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化工(论文文献综述)
刘连盟[1](2020)在《稻用生物与化学组合增效杀菌剂的研发和相关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以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为代表的各种病害每年都会给水稻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化学防治是目前生产上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水稻病害防控措施,但也存在环境污染、抗药性和残留等问题。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化学防治的重新认识和有机农业的发展,生物杀菌剂因其环境友好、安全和开发成本低的优点在水稻病害防控上表现出光明的前景。本研究评估了两株不同类型的生防潜力菌芽孢杆菌H158和链霉菌HSA312对水稻主要病害的生防效能,并解析了其生防机制。在生防菌和化学杀菌剂互补性的基础上,以生防菌和化学杀菌剂混用(菌-剂混用)增效为指导思想,筛选得到两个生防菌株与化学杀菌剂的三种增效组合,并对相关的增效机制进行了探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 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脂肪酸组成、16S r DNA及gyr B序列等信息将H158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158对多种病原菌尤其是稻瘟病菌和稻曲病菌表现出强烈的拮抗效果,可达83.3%和75.6%,能在MSGG、PDA(B)和PSA(B)等多种培养基上形成稳定成熟的生物膜,并表现出一定的溶菌能力。H158可以调节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基因表达,通过诱导系统抗性(ISR)提高水稻对病害的抗性。H158的对峙培养可引起稻瘟病菌大量基因差异表达,尤其表现在脂类代谢等通路上。H158在田间对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等水稻主要病害都表现出明显的防治效果,防效在38.4-50.1%之间。H158与化学杀菌剂混用性能良好,增效作用最明显的是其与嘧菌酯混用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和与戊唑醇混用对稻曲病防治,增效系数分别为1.9和0.36。H158发酵液处理水稻植株对稻米品质和加工性能无明显不利影响,在垩白度、蛋白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上还有所提升。2. 在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条件下,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和肟菌酯等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Qo I)与H158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都表现出强烈的增效作用,以嘧菌酯+H158组合防效最好,最高达88.8%;肟菌酯+H158组合增效作用最强,增效系数最高达3.7。三种Qo I类杀菌剂对H158毒性很低,在低于200 mg L-1的浓度下还能促进其生长,其中嘧菌酯对H158的亲和作用最强。Qo I类杀菌剂对H158在植株定殖性能未见明显的抑制作用,肟菌酯表现出一定的促定殖作用。在培养前期(0-48h),肟菌酯可促进H158生物膜结构的生长和成熟;肟菌酯对H158引起的水稻ISR的影响不明显,其增效机制主要表现为促进H158生长、定殖和提高抗逆性。3. 戊唑醇+H158混用组合仅在戊唑醇64.5 g a.i.ha-1的低用量下才表现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2.5,而在更高用量水平下表现出拮抗作用。戊唑醇对H158具有一定的毒性,50 mg L-1的浓度即可抑制其生长,且能明显抑制H158生物膜的形成,在超过25 mg L-1的浓度下无法形成生物膜结构。该混用组合对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都具有明显的诱导和调控作用,增强水稻ISR是两者混用的主要增效机制。4. 利用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脂肪酸组成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将一株分离自西藏那曲地区的放线菌(HSA312),鉴定为阿洛杰链霉菌(Streptomyces araujoniae)。该菌株仅对稻曲病菌和稻瘟病菌表现出强烈的拮抗作用,抑制率在56.7-51.1%,对其他病原菌抑制效果不佳,抑制率在22%以下。HSA312具有一定的溶菌能力,表现出较强的紫外辐射抗性和植株定殖能力,可以调节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基因表达,通过ISR提高水稻对病害的抗性。转录组分析表明,HSA312可引起病原菌大量基因下调表达。田间试验结果表明,HSA312对稻瘟病防效较高,最高达52.2%,但对其他病害防效不明显。其发酵液对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强烈,其中附着胞最为敏感,浓度为107 cfu m L-1时已能完全抑制附着胞的形成。在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情况下,HSA312对稻瘟病尤其是叶瘟表现出优异的防效,防效最高达83.9%。HSA312与多种化学药剂的混用性能不佳,但与三环唑混用对叶瘟防治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5。品质和加工性能的研究表明,HSA312发酵液处理后对稻米品质和稻谷加工性能无明显不利影响,在垩白度、粘性和精米率等一些性状上还有所提升。5. HSA312+三环唑组合对叶瘟的防治表现出一定增效作用,但不够稳定,而在穗颈瘟的防治上增效作用稳定,两年的增效系数分别为1.0和1.2。三环唑对HSA312孢子萌发和菌体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6天后仅超过160 mg L-1的浓度才能对菌落大小造成影响。三环唑对HSA312对稻瘟病菌的抑菌能力没有明显影响,对峙下HSA312对稻瘟病菌菌丝转录组影响也比较有限。HSA312+三环唑组合对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都具有明显的诱导和调控作用,预示水稻ISR是该组合的主要增效机制。本研究的完成不仅为基于H158和HSA312及其与化学杀菌剂增效组合的相关药剂研发奠定基础,也为生物杀菌剂和化学杀菌剂增效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侯桂英[3](2019)在《《可持续的生物经济:绿色工业革命》(第八章、第九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一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对A Sustainable Bioeconomy:TheGreen Industrial Revolution(译名为《可持续生物经济:绿色工业革命》)的部分内容进行翻译而成的翻译实践报告。该书于2017年4月由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是由芬兰拉彭兰塔理工大学绿色化学实验室的米卡·西兰帕教授和穆罕默德·查克·尼茨比博士合着的有关“可持续生物经济”的学术着作。由于人类利用生物技术的历史久远,与生物经济相关的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发展也由来已久。“生物经济”是建立在可持续利用的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之上的,对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生物经济在全球仍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而系统介绍可持续生物经济的译着也相对较少。本篇翻译报告的原文选自该书的第八章和第九章,主要内容是针对生物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机遇进行系统分析,多方评估其经济影响,展示已取得的成就,并提出相关批评政策。基于对原文内容的阅读和理解,结合文本所属的信息类文本特点,译者选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指导该翻译实践。译者对奈达的翻译思想脉络和理论要点进行了详尽阐述,重点处理了与生物能源相关的专业术语和生态相关学科名词,以及有关生物经济的长难句翻译。根据功能对等理论的要求,译者在词法层面专注于专业术语的词义对等;在句法层面,译者采用了增译、减译、词性转换和拆分等翻译方法和技巧;在篇章层面,译者注重文本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力求双语文本达到功能对等,以准确传达作者的意图和为译者总结有关生物经济类文本的翻译方法。对于学习生物经济等相关知识的读者而言,该书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参考读物;对于译者而言,该翻译项目扩展了译者在可持续生物经济领域的专业知识,帮助其积累了一定的专业术语,提升其翻译实践能力,并为其以后的翻译工作积累了经验。
许芳芳[4](2019)在《某精制甘油生产废水特性及处理工艺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精制甘油生产废水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除了含有大量残留甘油以外,还含有石油类、酯、醛、酸、无机盐等物质,废水成分复杂且难以降解。因此,研究经济可行的精制甘油废水处理升级改造工艺不仅有利于该类废水处理达标排放,也是甘油生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之一。本次改造研究基于实际工程:以“隔油+气浮+UASB+IC+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芬顿+混凝沉淀”处理精制甘油生产废水。但是实际运行中,由于后期废水水质出现较大变化且原工艺存在不合理之处,出水水质无法满足排放标准。针对这一情况,结合生产废水水质水量特点,本次研究在充分利用原有构筑物的基础上,在厌氧处理系统之前,增加1座调配池,以加强预处理阶段对废水的均质尽量效果;在原UASB和IC反应器前各串联1座厌氧罐,以夯实厌氧系统对CODCr的去除效果;将原有“活性污泥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改造为“二级接触氧化工艺”,强化好氧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工艺改造方案确定后,针对原气浮工艺对石油类去除效果不佳这一情况,采用小试与实际运行试验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气浮工艺中混凝剂投加量、回流比、溶气压力和停留时间这4个工艺参数,以提高对石油类的去除率,最终确定当PAC和PAM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20mg/L和10mg/L,最佳停留时间为25min,回流比为40%,溶气压力为0.35MPa时,气浮工艺对石油类的去除率可达到87%。本次研究还详细介绍了厌氧罐的启动方案和后期运行效果,针对出现的“酸化”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恢复措施。对于改造后的二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最终确定一、二级接触氧化池的较优溶解氧水平分别为3mg/L和2.5mg/L。最后,对改造工艺稳定运行后的处理效果和主要技术经济进行分析,以实现出水达标、经济可行的目标。经过经过改造后,新工艺各处理单元能够稳定、高效运行,出水水质达到该地区接管标准,本工艺改造研究对当前精制甘油生产废水处理站的升级改造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并为后期类似的工程设计和运行提供了依据。
季凯文[5](2015)在《中国生物农业三阶段效率测度及其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世界7%的耕地资源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而且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并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但粮食供求仍然处于总量紧平衡的状态、部分粮食品种的结构性矛盾并没有改变。与此同时,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和农膜等生产资料的超量和不合理使用,对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壤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农业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并迅速产业化,生物农业逐渐成为国际农业竞争的重点和发展的制高点,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将农业生物技术纳入到优先支持的技术领域,生物农业已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可见,当前发展生物农业不仅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政策机遇,随着国家农业生物技术推广和产业化步伐的显着加快,对生物农业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合理界定生物农业的内涵特征,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为切入点,对中国生物农业真实效率状况和提升路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着重突出研究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具体而言,本文在对国内外生物农业发展动态与趋势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三阶段DEA模型、Malmquist指数模型和广义熵指数模型相结合的实证框架,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对中国生物农业技术效率的真实状况及变动趋势进行全方位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和分析了不同效率组合下和不同行业类别下中国生物农业的提升路径,并揭示了政府在促进中国生物农业发展中所应采取的监管和激励方式。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生物农业的内涵特征及其与传统农业的区别。综合国内外关于农业生物技术的定义,生物农业是指以生命科学和遗传学理论为基础,以农业应用为目的,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围绕改良动植物及微生物品种生产性状、培育动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种形成的同类生产经营活动单位的集合。按照功能层次的不同,生物农业可以划分为生物育种、生物兽药及疫苗、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和生物饲料五大类别。作为农业生物技术与农业科学相结合产生的新兴产业,生物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生物农业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生物农业是传统农业和现代生物技术的融合体;生物农业是集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于一体;生物农业内涵和外延呈现不断拓展的趋势。(2)国内外生物农业发展动态与趋势。面对传统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随着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植物育种技术研发已从传统育种技术跨越到生物技术育种阶段,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率不断提高,生物兽药及疫苗对动植物疫病防控的作用突出,生物饲料产品种类日益丰富,生物农药发展迈进了“生物信息技术”时代。就中国而言,近年来生物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效率还比较低。中国生物育种产业尚处于形成阶段且跨国种业的渗透威胁增大,生物肥料推广应用难度较大,基因工程疫苗总体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关键生物饲料的生产还处于仿制水平或严重依赖国外技术,生物农药取代化学农药任重道远。(3)中国生物农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真实状况。中国生物农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受宏观经济波动、政府补贴、股权结构等环境变量的影响较大,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扩张、政府补贴金额的增加,会导致固定资产投入冗余和从业人员冗余的增加,不利于生物农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改进,而适中的股权集中度和合理的股权制衡机制,更有利于生物农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提升。通过剔除环境变量与随机误差的影响,绝大多数样本公司的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纯技术效率普遍上升,即对大部分样本公司而言,调整前纯技术效率低下主要是由较差的环境条件或较大的随机误差导致的,公司综合技术效率低下主要来自于规模效率低下。同时,剔除环境变量、随机误差的影响后,绝大多数样本公司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规模扩张仍然是中国生物农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提升的重要瓶颈。另外,不同类型生物农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差异较大,生物饲料类、生物肥料类公司发展相对较好,而生物农药类、生物育种类、生物兽药及疫苗类公司发展相对较差。(4)中国生物农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真实状况。剔除环境变量、随机误差的影响后,中国生物农业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更为明显的增长态势,且主要源于规模效率的增长,技术创新水平低仍是制约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同时,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后,中国生物农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方式仍可划分为高效增长型、温和增长型和悲惨增长型三种类型,但温和增长型和悲惨增长型增长方式占据主导;不同类型生物农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方式明显不同,各子行业的内部差异在总体差异中占据主导,这说明生物农业上市公司各子行业发展相对均衡,而子行业内的上市公司发展良莠不齐。另外,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后,企业总资产、专营化程度、研发投入强度、资产负债率、高管薪酬与生物农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资本密集度、高管持股比例对生物农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但不显着。(5)效率视角下中国生物农业的提升路径。按照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不同组合,中国生物农业技术效率可以采取单向突破式、渐进式、跳跃式三种提升路径。其中,单向突破式提升路径的方向要么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为主,要么以提升企业资源配置和管理水平为主;渐进式提升路径的方向为先在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中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领域率先突破,然后再着力弥补另一方面的劣势;跳跃式提升路径只有在农业生物技术水平达到一定层次、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具有一定基础的时候才能够实现。对处于不同类型的生物农业而言,其提升路径也不尽相同。生物育种产业重点以保护培育优良品种为核心,生物兽药及疫苗产业重点强化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生物农药产业重点推进产品多元化和规模化发展,生物肥料产业重点以产品提升拓展市场需求,生物饲料产业重点以资源整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从政府监管和激励方式来看,如果生物农业企业采取低于标准进行生产活动的利润水平明显高于达到标准进行生产活动的利润水平,或者政府的监督成本越高、惩罚收益越小,则政府越有必要对生物农业企业采取监督的策略,而政府缩短补贴时间,有利于促进某一项农业生物技术尽快为其它生物农业企业所采用,进而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本文从政府、企业、农户、社会四个层面出发,提出进一步推动中国生物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其中,政府应着力创新政府补贴方式、加强对不同行业的分类指导、培育发展生物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提高产品专营化程度、建立合理的股权制衡机制、实施相对积极的负债政策,农户应主动强化生物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维护农业环境的生态平衡,社会消费者应提高环保觉悟和参与意识,使生物农业产品推广应用成为“新常态”。
张经然[6](2014)在《车用生物燃料技术研发决策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推动剂,对于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汽车产量和销量飞速增长,我国汽车保有量呈现上升趋势,石油需求量快速增加。我国是能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这导致我国传统能源供应趋紧,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急剧升高。并且,大量消耗传统能源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加重污染。近年来,节能减排、发展绿色替代能源已成为世界共识。交通部门作为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发展车用替代燃料是推进能源替代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车用生物燃料、改善能源结构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从长远来看,车用生物燃料产业的迅速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车用生物燃料产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发展车用生物燃料产业可以降低我国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确保我国国家安全,同时可以保护我国环境,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产业成功转型。对于车用生物燃料产业,其大规模发展和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技术的突破和成熟。研发决策对于车用生物燃料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对于车用生物燃料的研发决策,涉及产业链、政府相关政策、高校、消费者等各个方面。本文重点就车用生物燃料的研发决策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期为其大规模应用确定框架。我国车用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劣势。因此,本文对我国车用生物燃料的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利于我国车用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的研发决策方式与保障措施。本文围绕这一课题展开,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对比法、实例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我国车用生物燃料的研发路径。首先阐述本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提出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阐述车用生物燃料的概括及研究现状,得出车用生物燃料的重大意义、分类、技术特点,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趋势。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我国车用生物燃料研发决策影响因素,并且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再次,阐述构建研发决策体系的原则和思路,分析车用生物燃料的生产路径、产业技术路线图,并且利用全生命周期评价六条生产路线。接着叙述了车用生物燃料研发模式优化方案,论述产业链效果,提出优化方案的保证措施。然后以T集团为实例,分析了其研发体系,并且进行评价,指出其发展生物燃料的战略方向。最后对本文做概括性的总结,并预测其未来发展前景。
李昕[7](2007)在《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基础和发展实践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文中指出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正确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从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角度出发,探讨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并从理论上分析、总结了循环经济产生与发展的驱动机制、发展模式,进而分别设计出企业、区域、社会3个层面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吉林省为案例,通过对其循环经济系统的诊断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提出了吉林省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最后,以四平市循环经济示范区、吉林经济开发区、吉林燃料乙醇公司为案例,从企业、产业、区域、社会等不同视角,探讨了不同尺度单位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环境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新途径,验证了所提循环经济相关理论的科学性和应用性。
赵斌[8](2006)在《绿色经济理论与云南中华生物谷创建》文中认为立足于对相关理论的系统梳理和比较分析,论文对绿色经济理论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领进行了阐释。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绿色经济理论在内容上互有重合、彼此交织、相互包容,其共性都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但又各有侧重。绿色经济理论中的“绿色”,是经济学中的象征性语言,用以象征生命、象征生机、象征创造、象征希望。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保护自然,讲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论文认为,绿色经济理论有追求人文经济学的“真、善、美”的社会目标,也有生态经济学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回归自然的科学理念。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一样,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全面小康的正确途径。 在绿色经济理论的推波助澜下,以生命科学技术及其产业化为先导的绿色革命正在全球兴起,一大批生命科学技术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纷纷生长起来,包括美国的犹它州“生物技术谷”、日本的筑波生物产业区、德国的慕尼黑生物产业区、英国的剑桥生物产业区、法国的南法兰西岛“基因谷”,等等。除发达国家外,发展中国家也奋起直追,印度、古巴等国生命科学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令世人刮目相看。这些立足于高新生命技术的特定经济区域正成为践行绿色革命的空间载体和有效途径。 当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由于过去长时期片面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引致我国工业化进程面临着种种“瓶颈”,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等不可持续状况正困扰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国在提
戎志梅[9](2003)在《新世纪蓬勃发展的生物化学品工业》文中认为新世纪所面临的许多难题将有赖于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化学品工业中的应用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入世及高新技术的大力发展,今后以生物化学品生产为主的生物化工产业必将得到蓬勃发展。生物化工产业将成为新世纪的重大化工产业。文中介绍了国内外生物化学品的生产和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戎志梅[10](2003)在《新世纪蓬勃发展的生物化学品工业》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所面临的许多难题将有赖于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化学品工业中的应用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入世及高新技术的大力发展,今后以生物化学品生产为主的生物化工产业必将得到蓬勃发展。生物化工产业将成为新世纪的重大化工产业。文中介绍了国内外生物化学品的生产和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二、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化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化工(论文提纲范文)
(1)稻用生物与化学组合增效杀菌剂的研发和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微生物与植物健康 |
1.2 水稻病害 |
1.2.1 水稻上的主要病害及其危害 |
1.2.2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3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4 水稻稻曲病发生与危害 |
1.3 生物杀菌剂及其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 |
1.4 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 |
1.4.1 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
1.4.2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防机制 |
1.5 链霉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 |
1.5.1 链霉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
1.5.2 链霉菌对植物病害的生防机制 |
1.6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缺陷与应对 |
1.6.1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缺陷 |
1.6.2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缺陷的应对 |
1.7 水稻病害的化学防治 |
1.7.1 水稻稻瘟病的化学防治 |
1.7.2 水稻纹枯病的化学防治 |
1.7.3 水稻稻曲病的化学防治 |
1.7.4 水稻病害化学防治存在的问题 |
1.8 论文研究目的与思路 |
第二章 芽孢杆菌H158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的生防作用和相关机理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菌株、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2.2.2 菌株H158的鉴定 |
2.2.3 H158生物膜的形成 |
2.2.4 H158与不同病原菌对峙培养 |
2.2.5 H158产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 |
2.2.6 H158对水稻系统抗性的影响 |
2.2.7 与H158对峙培养过程中稻瘟病菌转录组分析 |
2.2.8 H158对水稻真菌病害防效试验 |
2.2.9 H158与不同杀菌剂混用对水稻主要真菌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 |
2.2.10 H158处理后稻谷加工性能和米质的检测 |
2.2.11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H158的鉴定 |
2.3.2 H158对水稻常见病原菌的拮抗能力 |
2.3.3 H158在不同培养基上产生的生物膜结构 |
2.3.4 真菌细胞壁裂解酶活性 |
2.3.5 H158对水稻系统抗性的影响 |
2.3.6 与H158对峙培养过程中稻瘟病菌转录组分析 |
2.3.7 H158对水稻主要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 |
2.3.8 H158和杀菌剂混用对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 |
2.3.9 H158处理对稻谷加工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H158与QoI类杀菌剂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3.2.2 品种和杀菌剂 |
3.2.3 QoI类杀菌剂与H158混用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试验 |
3.2.4 QoI类杀菌剂对H158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3.2.5 QoI类杀菌剂对H158在植株定殖性能的影响 |
3.2.6 肟菌酯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3.2.7 与肟菌酯混用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3.2.8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H158和QoI类杀菌剂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控上的增效作用 |
3.3.2 QoI类杀菌剂对H158培养状况的影响 |
3.3.3 QoI类杀菌剂对H158在植株定殖性能的影响 |
3.3.4 肟菌酯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3.3.5 肟菌酯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H158与戊唑醇混用在稻曲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4.2.2 品种和杀菌剂 |
4.2.3 戊唑醇与H158混用对水稻曲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
4.2.4 戊唑醇对H158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4.2.5 戊唑醇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4.2.6 与戊唑醇混用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4.2.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H158与戊唑醇在稻曲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 |
4.3.2 戊唑醇对H158培养性状的影响 |
4.3.3 戊唑醇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4.3.4 戊唑醇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链霉菌HSA312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生防作用和相关机理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菌株、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5.2.2 菌株HSA312的鉴定 |
5.2.3 HSA312与不同病原菌对峙培养 |
5.2.4 平板计数法检测HSA312的紫外线抗性 |
5.2.5 平板计数法检测HSA312在植株表面的定殖 |
5.2.6 HSA312 对水稻ISR |
5.2.7 三环唑和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菌转录组的影响 |
5.2.8 HSA312对水稻真菌病害防效田间试验 |
5.2.9 HSA312对水稻稻瘟病的生防作用 |
5.2.10 HSA312与不同杀菌剂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
5.2.11 HSA312处理水稻后稻谷加工性能和米质的检测 |
5.2.1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HSA312的鉴定 |
5.3.2 HSA312对水稻常见病原菌的拮抗能力 |
5.3.3 真菌细胞壁裂解酶活性 |
5.3.4 HSA312对紫外线抗性 |
5.3.5 HSA312在水稻植株上留存动态分析 |
5.3.6 HSA312对水稻系统抗性的影响 |
5.3.7 与HSA312对峙培养过程中稻瘟病菌转录组分析 |
5.3.8 HSA312对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 |
5.3.9 HSA312对水稻稻瘟病的生防作用 |
5.3.10 HSA312和不同药剂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
5.3.11 HSA312对稻谷加工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HSA312与三环唑混用在稻瘟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6.2.2 品种和杀菌剂 |
6.2.3 三环唑与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
6.2.4 三环唑对HSA312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6.2.5 三环唑对HSA312拮抗能力的影响 |
6.2.6 与三环唑混用对HSA312 引发水稻ISR的影响 |
6.2.7 三环唑和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菌转录组的影响 |
6.2.8 稻瘟菌受生防菌和三环唑影响的WGCNA分析 |
6.2.9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HSA312和三环唑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
6.3.2 三环唑对HSA312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6.3.3 三环唑对HSA312拮抗能力的影响 |
6.3.4 三环唑对HSA312 水稻ISR的影响 |
6.3.5 三环唑和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菌基因转录组的影响 |
6.3.6 水稻稻瘟病菌受生防菌和三环唑影响的WGCNA分析 |
6.4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芽孢杆菌H158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的生防与相关机理 |
7.1.2 H158与QoI类杀菌剂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7.1.3 H158与戊唑醇混用在稻曲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7.1.4 链霉菌HSA312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生防作用与相关机理 |
7.1.5 HSA312与三环唑混用在稻瘟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3)《可持续的生物经济:绿色工业革命》(第八章、第九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2.1 About the Authors |
2.2 Contents of the Source Text |
2.3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Guidance |
3.1 An Introduction of Eugene Nida |
3.2 Eugene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Process |
4.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4.2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
4.2.1 Terminology |
4.2.2 Long and Complicated Sentences |
4.2.3 Language Style |
4.3 Translation Methods for Terminologies |
4.3.1 Literal Translation |
4.3.2 Free Translation |
4.4 Translation Methods for Long and Complicated Sentences |
4.4.1 Splitting |
4.4.2 Conversion |
4.4.3 Omission |
4.4.4 Amplification |
4.4.5 Repetition |
4.5 The Maintaining of the Language Style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Enlightenments and Experience |
5.2 Problems to Be Solved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ppendix Ⅱ Glossary |
Appendix Ⅲ Published Papers |
(4)某精制甘油生产废水特性及处理工艺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甘油生产废水处理研究现状 |
1.3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研究现状 |
1.3.1 化学法 |
1.3.2 生物法 |
1.3.3 组合工艺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精制甘油生产废水特性分析 |
2.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分析技术与方法 |
2.2 精制甘油废水来源及水质特性 |
2.2.1 精制甘油生产工艺流程 |
2.2.2 精制甘油废水来源及水质特性 |
2.3 综合生产废水水质特点 |
第三章 原处理工艺应用效果分析 |
3.1 废水处理站改造前工艺流程 |
3.1.1 改造前的废水处理工艺概述 |
3.2 原工艺应用效果 |
3.2.1 工艺改造前出水水质 |
3.2.2 污水排放标准 |
3.3 原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3.3.1 废水水质变化 |
3.3.2 预处理系统 |
3.3.3 厌氧处理系统 |
3.3.4 好氧处理系统 |
3.3.5 污泥处理系统 |
第四章 精制甘油生产废水工艺改造方案 |
4.1 改造原则 |
4.2 改造工程设计水量及进出水水质指标 |
4.3 改造思路 |
4.4 精制甘油生产油废水处理改造工艺的选择 |
4.4.1 预处理工艺改造 |
4.4.2 厌氧处理单元改造 |
4.4.3 好氧处理单元改造 |
4.4.4 污泥处理系统 |
4.5 改造后工艺流程及主要构筑物参数及设备说明 |
4.5.1 改造后废水处理工艺 |
4.5.2 主要构筑物参数及设备 |
第五章 气浮工艺优化试验 |
5.1 混凝药剂及复合药剂投加量对气浮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 |
5.1.1 单一混凝剂(PAC)投加量对混凝反应的影响 |
5.1.2 复合药剂投加量对混凝反应的影响 |
5.2 停留时间对气浮处理效果的影响 |
5.3 溶气压力对气浮处理效果的影响 |
5.4 回流比对气浮处理效果的影响 |
5.5 稳定性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厌氧罐运行效果及酸化恢复研究 |
6.1 厌氧罐的启动 |
6.1.1 污泥接种 |
6.1.2 环境条件 |
6.1.3 进料负荷方案 |
6.1.4 厌氧罐调试结果 |
6.2 厌氧罐运行效果 |
6.3 厌氧罐酸化及恢复措施 |
6.3.1 运行数据 |
6.3.2 厌氧罐酸化原因分析 |
6.3.3 恢复措施 |
6.3.4 恢复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二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研究 |
7.1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启动 |
7.1.2 启动方案 |
7.1.2 启动效果 |
7.2 溶解氧对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影响 |
7.2.1 溶解氧水平对一级接触氧化池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7.2.2 溶解氧水平对二级接触氧化池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改造后运行效果及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
8.1 改造后工艺处理效果 |
8.1.1 预处理单元效果分析 |
8.1.2 厌氧处理单元效果分析 |
8.1.3 好氧处理单元效果分析 |
8.1.4 深度处理单元效果分析 |
8.2 主要经济技术分析 |
第九章 结论和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5)中国生物农业三阶段效率测度及其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 |
1.1.2 耕地占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
1.1.3 农业面源污染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
1.1.4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孕育催生了生物农业 |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有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生物技术与生物产业 |
2.1.2 农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农业 |
2.1.3 生物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趋势及前景研究 |
2.2.2 农业技术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
2.2.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解研究 |
2.2.4 现代农业建设中各利益主体的博弈研究 |
2.2.5 农业生物产业实现路径与政策机制研究 |
2.2.6 文献评述 |
2.3 主要理论基础 |
2.3.1 产业融合理论 |
2.3.2 生产效率理论 |
2.3.3 技术创新理论 |
2.3.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生物农业发展动态与趋势 |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增长的现状与特征 |
3.1.1 农业发展速度和质量相对滞后 |
3.1.2 传统农业为主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 |
3.1.3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依然较低 |
3.2 国外生物农业发展动态及技术前景 |
3.2.1 以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育种产业发展迅速 |
3.2.2 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
3.2.3 生物兽药及疫苗对动物疫病的防控作用突出 |
3.2.4 生物饲料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
3.2.5 生物农药对现代农业的助推作用明显 |
3.3 中国生物农业发展概况及其面临的外部环境 |
3.3.1 生物育种企业实力和科技竞争力较弱 |
3.3.2 生物肥料推广应用难度依然较大 |
3.3.3 兽用生物制品整体处于产业化初期 |
3.3.4 生物饲料仍以技术和产品引进为主 |
3.3.5 生物农药难以与化学农药相抗衡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生物农业生产效率测度与评价模型构建 |
4.1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与方法 |
4.1.1 基本原理 |
4.1.2 基本模型 |
4.1.3 优点与局限性 |
4.2 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与方法 |
4.2.1 基本原理 |
4.2.2 基本模型 |
4.2.3 优点与局限性 |
4.3 三阶段DEA模型与方法 |
4.3.1 基本原理 |
4.3.2 具体步骤 |
4.3.3 主要优点 |
4.4 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
4.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4.2 变量选择与研究假设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生物农业技术效率测度与分析 |
5.1 基于原始投入产出数据的BCC模型估计 |
5.1.1 投入调整前的总体效率分析 |
5.1.2 投入调整前的规模报酬统计 |
5.1.3 投入调整前的冗余变量分析 |
5.2 影响技术效率的环境变量及投入变量调整 |
5.2.1 投入冗余变量的SFA回归估计 |
5.2.2 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
5.2.3 原始投入数据的调整 |
5.3 对投入变量进行调整后的BCC模型分析 |
5.3.1 生物农业真实技术效率的总体特征 |
5.3.2 生物农业真实技术效率的时序特征 |
5.3.3 投入调整后的规模报酬统计 |
5.3.4 不同类型生物农业技术效率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生物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解 |
6.1 基于原始投入产出数据的Malmquist指数分析 |
6.1.1 投入调整前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 |
6.1.2 投入调整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序特征 |
6.1.3 投入调整前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方式 |
6.1.4 投入调整前全要素生产率的行业差异 |
6.1.5 投入调整前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
6.2 对投入变量进行调整后的Malmquist指数分析 |
6.2.1 投入调整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 |
6.2.2 投入调整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序特征 |
6.2.3 投入调整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方式 |
6.2.4 投入调整后全要素生产率的行业差异 |
6.2.5 投入调整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
6.3 本章小结 |
7 效率视角下中国生物农业的提升路径分析 |
7.1 生物农业路径提升的前提条件 |
7.1.1 政府补贴政策持续稳定 |
7.1.2 企业研发投入风险可控 |
7.1.3 农户种植收益相对乐观 |
7.1.4 消费者接受程度较好 |
7.2 不同效率组合下生物农业的提升路径 |
7.2.1 单向突破式提升路径 |
7.2.2 渐进式提升路径 |
7.2.3 跳跃式提升路径 |
7.3 不同行业类别下生物农业的提升路径 |
7.3.1 生物育种以保护培育优良品种为核心 |
7.3.2 强化生物兽药及疫苗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 |
7.3.3 推进生物农药产品多元化和规模化发展 |
7.3.4 以产品提升拓展生物肥料市场需求 |
7.3.5 以资源整合突破生物饲料关键核心技术 |
7.4 政府对生物农业监管与激励方式的选择 |
7.4.1 监管机制下的相应策略 |
7.4.2 激励机制下的相应策略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8.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车用生物燃料技术研发决策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研发决策内涵方面的研究 |
1.2.2 研发决策的方法与工具方面的研究 |
1.2.3 研发决策具体应用方面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车用生物燃料技术概况及研发现状 |
2.1 对车用生物燃料概念的界定 |
2.2 车用生物燃料的分类 |
2.2.1 品种分类法 |
2.2.2 阶段分类法 |
2.3 车用生物燃料的技术特点 |
2.4 车用生物燃料技术的发展现状 |
2.5 车用生物燃料技术的主要问题 |
第3章 车用生物燃料技术研发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
3.1 政治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国际趋势影响因素 |
3.1.2 国内政策影响因素 |
3.1.3 能源安全影响因素 |
3.1.4 产业发展规划影响因素 |
3.2 社会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就业影响因素 |
3.2.2 人力资源影响因素 |
3.2.3 粮食安全影响因素 |
3.2.4 环保意识影响因素 |
3.2.5 需求条件影响因素 |
3.3 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经济结构转型影响因素 |
3.3.2 资金扶持影响因素 |
3.3.3 成本影响因素 |
3.3.4 融资影响因素 |
3.3.5 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
3.3.6 企业及产品影响因素 |
3.3.7 相关及支持产业影响因素 |
3.3.8 替代品影响因素 |
3.4 技术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技术水平影响因素 |
3.4.2 技术壁垒影响因素 |
3.4.3 技术工艺影响因素 |
3.4.4 研发风险影响因素 |
3.5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3.5.1 资源与环境现状影响因素 |
3.5.2 节能减排影响因素 |
3.5.3 土地影响因素 |
3.5.4 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 |
3.6 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
第4章 车用生物燃料技术研发决策评价体系 |
4.1 研发决策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构建思路 |
4.2 车用生物燃料技术的生产路径 |
4.3 研发决策方法在车用生物燃料的应用 |
4.3.1 产业技术路线图 |
4.3.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4.3.3 神经网络评价法 |
4.3.4 生命周期评价法 |
第5章 车用生物燃料技术研发决策效果评估 |
5.1 车用生物燃料技术研发决策优化方案的设计 |
5.2 车用生物燃料技术产业链分析 |
5.3 车用生物燃料技术研发决策优化方案的保障措施 |
5.3.1 政府的保障措施 |
5.3.2 企业的保障措施 |
5.3.3 金融机构的保障措施 |
5.3.4 市场的保障措施 |
5.3.5 高校的保障措施 |
第6章 车用生物燃料技术研发决策评价的实例分析 |
6.1 T 集团概况 |
6.2 T 集团生物燃料研发体系 |
6.3 T 集团生物燃料研发模式调查与评价 |
6.4 T 集团生物燃料研发模式发展方向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基础和发展实践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循环经济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循环经济研究现状 |
二、国内循环经济研究现状 |
三、循环经济研究展望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研究意义和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基础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循环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一、循环经济的由来 |
二、循环经济发展历程 |
三、循环经济基本概念 |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一、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框架 |
二、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
三、循环经济基本原则 |
四、循环经济基本方法 |
第三章 发展循环经济驱动力分析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资源环境分析与评价 |
一、自然资源的强约束性迫切要求发展循环经济 |
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酷现实要求发展循环经济 |
第三节 科学技术分析与评价 |
一、末端治理模式的局限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推力 |
二、环境无害化技术的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拉力 |
第四节 政策支撑体系分析与评价 |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鼓励性政策 |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性政策 |
第五节 社会公众参与分析与评价 |
一、公众参与是推动企业向循环经济转变的“推动器” |
二、公众参与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环节 |
三、公众参与是对循环经济的有力促进 |
第四章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指标体系 |
第一节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
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概述 |
二、循环经济系统分析 |
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第二节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设计 |
一、循环经济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
二、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
三、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五章 吉林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
第一节 吉林省发展循环经济系统诊断 |
一、资源环境状况分析 |
二、环境状况分析 |
三 、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
四、发展循环经济的机遇与不利因素分析 |
第二节 吉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竞争力综合评价 |
一、吉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二、吉林省区域生态经济竞争力综合评价 |
三、吉林省环境与经济互动机制研究 |
第三节 吉林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二、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 |
三、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布局 |
第四节 吉林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措施 |
一、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 |
二、突出重点产业 |
三、全面推进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 |
四、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和政策体系 |
五、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行政保障机制 |
六、强化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和技术支撑 |
第六章 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在吉林省的实践 |
第一节 四平市循环经济示范区发展模式 |
一、企业层面产业链建设 |
二、区域层面产业链建设 |
三、社会层面产业链建设 |
第二节 吉林经济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一、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布局 |
二、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循环模式 |
第三节 吉林燃料乙醇系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一、吉林燃料乙醇系统功能分析 |
二、吉林燃料乙醇系统循环发展模式定量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绿色经济理论与云南中华生物谷创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论文结构 |
三、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云南中华生物谷的范畴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中华生物谷的技术范畴 |
二、中华生物谷的产业范畴 |
三、中华生物谷的区域范畴 |
第二节 中华生物谷的理论基础 |
一、新经济与循环经济、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的刍议 |
二、绿色经济的理论由来与内涵 |
第三节 全球发展生物产业的趋势述评 |
一、概述 |
二、欧盟国家积极促进生物产业的发展 |
第一章 小结 |
第二章 云南建设中华生物谷的现实条件 |
第一节 中华生物谷建设的现实基础 |
一、云南省在中国的生物自然资源中独占鳌头 |
二、云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 |
三、云南省有着全国较好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 |
四、云南省还有着生物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 |
第二节 中华生物谷与云南省的绿色经济强省目标的实现 |
一、中华生物谷带动着云南省的农业发展 |
二、中华生物谷促进云南的制造业的发展 |
三、中华生物谷促进着第三产业的发展 |
四、中华生物谷促进其它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
第二章 小结 |
第三章 云南中华生物谷的要素集聚和空间结构 |
第一节 云南中华生物谷的空间要素集聚 |
一、中华生物谷是人才密集的区域 |
二、中华生物谷是技术密集的区域 |
三、中华生物谷是资金密集的区域 |
四、信息要素的充分聚集 |
五、交通运输——发展“软肋”的改善 |
第二节 中华生物谷的空间结构 |
一、生物学家纵论中华生物谷的空间结构 |
二、云南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绘制的中华生物谷蓝图 |
三、笔者设想的中华生物谷的空间结构 |
第三章 小结 |
第四章 云南中华生物谷的产业设置 |
第一节 生命科学园 |
一、生命科学园要抢占先机 |
二、生命科学园要重点研究和开发生物信息产业 |
三、生命科学园要大力研究和开发蛋白质工程产业 |
四、积极开拓细胞工程的研究和开发 |
第二节 生物医药产业园 |
一、云南“白药”等医学曾风靡亚洲 |
二、大力建设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 |
三、大力发展生物制药产业 |
第三节 生物化工产业园 |
一、优先发展生物信息产业 |
二、重点发挥云南特有的优势,大力发展生物精细化工产业 |
三、积极拓展生物酶工程 |
四、继续发展生物化工中其它的高附加值产业 |
第四节 生物能源产业园——“绿金”代替“黑金” |
第五节 中华生物谷的其它产业设置 |
一、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 |
二、保健食品园的研究与开发 |
三、生物环保技术产业园 |
四、花卉产业园 |
五、新世纪安全型与保健型烟草产业园 |
六、生物发酵工程产业园的建设 |
第四章 小结 |
第五章 云南中华生物谷的微观基础 |
第一节 企业的人力资源 |
第二节 企业的资本投资 |
第三节 资本运营 |
一、资本筹集的运营 |
二、投资决策和资本投入 |
三、资本运动与增值 |
第四节 技术创新 |
一、生物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
二、技术含量因素 |
第五节 管理创新 |
第五章 小结 |
第六章 云南中华生物谷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行业管理制度创新和政府管理创新 |
一、行业管理制度创新 |
二、政府管理制度创新 |
第二节 的功能要素——运行机制 |
一、中华生物谷的管理、协调机制 |
二、中华生物谷投资公司 |
三、中华生物谷科学技术创新机制 |
四、中华生物谷的投融资机制 |
五、中华生物谷的绿色营销机制 |
六、服务体系建设 |
第六章 小结 |
第七章 云南中华生物谷与对外开放 |
第一节 中华生物谷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中华生物谷对国内的开放 |
第三节 中华生物谷对国际的开放 |
一、中华生物谷向国际开放的环境与发展战略 |
二、中华生物谷走向整个亚洲 |
三、中华生物谷面向欧、美开放 |
第七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化工(论文参考文献)
- [1]稻用生物与化学组合增效杀菌剂的研发和相关机制研究[D]. 刘连盟.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可持续的生物经济:绿色工业革命》(第八章、第九章)翻译实践报告[D]. 侯桂英.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4]某精制甘油生产废水特性及处理工艺改造研究[D]. 许芳芳.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5]中国生物农业三阶段效率测度及其提升路径研究[D]. 季凯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15(12)
- [6]车用生物燃料技术研发决策评价研究[D]. 张经然. 武汉理工大学, 2014(04)
- [7]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基础和发展实践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D]. 李昕. 吉林大学, 2007(04)
- [8]绿色经济理论与云南中华生物谷创建[D]. 赵斌. 四川大学, 2006(03)
- [9]新世纪蓬勃发展的生物化学品工业[J]. 戎志梅. 化工中间体, 2003(05)
- [10]新世纪蓬勃发展的生物化学品工业[J]. 戎志梅. 化工中间体网刊, 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