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维的“诗中有画”(论文文献综述)
盛誉[1](2020)在《王维诗歌与“少年精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千百年来,仿佛只有提到山水田园诗的时候,人们才会第一时间想到王维。诚然,山水田园诗是王维的代表性作品,但实际上他在诗歌上的影响远不限于这一题材,游侠、边塞等都有佳作传世。而被称为“天下文宗”、“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的王维也有着更加多维的形象,他不单单是位超脱于世外的“诗佛”。王维所处的时代盛唐,不仅是唐代的高峰,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潮。盛唐之际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鼎盛状态,也因此形成了其他时代所不能实现的盛唐气象。整个人生都在盛唐气象下成长的王维必定要受到时代的积极影响。在这个方面,林庚先生在1967年的《唐代四大诗人》中首创性地提出了“少年精神”的概念,认为唐诗,尤其是盛唐诗,具有一种少年人般蓬勃向上、积极新鲜的力量,而在解释的时候就是以王维的《陇头吟》为例。且林庚先生更在《中国文学简史》中提出“在盛唐解放的高潮中,王维主要的成就,正是那些少年心情的、富有生命力的、对于新鲜事物敏感的多方面的歌唱,那也就是当时诗歌的主流。”“少年精神”观点的提出在王维诗歌的研究上是一个新的角度。从王维诗歌中少年精神的情感类型上来看,大体可分为游侠少年的意气风发、有志之士的昂扬进取以及天才诗人的盛世豪情三部分。不同的情感类型展现了不同状态的少年意气。他有游侠少年的蓬勃气势,也为所处的时代自豪,同时也充满了为其建功立业的理想。从王维诗歌中少年精神的艺术特征上来看,他大比例的使用了“青”、“白”二色来描绘画面,从而形成了开阔、明亮的氛围和底色。这种色彩的选择对于画家王维而言,是一种习惯,更是内心积极情感、少年精神的一种折射。同时他还多次营造了“云”意象,用流动变化的云彩,营造出了希望与转机,展现了少年人般不息的意志与生机。而将王维的少年精神放置于文学史的长河之中,他上承了曹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的潇洒与壮志,下有龚自珍“寄言后世艰难子,白日青天奋臂行”的呼唤与坚持,也有着其不可取代的文学史意义。少年精神是王维诗歌中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部分,禅宗佛理之下静谧超脱的王维只是他性格和成就的一个侧面,实际上生活于盛唐时代的王维应该更加的立体、鲜活。
付骁[2](2019)在《论中国“如画”批评的历史形态与形成原理》文中研究表明"如画"最早出现于东汉,东晋之后成为古人观赏自然山水后的肯定评价。"如画"观念延伸至文学批评始于宋代,"诗中有画"是其原初形态,而批评家直接用"如画"点评诗歌的现象则大量出现在清代并延续至民国。"如画"重点在像画中的山水,强调了中国诗歌具有空间感这一突出的特征。历来对"诗中有画"的解读大多有误,对西方"Picturesque"、"Ekphrasis"和"Pictorialism"的理解与翻译也成问题。以西方相关概念作为参照,本文得出结论:自然风景是诗歌和绘画这对"姊妹艺术"的"母亲",诗歌如画的主要原因是诗人用语言描写风景并使其具有绘图似的逼真效果,诗人会不会作画和他创作的诗歌是否"如画"没有必然联系。有共同的再现对象、相同的内在结构和相等的想象效果,是诗与画能够建立隐喻关系的三个关联点。
蒋寅[3](2019)在《对王维“诗中有画”的再讨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拙文《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在《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发表以来,学界给予了热烈的关注,发表多篇商榷性的或延伸性的研究论文,我一一拜读,收获不一。今重拾旧题,补足前论,以期作出一个圆满的解释。
蒋寅[4](2019)在《对王维“诗中有画”的再讨论》文中研究表明苏轼评王维语"诗中有画"关涉中国画尤深。中国画的特殊在于它的象征意蕴即诗意。学界对"诗中有画"的争论,焦点在"画"之一字。许多人将其中的"画"理解为中国画特有的意境,不免使"诗中有画"变成"诗中有诗",落入了循环解释。苏轼评价王维的画,着眼在后者的画风具有明显的文人写意特征,不拘泥于外在的工细造型。王维诗同样以写意见长,与其画风有一致处。苏轼所洞见到的,正是王维诗对形似的超越。
罗恒宇[5](2014)在《再谈“诗中有画”——读蒋寅《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有感》文中研究表明历来的文学史都把诗中有画作为王维诗歌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放在一个非常高的地位之上。然而,在《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一文中,作者蒋寅指出"诗中有画"实际上是一个被夸大了的批评术语,并不能够代表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但是在对蒋寅先生所支持论点的各项论据进行深析时可以发现,蒋寅先生所引用的中、西方艺术论的观点进行佐证,从一开始便陷入了艺术论的迷误,由此得出的对"诗中有画"看法似乎也存在着问题。
郭小稳[6](2014)在《王维与园林》文中研究说明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全盛时期的王朝,跨越唐朝盛世的王维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大诗人,更是一位在书、画、乐、园林等方面都有丰硕成就的人。他的诗歌为人吟诵、他的画作为人模仿、他的音乐为人流传、他的园林为人游赏、他的故事为人传唱。他是一个”全面的典型”;他是一个独立的范式;他奠定了“唐音正宗”;他设计并建成了着名的文人园林——辋川别业,开辟了自然山水与文化结合的辋川模式,尝试了中国自然山水园向文人园的转型;他对后世文人园有着巨大影响。目前国内外对王维的研究集中在从文学角度去分析王维的思想和作品,并且研究得比较充分,分析得也比较透彻,研究的水平比较高,然而缺乏了从造园的角度去对王维这个造园家的研究,缺乏作为一个专业的园林设计工作者对于王维的园林观的研究。本课题就从王维的生平经历、思想转变、交游场所、个人喜恶等方面来分析那个时代的文人对园林的看法,并从他留下来的诗集、绘画、文章、园林来分析他的造园方法,系统地、元素化地分析他的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再结合诗人生活的社会背景、生平经历等来分析和研究作者的园林审美观。对造园家王维的立体化分析,让我们了解了唐朝那个时代中国园林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状况,解读了中国古典园林时期的园林建设审美与倾向,推进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丰富了中国的造园学理论,对现代的风景园林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蒋金珅[7](2013)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再认识——以画史中的王维为中心》文中认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经典命题在以往讨论中容易产生"可画"遮蔽"有画",画技遮蔽画意的情况。从唐宋画史出发,澄清解读"诗中有画"命题中误认的画技和画风影响。由王维在画史形象转变认识到"诗中有画"命题成型的历史因素,并从这转变中寻求解读这一命题的真正内涵。
玉最东[8](2012)在《王维山水诗物我关系的存在论》文中研究表明时间意象性是诗中有画,即“诗”如何说存在的表现机制,其基本特征是生和动。而生和动本身所显现的,便是被知识世界遮蔽着的整体存在,亦即被主客思维对象化所遮蔽的原初的物我关系。与传统的论述不同,本文是从存在论的层面探讨王维山水诗“诗中有画”这一传统命题的本源。结合现象学方法,通过深入的文本细读,进入艺术作品的内部,打开物我关系与诗中有画的通道,“身临其境”地再现“诗中有画”本源,集中探讨并最终揭示了王维山水诗自然、生动,即诗中有画的奥秘,即时间意象性。这一实践超越了当下关于该命题泛滥的是非之争。
袁晓薇[9](2011)在《“诗中有画”与王维诗史定位之起伏》文中研究说明"诗中有画"这一经典命题的提出对于王维诗歌接受史来说具有双重意义:虽然对扩大王维的文化影响和深入体认王维诗歌艺术特征来说是一大进步,然而这种审美阐发加深并强化了王维诗歌与传统诗教之间的隔膜和疏离,因此在以伦理政教为中心的主流诗学中并没有起到提高王维诗歌地位的实际作用,反而致使其与传统诗学典范标准之间拉开了越来越大的距离。
李光[10](2010)在《王维“诗中有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共分为三个方面,分别就王维“诗中有画”的形成原因、艺术成就和重要意义三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章即王维“诗中有画”的形成原因。以王维“诗中有画”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作为这一题材的巅峰出现于唐朝,是依照文学自身发展规律所产生的必然结果,这与王维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与王维杰出的绘画和音乐才能是密不可分的。同时,王维山水田园诗诗歌创作受到了佛禅思想极为深刻的影响。第二章即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绘画美”、“自然田园之美”、“禅意美”、“人格美”四个方面。第一,王维在其“诗中有画”的山水田园诗中,将种种绘画手法用在王维“诗中画”的创作上,表现出了鲜明的绘画美,呈现出迷人的魅力。第二,王维“诗中有画”的山水田园诗中,充满了空寂幽静的美丽山水田园景色。这首先归功于王维入禅后的与世无争、淡泊宁静的心境,也和诗人在意象上的选择把握有很大的关系。王维的众多山水诗都以“诗中有画”的写景方式呈现出了清幽淡远、空明澄澈的艺术特色,表现了“自然田园之美”。第三,佛教在唐代有了很大的发展,王维还在诗中以空与寂的境界表现出浓厚的“禅意美”。第四,王维悠游于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中,以安逸闲适的审美情趣在空灵幽远的艺术世界里树起了优雅高洁的理想人格和自由高标的人生意识。在他“诗中有画”的山水田园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超脱尘世、亲近自然和随缘任运的“人格美”。第三章即王维“诗中有画”的意义。第一,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不仅继承了前代的艺术经验,又创造了独特的风格,把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推向我国诗史的高峰。王维解决了形意不能交融的问题,并且注重情景交融、形神并重,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兴象玲珑难以句诠的境界。第二,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对于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推动形成了以王维、孟浩然为核心的山水田园诗创作团体;推动了山水诗与田园诗合并、自然美与生活美的共存;推动完成了美学风格向清淡的转变;推动了由追求形似向形神并重的转变;奠定了中国诗的体悟自然,调节性情传统;带动了诗画关系的讨论。第三,王维“诗中有画”的山水田园诗创作呈现出的澄澈明净的山水田园境界,是其对山水田园诗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承载了包括王维在内的许多封建知识分子的精神寄托,甚至对于信仰缺失、物质至上、心灵空虚的当代人陶冶性情也有很好的作用。
二、王维的“诗中有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维的“诗中有画”(论文提纲范文)
(1)王维诗歌与“少年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一)王维思想人格研究 |
(二)王维诗歌中佛学禅理研究 |
(三)王维诗歌各题材体裁专题研究 |
(四)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研究 |
(五)王维诗歌的“少年精神”研究 |
二、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盛唐气象与“少年精神” |
一、“少年精神”的提出 |
二、盛唐气象的社会性氛围 |
三、“少年精神”的个性化呈现 |
第二章 王维诗歌“少年精神”的情感类型 |
一、游侠少年的意气风发 |
二、有志之士的昂扬进取 |
三、天才诗人的盛世豪情 |
第三章 王维诗歌“少年精神”的艺术特征 |
一、色彩:开阔的“青白”色调 |
二、意象:流动的“希望之云” |
第四章 王维诗歌“少年精神”的文学史意义 |
一、对前代的继承 |
二、在后世的发展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论中国“如画”批评的历史形态与形成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代“如画”批评的回顾 |
二、关于“诗中有画”的误解与正解 |
三、从西方相关概念论析“如画” |
四、建立诗画隐喻的三个关联点 |
(一) 诗画同源 |
(二) 诗画同构 |
(三) 诗画等效 |
(3)对王维“诗中有画”的再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诗中有画”的“画”指什么? |
“诗中有画”的“画”作为王维画意 |
王维画的写意倾向 |
王维诗的写意特征 |
结论 |
(4)对王维“诗中有画”的再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诗中有画”的“画”指什么? |
二、“诗中有画”的“画”作为王维画意 |
三、王维画的写意倾向 |
四、王维诗的写意特征 |
五、结论 |
(5)再谈“诗中有画”——读蒋寅《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一、蒋寅先生怀疑的根据 |
二、蒋寅先生论述产生的疑问 |
(6)王维与园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和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问题 |
1.2.1 研究动态 |
1.2.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王维研究 |
2.1 研究对象和意义 |
2.1.1 唐朝历史的发展脉络 |
2.1.2 唐朝历史发展与王维人生起伏——王维所处的唐朝 |
2.1.3 唐朝社会发展与多才多艺的王维 |
2.2 王维的生平事迹研究 |
2.2.1 王维的生平 |
2.2.2 王维游历的地区 |
2.3 王维的思想研究 |
2.3.1 儒家思想与王维 |
2.3.2 佛家思想与王维 |
2.3.3 禅学思想与王维 |
2.3.4 道家思想与王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王维的山水诗 |
3.1 王维诗的种类和内容 |
3.2 山水诗的景观要素分析 |
3.2.1 景观要素之山水 |
3.2.2 景观要素之田园 |
3.2.3 景观要素之植物 |
3.2.4 景观要素之声音 |
3.2.5 景观要素之建筑 |
3.3 山水诗的园林活动分析 |
3.4 山水诗反映出的园林审美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王维的山水画 |
4.1 王维的画和画论 |
4.1.1 王维的山水画 |
4.1.2 王维的山水文 |
4.2 山水画中的人文要素分析 |
4.3 山水画中的景观要素分析 |
4.4 山水画中的园林活动分析 |
4.5 山水画中的空间关系分析 |
4.6 山水画反映出的园林审美观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王维的山水园——辋川别业 |
5.1 辋川别业概论 |
5.2 资料考证 |
5.2.1 蓝田县志考证 |
5.2.2 辋川人物考 |
5.2.3 辋川图考 |
5.2.4 辋川诗文考 |
5.3 辋川别业中景点的诗文解读 |
5.4 辋川别业中景点的景观要素 |
5.5 辋川别业中景点的空间关系 |
5.6 辋川别业的诗文寓意 |
5.7 辋川别业中凝聚的造园思想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王维的造园思想对后人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8)王维山水诗物我关系的存在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的提出及其范畴 |
1.3 选题意义和写作思路 |
二 诗中有画与物我关系 |
2.1 诗中有画和意境、情景交融 |
2.2 从物我关系的层面理解诗中有画 |
三 物我关系的兴现:时间意象性 |
3.1 一种对道的虚拟:从意-象到存在 |
3.2 目击道存:存在是时间的象在场 |
四 物我关系的核心:“我”在场的方式 |
4.1 诗体道 |
4.2 “我”在场的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王维“诗中有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王维"诗中有画"的形成原因 |
第一节 时代环境原因 |
第二节 绘画与音乐才能 |
第三节 佛教的影响 |
第二章 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成就 |
第一节 绘画美 |
第二节 自然田园之美 |
第三节 禅意美 |
第四节 人格美 |
第三章 王维"诗中有画"的意义 |
第一节 在山水田园诗史中的位置 |
第二节 对诗歌发展的重要作用 |
第三节 作为心灵家园的存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王维的“诗中有画”(论文参考文献)
- [1]王维诗歌与“少年精神”[D]. 盛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2]论中国“如画”批评的历史形态与形成原理[J]. 付骁. 天府新论, 2019(04)
- [3]对王维“诗中有画”的再讨论[J]. 蒋寅. 社会科学文摘, 2019(04)
- [4]对王维“诗中有画”的再讨论[J]. 蒋寅.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5]再谈“诗中有画”——读蒋寅《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有感[J]. 罗恒宇.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04)
- [6]王维与园林[D]. 郭小稳. 天津大学, 2014(05)
- [7]“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再认识——以画史中的王维为中心[J]. 蒋金珅. 中文学术前沿, 2013(01)
- [8]王维山水诗物我关系的存在论[D]. 玉最东. 云南大学, 2012(10)
- [9]“诗中有画”与王维诗史定位之起伏[J]. 袁晓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 [10]王维“诗中有画”研究[D]. 李光. 山东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