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高龄老人生育率个体差异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1](2021)在《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目前处于老龄化社会,2019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亿,占到总人口约13%,远超国际上公认的老龄化标准7%,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与此同时,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更为复杂多变,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建立起来。退休是我国城镇居民迈入老年生活的标志性事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退休居民消费已然是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退休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把握退休居民消费特征,激发退休居民消费活力,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生命周期假说理论认为,理性经济人将在一生之中平滑其消费,退休这一事件不会导致消费骤降。但是学界发现截然相反的现象,并将此称之为“退休消费之谜”。根据消费经济学和人口经济学等理论,本文着力研究退休是否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严重影响,构建退休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作用机制,基于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实证检验影响效应,从提振退休居民消费角度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探究退休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是本文着重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总体而言,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构建退休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整体研究框架:文献梳理——基础分析——作用机理——实证检验——政策建议。其次,构建退休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机制框架。一方面从个人和家庭的微观角度分析消费需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影响因素;另一方面从国家和社会的宏观角度分析产业结构、就业与劳动力供给、收入与财富等带来的影响。最后,基于实证分析验证结果并结合我国国情实际,提出扩大退休居民消费、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目标和内容,阐述了全文的研究技术路线以及创新之处,为进一步研究指明了研究方向。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是对消费理论、退休消费之谜研究以及人口因素与居民消费研究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为后文研究提供基础和支撑。第三章是现状分析。详细阐述我国退休制度、居民宏观消费和微观消费、老年居民消费的发展演变与特征,探究基于时间分布的交互变化规律,刻画退休与消费的影响关系。第四章是理论分析。深入剖析退休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收入变动、消费供给、消费需求、财富积累等是影响退休居民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微观影响层面,退休导致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家庭状况等发生改变,消费需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动。宏观影响层面,退休导致劳动力供给发生变动从而带动收入与财富的变动,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动,继而推动消费产生变动。第五章是微观实证检验。基于中国家庭金融微观调查2017年数据(CHFS),采用模糊断点回归计量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退休对城镇居民家庭总消费引起轻微变动,总消费支出略微增加,食品、医疗、旅游等家庭日常消费以及健康消费显着增加,与工作相关的消费、家政服务、娱乐等消费显着下降,消费结构发生调整。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退休对城镇居民家庭的收入保障、房产、消费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引起居民家庭消费的变动。第六章是宏观实证检验。基于2005年至2018年的宏观省际面板数据开展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退休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率影响方面,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退休之后城镇居民消费率出现下降现象,退休对消费产生负向抑制作用;第二,退休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方面,静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与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的结果均显示,退休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与基本生活保障的消费支出降低;第三,收入对退休消费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作用,退休导致收入变动,继而影响消费。第七章是政策建议。结合目前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格局,提出扩大退休居民消费、提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张春梅[2](2021)在《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以辽宁省抽样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社区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在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如何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为老年人营造适宜的生活环境,这是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需要着力思考的重大问题。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的建设对于养老模式改变和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论文在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老年宜居社区的概念内涵和特点做了解读,基于老年人的宜居需求、文献追溯和客观分析构建了适宜本土环境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吴良镛院士的五大系统理论,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社会系统、设施系统、自然系统、居住系统和人类系统5个一级指标。为了体现社区空间的代际公平,从老年宜居专项指标和公共指标两个维度构建二级指标体系,专项指标主要体现老年群体的宜居要求;公共指标体现老年人作为社区的一部分,与其他年龄群体一致性的要求。基于抽样调查、空间兴趣点、DEM地形数据、人口普数据、中国环境监测数据、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运用熵值法对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赋权,然后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辽宁省182个抽样社区的老年宜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抽样社区老年宜居环境质量较差,说明绝大多数的社区尚未对已经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城市比较来看,大连市所属社区老年宜居环境质量整体水平最高。(2)就空间分布特征:从社区尺度来看,评价值较高的社区多分布于城市中心区或边缘城区,而评价值较低的社区通常分布于城乡结合部、城区以外的镇/乡镇中心、乡镇附近或离乡镇较远的地区;从市域尺度来看,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区域分异明显,整体呈现“中部-南部凸起,西北-北部凹陷”的分布格局,评价值较高的社区主要分布于大连市和沈阳市,大连和沈阳成为辽宁省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发展的双中心。(3)分系统研究表明:设施系统和社会系统整体质量差,自然系统整体质量良好,人类系统和居住系统整体质量较高。在五大系统中,平均值较低的指标分别是社区日间照料机构数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数量、无障碍设施建设指数、老年大学数量、老年协会数量、舒适日数、空气质量、户籍登记百岁老年人口,这些是社区人居环境建设需要着力加强的部分。(4)从老年宜居公共指标与专项指标的对比来看,公共指标的评价值明显高于专项指标;对比中等级别以上社区数量,公共指标是专项指标的2.69倍,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存在代际不公平现象。从城市尺度和社区尺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地理探测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大数据挖掘等方法探寻了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分异的机制。研究表明,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是辽宁省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分异的核心驱动力、社会群体状况是根本驱动力、政府干预和住宅建设是重要驱动力。根据评价结果及机制分析,从基于城市尺度的宏观路径和基于社区尺度的具体对策两方面提出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优化的对策建议。以期对社区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为居家养老提供适宜的支持性环境提供思路。
赵雪琴[3](2020)在《重庆市不同代际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及生育行为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重庆市作为一个拥有三千多万人口超大城市,且是全国唯一一个内陆直辖市,其人口矛盾凸出,人口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前列。为了了解我国地区人口发展态势,正确判断其生育水平,加强对生育问题的认识,以便预估生育潜力,并通过代际分析比较回答代际间为何会产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问题,利于帮助地方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以及为其优化生育政策服务提供相关依据和参考。本研究根据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以及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假设:1.受社会文化与时代背景因素的影响,不同代际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有所不同,生育行为亦有所不同。2.受个人与家庭因素的影响,初婚年龄越小、家庭经济收入越高的人,其生育意愿更强。3.受个人与家庭因素的影响,初婚年龄越小、家庭经济收入越高的育龄妇女,其生育行为更强。4.受个人与家庭因素的影响,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存在背离度,且不同代际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背离度存在差异。本研究在已有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基础上,同时结合社会学、人口学和经济学等视角选取了影响生育意愿及生育行为的个人与家庭特征等因素作为自变量,利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中的重庆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了基本描述统计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重庆市70年代(38-47岁)、80年代(28-37岁)、新生代(15-27岁)的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二者的背离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同时从数量、性别和时间三维分析了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现状,然后分别对其数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泊松回归分析;其次对于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在数量方面的背离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由于性别是不可控的,而时间维度碍于数据有限,本研究仅从数量上分析了二者的背离,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了产生背离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重庆市育龄妇女生理想生育数量大多以生育2个孩子为主,平均理想数量为1.95个,平均打算生育为1.7个,理想与打算相差0.25,而实际平均生育数为1.3个,生育行为与生育意愿相差0.65。随着年代增加,“丁克族”的意愿越强烈,性别偏好逐渐从男孩偏好转为女孩偏好,重庆市育龄妇女理想生育平均年龄值为31.44岁,三代人的婚育间隔在1-5年期间人逐渐增多,呈现出晚婚晚育的趋势。通过二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重庆市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产生背离的主要因素有文化程度、现有子女结构、就业单位性质和本人家庭结构,其中中学学历产生背离的机会比率是小学及以上的0.766倍,非独生子女是独生子女家庭的1.494倍。在不同代际中,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均产生背离,其中70年代的人群理想生育均值为1.97个,实际均值为1.7个,已基本达到重庆市生育水平,其背离程度为0.27。80年代的理想均值为1.88个,实际均值为1.42个,低于重庆市整体生育水平,其背离度为0.46。新生代人群的理想均值为1.83个,实际均值为0.4个,生育率远低于重庆市生育水平,其背离度为1.43。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影响70年代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背离的主要因素包括文化程度、本人家庭结构和家庭经济收入,其中差距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大,非独生子女的理想子女数与实际生育数的差距是独生子女的1.588倍,同时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其理想子女数与实际生育数的差距不断减小。影响80年代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背离的因素有初婚年龄与本人家庭结构以及现有子女结构,其中初婚年龄与其背离度呈正相关,初婚年龄越大,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距越大,独生子女家庭的背离小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的人。而影响新生代的关键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与现有子女结构。随着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理想子女数与实际生育数的差距不断减小;相对于没有孩子而言,已有孩子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产生背离的发生比均小于1。基于对重庆市不同代际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几点思考。首先合理引导并树立适应社会发展的生育观,提高受教育程度,转变人们观念;其次减轻年轻人的生育压力,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生育保障体系的投入,鼓励新生代人群生育;再次生育政策要因地制宜,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缩小城乡二元差距;最后要加强对女性(再)就业问题的相关保障,扩大企事业等单位的生育福利,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李翔[4](2020)在《低生育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人口生育率不断下降,至今已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持续的低生育率不仅缩减了人口总量,而且也带来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加速等问题,影响了经济的长期发展。随着人口结构的变迁,在持续的低生育率背景下,理清低生育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理论关系,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分析,成为研究的迫切需要。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建立了相关理论与作用机制,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来阐述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并对低生育率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进行理性客观的评估。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本文将沿着“提出问题——理论与机制分析——实证检验——生育政策调整分析——结论与对策建议”这一逻辑思路逐一展开,试图科学、全面地对低生育率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分析。经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低生育率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效应来看,人口生育率的提高会促进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并且由低生育率带来的少儿抚养比增加也并不会促使劳动参与率下降,反而会提高劳动参与率;反之,持续的低人口生育率会阻碍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即经过人口转变,持续的低生育率会对我国劳动参与率产生负效应。在考虑低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后,发现低生育率对劳动参与率的负效应还会通过滞后效应进一步增强。同时,在对不同生育率水平下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进行分析与预测后,发现如果生育率继续维持在当前的较低水平,那么至203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将会比维持在自然更替的生育水平方案下少大约767万人,并且这一差异将在2040年和2050年后进一步扩大。另外,低生育率对劳动供给规模的减少效应,不仅体现出绝对量的减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更体现出减少速度的加快。第二,从低生育率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效应来看,当生育率下降时,人力资本积累会增加。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看,随着生育率的持续降低,其对人力资本影响的正效应也逐渐显现。在考虑低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后,发现人力资本水平不仅会受到当前人口生育水平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前期人口生育水平的滞后效应影响。另外,在区域差异性分析中还发现,生育率的变动对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影响效应最大。而根据在低生育率下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回归结果发现: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着的正向效应。也就是说,在低生育率背景下,人力资本水平会提高,这将有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第三,生育率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直接效应呈现出显着的倒“U”形,即当生育率处于较低水平时,随着生育率的上升,经济增长率也会不断上升,但当生育率上升到一定水平时,继续上升反而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着的负效应。同时,在滞后效应分析中发现,经济增长率还会受到前期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影响。而在中介效应分析中,低生育率,一方面,会通过改变劳动供给水平降低劳动参与率,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的中介效应;另一方面,也会通过改变人力资本投入水平提升劳动生产率,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正的中介效应。但在目前教育投入力度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经过未来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口代际转变,劳动参与率的负中介效应要略高于人力资本的正中介效应。由此,我们从供给途径来分析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仍呈现出负效应。第四,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生育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倒“U”形关系,这进一步验证了前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并且当总和生育率达到1.6时,经济增长率达到峰值,但当总和生育率继续上升至1.8时,经济增长率为1.65,又回到了总和生育率为1.5时的结果。这说明如果现行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或是进一步放开生育政策能够促使生育率处于1.5-1.8的区间内,则能够促进经济保持高增长。因此,在当前低生育率背景下,生育政策调整后,生育率的适度增长有利于经济增长,但生育率的过度反弹则不利于经济增长。另外,对放松生育政策后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后得到,个体的年龄、性别、户籍状态与受教育水平等方面在意愿生育二孩间的差异明显。同时,放松生育政策后,受政策的影响还未生育二孩的家庭更明确二孩生育计划。从总体来看,低生育率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具有双向性和阶段性,但随着人口转变,低生育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逐步显现。因此,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提高人口生育率水平,优化人口年龄结构,增进劳动供给质量将刻不容缓。
张婕[5](2020)在《社区居家养老问题及对策建议 ——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养老服务发展的研究,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并且死亡率降低。此外,我国的人口结构受计划生育以及人们对生育理念转化的影响逐渐发生变化,随之,我国各省份依次出现了严峻的老龄化现象。我国从2000年就开始进入了老龄化阶段并且持续加剧,截止到2018年,老龄化的比例已经高达了11.9%,老龄化的程度越来越严重。老龄化的加剧提升了人们对地方养老服务的基本需求,并增加了对养老服务内容多样化的需要。国家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占比高达17.8%左右,高龄、失能、独居和空巢老年人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因此养老服务、养老设施、医疗福利、养老体系等方面的支出将持续增长,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任务十分艰巨。传统的养老模式由于社会人口结构的改变和社会环境的变迁已经不适应当代的养老需求,人们对养老观念的转变也促使社区居家养老逐步成为我国养老体系中的主流模式。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起步较晚,在近些年才开始普及并慢慢被社会大众接受,我国一直对养老服务的发展十分重视,针对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国家颁布了一系列与社区居家养老相关的政策规划,为了促进养老服务的发展,满足人们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论文以内蒙古自治区旗县地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研究对象,选择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社区作为调查范围。研究采用抽样调查,对样本进行分析;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深入社区,探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寻找了乌审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呈现在六个面14个主要问题,提出政府的顶层设计不足、监督反馈的制度不到位、财政购买力度弱、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服务平台单一机械化、服务项目内容匮乏滞后、医养结合重视不足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从6个方面提出了13条对策建议,主要是加强对社区居家养老的顶层设计、建立监督评价机制、完善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的制度建设、扩大政府财政和拓宽筹资渠道等对策,这些对策建议将为今后旗县地区的老龄养老事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借鉴,促进养老服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使用价值。
王梦璇[6](2020)在《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让老年人过上质量更好、水平更高、幸福指数更高的晚年生活,已经成为全世界老龄化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跑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现已进入快速老龄化时期。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特征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为此,政府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将老龄事业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不断加大对老龄事业建设力度。国外发达国家养老实践证明,社区养老是最能够满足老年人各方面养老需求,最符合老年人养老习惯的养老方式,事实证明,社区养老方式同样符合我国老年人养老需求,老年人在社区中接受各种服务也是最高效、最人性化的养老方式。由此,政府确立以建设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标,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在社区养老服务建设方面,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合力,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区养老服务。本文以城市中的社区养老服务实践为切入点来研究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问题。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在满足社区老人养老服务需求方面已探索实践出一些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对满足当地老人养老需求发挥了积极、建设性作用。但是,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还存在社区养老服务监管体系不完善、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存在区域差距、服务机构数量不足、养老服务内容同质、社会资本参与少、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政策体系不健全,社区养老服务监管不完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偏远、落后地区政府财政补贴力度有限、政府投入不足,部门之间配合有限、社区养老服务市场化程度低、专业人员培养数量不足,志愿者队伍建设不充分。本文还采用比较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分析借鉴国外发达国家——英、美、日三国在社区养老服务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做法,结合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实际,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社会支持理论、福利多元化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针对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建设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参考对策:一是完善政府监管体系,规范养老服务市场发展;二是促进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发挥政府、企业、家庭多方力量作用;三是细化老年人需求,共性服务与个性服务有机结合;四是鼓励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培训,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人员队伍;五是树立积极老龄观,引入预防理念构建持续照顾养老服务体系。
祝颖润[7](2020)在《中国男性婚姻挤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男性婚姻挤压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存在,但中国最为严重。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高出生性别比队列人口陆续进入婚姻市场,男性婚姻挤压是中国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社会常态。中国男性婚姻挤压将产生人口、社会、经济、健康和文化等诸多风险,将在个体、家庭、社区、国家乃至国际层面全方位显现。因此,研究中国男性婚姻挤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文章在梳理国内外婚姻挤压及相关理论等文献的基础上,从性别结构失衡、年龄结构波动和夫妇年龄差婚配模式3个方面系统分析中国男性婚姻挤压的形成机制,详细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静态婚姻挤压和改革开放40年来动态婚姻挤压的变化过程,以及初婚市场上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教育差异和职业差异。最后,在充分考虑“全面两孩”的政策效果和乡—城人口转移过程中性别差异的基础上,文章构建分城乡离散型未婚人口发展方程,以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合理设置参数,预测2011—2060年分城乡及全国未婚人口年龄性别结构数据,重点分析全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及城乡差异的变化趋势。文章主要有4个方面的发现。第一,2010—2060年全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先加剧后减缓。分解结果表明未婚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是导致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主要因素。“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从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两个方面共同促进未来婚姻市场上两性人口“供需”均衡。第二,2010—2060年全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城乡差异先拉大后缩小。分解结果表明,未婚人口性别结构的城乡差异是影响大龄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城乡差异的主要因素。第三,2010—2060年全国及分城乡50岁及以上男性终身未婚规模均快速增加,男性终身未婚比例的城乡差异不断拉大。第四,时期分析和队列分析都发现,农村“00后”大龄未婚男性将面临严重婚姻挤压。这是在婚配过程中存在年龄梯度和城乡梯度共同造成的累积效应。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治理中国男性婚姻挤压及其后果的4点政策建议。第一,全社会应进一步提高女性地位促进男女性别平等,同时应特别关注农村单身弱势男性的性别平等问题,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第二,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终身未婚男性人口的养老保障和社会支持等问题。第三,各级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措施,提高“全面两孩”的政策效果,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第四,政府在制定新型城镇化政策时,应高度重视乡—城人口转移对农村婚姻市场的不利影响。
王婷婷[8](2020)在《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的老年益智类产品交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上个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生育率的降低和人类整体寿命的提高,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和高龄化社会。这些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史无前例的“第三人口红利”,另一方面也对社会的老龄化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世纪60年代起,为了更好的拓展老年市场,迎接新的市场机遇,“健康老龄化”理念应运而生。有研究学者指出,经过特别设计的面向老年人的玩具、游戏等益智类产品,有助于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帮助他们应对年龄增长引发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等多层面的能力退化问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他们生活中潜在的社会隔离风险和技术不适应性问题。由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老年益智类产品的交互设计语境也相对比较复杂,设计人员需要通过了解老年人的身体能力、社会关系、技术技能等多层面的用户特征,才能设计出适合老年人使用和有助于促进他们健康老龄化的益智类产品。复杂的设计语境和更高的设计要求使得较少有设计师专门为老年人设计这类产品,市场上的大多数益智类产品都是针对儿童或年轻人设计的,其中一些产品的交互元素对于老年人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的老年益智类产品的交互设计策略工具包,让更多的设计师能够利用设计策略工具包设计出符合老年人需求的益智类产品。研究课题从健康老龄化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老年人的典型特征和产品需求,提出通过平衡用户典型特征(能力局限性、社会连续性和技术接纳度)与产品属性(功能、形式与交互)之间的关系,进而展开老年益智类产品的概念设计。研究主要围绕文献分析、用户研究、案例分析和设计评估等内容展开,问卷法、访谈法、聚类分析法、焦点小组和双盲实验工作坊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被用于收集、归纳与验证相关的研究数据。研究提出了三大设计策略,第一,能力层面的恢复性与补偿性设计策略;第二,社会层面的择连接性与自治性设计策略;第三,技术层面的典型性与新颖性设计策略。在这些设计策略的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构建了基于用户角色法的老年用户画像框架、九种典型的老年用户类型,以及基于交互设计五要素的益智类产品概念设计演变思路,并将其转换为设计工具。研究的最后通过双盲实验工作坊和焦点小组验证和优化了这些设计策略和设计工具的合理性及有用性,形成了健康老龄化设计视角下的老年益智类产品交互设计策略工具包。
李怡荫[9](2020)在《基于老年人生理与行为特点的智能厨房交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老龄化现象严重,随之养老问题成为了社会热点,许多设计师致力于研究老年关爱型产品。对于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来说,厨房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家庭活动区域,这就要求提供给老年人更加舒适的烹饪环境,厨房智能化的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老年人在烹饪过程中的障碍,因此研究老年智能厨房交互设计的方法和应用对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课题以自理老人和借助工具行走的老人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老年群体的生理与行为特征,分析并归纳老年人机交互尺度数据,以提高老年人烹饪自理能力为目标,提出了老年人智能厨房交互设计的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1)老年人生理与心理特征研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搜集资料的方式,深入地研究老年人生理与心理特征,阐述了老年人因机体能力下降带来的生活障碍,以及生活环境和个人原因带来的心理问题,总结出基于老年人生理与心理特征所带来的设计启示。(2)老年人人机交互尺度及行为分析: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研究老年人的身体尺寸数据和厨房交互行为,根据老年人在厨房中的行为流程,绘制了厨房人机交互尺度图,归纳出老年人机交互尺度及行为分析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方法。(3)老年人智能厨房交互产品设计方法研究:调研厨房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归纳现有的智能厨房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总结适老化厨房设施的具体设计方法,提出老年智能厨房交互设计要素,根据老年人生理特征总结出交互设计策略。(4)老年人智能厨房交互设计实践:基于前文的理论研究,提出满足老年人生理与心理需求的智能厨房设计方案,构建了新的老年智能交互厨房设计模式,验证了本课题的可行性。
陈坤[10](2020)在《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与养老机构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以济南市城区为例》文中指出研究背景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性的突出问题之一。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不仅对各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强烈冲击,也对家庭和个人产生着巨大影响。向老年型社会过渡的转变始于欧洲和北美洲等富裕地区,随后出现于日本等发达国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传递。我国在1999年就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下降,“421”家庭结构的普遍出现,传统“子女养老”模式的退出,社会分工的变化和劳动力人口的减少造成了日常照护需求的巨大缺口,导致老年人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为我国养老服务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为机构养老服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机构养老服务作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现状和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不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较早,国外学者对机构养老服务的利用、供需之间的差距、养老机构管理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开展地较多也较为深入。研究发现,国外机构养老服务的发展经历了供需错配、服务效率水平不高、服务质量评价不规范等过程,研究结果对我国机构养老服务发展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由于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国内学者开展相关研究的方法比较单一。从现有研究看,关于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的研究多数缺乏理论模型的支撑,对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也缺少科学的分类分析,关于机构养老服务供给的研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较少,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使用的方法易受非服务性因素的影响,导致服务评价与服务实际绩效不一致,完善以上研究不足有助于更好地分析机构养老服务供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因此,本研究以山东省济南市作为研究现场,通过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的使用,力求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揭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距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破解养老机构发展困境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目的本研究从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和养老机构服务供给两方面出发,研究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机构养老服务供需之间存在的矛盾,为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需求,破解养老机构发展难题,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实现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内容1.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济南市为例,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系统调查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和认可程度。以Andersen行为模型为基础,对老年人机构养老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分析,从影响老年人需求的使能因素、倾向性因素和需求性因素三方面为改进养老机构服务提供参考。2.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养老机构的服务供给状况,主要包括人力、财务、设施等方面的投入,结合以上数据对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养老机构改善运行状况提供实证参考。3.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研究:对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现场调查,使用基于粗糙集方法的数据挖掘分析济南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通过属性约简的方式减少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噪声”,突出影响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核心因素,再进一步通过与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的重点需求进行比较,得出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有关评价,为养老机构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与建议。资料与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复习和焦点小组访谈等方法收集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定性分析资料,使用现场调查法收集社区居住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和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的定量分析资料,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养老机构服务供给的定量分析资料。文献复习的内容主要包括政策文件、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统计报表等信息。焦点小组访谈法主要通过与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等机构养老服务利益相关者进行细致深入访谈,了解各方对机构养老服务现状的认识和意见建议,在信息概括的基础上,对养老机构服务供给及存在问题进行定性分析。本研究共访谈38人。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的调查主要采用现场调查的形式,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共在上述5个区的18个社区中发放现场调查问卷1436份,回收有效问卷1389份,回收有效率为96.73%。以Andersen行为模型为基础,对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养老机构服务供给的调查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在济南市城区按照最优分配原则随机抽取5~15家养老机构,共抽取48家养老机构进行调查。以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养老机构服务效率进行分析。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调查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从上述48家养老机构中选择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共39家,对入住其中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进行现场调查,共发放现场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8份,回收有效率为98.50%。基于粗糙集(Rough Sets)方法,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本研究对回收问卷进行编码后,使用Epidata3.1录入数据,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研究结果1.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1)本研究在济南市城区18个社区中抽取1436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389份,回收有效率为96.73%。(2)社区居住老年人基本情况呈现呈现受教育程度偏低、丧偶程度较低、高收入老年人较少的特点,虽然大部分老年人可以实现自我照料,但老年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衰弱,且普遍为带病生存,对机构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有潜在需求,女性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意愿高于男性老年人。(3)社区居住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知晓度较高(71.06%),机构养老服务需求水平较低(40.03%)。(4)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服务项目的需求呈现较为集中的特点。(5)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子女数和生活自理能力、慢性病患病情况、衰弱程度和抑郁程度。2.养老机构服务供给情况:(1)养老机构以公建民营和民办养老机构为主,平均营业年限较短,硬件设施较为全面。(2)养老机构中医生和护士配备较为普遍,养老护理员呈现获得资质与参加培训的比例低、年龄偏大、女性比例高的特点。(3)服务项目相对多样,能够给入住老年人提供较好的选择。(4)养老机构服务效率水平总体较低,其中公办养老机构服务效率有效比例最高,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有效比例最低;床位规模小于100张的养老机构服务效率有效比例最高;养老机构入住率是服务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5)各养老机构间入住率差别较大,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率最高且之间的入住率差异不明显,民办养老机构之间入住率差异较明显。营业年限、是否有中医保健服务、工作人员费用支出是养老机构入住率的影响因素。3.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情况:(1)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呈现文化程度偏低、丧偶程度高、健康状况较差和收入较低等特点。(2)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水平差别较大。与生活照料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社会参与服务维度相比,医疗服务和安全保障维度评价结果明显偏低。(3)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文化程度差异、婚姻状况差异、生活自理能力差异、子女状况差异、收入状况差异、患慢性病数量差异分维度分析结果显示,养老机构应根据老年人群不同特点对相关服务质量进行改善。研究结论本研究基于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和养老机构服务供给及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机构养老服务存在供需错配矛盾,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巨大需求与机构养老服务利用不足并存的现象,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不能得到老年人的充分认可,部分养老机构在服务方面达不到老年人的要求,使得有入住养老机构需求的老年人却并未选择入住养老机构,造成了巨大需求与利用不足并存的现象。2.年龄、子女数、生活自理能力、慢性病患病情况、衰弱和抑郁程度是影响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高龄、子女少、生活自理能力差、患慢性病数多、衰弱和抑郁程度高的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较多。3.养老机构服务效率水平较低,入住率是养老机构服务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增加入住老人数量来提高养老机构服务效率。4.工作人员费用支出较多、能够提供中医保健服务、营业年限较长的养老机构入住率较高,工作人员费用支出对养老机构入住率影响最大,营业年限对养老机构入住率的影响最小。5.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总体偏低,应重点加强医疗服务和安全保障服务,积极关注女性、文化程度较高、有配偶、有子女、收入较高的老年群体的服务需求,通过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政策建议1.建设关爱老年人环境,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实现。通过制定维护老年人权益措施,消除对老年人的年龄歧视,尊重老年人的自主权,营造支持健康老龄化的政策环境,建立老年医疗卫生综合服务制度、长期照护体系、老年人健康评估监测系统,促进关爱老年人环境建设和健康老龄化的实现。(包含本部分内容的文章已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加强养老机构的自身建设与利于养老机构发展良好外部环境的营造。通过创新和完善支持养老机构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增强机构养老服务的人文关怀色彩,科学规划养老机构建设和加强“智慧养老”建设,提高养老机构建设和管理水平,解决机构养老服务供需错配矛盾。通过加大行业监督和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等措施,充分发挥制度监管和舆论引导作用,推动形成有利于养老机构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3.重点发展老年人需求集中的服务项目,全方位优化机构养老服务供给。加强医疗和养老资源整合,实现中医与养老的深度对接,大力发展中医医养结合服务。通过增强服务的响应度,提高医疗服务和心理健康服务质量,提高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通过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改进老年学通识课程设计,推动职业学院与养老机构合作,完善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等方式,提高养老机构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改善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创新与不足创新点1.本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建立多变量的研究模型,从服务需求、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角度,全面系统地对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了解当前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现状和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对于破解养老机构发展困境以及后续研究的开展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2.本研究使用了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较好地增强了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如首次基于粗糙集的数据挖掘法,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提高了服务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引入Andersen行为模型分析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科学分类,这将有利于为机构养老服务供给的改善提供分类指导。3.本研究探讨了济南市养老机构基本情况、机构设施、人员配置、服务项目和财务状况等因素与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入住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多数养老机构存在投入和产出不匹配的情况,同时揭示了养老机构入住率是服务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些研究结果将为促进养老机构发展提供新的实证依据。研究不足1.本研究选择济南市城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但未开展与其他城市的比较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获取不同城市的机构养老服务调查数据,进行市域甚至省域间的横向比较,进行更为全面的现状调查。2.本研究为避免选取单一的结果性指标对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进行评价,特别纳入了结构和过程性指标。这样规范的评价方式虽然避免了参差不齐的评价标准导致的随意性结果,但“一刀切”式的评价指标不能满足对不同等级养老机构评价的需求,今后可以设立不同等级的评价指标进行更为细致全面的评价。3.由于本次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数据无法反映各变量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规律和发展动态。今后,可以注重对数据进行时间维度上的连续性收集,为更加深入地了解机构养老服务的发展进程和潜在规律奠定基础。
二、中国高龄老人生育率个体差异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高龄老人生育率个体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关键问题和可能的创新点 |
1.6.1 关键问题 |
1.6.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消费理论研究进展 |
2.1.1 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理论 |
2.1.2 跨期消费理论 |
2.1.3 其他相关消费理论 |
2.1.4 我国消费理论研究进展 |
2.2 退休消费之谜研究 |
2.2.1 部分学者认为不存在退休消费之谜 |
2.2.2 部分学者认为存在退休消费之谜 |
2.2.3 对退休后消费下降现象的解释 |
2.3 人口因素与居民消费的研究 |
2.3.1 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 |
2.3.2 人口老龄化与消费 |
2.3.3 老年消费 |
2.4 相关述评 |
第三章 退休与城镇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退休制度发展演变 |
3.1.1 基于时间维度的退休制度 |
3.1.2 基于逻辑维度的退休制度 |
3.1.3 基于实践维度的退休制度 |
3.2 我国退休制度的特点分析 |
3.2.1 退休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
3.2.2 退休制度的复杂性 |
3.2.3 退休制度仍有待完善 |
3.3 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
3.3.1 居民宏观消费 |
3.3.2 居民微观消费 |
3.4 老年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
3.4.1 我国人口老龄化 |
3.4.2 我国的老年居民消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退休影响城镇居民消费变动机制分析 |
4.1 影响退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
4.1.1 收入变动 |
4.1.2 财富资产 |
4.1.3 消费供给 |
4.1.4 消费需求 |
4.1.5 其他因素 |
4.2 退休对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的作用机理 |
4.2.1 对个人和家庭的微观影响 |
4.2.2 对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分析——微观层面 |
5.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
5.1.1 模型推导 |
5.1.2 实证策略 |
5.2 数据与变量处理 |
5.2.1 数据来源 |
5.2.2 主要变量选择与处理 |
5.3 实证分析与检验 |
5.3.1 实证回归结果 |
5.3.2 稳健性检验 |
5.4 影响机制分析 |
5.4.1 收入保障 |
5.4.2 房产财富 |
5.4.3 消费需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分析——宏观层面 |
6.1 退休对总消费的影响——基于静态面板数据模型 |
6.1.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
6.1.2 数据来源 |
6.1.3 计量模型 |
6.1.4 变量处理及变量统计性描述 |
6.1.5 基准回归 |
6.1.6 相关检验 |
6.2 退休对总消费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
6.2.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
6.2.2 数据来源 |
6.2.3 计量模型 |
6.2.4 变量处理及变量统计性描述 |
6.2.5 基准回归 |
6.2.6 相关检验 |
6.3 退休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静态面板数据模型 |
6.3.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
6.3.2 数据来源 |
6.3.3 计量模型 |
6.3.4 变量处理及统计性描述 |
6.3.5 基准回归 |
6.3.6 相关检验 |
6.4 退休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
6.4.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
6.4.2 数据来源 |
6.4.3 计量模型 |
6.4.4 变量处理及统计性描述 |
6.4.5 基准回归 |
6.4.6 相关检验 |
6.5 影响机制分析 |
6.5.1 实证策略 |
6.5.2 数据来源 |
6.5.3 计量模型 |
6.5.4 变量处理及统计性描述 |
6.5.5 计量分析结果及相关检验 |
6.6 研究结论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以辽宁省抽样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1.3.1 基本概念 |
1.3.2 理论基础 |
1.3.3 个体老化与人居需求变化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1.1 对老年宜居社区的理解 |
2.1.2 关于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评价的研究 |
2.1.3 关于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的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对老年宜居社区的理解 |
2.2.2 关于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评价的研究 |
2.2.3 关于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的研究 |
2.3 研究展望 |
2.3.1 加强多学科的融合渗透 |
2.3.2 充分利用多源数据 |
2.3.3 探索社区空间的代际共享 |
3 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2 指导理念与基本原则 |
3.2.1 指导理念 |
3.2.2 基本原则 |
3.3 指标体系构建 |
3.3.1 自然系统指标选取与分析 |
3.3.2 社会系统指标选取与分析 |
3.3.3 设施系统指标选取与分析 |
3.3.4 人类系统指标选取与分析 |
3.3.5 居住系统指标选取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2 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指标预处理 |
4.2.3 评价方法 |
4.3 评价结果 |
4.3.1 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等级 |
4.3.2 不同等级社区的对比分析 |
4.3.3 分系统差异显着 |
4.3.4 各等级社区空间分布区域差异明显 |
4.3.5 公共指标与专项指标指数差异明显 |
4.4 本章小结 |
5 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分异机制分析 |
5.1 基于社区尺度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分异影响因素分析 |
5.1.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1.2 影响因素分析 |
5.2 基于城市尺度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分异影响因素分析 |
5.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2 影响因子的地理探测结果分析 |
5.2.3 影响因子作用的空间分异 |
5.3 驱动机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优化的对策 |
6.1 基于城市尺度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优化的宏观路径 |
6.1.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6.1.2 加大经济投入力度 |
6.1.3 营造敬老的社会氛围 |
6.1.4 转变社区建设思路 |
6.2 基于社区尺度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优化的具体对策 |
6.2.1 针对分系统评价结果的优化对策 |
6.2.2 针对不同类型社区的优化对策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3 本文创新点 |
7.4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重庆市不同代际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及生育行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研究视角及主要理论 |
1.2.2 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内涵 |
1.2.3 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 |
1.2.4 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关系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
2.1 理论基础 |
2.1.1 场域理论 |
2.1.2 理性选择理论 |
2.2 研究假设 |
2.3 相关概念 |
2.3.1 育龄妇女 |
2.3.2 不同代际 |
2.3.3 生育意愿 |
2.3.4 生育行为 |
2.3.5 背离度 |
第3章 重庆市不同代际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比较研究 |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
3.2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
3.3 不同代际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比较 |
3.3.1 生育子女数量 |
3.3.2 理想生育子女性别偏好 |
3.3.3 理想生育时间 |
3.3.4 不同类型育龄妇女理想生育数量比较分析 |
3.3.5 不同类型育龄妇女理想生育时间比较分析 |
3.4 不同代际育龄生育意愿影响因素 |
3.4.1 打算生育数量的影响因素 |
第4章 重庆市不同代际育龄妇女生育行为比较研究 |
4.1 实际生育数量 |
4.2 生育子女性别 |
4.3 实际生育时间 |
4.3.1 实际生育年龄 |
4.3.2 实际生育间隔 |
4.4 不同代际育龄妇女生育行为影响因素 |
4.4.1 实际生育数量影响因素 |
第5章 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背离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
5.1 理想生育数量与实际生育数量的背离度 |
5.2 理想生育数与实际生育数背离的影响因素 |
第6章 结论与思考 |
6.1 结论 |
6.1.1 重庆市不同代际育龄妇女之间生育意愿存在差异 |
6.1.2 重庆市不同代际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
6.1.3 重庆市不同代际育龄妇女之间生育行为存在差异 |
6.1.4 重庆市不同代际育龄妇生育行为影响因素有所差异 |
6.1.5 重庆市不同代际育龄妇女生育意愿高于生育行为 |
6.1.6 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背离主要受个人与家庭等因素影响 |
6.2 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科研情况 |
(4)低生育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中介效应分析模型 |
1.3.2 世代交叠模型(OLG模型) |
1.3.3 离散选择模型 |
1.3.4 倾向得分匹配估计方法 |
1.4 主要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人口转变理论 |
2.2 人口经济理论中关于人口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
2.2.1 悲观论 |
2.2.2 乐观论 |
2.2.3 中性论 |
2.3 人口因素在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作用 |
2.3.1 新古典增长理论 |
2.3.2 生命周期理论 |
2.3.3 世代交叠模型 |
2.3.4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3.5 家庭需求模型与抚养负担假说 |
2.4 文献综述 |
2.4.1 关于低生育率、劳动供给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
2.4.2 关于低生育率、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
2.4.3 关于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
2.4.4 关于低生育率与长期经济增长的研究 |
2.4.5 对文献的简要评述 |
第3章 低生育率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与机制分析 |
3.1 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基础 |
3.1.1 消费者行为 |
3.1.2 人口年龄结构及加总 |
3.1.3 厂商行为 |
3.1.4 政府行为 |
3.1.5 经济的平衡增长路径 |
3.2 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分析 |
3.2.1 低生育率通过劳动力投入改变劳动供给影响经济增长 |
3.2.2 低生育率通过人力资本投入改变劳动生产率影响经济增长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生育率对我国劳动供给的影响分析 |
4.1 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与劳动参与率现状分析 |
4.1.1 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及其结构的现状分析 |
4.1.2 劳动参与率现状分析 |
4.2 低生育率对劳动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1 模型构建 |
4.2.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4.2.3 实证分析 |
4.2.4 低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分析 |
4.2.5 区域稳健性检验 |
4.3 不同生育率水平下未来劳动供给预测分析 |
4.3.1 劳动供给预测方法与参数设定 |
4.3.2 不同生育率水平下劳动供给结构预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生育率对我国人力资本的影响分析 |
5.1 劳动人口文化素质现状分析 |
5.2 低生育率对人力资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构建 |
5.2.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5.2.3 实证分析 |
5.2.4 低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分析 |
5.2.5 区域稳健性检验 |
5.3 低生育率下人力资本积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5.3.1 模型构建 |
5.3.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5.3.3 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低生育率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中介效应分析 |
6.1 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
6.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6.3 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分析 |
6.3.1 基准回归估计 |
6.3.2 低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分析 |
6.4 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检验 |
6.4.1 人口出生率影响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检验 |
6.4.2 人口增长率影响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检验 |
6.4.3 少儿抚养比影响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生育政策调整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7.1 生育政策调整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数值模拟 |
7.1.1 OLG模型设定 |
7.1.2 参数校准 |
7.1.3 数值模拟 |
7.2 放松生育政策后我国居民生育意愿及其效果评价 |
7.2.1 放松生育政策后我国居民生育意愿现状分析 |
7.2.2 放松生育政策后我国居民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
7.2.3 放松生育政策后对生育意愿影响的效果评价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5)社区居家养老问题及对策建议 ——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重点和难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重点 |
1.3.4 研究难点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的概念 |
2.1.2 家庭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 |
2.1.3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2 社区照顾理论 |
2.2.3 积极老龄化理论 |
3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分析 |
3.1 乌审旗地区概况及老年人现状 |
3.1.1 乌审旗地区概况 |
3.1.2 乌审旗老年人概况 |
3.2 乌审旗社区居家养老相关政策现状 |
3.3 乌审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现状 |
3.3.1 乌审旗的社区居家养老方式 |
3.3.2 社区居家养老福利补贴现状 |
3.3.3 社区居家养老基础设施和服务主体 |
3.3.4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制现状 |
3.3.5 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人员现状 |
3.3.6 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调查现状 |
4 乌审旗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
4.1 政策制度保障不健全 |
4.1.1 政府的顶层设计不足 |
4.1.2 社区的服务制度不完善 |
4.1.3 监督反馈的制度不到位 |
4.2 投资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
4.2.1 资金缺乏,财政投入不足 |
4.2.2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
4.3 服务平台单一机械化,服务项目匮乏 |
4.3.1 服务平台单一机械化 |
4.3.2 服务项目匮乏,服务内容滞后 |
4.4 医养结合不足,医疗水平亟待提高 |
4.4.1 医养结合的重视不足 |
4.4.2 多头管理,缺乏完整体系 |
4.4.3 医疗资源匮乏,私立机构参与力量不足 |
4.5 服务队伍综合素质低,缺乏专业人员 |
4.5.1 服务队伍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低 |
4.5.2 工资待遇低,缺乏专业人才与培训 |
4.6 供给需求不平衡,服务满意度低 |
4.6.1 供给需求不平衡,缺少个性化服务。 |
4.6.2 服务低效,满意度低 |
4.7 小结 |
5 完善乌审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
5.1 国内社区居家养老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
5.1.1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
5.1.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
5.2 完善乌审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 |
5.2.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优化政策环境 |
5.2.2 保障资金充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5.2.3 构建多元供给主体参与机制,丰富服务内容。 |
5.2.4 加强医养结合,提高医疗水平 |
5.2.5 优化服务队伍结构,建设专业的服务队伍 |
5.2.6 平衡供给需求,提高服务满意度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一) |
附录2 调查问卷(二)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6)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社区养老服务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社区养老服务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社区 |
2.1.2 养老服务 |
2.1.3 社区养老服务 |
2.2 社区养老服务理论基础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2 社会支持理论 |
2.2.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2.2.4 社会交换理论 |
第3章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 |
3.1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必要性 |
3.1.1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
3.1.2 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 |
3.1.3 机构养老难以满足老年人尤其是精神养老需求 |
3.2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 |
3.2.1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政策支持体系 |
3.2.2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内容供给情况 |
3.2.3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 |
3.2.4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资金和人员供给 |
第4章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
4.1.1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数量不足,服务内容单一 |
4.1.2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社会资本参与少 |
4.1.3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人力资源不足 |
4.1.4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地域发展差异明显 |
4.1.5 缺乏完善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监管政策 |
4.2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4.2.1 地方政府投入不足,部门之间配合有限 |
4.2.2 社区养老服务市场化程度低 |
4.2.3 专业人员培养数量不足,志愿者队伍建设不充分 |
4.2.4 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补贴力度有限 |
4.2.5 政策体系不健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监管体系不完善 |
第5章 英国、美国、日本社区养老服务经验及启示 |
5.1 英国社区养老服务经验及启示 |
5.2 美国社区养老服务经验及启示 |
5.3 日本社区养老服务经验及启示 |
第6章 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对策 |
6.1 完善政府监管体系,规范养老服务市场发展 |
6.2 促进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发挥政府、企业、家庭多方力量作用 |
6.3 细化老年人需求,共性服务与个性服务有机结合 |
6.4 鼓励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培训,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人员队伍 |
6.5 树立积极老龄观,引入预防理念构建持续照顾养老服务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男性婚姻挤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国际与历史背景 |
1.1.2 政策与时代背景 |
1.1.3 主要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及评价 |
1.3.1 外国婚姻挤压研究进展 |
1.3.2 中国男性婚姻挤压研究进展 |
1.3.3 相关理论与方法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理论与文献相结合 |
1.4.2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
1.4.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1.4.4 数理人口学与人口统计学相结合 |
1.4.5 对比研究 |
1.5 论文结构 |
1.6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
2.1 分城乡离散型未婚人口发展方程 |
2.2 主要指标 |
2.2.1 全年龄段指标 |
2.2.2 年龄别指标 |
2.3 分解模型 |
2.3.1 未婚男性过剩比分解 |
2.3.2 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城乡差异分解 |
2.4 标准化分析的分解标准 |
2.4.1 各种分解模型 |
2.4.2 不同分解标准下的分解结果和结论 |
2.4.3 均值分解标准最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男性婚姻挤压机制分析 |
3.1 性别结构失衡 |
3.1.1 强烈男孩偏好文化 |
3.1.2 出生性别比偏高 |
3.1.3 死亡率的性别差异 |
3.1.4 女性缺失 |
3.2 年龄结构波动 |
3.2.1 总和生育率 |
3.2.2 出生人口规模 |
3.3 夫妇年龄差婚配模式 |
3.3.1 全国夫妇年龄差婚配模式 |
3.3.2 分城乡夫妇年龄差婚配模式 |
3.3.3 分教育夫妇年龄差婚配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男性婚姻挤压变化分析 |
4.1 全国静态婚姻挤压变化分析 |
4.1.1 男性过剩规模 |
4.1.2 婚龄总人口性别比 |
4.1.3 婚配性别比 |
4.1.4 男性过剩比及分解 |
4.2 全国动态婚姻挤压变化分析 |
4.2.1 非婚男性过剩规模 |
4.2.2 婚龄非婚人口性别比 |
4.2.3 非婚人口婚配性别比 |
4.2.4 非婚男性过剩比及分解 |
4.2.5 平均初婚年龄 |
4.2.6 终身未婚比例 |
4.3 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差异性分析 |
4.3.1 城乡差异 |
4.3.2 区域差异 |
4.3.3 教育差异 |
4.3.4 职业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及城乡差异趋势分析 |
5.1 两个重要因素 |
5.1.1 “全面两孩”政策 |
5.1.2 乡—城人口转移 |
5.2 预测参数设置 |
5.2.1 基年人口数据与预测期间 |
5.2.2 分城乡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 |
5.2.3 分城乡出生性别比 |
5.2.4 分城乡死亡水平和死亡模式 |
5.2.5 乡—城转移人口规模与转移模式 |
5.2.6 分城乡初婚发生风险率 |
5.2.7 分城乡夫妇年龄差婚配模式 |
5.3 全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趋势分析 |
5.3.1 全年龄段未婚男性婚姻挤压趋势分析 |
5.3.2 年龄别未婚男性婚姻挤压趋势分析 |
5.4 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城乡差异趋势分析 |
5.4.1 全年龄段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城乡差异 |
5.4.2 年龄别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城乡差异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1.1 全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将先加剧后减缓 |
6.1.2 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城乡差异先拉大后缩小 |
6.1.3 男性终身未婚规模和比例快速增加 |
6.1.4 农村“00 后”未婚男性将面临严重婚姻挤压 |
6.2 政策建议 |
6.2.1 促进性别平等,从根本上解决男性婚姻挤压问题 |
6.2.2 高度重视终身未婚男性的养老保障和社会支持问题 |
6.2.3 提高“全面两孩”政策效果,鼓励家庭按政策生育 |
6.2.4 高度重视乡—城人口转移对农村婚姻市场的不利影响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的老年益智类产品交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概念解析 |
1.1.2 设计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交互设计研究现状 |
1.2.2 老龄化设计研究现状 |
1.2.3 老年益智类产品设计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难点 |
1.6 研究框架与流程 |
第二章 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的老龄化设计理论研究 |
2.1 老龄化设计相关理论 |
2.1.1 老龄化相关设计理念的起源 |
2.1.2 包容性设计设计理论 |
2.1.3 对包容性设计等理论的借鉴 |
2.2 健康老龄化设计视角 |
2.2.1 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的老年人典型特征 |
2.2.2 影响老年人健康老龄化的设计要素 |
2.3 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的老龄化设计主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用户研究与老年用户角色构建 |
3.1 用户角色法 |
3.2 问卷调查 |
3.2.1 问卷大纲设计 |
3.2.2 受访者个人基本信息分析 |
3.2.3 受访者能力局限性分析 |
3.2.4 与能力局限性相关的老年人类型 |
3.2.5 受访者技术接纳性分析 |
3.2.6 与技术接受度相关的老年人类型 |
3.2.7 受访者益智、健身和娱乐类产品的使用现状分析 |
3.2.8 问卷结果讨论 |
3.3 用户访谈 |
3.3.1 访谈流程设计 |
3.3.2 受访者个人基本信息分析 |
3.3.3 受访者社会连续性分析 |
3.3.4 与社会连续性相关的老年人类型 |
3.3.5 访谈结果讨论 |
3.4 焦点小组 |
3.4.1 设计师眼中的老年用户特征 |
3.4.2 焦点小组结果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益智类产品案例分析及其交互设计要素研究 |
4.1 市场现状 |
4.2 案例收集 |
4.3 基于交互设计五要素的案例分析 |
4.3.1 目标用户 |
4.3.2 目的导向 |
4.3.3 交互语境 |
4.3.4 交互媒介 |
4.3.5 用户行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的老年益智类产品交互设计策略 |
5.1 健康老龄化设计策略框架 |
5.1.1 能力层面的恢复性与补偿性设计策略 |
5.1.2 社会层面的连接性与自治性设计策略 |
5.1.3 技术层面的典型性与新颖性设计策略 |
5.2 用户画像构建策略 |
5.2.1 用户画像构建框架 |
5.2.2 用户画像模板 |
5.2.3 用户角色类型 |
5.3 益智类产品交互设计解构与重构策略 |
5.3.1 解构益智类产品交互设计演变规律 |
5.3.2 重构益智类产品交互设计创新思路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的老年益智类产品交互设计策略工具包开发及验证 |
6.1 工具包设计概述 |
6.2 老年益智类产品交互设计策略工具包原型及其验证 |
6.2.1 双盲实验工作坊作为策略工具包的验证方法 |
6.2.2 双盲实验工作坊的设计与实施 |
6.2.3 双盲实验工作坊的数据统计 |
6.2.4 双盲实验工作坊的结果讨论 |
6.3 老年益智类产品交互设计策略工具包优化 |
6.3.1 焦点小组作为设计策略工具包的优化方法 |
6.3.2 基于焦点小组的工作坊及设计策略工具包改进意见 |
6.3.3 老年益智类产品交互设计策略工具包优化设计 |
6.4 老年益智类产品交互设计策略工具包的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7.2 设计研究的局限性 |
7.3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论文中图片和表格来源索引 |
附录二 :老年人益智类产品使用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用户访谈框架 |
附录四 :双盲实验工作坊材料 |
附录五 :焦点小组全部访谈提纲 |
附录六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基于老年人生理与行为特点的智能厨房交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社会老龄化现象 |
1.1.2 中国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
1.1.3 智能化时代的趋势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老年厨房设计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老年群体生理与心理特征研究 |
2.1 老年人生理特征分析 |
2.1.1 老年人身体形态变化 |
2.1.2 老年人灵活度与力量的减退 |
2.1.3 老年人感知能力下降 |
2.1.4 老年人身体机能变化与设计启示 |
2.2 老年人心理特征分析 |
2.2.1 生理能力下降的挫折感 |
2.2.2 家庭结构改变的孤独感 |
2.2.3 社会角色改变的失落感 |
2.2.4 老年人的消费心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老年人机交互尺度及行为分析 |
3.1 老年人身体尺寸数据与应用 |
3.1.1 老年身体尺寸数据 |
3.1.2 老年身体尺寸数据的应用 |
3.2 老年人厨房交互行为分析 |
3.2.1 关键交互行为数据 |
3.2.2 老年人厨房操作行为逻辑 |
3.2.3 厨房人机交互尺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老年智能厨房交互设计方法研究 |
4.1 老年智能厨房交互设计调研 |
4.1.1 现代厨房发展历程 |
4.1.2 老年人厨房使用现状调研 |
4.1.3 目前智能厨房设计存在的问题 |
4.1.4 适老性厨房基本设施 |
4.2 老年智能厨房交互设计要素 |
4.2.1 安全性交互设计要素 |
4.2.2 适用性交互设计要素 |
4.2.3 色彩交互设计要素 |
4.2.4 互动参与性设计要素 |
4.3 老年智能厨房交互设计策略 |
4.3.1 针对老年人感知器官衰退的交互设计策略 |
4.3.2 针对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的交互设计策略 |
4.3.3 针对老年人大脑功能衰退的交互设计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老年人智能厨房交互产品设计实践 |
5.1 设计概况 |
5.1.1 设计背景 |
5.1.2 设计定位 |
5.2 老年智能厨房交互产品创新设计 |
5.2.1 设计头脑风暴 |
5.2.2 设计前期草稿 |
5.2.3 产品尺寸设计 |
5.2.4 设计效果图 |
5.2.5 厨房功能设计 |
5.2.6 设计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6.3 课题展望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10)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与养老机构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以济南市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机构养老服务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目的 |
五、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三章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资料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章 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
一、样本地区与样本概况 |
二、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三、讨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养老机构服务供给分析 |
一、养老机构服务供给定性分析 |
二、养老机构服务供给定量分析 |
三、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
四、养老机构入住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
五、讨论 |
六、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粗糙集方法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分析 |
一、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概况 |
二、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量表构建 |
三、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单项指标属性约简 |
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及分析 |
五、讨论 |
六、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中国高龄老人生育率个体差异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研究[D]. 张鹏.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以辽宁省抽样社区为例[D]. 张春梅.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5)
- [3]重庆市不同代际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及生育行为比较研究[D]. 赵雪琴.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1)
- [4]低生育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 李翔. 华侨大学, 2020(11)
- [5]社区居家养老问题及对策建议 ——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为例[D]. 张婕.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6]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D]. 王梦璇. 吉林财经大学, 2020(07)
- [7]中国男性婚姻挤压研究[D]. 祝颖润. 吉林大学, 2020(08)
- [8]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的老年益智类产品交互设计策略研究[D]. 王婷婷. 江南大学, 2020(01)
- [9]基于老年人生理与行为特点的智能厨房交互设计研究[D]. 李怡荫.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10]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与养老机构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以济南市城区为例[D]. 陈坤. 山东大学, 2020(12)
标签:生育率论文;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论文; 社区养老论文; 老龄化社会论文; 养老服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