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农药微胶囊壁材料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仲法[1](2020)在《6%丙硫菌唑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小麦土传病害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小麦生产,使用杀菌剂进行种子处理已成为防治土壤真菌病害的一种普遍性措施。丙硫菌唑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广谱三唑硫酮类杀菌剂,但它对鱼类有一定的危害,导致在其使用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限制。微胶囊化技术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本文以TDI和DETA作为壁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微胶囊,并优化合成条件。将制备完成的6%丙硫菌唑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对小麦进行种子处理,完成一系列田间、室内盆栽试验。初步评价丙硫菌唑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对小麦幼苗的安全性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对小麦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概括如下:(1)6%丙硫菌唑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的研制最终配方:丙硫菌唑占比6%、乙酸乙酯占比24%、TX-18占比9%、木质素磺酸钠占比1.6%、PVA占比1.5%、DETA占比0.9%、TDI占比2%、异辛醇占比0.1%、成膜剂占比4%、着色剂占比6%。(2)6%丙硫菌唑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体系状态良好,粘度适中,稳定性较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微胶囊表征,成囊率高。通过马尔文激光粒度分布仪测量其粒径大小为d90:20.65μm,符合微胶囊标准。(3)防治效果田间试验表明6%丙硫菌唑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对小麦纹枯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对济麦22、扬麦20的小麦纹枯病防治效果分别是62.57%和59.30%,防效表现良好。与对照药剂酷拉斯与奥拜瑞的防效相当。盆栽试验表明该药剂对小麦根腐病防效试验中平均防治效果为66.15%;对小麦全蚀病防效试验中平均防治效果为57.41%;对小麦茎基腐防效试验中平均防治效果为61.20%,略高于对照药剂。(4)在室内盆栽试验不同播种深度处理组中,小麦的平均出苗率、根长、干重及鲜重均值分别为87%、6.973 cm、1.49 g、13.64g,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均值85.77%、6.95 cm、1.29 g、13.27g,均表现出促生作用;小麦的苗长均值为17.436 cm,略低于空白对照苗长均值18.77 cm。对其他田间、盆栽试验小麦苗期的综合考查结果表明,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对两个小麦品种的出苗率、根长、鲜重、干重都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对小麦的苗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药剂对小麦种子无药害,安全,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朱丹丹[2](2020)在《明胶/CMC复合凝聚核型多角体病毒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微胶囊技术是以天然或高分子材料为壁材,将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囊芯包裹起来,形成具有半透性或良好密封性球状物的一门技术。微胶囊化可以保护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囊芯物质免受影响。生物农药特别是杆状病毒由于易受外界光照、温度等变化的影响而丧失活性,将其微胶囊化后可以延长生物活性,保证药效。本文选用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作为囊芯材料,明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作为囊壁材料,茶多酚作为固化剂,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明胶/CMC-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微胶囊。分别进行单因素实验,并对微胶囊化病毒形态特征、表观形貌、包埋率、载药量、粒径、室内毒力和抗紫外性能进行测试。制备明胶/CMC-斜纹夜蛾和型多角体病毒微胶囊的最佳条件为:明胶/CMC比例为9:1,壁材浓度为1%,芯壁壁为1:2,复凝聚pH为4.67,固化时间1 h。制备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微胶囊外部形貌良好,球形度高,平均粒径为13μm,包埋率为62.53%,载药量为43.87%。微胶囊化病毒室内毒力测定显示其活性较未经处理的病毒活性损失10%。对微胶囊化病毒进行温度、紫外辐射处理和野外暴露处理,对生物活性测定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微胶囊化对提高病毒水剂/粉剂的温度耐受性没有显着影响,但提高了病毒对紫外辐射的耐受性。特别是对水剂而言,将耐受低强度(350μw/cm2)紫外线时间从474 min延长到570.4 min,30 min灭活强度从1557μw/cm2提升到2841μw/cm2。紫外辐射对病毒感染宿主整个过程的前期(2-5 d)死亡率没有显着影响。微胶囊化保持了辐射后病毒对感染后期(7-9 d)死亡率的影响,使半数致死天数提前了1-2 d。在野外暴露情况下,微胶囊化病毒在野外存活能力显着高于未包埋病毒。根据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Polyhedrin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构建了标准曲线y=-3.399x+36.089,建立了快速检测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含量的方法。通过已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斜纹夜蛾多角体病毒Polyhedrin基因的方法,对染病幼虫的中肠、血淋巴及整个虫体病毒含量进行了动态增殖监测。发现微胶囊化病毒在中肠和血淋巴组织内初期增殖速度低于未包埋病毒,但分别在染病30 h、60 h后病毒含量达到预期水平,其中每毫克中肠组织的Polyhedrin基因拷贝数平稳在在105-105.5copies内,每微升血淋巴组织内病毒含量Polyhedrin基因拷贝数波动范围为104-105 copies,整虫病毒含量则随时间呈线性增长,回归方程为y=1.392+3.231x(R=0.957)。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囊壁材料在病毒完全释放后不影响病毒在昆虫体内的的复制增殖,杀虫效果只与病毒活性有关。
李德明[3](2020)在《异丙甲草胺聚脲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和表征》文中认为异丙甲草胺作为酰胺类除草剂,其在农田中的药效很容易受到阳光,水和温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且其持效期较短。本文以异丙甲草胺原药为芯材,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所制备的聚脲为壁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异丙甲草胺聚脲微囊悬浮剂,由于聚脲微胶囊的载药量、释放性能、外貌形态及热稳定性等指标难以控制,所以本文探讨了乳化剂种类及其用量、乳化搅拌速度、固化时间及固化温度、芯材与壁材的比例等反应条件对异丙甲草胺聚脲微胶囊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差热分析仪等对异丙甲草胺聚脲微胶囊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聚脲微胶囊包封率、粒径大小和分布、表面形态及其热稳定性等的影响。一方面,利用界面聚合法,以异丙甲草胺原药为芯材,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制备出的聚脲为壁材去制备微胶囊,在乳化剂种类及其用量的实验中,当使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作为乳化剂时,其用量为4%,所制备出来的异丙甲草胺微胶囊乳液状态均一稳定,且其包封率良好(86.63%);当探讨乳化搅拌速率对聚脲微胶囊的影响时,在2000 rpm下制备出来的聚脲微胶囊粒径较小(9.42μm);固化时间为2 h,固化温度为50℃时,聚脲微胶囊干燥后成白色粉末,无黏连,在光学显微镜下异丙甲草胺聚脲微胶囊呈球状且没有破碎的微胶囊,粒径大小相对均一,制备出的聚脲微胶囊具有良好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当芯材与壁材比例为2/3时,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聚脲微胶囊粒径大小相对均一,呈球状且表面未有凹陷和褶皱,其平均粒径为8.77μm,粒径分布较窄,包封率良好(84.53%)。另一方面,采用尿素代替多元胺对所制备的异丙甲草胺聚脲微胶囊进行改良,制备了致密性良好的聚脲微胶囊,本文使用了尿素、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种水溶性单体制备异丙甲草胺聚脲微胶囊,并且用红外光谱分析仪、激光粒度分布仪、差热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发现使用尿素制备的聚脲微胶囊粒径较小且包封率良好,除此以外,尿素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和热稳定性,并且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尿素微胶囊表面光滑,没有破裂现象,几乎为球形。结果表明,用尿素制备的微胶囊具有更好的理化性能。
王亚兰[4](2020)在《9.5%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辣根素是指一类由辣根属植物中提取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主要成分为烯丙基异硫氰酸酯(Allylisothiocynate,简称AITC)。研究发现辣根素对土壤中的杂草具有效地消灭和抑制作用,其在环境中易降解,可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型的生物源除草剂。因此在本论文中拟以辣根素为芯材,二氧化硅为壁材,研究制备微胶囊悬浮剂,旨在提高辣根素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延长持效期,并解决其在使用过程中对人眼睛和皮肤具有刺激性的问题。本文主要包括如下几部分:(1)9.5%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利用正硅酸乙酯作为前驱体合成的二氧化硅作为壁材,辣根素作为芯材,以溶胶-凝胶法合成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通过对制剂稳定性、胶囊粒径大小、包封率等参数的进行比较,最终确定的最佳制备工艺如下:芯材(AITC):壁材(正硅酸乙酯)为2:1,乳化剂为农乳34#,乳化剂添加量为2%,反应温度为常温25±2℃,搅拌速度为600 rpm,反应时间为4 h,稳定剂为黄原胶,稳定剂添加量为0.2%。(2)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了辣根素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流动相V(乙腈):V(甲醇)=60:40,检测波长为191nm,柱温为30℃,流速为1mL/min,进样量10μL。辣根素浓度与峰面积的回归方程为y=81112 x+102435,R2=0.9999。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9.56%,均在70%-110%之间;标准偏差为3.30,变异系数为6.80,检测方法的精确度较高,可以采用该方法对辣根素进行检测。(3)辣根素微胶囊性能研究。对利用同样制备方法,制得的空白胶囊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胶囊壁材为二氧化硅。采用生物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对9.5%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进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胶囊形态为近球形,胶囊平均粒径约为228.50±1.73 nm,有效含量为9.51%,包封率可到达77.90%,悬浮率可到达96.40%,分散性为优级。热贮后有效成分分解率为5.39%,冷贮后有效成分分解率为3.80%,即热贮、冷贮稳定性合格。以上各指标符合对农药微胶囊悬浮剂的指标要求。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层析袋法分析AITC原油与微胶囊悬浮剂累积释放率与时间的关系,AITC在第15 h内累计释放率就达到了97.87%。而辣根素微胶囊的释放率在一周内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且随时间增加,释放量增加的速率变缓,在第7天时才达到77.72%的释放。即自制的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可有效延长制剂的持效期。(4)在室内的活性测定中,证明了辣根素对于双子叶杂草—反枝苋和马齿苋的抑制效果显着高于单子叶杂草—狗尾草、野燕麦、稗草,其中对反枝苋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佳。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明,与对照药剂市售乙草胺乳油相比较,辣根素对反枝苋种子萌发抑制效果无显着差异。因此自制的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对于反枝苋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王明浩[5](2020)在《以Pickering乳液为模板的微胶囊制备及相变和载药缓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微胶囊技术具有将物质固定化并隔离外界环境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食品和化工等领域。但是,由于传统微胶囊常以表面活性剂所稳定的乳液作为模板,由单一高分子聚合物形成囊壁,导致其热稳定性和包封率较低。本文以固体石蜡作为相变微胶囊的囊芯,溶解有苏丹红Ⅲ的液体石蜡作为载药微胶囊的囊芯,通过界面聚合法使用高岭石稳定的Pickering乳液作为模板,利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水在油水界面处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脲,同时与界面处的高岭石复合形成囊壁包封石蜡,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作为囊壁的微胶囊。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微胶囊形貌和形成机理进行表征分析。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对相变微胶囊进行热分析,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对载药微胶囊的缓释性能进行分析。获得以下结论:高岭石聚脲微胶囊具有良好的核壳结构和分散性,形貌规整为球形,微胶囊的壳层由高岭石和聚脲共同组成。通过调控IPDI的添加量可控制微胶囊的囊壁厚度,控制高岭石的添加量和调节乳化转速可调控微胶囊的粒径。当水中高岭石的添加量为2.5 wt%,乳化转速为12000 rpm时,微胶囊粒径分布为15~80μm,平均粒径为42μm。高岭石可作为乳化剂稳定高内相Pickering乳液(油相体积分数为74%以上),将其作为模板制备微胶囊,可有效提高微胶囊的产量,但微胶囊颗粒之间易发生团聚和粘连。将高岭石聚脲微胶囊中的液体石蜡替换为固体石蜡制备相变微胶囊。高岭石聚脲组成的囊壁坚固、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可满足相变材料受温度影响的体积变化。囊壁的组成中不含有任何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囊壁对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吸收和释放热量的影响很小,相变材料微胶囊化可提高热稳定性。当囊壁厚度为0.27~0.73μm时,相变潜热为175.7 J/g,包封率为85.3%,热分解温度为218℃。将固体石蜡和液体石蜡按9:1的比例混合可制备出相变点为28.6℃的低熔点混合石蜡,使用低熔点混合石蜡作为芯材制备的相变微胶囊包封率为72%。将溶解有苏丹红Ⅲ的液体石蜡包封在高岭石聚脲微胶囊中制备载药微胶囊。载药微胶囊在无水乙醇中缓释45 h后,仍有22%的苏丹红Ⅲ在微胶囊中未释放出来,苏丹红Ⅲ在微胶囊中的释放机制服从Fick型扩散。增加囊壁厚度和减少微胶囊的粒径有利于减缓苏丹红Ⅲ在微胶囊中的释放速度。
吴德东[6](2020)在《烟草和北乌头杀虫活性物质作用机制及微胶囊制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农药在森林有害生物防治中占有主导地位,其长期大量使川会引起森林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为此,开发新型生物农药来代替化学农药成为农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自然界中杀虫植物资源丰富,为植物源农药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来源,植物源农药中杀虫活性成分因具有自然降解、无残留、低毒等优势,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本论文通过北方特有有毒植物的提取物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筛选出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chb.)2 种杀虫活性显着植物;对植物活性物质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了 2种植物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了 2种植物提取物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体内酶活的作用机制,并测定主要活性成分对舞毒蛾及落叶松毛虫(Dendrloimus sperans Butler)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对2种植物提取物微胶囊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评价了 2种提取物及微胶囊剂的生物安全性。本研究可为烟草、北乌头在植物源农药及制剂开发,及其在森林虫害防治应用上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供试杀虫植物提取物最优提取方法为超声波提取法,甲醇为最优提取溶剂;烟草及北乌头提取物杀虫活性显着优于其它14种植物;烟草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51.13℃、液料比32.25:1、40.19 min,提取率为39.36%;北乌头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52.16℃、液料比31.15:1、40.72 min,提取率为23.85%。(2)烟草、北乌头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舞毒蛾3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8.62%、48.28%,杀虫活性与其它萃取物相比差异极显着;烟草提取物LC-MS分析得出,烟碱、槲皮素、香豆素为主要杀虫活性成分,烟草提取物GC-MS分析得出,丁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4-羟基-β-二氢大马酮为主要杀虫活性成分;北乌头提取物LC-MS分析得出,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为主要杀虫活性成分,北乌头提取物GC-MS分析得出,十五烷酸、邻苯二甲酸正辛酯、己二酸二辛酯为主要杀虫活性成分。(3)烟草及北乌头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舞毒蛾幼虫具有神经毒性;烟碱、乌头类生物碱等杀虫活性物质通过抑制羧酸酯酶活性,降低舞毒蛾机体解毒功能;2种药剂通过抑制舞毒蛾表皮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肪体过氧化氢酶活性,使其机体保护功能降低;2种药剂通过抑制舞毒蛾脂肪体中脂肪酶及淀粉酶活性,降低机体提供营养物质能力,抑制舞毒蛾生长发育。2种药剂可作为昆虫神经毒剂、消化酶抑制剂应用。(4)烟碱处理落叶松毛虫4龄幼虫,肠道中肠球菌属丰度显着下降,降低了机体免疫力,抑制其生长发育直至死亡。烟碱处理舞毒蛾4龄幼虫,肠道中65.85%OTU与对照菌群差异显着(P<0.05),影响舞毒蛾肠道微生物辅酶运输及次生产物分解功能,抑制了解毒酶的产生及代谢毒物能力,从而对舞毒蛾机体产生毒害。烟碱处理落叶松毛虫4龄幼虫,肠道中43.24%OTU与对照菌群差异显着(P<0.05),影响了落叶松毛虫肠道微生物细胞结构功能,使细胞储能能力降低,抑制落叶松毛虫生长。乌头碱处理舞毒蛾4龄幼虫,肠道中73.17%OTU与对照菌群差异显着(P<0.05),肠道中魏斯氏菌属丰度显着降低,影响了舞毒蛾肠道微生物的核苷酸运输功能,抑制了机体蜕皮激素合成,降低了机体蛋白产生,从而影响舞毒蛾生长。乌头碱处理落叶松毛虫4龄幼虫,肠道中24.32%OTU与对照菌群差异显着(P<0.05),肠道中沃尔巴克氏菌属丰度显着降低,影响落叶松毛虫肠道微生物的脂质运输功能,抑制了机体ATP合成功能,使机体能量供应受阻,从而抑制落叶松毛虫生长发育。(5)烟草提取物微胶囊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质量分数0.31%、芯壁比1:1.04、复凝聚时间48.10 min;北乌头提取物微胶囊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质量分数0.30%、芯壁比1:1.06、复凝聚时间48.20 min;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包埋率实测值分别为:45.98%和42.89%,与预测值相对误差均小于1%,工艺优化合理;烟草、北乌头提取物微胶囊失重显着温度分别为129.96℃、148.20 ℃,室温贮存稳定,囊芯较提取物释放延长6 d,微胶囊缓释性能显着提高;2种微胶囊对舞毒蛾LC90分别为18.363 mg/mL、35.831 mg/mL,较其提取物显着降低,微胶囊化提高了杀虫药效。(6)烟草、北乌头提取物对小鼠体重增长、肝脏蛋白含量具有抑制作用;对小鼠肝脏CarE及GSTs活性的可恢复性均优于DDVP;对昆明小鼠的LD50分别为2269 mg·kg-1、3268 mg·kg-1,属低毒,对人、畜安全;烟草、北乌头提取物及相应微胶囊剂对锦鲤的LC50均大于10.0 mg/L,4种药剂均属于低毒农药,2种微胶囊剂较其提取物对鱼类更具安全性。
余曼丽[7](2019)在《功能型农药微胶囊的制备及高效化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药为防御重大生物灾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传统农药制剂存在有机溶剂用量大、持效期短、残留高等弊端,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农业绿色植保的新要求。农药微胶囊技术由于其具有水基化、稳定性、缓释性等特点,成为近年来农药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从提高农药的叶面沉积效率、缓解长期使用单一杀菌剂容易引起的生物抗药性、开发兼具农药、化肥一体化功能的药肥复合剂的角度出发,开发了三种功能化农药微胶囊。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单宁酸的叶面亲和型农药微胶囊的研究:作物叶面疏水性是引起农药液滴跑冒滴漏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大多数作物叶片表面均具有多种疏水性的结构(如蜡质层、绒毛、乳突等)。已有研究表明,单宁酸分子结构中具有大量的疏水芳香环和多酚基团,易与多种材料产生氢键、疏水和π-π堆叠等相互作用,具有很强的黏附性。基于此,本实验选用来源广泛、生物相容性的单宁酸作为亲和性材料,与三价铁离子发生络合作用,形成单宁酸薄膜,包裹阿维菌素,制备了 3种具有不同囊壁厚度的单宁酸/醋酸淀粉/阿维菌素微胶囊(TA1-Starch-MC、TA3-Starch-MC和TA5-Starch-MC),平均粒径分别为 572 nm、1067 nm 和 1018 nm,载药量为 30-37%;微胶囊通过与蜡质层中大量的羧基、醇基、醛基和糖苷键产生氢键结合和配位作用,实现了叶面黏附性可控调控;此外,还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杀虫活性和储藏稳定性。(2)季铵盐协同增效嘧菌酯微胶囊的研究:季铵盐类化合物是一类广谱性杀菌剂,对细菌、真菌、藻类和病毒等微生物均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已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本实验利用聚多巴胺表面大量的邻苯二酚基团,通过静电作用,外接季铵盐,制备季铵盐/聚多巴胺/嘧菌酯微胶囊([N+]/PDA/PLA-MC),解决了嘧菌酯传统剂型持效期短、使用有害溶剂等问题,还有利于缓解长期使用单一杀菌剂容易引起生物抗药性问题。(3)脲醛树脂/嘧菌酯药肥复合剂的研究:化肥、农药对农业的增产丰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利用微胶囊技术,将化肥和农药合并开发兼具药、肥一体化功能的复合制剂,是化解农业增产丰收和环境污染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基于此,本实验采用一步法,让尿素和甲醛直接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脲醛树脂聚合物包裹嘧菌酯,形成脲醛树脂/嘧菌酯微胶囊(UF/Azox-MC),粒径约为2.0μm,呈表面粗糙的圆球型;该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在第13天时,累积释放百分率为49.7%;由于缓释的原因,该微胶囊对镰刀菌第6天的抑制活性略低于25%市售悬浮剂,由此推测,UF/Azox-MC对于生长期长的农业病虫害可能会有更好的抑制效果;目前,UF/Azox-MC对促进黄瓜幼苗的光合作用不显着,需要后期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
张光帆[8](2019)在《不同壁材三唑酮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农药微胶囊剂具有实现控制释放、精准释放、控制药害发生、高毒农药低毒化、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微胶囊技术是农药剂型加工的重要发展方向。三唑酮可防治小麦全蚀病、白粉病等多种病害,同时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对作物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但有报道表明,三唑酮在环境条件不利或者使用不当时,容易对作物产生药害。将三唑酮制备成微胶囊,加工成微囊悬浮剂型,不仅增加其持效期,还能预防和缓解其对作物和种子产生的副作用。本研究利用原位聚合法,分别制备了 3%三唑酮脲醛树脂微囊悬浮剂和3%三唑酮密胺树脂微囊悬浮剂,利用单因素试验法和响应面法对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进行优化,并试验了制备得到的两种壁材的3%三唑酮微囊悬浮剂对小麦全蚀病的盆栽防治效果,研究其是否缓解对小麦的药害。本研究结果如下:1.对于三唑酮脲醛树脂微囊悬浮剂,在芯材溶剂固定的前提下,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壁材用量、乳化剂种类及其用量、反应初始温度、终点pH、固化温度、转速对微囊悬浮剂包封率的影响,再采用响应面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得到3%三唑酮脲醛树脂微囊悬浮剂的最佳制备工艺:壁材用量占总体系质量32.38%,乳化剂选用10%Tween 20和5%SMA(1:1),用量2.65%,反应初始温度18℃,终点pH为3,固化温度70℃,转速800r/min。2.对于三唑酮密胺树脂微囊悬浮剂,在芯材溶剂固定的前提下,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壁材用量、乳化剂种类及其用量、反应初始温度、终点pH、固化温度、转速对微囊悬浮剂包封率的影响,再采用响应面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得到3%三唑酮密胺树脂微囊悬浮剂的最佳制备工艺:壁材用量占总体系质量36.08%,乳化剂选用10%SDBS和5%SMA(1:3),用量为2.05%,反应初始温度20℃,终点pH为5,固化温度68℃,转速800r/min。3.试验测定了制备的三唑酮微囊悬浮剂在水中的释放性能,结果显示,在测定的28天中,两种不同壁材的3%三唑酮微囊悬浮剂在水溶液中都有良好的释放效果。4.试验测定了制备的三唑酮微囊悬浮剂对小麦全蚀病的盆栽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三唑酮脲醛树脂微囊悬浮剂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可达84.62%,3%三唑酮密胺树脂微囊悬浮剂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可达86.28%。5.试验研究了制备的两种壁材的3%三唑酮微囊悬浮剂对三唑酮造成的小麦药害的缓解效果,结果显示,使用本试验制备的3%三唑酮脲醛树脂微囊悬浮剂和3%三唑酮密胺树脂微囊悬浮剂处理的小麦,其在相同有效成分剂量条件下,小麦株高和鲜重要显着高于对照药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处理。
刘欢欢[9](2019)在《蜜胺树脂基异丙草胺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和表征》文中提出农药微囊悬浮剂是一种绿色环保剂型。异丙草胺为酰胺类的芽前除草剂,微生物降解和漂移问题影响它的药效。蜜胺树脂基微囊悬浮剂的研发因成本优势备受青睐,但产品的粒径分布、包封率、载药量、释放性能及热稳定性等指标难以控制,所以进行蜜胺树脂基异丙草胺微囊悬浮剂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蜜胺树脂聚合物为壁材,异丙草胺原药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微囊悬浮剂,将制备好的微囊悬浮剂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紫外分光光度计、差式扫描热量仪、激光粒度分布仪进行表征。制备过程中不断优化制备条件,为异丙草胺的蜜胺树脂基微囊悬浮剂实现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三聚氰胺和甲醛的摩尔比(M/F)决定了反应生成蜜胺树脂的结构,实验制备不同单体比下的微胶囊并进行表征,结果说明当M/F为1/4时,制备出来的微胶囊表面形态及包封率最佳。在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实验中,实验结果表明Tween80对异丙草胺的乳化作用最好,形成的乳液稳定性好,当乳化剂选择用量为6%时制备出来的微胶囊包封率达到90.6%。当进行乳化剪切速率筛选时,实验结果说明当乳化剪切速率设置为D档(19000rpm)时,形成的乳液稳定性好,制备出来的微胶囊粒径小,粒径分布均一。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的筛选实验中,得出当固化温度为60℃条件下制备出来的微胶囊囊壁机械弹性和强度最好,干燥后不黏连,成粉末状。固化时间为2 h时,制备出来的微胶囊包封率最高。芯材和壁材用量实验结果说明芯/壁比值为1/1时,制备出来的微胶囊粒径最小,粒径分布最佳,微胶囊表面光滑且微胶囊无粘连。预聚体、壁材、微胶囊、异丙草胺原药红外分析结果表明,蜜胺树脂能够将异丙草胺原药很好包覆住。微胶囊的热重实验结果表明,芯材被壁材完美包覆,壁材热稳定性比原药更好。用蜜胺树脂包覆形成的微胶囊,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从蜜胺树脂基微胶囊的释放曲线分析,制备出来的微胶囊能持续释放接近一个月,有效延长了异丙草胺的持效性,达到了控制释放的研究目的。
程翎[10](2018)在《白术挥发油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释放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白术挥发油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抗癌、抗菌、抗氧化等多种功效,但白术挥发油有异臭,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变质、挥发,损失严重。采用微胶囊技术对白术挥发油进行包埋,可以防止或减少挥发油的挥发和氧化变质,改善口感。本实验以白术挥发油为芯材,分别采用包合络结法、喷雾干燥法和复凝聚法制备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微胶囊,以包埋率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了白术挥发油微胶囊的最佳生产工艺。采用粒度分布,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微胶囊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所制备的微胶囊在体外模拟肠胃液环境中的释放规律并建立了合适的释放动力学拟合模型,具体结果如下:水浴法制备白术挥发油-β-环糊精微胶囊的最佳工艺为:包合温度60.77℃,壁材与芯材的比为8.14:1,水与壁材比为15.29:1,包合时间为45 min,此时包埋率为51.35%;喷雾干燥法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75℃,进料速度为640 L/h,乳化剂用量为5%,芯壁比0.32,明胶含量21.13%,固形物含量29.51%,HLB为13.53,在该条件下包埋率为88.35%;复凝聚法制备白术挥发油微胶囊的最佳包埋工艺为:壳聚糖质量分数为0.898%,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2.5%,芯壁比为0.382,反应温度为45℃,此时包埋率为94.05%。与包合络结法相比较,喷雾干燥法和复凝聚法都极大地提高了白术挥发油微胶囊的包埋率,且复凝聚法反应条件温和,喷雾干燥法工艺简单,耗时短,包埋、分离提纯及干燥过程同步完成,十分简便。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三种方法都成功地将白术挥发油包埋在壁材中;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喷雾干燥法制得的微胶囊形状规则,粒径均匀且较小,表面光滑,无裂缝,复凝聚法制备的白术挥发油微胶囊表面有褶子,较为粗糙,无裂缝;粒径分析结果得出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微胶囊颗粒均匀且粒径最小,平均粒径为4.75 μm,包合络结法次之,平均粒径为357.93 μm,复凝聚法制备的微胶囊平均粒径最大,为416.28 μm;热重分析结果说明复凝聚法比喷雾干燥法制备的白术挥发油微胶囊热稳定性更好。喷雾干燥法和复凝聚法皆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在白术挥发油微胶囊不同的应用领域,可根据所需不同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两种微胶囊在体外模拟的肠胃液中的释放情况都最符合Logistic模型所代表的动力学规律,其中,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微胶囊累积释放率高于复凝聚法制备的微胶囊,且同一种微胶囊在肠液中的累积释放率皆远远高于在胃液中的累积释放率,说明微胶囊对挥发油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及缓释作用。
二、生物农药微胶囊壁材料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农药微胶囊壁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6%丙硫菌唑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的重要性 |
1.2 小麦生长及主要病害情况 |
1.2.1 小麦生长情况 |
1.2.2 主要土传病害情况 |
1.3 种子处理剂的研究进展 |
1.4 缓释型制剂 |
1.5 微胶囊技术 |
1.6 微胶囊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
1.6.1 界面聚合法的进展 |
1.6.2 原位聚合方法的研究进展 |
1.6.3 溶剂挥发法溶剂的研究进展 |
1.6.4 乳液聚合的进展 |
1.7 微胶囊壁材 |
1.8 丙硫菌唑 |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制备 |
2.1.1 主要仪器设备 |
2.1.2 主要化学试剂 |
2.1.3 微胶囊种子处理剂的助剂筛选与定量 |
2.1.4 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
2.1.5 其他药剂的制备 |
2.2 田间试验及室内盆栽试验 |
2.2.1 田间防效试验 |
2.2.2 不同浓度的药剂C、D对小麦苗期的安全性试验 |
2.2.3 室内盆栽试验 |
2.3 数据统计与处理 |
3 结果分析 |
3.1 丙硫菌唑微胶囊的制备 |
3.1.1 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的助剂筛选与定量 |
3.1.2 微胶囊的制备 |
3.1.3 微胶囊形态观测 |
3.2 田间试验调查结果 |
3.2.1 苗期田间试验调查结果 |
3.2.2 小麦纹枯病田间调查 |
3.3 盆栽试验 |
3.3.1 对小麦土传病害的室内防效试验 |
3.3.2 不同播种深度对小麦的影响 |
3.3.3 不同剂量对小麦出苗的影响 |
3.3.4 不同拌种时间对小麦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微胶囊的制备试验 |
4.2 田间试验及室内盆栽试验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明胶/CMC复合凝聚核型多角体病毒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微生物农药 |
1.2.1 真菌杀虫剂 |
1.2.2 细菌杀虫剂 |
1.2.3 线虫杀虫剂 |
1.2.4 病毒杀虫剂 |
1.3 斜纹夜蛾 |
1.3.1 形态特征 |
1.3.2 生活史与习性 |
1.3.3 发生规律 |
1.4 微胶囊 |
1.4.1 微胶囊的发展 |
1.4.2 微胶囊化的目的与意义 |
1.4.3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1.4.4 微胶囊尺寸和质量的影响因素 |
1.5 微胶囊壁材简介 |
1.5.1 明胶 |
1.5.2 羧甲基纤维素钠 |
1.5.3 茶多酚 |
1.6 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内容和创新点 |
1.6.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创新点 |
1.6.4 课题来源 |
2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微胶囊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复合凝聚物吸光度随pH变化测定方法 |
2.2.4 zeta电位的测定 |
2.2.5 复合凝聚物产率计算 |
2.2.6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提纯分离 |
2.2.7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 |
2.2.8 微病毒胶囊的制备 |
2.2.9 载药量和包埋率测定 |
2.2.10 微胶囊形态观察 |
2.2.11 室内生物毒力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明胶/CMC复合凝聚现象分析 |
2.3.2 壁材比例和pH的确定 |
2.3.3 壁材浓度的确定 |
2.3.4 形貌分析 |
2.3.5 芯壁比的确定 |
2.3.6 病毒胶囊形成过程分析 |
2.3.7 微胶囊化病毒活性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3 胶囊化斜纹微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稳定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温度处理 |
3.2.4 紫外辐射处理 |
3.2.5 野外暴露处理 |
3.2.6 生物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55 ℃水浴处理水剂/干粉病毒和微胶囊化病毒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
3.3.2 温度对不同状态病毒和微胶囊化病毒稳定性的影响 |
3.3.3 不同强度紫外辐射对病毒稳定性的影响 |
3.3.4 不同紫外辐射时间对病毒稳定性的影响 |
3.3.5 野外暴露对微胶囊化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微胶囊化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体内动态增殖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病毒基因组DNA的调取 |
4.2.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4.2.5 标准品的制备 |
4.2.6 荧光定量PCR反应 |
4.2.7 体内动态增繁殖研究中肠组织样本提取 |
4.2.8 体内动态增繁殖研究血淋巴组织样本提取 |
4.2.9 体内动态增繁殖研究整虫样本提取 |
4.2.10 总基因组DNA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病毒基因组DNA电泳及克隆测序结果 |
4.3.2 PCR产物的扩增曲线、熔融曲线和标准曲线 |
4.3.3 不同时间点单位质量中肠内病毒拷贝数变化 |
4.3.4 不同时间点单位体积血淋巴内病毒拷贝数变化 |
4.3.5 不同时间点单位质量幼虫病毒拷贝数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异丙甲草胺聚脲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和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农药剂型加工的目的和发展 |
1.2 农药微囊悬浮剂概述 |
1.3 异丙甲草胺概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聚脲微胶囊的制备和表征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方法 |
2.2.1 聚脲微胶囊的制备 |
2.2.2 聚脲微胶囊制备条件的优化 |
2.2.3 聚脲微胶囊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乳化剂种类和用量的筛选 |
2.3.2 乳化搅拌速率的优化 |
2.3.3 固化时间与温度对聚脲微胶囊的影响 |
2.3.4 不同芯材与壁材之比对聚脲微胶囊的影响 |
第三章 尿素改良聚脲微胶囊的制备及其表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结果和分析 |
3.3.1 聚脲微胶囊红外光谱分析 |
3.3.2 聚脲微胶囊粒径分析 |
3.3.3 聚脲微胶囊表面形貌分析 |
3.3.4 聚脲微胶囊包封率分析 |
3.3.5 聚脲微胶囊热重分析 |
3.3.6 聚脲微胶囊释放性能分析 |
3.4 聚脲微囊悬浮剂主要的性能指标表征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9.5%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农药微胶囊悬浮剂的概述 |
1.1 农药微胶囊悬浮剂的定义 |
1.2 农药微胶囊的特点 |
1.3 农药微胶囊研究进展 |
1.4 农药微胶囊壁材研究进展 |
1.5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2 辣根素介绍 |
2.1 辣根素的来源和组成 |
2.2 AITC的理化性质 |
2.3 辣根素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引言 |
第2章 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制备 |
1 材料 |
1.1 供试药品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工艺条件试验 |
2.2 单因素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乳化剂种类筛选 |
3.2 乳化剂用量筛选 |
3.3 芯壁比筛选 |
3.4 反应时间筛选 |
3.5 转速筛选 |
4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的性能研究 |
1 材料 |
1.1 供试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辣根素高效液相色谱(HLPC)检测方法 |
2.2 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的性能表征 |
2.3 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释放性能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AITC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建立 |
3.2 形态与红外光谱 |
3.3 质量指标 |
3.4 释放性能研究 |
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9.5%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的除草效果评价 |
1 材料 |
1.1 供试药剂 |
1.2 供试杂草 |
2 实验方法 |
2.1 辣根素除草活性试验 |
2.2 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的室内药效试验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辣根素对不同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 辣根素毒力回归方程 |
3.3 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室内药效实验 |
4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以Pickering乳液为模板的微胶囊制备及相变和载药缓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微胶囊的介绍 |
1.2.1 微胶囊的概念及应用 |
1.2.2 微胶囊的制备 |
1.3 Pickering乳液 |
1.3.1 乳液的概念 |
1.3.2 Pickering乳液 |
1.3.3 高岭石在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 |
1.4 Pickering乳液在微胶囊制备上的应用 |
1.5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实验条件和表征方法 |
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
2.2 材料表征 |
第3章 以高岭石稳定Pickering乳液为模板制备微胶囊 |
3.1 制备方法 |
3.1.1 高岭石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3.1.2 高岭石聚脲微胶囊的制备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微胶囊的形貌特征 |
3.2.2 Pickering乳液特征对微胶囊的影响 |
3.2.3 高内相Pickering乳液制备微胶囊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相变性能研究 |
4.1 制备方法 |
4.1.1 低熔点石蜡的制备 |
4.1.2 高岭石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4.1.3 高岭石聚脲相变微胶囊的制备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相变微胶囊的形貌分析 |
4.2.2 相变微胶囊的相变点和相变潜热分析 |
4.2.3 相变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载药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研究 |
5.1 制备方法 |
5.1.1 微胶囊芯材的制备 |
5.1.2 高岭石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5.1.3 高岭石聚脲缓释微胶囊的制备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IPDI添加量对微胶囊缓释性能的影响 |
5.2.2 载药微胶囊的粒径分布对缓释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烟草和北乌头杀虫活性物质作用机制及微胶囊制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有毒植物资源的研究进展 |
1.2.1 有毒植物的种类 |
1.2.2 有毒植物的分布 |
1.2.3 有毒植物的应用 |
1.3 有毒植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
1.3.1 植物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 |
1.3.2 植物活性物质的成分分析 |
1.3.3 植物活性物质的杀虫作用机理 |
1.4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
1.4.1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 |
1.4.2 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 |
1.4.3 植物源除草剂的研究 |
1.5 农药微胶囊的制备与应用 |
1.5.1 农药微胶囊的制备 |
1.5.2 农药微胶囊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有毒植物杀虫活性物质提取方法筛选及工艺优化 |
2.1 供试材料与仪器 |
2.1.1 供试植物 |
2.1.2 供试昆虫 |
2.1.3 供试试剂 |
2.1.4 主要实验仪器 |
2.2 研究方法 |
2.2.1 植物活性物质的提取 |
2.2.2 16种植物提取物杀虫活性比较 |
2.2.3 烟草、北乌头提取物提取工艺优化 |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方法提取试验结果 |
2.3.2 不同提取溶剂对提取率的影响 |
2.3.3 16种植物提取物杀虫活性分析 |
2.3.4 烟草提取物提取工艺优化 |
2.3.5 北乌头提取物提取工艺优化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烟草、北乌头提取物杀虫活性成分分析 |
3.1 供试材料与仪器 |
3.1.1 供试植物 |
3.1.2 供试昆虫 |
3.1.3 供试药品及试剂 |
3.1.4 主要实验仪器 |
3.2 研究方法 |
3.2.1 2种植物的活性物质提取及分离 |
3.2.2 毒力测定 |
3.2.3 2种提取物的LC-MS分析 |
3.2.4 2种提取物的GC-MS分析 |
3.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2种植物不同萃取物含量分析 |
3.3.2 毒力测定结果 |
3.3.3 LC-MS结果分析 |
3.3.4 GC-MS结果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烟草及北乌头提取物对舞毒蛾酶活的作用机制 |
4.1 供试材料与仪器 |
4.1.1 供试植物 |
4.1.2 供试昆虫 |
4.1.3 供试试剂 |
4.1.4 主要实验仪器 |
4.2 研究方法 |
4.2.1 毒力测定 |
4.2.2 舞毒蛾6种酶活力的测定 |
4.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胃毒毒力 |
4.3.2 2种药剂对舞毒蛾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
4.3.3 2种药剂对舞毒蛾乙酰胆碱酯活性的影响 |
4.3.4 2种药剂对舞毒蛾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3.5 2种药剂对舞毒蛾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4.3.6 2种药剂对舞毒蛾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
4.3.7 2种药剂对舞毒蛾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烟碱、乌头碱对2种鳞翅目害虫肠道菌群的影响 |
5.1 供试材料与仪器 |
5.1.1 供试昆虫 |
5.1.2 供试试剂 |
5.1.3 主要实验仪器 |
5.2 研究方法 |
5.2.1 毒力测定 |
5.2.2 肠道微生物16S rDNA测序 |
5.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毒力测定结果 |
5.3.2 数据充分性分析 |
5.3.3 肠道微生物种类分析 |
5.3.4 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
5.3.5 肠道微生物菌群相对丰度与烟碱、乌头碱的相关性 |
5.3.6 肠道微生物群落功能预测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烟草、北乌头提取物微胶囊制备工艺及性能分析 |
6.1 供试材料与仪器 |
6.1.1 供试植物 |
6.1.2 供试昆虫 |
6.1.3 供试试剂 |
6.1.4 主要实验仪器 |
6.2 研究方法 |
6.2.1 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 |
6.2.2 微胶囊表征及性能测定 |
6.2.3 2种提取物及微胶囊的毒力测定 |
6.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北乌头提取物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分析 |
6.3.2 烟草提取物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分析 |
6.3.3 2种微胶囊形貌及粒径分析 |
6.3.4 2种提取物及微胶囊红外分析 |
6.3.5 2种提取物及微胶囊热稳定性分析 |
6.3.6 2种提取物及微胶囊缓释性分析 |
6.3.7 毒力测定结果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烟草、北乌头提取物及微胶囊生物安全性评价 |
7.1 供试材料与仪器 |
7.1.1 供试动物 |
7.1.2 供试试剂 |
7.1.3 供试药液 |
7.1.4 主要实验仪器 |
7.2 研究方法 |
7.2.1 小鼠的急性毒性测定 |
7.2.2 小鼠体重及脏器指数测定 |
7.2.3 小鼠肝脏解毒酶活测定 |
7.2.4 锦鲤的急性毒性测定 |
7.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7.3.2 2种提取物对小鼠体重及脏器的影响 |
7.3.3 2种提取物对小鼠肝脏蛋白含量的影响 |
7.3.4 2种提取物对小鼠肝脏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7.3.5 锦鲤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功能型农药微胶囊的制备及高效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农药微胶囊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1.2 微胶囊芯材及壁材分类 |
1.2.1 微胶囊芯材分类 |
1.2.1.1 液体囊芯微胶囊 |
1.2.1.2 固体囊芯微胶囊 |
1.2.2 微胶囊壁材的分类及选择 |
1.2.2.1 微胶囊壁材的分类 |
1.2.2.2 微胶囊壁材的选择 |
1.3 农药微胶囊化方法 |
1.3.1 物理法 |
1.3.2 物理化学法 |
1.3.3 化学法 |
1.3.3.1 界面聚合法 |
1.3.3.2 原位聚合法 |
1.3.4 难溶性固体农药微胶囊化方法 |
1.3.5 控制释放新技术 |
1.4 农药微胶囊剂型现存的不足与发展方向 |
第二章 基于单宁酸的叶面亲和型微胶囊的高效沉积调控机制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及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单宁酸/醋酸淀粉/阿维菌素微胶囊的制备 |
2.3.2 叶面亲和型单宁酸/醋酸淀粉/阿维菌素微胶囊的叶面黏附性 |
2.3.3 单宁酸/醋酸淀粉/阿维菌素微胶囊的缓释性能 |
2.3.4 单宁酸/醋酸淀粉/阿维菌素微胶囊的室内毒力测试结果 |
2.3.5 单宁酸/醋酸淀粉/阿维菌素微胶囊的储藏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季铵盐协同增效嘧菌酯微胶囊的抑菌性能研究 |
3.1 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季铵盐/聚多巴胺/嘧菌酯微胶囊的制备 |
3.2.2 微胶囊的形貌表征及其表面电位的测量 |
3.2.3 载药量 |
3.2.4 微胶囊的释放行为 |
3.2.5 荧光标记检测微胶囊的叶面滞留量 |
3.2.6 室内抑菌活性测试 |
3.2.7 不同储存温度下微胶囊的稳定性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微胶囊的形态表征 |
3.3.1.1 不同制备方法对微胶囊微观形态的影响 |
3.3.1.2 多巴胺加入量对微胶囊微观形态的影响 |
3.3.2 微胶囊的性能表征 |
3.3.2.1 微胶囊的缓释行为 |
3.3.2.2 微胶囊的叶面滞留行为 |
3.3.2.3 微胶囊的抑菌活性 |
3.3.2.4 微胶囊的储存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脲醛树脂/嘧菌酯微胶囊药肥复合剂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
4.1 试剂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脲醛树脂/嘧菌酯微胶囊的制备 |
4.2.2 形态表征 |
4.2.3 缓释性能分析 |
4.2.4 室内抑菌活性的测定 |
4.2.5 黄瓜幼苗的培养 |
4.2.6 脲醛树脂/嘧菌酯微胶囊对黄瓜光合作用的影响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工艺参数对UF/Azox-MC的影响 |
4.3.2 脲醛树脂/嘧菌酯微胶囊的缓释效果 |
4.3.3 嘧菌酯/脲醛树脂微胶囊的抑菌活性 |
4.3.4 脲醛树脂/嘧菌酯微胶囊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不同壁材三唑酮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控制释放技术 |
1.1.1 控制释放技术概念 |
1.1.2 控制释放技术的分类 |
1.1.2.1 物理法控制释放体系 |
1.1.2.2 化学法控制释放体系 |
1.1.3 控制释放技术在农药中的应用 |
1.1.4 控制释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1.4.1 存在的问题 |
1.1.4.2 发展趋势 |
1.2 微胶囊技术 |
1.2.1 微胶囊技术概述 |
1.2.2 农药微胶囊剂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
1.2.3 农药微胶囊芯材和壁材的分类 |
1.2.3.1 微胶囊芯材 |
1.2.3.2 微胶囊壁材 |
1.2.4 农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1.2.4.1 原位聚合法 |
1.2.4.2 溶剂挥发法 |
1.2.4.3 相分离法 |
1.2.4.4 界面聚合法 |
1.3 三唑酮概述 |
1.4 响应面分析法 |
1.4.1 响应面分析法概述 |
1.4.2 响应面分析法原理及特点 |
1.4.3 响应面分析法的应用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药品 |
3.1.2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三唑酮微囊悬浮剂的制备 |
3.2.1.1 三唑酮脲醛树脂微囊悬浮剂的制备 |
3.2.1.2 三唑酮密胺树脂微囊悬浮剂的制备 |
3.2.2 制备工艺条件的确定 |
3.2.2.1 三唑酮微囊悬浮剂制备工艺优化单因素试验 |
3.2.2.2 响应面法试验 |
3.2.3 农药微囊悬浮剂质量指标的测定 |
3.2.3.1 微胶囊形态观察和粒度测定 |
3.2.3.2 微囊剂包封率的测定 |
3.2.3.3 微胶囊释放性能测定 |
3.2.3.4 微囊悬浮剂悬浮率测定 |
3.2.4 微囊悬浮剂小麦全蚀病的室内防效及药剂对小麦的药害检测 |
3.2.4.1 微囊悬浮剂小麦全蚀病的盆栽防治效果 |
3.2.4.2 微囊悬浮剂对三唑酮产生小麦药害的缓解 |
3.3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脲醛树脂三唑酮微囊悬浮剂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 |
4.1.1 脲醛树脂三唑酮微囊悬浮剂制备工艺条件的单因素试验 |
4.1.1.1 脲醛树脂微胶囊乳化剂的选择 |
4.1.1.2 脲醛树脂微胶囊壁材用量的选择 |
4.1.1.3 脲醛树脂微胶囊乳化剂用量的选择 |
4.1.1.4 脲醛树脂微胶囊反应初始温度的选择 |
4.1.1.5 脲醛树脂微胶囊终点pH的选择 |
4.1.1.6 脲醛树脂微胶囊固化温度的选择 |
4.1.1.7 脲醛树脂微胶囊转速的选择 |
4.1.1.8 脲醛树脂微囊分散剂的选择 |
4.1.1.9 脲醛树脂微囊增稠剂的选择 |
4.1.1.10 脲醛树脂微囊防冻剂的选择 |
4.1.2 脲醛树脂三唑酮微囊悬浮剂制备工艺条件的响应面试验 |
4.1.2.1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 |
4.1.2.2 响应面方差分析及结果 |
4.1.2.3 响应面分析 |
4.1.2.4 结果验证 |
4.1.2.5 3%三唑酮脲醛树脂微囊悬浮剂优化配方 |
4.2 密胺树脂三唑酮微囊悬浮剂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 |
4.2.1 密胺树脂三唑酮微囊悬浮剂制备工艺条件的单因素试验 |
4.2.1.1 密胺树脂微胶囊乳化剂种类的选择 |
4.2.1.2 密胺树脂微胶囊壁材用量的选择 |
4.2.1.3 密胺树脂微胶囊乳化剂用量的选择 |
4.2.1.4 密胺树脂微胶囊反应初始温度的选择 |
4.2.1.5 密胺树脂微胶囊终点pH的选择 |
4.2.1.6 密胺树脂微胶囊固化温度的选择 |
4.2.1.7 密胺树脂微胶囊转速的选择 |
4.2.1.8 密胺树脂微胶囊分散剂的选择 |
4.2.1.9 密胺树脂微胶囊增稠剂的选择 |
4.2.1.10 密胺树脂微胶囊防冻剂的选择 |
4.2.2 密胺树脂三唑酮微囊悬浮剂制备工艺条件的响应面试验 |
4.2.2.1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 |
4.2.2.2 响应面方差分析及结果 |
4.2.2.3 响应面分析 |
4.2.2.4 结果验证 |
4.2.2.5 3%三唑酮密胺树脂微囊悬浮剂优化配方 |
4.3 三唑酮微囊悬浮剂释放速率的测定 |
4.4 三唑酮微囊悬浮剂对小麦全蚀病的盆栽防治效果 |
4.5 微囊悬浮剂对三唑酮产生小麦药害的缓解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单因素试验结论 |
5.1.1.1 乳化剂种类 |
5.1.1.2 壁材用量 |
5.1.1.3 乳化剂用量 |
5.1.1.4 反应初始温度 |
5.1.1.5 终点pH |
5.1.1.6 固化温度 |
5.1.1.7 转速 |
5.1.1.8 分散剂 |
5.1.1.9 增稠剂 |
5.1.1.10 防冻剂 |
5.1.2 响应面试验 |
5.1.3 小麦全蚀病的防效 |
5.1.4 小麦的药害检测 |
5.2 讨论 |
5.2.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5.2.2 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
5.2.3 微囊悬浮剂的是释放性能结果分析 |
5.2.4 两种药剂对小麦全蚀病的盆栽试验防治效果及药害缓解分析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9)蜜胺树脂基异丙草胺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和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文献综述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三聚氰胺甲醛摩尔比例的筛选 |
3.2 乳化剂种类和用量的筛选 |
3.3 剪切速率的筛选 |
3.4 固化时间和固化温度的筛选 |
3.5 芯壁比例的筛选 |
3.6 微胶囊FT-IR分析 |
3.7 微胶囊热重分析 |
3.8 异丙草胺微胶囊的释放性能研究 |
3.9 微囊悬浮剂主要的性能指标表征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白术挥发油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释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术简介 |
1.2 白术的有效成分 |
1.3 白术挥发油的药理作用 |
1.3.1 抗肿瘤作用 |
1.3.2 健脾胃作用 |
1.3.3 抗氧化作用 |
1.4 微胶囊技术简介 |
1.5 微胶囊化的目的和意义 |
1.6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1.6.1 界面聚合法 |
1.6.2 原位聚合法 |
1.6.3 分子包埋法 |
1.6.4 锐孔-凝固浴法 |
1.6.5 复凝聚法 |
1.6.6 喷雾干燥法 |
1.7 微胶囊的壁材分类 |
1.7.1 天然高分子材料 |
1.7.2 合成高分子材料 |
1.7.3 无机材料 |
1.8 微胶囊的应用领域 |
1.8.1 微胶囊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
1.8.2 微胶囊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1.8.3 微胶囊在农业的应用 |
1.8.4 微胶囊在纺织业的应用 |
1.9 研究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9.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9.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包合络结法制备白术挥发油微胶囊 |
2.1 试剂与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方法 |
2.2.1 白术挥发油微胶囊的制备 |
2.2.2 微胶囊包埋率的测定 |
2.2.3 微胶囊制备的单因素实验 |
2.2.4 微胶囊制备的优化实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包埋方法的选择 |
2.3.2 单因素实验结果 |
2.3.3 优化实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喷雾干燥法制备白术挥发油微胶囊 |
3.1 试剂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方法 |
3.2.1 微胶囊包埋率的测定 |
3.2.2 壁材的选择 |
3.2.3 单因素实验 |
3.2.4 响应面法优化试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2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凝聚法制备白术挥发油微胶囊 |
4.1 试剂与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方法 |
4.2.1 微胶囊的制备 |
4.2.2 微胶囊包埋率的测定 |
4.2.3 固化剂及固化条件的选择 |
4.2.4 单因素试验 |
4.2.5 响应面法优化试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固化剂的选择 |
4.3.2 单因素试验 |
4.3.3 响应面法优化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胶囊的表征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2 方法 |
5.2.1 粒度分布测定 |
5.2.2 微胶囊扫描电镜 |
5.2.3 红外光谱检测 |
5.2.4 热重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包合络结法制备的微胶囊表征结果 |
5.3.2 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微胶囊表征结果 |
5.3.3 复凝聚法制备的微胶囊表征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微胶囊体外释放模拟试验 |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1.1 实验试剂 |
6.1.2 实验仪器 |
6.2 方法 |
6.2.1 模拟胃肠液的配制 |
6.2.2 实验方法 |
6.2.3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微胶囊在胃液中的释放曲线拟合 |
6.3.2 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微胶囊在肠液中的释放曲线拟合 |
6.3.3 复凝聚法制备的微胶囊在胃液中的释放曲线拟合 |
6.3.4 复凝聚法制备的微胶囊在肠液中的释放曲线拟合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四、生物农药微胶囊壁材料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6%丙硫菌唑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的初步研究[D]. 仲法.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2]明胶/CMC复合凝聚核型多角体病毒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朱丹丹.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
- [3]异丙甲草胺聚脲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和表征[D]. 李德明.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2)
- [4]9.5%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王亚兰. 西南大学, 2020(01)
- [5]以Pickering乳液为模板的微胶囊制备及相变和载药缓释性能研究[D]. 王明浩.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6]烟草和北乌头杀虫活性物质作用机制及微胶囊制剂的研究[D]. 吴德东.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7]功能型农药微胶囊的制备及高效化利用研究[D]. 余曼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5)
- [8]不同壁材三唑酮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张光帆.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6)
- [9]蜜胺树脂基异丙草胺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和表征[D]. 刘欢欢.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10]白术挥发油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释放特性研究[D]. 程翎.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