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列腺增生的早期信号(论文文献综述)
阮涌[1](2021)在《BLM-EZH2相互作用影响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Rec Q-BLM解旋酶在DNA的修复、复制、重组和转录等细胞代谢过程和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BLM基因的缺陷将引起人类Bloom综合症(Bloom syndrome,BS),且易患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癌症。其中,2020年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在我国男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七位,死亡率居第十位,PCa已逐渐成为影响我国男性生命健康的常见肿瘤之一。有研究表明BLM在PCa细胞系中高表达,在干扰或过表达BLM后,PC3细胞恶性程度相应的降低或增强;EZH2蛋白是多梳抑制复合物2(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PRC2)的成员之一,也有研究表明EZH2蛋白与PCa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本论文深入研究了BLM、EZH2与PCa相互关联性,阐明了BLM/EZH2/MDM2/P53的信号调控轴途径,从分子、细胞、组织和动物水平探索了BLM与EZH2蛋白相互作用对PCa的影响及其机制。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BLM与EZH2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实验发现这两个蛋白其存在相互作用,预测它们在PCa组织的m RNA中表达水平呈极显着正相关应用Western Bloting实验检测发现BLM在PCa细胞系中高表达,以BLM为诱饵蛋白,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联合质谱分析发现与BLM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有541个,利用TCGA和STRING数据库分析可视化了BLM的相互作用蛋白网络及它们在细胞内的调控关系,其中EZH2蛋白是其相互作用的蛋白之一,且BLM与EZH2在PCa中的表达呈极显着正相关(P-Value=7.9e-74)。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用GST Pull down发现BLM与EZH2存在直接相互作用,进一步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发现BLM与EZH2主要定位于细胞核。2.BLM与EZH2蛋白在PCa组织中高表达,BLM与EZH2在PCa临床样本中的免疫组化得分呈极显着正相关分别应用BLM和EZH2抗体对50例PCa组织、20例增生组织和9例前列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发现BLM和EZH2蛋白在PCa组织中相比于正常前列腺高表达,且分别呈显着(P<0.05)和极显着(P<0.01)差异,BLM和EZH2的高表达均与患者的T分期(P=0.030,P=0.012)、临床分期(P=0.030,P=0.012)和Gleason分数(P=0.006,P=0.029)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性,但是与年龄、Gleason分级、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没有显着相关性,BLM与EZH2在PCa临床样本中的免疫组化得分呈极显着正相关(P<0.001)。3.干扰BLM和EZH2蛋白能够显着抑制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可能存在BLM/EZH2/P53的信号调控轴利用BLM特异性抑制剂处理PC3细胞5天后,进行活细胞计数检测,发现ML216的药物浓度与细胞活性呈负相关,且药物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01),检测细胞周期发现其能够引起PC3细胞在G0/G1期细胞数量的增加。应用si RNA分别单独或同时干扰BLM和EZH2时,发现si BLM和si EZH2的联合干扰能够更加显着抑制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且能够上调PC3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PC3细胞中可能存在BLM/EZH2/P53的信号调控轴。4.体内外实验进一步阐明了在PC3细胞中存在BLM/EZH2/MDM2/P53的信号调控轴以EZH2为诱饵蛋白进行了ChIP-seq试验,发现EZH2蛋白并未能够直接结合P53启动子区,而是通过调控MDM2启动子区间接调控P53蛋白的表达。通过体外实验发现过表达EZH2,能促进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但在同时干扰BLM时,能够部分削弱其增强效应,反之,在干扰EZH2时,则能减弱了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而在同时过表达BLM时,能够部分抵消EZH2干扰时的减弱效应,体内裸鼠成瘤实验结果也与上述结果一致。表明在PC3细胞中存在BLM/EZH2/MDM2/P53的信号调控轴。综上,本研究发现BLM与EZH2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通过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分析和Pull down实验发现BLM与EZH2蛋白存在直接相互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BLM与EZH2在PCa的发生中均高表达且呈显着相关性,并在PCa组织中进一步印证了BLM与EZH2的相关性。通过干扰BLM和EZH2蛋白能够显着抑制PC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体内外实验揭示了在PC3细胞中存在BLM/EZH2/MDM2/P53的信号调控轴途径。弄清BLM-EZH2相互作用影响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分子机制,以Rec Q-BLM解旋酶为小分子抗癌药物的靶标,另辟和建立治疗前列腺癌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刘念[2](2021)在《有氧运动调节雄激素及IL-6/JAK1/STAT3信号通路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随着老龄化程度加重,其患病率也随之升高。本研究采用高脂饮食诱导小鼠发生良性前列腺增生,主要研究androgen/AR信号通路中雄激素和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BPH小鼠前列腺组织中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相关炎症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高脂饮食诱导BPH小鼠前列腺组织中的变化及下游相关蛋白Janus激酶1(janus kinase 1,JAK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以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的表达变化。采用8周的跑台运动干预方式,观察Androgen/AR/IL-6/STAT3信号通路在有氧运动改善肥胖BPH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实验动物采用SPF级4周龄C57BL/6J小鼠40只,随机分为普食对照组(Control,C组,n=15)喂养普通饲料和高脂饮食组(High fat diet,HFD组,n=25)喂养高脂饲料。经过12周的饮食干预后,称量小鼠体重后,每组随机各取5只小鼠麻醉处死后取小鼠前列腺组织,进行组织包埋和切片制作并进行HE染色,来观察两组小鼠前列腺的腺腔面积变化以及体重改变以判断肥胖BPH小鼠模型成功建立。之后进行为期8周的跑台运动干预,C组小鼠(n=10)继续喂养普通饲料为普通饮食组,HFD组(n=20)小鼠继续喂养高脂饲料,并且随机将HFD组小鼠分为前列腺增生组(H组,n=10)和运动组(HE组,n=10)。H组小鼠只进行高脂饲料喂养,HE组小鼠喂养高脂饲料同时进行跑台运动干预。HE组小鼠运动干预方案为:14m/min的跑台运动,每天下午7:00-8:00进行1h,每周干预5天,共持续8周。运动干预结束后,采集血液后将小鼠麻醉后处死,取前列腺组织称量小鼠前列腺质量(prostate weight,PW),利用水取代法测量小鼠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并计算小鼠前列腺指数(prostate index,PI);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前列腺病理改变,测量腺腔面积;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睾酮(testosterone,T)、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雌二醇(estradiol,E2)和IL-6,并计算E2/T值;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AR;Western Blot检测前列腺组织中AR、白介素6受体(interleukin-6 receptor,IL-6R)、JAK1、STAT3、p STAT3和NF-κB蛋白的相对表达含量。实验结果采用(M±SD)表示,建模期两组之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干预期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显着性。研究结果:1.12周饮食诱导后,HFD组小鼠体重显着高于C组(P<0.01)且达到肥胖标准。与C组小鼠前列腺的腺腔面积相比,H组小鼠前列腺腺腔面积增加,且这两组结果具有显着性的差异(P<0.01);8周有氧运动干预结束后H组小鼠前列腺腺腔面积与C组相比,显着增大(P<0.01);与H组相比,HE组小鼠前列腺腺腔面积显着减小(P<0.01)2.8周有氧运动干预后,与C组小鼠PW(0.08±0.02)g、PV(0.09±0.03)ml相比,H组小鼠PW(0.11±0.03)g、PV(0.13±0.04)ml的数值显着性增大(PW:P<0.01,PV:P<0.05)。HE组小鼠PW(0.09±0.02)g、PV(0.12±0.06)ml与H组小鼠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C组小鼠PI(0.24±0.04)mg/g、H组小鼠PI(0.23±0.07)mg/g和HE组小鼠PI(0.21±0.04)mg/g之间并无显着性差异。3.8周运动干预结束后,与C组小鼠血清T和DHT水平相比,H组血清T和DHT水平明显降低,且具有显着性(P<0.05);HE组血清T和血清DHT与H组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血清E2水平C组、H组和HE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性(P>0.05)。根据计算得到血清中E2/T结果:与C组相比,H组小鼠血清中E2/T比值显着性升高(P<0.01),与H组相比,HE组小鼠E2/T比值显着性降低(P<0.05)。与C组相比,H组血清IL-6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H组相比,HE组血清IL-6含量显着降低(P<0.01)。4.8周有氧运动干预后,与C组相比,H组小鼠前列腺中AR阳性表达的光密度平均值显着降低(P<0.01);与H组相比,HE组小鼠前列腺中AR阳性表达的光密度平均值显着增加(P<0.01)。5.8周有氧运动干预结束后,与C组相比,H组小鼠前列腺组织中AR总蛋白含量显着下降(P<0.01);与H组相比,HE组小鼠前列腺组织中AR总蛋白含量显着升高(P<0.05)。6.实验结束后,与C组小鼠相比,H组小鼠前列腺中IL-6R、JAK1、STAT3、p STAT3和NF-κB蛋白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H组小鼠相比,HE组小鼠前列腺组织中IL-6R、JAK1、STAT3、p STAT3和NF-κB蛋白含量显着降低(P<0.01)。研究结论:1.12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BPH小鼠前列腺腺腔的面积增大。androgen/AR信号通路受到明显抑制,可能进一步激活IL-6/IL-6R/JAK1/STAT3炎症信号通路进而促进BPH。2.8周有氧运动可能通过降低E2/T比值,上调AR表达,抑制IL-6/IL-6R/JAK1/STAT3炎症通路,进而改善高脂饮食诱导小鼠的BPH。
王珊珊[3](2021)在《两种天然食用色素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抑制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常发生于中老年男性,属于进展性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其组织学特征为前列腺过渡区域上的基质细胞和上皮细胞的非恶性的过度生长和增殖,会导致一系列下尿路症状,甚至威胁生命健康。目前,由于BPH发病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市面上针对BPH的治疗药物各有利弊,BPH发病率的逐年攀升以及发病趋于年轻化等,该疾病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治疗BPH的药物主要有两种,一类是α1-受体拮抗剂,可以快速缓解下尿路症状,但并不抑制前列腺增生的发展;另一类是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能明显抑制前列腺增生,但会影响男性生理功能且长期使用会出现耐药性,因此针对BPH的植物类制剂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调研发现有强抗氧化、抗炎、抗增殖等作用的活性物质对于前列腺疾病有非常好的疗效,同时许多研究也报道大量的天然食用色素如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类色素等除了可以赋予食品药品诱人的色彩,自身也可发挥强大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增殖、抑菌等)。目的:本课题主要目的是从细胞层面及动物层面研究两种天然食用色素(番茄红素与姜黄)对BPH的抑制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为治疗BPH的药物或保健食品提供新原料,并对BPH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内容及结果:(1)文献调研:通过文献调研,综述了BPH的发病机制和当前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确定了目标色素番茄红素(Ly)及姜黄(姜黄素(Cur)和姜黄油(CO))并概述其结构及生物活性。(2)细胞实验:采用CCK-8试剂盒测定Ly、Cur及CO对BPH-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三种物质对BPH-1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IC50(Ly)400μg/m L为,IC50(Cur)为7.5μg/m L,IC50(CO)为40μg/m L。同时与Hacat细胞(代表正常细胞)进行对比,在三种物质的半抑制浓度下,均未显示出对Hacat细胞有明显毒性。采用Annexin V/PI双染色法测定了CO对BPH-1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实验结果:在CO浓度为40μg/m L时,BPH-1细胞的总凋亡率为62.0±4.7%。(3)动物实验:使用250-300 g的SD雄性大鼠,去势后,连续4周进行皮下注射丙酸睾酮(5mg/kg/s.c.)构建良性前列腺增生模型,后进行灌胃给药4周治疗前列腺增生,同时造模操作不间断。实验结果:通过计算前列腺指数及组织病理学分析,证明Ly、Cur及CO在体内有明显的抑制前列腺增生的效果。(4)机理研究:主要采用酶联免疫,蛋白组化及免疫印迹实验来研究其治疗通路与靶点。通过对激素通路指标(双氢睾酮DHT,5α-还原酶),增生凋亡通路指标(Ki-67,CASP-8,9,3,Bc L-2,Bax),炎症通路指标(IL-1β,IL-6,COX-2,i NOS,TNF-α)以及NF-κB通路指标(P65,p-P65)的检测,最终确定Ly是通过调节细胞增生凋亡来抑制前列腺增生,Cur是通过降低炎症反应来改善前列腺增生的进展,而CO是通过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抑制5α-还原酶通路及NF-κB信号通路来调节相关指标从而达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目的。
柴栋[4](2021)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非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体积的预测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治疗中,现有的观点及指南认为应该根据不同的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s,PV)来进行相关的个体化治疗,国内外均有研究证明前列腺增生的进展与前列腺体积有显着的相关性,并且PV对于BPH的手术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外研究证实前列腺体积的增大与多种因素相关,目前国内对于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FPSA)与前列腺体积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分析前列腺增生患者的PV与年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fPSA/tPSA比值的关系,来寻找预测前列腺体积更加简便有效的方式,对于初步指导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材料和方法:回顾性收集在2017年1月-2020年9月期间于山东省立医院泌尿外科因PSA异常或下尿路症状而就诊的患者,选取经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Transrectal ultrasound-guided Prostate Biopsy TPB)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增生的患者,最终共有427名有年龄、tPSA和fPSA水平以及超声计算的PV数据的患者纳入了这项研究。除了前列腺增生症外,还纳入了病理结果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症的患者,并根据患者病理有无前列腺慢性炎症诊断分为单纯前列腺增生组及伴有慢性前列腺炎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组进行评估,运用pearson及多元回归分析PV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然后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不同分组的曲线下面积及寻找最佳截断值,所有统计结果均以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的结果。结果:在总体中,PV与年龄、tPSA、fPSA、fPSA/tPSA比值呈显着正相关(r=0.211,r=0.347,r=0.561,r=0.372)。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各分组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在总体队列中,与年龄(p=0.103)、总 PSA(p=0.965)和游离 PSA/总 PSA 比值(p=0.404)相比,游离PSA是PV的唯一预测因子(p<0.001)。在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中,FPSA与PV无显着的相关性,而单纯BPH组与总体队列相同,即fPSA是唯一的预测因素(p<0.001)。构建ROC曲线评估游离PSA预测PV是否大于40ml,在总体,单纯BPH组、年龄>60岁、60-70岁、年龄>70岁、PSA<10ng/ml、psa为10-30ng/ml分组的结果分别为0.773、0.750、0.781、0.736、0.845、0.744、0.853。结论:1.前列腺患者的PV与TPSA,FPSA、F/T均有显着的正相关性。2.虽然tPSA与PV显着相关,但fPSA与PV的相关性更强,且在不同年龄分组、不同PSA段均有更强的相关性。3.在伴有前列腺炎的患者中,考虑到游离PSA与PV仅在单因素分析中有显着关系,因此游离PSA在这类患者中的预测价值可能是有限的。
李白洁[5](2021)在《合成磁共振成像(SyMRI)定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价值中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合成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测量技术,对前列腺癌病人行相关扫描,后处理获得前列腺癌组织(包括外周带前列腺癌及移行区前列腺癌)、非癌性外周带组织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的T1值、T2值、PD值,探讨研究合成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测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能力。材料与方法:前瞻性对本院2020年5月到2021年2月88名疑似前列腺癌患者行磁共振常规扫描以及SyMRI MAGiC序列扫描,其中41名病人确诊患有前列腺癌被纳入本次研究,镜像取前列腺癌及其对照的正常或良性前列腺区域,通过后处理获取外周带前列腺癌、非癌性外周带、移行区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的ADC值、T1值、T2值和PD值,然后进行统计学研究分析。结果:外周带前列腺癌的T1值、T2值、PD值均低于非癌性外周带组织(P均<0.05)。移行区前列腺癌的T1值、T2值、PD值也均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P均<0.05)。T2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与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曲线下面积即AUC值高于T1值和T2值。在外周带,T2值和ADC值的灵敏度高于T1值和PD值,ADC值和PD值的特异度高于T1值和T2值。在移行区,T2值和ADC值的灵敏度高于T1值和PD值,ADC值的特异度高于T1值、T2值和PD值。结论:合成磁共振成像技术的T1值、T2值、PD值是鉴别前列腺癌与在临床实践中易与前列腺癌混杂的其他良性病变或正常前列腺组织的有用参数。T2值提高了在前列腺癌诊断方面的灵敏度,避免了一定程度上的漏诊。合成磁共振成像定量测量技术与生理病理学之间的关系,将为活检和组织学提供一种非侵入性的替代方法。合成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疾病应用领域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冀舒文,陈先国,刘伟,王松[6](2021)在《MRI 3D-VIBE动态增强联合常规扫描诊断早期前列腺癌》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MRI三维容积式插入法屏气检查(3D-VIBE)动态增强联合常规扫描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对210例可疑早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实施MRI 3D-VIBE动态增强、常规扫描。总结2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分析不同方法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效能。结果 210例受检者中,早期前列腺癌患者80例,早期前列腺癌的构成比为38.10%,非前列腺癌患者130例。早期前列腺癌患者3D-VIBE动态增强峰值和强化率均高于非前列腺癌患者,且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峰值时间和强化幅度均小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 3D-VIBE动态增强联合常规扫描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特异度、准确率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9%、96.67%、96.20%,均高于MRI 3D-VIBE动态增强、常规扫描;MRI 3D-VIBE动态增强、常规扫描、MRI 3D-VIBE动态增强联合常规扫描诊断早期前列腺癌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752、0.741、0.863(P<0.05)。结论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MRI 3D-VIBE动态增强、FSE序列扫描联合检查的效能理想,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良好。
张得新[7](2021)在《MRI高b值DWI结合多期动态增强在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高b值DWI结合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前列腺结节患者60例,均常规进行MRI平扫、弥散及多期动态增强检查,通过测量结节平均信号强度与同层臀大肌的平均信号强度来计算每个前列腺结节T1、T2信号强度比(SIRT1、SIRT2),测量前列腺结节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b=1500s/mm2),绘制前列腺结节多期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按照手术后或穿刺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癌(A组)及前列腺增生(B组),其中A组患者34例,B组患者26例。1.分析两组患者SIR和ADC值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评价其诊断效能;2.分析两组患者SIRT2值、ADC值及PSA值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评价其诊断效能;3.分析两组患者ADC值、PSA值及DCE-MRI曲线类型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评价其诊断效能;4.分析两组患者SIRT2值、ADC值及DCE-MRI曲线类型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1.SIR和ADC值联合应用:前列腺癌组SIRT1值高于前列腺增生组(t=0.464,p=0.606,p>0.05);ADC值前列腺癌组低于前列腺增生组(t=-8.688,p<0.001)。二者联合诊断前列腺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61.5%、76.2%、88.9%;前列腺癌组SIRT2值高于前列腺增生组(t=-0.2434,p=0.018,p<0.05),ADC值前列腺癌组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t=-8.688,p<0.001);二者联合诊断前列腺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61.5%,76.2%,88.9%。2.SIRT2值、ADC值及PSA值联合应用:前列腺癌组SIRT2值高于前列腺增生组(非参数检验,p=0.031,p<0.05);ADC值前列腺癌组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t=-3.245,p=0.002,p<0.05);前列腺癌组PSA值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p<0.001)。三者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2%、76.9%、80.6%、83.3%。3.ADC值、PSA值及DCE-MRI曲线类型联合应用:ADC值前列腺癌组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t=-3.656,p=0.001,p<0.05);前列腺癌组PSA值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p<0.001);两组患者TIC曲线构成比,前列腺癌组流出型28例,前列腺增生流入型17例(X2=39.787,p<0.001)。三者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6%、92.3%、93.3%、96.0%。4.SIRT2值、ADC值及DCE-MRI曲线类型联合应用:前列腺癌组SIRT2值低于前列腺增生组(p=0.248,p>0.05);ADC值前列腺癌组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t=-3.656,p=0.001,p<0.05);两组患者TIC曲线:前列腺癌组流出型曲线占比70.8%;前列腺增生流入型占比70.8%,(X2=42.989,p<0.001)。三者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6%、92.3%、94.3%、96.0%。结论:MRI多参数(T2WI、DWI联合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郭晓媛[8](2021)在《滋肾丸干预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滋肾丸(ZiShenWan,ZSW)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的干预作用及机制,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分析ZSW治疗DN的靶点及通路,为ZSW治疗DN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动物实验: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雄性6周龄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ZSW高剂量组、ZSW中剂量组、ZSW低剂量组(n=10);非糖尿病db/m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10)。适应性喂养2周后,ZSW各剂量组给予ZSW乙醇提取物灌胃(高剂量:6.0g/kg;中剂量:3.0g/kg;低剂量:1.5 g/kg);阳性对照组给予达格列净灌胃(1.0mg/kg);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同时给予等体积去离子水灌胃。每天灌胃1次,持续12周。每2周检测体重、尾静脉FBG;每4周检测尿液ACR、NAG酶、NGAL和CysC;给药12周后摘眼球取血,称量右肾脏重量,固定或冻存肾组织。血清检测HbA1c、BUN和CRE。肾组织经HE染色、PAS染色、Masson染色后光镜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进行病理半定量评分;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分析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物α-SMA和E-cadherin的表达强度;TUNEL染色观察分析肾小管上皮细胞核的损伤水平;Western blot及RT-qPCR分别检测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ASC、Caspase-1以及焦亡相关炎症因子IL-1β、cleaved IL-1β和IL-18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2.细胞实验:正常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进行复苏、传代及培养。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筛选细胞培养条件及药物干预剂量,以高渗葡萄糖(45μmol/L)培养HK-2细胞48 h诱导焦亡及EMT,分为高糖组、ZSW低剂量组、ZWS中剂量组、ZSW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ZSW各剂量组给予ZSW乙醇提取物干预(高剂量:15μg/ml;中剂量:7.5μg/ml;低剂量:3.75μg/ml);阳性对照组给予达格列净干预(0.1μmol/L)。另设空白组为正常对照、甘露醇组为高渗对照。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UNEL染色评估细胞核的损伤、LDH试验评估细胞膜的损伤、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焦亡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IL-1β、IL-18水平;Western blot 及 RT-qPCR 分别检测细胞 NLRP3、ASC、Caspase-1、IL-1β、cleaved IL-1 β、IL-18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3.网络药理学:通过检索数据库筛选ZSW的药物活性成分和DN的疾病靶点,获得ZSW治疗DN的作用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ZSW治疗DN的“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ZSW治疗DN的关键靶点的PPI网络,筛选ZSW治疗DN的核心关键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和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和通路分析。[结果]1.动物实验:(1)药效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FBG、HbAlc、BUN、血CRE及尿ACR、NAG酶、NGAL、CysC显着升高(P<0.01)。经ZSW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显着降低(P<0.01)。(2)肾组织病理学:模型组肾小球出现体积增大、基底膜不均匀增厚、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管出现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染色面积、基底膜厚度、肾小管损伤指数显着升高(P<0.01)。ZSW不同程度减轻上述病理改变,显着降低病理半定量评分(P<0.01)。(3)肾小管上皮细胞EM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表达强度、肾组织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herin表达强度、肾组织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ZSW显着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和E-cadherin表达强度,不同程度降低肾组织α-SMA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肾组织E-cadherin的蛋白及mRNA表达(P<0.05或P<0.01)。(4)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核碎裂增多,TUNEL染色阳性率显着升高,肾组织IL-1β、cleaved IL-1β和IL-18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ZSW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核碎裂,显着降低细胞TUNEL染色阳性率,显着降低肾组织IL-1β、cleaved IL-1β和IL-18蛋白及mRNA表达(P<0.01)。(5)肾组织NLRP3炎症小体活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组织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ZSW不同程度降低上述指标的蛋白表达(P<0.05或P<0.01),显着降低NLRP3、ASC mRNA表达(P<0.01),高剂量ZSW显着降低Caspase-1 mRNA表达(P<0.01)。2.细胞实验:(1)EMT:高糖培养使HK-2细胞形态发生间质细胞样改变,迁移能力显着增强,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ZSW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的间质样改变,显着降低细胞迁移能力,显着降低α-SMA蛋白及mRNA表达,不同程度升高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P<0.05或P<0.01)。(2)焦亡:高糖培养使HK-2细胞的细胞核及细胞膜损伤加重,焦亡水平升高,IL-1β、IL-18释放增加,IL-1β、cleaved IL-1β和IL-18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ZSW明显减轻细胞核及细胞膜损伤,显着降低焦亡水平,显着减少IL-1β、IL-18释放以及 IL-1β、cleaved IL-1β 和 IL-18 蛋白及 mRNA 表达(P<0.01)。(3)NLRP3炎症小体活化:高糖培养使HK-2细胞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ZSW不同程度降低上述指标的蛋白及mRNA表达(P<0.05 或 P<0.01)。3.网络药理学:经筛选获得ZSW的56个有效活性成分,与数据库中DN的疾病靶点映射获得166个ZSW治疗DN的靶点,与51个ZSW的有效活性成分共同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通过PPI网络筛选获得154个关键核心靶点,诸多靶点涉及炎症反应相关,主要富集在钙通道复合体、膜区、突触和细胞质等细胞组分;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神经递质结合等分子功能;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氧化还原、突触传递等生物学过程;包含NOD样受体(NLR)信号通路在内的炎症反应、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细胞增殖分化、内分泌抵抗、神经组织传导等相关信号通路。[结论]1.ZSW有效降低db/db小鼠血糖,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小管早期损伤指标及肾功能,减轻肾组织病理损伤,抑制肾小管上皮EMT及焦亡,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实现的。2.ZSW有效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EMT及焦亡,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实现的。3.ZSW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DN,干预炎症反应是ZSW治疗DN的重要作用机制。
阳青松[9](2021)在《基于DBSI的深度神经网络学习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及预测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基于DBSI的深度神经网络学习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中的运用价值研究目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作为目前临床公认的诊断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最有优的影像学方法之一。近年来MP-MRI在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穿刺中担任了重要角色,随着MP-MRI的推广和运用,使得越来越多的早期前列腺癌被诊断出来,同时将MP-MRI和靶向穿刺联合,也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前列腺癌index lesion判断的准确性,使得我们能检出更多的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同时降低临床无意义癌的检出率。但通过系统穿刺我们知道,即便在磁共振阴性的患者中仍然有约15%的患者存在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同样PI-RADS 5分的患者也约有12%的患者非前列腺癌。因此我们急需一种能够更为精准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我们知道,在多参数MR中,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评估鉴别诊断前列腺癌最重要的序列之一,但我们常规使用的DWI序列是按照单指数模型设计的,也就是说它把组织看着成一个整体,并未区别水分子扩散受限是来源于各项同性部分还是各项异性部分,也并未将各项同性受限部分进一步区分,这也是导致DWI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创新性的提出了全新的扩散加权成像模型-扩散谱成像(diffusion based spectrum imaging DBSI),该模型创新性的将水分子在组织中的扩散受限分为各项异性和各项同性部分,其中各项异性部分表示为纤维部分(fiber fraction,FF),该部分的定量参数指标用于显示前列腺中的纤维成分。各项同性部分又以水分子扩散受限的程度区别为高度扩散受限部分(highly restricted fraction,HRF)该部分代表水分子在炎性细胞中扩散受限部分,受限部分(restricted fraction,RF)该部分代表水分子在肿瘤细胞中扩散受限部分,阻碍部分(hindered fraction,HF)该部分代表水分子在间质细胞中扩散受限部分,及自由扩散部分(free fraction,free F)该部分代表水分子在正常腺管腺泡中扩散受限部分。本研究备运用DBSI联合深度神经网络学习为分类器以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大病理切片为金标准评估其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中的效能。研究方法2015年3至2017年8月前瞻性连续招募临床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入组标准:(1)PSA升高大于4ng/ml;(2)超声检查有异常回声;(3)直肠指诊有阳性发现。排除标准(1)患者既往接受过放疗或者内分泌治疗;(2)有磁共振检查禁忌者;(3)患有幽闭恐惧者。所有入组患者均同时接受多参数MR和DBSI扫描。按照PI-RADS 2评分标准对多参数MR进行评估,选择PI-RADS≥3的患者进行系统+靶向穿刺,穿刺后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对接受根治术的患者按照术后的大病理切片勾画癌灶,选择PI-RADS≥3的并接受靶向穿刺的但结果阴性的患者为良性病灶对照组,按照靶向穿刺结果勾画良性病灶区域。采用有监督深度神经网络(DNN)构建分类器。共使用22个DBSI扩散指标参数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监督性学习来计算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检测DBSI在基于体素水平对PCa与其他病理或组织类型的区分能力;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性和特异性。所有计算使用基于Python(3.8版本)的软件包裹Tensor Flow(2.0版本),Scikit-learn以及Scipy获得。结果该研究总共入组243人(平均年龄65.8岁,平均PSA 25.4ng/ml),其中96位患者(平均年龄69.3岁,平均PSA 27.9ng/ml)通过病理最终确诊为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为25.8%(391/1515)。92位患者接受了前列腺癌根治术,接受根治术的患者标本交由经验丰富的泌尿病理医师进行病理诊断,病理危险度分级及病理临床分期。并依据病理大切片勾画癌灶。总共54例(平均年龄65岁,平均PSA11.5ng/ml)接受穿刺的患者被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或者前列腺炎症。我们将该54例患者依据靶向穿刺的结果选择靶向穿刺部位为良性对照组。其中93位患者(平均年龄62岁,平均PSA9.8ng/ml)因PI-RADS评分<3且PSA小于10ng/ml未接受穿刺,而采用动态随访模式。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学习,DBSI在体素水平上鉴别活体组织中前列腺癌诊断效能如下:区分PCa和良性外周带组织的AUC为0.995,敏感性为94.8%,特异性为98.3%;区分PCa与良性移行带的AUC为0.985,敏感性为93.9%,特异性为94.7%。DHI区分PCa与前列腺良性疾病AUC为0.998,敏感性为97.7%,特异性为97.8%。结论基于DBSI的深度神经网络学习在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疾病中有较高诊断效能,能够准确的鉴别诊断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外周带疾病,良性移行带疾病和良性前列腺疾病,对后续的靶向穿刺和精准治疗有意义。第二部分基于DBSI的深度神经网络学习在预测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中的运用价值研究目的前列腺癌诊断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评估其病理危险度分级,因不同的危险度分级的前列腺癌预后差异性显着,临床非显着癌大多只需要动态随访或主动监测,其并不会危及患者生命,而临床显着癌则需要更为积极的治疗,我们目前列腺癌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经直肠或者会阴的系统穿刺,但是该方法诊断后往往和术后的病理评分存在差异,因此术前的准确预测前列腺癌患者的病理分级就显得尤为重要,之前的相关研究已经表明,DWI在预测患者病理分级中有一定的运用价值,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扩散谱成像(diffusion based spectrum imaging,DBSI)较常规的DWI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方面更具有优势,因此我们推测DBSI较常规DWI在预测患者病理分级中更具优势。本研究备运用深度神经网络学习发的方法联合DBSI评估其在体素水平预测前列腺癌患者病理分级中的运用价值。研究方法2015年3至2017年8月前瞻性连续招募临床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入组标准:(1)PSA升高大于4ng/ml;(2)超声检查有异常回声;(3)直肠指诊有阳性发现。排除标准(1)患者既往接受过放疗或者内分泌治疗;(2)有磁共振检查禁忌者;(3)患有幽闭恐惧者。所有入组患者均同时接受多参数MR和DBSI扫描。按照PI-RADS 2评分标准对多参数MR进行评估,选择PI-RADS≥3的患者进行系统+靶向穿刺,穿刺后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前列腺癌根治,选择接受根治术的患者术后的大病理切片由泌尿外科病理医师勾画癌灶并按照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 ISUP)1-5级进行评分。采用有监督深度神经网络(DNN)构建分类器。共使用22个DBSI扩散指标参数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监督性学习来计算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评估DBSI在基于体素水平对不同ISUP病理分级的预测能力;评估其预测的准确性、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性和特异性。所有计算使用基于Python(3.8版本)的软件包裹Tensor Flow(2.0版本),Scikit-learn以及Scipy获得。结果该研究总共入组243人(平均年龄65.8岁,平均PSA 25.4ng/ml),其中96位患者(平均年龄69.3岁,平均PSA 27.9ng/ml)通过病理最终确诊为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为25.8%(391/1515)。92位患者接受了前列腺癌根治术,接受根治术的患者标本交由经验丰富的泌尿病理医师按照术后大切片进行病理诊断,并按照ISUP前列腺癌病理分级进行评估。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学习,DBSI在基于体素水平预测前列腺癌ISUP病理分级中的结果如下:在前列腺切除术标本ISUP分级基于体素水平分类的总体准确率为91.4%。1级、2级、3级、4级、5级个体等级分类的总体准确率分别为84.0%、89.6%、91.5%、89.8%、97.8%。AUC分别达到了0.989、0.968、0.967、0.972、0.978。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7%和93.6%,94.0%和91.5%,90.7%和91.5%,93.7%和90.4%,92.7%和92.3%。结论基于DBSI的深度神经网络学习在能够准确的预测前列腺癌患者ISUP病理分级,为后续的精准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是一种无创评估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影像学方法,有较好的临床推广运用价值。第三部分基于DBSI深度神经网络学习在离体前列腺标本中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和预测病理分级中的运用价值研究目的前列腺的无创鉴别诊断和预测病理分级一直是影像诊断的重点,当前多参数磁共振是公认的最优的无创鉴别诊断和预测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影像学方法。但是诸如前列腺炎症和前列腺间质增生等良性疾病可以模拟前列腺癌在多参数MR下的影像学表现。在预测病理分级方面,虽然多参数磁共振也有一定的运用价值但是不同病理分级之间的交叉程度明显,很难做准确的预测,究其主要原因是常规的DWI序未很好的区别前列腺组织中的水分子扩散受限来源,我们提出的全新扩散加权成像模型-扩散谱成像(diffusion based spectrum imaging,DBSI)创新性的将水分子在组织中的扩散受限部分区别为各项异性和各项同性部分,在各项同性部分又进一步按照水分子受限程度的不同进行区分。在之前的在体前列腺组织中我们已经得出其较常规的多参数磁共振无论是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还是在预测病理分级都更具优势。因此我们将进一步评估DBSI在离体前列腺组织标本中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和预测病理分级中的运用价值。本研究备运用深度神经网络学习为分类器联合DBSI评估其在离体前列腺组织标本中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和预测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中的运用价值。研究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选取19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97份前列腺癌组织标本(其中上海长海医院9例,华盛顿大学10例)进行离体标本超高场磁共振扫描,长海医院借助于中科院上海分院9.4T磁共振进行离体组织扫描,华盛顿大学使用该研究机构4.7T磁共振进行扫描。扫描序列包括常规的T2WI,DWI和DBSI。将离体标本制作成大切片,由泌尿病理专家勾画前列腺癌组织,前列腺增生组织,前列腺炎症组织,并对前列腺癌部分进行病理评分。使用基于Python语言的Tensor Flow 2.0版本软件来统计基于DBSI深度神经网络学习为分类器在体素水平上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和预测ISUP病理分级中的能力。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评估DBSI对不同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和ISUP病理分级的预测能力;评估其预测的准确性、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97例组织标本经过超高场磁共振扫描后,通过病理切片机切分成97份HE染色的大病理切片,并由经验丰富的泌尿系统病理专家(余永伟教授)在HE切片上勾画出48个前列腺癌病灶,39个前列腺增生结节,40个前列腺间质增生区和76个良性外周带区。对于前列腺切除术标本,DBSI区分前列腺癌与良性外周区,基于体素水平的AUC为0.949,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88.4%;DBSI区分前列腺癌与前列腺间质增生,基于体素水平的AUC为0.928,敏感性为86.6%,特异性为84.9%;DBSI区分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基于体素水平的AUC为0.900,敏感性为82.6%,特异性为81.6%;DBSI区分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疾病,基于体素水平的AUC为0.911,敏感性为84.2%,特异性为83.0%;DBSI对前列腺切除术标本ISUP病理分级的总体准确率为72.1%。等级1、2、3、5的基于体素水平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70.1%、76.0%、75.6%、71.1%。结论基于DBSI深度神经网络学习在离体前列腺标本中能够准确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良性外周带及间质增生前列腺组织,同是也能较为准确的预测离体前列腺癌组织的ISUP病理分级。
邵光峰[10](2021)在《GCN5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前列腺肿瘤细胞增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验目的:大量实验证据表明,炎症通过释放炎症因子和生长因子调节肿瘤微环境,从而调节肿瘤的生长、进展和转移,在前列腺癌发病机制中也起着关键作用。炎症因子在包括前列腺癌等的多种人类癌症生长、转移和分化的调节中表现出功能多样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标本以及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发现了炎症相关指标表达水平的升高。此外,白介素过表达可以通过调节前列腺癌的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上皮间充质转换(EMT),促进前列腺癌的生长和转移能力。然而白介素诱导的EMT和前列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尚未得到深入研究。GCN5是第一个被鉴定的HAT超家族组蛋白赖氨酸乙酰转移酶,它通过乙酰化赖氨酸位点减弱组蛋白与DNA的结合,有利于基因转录。GCN5参与了广泛的细胞过程,包括基因转录、分化、DNA修复、核小体组装和细胞周期调节等。然而,GCN5在前列腺癌EMT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分析探寻前列腺肿瘤数据中与炎症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差异基因在临床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表达情况,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GCN5在炎症因子诱导前列腺癌转移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实验方法:本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生物信息分析,通过分析GEO数据库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得到前列腺组织样本中共有差异表达的基因。利用DAVID数据库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生物学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究这些基因在细胞组成(CC)、分子功能(MF)、生物学过程(BP)及KEGG通路富集情况。在蛋白质表达层面,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了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图,利用Cytoscape软件中的Cytohubba插件筛选PPI网络中链接程度前10位的Hub基因,然后通过Oncomine数据库对获得的10个Hub基因分别检索进行Meta分析,最终获得显着差异表达的关键基因并分别进行基因注释,筛选出与前列腺肿瘤相关的炎症异常表达基因,然后利用得到的炎症关键基因进行后续临床及细胞实验研究。第二部分为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本研究随访了就诊于我院泌尿外科且临床资料完整符合入排标准的病例共11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34例,前列腺癌患者82 例,其中 CRPC 患者 15 例。分为 BPH 组、G1(Gleason ≤ 6)组、G2 组(Gleason=7)、G3-4(Gleason≥8)组及CRPC组,分别检测PSA及IL-6在以上分组患者血清中表达情况,分析IL-6与血PSA及Gleason分级相关性。并对获得的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L-6在前列腺增生及不同Gleason分级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究IL-6在不同前列腺组织中表达情况,及能否作为诊断及判断肿瘤预后的指标。第三部分为体外细胞实验研究,首先用IL-6处理人源前列腺癌细胞株,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研究细胞裂解液中GCN5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变化,以明确IL-6对前列腺癌细胞内GCN5表达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分别采用 MTT 法、Martigel invasion、Transwell 实验研究了 GCN5 基因沉默对 LNCaP细胞增殖、侵袭、迁移情况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检测Vimentin、N-cadherin、E-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来判断siGCN5对细胞EMT过程的影响。再接下来检测GCN5是否通过Egr-1的表达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在IL-6处理的细胞中同时干扰GCN5、过表达Egr-1,检测细胞增殖、转移、侵袭和EMT能力。最后研究GCN5对PI3K/PTEN/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在细胞中分别转染siGCN5、pcEgr-1和pcGCN5,检测Akt磷酸化水平和PTEN蛋白量,并检测细胞同时干扰GCN5和过表达Egr-1时Akt的活化水平。此外,用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对细胞进行预处理,再在细胞中过表达GCN5,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判断GCN5是否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细胞功能。实验结果:第一部分研究首先通过分析GEO数据库中转移性前列腺癌、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组织和前列腺增生组织的基因表达数据,得到前列腺组织样本中共有差异表达的基因101个,其中表达上调基因29个,表达下调基因72个。利用DAVID数据库对筛选出的101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生物学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基因主要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细胞膜和细胞外基质等,生物学过程集中在丝氨酸磷酸化、细胞分裂和凋亡调控等功能,参与了母细胞减数分裂、PI3K信号通路、细胞周期、HIF-1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过程。在蛋白质表达层面,我们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了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图,然后利用Cytoscape软件中的Cytohubba插件,筛选PPI网络中链接程度前10位的Hub基因,分别为 MKI67、MYC、AURKA、CCNB1、UBE2C、TOP2A、MELK、IL6、BIRC5、BUB1。通过Oncomine数据库文献检索进行Meta分析,最终获得3个高表达关键基因分别为IL-6、MYC和TOP2A。本实验将探究炎症与前列腺肿瘤关系,所以选择IL-6为研究的关键基因,将IL-6从MSKCC和TCGA数据库获得前列腺癌患者预后信息,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IL-6水平的变化对前列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影响有临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通过对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研究IL-6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及前列腺组织中表达情况,临床数据分析显示前列腺癌组较前列腺增生组血清和组织中IL-6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的表达水平与PSA及Gleason分级具有正相关性。在前列腺癌组中血IL-6随着Gleason分级升高而表达水平升高,但是将低危前列腺癌组(Gleason≤6分)与前列腺增生组比较时,发现IL-6无论是在血液中还是在组织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这说明血IL-6水平与前列腺癌发生、发病风险并没有相关性,不能作为预测早期前列腺癌发生的指标;但在肿瘤患者中血清IL-6水平越高,前列腺癌恶性程度就越高,IL-6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指标。第三部分首先用IL-6刺激前列腺癌细胞系后,GCN5 mRNA和蛋白表达较未处理前均显着上调(P<0.05),尤其在LNCaP细胞系中的变化最明显。于是选用LNCaP细胞系用于接下来的功能实验研究。IL-6刺激显着促进了 LNCaP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EMT的能力(P<0.05),干扰GCN5表达可以逆转IL-6诱导的上述细胞功能。IL-6刺激导致LNCaP细胞内Egr-1的表达增加,而siGCN5可以显着抑制Egr-1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研究Egr-1过表达对GCN5干扰后的前列腺癌细胞的影响发现,与单纯转染siGCN5的细胞相比较,同时在细胞中过表达Egr-1基因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止GCN5干扰而导致的细胞增殖率下降(P<0.05)。另外,外源Egr-1在细胞内过表达还减弱了 siGCN5对细胞侵袭、迁移和EMT的抑制作用,表明Egr-1作为siGCN5的一个下游调节蛋白介导细胞的生物学功能。Western blot显示细胞内过表达GCN5可以导致Akt磷酸化水平增加和PTEN蛋白表达量减低;而siGCN5可以显着降低p-Akt蛋白的表达量并使PTEN蛋白表达量增加,这与Egr-1过表达所导致的结果相反(P<0.05)。同时转染pcEgr-1和siGCN5较单纯干扰GCN5表达的细胞相比,p-Akt的表达水平显着增加,且PTEN蛋白表达水平下调。这些结果表明,siGCN5抑制Akt磷酸化并激活PTEN,从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而这个过程可以被Egr-1过表达逆转。结果显示单独过表达GCN5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侵袭,但LY294002可以抑制pcGCN5诱导的细胞功能。这些结果进一步表明GCN5是通过改变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程度来影响LNCaP的增殖和侵袭过程。实验结论:总之,本文通过肿瘤数据库的生物信息分析,获得与炎症相关的关键差异表达基因IL-6,临床研究表明IL-6在前列腺癌血清、组织中表达水平均升高,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升高表达升高,但在低危PCa与BPH中表达无明显差异,表明IL-6作为可能判断肿瘤预后指标,但不能作为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依据。体外实验证实了 IL-6通过GCN5表达来影响前列腺肿瘤功能,而GCN5可以通过调节Egr-1蛋白的表达以及下游PI3K/PTEN/Akt信号通路的活化状态,从而改变IL-6介导的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EMT等功能。本文探讨了 GCN5通过PI3K/PTEN/Akt信号通路调控前列腺癌进展的分子机制,为针对前列腺癌患者的靶向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二、前列腺增生的早期信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列腺增生的早期信号(论文提纲范文)
(1)BLM-EZH2相互作用影响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文献综述 |
1 前列腺癌 |
1.1 PCa发病现状 |
1.2 PCa形成因素 |
1.3 PCa发生发展分子机制 |
1.4 PSA与PCa的关系 |
2 肿瘤分子标志物与PCa |
2.1 肿瘤分子标志物与癌症 |
2.2 PCa的肿瘤分子标志物 |
2.3 肿瘤标志物在PCa药物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
3 BLM解旋酶 |
3.1 BLM解旋酶的结构与功能 |
3.2 BLM解旋酶的细胞生物学功能 |
3.3 BLM解旋酶与肿瘤 |
4 EZH2 蛋白 |
4.1 EZH2蛋白的结构与分子功能 |
4.2 EZH2蛋白与肿瘤 |
5 BLM、EZH2与PCa |
5.1 BLM、EZH2在PCa的靶向研究 |
5.2 BLM和EZH2与PCa的相关性分析 |
6.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7.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7.1 研究内容 |
7.2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BLM相互作用蛋白筛选和MS鉴定及BLM/EZH2 的定位 |
1 材料 |
1.1 主要实验仪器 |
1.2 主要实验试剂 |
1.3 细胞系 |
2 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蛋白提取 |
2.3 蛋白含量测定(BCA微孔酶标仪法) |
2.4 免疫共沉淀(免疫磁珠法) |
2.5 SDS-PAGE电泳 |
2.6 Western Blotting检测 |
2.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8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蛋白诱导表达 |
2.9 原核蛋白提取 |
2.10 GST-pull down |
2.11 间接免疫荧光 |
2.1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
2.1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BLM蛋白在RWPE-1、PC3、22RV-1、LNcap细胞中的表达 |
3.2 免疫沉淀联合质谱分析,筛选与BLM具有互作的蛋白 |
3.3 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互作蛋白 |
3.4 Co-IP正反向验证BLM与EZH2存在相互作用 |
3.5 BLM蛋白与EZH2蛋白体外相互作用验证 |
3.6 前列腺癌细胞中BLM与EZH2的亚细胞定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BLM及EZH2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关联 |
1 材料 |
1.1 实验标本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2 方法 |
2.1 免疫组化实验 |
2.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BLM和EZH2在癌组织和对照组织中的差异性比较 |
3.2 BLM和EZH2在癌组织和对照组织中的表达分布 |
3.3 BLM和EZH2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相关性分析 |
3.4 生物信息学分析前列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蛋白表达情况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BLM和EZH2干扰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影响 |
1 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剂 |
1.3 细胞系 |
2 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细胞蛋白提取和浓度测定 |
2.3 蛋白的WB检测 |
2.4 siRNA干扰序列的合成 |
2.5 细胞转染 |
2.6 细胞存活率检测 |
2.7 细胞周期检测 |
2.8 细胞侵袭和迁移实验 |
2.9 细胞划痕实验 |
2.10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
2.11 细胞增殖实验(MTS法) |
2.12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前列腺癌细胞系的侵袭、迁移和增殖能力检测 |
3.2 BLM特异性抑制剂对PC3细胞活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
3.3 BLM、EZH2和P53蛋白干扰前后在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
3.4 干扰BLM和EZH2后对PC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划痕愈合和克隆形成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BLM和EZH2干扰或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
1 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动物 |
1.3 细胞系及载体 |
1.4 实验试剂及配制方法 |
2 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细胞蛋白提取和浓度测定 |
2.3 蛋白的WB检测 |
2.4 重组质粒的构建 |
2.5 ChIP-seq实验 |
2.6 双荧光素酶活性的检测 |
2.7 裸鼠皮下成瘤实验 |
2.8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ChIP-seq实验检测EZH2可能作用的启动子区 |
3.2 利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EZH2蛋白与MDM2启动子区的结合 |
3.3 干扰或过表达BLM和EZH2对PC3细胞P53和MDM2蛋白的影响 |
3.4 干扰或过表达BLM和EZH2对PC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划痕愈合、克隆形成的影响 |
3.5 BLM和EZH2相互作用对PC3细胞P53信号通路的影响 |
3.6 裸鼠成瘤实验检测BLM和EZH2对PC3细胞成瘤能力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1.结论 |
2.创新点 |
3.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Ⅱ:论文涉及的试剂配方 |
(2)有氧运动调节雄激素及IL-6/JAK1/STAT3信号通路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肥胖与BPH |
2.2 雄激素及受体与BPH关系 |
2.2.1 雄激素及性激素比例在BPH中的调控作用 |
2.2.2 雄激素受体(AR)的功能 |
2.3 androgen/AR信号通路与肥胖诱导BPH之间密切相关 |
2.4 炎症与BPH |
2.4.1 炎症伴随BPH发生,并加重BPH程度 |
2.4.2 BPH中AR信号通路受抑与炎症互为因果 |
2.4.3 IL-6/STAT3信号通路在BPH中的作用 |
3 实验对象与方法 |
3.1 实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
3.2 实验主要仪器及试剂 |
3.3 实验流程图 |
3.4 运动干预方法 |
3.5 组织包埋及切片制作及HE染色观察前列腺病理变化 |
3.6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前列腺组织中AR阳性表达 |
3.7 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双氢睾酮、白介素6、睾酮和雌二醇的水平 |
3.8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AR、IL-6R、JAK1、STAT3、p STAT3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 |
3.9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BPH小鼠建模结果 |
4.2 8 周跑台有氧运动对小鼠体重和前列腺腺腔面积的影响 |
4.3 各组小鼠前列腺重量、前列腺体积、前列腺指数的变化 |
4.4 小鼠血清睾酮、双氢睾酮、雌二醇以及白介素6 检测结果 |
4.4.1 睾酮与双氢睾酮检测结果 |
4.4.2 小鼠血清中雌二醇结果 |
4.4.3 小鼠血清中E_2/T值得结果 |
4.4.4 白细胞介素6 的检测结果 |
4.5 小鼠前列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4.6 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结果 |
4.6.1 运动干预对androgen/AR信号通路中AR总蛋白结果 |
4.6.2 运动对IL-6/IL-6R/JAK1/STAT3 信号通路中IL-6R总蛋白结果 |
4.6.3 运动对IL-6/IL6R/JAK1/STAT3 信号通路中JAK1 总蛋白结果 |
4.6.4 运动对IL-6/IL-6R/JAK1/STAT3 信号通路中STAT3 总蛋白结果 |
4.6.5 运动对IL-6/IL-6R/JAK1/STAT3 信号通路中p STAT3 蛋白结果 |
4.6.6 运动对IL-6/IL-6R/JAK1/STAT3 信号通路中NF-κB蛋白结果 |
5 分析讨论 |
5.1 12 周高脂饮食诱导小鼠 BPH出现,有氧运动改善肥胖小鼠 BPH |
5.2 有氧运动通过调节AR信号来改善BPH |
5.3 有氧运动通过调节雌雄激素比例改善BPH |
5.4 有氧运动调节IL-6/JAK1/STAT3/NF-κB炎症信号通路改善BPH |
5.5 androgen/AR信号通路与IL-6/STAT3 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 |
6 结论 |
7 不足与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附录 |
(3)两种天然食用色素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抑制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良性前列腺增生 |
1.1.1 良性前列腺增生简介 |
1.1.2 BPH的研究现状 |
1.1.3 BPH的治疗 |
1.2 天然食用色素 |
1.2.1 番茄红素 |
1.2.2 姜黄活性成分 |
1.3 本研究立题依据、意义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番茄红素及姜黄活性成分对BPH-1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实验基础操作 |
2.3.2 CCK-8 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 |
2.3.3 Annexin V-FITC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 |
2.3.4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番茄红素及姜黄活性成分对BPH-1 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
2.4.2 姜黄活性成分诱导BPH-1 细胞凋亡的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番茄红素与姜黄活性成分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动物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2.4 动物实验 |
3.3 前列腺相关指标检测与机制研究 |
3.3.1 前列腺形态学观察 |
3.3.2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
3.3.3 免疫组化实验(IHC) |
3.3.4 蛋白印迹实验 |
3.3.5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番茄红素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3.4.2 姜黄素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3.4.3 姜黄油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4)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非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体积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基线资料 |
3.2 前列腺体积与年龄、TPSA/FPSA、F/T之间的相关性 |
3.3 对前列腺体积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4 不同年龄分组与不同PSA水平FPSA与PV之间的相关性 |
3.5 FPSA预测PV是否超过40ml的ROC曲线 |
3.6 随访结果及TURP手术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进展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微创治疗新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合成磁共振成像(SyMRI)定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价值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合成磁共振成像(SyMRI)定量技术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MRI 3D-VIBE动态增强联合常规扫描诊断早期前列腺癌(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随访及病理检查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随访及病理检查结果统计 |
2.2 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特征及诊断结果(表1) |
2.3 不同方法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效能分析(表3) |
2.4 不同方法诊断早期前列腺癌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
3 讨论 |
(7)MRI高b值DWI结合多期动态增强在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多参数MR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价值研究与进展 |
1 目前前列腺癌的主要诊断方式 |
2 常规 MRI 技术(T_1WI、T_2WI) |
3 扩散加权成像(DWI) |
4 扩散张量成像、扩散峰度成像(DTI、DKI) |
5 多期动态增强(DCE-MRI) |
6 磁共振波普成像(MRS) |
7 小结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患者临床资料 |
2 实验方法 |
2.1 扫描设备、扫描序列及参数设置 |
2.2 血清PSA检查 |
2.3 病理结果 |
2.4 影像分析 |
2.5 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两组患者MRI T_1WI及 DWI成像检查的SIR_(T1)、ADC值比较 |
3.3 两组患者MRIT_2WI及DWI成像检查的SIR_(T2)、ADC值比较 |
3.4 两组患者MRI T_2WI、DWI检查及PSA测定的SIR_(T2)、ADC值、PSA值比较 |
3.5 两组患者DWI、DCE-MRI检查及PSA测定的ADC值、TIC曲线、PSA值比较 |
3.6 两组患者T_2WI、DWI、DCE-MRI检查的SIR_(T2)、ADC值、TIC曲线比较 |
3.7 多序列、多参数联合诊断前列腺癌效能比较 |
4.讨论 |
4.1 常规序列(T_1WI、T_2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
4.2 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原理及高b值下ADC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
4.3 多期动态增强的原理及TIC曲线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
4.4 血清PSA值对前列腺癌诊断机制 |
4.5 总结 |
结论 |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1.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8)滋肾丸干预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糖尿病肾病炎症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主要参与成分 |
3 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主要信号转导通路 |
4 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中医病机与辨证 |
5 中医药干预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 |
6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现代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滋肾丸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滋肾丸的源流与命名 |
3 滋肾丸的方证与方义 |
4 滋肾丸的制方与化裁 |
5 滋肾丸的名家应用经验 |
6 滋肾丸的临床应用研究 |
7 滋肾丸的现代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滋肾丸干预糖尿病肾病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实验二 滋肾丸干预高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实验三 滋肾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资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基于DBSI的深度神经网络学习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及预测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基于DBSI的深度神经网络学习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中的运用价值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DBSI的深度神经网络学习在预测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中的运用价值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DBSI深度神经网络学习在离体前列腺标本中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及预测病理分级中的运用价值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多种影像学方法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运用价值 |
一 、前列腺的组织胚胎学 |
二、前列腺癌的简要发生机制 |
三、前列腺癌的诊疗现状 |
四、多参数磁共振及放射组学的临床运用 |
五、全身磁共振的临床运用 |
六、CT 的临床运用 |
七、骨扫描(Bone Scintigraphy BS)的临床运用 |
八、PET/CT 的临床运用 |
参考文献 |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10)GCN5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前列腺肿瘤细胞增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引言 |
第一章 前列腺差异基因与临床相关性的生物信息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人血清及组织中IL-6水平与前列腺癌相关性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IL-6通过GCN5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增殖机制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
外文论文1 |
外文论文2 |
四、前列腺增生的早期信号(论文参考文献)
- [1]BLM-EZH2相互作用影响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D]. 阮涌. 贵州大学, 2021(01)
- [2]有氧运动调节雄激素及IL-6/JAK1/STAT3信号通路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D]. 刘念.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两种天然食用色素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抑制作用与机制研究[D]. 王珊珊.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4]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非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体积的预测价值[D]. 柴栋. 山东大学, 2021(09)
- [5]合成磁共振成像(SyMRI)定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价值中的研究[D]. 李白洁. 山东大学, 2021(09)
- [6]MRI 3D-VIBE动态增强联合常规扫描诊断早期前列腺癌[J]. 冀舒文,陈先国,刘伟,王松.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1(04)
- [7]MRI高b值DWI结合多期动态增强在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D]. 张得新.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滋肾丸干预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及机制研究[D]. 郭晓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基于DBSI的深度神经网络学习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及预测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D]. 阳青松.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10]GCN5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前列腺肿瘤细胞增殖的研究[D]. 邵光峰. 山东大学, 2021(12)
标签:前列腺论文; il-6论文; 前列腺增生论文;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论文; 前列腺肿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