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三测轴测投影图尺设计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方清华[1](2020)在《Solidworks三维造型思维在绘制轴测图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图学"是新工科发展的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应用。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差别,部分学生对于立体的想象和绘制存在困难。特别是对于轴测图画法,学生很难下手。本文在教学中引入三维造型软件的部分造型功能,演示绘图过程,降低画图难度,提高学生绘制轴测图的兴趣和效率,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孙延龄[2](2017)在《基于单幅线图的复杂曲面物体的三维重建》文中指出在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中,基于单幅线图的曲面物体的三维重建一向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研究方向。为了人类更好的理解三维实体在二维平面上的线条图,大量工作都致力于通过计算机对二维图像进行自动三维恢复,从而重建出更加容易被人类视觉理解的三维形状。在三维重建的方法之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首先从物体中提取出二维线图,然后通过二维线图来恢复所求物体的三维几何形状。所提取的线图是由二维的顶点和边所构成,却包含了物体很多的几何结构信息。当物体有曲面时,通过投影所得到的二维线图中就可能会出现曲线,恢复这些带有曲面的物体的三维结构就会更加的困难。三维重建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十分关键的研究范畴,许多学者提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方法,且三维重建在很多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在计算机科学及其他学科的飞速发展的形势下,现有的研究成果就显得非常的不足和薄弱。主要欠缺在于:(1)从整体上看,虽然在三维重建方面有较多的研究,但没有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所提出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2)对简单的平面物体进行三维恢复的算法简单高效,计算时间短,可以快速对二维图线进行三维恢复。但二维线图变得复杂后,例如带有孔洞的实体,这些方法的计算效率和精确性就会极大的降低。(3)虽然几何规则可以提高算法的精确性,但太多的几何规则同时也会增加计算的时间,使处理一些复杂线图的计算量太大。本文是对复杂曲面物体的线图进行三维恢复,以前的所恢复的物体大多数是平面物体或者简单的曲面物体,当遇到复杂曲面物体时这些方法就很难对其进行三维重建,本文为此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对复杂曲面物体进行三维重建,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将复杂线图分离为多个简单线图,并对曲线线图进行转化;(2)对转化后的线图进行三维重建;(3)利用贝塞尔曲面生成曲面,并将各个重建后的物体进行合并。
韩鲁佳,李松维[3](2015)在《投影变换的原理及其应用浅析》文中提出现实世界是一个三维立体世界,可以轻易地分辨出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高低及其之间的相对位置。而在显示器和绘图机上仅能用二维空间来表示三维空间,因此需要应用投影变换使其维数降低,达到合理逼真的显示。投影变换是一种重要而基本的三维几何图形变换,在实际中应用广泛。针对投影变换,主要介绍了其分类方法、基本原理,并浅析了投影变换的一些应用,给出了具体的推导步骤和方法,最后说明了投影变换在飞行模拟器视景仿真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王朝[4](2015)在《基于三维点坐标的内表面的识别算法》文中研究指明最近几年,伴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崛起和飞速发展,针对图形重构和表面识别技术也在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得到了普遍的重视。许多研究领域都有其重要的应用。为了方便计算机识别物体的投影线图,人们开始对线图的图形原理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人们提取投影线图的坐标信息;利用计算机软件来识别这些信息;从这些信息中重构出人们想要得到的形状;最终研究者借助特定的算法来获取精确而稳定的三维结构。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物体大都是借助于物体的外部轮廓来实现的,例如通过识别物体的边、面、体等具体信息来辨别物体。在此基础上,为了方便识别人眼无法识别的结构,计算机视觉的发展弥补了人眼的局限,也因此三维重构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三维重构就是针对三维物体建立满足计算机表示和处理的数学理论与模型,在借助计算机的条件下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同时分析其运算规律,也是在计算机中建立起来并且能够表达客观世界的虚拟现实的核心技术。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三维重构是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近几年来,由于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三维重构技术飞速发展。诚然在一些基础科学领域三维重构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课题难度的加大,三维重构的研究也逐渐放缓。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图形和数学理论的不断完善,科研工作者有必要在三维重构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所研究的内容是在三维重构的基础上如何对简单复合体实现内表面识别。文章中识别简单复合体的内表面是通过物体的三维点坐标信息。这也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中最新的研究课题。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识别算法即通过对二维线图点坐标的研究,首先对二维线图进行三维重构,然后通过三维点坐标根据给定的算法实现内表面的识别。整个运算过程包括:①获取三维物体全部特征点的三维点坐标;②根据已知的三维点坐标来计算每个平面的平面方程;③计算复合体所有的相交线并且排除不在平面内的交线;④寻找所有在平面范围内的相交线,并且根据得到的交线求出内表面。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复合体内表面的识别,它的意义在于能够借助计算机来更为精确地识别所求的内表面,从而辅助研究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物体,为深入研究计算机图形学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郝武强[5](2014)在《基于二维线图点坐标的三维重建》文中提出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机之间借助于图形进行通讯日渐受到重视,在很多场合体现出它的重要性。为了能使计算机能“读”懂物体的投影线图,其中对投影线图解释的机理研究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主要方面之一主要的方向就是人们利用计算机软件来解释线图,首先我们从线图中来提取相关的数据信息,其次利用所学的投影来研究线图中所没有的隐藏信息,从而得到理想中所需要的三维图形,最终研究者借助重建的方法来就得到了所要求的实体。现当代人类对实体的认知都是借助于物体的外部形体来感受的,比如对物体的棱、面、体等的认识来辨别和记忆物体的,同时在人们的视觉效果中存储的信息也是成立体形状的。而且人们也是利用三维思维的思考方式来思考的,因此我们为了得到物体的更为明朗形状结构,同样也使得能够在人机的交流中将图像表现的更加自如、更加的精确。为了能够进行交互式显示和各种必要的操作,使得所画图纸能在计算机中自由的转换而形成三维模型,我们必须首先从二维图纸中读取中必要信息,运用相应的知识来进行数据组织,最后得到相应数据所形成的图形元素,即对其所存在的几何元素和位置,及其尺寸进行了相应的记录,即我们称为对线图的这种过程的进行了三维重建(3D Reconstruction)。三维重建是计算机图形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近半个世纪研究人员从多个方面,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但随着人类对科学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伴随着产生各种前沿的探索问题,对早期进行的三维重建的方法也有新的挑战,需要现当代研究人员继续在三维重建的道路上继续探索。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对重建的问题也起到重大的作用与帮助,借助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和计算机软件的仿真模拟功能,使得三维重建过程变得更形象具体化,直观体现重建过程,更有利于我们在研究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基于二维线图的三维重建是近期研究的主要方向,鉴于二维线图在现在工程上的直观明了的表示,通过线图进行的三维重建问题更突显重要。本文基于二维线图对三维物体的重建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研究课题。以往人们对其的研究主要是从线,面,视图等方面着手。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即对二维线图点的研究,通过点坐标的重建,从而达到对物体的重建。重建过程包括:①对二维线图中点坐标(X,Y)的提取;②二维线图点重建的数学公式的推导,同时求取相应点的三维坐标;③依据三维坐标点对图形进行重新生成;④运用轴测投影的平行线段的定比性,分析误差,验证方法的准确性。本课题主要是研究从二维线图对三维实体的重建,对简单的线图进行分析,进一步推测出具有一般意义的规则,并对几何图形进行解析化,即数学表示(主要是点坐标的表示,公式的提出),同时对会有误差的方面进行分析,优化,最终使得实验的效果达到最佳,使得恢复的三维实体和人的视觉系统更为统一
张雷[6](2013)在《平面立体线图三维反求的研究》文中认为基于正轴测投影图反求的研究是以正轴测投影线图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解释线图,提取线图中的数据信息,根据公式计算从而反求出原来线图中投影所丢失的隐藏数据信息,也就知道了三维实体的隐藏结构,进而做出物体的三维实体模型。人类处于三维空间中看到的触摸到的都是无隐藏的三维实体,在大脑中存储的信息也同样是立体图形,进行的是三维思考,所以二维线图的三维反求重构就是让人与计算机能够更自由、无误差的交流物体形状结构。反求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 RE)是伴随着数据测量技术的进步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和学科,在线图不完整或者没有设计图样也没有CAD模型的情况下,以现有信息为基础,利用各种数字化技术、CAD二次开发技术重新构造,形成实体模型的过程。人类视觉系统可以轻松的识别一个三维物体的二维线图,甚至是当这个二维线图没有画出隐藏线时也是如此。许多三维重构方法提出要效仿人类的这种本领,但是隐藏线没有画出时这些方法便不能恢复对应的三维物体。本文提出了一种从自然线图中重构三维物体的方法,包括物体背面的形状。首先,为推断物体的不可见的边界和顶点的拓扑结构,需要发展一套理论约束条件和运算法则,以便提出一种基于物体平面性和对称性的重构方法。通过图和公式的形式来介绍线图三维反求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轴间角与视线方向角间的关系、各视线的方向角与各轴向的变形系数和投影方向角等;其次主要对三维物体本身以及相应的拓扑结构做了假设(以便最终恢复的三维实体与感知一致),并给出了线图隐形结构的推理约束,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对线图的隐藏结果进行恢复。把线图的隐藏结构恢复后也就是变为完整线图后,接着就构建线图的三维结构,提出了三维反求的基本算法。论文方法是使用一种以最优化为基础的方法来处理三维重构问题,通过合理假设建立一个目标函数,然后分析与恢复投影线图的隐藏结构,这种优化方式极大地减小了反求研究中出现的误差。论文最后举出了三维反求的应用实例,经过对比分析得出可靠地结论,反求出了三维实体模型。
徐越月[7](2011)在《正轴测投影反求建模与工程应用的研究》文中认为设计从三维开始是现代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标志。传统多面视图成图形式缺乏立体感和直观性,对人的空间思维有一定的抑制性,随着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在工程设计中三维建模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设计初始阶段,一种有立体感的二维图形非常适合于描述人脑对形体原始构思的设计,这种图形就是轴测投影图。本文主要研究了正轴测投影草图的模式识别和如何根据正轴测投影图反求其真实尺寸,再进行三维实体建模。达到原始设计不受计算机约束,充分发挥人脑的想象力之目的。而根据有立体感的草图反求真实尺寸后进行实体建模,生成二维加工图,这些过程由计算机完成,使之更符合设计从三维开始的本质。轴测图反求可用于产品还没有产生而需要设计的情况,照片反求可用于产品已存在并需要根据照片反求实际形状,为后期的改型或再设计提供信息,由于照片不同于正轴测投影,它是由透视投影获得,直接进行反求比较复杂,本文研究了透视投影与正轴测投影之间的转换关系,先将已有产品的照片转化成轴测图,再对轴测图进行反求建模,简化了照片反求方法。这两方面对工程应用均有实际意义。文中以柱塞泵泵体为例说明了轴测直接反求与照片间接反求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最后利用形、数、计算机结合的技术通过MATLAB、VB、CAD、VsiualLISP等联合编程研制出正轴测反求建模平台。
徐狄军,王坤,梁寒冬[8](2010)在《宁波市数字侧视地图的建设与应用》文中指出讨论数字侧视地图的理论基础和概念,阐述其数据建设方法和系统功能,并介绍了宁波市数字侧视地图的建设和应用现状。
曹琨[9](2010)在《基于Linux图形交互式线切割CAM软件实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Linux系统(包括嵌入式Linux系统)在数控机床行业中的应用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和数控机床生成厂商已经意识到Linux系统作为一个开源免费、可移植性高、安全性极好的操作系统,将在今后的数控领域、乃至工业控制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发展。毫无疑问,基于Linux系统的用于数控领域的相关配套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也将得到飞速发展的机遇。本文基于Linux系统提出了一套图形交互式线切割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试图解决Linux系统的缺乏线切割CAM软件的问题。本文以Linux操作系统为开发平台,利用了它的开源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获得高性价比的产品;以C++和Qt图形库为开发工具,提供了软件的跨平台可移植性,可运行于PC及ARM体系结构及其它嵌入式硬件平台。应用功能模块开发的理念,本文针对软件系统的数据接口、存储和处理模块,图形矢量化显示模块,线切割CAM参数设置模块,数控代码自动生成模块,数控代码格式化输出模块以及轴测图仿真模块的设计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对开发过程所遇到的关键问题的解决途径做了详细的介绍。为了增加读者读本软件系统的直观了解,本文以一个上下异形体零件的线切割CAM过程作为实例,综合介绍了该图形交互式线切割CAM软件系统的操作流程。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提升数控线切割机床的自动化性能提供了一套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为开发基于Linux系统的线切割CAM软件拓展了新的路径,为今后进行类似的线切割CAM系统的研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吴炳晖[10](2009)在《谈如何解决学生在轴测图种类选择方面的困难》文中研究说明不论对于建筑类专业还是对于机械、土建类专业,画法几何中的轴测图都是必学内容。针对建筑学院学生在建筑设计等后续课程中对轴测图种类选用确定方面的困难,阐述了轴测图选用依据,给出不同种类轴测图效果比较及适用范围,以帮助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设计任务。
二、正三测轴测投影图尺设计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三测轴测投影图尺设计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Solidworks三维造型思维在绘制轴测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图学”中轴测图概述 |
2 轴测图画法之坐标法 |
3 轴测图画法之方箱法 |
4 轴测图画法之综合法 |
5 结语 |
(2)基于单幅线图的复杂曲面物体的三维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基于单幅线图的三维重建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章节内容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线图解释的基本理论 |
2.1 线图研究的基本理论 |
2.1.1 线图的基本理论 |
2.1.2 线图解释的研究内容 |
2.2 线图标记的基本理论 |
2.2.1 点的投影的数学表示 |
2.2.2 线框模型 |
2.3 线图标记的研究成果 |
2.4 目前课题研究中存在的缺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线图的分解和转换 |
3.1 单幅线图分解基本理论 |
3.2 基本假设及术语 |
3.3 单幅线图的分解方法 |
3.3.1 线图分解的方法 |
3.3.2 基于重建自由度的线图分解方法 |
3.3.3 基于内面的线图分解方法的基本性质 |
3.4 线图的转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单幅线图的三维物体恢复 |
4.1 三维物体重建的基本理论 |
4.1.1 轴测投影 |
4.1.2 直线在三维空间中的方程 |
4.1.3 三维重建的相关研究成果 |
4.2 基于单幅线图的三维物体重建的种类 |
4.3 基于单幅线图的三维物体重建 |
4.3.1 基于单幅线图的平面物体的三维重建 |
4.3.2 基于单幅线图的曲面物体的三维重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曲面的生成及三维物体的粘合 |
5.1 曲面的生成 |
5.1.1 算法概述 |
5.1.2 贝塞尔曲线 |
5.1.3 贝塞尔曲面 |
5.1.4 孔斯曲面 |
5.1.5 生成曲面的算法 |
5.2 三维物体的粘合的算法 |
5.2.1 算法概述 |
5.2.2 三维物体的粘合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投影变换的原理及其应用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投影变换的分类 |
2 投影变换的原理 |
3 几种典型的投影变换 |
3.1 三视图 |
3.1.1 主视图 |
3.1.2 俯视图 |
3.1.3 侧视图 |
3.2 轴测图 |
3.2.1 正轴测投影 |
3.2.2 正二测投影 |
3.2.3 正等测投影 |
3.3 斜投影 |
3.4 透视投影 |
4 透视投影变换在飞行模拟器视景显示中的应用 |
5 结束语 |
(4)基于三维点坐标的内表面的识别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对课题的理解 |
1.2 研究的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章节内容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线图与表面识别的基本原理及解释 |
2.1 课题目前的研究水平与缺陷 |
2.2 轴测投影 |
2.3 轴测投影中基本约束关系与方程的表示 |
2.3.1 直线的表示 |
2.3.2 二维直线的表示方法 |
2.3.3 三维直线的表示 |
2.4 表面识别下的基本约束关系 |
2.4.1 相关的定义与理论 |
2.4.2 投影与遮挡 |
2.4.3 模型的数学表示 |
2.4.4 顶点关联边序列 |
2.4.5 搜索最小回路 |
2.5 线图中点、线、面关系的基本原理 |
2.5.1 公理以及推论 |
2.5.2 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
2.6 线图的基本约束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三维点坐标的内表面的识别算法 |
3.1 内表面识别的基本解释 |
3.2 内表面识别所用到的数学原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例的应用与分析 |
4.1 内表面的求取过程 |
4.2 结果的显示 |
4.3 算法的举例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5)基于二维线图点坐标的三维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对课题的理解 |
1.2 研究的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章节内容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线图的三维重建的研究成果与基本原理 |
2.1 在本课题研究方面的成果与局限 |
2.2 正轴测投影 |
2.3 轴测投影下的基本约束关系与方程表示 |
2.3.1 直线的表示 |
2.3.2 二维直线的表示方法 |
2.3.3 三维直线的表示方法 |
2.3.4 参数加1整数标记表示法 |
2.4 轴测投影下的基本约束关系 |
2.4.1 线图中点面关系与点线关系的解释 |
2.4.2 线图中线线关系的解释 |
2.4.3 线图中线面关系的解释 |
2.5 正轴测投影线图参数转换 |
2.6 线图基本假设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点坐标求取的三维实体的重建 |
3.1 三维重建的方法与步骤 |
3.2 重建过程中用到的软件 |
3.2.1 AutoCAD的介绍 |
3.2.2 MATLAB的介绍 |
3.2.3 AutoCAD与MATLAB之间的程序调试 |
3.3 二维线图点坐标的求取 |
3.3.1 三维重建的归纳 |
3.3.2 实例的应用 |
3.3.3 误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6)平面立体线图三维反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维重构 |
1.2.2 反求工程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章节内容安排 |
第二章 轴测投影线图的理论基础 |
2.1 直线的表示方法 |
2.1.1 直线的表示 |
2.1.2 二维直线的表示方法 |
2.1.3 三维直线的表示方法 |
2.2 轴测投影下的基本约束关系 |
2.2.1 线图中点面或点线关系的解释 |
2.2.2 线图中线线关系的解释 |
2.2.3 线图中线面关系的解释 |
2.3 线图的自由度 |
2.4 正轴测投影线图参数转换 |
第三章 线图的三维反求 |
3.1 线图基本假设 |
3.2 线图的基本概念 |
3.3 线图隐形结构的推理约束 |
3.4 线图隐藏结构的恢复 |
3.5 三维反求算法 |
第四章 三维反求应用实例 |
4.1 反求的具体步骤 |
4.2 数据的提取与处理 |
4.3 对比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的主要工作成果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正轴测投影反求建模与工程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反求工程 |
1.2.2 三维重构 |
1.2.3 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 |
1.3 课题技术路线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1.4.1 草图规范化的模式识别技术研究 |
1.4.2 正轴测投影基本理论研究 |
1.4.3 由正轴测投影反求三维实体的方法 |
1.4.4 正轴测投影立体感效果优化和消隐的研究 |
1.4.5 透视投影与正轴测投影相互转换的研究 |
1.4.6 反求的工程应用 |
1.5 相关软件平台 |
1.5.1 VisualLISP |
1.5.2 VB与Matlab |
1.6 小结 |
第2章 草图模式识别 |
2.1 引言 |
2.2 边缘的获取 |
2.2.1 边缘检测算法 |
2.2.2 Canny算子实现图像边缘的提取 |
2.3 二值图像细化 |
2.3.1 细化算法原理 |
2.3.2 细化算法函数 |
2.4 图形矢量化 |
2.4.1 MATLAB矢量化 |
2.4.2 R2V软件矢量化 |
2.4.3 手动矢量化 |
2.5 小结 |
第3章 正轴测投影基本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轴测投影基本理论 |
3.3 正轴测投影参数转换 |
3.4 正轴测投影图分类 |
3.5 小结 |
第4章 透视投影与正轴测投影相互转换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透视图基本理论 |
4.3 透视变换 |
4.3.1 一点透视 |
4.3.2 两点透视 |
4.4 相机成像原理 |
4.5 两点透视反求 |
4.6 透视投影与轴测投影转换 |
4.7 小结 |
第5章 由正轴测投影反求三维实体的方法 |
5.1 引言 |
5.2 轴测转换 |
5.2.1 旋转法 |
5.2.2 换面法 |
5.3 轴测图反求三维实体 |
5.3.1 直线反求 |
5.3.2 圆与椭圆的反求 |
5.4 LISP编程实现图形转换 |
5.5 小结 |
第6章 正轴测投影立体感效果优化条件及立体图消隐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立体感效果优化 |
6.2.1 可见面数的计算方法 |
6.2.2 可见面积及变化率计算 |
6.2.3 程序演示 |
6.2.4 优化条件 |
6.2.5 选择正轴测图注意事项 |
6.3 消隐原理 |
6.3.1 图形线段遮挡关系的确定 |
6.3.2 不可见线段的消除 |
6.3.3 部分遮挡线段的判断与补充 |
6.3.4 示例 |
6.4 小结 |
第7章 工程应用 |
7.1 引言 |
7.2 轴测图反求 |
7.2.1 柱塞泵工作原理 |
7.2.2 泵体轴测反求 |
7.3 照片转化成轴测图后的反求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宁波市数字侧视地图的建设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理论基础 |
1.1 投影变换分类 |
1.2 投影方式选择 |
2 数字侧视地图概念 |
3 数字侧视地图数据建设 |
4 数字侧视地图系统功能 |
4.1 地图常规功能 |
4.2 多源数据叠加功能 |
4.3 空间量测功能 |
4.4 多视角变换功能 |
5 宁波市应用现状 |
5.1 宁波市数字侧视地图建设 |
5.2 宁波市公益性地图网站应用 |
5.3 宁波市电子政务应用 |
6 结语 |
(9)基于Linux图形交互式线切割CAM软件实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CAM 技术 |
1.3 运行于PC 平台的操作系统 |
1.4 国内外现状 |
1.4.1 基于APT 语言的自动编程系统 |
1.4.2 基于商用CAD 软件二次开发的自动编程系统 |
1.4.3 图形交互式自动编程系统 |
1.5 论文主要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图形交互式线切割CAM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概述 |
2.1.1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原理 |
2.1.2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特点 |
2.1.3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应用 |
2.2 软件需求分析 |
2.3 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 |
2.4 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 |
2.4.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2.4.2 数据接口模块 |
2.4.3 图形矢量化显示模块 |
2.4.4 线切割CAM参数设置及数控代码自动生成模块 |
2.4.5 数控代码格式化输出及仿真模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XF 文件数据处理及矢量图显示模块的实现 |
3.1 DXF 文件接口程序 |
3.1.1 DXF 文件的结构 |
3.1.2 图形元素数据的采集 |
3.2 图形元素数据类 |
3.2.1 图形元素数据基类 |
3.2.2 直线图形元素数据类 |
3.2.3 圆弧图形元素数据类 |
3.2.4 圆图形元素数据类 |
3.2.5 点图形元素数据类 |
3.3 矢量图显示 |
3.3.1 Graphics View Framework |
3.3.2 视图窗口KGraphicView |
3.3.3 图元容器KEntityContainer |
3.3.4 图元实体KEntity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线切割CAM 参数设置及数控代码自动生成模块的实现 |
4.1 线切割CAM 参数设置模块 |
4.1.1 电极丝参数设置 |
4.1.2 加工对象参数设置 |
4.1.3 线切割程序相关参数设置 |
4.2 数控代码自动生成模块 |
4.2.1 线切割CAM人机交互环境 |
4.2.2 错误处理 |
4.2.3 图元链选取及排序算法 |
4.3 线切割CAM 实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控代码格式化输出及轴测图仿真模块的实现 |
5.1 数控代码格式化输出模块 |
5.1.1 图元数据与代码数据的转换 |
5.1.2 数控G 代码的格式化输出 |
5.2 轴测图 |
5.2.1 投影 |
5.2.2 投影变换 |
5.2.3 轴测投影变换公式 |
5.3 轨迹的轴测图仿真 |
5.3.1 数控G 代码的解释 |
5.3.2 轨迹的轴测图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10)谈如何解决学生在轴测图种类选择方面的困难(论文提纲范文)
1轴测投影图分类 |
2轴测图种类选择 |
结语 |
四、正三测轴测投影图尺设计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Solidworks三维造型思维在绘制轴测图中的应用[J]. 方清华. 南方农机, 2020(23)
- [2]基于单幅线图的复杂曲面物体的三维重建[D]. 孙延龄. 太原理工大学, 2017(01)
- [3]投影变换的原理及其应用浅析[J]. 韩鲁佳,李松维. 科技视界, 2015(26)
- [4]基于三维点坐标的内表面的识别算法[D]. 王朝.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
- [5]基于二维线图点坐标的三维重建[D]. 郝武强.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3)
- [6]平面立体线图三维反求的研究[D]. 张雷.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3)
- [7]正轴测投影反求建模与工程应用的研究[D]. 徐越月. 华东理工大学, 2011(12)
- [8]宁波市数字侧视地图的建设与应用[J]. 徐狄军,王坤,梁寒冬. 中国建设信息, 2010(21)
- [9]基于Linux图形交互式线切割CAM软件实现技术研究[D]. 曹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10(01)
- [10]谈如何解决学生在轴测图种类选择方面的困难[J]. 吴炳晖.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