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世”:中国土地管理的新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杨佳[1](2021)在《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不断深化,关税和非关税等传统的贸易壁垒在不断削弱,贸易自由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长足发展。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世界所有产品加权平均适用关税率从1994年的8.57%降至2017年的2.59%,中国所有产品加权平均适用关税率从1994年的27.93%降至2018年的3.39%。长期的贸易实践证明,改善贸易自由化的水平,如对核心设备、零部件等中间投入品进口关税予以削减以及减少对制成品关税壁垒的使用,不仅有利于降低制造业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增加盈利空间,推进出口产品的优化升级,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通过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改革是否能够促进我国制造业实力以及制造品出口质量的提升是备受关注的问题。考虑到2017年部分指标数据的缺失,本文利用2000-2016年制造业26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的影响。本文在研读和梳理大量关于贸易自由化和出口产品质量的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寻找研究的突破口。然后对中国的贸易自由化和出口产品质量的现状进行分析。继而通过贸易自由化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理论机制分析,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研究结论认为,第一,贸易自由化促进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优化升级;第二,贸易自由化显着促进高技术含量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升级,对中等技术含量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而且会降低低技术含量行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整体水平;第三,诸如行业盈利能力、融资能力、行业的出口份额和行业规模水平等因素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优化升级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深化贸易自由化改革、优化中间品进口结构、提高盈利能力、减少企业融资约束四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顾芝君[2](2021)在《诗歌意境下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流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持续高速扩展的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暴露出来了诸多问题,例如历史街区的千城一面。这些文化均质化的现象,表面上是由于规划手段的滞后与不当,实际上是对场所精神内涵的肤浅认知造成的。历史街区是宝贵的空间资源,是树立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表达形式,具有着物质空间和人文精神的双重价值。寻求优秀的理论准则,建立通用的设计规划体系,在日益凸显文化自觉意识重要性的今天成了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意境论和场所精神理论为研究范围,以苏州寒山寺、桃花坞和虎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诗歌和理论的归纳分析,将中国传统的意境论引入场所精神的研究中,并与西方的相关理论建立起对应关系,探究演化过程和规律,为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解读和重塑提供了新框架。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进行诗歌意境论与场所精神理论的关联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解读进行概念分析,在内涵、理论基础、构成层次和认知方式上对二者进行对比。继而肯定了意境论对当代历史街区场所精神营造的价值,划分出“物境”、“情境”和“意境”三个层级,奠定了行文思路。其次,围绕这三个层级,分别展开具体分析,结合苏州寒山寺、桃花坞和虎丘三个街区的实际案例,研究其中场所精神的形成特征、演变规律及动力机制,证实理论的实用性与可靠性。最后,从实例中归纳出对应不同层级的设计策略,并进行策略的适用性延展。研究发现,东方的意境和西方的场所精神存在内涵相近、意象筑基、层级推升、身体本源四点共通之处。因此可以在物境、情境和意境三个层级中进行具体区域场所精神的研究。在“物境”层面上,形成过程从“目击其物”到“搜象于物”。三个街区具有不同的物境特征:寒山寺以钟声为内核、桃花坞以桃花为统领,虎丘以地景为奠基。物境的演变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驱动力共同影响。在“情境”层面上,主体通过“移情”对物象由感而发,继而抒发情怀。寒山寺、桃花坞和虎丘三者在古代时期的情境分别为:满腔愁绪、归园田居、怀古感今。三者的情境正在向正面积极维度发展。在“意境”层面上,中西方“情景理”和“天地人神”的核心区别在于“惟和”与“接近神性”的本质追求不同。主体情感对空间的注入产生了物境到情境质的提升,多维交织的密度和结构决定了情境到意境的飞跃。寒山寺、桃花坞和虎丘这三个街区古时的意境分别呈现空灵幽邃、沉静儒雅、出世入世的特点。意境的演变是内外因综合的结果,文化氛围的消逝以及商业媒体的入侵已经成为当今意境呈现的最大问题。最后依托诗歌意境营造与感知机制确立了原真性、合理性和差异性设计原则。继而针对研究对象分别提出在立意、物境、情境和意境方面的场所精神提升策略,并且对国内其他历史街区做出虚实结合、善于运用“藏”、回归聚落和交还时间的建议。在理论方面,本文从中国传统诗学出发,将东方语境下的意境与西方语境下的场所精神相融合,总结了新兴的研究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思考模式,进一步丰富了相关理论体系。在实践方面,本文总结的场所精神营造模式,为我国正面临的历史街区更新设计的困境提供了解决思路。
曹冲[3](2021)在《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评价、驱动因素及策略调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资源因人口增加、“两化”(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使得“非农化”趋势日益明显。再加上耕地大面积撂荒、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严峻问题,致使耕地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进而对耕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解决耕地资源的短缺问题成为了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农产品贸易作为国际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要素禀赋不同的两端,在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而虚拟耕地资源的提出,更是基于产品生产地和产品需求地,依托市场规模优势,以生产端为切入点,深度融合全球要素分工进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缓解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无限性和耕地资源有限性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这对于更好地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科学实施虚拟耕地资源战略以及正确制定合理的土地管理政策和贸易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系统梳理了虚拟耕地资源的相关理论,并从虚拟耕地资源的概念、贸易、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整理、归纳和述评,发现已有研究多对于虚拟耕地资源的量化核算、要素流动、潜力测算、贸易平衡博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而对于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检验、贡献份额、驱动因素以及政策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还较少。为此,本研究引入了“虚拟耕地资源”概念,构建了以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检验为前提条件、以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贡献效应和驱动因素为核心内容、以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评估与调整为目标地位的理论模型分析框架,并对其分析框架进行了解构和逻辑安排。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本研究以测算虚拟耕地资源进口和分析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特征为出发点,采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对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是否存在“尾效”效应和“诅咒”效应进行检验,利用增长核算模型对其进口贡献效应进行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LMDI分解法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和分解,使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对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效应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预测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潜力,以便更好地对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进行策略调整和路径优化。主要研究结论表明:第一,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状况。一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以年均11.93%的速率显着增长。其中,油料占比高达80%以上;谷物由净出口转向了净进口,占比为7%;棉花波动幅度较大,近年来呈“M”型特征;糖料及糖类均在25千公顷以上;蔬菜和水果属于净出口。二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结构系数小于1的结果恰好印证了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对国内耕地资源缓解的潜力较大这一现实情况。三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来源较为集中,且进口贸易依存度不断增加,主要分布在巴西、美国、阿根廷和澳大利亚。四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与实际耕地资源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来拟合,且二者之间呈现显着的正向关系。第二,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检验。一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总体不存在“尾效”效应,但涉及到具体农产品则差异明显。其中,糖料及糖类的约束程度为0.62%,谷物为0.20%,棉花为0.16%;油料与之相反,促进作用为6.02%;虚拟耕地资源的增长率均超过劳动增长率,进一步证实了我国是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较大的国家。二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不存在“诅咒”效应,反而存在狭义的资源“福音”效应,且虚拟耕地资源丰裕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禀赋和政府干预的影响而作用于农业经济增长,相对贡献度分别达到15.90%、72.15%、5.33%、6.63%。第三,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有效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理论上,虚拟耕地资源贸易的实施一方面可以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另一方可以更大范围内实现耕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其带来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实证上,虚拟耕地资源的引入一方面可以使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2.28%,农业经济增长率提高0.2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则达到3.12%,且在金融危机和中美贸易摩擦前后,贡献效应波动幅度较大,显着为负增长。第四,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驱动因素。主观上,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主要受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代表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的乡村人口、有效灌溉面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为显着负效应;农户固定资产投资额为显着正效应;代表需求潜力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我国主要农产品出口量为显着负效应;代表其他因素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显着正效应;此外,剩余的因素影响不显着,但方向与主观较为一致。客观上,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的变化是强度效应、质量效应、依赖效应、结构效应、经济效应、需求效应六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质量效应(219.52%)、经济效应(15.41%)、结构效应(8.75%)、需求效应(2.05%)是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的正向驱动因素,而强度效应(-4.56%)、依赖效应(-141.17%)是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的逆向驱动因素。第五,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评估及节土潜力。一是虚拟耕地资源视阈下我国农产品贸易长期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整体上占据主导地位,能够抵消部分短期宏观经济政策的波动性;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具有灵活性,可以有益弥补长期宏观政策效果带来的滞后性,但是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持续增加可能会使得经济增长出现弱化效应。二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蕴藏量较为丰富,最大可以节约103978.38千公顷的耕地,节约潜力巨大。第六,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策略调整及路径优化。进口政策调整主要有创新耕地资源管理体制、试点实施虚拟耕地资源战略、严格界定好“政府—市场”的权力边界等政策;进口规模调整主要有建立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需求评估机制、划定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识别区”、将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规模与国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相结合;进口结构调整有增加油料作物进口和适度扩大谷物进口;进口来源调整有近期要加强和维护与传统农业贸易国的联系、中期要同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农业资源大国进行深化合作、远期要同非洲尤其是东非地区加强农业产能合作。路径优化主要有调整和发挥好农产品进口支持政策、加强内外统筹保障国内农业产业安全、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提升农产品贸易掌控力。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从需求管理角度测算了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特征,为我国农产品进口和自给状况提供了多维角度的科学参考;构建了虚拟耕地资源理论模型框架,分别从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检验、进口贡献效应和驱动因素、进口政策评估和策略调整视角考察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状况,扩宽了研究领域与研究范围,进一步丰富了研究理论体系;尝试多角度采用索洛模型、增长核算模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门槛效应模型、LMDI等多元统计和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评价、驱动因素及策略调整,推动了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多理论融合的应用型研究。
王蕾[4](2020)在《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文中研究说明韩少功,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湖南作家,他凭借对现实人生的真切体验以及对文学创作地不断深入,通过近半个世纪的文化实践和审美反思,使自己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论文试图去解读韩少功文学创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价值追求,以及在具体的创作指向中把握他独特的精神世界。韩少功的精神世界丰富而深邃,这其中,鲁迅、沈从文以及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成为了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精神向导。因此,论文将通过上述几位作家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分别从韩少功的文化启蒙、文学寻根、文学思想建构的开放性与多样性等方面来进行阐释和论证,以深度剖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具体来说,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是在他坚持不懈的人文关怀、独辟蹊径的思维方式以及知行合一的文化实践之中完成的。因此,论文的四个章节也将从上述几个维度来进行展开。论文的第一章将主要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缘由。第一部分以韩少功人生历程中的四个主要阶段为时间纵轴,阐释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具体路径。韩少功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文学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特定文化语境,既是他独特的创作心理和写作方式形成的重要来源,也是他创作思想形成的外部条件。第二部分将具体解读韩少功对公共知识分子身份的自我定位。第三部分将侧重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构成之源、主要内涵和突出特征。一方面他受“经世致用”、“敢为人先”湖湘文化的浸染,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坚守着公共知识分子的精神之责。另一方面,鲁迅、沈从文、米兰·昆德拉的文学理论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也起到了关键性的精神导向作用。第二章到第四章将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价值追求的具体表现作详细的论述。第二章将集中论证韩少功在鲁迅精神指引下文化“启蒙”意识的自觉形成。本章的第一节将鲁迅生存意义上的价值选择“火与剑”式的激烈批判与韩少功“中和”式的坚持与抵抗进行比较,分别从不同的历史语境中阐释他们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及价值立场的坚守。第二节将对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和韩少功笔下知识青年的人生轨迹和前途命运进行关注,试图去审视不同时代背景下知识群体生存境遇的异同。章节的最后,对鲁迅与韩少功在文化“启蒙”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方式进行比较,将“国民性”批判作为鲁迅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重点突出韩少功对鲁迅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的继承与开拓。第三章将“寻根”作为本章的论述基点。沈从文对“生命优根”的执着追寻,对韩少功的文学“寻根”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第一节将对“寻根”母题进行简要探析,解读传统寻根视域下“优根”与“劣根”之选所产生的不同文化意义,并分析“寻根”视域下湖湘文化与巫楚文化的联系与区别。第二节与第三节将分别论述沈从文的“乡下人”寻根与韩少功的“外乡人”寻根,在比较他们各具特色的“寻根”路径中,重点分析韩少功新时期文学“寻根”所产生的时代意义。第四章将重点分析韩少功在米兰·昆德拉小说理论指引下个人创作思想的建构以及具体表达。八十年代中期,韩少功译介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至中国内地并引起强烈反响,韩少功本人也深受昆德拉创作思想的影响。从对“存在”的找寻、文体试验的践履,到拒绝“媚俗”坚守住公共知识分子应有的价值立场……韩少功在政治与文学的复杂关系中一次次智慧地完成生命的独行之路,“倔强”地守候一份人文知识分子的“初心”。总之,本论文意在超越以往有关韩少功研究的单一路径和思维范式,主要采用综合归纳与比较分析、微观研究与宏观阐述结合一体的方法,对韩少功的文学实践和创作思想的价值追求做全面的阐释与解读,并以此为基点,借以能够拓宽学界对韩少功研究的路径。如此,或许能够获得更多的学术空间和理论启示。
车志远[5](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王佳玉[6](2020)在《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文中指出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长三角地区迎来了新一轮的产业更新,区域协作程度逐渐深化,对国民经济做出重要贡献。进行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是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体育产业内在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长三角体育产业优化的发展诉求。在我国大力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今天,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既符合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也是体育产业发展规律的现实表现。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详细梳理理论基础,专家访谈、专家问卷等方法获得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最后利用系统动力模型仿真优化路径。首先,基于产业结构理论梳理体育产业结构演化机理,利用2015-2017年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增加值数据对区域体育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从第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发展,体育服务业发展较好,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结构内核心层发展较差,仍旧以外围层为主,不利于体育产业发展。存在体育产业结构软化程度有待提高、体育产业结构中核心层发展较弱、区域体育产业结构分布差异较大的问题。其次,为探究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建立了系统动力模型,仿真发展路径。通过因果关系图呈现各变量间的逻辑关系,建立结构流图,进行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仿真,结果显示,体育资金投入变动时,体育健身休闲、体育培训与教育的变动率更加明显,体育中介、场馆服务等业态变化不大;体育创新供给变动时,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与教育敏感度更强;体育支持政策变化,依旧是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健身休闲更加敏感,但支持政策引起的变化比创新供给要大。由体育资金投入、体育创新供给、体育支持政策的变化引起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的变化,进一步使地区生产总值得到提升。在系统动力模型的仿真下,得到了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即加快推进体育服务业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激发核心业态潜力,逐步提升服务业水平;着力提高要素投入力度,加强区域协作一体化。最后,依据模型结果,提出深化区域协作,巩固已有发展成果;强化引导力度,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发挥政策合力,实现结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并作出研究展望。
黄玉[7](2020)在《六朝士人园林与园林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典园林与生活密不可分,使历代书籍都对园林有着丰富的记载。而六朝时期士人园林的出现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史的重要转折点,是后代园林审美范式的基础。本篇论文正是抓住六朝园林这一特征,从六朝士人园林诗切入,系统地梳理出六朝士人园林与园林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过程。笔者不局限于个别作家作品分析,而是将视线扩大到整个六朝园林诗中,从更宏观的角度评析诗歌全貌。论文主体共四部分:绪论部分首先是对六朝时间段和士人园林、园林诗概念的界定;整理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探讨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从六朝时期文化背景切入。首先以客观的社会思想基础开头,分析六朝士人园林诗的思想土壤,即阐述玄与儒、佛与道在六朝的发展过程,并同时分析其对园林诗创作的影响;接着从主观的六朝士人“文化园林观”着眼,论述在士人园林中,关于家国观、雅俗观和地域观三个矛盾性思维的体现和解决过程。这不仅解释了六朝士人产生“园林情结”原因,也呈现出六朝园林诗人的思想渊薮。第二章主要从六朝士人园林与园林诗创作的互动关系入手。第一节探讨六朝士人园林对园林诗创作的影响,士人园林的筑造、园景四要素、宴席观览和园林的荒废成为园林诗的诗歌内容主题;六朝以闲散为主调的园居心态造就了清朗的诗风,士人的玩物审美又使园林诗带有游戏性的语言和娱乐性体式;并且园林诗在园林中反映出记录生活、唱和交际和娱乐三个功能。第二节以园林诗与六朝士人园林的互动出发,论述士人将园林景观入诗成为寄托诗人情感的诗歌意象,而这些意象又成为典型的园林景观并与园林诗形成并存关系;意象的有机组合形成意境,六朝的诗歌创作热潮使士人们有意识地进行诗歌意境的营造,并实践于构园活动中,在六朝“尚清”意识的主导下,诗境与园境在营造手法与审美追求上具有相通之处,这推动了写意园林的诞生。第三章主要从六朝士人园林诗的文学价值和文献价值着眼,以此总结士人园林诗的文本地位。首先在园林诗的文学价值上,介绍了园林诗对诗歌题材的拓展和体式风格的丰富。接着在园林诗的文献价值上,除了对构园历史的记载,诗歌中还反映出士人的生活状态、乐园心态、仕宦生涯乃至性别观念。最后以士人园林诗的影响结尾,通过唐及以后的代表园林诗人的举例和诗中“中隐”思想的延续,展现出六朝士人园林诗对后世的渗透性作用。通过本篇论文,可以从六朝诗歌中了解到六朝士人园林与园林诗之间的互通互融关系,士人园林由此逐渐抽象成为一个蕴含文人文化艺术体系的象征。通过六朝士人园林诗,不仅能了解六朝士人的审美趋向、生活方式、隐逸文化,也能认识到园林诗本身的文学价值,从而表明园林文学研究的必要性。
谭厚锋[8](2019)在《侗族大歌研究八百年史述》文中指出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之一。侗族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族,侗乡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自古以来流传着"饭养身,歌养心"。在众多的侗族民歌中,要数世世代代以口传心授为传承方式的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一人领唱众人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嘎老,即侗族大歌最具特色。20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是在中国境内被发现的第一个多声部民歌品种。彻底否定了西方音乐界长期以来认为中国民间没有多声部合唱歌曲的偏见。1986年侗族大歌唱响法国巴黎着名的国立夏乐宫剧院。1994年侗族大歌荣登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侗族大歌》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可见,侗族大歌不仅仅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就是在世界音乐史中也有其应有的位置。多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致力于侗族大歌研究。从宋代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中对侗族民间音乐活动的描述算起,至今已有800余年的研究历史。在中国知网篇名为"侗族大歌""嘎老""侗族民间合唱"数百篇文章和已公开出版的10余部侗族大歌着作则为素材,分别从侗族大歌研究的开创期、形成期、恢复期、发展期和繁荣期等五个阶段的研究进行概述。这些研究分别从民族传统文化、民族音乐学、历史学、音乐理论、民俗学、人类学、传播学、旅游开发等视角展开,推动了对侗族大歌研究的深入。这些研究提升了侗族大歌在国内外的影响,预示了侗族大歌研究的未来走向。
李其成[9](2019)在《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的核心是金融监管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需要以及应该如何配置。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混业经营、金融创新以及地方金融业的繁荣,对中国现有中央集权垂直式的监管权力配置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现有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剧烈变化。当前各国都在着力加强对金融整体性风险的防范,如何对新型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监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过去对于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都相对集中在中央一级政府部门间金融监管权的配置上,对地方政府能否享有以及如何享有金融监管权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面对市场的新变化,地方政府实际已广泛参与到了地方金融监管之上,承担着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但不同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差异较大,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模式,且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在定位、正当性、内容等重要问题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能否享有以及如何行使金融监管权,应首先明确金融监管权的性质、地位、特征等问题。金融监管权的根本属性是公权力,并呈现多元性与多重性特征,这决定了其行使需要合理配置。在权力的配置过程中,中央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配置以权力的“功能性”理论为基础,而监管权力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配置则以“结构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结构性”理论下,我国金融市场、权力结构、政府职能等因素共同决定并创生了中国进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迫切内在需求,其中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第一大动因,地方政府的金融竞争是直接动力,维护金融安全是根本目的,而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其政治背景。我国现有监管模式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国情条件。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状况及其得失,对现有配置模式的建构和完善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公权力之一的金融监管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一部分,服从并深受国家权力央地分配的制约。具体到金融领域,其历程可总结为:从金融中央集权到有限的地方竞争——中央逐渐削弱地方政府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力——为应对全球局势而进一步向中央集中——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之路确立。当前,坚决走市场化道路,应是最大的国情,亟需金融监管权配置模式改革与之适应。中国当前监管模式为中央“一行两会”为主体、多头分工式的中央一级金融监管,中央监管权在地方通过地方派出机构履行职能,权力主要集中于中央一级,存在协调不力、监管真空、限制创新、制约发展等突出问题,亟需向地方政府配置权力,让地方政府参与监管,弥补中央政府监管的不足。当前地方政府通过中央政府及其部门政策、文件等方式获得一定的金融监管权,是一种实用主义做法,虽无法律、法规明确、具体的授权,但有模糊的事实上的监管权力。国家最新政策明确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呈现了双层监管的发展趋势。中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模式发展至今,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存在诸多的困境。地方政府缺乏法定的金融监管权,对于金融监管事务的参与,均是通过中央行政管理部门的个别授权,或地方政府的主动承担,缺乏制度化、体系化的权力配置。这种监管权集中于中央一级的配置模式,不论是应对传统金融模式及其创新,还是应对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都力不从心。其中最关键的缺陷在于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合法性危机,导致监管对象覆盖不足、制度弹性缺失、地方立法权缺位、责任不明等问题。就央地分权而言,世界上现存在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以及单层监管两种模式,前者以美国和加拿大为典型,后者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监管模式。美国和加拿大存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金融监管机构,各自在金融监管的事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英、德、日等国均为非典型的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仍以中央政府监管为主。总体而言,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之于中国的启示,在于其权力配置方式和依据的法治化。相比较而言,中国地方政府并非完全不存在金融监管权,但在中国现有配置模式中,除个别地区通过地方法规形式予以确定之外,均是行政式的、实用主义的配置模式,缺乏法治化的特征。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启示还在于其无论何种央地配置模式,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有与国情合适与否。央地分层的监管体制与中央集权式的监管体制,受到联邦制或单一制国家形式的极大影响,但是二者并非一一对应,最终决定其模式的,是一国的金融市场及金融制度赖以存在的整个国情。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实用主义配置的现实,已经显着表明向其配置权力的必要性。而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应该在重新厘清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目标、价值及原则的基础上,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首要价值定位于维护地方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其次要有利于提升金融监管的效率;最后,还应有利于实现地方经济民主。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目标,则是实现金融监管权理论上的结构化、制度上的法治化和实践中的高效率。为此,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应当以合理分权、依法分权和权责对等为主要原则,坚持法治化的根本路径。中国当前最根本症结并非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有无的问题,而在于法治化的缺失。考虑到地方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依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应当充分发挥各地方权力机构的作用,通过地方立法进行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金融监管权主体、对象、内容的配置,应把握以下原则:主体上,要坚持地方监管机构的独立化、专业化和责任化,并建立地方统筹监管、中央指导的央地监管机构关系;内容上,必须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两个界限。此外,任何规范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其所在的制度体系,金融监管权的科学化央地配置,应当以完善的顶层权力配置为依托,改严格分业式监管为统筹式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的关系、完善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国家救助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等,从而培育强大而稳健的市场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市场失灵。
邵长超[10](2019)在《作为自由前提的“人的独立性” ——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的发展形态理论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理论中,马克思对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历史性的考察。马克思以历史的宏大眼光概括了人类发展的形态特征,展示出人的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对现代社会的辩证态度,这对我们理解现代社会和人的自由之间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结合现代社会所发展出的丰富现实材料,对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的全景展示,不仅扩展了马克思在现代社会“在场”的可能性,而且通过揭示其中的互为关系,能够使我们把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辩证性。从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出发考察现代社会,既能使我们加深对现代社会的辩证理解,更能使我们在历史的整全性中对现代社会及自由的发展趋势作出历史性的评价。马克思深刻地把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逻辑,揭示了扬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实现共产主义道路的可能性。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中重新考察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既需要理解现代人的生存前提,也需要理解现代社会所创造的新的历史处境,尤其是理解现代社会的消极意义和积极意义。只有在辩证思维中把握现代社会,才能真正理解现代社会中“人的独立性”与自由的关系,才能真正地使马克思和现代人的自由连接起来。以这种思路为指导,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在第一章中,本文从自然、原始共同体、道德、政治、时间空间五个维度阐释了依赖关系的基本内容。这部分通过对马克思所表述的“人的依赖关系”的展开,较为全面的对人类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的生活状况进行了介绍,也进一步明确了现代人的生存前提。在这一阶段,人的生存形态受自然的影响比较大,人的诸种依赖形式都可以理解为人和自然关系的变形。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前资本主义时期,人们并不能在生存中实现较大的主动性,而人只能在一种原始的依赖关系中展开自己的全部生活。对现代人生存前提的说明既是对“人的依赖关系”的重要展开,也是理解现代人生存现状的必要前提。在第二章中,本文结合马克思“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论断着重分析了现代人如何借助于物独立于“人的依赖关系”。在马克思的语境下,现代人从“人的依赖关系”中摆脱出来,实现了相对于传统生活的独立,并获得了更大程度的自由。这种独立状态以对传统生存方式的扬弃为前提,以物的依赖性为手段,以“人的独立性”为最终成果。人的关系从各种传统关系中解放出来,开始建立以物的依赖性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关系。这种新型社会关系的积极意义既在于它对传统社会关系的扬弃,又在于使独立状态下的人们能够自由地建立社会关系。现代社会的交往关系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第三章中,本文试图进一步发掘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为自由个性的发展提供的条件。在这一过程中,物的依赖性依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日常生活到社会生产,从现实交往到精神原则的全部社会内容都在对物的依赖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物的依赖既为自由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也使实现独立性的社会个体能够自由地展示自己的个性。人在独立性的基础上按照自由个性来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由地建立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重释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既能使马克思与现代人的自由连接起来,也可以使我们认识到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关系的辩证性。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的具体环节及逻辑关系,揭示出一种在辩证视野中理解现代社会的可能性。马克思既把人的独立性看作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扬弃,也把它看作是实现自由的理论前提;既把人对物的依赖性看作是人独立于传统生活方式的现实依据,也把它看作是人实现自由的物质前提。对现代社会作辩证的理解既能使我们能够理解现存事物的合理性,更能看到扬弃历史的任务和道路。只有如此,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才能得到现实的阐释。
二、“入世”:中国土地管理的新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中国土地管理的新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贸易自由化的相关研究 |
二、出口产品质量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 |
四、简要总结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贸易自由化与出口产品质量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现状 |
一、中国贸易自由化的发展阶段 |
二、中国贸易自由化的现状 |
第二节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现状 |
一、出口产品质量的测算和数据处理 |
二、总体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 |
三、行业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 |
第三章 贸易自由化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
第一节 贸易自由化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机制分析 |
一、最终品贸易自由化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机制分析 |
二、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机制分析 |
第二节 基准模型、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一、实证模型构建 |
二、变量选取及其说明 |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四、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基准回归 |
二、稳健性检验 |
三、分样本回归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进一步深化贸易自由化的改革,推动高水平对外贸易 |
二、减少中间品贸易壁垒,优化中间品进口结构 |
三、鼓励自主创新,推动行业盈利能力的提升 |
四、减少企业融资约束,建立良好的金融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诗歌意境下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街区现状千城一面 |
1.1.2 场所精神重塑的重要性 |
1.1.3 文学对场所精神的启发 |
1.1.4 苏州历史街区时代特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概念阐述及相关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关联 |
2.1.1 诗歌意境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场所精神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3 历史街区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4 诗歌意境对场所精神的启发 |
2.1.5 意境与场所精神的共通之处 |
2.2 研究现状与理论综述 |
2.2.1 国内外历史街区的保护与研究 |
2.2.2 国内外意境论相关渊源与发展 |
2.2.3 历史街区的场所精神相关研究 |
2.2.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评述 |
2.3 案例选取与调研分析 |
2.3.1 苏州历史街区的场所特性 |
2.3.2 苏州历史街区的发展概况 |
2.3.3 研究对象选取原因及标准 |
2.3.4 三大街区各自概况及分析 |
3 物境的形成 |
3.1 诗歌中的物境 |
3.1.1 “目击其物”与“搜象于物” |
3.1.2 以关键词提取特定诗歌 |
3.1.3 诗歌物象的统计与分类 |
3.1.4 诗歌物象之间耦合关系 |
3.2 古代场所的物境层——实体关联 |
3.2.1 寒山寺——钟声笼罩实境 |
3.2.2 桃花坞——桃花占据视觉 |
3.2.3 虎丘——地景凸显特色 |
3.3 场所的物境演变 |
3.3.1 寒山寺物境演变 |
3.3.2 桃花坞物境演变 |
3.3.3 虎丘的物境演变 |
3.4 物境流变分析 |
3.4.1 三个街区的物境比较 |
3.4.2 物境的演变特征规律 |
3.4.3 物境的演变动力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4 情境的形成 |
4.1 诗歌中的情境 |
4.1.1 “凝心”与“炼意” |
4.1.2 情感对物象的召唤 |
4.1.3 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
4.2 古代场所的情境层——情感探索 |
4.2.1 寒山寺——满腔愁绪 |
4.2.2 桃花坞——归园田居 |
4.2.3 虎丘——怀古感今 |
4.3 场所的情境演变 |
4.3.1 寒山寺情境演变 |
4.3.2 桃花坞情境演变 |
4.3.3 虎丘的情境演变 |
4.4 情境异变分析 |
4.4.1 三个街区的情境比较 |
4.4.2 情境的演变特征规律 |
4.4.3 情境的演变动力来源 |
4.5 本章小结 |
5 意境及场所精神的形成 |
5.1 诗歌中的意境 |
5.1.1 “情景理”与“天地人神” |
5.1.2 情物相连引起意境的升华 |
5.1.3 空间与诗歌意境感知规律 |
5.2 场所的意境层——多维交织 |
5.2.1 寒山寺——空灵幽邃 |
5.2.2 桃花坞——沉静儒雅 |
5.2.3 虎丘——出世入世 |
5.3 场所的意境演变 |
5.3.1 寒山寺意境演变 |
5.3.2 桃花坞意境演变 |
5.3.3 虎丘的意境演变 |
5.4 意境变化分析 |
5.4.1 三个街区的意境比较 |
5.4.2 意境演变出现的问题 |
5.4.3 意境的演变动力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重塑原则和策略 |
6.1 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重塑原则 |
6.1.1 原真的物象存在 |
6.1.2 原真的情境表达 |
6.1.3 合理的创新输出 |
6.1.4 科学的差异对待 |
6.2 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重塑策略 |
6.2.1 “立意”—通过节点标志点名主题 |
6.2.2 “物境”—突出历史遗存的传承性 |
6.2.3 “情境”—维系文化审美的鉴赏力 |
6.2.4 “意境”—丰富多样化的感知途径 |
6.3 对国内其他的历史街区的启发 |
6.3.1 虚实相生的空间物境呈现 |
6.3.2 深刻含蓄的空间情境表达 |
6.3.3 物我两忘的空间意境显露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片来源 |
附录 B 表格来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评价、驱动因素及策略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耕地资源面临严峻形势 |
1.1.2 保护主义特征的新举措带来严峻挑战 |
1.1.3 “一带一路”倡议提供重要契机 |
1.1.4 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政策动向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主要农产品研究范围、确定依据及数据来源 |
1.4.1 主要农产品研究范围 |
1.4.2 主要农产品确定依据 |
1.4.3 主要数据来源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虚拟耕地资源的概念界定 |
2.2 虚拟耕地资源量化分析 |
2.2.1 虚拟耕地资源的单一方法分析 |
2.2.2 虚拟耕地资源的复合方法分析 |
2.2.3 虚拟耕地资源的多用途方法分析 |
2.3 虚拟耕地资源贸易流动分析 |
2.3.1 虚拟土地资源贸易流动分析 |
2.3.2 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贸易流动分析 |
2.4 虚拟耕地资源影响因素分析 |
2.4.1 虚拟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2 虚拟土地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3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影响因素分析 |
2.5 虚拟耕地资源战略分析 |
2.6 研究述评 |
第3章 虚拟耕地资源理论体系及分析框架 |
3.1 虚拟耕地资源理论体系 |
3.1.1 虚拟耕地资源的学科内涵 |
3.1.2 虚拟耕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
3.1.3 虚拟耕地资源的理论基础 |
3.2 分析框架构建 |
3.2.1 理论模型构建 |
3.2.2 框架解构及内涵逻辑 |
3.2.3 分析框架的逻辑安排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状况分析 |
4.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量化状况 |
4.1.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含量分析 |
4.1.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量分析 |
4.1.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出口量分析 |
4.1.4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量分析 |
4.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结构状况 |
4.2.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结构模型建构 |
4.2.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结构分析 |
4.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国别变化 |
4.3.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格局分析 |
4.3.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分国别特征 |
4.4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依存度分析 |
4.4.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依存度方法 |
4.4.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依存度动态变化 |
4.5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与实际耕地资源的关联状况 |
4.5.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量与实际耕地资源的相关性分析 |
4.5.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量与实际耕地资源的曲线关系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检验分析 |
5.1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尾效”效应检验分析 |
5.1.1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尾效”效应理论依据 |
5.1.2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尾效”效应检验方法 |
5.1.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尾效”效应检验结果分析 |
5.2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诅咒”效应检验分析 |
5.2.1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诅咒”效应理论依据 |
5.2.2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诅咒”效应检验方法 |
5.2.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丰裕度初步统计观察 |
5.2.4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诅咒”效应检验结果分析 |
5.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福音”效应分析 |
5.3.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福音”效应的传导途径分析 |
5.3.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福音”效应的传导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贡献效应分析 |
6.1 虚拟耕地资源贸易的内在机理分析 |
6.1.1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微观机理分析 |
6.1.2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宏观机理分析 |
6.2 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
6.2.1 扩展的索洛模型构建 |
6.2.2 数据来源 |
6.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
6.3.1 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
6.3.2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要素贡献率分析 |
6.3.3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驱动因素分析 |
7.1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驱动因素的“六维”框架 |
7.1.1 自然维因素 |
7.1.2 政治维因素 |
7.1.3 经济维因素 |
7.1.4 社会维因素 |
7.1.5 生态维因素 |
7.1.6 政策维因素 |
7.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驱动因素分析 |
7.2.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驱动因素选择 |
7.2.2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7.2.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驱动因素实证分析 |
7.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驱动因素分解分析 |
7.3.1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驱动因素分解方法和数据来源 |
7.3.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驱动因素分解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效果分析 |
8.1 理论依据、理论演绎与假说提出 |
8.1.1 理论依据 |
8.1.2 理论演绎与假说提出 |
8.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效果分析 |
8.2.1 入世前的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效果分析 |
8.2.2 开放型的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效果分析 |
8.2.3 新常态下的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效果分析 |
8.3 政策效果下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节土潜力分析 |
8.3.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节土潜力模型构建 |
8.3.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节土潜力测算及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策略调整分析 |
9.1 主要农产品进口策略调整对于农业生产影响的内在机理分析 |
9.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策略调整分析 |
9.2.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策略调整 |
9.2.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规模策略调整 |
9.2.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结构策略调整 |
9.2.4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来源策略调整 |
9.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策略调整的优化路径分析 |
9.3.1 调整和发挥好农产品进口支持政策 |
9.3.2 加强内外统筹保障国内农业产业安全 |
9.3.3 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 |
9.3.4 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提升农产品贸易掌控力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价值 |
第一章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及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
第一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路径 |
一、走向文学:启蒙、困惑与寻找 |
二、南下海岛:寻找“自由” |
三、回归自然:进步的回退 |
四、“知青”岁月的回望:记忆的价值 |
第二节 韩少功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
一、从“士”到“现代知识分子” |
二、韩少功: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
第三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其内涵、特征 |
一、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 |
二、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内涵:仍有人仰望星空 |
三、韩少功创作思想的精神特质:不确定性和实践性 |
第二章 困乏时代下的文化“启蒙” |
第一节 鲁迅与韩少功的价值立场比较 |
一、鲁迅:一个“异数”的存在 |
二、韩少功:坚持与抵抗 |
三、“在”而“无所属”之下的价值抉择 |
第二节 对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命运的关注与审视 |
一、从“呐喊”到“彷徨”的知识分子 |
二、从“日夜书”到“修改过程”的知识青年 |
三、特殊历史语境下对知识群体命运流转的审视与思索 |
第三节 “破”与“立”之间的文化探索 |
一、鲁迅的“摧毁”与“重塑” |
二、韩少功的“反思”与“重构” |
三、“摧毁-重塑”与“反思-重构”中的文化探寻 |
第四节 困乏时代的沉思者 |
一、“国民劣根性”书写下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
二、韩少功对“审美化人生信仰”的开拓 |
第三章 回返路径中的“寻根”之思 |
第一节 “寻根”母题的透视 |
一、“寻根”母题探析 |
二、“寻根”视域下的巫楚文化 |
第二节 沈从文:“乡下人”的回望 |
一、自我寻找之路——巫楚文化浸染的“乡下人” |
二、故土难舍之沈从文的“精神还乡” |
三、人类远景的凝眸之“自为生命”的坚守 |
第三节 韩少功:“外乡人”的回溯 |
一、回返路径中的“外乡人” |
二、对“初心”的回溯之“实践还乡” |
三、东方文化的寻找与重造 |
第四节 “敢为人先”的寻根之思 |
一、“乡下人的实践还乡”与“外乡人的精神还乡” |
二、韩少功:敢为人先的寻根人 |
第四章 “遇见”昆德拉:思想构建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
第一节 诗与思:存在视野下的沉思 |
一、叩问存在 |
二、语言“勘探”下的存在 |
三、诗意栖居背后的“存在” |
第二节 诗与史:文学的“泛政治化”基色 |
一、“政治”与“泛政治化”意识的指向 |
二、文学与政治的“相遇” |
三、“泛政治化”记忆的书写 |
第三节 、拒绝“媚俗”的价值立场表达 |
一、何谓“媚俗”? |
二、韩少功对“媚俗”的拒绝及实践表达 |
三、“不确定性智慧”下的“出世之心”与“入世之事” |
余论(兼结语) 一个独行的智者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
(一)选题依据 |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
注释 |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
注释 |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
注释 |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
注释 |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
二、体育产业内在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三、长三角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发展诉求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视角创新 |
二、研究路径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体育产业研究 |
一、体育产业内在逻辑研究 |
二、体育产业政策相关研究 |
三、体育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第二节 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
一、体育产业结构研究 |
二、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
第三节 系统动力学研究 |
一、系统动力学的经济学应用研究 |
二、系统动力学的体育产业研究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体育产业 |
二、体育产业结构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结构理论 |
二、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
第三节 演进机理分析 |
一、体育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和趋势 |
二、体育行业结构演进规律和趋势 |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
一、体育产业一体化逐步引向深入 |
二、体育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
三、体育产业贡献不断提升 |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现状 |
一、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总体分析 |
二、长三角各省(市)体育产业结构分析 |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体育行业结构现状 |
一、长三角地区体育行业结构总体分析 |
二、长三角各省(市)体育行业结构分析 |
第四节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失衡表现 |
一、体育产业结构软化程度有待提高 |
二、体育产业结构中核心层发展较弱 |
三、区域体育产业结构分布差异较大 |
第五章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建立 |
一、建立指标体系 |
二、处理问卷调查表 |
三、选取指标 |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系统动力模型建立 |
一、建立系统模型思路 |
二、系统模型数据来源 |
三、建立因果反馈关系 |
四、建立系统动力流图及方程关系 |
五、系统动力模型有效检验 |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系统动力模型仿真 |
一、原始路径仿真 |
二、体育资金投入变动仿真 |
三、体育创新供给变动仿真 |
四、体育支持政策变动仿真 |
第四节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系统动力路径选择 |
一、加快推进体育服务业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
二、持续激发核心业态潜力,逐步提升服务业水平 |
三、着力提高要素投入力度,加强区域协作一体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深化区域协作,巩固已有发展成果 |
二、强化引导力度,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
三、发挥政策合力,实现结构协调发展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路径专家问卷(第一轮) |
附录B: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路径专家问卷(第二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六朝士人园林与园林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一)六朝的界定 |
(二)士人园林诗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园林诗的研究现状 |
(二)六朝士人园林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六朝士人园林诗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六朝士人园林诗与社会思想 |
一、玄学的诞生 |
二、佛教的兴起 |
第二节 六朝士人园林诗与士人园林观 |
一、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对话——“家”与“国” |
二、贵族文化的产物——“雅”与“俗” |
三、园林中权力与情感的融合——“南”与“北” |
第二章 六朝士人园林与园林诗创作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六朝士人园林对园林诗创作的影响 |
一、对园林诗内容的丰富 |
二、对园林诗体式风格的影响 |
三、对园林诗功能的拓展 |
第二节 园林诗与六朝士人园林的互动 |
一、园景物象与诗歌意象的互存并生 |
二、诗境与园境的互通共融 |
第三章 六朝士人园林诗的地位和影响 |
第一节 六朝士人园林诗的文学地位 |
一、诗歌题材及描写手法的拓宽 |
二、诗歌体式风格的丰富 |
第二节 六朝士人园林诗的文献价值 |
一、载录六朝园林的建构历史 |
二、再现六朝士人的生活状态 |
第三节 六朝士人园林诗的文学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阶段论文发表情况 |
(9)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路径 |
第一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理论基础 |
一、金融监管的公权力属性 |
二、金融监管的正当性理论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的多元与多重 |
一、金融监管权主体的多元化 |
二、金融监管对象的全覆盖 |
三、金融监管内容的系统化 |
第三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结构化”性质 |
一、国家权力的央地配置 |
二、“结构化”视角下的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 |
第四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 |
一、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根本动因 |
二、地方政府金融发展的竞争需要是直接动因 |
三、维护金融安全是终极动因 |
四、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重要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变迁和现状 |
第一节 中央金融监管权模式的历史变迁 |
一、1949-1979:中央银行“大一统”时代 |
二、1979-1992: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与地方监督保障 |
三、1992-2003:分业监管与地方干预 |
四、2003-至今:分业监管与金融监管协调 |
第二节 我国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历史考察 |
一、1949 年以来我国权力央地关系的发展 |
二、我国金融监管央地关系的变迁 |
第三节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现状分析 |
一、中央金融监管权配置现实 |
二、金融监管权集中配置于中央的弊端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现实 |
四、央地双层监管的显着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困境 |
第一节 地方金融监管的多重困境 |
一、应对传统金融的困境 |
二、地方金融监管法律依据普遍缺失 |
三、地方监管机构定位不清 |
四、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困境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合法性危机 |
一、金融立法现状 |
二、现行金融立法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监管央地配置域外模式借鉴 |
第一节 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 |
一、美国的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二、加拿大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三、美国、加拿大分权型多层监管体制特征 |
第二节 集中型单层监管模式 |
一、英国金融监管权集权型单层配置模式 |
二、德国依托地方银行的地方监管模式 |
三、日本中央政府部门行政授权地方监管模式 |
四、欧盟合作性金融监管模式 |
五、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单层监管模式的特征 |
第三节 域外金融监管的比较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一、域外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 |
二、监管权力央地配置模式的决定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制度建构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宏观设计 |
一、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价值取向 |
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配置目标 |
三、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主要原则 |
第二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法治化路径 |
一、通过法律制度配置监管权力 |
二、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权的作用 |
第三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主体配置 |
一、监管机构配置的基本原则 |
二、中央指导下的地方统筹监管模式 |
第四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内容配置 |
一、厘清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界限 |
二、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的界限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内容 |
第五节 配套制度设计 |
一、中央从严格分业走向行业统筹 |
二、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关系 |
三、创造地方金融监管权实现的条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作为自由前提的“人的独立性” ——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现代人的生存前提:“人的依赖关系” |
1.1 人对自然的依赖 |
1.1.1 人对自然的生存依赖 |
1.1.2 人对自然的生产和生活依赖 |
1.1.3 人的文明形态对自然的依赖 |
1.2 人对传统共同体的依赖 |
1.2.1 人对共同体的生产生活依赖 |
1.2.2 人对共同体的交往依赖 |
1.3 人对道德和神学世界的依赖 |
1.3.1 道德和宗教——人的依赖的抽象形式 |
1.3.2 伦理价值与生活规范 |
1.3.3 神圣形象与精神依赖 |
1.3.4 共同体生活与个体心理依赖 |
1.4 人对政治共同体的依赖 |
1.4.1 生存权 |
1.4.2 防卫权和处罚权 |
1.4.3 财产权 |
1.5 人对时间空间的依赖 |
1.5.1 人的时间依赖 |
1.5.2 人的空间依赖 |
第2章 现代人的生存处境:“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
2.1 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生存独立 |
2.1.1 生存依赖的独立性 |
2.1.2 原始劳动与自由时间 |
2.1.3 分工与人的独立意识 |
2.1.4 分工与交往中的独立性 |
2.2 以所有权为基础的个体独立 |
2.2.1 财产共有与私有化 |
2.2.2 私有化与共同体生活 |
2.3 以理性交往为基础的精神独立 |
2.3.1 货币交往与理性精神 |
2.3.2 货币交往与精神独立 |
2.3.3 货币关系与人的独立性 |
2.4 以货币交换为基础的政治独立 |
2.4.1 交换行为与个体关系 |
2.4.2 货币交往与人的平等自由 |
2.4.3 货币经济与人的独立性 |
2.5 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时空独立 |
2.5.1 现代时间与人的独立性 |
2.5.2 现代空间与人的独立性 |
第3章 现代人的自由前景:人的独立性与自由个性的实现 |
3.1 生产力与自由个性 |
3.1.1 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 |
3.1.2 全面的体系 |
3.1.3 多方面的需要 |
3.1.4 全面的能力 |
3.2 所有权与自由个性 |
3.2.1 所有权与主体性 |
3.2.2 所有权与法权人格 |
3.2.3 所有权与公共生活 |
3.3 理性精神与自由个性 |
3.3.1 理性与主体确证 |
3.3.2 理性与主体交往 |
3.3.3 交往理性与伦理理性化 |
3.4 理性交往与自由个性 |
3.4.1 个人权利的形成:被解放的个性 |
3.4.2 个人与公共领域关系的发展态势 |
3.5 时空脱域与自由个性 |
3.5.1 现代时间与个人自由 |
3.5.2 现代空间与个人自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及致谢 |
四、“入世”:中国土地管理的新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D]. 杨佳.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2]诗歌意境下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流变研究[D]. 顾芝君.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评价、驱动因素及策略调整研究[D]. 曹冲.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4]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D]. 王蕾.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6]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D]. 王佳玉. 安徽财经大学, 2020(11)
- [7]六朝士人园林与园林诗研究[D]. 黄玉. 西南大学, 2020(01)
- [8]侗族大歌研究八百年史述[J]. 谭厚锋.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9]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D]. 李其成.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10]作为自由前提的“人的独立性” ——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研究[D]. 邵长超. 吉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