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营销实践的哲学观(论文文献综述)
吴瑶,夏正豪,胡杨颂,谢康,王茜[1](2022)在《基于数字化技术共建“和而不同”动态能力——2011~2020年索菲亚与经销商的纵向案例研究》文中指出如何解决组织间管理认知对跨组织动态能力的负面影响,既是双元动态能力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管理实践的难题。本文以"和而不同"的中国哲学思想为基础,通过对2011~2020年索菲亚与经销商的纵向案例研究发现:(1)适度变化与高度动荡两种环境类型决定了合作组织间一致("和")或不一致("不和")的管理认知。数字化技术通过削弱跨组织异质性资源的不匹配,促进了一致的管理认知,即实现"和";同时,通过强化跨组织异质性资源的互补与融合,促进了差异化的创新行动,即实现"不同";(2)合作组织基于数字化技术构建了合作创新能力和协同变革能力,形成从跨组织异质性资源到跨组织"和而不同"动态能力的构建。据此,本文提出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跨组织嵌套型双元动态能力模型,扩展了管理认知与跨组织双元动态能力的关系研究而形成理论创新,为管理实践提供了管理认知一致与不一致条件下合作组织共建跨组织动态能力的一种解决方案。
李青[2](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陈延华[3](2020)在《马克思民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中国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间节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之路和正确运用马克思民主思想始终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马克思的理论是探索人类解放和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实现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离不开现实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民主是内含于马克思整体政治思想中的核心价值理念。马克思民主思想根植于唯物史观,这是区别于人类历史上纷繁芜杂的民主思想的最鲜明特征。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民主只是实现了人的政治解放,而只有建立在经济解放基础上的社会解放才是实现真正的民主。本文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主线,在深入研读马克思着作文本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马克思民主思想进行了一个更为系统的梳理和整体的认识,更好地挖掘了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本文除绪论之外,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理论渊源和社会历史背景。马克思民主思想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主权在民思想、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民主思想。致力于改变世界的马克思民主思想根植于马克思参与的社会革命实践和掌握的历史事实之中。工业革命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资产阶级革命又伴随着无产阶级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为无产阶级民主提供了形式上的借鉴,而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无产阶级民主奠定了阶级基础。第二部分,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发展历程。马克思民主思想经历萌芽、形成、完善三个阶段。在《莱茵报》时期反封建的斗争中,马克思争取人类解放的民主思想开始萌芽孕育。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形成建立在辩证认识资本主义民主的基础之上,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民主,并展望了无产阶级民主的未来发展: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资料社会公有、物质资料极度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伴随着国家政治统治功能的消亡,民主的政治性也消失了,社会由每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自我管理,真正民主制实现。巴黎公社虽然没有完全践行马克思的民主思想,但它实施了一系列社会收回国家权力的民主政策。通过总结巴黎公社经验,马克思民主思想日益完善。第三部分,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内涵、实质与特征。马克思认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组织原则、思想和观念体系、社会管理方式。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的哲学基础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理论。马克思民主思想是对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的重新认知,是对人民当家作主的全面阐释,是立足于唯物史观的社会认知,也是实现全人类自由解放的价值诉求。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基本特征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手段性和目的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第四部分,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从理论价值上看,马克思民主思想是辩证认识西方现代民主理论的理论指南、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民主实践困境的智慧源泉、认清西方营销民主与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本质的思想武器、深化对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规律认识的指路明灯。马克思没有对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做出构想,但其民主思想仍然具有丰富的实践价值。中国政治制度体系基本框架是以马克思民主思想为指导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是马克思民主思想的题中之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马克思民主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民主思想中国化的典范,而协商民主制度则是马克思民主思想中国化的生动实践。总之,我们要以唯物史观为主线解读和发展马克思民主思想,尤其要从社会有机体理论中挖掘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实质、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提供智慧源泉,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实现人类解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许林[4](2020)在《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文中指出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技术革命带来生产发展,世界经济秩序面临重构;民粹主义与新冠疫情冲击欧美政治,全球化进程出现逆流。世界变局影响着中国变局,中国正处于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一是社会结构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中国成为国内市场承载不下自身生产能力的制造业大国,经济格局决定了中国必须开放开明,以求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进而增进世界对中国产品的认同;二是世界秩序从冷战后美国独大的单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型,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针对“修昔底德陷阱”的对抗性竞争疑虑,中国突破零和博弈思维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赢理念,并躬行自明身体力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全球公共产品建设,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文化交流与碰撞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密切与深入,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意义重大;三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更新换代,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呈现出网络社交媒体化倾向,以往主要建立在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上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当下的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等各类传播混合一体无缝接轨的信息扩散交流实践不相适应,亟待创新开拓。如何在大变局中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从理念内核、组织传播、公民外交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树立仁和善念为核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世界观,学习佛教基督教等组织的成功经验,借助网络社交媒体开展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创新。论文首先以史为鉴,利用文献研究法,深入剖析了中国仁和理念的进阶之程:炎黄先祖已学会了建立我者与他者之间的非战争关系,顺利实现了三个部落的融合,部落融合后又以禅让制体现出了对权力公正的正确政治追求;而夏、商、周,从部落禅让到宗法分封再到周以后秦的中央集权的建立,呈现出了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中国政治视野里的“天下”体系的动态生成,也体现了以“中和”为目标的中国整体哲学观的初步形成;今天的中国将血脉传承里、集体无意识里自远古起就一直充盈着的仁爱万物、和待天下的善念发展成为能维系全球和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信念,每个中国公民都应理解并拥有这份善念,并将这份善念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理念。论文接着继续使用文献研究法从传播环境适应、传播主体设定、传播内容把关等三方面总结佛教与基督教等外国文化在中国传播的经验得失,发现外来宗教在他国的传播要获得成功:一是要弱化组织色彩,规避与当权者争夺文化领导权的嫌疑,以得到当权者的支持;二是必须主动融入当地文化,要先树精英形象、寻求社会身份认同,选用与当地精神同质、生活贴近的传播内容,以生动传播形式,进行“适应”传教;三是从文化抵触、文化顺应到文化同化,外来文化必须经过长期自觉的“本土化”过程,不断调整、变化,才可能真正融入本地文化。这对我国孔子学院类的文化对外传播组织有启发意义。论文还从现实层面,采用内容分析法,呈现了国际舆论利用中国民间舆论消解甚至黑化中国国家舆论场的引导作用的现象,并探究了其原因:信息科技的发展让普通网民借助网络社交媒体成为了对外文化传播的主力,这些网民却媒介素质堪忧并缺乏相关国际公共关系常识。论文创造性地提出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方式,认为要利用好社交类平台做好文化对外传播,应将重心放在引起他者对我方文化的兴趣上,即争夺关注度上,并在此基础上获取认同度,要采用以下策略:注重关注度、彰显独特性、扩大接触面、铺陈情感律。具体操作方法是:一要善于契合他者文化心理痛点,借势名人晕轮效应,培养超级文化传播者,搭乘热点话题公关;二要政治人物形象个性化、重要人物形象生活化;三要尽一切可能扩大本文化与他者的接触面,因为这是“滚动摩擦”时代的媒介接触,要善于全平台协作传播;四要以情动人,在中国故事里附加上浓烈的感情。
李爽[5](2020)在《虚拟文化下的人际交往 ——文化哲学视野中的网络游戏》文中提出随着哲学领域开始关注人之日常生活世界,哲学研究发生了由传统哲学研究向文化哲学研究的重要转向。在虚拟文化时代下,网络游戏的普遍流行使得它逐渐成为人与人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本研究以虚拟文化下的网络游戏人际交往为研究议题,试图从虚拟文化对网络游戏人际交往的作用关系研究中,通过批判和反思以获得相应的文化理性与交往理性。在宏观层面上,本研究从文化哲学视角,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和贯彻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进行分析,在微观上以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与交往行为理论为理论指导,并主要运用文献调研法、参与式观察法、案例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法研究本议题。在前置研究部分,本研究首先就交往的相关概念做出文化哲学视角的辨析,其中,通过尤为慎重地对虚拟交往、网络交往、现实交往三者的剖析,进一步定位网络游戏人际交往的相关范畴。其次,提出文化哲学的研究范式,指出适用于本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以及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和交往行为理论,并阐述了游戏视角转向交往视角的文化哲学意义,以及研究交往问题的本体论意义,由此说明以文化哲学视角审视该议题的合法性。在主体部分,研究重点论述了三个内容:其一是对作为网络游戏人际交往背景的虚拟文化的研究。该部分首先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为指导,对文化及虚拟文化的概念进行辨析,接着是研究虚拟文化的本质规定性和外延特征,在此基础上,剖析虚拟文化下的网络游戏亚文化环境。经分析得出,虚拟文化首先是在一定现实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化,它在社会进程中起着次于经济因素的重要作用;虚拟文化的属人性和社会性,意味着游戏交往的过程中必定形成虚拟社群或是虚拟社会,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也由此分化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人总是在二者之间交替生存;具有自觉性的虚拟文化是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文化模式。进而研究从外部文化和内部文化两个层面,对虚拟文化的亚文化——网络游戏文化展开详细分析,认为网络游戏文化包括外部的社会文化(文化政策和传统文化),以及内部的游戏文化(网络游戏固有文化、社群文化、跨“界”互动文化)。其二是研究虚拟文化对网络游戏人际交往的作用关系。首先借鉴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以文化与交往的关系、生活世界与交往的关系等回答了“交往何以可能”的问题。紧接着从历时态维度的分析中,揭示后现代主义文化模式时期(虚拟文化模式)的网络游戏人际交往之特征,认为该时期的游戏交往在人际关系、交往范围、交往场域、交往活动的现实性等层面,具有以往文化模式所无法比拟的超越性;进而在共时态维度的分析中,认为网络游戏交往在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层面上,与其他同类型交往方式各有不同,并将网络游戏人际交往的形态特征与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与交往行为理论紧密结合,得出交往异化、交往沉溺、交往文化背景模糊、交往呈现感性向理性飞跃这四大结论;最后,结合共时态维度的分析结果,抽象出虚拟文化的症候所在。第三部分,是展开对文化理性与交往理性的建构工作。以哈贝马斯提出的生活世界三要素——文化、社会和个性,作为分析框架。提出网络游戏人际交往的良性发展和理性建构,需要重视以文化反思推动文化再生产的文化理性,促进社会集团形成其统一性的社会理性,以呼吁主体形成并发扬积极的个人同一性的主体理性。论文最后提出了研究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在研究展望中,研究认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忽视了实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碰撞问题和交往目的问题,以及他的理论缺乏对文化更进一步的阐述,如文化解释能力不足的问题。最后,在网络游戏人际交往的研究上,本研究认为哲学研究应重视文化哲学对新时代的日常生活世界的保持持续关注。且文化哲学的研究应与文化学研究、传播学研究和社会学研究严格区分开来。从文化现象中抽象出属于哲学的理性经验,并准确把握文化的矛盾特征,这才是文化哲学研究应聚焦的问题。
周佳[6](2020)在《动态评估理论在阅读素养测评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新提出,培育阅读素养的目的之一是激发个人潜能。但自上世纪至今,随着哲学观、智力观和教育观的变化,静态评估暴露出诸多问题,也难以满足评估阅读潜能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集预测、诊断和矫正为一体的动态评估应运而生。对我国而言,构建本土化的阅读素养动态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文献研究中先分析国外动态评估的代表工具,再依据我国课程标准搭建阅读素养评估框架,在此基础上正式开发出八种类型的阅读素养动态评估工具。这八类工具分属干预主义流派和互动主义流派,在设计原则、实施流程和评估报告等方面存有异同。为论证阅读素养动态评估工具的有效性,并比较教师干预、同伴干预和工具干预的效益,开展准实验研究,并辅以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经研究发现: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预测功能历经波动期后精准性提高;诊断功能在短期内的准确性较高;矫正功能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两极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的效果较显着;干预方式中同伴干预的整体效益最佳。因此,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实施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未来可以在班级、学校和区域等不同规模中逐渐推广、不断完善。
姚科敏[7](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程月明,黄倩铭,程怡,陈德成[8](2020)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伦理管理的价值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发生的"山西三维污染事件"和"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成为企业伦理问题的舆论焦点。企业伦理管理是企业自身用善的伦理价值观来管理企业自身的各种行为,其实质就是要求企业管理者在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应积极主动运用社会公认的伦理规范,处理好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在阐述新时代背景下企业营销伦理管理价值、企业生态伦理管理价值和企业人力资源伦理管理的价值基础上,提出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伦理管理的对策:重视企业营销伦理文化的建设,塑造企业"道德经济人"的形象和精神;及时更新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观念,树立生态意识,建立企业生态管理模式;从"管理科学主义"的"物本管理"过渡到"管理人道主义"的"人本管理"。
程月明,程怡,程婷,程康[9](2015)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生态伦理管理的对策探讨——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分析》文中指出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人与自然之间道德规范以及伦理价值判断存在着科学辩证的逻辑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价值取向为生态文明的建设乃至企业生态伦理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在总结和归纳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基础上,较具体地从企业生态文化的建立、企业生态经营发展战略的制定、企业生态品牌的构建等方面提出了企业生态伦理管理的对策。
吴青峰[10](2014)在《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换,在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中,遇到了许多矛盾与冲突,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人才培养的个人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冲突。例如,在专业建设中,是应该保守传统,还是创新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是应该尊重学生意愿,还是服从社会需要?在专业选择方面,是应该允许学生自主拣选,还是要求其服从管理?在课程学习方面,是应该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还是需要统一要求?……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自由与控制这一对基本矛盾。如何认识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布鲁贝克认为,使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依据有两种,一种是认识论的,一种是政治论的。“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观,主张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认为人们探求深奥的知识是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影响。高等教育“人本论”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是基于“人”的高层次发展需要。高等教育价值理论认为,教育活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教育活动中两种最基本的价值选择。教育活动个人价值取向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个人处于中心地位。教育活动社会的价值取向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应服从社会的需要。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高等学校应该重点关注核心利益相关者组织与个人的诉求。本文试图以高等教育政治论、认识论和“人本论”哲学观为基础,以高等教育价值理论为指导,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维度,对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进行理性思考,解决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以人为本与以社会为本的关系处理问题。指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既要促进人的发展,也要促进社会发展,个人与社会共生共长才是适切。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既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也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个人与社会相互融合才是适切。人才培养活动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协调社会与个人发展的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尊重自主选择,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互利共赢。本文针对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追寻其矛盾的理论根源。指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方面,—是人才的内部发展逻辑,二是人才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人才的内部发展逻辑包括人才潜质、人才发展的可能性与需求、人才的成长规律等;人才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高校能提供的培养条件、社会能提供的实习与锻炼条件等。本文根据高等教育价值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将矛盾的各方有机联系起来,由理论探寻到实践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解决问题。本文选取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4所地方高校:吉首大学、怀化学院、湖北民族学院、贵州铜仁学院作为案例,分析其人才培养现状。在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方面,它们侧重或忽视状况;在适应社会发展规律与适应人的发展规律方面,它们选择或偏离状况;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它们张扬或淡化状况。分析它们各自在人才培养适切性方面取得的成效与遗忘的误区,提出改进的对策与建议。指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对个人与社会的适切性也是发展的变化的。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应进行适时调整,逐渐增强个人地位,更好地开发人的潜能,以使人才培养与个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达到新的平衡,与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实现同步发展。
二、企业营销实践的哲学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营销实践的哲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字化技术共建“和而不同”动态能力——2011~2020年索菲亚与经销商的纵向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背景 |
(一)跨组织双元动态能力 |
(二)跨组织异质性资源、环境、管理认知与动态能力 |
1. 跨组织异质性资源 |
2. 环境与管理认知 |
(三)数字化技术对跨组织动态能力的影响 |
(四)总结性评论与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一)案例选择 |
(二)数据收集 |
(三)数据编码与分析 |
四、研究发现 |
(一)跨组织双元动态能力构建的前提条件 |
(二)跨组织双元动态能力的构建基础 |
1. 跨组织异质性资源 |
2. 异质性资源的创新效应 |
3. 异质性资源的冲突结构 |
(三)跨组织双元动态能力的构建过程 |
1. 基于松散耦合的创新强化机制 |
2. 基于权力聚合的冲突抑制机制 |
(四)跨组织双元动态能力构建结果 |
1. 合作创新能力 |
2. 协同变革能力 |
五、讨论 |
(一)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跨组织嵌套型双元动态能力模型 |
(二)数字化技术影响跨组织“和而不同”动态能力的机理 |
(三)跨组织共建“和而不同”动态能力的管理准则 |
六、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一)理论贡献 |
(二)实践意义 |
(三)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3)马克思民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理论渊源和社会历史背景 |
2.1 马克思民主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 |
2.1.1 主权在民思想 |
2.1.2 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 |
2.1.3 空想社会主义的民主思想 |
2.2 马克思民主思想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
2.2.1 工业革命为无产阶级民主奠定了经济基础 |
2.2.2 资产阶级革命为无产阶级民主提供了形式上的借鉴 |
2.2.3 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无产阶级民主奠定了阶级基础 |
第3章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发展历程 |
3.1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萌芽 |
3.1.1 马克思民主思想萌芽的思想原点 |
3.1.2 以自由为核心的革命民主主义民主思想 |
3.2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形成 |
3.2.1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民主的辩证认识 |
3.2.2 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民主思想 |
3.2.3 马克思的未来社会民主思想 |
3.3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完善 |
3.3.1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实践验证 |
3.3.2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理论升华 |
第4章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内涵、实质与特征 |
4.1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内涵阐释 |
4.1.1 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 |
4.1.2 作为组织原则的民主 |
4.1.3 作为思想和观念体系的民主 |
4.1.4 作为社会管理方式的民主 |
4.2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实质 |
4.2.1 马克思民主思想是对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的重新认识 |
4.2.2 马克思民主思想是对人民当家作主的全面阐释 |
4.2.3 马克思民主思想是立足于唯物史观的社会认知 |
4.2.4 马克思民主思想是实现全人类自由解放的价值诉求 |
4.3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基本特征 |
4.3.1 马克思民主思想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
4.3.2 马克思民主思想是手段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
4.3.3 马克思民主思想是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
第5章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
5.1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理论价值 |
5.1.1 辩证认识西方现代民主理论的理论指南 |
5.1.2 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民主实践困境的智慧源泉 |
5.1.3 认清西方营销民主与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本质的思想武器 |
5.1.4 深化对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规律认识的指路明灯 |
5.2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实践价值 |
5.2.1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是马克思民主思想的题中之义 |
5.2.2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马克思民主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
5.2.3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民主思想中国化的典范 |
5.2.4 协商民主制度是马克思民主思想中国化的生动实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4)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思考 |
1.4.1 研究重点 |
1.4.2 创新之处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内容分析法 |
第2章 先人理念:中国仁和的进阶之程 |
2.1 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融合选择 |
2.1.1 炎、黄、蚩尤的“三国”融合 |
2.1.2 禅让故事里的权力公正 |
2.1.3 夏、商、周的整体世界观 |
2.2 汉朝的均势“和”策略 |
2.2.1 汉匈一家的“和”理念 |
2.2.2 汉匈共处的“和”策略 |
2.2.3 汉匈相争的“有利均势”战 |
2.3 唐代:夷狄一体的开放格局 |
2.3.1 开放包容的社会意识格局 |
2.3.2 广迎宾朋的社会实体格局 |
2.3.3 多元融合的灿烂文化成果 |
2.4 全球变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2.4.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提出 |
2.4.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他山之石:佛教与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经验 |
3.1 “理解他者的理解”:传播之环境适应 |
3.1.1 方法:分寸感与“理解他者的理解” |
3.1.2 把握两国关系,规避可能风险 |
3.1.3 理解传播体制,处好公共关系 |
3.2 个人传经与组织布道:传播之主体设定 |
3.2.1 弱化组织色彩,淡化文化领导权之争 |
3.2.2 树立精英形象,寻求身份认同 |
3.3 求同存异,文明互鉴:传播之内容把关 |
3.3.1 精神求同,“适应”传教 |
3.3.2 内容求轻,形式生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实压力:国际舆论与中国民间舆论的双重误读 |
4.1 民间意识与国家理念的错位 |
4.1.1 从2020新冠肺炎疫情看国际舆论对民间舆论的利用 |
4.1.2 官方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舆论引导 |
4.1.3 民间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意义消解 |
4.1.4 常识缺乏下的错位与误读 |
4.2 西方对中国的误读 |
4.2.1 远方的乌托邦 |
4.2.2 愚昧的中国 |
4.2.3 黄祸论 |
4.2.4 中国崩溃论 |
4.2.5 中国威胁论 |
4.3 被掩敝的国际公共关系 |
4.3.1 跨文化传播研究中传受双方母国关系的缺席 |
4.3.2 传播模式对传受双方母国关系模式的忽略 |
4.3.3 传受双方母国关系被掩蔽的原因探究 |
4.3.4 对外文化传播主体的公民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变局中的中国文化对外“轻传播”策略 |
5.1 “轻传播”的概念探析 |
5.2 路径选择:万物自生听的网络社交媒体 |
5.2.1 技术基础:“沉浸”泛在的网络信号覆盖 |
5.2.2 渠道平台:内容、服务、账号的多维信息超市 |
5.2.3 范围特征:人内、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的组合传播 |
5.3 实践创新:“轻传播”的效果四律 |
5.3.1 注重关注度 |
5.3.2 彰显独特性 |
5.3.3 扩大接触面 |
5.3.4 铺陈情感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虚拟文化下的人际交往 ——文化哲学视野中的网络游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交往问题的文化哲学视阈 |
2.1 交往概念的文化哲学辨析 |
2.1.1 交往 |
2.1.2 网络交往、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 |
2.1.3 网络游戏人际交往 |
2.2 文化哲学研究范式的应用 |
2.2.1 哲学研究范式转型 |
2.2.2 文化哲学的研究内容与理论资源 |
2.3 从文化哲学视阈出发理解和阐释交往问题的必要性 |
2.3.1 游戏视角转向交往视角的文化哲学意义 |
2.3.2 研究交往问题的本体论意义 |
第3章 虚拟文化:网络游戏人际交往的文化哲学观照 |
3.1 文化哲学中的虚拟文化概念 |
3.1.1 文化 |
3.1.2 虚拟文化 |
3.2 虚拟文化特性的文化哲学表征 |
3.2.1 虚拟文化的本质规定性 |
3.2.2 虚拟文化的外延特征 |
3.3 网络游戏亚文化 |
3.3.1 文化层次 |
3.3.2 外部: 社会文化 |
3.3.3 内部: 游戏文化 |
第4章 文化表征: 网络游戏人际交往形态及文化症候 |
4.1 交往何以可能 |
4.1.1 文化回答“交往何以可能”的问题 |
4.1.2 生活世界回答“交往何以可能”的问题 |
4.1.3 四种行为回答“交往何以可能”的问题 |
4.2 历时态的游戏人际交往形态 |
4.2.1 经典游戏时期 |
4.2.2 电子游戏时期 |
4.3 共时态的网络游戏人际交往形态 |
4.3.1 虚拟文化作用的生活世界 |
4.3.2 共时态的网络交往形态 |
4.3.3 共时态的网络游戏人际交往形态 |
4.4 从网络游戏人际交往看虚拟文化症候 |
4.4.1 消解现实性与虚拟性之张力结构 |
4.4.2 复现技术理性之文化惰性 |
4.4.3 文化解释模式罹患“失语症” |
第5章 理性建构: 交往的文化、社会与主体 |
5.1 网络游戏人际交往的理性建构 |
5.1.1 文化理性: 文化反思与文化再生产 |
5.1.2 社会理性: 形成社会集团及其统一性 |
5.1.3 主体理性: 形成并发扬积极的个人同一性 |
5.2 研究结论与反思 |
5.2.1 研究结论 |
5.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动态评估理论在阅读素养测评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四、研究目的与内容 |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动态评估的理论溯源 |
一、哲学观:后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重构 |
二、智力观:从因素、结构到系统的进阶 |
三、教育观:最近发展区理念的直接启迪 |
第二节 动态评估的代表工具 |
一、巴道夫的学习潜能测量法 |
二、古特克的莱比锡学习测试 |
三、费厄斯坦的学习潜能评估 |
第二章 我国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工具构建 |
第一节 中小学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基础框架 |
一、国际视野下构拟评估框架的五条原则 |
二、我国课标要求下评估框架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三明治模式的阅读素养动态评估 |
一、设计原则:广覆盖、强适应、高辨识 |
二、以“系列”为特征的小学综合阅读测评流程(SⅠ型) |
三、以“板块”为特征的中学综合阅读测评流程(SⅡ型) |
四、考查文本顺序、结构和思路的阅读测评流程(SⅢ型) |
五、考查字词句含义和内容理解的阅读测评流程(SⅣ型) |
六、分组报告的数据采集与解读方法 |
第三节 蛋糕模式的阅读素养动态评估 |
一、设计原则:干预的渐进性、数字化 |
二、含明显前后测的阅读测评流程(CⅠ型) |
三、含隐性前后测的阅读测评流程(CⅡ型) |
四、不含前后测的阅读测评流程(CⅢ型) |
五、渐进性调节量表的分类 |
六、“质”“量”结合报告的数据采集与解读方法 |
第四节 互动主义的阅读素养动态评估 |
一、设计原则:教学一体化、调节多样化 |
二、阅读潜能评估工具模型 |
三、中介学习经验的多种属性 |
四、具体调节程序的分步骤说明 |
五、定性评估报告的的记录与呈现 |
第三章 我国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运用研究 |
第一节 准实验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一、实验目的和假设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步骤 |
四、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的选择 |
五、实验过程的记录 |
第二节 准实验研究的结果分析 |
一、预测功能:历经波动期后精准性提高 |
二、诊断功能:短期内准确性较高,后期受矫正影响 |
三、矫正功能:对理解能力、两极发展学生作用较大 |
四、干预方式:同伴干预的整体效益最佳 |
第三节 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问卷调查 |
一、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二、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三、结论一:阅读知识、策略获大幅提升 |
四、结论二:动态评估最易消除“电脑使用机会”的影响 |
第四节 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访谈调查 |
一、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二、结论:一线语文教师认可动态评估的多重价值 |
第四章 我国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研究的反思和展望 |
第一节 阅读素养动态评估运用研究的反思 |
一、阅读素养动态评估准实验研究的反思 |
二、阅读素养动态评估问卷调查的反思 |
三、阅读素养动态评估访谈调查的反思 |
第二节 对我国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展望 |
一、课堂教学中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发展 |
二、学校测评中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发展 |
三、区域测评中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准实验研究使用的阅读试题 |
附录二 :准实验研究使用的操作说明 |
附录三 :阅读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四 :阅读素养动态评估访谈提纲 |
后记 |
(7)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
2.1.1 科技的含义 |
2.1.2 科技观的含义 |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
3.2.1 创新性 |
3.2.2 人民性 |
3.2.3 时代性 |
3.2.4 前瞻性 |
3.2.5 开放性 |
3.2.6 保障性 |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
4.1 科技创新观 |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
4.3 科技战略观 |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4.4 科技人才观 |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
4.5 科技伦理观 |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伦理管理的价值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伦理问题产生的动因 |
(一)近代西方哲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行为的思想基础 |
(二)极端的“利己主义”导致企业营销道德价值目标缺位 |
(三)企业真正的“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导致企业内部人文关怀缺失 |
三、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伦理管理的价值探讨 |
(一)新时代背景下企业营销伦理管理的价值 |
(二)新时代背景下企业生态伦理管理的价值 |
(三)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伦理管理的价值 |
四、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伦理管理的对策思考 |
(一)重视企业营销伦理文化的建设,塑造企业“道德经济人”的形象和精神 |
(二)及时更新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观念,树立生态意识,建立企业生态管理模式 |
(三)从“管理科学主义”的“物本管理”过渡到“管理人道主义”的“人本管理” |
总结 |
(9)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生态伦理管理的对策探讨——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二、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分析 |
(一)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的发展观 |
(二) 科学发展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发展观 |
(三)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
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企业生态伦理管理分析 |
(一) 科学发展观对企业生态伦理管理的启示 |
(二)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企业生态伦理管理对策 |
四、结语 |
(10)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民族地区 |
二、地方高校 |
三、人才培养 |
四、适切性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高等教育价值理论与人才培养的研究综述 |
二、教育规律与人才培养的研究综述 |
三、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高等教育哲学思考 |
一、认识论与政治论 |
二、人本论 |
三、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冲突与共存 |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价值理论 |
一、高等教育个体价值取向 |
二、高等教育社会价值取向 |
三、高等教育个体与社会协同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一、什么是利益相关者 |
二、利益相关者与高校的关联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
第三章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适切性问题 |
第一节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适切性问题 |
一、人才培养中主体地位被遮蔽 |
二、人才培养忽视教育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 |
三、培养的人缺乏社会适应性 |
第二节 高校人才培养产生适切性问题的原因与危害 |
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产生适切性问题的原因 |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问题可能导致的危害 |
三、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需要正本清源 |
第四章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理论思考 |
第一节 高等教育价值理论——个人与社会的融合就是适切 |
一、重视个体需求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 |
二、关注社会发展是办学主体与受教育者的共同需要 |
三、个人与社会相融合才是适切 |
第二节 教育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双向互动才是适切 |
一、教育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联系密切 |
二、教育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在育人中的相互关系 |
第三节 本地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统筹兼顾才是适切 |
一、本地经济与全社会经济的关系 |
二、发展本地经济与发展全社会经济的关系 |
三、促进本地经济与全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 |
第五章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实践思考 |
第一节 运用价值理论指导高校的人才培养 |
一、教育价值理论的领会与解读 |
二、协调社会与个人发展需要,确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
三、以个体发展为主线,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第二节 按照教育规律育人,充分满足社会需要 |
一、按照社会要求和教育规律,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
二、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设计教育教学过程 |
三、既有综合素质,也有实用技能 |
第三节 人才既为当地经济服务,也为全社会发展出力 |
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社会需求 |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内外动因 |
第六章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评价及案例选取说明 |
一、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评价 |
二、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案例选取说明 |
第二节 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取向探寻 |
一、社会价值取向得到彰显 |
二、个体价值取向初现端倪 |
三、个体价值取向有待进一步强化 |
第三节 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发展规律探微 |
一、社会发展规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初步运用 |
二、人才成长规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有所尊重 |
三、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有待深度运用 |
笫四节 促进当地经济与全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
一、人才培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
二、人才培养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 |
三、人才培养促进当地经济与全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
第七章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未来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适切性是发展的变化的 |
第二节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在借鉴中创新 |
第三节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超越自身与名校同步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企业营销实践的哲学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字化技术共建“和而不同”动态能力——2011~2020年索菲亚与经销商的纵向案例研究[J]. 吴瑶,夏正豪,胡杨颂,谢康,王茜. 管理世界, 2022(01)
-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3]马克思民主思想研究[D]. 陈延华. 吉林大学, 2020(03)
- [4]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D]. 许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虚拟文化下的人际交往 ——文化哲学视野中的网络游戏[D]. 李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动态评估理论在阅读素养测评中的运用研究[D]. 周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7]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8]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伦理管理的价值与对策研究[J]. 程月明,黄倩铭,程怡,陈德成.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0(01)
- [9]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生态伦理管理的对策探讨——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分析[J]. 程月明,程怡,程婷,程康. 老区建设, 2015(24)
- [10]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研究[D]. 吴青峰.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