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等高耕植技术是改造坡梁旱地的有效途径

推广等高耕植技术是改造坡梁旱地的有效途径

一、推广等高耕作种植技术是改造坡梁旱地的有效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袁正蓉[1](2021)在《紫色土坡地粉垄耕作土壤再分配模式与调控》文中研究表明传统耕作导致的土壤再分配过程与机理已有较好的认识,但是,有关新型粉垄耕作将传统的翻耕碎土改成垂直旋削碎土对土壤再分配过程的影响研究较缺乏。为了全面认识耕作引起的土壤再分配机制和明确粉垄耕作技术在紫色土丘陵区的适应性,本文采用铝块示踪、模拟耕作、地形测量技术、典型元素指示法等定量研究方法,查明粉垄耕作对土壤垂直再分配的作用及耕作深度变化下土壤水平再分配特征,阐明坡度与机具走向对土壤位移及耕作侵蚀的影响,并提出紫色土粉垄耕作调控对策。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粉垄耕作对土壤水平再分配的影响。等高耕作条件下不同耕作深度的土壤平均耕作位移主要沿顺坡向下,且随着坡度增加顺坡平均耕作位移增大;坡度较缓时不同耕作深度的土壤顺坡平均耕作位移的差异较小,坡度较大时则差异较大,耕作深度为20 cm时产生的顺坡平均耕作位移最大(-0.14 m),耕作深度为40 cm时最小(-0.04 m);耕作深度增大,顺坡向下土壤净位移量和耕作侵蚀速率均减小。顺坡向上和向下耕作土壤平均耕作位移和净位移量沿顺坡向上,等高耕作则相反,且随坡度增大而增大,结果表明,粉垄耕作适合采用深耕和顺坡向上或向下耕作结合,有助于增加土层厚度和减小耕作侵蚀。(2)粉垄耕作对土壤垂直再分配的影响。等高耕作条件下不同耕作深度(20cm、30cm、40cm)时,约有45%~64%的铝块垂直向上移动,顺坡向上耕作时约有62%~76%的铝块垂直向上移动,顺坡向下耕作时约有62%~65%的铝块垂直向上移动;粉垄耕作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底层土向表层土迁移的现象,且耕作深度处的土壤迁移最多;粉垄耕作前上坡位土壤有机碳浓度小于下坡,表层土的土壤有机碳浓度为7.22g/kg~9.15g/kg,底层土的土壤有机碳浓度为4.09g/kg~5.34g/kg,有明显的表聚现象;耕作后有机碳变化特征与粉垄耕作土壤垂直再分配特征一致,表层土壤有机碳浓度显着减小与耕作深度相当的土层土壤有机碳浓度显着增加,表聚现象消失,各土层之间土壤有机碳浓度差异减小。结果表明粉垄耕作垂直再分配有助于活化深层土壤养分,有利于作物生长。(3)粉垄耕作模式调控对策粉垄耕作通过垂直螺旋型钻头增加土层厚度,减少土壤向下坡的净位移量,耕作深度越深坡度越大平均耕作位移和净位移量越小;顺坡向上或向下耕作的净位移量是沿顺坡向上的,坡度的增加平均耕作位移减小,即在一定的坡度范围内。顺坡向上耕作和顺坡向下耕作是紫色土区耕作顺坡向下位移最小的耕作方式;在顺坡向上耕作的条件下适合采用较大的耕作深度,在顺坡向下耕作时适合采用30cm等中等耕作深度;因此,粉垄机在紫色土坡耕地耕作应根据不同的地形特征合理选择耕作方式:耕作时本研究获得四川省科技计划重大研发项目(2021YFN01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1301);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科技项目(SCYC202106)资助。应尽量选择深耕,坡度较小时需选择较大的耕作深度;粉垄耕作更适宜采用顺坡向上耕作和顺坡向下耕作,不宜采用等高耕作,粉垄耕作更适用于坡度较大的耕地。粉垄机垂直螺旋型轴之间的间距较大,可调节轴之间的间距或者耕作方向,减少拦挡的形成;需根据地形地貌特征改变粉垄机的长宽来适应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独特的地形条件,使得粉垄机更加适合在紫色土区耕作;粉垄机操作复杂需简化粉垄机的操作步骤,使得这个机器在农民手中更加便利的使用,提高粉垄机在紫色土区的可推广性。

刘丽[2](2020)在《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多种多样,包括人工造林种草、修筑梯田、建设坝系、生态工程等。经过多年治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明显改善,入黄泥沙量由上世纪的16亿t减少到近年的3亿多t,生物多样性得以恢复。在已有的对农户的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研究中,往往将工程措施(治坡、治沟、治沙、水利工程)、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和耕作措施一并讨论,而现实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往往是政府进行投入(如修建谷坊、退耕还林等),农户参与;耕作措施的实施中,农户是主体,可根据自身的意愿和需要进行选择,农户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做出的技术选择和采用行为,政府主要负责技术推广服务。农户将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显着减少了径流冲刷,改良了土壤、增加了农业产量。随着农村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农户在经济、资源和社会等方面的差异表现越来越突出,这些差异导致农户对土地依赖程度的改变,进而影响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影响,学者更多关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机理如何?农户资源禀赋如何影响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技术采用意愿、技术采用决策(包括技术采用强度)、技术效果等动态技术采用过程中的不同方面,在国内外研究中还没有得到重视。解决以上问题是提高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计划行为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农户行为理论等进行梳理,推导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经济机理;基于2019年1月-3月对山西、陕西和甘肃三省的1237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综合运用因子分析、熵值法、多元线性回归、Logit模型、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有序Probit模型等多种实证分析方法,从微观角度研究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认知、采用意愿、采用决策及效果的影响,旨在把握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特征和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在所调查的1237个样本中,农户对技术本身的认知水平较高,70%的农户都听说过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农户对三项技术的便利性认知和技术风险认知水平不高。仅有25.22%的农户愿意采用等高耕作技术;深松耕技术采用愿意最高,61.68%的农户愿意采用;56.35%的农户愿意采用秸秆还田技术。33.39%的农户没有采用任何一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19.64%的农户采用了一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32.09%的农户采用了两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14.88%的农户采用了三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提高作物产量的评价中,在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248户农户中,75%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深松耕技术的448户农户中,74.11%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567户农户中,71.08%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控制水土流失方面的评价中,在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248户农户中,78.22%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深松耕技术的448户农户中,85.05%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567户农户中,仅有39.32%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2)构建衡量农户资源禀赋的指标体系,分别从资源禀赋水平和资源禀赋结构两个角度测度。资源禀赋水平中,经济资源禀赋主要是从农户收入来源和收入水平角度进行衡量,包括农户家庭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和收入来源途径。自然资源禀赋主要是耕地规模和耕地质量,包括实际耕种面积、土地肥沃程度、耕地细碎化程度和灌溉条件。社会资源禀赋主要考察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等社会资本情况。资源禀赋结构方面,运用熵值法测度,将样本农户划分为经济占优型、自然占优型和社会占优型。经济占优型农户有413户,占总样本的33.4%;自然占优型农户有366户,占总样本的29.6%;社会占优型农户有458户,占总样本的37%。(3)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有显着的影响中,家庭总收入和非农收入占比对等高耕作和深松耕技术认知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对秸秆还田技术认知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三项技术认知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土地肥沃程度和灌溉条件对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认知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三项技术认知均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对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认知有正向影响。在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认知中,不同禀赋类型的农户存在明显差异。(4)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影响中,家庭总收入和非农收入占比对深松耕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对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灌溉条件对深松耕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对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正向影响。技术认知在资源禀赋影响农户技术采用意愿中发挥中介效应,对于等高耕作技术,技术认知在实际耕种面积对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中为部分中介;对于深松耕技术,技术认知在家庭总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和耕地细碎化程度影响技术采用意愿的为部分中介;对于秸秆还田技术,技术认知在家庭总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实际耕种面积、耕地细碎化、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影响技术采用意愿中为部分中介。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意愿有明显差异。(5)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有直接的影响,家庭总收入、土地肥沃程度和灌溉条件对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有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有负向影响;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参与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技术采用意愿在资源禀赋影响农户技术采用决策中发挥中介效应。其中,在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中,技术采用意愿在实际耕种面积和社会参与影响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中是完全中介;技术采用意愿在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影响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中是部分中介。在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中,技术采用意愿在家庭总收入、土地肥沃程度、耕地细碎化程度和灌溉条件影响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决策有明显差异。(6)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影响,家庭总收入对农户采用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土地肥沃程度对农户采用深松耕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均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声望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会参与对农户采用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明显差异。(7)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生态效果有显着的影响,家庭总收入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和深松耕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正向影响,非农收入占比对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负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正向影响,土地肥沃程度对农户采用深松耕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和灌溉条件对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对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正向影响。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明显差异。

杨建辉[3](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李晓琴[4](2019)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台格斗村退化土地整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为探索适宜于黄土丘陵区农牧交错带退化土地的评价与整治修复技术模式。本文以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典型农牧交错带的台格斗村作为研究区。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形图为基础数据,在研究区根据不同土地类型,选取立地条件相似的32个耕地、20个林地、23个草地,共计75个样地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台格斗村土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台格斗村内的农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并针对台格斗村内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和土地退化的原因,针对性地总结和提出适宜于当地的土地整治技术模式。结果如下:(1)台格斗村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草地、耕地和林地,其面积分别占台格斗村土地总面积的47.42%、23.39%和23.24%。草地主要在坡度25°以下区域和阴坡、半阳坡分布;耕地在坡度小于15°的半阳坡分布面积最广;林地均匀分布在坡度小于15°的阴坡、阳坡。(2)台格斗村宜农用地按照适宜性评价原则和标准均分成四个等级,其中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宜农地质量较好,是较好的农业生产用地,面积分布较均匀,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70.97%。不适宜耕地的主要限制性因子为坡度,不适宜林地限制性因子为土壤养分,不适宜草地的限制性因子为表土质地。各类土地的限制性因子即为该类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3)黄土丘陵区的6种退化土地整治技术,分别为:等高耕作、水平梯田、乔灌混交林、针叶纯林、经济林和草地合理放牧技术。等高耕作、水平梯田、针叶林技术和经济林技术的治理效果明显,土壤质量与对照相比有所提升。草地经过放牧治理后土壤理化性质各指标变化幅度较小或不明显,说明草地合理放牧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草地的进一步退化。

陈正发[5](2019)在《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南区是我国坡耕地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坡耕地是当地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耕地利用存在质量下降、空间破碎化、生态问题频发等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战略,并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战略支点。云南坡耕地具有分布面积广、坡度大、土壤侵蚀严重、季节性干旱频发、土壤质量偏低等特点。科学评价云南坡耕地质量状况,分析土壤侵蚀/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是实现坡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通过数据采集、GIS空间建模与分析、模型计算等研究方法,在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分析基础上,建立省级尺度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云南坡耕地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坡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从区域空间尺度探讨土壤侵蚀、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及空间耦合特征;并对区域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建立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体系及集成模式,研究可为云南坡耕地质量建设和水土生态环境整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云南坡耕地面积为472.55万hm2,占耕地比例69.79%。近35年来坡耕地与林地、草地、水田等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着的动态转移过程,但转出与转入总体均衡,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趋势。坡耕地平均坡度为15.62°,78.96%的坡耕地坡度大于8°,>15°坡耕地比例达48.54%。在坡度级演变过程中,不同坡度分级的坡耕地动态度存在“减小→增大→减小”或“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变化过程,<15°坡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而坡度>15°坡耕地面积呈减小趋势,>25°坡耕地动态度波动幅度最大。云南坡耕地分布集聚区呈现为4个显着的分布带,近35年坡耕地核密度分布变化较小,大部分区域坡耕地分布处于低密度区(核密度<12),高密度区(核密度>24)面积占比最小。坡耕地时空演变的主导性驱动力是人口和经济增长需求、玉米和小麦为主体的粮食增产需求、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需求,以及农业干旱导致的作物损失,其中人为因素在坡耕地时空演变中处于主导地位。(2)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基于“要素-需求-调控”理论框架,云南坡耕地评价指标体系由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质地、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10℃积温、田块规整度、连片度、降雨量、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14个指标构成,以30m×30m栅格(像元)为评价单元,采用综合权重作为指标权重,以加权和法计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对坡耕地质量变化特征进行评价。验证结果表明,坡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具有合理性。云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分布在0.360.81之间,均值为0.59,大部分评价单元SIFI<0.6,不同评价单元SIFI差异显着。坡耕地5种主要土壤类型SIFI大小关系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黄壤>黄棕壤;SIFI变化与高程有关,在0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呈增长趋势,在>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而减小。分别采用等距5等级划分法和10等级划分法对坡耕地质量等级进行划分。基于5等级划分法,云南坡耕地质量以“中等”、“较高”等级为主;基于10等级划分法,坡耕地质量等级以6等地、5等地、7等地、4等地为主,不同分区坡耕地质量等级的洛伦兹曲线均呈“S”型分布格局。两种质量等级划分结果均表明,云南坡耕地质量等级偏低。高斯模型可较好拟合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的变异函数,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处于中等自相关,气候条件、土壤属性、水分条件、空间形态等结构性因素对坡耕地空间异质性起主要作用。坡耕地质量等级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为0.8489,其空间分布存在显着的聚合特性,LISA集群类型以HH聚集和LL聚集为主。坡耕地质量等级冷热点分布差异显着,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滇中区、南部边缘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区、滇东北区和滇西南区的部分区域。水分条件、光热条件、土壤侵蚀、土壤属性特征是影响云南坡耕地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土壤侵蚀、干旱缺水是制约云南坡耕地质量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3)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坡耕地土壤侵蚀量为376.57×106 t.a-1,平均侵蚀模数为7986.31 t/(km2.a),侵蚀面积比例为89.37%,多年平均流失土层厚度为7.31 mm/a;坡耕地土壤侵蚀主要来源于1525°、>25°、815°坡度级坡耕地上。随着坡度增加,对应坡度级坡耕地侵蚀面积比例、侵蚀强度、侵蚀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坡耕地土壤侵蚀、养分流失是区域侵蚀产沙和养分流失的主要来源。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土壤侵蚀模数、流失土层厚度、养分流失模数呈显着负相关,二者可用指数函数较好拟合,流失土层厚度、有机质流失模数、土壤侵蚀模数对坡耕地质量指数的影响作用较大。流失土层厚度、土壤侵蚀模数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容重等参数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养分流失则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等养分含量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9条路径完成,其影响总效应为-0.525。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821±0.219,总体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呈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水土保持与坡耕地质量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771±0.141,总体上处于良好的耦合协调状态,坡耕地土壤侵蚀治理与坡耕地质量提升之间存在较强的协调发展关系。(4)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多年平均年有效降雨量为941.04mm,主要集中在夏季,有效降雨量分布呈现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趋势。夏季作物生育期除4、5月外,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大于0,而冬季作物生育期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小于0。年尺度农业干旱主要处于“中旱”、“轻旱”和“正常”三个干旱等级,以“轻旱”区所占面积最大,中旱区所占面积最小;季节性干旱以春旱、冬旱为主,其干旱等级主要为“重旱”,夏季以水分盈余为主,秋季则以“中旱”、“轻旱”为主。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年尺度、季节性干旱指数(水分盈亏指数)均呈显着正相关,二者可用线性函数较好拟合,干旱等级越高坡耕地质量越低;不同季节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农业干旱过程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的水分供给能力和土壤容重、pH值等土壤物理性状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高低。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3条路径完成,其总效应值为-0.608。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955±0.091,大部分评价单元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农业干旱空间分布呈现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不同区域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存在较大差异性,南部边缘区、滇西南区、滇东北区耦合度较高,而滇中区、滇西区耦合度相对较低。(5)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云南坡耕地质量障碍类型以侵蚀退化型、干旱缺水型、有机质缺乏型、养分贫乏型为主,不同分区障碍因素组合及其表现存在差异性。依据特征响应时间(CRT)和因子障碍度(OD)对因子的可调控性和调控优先度进行划分。坡耕地质量可调控因子由耕层厚度、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构成,其中,田面坡度、土壤有机质、灌溉保证率、有效磷、速效钾、pH值为优先调控因子。坡耕地质量调控的目标是使可调控因子处于适宜范围,包括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两种情景模式。理想状态下云南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为0.347,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的“中等”提升到“高”等级;实际状态下坡耕地质量调控的潜力为0.198,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中等”提升到“较高”等级,实际状态调控潜力可作为坡耕地质量调控的参考依据。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由耕作措施、土壤培肥措施、工程措施、种植模式措施、林草措施构成,不同调控措施的保水、保土、保肥、改善耕层结构、增产效应存在差异,保水效应值在0.1570.521之间,保土效应值在0.1990.984之间,保肥效应值在0.1480.659之间,增产效应值在0.0310.655之间。根据不同分区坡耕地利用特征及障碍类型差异,集成了四种调控模式:“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中区、滇东南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适用于滇西南区、滇西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适用于南部边缘区),以及“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东北区、滇西北区)。

鲍玉海,丛佩娟,冯伟,王海燕,贺秀斌,田风霞[6](2018)在《西南紫色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梳理西南紫色土区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技术,为区域水土保持实践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从不同层面开展综述和分析。[结果]针对紫色土区自然概况和水土流失现状,阐述了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思路,总结了采用的主要水土保持措施,简要综述了各项水土措施的适宜条件及技术构成,同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结论]西南紫色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方向重点是坡耕地整治和坡面水系配套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沟坡兼治,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单项工程、植物和农业技术措施。但实际应用中存在缺乏针对西南紫色土区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欠缺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和适宜性评价等问题。今后应加强技术标准编制、水土流失防治效益评估、分区治理技术优化配置等方面的工作。

胡梦甜[7](2018)在《设施芹菜种植污染防治整装技术模式优选与综合效益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生活污水、工业生产废水污染逐步得到处理,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水体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2007年,重点流域种植业氮磷排放量分别占农业氮磷排放总量的59.73%和27.83%,种植业污染成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巢湖流域作为全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突出的区域之一,流域内蔬菜种植面积大,2016年蔬菜种植面积约为2×102平方公里,蔬菜为大水大肥作物,比一般的粮食作物施肥水平高40%-60%,因而氮磷流失风险较大。目前学术界在种植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关于种植污染防治单项技术优化研究,后期评估氮磷流失量、温室气体排放量等指标变化比较不同技术间差异,对于种植污染防治技术的整装优化及其环境、经济、产品品质效益的综合研究鲜见报道。本文在综述了全国不同作物耕作、灌溉、施肥、施药、覆膜、松土剂环节,综合考虑作物增产率、技术研究总量和技术预期热度三个因数,对单个环节上的技术进行排序;并结合实验地实际情况,筛选出适宜技术进行实验整装验证评估。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巢湖流域面积大,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和地形复杂等特点,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SPSS对土地利用结构、地形、种植结构、气候、产业结构五个主要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因素进行相似性分析,研究了巢湖流域与实验地庐江县之间的相似性,结果认为两地在面源污染形成因素上具有相似性,因而在庐江县开展的芹菜整装技术优化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应用于巢湖流域。2)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综合考虑作物增产率、技术研究总量和技术预期热度三个因素,得作物耕作、灌溉、施肥、施药、覆膜、填闲、松土剂单个环节上最优的技术分别是免耕耕作、滴灌、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玉米、塑料地膜、人工松土促根剂。由于庐江县单位面积肥料施用量和地膜使用量随时间不断增加,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增大,因而庐江县适宜技术为配施肥、液态地膜、松土促根剂。3)构建了整装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两级指标,一级指标分别为产品品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指标,其中产品品质指标权重最大,经济效益指标权重最小。产品品质的二级指标分别是产品合格率、产品平均营养值、商品品质,其中产品合格率指标权重最大,商品品质指标最小。经济效益的二级指标分别是投入资金量、技术难易程度和产量指标,其中产量和投入资金量同等重要,技术难易程度相对较低。环境效益的二级指标分别是氮磷钾肥利用效率、微生物量碳、微生物熵、shannon指数。其中设施蔬菜产品合格率指标权重最大,微生物熵指标权重最小。4)实验研究了8种模式,分别是减量施肥模式、减量施肥+松土促根剂模式、减量施肥+生物基膜模式、减量施肥+松土促根剂+生物基膜模式、有机无机混施模式、有机无机混施+松土促根剂模式、有机无机混施+生物基膜模式、有机无机混施+松土促根剂+生物基膜模式,实验结果显示芹菜种植松土促根剂适宜施用量为14.44-16.00 kg/hm2,松土促根剂施用模式能提高芹菜氮肥利用效率7.87%-10.07%,磷肥利用效率提高5.83%-13.59%,钾肥利用效率提高11.75%-13.59%;生物基膜施用模式能提高芹菜氮肥利用效率6.07%-9.99%,磷肥利用效率提高5.40%-12.78%,钾肥利用效率提高11.48%-11.68%,松土促根剂+生物基膜混合施用模式能提高氮磷钾利用效率分别是12.11%-14.91%、7.43%-16.66%、12.29%-16.70%。5)应用构建的指标体系评价8种综合效益结果显示:综合效益评估结果认为经济效益最优模式为减量施肥+松土促根剂模式,产品品质效益最优模式为减量施肥模式,环境效益最优模式为有机无机混施+松土促根剂+生物基膜模式,综合效益最佳模式为有机无机混施+松土促根剂+生物基膜模式。

张鹏[8](2016)在《集雨限量补灌技术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及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文中指出沟垄集雨种植技术是西北旱区改善旱地作物水分状况,维持作物产量稳定的有效方法之一。为进一步完善集雨技术模式,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开发一种可有效提高灌溉农田水分生产效率,缓解灌溉水资源高耗低效问题的北方灌溉农田节水补灌技术模式,本研究在干旱半干旱典型区(宁夏彭阳县),设置沟垄集雨(R)与传统平作(B)两种种植方式,结合玉米关键生育期补灌,形成8个处理(大喇叭口期1次灌水:R1/B1;大喇叭口期和扬花期均灌水:R2/B2;扬花期1次灌水:R3/B3;全程不灌溉:R0/B0),通过连续3年(20122014)大田试验,分析不同集雨限量补灌模式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养分状况、玉米生理生态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如下:1、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的影响(1)在3年试验期间,集雨补灌各处理(RI:R1、R2和R3)较对应畦灌处理(BI:B1、B2和B3)均可显着提高玉米生育前期(苗期大喇叭口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P<0.05),尤其是土壤上层(060 cm),平均增幅达10.40%和6.91%,且随着降雨增多增幅变大;由于灌水量较对应畦灌处理减少50%,各集雨补灌处理在灌水后(扬花期收获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均略低于对应畦灌处理,但均无显着差异。(2)不论是平水年还是丰水年,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增加耕层025 cm各土层土壤温度(P<0.05),且随着作物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加地温增幅逐渐减小;由于补灌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各集雨补灌处理和畦灌处理均低于对应的不灌水处理,且一次灌水处理(R1/B1和R3/B3)增温效果均高于两次灌水处理(R2/B2)。2、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及植株养分的影响(1)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从而使040 cm各土层土壤全氮、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均低于对应畦灌处理,且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降幅减小;各补灌处理较对应不灌水处理均可显着提高040 cm土层土壤速磷和速钾含量(P<0.05),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增幅减小,各补灌处理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B1)对速磷利用效率较好,而两次灌水处理(R2/B2)对速钾利用效率较好;在各年份,各补灌处理对040 cm土层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影响较小,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基本无差异。(2)在各试验年份,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增加各部位养分含量,籽粒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提高9.74%、12.18%和24.83%,叶片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提高14.26%、37.07%和29.61%,茎秆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提高16.07%、22.88%和20.94%;各补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植株的养分含量,对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可看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和两次灌水处理(r2)对植物养分吸收效果显着高于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而各畦灌处理间,两次灌水处理(b2)均好于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b1)和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b3)。(3)在各试验年份,集雨补灌和畦灌较不灌水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秸秆和籽粒养分吸收量(p<0.05),各集雨补灌处理养分吸收量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两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而各畦灌处理大小顺序为两次灌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3、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耗水特性的影响(1)在20122014各年份,玉米生育期耗水量均随降雨量的增多呈增加趋势,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在丰水年(2012和2013)耗水量显着降低(p<0.05),分别低6.79%和8.44%;在平水年(2014)显着提高,平均高9.51%(p<0.05),各集雨补灌处理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和r2)耗水量均显着(p<0.05)高于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各畦灌处理中两次灌水处理(b2)均高于一次灌水处理(b1和b3)。(2)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通过垄覆地膜均可显着降低玉米各生育时期的耗水量,各集雨补灌和畦灌处理在各阶段均高于对应不灌水处理,其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b1和r2/b2)在各时期耗水量均高于对应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b3)。(3)在丰水年(2012和2013),各处理间耗水强度无显着差异,而在平水年(2014),各集雨补灌处理耗水强度均显着(p<0.05)高于对应畦灌处理,且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b1和r2/b2)均显着(p<0.05)大于对应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b3)。(4)在各降雨年型下,与不灌水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和畦灌处理均显着提高了玉米田耗水模系数,且增幅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两次灌水(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4、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1)在各试验年份,集雨补灌处理均较对应畦灌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各集雨补灌处理大小顺序为两次灌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平均较不灌水处理显着提高11.94%(p<0.05),各畦灌处理大小顺序为两次灌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较不灌水处理平均显着提高12.72%(p<0.05)。(2)在20122014各年份下,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各项光合指标值,各集雨补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平均提高11.79%、24.23%和22.94%,其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和r2)显着高于仅在扬花期补灌处理(r3);各畦灌处理在雨水充沛的2013年较不灌水处理无显着差异,在2012和2014年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显着(p<0.05)提高10.08%、15.95%和22.94%,两次灌水处理的增幅明显大于其余灌水处理。(3)叶绿素荧光参数对水分胁迫反应敏感,随着降雨的增多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在各年份均可显着提高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其中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及psⅡ潜在活性(fv/fo),分别平均显着提高7.66%、12.19%、5.47%和14.53%,各灌水处理的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b1)>两次灌水处理(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b3)。5、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1)在20122014各年份,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产量,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多增幅逐渐减小,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行粒数和穗粒数分别提高3.53%、6.23%、4.74%、10.01%、1.40%和6.19%,突尖长平均降低9.30%,其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b1和r2/b2)对产量性状的提高效果显着高于仅在扬花期补灌处理(r3/b3)。(2)相比各畦灌处理,在20122014各年份,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经济产量,增幅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逐渐变小,三年分别提高29.51%、7.49%和34.15%;各集雨补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可平均提高12.61%(p<0.05),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和r2)经济产量增幅较扬花期一次补灌处理(r3)显着,尤其是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各畦灌处理在丰水年(2012和2013)较不灌水处理无明显增幅,而在平水年(2014)平均提高16.12%(p<0.05),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增幅显着(p<0.05)高于其余补灌处理。(3)在各年份,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ue)和降雨利用效率(pue),分别平均提高27.09%和24.74%。各集雨补灌处理在各年型下较不灌水处理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wue和pue,平均分别提高10.46%和10.65%,各畦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仅在平水年(2014)分别提高2.23%和16.12%(p<0.05);各补灌处理间增幅效应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大喇叭口期和扬花期均灌水(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4)在20122014各年份,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灌水利用效率(iwue),且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增幅逐渐变小,三年分别提高1.6、1.3和1.7倍,各补灌处理效应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大喇叭口期和扬花期均灌水(r2/b2)。(5)在各降雨年份下,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灌水生产效率(iwp),且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增幅逐渐变小,各集雨补灌处理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增幅显着大于其余处理;各畦灌处理在丰水年(2012和2013)iwp均呈负值,但在各年份两次灌水处理(b2)效果较好。6、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田经济收益的影响(1)在各降雨年份下,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提高玉米田总收入,且增幅随着玉米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呈下降趋势,20122014年分别平均提高26.09%(P<0.05)、9.61%和31.52%(P<0.05),在平水年(2014)补灌效应尤其明显,各补灌处理增收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两次灌水(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2)在20122014各年份,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田净收益,三年分别提高39.81%、3.94%和59.92%,其中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B1)增幅最为明显。

潘志华,潘学标,妥德宝,赵沛义,安萍莉,郑大玮[9](2014)在《防沙型农业的内涵、关键技术与研究展望》文中研究表明为建设防沙型农业生产技术体系,有效防治农田风蚀是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笔者论述了防沙型旱地农业产生的背景与意义,探讨了防沙型旱地农业技术的原理、内涵与实现途径,总结了近20年来中国北方半干旱地区防沙型农业技术研究进展,并对防沙型农业的发展未来进行展望。防沙型旱地农业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双赢的有效途径,对北方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吴兆娟[10](2012)在《丘陵山区地块尺度耕地价值测算与提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资源具有多功能性,其一方面能够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具有经济价值;另一方面还能为人类提供涵养水源、保持土壤、调节气候、净化环境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价值以及提供社会保障和维护社会稳定等社会价值,确保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资源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耕地价值研究集中于国家、省(市)、县等区域尺度,土要对区域耕地资源价值总量、宏观因子对耕地价值的影响作用、区域耕地价值补偿等进行了研究。但是,在西南丘陵山区,由于受到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形割裂,多形成孤立的山丘和岗地,耕地破碎、分散,从区域尺度上是不能完整地解析在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影响下耕地价值的本质,无法深入地认识决定耕地价值的气候、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等内部影响冈子及农户微观主体对耕地价值的影响作用,也难以正确地理解不同耕地地块综合价值在现行市场机制下得以体现的特征,从而不利于全面识别耕地价值影响机理、找出促进耕地价值提升的有效途径,不利于根据不同耕地地块综合价值的体现特征制定出合理的耕地外部性价值补偿标准。为此,本研究选择重庆市合川区钱塘镇大柱村、开县竹溪镇灵泉村和綦江区永城镇中华村为研究区,从地块尺度出发,在对耕地地块投入产出情况、自然经济区位条件、农户特征等进行实地调查,测算其经济、社会、生态三大价值的基础上,对耕地地块价值特征、影响冈素、价值提升、价值体现及补偿进行了研究,使我们对耕地价值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并为促进耕地价值提升指明了行动方向,为进行耕地价值补偿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政府制定和完善耕地价值补偿制度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1.地块尺度耕地经济价值从耕地类型来看,大柱、灵泉、中华三个村调查水田地块地均经济价值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82146元/hm2、271772元/hm2、126225元/hm2,均高于旱地地块的平均水平118934元/hm2、104369元/hm2、70001元/hm2;从耕地不同种植模式来看,水稻-油菜、水稻-油菜-冬洋芋种植模式地块的地均经济价值普遍高于单季水稻种植模式地块,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地块的地均经济价值普遍高于麦子-玉米-红苕、玉米-红苕传统种植模式地块,由此揭示出,耕地地块复种指数越高、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越高,越利于耕地地块经济产出功能的发挥。三个村调查水田地块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分别为0.724、0.766、0.784,调查旱地地块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分别为0.754、0.626、0.755,可见,三个村耕地地块的整体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均不高,表明当前三个村耕地地块地均产出水平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制约水田、旱地地块经济价值的影响冈素有所不同,其中三个村水田地块均未受到自然条件的明显影响,而旱地地块则主要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制约,三个村旱地地块经济价值与田面坡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6、-0.707、-0.738,与土层厚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3、0.595、0.732,因此,水田地块经济价值提升的关键在于地块灌溉保障条件、经营规模、耕作半径、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农户生产投入行为和耕作制度行为的合理调整,旱地地块经济价值提升的关键则是坡度、十层厚度等自然条件的改善。在厘清耕地经济价值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可知,现阶段进行耕地经济价值提升应从耕地自身质量条件的改善、农户行为的合理调整、宏观环境的优化三个方面综合践行。2.地块尺度耕地社会价值(1)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价值大柱村调查耕地地块地均社会稳定功能价值的平均水平为192804元/hm2,是三个村中最高的,灵泉村次之,为164452元/hm2,中华村最小,为141333元/hm2;大柱、灵泉、中华三个村调查水田地块地均社会稳定功能价值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16309元/hm2、169818元/hm2、157481元/hm2,均高于三个村调查旱地地块地均社会稳定功能价值的平均水平165969元/hm2、161165元/hm2、128261元/hm2,这主要是由水田地块的总体质量水平普遍高于旱地地块所决定的;个村大多数调查地块均表现为固定资产量所占比重>培肥投入折现值所占比重>收益损失折现值所占比重,这说明耕地地块社会稳定功能价值主要取决于决定耕地地块固定资产凝结量的耕地质量水平,总之,耕地地块质量水平越高,越利于耕地地块社会稳定功能作用的发挥。三个研究区耕地地块社会稳定功能价值均受到耕地地块自然质量条件、水利设施条件、耕作便利性的影响制约,表明现阶段通过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耕地地块社会稳定功能作用的发挥。对于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价值的提升,当前一方面要通过开源和节流两种方式来增加耕地资源数量;另一方面要通过耕地质量改善、农户行为调整、以及宏观环境优化来提高耕地资源的物质产品产出能力。(2)耕地社会保障功能价值从农户家庭层面来看,灵泉村各调查农户家庭承包耕地单位面积承载的理论社会保障价值的平均水平与各调查农户家庭对理论社会保障价值的实际需求量的平均水平均是三个村中最大的,分别为296150元/hm2、171478元/hm2,中华村次之,分别为265675元/hm2、159264元/hm2,大柱村最小,分别为213908元/hm2、141336元/hm2,而三个村的人均耕地资源禀赋情况与此恰好相反,为大柱村>中华村>灵泉村,这表明人均耕地资源数量越少,单位耕地面积承载的社会保障压力越大;从理论社会保障价值与社会保障价值需求量的对比来看,三个村大多数调查农户家庭的社会保障价值需求量较理论社会保障价值均有所降低,表明农户家庭非农收入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户家庭对其承包耕地的依赖程度。从耕地地块层面来看,大柱、灵泉、中华三个村调查水田地块地均社会保障价值的平均水平依次为150668元/hm2、189330元/hm2、171019元/hm2,均高于三个村调查旱地地块地均社会保障价值的平均水平97729元/hm2、68680元/hm2、98104元/hm2;复种指数高、经济作物种植比例高的种植模式地块提供的社会保障功能价值总体上高于麦子-玉米-红苕、玉米-红苕传统种植模式地块,这表明通过提高耕地地块的复种指数水平、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耕地地块的社会保障供给能力。三个村耕地地块地均社会保障价值均受到农户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农户农业人口人均非农纯收入、耕地地块地均净收益三个冈子的显着影响:其中增加农户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和提高农户家庭农业人口人均非农纯收入对减轻耕地社会保障承载压力有重要积极作用;提高耕地地块地均纯收益水平对提升耕地地块社会保障承载能力有重要促进作用。要缓解人类对耕地资源社会保障功能的巨大需求与耕地资源提供社会保障功能的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现阶段一方面要通过增加耕地资源数量和提高耕地资源的物质产品产出能力来提高耕地资源的社会保障供给能力;另一方面要从提高农户家庭的非农收入水平、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三个方面来减弱人类对耕地资源社会保障功能的依赖程度。3.地块尺度耕地生态价值总体来看,灵泉村调查耕地地块地均生态价值的平均水平是三个村中最高的,为308707元/hm2,大柱村次之,为270340元/hm2,中华村最低,为265174元/hm2;从耕地类型来看,大柱、灵泉、中华三个村调查旱地地块地均生态价值的平均水平比较接近,分别为296390元/hm2、296816元/hm2、299436元/hm2,而三个村调查水田地块地均生态价值的平均水平差异较大,灵泉村调查水田地块地均生态价值的平均水平分别比大柱、中华高出80591元/hm2、105265元/hm2;从耕地不同种植模式来看,水稻-油菜-冬洋芋种植模式地块的生态价值总体水平高于水稻、水稻-油菜两种种植模式,尤其高于水稻传统种植模式,麦子-玉米-红苕种植模式地块的生态价值总体水平高于玉米-红苕、经济作物两种种植模式,可见,复种指数越高、生物产量越高的地块,其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的能力就越强,这揭示出今后可通过提高耕地地块的复种指数和生物量产出水平来进一步发挥耕地地块的生态服务功能。三个研究区水田、旱地地块地均生态价值均受到耕地质量指数和复种指数两个因子的显着正影响,这表明,当前加强研究区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的建设、通过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措施来进一步提高研究区耕地地块的复种指数水平,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升耕地地块的生态价值。对于耕地地块生态价值的提升,需采取四个方面的综合措施:加强土地整治工程的规划与实施,通过改善耕地地块质量来直接或间接提高耕地地块的生态价值;合理调整农户的耕作制度行为和物质投入行为,提高复种指数水平和增加有机肥等保护性投入;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中的农业技术水平;大力推行生态农业,保障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4.地块尺度耕地综合价值从耕地地块综合价值总体特征来看,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好、复种指数高、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大的耕地地块,越利于耕地综合价值的提升;从耕地地块综合价值构成来看,大柱、灵泉、中华三个村调查耕地地块经济价值所占比重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9.81%、19.30%、14.04%,可见,经济价值所占比重较小,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所占比重较高,表明耕地的外部性价值较大,是不容忽视的,现阶段必须加强耕地外部性价值在经济上的充分体现研究,从而提高耕地资源的比较效益,从根本上扭转当前耕地快速流失的局面。大柱、灵泉、中华三个研究区调查耕地地块综合价值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的体现程度总体较低,平均水平分别为38.98%、35.65%、36.84%,这表明在当前市场机制下,具有外部性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对耕地进行投资和保护的农户主体仅获得了应有投资收益中的较小部分,这既是对农民利益的剥夺,也是对耕地资源的一种低效利用,不利于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和耕地资源的比较效益;三个研究区调查耕地地块综合价值在耕地征用过程中的体现程度不一,特别是水田地块,大部分价值都没得到体现,这表明在确定耕地征用价值补偿标准时,不能按照平均补偿标准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应基于耕地地块综合价值的评估确定差异化补偿标准。要促进耕地资源综合价值在耕地利用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现阶段应进一步探讨有关耕地外部性价值补偿的相关问题,包括明晰产权,明确耕地外部性价值的补偿对象;加快基于耕地综合价值的耕地评估工作,明确补偿标准;明确耕地利用外部性价值补偿资金的来源与管理;确定补偿方式;加强立法,为耕地外部性价值补偿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要促进耕地资源综合价值在耕地征用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现阶段需进一步完善耕地征用价值补偿体系,在征地环节中增加生态补偿费征收项目;要基于耕地地块综合价值的评估确定差异化补偿标准;要明确价值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地块尺度进行耕地价值研究,解析了不同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影响下耕地地块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特征,较为全面地识别了耕地三大价值的影响机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耕地三大价值提升的综合措施体系;解析了耕地地块综合价值总体特征和构成特征,揭示了现行市场机制下耕地地块综合价值在耕地利用和征用过程中的体现程度,探讨了耕地利用过程中的外部性价值补偿和耕地征用价值补偿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尤其是提出了基于耕地地块综合价值的评估确定差异化补偿标准的思路。但本研究耕地地块生态价值的测算未考虑耕地的负外部性效益;耕地利用和征用过程中的价值体现研究也主要是基于理论探讨,缺乏实践操作性。因此,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耕地生态价值的准确测算以及耕地外部性价值补偿的实践操作研究,从而为解决我国耕地利用和保护问题提供科学的、全面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二、推广等高耕作种植技术是改造坡梁旱地的有效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广等高耕作种植技术是改造坡梁旱地的有效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紫色土坡地粉垄耕作土壤再分配模式与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紫色土研究进展
        1.2.2 土壤侵蚀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耕作侵蚀研究进展
        1.2.4 耕作机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2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4 测定方法
    2.5 计算方法
3 粉垄耕作对土壤水平再分配的影响
    3.1 研究对象
    3.2 耕作深度对土壤水平再分配的影响
        3.2.1 不同耕作深度对土壤顺坡再分配的影响
        3.2.2 不同耕作深度对粉垄耕作土壤侧向再分配的影响
    3.3 耕作方向对土壤水平再分配的影响
        3.3.1 不同耕作方向对土壤顺坡再分配的影响
        3.3.2 不同耕作方向对土壤侧向再分配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4 粉垄耕作对土壤垂直再分配的影响
    4.1 不同耕作深度土壤垂直再分配特征
        4.1.1 等高耕作条件下不同耕作深度对铝块垂直移动的影响
        4.1.2 等高耕作条件下不同耕作深度土壤垂直迁移规律
    4.2 不同耕作方向土壤垂直再分配特征
        4.2.1 耕作深度为 20 cm时不同耕作方向土壤垂直再分配特征
        4.2.2 耕作深度为 30 cm时不同耕作方向土壤垂直再分配特征
        4.2.3 耕作深度为 40 cm时不同耕作方向土壤垂直再分配特征
    4.3 土壤有机碳浓度对粉垄耕作土壤垂直再分配的响应
        4.3.1 耕作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情况
        4.3.2 耕作后土壤有机碳的分布情况
        4.3.3 耕作前后土壤有机碳迁移规律
    4.4 讨论
    4.5 小结
5 粉垄耕作模式调控对策
    5.1 粉垄耕作适宜性分析
    5.2 粉垄耕作调控
    5.3 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农户技术采用研究
        1.3.2 农户水土保持行为研究
        1.3.3 农户资源禀赋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资源禀赋
        2.1.2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
        2.1.3 农户技术采用
    2.2 相关理论
        2.2.1 计划行为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农户行为理论
        2.2.4 集体行动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机理
        2.3.1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的影响
        2.3.2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
        2.3.3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采用决策的影响
        2.3.4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采用效果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现状及特征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3.1.1 数据来源
        3.1.2 样本描述性统计
    3.2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情况
        3.2.1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情况分析
        3.2.2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情况分析
        3.2.3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情况分析
        3.2.4 样本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果分析
    3.3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中存在的问题
        3.3.1 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认知水平不高
        3.3.2 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低
        3.3.3 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实际采用率偏低
        3.3.4 农户对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评价不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户资源禀赋测度
    4.1 资源禀赋测度体系
        4.1.1 数据说明
        4.1.2 指标设计原则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资源禀赋测度过程
        4.2.1 资源禀赋水平测度方法
        4.2.2 资源禀赋水平因子分析结果
        4.2.3 资源禀赋结构测度方法
        4.2.4 资源禀赋分析结果
    4.3 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4.3.1 经济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4.3.2 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4.3.3 社会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的影响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5.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5.3.1 统计推断
        5.3.2 模型设定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资源禀赋水平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的影响
        5.4.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6.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6.3.1 统计推断
        6.3.2 模型构建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资源禀赋和技术认知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
        6.4.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分析
    6.5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7.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7.3.1 统计推断
        7.3.2 模型构建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1 资源禀赋和采用意愿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
        7.4.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决策分析
    7.5 稳健性检验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效果的影响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8.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8.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8.3.1 统计推断
        8.3.2 模型构建
    8.4 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经济效果和生态效果的影响
        8.4.1 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经济效果的影响
        8.4.2 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生态效果的影响
    8.5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和生态效果分析
        8.5.1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分析
        8.5.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生态效果分析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台格斗村退化土地整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土地退化
        1.2.2 土地适宜性评价
        1.2.3 土地整治技术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概况
    2.3 社会经济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图
4 台格斗村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4.1 台格斗村土地利用结构
    4.2 台格斗村土地空间分布
    4.3 台格斗村土地利用与地形等要素的关系
    4.4 小结
5 台格斗村土地适宜性评价
    5.1 评价单元的划分
    5.2 评价指标的确定
    5.3 各因素权重的确定
    5.4 适宜性等级划分
    5.5 评价结果分析
        5.5.1 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5.5.2 适宜性林地的分布
        5.5.3 适宜性耕地的分布
        5.5.4 适宜性草地的分布
    5.6 台格斗村土地退化原因及建议
        5.6.1 台格斗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5.6.2 台格斗村土地退化原因
        5.6.3 台格斗村土地合理利用措施及建议
    5.7 小结
6 台格斗村土地退化整治技术模式
    6.1 土地整治措施体系
    6.2 耕地整治技术
        6.2.1 等高耕作
        6.2.2 水平梯田
    6.3 林地整治技术
        6.3.1 造林地立地条件划分
        6.3.2 林地整治技术
        6.3.2.1 乔灌混交林
        6.3.2.2 针叶纯林
        6.3.2.3 经济林
    6.4 草地合理放牧技术
        6.4.1 技术要点
        6.4.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6.5 小结
7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坡耕地质量涵义及分析
        1.1.1 坡耕地的概念
        1.1.2 坡耕地质量的涵义
        1.1.3 耕地质量研究热点分析
    1.2 坡耕地质量评价
        1.2.1 坡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2.2 坡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1.3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
        1.3.1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2 水分条件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3 种植制度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4 耕作利用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4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
        1.4.1 水分调控措施
        1.4.2 土壤管理措施
        1.4.3 农业措施
    1.5 结语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2.1.1 研究背景
        2.1.2 选题意义
    2.2 研究目标及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方案
        2.3.2 技术路线
    2.4 研究区概况
        2.4.1 气候及地质地貌
        2.4.2 土壤类型及植被
        2.4.3 研究分区及坡耕地利用特征
第3章 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2 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3.2 坡耕地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3.2.1 坡耕地空间分布特征
        3.2.2 坡耕地空间转移特征
        3.2.3 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变化
    3.3 坡耕地坡度级演变特征
    3.4 坡耕地核密度时空演变特征
    3.5 坡耕地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3.6 小结与讨论
        3.6.1 小结
        3.6.2 讨论
第4章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及评价单元
        4.1.2 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
        4.1.3 坡耕地质量空间结构分析
    4.2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4.2.1 坡耕地质量评价
        4.2.2 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
        4.2.3 坡耕地质量等级空间分布
    4.3 坡耕地质量空间变异特征
        4.3.1 半方差函数拟合
        4.3.2 空间变异性特征分析
    4.4 坡耕地质量空间聚集特征
        4.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4.3 空间冷热点分析
    4.5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辨识
    4.6 小结与讨论
        4.6.1 小结
        4.6.2 讨论
第5章 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RUSLE模型及参数因子分析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
        5.2.1 降雨侵蚀力季节分布
        5.2.2 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5.3 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5.3.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5.3.2 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5.3.3 流失土层厚度特征
        5.3.4 养分流失特征
    5.4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5.4.1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5.4.2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5.4.3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5.5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协调特征
        5.5.1 空间耦合度分析
        5.5.2 空间协调度分析
    5.6 小结与讨论
        5.6.1 小结
        5.6.2 讨论
第6章 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6.2 降雨量-盈亏量时空分布特征
        6.2.1 有效降雨量时空分布
        6.2.2 水分盈亏量时空分布
    6.3 农业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6.3.1 年尺度干旱空间分布
        6.3.2 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
    6.4 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6.4.1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6.4.2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6.4.3 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6.5 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特征
    6.6 小结与讨论
        6.6.1 小结
        6.6.2 讨论
第7章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
    7.1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
    7.2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及潜力
        7.2.1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
        7.2.2 坡耕地质量调控目标
        7.2.3 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
    7.3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及效应
        7.3.1 调控措施体系及作用机理
        7.3.2 调控措施效应分析
    7.4 坡耕地质量调控集成模式
        7.4.1 “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
        7.4.2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
        7.4.3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
        7.4.4 “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2.1 研究特色
        8.2.2 研究创新
    8.3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获奖与参与课题情况

(6)西南紫色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南紫色土区概况
    1.1 自然环境概况
    1.2 水土流失现状
2 西南紫色土区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1 水土流失治理思路
    2.2 主要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3 主要水土保持措施的技术途径
        2.3.1 坡改梯
        2.3.2坡面水系
        2.3.3 沟道治理工程
        2.3.4 水土保持林草
        2.3.5 植物篱
        2.3.6 封育
        2.3.7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尚未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技术标准
    3.2 缺乏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和适宜性评价
    3.3 亟需提高水土流失治理与山区农村农业发展的融合程度
4 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对策与建议

(7)设施芹菜种植污染防治整装技术模式优选与综合效益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重点流域水体水质状况
        1.1.2 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1.1.3 巢湖流域种植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问题
    1.2 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耕作方式
        1.2.2 灌溉管理
        1.2.3 施肥管理
        1.2.4 农药施用
        1.2.5 填闲作物
        1.2.6 地膜覆盖技术
        1.2.7 土壤改良剂
        1.2.8 巢湖流域面源污染防治技术
        1.2.9 种植业污染防治技术效益评估指标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小结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方法
        2.1.1 遥感数据收集与处理
        2.1.2 指标体系构建
        2.1.3 实验设计
        2.1.4 样品测定
        2.1.5 数据处理
    2.2 技术路线
    2.3 小结
第3章 巢湖流域种植业污染防治整装技术模式优选
    3.1 单项技术适宜性分析
        3.1.1 作物种植环节单项技术粗排序
        3.1.2 实验地芹菜种植单项技术适宜性分析
    3.2 整装技术模式
        3.2.1 整装技术设计
        3.2.2 整装技术模式的流域适宜性分析
    3.3 整装技术模式与传统技术模式比较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整装技术对芹菜种植土壤和生产性状的影响
    4.1 单项技术优化试验指标分析
        4.1.1 不同量松土促根剂对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4.1.2 不同量松土促根剂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4.2 整装技术模式指标分析
        4.2.1 不同模式对地下5cm土壤温度的影响
        4.2.2 不同模式对地下10cm土壤温度的影响
        4.2.3 不同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2.4 不同模式对芹菜产量的影响
    4.3 小结
第5章 设施蔬菜种植污染防治整装技术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5.1 设施蔬菜种植污染防治整装技术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 设施蔬菜种植污染防治整装技术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5.2.2 评价指标权重取值的确定
        5.2.3 层次总排序及一次性检验
    5.3 小结
第6章 芹菜种植污染防治整装技术模式综合效益分析
    6.1 不同整装技术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估
    6.2 不同整装技术模式的产品品质评估
    6.3 不同整装技术模式的环境效益评估
    6.4 不同整装技术模式的综合效益评估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集雨限量补灌技术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及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集水农业
        1.2.1 集水农业含义与理论
        1.2.2 集水农业发展及模式
        1.2.3 集水农业研究进展
    1.3 农田集雨种植技术研究
        1.3.1 农田集雨种植概念、理论基础及类型
        1.3.2 农田集雨种植的水分调控、增进降水生产潜力的机理
        1.3.3 国内外农田集雨种植研究进展
    1.4 节水灌溉研究
        1.4.1 农业灌溉用水现状及问题
        1.4.2 节水灌溉含义及发展
        1.4.3 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4.4 现有节水灌溉技术
    1.5 有限灌溉
        1.5.1 有限灌溉含义
        1.5.2 有限灌溉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1.5.3 有限灌溉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
        1.7.1 土壤理化性质
        1.7.2 作物植株养分含量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试验区自然概况
    2.2 试验区 2012-2014年降雨量分布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1 降雨量
        2.4.2 土壤水分含量测定
        2.4.3 土壤温度测定
        2.4.4 叶片光合指标测定
        2.4.5 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测定
        2.4.6 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测定
        2.4.7 玉米生育期观察
        2.4.8 株高、叶面积测定
        2.4.9 玉米干物质量测定
        2.4.10 产量指标的测定
        2.4.11 土壤养分测定
        2.4.12 植物养分含量测定
        2.4.13 土壤耗水量计算
        2.4.14 水分利用效率(WUE)、灌水利用效率(IWUE)及灌水生产率(IWP)计算
        2.4.15 收获指数(HI)计算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3.1 集雨限量补灌对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1.1 2012年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3.1.2 2013年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3.1.3 2014年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3.2 集雨限量补灌对 0~6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3.3 集雨限量补灌对 60~12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3.4 集雨限量补灌对 12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4.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 0~25 cm土层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
        4.1.1 苗期
        4.1.2 大喇叭口期
        4.1.3 抽雄扬花期
        4.1.4 灌浆期
        4.1.5 收获期
    4.2 集雨限量补灌对 0~25 cm不同土层平均土壤温度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5.1 集雨限量补灌对 0~40 cm土层土壤全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5.1.1 全氮含量
        5.1.2 全磷含量
        5.1.3 全钾含量
    5.2 集雨限量补灌对 0~40 cm土层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5.2.1 碱解氮含量
        5.2.2 速效磷含量
        5.2.3 速效钾含量
    5.3 集雨限量补灌对 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玉米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6.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全氮含量的影响
        6.1.1 茎秆
        6.1.2 叶片
        6.1.3 籽粒
    6.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全磷含量的影响
        6.2.1 茎秆
        6.2.2 叶片
        6.2.3 籽粒
    6.3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全钾含量的影响
        6.3.1 茎秆
        6.3.2 叶片
        6.3.3 籽粒
    6.4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6.4.1 全氮吸收量
        6.4.2 全磷吸收量
        6.4.3 全钾吸收量
    6.5 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耗水特性的影响
    7.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各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
    7.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
        7.2.1 各年份耗水量
        7.2.2 灌水量占耗水量的比例
        7.2.3 降雨量占耗水量的比例
    7.3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各生育期耗水强度的影响
    7.4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各生育期耗水模系数的影响
    7.5 讨论
    7.6 小结
第八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光合特性及荧光参数的影响
    8.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光合指标影响
        8.1.1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
        8.1.2 叶片净光合速率(Pn)
        8.1.3 叶片气孔导度(Gs)
        8.1.4 叶片蒸腾速率(Tr)
    8.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荧光参数影响
        8.2.1 叶片初始荧光(Fo)
        8.2.2 叶片暗反应最大荧光(Fm)
        8.2.3 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8.2.4 叶片PSⅡ潜在活性(Fv/Fo)
        8.2.5 叶片可变荧光(Fv)
    8.3 讨论
    8.4 小结
第九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9.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9.1.1 株高
        9.1.2 叶面积
        9.1.3 单株干物质量
    9.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9.2.1 穗长
        9.2.2 穗粗
        9.2.3 突尖长
        9.2.4 百粒重
        9.2.5 穗行数和行粒数
        9.2.6 穗粒数
    9.3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
    9.4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经济产量的影响
    9.5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收获指数的影响
    9.6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WUE、PUE、IWUE和IWP的影响
        9.6.1 水分利用效率(WUE)
        9.6.2 降雨生产效率(PUE)
        9.6.3 灌水利用效率(IWUE)
        9.6.4 灌水生产效率(IWP)
    9.7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田经济效益的影响
        9.7.1 总投入
        9.7.2 总收入
        9.7.3 产投比
        9.7.4 净收益
    9.8 讨论
    9.9 小结
第十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防沙型农业的内涵、关键技术与研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防沙型农业的产生背景与意义
2 防沙型农业技术原理、内涵与实现途径
3 防沙型农业关键技术
    3.1 地表覆盖与留茬技术
    3.2 坡耕地改造技术
    3.3 土壤改良技术
    3.4 土壤耕作技术
4 防沙型农业技术发展趋势与研究展望
    4.1 防沙型农业技术发展趋势
    4.2 研究展望

(10)丘陵山区地块尺度耕地价值测算与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耕地资源价值构成
    1.2 耕地资源价值研究方法
        1.2.1 耕地经济价值研究方法
        1.2.2 耕地社会价值研究方法
        1.2.3 耕地生态价值研究方法
    1.3 耕地资源价值影响因素研究
    1.4 耕地资源外部性价值补偿研究
    1.5 结语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2.2 研究目的与内容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区概况
        2.3.1 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2.3.2 耕地资源利用现状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地块尺度耕地经济价值
    3.1 数据来源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经济价值特征
        3.2.2 经济产出效率评价分析
        3.2.3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3 讨论
        3.3.1 耕地经济价值提升—土地整治工程
        3.3.2 耕地经济价值提升—农户行为调整
        3.3.3 耕地经济价值提升—宏观环境优化
    3.4 结语
第4章 地块尺度耕地社会价值
    4.1 数据来源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社会稳定功能价值特征
        4.2.2 社会保障功能价值特征
        4.2.3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3 讨论
        4.3.1 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价值提升
        4.3.2 耕地社会保障功能供需平衡探讨
    4.4 结语
第5章 地块尺度耕地生态价值
    5.1 数据来源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生态价值特征
        5.2.2 影响因素分析
    5.3 讨论
        5.3.1 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
        5.3.2 农户行为调整
        5.3.3 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5.3.4 生态农业的发展
    5.4 结语
第6章 地块尺度耕地综合价值
    6.1 综合价值特征
        6.1.1 总体特征
        6.1.2 构成特征
    6.2 综合价值在耕地利用和征用过程中的体现
        6.2.1 耕地利用过程中的价值体现
        6.2.2 耕地征用过程中的价值体现
    6.3 讨论
        6.3.1 耕地利用过程中的价值补偿
        6.3.2 耕地征用过程中的价值补偿
    6.4 结语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地块尺度耕地经济价值
        7.1.2 地块尺度耕地社会价值
        7.1.3 地块尺度耕地生态价值
        7.1.4 地块尺度耕地综合价值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7.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与课题与发表文章

四、推广等高耕作种植技术是改造坡梁旱地的有效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紫色土坡地粉垄耕作土壤再分配模式与调控[D]. 袁正蓉. 西南科技大学, 2021
  • [2]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D]. 刘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台格斗村退化土地整治技术研究[D]. 李晓琴.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5]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正发. 西南大学, 2019(05)
  • [6]西南紫色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体系[J]. 鲍玉海,丛佩娟,冯伟,王海燕,贺秀斌,田风霞.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3)
  • [7]设施芹菜种植污染防治整装技术模式优选与综合效益评估[D]. 胡梦甜.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8(11)
  • [8]集雨限量补灌技术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及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D]. 张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9]防沙型农业的内涵、关键技术与研究展望[J]. 潘志华,潘学标,妥德宝,赵沛义,安萍莉,郑大玮.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4(02)
  • [10]丘陵山区地块尺度耕地价值测算与提升[D]. 吴兆娟. 西南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推广等高耕植技术是改造坡梁旱地的有效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