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总队六支队促进共建文明社区健康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顾冰倩[1](2020)在《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模式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海[2](2019)在《志愿服务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以南京市A社区为例》文中认为社会治理是当前社会改革的重点,而社会治理离不开社区治理,社会治理与社区治理是相辅相成的完整体系。从范围上看,社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整个社会是由不同的社区组成的,社区治理当属社区治理范围;从内容上看,社区是社会的缩影,发挥着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管理以及社会融合的作用,社会治理囊括社区治理,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微观表现。在政府职能逐渐转变过程中,社区志愿服务在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提供公共服务、增进社区关系和谐、维护社区社会稳定、提高人民幸福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逐渐成为社区发展的新动力。因此,社区志愿服务参与到社区治理格局中意义重大。本研究将城市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作为研究对象,以南京市A社区为研究单位,结合多中心治理理论、社区赋权理论为理论指导,以定性分析为主,采取查阅文献、参与观察、案例研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A社区志愿服务队伍进行探究。描述了A社区志愿服务发展历程、服务现状、以及参与社区治理的现状。分析出A社区志愿服务队建设的做法,注重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搭建网格式管理架构、注重社区志愿服务队伍自身建设、内在激励、外在鼓励等实现可持续发展。总结出A社区志愿服务“六位一体”的社区治理格局以及具有服务具有针对性、服务常规性、服务个性化、服务网格化的特点。探讨了A社区在社区层面、志愿组织层面、志愿者层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的对策建议,要摆脱行政束缚,建立起自主性,健全社区志愿者培训制度,引入“社工+志愿者”社区服务机制,推进志愿服务社区治理智慧化。最后笔者将社区志愿服务作为社区居民赋权结果的重要解释,认为被赋权下的居民增强了为社区服务的意识、提高了服务能力、形成了较好的关系网络在社区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王志辉[3](2017)在《我国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研究》文中提出针对快速而复杂的中国社会变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云南、广西、西藏这三大陆地边疆省区,由于受自然、地理、宗教、文化、历史、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非常滞后、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且社会发育不足,民族宗教问题错综复杂。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西南边疆地区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公平正义一定程度流失,社会心理失衡加剧,社会行为失范增多,社会矛盾聚集,毒品问题、艾滋问题、跨境婚姻问题、跨境赌博等社会问题凸显,社会群体性事件增多。这对西南边疆的和谐与稳定带来巨大挑战,严重制约着西南边疆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和边疆的巩固,而且对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国家的安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带来巨大挑战。且随着社会结构分化加速,西南边疆利益需求更加多元,过去粗放式、经验式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立足西南边疆的特殊性,深入分析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面临的巨大挑战,提出推进西南边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精细化的具体举措,意义十分重大。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广泛收集、整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主要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按照“为什么”和“怎么样”的思路,来回答“我国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这个研究主题。论文共分五章,前三章从基本理论阐述、西南边疆地理、历史、文化、经济、民族等特殊生态环境及其社会治理精细化面临的主要挑战等方面,回答了“为什么要推进”。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分析了推进西南边疆社会治理体系精细化和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精细化的具体路径,回答了“怎么样推进”,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结构。只有在立足西南边疆特殊生态环境、深入掌握推进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面临的巨大挑战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推进西南边疆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精细化的具体而切实可行的路径,才能构建起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从而实现西南边疆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黄洁清[4](2015)在《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构想》文中研究指明地方文献具有区域性、非时效性、选择性、内容丰富性等特征,其内容可以分为官方公开出版或者印刷的地方文献、地方相关的文献、其他文献,这些文献的征集需遵循补充性、针对性、真实性原则,渠道包括通过挖掘、整理等方式收集,通过购买、交流、索取等方式获取,通过组织社会募捐等方式获取。利用方式则包括展示展览,专业的信息挖掘、归纳、整理与汇总等。国外大多注重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研究中的作用,注重利用信息化渠道来开展地方文献相关工作,注重设立专门的基金支持地方文献研究工作,注重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推动地方文献研究。国内方面,湖南、浙江、江苏等地方的地方文献工作经验都值得借鉴,借鉴这些经验,舟山在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的构建中,要高起点规划地方文献工作,创新性推进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综合性的完善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以此提高地方文献工作水平。舟山地方文献工作在文献整理、舟山群岛历史文献资源目录调查与归类、地方文献收集与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此外,舟山市图书馆已经开始建设“舟山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但总体来看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广度与深度不够,保护与利用不够,规划与合作不够等方面。当前,舟山地方文献研究出现了数字化、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等新趋势,顺势而为舟山可以按照明确数据库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商、组织数据库开发并验收、数据库上线运行的基本流程,设置登陆模块、征集模块、编码模块、查询模块、在线阅读模块、在线交流模块、编辑打印模块、安全模块等模块,明确数据库构建的总体目标,中心任务开发出更为完善的地方文献数据库。推动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建构,舟山需要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强化文献征集,加强培训提高地方文献研究管理水平,创新手段发挥信息化管理作用,健全制度妥善解决数据库构建中的版权等问题,这样才能推动地方文献研究迈上新的台阶。
陈姝宏[5](2014)在《社区矫正对象再社会化研究 ——以长春市D区典型街道、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社区矫正对象是指五类罪犯因社会危害性较小而在社区进行矫正的一类特殊人群。其范围包括:管制、缓刑、暂于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以及假释。因为犯罪而缺失了部分社会权利,使矫正对象陷入一种两难境地:在接受强制性监管的同时,还要面对住房、工作、婚姻、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减缓和摆脱压力仅仅依靠矫正对象自身能力是无法达到的。对他们而言,修复社会关系,建立社会关系网,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才能获得真正意义的救赎。本研究是关于社区矫正对象再社会化问题的研究,是关于社区矫正的个案研究。再社会化是相对于社会化而言的,指对在早期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中未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人,通过强制或补偿教育的方式进行再教化的过程。目的是改变这些人已形成的那种反文化的人格,使他们接受社会规定的符合多数人利益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罪犯的再社会化,就是使罪犯改掉恶习、修复价值观、重新回归社会的过程。马克思认为,罪犯在侵害他人的同时也就是在侵害他自己,这种侵害自己的罪行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惩罚。这种惩罚使他脱离社会规范、文化规范和道德规范,使他显得与社会格格不入。因此,罪犯回归社会、重新获得自由所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就是能够完成再社会化。现代行刑领域的做法是,将心理矫正、道德教育与劳动技能的培养等方面紧密结合,以实现罪犯的再社会化。本研究在考察社区矫正对象的再社会化效果中发现,当前矫正对象再社会化最突出的问题是社会排斥、社会资本匮乏、社会支持不足,难以融入社会。因此,本研究以这几个问题入手,进一步深入社区,研究推进矫正对象再社会化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个社区矫正试点——长春市D区为研究对象,重点选取了D区的一个街道、两个社区,通过较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发现,社区矫正对象再社会化过程中最突出、最主要的矛盾是矫正对象与社会之间的相互排斥。社会排斥一定程度上隔断了矫正对象的某些社会关系,阻隔了矫正对象的社会参与。正如吉登斯所言,社会排斥导致贫困、劳动力市场排斥、服务排斥和社会关系排斥。矫正对象的社会反排斥使他们内心孤僻,行为孤单,不良情绪无处发泄,在得不到理解和支持的时候,易走向极端,存在对社会不满甚至是反抗现有体制冲动。社区矫正区别于监禁矫正的优势在于社区矫正能够避免犯人之间的“交叉感染”,实现刑罚的惩罚性手段与教育性目的相统一。矫正对象在社区、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就有可能回归社会主流价值体系,既节省行刑成本,又实现了再社会化,一举两得。但是,这种理想化的目标能否实现?矫正对象毕竟是罪犯,公众及社区居民能否接受这种方式,能否接受矫正对象?矫正对象能否顺利地融入社会?这些疑问有待研究者的调查和研究。我国的行刑制度在国际化的影响下,从重刑主义逐渐向轻型主义过渡,从惩罚性、报应性理念向人性化、恢复性转变。社区矫正从2003年开始在我国试行,已经走过了十年。可以肯定地说,社区矫正制度值得推广,尤其是随着2013年国家废除劳动教养制度,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政策出台,意味着社区矫正将进入一个全面推进的时期。我国目前还没有《社区矫正法》,相对于监禁刑,社区矫正还只是一种非监禁刑罚的辅助执行方式,意味着罪犯在司法监督下进行社区“服刑”。社区矫正的目标是矫正罪犯的心理和行为,使他们纠正错误的理念和行为,重新回归社会,完成再社会化。实际情况是,矫正对象的再社会化面临重重困境,出狱之后种种问题接踵而来。当前社区矫正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社会排斥。如果社会排斥矫正对象,矫正对象也会排斥社会。怎样克服社会排斥是理论界亟需研究的课题。社会排斥引起了矫正对象的社会融入难、社会支持网断裂和社会资本匮乏等问题。从实际结果来看,非社会融入就是社会排斥。克服社会排斥需要从非正式支持入手,目前官方的正式支持已经作出了积极努力,如建立正式的专门机构,组织了大量的志愿者参与矫正过程,但矫正对象主观上被支持的感受并不明显,矫正对象内心的被排斥感和现实的排斥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因此,如何通过非正式支持增加对矫正对象的理解、包容和支持,是矫正对象回归社会的关键。社区矫正是一场社会参与的刑罚。社区矫正既不是矫正对象一个人的独角戏,也不是司法部门的大包大揽,而是由矫正对象与其家人、邻居、朋友、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共同参加的运动会。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建构矫正对象社会关系网的途径:一是从宏观的设计上,增加矫正对象的社会资本,减少社会排斥,增进社会融入,建立非正式社会支持;二是从微观的实际做法上,需要建立矫正对象的社会关系网中查找可能突破的途径和办法。吉林省的社区矫正起步较晚,社区建设也尚未成熟,缺乏丰富的社区矫正经验,还没有形成适合本地区的特色模式。但是,吉林省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为社区矫正积淀了有益的社会基础,东北人讲情义、重关系的社会习惯,宽容、豪爽、大气的性情,为矫正对象再社会化提供了紧密的情感纽带,较为宽厚的社会包容和普遍接纳的社会心态。
倪瑾[6](2014)在《共青团的功能定位:组织动员和资源整合》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正经历着一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的重大历史变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转型不断加速,原本单一的集体和国家所有制经济结构向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转变,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下的二元社会结构日益受到冲击并逐步走向瓦解,新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开始显现,大量的原来囊括于单位之中的单位人迅速演变为独立的社会人。这些结构性的变化,给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发展及其政治功能的发挥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发挥着特殊的政治功能,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个无以回避的客观现实开始显露:社会群体开始分化,青年群体结构和青年需求呈多元化发展,青年社团大量涌现,青年社会问题日益增多,共青团组织对青年的有效覆盖和在青年中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从复杂的客观情势中探寻共青团的发展规律,正确认知共青团的基本功能,成为共青团理论研究过程中必须面对、无以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但是在整个功能体系中,政治功能具有根本性地位和基础性作用。一定意义上讲,只有准确判断和理解共青团的政治功能,才能较好的把握共青团的本质,为共青团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共青团自身的特性决定着其政治功能的发挥,并对其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从中国的政治体系来看,共青团的功能发挥又是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及运行逻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从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角度看,分析共青团的政治功能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由此,党团关系的分析视角可以看作是新时期研判共青团政治功能的切入口。实践表明,党团关系主要体现于二者在组织资本衔接、组织体系、工作模式等方面具有显见的内生逻辑。基于党团关系的视角,检视客观实践可以发现,在共青团的政治功能体系下,它主要发挥着组织动员和资源整合的功能。这是从其发展历程、职能变迁、现实需要等层面得出的基本结论。为此,本文主要着笔于共青团的组织动员和资源整合这两大政治功能。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组织的性质对于组织具有内在规定性,直接关系到其功能的发挥。对于共青团而言,尽管它是社会团体,但是其日常的行为逻辑实际上表明,它具备的政治性、公共服务性、群众性和实践性等四大属性。历史是一面镜子,有助于借鉴和参考。自1922年诞生以来,中国共青团始终在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和带领下,不断地完善着自身的政治功能。简约地看,1949年以前,它主要是以政治斗争为主要功能的政党型团体;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期,它主要是以青年管理为主要功能的准政府型团体;改革开放到新世纪之初,则主要是以公益服务为主要功能的社会型团体;随后至今,则主要是以动员和整合为主要取向的群团组织。透过其政治功能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出,党与团的特殊关系是其功能变迁的中轴线,青年特点及需求是其功能变迁的方向标,保持先进性质是其功能变迁的自变量,时代环境的变化是其功能变迁的因变量。一种组织能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同其组织结构的基本状态直接相关。一般而言,开放的组织边界和扁平的组织结构,能与外部资源实现有效对接,能实现内部成员之间的真诚沟通,是构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的重要条件。从共青团的成长、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它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有机的组织结构,不断释放其组织动员的常态功能。笔者在我市市的实证调研发现,在共青团日渐具备开放性特征的情况下,它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积极性越来越强,尤其是在社区这一层级,共青团与居民、居委会及社区社会组织等主体开展互动合作的情形异乎常见。我市市共青团开展的“青春创建”活动清晰地说明,组织动员的目标、操作技术和依存环境共同构成共青团组织动员功能的三个基本维度,为什么要组织动员、组织动员什么、如何组织动员则构成共青团组织动员功能的基本运作机制。展开来说,之所以要组织动员,乃是源于两个层面的考虑:一方面,在全能主义政治模式逐渐消退的情况下,面对日益兴起的社会力量和日渐蓬勃的社会参与,共青团自然需要予以积极对接。这是社会发展形势变化后的客观需要。如果不能对这一形势予以有效应对,则会严重制约共青团的成长发展。另一方面,同共青团自身的客观现状直接相关。面对窘迫的成长发展空间,共青团需要“突围”,而要实现顺利“突围”则需要借助外力。所以,它要组织动员其他合适的力量加入到自身的队伍中来。组织动员什么?这则主要是指它组织动员相关的利益群体围绕共同关注的议题展开一致性的行动。如何组织动员?我市市的案例表明,主要表现在制造声势、搭建平台、科层命令和利益诱导四个方面。在各种新型组织不断兴起的时代,共青团如果仅仅依赖于计划体制、行政手段和单纯依托于党政机构建立的结构体系,显然己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若想发挥其实际影响力,共青团必须要加强同相关组织和机构的联系、沟通与合作,进而整合资源,提升合作能力,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和覆盖面。而实践来看,资源整合确实成为共青团发挥政治功能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定意义上讲,资源整合是共青团与外部环境发生良性互动的过程和结果。这广泛地体现在共青团与政府、企业、NGO等组织机构的整合互动中。尽管在与这些组织机构进行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其主要策略略有不同:有的是通过购买服务,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缓解政府和社会的直接矛盾,与政府机构共同开展公共事务治理,有的是利用团属资源与公益慈善组织以项目化的形式合作,形成良性互动合作的关系,有的是把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作为团的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把团的工作渗透与企业经营发展的各个领域,进而提升共青团工作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联度。但是其基本规律是一致的:在资源整合上寻求共同目标,实现互利共赢。既然组织动员和资源整合是共青团的重要政治功能。因此,要从构建健全完善的组织体系、激发合力进发的动员能力、开发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推进共青团行动逻辑的转换、探寻资源整合的社会化机制、提高资源整合的实际效能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和提升共青团的这两大功能。
郭沅鑫[7](2012)在《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处于维护稳定、服务群众、调解处理矛盾的第一线。发展地区经济,建设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都要靠基层党组织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去奋斗和拼搏。因此,无论是从新疆的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高度出发,还是巩固党在新疆各民族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的现实出发,都必须重视和加强新世纪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论文着眼于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介绍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回顾了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过程,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层组织建设的现状,总结了基本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分别考察了农牧区和城市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状况。通过分析和研究,试图回答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根据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新要求,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应该如何改革和创新观念意识、领导方式、组织设置等,以建设成为具有相当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领导核心。论文整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建构和历史考察,主要阐明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新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历程,包括绪论、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为现实研究,主要分析了新世纪以来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并分别考察了农牧区和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在第一部分中,绪论从基本概念入手,简要叙述目前学术界对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研究状况,并介绍了本文的逻辑结构与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学界关于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公共组织建设等理论,以便为后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总结和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还特别阐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的新贡献。第二章主要回顾了新疆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历程,分析了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新疆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状况。通过这些分析,既能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有所了解,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过去的建设为当前新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奠定的基础。第二部分中,第三章总体分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当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以及新形势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与任务。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对农牧区、城市社区、高校和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重要性、建设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结束语部分在总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
张志华[8](2010)在《新形势下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等各种社会结构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些社会基础结构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城市社区居民价值观念的变迁,给我国城市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旨在通过考察我国城市社区的特质,阐释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与特征,剖析新时期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而探索和思考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和思路。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着重考察我国城市社区的基本特质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特征。重视和加强城市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既要了解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又要准确把握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这是研究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第二部分,在对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多层面多角度地剖析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第三部分作为文章的重点,以当前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主要从队伍建设、目标和内容、机制和方法等四个方面对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和思路。
冯琼梅[9](2005)在《现代化新型社区建设的目标体系及动力机制研究 ——以杭州市下城区社区建设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社区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也引起了多方关注。如何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本地区实际,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建设理论和模式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围绕转型时期我国城市要“建设什么样的社区”和“怎样建设社区”这两方面问题,选择全国首批社区建设实验区和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的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作为社区建设实践的一个中观层面上的典型,通过该区在社区建设过程中的探索、创新和已取得的成效,遵循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顺序,着重对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定位及体系、社区建设动力来源、社区内多元行为主体及其在社区建设中整体合力的形成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力图为推进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针对解决“建设什么样的社区”这个问题,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要求,本文提出当前社区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建设集服务型、自治型、学习型、数字型、生态型等“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新型社区。而解决“怎样建设社区”的问题,一般学者认为社区建设有两种原动力:即政府自上而下的规划推动力和社区自下而上的需求拉动力。本文认为这种“二元动力”机制在当前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和社区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需要加以扩展和补充。就我国城市社区现状而言,社区空间应当是也可以是各种力量合作互利、共生互制的空间,党委核心力、政府推动力、社会参与力、市场运作力、社区自治力作为当前社区建设中的五种主要力量,共同构成“五力合一”动力机制,从而使政党组织、政府、社会、市场、社区组织等共同作为社区公共事务的主体,在社区内互动合作,实现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推进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五力合一”动力机制是建设现代化新型社区的运行机制,也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建设运行机制。
兰圣勇,崔兰斌[10](2004)在《天津总队六支队促进共建文明社区健康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报讯:特约记者兰圣勇、记者崔兰斌报道:天津总队六支队在与天津市宜兴埠镇警民共建文明社区活动中,适应时代要求,创新工作方法,严格制度规范,推动了共建文明社区活动健康有序发展。总部日前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该支队党委针对新的历史条
二、天津总队六支队促进共建文明社区健康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总队六支队促进共建文明社区健康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2)志愿服务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以南京市A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1.3.1 核心概念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江苏省、南京市社区志愿服务概述 |
2.1 江苏省社区志愿服务发展历程 |
2.2 现阶段江苏省志愿服务基本情况 |
2.3 南京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现状 |
第三章 A社区志愿服务发展历程及经验 |
3.1 A社区及志愿队伍概况 |
3.1.1 A社区概况 |
3.1.2 A社区志愿者现状 |
3.2 A社区志愿队伍发展历程 |
3.2.1 A社区志愿服务的兴起“侨之声”为例 |
3.2.2 A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啄木鸟”为例 |
3.2.3 A社区志愿服务的成熟“红立方”为例 |
3.2.4 A社区志愿服务的完善“法之航”为例 |
3.3 A社区培育志愿服务队伍经验 |
3.3.1 志愿服务一体化管理架构 |
3.3.2 注重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
3.3.3 内在激励、外在鼓励可持续发展 |
第四章 A社区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 |
4.1 A社区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格局 |
4.1.1 社区服务与社区照顾 |
4.1.2 社区安全与综合治理 |
4.1.3 社区卫生与疾病预防 |
4.1.4 社区环境治理 |
4.1.5 社区文化建设 |
4.1.6 社区福利保障 |
4.2 A社区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特点 |
4.2.1 服务常规化 |
4.2.2 服务个性化 |
4.2.3 服务网格化 |
4.2.4 服务针对性 |
4.3 A社区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问题分析 |
4.3.1 社区层面 |
4.3.2 志愿组织层面 |
4.3.3 志愿者层面 |
4.4 社区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
4.4.1 摆脱行政束缚,建立起自主性 |
4.4.2 健全社区志愿者培训制度 |
4.4.3 “社工+志愿者”社区服务模式 |
4.4.4 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智慧化 |
第五章 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赋权分析与实践 |
5.1 社区志愿服务赋权分析 |
5.1.1 志愿服务培养社区意识 |
5.1.2 志愿组织能力的增强 |
5.1.3 关系网络的形成 |
5.2 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赋权实践 |
5.2.1 赋权前期 |
5.2.2 赋权中期 |
5.2.3 赋权后期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讨论 |
6.3 研究局限性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网络 |
致谢 |
(3)我国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西南边疆及其社会治理精细化 |
一、社会治理 |
二、社会治理精细化 |
三、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及其必要性 |
第二章 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的特殊环境 |
一、自然地理条件相对恶劣 |
二、自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
三、基础设施落后 |
四、经济发展滞后 |
五、民族和宗教问题复杂 |
六、社会发育程度低 |
七、教育和科技水平普遍偏低 |
八、威胁和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复杂 |
九、社会治理体系不完善 |
十、地缘政治环境复杂 |
第三章 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面临的挑战 |
一、社会公平正义流失严重 |
二、社会心理失衡普遍 |
三、社会行为失范较多 |
四、社会矛盾多发频发 |
五、社会问题持续累积 |
六、社会关系复杂尖锐 |
第四章 西南边疆社会治理体系精细化 |
一、社会治理体制的合理化 |
二、社会治理理念的现代化 |
三、社会治理制度的完备化 |
四、社会治理方式的科学化 |
第五章 西南边疆社会治理能力精细化 |
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及其精细化 |
二、平衡社会心理的能力及其精细化 |
三、规范社会行为的能力及其精细化 |
四、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及其精细化 |
五、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及其精细化 |
六、协调社会关系的能力及其精细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地方文献的传承价值有利于史料保存 |
1.2.2 地方文献的情报价值有利于辅助决策 |
1.2.3 地方文献的品牌价值有利于形象提升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地方文献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地方文献概念的界定及其收集利用 |
2.1 地方文献概念界定 |
2.2 地方文献的特征 |
2.2.1 地方文献的区域性 |
2.2.2 地方文献的非时效性 |
2.2.3 地方文献的选择性 |
2.2.4 地方文献的丰富性 |
2.3 地方文献的主要内容 |
2.3.1 官方公开出版或者印刷的地方文献 |
2.3.2 地方相关的文献 |
2.3.3 其他文献 |
2.4 地方文献的收集 |
2.4.1 地方文献收集分类方法 |
2.4.2 地方文献收集的基本原则 |
2.4.3 地方文献收集的基本途径 |
2.5 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
2.5.1 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主体与客体 |
2.5.2 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原则与目标 |
2.5.3 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途径 |
第三章 国内外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构建的经验与启示 |
3.1 国外地方文献研究经验总结 |
3.1.1 注重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研究中的作用 |
3.1.2 注重利用信息化渠道来开展地方文献相关工作 |
3.1.3 设立专门的基金支持地方文献研究工作 |
3.1.4 注重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推动地方文献研究 |
3.2 国内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构建的基本经验 |
3.2.1 注重创新的湖南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构建工作 |
3.2.2 历史悠久的浙江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构建工作 |
3.2.3 规模大成果多的江苏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构建工作 |
3.3 国内外地方文献工作对舟山市的启示 |
3.3.1 高起点规划地方文献工作 |
3.3.2 创新性推进地方文献征集应用工作 |
3.3.3 综合性的完善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 |
第四章 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字化现状 |
4.1 舟山市的基本情况 |
4.2 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的成效 |
4.3 舟山地方文献研究的新趋势 |
4.3.1 数字化趋势明显 |
4.3.2 规模化趋势明显 |
4.3.3 专业化趋势明显 |
4.3.4 特色化趋势明显 |
4.4 舟山地方文献研究与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4.4.1 广度与深度不够 |
4.4.2 保护与利用不够 |
4.4.3 规划与合作不够 |
第五章 舟山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建设构想 |
5.1 舟山市构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意义 |
5.2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完善的总体目标及中心任务 |
5.2.1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构建目标 |
5.2.2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的中心任务 |
5.3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开发的基本流程 |
5.3.1 完成舟山地方文献分类目录和内容数字化 |
5.3.2 明确数据库功能需求 |
5.3.3 确定开发方法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商 |
5.3.4 组织数据库开发并验收 |
5.3.5 数据库上线运行 |
5.4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总体框架及其功能模块 |
5.4.1 登陆模块 |
5.4.2 征集模块 |
5.4.3 编码模块 |
5.4.4 查询模块 |
5.4.5 在线阅读模块 |
5.4.6 在线交流模块 |
5.4.7 编辑打印模块 |
5.4.8 安全模块 |
5.5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开发技术方案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基本结论 |
6.2 推动该舟山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建构的建议 |
6.2.1 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
6.2.2 加大投入强化文献征集 |
6.2.3 加强培训提高地方文献研究管理水平 |
6.2.4 创新手段发挥信息化管理作用 |
6.2.5 健全制度妥善解决数据库构建中的版权等问题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社区矫正对象再社会化研究 ——以长春市D区典型街道、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社区矫正对象再社会化研究的领域与面向 |
1.2.1 罪犯再社会化理论追溯 |
1.2.2 社区矫正对象再社会化的特殊性 |
1.2.3 社区矫正对象再社会化影响因素与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与理论准备 |
1.3.1 社区矫正刑研究述评 |
1.3.2 社区矫正对象再社会化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
1.3.3 社会关系网及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
1.3.4 已有研究的局限及本研究的发现 |
1.4 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1.4.1 社会关系网视角下社区矫正对象再社会化解释 |
1.4.2 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视角切换 |
1.4.3 社会调查与个案研究 |
1.5 表述框架与结构 |
第2章 个案介绍与调查 |
2.1 长春市 D 区社区矫正总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2.1.1 “D 区模式”:作为社区矫正试点的制度建设与组织结构 |
2.1.2 专业化的管理机构:社区矫正管理局 |
2.1.3 小结:试点试行期间社区矫正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2.2 D 区社区矫正个案调查 |
2.2.1 a 街道社区矫正调查 |
2.2.2 b 社区社区矫正调查 |
2.2.3 c 社区社区矫正调查 |
第3章 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融入问题 |
3.1 矫正对象的嵌入困境 |
3.1.1 结构性嵌入困境:社会排斥的负面影响 |
3.1.2 关系性嵌入困境:社会信任的破裂 |
3.2 矫正对象社会排斥的面向及表现 |
3.2.1 劳动力市场的排斥 |
3.2.2 社会保障的排斥 |
3.2.3 社会公众的排斥 |
3.3 矫正对象对社会的排斥与抗拒 |
3.3.1 对“罪犯”身份的排斥 |
3.3.2 对社会支持的排斥 |
3.3.3 对社会控制的排斥 |
3.4 双向排斥的不利后果 |
第4章 社区矫正对象社会支持网断裂问题 |
4.1 社会支持网“结构关系”的断裂 |
4.1.1 “人在情境中”:强关系社会支持的断裂 |
4.1.2 “互助与自助”:弱关系社会支持的断裂 |
4.2 社会支持网“结构类型”间的断裂 |
4.2.1 正式支持的“力不从心” |
4.2.2 非正式支持的“有心无力” |
4.2.3 正式支持与非正式支持的断裂 |
4.3 社会支持网“资源类型”间的断裂 |
4.3.1 家庭依赖型资源的断裂 |
4.3.2 社区依赖型资源的断裂 |
4.3.3 自我局限型资源的断裂 |
第5章 社区矫正对象社会资本匮乏问题 |
5.1 社会资本与矫正对象的社会关系网 |
5.1.1 矫正对象社会资本的维度 |
5.1.2 社会资本对矫正对象的正面功能 |
5.1.3 社会资本对矫正对象的负面效应 |
5.2 矫正对象文化规范资本的缺失 |
5.2.1 社会信任的缺失 |
5.2.2 社会心理的缺失 |
5.2.3 价值观传统的缺失 |
5.2.4 互惠与合作资本的缺失 |
5.3 矫正对象社会资本匮乏的表现 |
5.3.1 社会关系网外部资源的紧张 |
5.3.2 社会关系网关系强度的限制 |
5.3.3 社会关系网断裂带来的资本“贬值” |
第6章 社区矫正对象社会关系网的整合与再编织 |
6.1 建构矫正对象社会关系网的国内外经验 |
6.1.1 国外经验借鉴 |
6.1.2 国内经验总结 |
6.2 建立矫正对象社会资本整合的制度与机制 |
6.2.1 社区矫正官制度的规范与完善 |
6.2.2 社区矫正帮教机制的创新与推进 |
6.2.3 搭建矫正对象再社会化平台 |
6.3 增加矫正对象社会资本的途径 |
6.3.1 隐蔽身份下的社会关系扩展 |
6.3.2 利用网络资源建立沟通渠道 |
6.3.3 建立就业推荐机制促进就业 |
6.4 社会支持网的再编织:正式支持与非正式支持的互动 |
6.4.1 加强非正式支持力量 |
6.4.2 促进监管者与矫正对象的良性互动 |
6.4.3 监狱教育与社区矫正教育的资源整合 |
6.4.4 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共青团的功能定位:组织动员和资源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社团理论 |
二、共青团的政治功能 |
第三节 核心概念 |
一、青年 |
二、社团组织 |
三、青年社团 |
第四节 研究视角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的创新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共青团的组织属性及其生态环境 |
第一节 共青团的基本属性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共青团属性的新阐述 |
二、共青团的根本属性:政治性 |
三、共青团的社会属性:公共服务性 |
四、共青团的重要属性:群众性和实践性 |
第二节 党团关系:共青团功能发挥的生态环境 |
一、共青团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历史过程 |
二、党团关系的内在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青团的功能变迁:历史进程、内生逻辑与基本规律 |
第一节 共青团职能变迁的历史进程 |
一、以政治斗争为主要功能的政党型团体:1949年以前 |
二、以青年管理为主要功能的准政府型团体:1949-1978 |
三、以公益服务为主要功能的社会型团体:1978-2000 |
四、以动员和整合为主要取向的群团组织:2000至今 |
第二节 共青团职能变迁的内生逻辑 |
一、党与团的特殊关系:共青团职能变迁的中轴线 |
二、青年特点及需求:共青团职能变迁的方向标 |
三、保持先进性质:共青团职能变迁的自变量 |
四、时代环境的变化:共青团职能变迁的因变量 |
第三节 共青团职能变迁的基本规律 |
一、“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是工作原则 |
二、“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是基本理念 |
三、“组织动员、资源整合”是本质核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织动员:共青团的常态功能 |
第一节 共青团:一种有机的组织结构 |
一、组织结构演化: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调适努力 |
二、开放式结构:组织特色与显见优势 |
第二节 组织动员:共青团在社区 |
一、“青春创建”:生发背景 |
二、“青春创建”:有效的组织动员 |
三、组织动员的逻辑关联:“青春创建”的深层透视 |
第三节 运作机制:共青团何以组织动员 |
一、为何要组织动员 |
二、组织动员什么 |
三、如何组织动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源整合:共青团功能发挥的时代诉求 |
第一节 构筑组织间的资源共享体系 |
一、共青团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资源依赖与嵌入的视角 |
二、共青团与其它组织合作网络的形成 |
第二节 共青团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资源互动 |
一、共青团与政府关系的讨论 |
二、共青团与政府职能部门的互动 |
第三节 共青团与企业的资源共享 |
一、共青团、企业的参与行为分析 |
二、共青团对企业的回馈 |
第四节 共青团与其它NGO的合作互利 |
一、共生:NGO的弱弱联合 |
二、共青团与其它NGO合作网络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更好的动员与整合:共青团政治功能的拓展空间 |
第一节 提升共青团功能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 |
二、坚持政治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
三、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
第二节 组织动员:不可忘却的第一要务 |
一、构建健全完善的组织体系 |
二、激发合力迸发的动员能力 |
三、开发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 |
第三节 资源整合:顺势而为的理性选择 |
一、推进共青团行动逻辑的转换 |
二、探寻资源整合的社会化机制 |
三、提高资源整合的实际效能 |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1 N市团委关于在市区社区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 |
附件2 访谈提纲 |
致谢 |
(7)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组织、政党和政党的组织结构 |
(二) 中国共产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 |
二、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和变迁 |
(二) 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角色 |
(三) 基层党组织与社会稳定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拟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
一、关于组织建设的一般理论 |
(一) 国外关于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 |
(二) 国内学界关于组织建设的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观点 |
(二)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观点 |
(三) 毛泽东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 |
(四) 邓小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 |
(五)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人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 |
(六)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贡献 |
第二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考察 |
一、和平解放前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二)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党员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踢开党委闹革命”,党的基层组织普遍瘫痪 |
(二) 军队接管地方工作,加强社会稳定 |
(三) 清理阶级队伍、精简机构及整党建党 |
(四) 全面整顿中党的基层组织状况 |
四、历史转折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徘徊中整顿党的基层组织 |
(二) 平反冤假错案,加强民族团结 |
(三) 整顿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员发展的领导 |
五、改革开放以来至西部大开发之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
(二)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
(三) 强化“双语”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工作能力 |
六、新世纪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层组织建设的实践和目标 |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 |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
(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 |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 |
(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新疆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 发挥推进农牧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领路作用 |
(二) 维护农牧区和谐稳定、抵御分裂渗透的战斗堡垒 |
(三) 密切党同农牧民群众联系的桥梁 |
(四) 农牧民共同富裕奔小康的主心骨 |
(五) 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乡风的组织者 |
二、新疆地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
(一) 严峻复杂的稳定形势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 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有弱化趋势 |
(三) 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不足 |
(四) 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亟待提高 |
三、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措施 |
(一) 巩固民族团结,确保边疆和谐稳定 |
(二) 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 |
(三) 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
(四) 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
(五) 提高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加强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一) 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需要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
(三) 推进城市基层民主进程的必要条件 |
(四)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选择 |
二、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一) 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使社区党组织建设复杂化 |
(二) 城市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未能形成合力 |
(三) 城市社区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难度较大 |
(四) 城市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力量薄弱 |
(五)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和活动场所缺乏 |
(六) 思想认识的滞后影响着社区党建的发展 |
三、加强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党建的对策思考 |
(一) 明确社区党组织加强各民族团结、维护社区稳定的政治责任 |
(二) 调整社区党建职能定位 |
(三) 形成共建合力,建立社区党组织和单位党组织的协调机制 |
(四) 激发党员活力,健全党员分类管理机制 |
(五) 坚持服务群众,创新社区党建内容和形式 |
(六) 加强自身建设,巩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
第六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加强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 面对边疆地区复杂环境特殊要求 |
(二)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文化的需要 |
(三) 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 |
二、当前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
(二) 领导体制有待完善 |
(三) 党的执行能力有待提高 |
(四) 基层组织建设亟待加强 |
(五)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待加强 |
三、加强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 |
(一) 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 |
(二)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三) 提高执行能力和治校水平 |
(四)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
(五)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第七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新疆地区企业党建的地位和作用 |
(一) 推动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
(二) 巩固党的政权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三) 加强民族团结,筑牢新疆地区社会稳定基础的迫切需要 |
二、新疆地区企业党建面临的严峻挑战 |
(一) 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导致党组织边缘化 |
(二) 对企业党建的认识仍然滞后 |
三、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思考 |
(一) 科学定位企业党组织的作用 |
(二) 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
(三) 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
(四) 加强企业党员队伍建设 |
(五)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结束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新形势下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特征 |
1、社区的内涵及其特征 |
1.1 社区的涵义 |
1.2 社区的基本特征 |
2、城市社区的界定及其特质 |
2.1 城市社区的界定 |
2.2 城市社区的主要特质 |
3、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和特征 |
3.1 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内涵 |
3.2 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特征 |
二、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
1、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
1.1 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和成就 |
1.2 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2、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
三、创新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之对策一 |
1、加强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 |
1.1 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的重新审视 |
1.2 城市社区居民是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真正的主体 |
1.3 大力加强城市社区专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
1.4 吸收社会志愿者成为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生力量 |
2、强化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和内容 |
2.1 注重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层次性 |
2.2 增强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
四、创新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之对策二 |
1、创新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
1.1 创新组织管理体制 |
1.2 建立运行调控机制 |
1.3 加强物质保障机制 |
1.4 完善激励考评机制 |
2、改进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
2.1 以社区服务为切入口,寓教于助 |
2.2 以社区文娱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 |
2.3 以社区党建为依托,寓教于行 |
2.4 以社区居民自我教育为主体,寓教与民 |
2.5 以利用舆论引导社区居民为辅助,寓教于宣 |
2.6 以树立社区典型为榜样力量,寓教于学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现代化新型社区建设的目标体系及动力机制研究 ——以杭州市下城区社区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城市社区建设相关理论综述 |
2.1 城市社区的概念及范围界定 |
2.2 城市社区建设的内涵 |
2.3 国外城市社区发展进程及社区研究回顾 |
2.4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兴起及社区研究回顾 |
3 杭州市下城区社区建设的成绩与问题 |
3.1 杭州市下城区概况 |
3.2 下城区社区建设的成绩 |
3.3 当前社区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
4 现代化新型社区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
4.1 背景介绍 |
4.2 现代化新型社区的概念及内涵 |
4.3 现代化新型社区的主要特征 |
5 现代化新型社区“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 |
5.1 “五位一体”逻辑关系分析 |
5.2 “五位一体”贯穿着人本主义精神 |
5.3 “五位一体”目标体系的具体分解 |
6 现代化新型社区“五力合一”的动力机制 |
6.1 社区建设多元参与主体分析 |
6.2 社区建设“二元动力”机制向“五力合一”结构的转化 |
6.3 “五力合一”结构体现了社区治理的理念 |
7 “五力合一”动力机制的互动与整合 |
7.1 党委核心力对社区自治的引导作用 |
7.2 政府推动力和社区自治力的辩证关系 |
7.3 市场运作力与社会参与力的良性互动 |
7.4 社会参与力与政府推动力的协调共进 |
8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四、天津总队六支队促进共建文明社区健康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模式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顾冰倩. 华东政法大学, 2020
- [2]志愿服务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以南京市A社区为例[D]. 陈海. 南京大学, 2019(05)
- [3]我国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研究[D]. 王志辉. 云南大学, 2017(12)
- [4]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构想[D]. 黄洁清. 浙江海洋学院, 2015(09)
- [5]社区矫正对象再社会化研究 ——以长春市D区典型街道、社区为例[D]. 陈姝宏. 吉林大学, 2014(09)
- [6]共青团的功能定位:组织动员和资源整合[D]. 倪瑾.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 [7]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 郭沅鑫. 武汉大学, 2012(05)
- [8]新形势下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 张志华. 复旦大学, 2010(03)
- [9]现代化新型社区建设的目标体系及动力机制研究 ——以杭州市下城区社区建设为例[D]. 冯琼梅. 浙江大学, 2005(12)
- [10]天津总队六支队促进共建文明社区健康发展[N]. 兰圣勇,崔兰斌. 人民武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