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图书馆学的理念与方法

抽象图书馆学的理念与方法

一、抽象图书馆学的理念与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杨国立[1](2019)在《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军民情报学融合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相统一的战略环境倒逼的结果,是中国情报学特色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均认识到了双方融合的重要性,并在研究成果、项目研究、学术会议中逐渐体现出来。然而,当前对于军民情报学融合的认识和研究一直试图突破体制和机制障碍以及情报秘密属性限制等因素的阻碍,然而,这样的阻碍在短期内难以克服,为了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需要人们改变思路,另辟蹊径。学科发展中的融合本该是水到渠成,但是军、民情报学多年的平行发展与范式冲突导致两者融合为大一统的情报学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当下,比较可行的举措是通过军、民情报学的跨界交流与融合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提供基础生长环境。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学术交流和情报学发展本质规律出发,充分发挥“无形学院”的自觉行为,在学者和学术团体自发行动下推进军民情报学的融合。相较于“他组织”而言,自发行动可能更为有效。例如,相比于“他组织”下的《国家情报法》而言,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所展开的各种自发的学术交流对于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军民情报融合”无外乎两种途径,以情报工作的融合促进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以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推动情报工作、情报体制的融合。前者难度较大,军民情报融合目前宜选择第二种融合路径。相比于体制、机制等建设而言,以学术共同体的自我觉醒和自发行为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合模式。为了使学术共同体的行动更科学、更有效,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军民情报学的融合进行指导,“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突变论)有助于深刻揭示军民情报学融的基本机理。另外,有融合就会有分离,在认可他们之间存在分离基础上,控制他们之间不合理的分离,使这些不合理的分离逐渐走向交叉、融合,这是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核心。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首先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必要性问题。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这一问题。总体上,军民情报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体现情报学社会价值、彰显情报学社会地位的关键,是进行中国特色情报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其次,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本文的第四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的条件方法论、协同学理论的动力学方法论和突变论的途径方法论系统分析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主要运用系统观,对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中涉及的各要素及其关系以及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结构等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关键要素(例如,作为序参量的情报文化、作为主控制变量的需求牵引力等)在融合中的作用以及多角度的要素融合层次性(例如,要素协同—体系协同—范式协同等)进行分析。最后,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如何推进,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本文的第五章在第四章论述的基础上,依据“新三论”提供的方法论,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回答。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着力点主要围绕强化双方共通的基础和控制两者之间不合理的分离这两个方面。针对这两个着力点,本文提出信息流控制、竞合管理和发展路径三个方面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策略。三类策略中,发展路径建设是重点,它具有综合性和逻辑完整性,主要包括目标、出发点、路线、方向与动力和保障;信息流控制和竞合管理包含在发展路径中的各个环节中,其中,信息流控制主要包括信息流控制渠道、信息流控制机制和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竞合管理主要包括要素层面竞合管理、关系层面竞合管理和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王浩[2](2014)在《传承与突破: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近30年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学术论着数量增长很快,研究水平有所提高,应用创新等增多,但从总体上看,图书馆学研究质量的提高与论着数量的快速增长并不同步。面对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学研究质量的提高和学术创新更为迫切和必要。为了解决图书馆学学术创新,尤其是重大创新较少的问题,必须夯实学科基础,明晰学术规范。然而,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研究和践行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原因何在?应采取哪些对策?这些问题还没有被系统研究过。有鉴于此,本文特对这些问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学术规范是学术共同体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参与制定的有关各方共同遵守的有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各种准则和要求,是整个学术共同体在长期学术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概括。学术规范是与学术研究活动相伴而生、相随而行的,图书馆学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存在着自身的学术规范,它是图书馆学学术秩序得以健康维持的基本法则。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作为图书馆学界的基本理念和共同认同,蕴涵于图书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是图书馆学研究的基石。目前学界对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研究呈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分别从不同的研究视角论证图书馆学学术规范。总体而言,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研究内容大体包括学术道德层面、学术运作层面、学术法规层面,体现在科研的价值取向、内容和技术标准、法律界限等焦点问题上,涵盖学术研究活动的各主要环节,包括研究基本规范、研究程序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成果撰写规范、引文规范、署名规范、学术评价规范与学术批评规范等内容。本文的研究按照逻辑次序展开,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调查法等来研究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相关命题,主要立足解决以下关键难点问题:着重在理论上探讨了图书馆学学术规范和学术创新的基本概念、核心要素和相关命题,论述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理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来综合分析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理论框架。在实践上为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言。从总体上依次论述了本文研究的问题、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指出当前研究的空白和薄弱之处,同时提出了本文采用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本章主要分析了图书馆学学术规范和学术创新的基本概念,并阐述了图书馆学学术规范涉及到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图书馆学学术创新和学术规范的关系。第三章,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现状问卷与访谈调查分析。本章结合前面的理论论述内容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开展了实地调查和专家访谈,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图书馆学期刊论文撰写规范文本调查分析。本章抽样调查了国内外部分图书馆学学术期刊登载的研究型论文的撰写规范情况,主要查看论文的文摘、关键词、文献综述的撰写和文后参考文献的着录是否规范,并对国内外期刊论文的规范情况做了对比分析。第五章,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成就、失范表现及其原因分析。本章在上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所取得的进展、失范的主要表现形式,并深入分析了其原因。第六章,图书馆学学术规范内容阐释。本章重点阐述了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研究规范、研究程序规范、写作规范、引文规范、成果发表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学术评价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等。第七章,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实施对策与建议。本章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学学术规范和学术创新建设的原则,总结出图书馆学学术规范和学术创新实现的具体途径和具体对策,以期为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践行和学术创新提供借鉴。第八章,结论和展望。本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归纳了本文的主要学术创新之处,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内容。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研究有助于营造公平合理的学术环境、提升研究水平和效率、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建设、培养学术新人的规范意识、扩大国际学术同行交流。图书馆学学术规范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有机体,涉及到研究主体的基本价值观、研究形式的技术规范、研究内容的实质规范,具体说来,包括了学科基本概念和术语规范、学术原理命题规范、学科方法规范、职业伦理规范等。本文的研究是对这些规范内容的提炼总结,通过分析这些规范的理论研究视域和建设策略,来达到对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深入认识。图书馆学学术规范深远地影响着学术交流、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学术交流应当言之有物,论证有据,令学术同行共享各自的研究经验,启迪新的学术思想火花,所有这些均取决于遵守学术规范的程度。学术积累对一门学科的健康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学术规范要求这种学术积累必须来自于各种大大小小的创新,避免无意义的重复研究。学术规范并不是限制学术研究中的创新,恰好相反,而是合理调整学术创新的途径,明确研究中的创新宗旨,促进真正的学术创新。图书馆学学术规范只是一个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图书馆学研究的创新,规范与创新,两者相得益彰。提倡学术规范,并不是扼杀创新,而是为创新树立一个公认的行为准则,避免创新走弯路。进行创新的同时,也是对现有学术规范的一种检验,如果实践证明现有的学术规范会阻碍创新,那么就应当修正那些不合理的学术规范。总之,学术规范和创新两者不可偏废,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推动着彼此的良性发展。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发展过程呈现出问题——创新——确立规范——新问题——再创新——再规范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此循环反复,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相关研究才能从低级走向高级,逐步完善。调查发现,目前相当多的研究人员对图书馆学的研究步骤、写作要领、引文选择、学术批评和评价规范、学术道德、学术法规等认知有限,有的甚至一无所知,迫切需要高度重视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知识的研究与传播。国外有关学术规范和学科方法论的研究水平高于国内,尤其是在各种规范文本的研制与编写方面,也有必要广泛涉猎和借鉴国外有关成果,以期不断改进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本研究发现,图书馆学学术规范至少包括8大规范。这些规范既有与其他学科共有的通用性规范,亦有其个性化规范。不论是通用还是个性规范都对图书馆学的学术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图书馆学学术共同体必须从外部与内部两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研究与传播,加强对研究人员,尤其是青年学者、研究生等的学术训练和研究伦理教育,回归学术研究的本质,不搞无意义的重复研究和平庸研究,更不能搞虚假研究,确实促进图书馆学知识增量,不断提高图书馆学学科成熟度。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较系统地研究了图书馆学学术规范和学术创新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规范与创新的关系;较完整地提出了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基本内容;较详细地摸清了图书馆学研究遵守学术规范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确立与完善,学术创新的实现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其所处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反映出一定地域、时间和空间里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对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多样性的研究,有助于学术的发展与繁荣,从而有助于在图书馆学学术规范和学术创新的认知上更加接近其真理。

王杉[3](2012)在《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去抽象化”研究的思考》文中提出有关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体系、学科性质等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图书馆学的研究热点,然而对它们的抽象概念和抽象方法研究上却有着过度抽象的倾向。因此适度"去抽象概念"研究很有必要,适度"去抽象方法"的研究也很有必要。在研究中要兼顾"抽象原则"的具体性和实践性,这是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抽象概念和抽象方法,进行适度"去抽象化"研究的一个必要的参考点。

李文进[4](2010)在《论图书馆学理论创新研究方法论中的简约法》文中研究表明图书馆学方法论,就是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理论,是图书馆学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图书馆学的理论创新需要简约法,它具有如下几个特征:具体性、通约性和清晰性;图书馆学理论创新要力避繁琐,崇尚简约,避免概念的过度泛化和方法的过度抽象;简约法的原则与要求:学风上的自律意识、术语上的规范意识和研究中的效率意识。

肖勇[5](2009)在《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科存在与学科关系(下)——基于我国图书馆学与西方图书信息学内在关系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

戎军涛[6](2007)在《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史研究》主要研究中国大陆20世纪以来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进展情况,通过历史文献、档案调查法系统搜集、整理20世纪以来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史上的学术研究成果,包括各种理论、学说、流派、史实、人物等资料,对其进行分类、比较、归纳,梳理其发展的脉络体系,总结其发展的内在规律、特点,为中国理论图书馆学发展提供历史基础。本文将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史分为四个时期予以论述。20世纪初——40年代为中国图书馆学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总体来说是经验描述研究多于抽象研究,模仿研究大于创新研究,微观研究多于宏观探讨,强调图书馆学的致用性。但不容置疑的是这一时期,中国的图书馆学的研究体制已形成,学科体系初步形成,从此图书馆学理论学者们开始了艰难而曲折的理论探索。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为中国图书馆学的曲折前进时期。建国后一直到改革前的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可以说曲折大于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图书馆学主要是模仿苏联,批判欧美,强调阶级性,理论创新成果不多,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使得中国的图书馆学理论的发展步履蹒跚,谈不上真正的发展。直到文革结束后,中国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才迎来了自己真正全面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为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变革时期。八十年代的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不断引入国外图书馆学研究成果和其它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丰富自身研究内容,深入探讨学科内涵及理论体系,突破了只在图书馆内部进行微观考察的局限,着眼于置身整个社会系统,不断扩大图书馆学研究领域,更加关注研究图书馆领域中的宏观现实问题,经过理论变革逐步摆脱了传统图书馆学的经验描述模式,过渡到了具有科学理性精神的现代图书馆学。20世纪90年代初——今为中国图书馆学变革中平稳前进时期。经过90年代的学术反思,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重新升温。在信息技术影响下,人们将研究空间拓展到了信息、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等领域,开始从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高度去审视图书情报机构。同时同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更加注重思辨色彩,体现出人文关怀,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传统图书馆学已经开始向现代图书馆学过渡。本文在系统梳理20世纪以来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主要规律及今后发展趋势。通过对20世纪以来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的研究,本文总结出了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书馆学理论发展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图书馆事业发展实践决定着图书馆学理论的发展;理论变革时期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繁荣时期;学术交流是图书馆学理论发展的必要条件;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历程遵循螺旋式上升规律。21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呈现跨学科发展趋势;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理论格局从多元化到一元化;凸现人文色彩,平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关系;体现民族特色的中国本土化趋势。

蒋永福[7](2006)在《对当前图书馆学话语的批判与解构》文中提出文章对当前的三种图书馆学话语特征进行了批判。这三种话语特征分别是:自由理念缺失、制度研究落后、"抽象图书馆学"受到非理性指责。

刘明[8](2006)在《“抽象图书馆学”何以招致置疑》文中研究指明“抽象图书馆学”提出者就大家的置疑而做了回应。这些回应没有“锁定”问题,因而难以让人信服。“抽象图书馆学”招致置疑的主要原因是其内在资源建设的根基不牢,缺少哲学品位,缺乏实证研究。

屈文[9](2005)在《图书馆学的理论创新与简约性原则要求》文中研究指明论述了有关图书馆学的理论创新问题,对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简约性原则做了简要概述。结合图书馆学理论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图书馆学的理论创新明显缺乏时代的简约性,而简约性原则是图书馆学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

王梅[10](2005)在《再论图书馆哲学研究的人文转向》文中研究说明首先论述了图书馆哲学研究人文转向的现实必要性,然后提出图书馆哲学研究的人文转向何以之难和图书馆的科技与人文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最后指出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本土化的图书馆学正是我们图书馆学哲学研究人文转向的目标。

二、抽象图书馆学的理念与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抽象图书馆学的理念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
        1.4.1 论文结构
        1.4.2 研究创新
    1.5 研究问题界定
        1.5.1 研究对象界定
        1.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军、民情报的定位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军事情报学研究
        2.1.1 发展历程简述
        2.1.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2.2 民口情报学研究
        2.2.1 发展历程简述
        2.2.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2.2.3 国内情报学研究现状分析
        2.2.4 国外“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现状分析
    2.3 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2.3.1 美国和以色列情报工作的军民融合
        2.3.2 竞争情报与公开来源情报利用中的军民融合
        2.3.3 中国特色的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第3章 面向军民融合的现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
    3.1 现代情报学发展取向
        3.1.1 情报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
        3.1.2 界定基于Intelligence属性的情报学核心问题域
        3.1.3 重视情报学教育与情报工作的匹配
        3.1.4 加强情报组织融合
        3.1.5 从历史中获得镜鉴
    3.2 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情报工作深化
        3.2.1 树立总体国家情报思维
        3.2.2 构建总体国家情报工作体系
        3.2.3 以任务为情报工作的组织线索
        3.2.4 形成多层次情报工作策略
    3.3 军民融合视角下现代情报学的发展
第4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
    4.1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基础
        4.1.1 军、民情报学关系构成了融合的客观基础
        4.1.2 信息链奠定了两者关系的理论基础
        4.1.3 致力于内涵式大情报观构筑为融合提供了动力
        4.1.4 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统一增强了融合的活力
        4.1.5 对情报秘密属性看法的转变奠定了融合的文化基础
    4.2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分析
        4.2.1 以系统论的方法解析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
        4.2.2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耗散性机理
        4.2.3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各要素的协同机理
        4.2.4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突变机理
    4.3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整体分析框架
第5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推进策略
    5.1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模型
    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信息流控制策略
        5.2.1 信息流控制自发性
        5.2.2 信息流控制渠道
        5.2.3 信息流控制机制
        5.2.4 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
    5.3 军民情报学融合竞合管理策略
        5.3.1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的竞合关系及其自发特性
        5.3.2 要素层面的竞合管理
        5.3.3 关系层面的竞合管理
        5.3.4 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5.4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建设
        5.4.1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自发特性
        5.4.2 目标着眼于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酝酿学术环境
        5.4.3 以学术研究的问题化为出发点
        5.4.4 以学科层面的融合为路线
        5.4.5 将解决时代发展的“大问题”作为方向和动力
        5.4.6 制定保障措施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和贡献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贡献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阶段研究成果
致谢

(2)传承与突破: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问题、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分析
    2.2 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界定
    2.3 图书馆学学术创新的界定
    2.4 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的关系
    2.5 主要理论概述
第三章 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现状问卷与访谈调查分析
    3.1 问卷调查
        3.1.1 调查过程
        3.1.2 调查分析
    3.2 专家访谈
        3.2.1 访谈过程
        3.2.2 访谈分析
第四章 图书馆学期刊论文撰写规范文本调查分析
    4.1 调查过程
    4.2 调查分析
第五章 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成就、失范表现及原因分析
    5.1 图书馆学学术规范建设的成就
    5.2 图书馆学学术失范表现
    5.3 图书馆学学术失范原因分析
        5.3.1 外部原因
        5.3.2 内部原因
第六章 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内容阐释
    6.1 图书馆学基本规范
    6.2 图书馆学研究程序规范
    6.3 图书馆学写作规范
    6.4 图书馆学引文规范
    6.5 图书馆学成果发表规范
    6.6 图书馆学学术批评规范
    6.7 图书馆学学术评价规范
    6.8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规范
第七章 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实施对策与建议
    7.1 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的保障原则
    7.2 图书馆学学术规范建设的主要途径
        7.2.1 培养学术道德修养
        7.2.2 改革学术管理体制
        7.2.3 借助社会公众力量
    7.3 图书馆学学术创新的主要途径
        7.3.1 塑造合理的创新思维
        7.3.2 提炼科学的创新技法
        7.3.3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7.3.4 培养合格的创新人才
        7.3.5 把握社会的确切需求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文创新之处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调查问卷
附录二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5)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科存在与学科关系(下)——基于我国图书馆学与西方图书信息学内在关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 当前我国图书馆学的学科发展特点
3 完整意义上的我国图书馆学的内涵就是LIS
4 对于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各自的学科存在及彼此内在关系所得出的最终结论

(6)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名称及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目前该方向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2章 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史的历史分期
    2.1 目前各种不同分期意见和观点概述
    2.2 关于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史分期划分的科学依据研究
    2.3 本文关于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史的分期划分意见
第3章 中国图书馆学形成时期的理论研究 (20世纪初——40年代)
    3.1 历史背景——20世纪初的中国图书馆实践
    3.2 20世纪初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状况
    3.3 20世纪初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特点
第4章 中国图书馆学曲折发展时期的理论研究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4.1 历史背景——建国后的中国图书馆事业
    4.2 建国初期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
    4.3 建国后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特点
第5章 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变革时期的理论研究 (02世纪80年代——09年代初)
    5.1 历史背景——图书馆学研究体制的恢复
    5.2 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变革
    5.3 理论变革期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特点
第6章 中国图书馆学变革中平稳前进时期的理论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今)
    6.1 历史背景——90年代以来的社会环境的变革及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
    6.2 90年代以来的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
    6.3 90年代以来的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特点
第7章 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7.1 20世纪以来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
    7.2 21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发展趋势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对当前图书馆学话语的批判与解构(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由理念的缺失——无自由何谓“天堂”?
2 技术维、人文维与制度维的失衡——器贵乎?道贵乎?制贵乎?
3 学科理论建构中的科学性之不足——“抽象图书馆学”何罪之有?

(8)“抽象图书馆学”何以招致置疑(论文提纲范文)

1 难以让人信服的回应
2 理论根基不牢
    2.1 学术预想、课题研究、理论建构与“成学”距离
    2.2 对图书馆学的阐释“不合法”、“浅层化”
    2.3 缺少自我批判的过程
    2.4 抽象图书馆学的自我否定
3 哲学品位问题
    3.1“抽象图书馆学”的思想不是首创
    3.2 数学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应有限度和原则
4 缺少实证研究

四、抽象图书馆学的理念与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D]. 杨国立. 南京大学, 2019(01)
  • [2]传承与突破: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研究[D]. 王浩. 南京大学, 2014(05)
  • [3]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去抽象化”研究的思考[J]. 王杉.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2(02)
  • [4]论图书馆学理论创新研究方法论中的简约法[J]. 李文进. 图书馆学研究, 2010(07)
  • [5]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科存在与学科关系(下)——基于我国图书馆学与西方图书信息学内在关系的探讨[J]. 肖勇.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10)
  • [6]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史研究[D]. 戎军涛. 河北大学, 2007(S1)
  • [7]对当前图书馆学话语的批判与解构[J]. 蒋永福. 图书馆, 2006(04)
  • [8]“抽象图书馆学”何以招致置疑[J]. 刘明. 图书馆建设, 2006(01)
  • [9]图书馆学的理论创新与简约性原则要求[J]. 屈文. 情报杂志, 2005(09)
  • [10]再论图书馆哲学研究的人文转向[J]. 王梅.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5(03)

标签:;  ;  ;  ;  ;  

抽象图书馆学的理念与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