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创新 博学笃志——记首届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曾勇教授(论文文献综述)
盒饭君,丸酱kiki,穿堂风,依然,柯柯,兮木呆,酱油捞蛋,江师兄[1](2021)在《魔都上海,理想之城》文中指出虽说"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这句话成功劝退了不少人,但上海依然是人们心中的理想之城,它海派摩登、繁华现代,它云集国际名企和各类机构,它荟萃世界各地的文化与美味。在这里,你将拥有多样的发展机会,接收到最前沿的时代信息。或许上海不相信眼泪,但它一定相信努力和实力。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14所"双一流"大学和诸多其他高校,将为你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国际视野更是它们贯彻到底的理念。
徐锋[2](2020)在《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资源,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传播和认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当前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亟需挖掘并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道德精髓和思想价值,以期让中华民族灿烂的东方文明在全世界传播。鉴于此,本文拟从传统武德思想的发展脉络开始,在探索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演变历程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握规律并以史为鉴,汲取优秀的思想道德精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服务。本文主要围绕以下思路展开论述:首先,厘清“武德”、“传统武德”概念的缘起、内涵及武德思想的实质;其次,梳理各个历史时期最突出的武德思想内容及其特征,以及在传统文化的视域下,以少林和武当两个文化流派作为案例进一步分析传统武德思想的内容及其特征;然后,通过对传统武德思想的梳理与分析,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历史评判和价值重估;最后,揭示和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当代价值。基于此,本文研究观点主要概括如下:第一,武德概念最早萌芽于古代人类生存生产的劳动,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逐渐形成与发展。早期的“武德”与军事发展脉络相契合,既存在于彼此交融的个体与集团间,又分别存在于内涵各异的个体武德和军事武德中。个体武术武德或民间武术武德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传统武德既指传统的武德,又指武德的传统。传统的武德主要指历代存留下来的武德伦理思想、制度和规范,而武德的传统主要指从古延续至今、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武德伦理传统,囊括实践领域和精神领域,其实质是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传统武德思想的实质涵盖所有与“武”有关的思想品德内容,包括道德自觉、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等。第二,不同历史时期,武德思想内容和文化特征不同。本文以古代历史上武德文化特征明显、武德思想鲜明为分期理念,把武德思想的发展分为先秦、盛唐、宋元、明清四个主要时期。先秦经历了历史上重要大变革,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争鸣,思想大繁荣大发展,“尚礼、尚谋、尚侠”是当时主要的武德思想内容。盛唐时期,唐王朝的开明政治与繁荣经济为社会形成崇武尚侠风气打下基础,“以武壮志、以武立志、以武言志”成为当时武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宋元时期,在“崇文抑武”国策的影响下,导致民间习武结社规范化、民间武术表演娱乐化特征明显,从而推动武术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明清时期,明代的兵家思想为武术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清王朝对民间武术的镇压使民间秘密结社和清规戒律兴起,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使侠者们行侠天下,镖师们侠骨义胆的高尚武德使镖局和镖师们镖行天下。第三,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哲学中的儒、释、道、墨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之根。儒家的仁爱、道家的阴阳、佛家的禅定、墨家的侠义等思想,在传统武德思想中都有深刻的反映。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具有明显地域文化特性的中国传统武术,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传统武术文化流派及特征,少林功夫和武当武术是其中的典型。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少林功夫修禅悟道的武德传统。道教文化与武当文化的相互影响,形成武当武术养生修道的武德传统。少林武德与武当武德,形象反映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特征。第四,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反映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时代背景。以中国文化为理论基础的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形成了一套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教育意义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忠诚守信的精神节气,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优秀传统。由于历史局限性造成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神秘性和虚幻性等消极因素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糟粕,要加以批判和改造。因此,要使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发挥时代价值,满足现实需要,必须要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坚持武德思想的仁勇结合、内外相应、古今相继和真善相随。第五,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经过近百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自觉”后,留下优秀的武德思想内容和独特的精神内涵,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重要价值。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挖掘与弘扬,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应积极发挥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内容优势、融入优势和传播优势,让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共享,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钱成[3](2019)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文中指出法国着名学者布岱尔曾指出,“地理环境是最核心的历史知识,也是最深入的内层历史。”(1)对于文化地理而言,每一个地名,实际上都是一个文化符号,标志或隐含着某种地域文化特征。(2)家族文化与地域文化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重叠、生成和代表的关系,地域文化必然成为家族文学与艺术研究的重要维度。基于此,研究家族文学和艺术,就不可能绕开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必须要立足于一定时空背景下的地域人文环境中。与明清时期经史、诗文、小说、书画、园林等文艺形态发展相一致,明清戏曲文化的地域性、家族性特征的鲜明度和覆盖面,均远较前代突出。因此,地域文化视阈下群体性曲家的研究,被视为新时期的学术增长点。而从地域性的视野背景中去分析、研究明清时期地域文化,特别是戏曲文化,就必然要以本土文化家族为分析对象,分析其相关戏曲文化活动和文化传承,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地域性文化史、戏曲史的形成与流变。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不可分离。”(3)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文化家族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之一,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大多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积淀深厚。同时,家族文化与该家族所在地域的区域文化存在着共生共荣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近年来,在探究区域文化和文学的盛衰嬗递的规律时,许多学者把研究的目光聚焦于该地域的文化家族。因此,关于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已成为学术界公认新的学术生长点。与此同时,在地域性戏曲文化研究方面,学术界对以诸如北京、苏州、南京、扬州等为对象的地域戏曲史研究,取得了蔚为大观的学术成果,推动了区域性戏曲活动研究的发展和深化。“海陵地区”有着人文蔚焕的历史,其上善若水、兼容并蓄、厚文重教、经世致用、安泰祥和、崇儒尚实的地域文化特征,在苏中地域乃至江淮文化板块、江苏地域文化,以及目前学术界正全力打造的江南文化体系中特色鲜明。自明中期迄于近代,“海陵地区”的戏曲创作、批评与表演始终保持相当的活跃程度,成果丰硕。众所周知,世家望族的兴衰存废,其得以维系的命脉,正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种因素的共同结果,其中地域性文化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人铸就一方文。一个地域的区域文化还与该地的文化家族具有先天的同构关系。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中,往往有着延续数代的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纵观明嘉靖以来的“海陵地区”,先后涌现了总数超过二十,从明中后期一直延续至民国,有着浓郁、鲜明戏曲文化特征的文化家族。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主要分布于明中后期、清前期、清中期和清末期四个阶段,参与家族可分为地方望族、艺文世家和演艺家族三种类型。其中,最具有明清时代特色和“海陵地域”文化特色的家族戏曲活动,是清前期和中期该地区文化世家中家族文人所进行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巨大的戏曲活动。这些家族文人极为重视本家族的艺术文化建设,除热衷于诗文、经史、书画、园林等文化形态外,还致力于戏曲创作、戏曲表演和戏曲批评。特别是在明末清初,因多种因素的促成,他们所置办的戏曲表演团体(家班、家乐),其规模、数量和表演水平在同时期的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因对戏曲有着执着的爱好,这些家族文人在戏曲文本创作、理论批评、曲本刊刻、班社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卓有建树。纵观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形式多样、成果各异、影响巨大的戏曲文化活动,可见家族文化和戏曲繁盛的发展轨迹,是“海陵地区”地理优势、文化精神驱动力与时代机运共同影响的结果,是地域文化史、家族史和戏曲史上的一种特殊的存在,也诠释了地理元素与家族文化、戏剧审美三者之间协调共存、互相催生、共同繁荣的关系。因此,本文以明嘉靖朝至清宣统朝为时间截取点,以地处长江以北,扬州以东、南通以西、盐城以南的“海陵地区”为空间对象,以阐明什么是“海陵文化圈”与“家族文化”作为研究背景,以该地域内文化家族与戏曲的关系为切入点,以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分析重点,以点带面,重点突出,在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戏剧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全面深入考察分析明清“海陵地区”具有家族性质,包括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演出、戏曲批评和戏曲文献刊藏、戏曲教育以及通过戏曲实现的交游等在内的各类戏曲活动,归纳本地区家族戏曲活动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所取得的戏曲文化成就在明清戏曲史和地域文化史的地位给予恰当评价。同时,本文立足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探讨,论述本地区文化家族的类型、所处时代和地域分布,重点分析其与戏曲的关系;同时选取明清“海陵地区”多个文化家族为个案分析对象,根据现存家谱、家族文人诗文作品和家族文人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家班表演和指导,剧作观演和评阅,曲本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在行文过程中,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活动及特点、戏曲表演活动及特点、戏曲批评活动及特点三个角度,予以总结和提炼。同时,立足时代与地域背景,在横向、纵向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揭示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独特原因所在。此外,本文还以明清戏曲史为经、以地域文化史为纬,概述“海陵文化家族”灿烂辉煌戏曲活动的深远影响。除理论层面的分析外,本文还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相关史料方面多有发现。如对于海陵文化家族中的宗周、宗臣、宗元鼎家族,陈完、陈尧家族,范增应、范驹、范日觐家族,季寓庸、季振宜、季式祖家族,宫伟镠、宫鸿历、宫敬轩、宫国苞家族,沈默、沈成垣家族,高凤翥、高岱瞻家族,李宗孔家族,徐观政和徐珠家族,陆舜和张幼学、张一侪、张符骧家族,徐信和徐鹤孙家族,夏兰、夏荃和夏嘉谷家族等相关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活动,前人基本从未提及,或尽管有所涉猎,却存在较多明显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学术界关于泰州俞氏、如皋冒氏、泰兴季氏等文人家班的部分谬误予以辨析;对泰州宫伟镠、泰州俞锦泉、泰州俞梅、泰州宫云翥、泰州宫敬轩、泰州宫国苞、泰州俞国鉴、泰州储梦熊、泰州李宸、泰州夏嘉谷、兴化沈鲸、海安张符骧、兴化顾麟瑞、如皋范驹、如皋徐珠等部分曲家等首次进行深入考证;对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如仲振奎、仲振履兄弟等佚失、新见剧作的考证,相关寄寓文人如丁耀亢、孔尚任、张蠡秋在本地区戏曲活动的考证,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因戏曲产生的重要交游活动等进行考证等。首次稽考出泰州宫氏、海安张氏、如皋范氏等多个前人未见之文人家班,特别是关于泰州宫氏家族文人剧作《海岳圆传奇》和海安徐氏家族文人剧作《遗臭政绩碑传奇》及作者徐信家世、生平,《秣陵秋传奇》作者徐鹤孙生平与其他着述,以及泰州沈默父子对“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评阅,泰州高氏家族“三世藏曲、校曲”等方面的相关考证,均为学界新见,有裨于明清戏曲史相关领域的研究。综上所言,就家族文化与文学史、地域文化史和戏曲史而言,本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数点管窥之见:如提出对明清时期长江以北的“海陵地区”蔚为大观的文化家族,及其所取得家族文化成就应给予新评价;对该地区文化家族所主导、参与的为数甚多的各类戏曲活动,和所创造的辉煌的戏曲文化应给予新定位;对长期以来湮没无存的家族戏曲文化史料,特别是诸多的文人曲家、曲作和家班家乐,应视作戏曲史研究的新发现,对其价值给予新认识;对借助上述史料新发现,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力争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活动进行新考证,对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对江苏和江南文脉,对明清戏曲史等领域的研究作出新补充。本文主要内容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部分。绪论部分重点通过历史概念、地域空间和文化特征,从历史学、地理学、文化学、人类学及经济学等角度,对“海陵地区”地域空间的历史演变与地域文化的代表特征进行宏观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本论文所提出的“海陵文化圈”进行内涵与外延的界定。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通过对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地域与时代分布、文化类型与特质进行分析后,明确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文化家族主要的戏曲活动、戏曲对文化家族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之目的等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说明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特征的成因与影响。第六章至第十三章,选取明清“海陵地区”迄今尚未见专着或专文考述的13个具有时代和地域代表性的文化家族作为个案分析对象,具体考证和论述这些文化家族在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表演、戏曲理论、戏曲文献、戏曲教育等方面的贡献。具体分为八章,包括泰州宫氏家族、泰州俞氏家族、泰州沈氏家族、泰州仲氏家族、泰州高氏家族、兴化顾氏家族、海安徐氏家族、兴化宗氏家族、如皋陈氏家族、靖江朱氏家族、如皋徐氏家族、如皋范氏家族等13个有着绵延数代戏曲文化传承的海陵望族的个案研究,侧重于家族文人所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表演或指导、观演和评阅、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的深入分析,以期进一步拓宽明清“海陵地区”地域文化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学界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在戏曲领域所作贡献的认知。综上所言,本文力求通过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文化多重关系的考证分析,详细说明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继承性与发展性、表演性和欣赏性、实践性和理论性、商业性和自娱性、宗族性和祭祀性、学术性和通俗性等方面的相关特征,探究“海陵地区”地域文化对本地区家族和戏曲文化发展的熏陶,以及家族文化和戏曲文化发展对地域文化繁荣的双向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多个拓展性专题研究,进一步说明“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改变传统戏曲史研究只重江南曲艺世家的定势思维,也期补上长期以来研究苏中地域戏曲史只论扬州剧坛,而忽略泰州、南通地区之短板,适应了苏中地域文化圈和“江南文化板块”再构建、再认识的迫切需求,有助于当下对明清家族文化史和戏曲史、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史、江苏和江南文脉研究等领域的深入。
赵光磊[4](2018)在《反映与建构: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文中研究说明学校宣传是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典型载体,它真实反映了学校的教育观念,也对学校的教育观念做出建构,这种建构有有意识的也有无意识的,有主观内在的也有客观外在的。以往对于学校的教育观念关注不多,更多关注的是国家的教育观念和教师等个体的教育观念。与后二者分别以哲学、心理学研究为主不同,研究学校的教育观念包括宣传中的教育观念,更需要社会学、历史学、文化研究、传播学、文艺学等学科的介入。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以新的视角来审视教育观念。研究聚焦的核心问题是要探究学校宣传是如何反映和建构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同时反思教育理论、教育研究在学校的教育观念的表达与建构中有何作用。基于《中国教育报》五年219篇长篇宣传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学校宣传呈现出的学校的教育观念包括办学理念体系、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德育观、育人观、管理观、科研观、文化观等方面。对学校的教育观念的梳理、归纳、呈现揭示出,学校有着不同于国家教育观念和教师教育观念的观念,体现出突出的学校本位特征。学校共性的教育观念可以成为学校的一般教育观念,代表着学校教育观念的平均水平。这种平均教育观念和理想教育观念的区别是它一般都会根据现实做出折中。从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化学分析”中还发现,体制化的学校教育过于内卷化,它在许多方面丧失了其公共性、社会性。学校宣传完成了学校教育观念的又一次建构。学校受到现实的刺激与体制的影响,利用一切流通中的观念,遵循话语生产的特性来建构其教育观念。学校的教育观念是一个各种影响汇聚杂合的产物。学校宣传通过有意识的征引和有意识的叙述来,一方面再一次建构了学校的教育观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再现了学校发展中教育观念的实际建构过程。宣传的创作者与媒体守门人协同完成了宣传文本,这是一个编码的过程,读者需要应用相似的知识与资源来对宣传及其中的教育观念进行解码。在解码中可能会遗失一些意义,也会创生新的意义。通过文本的结构化分析、社会文本分析、文学分析的方式,可以探查到学校宣传及其教育观念是如何被社会结构所决定的。学校以为在言说,有些时候只是被言说。学校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不是完全自主的。在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中,观念的持有者也在无形地被建构着,展现着这种被动性。对学校而言,不仅文本的生产是被动的,文本的消费也使其陷入被动。宣传文本一旦发表,就意味着可以被任意解读。教育观念事实上是被第三次建构。最后是对理论对于教育观念建构的作用的讨论。前面所揭示的教育观念体现出的学校教育公共性的缺失,使学校丧失对于教育理论的兴趣。如何将理论转产为教育观念的建设性力量?基于经验的连续,使教育理论完美地融合在行动之中,成为学校的行动中理论是一种理想。对于学院的研究者来说,或许有一种教育文化研究的方式,区别于学院体制内部自循环的文献思辨研究与经验式研究,能够走进学校生活,变革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的教育观念。
王平祥[5](2018)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文中指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是大学的基本价值和存在的最重要理由。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人才培养的灵魂和核心,围绕立德树人,关键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尽管我国研究型大学正在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宏伟目标深入发展推进而备受关注,但本科人才培养仍存在很多不足,首当其冲的就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本研究紧紧围绕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探讨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问题和原因是什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如何调整和改革?通过系统研究,有利于促进研究型大学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和方向,改革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肩负起为社会发展与民族进步培育社会精英的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调研访谈等相结合的方法,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辩证统一的价值取向及引导、激励、调控和评价作用与功能。在此基础上,对50所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显示“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创新性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等表述趋向一致,但存在着培养目标高远宽泛、表述杂乱、缺乏引领、价值失衡及趋同性强的问题,并从管理体制、教育理念、精英教育和通识教育等方面分析了具体原因。同时,比较研究了50所世界知名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发现其立意高远、富有个性,凸显了基础宽厚、追求创新、全球视野和人类情怀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学术取向、个体取向、社会取向、人类取向和向善取向特征。结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双一流”建设宏观背景,本文认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必须基于基本国情和研究型大学自身特点,坚守研究型大学使命和办学理念,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推进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向素质教育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转变、向主体性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转变、向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目标转变等三个战略性转变。并创新性地提出了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深入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建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机制等策略和建议。
马明霞[6](2017)在《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博士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衡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达程度的一个基本因素是这个国家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迅速的时期始于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世界范围内,科研机构在研究生培养上基本是不具有学位授予权的,作为我国主要科研机构之一的中国科学院,打破了这一惯例,在我国的大学系统之外,率先建立了独立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学位的研究生教育体系。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和学位制度在中国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探索者、开拓者、推动者,中国科学院(其简称是:中科院)历经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的努力,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形成了与高水平科研创新密切结合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在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研究旨在从“培养模式”入手,重点研究“中国科学院是如何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和“中国科学院在培养博士研究生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特色?”两个基本问题,从而全面深入地展示中国科学院在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方面做出的改革尝试以及取得的成就,总结梳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模式,为大众了解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的全貌提供一手素材,对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型高端人才培养模式中几个关键问题引发思考。通过梳理分析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管理干部、博士生三类群体的问卷调研结果,可以发现:中国科学院在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方面做出了大量改革性的尝试,并取得的较好的成效,形成了具有科学院特色的博士生培养经验。(一)招生录取环节中,优质生源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但是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学术氛围、导师指导和科研条件。(二)导师指导环节中,博士研究生教育还是需要遵循“精英教育”的培养理念,合理的师生比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障导师指导效果和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三)科学研究环节中,“以科研项目带动人才培养”、“围绕科研实践进行论文创作”是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模式。(四)课程设置环节中,针对博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构应在注重系统性的同时,更加强调课程的前沿性与实用性。(五)经费保障环节中,充足的培养经费、优越的奖助体系是保证博士研究生全心投入科研学习的必要条件。(六)培养环境环节中,为博士生营造可以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平台和机会是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加细致的研究理工科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博士生培养特色,本研究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选择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四个研究所作为重点调研对象,重点考察了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特色在基础学科领域、生命科学领域、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高技术与工程领域方面的体现。为了总结培养高质量博士生的实践逻辑,本研究还将研究视野聚焦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层面上,通过抽样选取1999—2009年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地质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成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10位曾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的博士生作为访谈对象,重点关注他们对博士阶段的回溯性评价,从考察招生录取、导师指导、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经费保障、学位论文、培养环境等与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探究高质量博士生培养的共同点和实践逻辑,为总结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对10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质性访谈,再现了高质量博士生的培养全过程,所在学科领域的成熟程度、个人教育背景与研究方向的契合度、师生相处过程中的匹配度三个因素直接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正视起点、注重过程、因材施教”的培养路径是高质量博士生过程中需要共同遵循的实践逻辑。通过比较中国科学院大学同国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博士生培养方面的实践可以得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和机制都有与国际顶尖高校或科研机构接轨的趋势,思路和方向都是正确的,对于人才培养的设计也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如何将先进的理念完整地落实到博士生培养的过程中,怎样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现有的培养模式,我们还需要借鉴国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经验,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提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具体做法包括:(一)坚守“科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战略,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二)秉承“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打造“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格局,建立培育高素质人才的科教一体化新模式。(四)规划“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链条,在“三位一体”理念的指导下实现科技创新、思想库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国内外着名高校博士生培养的成功经验是值得中国科学院参考和借鉴的,但如果想从根本上实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传承与创新,我们必须避免只将目光聚焦在研究生教育改革方面,必须要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放置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宏观社会背景,结合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规划中国科学院特有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为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一些新概念、新理论的引进和讨论上,在培养模式上要抓住几个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一)基础学科领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打造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型国立科研机构”模式。(二)生物学科领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大科学”理念下的项目引导型培养模式。(三)资源与环境学科领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优化和改造“两段式”教育模式,打造“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博士生”的动态培养模式。(四)高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分类培养、多元互补的模式。
徐桑桑[7](2017)在《“浙派语文”特征和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浙派语文”作为一个极具浙江地域特色的语文教育流派,自2007年提出后一直饱受争议,不少学者也都进行了或多或少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初步的研究成果,但未成体系。笔者旨在通过对“浙派语文”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考察,进行其发展历史源流的梳理,探究其基本特征和风格,思考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走向,构建其发展趋势和发展路径。“浙派语文”指的是浙江语文教育者们,同处于浙江地域的联接下,共同传承着浙江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教育理念、学术传统,在语文教育理念、教学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拥有着鲜明浙江地域群体风格和集体旨趣,并不断创新与开放发展的一个聚合流派。论文从浙江历史与文化特色、浙江语文教学风格特色、浙江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学术特色和文化追求四个方面进行了“浙派语文”风格与特征的提取总结,分别是:厚重与固本的文化底蕴,实而活的语文教学风格,创新与忧患的学术意识,崇文与臻善的文化追求。其中,实而活的语文教学风格是浙江老一辈语文教师与新一代语文教师们所一脉相承的,也是“浙派语文”最核心的特质。另一方面,论文以历史发展为主线,设“浙派语文”的历史发展起于语文独立社科之后,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和繁荣阶段。起步阶段以近代和现代浙江所涌现出来的一大批语文名师为研究对象,结合当时别具盛名的浙江一师和白马湖春晖中学,探寻“浙派语文”发展前期的深厚积淀;成长阶段主要探究浙江省改革开放后活力与蓬勃的教学改革,研究当代浙江省老一辈语文名师,结合对以“举贤授能,交流拓新”为主旨的几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语文培训培养工程的研究,发现对“浙派语文”成长的促进作用;繁荣阶段以当下新一代语文教育研究者与语文教学工作者为主,结合其百花齐放的特征和老中青三代共济一堂的特色,以及研究与培训相辅相成的现状,发现“浙派语文”当前“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发展态势。而从历史的观照中回到现实,笔者又敏锐地发现当前“浙派语文”处于争议与发展共存的境地,“浙派语文”缺乏系统的组织、打造、总结和提升,缺乏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领军人物,缺乏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缺乏“众望所归”的决心和勇气,这也正是它在如此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名师辈出的大环境下为何还存在争议,并且未成为一个成熟流派的原因。笔者予以期待,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了“浙派语文”发展路径的构建。“浙派语文”应该是浙江语文人教学理念的聚合,是浙江语文人语文品质的聚合,是浙江语文人语文理想的聚合,我们共同追求,共同努力,方能促其发展,使其成熟,彰显“浙派语文”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王荐[8](2017)在《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提高教师质量是办好教育的关键,中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师发展的迫切性和持久性是每一所学校必须要面对的实践课题。教师的培养如何不断改进?位于教师群体顶尖的特级教师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他们的发展是成功的,值得仿效的,也是值得研究的。我们可以从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中寻找优秀教师成长的规律。"特级教师"(special-honor teacher)作为一项我国特有的教师荣誉制度,正式实施已有30余年。这项制度对于激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起到了应有的促进作用。特级教师作为"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在教师群体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也成为许多教师奋斗的目标。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是一支在中学生物学教育界不可忽视的高端队伍。本论文研究目标在于对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群体特征进行分析提炼,个体特征进行概括总结,分析特级教师成长内外因形成的要素及作用机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从特征和影响因素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在研究思路上,首先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系统梳理了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对教师发展的理论贡献,针对研究问题,建立相关假说,制定研究计划,编制访谈提纲,利用资料和网络等多种手段建立三个特级教师相关的数据库。然后实施研究计划,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特级教师群体特征;另一方面对十位生物学特级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积累了 20多万字的访谈记录,使用Nvivo软件对文本进行编码、分类和概括,对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得出结论。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和现实,提出改进特级教师培养管理的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成长周期漫长,构成分布复杂,科研产出丰硕。从入职到评上特级周期平均为24年,自然年龄平均为45.6岁;特级教师周期与获得正高职称周期为显着相关;女教师评上特级与男教师评上周期有显着差异,女教师周期更短;特级教师首次发表论文平均为入职后12年,人均28篇;早期10位特级教师与新生代在论文发表上无显着差异;特级教师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平均周期为22年,被转载周期与特级周期高度相关。2.质性材料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具有以下人格特征:好学、立志、敬业、钻研。专业特征为持续的专业阅读、出众的专业写作、深刻的学生理解、扎实的教学功底。特级教师成长内因源于对生命的敏感,对事业的热爱和追求等。这些特征使得特级教师区别于一般教师。在特级教师心目中,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清简、灵动、精致、厚实"的"苏派"教育风格,以及生物学教师特有的对于生命敏感的学科特征。3.特级教师的成长也需要特定的时空条件,不同阶段的关键事件和重要他人是影响特级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此外还有时代特征、学校背景、区域文化、制度设计等因素。江苏省丰富的文教资源哺育了特级教师的成长。特级教师的成长说明教师成长需要有效的教师培训、有高度的专家引领、精准的同伴互助、持续的教学反思和不懈的行为改变。特级教师的成长特征研究有助于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本论文对特级教师制度提出了改进意见,尤其是对教师教育提出了加强"生命自觉"、"生涯规划"的建议。
柳世玉[9](2016)在《霍华德·加德纳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1983年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颠覆了传统的智力理论和智商测试手段,加德纳本人及其多元智能理论均蜚声世界,受到各国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欢迎,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各种教育实验和实践也迅速开展起来,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评价观、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等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然而多元智能理论耀眼光芒却掩盖了加德纳教育思想的体系,加德纳的教育思想体系生发于他的艺术理论和艺术教育思想,以及由多元智能理论拓展而出的创造力理论、领导力理论、优善工作理论、道德论等丰富多样又相互联系的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霍华德·加德纳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本文在对加德纳本人的着作、论文、报告等作品和其他学者对加德纳的访谈、纪实性研究资料等相关文献的深入阅读和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加德纳教育思想的总体特征,增进人们对加德纳教育思想的理解,并更加全面地提出了加德纳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进一步阐明了加德纳教育思想的重要价值。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分析了论文研究的缘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运用适合于教育家思想研究的文献法和历史法提出霍华德·加德纳教育思想的研究路径,并主要对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综述。第二部分(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加德纳及其学术人生,并从他的个人因素、他对传统智能理论的批判和对美国教育的指摘三个个方面对其教育思想的形成进行了归因分析。第三部分(第三、四、五、六章)是论文的主体,也是构成加德纳教育思想系统的重要组分,主要介绍了加德纳教育思想的起源——艺术理论和艺术教育思想,心理学基础——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由多元智能理论拓展而出的创造力、领导力、优善工作和道德教育等理论,论述了几种理论之间的关系,此外还介绍了加德纳教育思想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实践,发现了实践中的问题。第四部分(第七、八章)首先对加德纳教育思想的目标、教师转型观、艺术教育观、学校发展观、教育评价观、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技术观作了总体呈现,发现加德纳的研究在对象、方法、内容三个方面的转变,构建了加德纳教育思想的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三维模式,认为加德纳教育思想具有建设性后现代的特征。从学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家庭教育和艺术教育五个维度,结合中国教育实际提出了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霍华德·加德纳的教育思想丰富深刻又独树一帜,引起了国际心理学、教育学界的关注、研究、实践和审视。该思想构筑于坚实的心理学理论之上,兼顾学校教育和公民教育,在人的智能发展、创造力培养等方面自成体系,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具有积极意义。由于加德纳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本人掌握相关资料还不够全面以及本人研究能力的限制,加德纳教育思想中关于道德理论、领导力理论和优善工作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尤其是对中国教育改革的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展开。
丁智林[10](2016)在《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一中心三驱动四环节”模式的个案实践》文中指出教师专业素养是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三元因子交融补益的有机体。其中专业知识是前提,专业情意是基础,专业能力是关键。始于2000年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国培”、“省培”、“市培”,实现了基础教育教师专业知识换档提质,然而专业能力的提升和专业情意的育成似乎收效甚微。追其根源,能力提升与情意蕴育需要土壤——教师实际工作的学校、教师教学的课堂、教师时刻互动的学生。为此,“回归学校”、“回到课堂”、“回应学生”,成为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呼唤。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之一,其理念是基于学校地理环境,学校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类活动而实现教师发展,进而实现学校和教师双发展的“共赢”效益。因此,本研究围绕着“如何有效持续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探索和分析,回答了“为什么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要转向学校的问题”、“如何建构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理论”、以及“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否可行”等问题,为回答这类问题,本文借助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展开了研究。本文共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梳理了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相关研究得出了结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处于初级阶段,不同学校和教师需要不同的发展模式,传统以“自上而下”、“短期集中批量”、“理论学习”等为主的培训模式不能满足所有教师发展需求,基于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较少,由此说明了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价值。第二部分从理论、政策、实践三方面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为何要回归学校。首先从理论角度表现为教师作为发展的主体地位、教师专业发展的短期和长期目标相结合,并且教师专业发展应是可持续势态。其次,对教师教育和培训相关政策梳理,可看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创新是政策导向使然。从实践角度审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计划性与复杂性、个体性与群体性之间的三重矛盾。由此,分析学校为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提供了可行性、可能性、必然性。第三部分重点构建了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理论,首先说明了模式的理论基础源于教师学习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行动学习理论等,从地理、政治、组织三个属性说明了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内涵。并揭示了模式的特征,即针对性、自主性、多样性。由此构建了“一个中心三方驱动四个环节”的学校本位模式,“一个中心”即指教师发展中心,“三方驱动”指专家指导、校际合作、教师互助,“四个环节”包括了问题分析与诊断、方案设计与启动、校本开展与监督、行动反馈与总结,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开放、持续地动态过程。第四部分阐述了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撑条件,基于如何有效的实践学校本位模式理论,从内部机制和外部保障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说明。第五部分通过个案研究,以重庆市A中学位研究对象,揭示了该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实践探索过程。该部分首先简述了A中学基本情况,对A中学的教师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和整理,通过多方访谈和调查发现教师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教师观念相对传统、教学方式相对单一等实际问题,属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专业情意和专业能力的两大因子范围。并分析了该中学所拥有的发展条件即教师教育指导专家团队、联盟学校资源共享和教师发展的制度保障,针对A中学的教师发展现状,由此制定和实施了“三个工程”,即“教师理念提升工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设计工程”,旨在提升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教学能力提升、自我发展规划意识等。第六部分是本文结语,包括了对A中学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改革创新等总结和反思,以及对该模式实践的推广进行分析与建议。
二、改革创新 博学笃志——记首届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曾勇教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创新 博学笃志——记首届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曾勇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1)魔都上海,理想之城(论文提纲范文)
01#多面上海:浮在梦中的城市 |
时尚魔都:网红记忆与潮流生活 |
文艺小资:在生活中寻找上海腔调 |
海派文化:名家书写的城市样貌 |
繁华现代:那么远,又那么近 |
02#青春的海市蜃楼在现代与近代间又过几秋 |
上海迪士尼乐园 |
鲁迅公园 |
四行仓库 |
安福路—武康路—淮海路 |
复旦大学:追寻自己的可能性 |
01#从历史走来,始终不变的家国情怀 |
02#立足专业知识,做社会的中流砥柱 |
03#面向未来,更多的梦想正在实现 |
04#复旦大学:给你实现万种可能的力量 |
传承116年的“复旦基因” |
顶尖大学的学术自信 |
复旦人,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名字 |
同济大学:理想大学的极致体验 |
01#这份同济大学的简历,请你查收! |
02#同济生活PLOG |
03#同济大学:选择同济,就是选择无限可能 |
来同济,源于深植于心的童年梦想 |
要想规划好城市,首先要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
知行合一,广阔的实践平台助力专业能力提升 |
同舟共济,兼容并蓄,在这里可以找到无限可能 |
华东师范大学:给你一个支点,开拓一片天地 |
01#华东师大校园头条 |
华东师大迎来首批“国家优师专项计划”师范生 |
化学学科新晋ESI前1‰,ESI前1%学科总数达到12个 |
主办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推广中国数学教育经验 |
华东师大构建最大“四史”资料库 |
6个专业入选国家拔尖计划2.0基地,7个双学士学位专业启动招生 |
发展有温度的智能教育,华东师大掀起AI对教育的革命性重塑 |
Science顶刊连发两文 |
格物穷理,华东师大学子首夺CUPT特等奖 |
42秒71!东京奥运会,华东师大葛曼棋和队友再创历史 |
迎七十周年校庆,华东师大再添新地标 |
02#朱逸菲:成为“朱老师”是我的目标 |
做老师,是不期而遇的“注定” |
公费师范生,不“水”也不“坑” |
03#周家辉:在竞赛的磨砺中找寻方向 |
清晰的规划是踏实筑梦的第一步 |
竞赛是成长的炼金石 |
04#华东师大:把卓越刻入科研与育人的DNA |
定义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用专业知识服务国家战略 |
坚定信念、甘于寂寞,基础学科研究者的精神底色 |
教书育人,将卓越的种子播撒到祖国大地 |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之都学金融,经世之才耀浦江 |
01#名校千千万,你为什么选择上财 |
#情怀选择上财,就是选择“经济匡时”的使命与担当 |
#专业学习强劲的学科优势,夯实学生的业务能力 |
#人才培养卓越财经人才培养方案,给人生多一种可能 |
#学霸&名师这里的师生,拿捏住了精英气质 |
#国际发展“Global SUFE”下的全球学习与实践 |
#校园生活感受海派情调,品味舌尖盛宴 |
#就业前景在这里,将拥有财富自由的人生 |
02#上海财经大学:许你锦绣未来 |
“救命文档”创建人李睿:走出课堂,才能切身感受这个时代 |
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傅瑾:如果想住进金房子,上财会给你一把钥匙 |
上海外国语大学:培养国际视野,成就卓越梦想 |
01#在上外,让梦想照进现实 |
02#逐梦上外,用笔墨书写伟大中国 |
成为外交官,搭起联通世界的桥 |
译介文学作品,让世界与中国共鸣 |
研究经济规律,小力量促成大改变 |
(2)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2.1 武德史料研究 |
1.2.2 武德现状研究 |
1.3 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分析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
1.4.2 本选题的不足之处 |
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内涵解读 |
2.1 武德概念的缘起 |
2.1.1 武德概念的萌芽 |
2.1.2 武德概念的形成 |
2.1.3 武德概念的分化 |
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
2.2.1 “武德”释义 |
2.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
2.3 传统武德的思想实质 |
2.3.1 武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道德自觉 |
2.3.2 武德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行为规范 |
2.3.3 武德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 |
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演进历程 |
3.1 先秦时期武德思想 |
3.1.1 西周时期的“尚礼”思想 |
3.1.2 春秋时期的“尚谋”思想 |
3.1.3 战国时期的“尚侠”思想 |
3.2 盛唐时期武德思想 |
3.2.1 “以武壮志”的兴国思想 |
3.2.2 “以武立志”的治国思想 |
3.2.3 “以武言志”的爱国思想 |
3.3 宋元时期武德思想 |
3.3.1 “崇文抑武”思想的形成 |
3.3.2 民间结社与社约社规的形成 |
3.3.3 民间武艺表演的娱乐化趋向 |
3.3.4 武艺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 |
3.4 明清时期武德思想 |
3.4.1 兵家思想对武德思想的贡献 |
3.4.2 秘密结社与门规戒律的兴起 |
3.4.3 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 |
3.4.4 镖局和镖师们的镖行天下 |
3.5 民国之后的武德思想 |
4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流派及特征:以少林和武当为例 |
4.1 修禅悟道——佛教文化与少林武德 |
4.1.1 少林功夫与中原文化 |
4.1.2 佛教禅宗与少林戒约 |
4.1.3 禅拳合一的少林武德 |
4.1.4 少林武德思想特征 |
4.2 养生修道——道家文化与武当武德 |
4.2.1 武当武术与武当文化 |
4.2.2 武当道教与养生 |
4.2.3 道家思想与武当武德 |
4.2.4 武当武德思想特征 |
5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价值与转化 |
5.1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
5.1.1 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 |
5.1.2 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 |
5.1.3 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 |
5.1.4 忠诚守信的精神气节 |
5.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5.2.1 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 |
5.2.2 传统武德思想的神秘性 |
5.2.3 传统武德思想的虚幻性 |
5.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
5.3.1 仁勇结合的武德境界 |
5.3.2 内外相应的武德呈现 |
5.3.3 古今相继的武德传承 |
5.3.4 真善相随的武德追求 |
6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6.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 |
6.1.1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
6.1.2 厚德载物,贵和尚中的包容精神 |
6.1.3 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
6.1.4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合作精神 |
6.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 |
6.2.1 武舞同源,发挥以舞演武的亲和力 |
6.2.2 武书同构,利用以笔论武的影响力 |
6.2.3 文以载道,提升以文会武的传播力 |
6.3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 |
6.3.1 健全人格,提高个体修养 |
6.3.2 注重礼仪,增进社会和谐 |
6.3.3 传承文明,振奋民族精神 |
6.4 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 |
6.4.1 建立践行传统武德思想的长效机制 |
6.4.2 营造崇尚传统武德思想的校园环境 |
6.4.3 创编体现传统武德思想的教材体系 |
6.4.4 探索融入传统武德思想的课堂实践 |
6.5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 |
6.5.1 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国际形象 |
6.5.2 连接国际交往的共享通道 |
6.5.3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本论文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概况——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海陵地区”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特征 |
第一节 “海陵地区”的历史概念 |
第二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空间 |
第三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文化 |
第四节 “海陵文化”的戏曲特征 |
第二章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中国家族文化 |
第二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家族文化 |
第三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四节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艺文传统 |
第三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 |
第一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 |
第二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批评 |
第三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表演 |
第四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原因 |
第一节 特殊政治因素的影响 |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教育科举文化的影响 |
第四节 泰州学派思想的影响 |
第五节 家族婚姻关系的影响 |
第六节 家族文人交游的影响 |
第五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戏曲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对戏曲表演的影响 |
第三节 对戏曲传播的影响 |
第六章 “望族之首曲乐传”——泰州宫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宫氏世系 |
第二节 宫氏家族文人与戏曲 |
第三节 宫敬轩与《海岳圆传奇》 |
第七章 “俞家声伎甲江南”——泰州俞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俞氏家族世系与民族属性 |
第二节 清代泰州俞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俞氏家班的演剧与文人题咏 |
第八章 “寒儒子弟作佳剧”——兴化顾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顾氏世系与戏曲家顾麟瑞 |
第二节 顾麟瑞的交游与着述 |
第三节 顾麟瑞的戏曲创作 |
第九章 “兄弟曲家竞风流”——泰州仲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仲氏家族世系与文人群 |
第二节 仲振奎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三节 仲振履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十章 “父子接力刻巨着”——泰州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沈氏与“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 |
第二节 沈默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三节 沈氏家族文人刊刻评阅《桃花扇》的原因 |
第十一章 “三代藏曲留后世”——泰州高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高岱瞻的家世与生平 |
第二节 高氏家族的藏曲与校曲 |
第三节 高氏家族的三峰园演剧 |
第十二章 “叔侄分别谱传奇”——海安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海安徐氏世系与徐信、徐昫生平 |
第二节 海安徐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徐信与《遗臭碑政绩传奇》 |
第四节 徐鹤孙与《秣陵秋传奇》 |
第十三章 “海陵世家演氍毹”——其他文化世家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宗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二节 如皋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三节 靖江朱氏家族与戏曲 |
第四节 如皋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五节 如皋范氏家族与戏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反映与建构: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学校宣传中的教育观念真实吗 |
(二)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关系研究及其意义 |
二、相关研究之综述 |
(一)关于学校宣传的相关研究综述 |
(二)关于学校教育观念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三)关于《中国教育报》的相关研究综述 |
(四)实践教育学相关的研究综述 |
(五)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综述 |
三、论文的整体结构 |
(一)概念文本研究:研究内容方面的悬置与锚定 |
(二)显在的教育观念、隐在的建构形式与无意识的被建构 |
第一章 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研究概述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教育观念与教育理念、教育思想 |
(二)集合、集体与个体: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三)宣传与作为教育观念载体的学校宣传 |
二、相关的理论基础 |
(一)思想史、观念史研究 |
(二)文化研究、教育文化研究 |
(三)语言学、文艺学与传播学的相关理论 |
三、研究数据与方法 |
(一)对《中国教育报》学校宣传报道的抽样过程 |
(二)对《中国教育报》长篇报道数据的基本处理 |
(三)研究的方法工具、研究过程、信效度以及伦理问题 |
第二章 共性及个性:学校宣传对其教育观念的反映 |
一、学校宣传中的教育观念:内容分析方法 |
二、学校宣传中理念板块的教育观念:结果呈现 |
(一)学校办学理念中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二)学校校训所含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三)学校“三风”所含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四)学校目标陈述所含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五)学校办学宗旨/思想/思路所含的教育观念其初步分析 |
(六)理念板块对“教育”自身的理解及其初步分析 |
(七)理念板块基于特色教育给出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八)理念板块对教育现实的观念认识及其初步分析 |
(九)理念板块对若干教育范畴的观念认识及其初步分析 |
(十)理念板块对素质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观念认识及其初步分析 |
三、学校宣传中其他板块的教育观念:结果呈现 |
(一)课程与教学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二)德育与育人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三)教师与管理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四)文化与环境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五)特色与研究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小结:作为平均值的一般教育观念 |
第三章 编码与解码:学校宣传及其教育观念的建构 |
一、通过有意识地征引建构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一)《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教育学话语 |
(二)《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文化学术话语 |
(三)《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国家话语 |
(四)《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媒体话语 |
(五)《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中的人物征引 |
二、通过有意识地叙事建构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一)有意识的案例呈现与教育观念的建构 |
(二)有意识的主体叙说与教育观念的建构 |
(三)有意识地再现形成过程直言教育观念的建构过程 |
三、学校一般教育观念的演变聚成:建构的历时性 |
(一)“教育要促进生命发展”的观念 |
(二)“教育要促进师生幸福”的观念 |
(三)“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的观念 |
(四)“素质教育可以兼顾升学”的观念 |
(五)“一切教育经验都是课程”的观念 |
(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观念 |
(七)“情感德育、立体德育”的观念 |
(八)“什么老师教出什么学生”的观念 |
(九)“文化育人、科研兴校”的观念 |
(十)思想史、观念史视角下的一般教育观念 |
四、一般教育观念之间的错位纷争:建构的社会性 |
小结:学校的教育观念的编码与解码 |
第四章 被建构、被言说:社会结构下的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一、宣传报道的结构化分析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 |
(一)学校之间的空间结构与报道之间的时间结构:意识形态建构 |
(二)版块的结构、次序和篇章比例关系:自相矛盾及其根源 |
(三)学校各版块呈现项目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混乱与同构 |
二、宣传报道的话语分析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 |
(一)校际差异与学校的教育观念表达 |
(二)以严为荣:弱势学校的管理策略陈述 |
三、宣传报道的文学分析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 |
(一)表演性呈现与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再建构 |
(二)形式即意义:不同的写作范式下的教育观念建构 |
小结:教育观念主体“被言说”之困境 |
第五章 讨论:在学校的教育观念表达与建构中理论何为 |
一、公共性缺失的学校教育及其对教育理论的需求 |
(一)学校教育的公共性缺失及其表现 |
(二)学校教育的内卷及其对理论的兴趣 |
二、观念的连续性与情境化:学校的行动中理论 |
(一)学校的理论与行动中理论 |
(二)情境中观念的连续性与行动理论的塑成 |
三、让理论更为观念所接受:教育文化研究的设想 |
(一)作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的教育文化研究 |
(二)关于学校宣传及其教育观念的省思:教育文化研究的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校长篇报道名录 |
附录2 中小学校长篇宣传报道作者职业背景介绍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2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若干理论问题 |
2.1 研究型大学应当发展一流本科教育 |
2.2 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与功能 |
3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 |
3.1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概况 |
3.2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特征 |
3.3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案例研究 |
4.1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案例描述 |
4.2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背景与依据 |
4.3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过程 |
4.4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路径 |
4.5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性辨析 |
5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启示 |
5.1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特征 |
5.2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
5.3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康奈尔大学案例研究 |
5.4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借鉴与启示 |
6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突破与超越 |
6.1 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 |
6.2 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
6.3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调整 |
6.4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策略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相关学术会议 |
附录2:50所我国研究型大学校训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
附录3:50所世界一流大学使命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核心内容 |
附录4: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调查访谈提纲 |
(6)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6 研究内容 |
2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演变历程 |
2.1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的发展阶段 |
2.2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的社会成就 |
3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现状 |
3.1 研究设计 |
3.2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的问卷调研 |
3.3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多案例分析 |
3.4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3.5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的实践逻辑 |
4 发达国家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经验 |
4.1 发达国家博士生培养的实践 |
4.2 发达国家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
5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 |
5.1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
5.2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基本结论 |
6.2 创新与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二 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课题调查问卷 |
附录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模式课题调查问卷 |
附录四 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课题调查问卷 |
(7)“浙派语文”特征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2. 研究目的 |
(三)概念界定 |
1. 浙派语文 |
2. 特征 |
3. 发展 |
(四)研究综述 |
1. 研究成果 |
(1) 语文教学流派相关研究 |
(2) 语文教学风格相关研究 |
(3) 浙派语文研究 |
2. 研究困境 |
(五)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观察法 |
3. 个案研究法 |
一、“浙派语文”概述 |
(一)“浙派语文”的含义 |
1. “派”的含义 |
2. “浙派”的含义 |
3. “浙派语文”的含义 |
(二) “浙派语文”的酝酿与发布 |
(三) “浙派语文”宣言 |
1. 我们信奉独立、自由、个性化的语文教育哲学 |
2. 我们追求知识、生活、生命共鸣的,多元开放的语文课堂 |
3. 我们崇尚真实、灵动、情趣化的教学风格 |
4. 我们坚守境界高远、人格纯正、素养丰厚的教师特质 |
二、“浙派语文”的特征与风格 |
(一) 文化底蕴——厚重与固本 |
1. 悠久厚实的历史传统 |
2. 重教好学的学风传统 |
3. 开放宽容的思想传统 |
(二) 教学风格——实而活 |
1. 实——以有得 |
2. 活——以有趣 |
3. 实而活——以有用 |
(三) 学术意识——创新与忧患 |
1. 独创一格的学术传统 |
2. 忧患意识下的砥砺前行 |
(四) 文化追求——崇文与臻善 |
1. 崇文的传统 |
2. 臻善的追求 |
三、“浙派语文”的发展阶段 |
(一) 起步阶段——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1. 江山代有才人出——近现代语文教育群英荟萃 |
2. 厚积而薄发——浙江一师 |
3. 凌云木始凌云——春晖中学 |
(二) 成长阶段——扶摇直上几万里 |
1. 与时俱进——活力与蓬勃的教学改革 |
2. 珠玉在前——当代浙江老一辈语文名师 |
3. 举贤而授能——早期语文教学研究培养工程 |
(1) 1986年浙江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班 |
(2) 1998年浙江省跨世纪骨干教师中学语文班 |
(三) 繁荣阶段——直挂云帆济沧海 |
1. 百花齐放与各呈异彩——浙江语文名师辈出 |
2. 脉以相承——老中青三代共济一堂 |
3. 共生共进——研究与培训相辅相成 |
四、“浙派语文”的发展困境与展望 |
(一) 发展困境——争议与发展共存 |
(二) “浙派语文”存在争议的缘由探讨 |
1. 缺乏系统的组织、打造、总结和提升 |
2. 缺乏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领军人物 |
3. 缺乏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 |
4. 缺乏“众望所归”的决心和勇气 |
(三) “浙派语文”的发展展望 |
1. 形式上以条修叶贯 |
(1) 加强自觉发展与系统组织 |
(2) 促进行政推广与民间协作相结合 |
(3) 加强舆论宣传与文化感染 |
2. 内容上以言必有物 |
(1) 提炼浙江语文教学特色与理论特色 |
(2) 加强教材研究与教材编写建设 |
(3) 加强名师教育研究与名师队伍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类 |
(二) 期刊类 |
(三) 学位论文 |
(四) 其他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文献述评与理论梳理 |
第一节 特级教师研究文献述评 |
一、特级教师相关特征研究 |
二、特级教师成长规律研究 |
三、特级教师成长影响因素研究 |
四、特级教师评选管理机制研究 |
五、特级教师的比较研究 |
六、特级教师个体发展案例研究 |
第二节 教师发展理论梳理 |
一、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及途径 |
二、维果斯基教师发展理论 |
三、"新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理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步骤 |
第三节 数据采集 |
一、量化数据的来源 |
二、质性资料的来源 |
第四节 数据分析 |
一、量化数据的分析 |
二、质性资料的分析 |
第三章 特级教师总体特征 |
第一节 成长周期漫长 |
一、评上特级周期 |
二、评上正高级周期 |
第二节 构成分布复杂 |
一、批次分布 |
二、时空分布 |
三、性别分布 |
四、职称分布 |
第三节 科研产出丰硕 |
一、发表周期 |
二、论文数量 |
三、论文质量 |
第四章 特级教师的个体特征 |
第一节 人格特征 |
一、好学 |
二、立志 |
三、敬业 |
四、钻研 |
第二节 专业特征 |
一、持续的专业阅读 |
二、出众的专业写作 |
三、深刻的学生理解 |
四、扎实的教学功底 |
第三节 "特级"眼中的"特级" |
一、师德观 |
二、教学观 |
三、育人观 |
第五章 特级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关键事件 |
一、职前阶段 |
二、入门阶段 |
三、蜕变期阶段 |
四、成熟期阶段 |
五、强化期阶段 |
第二节 重要他人 |
一、家庭影响 |
二、师承影响 |
第三节 时代特征 |
一、第一代特级教师 |
二、新生代特级教师 |
第四节 学校背景 |
一、学校类型 |
二、学校文化 |
第五节 区域文化 |
一、苏南文化影响 |
二、苏北文化影响 |
第六节 制度设计 |
一、特级教师制度的由来 |
二、江苏省特级教师的评选方式 |
三、特级教师培养管理与流动 |
结语: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结论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霍华德·加德纳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加德纳教育思想系统研究的缺失 |
(二)加德纳学术思想对教育发展有启迪 |
(三)加德纳教育思想适合中国国情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路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路径 |
四、文献综述 |
(一)加德纳着述中文版概说 |
(二)我国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综述 |
(三)国内对加德纳其它教育思想的研究 |
(四)加德纳教育思想在国外的研究 |
(五)对加德纳教育思想研究现状的思考 |
第二章 加德纳教育思想的生成 |
一、加德纳人生钩沉 |
(一)教育初启蒙:天才少年长怀音乐情结 |
(二)专业渐明晰:求学进业幸得名师引路 |
(三)研究多元化:学术探索跨越公共领域 |
(四)着得等身书:荣耀加持仍旧笔耕不辍 |
二、催生加德纳教育思想的个人因素 |
(一)边缘生活导致不同步性 |
(二)钟情艺术继而执着开拓 |
(三)名校名师影响学术方向 |
(四)多个项目驱动研究实践 |
(五)中国之行形成中国情怀 |
三、引发加德纳教育思想的传统智力理论 |
(一)对智能研究的心理测量取向的批判 |
(二)对智能研究的信息加工取向的批判 |
(三)对智能研究的认知发展取向的批判 |
四、促成加德纳教育思想的教育场域 |
(一)质疑统一的学校价值 |
(二)批评偏狭的教育评价 |
(三)抨击失衡的课程设置 |
(四)诘问单调的教学方式 |
(五)非难枯燥的教育内容 |
第三章 加德纳的艺术教育理论 |
一、加德纳艺术理论的形成 |
二、艺术本质论 |
(一)艺术心理论 |
(二)艺术属性论 |
(三)艺术成就论 |
(四)艺术符号论 |
(五)艺术过程论 |
三、艺术与多元智能的关系辨思 |
(一)不存在艺术智能 |
(二)艺术滋养多元智能 |
(三)多元智能为艺术服务 |
(四)以艺术的方式实现智能 |
四、儿童艺术发展论 |
(一)儿童艺术能力的发展 |
(二)儿童与艺术家的关联 |
(三)儿童艺术教育的途径 |
五、艺术教育思想 |
(一)艺术教育的价值 |
(二)艺术教育的目的 |
(三)艺术教育的课程 |
(四)艺术教育的教学 |
六、加德纳对中国艺术教育之反思 |
(一)中国民众的美学和艺术素养匮乏 |
(二)艺术教育在中国各级教育阶段发展失衡 |
(三)中国高水平艺术家流失海外 |
(四)艺术教育在中国各地发展水平不均 |
(五)中国家长艺术教育存在误区 |
(六)中国的艺术领域更加倾向于模仿而非创造 |
(七)高年级学生艺术表演和展示缺乏个性 |
(八)中国艺术教育注重职业教育忽视通识培养 |
第四章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
一、智能的判定与内涵 |
(一)智能的判定 |
(二)智能的内涵 |
(三)智能发展的影响因素 |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一)加德纳探索多元智能的方法 |
(二)符号系统与多元智能的关系 |
(三)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
(四)多元智能理论之于智能理论的价值 |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愿景 |
(一)以学科理解为教育目标 |
(二)承认并尊重个体差异 |
(三)重新调整课程体系 |
(四)运用情景化评估替代标准化考试,全面评价人的智能 |
(五)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师范教育 |
(六)多元智能融入社会教育 |
第五章 加德纳的创造力理论 |
一、加德纳创造力思想肇启 |
(一)加德纳缘何走上创造力研究的道路 |
(二)加德纳如何判定创造力的价值 |
二、加德纳研究创造力的策略与方法 |
(一)加德纳研究创造性活动的上层结构 |
(二)具体的研究方法 |
(三)加德纳对其他研究者创造力研究的批判 |
三、加德纳关于创造力、创造者及创造性活动的论说 |
(一)加德纳对创造力内涵及类型界定 |
(二)人的创造力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领域性 |
(三)加德纳关于创造者的分型辨类 |
(四)创造性行为(活动)的五种形式 |
(五)加德纳理解创造过程的层次 |
四、创造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
(一)创造力是升级版的智力 |
(二)多元智能中优势智能的引领 |
(三)符号系统的差异导致创造力不同 |
(四)创造力的保持是创造力发展的高起点 |
(五)创造者的自我认知和调节 |
(六)艺术与创造力的相互激荡 |
(七)教育对创造力的影响 |
(八)文化、环境差异熏染不同的创造力 |
第六章 加德纳的道德论、优善工作理论与领导力理论及教育思想的实践 |
一、道德论 |
(一)道德的本质 |
(二)道德的判定标准 |
(三)道德与智能的关系 |
(四)道德的重要性 |
(五)高校招生应把道德考虑在内 |
(六)加强德育的必要性 |
(七)后现代道德观 |
二、优善工作理论 |
(一)“优善工作项目”研究缘起及发展 |
(二)优善工作的内涵及实现 |
三、领导力理论 |
(一)领导力理论 |
(二)加德纳对教育领导提出的几点建议 |
四、加德纳教育思想的实践 |
(一)多彩光谱项目——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实践 |
(二)重点学校到重点学习社区——小学阶段的实践 |
(三)学校实用智能项目——初中阶段的实践 |
(四)多元智能理论实践矫枉 |
(五)警惕情境化评估带来的严重危险 |
(六)加德纳教育思想实践的评价 |
第七章 加德纳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
一、加德纳教育思想总论 |
(一)为理解而教的教育目标 |
(二)极富价值的艺术教育观 |
(三)个性教育的学校发展观 |
(四)全面真实的教育评价观 |
(五)面向未来的教师发展观 |
(六)尊重差异的学生观 |
(七)多样有效的教学观 |
(八)均衡设置的课程观 |
(九)为我所用的技术观 |
二、加德纳教育思想的三个转向 |
(一)研究对象的转向:从关注特殊人群到放眼全民 |
(二)研究方法的转向:从实证量化为主到融会贯通 |
(三)研究内容的转向:从质疑智能理论到拓展智能 |
三、加德纳教育思想具有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的倾向 |
(一)加德纳教育思想是有机的思想系统 |
(二)加德纳教育思想鼓励创新并且实现创新 |
(三)加德纳教育思想尊重差异倡导多元 |
(四)加德纳教育思想强调整体效能 |
(五)加德纳教育思想呼唤对世界和他者的关爱 |
(六)加德纳教育思想重视教育的生态 |
(七)加德纳教育思想把人还原为本真的人 |
四、加德纳教育思想三维结构 |
(一)时间维结构 |
(二)逻辑维结构 |
(三)知识维结构 |
第八章 加德纳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
一、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
(一)构建富有职业伦理正能量的学校 |
(二)学校教育应该增进理解 |
(三)实施个别化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
(四)注重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
(五)学校发展借鉴多元智能理论 |
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
(一)塑造优善工作的教师 |
(二)培养教师依据多元智能指导学生职业发展的能力 |
(三)培养教师教学领导力 |
三、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
(一)儿童创造力需要保持而非刻意追求 |
(二)依据优势智能发展学生创造力 |
(三)创造者本人应耐住寂寞 |
(四)重视艺术教育对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
(五)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培养创造力 |
(六)培养认同并实践职业伦理道德的学生 |
四、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
(一)家长的榜样力量 |
(二)亲子关系培养 |
(三)家长要给孩子自由创造的空间 |
(四)多元智能融入家庭教育 |
五、对增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启示 |
(一)重新认识艺术教育的价值 |
(二)促进艺术教育均衡发展 |
(三)改变艺术教育的方法 |
六、对加德纳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发展瞻望 |
结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10)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一中心三驱动四环节”模式的个案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设计 |
一、回归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
(一)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转型的理论探索 |
(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创新的政策导向 |
(三)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实践牵引 |
二、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理论建构 |
(一)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
(二)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内涵 |
(三)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特征 |
(四)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内容 |
三、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实践条件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机制 |
1.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 |
2.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与激励 |
3.反思与实践促进教师转变与更新 |
4.提升教师之间深度合作的品质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保障 |
1.平台组织与监管 |
2.制度设置与实施 |
3.物质投入与分配 |
四、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个案研究 |
(一)个案概况 |
1.学校简介 |
2.教师概况 |
(二)“一个中心” |
1.平台建设 |
2.制度保障 |
(三)“三方驱动” |
1.专家指导 |
2.学校联盟 |
3.教师团队 |
(四)“四个环节” |
1.问题分析与诊断 |
2.方案设计与启动 |
3.校本开展与监督 |
4.行动反馈与总结 |
(五)发展成效 |
1.教师教学观念更新,提升了自我规划、自主意识、发展动力 |
2.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 |
3.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创新的理解、实践有了更大变化 |
五、结语 |
(一)结论 |
1.教师自我发展意识在专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2.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高度个人化的特征 |
3.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实践有效 |
(二)反思 |
1.对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反思 |
2.对个案学校的反思 |
3.对个案研究的反思 |
(三)展望 |
1.模式的推进和完善 |
2.模式的继承与创新 |
3.模式的推广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改革创新 博学笃志——记首届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曾勇教授(论文参考文献)
- [1]魔都上海,理想之城[J]. 盒饭君,丸酱kiki,穿堂风,依然,柯柯,兮木呆,酱油捞蛋,江师兄.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1(41)
- [2]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D]. 徐锋.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3]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D]. 钱成.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
- [4]反映与建构: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D]. 赵光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5]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D]. 王平祥.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6]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 马明霞.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7]“浙派语文”特征和发展研究[D]. 徐桑桑. 浙江师范大学, 2017(07)
- [8]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为例[D]. 王荐.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9]霍华德·加德纳教育思想研究[D]. 柳世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4)
- [10]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一中心三驱动四环节”模式的个案实践[D]. 丁智林. 西南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