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修筑维权之路

西塞山修筑维权之路

一、西塞山构筑维权路(论文文献综述)

伍珍妮[1](2020)在《南宋园林山水图样研究与阅古园复原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南宋园林审美特征,园林山水要素营造形式,以及综合以上研究,以阅古园为例的园林复原应用。对于审美的研究,一方面从宏观大背景等出发,另一方面,以关键的人物为线索进行研究,全面地把握南宋审美文化。基于自然、社会、经济、文学、艺术等多维度视角,归纳出南宋园林审美特征。对于山水图样营造的研究,以两宋绘画作品作为媒介,尤其是以园林化庭院为描写对象的界画为基础,从中提炼出园林山石和水景的类型和图样,图样则是通过图式语言写描各类要素类型和搭配方式。对于园林复原应用的研究,是根据客观遗址考证和以上的研究成果得出复原方案。通过以上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其一,南宋园林审美的典型特征有:“理趣”审美、“内在”审美、“隐游”审美、“以俗为雅”审美和“平淡美”审美。其二,关于山石营造图样,宋画中的置石提炼出湖石类置石、竖向峰石式和层叠式置石三种形式,宋画中的假山提炼出土石假山、叠石假山和山洞形式。其三,关于水景营造图样,提炼出滨湖、池塘、溪流和瀑布四大水景形式的景观范式,并提出理水体系中多为两段或三段的集成式水景。其四,南宋审美研究和营造图样的研究成果和思维方式方法,对确定阅古园复原中的空间布局和山水要素营造形式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直接的参考意义,得出阅古园的平面布局、山水营造特征和园林审美特征。本文的研究将南宋园林研究放置在艺术文化视野背景和有形的文学艺术媒介中,自上而下地勾勒出园林审美特征,突破了从园林要素由下而上地提炼园林艺术特征的方式,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园林审美的思路。进一步挖掘了宋画对于园林研究的价值,得出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营造形式。应用南宋园林审美的研究成果和宋画中山石水景营造图样形式的研究成果对南宋园林进行复原设计。

姚巧娟[2](2019)在《江南传统园林禽鱼造景调研与实践 ——以鹤、金鱼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囿”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源头之一,是圈养动物的场所,其中飞禽游鱼成为了中国古代园林中的重要造景要素,具有丰富而特殊的文化内涵。江南气候温润、河湖纵横,是大多数鸟类和鱼类理想的栖息地。自东晋人口南迁之后,江南经济得到发达,江南园林更是中国古代园林的杰出代表。禽鱼因借江南独特的环境在江南园林中形成了地域性禽鱼文化景观,氤氲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表现出不同的景观气质。本文以园林禽鱼为研究对象,并选取鹤、金鱼为典型研究案例,从历史、文化以及景观的角度,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归类,撷取江南禽鱼造景的历史脉络,分析其审美与文化内涵,并通过实地调研结合禽鱼造景实例分析,概括禽鱼景观模式,由此总结江南禽鱼造景的理法,最后分析目前禽鱼景观营造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来提出策略,并运用前文总结的理论基础对小有天园金鱼池进行复原设计,真正做到理论与设计的结合。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总结如下:通过梳理文献,将江南禽鱼造景的历史发展归纳为从生产功能到以审美游赏功能为主最后达到顶峰的脉络,历经先秦、两汉魏晋、唐宋、明清四个时期。通过禽鱼的园林营建、文学诗词、绘画图本、民俗民风、宗教信仰等将江南禽鱼景观的审美与文化特征概括为比德文化、隐逸文化、文雅文化、祥瑞文化。基于调研基础,以鹤景观、鱼池景观典型案例为对象,总结江南传统园林鹤造景有山野鹤景观和庭院鹤景观两种造景模式,金鱼造景有风景地鱼池、宅园鱼池和寺观鱼池三种造景模式。并由此概括出禽鱼造景在立意、相地、布局、理景方面的理法。以当下江南传统园林禽鱼造景与保护为出发点,分析现状问题,提出营造与保护策略,并以小有天园金鱼池为例进行复原设计,深刻阐述江南传统园林禽鱼造景在实践中的继承与发展。

陈莉[3](2017)在《湖州康山公园康乐游览体系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很多城市将城中的山体及其周围区域规划或建设成公园绿地,成为城市居民休闲生活的重要载体。城市山体因其独有的地貌特征和自然资源,可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户外康乐活动场所,成为人们工作之余亲近自然的心灵栖息地。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低碳、绿色的康体游览活动已经成为公众的共识,因此探讨城市山体公园的康乐游览体系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综述相关理论、研究、实践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城市山体公园康乐游览体系的发展方向;基于城市发展、居民使用和山体地貌特征,从功能组成、空间组织、环境营造、园路组织构筑康乐游览体系。在此基础上探寻湖州康山公园康乐游览体系的规划组织。

李璇[4](2017)在《湖州地区城市发展与自然系统演变研究》文中提出基于当代快速城镇化所导致的城市生态恶化和城市景观同质化等问题,本论文以湖州城市的自然发展机制为切入点,着眼城市自然空间格局的形成,通过结合历史时期的城市自然系统演变资料,总结基于自然山水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适用于当前我国城市传统自然景观保护、营建和传承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依据,从而推动我国城市与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通过古今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图示化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四个方面对湖州地区的城市发展与自然系统演变进行了深入分析:(1)古代湖州城市发展;(2)古代湖州城市自然系统;(3)古代湖州城市景观体系研究;(4)融合自然的湖州城市发展模式探索。首先,根据历史文献信息,对古代湖州城市的形成与历史变迁进行梳理,通过城市形态学和图示化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城址变迁和城市形态演变两个方面分别探讨了不同时期湖州城市的营建特征,并总结出不同阶段影响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其次,对古代湖州自然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解析,分为山川地貌、河湖水网、城内水系统以及人文景观四个方面。通过详细论述各部分的内容,得出古代湖州城市自然系统具有“山水城一体”的多层次空间格局特征和“山水城链接”的生态格局特征。然后,基于对古代湖州城市营建和自然系统演变两方面的研究,探讨城市自然系统中山水环境在相互协调下所创造的“八景文化”和城市视线体系构建。最后,通过分析当代湖州城市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将古今城市格局进行对比和评价,探讨了现代城市规划在古代湖州城市自然环境基底上的继承与发展,笔者总结得出湖州的城市与自然系统在演进过程中呈现螺旋式上升关系的结论,城市的发展基于自然系统的能量供给,城市在完善与扩张过程中也会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周边自然系统,使得自然系统从单纯自然向综合自然资源演化,最大限度的尊重城市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今后城市朝生态方向发展的重要基础。

章琳[5](2015)在《湖州传统园林调查与研究》文中指出为避免“千城一面”现象、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持古城地方特色,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逐渐成为城乡规划学科的重要研究议题。而传统园林作为人居环境营造的重要历史过程,是城乡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园林的研究能对城市历史文脉研究的开展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历史悠久,遗存丰富,古城传统格局和风貌保存较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繁荣的经济与优越的自然山水条件,为湖州城市园林的持续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本文运用文献检索、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比较研究、归纳总结等方法展开对湖州传统园林的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湖州传统园林发展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梳理出1949年以前湖州传统园林发展主要历史脉络,总结归纳每个历史时期湖州传统园林的发展情况和特点。(2)按照隶属关系将湖州传统园林进行分类,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每个类型中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详细地分析,总结湖州传统园林不同类型的园林艺术特点。(3)在历史脉络与园林遗存调研的基础上,对湖州传统园林的地域特色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湖州古城山水风景构架与传统园林的关系,总结湖州传统园林在古城的分布格局特点与理景艺术特点。(4)回顾湖州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之路,分析现有湖州传统园林遗存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保护建议,探讨湖州传统园林继承与发展的途径,揭示其对当代城市地域特色建设发展的启示,并结合已有的优秀实例与笔者的初步实践,讨论继承与发展的践行之法。

袁方成,王明为[6](2014)在《城市基层治理的结构调适及其反思——以黄石市街道体制改革为样本》文中指出街道作为城市基层政府及行政管理的末端,街道体制改革实质是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建设问题。本文在梳理学界关于街道体制的争论及其有待澄清的地方的基础上,以湖北省黄石市街道体制的改革为例,讨论改革的源起与作为,发现其改革的效果并不乐观,但在后续的改革政策中,也在逐步调整。对街道体制改革进行思考,撤销街道办的改革应坚持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逐步规范社区组织架构,完善社区治理结构等等。在城市基层治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对于是否撤销街道办事处,更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改革方法,真正做到因地渐进改革。

达婷[7](2014)在《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环境协同研究 ——以湖广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传统城镇“景与城融”的风景格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自成体系的总体特征。然而,目前关于中国传统城镇风景研究的成果多集中在思想方法和具体个案的探讨上,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风景组织方法以用于指导当代城市风景兴造。因此,探索出一套既能够延续中国传统城镇风景格局又能够适应当代城市发展的风景规划与组织方法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尝试以湖广地区的传统城镇风景空间为研究对象,对湖广地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风景兴造历史的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的组织规律加以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为解决中国当代城镇风景空间重塑的问题提供合理思路。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环境协同研究是一个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本研究将城市形态学方法应用于城镇风景组织研究,通过将研究视角主要锁定在城镇自然山水在社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从中观尺度上对城镇风景系统中要素的广泛关联性为研究重点,研究城镇风景空间的生成和演化途径,从而提炼出传统城镇风景组织的合理内核。本论文采用系统论、结构主义方法分析了湖广地区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结构,认为传统城镇风景空间在总体上具有单元性空间特征。传统城镇风景空间可以分为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风景基本空间、以各类风景建筑为主体的风景社会空间以及人们在欣赏和体验风景社会空间的“象”时所产生的以风景意义为基础的风景延展空间。传统城镇风景空间拥有内核清晰而边界模糊的总体结构特征。“城景相融”综合环境美感的形成是风景基本空间、风景社会空间以及风景延展空间协同发展的结果。本论文认为,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的生成是一个历时性问题。从空间上看,是风景社会空间占据以自然山水为核心的环境优势区位的过程;从意识层面上看,是古人对自然山水环境美感特征认知强化的过程;从组织方式上看,是风景通过在相对匀质的城镇空间中以尺度的偏离实现风景形态突出的过程。建立自然山水尺度分级利用体系、增强城镇主体功能的山水环境参与性和建立绿色空间意象等策略是传统城镇风景系统组织的主要策略。本论文进一步提出,“景与城融”的城镇风景景象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之间存在本质不同。在传统城镇的现代发展中,不仅要强调风景系统与非风景系统在物质和社会形态上的协同发展,还要通过增强与城镇传统文脉的关联实现风景环境意义的重塑。本论文提出了建立城镇风景空间单元的理论设想,以适应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现代转型的需要,重新建构起城镇风景空间的单元式组织结构。

周飞[8](2014)在《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经历了大城市的发展浪潮后,小城市将在今后的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未来中国城镇化的主力,中国小城市将在吸纳农村人口、完成中国社会转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中国小城市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战略,能够更加准确地作出中国未来城镇化的空间部署和发展规划。本文综合运用实证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在实地考察与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小城市发展历史与现状,对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空间布局、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理论性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对湖北长江经济带中小城市发展现状的考察中,可以得出一个基本认识,武汉市一城独大,发展程度高的地级市与周边省份同等城市相比差距还不明显,而到小城市一级就与周边省份有不小差距,湖北省的城市格局呈“倒金字塔”形状。从而得出结论,湖北长江经济带如果要在整体实力上大幅度提升,必须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尤其是发展小城市及其所辐射的小城镇。本文的重点是四至七章,探讨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空间布局、经济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关于空间布局,小城市应从本地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力资源等实际情况出发,对产业发展方向和城镇体系综合考量,使二者实现空间交汇,达到产城融合,形成错落有致的城镇网络,各类产业协调发展。整个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空间布局需要宏观上的把握,才能形成健康有序发展的城镇连绵带。整个经济带的发展布局,应采取分段开发的策略。经济带东段强调武汉市对整个经济带尤其是对鄂州、黄冈、黄石、咸宁的带动作用,西段突出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辐射力,中段则为解决湖北省“中部塌陷”而实施“壮腰工程”的具体途径。交通干线是产业和城镇发展的大动脉,一定要加大投入,建设水、空、公、铁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使湖北长江经济带发生整体的互联互动。要在民生优先、安全为重、绿色优质三个原则指导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市区内公共设施达到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要做到融入大自然,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使群众生活舒适愉悦,乐在其中。关于经济发展战略,重点放在优化产业结构上。分析三大产业结构,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发展的对策,农业方面主要是科技兴农,推进产业化经营,以品牌营销促进产业升级;工业方面主要是培育主导产业,以科技创新拓展产业延伸能力,打造名牌产品;服务业主要是全面满足社会需要,发展科技服务行业。带内小城市对外贸易依存度偏低,改进措施是培育竞争优势,拓宽贸易方式,推进市场多元化。坚持深化以产权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在金融体制上以市场化手段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金融服务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在管理体制上确立政企分开等原则,提高管理效益;对城区和农村土地制度,要分别以土地管理和产权为中心加以调整,农村土地的流转将给农民落户城镇带来更多的资金和就业机会。关于社会发展战略,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和“人的城镇化”。对人口集聚,小城市要尽快放开户籍限制,使人口城镇化跟上土地城镇化的步伐;要通过调整城镇布局,建立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城镇就业率;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培植深厚的人力资源。对社会服务,要重点解决社会保障和教育医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使人人公平享受市民的合法权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带内小城市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今后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建立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完善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城镇化之路。对带内小城市的大量人文资源,也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去维护和开发。从人文资源中提炼城市精神、开发旅游资源、激活地方特色产业和产品、营造精神家园。通过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的维护和开发,获取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给老百姓一片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冼青华[9](2013)在《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国内以往主要侧重于社会保险或者商业保险的角度进行研究,或者从事某一方面如保险基金的筹集与监督管理、保障水平的确立、征地补偿的测算等的研究。结合国内外养老保险的多层次改革、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融合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从宏观的角度对我国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进行研究。具体地,从失地农民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框架设计及其正常运行的对策建议和配套措施等几方面展开研究。本文的研究基于以下背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建设,启动了中国的城市化历程。伴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断征用农地,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中剥离出来,形成了特殊群体——失地农民。农民被动地离开了土地,失去了基本生活资料和附属于土地的所有保障,面临生存、就业和养老等各种压力,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和老年经济风险突然增加。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统一的政策,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险。然而,其他的群体都纳入了基本的养老保险范围,城镇职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分别由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保障。唯独失地农民成为养老保险的真空地带,失地农民难以承受巨大的生存和养老压力,不满情绪日益膨胀,有的甚至被逼走上维权之路,因征地引发的群体事件屡屡发生。本文的篇章结构安排如下:导论:提出本文所研究的问题,阐明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述,阐述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总体框架,指出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第1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基本理论。本章立足于土地的保障功能及老年保障风险,诠释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基本理论。阐述了土地的功能以及对农民的重要意义;界定失地农民的概念并与农民和农民工进行比较;分析老年风险及人们对养老保险的需求;阐述了养老保险的基础理论并以此确定了本文研究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理论基点。第2章:失地农民产生的背景及其安置政策的国际比较。本章在对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及特征、中国土地征用政策的变迁以及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政策的演变进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失地农民的产生及安置政策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等与我国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总结经验与教训。第3章:中国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特殊性及现行的养老保险措施。本章论述了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特殊性在于农民失地后总体生活水平下降导致抗风险能力减弱、传统的养老保障功能迅速弱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分析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原因有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缺陷、征地中政府职责的错位和城乡养老保险的二元结构等;阐述并评价了现行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措施及其不足。第4章: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框架设计。本章基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特殊性和政府责任的体现、不同保障需要的满足、风险共担的实现、商业保险优势的发挥以及非经济因素等分析,论证了构建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构建失地农民三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应包括第一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层次强制性的专业年金,即补充养老保险,第三层次的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并对各层次定位及其关系进行阐明。第5章: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运行的对策建议。本章论述了在保证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正常运行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包括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确定合理的保障水平、多层次中各层次的协调发展、强化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私营化管理和拓展商业性养老保险市场。第6章: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运行的配套措施。本章立足于我国国情,为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需要以下的配套措施: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安置途径的多元化、就业服务的强化以及与相关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鼓励家庭养老和提供非缴费性的养老保险。第7章:本文的结尾部分,提炼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展望了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国内现有关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研究,多侧重于某一方面,比如保险模式(即主张政府型或者商业型的养老保险)、保险基金的筹集与监督管理、保障水平的确立、征地补偿的测算等,缺乏系统性的深入研究。本文尝试结合社会保险、保险学与福利经济学理论,系统研究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初步确立了构建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框架。第二,本文基于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特殊性与多层次养老保险的基础理论,构建了三层次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体系,并提出在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层次实行强制性的专业年金,与第三层次自愿性的个人储蓄相结合,作为对基本养老保险补充的建议。本文提出的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融合了世界银行提出的五个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思路和国外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剩余劳动力养老保险安置的实践经验,对解决中国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提供了思路。这一体系的构建,通过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利于实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在国家、集体、个人和用地单位的风险共担,提高养老保险体系的运行效率。第三,提出了基本养老保险盯紧社会平均工资的观点和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部分保险缴费额的精算模型。虽然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施统账结合的模式运行了将近20年,但是到目前为止,养老金水平调节机制没有确立。本文在总结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调节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基本养老金给付结构的基础理论,提出基本养老保险金盯紧社会平均工资的建议。同时,立足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的运行模式和大部分选择趸缴保险费的特征,尝试建立了统筹部分保险缴费额的精算模型,为明确政府在投保时的财政责任提供了依据。

杜娟[10](2013)在《王世贞书画鉴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关于王世贞书画鉴藏的研究。王世贞是明代中晚期着名的文人缙绅学者,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书画鉴藏家。王世贞一生以大量光阴浸淫于文学、史学、宗教和艺术等领域,其在文学及史学上的成就绵延润泽于其后,同时,在书画史研究与书画鉴藏方面的造诣亦辉映于当时。本文试图通过对王世贞一生书画鉴藏活动及相关问题的深入考察,诸如王世贞的书画鉴藏实践、鉴藏活动分期、家族及江南地区书画鉴藏传统之影响、书画鉴藏交游圈及其交游活动、与明代中晚期不同类型书画鉴藏家的比较等等方面,来探究与廓清对王世贞的史观与方法论、书画史观、书画鉴藏观念、书画鉴藏标准与原则、书画鉴藏的目的与功能、书画鉴藏特点的认识,进而揭示出王世贞书画鉴藏的意义、文化价值、历史贡献与学术影响。

二、西塞山构筑维权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塞山构筑维权路(论文提纲范文)

(1)南宋园林山水图样研究与阅古园复原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2.1 南宋审美文化研究综述
    2.2 南宋园林研究综述
    2.3 宋画的史料价值综述
    小结
3 南宋园林审美特征研究
    3.1 孕育审美的大背景
    3.2 关键人物的影响
    3.3 五大核心审美特征
        3.3.1 从“理趣”审美到自然理趣
        3.3.2 从“内在”审美到壶中天地
        3.3.3 从“隐游”审美到翳然山水
        3.3.4 从“以俗为雅”审美到石古水远
        3.3.5 从“平淡美”审美到成熟集成
    小结
4 南宋园林山石营造图样研究
    4.1 绘画筛选与山石分类
        4.1.1 绘画筛选标准
        4.1.2 山石类型
    4.2 南宋置石形式
        4.2.1 湖石类置石
        4.2.2 峰石式置石
        4.2.3 层叠式置石
    4.3 南宋假山形式
        4.3.1 土石假山
        4.3.2 叠石假山
        4.3.3 自然山石
    4.4 山石的定量分析
    小结
5 南宋园林水景营造图样研究
    5.1 绘画筛选与水景分类
        5.1.1 绘画筛选标准
        5.1.2 理水类型
    5.2 滨湖景观形式
        5.2.1 滨湖建筑
        5.2.2 滨湖景观范式
    5.3 池塘景观形式
        5.3.1 临池建筑
        5.3.2 池塘景观范式
    5.4 溪流景观形式
        5.4.1 傍溪建筑
        5.4.2 溪流景观范式
    5.5 瀑布景观形式
        5.5.1 观瀑建筑
        5.5.2 瀑布景观范式
    5.6 水景集成
    小结
6 应用实例:阅古园复原设计
    6.1 园林背景
        6.1.1 历史沿革
        6.1.2 园址确定
        6.1.3 尺度估算
        6.1.4 选择原因
    6.2 遗址考证
        6.2.1 建筑布局
        6.2.2 主次入口
        6.2.4 青衣洞泉
        6.2.5 摩崖石刻
    6.3 阅古园山石研究
        6.3.1 吴山山石与宋画山石对比
        6.3.2 与定州阅古堂山石对比
    6.4 阅古园水景研究
        6.4.1 泉池
        6.4.2 曲水流筋
    6.5 阅古园审美特征
    6.6 阅古园平面图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2.1 主观性
        7.2.2 要素完善
        7.2.3 源于画而不拘于画
参考文献
附录A 宋画山石汇总表
附录B 山石宋画汇总网格图对应数据表
附录C 宋画水景汇总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江南传统园林禽鱼造景调研与实践 ——以鹤、金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禽鱼的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时空界定
    1.3 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1.3.1 古代文献
        1.3.2 近现代相关研究
    1.4 选题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
        1.5.2 田野考察
        1.5.3 案例分析
        1.5.4 综合研究
    1.6 技术路线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1 技术路线
        1.6.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 研究内容
        1.7.1 梳理禽鱼造景历史发展脉络
        1.7.2 挖掘禽鱼的审美与文化内涵
        1.7.3 分析概述禽鱼造景模式与理法
        1.7.4 思考禽鱼造景的继承与发展
2 古代禽鱼造景的发展
    2.1 渔猎生产,出现审美
        2.1.1 先秦时期
        2.1.2 文献记载
    2.2 园林繁盛,自然审美
        2.2.1 两汉时期
        2.2.2 魏晋南北朝
        2.2.3 文献记载
    2.3 唐宋时期,文人诗化
        2.3.1 唐宋
        2.3.2 文献记载
    2.4 明清时期,私家禽鱼
        2.4.1 明清
        2.4.2 文献记载
    2.5 影响江南传统园林禽鱼造景的因素
        2.5.1 肥沃温润的自然环境是前提
        2.5.2 稳定繁荣的社会经济是基础
        2.5.3 江南鱼稻文化是内驱力
3 古代禽鱼造景的审美与文化
    3.1 园林动物审美
    3.2 禽鱼审美与文化
        3.2.1 比德文化
        3.2.2 隐逸文化
        3.2.3 文雅文化
        3.2.4 祥瑞文化
4 江南传统园林鹤景观鱼池景观调查研究
    4.1 鹤景观调查研究
        4.1.1 鹤驰山水,自然为美——因鹤成景
        4.1.2 鹤意园林,人文为美——因鹤成境
    4.2 鱼池景观调查研究
        4.2.1 金鱼倏游,可爱生动——因鱼成景
        4.2.2 写意鱼景,神游观鱼——因鱼成境
5 江南传统园林禽鱼造景的典型模式分析
    5.1 鹤景观造景模式
        5.1.1 鹤景观之位于山野
        5.1.2 鹤景观之位于庭院
    5.2 鱼池景观造景模式
        5.2.1 风景地鱼池
        5.2.2 宅园鱼池
        5.2.3 寺观鱼池
6 禽鱼造景的理法分析
    6.1 鹤景观造景理法分析
        6.1.1 立意
        6.1.2 相地
        6.1.3 布局
        6.1.4 理景
    6.2 鱼池景观理法分析
        6.2.1 立意
        6.2.2 相地
        6.2.3 布局
        6.2.4 理景
7 当代园林动物文化景观保护
    7.1 现状问题
        7.1.1 不重视禽鱼的造景
        7.1.2 缺乏系统性的设计
        7.1.3 丢失禽鱼历史文化
        7.1.4 缺乏景观管理研究
    7.2 保护策略
        7.2.1 重视禽鱼景观的营建
        7.2.2 探究系统有机的设计
        7.2.3 深挖禽鱼的文化内涵
        7.2.4 加强景观的管理研究
8 杭州小有天园金鱼池复原设计
    8.1 小有天园考
        8.1.1 小有天园发展概述
        8.1.2 小有天园金鱼池营建历程
        8.1.3 小有天园园址考证
    8.2 现状调研
        8.2.1 前人调研梳理
        8.2.2 现场调研
    8.3 复原设计
        8.3.1 设计缘由
        8.3.2 设计目标
        8.3.3 设计依据
        8.3.4 复原设计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湖州康山公园康乐游览体系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可建设用地的短缺使城市山地得以开发建设
        1.1.2 现代城市生活中居民户外活动需求的增加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3 研究的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城市山体公园相关概念与内涵
        2.1.2 城市山体公园的发展脉络与特点
        2.1.3 康乐游览体系的相关概念和内涵
        2.1.4 康乐游览体系的兴起和发展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内相关研究
        2.2.2 国外相关研究
        2.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2.2.4 我国康乐游览体系研究存在的问题
    2.3 国内外相关实践
        2.3.1 厦门东坪山公园
        2.3.2 德清莫干山体育休闲公园
        2.3.3 纽约茵伍德山体公园(Inwood Hill Park)
        2.3.4 卡塞尔威廉高地山地公园(Bergpark Wilhelmsh?he)
第三章 城市山体公园康乐游览体系的构建研究
    3.1 城市、山、公园的关系
        3.1.1 自然山体与城市空间
        3.1.2 山体与公园的选址布局
        3.1.3 山体公园与城市的互动
        3.1.4 城市山体公园空间类型
        3.1.5 城市山体公园景观要素
    3.2 城市山体公园康乐游览的发展需求
        3.2.1 康乐游览发展与市民活动需求分析
        3.2.2 城市山体公园康乐游览发展需求分析
    3.3 城市山体公园康乐游览体系构成
        3.3.1 康乐活动的空间组织
        3.3.3 康乐休闲的环境营造
        3.3.4 康乐游览的交通路径
    3.4 城市山体公园康乐游览体系规划原则与规划手法
        3.4.1 城市山体公园康乐游览体系规划原则
        3.4.2 城市山体公园康乐游览体系规划手法
第四章 湖州康山公园基本情况概述
    4.1 湖州地区现状
        4.1.1 城市概况
        4.1.2 自然条件
        4.1.3 人文历史
        4.1.4 市民进行康乐游览活动现状调查
    4.2 湖州城市游憩体系规划与建设情况
        4.2.1 城市绿地系统
        4.2.2 城市慢行系统
    4.3 湖州康山公园项目概况
        4.3.1 区位
        4.3.2 项目背景
        4.3.3 上位规划
        4.3.4 康山公园发展前景
第五章 湖州康山公园康乐游览体系规划
    5.1 康山公园现状
        5.1.1 土地利用
        5.1.2 空间关系
        5.1.3 景观资源
        5.1.4 交通现状
    5.2 康乐游览活动发展需求
        5.2.1 主要服务人群和活动需求
        5.2.3 规划目标、原则与策略
        5.2.4 功能规划
    5.3 康乐活动的空间组织
        5.3.1 山地空间的康乐活动组织
        5.3.2 活动空间的康乐活动组织
    5.4 康乐休闲的环境营造
        5.4.1 康山公园的景观元素
        5.4.2 康山公园景观轴线规划
    5.5 康乐休闲的交通路径
        5.5.1 外部交通路径规划
        5.5.2 内部游览路径规划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4)湖州地区城市发展与自然系统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引发城市生态危机
        1.1.2. 快速城市化发展导致传统城市景观同质化
        1.1.3. 现代城市理论的兴起与生态规划的发展
        1.1.4. 聚焦我国区域动态发展的城市——湖州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范围界定
    1.4. 相关概念解析
        1.4.1. 城市自然系统
        1.4.2. 山水城市
        1.4.3. 人居环境科学
        1.4.4. 中国古代城市营建思想
    1.5. 相关研究综述
        1.5.1. 中国古代城市景观营造相关研究
        1.5.2. 湖州地区城市景观营造相关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框架
2. 古代湖州城市发展
    2.1. 古代湖州城市的形成与历史变迁
        2.1.1. 战国以前: 原始发展时期
        2.1.2. 战国至秦: 起源与产生时期
        2.1.3. 汉至六朝: 缓慢发展时期
        2.1.4. 隋唐至五代: 恢复时期
        2.1.5. 宋元: 稳定上升时期
        2.1.6. 明清: 鼎盛时期
    2.2. 古代湖州城市营建特征
        2.2.1. 城址变迁: 山麓-孤丘-平原的发展脉络
        2.2.2. 城市形态演变
    2.3. 古代湖州城市形成与发展原因
        2.3.1. 自然环境
        2.3.2. 水利建设
        2.3.3. 军事防御
        2.3.4. 土地制度
        2.3.5. 人口流动
        2.3.6. 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3.7. 社会各阶层的推动
    2.4. 本章小结
3. 古代湖州城市自然系统
    3.1. 古代湖州城市自然系统构成要素
    3.2. 山川地貌
        3.2.1. 山地
        3.2.2. 低山丘陵
        3.2.3. 平原
    3.3. 河湖水网
        3.3.1. 苕溪水系
        3.3.2. 运河水系
        3.3.3. 溇港圩田
    3.4. 城内水系统
    3.5. 人文景观
        3.5.1. 园林
        3.5.2. 景观标志性建筑
    3.6. 古代湖州城市自然系统特征分析
        3.6.1. “山水城一体”的多层次空间格局
        3.6.2. “山水城链接”的生态格局
    3.7. 本章小结
4. 古代湖州城市景观体系研究
    4.1. 城市八景
        4.1.1. “八景”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4.1.2. 吴兴八景
    4.2. 城市标志景观视线体系构建
        4.2.1. 城市标志景观的视觉关系
        4.2.2. 城市标志景观构建的视线控制
    4.3. 本章小结
5. 融合自然的湖州传统城市发展模式探索
    5.1. 当代湖州城市发展概况
        5.1.1. 行政沿革
        5.1.2. 城镇发展过程
    5.2. 当代湖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5.2.1. 历次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空间发展
        5.2.2.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分析
    5.3. 新旧湖州城市空间格局对比
        5.3.1. 古城格局
        5.3.2. 山水格局
    5.4. 湖州传统城市发展模式探析
        5.4.1. 城市与自然系统的综合动态演进
        5.4.2. 融合自然的湖州城市发展模式
    5.5. 湖州城市营建对未来城市建设的启示
        5.5.1. 尊重自然山水格局,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平衡点
        5.5.2. 延续历史文脉,带动城市人文景观发展
        5.5.3. 城乡统筹,以全局观念规划城市与自然系统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与思考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湖州传统园林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 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1.3.1 关于湖州传统园林的研究
        1.3.2 关于湖州地方文化的研究
        1.3.3 关于江南地域性传统园林的研究
    1.4 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2 湖州自然人文概况和传统园林历史研究
    2.1 湖州自然人文概况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政治经济环境
        2.1.3 社会文化环境
    2.2 隋前湖州园林调研
        2.2.1 造园背景
        2.2.2 园林建设
        2.2.3 特点分析
    2.3 隋、唐湖州园林调研
        2.3.1 造园背景
        2.3.2 园林建设
        2.3.3 特点分析
    2.4 宋、元湖州园林调研
        2.4.1 造园背景
        2.4.2 园林建设
        2.4.3 特点分析
    2.5 明、清中期湖州园林调研
        2.5.1 造园背景
        2.5.2 园林建设
        2.5.3 特点分析
    2.6 清末、民国湖州园林调研
        2.6.1 造园背景
        2.6.2 园林建设
        2.6.3 特点分析
    2.7 小结
3 湖州传统园林类型与案例研究
    3.1 湖州传统园林类型
    3.2 调研概况与成果分析
    3.3 主要案例研究
        3.3.1 寺观园林:飞英塔
        3.3.2 私家园林之府城园林:莲花庄
        3.3.3 私家园林之市镇园林:南浔私家园林群像
        3.3.4 私家园林:千甓亭(含皕宋楼)
        3.3.5 公共园林:岘山
        3.3.6 藏书楼园林:嘉业堂
        3.3.7 会馆园林:钱业会馆
    3.4 小结
4 湖州传统园林地域特色分析
    4.1 山水清远——湖州古城山水风景构架
        4.4.1 四水穿城
        4.4.2 六边城垣
        4.4.3 环城诸山
    4.2 沿溪筑园——湖州传统园林分布格局
        4.2.1 园林布局
        4.2.2 景观序列
        4.2.3 水上线路
    4.3 因水成园——湖州传统园林理景艺术
        4.3.1 近水远山,堤岛赏荷
        4.3.2 倚山面湖,湖山绝胜
        4.3.3 峰间萦涧,深邃幽静
    4.4 小结
5 湖州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
    5.1 湖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路
    5.2 湖州传统园林的保护
        5.2.1 面临的问题
        5.2.2 保护的建议
    5.3 继承与发展的途径
        5.3.1 园林遗存的保护与恢复
        5.3.2 城市地域特色之彰显
        5.3.3 当代生活需求与时代精神之体现
    5.4 实践探索
6 结语
参考文献
插图目录
附录
致谢

(6)城市基层治理的结构调适及其反思——以黄石市街道体制改革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一、分歧与争论:街道体制改革的讨论
    (一) 组织性质:虚VS实
    (二) 法律地位:明VS暗
    (三) 权责职能:统VS分
    (四) 街居关系:收VS放
二、黄石街道体制改革的源起与作为
    (一) 撤销街道办, 减少管理层级
    (二) 调整社区规模, 精简整合机构
    (三) 明确权责, 理顺工作关系
    (四) 加大投入, 健全保障机制
三、黄石街道体制改革后效及政策调整
    (一) 改革效果不容乐观
        1.社区行政化倾向依然严重。
        2. 社区治理体系有待完善。
        3. 社区服务功能仍显弱化。
    (二) 改革政策的后续调整
        1.完善体系架构, 提高治理能力。
        2. 健全保障机制, 给社区赋权增能。
        3. 优化服务网络, 提升服务能力。
四、街道体制改革的经验判断及实践启示
    (一) 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
    (二) 规范社区组织架构
    (三) 完善社区治理结构
    (四) 因地渐进改革

(7)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环境协同研究 ——以湖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城市建设误区的反思
        1.1.2 传统文化复兴的需求
        1.1.3 学科发展的推动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辨析
        1.2.1 风景的含义
        1.2.2 城镇风景空间的内涵与外延
        1.2.3 环境协同
    1.3 研究现状和评述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范围
    1.6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传统城镇风景兴造的理论基础
    2.1 传统城镇风景兴造之因
        2.1.1 哲学基础
        2.1.2 心理基础
        2.1.3 认知基础
    2.2 传统城镇风景兴造之随
        2.2.1 自然山水的风景间架
        2.2.2 八景题咏对城镇风景形成的意义
        2.2.3 文人写意山水对城镇风景形成的作用
    2.3 本章小结
3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结构解析
    3.1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的构成
        3.1.1 传统城镇职能空间的风景性
        3.1.2 传统城镇休闲空间的风景性
    3.2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的组织
        3.2.1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的间架
        3.2.2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的组织途径
    3.3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的结构
        3.3.1 结构主义与结构
        3.3.2 中西方风景结构的差异
        3.3.3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的结构
    3.4 本章小结
4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环境组织与协同
    4.1 城镇风景空间环境协同与相关研究的理论差异
        4.1.1 城镇风景空间环境协同
        4.1.2 与城市风貌协同的理论差异
        4.1.3 与山水城市的理论差异
    4.2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环境组织
        4.2.1 城市形态学研究
        4.2.2 案例城市的代表性检验
    4.3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环境协同
        4.3.1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组织的形态学思考
        4.3.2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的环境协同策略
    4.4 小结
5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的现代转型
    5.1 城镇风景空间传统与现代的划分
    5.2 城镇风景空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5.2.1 城镇风景空间的传统特征
        5.2.2 城镇风景空间的现代特征
    5.3 现代城镇风景空间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协同策略
        5.3.1 现代城镇风景空间发展的主要特征
        5.3.2 现代城镇风景空间的协同策略
    5.4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现代转型的动力与途径
        5.4.1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转型的动力
        5.4.2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转型的途径
    5.5 本章小结
6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风景意义重塑的实践论证
    6.1 城镇风景空间单元理论的提出
        6.1.1 城镇风景空间单元的建构框架
        6.1.2 城镇风景空间单元的布局模型
        6.1.3 城镇风景空间单元风景意义生成的过程框架
    6.2 襄阳市市民文化中心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探索
        6.2.1 襄阳城镇空间基本概况
        6.2.2 襄阳市传统风景文脉的提取
        6.2.3 襄阳市城镇风景空间发展的现代需求
        6.2.4 襄阳市市民文化中心景观设计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主要创新点
        7.1.1 研究结论
        7.1.2 主要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1.3.1 本文研究方法
        1.3.2 本文篇章结构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1.4.2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 小城市的概念界定
        1.5.1 小城市的划分标准
        1.5.2 小城市的外延
2. 国内外小城市发展现状及其经验
    2.1 国外小城市发展现状与经验
        2.1.1 国外小城市发展现状
        2.1.2 对国外小城市发展模式的研究
        2.1.3 国外小城市发展经验
    2.2 国内小城市发展现状与意义
        2.2.1 国内小城市发展类型
        2.2.2 国内小城市发展中的不足
        2.2.3 大力发展小城市的重要意义
    2.3 小结
3.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3.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空间分布、地理环境与产业概况
        3.1.1 空间分布
        3.1.2 地理环境与产业概况
    3.2 湖北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3.2.1 湖北长江经济带在湖北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3.2.2 湖北长江经济带地级市与国内相关区域同级别城市经济的比较
    3.3 湖北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六省小城市实力比较
        3.3.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与中部六省小城市综合实力比较
        3.3.2 湖北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六省小城市发展潜力比较
        3.3.3 对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综合实力的基本认识
    3.4 制约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的原因分析
    3.5 小结
4.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空间布局
    4.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空间布局规划
        4.1.1 整体发展方向的战略定位
        4.1.2 城镇体系格局的合理配置
    4.2 湖北长江经济带空间布局的宏观调控
        4.2.1 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城镇布局
        4.2.2 湖北长江经济带东段的开放开发
        4.2.3 湖北长江经济带中段的开放开发
        4.2.4 湖北长江经济带西段的开放开发
    4.3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现代物流通道建设
        4.3.1 现代物流通道的规划与建设
        4.3.2 现代物流通道建设的产业措施
    4.4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4.4.1 基本原则及其实施办法
        4.4.2 城市建筑的布景规划
    4.5 小结
5.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5.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三大产业发展战略
        5.1.1 产业结构分析
        5.1.2 农业发展方针
        5.1.3 工业发展方针
        5.1.4 服务业发展方针
    5.2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5.2.1 外贸发展的水平估计
        5.2.2 外贸发展滞后的原因
        5.2.3 外贸发展对策
    5.3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方向
        5.3.1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5.3.2 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
        5.3.3 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5.3.4 土地制度改革措施
    5.4 小结
6.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社会发展战略
    6.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人口集聚战略
        6.1.1 改革户籍制度
        6.1.2 拓展就业途径
        6.1.3 培育人力资源
    6.2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社会服务战略
        6.2.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2.2 发展教育医疗事业
    6.3 小结
7.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7.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环境保护
        7.1.1 环境保护的历程与现状
        7.1.2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措施
    7.2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人文资源的维护与开发
        7.2.1 文化遗产状况
        7.2.2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
    7.3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论文中的主要观点
    8.2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0.2.1 国外文献研究
        0.2.2 国内文献研究
        0.2.3 对现有文献研究的评述
    0.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逻辑结构
        0.3.1 研究方法
        0.3.2 研究思路及逻辑结构
    0.4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0.4.1 本文可能的创新
        0.4.2 本文存在的不足
1.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基本理论
    1.1 土地的功能及其对农民的意义
        1.1.1 土地的功能
        1.1.2 土地对农民的意义
    1.2 失地农民相关概念及其比较
        1.2.1 失地农民的界定
        1.2.2 失地农民与农民、农民工的比较
    1.3 养老风险及养老保险概述
        1.3.1 养老风险的内涵
        1.3.2 养老保险概述
    1.4 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的理论基础
        1.4.1 养老保险的经济学理论
        1.4.2 土地的地租理论与土地权益理论
        1.4.3 关于政府与市场的理论
        1.4.4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融合发展的思想
2. 失地农民产生的背景及安置政策的国际比较
    2.1 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土地征用政策的演变
        2.1.1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及特征
        2.1.2 中国土地征用政策的演变
    2.2 中国失地农民安置政策的演变
        2.2.1 招工安置:户口农转非并安排就业
        2.2.2 货币安置:一次性货币补偿
        2.2.3 留地安置:集体组织开发
        2.2.4 土地入股:保留土地产权
        2.2.5 土地换保障:社会保险或者商业保险与协助再就业
    2.3 国外失地农民的产生及安置政策分析
        2.3.1 国外失地农民的产生及其转移
        2.3.2 国外征地补偿与失地农民安置政策分析
    2.4 中外失地农民产生原因及安置政策的差异
        2.4.1 中外失地农民产生原因的差异
        2.4.2 中外失地农民安置政策的差异
    2.5 国外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经验及启示
        2.5.1 国外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经验
        2.5.2 国外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给我国的启示
3. 中国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特殊性及现行的养老保险措施
    3.1 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特殊性
        3.1.1 农民失地后总体生活水平下降导致抗风险能力减弱
        3.1.2 传统的养老保障功能迅速弱化
        3.1.3 人口老龄化增加失地农民老年生活风险
    3.2 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成为失地农民权益缺失的法律依据
        3.2.2 征地过程中政府职责的错位直接侵害失地农民的权益
        3.2.3 城乡养老保险的二元结构导致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不充分甚至缺失
    3.3 现行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措施及评价
        3.3.1 现行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措施
        3.3.2 现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存在不足的评价
4. 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框架设计
    4.1 构建中国特色的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必要性
        4.1.1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特殊性
        4.1.2 政府职责的体现
        4.1.3 不同养老保险需求的满足
        4.1.4 风险共担的实现
        4.1.5 商业保险优势的发挥
        4.1.6 非经济因素的考量
    4.2 构建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可行性
        4.2.1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及运行条件
        4.2.2 专业年金及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社会条件及技术条件
        4.2.3 保险基金筹集的条件
    4.3 构建失地农民三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4.3.1 构建三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目标与原则
        4.3.2 第一层次:强制性的基本养老保险
        4.3.3 第二层次:强制性的专业年金
        4.3.4 第三层次:个人自愿性储蓄养老保险
    4.4 明确养老保险体系各层次中政府的职责与市场定位
        4.4.1 政府职责
        4.4.2 市场定位
5. 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运行的对策建议
    5.1 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
        5.1.1 统一组织与管理
        5.1.2 筹资渠道的多元化
        5.1.3 采用多样化的缴费方式
    5.2 确定合理的保障水平
        5.2.1 确定合理的收入替代率
        5.2.2 确定合理的缴费水平及养老金给付方式
    5.3 多层次体系中各层次的协调发展
    5.4 强化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
        5.4.1 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运营需要引入市场化机制
        5.4.2 关于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运营市场化的设想
        5.4.3 建立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运营监管制度
    5.5 拓展商业性养老保险市场
        5.5.1 商业保险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5.5.2 商业性养老保险发展潜力巨大
        5.5.3 拓展商业性养老保险市场的途径
6. 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运行的配套措施
    6.1 改革与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6.1.1 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和重新确定土地产权归属
        6.1.2 建立公平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
    6.2 采用多元化的安置方式
        6.2.1 优先农业生产安置
        6.2.2 土地入股安置:集体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6.2.3 换地安置:中西部小城镇的周边地区
        6.2.4 留地安置:城市近郊
    6.3 强化就业服务扶持
        6.3.1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
        6.3.2 加强就业培训服务和就业指导
        6.3.3 建立就业信息网络,提供就业信息
        6.3.4 拓展非农就业空间
    6.4 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与相关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6.4.1 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与其他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基本思路
        6.4.2 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6.4.3 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6.4.4 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6.5 鼓励家庭养老以及提供非缴费性的养老保险
        6.5.1 鼓励家庭养老
        6.5.2 提供非缴费性的养老保险
7. 结论及展望
    7.1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王世贞书画鉴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序言
    一、课题缘起
    二、学术史的状况
    三、研究方法
    四、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书画鉴藏——王世贞仕隐生涯中的雅趣与生命方式
    第一节 王世贞的家族与生平
    第二节 明代中晚期江南地区的书画赏鉴风尚
    第三节 王世贞仕与隐中的书画鉴藏活动
        一、前期书画鉴藏活动
        1、出仕之前的鉴藏活动(嘉靖二十五年之前)
        2、前期仕隐之间的书画鉴藏(嘉靖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间)
        二、后期书画鉴藏活动
        1、退隐——文人生活中的书画鉴藏(隆庆四年冬至万历元年春夏)
        2、江行——行旅中的书画赏鉴(万历元年夏秋之际)
        3、郧阳——宦游中的书画雅玩(万历三年至万历四年间)
    第四节 书画鉴藏在王世贞生活中的功能与意义
    小结
第二章 典范——文坛领袖、史学学者身份的书画鉴藏家王世贞
    第一节 王世贞与明代中晚期的书画鉴藏圈的交游
        一、书画鉴藏家的定义
        二、书画鉴藏家的身份
        三、王世贞的书画鉴藏交游圈
    第二节 王世贞、王世懋兄弟的书画鉴藏与交游
        一、王氏兄弟的家族书画鉴藏
        1、王世贞兄弟的书画鉴藏题跋与藏品
        2、以几件藏品的个案研究考察王世贞书画鉴藏特点
        (1) 《书兰亭诗文》卷
        (2) 《萧翼赚兰亭图》卷
        (3) 《烟江叠嶂图》卷
        二、王世贞书画鉴藏的收藏方式
    第三节 王世贞与明代中晚期不同类型的鉴藏家之比较
        一、上层缙绅显宦鉴藏家——以严嵩、严世蕃父子为例
        二、中下层文人官吏兼退隐乡贤鉴藏家一以文徵明、文彭、文嘉父子为例
        三、文人布衣鉴藏家——以莫是龙为例
        四、富商豪绅鉴藏家——以项元汴为例
    小结
第三章 史家鉴藏——王世贞书画鉴藏中的史观意识
    第一节 基于史观的书画史立场与书画鉴藏观
        一、真实性原则与考据学鉴考方法
        1、对人物画中历史题材绘画的重视
        2、对人物画的考据学鉴考方法
        3、对人物画早期大师顾恺之的审视
        二、王世贞的书画鉴藏标准与鉴藏观念
        1、神妙能三品的鉴赏标准与对“逸品”的认识
        2、鉴藏观的重要原则——法
        3、“古雅”的鉴藏标准与观念
        4、元四家与赵孟頫
    第二节 王世贞的鉴藏意识与不同于董其昌的绘画史观
        一、史学意识下的书画史观
        1、作为书画鉴藏观基础的书画史观
        2、书画史观与书画鉴藏在认识上的互动关系
        二、王世贞与董其昌——两种不同倾向的绘画史观与画史建构
        1、对职业画家的关注
        2、两种不同倾向的绘画史观与画史建构
    第三节 王世贞对明代苏州地区书画史的总结与书画鉴藏
        一、明代苏州地区书画的盛衰
        二、王世贞对吴门地域书画的总结与书画鉴藏
        1、书法上对吴门三家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的鉴藏与推崇
        2、绘画上对吴门画派沈周、文徵明的鉴藏与推崇
        (1)、吴门画派领袖沈周的鉴藏与推崇
        (2)、文徵明书画的鉴藏与推崇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西塞山构筑维权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宋园林山水图样研究与阅古园复原应用[D]. 伍珍妮.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2]江南传统园林禽鱼造景调研与实践 ——以鹤、金鱼为例[D]. 姚巧娟.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3]湖州康山公园康乐游览体系规划研究[D]. 陈莉. 苏州科技大学, 2017(01)
  • [4]湖州地区城市发展与自然系统演变研究[D]. 李璇.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5]湖州传统园林调查与研究[D]. 章琳. 浙江农林大学, 2015(06)
  • [6]城市基层治理的结构调适及其反思——以黄石市街道体制改革为样本[J]. 袁方成,王明为. 城市观察, 2014(04)
  • [7]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环境协同研究 ——以湖广地区为例[D]. 达婷.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1)
  • [8]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研究[D]. 周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9]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研究[D]. 冼青华.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
  • [10]王世贞书画鉴藏研究[D]. 杜娟. 中央美术学院, 2013(07)

标签:;  ;  ;  ;  ;  

西塞山修筑维权之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