瓦当等作家为例,分析“70后”作家设置的超越常理的人物关系,在那些离奇乃至诡谲的情节背后,叙事的主旨仍在于揭示和描绘世界与人生的无常,现实的变幻莫测。

吴晓彤[4](2020)在《从释意理论视角分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解说词的口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释意理论作为口译领域的基础理论之一,已经在广泛的研究和实践中得以深入发展。从文献上看,国内为数不多关于释意理论的博士研究论文是从认知科学、理论要素和教学模式的研究为主要方向,硕士论文则大多以总结口译策略为主要方向。本文将从释意理论角度,结合国庆七十周年大会的解说词及口译对照双语料,通过分析释意理论在口译中的体现与应用,对选取的典型案例进行相应的口译策略总结。本文将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来探索现场口译策略的步骤、特点和价值。文献分析法即通过对释意理论相关文献的研究进行查阅以探明释意论的本质和特点。通过文献分析,掌握其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化成果,形成对于释意论的一般印象,系统性的梳理释意论框架从而为下文提供理论支撑。案例分析法即对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而仔细的研究从而总结出相应口译策略。两种分析方法相结合,不仅能够逐步形成对释意论的动态把握,还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丰富口译领域典型案例研究。本研究以汉语解说词及大会现场领导人发言内容为源语语料,以英语口译成果作为目的语语料。通过实例分析,本文发现释意论对译员实际作业具有指导意义,译员在释意论的框架下能够更好地处理口译中所遇到的问题。此外,通过分析释意论在口译实践中应用,本文为释意论在我国口译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黄晶[5](2020)在《湘西花垣苗族“赶秋节”活动的考察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花垣县苗族赶秋已随中国“二十四节气”项目入选世界级非遗名录,同时还承载着苗族鼓舞和苗族接龙舞等3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赶秋节的起源有多种民间传说,主要可分为寻爱型、悼亡型、感恩型、抗暴型和厌胜型五种类型,寻爱型传说的数量最多,厌胜型传说较为接近历史真相,表达了苗民战胜自然的朴素愿望。传统的花垣赶秋节最初是一个节日内容和社会功能都较为单一的岁时节日,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色。在发展过程中,节日内容不断丰富,其功能和性质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当前的花垣苗族赶秋节属于官方组织主导的、包含苗族民俗元素的节庆旅游文化品牌打造活动。本文采用以田野调查为主的研究方法,对2019年花垣赶秋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对花垣赶秋节文化品牌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总结了花垣打造赶秋节文化品牌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现阶段存在问题,在结合花垣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围绕“重新设计品牌主题”“准确定位客源市场”“全面创新节庆活动”“吸纳外来专业人才”和“鼓励当地民众参与”五个方面提出花垣赶秋节文化品牌建设的相关策略。

杨旻旻[6](2020)在《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一个嘉绒村落——大坪村的田野调查,以该村最重要的宗教仪式——冬经为切入点,围绕仪式与村落社会之间的联系展开讨论,是一篇关于嘉绒地区村落社会的民族志。以期为理解边缘区域文化交汇地带人们多样化的生存方式与族群身份选择、族群认同变迁及社会文化建构间复杂、动态地关系提供思考。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田野点选择,对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爬梳,并对文章的主要概念和研究方法作出简要说明。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通过对大坪村自然人文环境和冬经仪式过程的描述,勾勒出其身处的多重文化场域。第二章为第二部分,探讨了仪式与大坪村人族群认同的关系,指出以冬经为代表的集体宗教仪式是大坪村人建构“安多嘉绒藏族”的基础。第三章、第四章为第三部分,通过观察仪式实践中个体间的互动,探讨村民的互助仪式和村落的互助体系是如何建构起大坪村社会关系网的。第五章、第六章为第四部分,分别对仪式与村政权威建构和仪式与宗教权威建构展开论述,以揭示大坪村村落社会整合的内生逻辑。第七章为正文的第五部分,以冬经仪式变迁为例,叙述大坪村人在资源竞争和利益角逐背景下,是如何对其文化表征展开重构的。结论部分是基于田野调查及国内外理论与个案研究的借鉴对全文作出的概括和总结。综上所述,大坪村人的生存空间一直处于多重文化交汇地带,交汇中有碰撞、有互换、有借用、也有创制。在此过程中,在认同的指引下,大坪村人逐渐构建起以自我为中心、自成体系的社会文化。在这一特定场域中,他们通过语言、习俗、信仰、规范等文化的诸多要素既保持了与嘉绒主文化的有机互动,又逐渐树立起独立于嘉绒主文化的自我中心地位。大坪村这样的个案,在边缘区域文化交汇地带并非特例,对它展开探讨能够以小见大,为理解和反思“边缘”群体及其社会文化提供可资借鉴的民族志文本。

曾征[7](2020)在《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以来,科技革命震碎了千百年来人们对于传统的认识,也打破了传统的农耕社会格局,包括面具文化在内的大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被高速的现代化进程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湘西傩面具艺术的传承发展也不例外。要化解古老神秘的湘西傩面具发展的这一危机,并使之具有创造性的转化而出新,从中架设出健康的、持续的、放眼于未来的新的发展构架,是本论文选题的立意。基于这一立意,本论文以史籍记载、近现代专家学者的研究成就、媒界资料等诸多文本为基础,对湘西的傩面具艺术的源流与近代化的发展趋势展开了全面分析研究,萃取其中的重要成就与论点并化为论文的背景基础;以二十多次田野实地调研和校级、部级(《关于湘西“咚咚推”傩面具的调研报告》推荐为国家民委优秀调研成果)等项目研究成果,生成对湘西傩面具发展史料不足的补缺;形成对创新发展机遇的发现、新的经验总结与发展途径的确立;提出立足当下、放眼于未来发展的创建性构架。为此本论文以下述四个层面进行论述。首先,简要陈述了由湘西——“五溪蛮地民族群体”①的自然生态环境、上古神话传说、社会人文环境,构成人们争生存、求发展的生命观,交融出湘西各少数民族对自然万物、神灵、先祖的敬畏心理。其中,原始宗教与楚韵巫风成为面具文化天然的深厚土壤;奇异诡谲的自然地理环境催生了民众对自身生活时空的玄想心理;靠山吃山、沿河而居的狩猎或渔猎经济生产方式衍生出万物有灵的图腾崇拜、“五溪蛮地”沧海桑田的历史进程中争霸战争、胜扩疆土带来的民族与人口失栖迁徙所形成的“文化板块漂移”①效应等因素潜移默化地滋养着面具发展、变迁至今。它们已经融入到湘西人的精神思维方式与文化行为方式中,共同孕育出湘西各少数民族对自然、神灵、先祖的敬畏,生成了对面具与生俱来的心理文化滋养。其次,以“文化板块漂移”典型区域作为考察湘西面具文化特色的第一范式与研究视角,结合田野搜集到的材料,从傩面具的分布及区域特色确定了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怀化市各县为典型区域,重点针对傩面具外在形象和内在的审美意识所形成的湘西傩面具所体现的民族特色进行分析,再将傩面具放置在其生存的乡土社会和傩戏的文化生态之中,由此所呈现出“人神合一”的内在文化特质交错于面具制作者、面具使用者和面具观者人与天(神)同在时空场域之中,神人以和的戏剧形式,通过神的名义和神的面容彰显着人性的风采,从而凸显出湘西人依附在傩面具上投射出“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质。湘西人将崇生观念与“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投向面具,从而呈现出湘西人观念世界、生存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相互纠缠和共生的复杂关系。再则,基于以上背景,结合田野实践,以傩面具娱神娱人的戏曲为主要表现形式作为研究湘西傩面具艺术民族特色的第二范式。一是“辰州傩”、“咚咚推”、“杠菩萨”,以及“阳戏”、“高腔”等各类民间戏曲形式中傩面具或脸谱在不同场合中的运用。二是从“形式”“功能”“内涵”三个层面对湘西傩戏面具进行逐一剖析,构建出湘西傩面具“生生”观念下以“戏”为特色的表现形式。三是以承载着人们关于“繁衍”“生存”“发展”这一永恒主题而从以下两点展开。1、湘西——“五溪蛮地民族群体”对自然万物、神灵、先祖的敬畏心理生孕出他们对面具与生俱来的心理文化滋养。生成神秘、怪诞、质朴的重要文化基因、面具形象,从中释放出湘西少数民族以生存发展为主题的审美意识;生成“生于斯长于斯”的“生存繁衍”,“送旧迎新”“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等美好的生活与生存的内涵,从中传递出由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出傩面具艺术的“生生”观念与意蕴。2、由湘西人在观念世界、生存世界与精神世界相互纠缠和共生的关系图谱中释放出傩面具艺术在层层历史与文化的积累中,呈现出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对“生命哲学”的探讨、对“生命之美”的感悟。如此构成了这一“生生”的观念与意蕴的永恒性,焕发出生生不息、繁衍不已、历久弥新的傩面具强大艺术生命魅力。最后,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当下傩面具的发展场域建构与多样性文化创意发展状态,它表现在以下三点。1、基于笔者在专题科研项目中的研究发现为前提,论述了在科技造就的现代文明进程中湘西各族人民将承传统与求生存、谋发展中所进行的傩面具艺术发展的场域建构;论述了通过傩面具的独特文化基因、艺术魅力,在当下湘西民族区域与国家乃至国际文化艺术与文旅融合的场域中,进行创意经济的时代魅力重构。2、提出围绕傩面具的文化基因、生命魅力、表现形式与要素特点,推动傩面具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实践,来化解当下所存在的“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的深刻危机”。3、通过“重混·创新”所产生出来的“三式”艺术生命魅力的永恒性,来分析它为古代人们提供一种独特的精神与物质享受,来阐述它使得面具变为新的文化存在样式,新的社会内容,最终融入当下社会和生活,甚至融化于民族的血液中不断循环和更新,即能从“传统文化的再生产”中促进区域的文化创意与经济发展,又能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中具有可能性与可行性。使我们得以窥见未来的发展前景。最终赋予了傩面具艺术以深刻的隽永性与永恒的新姿,从而又诠释了新时代人们乃至未来人们对精神与物用的需求。本文基于上述“四个层面”及其中的五个要点,力图将根植于湘西文化土壤之中的傩面具作为能够加以保护、挖掘、利用和活态传承的宝贵民间艺术与文化资源。展现出以重视“过去”着眼“当下”放眼“未来”的视角与创新发展的逻辑,最终形成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傩面具艺术的整体研究。由此,形成将赋予湘西面具文化以新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和艺术发展的生命力等,放置于既可以深入开展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个案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经济时代语境下的“面具文化再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又可以为构建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和中国美术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文本,更能够以此来推进以民间艺术“本土化”与“民族化”为基础的传统民族文化复兴之路的延展,进而助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接轨,甚至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

刘静佳[8](2019)在《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在实践中发现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并没能从根本解决环境问题,环境教育应运而生,成为了改善环境污染和防止破坏的有效方式之一。国家公园作为重要的保护地类型,也承担着环境教育的核心功能,这一功能将对国家公园功能体系的完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国际上国家公园一直都是环境教育天然的大教室。然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中国国家公园有了漂亮的环境教育大教室,却出现了少有学生、少有教师、少有教材、少有教育机构的“一有四少”的状况,环境教育教室缺乏活力;而在国家公园之外,以自然教育和自然体验为主要表现的环境教育类商业活动却供不应求。面对这两组冷热矛盾,建立中国的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将人们吸引至国家公园场域内主动接受环境教育,成为国家公园探索和发展的一个新命题。囿于社会发展阶段和国家公园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局限,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研究此前并没有在国家公园的系列研究中占到重要位置。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过程中,应该以系统思想和相关理论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引入系统理论、动力机制和多中心理论对国家公园环境教育进行研究,是一种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从要素至系统至功能再到路径的体系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构建了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双模型引入系统理论、动力机制和多中心理论等相关理论,基于理论与现实的依据,在对模型要素进行筛选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结构模型(ESFP-S),这一模型包括系统要素(E-Elements)、动力子系统(S-Subsystems)、功能(F-Functions)和路径(P-Paths)四要素,体现了动力机制的整体存在,缺一不可。进一步厘清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构建了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机理模型(ESFP-M),为黄石与普达措的对比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2、运用动力机制双模型对比发现普达措的短板通过运用ESFP-S和ESFP-M动力机制双模型,根据在美国和中国的田野调查资料,将黄石和普达措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的动力机制无论是要素构成还是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尚未真正构建起来。黄石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磨合,环境教育已经进入“汽车”时代,动力系统要素齐备,建立了以推动力、协同力、引导力、拉动力和驱动力为作用力的动力子系统,这五种力的合力决定了黄石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的动力,合力的大小决定了动力的大小,使得黄石国家公园环境教育沿着公益性、市场性和混合性三条路径前进,成为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国际范例,在不同的道路上都能发挥动力机制,飞速前进。同黄石相比,普达措环境教育的动力机制存在如下短板:①结构模型(ESFP-S)中系统要素、动力子系统、功能和路径都存在缺失问题;②机理模型(ESFP-M)中人员流和资金流呈现单一、媒介流呈现静态化的特征;③其动力子系统中摩擦力系统的存在对公园环境教育的动力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阻力,尚未形成闭合的动力功能。动力系统要素的单一和阻力的存在对公园环境教育的开展起着制约作用,容易形成“木桶”的短板原理;加之年轻的普达措国家公园在现阶段走在唯一道路上却受限于种种摩擦阻力,动力系统也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体系的良好运转受限于协同力子动力系统的不完善和不完备,因此需要结合公园的实际状况以及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现实需求,弥补短板。3、修正普达措模型并构建其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体系通过前述理论研究和案例对比研究,对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模型进行修正,主要从要素健全、动力系统提升、功能完善和路径开拓四个方面进行修正。根据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中存在的要素、动力子系统、功能和路径的缺失问题,提出了从理念、主体、利益和制度维度的多维构建策略,来实现普达措国家公园动力机制的良好协调运作,从而实现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创新点主要有三:一是构建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理论双模型;二是构建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体系;三是发现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子系统内含的摩擦力系统。研究对于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动力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解决中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中出现的两组冷热矛盾,促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杨于卓[9](2018)在《阿吉拉姆变迁研究 ——以拉萨觉木隆藏戏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信息化日益加速的今天,传统藏戏和我国其他传统戏曲一样面临着观众群逐渐萎缩、传承人青黄不接、技艺失传、民间戏团生存艰难等诸多难题,但藏戏和那些戏曲艺术又不一样,她至今仍然是藏民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文力图解决的问题是:传统藏戏阿吉拉姆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如何走下去?解决这一问题可能有多种途径,比如立足于非遗保护理论结合阿吉拉姆的特殊性进行逻辑思辨,抑或借鉴其他传统戏曲现代转换的成功经验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选择了一条更为踏实的路径,将阿吉拉姆放回她原本所在的社区,观察她在当代社会中是如何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的?她发生了哪些变迁以及这些变迁的细节对其自身发展的影响,并深究这些变迁的动力来自哪里?又是如何作用于阿吉拉姆的?相信随着以上问题的解决,我们将知道,如何合理地利用一些有利因素,又如何避开一些不利因素而推动实现阿吉拉姆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传承与发展。论文以拉萨市堆龙德庆区贾热村觉木隆藏戏团为主要田野点,考察演剧形式和内容,戏团经营模式,拉姆娃的生活境遇和观念,戏团与村落关系等各个方面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变迁现象,结合其他田野点观察到的不同现象的对比总结,探寻阿吉拉姆变迁的支配力量和原动力。除对田野点的共时性考察,还从阿吉拉姆产生发展的历史中去寻找它的不断变化的痕迹,这种历史探寻有利于通过前后对比,更好地揭示出那些变化的影响因素或变化的作用方式,力图从社会文化表象发掘其背后的文化逻辑。本文的结论在于阿吉拉姆不是藏区社会发展某一阶段的遗存,她一直在随着藏区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变迁发展的支配力量来自社会结构,原动力则来自于不断变化的人的观念和人对“现实利益”的追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影响阿吉拉姆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力量、市场经济、文化互动与人的观念,当然在不同地域,各股力量的大小和作用方式有别,但正是在这些力量的博弈、弥合的此消彼长的过程中,阿吉拉姆得以不断地自身再创造。本文最主要的贡献在于通过田野调查,在一个具体可资的个案的基础上得出以上结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阿吉拉姆的未来发展可能有多种走向,笔者认为,各种走向无所谓对与错、好与坏,它们本身就是变动不居的历史的一部分。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统”的那一部分的研究是有价值的,但“变”才是永恒的主题!

张晓枫[10](2013)在《渐行渐远》文中研究指明一切都渐行渐远了,逝去的全都是些最美好的东西。——作者题记第一章1苏乡村老张家"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们兄弟俩,你们要是再不好好念书,将来考不上学校,你爹又没钱没本事,就连一间象样的房也给你们盖不起,你们可到哪里去娶个媳妇呀?"许多年过去了,我还能清晰地记起我祖父咽气的那个下午。我甚至还能记起他老人家临终前,用已经落了光的灰黄的眼睛,不歇心地盯着他两个不争气的孙子时的表情以及断断续续讲的那段话。那是他老人家第二次晕过去又苏醒过来后,拉着我和大哥的手,对着我们家族和邻里许多人讲的。那也是他老人家这一生中,对我哥俩讲的最重也是最后的一段话。那时,我们村正好有十八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娶不到媳妇,号称十八罗汉。但是,苏乡村大名鼎鼎

二、乡村旅游向我们走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乡村旅游向我们走来(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供需关系的乡村旅游产品提升策略研究 ——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乡村旅游政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
        (二)为继续稳住旅游业在经济发展战略中的支柱地位
        (三)居民乡村旅游需求增加促使旅游产品亟待创新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一)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二)国内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四、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一)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二)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三)乡村旅游产品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2章 乡村旅游及旅游产品的理论基础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二、乡村旅游产品概念及其特征
        (一)乡村旅游产品概念
        (二)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
        (三)乡村旅游产品的特性
    三、研究相关理论阐述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三)体验经济理论
        (四)旅游产品供需理论
        (五)RMP旅游产品开发升级理论
第3章 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概况及资源类型
    一、青岛市及崂山区基本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交通情况
    二、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的资源概况和总体评价
        (一)崂山区乡村旅游的资源概况
        (二)崂山区乡村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第4章 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情况及SWOT分析
    一、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情况及分析
        (一)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概述
        (二)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情况分析
    二、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SWOT分析
        (一)优势
        (二)劣势
        (三)机遇
        (四)挑战
    三、本章小结
第5章 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市场需求及游客满意度分析
    一、调查方法
        (一)问卷的设计说明
        (二)问卷的预调查
        (三)问卷调查方式
    二、问卷调查研究分析
        (一)问卷调查游客结构特征分析
        (二)乡村旅游消费行为方式分析
        (三)乡村旅游游客消费需求结构分析
    三、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游客满意度分析
        (一)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调查信度和效度分析
        (二)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游客偏好特征
        (三)游客体验乡村旅游产品满意度评价对青岛市的启示
第6章 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供需存在的问题及提升路径
    一、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供需存在的问题
    二、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提升目的
        (一)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需求
        (二)整合资源提升乡村旅游的新形象
        (三)“危”“机”意识下催生乡村旅游新业态
    三、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提升方向
        (一)创新旅游发展新理念和新产品模式结构
        (二)做乡村旅游+品牌化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坚持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重要原则
    四、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提升路径
        (一)宏观层面:加大政府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调控力度
        (二)中观层面:围绕旅游六要素构建并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条
        (三)微观层面:乡村旅游企业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服务水平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不足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游客消费需求及满意度调查问卷
致谢

(3)“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一)小城镇的话题缘起
        (二)小城镇叙事的研究现状
    二、“70 后”作家与小城镇叙事
第一章 “70 后”作家与小城镇的文学构建
    第一节 “70 后”作家生命体验与小城镇书写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力量与小城镇之变
        一、岁月迟缓——小城镇前现代社会的时间体验
        二、框定的生活空间
        三、商品经济时代成为“城市模仿者”的小城镇
第二章 城镇青年及其精神内涵
    第一节 小城镇的出走者
        一、徐则臣——到世界去
        二、石一枫——漂泊于城市中的“失败青年”
        三、阿乙——土狗的焦虑
    第二节 在地者的外部想象
    第三节 寂落的青工
        一、路内——穿越迷雾的追寻
        二、时代变迁下的青工群体
    第四节 异类的写作者
第三章 小城镇视域中的伦理叙事
    第一节 孱弱的父亲
    第二节 失衡婚姻中的夫妻伦理
    第三节 消费时代中小城镇伦理秩序的溃退
    第四节 边缘的脱序者
第四章 现实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第一节 现实主义回归下的小城镇叙事
    第二节 底层叙述中的意外社会事件与人文关怀
        一、底层视角里的人文关怀
        二、突入小城生活的意外社会事件
    第三节 “英雄”的落寞——《血色莫扎特》
        一、落寞的英雄
        二、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指向性
    第四节 县城中的官场生态学——《迷城》
        一、权力体系中的生存之道——从“愤怒”到“沉默”
        二、官场叙事的继承与拓展
        三、文化根性与政治选择
第五章 现代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第一节 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一、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二、闭合环境下的荒诞感
    第二节 金仁顺——文字之外的余韵悠长
        一、越界的母女
        二、于意外处戛然而止
    第三节 黄孝阳——人世间的梨桥县
        一、大地之上的“梨桥县”
        二、县城里的恶棍哲学
    第四节 在寂灭中光芒万丈——瓦当的“临河城”
        一、错乱表象下的爱与灵
        二、在现实与虚构中的小城人生
        三、从“临河镇”开始,归来依旧是少年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从释意理论视角分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解说词的口译(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1.2.1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1.2.2 Practical significance
    1.3 Research Methods
    1.4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2.2 Development of Interpretation
    2.3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2.4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2.5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roduction
    3.2 Principles of Interpretation
        3.2.1 Principle of faithfulness
        3.2.2 Principle of equivalence
        3.2.3 Relation and difference
    3.3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3.4 Overview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3.4.1 The triangular model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3.4.1.1 Comprehension
        3.4.1.2 Deverbalization
        3.4.1.3 Re-expression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4.1 Introduction
    4.2 Omission
    4.3 Borrowing
    4.4 Supplement
        4.4.1 Supplement of subject
        4.4.2 Supplement of formal subject
        4.4.3 Supplement of explanation
    4.5 Sentence Pattern Transformation
    4.6 Sentence Restructuring
    4.7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Introduction
    5.2 Conclusion of Research
    5.3 Limitation and Suggestion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5)湘西花垣苗族“赶秋节”活动的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苗族传统节日研究
        (二)苗族赶秋节研究
    三、研究设计方案
        (一)研究方法
        (二)田野点选择
第一章 湘西花垣的人文地理环境
    第一节 花垣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环境
    第二节 花垣的历史人文环境
        一、花垣的行政区划沿革
        二、花垣的历史与民俗文化
    小结
第二章 苗族赶秋节的分布、民间口头叙事与文字记述
    第一节 苗族赶秋节的分布区域
    第二节 苗族赶秋节的民间口头叙事
    第三节 相关文字记述
第三章 花垣苗族赶秋节活动考察
    第一节 湘西花垣县城中的苗族赶秋节活动
    第二节 湘西花垣十八洞村的苗族赶秋节活动
    小结
第四章 花垣地方政府打造赶秋节文化品牌的过程
    第一节 当前花垣苗族赶秋节的性质
    第二节 花垣政府对于赶秋节文化品牌的打造
    小结
第五章 花垣赶秋节文化品牌打造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一节 花垣赶秋节文化品牌打造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缺失
        二、品牌知名度低,缺乏地域特色
        三、群众基础不稳
    第二节 花垣赶秋节文化品牌打造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明确品牌定位,完善品牌形象
        二、培养相关人才,组建专业机构
        三、创新节庆内容,突出地域特色
        四、鼓励群众参与,巩固节庆基础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6)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田野事象:大坪村与冬经
    1.1 大坪村的人文地理
        1.1.1 小金县概述
        1.1.2 大坪村人文地理环境
    1.2 冬经仪式及过程
        1.2.1 仪式前的准备
        1.2.2 冬经仪式过程
第二章 仪式与大坪村的族群认同
    2.1 大坪村的族群认同
        2.1.1 从祖源到族源
        2.1.2 语言与认同
    2.2 仪式与族群认同
        2.2.1 结构性失忆与集体记忆
        2.2.2 仪式、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
    2.3 族群认同与寺院权威
        2.3.1 大坪寺
        2.3.2 村落公共空间的权威
第三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关系(一)——大坪村的社会关系网
    3.1 仪式与家庭的分、继、合
        3.1.1 村落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户
        3.1.2 家户的“分”、“继”及仪式的展示方式
    3.2 互助、仪式——构建村落社会关系网的两个必备要件
        3.2.1 村落社会关系网的构建、发展和成型
        3.2.2 人情——仪式中的互助
第四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关系(二)——互助圈:大坪村的生活逻辑
    4.1 大坪村的互助圈
        4.1.1 亲属互助圈
        4.1.2 地缘互助圈
        4.1.3 友缘互助圈
    4.2 人情圈、互助圈与熟人社会
    4.3 仪式与互助
        4.3.1 婚礼仪式体现的人情、互助与社会关系
        4.3.2 冬经仪式与大坪村社会关系的整合
第五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的权力与权威(一)——法理型权威的代表:大坪村的村政权威
    5.1 权力与权威
    5.2 大坪村村级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5.2.1 村落组织结构概况
        5.2.2 非正式组织——“小队”的结构及功能
        5.2.3 村民小组的结构与功能
        5.2.4 村两委会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5.3 村政权威的构建
        5.3.1 国家认同是建构村政权威的根本来源
        5.3.2 民主运行是建构村政权威的群众基础
        5.3.3 能人现象是村政权威实现的因素
第六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的权力与权威(二)——传统型权威的代表:大坪村的宗教权威
    6.1 大坪寺的组织系统
        6.1.1 大坪寺的结构
        6.1.2 一僧一户制度
        6.1.3 僧人的日常管理
    6.2 僧俗互动——寺院与村落之间的共生关系
        6.2.1 寺院与村落的共生空间
        6.2.2 寺院对村落的依赖
        6.2.3 寺院对村落的回馈
    6.3 宗教权威的生成和维系
        6.3.1 宗教权威的生成
        6.3.2 宗教权威的维持
    6.4 仪式与村落权威——以冬经仪式为例
第七章 中心-边缘视角下的大坪村
    7.1 从边缘走向中心
        7.1.1 被边缘化的大坪村人
        7.1.2 试图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大坪村人
        7.1.3 自我边缘化的大坪村人
    7.2 国家话语下大坪村“安多”文化符号建构——以冬经为例
        7.2.1 大坪寺的合法身份
        7.2.2 国家话语下冬经仪式的变迁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1 :大坪村旅游申请报告(2000年)
附录2 :大坪村旅游申请报告(2010年)
附录3 :抚边乡政府藏戏汇报情况
附录4 :索朗白登整理萨武神山资料
附录5 :大坪村出土格萨尔石刻
附录6 :村民自编格萨尔伴奏乐
附录7 :僧人自编格萨尔藏戏剧本
附录8 :大坪寺财务收支状况(示例)
附录9 :村民功德明细(示例)
附录10 :牟喇嘛多次被评为“爱党爱教”先进个人
附录11 :大坪村人开的藏家乐
致谢

(7)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一) 分析湘西傩面具艺术的民族特色
        (二) 聚焦拓展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创新发展
        (三) 展望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方向与价值
    二、研究动态综述
        (一) 关于面具史方面的研究
        (二) 关于面具民族特色方面的研究
        (三) 关于面具功能、内涵方面的研究
        (四) 关于面具非遗保护、转化与发展方面研究
    三、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 湘西地域概念界定
        (二) 傩与傩面具概念界定
        (三) 研究对象“湘西傩面具”与“湘西傩戏”的界定
    四、研究模式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模式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框架
    六、创新点
第一章 湘西傩面具的生成土壤与条件
    第一节 湘西傩面具生成的文化土壤
        一、原始宗教的遗留
        (一) 万物有灵的宗教意识
        (二) 史前时期的考古遗存
        (三) 积淀丰厚的古史传说
        二、楚巫文化的浸染
        (一) 巫文化及其特征
        (二) 楚巫文化
        (三) 湘西的楚韵巫风
    第二节 湘西傩面具成长的环境条件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经济生产方式
        三、人文社会环境
    小结
第二章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民族特色
    第一节 湘西的傩面具艺术区域分布与特色
        一、湘西傩面具的区域分布
        二、湘西傩面具的区域特色
    第二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形象与审美特色
        一、傩面具的寓意与形象特色
        (一) 正神面具的寓意与形象
        (二) 凶神面具的寓意与形象
        (三) 世俗人物面具的寓意与形象
        二、傩面具的多重审美特色
        (一) 神秘之美
        (二) 尚力之美
        (三) 狞厉之美
        (四) 稚拙之美
        (五) 繁复之美
    第三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崇生观念与文化特色
        一、乡土社会的崇生观念
        (一) 阴阳交合万物化生
        (二) 共存三元生命世界
        (三) 奇特纹样与生命观念
        (四) 绮丽色彩与生命表达
        二、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
        (一) 心物合一
        (二) 人神合一
    小结
第三章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形式、功能与内涵
    第一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表现形式
        一、“戏”说面具与脸谱艺术
        (一) 同源异流的面具文化
        (二) 共存互渗的面具艺术
        二、傩面具作品的表现形式
        (一) 色彩表现形式
        (二) 材质表现形式
        (三) 工艺表现形式
    第二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社会功能
        一、趋利避害
        二、道德教化
        三、宣泄情感
        四、传承文化
    第三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深层内涵
        一、送旧迎新秩序的构建
        二、现实世界中自我发展
        三、观念世界中自我壮大
        四、生命世界中自我繁衍
    小结
第四章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传承、转化与发展
    第一节 傩面具艺术传承的现状
        一、日渐式微
        二、非遗保护
        (一) 模式
        (二) 实践
        (三) 问题
        三、新兴趋势
        (一) 艺术性
        (二) 商业性
        (三) 创新性
    第二节 傩面具艺术的转化机遇
        一、从反思传统文化之中寻找转化的机遇
        二、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中找准转化的机遇
        三、新兴群体与政策导向激活转化的机遇
        (一) 新兴群体激活转化的机遇
        (二) 政策导向激活转化的机遇
    第三节 创意经济时代孕育出新的创新与发展前景
        一、创意经济时代下湘西面具的创新之路
        二、“资源转化”与“重混·创新”呈现的“三式”生命魅力及发展前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8)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1.2 问题提出的现象
        1.1.3 问题的科学逻辑
    1.2 研究综述
        1.2.1 环境教育研究综述
        1.2.2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研究综述
        1.2.3 普达措国家公园研究综述
        1.2.4 动力机制研究综述
        1.2.5 综述结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可行性
        1.4.1 课题和项目支撑
        1.4.2 实地调研工作基础
        1.4.3 案例地选点的典型性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概念、理论及案例
    2.1 核心概念
        2.1.1 国家公园
        2.1.2 环境教育
        2.1.3 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
    2.2 相关理论应用分析
        2.2.1 系统理论应用分析
        2.2.2 动力机制理论应用分析
        2.2.3 多中心理论应用分析
    2.3 案例点基本情况
        2.3.1 黄石国家公园
        2.3.2 普达措国家公园
3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ESFP模型构建
    3.1 模型构建依据
        3.1.1 构建思路
        3.1.2 理论依据
        3.1.3 现实依据
    3.2 模型要素筛选
        3.2.1 动力系统要素(E-Elements)
        3.2.2 动力机制子系统(S-Subsystems)
        3.2.3 动力功能(F-Functions)
        3.2.4 动力实现路径(P-Paths)
    3.3 结构模型(ESFP-S)
    3.4 机理模型(ESFP-M)
4 黄石和普达措环境教育动力机制ESFP模型对比分析
    4.1 基本情况的对比
        4.1.1 发展时间对比
        4.1.2 发展情况对比
    4.2 结构模型(ESFP-S)对比
    4.3 机理模型(ESFP-M)对比
        4.3.1 系统要素(E-Elements)对比
        4.3.2 动力机制子系统(S-Subsystems)对比
        4.3.3 动力功能(F-Functions)对比
        4.3.4 动力实现路径(P-Paths)对比
        4.3.5 机理模型(ESFP-M)对比结论
    4.4 对比分析结论
5 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构建
    5.1 动力机制模型的修正
        5.1.1 E-要素健全机制
        5.1.2 S-系统提升机制
        5.1.3 F-功能完善机制
        5.1.4 P-路径开拓机制
    5.2 理念维度的构建
        5.2.1 生态正义的理念发展国家公园
        5.2.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引领环境教育
        5.2.3 地方性理念丰富环境教育
    5.3 主体维度的构建
        5.3.1 施教者的主体性构建
        5.3.2 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构建
    5.4 利益维度的构建
        5.4.1 利益导向机制
        5.4.2 利益激励机制
        5.4.3 利益约束机制
        5.4.4 利益协调机制
    5.5 制度维度的构建
        5.5.1 国家层面的制度构建
        5.5.2 公园层面的制度构建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理论研究结论
        6.1.2 实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2.1 构建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理论模型
        6.2.2 构建普达措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体系
        6.2.3 发现普达措环境教育动力子系统内含的摩擦力系统
    6.3 研究展望
        6.3.1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量化研究
        6.3.2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发展的周期演进研究
        6.3.3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科学+人文二维内容体系的研究
附录
    附录1 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调查问卷
    附录2 普达措国家公园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3 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居民访谈提纲
    附录4 美国国家公园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5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游客访谈提纲
    附录6 普达措国家公园田野调查照片
    附录7 美国国家公园田野调查照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9)阿吉拉姆变迁研究 ——以拉萨觉木隆藏戏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阿吉拉姆与藏戏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
        一、相关概念在《辞海》等工具书上的最新释义
        二、藏戏相关名称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阿吉拉姆在藏戏剧种流派体系中的位置
        一、学界对藏戏及其分类相关名称的讨论、分歧与弥合
        二、建构一个新的藏戏系统
第二章 变迁的表象:田野中的故事
    第一节 田野点概况
        一、选择觉木隆藏戏团的依据
        二、觉木隆藏戏团的基本情况
        三、开发热潮之中的传统村落——贾热村
    第二节 阿吉拉姆演剧形式与内容的变迁
        一、阿吉拉姆展演的舞台化
        二、形式与内容的“现代化”
    第三节 拉姆娃生活境遇与观念的变迁
        一、两重命运两重天:老一代拉姆娃的感慨
        二、突发事件中的团队意识的变化
    第四节 戏团与村落关系的变迁
        一、觉木隆藏戏团与贾热村的关系的变迁
        二、觉木隆藏戏团与作为“邀请方”的村落关系的变迁
第三章 变迁的支配力量:社会结构
    第一节 社会总体倾向性
        一、阿吉拉姆的形成与十四、十五世纪藏地的发展
        二、十七、十八世纪阿吉拉姆的第一次发展高峰期
        三、新中国成立之后阿吉拉姆的发展
    第二节 生产方式
        一、引子:没有阿吉拉姆的望果节
        二、藏区社会生产方式的变迁
        三、生产方式的变迁与阿吉拉姆的变迁间的关系
    第三节 政治力量
        一、思想观念与阿吉拉姆的变迁
        二、国家地方政策与阿吉拉姆的变迁
    第四节 市场经济
        一、引子:不断更换的负责人
        二、关于琼达的誉与毁
        三、觉木隆藏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
        四、新的经营模式及其成效
        五、藏戏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第五节 文化互动
        一、引子:一个剧目的流布
        二、内部的文化互动
        三、外部的文化互动
        四、觉木隆藏戏团的初步尝试:走出西藏
    第六节 技术发展
        一、引子: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来贾热村
        二、媒体技术的介入与阿吉拉姆的发展
        三、技术对阿吉拉姆变迁的影响分析
第四章 变迁的原动力:不断变化的双重需要
    第一节 能动的个体
        一、历史上的“疯狂者”
        二、拉姆娃
        三、地方政府官员
    第二节 “适者生存”的现实利益的驱动
        一、在仪式的神坛上:从驱鬼到许愿
        二、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第三节 “道”变而“形”变
        一、阿吉拉姆:一出解说人生和世界的戏剧
        二、美学观念的变迁
第五章 新时代阿吉拉姆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推进阿吉拉姆普及的多种形式
    第二节 站在历史的分水岭上:阿吉拉姆未来发展的几种走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青海省藏剧团大型历史藏戏《松赞干布》巡演安排(部分)
附录二 :西南民族大学学生关于藏戏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 :第三届“雅顿”文化艺术节暨2018中国藏戏艺术周材料
附录四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藏戏》
附录五 :非遗(藏戏)保护动画公益广告《巴珠的选择》相关材料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渐行渐远(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1 苏乡村老张家
    2 崞县中学
第二章
    3 少年“维特”之烦恼
    4 来信了
    5 中了,我中了
第三章
    6 第一次远行
    7 那时的大学
    8 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
第四章
    9 《父亲》
    10 转机
第五章
    11 文竹(上)
    12 文竹(下)
    13 让我沉下去吧
第六章
    14 天凉好个秋
第七章
    15 白草口乡中学
    16 走出你们的法规
第八章
    18 乡村教师
    19 那时的圣殿
第十章
    20 年
    21 三春过后
第十一章
    22 说一说我的曾祖父
第十二章
    23村戏
    24 春桃(上)
    25 春桃(下)
第十三章
    26 六月十三庙会
    27 父亲的新宅(上)
    28 远嫁
第十四章
    29 赫尔曼·黑塞
    30 农舍·山口
    31 长城
第十五章
    32 把学校捅了个大窟窿
    33 告别
第十六章
    34 再见,定居和有产业的人们
第十七章
    35 大哥的故事(上)
    36 广场·小旅馆
    37 流浪前夜
第十八章
    38 北京,天安门广场
    39 汉太史司马迁祠
第十九章
    40《十年》
    41 李慕白
第二十章
    42 我爱过你一个钟头
第二十一章
    43 大哥的故事(下)
    44 记者·便衣警察
第二十二章
    45 父亲的病
    46 日记
第二十三章
    47 父亲之死(上)
    48 父亲之死(下)
第二十四章
    49孤儿寡母
    50 清明
    51 等待
第二十五章
    52 可怕的寓言
    53 第二次转机
第二十六章
    54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
    55 编辑部的故事·韩小莼(上)
    56 编辑部的故事·韩小莼(下)
    57 《淡水河边的焰火》
第二十七章
    58 相亲
    59 初识白晓芸
    60 婚姻大事(上)
    61 婚姻大事(下)
第二十八章
    62 贫贱夫妻
    63 早夭的诗云
第二十九章
    64 两封旧信
    65 一段日记
第三十章
    66 安魂曲
    67 君子应该固穷吗
第三十一章
    68 父亲的新宅(下)
    69 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第三十二章
    70 新警察与赞美诗
    71尾声·青青子衿

四、乡村旅游向我们走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文化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以襄阳小沟村为例[D]. 严晴.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供需关系的乡村旅游产品提升策略研究 ——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D]. 武新宇.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3]“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D]. 高祎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4]从释意理论视角分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解说词的口译[D]. 吴晓彤.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湘西花垣苗族“赶秋节”活动的考察与研究[D]. 黄晶.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8)
  • [6]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D]. 杨旻旻.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7]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研究[D]. 曾征.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研究[D]. 刘静佳. 云南大学, 2019(01)
  • [9]阿吉拉姆变迁研究 ——以拉萨觉木隆藏戏团为例[D]. 杨于卓. 西南民族大学, 2018(03)
  • [10]渐行渐远[J]. 张晓枫. 黄河, 2013(03)

标签:;  ;  ;  ;  ;  

乡村旅游向我们走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