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olus Chasing技术在周围血管造影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提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提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孙丽丽[3](2020)在《替罗非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中,血小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基本措施。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尽管术前给予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治疗,术中充分肝素化,急性血栓及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仍颇多。血小板GP Ⅱ b/Ⅲa抑制剂(GPI)是一类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它占据血小板GP Ⅱ b/Ⅲa受体结合位点,阻止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从而抑制多种途径诱导的血小板凝集,血栓形成及延伸。此外,作为GPI的另一重要机制,其通过竞争性抑制血小板GPⅡ b/Ⅲa受体并移除纤维蛋白原,进而导致超急性血栓的崩解。所以GPI还可以作为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AIST)的补救治疗。在心血管领域已有大量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表明,GPI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抗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近年来,有报道在破裂或未破裂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发生急性血栓栓塞并发症,动脉内超选择注射G PI取得满意效果。与GPI在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瘤介入中的广泛应用不同,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经验仍相对不足。目前GPI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的研究大多数为急性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中、术后应用相关的回顾性病例研究。其在非急性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介入术中应用的研究很少。我们回顾我院非急性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行介入手术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评估术中GPI替罗非班在此类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第一部分替罗非班补救治疗颅内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背景和目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支架植入过程中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AIST)相关的研究很少,且目前对于AIST的治疗方案尚未达成共识。我们的试验目的是调查我院ICAS支架植入过程中AIST的发生率,评估替罗非班补救治疗这类患者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们回顾2016年9月至2019年5月所有在我院接受颅内支架植入术的症状性ICAS患者的资料,挑选其中发生AIST的患者,对其基线特征、围手术期处理、介入操作细节、血管造影和临床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替罗非班补救治疗AIS 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替罗非班对AIS T的补救治疗的有效性通过血管再通状况及围手术期缺血性卒中发生率评估。安全性通过围手术期全因死亡率、围手术期出血事件发生率进行评估。结果194例行颅内支架植入的患者中12例(6.2%)发生AIST,所有AIST均发生在放置支架后30分钟内。发生AIST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3±8.3岁,75%(9/12))的患者为男性。平均狭窄程度为86.1±7.1%。支架的平均长度和直径分别为14.5±4.2mm和3.2±0.5mm。在12例AIST患者中,3例发生在基底动脉(BA)支架植入过程中,椎动脉(VA)V4段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4例AIST,大脑中动脉(MCA)M1段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4例AIST,颈内动脉颅内段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1例AIST。按不同支架来看,Wingspan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8例AIST,Apollo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2例AIST,Neuroform EZ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2例AIST。12例AIST均在应用替罗非班补救治疗后,实现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3级和动脉闭塞病变(AOL)分级3级。3例(25%)发生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中。无围手术期死亡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我们在ICAS支架植入术中观察到AIST的发生率不低。在ICAS支架植入期间,替罗非班对AIST的治疗似乎是有效且安全的,不增加出血并发症和死亡率。然而,由于研究的局限性,这些发现应该被谨慎解释,并且需要更多患者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来确定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第二部分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开通术中血栓栓塞事件的个体化治疗策略背景和目的颅内大动脉闭塞(ILAO)是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在中国由ILAO引起的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非急性ILAO患者大多因侧支循环不足而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是这类患者的治疗选择之一。然而,手术过程相关并发症,如血栓栓塞事件并不少见,并已被证明是神经介入医师术中需面对的巨大挑战。非急性IL A O开通术中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处理对降低围手术期新发卒中和死亡率非常重要。我们的试验目的是总结我们单中心经验,评估血栓栓塞事件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接受非急性ILAO开通术的69例连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挑选出手术过程中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及远端栓塞事件)的病例。回顾临床及血管造影资料,总结和分析血栓栓塞类型及治疗策略。根据改良脑梗死溶栓(mT ICI)量表和动脉闭塞病变(AOL)量表判定靶血管再通状况来评估疗效。安全性通过围手术期(术后7天)任何类型的颅内出血(ICH)、全身系统性出血和围手术期死亡来评估。结果69例接受非急性ILAO开通术的患者中,63例实现成功再通(mTICI2b~3),6例患者再通失败:其中5例因导丝不能穿过闭塞段而终止手术,1例全身麻醉后因室颤被迫停止手术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抢救治疗。63例成功再通患者中,4例治疗过程中发生血栓栓塞事件,3例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AIST)形成,1例闭塞段不稳定血栓导致远端栓塞(DT)。血栓栓塞事件总发生率为6.3%(63例中4例)。所有3例AIST均发生在支架植入后20分钟内(10~18分钟),平均时间为13.3±4.2分钟;血栓等级:1级1例,2级2例。经补救治疗,血栓在发现后10~34分钟后消失,平均时间为13.3±12.1分钟。1例远端栓塞经机械取栓成功再通。在不同的治疗策略下4例(100%)均实现成功再通mTICI 2b~3级和AOL 3级。4例患者围手术期(术后7天内)均未发生脑梗死、全身系统性出血或死亡。1例AIST患者术后出现颅内出血。结论没有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疗非急性ILAO开通术中血栓栓塞事件。然而,手术的复杂性和血栓栓塞事件的高风险提醒我们应谨慎处理此类术中并发症。及时诊断,并针对特定的血栓栓塞类型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对这一具有挑战性的患者群体的最佳管理至关重要。第三部分替罗非班预防急性颅内术中支架内血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背景和目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支架植入围手术期糖蛋白Ⅱ b/Ⅲa(Gp Ⅱ b/Ⅲa)抑制剂抗栓治疗仍存在争议。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AIST)、脑梗死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CAS)支架成形术的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目前,Gp Ⅱ b/Ⅲa抑制剂(GPI)替罗非班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已显示出预防和治疗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及栓塞事件的良好前景。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GPI替罗非班在ICAS支架成形术中预防性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接受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所有症状性IC A S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介入手术中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和无替罗非班治疗的对照组。替罗非班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两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基线资料及可能影响预后的介入参数后进行比较。结果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有360例患者因症状性ICAS而接受血管内支架治疗。23例被排除,包括7例合并夹层动脉瘤的患者,5例颅内串联狭窄接受多个支架治疗者,10例多支颅内动脉狭窄接受治疗者,1例支架再狭窄再次支架治疗者。最终纳入337例患者,其中替罗非班组160例,非替罗非班组177例。以基线资料、干预前后相关介入参数为配对条件进行PSM后,替罗非班组排除42例,非替罗非班组排除59例。最终,236例患者配对成功,每组1 18例。替罗非班治疗组有1例AIST,而对照组有8例AIST。AIST发生率替罗非班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8%比6.8%,P=0.039)。两组围手术期缺血性事件发生率(8.5%比5.1%,P=0.424)和围手术期颅内出血发生率(4.2%比0.8%,P=0.2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0天全因死亡率为1.7%(4/236),替罗非班组与非替罗非班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3.4%比0%,p=0.125)。结论预防性应用替罗非班可有效降低症状性IC A S支架成形术中AIS T的发生率,而不增加颅内出血和死亡的风险。然而,在减少围手术期缺血事件方面并没有优势。
张福霞[4](2020)在《MSCT肺动脉成像改变触发监测点和盐水注射方案对图像质量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探讨改变触发监测点对肺动脉CT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2探讨加快生理盐水注射流率对肺动脉CT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实验A组、实验B1组、实验B2组、实验B3组、实验C1组、实验C2组、实验C3组,共分为8组。采用自动跟踪触发扫描方式,上腔静脉组扫描方向为肺尖至肺底,右心房组扫描方向为肺底到肺尖。各组对比剂注射流率均为4.5 ml/s。常规组触发监测点位于上腔静脉,生理盐水注射流率为4.5ml/s。实验A组、实验B1组、实验B2组、实验B3组触发监测点位于右心房,实验A组生理盐水注射流率为4.5ml/s,实验B1组、实验B2组、实验B3组生理盐水注射流率分别为5.0ml/s、5.5ml/s、6.0ml/s。实验C1组、实验C2组、实验C3组触发监测点位于上腔静脉,生理盐水注射流率分别为5.0ml/s、5.5ml/s、6.0ml/s。其它扫描技术参数设置均相同。记录并统计分析各组肺动脉干CT值、上腔静脉CT值、右下肺静脉CT值、六级肺动脉显示率、上腔静脉伪影评分及肺动脉增强后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240例均扫描成功,各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实验A组上腔静脉伪影图像质量平均评分分别为3.13±0.35,4.97±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实验C1组、实验C2组、实验C3组上腔静脉伪影图像质量平均评分分别为3.13±0.35、3.13±0.35、4.90±0.31、4.93±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常规组与实验C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B1组、实验B2组、实验B3组肺动脉干CT值分别为368.99±21.70HU、380.87±21.91HU、409.07±19.18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C1组、实验C2组、实验C3组肺动脉干CT值分别为348.53±17.81HU、375.33±26.83HU、395.51±23.01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B1组与实验C1组肺动脉干CT值比较及实验B3组与实验C3组肺动脉干C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B2组与实验C2组肺动脉干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B1组、实验B2组、实验B3组上腔静脉CT值分别为115.36±16.92HU、110.87±24.05HU、113.73±13.32HU,实验C1组、实验C2组、实验C3组上腔静脉CT值分别为1056.56±141.27HU、904.63±39.08HU、797.73±55.91HU,实验B1组与实验C1组、实验B2组与实验C2组、实验B3组与实验C3组上腔静脉C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B1组、实验B2组、实验B3组右下肺静脉CT值分别为161.26±36.00HU、172.5±27.84HU、154.13±42.19HU,实验C1组、实验C2组、实验C3组右下肺静脉CT值分别为163.62±36.07HU、163.65±34.26HU、161.02±36.12HU,实验B1组与实验C1组、实验B2组与实验C2组、实验B3组与实验C3组右下肺静脉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B1组、实验B2组、实验B3组六级肺动脉显示率分别为80.00%、83.33%、86.67%,实验C1组、实验C2组、实验C3组六级肺动脉显示率分别为86.67%、90.00%、90.00%,实验B1组与实验C1组、实验B2组与实验C2组、实验B3组与实验C3组六级肺动脉显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B1组、实验B2组、实验B3组肺动脉图像质量平均评分分别为4.93±0.25、4.90±0.31、4.97±0.18,实验C1组、实验C2组、实验C3组肺动脉图像质量平均评分分别为4.90±0.31、4.87±0.35、4.93±0.25,实验B1组与实验C1组、实验B2组与实验C2组、实验B3组与实验C3组肺动脉图像质量平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B1组、实验B2组、实验B3组上腔静脉伪影图像质量平均评分分别为4.93±0.25、4.97±0.18、4.90±0.31,实验C1组、实验C2组、实验C3组上腔静脉伪影图像质量平均评分分别为3.13±0.35、4.90±0.31、4.93±0.25,实验B1组与实验C1组、实验B2组与实验C2组上腔静脉伪影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B3组与实验C3组上腔静脉伪影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改变触发监测点可消除上腔静脉内高浓度对比剂产生的放射状伪影,避免膈肌呼吸运动伪影,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2不改变触发监测点,加快生理盐水注射流率,在生理盐水注射流率较大的条件下不但可以避免上腔静脉高浓度对比剂伪影,还可以提高肺动脉强化程度,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3肺动脉成像中右心房为触发监测点同时加快生理盐水注射流率组合对于图像质量的提高优于单一方案。图4幅;表9个;参66篇。
谭钰川[5](2020)在《mDIXON-MRA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可切除性评估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mDIXON-MRA技术评价乳腺癌腋窝淋巴结与血管关系,探讨其中不同团注流速和延迟扫描时间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之间共77例临床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术前均行腋窝区域的磁共振弥散序列及增强血管成像,随机分4组进行动态扫描,分别给予不同对比剂流速:1.5 m L/s、2.0m L/s、2.5 m L/s、3.0m L/s,经过图像后处理重建,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所得图像进行评估和分级,测算SNR(Signal-to-noise ratio,信噪比)和CNR(contrast-to-noise ratio,对比噪声比),判断淋巴结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个不同的静脉团注流速组(1.5 m L/s、2.0m L/s、2.5 m L/s、3.0m L/s)评分平均值分别为1.375±0.405、1.446±0.375、1.953±0.351、1.422±0.428,SNR分别是6.363±0.474、5.028±0.510、6.320±0.325、6.638±0.446,CNR分别是4.345±1.670、5.528±1.794、5.506±1.143、5.376±1.569,4组对显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与周围血管关系无明显影响(p>0.05)。不同的延迟扫描时间显示腋窝血管上有差异(p<0.05),早期组和晚期组评分平均值分别为1.561±1.001和2.250±1.443,SNR分别是5.966±1.699和6.791±1.926,CNR分别是5.506±0.829和5.504±0.825。早期和晚期延迟时间显示血管也有差异(p<0.05),通过与乳腺手术评估结果对比,时相20显示效果最好,时相25到30与时相与20显示效果接近,晚期延迟时间显示效果高于早期。结论:mDIXON-MRA技术中不同团注流速和延迟扫描时间的显示腋窝淋巴结和血管关系的效果不同,本研究推荐选择团注流速1.5m L/s,延迟扫描时间150秒最佳。
范天建,何小龙,蔡勇智,向治平[6](2019)在《团注对比剂跟踪技术在下肢动脉造影应用中的常见问题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团注对比剂跟踪造影技术在下肢动脉造影的应用中出现的几种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133例患者采用团注对比剂跟踪技术进行下肢动脉造影,采用Bolus Chase程序完成检查得到造影图像,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评价图像质量。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常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结果:133例检查中,111例图像质量优良,占比83.46%;22例图像质量较差,占比16.54%;56例造影图像出现运动伪影,占比42.11%;造影过程中患者出现明显痛感的有20例,占比15.04%;检查床速度与对比剂流速不匹配的有8例,占比6.02%;对比剂参数使用不当的有5例,占比3.76%。结论:采用团注对比剂跟踪技术进行下肢动脉造影检查,容易出现造影图像有运动伪影、患者不适、对比剂参数使用不当、检查床移动速度与对比剂流速不同步等问题。针对这些常见问题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可以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检查成功率和图像质量。
唐桢云[7](2018)在《剪切波弹性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病灶的诊断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研究剪切波动态模式和静态模式成像对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及观察者间一致性。2、研究超声造影对乳腺病灶的诊断效能。3、研究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联合BI-RADS分类的诊断价值。4、研究剪切波与超声造影定量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1、对2016年1月-2016年2月的170个病人170个乳腺病灶进行评估。由两名医生分别对每个病灶在静态和动态模式成像下测量定性和定量指标,分析两种成像模式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并比较二者的诊断价值。2、对2016年1月-2016年2月的129个病人129个乳腺病灶行实时超声造影,判断定量和定性指标的诊断价值。3、对2016年1月-2016年2月129个病人129个乳腺病灶行剪切波弹性成像和实时超声造影,研究剪切波和超声造影联合BI-RADS分类的诊断价值。4、对2016年1月-2016年2月129个病人129个乳腺病灶行剪切波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评估剪切波同超声造影定量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剪切波弹性成像的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下的定量指标可重复性佳,动态定性指标观察者间一致性高于静态模式。两种模式成像在定量指标中无显着统计学差异,定量指标效能高于定性指标。2.超声造影中恶性肿块多见向心型灌注模式、充盈缺损及周围粗大扭曲血管。乳腺恶性肿块的灌注曲线下面积和廓清面积高于良性。3、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分别联合BI-RADS、剪切波和超声造影联合BI-RADS都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剪切波和超声造影联合BI-RADS诊断效能最佳。4、良性肿块中,PI、Slope、Area、Washin及Washout和静态模式下的Emax、Emean及SD正相关。恶性肿块中,MTT与Emax、Emean及SD正相关;PI、Slope、Area、Washin及Washout与Emax、Emean负相关。结论:1、剪切波弹性成像的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下的定量指标可重复性佳,诊断效能相似。2、超声造影对乳腺肿块性质的鉴别定性指标优于定量指标。3、剪切波和超声造影联合BI-RADS诊断效能最佳。4、良性肿块硬度越大血流量越大,恶性肿块硬度越大,血流量越小。
武洪林[8](2017)在《双源CT颈颅血管成像低辐射剂量及低对比剂剂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双源CT低管电压及低剂量等渗对比剂在头颈部CTA中的初步研究目的评估双源CT低管电压及低剂量(双低)等渗对比剂对头颈部CT血管造影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头颈部CTA患者60例,分成两组(各30例)。A组(双低剂量组):管电压80/Snl40 kVp,图像使用SAFIRE重建,对比剂32ml(威视派克270mgI/ml)。B组(常规剂量组):管电压100/Snl40 kVp,图像FBP重建,对比剂40ml(优维显370mgl/ml)。记录头颈部动脉各段CT值、噪声值、对比噪声比、信噪比,以及辐射剂量、碘摄入量、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等,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了 A组的升主动脉噪声值明显高于B组(P<0.01),两组图像的血管CT值、噪声值、信噪比、对比噪声比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A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减少了 23.8%(t=-9.316,P<0.001)。A组每例患者的碘摄入量为8.6g,较B组14g下降了41.6%。两组病例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A组3.62±0.57,B组3.63±0.50。B组得分较前者稍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29,P=0.898)。两名医生对图像质量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663(P<0.001),表明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双源CT低管电压及低剂量等渗对比剂可以用于头颈部CT血管造影,在满足诊断要求的基础上,能同时减少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第二部分基于动态扫描的个性化方案在头颈部CTA双低剂量的自身对照研究目的:比较同一组患者头颈部CTA常规与双低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碘负荷量。方法:收集23例患者,每例患者首次均行常规头颈部CTA检查(常规方案),复查时均行双低剂量检查(双低方案)。常规方案使用管电压100/140SnkVp,以及次高渗对比剂370mgI/ml,用量40ml,注射速率5ml/s。双低方案使用管电压80/140SnkVp,以及等渗对比剂270mgI/ml,根据团注法动态时间密度曲线的峰值密度选择不同的注射方案,注射速率4.5-6ml/s之间,对比剂用量32-42ml不等。比较两种方案病例的图像质量、有效辐射剂量及碘负荷量。结果: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分别为双低方案3.86±0.39,常规方案3.90±0.35,后者得分高于前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729,P=0.084)。两名医生对图像质量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642(P<0.001);各段动脉CT值比较,双低方案稍低于常规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方案SNR(signal-to-noise ratio)除了升主动脉、基底动脉高于常规方案外,其余部位均减低(P>0.05)。双低方案CNR(contrast-to-noise ratio)除了基底动脉略高于常规方案外,其余各节段动脉均低于常规方案(P>0.05)。双低方案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剂量较常规方案分别减少26.2%及23.8%(P<0.001);双低方案碘负荷量较常规方案减少了 43.8%。。结论: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双源CT头颈部血管造影双低剂量扫描结合个性化注射方案,能显着减少有效辐射剂量和碘负荷。第三部分稀释等渗对比剂动态扫描在双源CT头颈部双低剂量CTA中的初步研究目的:评估稀释等渗对比剂动态扫描在双源CT头颈部双低剂量血管造影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头颈部CTA患者89例,分成两组。A组(实验组,59例):管电压80/Snl40kVp,图像使用SAFIRE重建。动态扫描使用稀释对比剂,用量27ml,内含270mgI/ml对比剂6ml,注射速率4.5ml/s。实际造影时,根据动态扫描时间密度曲线的峰值密度,选择不同的个性化对比剂(威视派克270mgI/ml)注射方案,用量20-36ml,注射速率4-6ml/s。B组(对照组,30例):管电压100/Snl40 kVp,图像FBP重建,对比剂40ml,注射速率5ml/s(优维显370mgI/ml)。记录头颈部动脉各段CT值、噪声值、对比噪声比、信噪比,以及辐射剂量、碘摄入量、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等,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平均辐射剂量DLP及E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减少了28.3%及28.6%。实验组平均碘摄入量为9.7±1.2g,较对照组18.5g减少了47.6%。其中4例患者碘摄入量仅为7.0g,较对照组减少了62.2%。实验组在颈总动脉上段、颈内动脉下段及大脑中动脉M1段血管强化程度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它各段无显着性减低(P>0.05)。实验组CNR、SNR在颈总动脉上段、颈内动脉下段显着降低(P<0.05),其余部位无显着性降低(P>0.05)。两名医生对图像质量的评分分别为实验组3.62±0.55,对照组3.65±0.51(2=-0.003,P=0.998)。两组病例图像质量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845(P<0.001)。结论:头颈部双源CT双低剂量血管成像中,利用稀释等渗对比剂进行动态扫描,通过时间密度曲线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实际造影时所需的对比剂用量及扫描触发时间,在提供满足诊断需要的图像质量基础上,达到降低辐射剂量以及对比剂剂量的目的。
杨水清[9](2017)在《iMSDE预备的bSSFP序列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成像中的初步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评价基于优化的运动敏感驱动平衡(iMSDE)预备的平衡稳态自由进动(bSSFP)序列的非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NCE-MRA)技术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这项前瞻性研究招募了 35名确诊Ⅱ型糖尿病患者以及27名健康志愿者,糖尿病患者均在1.5T磁共振扫描仪上进行NCE-MRA检查后再进行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检查,而健康志愿者只在进行NCE-MRA检查;获得的MIP图像并由两位放射学医师依据《动脉成像诊断价值评分表》进行双盲评分并以CE-MRA为参考标准检测NCE-MRA对重要血管狭窄(≥50%)的诊断精度;分别测量糖尿病组中NCE-MRA与CE-MRA之间具备诊断价值的血管段的信噪比SNR以及对比信噪比CNR;健康对照组与糖尿病组在NCE-MRA具备诊断价值血管段比率的比较以及糖尿病组中NCE-MRA与CE-MRA之间具备血管诊断价值血管段比率的比较均采用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NCE-MRA和CE-MRA相对应的SNR和CNR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NCE-MRA扫描各扫描段的扫描时间在240-360秒。NCE-MRA在健康受试者具备诊断效能血管段的比率为92%(446/486)。相比于CE-MRA技术,NCE-MRA在盆腔段血管(双侧髂总动脉、双侧髂内动脉及双侧髂外动脉)中诊断价值血管段比率降低(NCE-MRA:100/210,58%;CE-MRA:187/210,89%),在大腿段及小腿血管段(双侧股深动脉、双侧股浅动脉、双侧腘动脉、双侧胫前动脉、双侧胫后动脉及双侧腓动脉)中具备更高(或一致)的诊断价值血管段比率(NCE-MRA:408/418,97%;CE-MRA:380/418,91%)。两组间(NCE-MRA和CE-MRA)信噪比(SNR)无明显差异(p=0.061),对比噪声比NCE-MRA低于(CNR)CE-MRA(p<0,001)。两位医师对NCE-MRA组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NCE-MRA准确率分别为95%/87%、96%/95%、57%/72%、99%/99%、96%/95%(k=0.76)。结论:iMSDE预备的bSSFP的序列可明显缩短NCE-MRA技术的扫描时间,并下肢大腿段及小腿段血管具备较好的诊断价值,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观察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胡海[10](2016)在《CT血管造影结合导航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结合导航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8例经CT血管造影结合导航技术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为观察组,行CT血管造影患者1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术前,CTA重建颅内病灶、脑组织与周围血管等,并结合导航技术设计手术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脑动静脉畸形、胶质瘤与上皮样血管内皮质细胞瘤均彻底清除,手术成功率为5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CTA结合导航技术可提供准确神经影像信息,对于手术顺利开展具有指导意义,值得在手术治疗中推广应用。
二、Bolus Chasing技术在周围血管造影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olus Chasing技术在周围血管造影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3)替罗非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替罗非班补救治疗颅内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研究背景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开通术中血栓栓塞事件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
研究背景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替罗非班预防急性颅内术中支架内血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研究背景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图表 |
综述 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English Paper |
Paper on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irofiban in rescue treatment for Acute Intracranial Intraprocedural Stent Thrombosis |
Paper two: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rophylactic Tirofiban Infusion for Acute Intracranial Intraprocedural Stent Thrombosis |
(4)MSCT肺动脉成像改变触发监测点和盐水注射方案对图像质量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实验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资料收集 |
1.1.3 检查方案及研究方法 |
1.1.4 数据采集与图像质量评价 |
1.1.5 统计学分析 |
1.1.6 偏倚控制 |
1.2 结果 |
1.2.1 各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1.2.2 常规组与实验A组上腔静脉伪影图像质量评分比较 |
1.2.3 常规组、实验C组上腔静脉伪影图像质量评分比较 |
1.2.4 实验B组、实验C组相同生理盐水注射流率各个位置CT值比较 |
1.2.5 实验B组、实验C组相同生理盐水注射流率六级肺动脉显示率比较 |
1.2.6 实验B组、实验C组相同生理盐水注射流率肺动脉图像质量评分比较 |
1.2.7 实验B组、实验C组相同生理盐水注射流率上腔静脉伪影图像质量评分比较 |
1.3 讨论 |
1.3.1 CT肺动脉成像扫描方式的改变 |
1.3.2 CT肺动脉成像触发监测点改变 |
1.3.3 CT肺动脉成像右心房作为触发监测点的优点 |
1.3.4 生理盐水在CT血管造影中的作用 |
1.3.5 两种扫描方案比较显示 |
1.3.6 不足与展望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肺栓塞的流行病学及诊断方法的现状研究 |
2.1 肺栓塞的流行病学 |
2.1.1 发病率与患病率 |
2.1.2 危险因素 |
2.2 肺栓塞影像学诊断的检查方法 |
2.2.1 胸部X线平片 |
2.2.2 MRI |
2.2.3 肺动脉造影 |
2.2.4 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 |
2.2.5 超声心动图 |
2.2.6 CT诊断肺栓塞价值 |
2.3 CT肺血管成像应用优势 |
2.3.1 设备优势 |
2.3.2 后处理技术优势 |
2.3.3 CT肺动脉成像扫描方式的选择 |
2.3.4 CT肺血管成像低对比剂用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5)mDIXON-MRA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可切除性评估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mDIXON-MRA技术应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可切除性评价时静脉团注流速的技术最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mDIXON-MRA技术应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可切除性评估时扫描延迟时间的技术最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乳腺癌淋巴结可切除性的影像学评估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学术会议发言 |
(6)团注对比剂跟踪技术在下肢动脉造影应用中的常见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3.1 减轻患者因对比剂引起的疼痛 |
3.2 减少图像运动伪影 |
3.3 检查床速度控制 |
3.4 对比剂参数控制 |
(7)剪切波弹性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病灶的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部分 |
绪论 |
第一章 剪切波静态模式与动态模式弹性成像对于乳腺病灶诊断价值比较 |
前言 |
1.1 资料与方法 |
1.1.1 病人选择 |
1.1.2 剔除标准 |
1.1.3 研究方法 |
1.1.4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一般情况 |
1.2.2 剪切波静态与动态模式弹性成像的观察者间一致性 |
1.2.3 剪切波静态与动态模式弹性成像下的定性与定量指标比较 |
1.2.4 剪切波弹性成像定性与定量指标的诊断效能 |
1.3 讨论 |
1.3.1 剪切波静态模式与动态模式弹性成像下定性指标对乳腺病灶的观察者间一致性与诊断效能评价 |
1.3.2 剪切波静态模式与动态模式弹性成像下定量指标对乳腺病灶的观察者间一致性与诊断效能评价 |
1.3.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结论 |
第二章 超声造影定量与定性指标对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 |
前言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病人选择 |
2.1.2 剔除标准 |
2.1.3 研究方法 |
2.1.4 图像分析 |
2.1.5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一般情况 |
2.2.2 乳腺超声造影定性指标 |
2.2.3 乳腺超声造影定量指标 |
2.3 讨论 |
2.3.1 超声造影定量指标对于诊断乳腺病灶的有效性 |
2.3.2 超声造影定性指标对于诊断乳腺病灶的有效性 |
2.3.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4 结论 |
第三章 乳腺剪切波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联合BI-RADS诊断效能研究 |
前言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病人选择 |
3.1.2 剔除标准 |
3.1.3 研究方法 |
3.1.4 造影数据分析 |
3.1.5 与BI-RADS联合方法 |
3.1.6 统计学方法 |
3.2 结果 |
3.2.1 一般情况 |
3.2.2 超声BI-RADS分别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的诊断效能 |
3.3 讨论 |
3.3.1 超声造影和剪切波分别联合BI-RADS诊断效能分析 |
3.3.2 超声造影和剪切波联合BI-RADS诊断效能分析 |
3.3.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3.4 结论 |
第四章 乳腺剪切波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定量指标的关系 |
前言 |
4.1 资料与方法 |
4.1.1 病人选择 |
4.1.2 剔除标准 |
4.1.3 研究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1.5 统计学方法 |
4.2 结果 |
4.2.1 一般情况 |
4.2.2 剪切波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定量指标关系 |
4.3 讨论 |
4.3.1 良性肿块剪切波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定量指标关系分析 |
4.3.2 恶性肿块剪切波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定量指标关系分析 |
4.3.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4.4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英文部分 |
Introduction |
CHAPTER Ⅰ COMPARISON OF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OF STATIC AND DYNAMIC MODE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LESIONS |
Introduction |
1.1 Materials and methods |
1.1.1 Patient Selection |
1.1.2 Excluding Standards |
1.1.3 Methods |
1.1.4 Statistical analysis |
1.2 Result |
1.2.1 General Condition |
1.2.2 Interobserver reliability of static and dynamic mode of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
1.2.3 Comparis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under static and dynamicmode of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
1.2.4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shearwave elastography |
1.3 Discussion |
1.3.1 Evaluating interobserver agreement and diagnostic efficacy of breast lesions withqualitative measurements under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in static/dynamic mode |
1.3.2 Evaluating the agreement and diagnostic efficiency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forbreast lesions using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in dynamic mode and static mode |
1.3.3 Limitations |
1.4 Conclusion |
CHAPTER Ⅱ DIAGNOSTIC VALUE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FOR BREAST LESIONS |
Introduction |
2.1 Materials and methods |
2.1.1 Patient selection |
2.1.2 Exclusion criteria |
2.1.3 Experimental method |
2.1.4 Image analysis |
2.1.5 Statistical analysis |
2.2 Result |
2.2.1 General Condition |
2.2.2 Qualitative measurements of CEUS in the breast lesions |
2.2.3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CEUS in the breast lesions |
2.3 Discussion |
2.3.1 Efficacy of quantitative indices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breast lesions |
2.3.2 Efficacy of qualitative indices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breast lesions |
2.3.3 Limitations |
2.4 Conclusion |
CHAPTER Ⅲ DIAGNOSIS PERFORMANCE OF BREAST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COMBINED WITH BI-RADS |
Introduction |
3.1 Materials and Methods |
3.1.1 Patient selection |
3.1.2 Exclusion criteria |
3.1.3 Experiment method |
3.1.4 Data analysis |
3.1.5 Combined method with BI-RADS |
3.1.6 Statistical method |
3.2 Result |
3.2.1 General situation |
3.2.2 Ultrasound BI-RADS combined with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and CEUS |
3.3 Discussion |
3.3.1 Diagnostic efficacy analysis of combined ultrasound and shear wave elastographycombined with BI-RADS |
3.3.2 Analysis of diagnostic efficiency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and shear waveelastography combined with BI-RADS |
3.3.3 Limitations |
3.4 Conclusion |
CHAPTER Ⅳ THE RELATIONSHIP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BETWEENSHEAR WAVE ELASTOGRAPHY 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
Introduction |
4.1 Materials and Methods |
4.1.1 Patient selection |
4.1.2 Exclusion criteria |
4.1.3 Method |
4.1.4 Data analysis |
4.1.5 Statistical method |
4.2 Result |
4.2.1 General situation |
4.2.2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SWE and of CEUS |
4.3 Discussion |
4.3.1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the shearwave elastography and th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benign lesions |
4.3.2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the shearwave elastography and th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malignant lesions |
4.3.3 Limitations |
4.4 Conclusion |
Conclusion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八年制学位论文要求 |
(8)双源CT颈颅血管成像低辐射剂量及低对比剂剂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双源CT低管电压及低剂量等渗对比剂在头颈部CTA中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基于动态扫描的个性化方案在头颈部CTA双低剂量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稀释等渗对比剂动态扫描在双源CT头颈部血管造影中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iMSDE预备的bSSFP序列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成像中的初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优化的运动敏感驱动平衡(iMSDE)预备的平衡稳态自由进动(bSSFP)非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在下肢动脉的初步应用研究 |
1.0 研究目的 |
1.1 材料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部分 优化的运动敏感驱动平衡预备的平衡稳态自由进动非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在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成像中的初步应用:与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比较 |
2.0 研究目的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写词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Bolus Chasing技术在周围血管造影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4)
-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4)
- [3]替罗非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D]. 孙丽丽. 山东大学, 2020(04)
- [4]MSCT肺动脉成像改变触发监测点和盐水注射方案对图像质量影响[D]. 张福霞.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1)
- [5]mDIXON-MRA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可切除性评估的初步研究[D]. 谭钰川.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6]团注对比剂跟踪技术在下肢动脉造影应用中的常见问题探讨[J]. 范天建,何小龙,蔡勇智,向治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23)
- [7]剪切波弹性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病灶的诊断研究[D]. 唐桢云.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8]双源CT颈颅血管成像低辐射剂量及低对比剂剂量的研究[D]. 武洪林.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5)
- [9]iMSDE预备的bSSFP序列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成像中的初步应用研究[D]. 杨水清. 南方医科大学, 2017(01)
- [10]CT血管造影结合导航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 胡海. 中外医学研究,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