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饵料浮游动物脂肪酸组成分析及营养效果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苟妮娜[1](2021)在《多鳞白甲鱼脂质营养需求及其日粮油脂源研究》文中认为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是我国名贵淡水经济鱼类,俗称钱鱼,属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白甲鱼属(Onychostoma)鱼类,常见于长江、黄河及其支流,是鲃亚科鱼类中分布最北的一种,秦岭是其重要的地理分布区域之一。多鳞白甲鱼曾为古代宫廷贡品,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近年来,由于滥捕及水环境变化等原因,该鱼野生资源量呈逐渐减少趋势,被2021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收录为二级(仅限野外种群),具有重要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经国家农业部批准,先后在陕西周至黑河和紫阳任河设立了两个“多鳞白甲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人工养殖工作,对该鱼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市场上缺乏多鳞白甲鱼专用配合饲料,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该鱼专用配合饲料的研发工作势在必行。关于多鳞白甲鱼营养需求方面的研究很少,而脂质营养需求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多鳞白甲鱼为试验对象,以其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天然饵料脂质含量分析为基础,研究了日粮中脂肪水平、几种重要脂肪酸和油脂源对多鳞白甲鱼生长、营养价值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影响,并探究了越冬期营养限制条件下,多鳞白甲鱼的体脂状况及其调节机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多鳞白甲鱼脂质营养特性,为多鳞白甲鱼专用配合饲料研发及其资源养护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多鳞白甲鱼脂肪酸组成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天然饵料分析采用脂肪酸生物标志法分析多鳞白甲鱼的天然饵料组成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1)野生多鳞白甲鱼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季节变化对该鱼肌肉SFA、MUFA和PUFA含量没有显着影响(P>0.05);(2)20:5n-3(EPA)和22:6n-3(DHA)是多鳞白甲鱼肌肉中含量最高的两种PUFA,其含量分别为6.04mg/g-6.47mg/g和7.06mg/g-7.55mg/g;(3)多鳞白甲鱼的天然饵料包括浮游植物、底栖藻类等植物性饵料以及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等动物性饵料;(4)春秋两季,硅藻对多鳞白甲鱼的食物贡献显着(P<0.05),夏季,绿藻和浮游动物对其食物贡献显着(P<0.05);(5)多鳞白甲鱼天然饵料的脂肪含量范围为2.28%-13.19%。2.日粮脂肪水平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脂肪酸组成、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的影响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3%、6%、9%、12%和15%的5种等氮日粮(L3、L6、L9、L12和L15),开展为期8周的多鳞白甲鱼幼鱼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L9组试验鱼生长优于L3、L6和L15组(P<0.05);内脏指数(VSI)和肝脏指数(HSI)均随日粮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升高;(2)日粮脂肪水平为3.01%-9.01%时,血清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较低(P<0.05);(3)肝脏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L15组肝脏脂滴较其他组多;(4)L9组多鳞白甲鱼幼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最高,丙二醛(MDA)含量最低(P<0.05);(5)脂肪酸组成主成分分析表明,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主要富集在肌肉中;(6)随着日粮脂肪水平的升高,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基因表达水平下降,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的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脂肪水平为9.01%-11.95%时,多鳞白甲鱼幼鱼的生长、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状况较好。基于回归分析认为,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对日粮脂肪的最佳需求水平为9.68%。3.日粮中几种重要脂肪酸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性能、脂肪酸组成、生化参数、抗氧化反应及脂类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配制7种等氮等能的纯化日粮:分别添加三硬脂酸(对照组)、2%亚油酸(LA)、2%α-亚麻酸(LNA)、1%LA+1%LNA、1%二十碳五烯酸(EPA)、1%二十二碳六烯酸(DHA)、0.5%EPA+0.5%DHA。开展为期8周的多鳞白甲鱼幼鱼(初始体重:1.51±0.05 g)饲养试验。研究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LNA组和EPA+DHA组试验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显着提高(P<0.05),摄食添加LNA日粮试验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与EPA+DHA组相似;(2)肌肉和肝脏中18:2n-6、18:3n-3、20:5n-3和22:6n-3含量最高值分别出现在LA组、LNA组、EPA组和DHA组;(3)LA组血清胆固醇(CHOL)和TG浓度最高,但LA组和LA+LNA组之间的CHOL和TG无显着差异;(4)EPA组、DHA组和EPA+DHA组血清MDA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肝脏中,EPA、DHA和EPA+DHA组的SOD活性最低,MDA含量最高(P<0.05);(5)LA组鱼脂肪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LA组中参与脂质合成代谢途径的FAS、ACC1和SREBP-1基因mRNA表达量最高,对照组中参与脂质分解途径的ATGL、CPT1和PPARα基因表达水平最低,推测LA组日粮诱导鱼体脂肪含量的增加与部分脂质合成代谢基因的上调有关。研究认为,日粮中添加2%LNA或0.5%EPA+0.5%DHA(日粮中脂肪水平约为9%),有利于多鳞白甲鱼幼鱼的生长和健康。4.日粮中三种植物油替代鱼油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脂肪酸组成、血清参数、抗氧化能力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豆油(SO)、亚麻油(LO)、裂殖壶藻油(AO)、混合油(MO,SO:LO:AO=1:1:1)和鱼油(FO,对照组)为油源,配制五种等氮日粮,开展为期8周的多鳞白甲鱼幼鱼(初始体重为1.86±0.07 g)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LO组和对照组(FO)试验鱼生长性能最佳,MO组和对照组(FO)鱼的SGR和FE无显着性差异(P<0.05);(2)肝脏和肌肉中18:2n-6、18:3n-3和22:6n-3分别在SO,LO和AO组含量最高(P<0.05);(3)SO组血清葡萄糖(GLU)、CHOL和TG浓度最高;(4)与对照组相比,SO和LO组试验鱼血清和肝脏MDA含量显着下降(P<0.05);(5)日粮中添加SO和LO显着上调了脂肪合成代谢基因的表达(P<0.05),AO组、MO组和FO组的脂肪分解代谢基因表达量均显着升高(P<0.05)。研究认为LO或MO是多鳞白甲鱼幼鱼日粮较好的油脂来源。5.越冬过程中多鳞白甲鱼的体脂状况及其调节机制分别在越冬前期(0周,1G)、中期(12周,2G)和后期(24周,3G)采集多鳞白甲鱼样品,并对其肝脏进行高通量测序。研究表明:(1)随着越冬时间的延长,鱼体重、VSI、HSI和腹腔脂肪指数(IPFI)总体呈下降趋势,与越冬前相比,越冬后多鳞白甲鱼机体和组织的粗脂肪含量显着下降(P<0.05)(2)与越冬前相比,越冬后多鳞白甲鱼肝脏中SFA、MUFA和PUFA含量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越冬前后,肌肉中SFA、MUFA和PUFA含量差异不显着;(3)在1G与2G、2G与3G,1G与3G对比组中分别发现4630、3976和231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说明越冬期的不同阶段对多鳞白甲鱼基因表达有显着影响,且随着越冬时间的延长,影响程度逐渐降低;(4)基因本体(GO)富集结果表明,DEGs主要与代谢和免疫相关,且大部分DEGs下调;(5)KOG富集结果表明,越冬过程中,与脂质转运和代谢相关的许多DEGs均下调。推测脂质转运与代谢相关的DEGs下调,可能导致多鳞白甲鱼机体和组织粗脂肪含量下降,而减缓代谢和延迟免疫可能是多鳞白甲鱼的越冬适应策略。综上所述,(1)多鳞白甲鱼肌肉中EPA和DHA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天然饵料的脂肪含量范围为2.28%-13.19%;(2)9.01%-11.95%脂肪水平的日粮有利于多鳞白甲鱼幼鱼的生长、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3)日粮中添加2%LNA或0.5%EPA+0.5%DHA(日粮脂肪水平为9%)有利于多鳞白甲鱼幼鱼的生长和健康;(4)亚麻油或混合植物油(豆油:亚麻油:裂殖壶藻油=1:1:1)为多鳞白甲鱼幼鱼日粮较好的油脂源;(5)越冬过程中,脂质转运与代谢相关的DEGs下调,可能导致多鳞白甲鱼机体和组织粗脂肪含量下降,而减缓代谢和延迟免疫可能是多鳞白甲鱼的越冬适应策略。
王俊健[2](2020)在《我国近海水母沙海蜇的食物组成以及其与浮游动物群落的营养关系》文中提出近二十年来,水母类在全球多个海域出现暴发现象,暴发的数量和频率都呈增加态势。由于水母种群数量增长迅速,并且对食物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水母对海洋食物网的影响非常大。其暴发危害着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母种类之一,在我国长江以北海域广泛分布,是我国近海经常暴发的灾害水母种类之一。为了调查沙海蜇在中国近海浮游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地位,了解其在食物网能量流动中的作用,进一步明晰沙海蜇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标记法,系统研究了不同时间段沙海蜇的食性、食物组成,以及其在浮游生物网中的营养地位。首先,本研究第二部分利用2016年8月份黄东海处于生长高峰期的沙海蜇样本进行了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的分析,初步研究了沙海蜇的食性以及各类浮游生物对它的食物贡献率,对沙海蜇高生物量的营养供给来源进行了初步判断,并对比判断了不同大小的沙海蜇的食性或食物组成差异。基于Bayesian方法的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SIAR(Stable isotope in R)的结果表明,沙海蜇倾向于摄食较小的生物(<1000μm),这些生物的食物贡献达到70%以上。沙海蜇虽然个体很大,但是主要仍摄食粒径较小的食物,包括小型桡足类和悬浮有机颗粒(POM)。脂肪酸的结果表明,沙海蜇的食物中含有陆源食物以及碎屑等。脂肪酸聚类结果显示,沙海蜇的脂肪酸组成与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等浮游磷虾、莹虾类相似度最高,两类生物可能存在食物竞争关系。我们初步判断,沙海蜇暴发主要会对小型浮游动物造成摄食压力。同时,沙海蜇可能会与磷虾等营养级别较低的消费者竞争,这种影响可能会沿食物网传播给营养级别较高的生物。研究还发现,同月份采集的沙海蜇的食物组成并不因个体大小不同而产生差异。同时,由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在不同月份会有变化,说明沙海蜇可获得的食物随时间会有种类变化。并且,沙海蜇生长过程中存在摄食器官的变化。基于以上两点,我们提出沙海蜇在开始漂浮到成熟期间,各类浮游生物对其食物贡献会发生变化的假设。为了研究沙海蜇漂浮阶段的营养变化,在第三部分研究中,我们利用2018年渤海红沿河海域的四个调查航次,对5、6、7、9四个月份的沙海蜇进行了采集,研究了其营养来源以及食物组成的变化。研究发现,不同月份沙海蜇的营养来源、食物组成和营养级的确存在差异。稳定同位素反映,沙海蜇水母体的营养级在5-7月呈下降趋势,其中6-7月下降明显。6-9月份POM的δ13C值与沙海蜇δ13C值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仅5月份关系不明显。5月份,沙海蜇与POM的δ13C差值明显高于其他月份,结合脂肪酸结果,说明5月的沙海蜇与其他月份相比食物组成中肉食成分更多。SIAR模型结果揭示了各类食物对不同月份沙海蜇的贡献变化,结果显示尽管沙海蜇的个体随时间在不断长大,然而其摄食的食物中,小粒径的食物所占比重却逐渐升高。5-7月份,桡足类对沙海蜇的食物贡献逐渐减少,相对的,POM的贡献呈上升态势。7-9月份,各粒径动物对沙海蜇的食物贡献不再有明显变化。脂肪酸结果也显示,沙海蜇体内代表陆源营养和碎屑物质的脂肪酸C18:2n-6+C18:3n-3和C20:4n-6值随时间发展均呈现上升趋势。在浮游动物丰度较高的5-6月份,沙海蜇脂肪酸构成中依然呈现升高的C18:2n-6+C18:3n-3和C20:4n-6值。可见,陆源营养和碎屑可能是沙海蜇暴发的助推剂。由于稳定同位素随着生物的生长同时会产生富集作用,而生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可能会伴有摄食器官的变化,另外不同月份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也并不相同。因此,浮游动物群落的营养多样性存在动态变化。本研究利用Community-metrics参数法研究了浮游动物群落的稳定同位素动态变化,对2018年红沿河海域浮游动物营养生态位以及营养多样性等进行了解析。结果显示,春末夏初的6月份浮游动物营养多样性最高,且群落占营养生态位空间最大。7月份沙海蜇大量生长,浮游动物群落所占营养生态位空间降至最小,浮游动物的营养多样性也达最小,说明7月份浮游动物群落可能受到沙海蜇爆发的影响最大,导致生物的营养多样性降低。为了解水母食物组成是否存在种间差异,本研究第五部分重点研究了红沿河海域6种常见水母的食性和食物组成,并且与沙海蜇进行了对比。红沿河海域常见的大型水母除了沙海蜇外,还包括海月水母、白色霞水母,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近几年较难采集到。常见小型水母包括卡玛拉水母(Malagazzia carolinae)、球形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帽铃水母(Tiaricodon coerules)和半球杯水母(Clytia hemisphaerica)。研究表明,不同种类水母食物组成存在差异。常见水母的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标记物结果均表明,大型水母中,白色霞水母的食物组成中动物性食物占比例更高,高于海月水母和沙海蜇。小型水母(卡玛拉水母、球形侧腕水母、帽铃水母和半球杯水母)也对动物性食物摄食较多,多于大型水母中的沙海蜇和海月水母。其中半球杯水母和球形侧腕水母比白色霞水母摄食动物性食物更多。在帽铃水母和半球杯水母的食物中,POM的食物贡献比例最少,大中型桡足类的食物贡献比例最高,高于小型桡足类。而另外两种小型水母卡玛拉水母和球形侧腕水母的各粒径食物贡献比例接近。在大型水母中,浮游动物对白色霞水母食物贡献最高,其次是海月水母,二者均高于沙海蜇。动物性食物在所有六种水母中所占比例均高于沙海蜇,仅沙海蜇的营养主要由POM提供,其他水母POM的食物贡献率均低于50%,其中最高为对海月水母的贡献率(45%)。六种水母暴发对浮游生态系统的影响方式与沙海蜇不同。沙海蜇的暴发主要会大量摄食<1mm的小型浮游生物和POM,对大中型浮游动物以及更高营养级生物(鱼类等)的影响更多可能是通过蜇伤以及饵料竞争导致的。海月水母对大中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影响高于竞争。而帽铃水母和半球杯水母对大中型浮游动物的影响主要是摄食影响,它们的对大个体生物有较高的摄食压迫。白色霞水母以及小型水母中的球形侧腕水母和卡玛拉水母对各粒级的浮游动物均会有大量的摄食消耗,与帽铃水母和半球杯水母不同的是,它们对大型的甲壳动物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摄食压迫。
李杰[3](2020)在《强额孔雀水蚤对球形棕囊藻单细胞的摄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以下简称棕囊藻)赤潮一般以囊体形式存在。近年来,由于全球升温以及近岸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棕囊藻赤潮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近岸海域频发。捕食者的摄食调控是决定赤潮能否发生的重要因素。然而棕囊藻具有异型生活史,从单细胞到囊体的转换,使其可以躲避绝大部分捕食者的摄食。因此,捕食者对单细胞棕囊藻的摄食成为了解棕囊藻赤潮形成过程中捕食者摄食调控作用的关键。本研究首先通过观察建立棕囊藻单细胞密度与囊体形成之间的关系。在证实囊体的形成存在密度阈值之后,选择强额孔雀水蚤这一近岸浮游动物的优势种作为捕食者,通过室内实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温度,食物浓度和食物组成条件下强额孔雀水蚤对单细胞棕囊藻的摄食,以了解不同条件下强额孔雀水蚤对单细胞棕囊藻的摄食调控能力。最后对单细胞棕囊藻的营养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摄食单细胞棕囊藻对强额孔雀水蚤生长与繁殖的影响,以了解强额孔雀水蚤对单细胞棕囊藻的长期调控能力。主要结果如下:(1)在不同温度或不同营养盐的条件下,棕囊藻囊体出现的时候,水体中的单细胞密度并不相同,但均高于10×103 cell ml-1。捕食者的出现将提高成囊时单细胞的密度。在充气搅动的情况下,也会提高成囊时候单细胞的密度。水体中单细胞起始密度越高,棕囊藻形成囊体时间越短。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水体中单细胞密度维持在9×103 cell ml-1左右时,棕囊藻无法形成囊体。(2)强额孔雀水蚤成体对单细胞棕囊藻的摄食贡献最大。温度对强额孔雀水蚤摄食棕囊藻单细胞的影响不显着(p>0.05)。在1×103cell ml-1到200×103cell ml-1之间的食物浓度变化范围内,强额孔雀水蚤对单倍体棕囊藻和二倍体棕囊藻的摄食率均随着食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此外,在单细胞棕囊藻与硅藻的混合食物中,强额孔雀水蚤对单细胞棕囊藻的摄食没有选择性。(3)以二倍体棕囊藻为食显着降低强额孔雀水蚤的存活率和产卵量(p<0.05),但对孵化率却无显着影响(p>0.05)。而以单倍体棕囊藻为食不会对强额孔雀水蚤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以二倍体棕囊藻为食的时候,强额孔雀水蚤的存活率为19.89±2.18%,产卵量为3.97±1.15 eggs ind-1,孵化率为88.85±7.77%。以单倍体棕囊藻为食的时候,强额孔雀水蚤的存活率为41.75±4.69%,产卵量为36.05±26.70eggs ind-1,以及孵化率为91.34±3.52%。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单倍体棕囊藻营养丰富,适合长期作为强额孔雀水蚤的食物。但二倍体棕囊藻营养不足,其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仅有5.60%,且不含浮游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DHA和EPA,不适合强额孔雀水蚤长期摄食。
王腾[4](2020)在《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生长、摄食和种群动态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是我国近海重要的经济鱼种,自20世纪70年代起,由于过度捕捞和水质环境污染等,资源出现显着的衰退趋势,随后在休渔政策的养护下,资源量在90年代起有所恢复。相比大黄鱼的长期资源衰退,小黄鱼的生物学特性对栖息环境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这种能力保障了小黄鱼具有较高的资源产量;另外,受高强度的捕捞活动威胁,小黄鱼的资源状况仍岌岌可危。因此,开展小黄鱼的生物学特性及资源状况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2017年5月、8月、11月和2018年3月浙江南部近海海域(120.93°E~122.95°E,27.21°N~28.97°N)的底拖网资源调查,主要对小黄鱼的生长、死亡和摄食、营养级特征等开展初步研究,并基于单位补充量渔获量模型评估小黄鱼的种群资源状况,研究中主要利用体长频率数据初步获取小黄鱼的生长和死亡特征,并基于此评估资源利用状况;利用脂肪酸分析法和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小黄鱼摄食来源和营养级的特征及随个体发育的变化,探究小黄鱼的内在生物特性。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果主要如下:(1)根据2017年5月-2018年3月浙江南部近海四个航次采集的1404尾小黄鱼生物学数据分析生长和死亡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小黄鱼的体长和体重范围分别为31mm-312mm和0.8g-182.2g,雌雄性比为1:1.29,体长体重关系为:W=0.0214L 2.8707(R2=0.9019);由ELEFANⅠ方法估算出小黄鱼生长参数L∞、K、t0分别为346.5mm、0.22和-0.651a,体重生长拐点年龄经计算为4.14a,所对应的拐点体长为225.67mm;总死亡系数经估算为3.09,自然死亡系数估算为0.28,捕捞死亡系数经计算为2.81;开发率为0.91,表明小黄鱼正在遭受较高的捕捞强度;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出现平均体长和优势体长降低、渔获物小型化和低龄化的趋势。(2)基于脂肪酸标记法研究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不同体长组间的脂肪酸组成差异以及食性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肌肉中共有30种脂肪酸,包括10种饱和脂肪酸,9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11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9.80%、33.80%和26.40%;SFA在<100mm体长组的含量最高,MUFA在140-159mm体长组含量最高,PUFA在<100mm体长组的含量最高;n-3系列脂肪酸在各体长组的含量均比n-6系列的高,均有随着体长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春、夏、秋三个季节的脂肪酸含量均为SFA>MUFA>PUFA,冬季SFA含量仍为最高,但MUFA比PUFA少。n-3系列脂肪酸含量冬季为最低,而n-6系列冬季含量则最高,两个系列均未表现出显着季节差异(P>0.05);秋季140-159mm体长组的特征脂肪酸含量普遍较高,冬季>180mm体长组的特征脂肪酸含量普遍较低。通过生物标志物脂肪酸分析,小黄鱼应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与游泳动物,为混合食性鱼种,其中摄食的浮游动物可能是桡足类。(3)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的营养级特征及随个体发育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碳稳定同位素变化范围为-19.04‰~-14.93‰,平均值为-(16.76±0.98)‰,氮稳定同位素变化范围为6.94‰~12.06‰,平均值为(10.53±0.89)‰;随着体长的增加,碳稳定同位素值没有明显变化,氮稳定同位素值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营养级也随着体长的增加而增大,与体长呈现显着正相关(P<0.05);小黄鱼的平均营养级为2.62,冬季小黄鱼的平均营养级最高为2.75,秋季最低为2.48;体长从89 mm增加至120 mm时,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出现了食性转换,大于121 mm后的小黄鱼食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冯慧敏[5](2020)在《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和脂肪酸组成对海蜇的营养和食性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是一种大型可食用水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中国人民喜爱,海蜇渔业也走出国门走向亚洲各地。近年来,随着科研工具和手段的快速发展,海洋渔业尤其是近海渔业已走向衰败之路,海蜇渔业也深受影响,资源量逐渐下降。海蜇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既是捕食者,又是被捕食者,同时还是重要的营养管道,是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中间环节,因此了解其食物组成及营养级别是明晰海洋食物网结构,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途径的基础。本研究对舟山近海海域30只海蜇、杭州湾近海海域33只海蜇和南通近海人工养殖的32只海蜇进行了研究,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Pearson相关性检验和特征脂肪酸分析,对海蜇的营养级别和可能摄食饵料进行了分析,为海蜇的营养动力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东海近海海洋食物网的完善提供基础信息,对东海近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海蜇不同组织脂肪酸组成存在差异,伞体>口腕>胃柱,伞体部分脂肪酸含量最多最稳定,胃柱部分脂肪酸组成最少。海蜇体内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各个组织营养含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均含有较高的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DHA(C22:6n3)和EPA(C20:5n3)。(2)海蜇中脂肪酸种类丰富,野生海蜇中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而养殖海蜇中却表现出PUFA>SFA>MUFA的结果,特征脂肪酸与伞径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海蜇的摄食范围比较广泛,主要摄食桡足类、硅藻、鞭毛藻、细菌等,较少摄食底栖生物、大型藻类和微型浮游生物。海蜇较低的PUFA/SFA、DHA/EPA比值,表现出其较低的营养等级。(3)海蜇身体吸口很小,在海蜇快速生长发育阶段,海蜇的食性基本不发生变化,其食物来源主要是海洋中的碳和陆地C3植物,这也与其栖息地位置和生长模式相吻合。海蜇营养级别较鱼类较低,养殖海蜇较野生海蜇营养更富集,但营养等级均低于黄海海蜇。野生海蜇的δ15N值出现负值,营养级水平低于其可能摄食的饵料。(4)海蜇的δ13C值和δ15N值变化范围较小,食物来源及自身营养等级相对较稳定。δ13C值和δ15N值均与伞径的增加呈现不显着的负相关性,随着海蜇身体的不断增长,周围海洋环境被其影响发生恶化,其摄食量也缓慢减少,营养等级慢慢降低。(5)海蜇整个生长阶段,从幼龄阶段到衰老自溶阶段,其生长呈现一条S型曲线。随着近海渔业的枯竭,人民对于饮食文化从温饱到精致美味的转变,以及一系列渔业管理政策,使得渔民对海蜇的捕捞转向小型化,多捕捞到的是伞径范围300mm~400mm的海蜇。故本研究所采集到的夏海蜇和秋海蜇,其伞径与体质量均呈幂函数生长。本研究对海蜇的营养水平和可能摄食的食物来源进行了初步研究,但最终明确其哪一阶段摄取什么生物饵料,还需要更进一步结合多种实验方法及延长时间变化对其进一步研究并累计数据。今后需要在实验精确性、延长取样阶段和增加对可能摄食的饵料等方面进行完善,为海蜇渔业资源提供基础数据。
刘明明[6](2020)在《4种水草用于克氏原螯虾生态养殖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草的种植是克氏原螯虾生态养殖的重要方式,种植合适的水草是提升克氏原螯虾养殖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目前养殖池塘种植水草种类的选择、不同水草对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营养组成的影响及克氏原螯虾的放养最适密度等方面尚未有相对系统的报道。本研究以克氏原螯虾养殖中常用水草为切入点,探究水草对克氏原螯虾食源的贡献度、生长性能、营养组成以及水草覆盖率一定的条件下,不同密度的克氏原螯虾的食源贡献度和生长性能的比较。结果如下:1.4种水草对克氏原螯虾食源贡献度、生长性能及色泽的影响为探讨克氏原螯虾养殖中适宜移栽的水草种类。本研究设置了4个实验组(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组、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组、轮叶黑藻(Hydrilla vcarticillata)组、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组;分别记为AP、EN、HV和VS组)和1个对照组(FD组)均饱食投喂商业饲料养殖克氏原螯虾,养殖周期为50 d。测定并分析4种水草对克氏原螯虾食源贡献度、生长性能及甲壳、肌肉和肝胰腺组织的色泽。结果显示:(1)依据SIAR混合模型计算显示,4种水草的对克氏原螯虾食源的贡献度大小对依次为EN>HV>VS>AP。(2)各组间克氏原螯虾的肝胰腺指数和成活率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EN组和HV组的末体质量、末体长、增重率及特定增长率等生长指标均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AP组、VS组和FD组间的上述生长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3)肝胰腺、肌肉和甲壳的红度值(a)以及肌肉和甲壳黄度值(b)均为HV组最高(P<0.05);肌肉和甲壳的亮度值(L)为FD组最高;肝胰腺的L和b分别为AP组和EN组最高。研究表明,HV、EN对克氏原螯虾的食源的贡献度均大于饲料,且对其的生长性能和色泽在一定程度有所增强;VS对克氏原螯虾的食源的贡献度均小于饲料,对其生长性能无显着影响;VS对虾色泽有一定改善,但改善效果不如HV和EN。AP在食源贡献度和色泽的改善上不如HV、EN和VS。因此,在克氏原螯虾养殖过程中选择HV或EN进行种植,不仅可以减少饲料的投喂,而且能显着提升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和色泽。2.摄食不同水草的克氏原螯虾营养组成的比较为研究4种水草对克氏原螯虾营养组成的影响,本实验设置实验组(水花生、伊乐藻、轮叶黑藻和苦草)和对照组(假水草)均饱食投喂商业饲料养殖初始体重为(4.50±0.50)g的克氏原螯虾50 d。对其肌肉和肝胰腺组织中的常规生化组成、脂肪酸组成、氨基酸组成和营养价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肌肉组织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各水草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粗灰分含量水花生组最低,苦草组最高;肝胰腺组织中粗脂肪含量各水草组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均为对照组含量最高;?就肌肉组织的脂肪酸组成而言,对照组的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最高,各组间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水花生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UFA)最高,水花生组和苦草组的高不饱和脂肪(HUFA)含量最高;就肝胰腺组织的脂肪酸组成而言,各组间的SFA和PUFA的含量均无显着差异,对照组的MUFA含量最高,水花组的HUFA含量最高,轮叶黑藻组的MUFA和HUFA含量均最低;?就肌肉组织中的氨基酸组成而言,各组间的必需氨基酸(EAA)含量无显着差异,轮叶黑藻组的非必须氨基酸(NEAA)含量和总氨基酸(TAA)含量均最高;就肝胰腺组织的氨基酸组成而言,EAA、NEAA、TAA含量均为对照组最高;?依据克氏原螯虾肌肉的化学评分结果,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Met-Cys,伊乐藻组的必须氨基酸指数(EAAI)最高。综上所述,在4中水草环境中,HV、EN对克氏原螯虾肌肉的常规生化、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较FD组有一定的增强;水草能显着增加克氏原螯虾肝胰腺组织的脂质积累,其中伊乐藻和轮叶黑藻有助于提升肝胰腺组织脂肪酸营养的风味,但水草对肝胰腺组织中的氨基酸组成有一定负面影响;氨基酸评分发现轮叶黑藻组和伊乐藻组的克氏原螯虾肌肉比饲料组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因此,在克氏原螯虾的养殖中,选择HV或EN进行种植,对提升克氏原螯虾肌肉的营养品质及风味有一定作用。3.不同放养密度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和食源贡献度的比较为探究克氏原螯虾适宜的放养密度,实验设置了5个密度梯度(10、15、20、25、30只/平方米),在伊乐藻覆盖率为60%的环境中,养殖初始体质量为体质量(4.50±0.50)g的克氏原螯虾45天,比较了不同放养密度的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和食源贡献度。结果显示:?放养密度为10只/平方米的成活率最高,放养密度为10和15只/平方米增重率高于其他密度组,10只/平方米密度组的终末体长和体质量最大。?在相同放养密度组中,伊乐藻对大规格虾的贡献度高于小规格,25只/平方米的密度组饲料的贡献度最大。(3)大规格虾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饲料的贡献度有增大的趋势。综上,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降低,当放养密度高于15只/平方米时,虾的增重率显着降低。
胡蓓娟[7](2019)在《三种养殖环境下鳙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对宿主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不同水质和养殖环境对鱼类的生长和发育有很大影响。水质与水面大小、气候、环境生态、海拔、地理位置、养殖条件等因素都存在密切关系,而这些因素都对鱼类生长、抗病、体内肠道微生物分布及丰度、营养成分以及代谢过程均有明显的影响。目前,不同养殖环境对鱼类肠道微生物与其品质和代谢调控的关联分析的系统研究报道鲜见。本研究以重要的滤水性鱼类鳙鱼为对象,在普通养殖池塘(NC)、鄱阳湖湖泊(PYL)和高山冷水性水库(XHK)三种典型的养殖水体开展研究,以期了解不同养殖环境下鱼类肠道微生物和肠道内容物代谢组与鳙鱼品质的关联性。首先,调查三种不同养殖环境水域水质及浮游生物的时空格局对鳙鱼养殖的影响,发现三种养殖环境的水质和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次,比较分析三种养殖环境鳙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显示不同养殖环境鳙鱼肌肉的粗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SFA,PUFA、MUFA含量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环境影响鳙鱼品质的机制,本研究结合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及代谢产物的变化,运用多组学联合分析对差异微生物和差异代谢产物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了几种候选微生物(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Nocardioides,Fluviicola),这几种微生物与脂肪酸、脂质代谢途径密切相关。本研究不仅为揭示鳙鱼品质的变化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对于提升我国淡水养殖鳙鱼品质和经济附加值,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三种不同养殖水域的水质监测及浮游生物的时空格局本实验主要监测指标有温度、溶解氧(DO)、pH、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透明度。总体来说,温度、pH、硝态氮的变化均呈现一致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但NC养殖水域的溶解氧含量波动较大且普遍高于PYL养殖水域和XHK养殖水域,其硝态氮和氨态氮含量也均高于PYL和XHK鳙鱼养殖水域。其中XHK养殖水域的年平均水温值在三种鳙鱼养殖水域中最低。浮游生物的研究结果表明,NC养殖水域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着高于PYL和XHK的生物量,但在物种数量上次于PYL水域,高于XHK水域。XHK水域浮游植物生物量在三个养殖水域中最小,物种数量也最低。NMDS分析发现,三种鳙鱼养殖水域的浮游动物群落在春夏季差异较显着,秋季次之,冬季群落结构差异不明显。RDA结果相关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与水温、pH及蓝藻门生物量极显着正相关。浮游动物研究发现PYL水域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最好,NC水域其次,XHK水域的浮游动物多样性最低,这可能与XHK水域独特的水质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三种不同养殖环境下鳙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营养类型水体对鳙鱼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较大。XHK水域较NC、PYL水域鳙鱼肌肉的水分和灰分含量更高,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更低。XHK水域鳙鱼营养评价优于NC和PYL水域的鳙鱼,其DHA和EPA的含量达到18.96%。从三组鳙鱼样品中共鉴定出挥发性风味物质48种,其中带有蘑菇味、泥土味的壬醛、辛醛、1-辛烯-3-醇,带有甜香、果香味的丁香酚等是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XHK水域的鳙鱼腥味物质含量低于NC和PYL水域,鲜香味物质含量高于NC和PYL。组织学结构分析表明XHK组的鳙鱼肉质更细,同时具有更好的持水力,其次是PYL组鳙鱼,口感均会感觉细嫩,NC组的鳙鱼肌肉较为紧密,口感则较硬。3.鳙鱼肠道微生物组成分析本研究从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肠道的34个样品中,共提取到clean tags1,030,903条序列,每个样品的平均clean tags为30,320条,平均长度分布在420.76~435.66 bp。三种养殖环境中鳙鱼肠道微生物组成彼此明显区分,Group_XHK样本具有最高的微生物多样性(Kruskal-Wallis,p<0.05),而NC样本的微生物多样性最低(Kruskal-Wallis,p<0.05)。在门的水平,三种养殖环境鳙鱼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最高的细菌门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0.98%),梭杆菌门(Fusobacteria,22.87%),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4.66%),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4.56%)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6.00%)五个门;在属水平,弧菌属(Vibrio,6.46%),屠场杆状菌属(Macellibacteroides,3.74%),气单胞菌属(Aeromonas,2.54%),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2.25%),和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1.31%)是相对丰度最高的优势属。在属水平上做统计分析显示在Group_XHK组鳙鱼肠道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属分别是Ambiguous_taxa,Gemmatimonas和Nocardioides(Kruskal-Wallis,p<0.01)。在Group_PYL组鳙鱼肠道中Aeromonas和Vivrio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其他两个养殖环境(Kruskal-Wallis,p<0.01)。结果表明:鳙鱼肠道微生物Candidatus_Solibacter和Sphingomonas等32个属组成强烈的正相关模块,而Macellibacteroides和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等7个属为负相关模块。4.多组学联合分析本研究采用GC-MS和LC-MS方法进行代谢组学分析肠道内容物的代谢物变化情况,共筛选达到568种差异显着的代谢产物。LC-MS筛选得到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甘油酯代谢、亚油酸代谢、mTOR信号通路,α-亚油酸和β-亚麻酸代谢;GC-MS筛选得到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的通路为谷胱甘肽代谢、ABCtransporters、甘油磷脂代谢、β-丙氨酸代谢,很好解释了不同养殖环境下鳙鱼代谢的分子差异机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差异微生物和差异代谢物的关联分析,影响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最显着的环境因子为水温(WT)和溶氧(DO)(p<0.05),不同水质的三个养殖环境塑造了显着性差异的微生物结构(p<0.05),从差异微生物与差异代谢的相关性分析显示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Nocardioides和uncultured_Acidimicrobineae_bacterium与脂类代谢途径中重要的几种代谢产物显着性相关(|R|>0.86,p<0.01),提示三种不同养殖养殖环境通过肠道微生物调节脂类代谢来影响鳙鱼品质。深入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程飞莉[8](2019)在《大亚湾枝角类季节性种群优势形成原因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枝角类是一类小型低等的浮游甲壳动物,在海洋中,迄今只发现11种,其中只有8种被认为是真正的海洋枝角类,在我国已记录5种。海洋枝角类种类虽少,但是在繁殖盛季,其数量可达2000~3000 ind.·m-3,占浮游动物总量的44~51%,在短时间内成为优势种群,因此海洋枝角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是重要的功能群体。枝角类突出的季节性优势的特性,引发了众多学者从其摄食选择特性、最低食物浓度、温度适应性等来就其在特定海域的优势成因进行了研究,本研究拟从生态化学计量学生态位和摄食特性来解析大亚湾枝角类优势形成原因。本研究以海洋枝角类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9月~2019年8月之间在中国南海大亚湾近岸海域(22°33′48.6″N,114°35′0.6″E)进行了12次定点采样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原生动物、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并对桡足类和枝角类优势种类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测定,此外还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枝角类-鸟喙尖头溞、肥胖三角溞和异养甲藻-夜光藻的摄食谱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室内受控实验对强额孔雀哲水蚤和鸟喙尖头溞的选择性摄食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大亚湾浮游植物、原生动物、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化学计量学特征2017年9月~2019年8月调查期间,水温、盐度、溶解氧浓度的变化范围分别是19.2~32.6℃、29.43~34.00和5.37~11.24 mg·L-1。研究期间,在大亚湾采样点共鉴定出浮游植物95种,其中硅藻有52种,甲藻38种;共鉴定出原生动物28种,急游虫属有8种,丁丁虫属有4种,游仆虫属和尾丝虫属各2种;共鉴定出浮游动物50种,其中桡足类有37种,枝角类有3种。枝角类丰度在147~23388 ind.·m-3之间变化,占总浮游动物个体数的0.56~51.16%。以鸟喙尖头溞为主,肥胖三角溞和史氏圆囊溞数量极少,春季的丰度为最高。鸟喙尖头溞4月份丰度很高,达22963 ind.·m-3,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其丰度与原生动物(纤毛虫)丰度具有显着负相关关系。研究期间,大亚湾粒径为0.7~100μm的悬浮物C:P比值在142~323之间变化,其季节变化明显,在2018年春、夏季和2019夏、秋季都高于200。枝角类的平均干重比元素含量(%干重),均高于桡足类;桡足类与枝角类的元素比值(C:P、N:P和C:N)变化范围的低值相近,但桡足类的高值均高于枝角类,N:P比值差异尤为明显。鸟喙尖头溞的各项元素比值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明显,而桡足类优势种强额孔雀水蚤的C:P和N:P比值呈现季节性变化。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干重元素含量均高于悬浮物(0.7~100μm),而C:P比值远小于后者。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鸟喙尖头溞与悬浮物的P含量紧密关联,而强额孔雀水蚤的C:N比值与悬浮物呈负相关关系。2019年枝角类数量高峰恰好是悬浮物出现低C:P比值的春季。2)大亚湾海域主要枝角类的食物组成研究在2019年4月、5月和7月对浮游动物现场食物组成的研究中,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选择18S r DNA的V4区主要对浮游动物优势种鸟喙尖头溞和夜光藻,及常见枝角类肥胖三角溞的食物组成进行检测。检测的6个样品共获得206个OTU,其中有效OTU为173个,隶属于23个门类,鉴定至属水平的食物种类63种。海洋枝角类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后生动物,如刺胞动物、毛颚动物、节肢动物等,此外甲藻、硅藻等,原生动物和真菌也是其食物中的重要组分。夜光藻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节肢动物门,此外甲藻和硅藻也是其重要食物组分。研究说明这3个种类都是杂食性物种,因其主要食物来源均为个体较大的物种,推测其摄食的是这些物种形成的碎屑。鸟喙尖头溞2019年4月、5月的食物谱相似,但与同年7月份显示出较大差异,显示出鸟喙尖头溞具有较宽的食物谱,其实际食物谱则依赖于食物环境。鸟喙尖头溞和肥胖三角溞之间摄食谱差异较大,而夜光藻和肥胖三角溞的生态位重叠达到0.753,说明两者竞争较强。3)大亚湾海域枝角类摄食选择性的受控实验2019年就鸟喙尖头溞和强额孔雀哲水蚤进行了室内受控摄食实验。鸟喙尖头溞对浮游植物总摄食率为248±69 cells ind.-1h-1(4月)或69±33 cells ind.-1h-1(5月);强额孔雀哲水蚤5月的总摄食率为28±7 cells ind.-1h-1。鸟喙尖头溞和强额孔雀哲水蚤都偏好摄食浮游植物,尤其是甲藻,其中摄食最多的是环沟藻,对原生动物的总摄食率为负。因此,二者的食物谱重叠大(生态位重叠指数=0.994),存在食物的竞争关系。本论文2018~2019年对大亚湾浮游动物的调查显示了海洋枝角类具有明显的季节优势,初步描述了海洋枝角类鸟喙尖头溞的元素组成的变化并发现其磷组成与悬浮物颗粒之间有相关性,且丰度高值出现在低C:P比值的春季,因此我们认为海洋枝角类可能趋向于高磷环境,但未来还需实验进一步确证。我们运用分子手段或传统摄食实验对常见或优势枝角类、优势桡足类和异养甲藻的食物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发现两种枝角类和异养甲藻的生态位分离明显。此外,我们也看到,两种方法分析得到的鸟喙尖头溞的食物谱具有较大差异,因此我们认为饵料浓度差减法镜检计数漏掉较小颗粒,对碎屑等难以统计。因此,摄食实验中鸟喙尖头溞虽与强额孔雀水蚤的食物谱很相似,然而由于缺乏分子方法的对比,很难就现场实际的食物谱作出定论,因此,还需要后续的分析确定。
彭辉辉[9](2019)在《稻田养鱼与常规稻田耕作模式生态系统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养鲤(Cyprinus carpio)稻田为实验组(RF),以单种稻稻田为对照组(RM),采用生态学研究方法,对两种稻田系统的水体和底泥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分析;并对两组稻田水体中浮游生物和细菌的种类和丰度进行鉴定和分析,再利用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对两种模式的物质能量流动、系统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旨在阐明两种模式生态系统在能量流动和营养结构上的差异。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稻田养殖鲤(禾花鱼)与池塘养殖鲤(普通鲤鱼)肌肉营养成分及质构特性,旨在探究稻田养殖与池塘养殖同种鱼类营养的差异。结果如下:对两种稻田系统水体和底泥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水体的电导率(Cond)和溶解性固体总量(TDS)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硝酸盐(NO3--N)和总氮(TN)浓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底泥总磷(TP)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模式水体的氨氮(NH4+-N)和亚硝态氮(NO2--N)浓度无显着差异(P>0.05)。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有浮游植物共7门18种,对照组有5门24种,实验组多了甲藻门(Pyrrophyta)和金藻门(Chrysophyta)的物种,且实验组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优势种集中在绿藻门(Chlorophyta)和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对照组的优势种多集中在硅藻门和蓝藻门(Cyanophyta);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检测出浮游动物11种,实验组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对两种系统水体细菌群落结构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水体细菌的香农多样性指数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绝对丰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绝对丰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水体均有丰富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细菌。采用Ecopath模型对两种模式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水蜘蛛、田螺、轮虫、底泥碎屑等功能组生态营养效率高于对照组,两个系统的能量流通量绝大部分分布于第Ⅰ、Ⅱ营养级,但实验组具有较高的碎屑利用率;实验组的系统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的比值(TPP/TR),以及总初级生产力与总生物量(TPP/TB)的比值均低于对照组,系统连接指数(CI)和Finn’s循环指数(FCI)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稻田生态系统,稻鲤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成熟度和稳定性。对禾花鱼与普通鲤鱼营养成分及其质构特性进行实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禾花鱼肌肉中灰分、钙(Ca)、磷(P)含量显着高于普通鲤鱼(P<0.05),锌(Zn)含量极显着高于普通鲤鱼(P<0.01),脂肪含量显着低于普通鲤鱼(P<0.05),两组鲤鱼蛋白质、水分和铁(Fe)含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鲤鱼均检测出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6.85%和16.55%,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值分别为40.17%和40.42%;禾花鱼检测出21种脂肪酸,普通鲤鱼检测出22种,两组鲤鱼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n-3族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无显着差异(P>0.05)。禾花鱼肌肉的硬度、咀嚼度、胶着度均显着高于普通鲤鱼(P<0.05)。两组鲤鱼肌肉脂肪酸组成略有差异,氨基酸组成一致,均为优质水产蛋白,禾花鱼具有脂肪含量低、矿物质含量高、口感好等特点。本研究发现,养鲤稻田相较于单种稻稻田其多项水质指标得到改善,浮游生物密度更高,种类组成更为健全,浮游微生物群落特点存在差异;稻田养殖的鲤鱼肌肉相较于池塘养殖其肉质有所提高。因此,稻田养鱼模式值得推广,其内部机理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邹剑敏[10](2019)在《不同养殖方式对鲈鱼和中华绒螯蟹营养价值的影响》文中提出鲈鱼(Micropterussalmoides)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是我国优质的水产品,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占据重要的地位。鲈鱼和中华绒螯蟹在养殖过程中仍采用以饲喂冰鲜杂鱼和传统池塘养殖为主的传统养殖方式。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传统养殖方式带来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潜力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传统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人们需要新的养殖方式来替代传统养殖方式。配合饲料成本低廉、质量稳定相较于冰鲜饵料具有明显的优势,高效的配合饲料完全能够满足现代水产养殖业的需求。循环水养殖模式在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优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以循环水养殖模式为代表的池塘工程化养殖是未来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不同养殖方式对鲈鱼和中华绒螯蟹的营养价值造成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以脂肪酸和氨基酸为主要评价指标,探究了不同饵料及不同养殖模式对营养价值的影响。本研究广泛采集了江浙地区的不同养殖方式的鲈鱼,并对鲈鱼的脂肪酸和氨基酸进行了检测,并对不同养殖方式下的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进行了检测。本文还采集了江苏阳澄湖镇的不同饵料养殖的中华绒螯蟹,并对中华绒螯蟹的脂肪酸进行检测,研究结果如下:1.鲈鱼共检出的 32 种脂肪酸,C14:0、C16:0、C18:1n9c、C18:2n6c、C20:5n3、C22:6n3等6种脂肪酸为主要脂肪酸,占总含量的75%左右;鲈鱼脂肪酸组成与饵料脂肪酸组成有显着的相关性。不同饵料喂养的鲈鱼脂肪酸组成差异显着,对鲈鱼样品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DHA等17种脂肪酸在不同饵料组之间差异极显着(P<0.01),7种脂肪酸有显着差异(P<0.05);本文还对不同养殖方式的养殖水体进行了检测,测定了养殖水体的总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使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体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显着低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循环水养殖模式的生态价值较高;不同养殖模式养殖的鲈鱼脂肪酸差异相对不显着。2.蟹黄样品共检出 34 种脂肪酸,C16:0、C18:1n9c、C18:2n6c、C20:4n6、C20:5n3、C22:6n3等7种脂肪酸为主要脂肪酸,占绝对含量的82.03%左右;蟹肉样品共检出26种脂肪酸,C16:0、C18:1n9c、C18:2n6c、C20:4n6、C20:5n3、C22:6n3 等 7 种脂肪酸为主要脂肪酸,占绝对含量的86.17%左右。不同饵料对中华绒螯蟹的脂肪酸组成影响显着,中华绒螯蟹的脂肪酸组成与饵料具有显着相关性。3.在不同养殖模式之间,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组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等12种氨基酸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循环水养殖模式总氨基酸含量低于池塘养殖模式。氨基酸评分结果显示,循环水养殖模式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赖氨酸,循环水养殖模式评分低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不同饵料组之间苏氨酸、酪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等4种氨基酸存在显着差异(P<0.05)。氨基酸评分结果显示不同饵料组的,配合饲料组的鲈鱼的氨基酸评分略低于冰鲜饵料组。本文对不同养殖方式的鲈鱼和中华绒螯蟹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不同饵料养殖的鲈鱼和中华绒螯蟹营养价值差异显着,配合饲料饲喂的鲈鱼和中华绒螯蟹营养价值低于冰鲜饵料,循环水养殖模式的鲈鱼营养价值略低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
二、几种饵料浮游动物脂肪酸组成分析及营养效果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饵料浮游动物脂肪酸组成分析及营养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多鳞白甲鱼脂质营养需求及其日粮油脂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脂质营养需求 |
1.1.1 日粮脂肪水平 |
1.1.2 必需脂肪酸 |
1.1.3 日粮油脂源 |
1.2 日粮脂质对鱼类脂代谢的影响 |
1.2.1 日粮脂肪水平对鱼类脂代谢的影响 |
1.2.2 日粮脂肪酸对鱼类脂代谢的影响 |
1.2.3 日粮油脂源对鱼类脂代谢的影响 |
1.3 鱼类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组成和饵料分析 |
1.3.1 天然状态下鱼类体组成 |
1.3.2 天然饵料分析——脂肪酸标志法 |
1.4 越冬条件下鱼类生理生化及代谢研究 |
1.5 多鳞白甲鱼营养研究进展 |
1.5.1 生物学特性 |
1.5.2 生活习性 |
1.5.3 营养价值研究 |
1.6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多鳞白甲鱼脂肪酸组成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天然饵料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粗脂肪及脂肪酸测定 |
2.2.3 脂肪酸标志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生物学指标 |
2.3.2 不同季节多鳞白甲鱼肌肉的脂肪酸含量 |
2.3.3 不同季节硅藻和绿藻脂肪酸标志 |
2.3.4 不同季节绿藻脂肪酸标志 |
2.3.5 不同季节浮游动物脂肪酸标志 |
2.3.6 不同季节原生动物脂肪酸标志 |
2.3.7 不同季节水生昆虫脂肪酸标志 |
2.3.8 不同季节底栖动物脂肪酸标志 |
2.3.9 主成分分析 |
2.3.10 天然饵料的脂肪含量 |
2.4 讨论 |
2.4.1 多鳞白甲鱼肌肉脂肪酸组成成分分析 |
2.4.2 基于脂肪酸标志法的天然饵料分析 |
第三章 日粮脂肪水平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脂肪酸组成、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方法 |
3.2.1 试验日粮 |
3.2.2 试验条件 |
3.2.3 采样 |
3.2.4 组分测定 |
3.2.5 脂肪酸测定 |
3.2.6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3.2.7 抗氧化能力测定 |
3.2.8 组织切片制作及观察 |
3.2.9 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m RNA表达量 |
3.2.10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生长表现 |
3.3.2 体成分 |
3.3.3 肌肉、肝脏和肠道的脂肪酸组成 |
3.3.4 血清生化指标 |
3.3.5 肝脏抗氧化指标 |
3.3.6 肝脏组织学结构 |
3.3.7 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
3.4 讨论 |
3.4.1 日粮脂肪水平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
3.4.2 日粮脂肪水平对鱼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4.3 日粮脂肪水平对鱼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4.4 日粮脂肪水平对鱼类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四章 日粮中几种重要脂肪酸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性能、脂肪酸组成、生化参数、抗氧化反应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方法 |
4.2.1 试验日粮配方 |
4.2.2 试验鱼和饲养条件 |
4.2.3 采样 |
4.2.4 体成分 |
4.2.5 脂肪酸组成 |
4.2.6 血清生化参数 |
4.2.7 抗氧化参数 |
4.2.8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4.2.9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生长 |
4.3.2 体成分 |
4.3.3 肌肉和肝脏的脂肪酸组成 |
4.3.4 血清生化指标 |
4.3.5 抗氧化参数 |
4.3.6 脂质相关基因表达 |
4.4 讨论 |
4.4.1 日粮中脂肪酸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
4.4.2 日粮中脂肪酸对鱼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4.4.3 日粮中脂肪酸对鱼类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4.4 日粮中脂肪酸对鱼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4.5 日粮中脂肪酸对鱼类脂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
第五章 日粮中三种植物油替代鱼油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脂肪酸组成、血清参数、抗氧化能力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方法 |
5.2.1 日粮配制 |
5.2.2 饲养试验 |
5.2.3 采样 |
5.2.4 体成分分析 |
5.2.5 脂肪酸组成分析 |
5.2.6 血清生化指标 |
5.2.7 抗氧化能力 |
5.2.8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基因表达 |
5.2.9 统计分析 |
5.3 结果 |
5.3.1 生长和生物学参数 |
5.3.2 体成分 |
5.3.3 肝脏和肌肉的脂肪酸组成 |
5.3.4 血清生化指标 |
5.3.5 血清和肝脏抗氧化能力 |
5.3.6 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
5.4 讨论 |
5.4.1 日粮中不同油脂源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
5.4.2 日粮中不同油脂源对鱼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4.3 日粮中不同油脂源对鱼类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5.4.4 日粮中不同油脂源对鱼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5.4.5 日粮中不同油脂源对鱼类脂代谢基因的影响 |
第六章 越冬过程中多鳞白甲鱼的体脂状况及其调节机制 |
6.1 引言 |
6.2 材料方法 |
6.2.1 动物标本采集 |
6.2.2 RNA提取和转录组测序 |
6.2.3 转录组组装和注释 |
6.2.4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
6.2.5 实时定量PCR |
6.2.6 统计分析 |
6.3 结果 |
6.3.1 越冬过程中多鳞白甲鱼生长参数 |
6.3.2 越冬过程中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分 |
6.3.3 测序和转录装配 |
6.3.4 功能注释 |
6.3.5 DEGs表达差异分析 |
6.3.6 DEGs功能富集分析 |
6.3.7 DEGs的维恩图分析 |
6.3.8 RT-qPCR验证RNA-Seq结果 |
6.4 讨论 |
6.4.1 越冬过程中多鳞白甲鱼DEGs的表达 |
6.4.2 越冬过程中多鳞白甲鱼脂代谢的调节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我国近海水母沙海蜇的食物组成以及其与浮游动物群落的营养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研究现状和进展 |
1.1 水母类研究进展 |
1.1.1 水母的分类地位及分布 |
1.1.2 水母类特性 |
1.1.3 影响水母暴发的因素 |
1.2 沙海蜇的研究进展 |
1.2.1 沙海蜇概述 |
1.2.2 沙海蜇分布 |
1.2.3 沙海蜇特性 |
1.3 浮游动物概述 |
1.4 海洋生态系统生物营养来源的研究方法 |
1.4.1 肠道内含物法 |
1.4.2 稳定同位素法 |
1.4.3 脂肪酸标记物法 |
1.5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意义 |
第2 章 黄东海沙海蜇的食性以及食物组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采样站位与采集方法 |
2.2.2 沙海蜇和浮游动物的丰度计算 |
2.2.3 脂肪酸样品处理与分析 |
2.2.4 稳定同位素样品的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 |
2.3.1 沙海蜇以及浮游动物在黄东海的分布 |
2.3.2 沙海蜇的脂肪酸组成以及脂肪酸标志物 |
2.3.3 沙海蜇的食物组成 |
2.3.4 沙海蜇和浮游动物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
2.4 讨论 |
第3 章 沙海蜇食物组成的月变化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采样站位与采集方法 |
3.2.2 脂肪酸样品处理与分析 |
3.2.3 稳定同位素样品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 |
3.3.1 沙海蜇丰度与饵料丰度 |
3.3.2 沙海蜇脂肪酸构成变化 |
3.3.3 沙海蜇稳定同位素变化 |
3.4 讨论 |
第4 章 沙海蜇与浮游食物网的营养关系 |
4.1 前言 |
4.2 方法 |
4.2.1 采样站位与采集方法 |
4.2.2 脂肪酸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
4.2.3 稳定同位素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
4.2.4 其他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2017 年夏季浮游动物群落与多样性指数 |
4.3.2 2017 年夏季沙海蜇与浮游动物群落的营养关系 |
4.3.3 2018 年浮游动物群落与多样性指数 |
4.3.4 2018 年沙海蜇与浮游动物群落的营养关系 |
4.3.5 2018 年红沿河海域沙海蜇与浮游动物脂肪酸聚类分析 |
4.3.6 环境因子,沙海蜇分布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群落同位素基线-悬浮颗粒有机物(POM)的变化 |
4.4.2 浮游食物网的营养关系 |
4.4.3 浮游生物群落参数的变化 |
第5 章 红沿河海域常见水母的食物组成以及与浮游食物网的营养关系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样品采集 |
5.2.2 脂肪酸样品处理与分析 |
5.2.3 稳定同位素样品处理与分析 |
5.3 结果 |
5.3.1 红沿河海域常见水母的脂肪酸组成 |
5.3.2 红沿河海域常见水母的稳定同位素 |
5.4 讨论 |
5.4.1 红沿河海域常见水母的食物来源 |
5.4.2 红沿河海域各饵料生物对水母的食物贡献率 |
第6 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强额孔雀水蚤对球形棕囊藻单细胞的摄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强额孔雀水蚤研究概况 |
1.2 棕囊藻的研究概况 |
1.3 桡足类的摄食对赤潮的调控 |
1.4 桡足类对棕囊藻的摄食 |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棕囊藻单细胞密度与成囊的关系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微藻培养 |
2.2.2 充气搅动实验 |
2.2.3 摄食压力实验 |
2.2.4 不同温度的实验 |
2.2.5 不同营养盐的实验 |
2.2.6 不同初始细胞密度的实验 |
2.2.7 稀释实验 |
2.2.8 取样与测定 |
2.2.9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充气搅动条件下棕囊藻细胞的生长情况 |
2.3.2 摄食压力条件下棕囊藻细胞的生长情况 |
2.3.3 不同温度下棕囊藻细胞的生长情况 |
2.3.4 不同营养盐条件下棕囊藻细胞的生长情况 |
2.3.5 不同初始细胞浓度培养条件下棕囊藻的生长情况 |
2.3.6 稀释实验的棕囊藻细胞的生长变化情况 |
2.4 讨论 |
2.4.1 充气对棕囊藻单细胞形成囊体的影响 |
2.4.2 摄食对棕囊藻单细胞形成囊体的影响 |
2.4.3 温度对棕囊藻单细胞形成囊体的影响 |
2.4.4 营养盐对棕囊藻单细胞形成囊体的影响 |
2.4.5 棕囊藻游离单细胞密度与囊体的形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强额孔雀水蚤对棕囊藻单细胞的摄食调控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微藻的培养 |
3.2.2 强额孔雀水蚤的培养 |
3.2.3 海水的处理 |
3.2.4 实验设计 |
3.2.5 温度对强额孔雀水蚤摄食影响的实验 |
3.2.6 不同食物浓度对强额孔雀水蚤摄食影响的实验 |
3.2.7 不同食物组分对强额孔雀水蚤摄食影响的实验 |
3.2.8 数据处理 |
3.3 实验结果 |
3.3.1 温度对强额孔雀水蚤摄食的影响 |
3.3.2 食物浓度对强额孔雀水蚤摄食棕囊藻单细胞的影响 |
3.3.3 不同食物组分对强额孔雀水蚤摄食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温度对强额孔雀水蚤摄食的影响 |
3.4.2 不同食物浓度对强额孔雀水蚤摄食的影响 |
3.4.3 不同食物组分对强额孔雀水蚤摄食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摄食棕囊藻单细胞对强孔雀水蚤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微藻的培养 |
4.2.2 强额孔雀水蚤的培养 |
4.2.3 海水的处理 |
4.2.4 摄食率 |
4.2.5 产卵量 |
4.2.6 孵化率和存活率 |
4.2.7 脂肪酸分析 |
4.2.8 数据的处理 |
4.3 结果 |
4.3.1 强额孔雀水蚤对不同微藻食物的摄食率 |
4.3.2 存活率 |
4.3.3 产卵量 |
4.3.4 孵化率 |
4.3.5 微藻食物的脂肪酸分析 |
4.4 讨论 |
4.4.1 强额孔雀水蚤对单倍体棕囊藻和二倍体棕囊藻的摄食率 |
4.4.2 单倍体和二倍体细胞的营养价值与桡足类 |
4.4.3 棕囊藻单细胞营养价值的差异在生态学上的意义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生长、摄食和种群动态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食性研究方法 |
1.1.1 胃含物分析法 |
1.1.2 碳、氮稳定同位素方法 |
1.1.3 脂肪酸分析方法 |
1.1.4 DNA分子技术 |
1.1.5 不足和展望 |
1.2 小黄鱼生长、摄食和资源状况 |
1.2.1 年龄和生长 |
1.2.2 摄食状况 |
1.2.3 资源状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的生长和资源动态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数据来源 |
2.1.2 数据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体长、体重及幂函数关系 |
2.2.2 性比特征 |
2.2.3 生长参数和生长方程 |
2.2.4 死亡参数 |
2.2.5 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分析 |
2.3 讨论 |
2.3.1 渔获结构分析 |
2.3.2 生长和死亡参数 |
2.3.3 最适开捕规格 |
第三章 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脂肪酸组成及食源指示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样本处理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脂肪酸组成 |
3.2.2 SFA、MUFA、PUFA、EPA和 DHA含量随体长的变化 |
3.2.3 SFA、MUFA、PUFA、EPA和 DHA含量随季节的变化 |
3.2.4 特征脂肪酸的组成变化 |
3.3 讨论 |
3.3.1 小黄鱼的脂肪酸组成及营养价值 |
3.3.2 小黄鱼脂肪酸的体长和季节变化 |
3.3.3 特征脂肪酸的食源指示分析 |
第四章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营养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本采集 |
4.1.2 样品前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 |
4.2.1 小黄鱼的稳定同位素特征 |
4.2.2 小黄鱼各个体长组的稳定同位素特征 |
4.2.3 小黄鱼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与体长的关系 |
4.2.4 小黄鱼营养级及季节体长变化 |
4.3 讨论 |
4.3.1 碳稳定同位素比值 |
4.3.2 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及营养级分析 |
4.3.3 小黄鱼营养级与季节和体长的变化 |
第五章 小结 |
5.1 结论 |
5.1.1 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生长及资源状况 |
5.1.2 基于脂肪酸分析法的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食源指示 |
5.1.3 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营养级分析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和脂肪酸组成对海蜇的营养和食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研究背景 |
2.海蜇概述 |
2.1 海蜇的分类学地位 |
2.2 海蜇的形态学特征 |
2.3 海蜇的生长和摄食 |
3.海蜇食性研究方法 |
3.1 胃含物分析法 |
3.2 稳定同位素分析法 |
3.3 脂肪酸标记法 |
4.研究意义 |
5.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海蜇不同组织脂肪酸组成稳定同位素含量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样本的采集 |
2.2 脂肪酸组成测定方法 |
2.3 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 |
2.4 数据统计 |
3.结果与分析 |
3.1 海蜇的基础生物学分析 |
3.2 海蜇不同组织脂肪酸组成 |
3.3 海蜇不同组织稳定同位素分析 |
4.讨论 |
第三章 海蜇的食性探究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样本的采集 |
2.2 脂肪酸测定 |
2.3 稳定同位素测定 |
2.4 数据统计 |
3.结果与讨论 |
3.1 基础生物学 |
3.2 海蜇脂肪酸组成 |
3.3 特征脂肪酸及食性分析 |
3.4 稳定同位素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4种水草用于克氏原螯虾生态养殖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草在虾蟹生态养殖中的作用 |
1.1.1 提供营养丰富的饵料 |
1.1.2 提供栖息和隐蔽的场所 |
1.1.3 净化生态养殖的水质 |
1.1.4 防暑降温、防风避寒、提升虾蟹的免疫力 |
1.2 水草对虾蟹品质的影响 |
1.3 克氏原螯虾养殖现状 |
1.4 食性分析方法概述 |
1.4.1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4种水草对克氏原螯虾食源贡献度、生长性能及色泽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计 |
2.1.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4种水草对克氏原螯虾食源的贡献度 |
2.2.2 各组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的比较 |
2.2.3 4种水草对克氏原螯虾色泽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4种水草对克氏原螯虾食源的贡献度的比较 |
2.3.2 4种水草环境中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的比较 |
2.3.3 4种水草环境中克氏原螯虾色泽的比较 |
2.4 结论 |
第三章 摄食不同水草的克氏原螯虾可食部分营养组成的比较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设计 |
3.1.3 样品采集 |
3.1.4 营养组成的分析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 |
3.2.1 常规生化成分 |
3.2.2 不同水草环境中克氏原螯虾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
3.2.3 不同水草对克氏原螯虾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3.2.4 各组克氏原螯虾肌肉组织的氨基酸评分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不同放养密度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和食源贡献度的比较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设计 |
4.1.3 样品采集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 |
4.2.1 不同放养密度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的比较 |
4.2.2 不同密度克氏原螯虾的食源贡献度的比较 |
4.3 讨论 |
4.4 结论 |
全文小结及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三种养殖环境下鳙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对宿主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水域环境与养殖研究进展 |
1.1.1 水域环境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
1.1.2 养殖水域浮游生物的研究进展 |
1.2 水产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
1.2.1 鱼类肌肉营养评价指标 |
1.2.2 鱼肉风味的评价方法 |
1.2.3 影响质构品质的因素 |
1.3 水产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
1.3.1 肠道菌群的功能 |
1.3.2 鱼类肠道微生物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三种养殖水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区域及实验设计 |
2.2.2 采样方法 |
2.2.3 数据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水质的理化性质 |
2.3.2 三种养殖水域浮游植物物种组成季节性变化特征 |
2.3.3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浮游动物物种组成季节性变化特征 |
2.3.4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浮游植物生物量与优势种季节性变化特征 |
2.3.5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与优势种季节性变化特征 |
2.3.6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季节性变化特征 |
2.3.7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季节性变化特征 |
2.3.8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空间特征 |
2.3.9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空间特征 |
2.3.10 环境因子对三种养殖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
2.3.11 环境因子对三种养殖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肌肉的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分析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主要仪器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体型指标 |
3.3.2 鱼肉基本营养成分比较 |
3.3.3 鱼肉氨基酸组成及其含量分析 |
3.3.4 肌肉品质的评价 |
3.3.5 三种养殖环境鳙鱼肌肉组织脂肪酸组成和含量 |
3.3.6 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
3.3.7 组织学特性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分析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采样地点 |
4.2.2 肠道微生物样品采集 |
4.2.3 肠道微生物DNA提取与高通量测序 |
4.2.4 生物信息学与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肠道微生物的整体组成 |
4.3.2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对鳙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4.3.3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肠道的共有微生物 |
4.3.4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肠道的差异微生物类群 |
4.3.5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肠道微生物相互关系的网络分析 |
4.3.6 水质与微生物关联性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的肠道微生物代谢组学分析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样品采集 |
5.2.2 LC-MS方法 |
5.2.3 GC-MS方法 |
5.2.4 质量控制 |
5.3 数据处理 |
5.4 结果 |
5.4.1 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分析 |
5.4.2 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GC-MS) |
5.5 代谢标志物与显着性差异菌种的相关性分析 |
5.5.1 LC-MS代谢标志物与显着性差异菌种的相关性分析 |
5.5.2 GC-MS代谢标志物与显着性差异菌种的相关性分析 |
5.6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大亚湾枝角类季节性种群优势形成原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海洋枝角类 |
1.1.1 中型浮游动物的生态地位 |
1.1.2 海洋枝角类的种类和分布 |
1.1.3 海洋枝角类种群优势形成的潜在机制 |
1.2 海洋枝角类的化学计量生态学研究 |
1.2.1 生态位 |
1.2.2 生态化学计量学 |
1.2.3 化学计量学生态位 |
1.2.4 基于生物化学组成的生态位理论分析发展 |
1.3 海洋枝角类的食性 |
1.3.1 传统摄食研究方法 |
1.3.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摄食研究上的应用 |
1.4 大亚湾海域自然环境概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大亚湾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化学计量学特征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研究站位与采样时间 |
2.1.2 现场环境因子的测定 |
2.1.3 群落特征研究分析 |
2.1.4 现场饵料及几种主要浮游动物元素组成分析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水温等环境因子的变化 |
2.2.2 浮游植物类群 |
2.2.3 原生动物类群 |
2.2.4 浮游动物类群 |
2.2.5 元素组成 |
2.3 讨论 |
2.3.1 海洋枝角类的季节性优势 |
2.3.2 海洋枝角类的元素组成与悬浮物之间的关联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大亚湾海域主要枝角类的食物组成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调查站位与样品采集 |
3.1.2 样品的鉴定与分拣 |
3.1.3 总基因组DNA的提取 |
3.1.4 PCR扩增 |
3.1.5 高通量测序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测序结果 |
3.2.2 枝角类现场真核生物食物组成 |
3.2.3 枝角类与夜光藻食物组成的比较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亚湾海域主要枝角类的受控摄食实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动物和饵料 |
4.1.2 饵料浓度差减法测摄食率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对浮游植物的摄食 |
4.2.2 对原生动物的摄食 |
4.2.3 枝角类和桡足类对浮游植物和原生动物的相对摄食 |
4.2.4 枝角类与桡足类食物谱的比较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稻田养鱼与常规稻田耕作模式生态系统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稻田养鱼概况 |
1.1.1 稻田养鱼历史背景 |
1.1.2 稻田养鱼的优势 |
1.2 稻田养鱼研究现状 |
1.2.1 稻田养鱼模式的生产力研究 |
1.2.2 稻田养鱼模式环境特征研究 |
1.3 Ecopath模型在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
1.3.1 Ecopath模型与生态学研究 |
1.3.2 Ecopath模型组成及基本功能 |
1.3.3 Ecopath模型的基本原理 |
1.3.4 Ecopath模型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两种稻田种养系统水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比较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选择 |
2.1.2 测定指标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稻鲤系统与单种稻系统稻田环境因子的比较 |
2.2.2 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 |
2.2.3 两种模式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百分比 |
2.2.4 实验组与对照组养殖期间浮游植物优势种的比较 |
2.2.5 稻鲤模式与单种稻模式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 |
2.2.6 稻鲤模式和单种稻模式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 |
2.2.7 两种模式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百分比占比 |
2.2.8 实验组与对照组养殖期间浮游动物优势种的比较 |
2.2.9 实验组与对照组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对比 |
2.2.10 水体和底泥理化因子与浮游动植物丰度的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实验组和对照组水体和底泥理化因子 |
2.3.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2.3.3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
2.3.4 环境因子对浮游动植物的影响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两种稻田种养系统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地点选择 |
3.1.2 水体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3.1.3 水体和底泥理化指标的测定 |
3.1.4 水体微生物的提取 |
3.1.5 PCR扩增及高通量测序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体与底泥理化因子 |
3.2.2 水体细菌群落多样性 |
3.2.3 细菌群落组成 |
3.2.4 环境因子与水体细菌群落构成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两种稻田种养系统结构与功能比较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地点 |
4.1.2 模型构建 |
4.1.3 功能组划分 |
4.1.4 功能组参数来源 |
4.1.5 模型平衡 |
4.2 结果 |
4.2.1 生态营养效率(EE) |
4.2.2 关键种指数 |
4.2.3 混合营养效应分析 |
4.2.4 营养级与食物网结构 |
4.2.5 各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 |
4.2.6 系统特征 |
4.3 讨论 |
4.3.1 关键种指数 |
4.3.2 能流特征分析 |
4.3.3 系统组织结构分析 |
4.3.4 养殖系统的进一步优化 |
第五章 禾花鱼与普通鲤鱼肌肉营养成分及质构比较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鱼 |
5.1.2 样品处理 |
5.1.3 营养成分测定 |
5.1.4 氨基酸和脂肪酸营养价值评价 |
5.1.5 质构特性测定 |
5.1.6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两组鲤鱼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比较 |
5.2.2 两组鲤鱼肌肉矿物元素比较 |
5.2.3 两组鲤鱼肌肉氨基酸组成比较 |
5.2.4 两组鲤鱼肌肉氨基酸的营养价值评价 |
5.2.5 两组鲤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比较 |
5.2.6 两组鲤鱼肌肉质构特性的比较 |
5.3 讨论 |
5.3.1 禾花鱼与普通鲤鱼常规营养成分差异 |
5.3.2 禾花鱼与普通鲤鱼矿物元素比较 |
5.3.3 两组鲤鱼氨基酸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 |
5.3.4 两组鲤鱼脂肪酸比较分析 |
5.3.5 两组鲤鱼质构特性比较分析 |
5.4 小结与展望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不同养殖方式对鲈鱼和中华绒螯蟹营养价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淡水水产品养殖现状 |
2.面临养殖方式转换的几种淡水水产品 |
3.营养价值具体评价指标 |
4.不同养殖方式对主要淡水鱼类营养价值的影响 |
5.研究展望 |
6.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6.2 研究内容 |
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养殖方式对鲈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2.2 实验材料 |
2.3 脂肪酸分析 |
2.4 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分析 |
2.5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3.1 鲈鱼肌肉中脂肪酸描述 |
3.2 不同饵料造成的脂肪酸差异 |
3.3 不同饵料养殖的鲈鱼脂肪酸差异对营养价值的影响 |
3.4 不同养殖方式养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
4.讨论 |
4.1 鲈鱼脂肪酸的营养价值 |
4.2 饵料对鲈鱼脂肪酸的影响 |
4.3 不同饵料喂养的鲈鱼营养价值比较 |
4.4 循环水养殖模式对鲈鱼脂肪酸的影响 |
5.结论 |
第三章 不同饵料对中华绒螯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2.2 实验材料 |
2.3 脂肪酸分析 |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3.1 中华绒螯蟹中脂肪酸描述 |
3.2 不同饵料造成的脂肪酸差异 |
3.3 不同饵料养殖的中华绒螯蟹脂肪酸差异对营养价值的影响 |
4.讨论 |
4.1 饵料对中华绒螯蟹脂肪酸的影响 |
4.2 不同饵料喂养的中华绒螯蟹营养价值比较 |
5.结论 |
第四章 不同养殖方式对鲈鱼蛋白质的影响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2.2 实验材料 |
2.3 氨基酸分析 |
2.4 粗蛋白测定 |
2.5 粗脂肪的测定 |
2.6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养殖方式下鲈鱼粗脂肪和组蛋白含量的比较 |
3.2 鲈鱼在养殖方式转换过程中氨基酸的变化 |
3.3 不同养殖方式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 |
4.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情况 |
四、几种饵料浮游动物脂肪酸组成分析及营养效果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多鳞白甲鱼脂质营养需求及其日粮油脂源研究[D]. 苟妮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我国近海水母沙海蜇的食物组成以及其与浮游动物群落的营养关系[D]. 王俊健.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
- [3]强额孔雀水蚤对球形棕囊藻单细胞的摄食研究[D]. 李杰. 广西大学, 2020(03)
- [4]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生长、摄食和种群动态初步研究[D]. 王腾.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5]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和脂肪酸组成对海蜇的营养和食性探究[D]. 冯慧敏.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6]4种水草用于克氏原螯虾生态养殖的初步研究[D]. 刘明明.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7]三种养殖环境下鳙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对宿主品质影响的研究[D]. 胡蓓娟. 南昌大学, 2019(01)
- [8]大亚湾枝角类季节性种群优势形成原因探究[D]. 程飞莉. 暨南大学, 2019(03)
- [9]稻田养鱼与常规稻田耕作模式生态系统比较研究[D]. 彭辉辉. 天津农学院, 2019(08)
- [10]不同养殖方式对鲈鱼和中华绒螯蟹营养价值的影响[D]. 邹剑敏.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