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市产业结构的地区聚类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剑,栾朔琛,梁泽,姜宝[1](2021)在《中国海洋经济工业化进程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构建海洋经济工业化指标(OEIPI),从海洋经济工业化的五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进而,运用聚类分析研究沿海各省海洋经济工业化进程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天津市与上海市的海洋经济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早,分别处于海洋经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与后期阶段;除广西壮族自治区与海南省,中国沿海地区均进入海洋经济工业化初期阶段,但是进程相对缓慢;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工业化发展特征与趋势具有空间异质性。最后,针对中国沿海各省海洋经济工业化发展实际与特征,提出有区域特色的海洋经济工业化发展建议。
汪惠青[2](2020)在《大气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及投融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位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目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已步入科学化和精细化阶段,各项政策措施正在积极推进,但由于我国存在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交通运输结构不合理等现实情况,导致出现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排放强度高、治理资金不足等问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在此背景下,建立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不仅能够协调大气污染治理各参与方的利益,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效率,而且有利于发挥金融手段对市场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长足发展。由于大气污染的成因复杂,且具有明显的跨区域流动性,相对于生态补偿的传统领域(流域、土壤、森林等)而言,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对区域间的协同合作要求更高,是生态补偿的难点领域,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均较少。基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了深入的阐述和部署,强调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因此,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对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重点要解决“谁补偿谁”“补偿标准”和“资金来源”这三个关键问题。“谁补偿谁”回答的是生态补偿主体的问题,即在大气污染难以界定责任方和受益方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确定生态补偿的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充分考虑了不同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工业化发展路径中存在的差异性,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我国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按照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为5类,为确定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提供依据。以期在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目标的同时,最大限度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涉及到生态补偿金额的计算和分配。对大气污染进行生态补偿的关键是要明确受偿主体为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的共同目标,替补偿主体承担的额外治理任务,及其付出的社会经济成本。本文从大气污染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通过构建PSTR模型,分析处于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城市进行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成本。从大气污染的扩散范围和程度出发,以京津冀及周边“26+2”城市为例,构建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建立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协同治理圈”的合理性;构建污染物衰退模型,对大气污染的扩散程度进行核算,为计算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依据。“资金来源”是生态补偿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对资金供需的调节作用,通过完善大气污染治理投融资机制,为社会资金参与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渠道,在解决大气污染治理融资需求的同时,也能满足社会资金对相关绿色项目的投资需求。本文从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的投融资特征、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大气污染治理的金融工具和资金来源等角度出发,对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融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基于相关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本文从促进生态补偿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拓展市场化、多元化补偿途径,健全大气污染治理投融资机制,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董福好[3](2020)在《地区间税源质量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处在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的攻关期,“降税减费”政策契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既减轻了企业税负,又能调节产业动能转换,但对地方政府的税收稳定增长提出挑战。面对税收压力,政府一方面需做大税基,另一方面则需要提高税源质量,从具备税源优势的行业中找到破解之法,促进产业与税源的高质量发展,保障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增长。基于此,本文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按标准分类,并选取经济指标、产业数据、税收数据,对地区内外的产业结构、税源结构、行业税收进行比较分析,并从税收负担率、税收弹性、税收协调系数角度分析税源质量,利用因子分析得出税源质量综合指标,提出地区外部、地区内部提升税源质量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从理论说明产业与税源之间的关系:产业决定税源,税源影响产业。并分析产业与税源的作用机制,具体化税源质量及衡量标准。其次,采用聚类分析,对我国31个地区按经济发展、居民生活与福利三个层次,分为发达地区、福利地区、经济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然后从产业结构、税源结构、行业总税收、具体行业税收贡献的变动中分析各类地区内外结构变动与税收增长的差异性,探寻差异性的成因。发现我国税源质量的提升面临以下难题:一是地区内外产业结构与税源结构存在背离,税源发展不协调;二是税收增长乏力,税源后续动力不足;三是产业发展受制,税源增长动力不足;四是传统行业发展滞后,新兴支柱税源有待培育。为解决地区间税源质量难题,选取税收负担率、税收弹性、税收协调系数作为税源质量指标,比较分析地区间产业内部的税源质量,发现:各类地区的制造业都具备税源优势,批发零售业具备税源维稳优势,房地产业的兴起为税源质量提升提出可能性。为进一步研究地区内部税源质量优化路径,采用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方法,从税收指标、税源质量、税源增长潜力三个角度,计算综合税源质量指标,找出税源质量最佳的地区,为地区内外提升税源质量提供发展方向。最后,从地区外部、内部,分别提出优化税源质量的可行路径。地区外部在长期发展中,应不断向一类地区靠近,包括:协调产业与税源的结构差异,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税源结构的“三二一”模式;发挥地区优势,确立适配性的主体税收,保证税收的稳定增长;推进一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增加税源基础。地区内部在短期内,则应不断向各类地区中,税源质量最佳的地区靠近:经济发展中的二类、四类地区应创新驱动,稳固二产业税源优势;经济发达的一类、三类地区应大力发展三产业,涵养三产业的支柱税源;各类地区以税源质量最佳地区为目标,充分发挥行业税源优势。只有产业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地区内外共同提升税源质量,才能实现税收稳步增长,进而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侯翔[4](2020)在《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历时性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制度背景下以实现晋升为主要动机的持续性地方政府竞争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题,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政府竞争的理念和手段也必须做出适应性调整。如何发挥地方政府竞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成为当前管理学、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地方政府竞争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分析框架,从多维视角分析政治和经济竞争背后的作用机理,揭示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表现形式和传导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行为模式和策略特征,即构建反映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广义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分析2000-2016年期间地方政府“政绩性竞争”、“公共性竞争”、“显性竞争”、“隐性竞争”、“自主性竞争”、“依赖性竞争”等不同竞争模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适度的地方政府竞争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过度的地方政府竞争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本分析时段内,总体上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促进了本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并且其空间溢出效应也促进了其他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证实了我国地方政府竞争已逐步从竞争转向竞合的良性发展状态。本文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探索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因和改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提供了定性、定量上的分析依据,在以下方面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其一,建立了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初步理清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其二,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较深入地刻画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地方政府竞争的内涵和表征,结合学界和政府已有成果,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地方政府竞争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全局主成分分析模型应用到我国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地方政府竞争评价中去。其三,引入三类空间权重矩阵(地理相邻、人均产出、外商直接投资)以识别我国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特征,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定量测算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影响。
邵鹏博[5](2020)在《我国产业升级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以及因市场国际化而引起的激烈竞争的影响,世界各个国家不断通过科学技术创新以及优化产业结构来提升各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跟随世界的发展潮流,我国也开始实施产业升级战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的不断发展,产业升级对自主创新的经济效应也逐渐开始显现,产业结构升级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从现有文献看,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视角主要聚焦于自主创新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而本文则探讨产业结构升级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阐述了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接着,为了更好的探究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自主创新能力产生的影响,根据我国各省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进而利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区域划分。聚类分析结果将我国31个省份划分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三大经济区域。然后,根据区域划分的结果,以2004-2018年我国30个省份以及三大经济区域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全国及各区域产业升级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进而采用替换变量法对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升级能够显着促进国家和各个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且对全国来说向第三产业转移的产业升级更能显着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2)无论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的产业升级过程都能够显着促进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但由于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产业升级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性;(3)高等教育水平、开放程度、外商投资水平、R&D投入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性。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对我国及各区域产业升级路径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以下建议:(1)以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而促进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2)当地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选择适合当地的产业升级战略。(3)我国应特别重视产业升级的自主创新效应,为大力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优越的条件、制定有利的政策、完善相应的法律、营造良好的氛围。
许茂玲[6](2019)在《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转移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以来国内区域经济学家及相关领域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推进产业有序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家主席习近平(2017)提出要强化措施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产业转移的主体包括产业移出方和承接方,西部地区作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正确认识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高低有利于西部地区各省份抓住机遇,有效引入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使自身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本文以测度西部地区(除西藏外)11个省(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为核心,进而探讨如何利用各地区的承接优势,精确打造承接平台和载体,推动西部地区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首先,整理分析了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研究成果及理论,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其次,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GDP、吸收内外资规模等为参考指标,对比分析了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再次,借助IBM SPSS Statistics,运用因子分析法,选择了25项指标对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不同省份承接产业转移四项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得分及排序,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将西部地区分为三类地区,分别是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强的地区、弱的地区和最弱的地区;最后对三类地区分别提出了完善、增强和建设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针对性建议。
赖声裕智[7](2019)在《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绿色发展竞争力评价》文中认为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其流域广泛,横跨中国西部、中部、东部,形成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长江经济带。改革开放已经持续了四十年,长江经济带也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深水区,但是近些年长江经济带沿岸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当前长江经济带急需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摈弃传统经济发展思想,将绿色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长江经济带近些年生态环境修复问题也受到了政府的重点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开展了两次座谈会。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对实现两个“一百年”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有着重大的意义。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作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核心力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绿色发展竞争力,测算研究近几年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绿色发展竞争力变化及差异,提出针对性建议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绿色发展的内涵研究,结合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人文、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禀赋的差异,围绕“社会-经济-生态”三大绿色发展竞争力子系统,构建了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绿色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依据2012年-2016年五年的各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统计年鉴数据计算。不同于前人学者测算竞争力使用的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评价方法,本文创新性地引入生态学中的测算生态位适宜度方法评估竞争力。经过测算之后,运用了聚类分析,按照绿色经济、绿色环境承载以及绿色意识竞争力得分将长江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分成了四类。第一类城市包括上海市,第二类城市包括南京市、杭州市以及重庆市,第三类城市包括昆明市、贵阳市、南昌市以及合肥市,第四类城市包括成都市、长沙市以及武汉市。本文发现:(1)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绿色发展竞争力具有地区差异化现象。(2)东部地区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产业结构布局较为合理,绿色发展竞争力较强,经济社会环境三者较为协调。(3)中部地区省会城市武汉市、长沙市以及南昌市在绿色发展竞争力对比中处于中间位置,已经开始逐渐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绿色发展方向迈进。(4)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成都市、重庆市昆明市以及贵阳市经济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在过去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上偏向高消耗、高排放、低收益的产业,以损失自然环境的代价换取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加上自身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禀赋,绿色发展竞争力逐年增强。对此本文根据测算结果给出的建议是:(1)经济层面,“腾笼换鸟”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产能;发展长江上游地区金融市场,发挥金融对实业的促进作用。(2)社会层面,政府转变角色,做好绿色发展市场经济体制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管者。(3)生态层面,建立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生态保障机制。
郑子兰[8](2019)在《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购物中心在房地产领域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然而,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转变和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已投入运营的购物中心部分出现空置率过高、资源浪费等问题,使得购物中心的运营效益问题逐渐凸显。基于购物中心的概念,本文界定了购物中心的运营效益。首先,本文对国内外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采用销售利润、租售价格、企业品牌、就业机会、居民生活等12项指标,构建了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评价体系。然后,分析研究区域重庆的购物中心的发展历程、现状与问题,选取其中52个购物中心为研究对象,采用AHP-熵权法得到各指标权重(经济0.6491,社会0.2790,环境0.0719),运用TOPSIS评价排序,结果显示时代天街、万象城、时代广场等购物中心名列前三,金鹰财富中心、财信广场、盈嘉中心位居末位,购物中心运营效益存在较大差异,并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将购物中心分为领先型、不均衡型、居中型、落后型四类。接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研究,选取影响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因素主要为社会与经济因素、区位因素、建筑因素和运营因素四大类别共计18个,以市场调研获得数据为基础,使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居民消费水平、购物氛围、人口状况等因素对购物中心运营效益影响较大且为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入口数量、新供给量等为负向影响。最后,本文根据前面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对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提升提出了建议。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市场调研法、定性与定量结合等研究方法,构建了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以重庆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探索了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影响因素,为政府进行宏观土地规划和相关管理条款的制定提供借鉴,也为企业有针对性地调整自身的购物中心运营情况提供参考。
任思达[9](2019)在《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近10%的增长速度,被称之为“中国奇迹”。其中,矿产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地区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十三五规划纲要》表明,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长期以依靠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使我们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资源环境的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和资源环境联系最为密切的矿业,更是以巨大的资源消耗为代价推动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总量持续上升、对外依存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过低以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已逐步显现。面对传统的矿业发展方式已无法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应对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对矿业行业进行转型升级,从根本上实现绿色发展,已是当前矿业经济发展所将面临的首要担当。然而,随着有关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探讨逐渐进入众人的视线,针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研究,仍更多的集中于国家尺度或者某地区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缺乏矿业发展问题时空分布特征的探讨,且随着对绿色发展理念认识的不断完善,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因此,有必要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十三五”时期矿业绿色发展新内涵的基础上,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在完善矿业在地理空间视角实证研究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为各地区矿业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以及外部性理论,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状况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脱钩分析模型、协整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明确了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现状;并针对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现状,结合绿色矿业发展的新内涵,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此量化分析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多种模式以及相关路径,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各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从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历程与区域分布特征来看,时间维度上,中国矿业经济经历了调整准备阶段、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阶段、环境治理与保护阶段、绿色开采及绿色矿山阶段以及绿色矿业阶段五个阶段。空间维度上,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空间分布特征明显,西部地区在资源储量方面优势突出,地质勘查投入高,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矿业环境恢复治理水平有待提高;东部地区资源总储量相对较少,但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好,矿业发展稳健有序,大中型矿企占比相对较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良好;中部地区在地质勘查投入金额低于西部地区,但同样存在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矿业发展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等问题;东北地区矿业发展相对成熟,经济效益较高,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高,但历史遗留地质环境问题突出,传统矿业有待进一步转型升级。(2)从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质量来看,矿业经济的发展对整体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较大,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逐年增强,但对整体的就业影响相对较弱,能源消费压力日益加大,个别行业的能耗仍然较高,仍需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综合利用效率。(3)基于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新内涵,从经济、环境、政策、技术、产业、社会六个方面出发,通过研究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所构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005-2015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研究期间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在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四个区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作为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其矿业绿色发展水平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相比之下,东北部、中部次之,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较差。(4)基于所构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针对不同类别地区矿业绿色发展程度水平,提出了“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政策引导型”、“产业、政策驱动型”、“技术、产业支撑型”和“环保优先型”五种不同类型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其中,“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发展模式包含北京、江苏、山东、广东、天津、上海和浙江7个省市;“政策引导型”包含河北、吉林、黑龙江、重庆、甘肃、青海、宁夏7个省市;“产业、政策驱动”型包含山西和内蒙2个省份;“技术、产业支撑型”包含14个省份;“环保优先型”仅包含西藏1个省份。(5)针对五种不同类型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结合31个省市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特征,明确各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基本形势及存在问题,从而提出了不同类型下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路径。其中,“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发展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利用技术优势,以科技创新带动矿业转型,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生态环境改善;(2)提高大中型矿业企业占比,加强矿种差别化管理,科学调减矿山数量,合理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推进矿业结构调整优化;(3)加大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力度,全面推进矿业绿色发展;(4)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以上海为首,发挥上海、浙江和广东三个省市的示范引领作用。“政策引导型”发展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为矿业绿色发展提供保障;(2)提高技术水平,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促进矿业转型升级;(3)化解过剩产能,调整矿业结构,推进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矿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推进矿业绿色发展;(5)调整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推进资源开发收益共享,服务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的发展路径为:(1)加强政策引导,挖掘新的矿业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向多元化转变;(2)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落实选冶加工和矿业开发“走出去”;(3)降低资源的消耗水平,提高矿业的技术水平;(4)在产业结构转变,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上,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则根据所包含省份情况,分为“中庸组”、“潜力组”和“劣势组”进行讨论。针对“中庸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突显发展优势;(2)保持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转型;(3)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落实优惠政策。针对“潜力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发挥各省特色,挖掘矿业发展潜力;(2)完善矿业发展相关政策,引导支持矿业绿色发展。针对“劣势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加强技术研究,发挥资源优势,提升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2)利用区位优势,依托国家政策,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相对之下,“环保优先型”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因地制宜,因矿制宜,使资源环境优势带动全局发展;(2)弥补技术、产业、社会方面的短板,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万竹馨[10](2018)在《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与动力的转变,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已为创新驱动的经济,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区域创新能力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源泉。目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深入实施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双创”社会是国家的战略目标。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整体发展非常重要的方面,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相关程度、协调程度会直接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区域创新能为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又由于重庆市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政治地位,其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部署,所以,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作用机理是怎么样的?重庆市38个区县的区域创新能力相比较,现实情况是怎样的,有哪些差异,可以如何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与差异又是怎么,提升路径何在?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程度如何,能否更为协调?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对于提高重庆市、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区域创新能力和实现创新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存在重大意义。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和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分析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互动及耦合作用机理,结合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依据系统性、可操作性以及可比性等原则,构建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客观地找到公共因子,带入截面数据测算当年各区县的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排序和分区域板块比较,借助软件使空间分布可视化,然后,根据因子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进一步分析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原因,明确各类别的优劣势,并提出缩小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措施,而后,构建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模型,设定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类型划分标准,最后,改造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指数,代入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重庆市的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分析得到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意义,匹配重庆市各区县的耦合协调发展类型,总结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的变化与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区域创新能力方面。通过分析重庆市2011年至2015年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与创新环境,发现,第一,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以企业为主,达到了七成的比重;第二,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整体上基本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第三,都市经济发达圈、渝西经济走廊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间的创新现状相比,差距悬殊。例如,研发人员。尽管各区域的研发人员在数量上每年都有所增加,但是研发人员主要集中在都市经济发达圈,占比超过七成。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呈现“中心-外围”的格局,以都市经济发达圈和涪陵区为中心,区域创新能力从强向外扩散衰减,万州、黔江特殊,分别是渝东北地区、渝东南地区的强区,可作为效仿对象。(2)经济发展水平方面。重庆市经济发展总量规模在不断扩大,经济发展结构在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质量正在逐步提高,城乡二元差距在缩小,但重庆各区县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大致相同,仍以都市经济发达圈和涪陵区为中心,渝西经济走廊以永川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为首,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以涪陵和万州区为首。都市经济发达圈经济发展的方式是多样的,而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分类情况较简单。(3)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方面。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更大。高经济发展水平能使区域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但往往是以牺牲经济发展的方式,低经济发展水平时即使原处于高区域创新能力也会随着时间降低为低区域创新能力,而处于“高区域创新能力,高经济发展水平”象限和“低区域创新能力,低经济发展水平”象限的区县则不易发生变动。由此重庆市区县间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在短期内是很难消除的。(4)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方面。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平均在0.98以上,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很大影响程度很深。但就耦合协调度而言,区域间跨度大、区域差异较大,耦合协调等级与类型丰富。总体而言,重庆市都市经济圈的耦合协调度优于渝西经济走廊,渝西经济走廊优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重庆市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是高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区域创新能力较经济发展是滞后的。并存在如下规律,1.处于协调发展临界区的区县,往往是经济创新双低的同步型,应当通过加强创新投入或经济发展,将其从经济创新同步型转为经济发展滞后型或创新能力滞后型,以促进发展;2.处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创新能力耦合协调等级较低水平、中间水平与较高水平的区县,通常是经济的发展快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应当将其从创新滞后型逐步转为经济创新同步型,这样可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区域创新能力,缩小经济与创新间的差距;3.当区县是高水平协调发展与优质协调发展时,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创新能力双高,经济与创新相融合,无法确定是经济创新同步、经济发展滞后还是创新能力滞后类型更为有效。
二、重庆市产业结构的地区聚类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市产业结构的地区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海洋经济工业化进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三海洋经济工业化综合评价 |
(一)海洋经济工业化评价体系 |
(二)海洋经济工业化综合评价值 |
四海洋经济工业化综合评价结果 |
(一)海洋经济工业化阶段性分析 |
(二)海洋经济工业化空间异质性分析 |
五海洋经济工业化聚类分析 |
六结语 |
(2)大气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及投融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评述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概述 |
2.1 大气污染治理的实践经验 |
2.1.1 国外实践 |
2.1.2 国内实践 |
2.2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发展现状 |
2.2.1 生态补偿理论的阶段发展特征 |
2.2.2 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探索 |
2.2.3 建立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
2.3 建立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 |
2.3.1 关键问题之一:谁补偿谁 |
2.3.2 关键问题之二:补偿标准 |
2.3.3 关键问题之三:资金来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谁补偿谁:协调大气污染治理与工业化进程 |
3.1 工业化进程下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 |
3.2 我国城市工业化进程的聚类分析——以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 |
3.2.1 城市的工业化进程与分类 |
3.2.2 K-means聚类算法 |
3.2.3 指标构建与数据来源 |
3.2.4 聚类结果与Z检验 |
3.3 我国城市工业化进程的空间分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补偿标准之一:厘清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成本 |
4.1 大气污染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
4.2 不同工业化阶段下大气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基于PSTR模型 |
4.2.1 模型介绍 |
4.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 实证分析 |
4.3.1 描述性检验 |
4.3.2 模型设定检验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补偿标准之二:核算大气污染的扩散范围与程度 |
5.1 大气污染的空间相关性 |
5.1.1 大气污染的空间聚集与跨区域传输 |
5.1.2 大气污染与城市类型的空间分布分析 |
5.2 生态补偿“协同治理圈”的构建——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例 |
5.2.1 空间自相关模型 |
5.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3 结果分析 |
5.3 大气污染的空间溢出性 |
5.4 大气污染空间溢出的核算——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例 |
5.4.1 污染衰退模型 |
5.4.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4.3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资金来源:拓宽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融资渠道 |
6.1 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的投融资特征 |
6.2 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和金融支持 |
6.2.1 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和金融政策 |
6.2.2 大气污染治理的金融工具 |
6.2.3 大气污染治理的资金来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 |
7.1 促进生态补偿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 |
7.2 拓展市场化、多元化的补偿途径 |
7.3 健全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融资机制 |
7.4 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制度体系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城市工业化进程分类 |
附录 B 国民经济行业合并分类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地区间税源质量评价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三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税源与税源结构定义 |
二、产业及产业结构定义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产业决定税源 |
二、税源影响产业 |
三、产业与税源的作用机制 |
第三节 税源质量及衡量标准 |
一、税源质量 |
二、税源质量衡量标准 |
第三章 地区间税源结构与税收增长分析 |
第一节 基于聚类分析的地区分类 |
一、地区分类指标体系 |
二、地区分类 |
第二节 地区间税源结构及税收差异 |
一、地区间的产业结构与税源结构情况 |
二、地区间税收增长变动 |
三、地区间各行业税收贡献变动 |
第三节 问题与成因分析 |
一、产业结构与税源结构背离 |
二、税源后续增长乏力 |
三、产业税源增长动力不足 |
四、新兴支柱税源有待培育 |
第四章 地区间税源质量评价分析 |
第一节 税源质量系数评价 |
一、样本选择与税源质量系数 |
二、地区间税源质量分析 |
第二节 地区间税源综合质量评价 |
一、地区间税源综合质量评价分析方法 |
二、相关指标选取 |
三、税源综合质量评价 |
第五章 地区间税源质量优化路径 |
第一节 地区外部税源质量的优化路径 |
一、协调产业与税源的结构差异性 |
二、推进行业税收的稳定增长 |
三、推动一产业现代化 |
第二节 地区内部税源质量的优化路径 |
一、创新驱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二产业税源优势 |
二、涵养经济发达地区的三产业支柱税源 |
三、发挥地区间的行业税源优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4)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框架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地方政府竞争的研究 |
2.1.1 地方政府竞争理论 |
2.1.2 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 |
2.2 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
2.2.1 政策沿革及发展历程 |
2.2.2 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界定 |
2.2.3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
2.3 关于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研究 |
2.3.1 五大发展理念 |
2.3.2 产业升级和“效率” |
2.4 小结:研究现状评论 |
第三章 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 |
3.1 基本概念 |
3.1.1 经济高质量发展界定 |
3.1.2 地方政府竞争界定 |
3.2 作用特征 |
3.3 影响机理:基于不同竞争方式的分析 |
3.3.1 支出竞争 |
3.3.2 税收竞争 |
3.3.3 晋升竞争 |
3.4 影响机理:基于生产要素层面的分析 |
3.4.1 区域异质性 |
3.4.2 流动性 |
3.4.3 外部性 |
3.5 数理模型演绎 |
3.6 小结 |
第四章 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事实描述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4.1.1 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
4.1.2 地方政府竞争指标体系 |
4.2 方法论和数据来源 |
4.3 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地方政府竞争评价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测度步骤 |
4.4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描述 |
4.5 地方政府竞争评价结果呈现 |
4.6 小结 |
第五章 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5.1.1 模型构建 |
5.1.2 数据来源 |
5.2 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分析 |
5.2.1 基准回归 |
5.2.2 稳健性检验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 |
6.1 基本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我国产业升级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结构与创新之处 |
1.3.1 论文的结构 |
1.3.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自主创新的已有研究 |
2.1.1 技术创新理论 |
2.1.2 自主创新理论 |
2.2 关于产业升级的已有研究 |
2.2.1 产业升级含义 |
2.2.2 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因素 |
2.3 产业升级对自主创新的影响 |
第三章 产业升级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 |
3.1 产业升级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微观影响机制 |
3.2 产业升级对自主创新能力的中观影响机制 |
3.3 产业升级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宏观影响机制 |
第四章 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区域划分 |
4.1 省际区域划分的方法及特点 |
4.2 地区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1 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
4.2.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3 基于聚类分析的区域划分以及不同划分方法的比较 |
第五章 产业升级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
5.1 指标选取与模型建立 |
5.1.1 变量确定及计量方法 |
5.1.2 Panel Data模型相关理论 |
5.1.3 模型建立 |
5.2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
5.2.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2.2 全国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
5.2.3 三大区域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
5.2.4 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2.1 关于产业转移是否发生 |
1.2.2 关于产业转移的次序 |
1.2.3 关于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 |
1.2.4 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产业承接能力的理论分析 |
2.1 产业转移理论 |
2.1.1 现有的产业转移理论 |
2.1.2 产业转移的动因 |
2.2 产业承接能力分析 |
2.2.1 地区产业承接能力界定 |
2.2.2 影响产业承接能力的因素 |
第3章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 |
3.1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
3.1.1 地区GDP和人均GDP对比分析 |
3.1.2 三大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
3.1.3 固定资产投资额对比分析 |
3.1.4 人民生活和消费水平对比分析 |
3.1.5 要素梯度对比分析 |
3.2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
3.2.1 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概况 |
3.2.2 西部地区利用内资概况 |
第4章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研究分析 |
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构建思路 |
4.1.3 构建指标体系 |
4.2 计算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
4.2.1 因子分析法介绍 |
4.2.2 因子分析法的具体步骤 |
4.3 分析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
4.3.1 对比细分能力得分及排名 |
4.3.2 对比综合能力得分及排名 |
4.4 系统聚类进行比较 |
4.4.1 系统聚类法的原理与步骤 |
4.4.2 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
第5章 西部地区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对策 |
5.1 第一类地区完善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
5.1.1 继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
5.1.2 基础设施建设均衡发展 |
5.1.3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
5.2 第二类地区增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
5.2.1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
5.2.2 提高信息化发展水平 |
5.2.3 努力提升地区城镇化率 |
5.3 第三类地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
5.3.1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
5.3.2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绿色发展竞争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绿色发展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绿色发展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绿色发展竞争力评价理论基础 |
2.1 绿色发展 |
2.1.1 绿色发展内涵研究 |
2.1.2 理论基础 |
2.2 竞争力理论 |
2.3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概况和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概况、选取 |
2.3.1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重要性 |
2.3.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概况 |
2.3.3 研究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绿色发展竞争力时选取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 |
第3章 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绿色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 指标体系构建 |
3.2.1 绿色经济竞争力指标 |
3.2.2 绿色环境承载竞争力指标 |
3.2.3 绿色意识竞争力指标 |
第4章 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绿色发展竞争力实证研究 |
4.1 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绿色发展竞争力实证评价 |
4.1.1 采用评价方法 |
4.1.2 数据来源 |
4.1.3 确定权重 |
4.1.4 绿色发展竞争力实证评价 |
4.2 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绿色发展竞争力评价测算结果 |
4.3 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绿色发展竞争力差异分析 |
4.3.1 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以国家级城市群划分依据的绿色发展竞争力差异性分析 |
4.3.2 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及直辖市聚类分析差异性 |
第5章 促进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绿色发展竞争力的对策及建议 |
5.1 促进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绿色发展竞争力的对策及建议 |
第6章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8)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购物中心评价相关研究 |
1.2.2 项目运营效益评价相关研究 |
1.2.3 综合评价方法相关研究 |
1.2.4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购物中心 |
2.1.2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效益分析理论 |
2.2.2 综合评价理论 |
2.2.3 中心地理论 |
2.2.4 商业集聚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综合评价 |
3.1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内涵及形成机制 |
3.1.1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内涵 |
3.1.2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形成机制 |
3.2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3.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4 各项指标的解释说明 |
3.3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综合评价方法 |
3.3.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
3.3.2 TOPSIS法 |
3.3.3 聚类分析法 |
3.3.4 评价流程 |
3.4 重庆市购物中心概况 |
3.4.1 重庆市购物中心发展历程 |
3.4.2 重庆市购物中心发展现状与问题 |
3.5 重庆市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综合评价 |
3.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5.2 指标权重确定 |
3.5.3 重庆市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综合评价 |
3.5.4 重庆市购物中心运营效益聚类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影响因素识别与选择 |
4.1.1 文献分析法 |
4.1.2 专家访谈法 |
4.1.3 影响因素清单 |
4.2 方法选择及模型建立 |
4.2.1 方法选择 |
4.2.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 |
4.3 样本数据的获取及处理 |
4.3.1 数据获取 |
4.3.2 数据处理 |
4.4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实证分析 |
4.4.1 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关分析 |
4.4.2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评价 |
4.4.3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检验 |
4.4.4 回归系数的显着性检验 |
4.5 结果分析 |
4.5.1 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
4.5.2 影响不显着的因素 |
4.5.3 影响机理分析 |
4.6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提升建议 |
4.6.1 完善购物中心规划管理体制 |
4.6.2 控制购物中心建筑供应规模 |
4.6.3 强化购物中心配套设施建设 |
4.6.4 注重购物中心合理商户布局 |
4.6.5 提升购物中心运营管理能力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购物中心样本清单 |
B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
C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据 |
D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E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内涵研究 |
1.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评价研究 |
1.2.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2.4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绿色经济理论 |
2.1.3 生态经济理论 |
2.1.4 外部性理论 |
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概念界定 |
2.2.1 矿业与矿业经济 |
2.2.2 绿色发展的内涵 |
2.2.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界定 |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历程与区域特征 |
3.1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历程 |
3.1.1 矿业发展代表性划分 |
3.1.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阶段历程及特征 |
3.2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区域特征 |
3.2.1 矿产资源储量的区域特征 |
3.2.2 矿产资源勘查的区域特征 |
3.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特征 |
3.2.4 矿业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区域特征 |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质量分析 |
4.1 矿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 |
4.1.1 中国矿业经济增长现状 |
4.1.2 贡献率评价指标 |
4.1.3 数据选取 |
4.1.4 贡献力分析结果 |
4.2 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 |
4.2.1 矿业能源消费现状 |
4.2.2 中国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程度 |
4.3 矿业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分析 |
4.3.1 矿业产业结构现状 |
4.3.2 变量的选取 |
4.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4 实证分析 |
4.3.5 主要结论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
5.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 |
5.1.1 外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内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1.3 系统分析 |
5.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设计思路 |
5.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 |
5.3.1 主成分分析法 |
5.3.2 数据来源 |
5.3.3 不同省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4 不同区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 |
6.1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探讨 |
6.1.1 研究方法的选取 |
6.1.2 单维度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
6.1.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聚类分析 |
6.2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的识别 |
6.2.1 “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模式 |
6.2.2 “政策引导型”模式 |
6.2.3 “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 |
6.2.4 “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 |
6.2.5 “环保优先型”模式 |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1 “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1.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1.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2 “政策引导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3 “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3.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3.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4 “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4.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4.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5 “环保优先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5.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5.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
(10)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2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2 研究综述 |
1.2.1 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综述 |
1.2.2 经济发展水平研究综述 |
1.2.3 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研究综述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目标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借鉴 |
2.1 经济增长理论 |
2.1.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1.2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1.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1.4 非均衡发展理论 |
2.2 区域创新理论 |
2.2.1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2.2.2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2.3 系统耦合理论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机理分析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区域创新能力 |
3.1.2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
3.2 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互动作用机理 |
3.2.1 区域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
3.2.2 经济发展水平反哺区域创新能力 |
3.3 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作用机理 |
第4章 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
4.1 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分析 |
4.1.1 重庆市经济发展及增速分析 |
4.1.2 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 |
4.2 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分析 |
4.2.1 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 |
4.2.2 重庆市各区县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 |
第5章 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
5.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处理 |
5.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5.2.2 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3 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4 评价和比较方法的选择 |
5.3 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
5.3.1 耦合度模型 |
5.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3.3 耦合协调判断标准 |
第6章 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
6.1 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 |
6.1.1 重庆市的区域创新能力 |
6.1.2 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 |
6.1.3 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情况 |
6.2 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分析 |
6.2.1 耦合协调结果 |
6.2.2 耦合协调类型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 |
四、重庆市产业结构的地区聚类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海洋经济工业化进程评价研究[J]. 李剑,栾朔琛,梁泽,姜宝. 中国海洋经济, 2021(01)
- [2]大气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及投融资机制研究[D]. 汪惠青.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3]地区间税源质量评价及优化研究[D]. 董福好.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4]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D]. 侯翔.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我国产业升级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D]. 邵鹏博.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6]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研究[D]. 许茂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7]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绿色发展竞争力评价[D]. 赖声裕智. 重庆工商大学, 2019(01)
- [8]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D]. 郑子兰. 重庆大学, 2019(01)
- [9]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D]. 任思达.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10]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评价研究[D]. 万竹馨. 西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