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方难得的常绿观赏树种——阔叶十大功劳(论文文献综述)
孙雅婕[1](2021)在《不同园林植物群落的冠层截留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海绵城市建设旨在应用绿色基础设施增强城市自我调节机制,促进城市水生态、水安全。与传统植物群落相比,海绵城市指导下对植物群落的要求更高,特别是在生态雨洪管理能力方面。当下有关海绵城市植物建设中,较多实例忽视了植物群落对雨水的利用效益。通过优化植物组成、林冠结构,促进林冠层对雨水的截留效益,是在现有绿地系统的基础上提高雨水生态化利用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选取植物单叶截留能力、林冠结构两个层面,在夏季采用实地测定的方式探究截留效益。利用浸泡法测定的叶片截留量作为关中地区常见的34种园林植物叶片截留能力的表征,利用水量平衡原理,对乔木纯林、灌木纯林、乔木混交林、乔灌混交林四种绿地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实地观测。剖析不同植物叶片、不同群落结构的截留潜力及其与林冠特征、叶片特征之间的耦合关系,为优化关中地区海绵城市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被试34种园林植物叶片的截留能力测定结果显示,叶面形态面积较大、叶片较厚、叶片干物质含量较小、比叶面积较大、叶片相对含水量较小的植物叶片,其截留能力较强。与常绿阔叶植物相比,实验选取的落叶阔叶植物其截留率更高,灌木截留量小于乔木。将34种植物进行截留量高低划分为三组,枇杷、皱叶荚蒾、广玉兰、白玉兰的单叶截留量最高,樱花、马褂木、鸡麻、箬竹、牡丹、七叶树、结香次之,其余树种截留量较小。(2)被试12场降雨事件表明,降雨特征(降雨量、降雨强度)对林内降雨再分配产生直接影响。植物群落在小降雨事件中对穿透降雨的削弱效益最好。林内穿透雨量随降雨量、降雨强度增加而增加。但不同降雨等级下,穿透雨量在总降雨量中所占的比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同一降雨事件等级下,混合林内穿透降雨总小于纯林,且增长速率显着低于纯林。截留量与降雨量间为线性相关,与穿透雨量间为三次函数相关,与降雨强度间为对数函数相关。4种被试样地中乔灌混合林的截留能力最佳,混合林截留能力显着高于纯林。(3)除降雨特征外,林冠特征对截留能力也具有显着影响。具体表现为,叶面积指数、郁闭度、平均冠幅、平均冠幅面积越大,则林冠截留率随之增长。但是上述4个林冠特征值对林冠截留的影响不是绝对的,被试乔木混交林各项林冠特征值小于乔木混交林,但截留量却高于乔木混交林。这可能是植物群落结构层次差异对降雨截留量产生的影响,层次越复杂,雨水由上往下滴落过程中产生了多次截留,因而整体的截留能力增强。(4)树干径流虽量极小,但在补充地下水、减轻径流冲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乔灌木的树干径流也受降雨特征的影响,降雨量比降雨强度的影响更显着。在降雨量小于5mm时,乔木未观测到明显的树干径流产生。同一降雨等级下,乔木的树干径流量显着小于灌木,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大,乔木树干径流的增幅小于灌木。当降雨量大于25mm后,由于较大的雨水使径流具有较大的动能,导致径流脱离树干(茎)流动轨道,再次成为了穿透降雨。灌木的树干(茎干)流雨水汇集率大于乔木,即灌木可以更有效地将雨水输送至根部,具有更适合干旱环境的生存策略。但植物的输送作用不能完全决定根部区域的雨水渗透效应,当降雨量、降雨强度过大时,乔灌木产生的树干径流量虽较大,但输送水速率大于根部渗透速率,导致地面径流的再次形成,因而FR与降雨量、降雨强度的变化趋势相反(p<0.01)。(5)除降雨特征外,树干径流随树高、冠幅、冠幅面积、基径面积、胸径的增大而减小,即说明较高、冠幅较大、树干(茎)粗壮的植物不利于产生树干径流,这也是乔木树干径流量小于灌木的原因之一。(6)结合林冠截留及叶片截留试验结果,优化关中地区海绵城市指导下植物群落构建模式。为促进植物林冠层的截留效益,应多采用截留能力较好的植物,乔灌结合、常绿落叶结合,丰富群落层次,减小林冠空隙,增大林冠密实度。在此基础上,也应注重植物群落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并行,注重色彩、质地、季相等搭配,营造欣欣向荣的植物群落。
龙光红[2](2021)在《重庆市中心城区街道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与优化》文中认为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承载了一座城市的门户形象作用,其整体质量的高低对市容市貌、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长足的影响。然而现有景观的营造中,缺乏相关理论指导,存在诸如树种选择单一、常绿落叶比例不合理、植物景观大同小异、缺乏养护管理等问题,且目前关于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的研究较少。本文选取重庆市中心城区47条道路,共计54个调查样段为研究对象,分现状调查和景观评价两部分内容展开。首先,实地调研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的树种组成结构、生长情况及特性、景观配置、管护情况、种植规范性及植物景观满意度,并进行归纳总结。其次,在前半部分调研认知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大量道路植物景观评价相关文献内容分析与专家意见咨询,构建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并对54个调查对象进行评价分级。最后,基于调查与评价结果对不同类型道路的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提出优化策略,旨在为日后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的建设与优化提供一些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调查统计,样段内应用的植物共有84种,隶属于50科73属,其中乔木、灌木、草本分别有31种、32种、21种;虽然总体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但是就单条道路而言,约有35.19%的样段其应用植物不超过3种,个别样段甚至仅有1种植物,且有62.96%的样段使用了黄葛树、小叶榕,植物种类丰富度较低、物种选择过于集中,草本地被植物较少。木本植物的常绿落叶比约为2.71:1,常绿植物占比过多,不利于冬季采光,季相变化不够丰富。乡土与外来植物之比为4.25:1,乡土树种应用充分,地带性特征较明显。观花和观叶植物种类较丰富,观果和其它类型较为匮乏,冬季景观萧条。(2)植物景观的竖向层次不够丰富且缺乏层次间的过渡与衔接,单、双层结构达到55.17%;平面种植形式则以树池式为主,约占46.30%。在生长情况上,行道树倾斜、根系露土、有枯落物、枝下高不达标的现象较为严重。分不同道路等级来看,乔灌草多层结构及树带式、组合式的应用频率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生长不佳现象表现为支路>次干路>主干路。(3)植物景观的管护质量以及种植规范性有待提升,在管理养护方面,除树干刷白、树池覆盖、修枝截干应用程度较高外,其它措施应用不足,且维护成本中人工费占比大;在种植规范性方面,存在株距偏小、种植池宽度不达标的问题,并且随道路等级降低而越发严重。市民普遍认为目前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的效果一般,存在常绿树过多、景观配置单调且疏于管理等问题。(4)从景观性、生态性、经济适用性三个方面出发,下设11个评价指标,包含6个定量指标和5个定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了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体系模型。指标层中权重排名前4位的因子依次为观赏特征多样性、植物的生长势、环境协调性、景观安全性,它们是提升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综合质量的关键因素。对54个调查样段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后,等级属于“优秀”的有6个,“良好”的有17个,“一般”的有18个,“较差”的有11个,“极差”的有2个。整体上为中等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分不同道路等级来看,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质量效果表现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5)综合调研和评价结果对植物景观提出优化策略如下:优化常绿落叶比,各生活型统筹兼顾;丰富植物种类,挖掘优秀乡土植物资源;注重观赏特征与季相景观的营造;丰富竖向层次,选择适宜的搭配形式;增加草本地被植物的应用,融入花境、草境;重视管理养护,设立长效维护机制;建立并完善重庆当地的行道树植物景观建设规范;重视原有景观较差道路的绿化提质工作;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营造特色优质景观街道。
邵锋[3](2020)在《园林树木对PM2.5等大气颗粒物浓度和成分的影响及滞尘效应研究 ——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严重危害。园林植物在美化人居环境的同时,可以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起到很好的滞留、吸附作用,从而改善空气质量。本研究选取华东地区代表性城市杭州作为研究地,研究不同植物群体(栽培群体)对PM2.5等大气颗粒物浓度及元素碳/有机碳(EC/OC)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不同园林树木对不同粒径颗粒物(TSP、PM10、PM2.5)滞留能力;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树木叶面形貌,探究树木叶面微观形貌与滞留颗粒物质量的关系;结合X射线能谱仪(EDX)、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叶面滞留颗粒物元素及样地土壤元素,分析叶面颗粒物来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香樟纯林、黄山栾树纯林、日本晚樱纯林、锦绣杜鹃纯林及草地内PM2.5浓度季节变化的比较研究表明,黄山栾树纯林、日本晚樱纯林、锦绣杜鹃纯林及草地的PM2.5浓度排序均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香樟纯林则是夏季较高,春季最低。夏、秋、冬这3个季节各样地的PM2.5浓度日变化均表现为先降后升的总体趋势。PM2.5浓度最高值一般在上午8:00,最低值会在下午或夜间出现。夏季(有叶期)PM2.5浓度与乔木郁闭度、平均高度和种植密度呈显着正相关,相对于冬季(无叶期),夏季PM2.5浓度与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相关性更强;冬季污染源及气象条件对PM2.5浓度变化影响更大。研究表明,PM2.5浓度与温度及风速呈极显着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极显着正相关。气象因子与PM2.5浓度的相关性大小排序为相对湿度>温度>风速。(2)香樟纯林、黄山栾树纯林、锦绣杜鹃纯林及草地的EC浓度的季节变化均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而日本晚樱纯林的EC浓度夏季要高于春秋两季;5个样地的OC浓度均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春、夏、秋这3个季节5种植物群体的EC及OC浓度的日变化均为“一日双峰”型。EC与OC相关系数r分别是春季0.85、夏季0.78、秋季0.81、冬季0.53。春、夏、秋3个季节EC与OC相关系数值较高,表明样地PM2.5中EC及OC来源相似,而冬季的EC及OC来源较复杂,除汽车尾气排放外,还有煤炭燃烧和生物质燃烧等。OC/EC的浓度比值为春季2.92、夏季2.67、秋季3.11、冬季3.07。秋冬两季样地的OC/EC浓度比值大于3,说明大气中有二次有机碳(SOC)产生。(3)对21种园林树木滞留颗粒物能力研究表明,春季厚皮香、杨梅和厚叶石斑木叶片单位叶面积滞留TSP能力较强,蜡梅、黄山栾树和羽毛枫滞留能力较弱;秋季梧桐、枫杨和杨梅滞留TSP能力较强,羽毛枫、十大功劳和香樟滞留能力较弱。春秋两季金边胡颓子、枫杨、杨梅和金钱松叶片单位叶面积滞留PM10和PM2.5能力较强,黄山栾树和羽毛枫能力较弱。除春季金钱松、香樟、羽毛枫和秋季枫杨外,其他树木叶片上粒径>10μm的颗粒物比重均超过50%,表明大多数树木叶片滞留大颗粒物能力强。2个季节乔木和灌木的叶表面、蜡质层和叶片单位叶面积滞留TSP能力明显强于PM10和PM2.5,叶片滞留TSP、PM10和PM2.5平均质量均为乔木>灌木。(4)叶片表面不同微观结构对树木滞留颗粒物能力有重要影响。秤锤树、梧桐、杨梅和香樟叶片滞留PM2.5数量多、质量高。枫杨、朴树、三角枫、金边胡颓子、十大功劳、木芙蓉和宁波溲疏叶片上表面纵横交错的枝条状结构与表面的凹陷、褶皱和沟槽等构成复杂的空间结构,这些结构最底层滞留了大量PM2.5,表明树木叶片表面具有凹陷、褶皱和沟槽等结构,有利于滞留PM2.5。杨梅、梧桐和锦绣杜鹃叶表面包裹着一层分泌物,其滞留TSP和PM2.5质量均较高,说明叶片能分泌粘液油脂,更利于颗粒物滞留。叶表面形态各异的绒毛有利于滞留颗粒物,但这些绒毛滞留颗粒物的能力因其结构差异而有较大区别,相比而言,更易滞留PM2.5等细颗粒物。(5)研究发现,春季树木叶片上下表面颗粒物中共含有12种元素,重叠元素7种,上表面含有的元素比下表面多3种;秋季叶片上下表面颗粒物共有37种元素,上表面元素比下表面多4种。春秋两季叶片表面滞留颗粒物与土壤都含有重叠的元素,秋季重叠元素比春季多8种。叶片表面颗粒物元素与土壤元素含量存在弱负相关性,春季的相关性比秋季大。研究表明,春季叶片表面颗粒物元素与土壤元素较吻合,推断叶片上颗粒物主要来自土壤;秋季叶片上颗粒物中除了部分土壤元素外,还有Nb、Cl、Br、Pd、Ga、Rb等,这些元素大部分来自建筑水泥尘、煤烟尘等非自然界。本研究监测和分析了不同植物群体(栽培群体)内PM2.5浓度及其碳组分变化;对比不同树木叶片滞留大气颗粒物能力;观测树木叶面微观形貌并测定叶片滞留颗粒物元素成分等。在城市空气污染加剧的背景下,研究成果可为相同气候带及植被类型地区人居环境建设中优良园林植物材料应用及城市植物景观营建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张虹韵[4](2020)在《丽水市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研究》文中指出丽水市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有着丰裕的自然植物资源,并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但随着打造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目标的提出,对丽水市城市园林绿化特别是公园绿地的品质有了更高要求,而植物景观更是决定着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质量的关键因素,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本文以丽水市建成区内14个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立植物群落样地,对丽水市公园绿地的植物组成、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植物群落结构、植物季相景观、植物空间景观、植物景观艺术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丽水市城市公园绿地的植物组成较为丰富、来源广泛,有种子植物69科132属185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3属16种、单子叶植物12科28属35种、双子叶植物50科91属134种;乔木65种、灌木69种、藤本9种、竹类6种、草本植物36种。植物主要来源于蔷薇科、禾本科、木兰科、百合科、木犀科、松科、豆科、壳斗科、夹竹桃科、五加科等,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比例约为1.3:1。其中树种重要值高且应用频率大的乔木树种主要有香樟、桂花、银杏、垂柳、雪松、鸡爪槭、梅等,灌木树种主要有海桐、山茶、南天竹、锦绣杜鹃、红花檵木、含笑等,它们构成丽水市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基调。但比对丰富的丽水乡土植物资源,优良乡土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仍有很大空间。(2)丽水市城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较高,但优势树种不明显。其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1.37,Simpson优势度指数平均值为0.39,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30,Pielou均匀度平均值为0.76,其中灌木层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上最高,乔木层的各项指标较均衡,地被层的物种优势度较高。处州公园、江滨公园、万象山公园、水阁公园、樱花林、乡恋园等公园绿地在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综合表现上较好,植物种类丰富,且能形成植物景观亮点。但在植物群落中还需突出乔木层和灌木层的优势树种,以增强植物景观的个性。(3)丽水市城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在水平结构上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约占45.24%,其次是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等,与丽水地区植被自然分布类型相符;在垂直结构上,以“乔—灌—草”复合式群落结构为主,约占90.48%,但结构类型较单一,植物景观相似度较高,主景不突出,需通过景观层次变化对比处理,来提升植物景观的丰富度。(4)丽水市城市公园绿地呈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景观效果,植物色彩变化丰富,植物景观空间类型多样,注重群落天际线的韵律变化,但部分公园植物空间过于郁闭。其中处州公园和江滨公园的植物景观空间变化最丰富,空间类型多样,但社区公园、专类园、游园则以封闭植物空间、半开敞植物空间为主,且绿地中植物群落结构类型单一,空间关系简单。整体上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空间缺少对不同视角下景观效果的动态设计,需进一步强调景观透视线,突出景观主景,优化景观构图,达到步移景异的生动效果。(5)丽水市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优化策略:增加乡土树种应用,丰富园林植物种类,彰显植物景观本土特色;优化植物配置模式,突出自然式植物景观,形成多样化景观风格;增强植物空间通透性,打开局部植物空间,提升植物景观的互动性;融合古典造园手法,挖掘处州古韵文化,增强植物景观的意境美;兼顾中远期植物景观,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和有效的养护管理,使植物景观效果更具可持续性。
黄郎[5](2020)在《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文中认为贵州省拥有极为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但目前对于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较为薄弱。为掌握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观赏特性、生态地理分布和蕴藏量,摸清其物种格局并分析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贵州城市绿化树种影响的差异性,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以定性结合定量的方法筛选出开发利用潜力较大的种类,并基于Arc GIS软件对其进行园林绿化区域规划。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省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维管木本植物797种,占贵州省维管束植物科的9.95%,隶属于106科288属,科属数量分别占贵州维管束植物总科属数量的42.06%与16.17%;优势科有23科,优势属有10属,其中裸子植物8科17属30种,双子叶植物94科257属736种,单子叶植物4科14属31种,并涵盖了乔灌藤三类生活型的植物,以乔木型居多,灌木次之,木质藤本最少。观赏用途上48.06%的物种可以用于观花,且观花特性多样,以白色系为主,红色系及黄色系次之,最少的为蓝紫色系花卉;观花期主要集中在春季;花径在1-3cm的观花植物居多,其次是3-5cm、>5cm两类,花相类型以星散花相、团簇花相与线条花相较为主。观叶植物相对观花类较少,观形植物与攀援植物为包含物种数最少的类型,竹类共有18种。从园林用途上看,最丰富的的一类为花灌木类,其次为独赏树、庭荫树类,盆栽及造型类、行道树、防护树、木质藤本类、植篱类相对较少,最少的为地被类与室内装饰类。(2)在水平分布上,贵阳市、黔南州以及铜仁印江、江口等地所含野生木本观赏植物最多,其次为黔东南州南部、黔西南州南部、遵义西北部等地区;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地方如六枝特区、普安、晴隆、镇远、三穗等地,仅有不到60种;主要表现为在原生性较好的区域以及保护区所在区域物种丰富度较高。基于海拔尺度的垂直分布上,物种丰富度增长趋势呈现为单峰状态,在海拔500~1500m区间段内物种丰富度最高。总的来看,基于海拔尺度的垂直分布上呈现出垂直差异高于水平差异的特点,以及喜热物种偏南和耐寒物种偏北的变化趋势。(3)本着遵循自然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以城市绿化建设为导向、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以1月平均气温及行政区划为Ⅰ级指标,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最低温、7月平均气温作为辅助指标;降雨量、1月极端低温、7月平均最高温、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日平均气温≥10℃期间的积温以及贵州省植被区划作为Ⅱ级指标,以基于DEM的多元线性回归+残差内插法为操作方法,Arc GIS软件为制图基础,将贵州省园林绿化区域划分为8个区,分别为:黔西南、黔南温热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Ⅰ区)、赤水温热湿润园林绿化区(Ⅱ区)、黔南、黔东南温暖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Ⅲ区)、黔西南温暖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Ⅳ区)、黔东、黔东南温和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Ⅴ区)、黔中、黔北温和湿润园林绿化区(Ⅵ区)、黔西温凉湿润园林绿化区(Ⅶ区)、威宁、赫章寒冷湿润园林绿化区(Ⅷ区)。(4)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797种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综合评价并进行分级,得出观赏价值较高、抗性较好的一级观赏植物(>4)有28种;二级观赏植物(3.6~4)122种,综合价值稍低于一级但可作为资源开发的坚实后备资源;三级(3.2~3.6)、四级(<3.2)各有398种、249种,部分物种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但因资源少或适应性较差等问题而列入此类,不建议大规模开发。根据所有植物的综合得分情况,将开发应用潜力评价等级为一级与二级(评分>3.6)的植物列为开发潜力较大的对象,并将其进行城市应用区域规划得出:园林绿化区Ⅲ区与Ⅵ区观赏植物数量为最丰富的地区,高达129种与127种,其次为Ⅰ区、Ⅴ区、Ⅶ区,各有109种、96种、82种,最少的区域为Ⅳ区、Ⅱ区、Ⅷ区,分别有44种、40种、28种;总的表现为Ⅲ区>Ⅵ区>Ⅰ区>Ⅴ区>Ⅶ区>Ⅳ区>Ⅱ区>Ⅷ区。
涂燕茹[6](2020)在《基于地方特色景观营造的贵州乡土木本植物区划与筛选》文中认为近年来,贵州省园林绿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作为园林绿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贵州省内丰富的乡土木本园林绿化植物开发较少,品种缺乏,且有些常见品种频繁使用,导致百城一面的景象,严重缺乏地方特色。随着“乡土热”的发展趋势,人们开始追求乡野情怀、渴望回归自然,为避免贵州省木本园林植物应用的同质化现象,进一步提高省内城市(县城)园林绿化建设水平。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堪踏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贵州省地方特色景观区域区划进行研究,提出各区划区木本园林植物推荐应用策略。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丰富。贵州省有乡土木本植物136科、638属、2837种,分别有乔木1380种,灌木902种,半灌木59种,木质藤本496种。而贵州省城市(县城)园林绿化建设所应用的木本植物共496种,分属93科、245属,已用种类仅占资源总种数的17.26%,其中乔木304种,灌木141种,半灌木6种,木质藤本45种。2)根据现有各种自然和社会人文区划,结合全省城镇发展规划,确定了贵州省特色景观区域区划原则,以自然因素主导一级区划、人文因素主导二级区划,分别将各区划依据要素叠加处理,通过自然与人文区划指标的系统耦合,将贵州省地方特色景观划分为23个三级地方特色景观区划体系。3)构建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园林应用筛选的AHP结构模型体系。该体系包含C1观赏价值、C2生态价值、C3适应能力、C4应用潜力4个准则层及F1株型、F2枝干、F3叶等28个指标层。应用该体系优选出贵州省乡土木本园林植物资源共计803种,分别有乔木467种,灌木226种,半灌木10种,木质藤本100种。4)对贵州省23个三级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园林植物分别进行筛选推荐。在遵循一定原则基础上,立足各区划区自然条件及园林植物现状,根据其生长类型(乔木、灌木、半灌木、木质藤本)、季节景观(春、夏、秋、冬)、区域特色和经济利用4个方面推荐有应用潜力的植物种类,并对区划区所辖市县进行市(县)树市(县)花推荐参考。
朱奕婕[7](2020)在《基于层次分析法规划昆明市的园林树种》文中研究表明树种规划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科学合理的树种规划可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效起到指导城市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绿化效益的作用。本文在对昆明市概况研究、昆明市园林树种应用现状研究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科学合理地规划昆明市的园林树种。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树种规划领域,引入定量分析方法可有效改观以往选择树种时定性分析的主观性,实现客观、科学与合理,研究可为其他城市的树种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确定了昆明市树种规划原则和昆明市所处时植物地理位置,规划了六项技术经济指标。(2)构建了昆明市树种规划的递阶层次结构,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层次结构中各个元素的权重。规划因素中,生长适应权重为0.361,观赏效果为0.238,生态功能为0.202,社会效益为0.113,经济因素为0.086;评价指标中权重值最大的前三项是耐寒性、耐干旱和地域特色。(3)在对50个规划树种应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制定的26项评价指标十分制评分标准与昆明市树种规划综合评分函数,对每个园林树种进行综合评分。从而根据50个园林树种综合得分的高低,选择排名前4的滇润楠、滇朴、云南樟和冬樱花作为昆明市基调树种,选择排名前24的黄连木、山玉兰、云南拟单性木兰、清香木、球花石楠、复羽叶栾树、头状四照花、枫香树、云南樱花、滇合欢、白花泡桐、梧桐、红花木莲、银杏、华山松、肋果茶、垂丝海棠、桂花、川滇三角枫、滇楸共20个树种作为昆明市骨干树种。同时从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到获得园林树种综合得分的全过程中,建立的Excel计算模板方便实用。(4)规划276种一般树种,完成昆明市树种规划园林植物名录。推荐滇润楠和冬樱花为昆明市的市树。(5)对昆明市城市绿地进行分类树种规划,分别规划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区域绿地相应的基调树种、骨干树种与一般树种。最后对昆明市树种规划提出建议。
吴妙薇[8](2019)在《景区村庄庭院植物景观研究 ——以安吉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乡村庭院绿化作为乡村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地区生态景观的呈现具有重要意义。安吉作为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其景区村庄植物景观相对成熟,因而选择具有典型性的5个3A级景区村庄为对象进行调研。结合相关学科理论,对该地区庭院植物景观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调研地庭院植物情况:大竹园村(82科185种)、双一村(77科151种)、龙王村(90科218种)、尚书圩村(79科169种)、余村村(86科211种)。分布较广的科有蔷薇科、豆科、菊科、百合科等。植物生长型构成以乔,草本植物种类为多,藤本种类最少。植物归化率分别为:大竹园村(31.9%)、双一村(31.9%)、龙王村(32.6%)、尚书圩村(23.7%)、余村村(37%)。植物用途组成上,以观赏性植物为最高,其次为食用类。分析了案例地庭院植物的观赏特性,统计得:观花型植物共131种,季节性色叶植物共46种,观果植物共89种,及较多的蔬果资源植物。(2)分析调研地庭院乔灌层植物群落特征,得出各村乔灌层植物群落的主要优势种。多样性指数都较高,各村差异不大,乔木层最低为龙王村,最高为大竹园村;灌木层最低为大竹园村,最高为龙王村及余村。各村乔灌层植物相似性主要统计分析了各村的特有植物,最多为大竹园村7种,最少为余村3种。(3)对调查庭院依据庭院功划分为:生产型、观赏型、混合型、经营型、公共型五类,按建筑与景观风格划分为:现代型和乡土型,对比分析了各村各类型庭院构成及具体植物配置模式。最后,总结其庭院植物景观现状优劣,对此在提出相关优化建议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庭院植物景观营建的各因素(地域环境及人文因素等),提出营建原则,针对不同类型庭院推荐可供参考的配置模式,为同类型村庄庭院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并根据调研景区村庄总植物名录,筛选出195种乡土植物。
许诺[9](2019)在《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调查研究》文中提出湘湖作为西湖的姊妹湖,拥有上下八千年的文化底蕴,以及“两岸好山青嶂列,一泓新水绿罗铺”的山湖景色,杭州湘湖旅游度假区作为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的一部分,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是湘湖旅游综合体持续增长的基础驱动力。对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进行深度调查研究,以完善湘湖风景区系列研究,为景区植物景观提升提供依据,为山湖景区的营建提供借鉴。本文对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的整体构成和典型案例两个层面进行探讨。将其划分为水域、滨水、陆地、山林四种类型的植物生境区域,在整体的层面上,筛选出样点45处,对其中的植物信息进行统计,总结植物群落结构、季相资源、空间序列的特点。在典型案例层面,筛选典型节点14个,测绘研究,归纳景区植物营造特点。通过对该两个层面的研究,总结得到以下结论:(1)在景区整体植物景观层面:景区共有植物300种,隶属于107科、212属,景区内植物物种资源丰富、种类状况理想。植物物种组成比例合理,乔木的选择有滨水和乡野特色,灌木运用较灵活多变,地被和水生植物缺少景观特点。景区常用植物以杭州常见植物为主,品种运用有待更新。乔灌木的植物长势普遍较佳,地被及水生植物有种植密度欠合理性的问题。景区内植物群落类型多样,以针阔、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景区整体由山林至水域逐渐通透敞亮,陆地区域郁闭度变化跨度最大,景区郁闭度相较杭州其他景区较高,且差异对比较小。景区观花植物在层次和时间上均有花可赏,色彩多样,但秋冬观花植物品种较缺乏;观叶植物物种丰富,季相类观叶植物品种较普通且中层略单薄,彩叶类观叶植物可多引进新颖品种;观果植物种植较散乱,少有景观主题特色。景区植物空间类型多样且各具特色,总结特点为:开闭空间相交,收放视野结合;水陆山林兼得,自由组合体验;堤岛划分空间,看与被看相兼。提出景区空间营造问题及建议:需重视植物生长产生的空间变化,添补游线中小型变化的植物空间,营造烘托承接的接线空间,注重堤岛林冠线的刻画,提高水中植物景观的可赏度。(2)在景区典型案例层面:滨水区域的植物组团中,草坪空间的营造具有主题明确,氛围得当,空间丰富,布局合理,满足功能的特点,建议其营造与湘湖提高关联,同时注重组团的疏密、优化林缘线的刻画。景区园路及构筑周边的植物组团则与湘湖紧连,形式多样,能因地制宜的扬长避短,特色鲜明,但仍需细化景观营造及管理。水域内的植物组团观赏点面多样,故需考虑多观点、多尺度的景观效果;倒影迷离的水陆关系及植物蜿蜒伸展至水面的姿态是该区域独有的特点,但区域内的植物种植需考虑植物成群的效果,以突出重点。山林植物景观组团管理粗放,自然野趣,视野深远且多以群体景观为观赏点,但其空间相较单一,功能仍需完善。最后,对湘湖景区一期的植物景观进行总结,其特点为畅幽有序,合理布置植物空间;物种丰富,创造多样主题景观;巧借山水,彰显鲜明植物特色;观点多样,营造内外兼顾景观;景境相宜,糅合多种园林要素。同时总结湘湖景区植物的管理、生长及主题营造的问题,并提出景区植物景观需系统建档管理、梳理植物组团、深化专类景观、塑造植物文化的发展建议。
曾拓[10](2019)在《基于AHP法与SBE法的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影响是校园规模、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和学校校区建设热潮的兴起,而大部分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校园环境的营造,湖南大学同样的面临了这样的问题,植物景观的优劣则是影响校园环境优劣的重要因素,校园植物景观的设计以及如何评价校园植物景观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以湖南大学校园内绿地作为研究区域,在对校园植物景观、植物景观评价等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校园植物景观营造的基本理论,对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进行了全面、微观、科学的景观评价工作。首先系统分析了校园内植物群落的区系组成、生活型结构、植物使用频率、生态结构,对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进行了定量综合调研与分析;再针对不同类型的评价人员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方法,邀请了64名非专业人员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评价法,得出了SBE法评价结果,并对18块样地进行了SBE值排序和具体样地植物群落实例评析;再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进行评价,综合专家意见、前人研究成果和实际情况,构建了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体系:以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为目标层A,下设3大准则层B和11个因子层C,再综合多名专家对各评价因子利用比较矩阵赋值的数据,得出各准则层和因子层的权重值,构建了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模型,邀请了23名专业人员进行打分,得出AHP法评价结果,并对各块样地进行景观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质量仅处在及格水平,整体植物景观质量不高。两种评价方法结束后,将AHP法与SBE法评价结果进行W协和系数检验并对其评价趋势差异进行了分析,并综合2种评价结果最后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其评价结果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并在大体趋势上基本相同,两种方法对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是有效且合理的,具有较好的评价作用;同时对2种评价方法评价趋势与差异进行分析,表明AHP法基于专业人员角度,更倾向于对各方较全面的植物景观,SBE法则基于使用者角度,更偏向于视觉美学突出的植物景观。最后,根据实地调研与两种评价方法评价分析结果,结合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现状与特点,宏观层面从景观生态功能、景观美学功能和景观行为心理功能三个层面上提出了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优化途径与建议,微观层面对具体评价样地提出了针对性植物景观优化策略。
二、北方难得的常绿观赏树种——阔叶十大功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方难得的常绿观赏树种——阔叶十大功劳(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园林植物群落的冠层截留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水问题及海绵城市建设 |
1.1.2 植物林冠截留的水文过程 |
1.1.3 城市植物群落的林冠截留效益 |
1.2 林冠截留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植物群落截留特征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2 园林植物群落的林冠截留 |
1.2.3 林冠截留的影响因素 |
1.2.4 植物叶片截留特征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5 叶片截留的影响因素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样地及植物选择 |
2.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3.1 不同植物叶片截留特征 |
2.3.2 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冠层的截留特征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不同植物叶片截留特征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叶片截留特征 |
3.2.2 叶片性状特征 |
3.2.3 叶片截留与叶片性状的关系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冠层下的截留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降雨事件特征 |
4.2.2 林冠截留过程与降雨特征的关系 |
4.2.3 林冠截留与林冠特征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果与结论 |
5.2 讨论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重庆市中心城区街道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重庆城市品质提升的需要 |
1.1.2 行道树绿化的重要性 |
1.1.3 重庆市推进行道树绿化建设的实践情况 |
1.1.4 重庆市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面临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行道树绿化树种选择的研究 |
1.3.2 行道树绿化配置的研究 |
1.3.3 行道树绿化价值功能的研究 |
1.3.4 行道树绿化评价的研究 |
1.4 研究范畴界定 |
1.4.1 街道 |
1.4.2 行道树绿化带 |
1.4.3 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 |
1.4.4 植物景观评价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主要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森林生态学与园林植物学 |
2.2 园林植物造景与植物景观美学 |
2.3 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设计 |
2.4 植物景观评价 |
2.5 层次分析法 |
第3章 重庆市中心城区街道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现状调查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 |
3.1.2 植被资源及绿化建设 |
3.1.3 行道树绿化概况 |
3.2 调查对象 |
3.2.1 选取原则 |
3.2.2 调查对象的确定 |
3.3 调查内容及方法 |
3.3.1 调查内容 |
3.3.2 调查方法 |
3.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4.1 植物组成结构分析 |
3.4.2 植物生长情况及特性分析 |
3.4.3 植物景观配置分析 |
3.4.4 植物景观管护分析 |
3.4.5 植物景观种植规范性分析 |
3.4.6 植物景观满意度调查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 |
4.1 评价方法 |
4.2 评价体系构建 |
4.2.1 指标确定 |
4.2.2 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 |
4.2.3 指标赋权 |
4.2.4 指标量化与综合计算 |
4.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1 总体评价结果分析 |
4.3.2 不同等级道路的评价结果分析 |
4.3.3 不同层次结构的评价结果分析 |
4.3.4 新旧道路的评价结果分析 |
第5章 现存问题及优化策略 |
5.1 存在问题分析 |
5.2 优化策略 |
5.2.1 总体优化策略 |
5.2.2 不同等级道路的优化策略 |
5.2.3 不同层次结构的优化策略 |
5.2.4 新旧道路的优化策略 |
5.2.5 设计思路与植物推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道路基本信息补充表 |
附录2 植物名录统计表 |
附录3 景观效果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4 道路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使用频次统计表 |
附录5 评价指标筛选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6 评价指标赋权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7 定性评价指标打分问卷 |
附录8 各样段评价结果 |
致谢 |
(3)园林树木对PM2.5等大气颗粒物浓度和成分的影响及滞尘效应研究 ——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空气污染问题突出 |
1.1.2 大气颗粒物危害严重 |
1.1.3 植物改善空气质量作用明显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及组成 |
1.2.2 大气颗粒物对环境及人的危害 |
1.2.3 植物滞留颗粒物的作用机制 |
1.2.4 植物滞留颗粒物的能力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植物群体对PM_(2.5)浓度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场地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植物群体内PM_(2.5)浓度变化 |
2.2.2 群落结构特征对PM_(2.5)浓度的影响 |
2.2.3 气象因子对PM_(2.5)浓度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植物群体内PM_(2.5)浓度变化规律 |
2.3.2 群落结构特征对PM_(2.5)浓度的影响规律 |
2.3.3 气象因子对PM_(2.5)浓度的影响规律 |
2.4 小结 |
3 植物群体对PM_(2.5) 中元素碳/有机碳(EC/OC)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场地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植物群体对PM_(2.5)中EC浓度的影响 |
3.2.2 植物群体对PM_(2.5)中OC浓度的影响 |
3.2.3 植物群体中EC与OC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3.3.1 PM_(2.5)中EC及 OC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
3.3.2 PM_(2.5)中EC及 OC污染来源 |
3.4 小结 |
4 树木叶片对颗粒物的滞留能力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采样场地 |
4.1.2 样品选择及采集 |
4.1.3 单位叶面积滞留颗粒物质量测定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树木叶片滞留颗粒物质量 |
4.2.2 不同生长型植物叶片滞留颗粒物质量 |
4.3 讨论 |
4.3.1 不同树木叶片滞留颗粒物能力的差异 |
4.3.2 不同生长型植物叶片滞留颗粒物能力的差异 |
4.4 小结 |
5 树木叶面微观形貌与滞留颗粒物的关系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采样场地 |
5.1.2 样品选择及采集 |
5.1.3 叶面微观形貌观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树木叶面微观形貌与PM_(10)的关系 |
5.2.2 树木叶面微观形貌与PM_(2.5)的关系 |
5.2.3 树木叶面微观形貌与滞留颗粒物质量的关系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树木叶片滞留颗粒物的元素及来源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采样场地 |
6.1.2 样品选择及采集 |
6.1.3 叶片滞留颗粒物元素测定 |
6.1.4 土壤元素测定 |
6.1.5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季节叶片表面滞留颗粒物的元素 |
6.2.2 叶片表面滞留颗粒物元素与土壤元素对比 |
6.2.3 叶片表面颗粒物来源 |
6.3 讨论 |
6.3.1 叶片表面滞留颗粒物元素与土壤元素的关系 |
6.3.2 叶片表面滞留颗粒物的来源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丽水市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相关概念 |
1.2.1 公园绿地 |
1.2.2 植物群落 |
1.2.3 植物景观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公园绿地研究动态 |
1.3.2 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研究动态 |
1.3.3 丽水市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 |
2 植物景观设计原理与公园绿地植物景观优秀案例分析 |
2.1 植物景观设计原理 |
2.1.1 植物配置原则 |
2.1.2 植物景观空间布局 |
2.1.3 植物景观季相设计 |
2.1.4 植物景观艺术性 |
2.2 公园绿地植物景观优秀案例分析 |
2.2.1 杭州西湖园林 |
2.2.2 纽约中央公园 |
2.3 优秀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特色 |
2.4 本章小结 |
3 丽水市城市公园绿地植物组成分析 |
3.1 研究地概况 |
3.1.1 自然地理环境 |
3.1.2 公园绿地建设现状 |
3.2 研究范围与方法 |
3.2.1 调查范围 |
3.2.2 调查方法 |
3.2.2.1 样方法 |
3.2.2.2 调查内容 |
3.2.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植物区系分布特征 |
3.3.2 植物种类组成特点 |
3.3.3 植物应用频率比较 |
3.3.4 树种重要值比较 |
3.3.5 树木生长状况 |
3.4 本章小结 |
4 丽水市城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
4.1 调查范围与方法 |
4.1.1 调查范围 |
4.1.2 调查方法 |
4.1.2.1 样地选取 |
4.1.2.2 调查内容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 |
4.2.2 植物群落水平结构分布特征 |
4.2.3 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分布特征 |
4.2.4 植物群落季相结构特点 |
4.3 本章小结 |
5 丽水市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空间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植物景观空间划分 |
5.1.2 植物景观空间类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植物景观空间类型分布特征 |
5.2.2 植物群落典型空间分析 |
5.2.2.1 开敞植物空间 |
5.2.2.2 半开敞植物空间 |
5.2.2.3 封闭植物空间 |
5.2.2.4 覆盖植物空间 |
5.2.2.5 垂直植物空间 |
5.3 小结 |
6 丽水市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优化策略研究 |
6.1 植物景观特色 |
6.1.1 植物配置合理,结构层次鲜明 |
6.1.2 四季景致怡人,季相色彩丰富 |
6.1.3 依据功能需求,植物主题突出 |
6.1.4 注重艺术表现,空间环境多样 |
6.2 存在问题 |
6.2.1 骨干树种种类较少,植物组合单一 |
6.2.2 以复合式植物景观为主,群落结构缺少变化 |
6.2.3 部分公园绿地种植密度高,植物空间郁闭 |
6.2.4 植物景观同质化较明显,人文内涵不足 |
6.3 植物景观优化策略 |
6.3.1 增加乡土树种应用,丰富园林植物种类 |
6.3.2 优化植物配置模式,突出自然式植物景观 |
6.3.3 增强植物空间通透性,提升景观的互动性 |
6.3.4 融合古典造园手法,增强植物景观的意境美 |
6.3.5 兼顾中远期植物景观,实现景观效果的可持续性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
1.2.2 园林植物区域规划研究进展 |
1.3 目的意义 |
1.4 研究区概况 |
1.4.1 地理位置 |
1.4.2 气候条件 |
第2章 物种多样性与分布格局 |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1.1 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名录的确定 |
2.1.2 多样性格局的构建 |
2.2 物种组成多样性 |
2.2.1 物种组成概况 |
2.2.2 生活型分析 |
2.2.3 科属区系成分分析 |
2.3 分布格局多样性 |
2.3.1 水平分布格局 |
2.3.2 垂直分布格局 |
2.4 观赏特性多样性 |
2.4.1 观赏用途多样性 |
2.4.2 木本花卉多样性 |
2.5 园林用途多样性 |
第3章 资源开发应用潜力评价 |
3.1 开发利用潜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
3.1.1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 |
3.1.2 评分标准 |
3.2 评价结果 |
3.2.1 各指标总权重值确定 |
3.2.2 综合评分及等级划分 |
3.2.3 综合评价结果 |
第4章 基于气候因子的贵州省园林植物应用区域规划 |
4.1 区划原则 |
4.1.1 遵循自然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的原则 |
4.1.2 以城市绿化建设为导向 |
4.1.3 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
4.2 区划指标 |
4.2.1 绿化区划分指标 |
4.2.2 温度带划分指标 |
4.2.3 干湿区划分指标 |
4.3 区划方法 |
4.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2 基于DEM的多元线性回归+残差内插法(混合插值法) |
4.4 区划结果 |
4.4.1 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特征 |
4.4.2 温度带区划 |
4.4.3 干湿区区划 |
4.4.4 绿化区划 |
4.5 园林绿化区物种组成及开发利用分析 |
4.5.1 总体物种组成 |
4.5.2 可优先开发利用物种组成 |
4.5.3 各区物种组成及开发利用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 Ⅱ 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名录 |
附录 Ⅲ 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评价分值统计表 |
附录 Ⅳ 贵州省部分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图片赏析 |
(6)基于地方特色景观营造的贵州乡土木本植物区划与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植物区系和植物区划研究 |
1.2.2 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现状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贵州省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
2.1.2 贵州省绿化发展概况 |
2.2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 |
2.2.1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储量 |
2.2.2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生长习性 |
2.2.3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观赏特性 |
2.2.4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的应用现状 |
2.3 小结 |
第三章 贵州省特色景观区划 |
3.1 区划原则 |
3.2 区划依据 |
3.2.1 自然地理区划 |
3.2.2 生态系统 |
3.2.3 植被区系 |
3.2.4 林业发展区划 |
3.2.5 行政区划 |
3.2.6 民族聚落分布 |
3.2.7 旅游资源分布 |
3.2.8 经济产业发展概况 |
3.2.9 城市(县城)园林绿化发展状况 |
3.3 区划方法 |
3.4 区划结果 |
第四章 各区划区木本植物资源组成分析 |
4.1 各区划区乡土木本植物科属种的组成 |
4.2 各区划区乡土木本植物生活型组成 |
4.3 各区划区城市(县城)园林植物应用现状 |
第五章 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园林应用筛选 |
5.1 筛选原则 |
5.1.1 地域环境的适应性原则 |
5.1.2 引种培育的可行性原则 |
5.1.3 植物种类的价值性原则 |
5.1.4 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
5.2 筛选方法 |
5.2.1 确定筛选指标 |
5.2.2 建立判断矩阵 |
5.2.3 一致性检验 |
5.2.4 判断矩阵群的平均权重向量 |
5.2.5 制定评分标准 |
5.2.6 计算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筛选的综合指数 |
5.3 结构模型 |
5.4 权重确定 |
5.5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筛选的综合指数分析 |
5.6 各区划区木本植物筛选结果 |
第六章 基于区划结果的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景观应用策略 |
6.1 乡土木本植物景观应用配置原则 |
6.2 各区划区城市(县城)园林景观乡土木本植物选择应用建议 |
6.2.1 贵州省城市(县城)市(县)树市(县)花分析 |
6.2.2 各区划区城市(县城)园林景观乡土木本植物选择应用 |
6.3 乡土木本植物开发应用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调查现状 |
7.1.2 划分贵州地方特色景观区划 |
7.1.3 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园林应用筛选 |
7.1.4 各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园林应用推荐 |
7.2 讨论与展望 |
7.2.1 讨论 |
7.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科属种组成 |
附录2 贵州省地方特色木本植物调查问卷 |
附录3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综合指数 |
(7)基于层次分析法规划昆明市的园林树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昆明市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环境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 |
2.2.3 土壤 |
2.3 自然植被状况 |
2.4 城市绿地状况 |
2.5 小结 |
第三章 昆明市园林树种应用现状研究 |
3.1 植物种类分析 |
3.2 应用比例分析 |
3.3 古树名木资源分析 |
3.4 园林树种应用现状调查 |
3.4.1 调查树种 |
3.4.2 调查范围 |
3.4.3 调查内容 |
3.5 园林树种应用现状问题分析 |
3.5.1 园林树种种类偏少,植物多样性不足 |
3.5.2 乡土树种应用不足,地域特色不明显 |
3.5.3 对园林树种生长适应性的重视有待加强 |
3.5.4 垂直绿化运用少,绿视率低 |
3.5.5 花卉应用较少,“花都”城市形象不突出 |
3.6 小结 |
第四章 昆明市园林树种规划 |
4.1 规划思路 |
4.1.1 规划依据 |
4.1.2 指导思想 |
4.1.3 规划目标 |
4.1.4 规划原则 |
4.2 昆明市所处时植物地理位置 |
4.2.1 植被气候区域与地带 |
4.2.2 地带性植被类型 |
4.2.3 建群种 |
4.2.4 地带性土壤与非地带性土壤类型 |
4.3 技术经济指标 |
4.3.1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 |
4.3.2 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 |
4.3.3 乔木与灌木 |
4.3.4 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 |
4.3.5 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 |
4.3.6 速生与中生和慢生树种 |
4.4 基于层次分析法规划昆明市的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 |
4.4.1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 |
4.4.2 调查问卷的设置 |
4.4.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5 园林树种的综合得分 |
4.4.6 昆明市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的规划 |
4.5 昆明市一般树种的规划 |
4.6 昆明市市树与市花的建议 |
4.6.1 市树 |
4.7 小结 |
第五章 昆明市城市绿地分类树种规划 |
5.1 公园绿地树种规划 |
5.1.1 基调树种 |
5.1.2 骨干树种 |
5.1.3 一般树种 |
5.2 防护绿地树种规划 |
5.2.1 基调树种 |
5.2.2 骨干树种 |
5.2.3 一般树种 |
5.3 广场用地树种规划 |
5.3.1 基调树种 |
5.3.2 骨干树种 |
5.3.3 一般树种 |
5.4 附属绿地树种规划 |
5.4.1 基调树种 |
5.4.2 骨干树种 |
5.4.3 一般树种 |
5.4.4 行道树树种规划 |
5.5 区域绿地树种规划 |
5.5.1 基调树种 |
5.5.2 骨干树种 |
5.5.3 一般树种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2.1 对昆明市树种规划的建议 |
6.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附表 |
附表1 昆明市园林绿地植物调查表 |
附表2 昆明市树种规划园林植物名录 |
附录 D:附图 |
附图1 昆明市绿化应用植物种类调查卡片 |
附图2 问卷调查样例 |
附图3 园林树种综合得分的Excel计算 |
附图4 基调树种 |
附图5 部分骨干树种 |
(8)景区村庄庭院植物景观研究 ——以安吉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美丽乡村 |
2.1.2 景区 |
2.1.3 景区村庄 |
2.1.4 庭院绿地 |
2.1.5 植物景观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内乡村庭院植物景观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外乡村庭院植物景观的研究现状 |
3 安吉县景区村庄庭院植物现状调查分析 |
3.1 案例地景区村庄概况 |
3.1.1 大竹园村概况 |
3.1.2 双一村概况 |
3.1.3 龙王村概况 |
3.1.4 尚书圩村概况 |
3.1.5 余村村概况 |
3.2 庭院基本情况 |
3.2.1 大竹园村 |
3.2.2 双一村 |
3.2.3 龙王村 |
3.2.4 尚书圩村 |
3.2.5 余村村 |
3.3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
3.4 物种组成与特点分析 |
3.4.1 植物科属种组成 |
3.4.2 植物生长型组成 |
3.4.3 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组成 |
3.4.4 植物用途组成 |
3.5 观赏特性分析 |
3.5.1 观花植物组成分析 |
3.5.2 观叶植物组成分析 |
3.5.3 观果植物组成分析 |
4 安吉县景区村庄庭院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
4.1 分析方法 |
4.1.1 多度 |
4.1.2 重要值分析 |
4.1.3 多样性分析 |
4.1.4 相似性分析 |
4.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1 植物群落分析 |
4.2.1.1 多度 |
4.2.1.2 重要值 |
4.2.1.3 优势种 |
4.2.1.4 植物物种多样性 |
4.2.1.5 植物物种相似性 |
5 各类型庭院植物配置模式分析 |
5.1 按庭院功能侧重划分 |
5.1.1 大竹园村 |
5.1.2 双一村 |
5.1.3 龙王村 |
5.1.4 尚书圩村 |
5.1.5 余村村 |
5.2 按建筑与景观风格划分 |
6 安吉县景区村庄庭院植物景观优劣总结及营建策略 |
6.1 各村庭院植物景观优劣总结 |
6.1.1 各村庭院植物景观优势 |
6.1.2 各村庭院植物景观劣势 |
6.2 各村庭院植物景观优化建议 |
6.2.1 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庭院植物景观 |
6.2.2 绿化建设中注重经济效益的结合 |
6.2.3 完善配套政策提高绿化建设积极性 |
6.3 各景区村庄庭院植物景观营建 |
6.3.1 庭院植物景观影响因素 |
6.3.1.1 地域环境的影响 |
6.3.1.2 人文因素的影响 |
6.3.2 庭院植物景观营建原则 |
6.3.2.1 经济实用性 |
6.3.2.2 审美艺术性 |
6.3.2.3 生态安全性 |
6.3.3 庭院植物景观营造策略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2.1 创新点 |
7.2.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各村庭院木本植物重要值排序表 |
附录二 Drude七级制多度等级划分标准 |
附录三 调研景区村庄庭院乡土植物名录 |
附录四 调研景区村庄庭院植物总名录表 |
附录五 调研景区村庄庭院植物照片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相关概念 |
1.3.2 园林植物景观及发展的研究 |
1.3.2.1 国外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
1.3.2.2 国内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
1.3.3 植物材料的景观要素研究 |
1.3.3.1 园林植物配置原则研究 |
1.3.3.2 植物材料观赏性研究 |
1.3.3.3 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
1.3.3.4 植物空间营造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文献资料梳理 |
1.4.2.2 实地调查 |
1.4.2.3 数据处理 |
1.4.2.4 案例分析 |
2 湘湖旅游景区概况 |
2.1 湘湖景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地貌水文 |
2.1.4 自然景观及产物资源 |
2.1.4.1 自然景观资源 |
2.1.4.2 自然产物资源 |
2.2 湘湖景区历史文化及变迁 |
2.2.1 历史文化 |
2.2.2 历史用地变迁 |
2.3 湘湖景区规划概况 |
3 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概况 |
3.1 调查选点及数据处理 |
3.1.1 调查范围及样点选取 |
3.1.2 调查数据及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植物物种组成分析 |
3.2.1.1 植物物种总体概况 |
3.2.1.2 植物生活型分析 |
3.2.1.3 主要植物运用频次分析 |
3.2.1.4 植物健康状况分析 |
3.2.2 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
3.2.2.1 植物群落水平结构 |
3.2.2.2 植物群落垂直结构 |
3.2.3 植物季相资源分析 |
3.2.3.1 植物季相概况 |
3.2.3.2 观花植物资源分析 |
3.2.3.3 观叶植物资源分析 |
3.2.3.4 观果植物资源分析 |
3.2.4 植物空间总体分析 |
3.2.4.1 植物景观空间类型分析 |
3.2.4.2 植物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
3.2.4.3 植物景观空间序列及特点分析 |
3.3 小结 |
4 湘湖景区一期典型植物景观节点研究 |
4.1 滨水植物组团分析 |
4.1.1 草坪空间分析 |
4.1.1.1 开敞草坪空间—卧虹桥北侧草地 |
4.1.1.2 复合式草坪空间—金融小镇南侧草坪空间 |
4.1.1.3 半开敞草坪空间—古砖窑遗址西侧草坪 |
4.1.1.4 小结 |
4.1.2 园路、构筑周边的植物组团分析 |
4.1.2.1 杨柳路段 |
4.1.2.2 杉林路段 |
4.1.2.3 密林路段 |
4.1.2.4 疏林路段 |
4.1.2.5 敦颐亭 |
4.1.2.6 小结 |
4.2 水域内植物组团分析 |
4.2.1 越堤小岛 |
4.2.2 越堤采莲桥 |
4.2.3 湘堤东入口 |
4.2.4 跨湖桥博物馆岛中塘 |
4.2.5 小结 |
4.3 山林植物景观组团分析 |
4.3.1 城山广场 |
4.3.2 竹坞探幽 |
4.3.3 小结 |
5 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特色及展望 |
5.1 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营造特色 |
5.1.1 畅幽有序,合理布置植物空间 |
5.1.2 物种丰富,创造多样主题景观 |
5.1.3 巧借山水,彰显鲜明植物特色 |
5.1.4 观点多样,营造内外兼顾景观 |
5.1.5 景境相宜,糅合多种园林要素 |
5.2 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存在问题 |
5.2.1 植物环境适应性及管理问题 |
5.2.2 植物生长变化上产生的问题 |
5.2.3 植物主题特色仍需再深化 |
5.3 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发展建议 |
5.3.1 系统建档,构建有据可循的管理模式 |
5.3.2 梳理组团,避免植物景观破碎化 |
5.3.3 刻画形象,提升专类植物景观配置 |
5.3.4 挖掘底蕴,塑造植物景观文化特色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湘湖景区一期植物名录表 |
附表2 样方乔木健康状况分析表 |
附表3 样方灌木健康状况分析表 |
附表4 样方藤本健康状况分析表 |
附表5 样方地被健康状况分析表 |
附表6 样方水生植物健康状况分析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基于AHP法与SBE法的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综述法 |
1.4.2 实地调研法 |
1.4.3 层次分析法(AHP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
1.4.4 美景度评判法(SBE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
1.4.5 统计分析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 |
2.1.1 植物景观 |
2.1.2 校园植物景观 |
2.1.3 植物景观评价 |
2.2 国内外校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
2.2.1 国外校园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
2.2.2 国内校园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
2.3 国内外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
2.3.1 国外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
2.3.2 国内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
2.4 景观评价各学派研究综述 |
2.4.1 专家学派 |
2.4.2 心理物理学派 |
2.4.3 认知学派 |
2.4.4 经验学派 |
2.5 景观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
2.5.1 层次分析法(AHP) |
2.5.2 美景度评价法(SBE) |
2.5.3 审美评判量法(BIB-LCJ) |
2.5.4 语义分析法(SD) |
2.5.5 人体生理心理指标法(PPI)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校园植物景观营造的理论依据 |
3.1 植物景观造景类型 |
3.1.1 规整式 |
3.1.2 自然式 |
3.1.3 混合式 |
3.2 植物景观的观赏特性 |
3.2.1 园林植物的形态 |
3.2.2 园林植物的色彩 |
3.2.3 园林植物的芳香 |
3.2.4 园林植物的质地 |
3.2.5 园林植物的意境与文化 |
3.3 校园植物景观营造的基本原则 |
3.3.1 经济性原则 |
3.3.2 实用性原则 |
3.3.3 美学艺术性原则 |
3.3.4 文化性原则 |
3.3.5 可持续性原则 |
3.4 校园植物景观营造的基本方法 |
3.4.1 各类植物造景 |
3.4.2 景观视线引导 |
3.4.3 背景衬托 |
3.4.4 空间塑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调查研究 |
4.1 评价样地的选择与获取 |
4.1.1 评价样地的选取 |
4.1.2 评价样地资料的获取 |
4.2 植物基本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1 植物群落区系组成 |
4.2.2 校园景观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
4.3 校园植物群落生态结构分析 |
4.3.1 校园植物生活型组成 |
4.3.2 校园各生活型植物应用频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 |
5.1 景观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 SBE美景度评价法 |
5.2.1 美景度评价法评价原则 |
5.2.2 美景度评价法评价流程与步骤 |
5.2.3 数据结果与分析 |
5.2.4 基于SBE法的典型植物景观实例评析 |
5.3 层次分析法与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 |
5.3.1 层次分析法用于校园植物景观评价的合理性与评价原则 |
5.3.2 评价因子的选择 |
5.3.3 评价指标权重值计算步骤 |
5.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5 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值计算 |
5.3.6 评价方程的建立与植物景观质量分级 |
5.3.7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3.8 基于AHP法的典型植物群落实例评析 |
5.4 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质量综合排序 |
5.4.1 Kendal's W检验与综合排序步骤 |
5.4.2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4.3 SBE法与AHP法评价趋势与差异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优化建议 |
6.1 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优化途径 |
6.1.1 景观生态功能层面的优化 |
6.1.2 景观美学功能层面的优化 |
6.1.3 景观行为心理学功能层面的优化 |
6.2 评价样地针对性优化策略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2.1 论文所做的工作 |
7.2.2 论文创新点与特色 |
7.2.3 论文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植物群落数据调查统计表 |
附录B SBE与AHP标准化说明 |
附录C 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表 |
附录D 植物景观评价样地 |
附录E 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AHP法定性因子评分表 |
附录F 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评价因子权重专家打分表 |
致谢 |
四、北方难得的常绿观赏树种——阔叶十大功劳(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园林植物群落的冠层截留特征研究[D]. 孙雅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重庆市中心城区街道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与优化[D]. 龙光红. 西南大学, 2021(01)
- [3]园林树木对PM2.5等大气颗粒物浓度和成分的影响及滞尘效应研究 ——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D]. 邵锋.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丽水市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研究[D]. 张虹韵.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5]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D]. 黄郎. 贵州大学, 2020(04)
- [6]基于地方特色景观营造的贵州乡土木本植物区划与筛选[D]. 涂燕茹. 贵州大学, 2020(03)
- [7]基于层次分析法规划昆明市的园林树种[D]. 朱奕婕.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景区村庄庭院植物景观研究 ——以安吉县为例[D]. 吴妙薇.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9]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调查研究[D]. 许诺.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10]基于AHP法与SBE法的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D]. 曾拓. 湖南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