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阿尼玛原型在贾宝玉身上的显现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荣[1](2020)在《《周易》哲学视域下的荣格分析心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荣格与中国哲学有着深厚的渊源,在所有西方的心理学流派中,几乎只有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将《周易》以及中国文化纳入了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中。荣格最初接触《周易》是来自理雅各的译本,而荣格认为理雅各的译本没有掌握《周易》的哲学深意。当荣格接触到卫礼贤翻译的《周易》时,使得荣格确证了其“共时性”原则。《周易》以天、地、人三才的视角统贯全书,特别强调了人作为大宇宙一份子的修德工夫论的问题;而“共时性”是以主体的感应为基础跨越了自然物理界的时空,强调了主体的重要性。在“共时性”原则的基础之上,荣格强调了无意识特别是集体无意识相对于意识的重要性,“共时性”原则正是基于人类心灵具有无意识的一面,才可以与外在的意象发生联系。荣格认为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除了理性的意识之外,也需要具有非理性的无意识层面,只有二者的整合才能成为一个《周易》里面的“大人”。要想获得来自于无意识的知识,人们必须要回到自己的内心,放下过度理性思考的意识,为无意识留出空间,这就像是《周易》哲学中的阴阳理论,阴阳两面是流转变化的。当无意识尤其是集体无意识显现时,荣格认为其主要以原型的内容显现。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原型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如果说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在荣格理论中的地位相当于《周易》哲学中的“道”,那么,原型就是集体无意识的表达,这样原型理论就像阴与阳去显现道一样去显现集体无意识。《周易》中的阴阳理论强调了阴阳作为万事万物共有的属性,而构成集体无意识主要内容的原型也具有阴阳的属性。除了原型与原型之间是阴阳互对的,原型自身也具有阴阳的属性。其中,自性作为原型的一种,自然就具有了阴阳与对立统一的属性。荣格认为自性的这种对立统一是一种曼陀罗式的展现,是一种最完整和圆满的状态。而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其自性化,在《周易》哲学中就是“天人合一”。荣格认为《周易》之“时中”是实现自性化的重要途径,是成为一个与天地合德,四时合序,日月合明,鬼神合吉凶的“大人”的必然之路。不仅《周易》哲学中的象思维、阴阳、时中等理论与荣格的共时性、原型等理论相契合,而且其最终与《周易》对于人的修德理论也是殊途同归。
孙千茹[2](2019)在《“双性同体”“阴阳和谐”—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红楼梦》与《呼啸山庄》人物形象研究》文中提出《红楼梦》是我国小说长河中璀璨的明星,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与讨论的焦点,其中最受大家关注的是作品中各具形态的人物形象,笔者从这些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中发现了一些共同点,便是“双性同体”人物的塑造。这与西方着名小说《呼啸山庄》具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呼啸山庄》中的人物或离奇或乖张,但是也存在着一系列“双性同体”气质的人物。鉴于此,笔者以英国女性主义理论家伍尔夫有关“双性同体”的人物气质理论为出发点,以相似于“双性同体”的人物气质理论——中国道家“阴阳和谐”学说中有关男女气质搭配的论述为补充理论,来研究《红楼梦》与《呼啸山庄》中“双性同体”人物的塑造,以期在两部作品的人物研究上有新的认识。本文针对在《红楼梦》与《呼啸山庄》中都出现的具有男性与女性气质的人物群做了比较研究,发现这些人物不仅有相似的表现,并且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首先,本文以女性主义理论家伍尔夫关于人物男性与女性气质的研究理论——“双性同体”理论与中国道家“阴阳和谐”的理论为切入点来研究两部作品中男性与女性气质兼具的人物,分析并总结了这种人物的具体表现;其次,在面对这种人物表现时体现出的文化差异与文化背景做了分析,发现在相同人物塑造下有不同的文化理念引导,从而产生一些方面的差异,比如在男女地位的平等与互补上,两部作品因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了不同的表现;最后,对“双性同体”式人物的塑造在小说创作历史中产生的巨大影响做了详细说明,并对相应产生的社会与现代意义做了说明。
陈柳彤[3](2018)在《“移植”与“颠覆” ——宫崎骏动画的原型意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宫崎骏动画为研究对象,借助原型的相关理论,从原型意象的视角出发,结合多种手法对其影片进行解读,以此探寻其动画如何在传达个体思想的同时,有效地契合人类集体无意识,并进一步研究其动画如何利用原型的意象化组合,突出其影片原型意象的独特性,最终使其以“跨越国籍;连通古今;通晓人心;脱胎换骨”的特点完美呈现。本文分为四大模块,由六个章节构成。第一部分为名词界定、特征及成因分析(前两章);第二部分围绕宫崎骏动画原型意象的形式表现进行探讨,是对“原型”突显的“移植”特性的挖掘(第三章);第三部分分析宫崎骏动画原型意象伦理建构的“颠覆性”特征(第四章);第四部分将“移植”与“颠覆”结合,对宫崎骏动画原型意象作一透视,并由此联想该手法运用的启示意义(后两章)。
马兰[4](2018)在《《红楼梦》“双性同体”书写现象研究》文中指出《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在人物塑造、叙事艺术等方面为后世叙事文本的创作树立了典范。作者曹雪芹以其高超的人物描写艺术,塑造了一个个真实可感、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其中大多数人物形象普遍存在“双性同体”的特征。但学界对此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贾宝玉、王熙凤等主要人物身上,很少甚至没有涉及其他人物,并且没有明确地将“双性同体”纳入到对《红楼梦》的整体研究中。《红楼梦》的“双性同体”特征还表现在叙事策略上,这包括叙事者本身的“双性同体”性,以及叙事视角的多重性、性别化的叙事干预策略、情感式叙事者权威的建立等方面。首先,叙事者“石头”的“双性同体”性在其产生的环境,和与贾宝玉身份的观照中体现出来,并分别在宝玉与黛玉、宝玉和宝钗的关系中承担着“双性同体”性的叙事功能。曹雪芹选择“双性同体”性的“石头”作为叙事者,一是由于他的“双性同体”性的思维方式,二是由于他对女性价值的肯定与赞扬。其次,在叙述视角上,曹雪芹使用了男性化的全知、次知视角,和女性化的旁知视角相结合的策略。既有客观、理性、克制的男性气质的视角透视,也有主观、自我、感性的女性气质的视角透视。在叙述干预策略上,则使用了男性化的疏离型干预策略和女性化的吸引型干预策略。这两种具有性别意义的叙事策略的使用,使叙事者建立起既理性又感性的具有双性色彩的情感式的叙事权威。《红楼梦》的“双性同体”书写,有别于此前小说的单一性、模式化的书写,呈现出双重性与复杂性。同时,这也为现当代文学中“双性同体”的书写提供了一个合法的源头,树立了典范,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多样性的、“双性同体”性的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的视角。
董胜[5](2018)在《张恨水小说中佛教文化原型研究》文中指出张恨水是现代通俗文学大师,他所创作的通俗文学作品妇孺皆知,受众极多。其中既有怡情养性的社会言情题材,也有抒发报国情怀的抗战题材;形式上小说、散文、报刊评论等应有尽有,体现了其创作的多元和丰富性。张恨水的创作和生活中均体现了我国传统儒释道思想的精髓,尤其以佛教的影响尤为重要。在其创作的作品中存在很多佛教文化原型,本文引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范畴,辅以现代西方叙事学理论和中国的传统神话传说,结合宗教的本质学说,以佛教文化原型为切入点,结合其作品重点阐述了张恨水其人及其作品中的佛教思想和教义原型,从而印证其创作动机和理论依据,进一步揭露出其生活信念和处事原则,从单纯的文本结构和情节分析中剥离出其深层的宗教文化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张恨水本人以及作品在文学界的地位和魅力。对于张恨水文本中的佛教文化原型,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来论述。盂兰盆会是张恨水言情叙事的苦难原型:佛教中类似于蛛儿与芝草的爱情故事,包含了贪嗔痴的苦情叙事模式,这在张恨水的言情叙事中反复出现,要想得到圆满就必须领悟佛教中的禁欲持戒以达到禅定获得大智慧,从而达到圆满。莲花是张恨水人性书写的慈悲原型:莲花是佛教中的经典法相,她代表了佛法的慈悲也是女性的代表,包括佛教的妙法莲花象征,莲花夫人和锁骨菩萨的善恶代表。金刚杵是张恨水抗战文学的护法原型:佛教中的金刚护法、金刚杵、金刚菩提、金刚经的原型考释,在张恨水抗战文学中有集中的表现,佛教中无遮大会的文化原型,斗战胜佛的象征也是张恨水抗战的重要标志。渡河是张恨水讽刺小说的禅定原型:佛教中忘川河、黄泉路、三生石、孟婆汤、彼岸花等原型,是张恨水历经社会动荡,沉静思考人生后的精神升华,包括渡与不渡的隐喻,是张恨水对人性和社会的再认识和重新思考。张恨水的创作成功之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安排,而佛教人物和教义原型的再现正是这些人物形成的内在精神动力,研究张恨水现象,他对佛教文化原型的批评运用,是其作品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国平[6](2015)在《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骆一禾、海子是当代杰出诗人,他们的死结束了诗歌的1980年代。论文以骆一禾的诗论和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当代诗学背景下考察其独立性和卓异品质,同时兼及骆一禾、海子诗歌的一些共性问题及其所牵涉的当代诗学问题。骆一禾是一位以诗人、诗论家和诗歌编辑的三重身份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诗人,其诗论和诗作充满了对华夏文明新生的渴望,而兼具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诗人的精神成长体现了从一株青草到天路英雄的艰难历程,他从纯洁的少年心性,从水、植物和女性之美出发,一步步走向广阔的世界,最终完成于信仰性的“无因之爱”,从而使诗人的精神达到了“万般俱在”。在这一“天路”历程中,诗人主体的“辽阔胸怀”得以充分呈现,其诗歌世界的“壮烈风景”也得以逐一展开。海子的写作在诗歌视野、诗歌抱负上一开始受到骆一禾的引导,其原生的诗才又激励了骆一禾的诗歌写作。两位诗人在精神方面存在广泛的共源、共振和共鸣,在诗学观念上存在长期的互动,文本上也存在多方面的呼应、互通、互文的现象。然而,两人在个人气质、精神构造、价值取向、诗歌心象、写作方法论上也存在深刻差异,其创作也因之各有属于自身的得与失,既不能彼此混同,更不可互相覆盖和代替。事实上,正是骆一禾和海子之间的差异构成了其互动的基础和一个重要方面。骆一禾、海子的诗和诗论在1980年代的中国诗坛表现出独立、卓异的品质,同时体现了中国当代诗歌与现代性、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复杂紧张关系。一方面,他们以“拿来主义”精神广泛吸收西方现代诗歌的现代感性、现代技艺、语言意识和美学观念,另一方面又始终对“古典—现代—后现代”的线性文学史观抱怀疑态度,对后现代的“去中心”“碎片化”更取坚定批判态度,而力持浪漫主义的主体精神和生命意志,同时坚持诗歌对本土经验的表达。在古典与现代,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英雄精神与民主意识,世界视野与本土意识这些被人们普遍视为二元对立的命题上,两位诗人尤其是骆一禾都做了与众不同的思考,提供了充满辩证精神的回答,并最终圆融于“诗歌共时体”这一骆氏所发明的诗歌美学观念中。骆一禾、海子的这种思考不仅体现了其独立的反思精神,而且为当代诗歌走出上述二元对立的迷思提供了重要动力。
李丽[7](2014)在《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 ——以成长、大观园、女性话题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针对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中涉及成长、大观园和女性话题的着述进行梳理,从这三个具体话题中总结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脉络。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研究成果数量开始增多,且更具系统化特征。本论文按时间顺序梳理了涉及三个话题的研究成果,分析其共同的发展趋势,发现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对这三个话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且积极应用西方文学理论和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理论及方法,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比较文学和跨学科的特点。本论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按照年代顺序研究英语世界关于《红楼梦》中成长话题的论述,分别考察了20世纪70、80、90年代和21世纪初涉及成长话题的《红楼梦》研究。70年代英语世界的一些学者将贾宝玉作为西方文学中人生意义的探求者形象与哈姆雷特等西方小说人物进行比较,还有学者从西方文学中一种描述个人成长的叙事结构即帕西法尔寻找圣杯来分析宝玉的红尘历劫的意义。80年代涉及成长话题的论文主要从西方文学中常见的两种文学类型——智慧文学和成长小说模式来分析《红楼梦》。90年代有学者从儿童文学的角度探讨《红楼梦》的文学和社会价值,还有学者对小说中表现出的“不愿成长”情绪进行分析。21世纪初涉及成长话题的研究有对宝玉的红尘心路的意象解读,也有佛教启悟角度对该小说的分析,还有从空间叙事理论来讨论宝玉童年生活的不同空间对其言行的影响。通过对这些着述的分析发现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英语世界的学者对《红楼梦》成长话题的研究呈现出理解逐步深入、研究方法和视角越来越丰富的趋势。第二章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迄今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中关于大观园的讨论。20世纪60年代英语世界的大观园研究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叙事研究和考证方法。从70年代开始,英语世界的汉学家积极地将西方文学理论,如结构主义、新批评、叙事学、新马克思主义等应用于《红楼梦》研究,在这种思路的关照下,大观园的文学意蕴越来越丰富。2000年后,建筑美学、空间叙事理论、性别研究等理论的应用使得大观园研究呈现出更加明显的比较文学和跨学科特点。第三章考察了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中涉及女性话题的着述。20世纪60、70年代关于女性话题的研究成果较少,60年代的两位华裔学者夏志清和荣之颖在讨论红楼女性人物时都借用了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70年代浦安迪和那美惬的论着则直接表示应用了结构主义和比较文学的方法。从8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使用女性主义理论来讨论《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应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红楼梦》的一些论述能够明显地体现海外汉学的反思性和批判性。此外,也有学者从清代绘画艺术、清代妇女史研究等角度来讨论该小说中女性话题。第四章集中讨论了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的特点、优势和不足,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西方汉学、西方文学理论、中外关系、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西方学术传统和规范等因素的影响。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比较文学的视野和跨学科特征,反思性和批判性。其不足主要体现在套用理论、过度阐释、对中国文化和《红楼梦》文本的误读、翻译欠缺。鉴于以上问题和不足,中国国内的优秀研究成果有待于更多地翻译成英文。此外,带有详细注释的《红楼梦》资料索引也会对英语世界的学者的研究工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本论文所使用的材料大多为国内学者尚未在着述中提及过的新材料,笔者翻译了文中所引英文资料,这些资料多为首次翻译成中文。在研究方法上也具有创新性和合理性。笔者选取了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中的三个较有特色且成果丰富的话题,并按照年代进行梳理。此外,本文将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放入海外汉学和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语境中,并结合了国际政治和外交形势以及英语世界的学术研究传统等影响因素,发现了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的一些鲜明的特点及成因,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赵建伟[8](2014)在《荣格原型理论视域下对艺术象征的解读》文中认为在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中,荣格占据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他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分析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心理学观点。荣格的理论既是对弗洛伊德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同时又在此基础上作出了新的理论突破。对无意识所持的不同观点是荣格与弗洛伊德产生分歧的根源,荣格认为无意识不仅仅是被压抑的人的欲望,人的本能冲动的替代物,它还与文化相关,甚至是超越文化的,因此,他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成为原型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前提。集体无意识是世代遗传下来的种族记忆,是个人心灵深处的无意识。原型作为原始经验储藏库中的一个个种类,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和承载方式,它能够被表征,通过原始意象在后天经验中显现出来。荣格的原型为包括集体无意识在内的人的非理性的世界争得了地位,把人的心理联成一个整体,赋予人心灵原初的完整性,深入到人的本能和先验的心灵结构,在传统哲学的基础上,更加丰富了对人的本质和人性的理解,展现了荣格“精神和心灵的伟大”。荣格的文艺思想与他的心理学理论密不可分,在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艺术作品中表现原型的原始意象为无意识的存在提供了证明,另一方面,集体无意识的终极解释也挖掘出了艺术作品中象征的深层涵义。荣格充分运用了原型理论来分析和解释艺术作品中的原始意象的象征内涵,集体无意识理论也借荣格之手渗透到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者以及接受者等各个方面,形成了系统的理论阐释体系。在当前的文学艺术发展条件下,我们仍需按照荣格的道路前行,用原型理论来重新解读作品,对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原型进行深入挖掘和探讨,从而引发对我们自身新的思考。创作带有原型的作品,运用原型理论来解读作品才能创造出永恒的价值,具有永久不衰的魅力。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荣格的原型理论并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对经典作品中的艺术象征进行解读,寻找出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原型,对现代人的生活有所启发。第一部分论述荣格原型的提出和来源、原型的类别和艺术象征的两个维度——潜藏在人类心中的集体无意识和与受众互动的动态形象,按照一定的逻辑,系统、全面地对原型进行分析并给出了作者自己的理解,为下文的艺术象征解读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二部分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对经典作品进行解析,找出《西游记》中孙悟空和《青蛇》中小青的原型和艺术象征,通过对作品以及其中人物的原始意象的分析,唤醒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自然性,提示人们对生命本体应有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充分发掘自然性带有的活力、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第三部分从经典人物形象贾宝玉和程蝶衣入手,找出他们身上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从而对荣格原型理论中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两个原型做出新的解释,为当前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创作提出新的释义;最后,在论文的结尾部分,笔者通过前面的论述点明了原型对于文学艺术创作和批评具有重要意义,以及当下仍需创作带有原型的文学艺术作品,运用原型理论解读经典作品中的艺术象征。
李梦圆[9](2013)在《《红楼梦》人物“性别错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楼梦》是中国小说的巅峰,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这部经典名着的研究意义重大。作者曹雪芹通过其高超的人物描写艺术,将一个个各具特色、真实可感的红楼人呈现在读者面前。通过仔细阅读《红楼梦》文本,会发现红楼人存在诸多的“性别错位”之处。有些学者注意到此现象,并做了积极地探索,但主要集中于贾宝玉、王熙凤等个别人物身上而对其他人物涉及很少或从未涉及,并且没有明确将“性别错位”纳入对《红楼梦》人物的整体研究。鉴于此现状,笔者即对《红楼梦》人物“性别错位”描写做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本论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具体内容概述如下:绪论主要回顾了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一章中国古代性别的定位与“性别错位”。第一节介绍了中国古代男性的定位,即男性承担着女性没有的社会义务和责任,男性一定是阳刚的,男性要有“君子”行和“丈夫”气;第二节介绍了中国古代女性的定位,即女性被排斥在社会政治生活之外,女性是没有自主权和独立性的地位卑下的性别群体,女性是“阴”的代名词、其标准为“淑女”;第三节明确了“性别错位”的概念。第二章《红楼梦》男性人物的女性化。第一节从女性化的容貌打扮,女性化的娇弱身体,女性化的行为表现等三个方面具体分析文中对贾宝玉的“性别错位”描写;第二节从女性化的形貌举止,阳刚之气的缺失等两个方面具体论述除贾宝玉外其他红楼男性的“性别错位”之处。第三章《红楼梦》女性人物的男性化(上)。第一节论述了林黛玉的才子风流、隐士孤傲、勇者不屈;第二节论述了薛宝钗的学者之高、君子之美、丈夫之雄;第三节论述了贾探春的雅士之姿、治平之才、雄奇之志。第四章《红楼梦》女性人物的男性化(下)。第一节论述了史湘云的英气夺人、爽朗豪迈、刚直义气;第二节论述了王熙凤的男人之名、男人之心、男人之行;第三节从男性化的名号扮相、男性化的行为表现、男性化的能耐心性等三个方面具体分析除林薛贾史王之外的红楼女性的“性别错位”之处。第五章《红楼梦》“性别错位”描写的意义。第一节,《红楼梦》“性别错位”描写的社会意义,表现在谴责父权制对男性的逼迫,促进男性解放和控诉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发展女性主义等两个方面;第二节,《红楼梦》“性别错位”描写的文学意义,是其冲击了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刻板的人物形象,丰富了文学园地;第三节,《红楼梦》“性别错位”描写的现代启示,对个人的启示为应具有理解宽容的心态和做一个真实的人;对两性的启示为男性可以柔弱,女性能有事业,男女两性如太极图之阴阳两鱼合抱般完美和谐。结语是全文的总结和归宿,既对经典名着《红楼梦》有了鲜活的再解读,又对当今社会得出诸多有益的现代启示,也表达了笔者殷切美好的愿望。
向倩[10](2012)在《荣格“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理论 ——基于性别批评视角的研究》文中认为瑞士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基础上走得更深更远。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原型理论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其理论中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却成为一个研究盲点。弗洛伊德曾经对儿童的双性心理进行研究,提出着名的“俄狄浦斯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理论。社会学家致力于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究性别不平等产生的的原因。人类学家从人类起源和文化发生的角度对人类社会的性别关系、婚姻制度等问题进行研究。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里提出“双性同体”的写作理论。“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理论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潜意识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社会学的性别气质的研究、人类学的性别文化和婚姻制度的研究、女性主义提倡的双性同体理论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学艺术理论都有着交汇点。从性别批评的视角出发来研究这一理论具有超越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性别内涵和意义。“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理论虽然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但对于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以及女性主义批评都具有深远的启发意义。论文试图以跨学科的理论方法研究“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以期对荣格理论中被学界忽视的性别理论进行研究。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研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和语境。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深深扎根于资本主义社会一战的现实危机,并且受到了当时心理学、精神病理学、哲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学术思潮和研究成果的影响。第二章研究“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涵义,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出发。论文对“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内涵研究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荣格对于“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表述;另一个层面是从性别气质和性别互补的角度阐释“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性别内涵。荣格认为“阿尼玛”原型是男人心理中的女性方面,“阿尼姆斯”原型是女人心理中的男性方面。虽然社会文化建构出了男女两性,但男女两性的心理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呈现为互补状态的。论文对“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外延研究主要从弗洛伊德的儿童双性心理研究;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同性恋文化、耽美文化、酷儿理论的延伸三个方面进行。第三章研究“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理论构成,分别从要素构成、动力机制和表达方式三个方面进行。第四章研究“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理论依据,分别从人格结构动力学、神话学的双性同体始祖神与植物崇拜仪式、人类学原始氏族婚姻制中的两性关系演变三个方面进行。第五章研究“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与女性主义理论。“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从人格结构完整性出发强调两性的心理互补,女性主义批评学者伍尔夫、西苏、伊瑞格瑞等提出的双性同体理论更多地着眼于两性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女性主义批评走向性别批评实现了由强调女性向强调性别的转变,两性对抗向两性互补与和谐的转变。“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理论所蕴含的性别内涵和意义与女性主义批评走向性别批评具有内在一致性。第六章借鉴弗莱将原型引入文学批评领域的方法,研究“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在文艺批评中的实践,分别从文学作品中的男性女性化现象、戏剧艺术中的性别角色置换、造型艺术中的裸体艺术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理论所蕴含的两性互补与两性和谐观念,不仅对于女性主义、文艺批评、人类学、社会学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两性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论阿尼玛原型在贾宝玉身上的显现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阿尼玛原型在贾宝玉身上的显现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周易》哲学视域下的荣格分析心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写作思路与方法 |
第三节 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章 荣格与《周易》的渊源 |
第一节 荣格与《周易》 |
第二节 荣格与卫礼贤的《易经》译本 |
第二章 《周易》与共时性原则 |
第一节 共时性原则——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
第二节 《周易》的修德工夫论与共时性 |
第三章 “道”的境界与原型对于精神世界的重建 |
第一节 “道”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二节 《周易》中的阴阳观与原型理论 |
第四章 《周易》的“时中”思想与自性化 |
第一节 荣格分析心理学对于中道的追求 |
第二节 《周易》哲学中的“时中”思想 |
第三节 自性与自性化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双性同体”“阴阳和谐”—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红楼梦》与《呼啸山庄》人物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S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双性同体”与“阴阳和谐”的涵义及其应用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一、《红楼梦》与《呼啸山庄》人物形象比较 |
(一)具有双性气质的女性人物形象 |
1.率性果敢的女性人物 |
2.隐忍稳重的女性人物 |
3.忠于自我的女性人物 |
4.霸气掌权的女性人物 |
(二)具有双性气质的男性人物形象 |
1.心思细腻的男性人物 |
2.温柔内敛的男性人物 |
3.娇气羸弱的男性人物 |
二、双性气质人物文化背景探源 |
(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双性气质意蕴比较 |
1.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双性同体” |
2.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阴阳和谐” |
(二)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形象关系比较 |
1.爱情关系比较 |
2.话语权力关系比较 |
三、《红楼梦》与《呼啸山庄》人物形象研究意义 |
(一)不同文化背景相似人物气质诠释的文学意义 |
1.曹雪芹对女性人物形象的多面重塑 |
2.艾米丽·勃朗特对女性人物形象的动态描写 |
3.人物形象塑造的多样性 |
(二)不同性别个体双性人物共同塑造的社会意义 |
1.反抗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肯定 |
2.反抗封建传统,对人性的解放 |
(三)历时文化现象与共时性别观交错的现代意义 |
1.历时文化现象对个体的启示 |
2.共时性别观对两性的启示 |
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3)“移植”与“颠覆” ——宫崎骏动画的原型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宫崎骏动画原型意象的研究缘起 |
二.宫崎骏动画原型意象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四.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 |
五.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移植”与“颠覆”——原型意象的释义界定 |
第一节 “移植”的释义 |
一.“移植”的外延阐释 |
二.“移植”的内涵界定 |
第二节 “颠覆”的释义 |
一.“颠覆”的外延阐释 |
二.“颠覆”的内涵界定 |
第三节 原型意象的释义 |
一.原型意象相关词汇概述 |
二.“移植”“颠覆”在本文中与原型意象的关系 |
第二章 宫崎骏动画原型意象的特征呈现 |
第一节 母亲角色的缺失 |
一.真实缺失 |
二.虚假缺失 |
三.真空缺失 |
第二节 母爱的替代补偿 |
一.“爱”——他者保护援助的情感纽带 |
二.“暖”——它者忠实陪伴的心理补偿 |
三.“护”——她者母性光辉的女性关怀 |
第三节 浓郁的人文关怀 |
一.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心系社会底层民众 |
二.对儿童成长的重视——心系人类未来发展 |
三.对女性角色的尊重——心系道德文明平衡 |
第四节 自带“温度”的画面效果 |
一.鲜活的人物形象 |
二.细腻的画面风格 |
三.深刻的故事主题 |
四.唯美的场景设计 |
第五节 热衷机械与迷恋飞翔 |
一.放飞自我的“飞翔”场景 |
二.精细详实的“质感”表现 |
三.充满热情的“机械”设计 |
第三章 “移植”——宫崎骏动画原型意象的形式表现 |
第一节 故事原型的形式表现 |
一.多元形式的故事改编 |
二.类型丰富的叙事架构 |
三.东西合璧的移植运用 |
第二节 角色原型的形式表现 |
一.多种形式的角色表征 |
二.内外兼具的角色性别 |
第三节 场景原型的形式表现 |
一.异国本土的元素移植 |
二.贯穿水陆的多态场景 |
第四节 主题原型的形式表现 |
一.对矛盾冲突的表现 |
二.对世间温情的表现 |
三.对神奇未知的表现 |
第四章 “颠覆”——宫崎骏动画原型意象的伦理建构 |
第一节 反常理的故事架构设定 |
一.对“英雄救美式”爱情的颠覆 |
二.对“青梅竹马式”友情的表现 |
三.对“因果报应式”结局的拆解 |
第二节 反常态的角色符号建构 |
一.对“反面角色人性关辉”的表现 |
二.对常规角色“视觉反差”的拆解 |
三.对角色外在样貌的“差值”表现 |
第三节 反常规的场景元素拼贴 |
多元元素的大胆运用 |
第四节 多重视角的主题再重组 |
一.“偷盗+爱情” |
二.“惩罚+拯救” |
三.“自然+科技” |
四.“女性+成长” |
五.“女性+拯救” |
六.“动物+绅士” |
七.“战争+爱情” |
第五节 反经验的动画制作方式 |
无剧本,任思绪飘飞 |
第五章 宫崎骏动画原型意象的情感载体 |
第一节 情感载体的符号彰显 |
一.作者个体的符号表征 |
二.人类情感的集体表达 |
三.万物有灵的思想流露 |
第二节 “魔幻梦境”蕴含的期许 |
一.“成长”:对人类未来的美好寄托 |
二.“魔幻”:对现实世界的变相表征 |
三.“怀旧”:对人类温情的美好回味 |
第六章 宫崎骏动画原型意象运用的启示意义 |
第一节 宫崎骏动画原型意象运用的“社会启发” |
一.对生态环境的反观 |
二.对人与科技的思考 |
三.对战争的极度痛斥 |
四.对儿童身心的关注 |
第二节 宫崎骏动画原型意象运用的“跨国启示” |
一.普世价值的深度挖掘 |
二.共性心理的灵巧拿捏 |
三.元素运用的脱胎换骨 |
四.社会现实的深度思考 |
五.深藏于心的社会责任 |
六.独树一帜的工匠精神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后记 |
(4)《红楼梦》“双性同体”书写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双性同体”性 |
第一节 “双性同体”的起源与流变 |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社会性别期待 |
第三节 《红楼梦》男性形象的女性化 |
第四节 《红楼梦》女性形象的男性化 |
第二章 《红楼梦》人物性格心理的“双性同体”性 |
第一节 王熙凤性格心理的“双性同体”性 |
一、王熙凤的男性气质 |
二、王熙凤的女性气质 |
第二节 探春性格心理的“双性同体”性 |
一、探春的男性气质 |
二、探春的女性气质 |
第三节 林黛玉性格心理的“双性同体”性 |
一、林黛玉的男性气质 |
二、林黛玉的女性气质 |
第三章 《红楼梦》叙事者的“双性同体”性 |
第一节 作为叙事者“石头”的“双性同体”性 |
第二节 作者曹雪芹的“双性同体”性 |
一、曹雪芹“双性同体”性的思维方式 |
二、曹雪芹对女性价值的肯定与赞扬 |
第三节 “通灵宝玉”的“双性同体”性在《红楼梦》叙事中的作用 |
一、宝黛关系中“通灵宝玉”的“双性同体”性 |
二、“金玉良缘”关系中“通灵宝玉”的“双性同体”性 |
第四章 《红楼梦》叙事策略的“双性同体”性 |
第一节 两种性别特点的多重叙事视角的交错 |
一、男性化的全知视角叙事 |
二、男性化的客观的次知视角叙事 |
三、女性化的旁知视角叙事 |
第二节 两种性别特点的叙事干预类型的共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张恨水小说中佛教文化原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张恨水作品中的宗教文化 |
二、张恨水作品中的原型批评 |
第一章 人间佛教:张恨水的宗教信仰 |
第一节 张恨水生平经历与佛教的关系 |
第二节 九华山、天柱山佛教文化对张恨水的影响 |
第三节 张恨水其人及作品中的儒道面孔佛家心 |
第二章 盂兰盆会:张恨水言情叙事的苦难原型 |
第一节 蛛儿与芝草:半新半旧的恋爱母题 |
第二节 贪嗔痴:苦情叙事模式 |
第三节 节欲:红尘救赎法门 |
第四节 悲凉的圆满结局 |
第三章 莲花:张恨水人性书写的慈悲原型 |
第一节 妙法莲华与浊世子宫 |
第二节 女性善观:从鹿母莲花夫人到锁骨菩萨 |
第三节 男人的阿尼玛平衡系统 |
第四节 慈航普度:杨杏园式启示意象 |
第四章 金刚杵:张恨水抗战文学的护法原型 |
第一节 金刚护法原型考释 |
第二节 无遮大会:大丈夫投笔从戎 |
第三节 伏魔咒:《大悲咒》传奇叙述模式 |
第四节 斗战胜佛的象征:低眉与怒目 |
第五章 回头是岸:张恨水讽刺小说的禅定原型 |
第一节 论忘川河风景 |
第二节 渡与不渡的隐喻 |
第三节 尘归尘:空皮囊结构原型 |
第四节 筏喻:放下过河的姑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1.2 文献资料和研究现状综述 |
1.2.1 骆一禾、海子着述发表、出版情况 |
1.2.2 骆一禾、海子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2章 突围与超越:骆一禾的诗论与朦胧诗、第三代诗歌 |
2.1 骆一禾诗论的当代诗学背景 |
2.2 诗“乃是创世的?是?字”:文明视野下的诗歌本体论 |
2.3 生命的自明:骆一禾的诗歌创作论 |
2.4 诗的自明:骆一禾的诗歌批评论 |
2.5 语言、存在、生命的合一:骆一禾的诗歌语言观 |
2.5.1 中国当代诗歌的语言觉醒运动 |
2.5.2 骆一禾的语言观:语言、存在、生命的合抱与合一 |
2.5.3 燃烧:语言向诗的转化 |
2.5.4 “博大生命”:骆一禾诗学的灵魂 |
第3章 骆一禾诗歌的神性主题与当代诗歌的日常化运动 |
3.1 “天人的圣诉”:背向前人也背向后人 |
3.2 “神的文字与我们垂直” |
3.3 “你是才慧的青草” |
3.4 无因之爱与必要之恶 |
第4章 骆一禾诗歌的时间主题与当代诗歌的历史视野 |
4.1 “房间里的风景”“冷风景”与“壮烈风景” |
4.2 “三种时间澎湃而来” |
4.3 “在辽阔的中国醒来” |
4.4 “黄昏里总有什么东西在死亡” |
4.5 文明视野下的当代风景 |
第5章 骆一禾的“大诗”与江河杨炼的“现代史诗” |
5.1 “智力的空间”与“博大生命” |
5.2 “故我的血流穿了世界”:《世界的血》研究 |
5.3 “与一切而至万灵”:《大海》研究 |
5.4 听觉的欢乐:骆一禾长诗的音乐性 |
第6章 比较视野中的骆一禾、海子与当代诗歌批评 |
6.1 当代诗歌批评中的骆一禾与海子 |
6.2 骆一禾、海子诗歌的共生与互文 |
6.3 大相径庭的气质、个性和写作取向 |
6.4 日神与酒神:迥然有别的写作方法论 |
第7章 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与当代诗歌的意象问题 |
7.1 当代诗歌中的意象问题 |
7.2 一样意象两样情怀: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之一 |
7.2.1 农耕意象:两殊的审美意趣和价值关怀 |
7.2.2 太阳意象:悬殊的自我镜像 |
7.2.3 暴力意象:迥异的价值负载 |
7.2.4 身体意象:一个“身体”两条心 |
7.3 情理殊途的对立性意象: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之二 |
7.3.1 晨与夜:一日分两造 |
7.3.2 大海与天空:最遥远的镜子 |
7.3.3 血与石头:生与死的对质 |
第8章 结论: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评价问题 |
8.1 “所有道路和血液都要被洗涤” |
8.2 圣书上卷与圣书下卷 |
8.3 骆一禾、海子诗歌成就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骆一禾、海子年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 ——以成长、大观园、女性话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关于选题 |
二、研究综述及存在的问题 |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四、论文大纲 |
五、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中的成长话题 |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红楼梦》的成长话题研究 |
一、人生意义的探求者形象:宝玉与罗密欧和哈姆雷特比较 |
二、个人成长的叙事结构:宝玉的红尘历劫与帕西法尔寻找圣杯 |
三、小结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红楼梦》的成长话题研究 |
一、《红楼梦》与智慧文学 |
二、《红楼梦》与成长小说 |
三、小结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红楼梦》的成长话题研究 |
一、《红楼梦》与儿童文学 |
二、往事重历与不情愿的成长 |
三、小结 |
第四节 21世纪初《红楼梦》的成长话题研究 |
一、情与不愿成长 |
二、意象解读下的红尘心路 |
三、佛教的启悟之旅 |
四、童年的叙事空间 |
五、其他视角 |
六、小结 |
第二章 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中的大观园话题 |
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的大观园研究 |
一、南北花园特征的叠加 |
二、大观园即随园 |
三、大观园与天真世界与伊甸园 |
四、小结 |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的大观园研究 |
一、大观园的独立性:从叙事背景中抽离的花园 |
二、大观园的寓意:自我完满与乱伦 |
三、刘姥姥与大观园 |
四、余论 |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的大观园研究 |
一、结构主义批评与大观园意象 |
二、符号学视野下的大观园 |
三、《金瓶梅》与《红楼梦》中花园意象 |
四、小结 |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的大观园研究 |
一、作为抒情策略的大观园 |
二、作为诗意栖居的大观园 |
三、乱伦主题与花园意象 |
四、其他视角 |
五、小结 |
第五节 21世纪初英语世界的大观园研究 |
一、园林美学与大观园 |
二、作为避难所和人间乐园的大观园 |
三、再论大观园的寓意 |
四、性别自由的绿洲 |
五、绘画诗学与大观园 |
六、其他视角 |
七、小结 |
第三章 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中的女性话题 |
第一节 20世纪60、70年代《红楼梦》研究中的女性话题 |
一、气质体型说与黛、钗、凤 |
二、基督教的仁爱精神与红楼女性 |
三、《红楼梦》女性与其他世界名着女性人物之比较 |
四、结构主义、原型批评方法的尝试 |
五、小结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红楼梦》研究中的女性话题 |
一、作为悲剧主角的林黛玉 |
二、作为女性读者的林黛玉 |
三、颠覆父权的女性形象 |
四、对中国大陆女性主义研究的批评 |
五、王熙凤的性别错位 |
六、作为独立人物形象的丫鬟仆人 |
七、小结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红楼梦》研究中的女性话题 |
一、《红楼梦》的女性主义批评与元批评 |
二、绘画艺术与红楼女性形象 |
三、一夫多妻小说模式下的红楼女性 |
四、《红楼梦》与清代妇女史研究的结合 |
五、其他视角 |
六、小结 |
第四节 21世纪初《红楼梦》研究中的女性话题 |
一、女性主义理论应用的一个误区 |
二、王熙凤形象的回归 |
三、雌雄同体视野下的红楼女性 |
四、《红楼梦影》与清代女性的文学阅读与创作 |
五、小结 |
第四章 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的特点与启示 |
第一节 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的特点 |
一、比较文学的视野 |
二、跨学科的研究特征 |
三、反思性与批判性 |
四、人才构成多样化 |
五、小结 |
第二节 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的影响因素 |
一、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
二、美国汉学中史学研究的影响 |
三、汉学家对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的影响 |
四、西方的学术氛围和学术传统的影响 |
五、人才培养方式 |
六、与中国《红楼梦》研究的交流 |
七、小结 |
第三节 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的一些不足及建议 |
一、套用理论、过度阐释 |
二、翻译与交流欠缺 |
三、一些建议和思考 |
四、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附录1 英语中国文学史中的《红楼梦》 |
一、20世纪初英语中国文学史中的《红楼梦》 |
二、20世纪60年代英语中国文学史中的《红楼梦》 |
三、近三十年英语中国文学史中《红楼梦》 |
四、结语 |
附录2 汉学家中英文姓名对照表 |
后记 |
笔者发表过的相关论文和译作 |
(8)荣格原型理论视域下对艺术象征的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序言 |
第一章 荣格的原型理论及艺术象征的双重维度 |
第一节 荣格的原型理论 |
一、原型理论的提出和来源 |
二、原型的类别 |
第二节 荣格的象征理论 |
第三节 艺术象征的双重维度 |
一、作为潜藏在人类心中的集体无意识 |
(一)经典的艺术作品来源于原始意象 |
(二)激活原始意象的条件 |
二、作为与受众互动的动态形象 |
(一)原型与受众互动的前提 |
(二)原型与受众互动的方式 |
第二章 荣格原型理论对艺术象征的解读 |
第一节 回归原始的人与自然的状态 |
第二节 《西游记》中孙悟空自然性的解读 |
第三节 电影《青蛇》中自然性原型的解读 |
第三章 阿尼玛与阿尼姆斯原型 |
第一节 《红楼梦》中贾宝玉阿尼玛原型解读 |
第二节《霸王别姬》中程蝶衣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解读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红楼梦》人物“性别错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二、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古代性别的定位与“性别错位”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男性的定位 |
第二节 中国古代女性的定位 |
第三节 “性别错位” |
第二章 《红楼梦》男性人物的女性化 |
第一节 贾宝玉形象的女性化分析 |
一、 女性化的容貌打扮 |
二、 女性化的娇弱身体 |
三、 女性化的行为表现 |
第二节 其他红楼男性形象的女性化表现 |
一、 女性化的形貌举止 |
二、 阳刚之气的缺失 |
第三章 《红楼梦》女性人物的男性化(上) |
第一节 林黛玉的男性化特征 |
一、 “才子”风流一“诗魔” |
二、 率性任情隐士风 |
三、 刚烈不屈真勇士 |
第二节 薛宝钗的男性化特征 |
一、 博学多识一通儒 |
二、 风度翩翩真君子 |
三、 有胆有志丈夫气 |
第三节 贾探春的男性化特征 |
一、 高旷朴直墨生香 |
二、 廉明毫察眼界新 |
三、 不甘人下抱负高 |
第四章 《红楼梦》女性人物的男性化(下) |
第一节 史湘云的男性化特征 |
一、 英姿勃发扮男装 |
二、 豪情满怀真名士 |
三、 侠肝义胆无所惧 |
第二节 王熙凤的男性化特征 |
一、 男性化的名号 |
二、 男性化的心理 |
三、 男性化的行为 |
第三节 其他红楼女性形象的男性化表现 |
一、 男性化的名号扮相 |
二、 男性化的行为表现 |
三、 男性化的能耐心性 |
第五章 《红楼梦》“性别错位”描写的意义 |
第一节 《红楼梦》“性别错位”描写的社会意义 |
一、 谴责父权制对男性的逼迫,促进男性解放 |
二、 控诉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发展女性主义 |
第二节 《红楼梦》“性别错位”描写的文学意义 |
一、 对西方文学作品中刻板人物形象的冲击 |
二、 对中国文学作品中刻板人物形象的冲击 |
第三节 《红楼梦》“性别错位”描写的现代启示 |
一、 对个人的启示 |
二、 对两性的启示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10)荣格“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理论 ——基于性别批评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研究综述与选题依据 |
一、荣格及其理论产生的背景与语境 |
(一) 荣格及其理论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 |
(二) 集体无意识理论与原型理论产生的语境 |
二、“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涵义阐释 |
(一)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内涵 |
1、荣格对“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论述 |
2、两性气质的文化建构 |
3、性别互补与双性化人格 |
(二)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外延 |
1、弗洛伊德的儿童双性心理研究 |
2、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 |
3、同性恋文化、耽美文化、酷儿理论的延伸 |
三、“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理论构成 |
(一)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要素构成 |
(二)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动力机制 |
(三)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表达方式 |
四、“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理论依据 |
(一) 人格结构动力学依据 |
(二) 神话学中的双性同体始祖神与植物崇拜仪式 |
(三) 人类学原始氏族婚姻制中两性关系的演变 |
五、“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与女性主义理论 |
(一) 女性主义的双性同体理论 |
1、伍尔夫的双性同体写作理论 |
2、埃莱娜·西苏的双性写作理论 |
3、露丝·伊瑞格瑞的“女人腔”理论 |
(二) 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走向性别批评 |
六、“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文艺批评实践 |
(一) 文学创作中的男性女性化倾向 |
(二) 戏曲表演中的性别角色置换 |
(三) 造型艺术中的裸体艺术 |
结语:“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论文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四、论阿尼玛原型在贾宝玉身上的显现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周易》哲学视域下的荣格分析心理学研究[D]. 李文荣. 山东大学, 2020(09)
- [2]“双性同体”“阴阳和谐”—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红楼梦》与《呼啸山庄》人物形象研究[D]. 孙千茹.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3]“移植”与“颠覆” ——宫崎骏动画的原型意象研究[D]. 陈柳彤.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 [4]《红楼梦》“双性同体”书写现象研究[D]. 马兰. 西南民族大学, 2018(05)
- [5]张恨水小说中佛教文化原型研究[D]. 董胜. 苏州大学, 2018(01)
- [6]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D]. 陈国平. 清华大学, 2015(07)
- [7]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 ——以成长、大观园、女性话题为例[D]. 李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09)
- [8]荣格原型理论视域下对艺术象征的解读[D]. 赵建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2)
- [9]《红楼梦》人物“性别错位”研究[D]. 李梦圆.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 [10]荣格“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理论 ——基于性别批评视角的研究[D]. 向倩. 广西师范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