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省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的途径和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容怀钰[1](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耿东[2](2019)在《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 ——以滁州市皇甫山林场为例》文中指出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经营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森林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编制的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是森林经营主体和林业主管部门经营管理森林的重要依据。论文以滁州市皇甫山林场为研究对象,以该场最新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为本底数据,系统分析该场森林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经营条件,在此基础上,依据国家林业相关政策、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程,提出了皇甫山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指导思想、经营目标,进行了森林功能与分类区划、森林经营类型划分、森林培育规划、森林采伐规划等,主要结果如下:(1)皇甫山林场森林经营方案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为依据,以培育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以加强林场基础设施建设为推手,大力推行森林保护和培育,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最终将林场建设成为以自然资源保护、森林游憩为主的公益一类事业性质国有林场。(2)全场共划分皇甫山自然保护区、大柳分场大径材及珍贵树种培育区、常山分场大径材培育区等6个功能区。(3)全场共划分20个森林经营类型,设计了各森林经营类型培育目标、主要树种、经营周期、林地选择、造林技术、森林抚育、采伐更新等关键技术。(4)经理期内全场森林抚育合计面积4104hm2,其中:马尾松林1228 hm2;杉木74 hm2;外松1236 hm2;硬阔叶林1521 hm2;软阔叶林45 hm2。(5)经理期内采伐林木蓄积合计56090m3,其中:马尾松24124m3;(?)松 13547m3;硬阔 13056m3;杨树 209m3;杉木 5154m3;(6)经理期内发展麻栎能源林1000hm2、薄壳山核桃木本油料林200hm2;设计了两林种营造林关键技术。
亓军红[3](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提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何夏萍[4](2017)在《黄山区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黄山区杉木人工林资源现状、发展历程和栽培制度,分析了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杉木人工林传统经营所面临的生态环境、林地生产力、资源的发展与利用等方面的问题,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持续。按照现代林业多功能、可持续的森林经营理念,提出实现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建议。
周根土[5](2014)在《以培育珍稀大径级材为抓手 构建木材战略储备安全体系——安徽省建立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的思考》文中认为珍稀大径级材树种是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珍稀大径级材在安徽省培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有利条件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培育途经、技术路线和保障措施,旨在为安徽省珍稀大径级材的培育,提升森林质量,建立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提供理论指导。
邹祥玲[6](2014)在《基于绿色和谐理论的皖北平原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是首要任务,绿色生态、和谐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林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生产部门之一,也由于其对气候、环境等的特殊影响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皖北平原地区由于农业开垦风沙侵蚀等原因,生态环境比皖南皖西等传统山区更加脆弱,且在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平原林业已由绿化建设向生态安全保障系统、经济产出系统、文明支撑系统建设的方向发展,皖北平原地区林业的发展成为安徽省实施“生态强省”战略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当前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宏观背景,为贯彻安徽省“生态强省”战略的实施,以绿色和谐文化论为指导,对皖北平原林业生态系统建设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绿色和谐理论中蕴含的绿色生态思想和系统和谐思想,介绍了平原林业、林业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和功能,提出了用绿色和谐理论指导平原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的原则和方法。然后根据皖北平原地区的林业发展统计数据(2007年国家林业局组织的对全国平原林业调查数据),运用文献归纳、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等方法,总结出皖北平原地区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现状,梳理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皖北平原农田防护林建设问题、黄河古道防沙治沙问题、林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等方面。根据皖北平原地区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现存的问题,最后从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和林业文化体系建设三个方面提出发展对策及建议。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平原林业其他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也可作为各级林业部门制定政策措施的依据,促进安徽省“生态强省”战略的实施。
汪益平[7](2013)在《安徽省林地生产率现状及提升措施浅析》文中指出林地生产率是反映林地生产潜力的重要指标,依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安徽省清查成果,通过对安徽省林地及林地生产率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阐述林地生产率发展潜力并提出提升措施,为全省森林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魏元春[8](2012)在《安徽省县级林地资源信息管理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地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林地资源大量流失,产生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近年来,安徽省林地资源建设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尤其是安徽省林地资源在林地总量、林分质量、管理系统方面与国内外相比都存在很大程度的差距,因此,在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形势下,研究和开发更为高效的林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安徽省县级林地资源整体现状的研究,结合安徽省省情和国内外林地资源管理建设的情况,重点解决林地管理基础数据采集和数据库的建立,通过对属性因子的学习和研究然后进行林地属性数据库的构建,开发出相应的林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安徽省县级林地资源的数字化管理。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依据林业行业标准进行林地管理基础数据采集和林地属性数据库构建的分析研究。参照现有的林地管理相关技术标准,详细研究和分析了县级林地管理中所涉及到的林地属性因子,通过属性因子的划分和记载,采集林地管理基础数据并建立以小班为单位的属性数据库;(2)开发了相应的林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利用Visual Basic技术,结合Access数据库,开发一个基于安徽省县级林地资源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系统管理、林地管理、数据库维护、统计报表、用户管理等六个功能模块。(3)验证了安徽省林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使用安徽省林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林地资源数据的录入、数据库维护以及统计报表等,为林地规划保护与利用的决策提供依据。论文研究成果对提高林地管理信息化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刘红[9](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蔡伟建[10](2011)在《杂交马褂木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杂交马褂木林分标准地定位调查,研究杂交马褂木林分的生长规律,探索影响林分生长的气象因子、立地因子和经营措施;同时,通过具体设计实验,研究杂交马褂木苗木培育、造林及抚育的关键技术,从而得出杂交马褂木人工林培育技术体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杂交马褂木定植6a时,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达到14.8cm、9.9m和0.0805m3,生长迅速,各生长量都一直在快速增加,正处于生长旺盛的阶段。影响杂交马褂木生长的主导气象因子是水分因子,光照因子次之,热量因子的影响程度最小。杂交马褂木林分在平原立地和阴坡立地上最旺盛,生长量随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磷的含量增加而增加,随海拔、坡位、坡度和土壤砾石含量增加而降低。利用枝接方法可以繁育杂交马褂木大规格苗、芽接方法繁殖大量苗,接芽越大、砧木越粗,成活率越高,生长越旺盛。1a生苗木生长呈慢-快-慢的节律,速生期内的各生长量比率均接近60%,1a和2a生苗出圃率为76.0%和82.6%,地膜覆盖能促进杂交马褂木苗木生长,提高出圃率。起苗后假植是保持成活率和当年生长量的有效措施,利用保水剂和泥浆也能在晾晒2-3d内保持高成活率。外源激素能够促进杂交马褂木苗木根系生长潜力和幼林生长。全面整地促进杂交马褂木林分生长,春季和深秋都可以造林,嫁接苗和大规格苗造林后生长迅速。除草能提高杂交马褂木林分生长,化学除草省时省工,工作效率高。造林当年不需要进行修剪;第二年采用轻度修剪能促进杂交马褂木生长。施肥措施和套种矮灌农作物可以促进杂交马褂木幼林生长。
二、安徽省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的途径和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省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的途径和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
2.7 本章小结 |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
3.7 本章小结 |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
4.1.1 水土保持林 |
4.1.2 水岸防护林 |
4.1.3 农田防护林 |
4.1.4 护村林 |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
4.2.1 用材林 |
4.2.2 特用经济林 |
4.2.3 苗圃 |
4.2.4 果园 |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
4.3.1 铁路 |
4.3.2 公路 |
4.3.3 交叉口 |
4.3.4 道路绿化 |
4.4 本章小结 |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
5.1.1 公园园林化 |
5.1.2 车站园林化 |
5.1.3 纪念地园林化 |
5.1.4 广场绿化 |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
5.2.1 居住区园林化 |
5.2.2 学校园林化 |
5.2.3 工厂园林化 |
5.3 本章小结 |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
6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 ——以滁州市皇甫山林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 |
1.1.1 森林经营 |
1.1.2 森林经营方案 |
1.1.3 森林经理期 |
1.1.4 森林经营单位 |
1.1.5 编案单位 |
1.1.6 经营规划设计单元 |
1.2 森林经营理论 |
1.2.1 近自然森林经营 |
1.2.2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
1.2.3 多功能森林经营 |
1.2.4 森林分类经营 |
1.3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历史 |
1.3.1 国外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历史 |
1.3.2 国内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历史 |
2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意义 |
2.4 研究内容 |
3 研究区自然概况 |
3.1 经营单位基本情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与土壤 |
3.1.3 气候条件 |
3.1.4 植被条件 |
3.1.5 水文条件 |
3.1.6 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4.1 研究方法 |
4.1.1 林场数据收集 |
4.1.2 森林经营与功能区划 |
4.1.3 森林培育规划 |
4.1.4 森林采伐规划 |
4.2 技术路线图 |
5 结果与分析 |
5.1 森林资源与森林经营状况分析评价 |
5.1.1 资源现状分析 |
5.1.2 森林经营分析 |
5.1.3 森林保护状况 |
5.1.4 经营能力 |
5.2 森林经营需求与经营环境分析 |
5.2.1 经营环境分析 |
5.2.2 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 |
5.3 经营方针与经营目标 |
5.3.1 经营方针 |
5.3.2 经营目标 |
5.4 森林经营区划与经营布局 |
5.4.1 森林功能区划 |
5.4.2 森林分类区划 |
5.4.3 森林管理类型区划 |
5.4.4 组织森林经营类型 |
5.5 森林培育规划设计 |
5.5.1 培育类型及实施对象 |
5.5.2 抚育任务 |
5.5.3 抚育组织 |
5.5.4 改造 |
5.6 森林采伐利用规划设计 |
5.6.1 确定合理年伐量 |
5.6.2 伐区生产规划 |
5.6.3 森林更新 |
5.7 非木资源培育与利用规划 |
5.7.1 经济林发展规划 |
5.7.2 林下经济发展规划 |
5.8 森林健康与森林保护规划 |
5.8.1 森林管护 |
5.8.2 森林防火 |
5.8.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
5.8.4 地力维护 |
5.9 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5.9.1 森林集水区管理 |
5.9.2 生物多样性保护 |
5.10 营林基础设施规划 |
5.10.1 种苗生产设施 |
5.10.2 林道设施 |
5.10.3 营林设施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3)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黄山区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源现状 |
1.1 黄山区林情概况 |
1.2 杉木人工林资源 |
1.2.1 面积和蓄积量 |
1.2.2 林龄结构 |
1.2.3 林分状况 |
2 杉木人工林培育 |
2.1 杉木人工造林 |
2.2 杉木人工林经营 |
2.2.1 传统的轮伐期经营方式 |
2.2.2 近自然森林经营方式的探索 |
3 面临的问题 |
3.1 森林经营的理念落后 |
3.2 不合理的营林技术措施常导致生境恶化, 地力衰退, 生态失调 |
3.3 造林模式单一, 重采轻育, 经营管理比较粗放, 林分质量不高 |
3.4 木材生产不可持续, 木材生产结构单一, 结构性紧缺 |
4 可持续经营对策 |
4.1 学习现代林业理论, 树立多功能、可持续的森林经营理念 |
4.2 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 改善杉木人工林经营措施, 实现生态合理可持续 |
4.3 造经并举培育后备资源, 强化森林经营, 推行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 |
4.3.1 鼓励农户零星造林, 弥补因基地造林受限而带来的后备资源不足 |
4.3.2 强化森林抚育经营, 增加森林蓄积量, 提高林分质量 |
4.3.3 积极推行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 |
4.4 调整采伐使木材生产平稳可持续, 调结构增加阔叶用材林的比重 |
(5)以培育珍稀大径级材为抓手 构建木材战略储备安全体系——安徽省建立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培育珍稀大径级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1.1 珍稀大径级材培育的重要性 |
1.2 珍稀大径级材培育的紧迫性 |
2 珍稀大径级材培育的有利条件 |
2.1 珍稀树种繁多 |
2.2 自然条件优越 |
2.3 技术力量较强 |
3 珍稀大径级材培育的途径和技术路线 |
3.1 结合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 建设珍稀大径级材基地 |
3.2 抚育改培现有人工林, 群体培育珍稀大径级材 |
3.3 开展生态公益林抚育, 目标培育珍稀大径级材 |
3.4 充分利用自然更新能力, 定向培育珍稀大径级材 |
4 珍稀大径级材培育的保障措施 |
4.1 科学规划, 强化组织管理 |
4.2 做好服务, 加强政策引导 |
4.3 多方筹措, 加大资金扶持 |
(6)基于绿色和谐理论的皖北平原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平原林业相关概念 |
2.1.2 生态系统相关概念 |
2.1.3 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的经济诱因分析 |
2.2 绿色和谐理论 |
2.2.1 “绿色”的哲学意蕴及绿色和谐理论的科学内涵 |
2.2.2 绿色和谐理论的绿色生态思想 |
2.2.3 绿色和谐理论的系统和谐思想 |
2.3 绿色和谐理论对皖北平原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的指导意义 |
2.3.1 皖北平原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的原则 |
2.3.2 皖北平原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的方法 |
第三章 安徽省皖北平原林业生态系统发展现状 |
3.1 安徽省皖北平原地区林业资源概述 |
3.1.1 安徽省林业资源概况及发展历程 |
3.1.2 皖北平原地区林业资源概况及其特点 |
3.2 安徽省皖北平原林业生态系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3.2.1 皖北平原黄河古道防沙治沙生态林建设问题 |
3.2.2 林业产业结构水平低下问题 |
3.2.3 经济林及果林发展水平低下问题 |
3.2.4 农林矛盾问题 |
第四章 安徽省皖北平原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的对策建议 |
4.1 皖北平原林业生态体系建设 |
4.1.1 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
4.1.2 湿地生态系统建设 |
4.1.3 荒漠治理及荒漠绿化建设 |
4.1.4 农田防护林及农林复合系统建设 |
4.2 皖北平原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
4.2.1 皖北平原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4.2.2 绿色富民产业发展 |
4.2.3 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 |
4.2.4 果林等经济林产业发展 |
4.3 皖北平原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
4.3.1 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 |
4.3.2 城乡绿化一体化 |
4.3.3 生态文化创作和宣传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文研究成果 |
5.2 本文研究局限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安徽省林地生产率现状及提升措施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林地生产率现状 |
2 林地生产率评价 |
3 安徽省林地生产率发展潜力 |
3.1 林地可利用空间较大, 有待提高林地利用率 |
3.2 现有低产林改造潜力大 |
3.3 高等级林地生产力提升潜力巨大 |
4 林地生产率提升措施 |
4.1 加快人工造林步伐, 充分利用林地资源 |
4.2 加强低产低效林改造, 科学利用林地资源 |
4.3 强化森林经营, 促进林木生长 |
4.4 强化森林资源管理, 控制过量消耗 |
(8)安徽省县级林地资源信息管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2.1 研究内容 |
1.2.2 论文结构 |
2 研究现状和进展 |
2.1 林地资源概述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林地管理基础数据采集及数据库构建 |
3.1 属性因子的划分 |
3.1.1 基础因子 |
3.1.2 林地因子 |
3.1.3 管理因子 |
3.1.4 林分因子 |
3.2 属性因子记载 |
3.3 属性数据库 |
4 安徽省县级林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性能特点 |
4.2 系统组织结构 |
4.2.1 编码确定 |
4.2.2 小班数据材料准备 |
4.2.3 设计方法 |
4.3 系统总体结构 |
4.3.1 系统管理模块 |
4.3.2 林地管理模块 |
4.3.3 用户管理模块 |
5 系统应用 |
5.1 数据录入 |
5.1.1 小班录入 |
5.1.2 小班Excel导入 |
5.1.3 小班查询及修改 |
5.2 数据库维护 |
5.3 统计报表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
2.5 本章小节 |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1.1 概念 |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
3.6.2 分析 |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
3.7.2 公共政策理论 |
3.7.3 公共财政理论 |
3.7.4 行政法理论 |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9.2 科学发展观 |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
3.11 本章小节 |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4 主要启示 |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1 研究背景 |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
4.2.5 主要启示 |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
4.3.1 研究背景 |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
4.3.6 主要启示 |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4.1 研究背景 |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
4.4.4 主要启示 |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1 研究背景 |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
4.5.4 主要启示 |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
4.6.1 研究背景 |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
4.6.4 主要启示 |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
4.7.1 研究背景 |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
4.7.4 主要启示 |
4.8 本章小节 |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
5.1.2 苗木供需情况 |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
5.2 发展趋势分析 |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
5.3 需求预测 |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
5.4 本章小节 |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
6.2.1 战略布局 |
6.2.2 战略目标 |
6.2.3 战略途径 |
6.3 战略重点 |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本章小节 |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
7.1.1 战略目标 |
7.1.2 战略重点 |
7.1.3 战略措施 |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
7.3.1 战略目标 |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
7.3.3 战略措施 |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
7.5.2 战略目标 |
7.5.3 战略重点 |
7.5.4 战略措施 |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
7.8 本章小节 |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
8.1.4 理论分析 |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
8.3.2 基本思路 |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
8.4.2 基本思路 |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
8.5.2 基本思路 |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
8.6.2 基本思路 |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
8.7 本章小节 |
9 结论 |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
1 发表的论文 |
2 编着的书籍 |
3 获得的奖项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10)杂交马褂木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国内外人工林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 |
2 鹅掌楸属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
2.1 鹅掌楸人工林效益 |
2.1.1 速生效益 |
2.1.2 混交效益 |
2.2 造林地选择 |
2.2.1 气候要求与分布区 |
2.2.2 立地类型 |
2.3 整地技术 |
2.4 栽植技术 |
2.4.1 苗木质量 |
2.4.2 苗株处理 |
2.4.3 种植操作 |
2.5 密度选择 |
2.6 抚育管理 |
2.6.1 施肥 |
2.6.2 水分 |
2.6.3 防火 |
2.6.4 病虫害防治 |
2.6.5 清除杂灌等生物威胁 |
2.6.6 修枝和疏伐 |
2.7 结论 |
3 杂交马褂木人工林培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立题依据、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
4.1 立题依据 |
4.2 研究目标 |
4.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杂交马褂木人工林生长规律及趋势 |
1 试验区的基本概况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树干解析方法 |
2.2.2 林木生长模拟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杂交马褂木各生长量变化规律 |
3.1.1 胸径生长量 |
3.1.2 树高生长量 |
3.1.3 材积生长量 |
3.1.4 材积生长率与形数 |
3.2 杂交马褂木各生长量生长模拟 |
3.2.1 生长模型的建立 |
3.2.2 杂交马褂木拟合生长分析 |
3.2.3 杂交马褂木数量成熟龄确定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杂交马褂木林分生长与气象因子关系 |
1 研究地区基本概况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林木对象和方法 |
2.2 气象因子收集与选择 |
2.3 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林木各生长量分析 |
3.2 气象因子分析 |
3.2.1 温度 |
3.2.2 水分 |
3.2.2 光照 |
3.3 杂交马褂木人工林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分析 |
3.3.1 气象因子与胸径生长的关联度 |
3.3.2 气象因子与树高生长的关联度 |
3.3.3 气象因子与材积生长的关联度 |
3.3.4 气象因子与平均生长的关联度 |
4 讨论与结论 |
4.1 影响杂交马褂木生长的气象因子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杂交马褂木林分生长与立地因子关系 |
1 研究地区基本概况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立地因子及调查方法 |
2.2 林木生长及调查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立地因子对杂交马褂木生长影响分析 |
3.1.1 海拔对杂交马褂木生长的影响 |
3.1.2 地貌对杂交马褂木生长的影响 |
3.1.3 坡向对杂交马褂木生长的影响 |
3.1.4 坡位对杂交马褂木生长的影响 |
3.1.5 坡度对杂交马褂木生长的影响 |
3.1.6 土层和腐殖质层厚度对杂交马褂木生长的影响 |
3.1.7 砾石含量对杂交马褂木生长的影响 |
3.1.8 土壤有机质和速效NPK含量对杂交马褂木生长的影响 |
3.2 杂交马褂木林分生长与立地因子相关性分析 |
3.2.1 单个因子相关性分析 |
3.2.2 典型相关性分析 |
3.3 立地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3.3.1 主成分的推求计算 |
3.3.2 主成分综合运用 |
4 讨论与结论 |
4.1 立地因子对杂交马褂木生长影响 |
4.2 立地因子与杂交马褂木生长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坡位对杂交马褂木林分生长的影响 |
1 试验区的基本概况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坡位对杂交马褂木个体生长量影响 |
3.2 坡位对杂交马褂木林分结构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杂交马褂木林分生长与经营措施的关系 |
1 研究地区基本概况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经营措施及调查方法 |
2.2 林木生长及调查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经营措施对杂交马褂木生长影响分析 |
3.1.1 整地对杂交马褂木生长的影响 |
3.1.2 苗木种类对杂交马褂木生长的影响 |
3.1.3 苗龄对杂交马褂木生长的影响 |
3.1.4 营养空间对杂交马褂木生长的影响 |
3.1.5 施肥对杂交马褂木生长的影响 |
3.1.6 修剪强度对杂交马褂木生长的影响 |
3.2 杂交马褂木林分生长与经营措施相关性分析 |
3.3 经营措施的主成分分析 |
3.3.1 主成分的推求计算 |
3.3.2 主成分综合运用 |
4 讨论与结论 |
4.1 经营措施对杂交马褂木生长影响 |
4.2 经营措施与杂交马褂木生长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杂交马褂木造林苗木培育关键技术 |
1 研究地区基本概况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嫁接技术研究 |
2.1.1 试验设计 |
2.1.2 分析方法 |
2.2 苗木生长节律研究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苗木分级研究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方法 |
2.4 地膜覆盖的应用 |
2.4.1 试验材料和设计 |
2.4.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交马褂木嫁接技术 |
3.1.1 嫁接方式对杂交马褂木育苗影响 |
3.1.2 嫁接芽规格对杂交马褂木育苗影响 |
3.1.3 嫁接位置对杂交马褂木育苗影响 |
3.1.4 砧木规格对杂交马褂木育苗影响 |
3.2 杂交马褂木幼苗生长规律 |
3.2.1 杂交马褂木幼苗生长模型建立 |
3.2.2 杂交马褂木幼苗生长分析 |
3.3 杂交马褂木苗木分级 |
3.3.1 调查及统计结果 |
3.3.2 苗木等级划分 |
3.4 杂交马褂木地膜覆盖技术 |
4 结论与讨论 |
4.1 杂交马褂木嫁接技术 |
4.2 杂交马褂木幼苗生长节律 |
4.3 杂交马褂木苗木分级 |
4.4 地膜覆盖技术对杂交马褂木苗木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杂交马褂木苗木活力保护技术 |
1 研究地区基本概况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杂交马褂木苗木起苗后活力保护 |
2.1.1 试验材料及研究对象 |
2.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3 调查指标与方法 |
2.2 外源激素对杂交马褂木苗木活力影响 |
2.2.1 试验材料及研究对象 |
2.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2.3 调查指标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交马褂木苗木起苗后活力保护 |
3.1.1 不同处理苗木含水量变化 |
3.1.2 不同处理苗木根系生长潜力变化 |
3.1.3 不同处理苗木造林成活率和树高当年生长变化 |
3.2 外源激素对杂交马褂木苗木活力影响 |
3.2.1 激素处理苗木根系生长变化 |
3.2.2 激素处理苗木树高增量率变化 |
4 结论与讨论 |
4.1 杂交马褂木苗木活力的保护 |
4.2 外源激素对杂交马褂木苗木活力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杂交马褂木造林关键技术 |
1 研究地区基本概况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造林季节对杂交马褂木成活和生长影响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
2.2 除草对杂交马褂木成活和生长影响 |
2.2.1 研究对象 |
2.2.2 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
2.3 修剪对杂交马褂木成活和生长影响 |
2.3.1 研究对象 |
2.3.2 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
2.4 套种对杂交马褂木成活和生长影响 |
2.4.1 研究对象 |
2.4.2 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造林季节对杂交马褂木林分成活与生长的影响 |
3.2 除草方法对杂交马褂木林分生长的影响 |
3.3 修剪措施对杂交马褂木林分生长的影响 |
3.4 套种对杂交马褂木林分生长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造林季节与杂交马褂木林分成活与生长的关系 |
4.2 除草方法与杂交马褂木林分生长的关系 |
4.3 修剪措施与杂交马褂木林分生长的关系 |
4.4 套种与杂交马褂木林分生长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施肥对杂交马褂木幼林初期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验地概况 |
1.3 施用肥料概况 |
1.4 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分析模型建立 |
2.2 主效应分析 |
2.3 单因子效应分析 |
2.4 因子互作效应分析 |
2.4.1 氮肥与磷肥的交互作用 |
2.4.2 氮肥与钾肥的交互作用 |
2.4.3 磷肥与钾肥的交互作用 |
2.5 最优组合分析 |
3 讨论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全文总结 |
1 杂交马褂木人工林培育技术 |
1.1 杂交马褂木的速生性 |
1.2 杂交马褂木人工林立地选择 |
1.3 杂交马褂木造林苗木培育技术 |
1.4 杂交马褂木造林与抚育技术 |
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3 论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附:作者简况 |
详细摘要 |
四、安徽省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的途径和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2]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 ——以滁州市皇甫山林场为例[D]. 耿东.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3]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黄山区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对策[J]. 何夏萍. 安徽林业科技, 2017(03)
- [5]以培育珍稀大径级材为抓手 构建木材战略储备安全体系——安徽省建立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的思考[J]. 周根土. 安徽林业科技, 2014(04)
- [6]基于绿色和谐理论的皖北平原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研究[D]. 邹祥玲.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6)
- [7]安徽省林地生产率现状及提升措施浅析[J]. 汪益平.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06)
- [8]安徽省县级林地资源信息管理及应用研究[D]. 魏元春. 安徽农业大学, 2012(05)
- [9]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10]杂交马褂木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D]. 蔡伟建.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