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 non-point source (NFS)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GIS and its preliminary application(论文文献综述)
于婷[1](2021)在《三江平原典型农业区湿地水质时空演变规律与生态需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广泛分布,生态环境安全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风险特征的识别已成为栖息地生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三江平原经历了长时间阶段性且密集的农垦开发过程,天然湿地面积不断萎缩,导致天然湿地与周围农田共存的局面,受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农垦开发背景下的寒区沼泽湿地特征。本文以典型农垦开发背景下的农业区湿地-七星河湿地为目标研究区域,通过监测七星河湿地水质状况,探究其水质变化规律,核算湿地的生态需水量,并针对湿地现状提出两种补水方式,研究其补水过程。七星河湿地按照生态功能划分为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现以实验区、缓冲区及七星河河道和周边农田作为研究区域,选择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总氮(TN)、亚硝酸盐(NO2-)和硝酸盐(NO3-)作为水质指标,使用熵权集对分析法评价了水质等级,分析了湿地水质空间变化,并利用统计学方法识别出影响湿地水质的主控因子,明确了湿地生态系统通常时段的水质等级归属。在此基础上,对七星河湿地生态需水量进行了核算,提出了水量过程和水质过程两种补水方式。本研究可为湿地水质调控与水量管理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质指标浓度监测结果显示,2018年6月七星河湿地水质指标平均浓度表现为河道与周边农田高于实验区与缓冲区,由实验区过渡至缓冲区时水质转好。COD,NH3-N和TP为超过Ⅲ类水质等级浓度指标。2019年6月各指标浓度与前一年同月相比均有下降,河道污染重于其他三个区域,缓冲区总体水质情况优于实验区,TN和TP的平均浓度超过Ⅲ类水质等级。2019年7月的水质指标呈现一定好转,可能由湿地水生植物生长所致,所有含氮指标浓度较前一月有所下降,而磷元素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导致TP的平均浓度依然在Ⅲ类水质等级以上。10月受强降雨影响,七星河湿地各水质指标浓度表现有较大提升,区域间差异也变小,除个别位于农田区域的采样点外,大部分水质指标浓度达到Ⅰ类水质与Ⅱ类水质等级之间。(2)2018年6月的15个采样点中,有8个采样点的水质等级分类为Ⅲ类。在2019年的各采样月份中,被分为Ⅲ类水质等级的采样点个数也均超过一半以上。水质等级评价较优的采样点大多出现在缓冲区,Ⅴ类水质等级聚集在实验区和周边农田区域。这种表现有力地证明了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不利影响,以及天然湿地对水质的净化作用。(3)2018年6月空间分布图显示DO的高浓度区出现在湿地缓冲区附近,污染指标浓度在湿地内普遍表现为西高东低的趋势。COD具有较高的变异性,说明其在区域内分散程度高,自身不稳定的含氮指标也有类似的分散表现。综合分析2019年三个采样月份水质指标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污染指标的高浓度区域主要出现在湿地入口处,湿地边界处易受河道和周边农田的污染影响,位于地势低洼处的渠道和蓄水池更易积聚污染物,形成高浓度区域。强降雨过后的10月湿地各水质指标空间分布更加平均,个别高浓度点在空间分布图上表现突出,但整体浓度相较6月和7月更低。(4)基于熵权集对分析的判别分析指出2018年6月的TP是控制Ⅲ类水质等级的主要水质指标,COD,NH3-N和TN是提高湿地水质等级的主要控制指标,而COD和TN在不同水质等级下同比变化率波动明显,对水质等级的判定影响较为深刻。主成分/因子分子则表明2019年6月的三个主成分中,NH3-N和TP与第一主成分有显着相关关系,为影响水质的关键指标。7月的第一主成分影响力较上月增强,TN与第一主成分的相关性达到0.841,说明含氮污染物对水质影响最深。10月因水质指标全面提高,农业面源污染情况减轻,对水质贡献最大的指标为DO。(5)七星河湿地最小生态需水量为3.10亿m3,最大生态需水量为3.65亿m3,植物需水量约占整体需水量的37.2%,为首要需水指标。以湿地生态需水对水量的要求为出发点,根据水质部分分析出的典型农业面源污染指标TN和TP为水质敏感因素,将保证湿地生态环境稳定的Ⅲ类水质等级作为达标标准,把所有需水月份分为水质型缺水和水量型缺水两种情况。由分析可得,4月起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导致融雪水中汇入前一年土壤中残留的农业面源污染,导致4月为水质型缺水月份,净化TN与TP分别需要补水274.16万m3和326.15万m3。6月、7月、9月和10月则是水量型缺水时段,此时段的补水量能够覆盖水质型缺水的补水量,故应在满足水量的前提下考虑水质达标情形。
叶章蕊[2](2016)在《南平市河流水质时空变异性及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河流水质变化及其复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开展河流水质时空变异性分析及水质综合评价,探索影响河流水质的主要污染因素及其污染程度,对河流水质的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集对分析、三角模糊数和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理论方法,基于南平市2013-2014年逢单月水质监测数据,探究河流水质的时空变异特征,分析土地利用结构与河流水质相关性,并通过构建组合权重的SPA-TFN模型完成研究区河流水质的评价工作,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在时间维度上,pH和OIL平均浓度值波动不大。受水温的影响,DO浓度值呈现冬高夏低的显着性特征。NH3-N和TP具有相似的变异特征,平均浓度值和最大浓度值由枯水期到丰水期逐渐降低。CODMn浓度值丰水期大于枯水期。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枯水期和丰水期。丰水期,表征有机污染和富营养的指标对河流水质变异贡献较大,枯水期,表征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水的营养盐指标对河流水质变异贡献较大。在空间维度上,水汾桥测站受上游污染性企业排放的工业污水的影响,各水质参数均劣于其他水质监测站,水质最差。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河段,这6个河段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显着的空间集聚性特征,雷达图可视化方式很好地呈现了各河段水质参数的差异性。(2)距水质监测站上、下游各1000米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格局与河流水质具有较大的相关关系。在一定缓冲宽度内水体与NH3-N,建设用地与CODMn、NH3-N、TP,耕地与TP,林地与DO、NH3-N,裸地与DO、NH3-N具有显着相关性。(3)针对水质评价因子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水质评价标准存在的模糊性,基于集对分析和三角模糊数构建了河流水质综合评价的SPA-TFN模型。为突出不同评价指标的贡献率,将熵值赋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引入该模型,并通过理想点法实现多种赋权方法优势的融合。将评价模型应用于南平市河流水质的评价中,结果表明基于组合权重的SPA-TFN水质评价结果贴近实际情况,评价结果合理可信。
牛月[3](2015)在《世行贷款节水灌溉项目监测和评价技术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世行贷款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不仅使项目区节水、增产,其先进的设计理念、高效的节水措施和良好的实施效果,对农业节水发挥示范作用,技术的扩散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对农业节水事业意义重大。本文针对山西世行贷款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进行监测评价技术方法研究。项目监测评价既是现代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型节水措施。节水灌溉能否实现最终目标,除了决定于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以及确定的目标是否客观、合理地反映项目可能取得的预期目标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节水灌溉项目实施过程的科学性和对环境影响的适应能力,项目监测评价旨在对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纠正工程偏差,保证项目有序进行,因此开展监测评价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首先通过对世行贷款节水灌溉二期工程项目进行描述,总结节水灌溉工程-农业-管理-监测综合节水措施模式进展与发展方向,研究各种指标的监测方法,并构建世行贷款基于ET控制与管理的节水灌溉项目监测评价体系;2)将节水增收效果数字化,研究探讨工程-农业-管理-监测综合节水措施模式下节水灌溉真实节水和农业增收的新思路,总结农业水分生产率和ET计算方法;3)根据农业节水项目建设内容,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世行贷款节水灌溉项目指标体系并计算各指标权重,单项评价各个指标及利用四元联系数集对分析数学模型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分析世行贷款节水灌溉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世行贷款基于ET控制与管理的节水灌溉监测评价体系研究是世行贷款项目的特有安排,在国内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山西省世行贷款节水灌溉二期工程项目监测评价体系的研究,以期为后续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及项目管理提供参考,并对利用世行贷款在其他行业的应用等起到规范作用。对于进一步完善农业节水灌溉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和优化综合评价数学模型,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袁喆[4](2013)在《确定与不确定性水文学方法集合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循环系统作为全球动力系统的一部分,其影响因素主要源于两方面,即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21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异常问题日益突出,旱、涝等极端水文事件的发生不仅频率有所增加,而且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也异于历史状况。突破传统的理念、研发新的水文学方法是适应当前变化环境的必然需求。水文事件的发生、发展和运动都属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统一体,在水循环系统中,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存。以往水文学研究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方法是分别应用的,其中,确定性方法是基于数学方程和物理模型构建的水文模型,能够较好地对复杂的水文系统进行描述、模拟和预报。但事实上,水文系统是复杂、非线性的过程,建立在物理简化基础之上的水文模型,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随着变化环境所引入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仅仅凭借确定性方法来分析水文系统内在的规律,不可避免的会忽略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影响,大大降低结果的可信度。因此,集合运用确定性方法和不确定性方法分析水文系统内部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今后水文学方法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文在分析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水文学国内外的发展历程,系统剖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了集合研究的框架,即不确定性方法的内部集合和确定性方法和不确定性方法的外部集合(外部集合包括过程集合和结果集合)。并以确定性方法和不确定性方法结果集合为切入点,选取SWAT模型和灰色模型为基础模型,从单一水文模型和集合模型在径流模拟和预测的对比分析中,探究和验证集合研究的可行性。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物理机制的SWAT模型对滦河流域的径流模拟的效果较好,除三道河子站NSE和R2值在验证期内为0.64以外,其它时段,各站点NSE和R2值均达到了0.70以上。但该模型在径流预测中的效果并不理想,滦县站和三道河子站预测径流序列的NSE和R2值虽然达到0.60以上,但汛期合格率仅为45%和35%,而韩家营站预测精度最低,NSE和R2值不足0.50,汛期合格率仅为25%;(2)在对降水、径流数据进行季节性平滑处理的基础上,引入自记忆函数构建的SS-DHGM模型,较传统灰色模型而言,径流模拟的精度提高明显,模拟效果最佳的滦县站,NSE和R2均达到了0.70。模型预测径流汛期合格率普遍高于SWAT模型,但其值仍然偏低,韩家营、三道河子和滦县站预测径流汛期合格率分别为:35%、40%和50%;(3)在SWAT模型和SS-DHGM模型基础上,分别采用熵权法、集对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构建EW-CM模型、SPA-CM模型和MLR-CM模型,对单一模型模拟径流结果和预测径流结果进行集合处理,通过对模型模拟和预测结果的综合评价表明SPA-CM模型效果最佳。除韩家营站预测径流的R2和NSE值不足0.70以外,各站点模拟和预测径流序列的NSE和R2值均达到0.80以上,韩家营、三道河子和滦县站预测径流汛期合格率分别为:50%、70%和65%,较单一模型而言,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董国强[5](2013)在《基于集合模拟的滦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归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循环系统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气候变化必然引起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变化。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日益突出。量化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对认知水资源演变规律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滦河流域为研究区,结合水均衡模型与SWAT流域水循环模型深入研究了流域水循环演变规律,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分项量化,以及对流域水资源模拟结果中的不确定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957~2000年滦河流域的天然径流总体上呈减小趋势,降水与潜在蒸发量也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其中,径流量与降水量的5年滑动平均过程线表现出了较好的一致性,说明降水的变化是影响径流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使用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和滑动t-检验对天然径流序列(1957~2000年)突变点进行检测发现,1979年为全流域天然径流序列发生显着突变的年份,并以1979年为突变点,把其划分为基准期(1957~1979年)和变化期(1980~2000年);而对于1972~2000年的径流序列,1989年可以作为其突变点,并把其划分为两个阶段,即1972~1988年与1989~2000年。本文阐述了SWAT模型的结构和原理,构建了模型所需水文气象、土地利用以及土壤等数据库,通过实例验证说明SWAT模型能够较好的适应滦河流域。同时,对于任意一个封闭流域,以能量平衡与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应用水热耦合理论构建了基于傅抱璞公式的水均衡模型,并通过验证说明其在滦河流域有较好的适用性。为降低水文模拟的不确定性,开展了多模式多模型的集合模拟研究。通过比较发现,对于滦县水文站径流的模拟,SWAT模型的模拟精度高于水均衡模型。分别用基于集对分析、熵权法与多元线性回归的组合模型对1972~2000年滦县水文站天然径流进行模拟,其中,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组合模型的模拟曲线与实测值曲线的吻合度最高,其模拟效果最佳。通过径流变化来间接识别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从流域水循环角度来讲是合理可行的,径流是流域水循环产汇流过程的终端,可方便进行实际观测,能够直观反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变化。采取分别固定气候因子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因子的方法,将模拟情景分别输入SWAT模型与水均衡模型。然后,应用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组合模型对相应模拟情景的天然径流进行集合模拟,并用集合后的模拟结果计算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对天然径流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气候变化是造成1972~2000年滦县水文站天然径流减少的主导因素。
荆长伟,支俊俊,张操,林声盼,肖锐,李丹,吴嘉平,单英杰,陈红金,徐进,倪治华[6](2012)在《浙江省中小比例尺土壤数据库的构建》文中指出土壤数据库是土壤及其相关部门、学科进行管理、研究和生产应用的重要基础资料。我们以浙江省第二次土壤普查专题成果为基础,搜集整理相关的地形、地质、土地利用等资料,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对这些成果资料进行了数字化,建成了浙江省1∶25万中比例尺,1∶50万和1∶100万小比例尺土壤数据库。对原土壤图存在的图斑界线遗漏,图斑注记缺失、注记不明确和不同图幅土壤界线不连续等错误和问题进行了更正,并统一了各图层的地理参考信息。整个数据库由土壤空间数据库、土壤属性数据库和元数据库构成,包括了25278个土壤图斑,504个统计剖面及典型剖面,实现了土壤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者间的逻辑关联。浙江省中小比例尺土壤数据库的建成可为土壤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规划管理和生产应用等提供基础数据。本文还对数据库的现势性、系统开发以及数据库共享应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了数据库更新和改进的方向。
魏晋[7](2012)在《成都平原人地系统协同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审视人地关系,认为人口系统与土地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当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两大子系统,人地系统正是人口子系统与土地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耦合、相互依存、共同衍生出的复合整体,其协同性主要体现为人口、土地两大子系统自身呈现的“稳定状态”以及两大子系统通过主要关联属性互动耦合所表现出来的“协调、合作关系”。基于此,本文以成都平原作为研究区域,以人地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子系统属性特征为标识,通过深入探究人口、土地两大子系统自身的运行状态、整体功能特征以及两者在演变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协调态势、共生合作程度,以此阐释不同类型的协同机理,据此识别和评判成都平原人地系统整体协同特征,从而在局部到整体的层层剖析中揭示人地关系的本质、区域人地矛盾的根源及程度,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成都平原人地系统协同性研究的基本框架,为实现区域内以“人地协同”为基本前提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实践指导与理论借鉴。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人口系统与土地系统状态特征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成都平原人口数量快速持续增长,人口机械增长是人口规模扩大的主要来源;人口城镇化水平较高,人口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城增、乡减”的数量变化特征和老龄化趋势明显;人口数量的产业分布由“一三二”型优化为“三二一”型,呈现出“一次产业减、二三次产业增”的人口产业分布结构变化特征,因此,成都平原人口系统处于发展变化和相对开放状态,人口的总体数量、城乡和产业分布结构等属性处于发展变化的相对不稳定状态。研究期内成都平原土地系统的类型(子系统)组成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土地类型的增和减;各土地类型的数量属性演化急剧,“耕地减、建设用地增”的特征明显;其中,耕地面积减少7.81万hm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3.79万hm2;各土地类型的质量属性变异显着,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但磷、钾含量偏低,土壤污染较为严重;各土地类型的区域分布差异明显,利用特征分异显着,城镇、果粮农和林粮农三个区域的土地利用程度和用地结构差异显着,因此,成都平原土地系统正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处于类型(子系统)组成相对稳定,各土地类型(子系统)的数量、质量和分布属性不稳定的状态。(2)人口数量、结构变化与土地类型数量变化协同性特征通过引入“弹性系数、压力指数、贡献度指数和负载量”,对成都平原人口数量、结构变化与土地类型数量变化协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数量变化与耕地、林地、建设用地以及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的协同性较差。研究期内“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总体小于0且均值为-1.45,表明耕地减速整体快于人口增速;耕地压力指数由1999年的1.1942持续上升到2008年的1.3804,表明耕地实际供给能力与人口食物消费需求长期处于“供小于求”的不平衡状态。研究期内“人口-林地弹性系数”总体大于0且均值为1.214,表明林地增速略快于人口增速,两者相对变化较合理;但人均有林地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量总体偏低,森林资源供给能力无法满足人口对林产品的现实需求。2002年到2008年期间,“人口-建设用地弹性系数”均值达到1.562,表明人口与建设用地增速显着背离,两者相对变化不合理;人均建设用地快速持续增长,人口贡献度指数由2001年的0.829持续增长到2008年的1.694,“建设用地消耗”对于人口规模扩大的贡献程度逐年降低。研究期内“农村人口-农村建设用地弹性系数”普遍大于0且均值为0.1968,表明农村居民点用地减速明显滞后于农村人口减速,两者相对变化不合理;农村居民点用地人口负载量由1999年的183.81m2/人持续增长到2008年的252.24m2/人,远超过国家标准。劳动年龄内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与农用地数量变化协同性较差。研究期内“农业劳动力-农用地弹性系数”总体小于0且均值为-0.6494,表明农用地减速明显滞后于劳动年龄内农业劳动力增速,两者相对变化不合理;研究期内农地劳动力承载压力指数总体大于1且均值达到1.69,表明劳动年龄内实际农业劳动力长期处于超载状态。城镇人口数量变化与城镇用地数量变化基本协同。研究期内“城镇人口-城镇用地弹性系数”普遍大于1且均值为1.0804,表明城镇人口与城镇用地增速基本吻合,两者相对变化较合理;城镇用地人口负载量由1999年的76.44m2/人增长到2008年的83.73m2/人,达到国家标准。人口产业分布结构变化与土地类型数量变化较为协同。研究期内“农业从业人口-农用地弹性系数”总体大于0且均值为0.16,表明农业从业人口转移速度快于农地非农化速度,两者相对变化较合理;农业从业人口转移率与农地非农化率协调度由1999年的1.258增长到2008年的1.402,表明两者变化速度能够相互适应。(3)人口数量、结构变化与土地质量变化协同性特征将成都平原人口数量及结构状态水平与土地质量状态水平耦合发展的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1999年到2001年期间,人口数量及结构状态水平与土地综合质量状态水平总体处于弱不协同状态;2002年到2005年期间,人口数量及结构状态水平与土地综合质量状态水平依然不甚协同;2006年到2008年期间,由于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速度的放缓以及土地经济质量的大幅度提升,促使这一阶段人口数量及结构状态水平与土地综合质量状态水平进入到基本协同状态。(4)人口空间分布变化与土地空间分布变化协同性特征人口数量空间分布变化与土地类型数量空间分布变化较为协同。成都平原各县(市、区)人口密度变化量与土地综合利用动态度以及土地综合利用程度变化量均呈高度正相关性,两者相对变化较合理;人口空间集聚程度越高的区域,其土地综合利用动态度和土地综合利用程度变化量保持着相对较高水平。城镇人口空间分布变化与城镇用地空间分布变化较为协同。依据各县(市、区)城镇人口密度变化程度,将成都平原划分为两类区域,各类型区“城镇人口-城镇建设用地弹性系数”都大于1,说明城镇人口增速滞后于城镇用地增速,两者的空间分布变化较合理;Ⅰ类区域城镇用地和城镇人口平均增长量远超过Ⅱ类区域,两类区域城镇用地平均扩张率明显超过同区城镇人口平均增长率,并达到国家标准。农村人口空间分布变化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分布变化协同性较差。依据各县(市、区)农村人口密度变化程度,将成都平原划分为两类区域,各类型区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在空间维度上的相对变化不合理;Ⅰ类区域农村人口平均变化量远超过Ⅱ类区域,但Ⅰ类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平均变化量却远低于Ⅱ类区域;两类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人口平均负载量大大超过国家标准。劳动年龄内农业劳动力空间分布变化与农用地空间分布变化整体不协同。成都平原绝大多数县(市、区)劳动年龄内农业劳动力与农用地相对变化不合理;按照劳动年龄内农业劳动力数量“增减”变化方向及程度,将成都平原划分为四类区域,各类型区在研究期内农地劳动力承载压力指数均值都大于1,表明农用地承载劳动年龄内农业劳动力长期处于超载状态。人口产业空间分布结构变化与土地类型数量空间分布变化较为协同。依据各县(市、区)农业从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程度,将成都平原划分为三大类型区,各类型区在研究期内的“农业从业人口-农用地弹性系数”均值普遍小于1,表明两者相对变化较合理;研究期内I类区域农地非农化数量达到0.1203万hm2,远远超过其它两类区域,各类型区农业从业人口转移率与农地非农化率协调度均值都大于1,表明各类型区农业从业人口与农地非农化速度能够相互适应。基于各县(市、区)人口数量及结构与土地质量联系度系数变化的空间耦合特征,将成都平原划分为五类区域,各类型区人口数量及结构空间分布变化与土地质量空间分布变化均呈现出不协同状态。(5)人地系统综合协同性特征以物元理论为基础,建立人地系统综合协同性分析物元贴近度模型,确定人地系统协同发展的理想目标,构建人地系统综合协同性分析的指标体系,计算不同维度下的单项贴近度和综合贴近度,并通过人地关系“事实现状”与实现人地系统协同发展的“目标状态”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和综合判断,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2008年、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贴近度计算结果显示,成都平原人地协同整体处于“较不协同”状态,人地系统协同性的主要限制因子是人均有林地面积、农村居民点用地人口负载量、地均劳动年龄内农业劳动力数量、土壤污染指数和农用地经济产出能力,次要限制因子是人均耕地面积、土壤肥力指数。从时间维度上看,从1999年到2008年期间,成都平原人地系统大多数年份处于“较不协同”状态。其中,1999年到2001年处于“基本协同”状态;2002年到2006年进入到“较不协同”状态;2007年到2008年仍然处于“较不协同”状态。从空间维度上看,成都平原大多数县(市、区)人地系统处于不协同状态。其中,郫县、温江区、青白江区、广汉市以及新都区处于“基本协同”状态;成华区、金牛区、旌阳区等17个县(市、区)处于“较不协同”状态;什邡市、安县、江油市、夹江县以及彭山县处于“极不协同”状态。(6)政策启示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建立外来人口总量控制计划制度,严格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并重,将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布局和结构紧密结合,使土地利用结构逐步优化;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增速,严格审批和控制农村非农建设用地,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引导农民走城镇化道路,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二、三产业,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创造有利条件等对策建议,以促进人地系统的协同发展和持续运行。
鲍新华[8](2011)在《吉林—长春—四平城市经济带表土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地球化学分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林-长春-四平市位于吉林省中部,是吉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省会长春市位于中心地带核心。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类活动将大量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带入到城市环境中,造成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城市表层土壤则成了这些污染物的主要承载者。本文在该经济带三城区开展的城市生态地球化学综合调查基础上,以表层土壤为核心,综合运用了SPSS、GIS地质统计、GS+、Excel等软件,使用了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三城区表层土壤元素含量特征,采用了单因子指数法、尼梅罗综合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评价方法,对三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等进行了综合生态地球化学对比评价。同步开展了表层土壤和浅层地下水质量对比评价。进行了土壤有机物和端元尘的评价。给出了土壤生态地球化学质量分区。提出了“L”型经济带的概念,给出了发展思路。通过以上工作,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对吉林市、四平市和长春市表层土壤元素(主要是重金属元素)含量统计特征、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三城市表层土壤元素多呈正态(或近正态)或对数正态(或近似对数正态)分布。除缺少背景值数据的元素外,三城市元素(主要是重金属)平均含量为当地背景值13倍,吉林市和四平市Hg的平均值则分别高于当地背景值的10倍和8倍。2、基于地统计学的半方差模型分析表明,城市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布局对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元素的块金效应变大、变程减小。但三城市表层土壤空间分布仍主要受自然空间格局控制。3、三城市表层土壤pH值呈现从外围向城市中心增加的碱化趋势。4、分析认为三城市盛行的风向对表层土壤重金属的分布可能叠加了影响,污染物分布沿顺风向有漂移现象。5、系统开展了吉林市、长春市、四平市三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对比研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尼梅罗综合指数法、改进的BPANN法对城市表层土壤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尼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三城市总体为轻度污染。BPANN法评价三城市总体为I级和II级。二种综合方法评价给出的三城市表层土壤环境质量优劣排序均为:长春市>四平市>吉林市。6、结合生态毒性和生态危害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表明,吉林市、长春市和四平市表层土壤生态危害程度分别为中等、中等、强危害。三城市表层土壤生态危害评价结果优劣排序为: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主要生态危害元素均为Hg、Cd(Hg危害>Cd危害)。三城市中等生态危害和强生态危害所占范围之和均在75%以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7、对吉林市、长春市、四平市表层土壤及冶金、燃煤、交通、尾气端元尘中的多环芳烃初步研究表明:吉林市冶金端元尘中多环芳烃含量显着高于长春市和四平市,且以潜强致癌、致突变性4-6环的高分子量多环芳烃为主;长春市燃煤、尾气和交通尘中的低环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燃煤及煤炭、原油的工业加工过程,汽车尾气也有部分贡献,高环多环芳烃则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过程中的废物排放;吉林市、长春市表层土壤多环芳烃含量以高环多环芳烃为主(长春市4-6环,吉林市4-5环),吉林市多环芳烃含量高于长春市,且极值差异显着。分析认为,吉林市土壤与端元尘中多环芳烃的高含量与吉林市是我省重要的化工冶金工业城市密切相关。总体看,吉林市、长春市城区表层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程度较国内其他城市仍处于较低水平。8、以长春市为例,综合开展了城区表层土壤和浅层地下水的同步研究,分析了表层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的分布及其内在联系。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长春市浅层地下水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研究认为,长春市地下水中已经出现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现状为清洁和潜在污染区为主,二者范围相近,仅在英俊铁厂北有一孤岛状重污染区。9、分析认为,处于水循环体系中的地下水重金属含量受表层和包气带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但影响因素复杂。表层土壤高含量区不一定对应地下水中重金属高含量区,但地下水中重金属高含量区,表层土壤对应区或附近多能找到对应的高含量区。由于潜在污染区范围占全区约一半的面积,考虑到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影响,表层土壤重金属对地下水潜在污染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10、在城市表层土壤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基础上,以潜在生态危害评价图为主,兼顾尼梅综合指数和BPANN质量评价图,综合考虑给出了吉林市、长春市、四平市的表层土壤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质量分区。将吉林市分为生态环境良好、较差二个区,长春分为生态环境良好、一般、较差三个区,四平市为生态环境较差区(未分)。11、在综合分析研究区地质背景、土壤环境条件基础上,应用“点轴理论”,提出了吉林-长春-四平“L”型经济带的概念及发展思路。该经济带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经济轴,发展思路是以轴心长春市为核心,以吉林市和四平市为二轴点。考虑现有城市的特点,统一规划,控制中心城市规模,稳定发展中心城市,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控制中心城市生态环境恶化进程。推动“L”带上的二三线中小城镇快速发展,最终形成空间连续的经济高增长带。“L”型经济带提出与已经获得国家批准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部分重叠。
李林杰[9](2010)在《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以中亚热带韶山灌区湘乡湘潭县域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尺度生态经济优化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本文属于问题驱动型研究,致力于生态农业资源节约型、环境清洁型与经济安全型等“三型”产业化技术体系的设计与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与循环自生的新型模式的构建,以便缓解我国中亚热带区域近50a来工业化农业的负效应与近年盲目追求GDP导致的生态农业发展低迷,农药、化肥、灌溉水、劳动力等4项投入迅猛增长,种粮比较效益明显偏低,种养结构失衡,轻种重养,种粮副业化,稻衰猪盛,以猪为首的人畜禽鱼粪尿严重污染流体环境,形成妨碍水资源、耕地、粮食等农产品安全与生态安全的恶性循环。在本研究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当地农业实际情况的长期跟踪调研中,借鉴国内外生态农业理论与经验,特别是在对景观模式、循环模式、立体模式、食物链模式、品种搭配模式等5种基本类型及其18种分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与综合创新的基础上,尝试以“节约、环保、多产、高值”为构建生态农业新型模式的目标与价值取向,与良田良种良法配套研究和“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相结合,以生态过程工程为技术手段,以生物多样性关系重建、景观生态规划、循环体系设计为核心,以种-养-沼-加四联产循环与农-林-牧-渔-加-游六业结合的5个生态过程工程为框架主体的产业化技术体系,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清洁生产和农业、工业及城镇废弃物污染治理,含流体污浊链源头控制、过程阻断与末端治理。其核心任务是产前创造水、土、生物质、气候光热资源与废弃物资源生态高值化利用的条件;产中实现农产品的生态高值化生产;产后实现生态高值化加工与市场销售额攀升;以及创建清洁高效的工艺流程和设备,解决农业产业化-高值化生态过程与流体污染控制工程耦合技术创新与相关制度创新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生物多样性利用原理、能源高效率和物料全利用、流体环境一体及科技经济一体与城乡一体等“节约、环保、多产、高值”的目标和价值理念,提出了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生态-循环-高值3阶段论”与生态农业新型模式——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界定了“生态高值农业”及其辅助概念“城乡四维污染”“流体环境系统”与“环境痕量污染物”;在其应用案例“同一气候变量条件下旱涝环境数据代表性及准确性的局地水、土、气监测相关性试验”中研究发现,以大气为主、以土壤为辅、以环境污染遥感监测4S技术集成系统为参照的监测数据可以表征地表水污染程度。可以借鉴成云过程中云水pH参数化的方法,实施地表水中SO42-、NO3-、TN、NH3-N等,土壤中硫与氮,以及大气中SO2、NOx、NH3等污染物的参数化,包括水、土、气污染物监测数据的相关系数。其阶段性研究成果与权威文献的结论相符合。(2)“生态高值农业”的实践体验:稻糠深加工小试、中试与肌醇工业性试验中的系统模拟分析应用案例。①设计思路。在确定的清洁生产任务下,选取设备单元与最佳流程,使固定资本及流动资本投资最少,对此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MINLP)在计算机上求解。将模拟退火法与启发法相结合,得到一种混合优化算法,可兼顾算法全局最优与加快局部寻优进程。该法与严格数学规划法相比,相对误差<0.5%,被认为是最优设计。②流程模拟与工艺流程设计。应用由物料平衡、能量平衡与相平衡等方程组成的能足够准确描述整个生产过程的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求解,以便得到该过程的全部信息后进行工艺流程设计。③设备设计,以及生态高值化工艺与传统工艺的比较。经浙、冀两厂试产证实,60t/a肌醇工程水解釜容积设计为6m3已有裕度。肌醇收率可由传统工艺的6.0%-9.1%提升到生态高值化工艺的10.0%~12.5%;代表流动资本且占成本2/3的菲汀消耗量从17t/t~11t/t肌醇下降为l0t/t-8t/t肌醇;代表固定资本的不锈钢水解釜容积由6.5m3~4.2m3节减为3.8m3~3.0m3。肌醇收率达到12.5%时,产能可由60t/a提升为120t/a。④试产启示。生产流程模拟软件应用于肌醇生产关键设备及全流程数学模拟、设计计算与工况分析,可获先进可靠的硬件和软件与全流程简化及“三型”产业化技术,以及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肌醇等“4联产”及其经济评价结果显示,大力发展生态高值农业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3)构建了包括系统科学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技术3要素在内的研究方法体系。其精髓是后者的3项分析,即系统模拟分析、能值分析与生命周期分析。(4)新型模式与产业化技术体系中3项分析应用案例:①测土配方施肥与系统模拟分析应用案例。2007a育塅乡应用晚稻肥效模型,NPK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21.50kg/hm2,25.05kg/hm2,70.35kg/hm2,最佳产量为7378.5kg/hm2;全市累计实施2.93万hm2,施NPK配方专用肥1.08万t/a,平均施有机肥3t/hm2,比以往施有机肥增加0.75t/hm2,节省化肥折纯1.34万t/a,增产稻谷8790t/a,平均0.3t/hm2,共增收1674.56万元/a,平均572元/hm2。②牛-沼-草“3联产”循环农业模式与能值分析应用案例。联产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通过系统整合达到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购买性资源投入最低化、可再生资源高效循环化、有害生物和污染物可控制化的产业目标。研究结果表明,牛业子系统与牛-沼-草联产全系统比较,能值自给率(ESR)从0增加到0.041%;净能值产出率(EYR)由1.90增加到2.11;可持续发展指数(ESI)由0.76增加到1.03;而环境负载率(EIR)由1.32降低到1.08,降低了18.18%。③零排放区域控制与生命周期分析应用案例:生态高值化稻草制甲醇(5万t/a)项目。在搜集半径50km范围内为碳减排区域,稻草不再废弃焚烧。生命周期分析(LCA)结果,其环境影响成本为284.99元/t甲醇,且集中于生产与消费过程。其中水稻种植过程净碳固定值为负值(-152.79元/t甲醇),总环境影响负荷为负(-35.49元/t)。稻草制甲醇的实际成本比煤制甲醇降低76.84元/t。④零排放区域控制与清洁发展机制(CDM)案例:2006a湘阴引进ICPC推荐的生态高值化“大型沼气发电及生态肥”项目。用地6.67hm2,有机废物搜集半径3km,输入畜禽粪便300t/d、废液200t/d,热-电-生态肥“3联产”,经厌氧发酵产沼气供热且发电600万kWh/a、产生态肥5万t/a,减排8万t/a二氧化碳当量。⑤超级杂交稻与绿色超级稻的融合及风险与兼顾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案例。转基因技术的运用是先进育种技术发展的方向,是大幅度减少农药、化肥、灌溉水、劳动力等4项投入、提升种粮比较效益的重大技术对策。超级杂交稻是转基因技术非常好的材料;转基因技术的运用有益于超级杂交稻在产业化的大规模种植中更好地实现超高产潜力。但学界不能预知对生物进行转基因改造的危害,不能排除“生物放大”现象,这是许振成提出的“环境痕量污染物”新概念的启示之一。
周晓蔚[10](2008)在《河口生态系统健康与水环境风险评价理论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生态系统健康是环境管理与生态管理的目标,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风险评价是构建生态安全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国际上先进的生态系统管理理念与方法,通过对河口生态系统水文、水质、沉积物质量、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特征及其与河口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同时应用不确定性分析理论,深入探讨了水环境风险的组成、量化方法及风险决策等问题,在探索河口生态系统健康与水环境风险评价的理论方法及应用方面取得了如下成果:⑴建立了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引入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河口复合生态系统概念;界定了河口复合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提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的河口生态系统健康概念;构建了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把基于智能算法的多属性评价方法引入到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建立了基于最大熵的河口生态系统健康模糊评价模型(FAME)、基于集对分析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SPAM)和基于投影寻踪的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PPEH)模型,有效地解决了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具有的随机性、模糊性、灰色性、不完全性、不相容性等不确定性特征问题,实现了河口健康状况的现状评价和趋势分析,为河口环境管理和生态管理提供决策依据。⑵以长江口为例,建立了不同尺度的健康评价体系。提出以河口沉积物污染程度、沉积物毒性和底层溶解氧作为确定参照点的依据;构建由多样性指数、种类数、总密度、总生物量、甲壳类的密度百分比和棘皮动物的密度百分比等6个生物参数组成的长江口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指标体系,研究并确定了评价标准,从生物群落评价了河口的健康状态。构建了由年径流量波动比、年泥沙量波动比、入海段面CODMn、DO超标率、COD超标率、DIN超标率、DIP超标率、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浮游动物桡足类密度比例、浮游植物甲藻种类比例、类大肠菌群超标率等22个敏感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比较科学地建立了5个等级的评价标准,为从复合生态系统对河口健康状态进行评价奠定了基础;运用FAME模型和SPAM模型分别对长江口生态系统健康现状、变化趋势进行评价分析,并用PPEH模型进行验证分析;长江口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为长江口综合整治及其他河口同类生态建设工程提供理论与方法储备。⑶提出了水环境风险评价和多判据决策模型。把三角模糊数引入水环境沉积物污染的研究,建立生态风险的模糊评价模型(FAER),为水环境沉积物污染的风险评价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建立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多判据决策模型(MCDM),解决了多种方法评价结果不相容的问题。为耦合量化富营养化水体的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评价水源污染的环境风险、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以蓝藻毒素-微囊藻毒素为风险指示物,建立了模糊-随机风险评价模型(IFSRA),为不同类型不确定性的整体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并进行了长江下游典型湖泊的风险评价。
二、The non-point source (NFS)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GIS and its preliminary applic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non-point source (NFS)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GIS and its preliminary applic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三江平原典型农业区湿地水质时空演变规律与生态需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湿地水环境的水质污染研究 |
1.3.2 河流生态需水研究 |
1.3.3 湿地生态需水研究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水文气象情况 |
2.1.4 生态环境 |
2.2 七星河湿地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
3 七星河湿地水质时空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分析 |
3.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3.2 分析方法 |
3.2.1 基于熵权集对分析法的水质等级评价 |
3.2.2 主要影响因子判别 |
3.2.3 数据处理方法 |
3.3 七星河湿地水质指标浓度分析 |
3.4 七星河湿地水质等级判别 |
3.5 水质时空演变特征 |
3.6 基于判别分析的水质指标影响分析 |
3.7 基于主成分/因子分析的水质指标影响分析 |
3.8 管理措施及建议 |
3.9 本章小结 |
4 七星河湿地生态需水核算与补水过程研究 |
4.1 生态需水量核算指标的选择 |
4.2 七星河湿地生态需水量核算 |
4.2.1 各指标需水量核算 |
4.2.2 生态需水量核算结果分析 |
4.3 七星河湿地补水过程研究 |
4.3.1 水量过程的生态需水补水 |
4.3.2 水质过程的生态需水补水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南平市河流水质时空变异性及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河流水质时空变异性分析 |
1.2.2 河流水质评价研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区域概况及理论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理论方法 |
2.2.1 水质时空变异性分析方法 |
2.2.2 集对分析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质时空变异性分析 |
3.1 数据处理 |
3.1.1 数据源 |
3.1.2 数据预处理 |
3.2 水质时间变异性分析 |
3.2.1 基于月尺度的水质变化特征 |
3.2.2 河流水质时间聚类分析 |
3.2.3 不同水期主要水质指标识别 |
3.2.4 讨论 |
3.3 河流水质空间变异性分析 |
3.3.1 不同断面水质变异特征 |
3.3.2 河流水质空间聚类分析 |
3.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地利用格局与水质关系分析 |
4.1 数据处理 |
4.1.1 数据源 |
4.1.2 数据预处理 |
4.2 土地利用格局空间尺度界定及数据获取 |
4.2.1 多空间尺度土地利用格局 |
4.2.2 不同空间尺度土地利用差异 |
4.3 河流水质与土地利用相关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流水质综合评价 |
5.1 基本理论 |
5.1.1 集对分析理论 |
5.1.2 三角模糊数 |
5.2 河流水质评价的SPA-TFN模型 |
5.2.1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联系度表达式 |
5.2.2 联系数评价模型构建 |
5.2.3 指标权重确定 |
5.3 河流水质综合评价及结果分析 |
5.3.1 水质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的选取 |
5.3.2 河流水质综合评价 |
5.3.3 水质趋势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世行贷款节水灌溉项目监测和评价技术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
1.1.2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
1.1.3 开展综合节水灌溉的意义 |
1.1.4 开展项目监测评价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外节水灌溉监测评价现状 |
1.2.2 国内节水灌溉监测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世行贷款节水灌溉二期项目概述 |
2.1 世行与中国的合作战略 |
2.2 项目实施的理念 |
2.2.1 项目实施的基本理念 |
2.2.2 实现的技术与管理方法 |
2.3 项目实施的目标 |
2.4 项目的创新 |
2.5 项目实施对农业节水的意义 |
第三章 山西世行贷款节水灌溉项目监测评价系统 |
3.1 监测评价总体设计原则 |
3.2 监测评价的目标与内容 |
3.3 项目监测评价技术路线 |
3.4 监测评价组织机构设置与管理 |
3.5 监测评价与数据信息传输流程 |
3.6 监测评价总体布局 |
3.7 基线调查 |
第四章 世行项目农业综合节水灌溉措施技术体系 |
4.1 水利工程节水与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措施 |
4.2 农业节水与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措施 |
4.2.1 蓄水保墒与减蒸降耗 |
4.2.2 平衡施肥与农田减排 |
4.2.3 病虫害综合防治与无公害生产 |
4.2.4 良种繁育与利用 |
4.2.5 设施农业 |
4.2.6 农业技术与节水灌溉制度推广 |
4.3 管理节水与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措施 |
4.3.1 利用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
4.3.2 科研和技术援助 |
4.3.3 MIS 系统建设 |
4.3.4 WUA 建设 |
4.4 监测评价措施 |
第五章 山西世行节水灌溉监测和综合评价方法 |
5.1 节水灌溉项目监测内容 |
5.2 节水灌溉项目监测方案 |
5.2.1 农业水分生产效率 |
5.2.2 农业灌溉水利用率 |
5.2.3 农民单产增收效果 |
5.2.4 农田水土环境改善效果 |
5.2.5 工程、农业、管理措施进展 |
5.3 节水灌溉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5.3.1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Delphi) |
5.3.2 层次分析法(AHP) |
5.3.3 模糊评价法 |
5.3.4 集对分析法 |
第六章 山西世行节水灌溉项目监测评价结果 |
6.1 工程背景 |
6.1.1 项目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
6.1.2 农业灌溉缺水状况 |
6.2 工程监测结果 |
6.2.1 工程进度监测结果 |
6.2.2 工程财务监测结果 |
6.2.3 工程效果评价 |
6.3 工程进度监测评价系统综合评价结果 |
6.3.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3.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阶段发表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4)确定与不确定性水文学方法集合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确定性水文学方法研究进展 |
1.2.2 不确定性水文学方法研究进展 |
1.2.3 确定和不确定性水文学方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 水文学方法发展趋势及若干关键问题 |
1.3.1 变化环境下水文学方法总体发展趋势 |
1.3.2 水文学方法发展过程中的若干关键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植被 |
2.1.5 河流水系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行政区划 |
2.2.2 人口 |
2.2.3 产业发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SWAT模型的流域径流模拟及预测 |
3.1 SWAT模型简介 |
3.1.1 SWAT模型的发展 |
3.1.2 SWAT模型水文计算基本原理 |
3.2 滦河流域SWAT模型数据库构建 |
3.2.1 滦河流域数字高程模型 |
3.2.2 滦河流域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图 |
3.2.3 滦河流域土壤类型图 |
3.2.4 滦河流域气象水文数据 |
3.3 基于SWAT模型的滦河流域径流模拟 |
3.3.1 滦河流域空间数据离散化 |
3.3.2 滦河流域SWAT模型参数率定 |
3.3.3 滦河流域SWAT模型适用性评价 |
3.4 基于SWAT模型的滦河流域径流预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SS-DHGM模型的流域径流模拟及预测 |
4.1 SS-DHGM模型简介 |
4.1.1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 |
4.1.2 SS-DHGM模型结构 |
4.2 滦河流域SS-DHGM模型的构建 |
4.2.1 滦河流域降水、径流季节性指数 |
4.2.2 滦河流域DHGM(2,2)模型构建 |
4.2.3 DHGM(2,2)模型与自记忆原理耦合 |
4.3 基于SS-DHGM模型滦河流域径流模拟及评价 |
4.3.1 基于SS-DHGM模型的径流模拟 |
4.3.2 SS-DHGM模型径流模拟效果评价 |
4.4 基于SS-DHGM模型的滦河流域径流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集合原理的径流模拟和预测模型 |
5.1 水文模型的集合研究 |
5.2 基于熵权法的集合模拟和预测模型 |
5.2.1 EW-CM模型构建 |
5.2.2 基于EW-CM模型的径流模拟及预测 |
5.3 基于SPA的集合模拟和预测模型 |
5.3.1 SPA-CM模型构建 |
5.3.2 基于SPA-CM模型的径流模拟及预测 |
5.4 基于线性回归的集合模拟和预测模型 |
5.4.1 MLR-CM模型构建 |
5.4.2 基于MLR-CM模型的径流模拟及预测 |
5.5 不同集合模型径流模拟和预测对比分析 |
5.5.1 径流模拟对比分析 |
5.5.2 径流预测对比分析 |
5.5.3 集合模型综合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基于集合模拟的滦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归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基本内涵 |
1.2.2 气候变化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3 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4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影响及区分 |
1.2.5 流域水资源的集合水文模拟研究进展 |
1.3 研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水文气象要素演变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水文气象 |
2.1.4 土壤植被 |
2.1.5 河流水系 |
2.2 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分析 |
2.2.1 流域天然径流演变特征 |
2.2.2 流域降水演变特征 |
2.2.3 流域蒸发演变特征 |
2.2.4 流域天然径流突变特征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滦河流域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 |
3.1 SWAT模型介绍 |
3.2 SWAT模型数据库的构建 |
3.2.1 数字高程模型DEM |
3.2.2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 |
3.2.3 土壤空间分布及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
3.2.4 水文响应单元HRU的生成 |
3.2.5 气象数据 |
3.3 SWAT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滦河流域水均衡模型的构建 |
4.1 水热耦合平衡理论 |
4.2 天然径流主要影响因子识别 |
4.3 基于傅抱璞公式的流域水均衡模型 |
4.4 水均衡模型的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流域水文模型径流模拟的集合及归因研究 |
5.1 水均衡模型与SWAT模型的径流模拟结果评价 |
5.2 基于集对分析的流域径流组合模型 |
5.2.1 SPA-CF的方法原理 |
5.2.2 SPA-CF的构建 |
5.2.3 SPA-CF在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
5.3 基于熵权法的流域径流组合模型 |
5.4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径流组合模型 |
5.5 各组合模型的结果分析 |
5.6 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径流影响的归因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浙江省中小比例尺土壤数据库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数据源 |
2.1 普查数据 |
2.2 其他数据 |
3 土壤数据库的建立 |
3.1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3.1.1 底图扫描预处理 |
3.1.2 图件几何配准 |
3.1.3 数字化采集 |
3.1.4 空间数据检查 |
3.2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
3.2.1 数据搜集与整理 |
3.2.2 属性数据入库 |
3.3 元数据库建设 |
3.4 空间与属性数据关联 |
4 讨论 |
4.1 数据更新 |
4.2 土壤分类参比及数据标准化 |
4.3 数据库成果应用 |
4.4 数据共享 |
4.5 应用模型开发 |
5 结语 |
(7)成都平原人地系统协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边界的界定 |
1.3.1 研究的地域边界 |
1.3.2 研究区概况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5.1 数据来源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人地系统的内涵及演变规律 |
2.1.1 人地系统的基本内涵 |
2.1.2 人地系统的基本特征 |
2.1.3 人地系统的演变过程 |
2.1.4 人地系统的演变规律 |
2.2 基础理论借鉴 |
2.2.1 资源稀缺理论 |
2.2.2 复杂系统理论 |
2.2.3 协同学理论 |
2.2.4 人地协调理论 |
2.2.5 人口量质发展理论 |
2.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人地系统协同性的基本内涵 |
2.3.1 相关概念辨析 |
2.3.2 协同性的本质 |
2.4 人地系统的协同机理 |
2.4.1 系统开放对系统协同的影响 |
2.4.2 “熵变”与“涨落”对系统协同的影响 |
2.5 人地系统的主要协同关系及内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口系统主要属性特征分析 |
3.1 人口系统数量属性特征分析 |
3.2 人口系统结构属性特征分析 |
3.2.1 人口城乡结构特征 |
3.2.2 人口年龄结构特征 |
3.2.3 人口产业分布结构特征 |
3.3 人口系统空间分布属性特征分析 |
3.3.1 人口空间分布比例特征 |
3.3.2 人口密度特征 |
3.3.3 人口广狭度和接近度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地系统主要属性特征分析 |
4.1 土地系统数量属性特征分析 |
4.1.1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
4.1.2 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特征 |
4.2 土地系统质量属性特征分析 |
4.2.1 土壤质量特征 |
4.2.2 土地经济质量特征 |
4.3 土地系统空间分布属性特征分析 |
4.3.1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
4.3.2 土地利用的区域分异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口数量及结构变化与土地类型数量变化协同性分析 |
5.1 人口数量变化与土地类型数量变化协同性分析 |
5.1.1 人口数量变化与耕地数量变化协同性分析 |
5.1.2 人口数量变化与林地数量变化协同性分析 |
5.1.3 人口数量变化与建设用地数量变化协同性分析 |
5.2 人口结构变化与土地类型数量变化协同性分析 |
5.2.1 人口城乡结构变化与土地类型数量变化协同性分析 |
5.2.2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土地类型数量变化协同性分析 |
5.2.3 人口产业分布结构变化与土地类型数量变化协同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口数量及结构变化与土地质量变化协同性分析 |
6.1 基本原理和方法 |
6.1.1 基本原理 |
6.1.2 整体思路与主要方法 |
6.2 指标体系和数据来源 |
6.2.1 指标选择及体系构建 |
6.2.2 主要指标说明及数据来源 |
6.3 人口数量及结构变化与土地质量变化协同性分析 |
6.3.1 相关基础数据 |
6.3.2 典型相关分析 |
6.3.3 指标等级化及联系度表达式构建 |
6.3.4 结果计算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人口空间分布变化与土地空间分布变化协同性分析 |
7.1 人口数量空间分布变化与土地类型数量空间分布变化协同性分析 |
7.2 人口结构空间分布变化与土地类型数量空间分布变化协同性分析 |
7.2.1 城乡人口结构空间分布变化与土地类型数量空间分布变化协同性分析 |
7.2.2 人口年龄结构空间分布变化与土地类型数量空间分布变化协同性分析 |
7.2.3 人口产业空间分布结构变化与土地类型数量空间分布变化协同性分析 |
7.3 人口数量及结构空间分布变化与土地质量空间分布变化协同性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人地系统综合协同性分析 |
8.1 基本原理和方法 |
8.1.1 基本原理 |
8.1.2 整体思路与主要方法 |
8.2 人地系统综合协同性分析的指标体系构建 |
8.2.1 人地系统协同发展的目标设定 |
8.2.2 指标选择及体系构建 |
8.2.3 主要指标说明 |
8.3 人地系统综合协同性分析的经典域确定 |
8.4 基于时间维度的人地系统综合协同性分析 |
8.4.1 相关基础数据 |
8.4.2 结果计算与分析 |
8.5 基于空间维度的人地系统综合协同性分析 |
8.5.1 相关基础数据 |
8.5.2 结果计算与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启示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8)吉林—长春—四平城市经济带表土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地球化学分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生态地球化学 |
1.2.2 城市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内容 |
1.2.3 环境质量评价与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
1.2.4 多环芳烃有机污染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和分析 |
2.1 吉林市-长春市-四平市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
2.1.2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研究程度 |
2.2 样品采集 |
2.3 样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表层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
3.1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概述 |
3.2 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 |
3.2.1 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统计特征 |
3.2.2 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结构特征 |
3.2.3 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
3.3 表层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3.3.1 单因子指数法 |
3.3.2 尼梅罗综合指数法 |
3.3.3 基于改进的BP 人工神经网络法 |
3.4 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表层土壤及端元有机污染物地球化学分析 |
4.1 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多环芳烃端源分析 |
4.1.1 冶金端元多环芳烃含量分析 |
4.1.2 其它端元多环芳烃含量分析 |
4.2 长春市、吉林市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有机物含量分析 |
4.3 PAHS、POPS 与化学定时炸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地下水的影响 |
5.1 地下水污染概述 |
5.1.1 水文循环 |
5.1.2 地下水污染 |
5.2 长春市浅层地下水重金属污染 |
5.2.1 数据处理 |
5.2.2 浅层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状况 |
5.3 长春市浅层地下水与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
5.3.1 浅层地下水重金属污染 |
5.3.2 表层重金属污染对浅层地下水重金属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态地球化学质量分区与“L”形经济带 |
6.1 生态地球化学质量分区 |
6.1.1 研究区生态地球化学质量分区目的、原则 |
6.1.2 研究区生态地球质量化学分区 |
6.2 地质概况 |
6.3 “点轴理论”与吉林―长春―四平“L”型经济带 |
6.3.1 点轴理论概述 |
6.3.2 吉林―长春―四平“L”型经济带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以中亚热带韶山灌区湘乡湘潭县域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生态高值农业产业化技术体系与新型模式集成研究 |
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 水资源和耕地及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种粮副业化及"种三产四" |
1.1.1 中亚热带旱涝时段清洁流体与环境成本变化大趋势 |
1.1.2 应对策略:缓解资源环境危机的生态高值农业产业化技术体系 |
1.1.3 生态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技术创新及其研究方向 |
1.2 县域流体三重污染:以猪为首的人畜禽鱼粪尿、酸沉降、沙尘暴 |
1.2.1 县域环境风险概况与严重危害 |
1.2.2 县域流体的三重污染导致城乡环境保护步履艰难 |
1.3 县域流体环境系统问题与对策——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 |
1.3.1 流体污浊成因在于生态过程工程、生态体制、生态文化建设缺位 |
1.3.2 占全球70%淡水19%温室气体的农业及其生态高值种养和加工 |
1.3.3 县域生态高值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与建成任重而道远 |
2 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述评 |
2.1 水污染:城乡四维污染的集中反映与常规监测重点 |
2.1.1 农村工矿和养殖场点源及农业面源交叉污染——以猪场为中心 |
2.1.2 水产养殖对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水质、底质的影响 |
2.2 空气污染:最大环境风险与监测重点转向大气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
2.2.1 国内外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研究现状 |
2.2.2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与控制规划理论研究概述 |
2.2.3 国内外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预报、控制预案实施研究进展 |
2.2.4 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应用于大气颗粒中金属及PAHs源解析 |
2.3 生态过程工程设计与构建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路线 |
2.3.1 生态过程工程设计的目标和原理 |
2.3.2 生态过程工程设计与构建的技术路线 |
2.4 农业生态过程工程研究进展 |
2.4.1 国际农业生态过程工程理论与经验: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 |
2.4.2 我国农业生态过程工程的理论与技术——县域环保的关键技术 |
2.4.3 区域农业生态过程工程模式与生态高值农业产业体系的4项建设 |
2.4.4 无公害农业生态过程工程模式与农产品安全及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 |
2.4.5 旅游生态过程工程新模式与绿道网及低碳生态城市耦合发展 |
2.5 循环农业——生态高值农业的载体与农业生态过程工程基本路径 |
2.5.1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产业体系生态高值化 |
2.5.2 循环农业是对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资源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
2.5.3 低碳循环农业的基本特征与"4R原则" |
2.6 生态高值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的新阶段 |
2.6.1 "生态高值农业"的理论基础 |
2.6.2 "生态高值农业"的事实依据:9个案例的分析 |
2.6.3 骆世明团队探索中国生态农业之道与应对低潮的理论及技术创新 |
2.7 研究方法进展与生态高值农业系统研究方法体系 |
2.7.1 系统科学方法论 |
2.7.2 系统工程方法的三维结构:时间维、逻辑维与专业维 |
2.7.3 环境系统工程与联产循环系统中的多学科基础理论综合研究方式 |
2.7.4 现代生态学研究方法进展 |
2.7.5 具体方法技术中的系统模拟分析、能值分析与生命周期分析 |
3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技术体系构建Ⅰ产前能源资源生态高值化利用条件的创造 |
1 良田再造:本研究区域发展生态高值农业的制约性与比较优势 |
1.1 韶山灌区及其主体湘乡市和湘潭县概况 |
1.2 湘乡市社会经济 |
1.3 湘乡市自然环境 |
1.3.1 自然地理条件 |
1.3.2 水资源及其利用对流体环境质量的影响彰显节水的极端重要性 |
1.3.3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情况对流体环境质量的影响 |
1.3.4 水土流失过程与地质灾害隐患:县域环境监测须自地质始 |
1.4 基于旱涝环境数据代表性及准确性的水土气监测相关性试验 |
1.4.1 材料与方法 |
1.4.2 结果与分析 |
1.4.3 问题与讨论:湘乡市发展生态高值农业的制约性与比较优势 |
1.5 小结 |
2 良种培育:抗旱涝性稻种与超级稻生态过程工程技术产业化研究与示范 |
2.1 稻种生态过程工程技术储备的关键:生物多样性、抗逆性、优质、高产与产业化 |
2.2 杂交水稻:野败型乘势而上与红莲型种子工程建设产业化 |
2.3 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中的绿色超级稻和超级杂交稻的融合与风险 |
2.3.1 水稻种质资源和现代育种技术与绿色超级稻研发历程 |
2.3.2 绿色超级稻发展的10a构想 |
2.3.3 绿色超级稻与超级杂交稻的融合、超越及其风险 |
2.4 谷秆两用稻:"东南201"及其营养价值分析 |
2.5 培育充分利用气候变暖光热资源的水稻高产新品种 |
2.6 小结 |
3 良法应用:测土配方节肥栽培生态过程与污染控制工程系统模拟分析 |
3.1 湘乡市施肥情况及问题 |
3.2 三元二次回归肥效模型与早稻、晚稻最大最佳施肥量 |
3.3 小结 |
4 本章总结:盲目追求GDP、种粮效益偏低、生态农业发展低迷与环境严峻 |
第三章 技术体系构建Ⅱ产中生态过程-污染控制工程耦合技术创新 |
1 稻-鸭(鱼、蛙)生态过程工程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
1.1 客观评价水稻田CH_4排放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
1.2 稻-鸭生态过程工程的构建 |
1.3 甲烷排放量的估算方法、排放规律与减排措施 |
1.3.1 排放量估算方法 |
1.3.2 CH_4排放规律与减排措施的大田试验结果 |
1.4 环境成本估算方法与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
1.4.1 环境成本估算方法 |
1.4.2 免耕稻-鸭生态过程工程与其它两种耕作方式的比较 |
1.5 小结 |
2 稻-牛(羊)生态过程工程与牛-沼-草联产循环农业模式能值分析 |
2.1 节粮型畜牧业稻-牛(羊)生态过程工程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
2.1.1 谷秆两用稻-牛(羊)生态过程工程的构建 |
2.1.2 谷秆两用稻稻草A与一般稻草B饲养肉牛比较 |
2.1.3 谷秆两用稻稻草A与氨化普通稻草C饲养肉牛比较 |
2.2 能值分析在牛-沼-草联产循环农业模式中的应用 |
2.2.1 研究概况 |
2.2.2 研究方法 |
2.2.3 结果与分析 |
2.2.4 讨论与结论 |
2.3 草-牛-鸡-猪-鱼生态过程工程的构建 |
2.4 小结 |
3 猪-沼-草与发酵床养猪生态过程工程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
3.1 生物质能源工程Ⅰ:生态高值化大中型沼气工程 |
3.1.1 生物质能源在我国未来节能和低碳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3.1.2 湘乡市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回顾与展望 |
3.1.3 湘阴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零排放区域"技术 |
3.1.4 武汉市江夏区猪-沼-电(菜、果、鱼)循环农业模式 |
3.2 湿法养猪与猪-沼-草生态过程工程 |
3.3 干法养猪Ⅰ:可供借鉴的福建福安猪场发酵床零排放技术 |
3.3.1 养猪过程中的生物资源转换:生物质"过腹还田" |
3.3.2 应对畜禽产品抗生素残留的饲料添加剂益生菌应用于发酵床养猪 |
3.3.3 远程监控发酵床养猪法:智能农业案例之一 |
3.3.4 发酵床养猪法的综合效益 |
3.4 干法养猪Ⅱ:湘潭县兴龙种猪场发酵床零污染技术试验结果 |
3.5 小结 |
4 树-药生态过程工程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
4.1 林业与中药农业:耦合平衡发展的重要性与预期综合效益 |
4.1.1 发展生态高值农业要注重固碳、碳源及碳汇与减少碳排放 |
4.1.2 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开发管理模式探析 |
4.1.3 湘乡市涟水河循环经济带林业发展规划 |
4.1.4 发展中药农业的关键步骤 |
4.1.5 逐步落实中药材种植基地规划,大力发展中药农业 |
4.2 树-药生态过程工程的构建与应用 |
4.2.1 树下药用植物自然生态培育类型 |
4.2.2 树-药复合经营的类型及其结构特征 |
4.2.3 几种典型的树-药复合经营生产模式 |
4.3 小结 |
5 渔-游生态过程工程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
5.1 水体农业:渔业生态过程工程 |
5.1.1 应对鱼产品抗生素残留的饲料添加剂益生菌用于水库养鱼 |
5.1.2 湘乡市渔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预期效益 |
5.1.3 湘乡市水府庙库区移民渔业发展规划预期效益 |
5.2 城乡旅游生态过程工程 |
5.2.1 绿道网生态过程工程建设 |
5.2.2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四大旅游休闲区 |
5.2.3 乡村旅游生态过程工程建设Ⅰ以毛田为中心的药乡拓展 |
5.2.4 乡村旅游生态过程工程建设Ⅱ龙洞镇大将故居楠香村 |
5.2.5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规划近期及中长期目标与预期效益 |
5.3 小结 |
6 本章总结:围绕生态高值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的5个生态过程工程 |
第四章 技术体系构建Ⅲ产后生态高值化加工与市场营销 |
1 稻米深加工生态过程工程:生物质高值化利用技术中的绿色食品业——以华龙米业、燕京啤酒为代表的产业链延伸为视角 |
2 稻糠深加工小试中试与肌醇工业性试验:生态高值农业实践体验 |
2.1 "9联产"及其主导产品肌醇、甾醇的市场培育与甾醇技术开发 |
2.1.1 "9联产"小试流程 |
2.1.2 肌醇市场培育 |
2.1.3 甾醇市场培育:急性肺损伤SARS药糖皮质激素的关键中间体 |
2.1.4 甾醇的技术开发 |
2.2 肌醇的"三型技术"开发:基于小试、中试的工业性试验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生态过程工程设计 |
2.2.3 60t/a肌醇工业性试验技术操作规程要点 |
2.2.4 结果与分析 |
2.3 肌醇等"4联产"及其经济评价 |
2.3.1 "4联产"工艺流程 |
2.3.2 投资估算 |
2.3.3 经济评价 |
2.4 小结:生态高值化"三型"肌醇工艺技术的开发 |
3 稻壳深加工生态过程工程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
3.1 生物质能源工程Ⅱ:稻壳气化发电与制汽发电的比较 |
3.2 稻壳硅利用技术 |
3.3 小结 |
4 稻草污染治理及综合利用生态过程工程技术产业化研究与示范 |
4.1 稻草应用于食用菌生产——以大球盖菇栽培为例 |
4.2 稻草制溶剂:低碳直链酮——甲乙酮 |
4.3 生物质能源工程Ⅲ:稻草制甲醇与煤制甲醇的比较 |
4.3.1 研究概况 |
4.3.2 研究方法 |
4.3.3 结果与分析 |
4.3.4 讨论 |
4.4 小结 |
5 本章总结:稻谷加工及流通产出贡献分别为产中约3倍的实现路径 |
第五章 以"节约、环保、多产、高值"为目标和价值理念的生态农业"三型"产业化技术体系与新型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
1 生态高值农业"三型"产业化技术体系 |
1.1 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概念:农业在系统意义上重组的软件 |
1.2 产业化技术体系构成三要素:生态格局、框架主体与实施路径 |
2 生态农业新型模式的构建、特征与适用范围 |
2.1 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与涵义:农业在系统意义上重组的硬件 |
2.2 生态农业模式的构建及其要领 |
2.3 生态农业新型模式的3个特征 |
2.4 生态农业新型模式的适用条件与范围 |
3 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应用案例 |
3.1 县域流体环境系统分析与综合治理 |
3.2 农业生态过程工程设计中的调控机制——以稻草制甲醇为例 |
3.2.1 《基文》的优长 |
3.2.2 《基文》的欠缺与校正 |
3.3 明确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并提升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
4 "生态高值农业"及其辅助概念"流体环境系统"等的界定 |
4.1 生态高值农业的涵义与理论基础 |
4.1.1 生态高值化技术创新的涵义 |
4.1.2 "生态高值农业"的涵义 |
4.2 流体环境系统与流体环境系统工程的涵义与功效 |
4.2.1 流体环境系统的涵义 |
4.2.2 流体环境系统工程的涵义 |
4.3 城乡四维污染的涵义与功效 |
4.4 许振成提出的"环境痕量污染物":涵义与功效 |
5 研究结论 |
6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河口生态系统健康与水环境风险评价理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思想及研究意义 |
1.1.1 河口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
1.1.2 生态系统管理与河口生态系统健康 |
1.1.3 水环境风险管理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主要理论基础 |
1.2.1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 |
1.2.2 水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
1.2.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方法研究 |
2.1 河口复合生态系统的系统分析 |
2.1.1 河口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
2.1.2 河口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特征 |
2.1.3 河口生态系统的胁迫分析 |
2.2 河口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管理 |
2.2.1 河口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
2.2.2 基于 PSR 框架的“河口生态系统健康”概念 |
2.2.3 河口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管理 |
2.3 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3.1 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
2.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2.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3.4 确定评价指标标准的方法 |
2.3.5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2.4 河口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模型 |
2.4.1 多属性评价概述 |
2.4.2 智能算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
2.4.3 基于最大熵的河口生态系统健康模糊评价模型 |
2.4.4 基于集对分析的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 |
2.4.5 基于投影寻踪的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 |
2.5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的河口健康评价研究 |
3.1 引言 |
3.2 河口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方法 |
3.2.1 生物完整性指数概念及研究进展 |
3.2.2 IBI 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原理 |
3.3 河口沉积物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
3.3.1 沉积物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3.3.2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沉积物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3.4 参照点的确定 |
3.4.1 采样与分析方法 |
3.4.2 站位划分标准 |
3.5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指标与标准 |
3.5.1 B-IBI 指数构建 |
3.5.2 健康评价标准 |
3.5.3 B-IBI 评价结果分析 |
3.5.4 BI-IBI 评价结果验证 |
3.5.5 B-IBI 与其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6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实证分析—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4.1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概况 |
4.2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 |
4.2.2 权重 |
4.2.3 评价等级及标准 |
4.2.4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生态系统分区 |
4.2.5 生态系统健康现状评价 |
4.2.6 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趋势分析 |
4.3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生态系统健康诊断 |
4.4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管理建议与调控措施 |
4.5 结论与建议 |
第五章 水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
5.1 水环境风险分析 |
5.1.1 水环境系统的不确定性分析 |
5.1.2 水环境系统的不确定性信息处理方法 |
5.2 饮用水水源地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
5.2.1 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
5.2.2 饮用水水源地健康风险评价 |
5.2.3 本节小结 |
5.3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沉积物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
5.3.1 生态风险的模糊评价模型 |
5.3.2 实例应用 |
5.4 本章结语 |
第六章 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水体营养状态评价 |
6.2.1 水体营养状态的最大熵模糊评价模型 |
6.2.2 模型验证 |
6.3 基于多判据决策的水体营养状态评价 |
6.3.1 单一评价法存在的问题 |
6.3.2 基于多判据的决策模型 |
6.3.3 算例分析 |
6.4 饮用水源污染风险管理 |
6.4.1 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模糊-随机模型 |
6.4.2 综合风险水平和风险管理准则 |
6.4.3 实例研究 |
6.5 结论与建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
7.2 水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
7.3 主要创新点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四、The non-point source (NFS)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GIS and its preliminary applic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平原典型农业区湿地水质时空演变规律与生态需水研究[D]. 于婷.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南平市河流水质时空变异性及综合评价研究[D]. 叶章蕊. 福州大学, 2016(07)
- [3]世行贷款节水灌溉项目监测和评价技术方法研究[D]. 牛月.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
- [4]确定与不确定性水文学方法集合研究及应用[D]. 袁喆. 北京林业大学, 2013(S2)
- [5]基于集合模拟的滦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归因研究[D]. 董国强. 东华大学, 2013(07)
- [6]浙江省中小比例尺土壤数据库的构建[J]. 荆长伟,支俊俊,张操,林声盼,肖锐,李丹,吴嘉平,单英杰,陈红金,徐进,倪治华. 科技通报, 2012(11)
- [7]成都平原人地系统协同性研究[D]. 魏晋.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4)
- [8]吉林—长春—四平城市经济带表土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地球化学分区[D]. 鲍新华. 吉林大学, 2011(08)
- [9]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以中亚热带韶山灌区湘乡湘潭县域为中心[D]. 李林杰.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8)
- [10]河口生态系统健康与水环境风险评价理论方法研究[D]. 周晓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