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超急性期处理的重要性及紧急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朱杉杉[1](2021)在《出血性中风痰热证诊断量表的编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中医证候是个复杂的概念,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具有动态性、高维性、时空阶段性等非线性特征。在临床中对于证候的诊断及评价多依赖于医师的个人经验,并且由于临床症状的多样化、主观化,很难用某一个数字将证候加以量化,这就使得临床辨证具有主观性、模糊性及不确定性,影响了中医药的推广应用。因此证候诊断的标准化、规范化一直是中医临床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脑出血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病,致残率、致死率高,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负担。中医学将脑出血称为出血性中风,中医药在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痰热证是出血性中风的常见证候,建立科学严谨的证候诊断量表有利于提升临床辨证准确度,有助于出血性中风的规范化诊疗。研究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遵循量表编制的原则,建立出血性中风痰热证诊断量表,为痰热证的诊断提供一个相对严谨的量化诊断工具,进一步完善中风病的证候诊断体系。研究方法:1.明确研究目的,建立工作小组,结合前期研究结果及专家意见形成量表的四诊信息条目池。2.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通过制定的出血性中风四诊信息调查表采集临床数据。并将纳入的469例病例资料按7:3的比例随机拆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3.基于训练集数据,综合运用频数法、相关系数法、区分度分析法、因子分析法、逐步回归法对条目进行筛选。4.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及隐结构分析法构建证候诊断模型,并对三种诊断模型分别进行ROC曲线分析,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大小比较三种诊断模型的优劣。5.经ROC曲线分析选择最佳的诊断模型,并以Youden指数最大时的诊断界值作为量表的诊断阈值,初步形成了出血性中风痰热证诊断量表。6.基于测试集数据,通过诊断性试验对量表的诊断能力进行评价,以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Kappa值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结果:1.出血性中风痰热证诊断量表的条目池共包括49个条目,经频数法、相关系数法、区分度分析法、因子分析法、逐步回归法等方法筛选后,最终保留了9个条目,分别为满面通红、黄苔、腻苔、红舌、呼吸气粗、鼻鼾、喉中痰鸣、小便黄赤、滑脉。2.三种诊断模型经ROC曲线分析,其ROC曲线下面积大小分别为:logistic回归分析法(0.962)>因子分析法(0.958)>隐结构分析法(0.955)。表明logistic回归分析法构建的诊断模型最佳,因子分析法构建的诊断模型稍次之,隐结构分析法构建的诊断模型最差。3.《出血性中风痰热证诊断量表》共包括9个条目,分别为:满面通红5分,黄苔7分,腻苔4分,红舌4分,呼吸气粗4分,鼻鼾5分,喉中痰鸣7分,小便黄赤3分,滑脉3分。证候总分达到20分时痰热证即成立。4.经初步验证,所建立的出血性中风痰热证诊断量表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90.20%,诊断准确度为90.58%,阳性似然比为1.29,阴性似然比为0.01,Kappa值为0.770。研究结论: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明确量表功能、构建量表框架、建立条目池、条目筛选、构建证候诊断模型、确定诊断界值等步骤的实施,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医特色、符合临床实际的《出血性中风痰热证诊断量表》。通过诊断性试验对量表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示该量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度,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准确性和临床实用价值,能够为出血性中风痰热证的中医临床研究提供一个相对科学严谨的量化诊断标准。该量表的编制过程客观严谨,编制方法符合临床客观实际,对今后出血性中风的证候的规范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的编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李兴锋[2](2020)在《桂陈宣化汤治疗痰瘀阻滞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桂陈宣化汤用于治疗痰瘀阻滞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西医诊断符合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标准以及第七版《神经病学》教材中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风病先兆证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诊断标准中痰瘀阻滞型。将符合纳入标准的TIA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上首先予基础疾病的治疗、控制血糖、控制血压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桂陈宣化汤,疗程均为28天,随访三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CRP水平、脑梗死发生率,另外也需评估其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治疗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的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CRP水平对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脑梗死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5)评价两组的用药安全性,治疗组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桂陈宣化汤治疗TIA,能够显着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症状、降低CRP、减少脑梗死的发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赵慢[3](2020)在《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文中指出目的:开发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课程,以期为社区护理人员寻求有效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取文献研究,分析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方法、内容、形式、评价等内容,结合课程的内涵,以情境课程设置模式为理论框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4个方面进行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构建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课程方案初稿。采取专家会议法,计算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将专家对课程方案初稿的意见及建议进行整理,形成健康教育课程方案修订稿。采用便利抽样选取保定市某社区9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课程》干预方案,进行预实验,比较脑卒中患者接受干预方案前后健康知识、信念及健康行为改变情况,同时对该人群及其家属,以及社区医务工作者就教育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的满意度及可接受性等进行质性访谈,进一步完善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课程,形成《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课程》干预方案终稿。结果:(1)文献分析结果:通过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形成健康教育课程雏形。(1)教学目标:按Bloom(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进行设计,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3个领域,共25项,其中认知领域目标6项,情感领域目标6项,行为领域目标7项;(2)课程内容:以“知信行模式”为课程内容设置的核心理念设置课程内容,通过评估患者健康知识、信念和行为方面的薄弱点,分析患者需求,形成课程内容,并与教学目标相对应,共分为脑卒中基础知识、用药及并发症预防、健康信念及健康行为、康复锻炼及血压、血糖测量6个模块;(3)教学方法:基于不同的课程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文献资料采取包括以集体讲授、小组讨论、一对一等方法,共四次课;(4)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为主要依据,采取诊断性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2)专家会议结果:共有7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参加此次专家会议,专家权威系数为0.9075。根据专家“增加课程次数,以保证教育效果”、“进一步规范化健康教育手册和教案中的相关内容”、“修订每次的干预时长,视课程进展及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每次课程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之间”等意见修订健康教育课程初稿,形成健康教育修订稿。(3)预实验结果(1)干预前后比较: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知识干预后(26.44±2.56)较干预前(18.67±3.32)明显提高(P<0.05);健康信念干预后(120.00±15.23)较干预前(108.44±15.08)明显改善(P<0.05);健康行为干预后(87.11±5.35)较干预前(76.44±6.95)明显提高(P<0.05)。(2)质性访谈结果:患者及家属对该课程满意度达到100%,社区医务人员也对本课程方案表示充分肯定。同时患者提出在课程中增设“健康热线”,并合理运用“微信”平台,及时为患者答疑解惑,干预时间短,建议增加干预时间。并将血压、血糖、血脂等作为评价指标等建议。(4)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课程方案终稿:包括健康教育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教学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3个领域;教学内容包括脑卒中基础知识、用药及并发症预防、脑卒中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及康复锻炼和血压/血糖测量6个模块;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反馈法、演示法、经验分享法、个别交谈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采取集体讲授、一对一、小组讨论等形式,每周干预1次,每次30-40分钟,共干预3-6个月;教学评价采取课程实施之前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健康知识、信念及行为的诊断性评价,课堂提问、小测验等过程评价和患者健康知识、信念、行为改变的终结评价;最终形成的教学材料包括健康教育手册(教材)及健康教育方案。结论:以情境课程设置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会议法及预实验设置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课程方案,教学内容全面系统,教学目标可测量,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的教学材料内容科学全面、形式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并且简洁实用,有一定推广价值。
周粤湘[4](2020)在《破血逐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评价》文中认为目的:1.评价破血逐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6-72小时)的疗效;2.评价破血逐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6-72小时)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双盲研究,在多个中心实施。随机方法选择分层区组随机,采用不透明信封法。全国7家医疗单位作为协作研究中心共同纳入发病6-72小时内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受试者按照等比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上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予安慰剂、破血逐瘀中药复方、去破血逐瘀药中药复方。试验药物剂型为颗粒剂。每次1包,早晚各一次,疗程为10天,意识清醒者口服、意识不清或吞咽障碍者鼻饲给药,并在90天内进行随访。主要结局指标为血肿扩大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10-14天病死率,90天致残率及残障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和血肿体积变化。安全性指标为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纳入12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组并接受随机分配,三组分布经一级揭盲结果如下:A组40例、B组42例、C组42例。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2例(1例华法林相关脑出血,1例血管畸形破裂出血),最终共122例纳入全分析集(FAS)进行分析。在FAS集的基础上,排除依从性差(<80%)、退出或脱落且无完整干预数据以及死亡病例,最终纳入符合方案数据分析集(PPS)共103例。以FAS分析集为主要分析集。本研究疗效评价结果显示三组24小时、第10天血肿扩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4天未发生死亡病例。三组90天致残率(mRS≥3、BI<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入组90天残疾程度、不同节点间NHISS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24小时、第10天血肿体积均较基线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试验药物实施过程中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现可能相关严重不良事件1例。结论:1.对于发病在6-72小时内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使用破血逐瘀中药复方并没有增加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及总不良事件的发生;发病6-72小时可能是破血逐瘀复方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安全时间窗。2.对于发病在6-72小时内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破血逐瘀中药复方的使用不能减少90天残疾的发生,也没有证据证明能促进血肿吸收和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杨莹[5](2019)在《早期血管内治疗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治疗SaSAH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血管内治疗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治疗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severe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 SAH)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Sa SAH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4组,即A组:开颅手术夹闭+术后间断腰椎穿刺术(后续简称腰穿)组,B组:开颅手术夹闭+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组,C组:早期血管内治疗(24h内)+术后间断腰穿组,D组:早期血管内治疗(24h内)+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组。记录四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记录四组患者Hunt-Hess分级、动脉瘤位置;记录四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4天(后续简称d)两个阶段患者Glasgow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并于行腰穿或腰大池引流术后,记录患者在腰穿或腰大池引流术后的第1d,第3d,第5d以及术后第7d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的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计数,记录四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四组患者出院后,通过神经内科门诊随访,记录患者的并发症(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脑积水、脑梗死以及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以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以及致残率、死亡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四组患者的性别、年龄、Hunt-Hess分级、术前GCS评分、术后第1d CSF中RBC计数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A组与C组,B组与D组比较:1)术后14d GCS评分:C组较A组显着提高,D组较B组显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第7d CSF中的RBC计数:A组与C组,B组与D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平均住院天数:A组患者明显高于C组,B组患者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并发症:A、C两组无明显差异;D组患者CVS发生率、脑积水发生率较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GOS评分:C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A组患者,D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m RS评分:C组患者低于A组,D组较B组显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与B组,C组与D组比较:1)术后14d GCS评分:A组与B组,C组与D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第7d CSF中的RBC计数:B组患者明显低于A组患者,D组患者明显低于C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平均住院天数:A组患者明显高于B组,C组患者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并发症:A、B两组无显着差异;D组患者CVS发生率、脑积水发生率、颅内感染率较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GOS评分:B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A组患者,D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m RS评分:A组与B组两组患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D组患者较C组显着下降(P<0.05)。结论 对于Sa SAH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比开颅显微手术夹闭术更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改善Sa SAH患者预后;术后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比术后间断行腰椎穿刺术更能快速清除蛛网膜下腔中的积血,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改善患者预后;早期血管内治疗联合术后腰大池持续引流是治疗Sa SAH一种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减少致残率。
郭鑫[6](2019)在《aMCI与VCIND认知功能损害特点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应用神经心理量表探讨两种类型痴呆早期,即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的对比研究。方法 实验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门诊、病房及社区义诊所有有主诉认知障碍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个人史、家族史。经神经心理量表评估、实验室检查、常规头MRI检查,最终入组aMCI患者40例,VCIND患者40例。对aMCI组与VCIND组神经心理学量表得分进行单因素分析,从而将具有组间差异的量表分数转换成等级资料,以疾病两组为因变量,量表赋值后等级资料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回归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量表,根据这些量表对比分析两种疾病在不同认知域损伤的特点。结果 1单因素分析:aMCI组与VCIND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慢性病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MCI组与VCIND组神经心理量表检查结果表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波士顿命名测试(Boston naming test,BNT)、画钟试验(Clock drawing test,CDT)、数字广度测试(Digit span test,DST)顺向、连线测试(Trail making test,TMT)A部分耗时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basic,MoCA-B)、听觉词语学习量表(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AVLT)即刻回忆、AVLT延迟回忆、AVLT再认、DST逆向、TMT-B耗时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分析:选取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量表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实验结果表明:在纳入了MoCA-B、AVLT即刻回忆、AVLT延迟回忆、AVLT再认、DST逆向、TMT-B耗时量表的二元logistic回归后,代表再认能力的AVLT再认量表(P=0.048,OR=0.099,95%CI 0.0100.976)与代表注意力的DST逆向量表(P=0.003,OR=32.063,95%CI 3.262315.125)回归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 aMCI患者再认受损程度较VCIND患者重;2 VCIND患者注意力受损程度较aMCI患者重。图0幅;表10个;参138篇。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7](2019)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说明1前言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及时有效的救治不仅能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且能维持患者较高的生活和工作质量。STEMI的病理生理过程决定其治疗具有时间的迫切性和相关性,是机会性极强、时间有决定性意义的抢救性治疗。应特别强调,STEMI早期治疗才能挽救大片心肌,所以如何缩短心肌总缺血时间、尽早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8](2019)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文中研究表明主任委员刘力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副主任委员吴兆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王继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文(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撰稿委员会(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包玉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蔡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陈鲁原(广东省人民医院)陈伟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初少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9](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认为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陈茂玲[10](2018)在《化痰通络法对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血清hs-CRP、Hcy浓度影响及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观察化痰通络法对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变化,进一步探索其中作用机制原理;探讨化痰通络法组方用药安全性及临床疗效,以期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为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提供针对性用药治疗方案,为化痰通络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提供更多理论依据。(2)观察两组脑梗死急性期(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浓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活动能力(A 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病类积分(Disease class integral,DCI)、中医证候积分(TCM syndrome integral,TCMSI)的变化,研究化痰通络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Hcy浓度水平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在急性脑梗发病过程中的致病机理,为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提供更多临床数据。方法: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房收集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西医内科综合治疗+化痰通络方),入组后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检验P>0.05,具有可比性。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疗效、NIHSS、ADL、DCI、TCMSI、血清hs-CR P、Hcy浓度改变情况,以综合评定化痰通络法临床疗效及探讨血清hs-CRP、Hcy对脑梗死急性期部分作用原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数据。结果:(1)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1)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组内对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有改善;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着。(2)治疗组2例无效,14例进步,26例显着进步,5例基本痊愈,有效率95.7%;对照组5例无效,23例进步,17例显着进步,2例基本痊愈,有效率89.4%,经秩和检验(U=749,Z=-2.558,P<0.05)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症候疗效比较(1)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评分组内对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表示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治疗胡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医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显着。(2)治疗组1例无效,18例进步,22例显着进步,6例基本痊愈,总有效率95.7%;对照组7例无效,24例进步,16例显着进步,0例基本痊愈,有效率85.1%,经秩和检验(U=723.5,Z=-3.136,P<0.01)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表明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优于对照组。(3)ADL评分比较(1)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组内比较,经t检验(t治=-19.146,t对=-13.984;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改善。(2)两组治疗后ADL评分组间比较,经t检验(t=13.35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上优于对照组。(4)病类积分对比(1)两组治疗前后病类积分组内比较,经t检验(t治=192.379,t对=79.744;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治疗后病类积分均有所下降。(2)两组治疗后病类积分组间对比,经t检验(t=-2.49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组治疗后病类积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5)血清hs-CRP、Hcy浓度对比组内比较:(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浓度对比(t治=36.685,t对=27.758;P均<0.01);(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cy浓度比较(t治=47.522,t对=26.71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Hcy浓度较前均降低。见表11-12组间比较:(1)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浓度对比(t=-8.176,P<0.01);(2)两组治疗后血清Hcy浓度比较(t=-6.14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s-CRP及血清Hcy浓度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1)化痰通络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有一定临床疗效,能够调控患者发病后血清hs-CRP、Hcy异常升高状态,降低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临床症状。(2)两组疗法对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血清hs-CRP、H cy浓度、NIHSS、ADL、DCI、TCMSI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研究过程中未发现药物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为化痰通络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提高科学依据。
二、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超急性期处理的重要性及紧急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超急性期处理的重要性及紧急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出血性中风痰热证诊断量表的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编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
1 理论基础 |
2 关键环节和方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出血性中风中医证候研究现状 |
1 历代医家对中风证候的认识 |
2 现代医家对出血性中风证候的认识 |
3 出血性中风证候诊断量表的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量表的初步构建及条目筛选 |
1 设立工作小组 |
2 构建量表框架 |
3 条目池的形成 |
4 临床病例采集 |
5 量表条目筛选 |
6 讨论 |
7 小结 |
研究二 量表诊断模型的构建及阈值确定 |
1 条目赋权 |
2 三种赋权方法的比较 |
3 确定诊断阈值 |
4 量表的形成 |
5 讨论 |
6 小结 |
研究三 量表性能的初步验证 |
1 量表的性能评价 |
2 讨论 |
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桂陈宣化汤治疗痰瘀阻滞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西医对TIA的认识 |
1.1 西医对TIA病名的认识 |
1.2 TIA的发病机制 |
1.2.1 微栓塞 |
1.2.2 血流动力学改变 |
1.3 TIA的发病病因 |
1.3.1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
1.3.2 血液流变学 |
1.3.3 特殊或少见病因 |
1.4 TIA的治疗 |
2 中医防治TIA的认识 |
2.1 中医对TIA病名的认识 |
2.2 中医对TIA病机的认识 |
2.3 中医对TIA治疗的认识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脱落及中止试验标准 |
1.6 研究方法 |
1.7 治疗方法 |
1.8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
1.9 安全性评定 |
1.10 疗效评价标准 |
1.11 安全性评价 |
1.12 统计学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脱落病例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情况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
2.4 两组患者发生脑梗死病例比较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的变化 |
2.6 安全性结果 |
3 讨论 |
3.1 立法选方依据: |
3.2 化痰通络方方义剖析 |
3.3 化痰通络方现代药理学研究 |
3.4 TIA与 CRP的关系 |
3.5 TIA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
3.6 治疗效果分析 |
3.7 药物安全性分析 |
3.8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中风先兆的中医症候积分表 |
附表二 ABCD~2评分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注释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脑卒中具有高死亡率、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的特点 |
1.1.2 社区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实施不理想 |
1.2 研究现状 |
1.2.1 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知识、信念、行为现状 |
1.2.2 国内外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现状 |
1.2.3 概念的界定 |
1.2.4 理论框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课程》方案构建 |
2.1.1 文献研究法 |
2.1.2 专家会议法 |
2.2《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课程》预实验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方法 |
2.2.3 资料收集过程 |
2.2.4 质量控制 |
2.2.5 数据的统计及分析 |
2.2.6 伦理原则 |
第三章 结果 |
3.1 《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课程》方案初稿 |
3.1.1 文献检索结果 |
3.1.2 形成健康教育课程方案初稿 |
3.2 专家会议结果 |
3.2.1 专家一般资料 |
3.2.2 专家权威程度 |
3.2.3 对专家会议法中课程初稿的意见整理 |
3.3 《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课程》预实验及质性访谈结果 |
3.3.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 |
3.3.2 干预前后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知识、信念及行为得分情况 |
3.3.3 质性访谈结果 |
3.4 《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课程》方案终稿 |
第四章 讨论 |
4.1 《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课程》科学、规范 |
4.1.1 教学目标体现了全面性、具体性和可行性 |
4.1.2 教学内容体现了科学性、系统性 |
4.1.3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
4.1.4 教学评价体现了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
4.2 《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课程》方案的有效性 |
4.2.1 健康教育课程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知识的影响 |
4.2.2 健康教育课程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信念的影响 |
4.2.3 健康教育课程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
4.3 《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课程》方案的可接受性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破血逐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的研究概况 |
一、高血压性脑出血定义及流行病学 |
二、高血压性脑出血内外科方面治疗研究进展 |
三、高血压性脑出血中血肿扩大研究进展 |
第二节 中医研究概况 |
一、出血性中风病名的发展 |
二、出血性中风病机的认识 |
三、出血性中风辨证治疗 |
四、破血逐瘀法的使用和局限性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临床研究简介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场所 |
二、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样本量估算 |
三、随机及盲法 |
四、干预措施 |
五、评价指标 |
六、统计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一、病例纳入情况 |
二、一般资料 |
三、三组疗效结局指标统计分析结果 |
四、安全性指标分析结果 |
第五节 讨论 |
一、本课题研究依据 |
二、研究结果分析 |
三、本研究的不足 |
第六节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5)早期血管内治疗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治疗SaSAH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入选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药品与材料 |
2.5 治疗方法 |
2.5.1 A组:开颅手术夹闭+术后间断腰穿组 |
2.5.2 B组:开颅手术夹闭+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组 |
2.5.3 C组:早期血管内治疗+术后间断腰穿组 |
2.5.4 D组:早期血管内治疗+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组 |
2.6 观察指标 |
2.6.1 Hunt-Hess分级 |
2.6.2 GCS评分 |
2.6.3 CSF中的RBC计数 |
2.6.4 平均住院日 |
2.6.5 术后并发症 |
2.6.6 GOS评分 |
2.6.7 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 |
2.7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四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2 四组患者GCS评分变化趋势 |
3.3 四组患者术后CSF中的RBC计数比较 |
3.4 四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比较 |
3.5 四组患者主要并发症比较 |
3.6 四组患者预后GOS评分比较 |
3.7 四组患者预后mRS评分比较 |
3.8 典型病例 |
4 讨论 |
4.1 SaSAH治疗的术式及时机的选择 |
4.2 清除蛛网膜下腔以及脑室内积血方式的选择 |
5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aMCI与VCIND认知功能损害特点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资料收集 |
1.1.3 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定 |
1.1.4 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2.1 单因素分析 |
1 )aMCI组与VCIND组基础资料比较 |
2 )aMCI组与VCIND组认知功能评定结果对比及分析 |
1.2.2 多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MCI与VCIND的相关研究 |
2.1 MCI |
2.1.1 MCI的概念及分类 |
2.1.2 MCI的体液检测及影像学 |
2.1.3 MCI的神经心理评估 |
2.1.4 MCI的危险因素及治疗 |
2.2 VCIND |
2.2.1 VCIND的概念及分类 |
2.2.2 VCIND的体液检测及影像学 |
2.2.3 VCIND的神经心理学特点 |
2.2.4 VCIND的危险因素及治疗 |
2.3 研究面临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神经心理量表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定义与发病机制 |
3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原则 |
3.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的总原则 (附录1) |
3.2溶栓治疗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地位 |
3.3 重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整体规范化救治 |
4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前救治流程 |
4.1 迅速确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诊断 |
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前急诊实验室检查 (急诊第一管血标本检测, 表1) |
4.3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前病情危险评估 |
4.4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前的基本处置 |
4.4.1 常规处置 (即刻进行) |
4.4.2抗交感治疗——β受体阻滞剂 |
4.4.3 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药物 |
4.4.4 纠正低钾血症——维持血钾在正常高限水平 |
4.5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前的抗凝、抗栓治疗——核心治疗 |
4.5.1 抗凝治疗——早期肝素化治疗 (FMC 10 min内完成) |
4.5.2 抗栓——抗血小板治疗 |
5 STEMI溶栓再灌注治疗 |
5.1 溶栓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STEMI溶栓筛查及溶栓知情同意书见表5、表6) |
5.1.1 溶栓适应证 |
5.1.2 溶栓禁忌证 |
5.2溶栓剂分类、选择及评价——首选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 |
5.2.1 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 |
5.2.2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 (建议仅在无上述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时应用) |
5.3 院前溶栓的注意事项 (表7) |
5.4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疗效评估 |
5.5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出血并发症及其处理 |
6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后的处理流程 |
6.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后的药物治疗 |
6.1.1 抗凝、抗栓治疗 |
6.1.2 β受体阻滞剂 |
6.1.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6.1.4 他汀类药物 |
6.1.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6.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后转诊 |
6.3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后的转运相关问题 |
6.3.1转运原则 |
6.3.2 转运要点 |
7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症诊断及处理 |
7.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 |
7.1.1 快速心律失常 |
7.1.2 缓慢性心律失常 |
7.2 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 |
7.3 心源性休克 |
7.4 机械性并发症 |
8 二级预防和STEMI救治体系建设 |
附录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溶栓治疗流程图 |
附录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 STEMI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1症状表现 (典型心肌梗死胸痛部位, 见附图2) |
1.2查体体征 |
1.3即刻12导联心电图检查 |
1.3.1超急性期ST-T变化 (附图3、附图4) |
1.3.2充分发展期ST-T变化 |
1.3.3亚急性期ST-T变化 |
1.4诊断与鉴别诊断 |
1.4.1诊断 |
1.4.2定位诊断 |
1.4.3鉴别诊断 (需与上级医院建立网络、微信、电视、电话会诊, 由上级医院指导鉴别诊断) |
附录3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常用药物一览表 |
(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目录 1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
1.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其流行趋势 |
1.2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
1.3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重要危险因素 |
1.3.1高钠、低钾膳食: |
1.3.2超重和肥胖: |
1.3.3过量饮酒: |
1.3.4长期精神紧张: |
1.3.5其他危险因素: 2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
2.1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 |
2.2我国高血压人群心血管风险的特点 3诊断性评估 |
3.1病史 |
3.2体格检查 |
3.3实验室检查 |
3.4遗传学分析 |
3.5血压测量 |
3.5.1诊室血压: |
3.5.2动态血压监测 (ABPM) : |
3.5.3家庭血压监测 (HBPM) : |
3.6评估靶器官损害 |
3.6.1心脏: |
3.6.2肾脏: |
3.6.3大血管: |
3.6.4眼底: |
3.6.5脑: 4高血压分类与分层 |
4.1按血压水平分类 |
4.2按心血管风险分层 5高血压的治疗 |
5.1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
5.2降压治疗策略 |
5.3生活方式干预 |
5.3.1减少钠盐摄入, 增加钾摄入: |
5.3.2合理膳食: |
5.3.3控制体重: |
5.3.4不吸烟: |
5.3.5限制饮酒: |
5.3.6增加运动: |
5.3.7减轻精神压力, 保持心理平衡: |
5.4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
5.4.1降压治疗的临床试验证据: |
5.4.2降压药应用基本原则: |
5.4.3常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和作用特点: |
5.4.4降压药的联合应用 |
5.5器械干预进展 |
5.6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 |
5.6.1调脂治疗 |
5.6.2抗血小板治疗 |
5.6.3血糖控制 |
5.6.4高血压并发心房颤动 (房颤) 的治疗 |
5.6.5高血压伴多重危险因素的管理 |
5.7高血压治疗随诊、转诊及记录 |
5.7.1随诊目的: |
5.7.2随诊内容: |
5.7.3随诊间隔: |
5.7.4医疗记录: 6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 |
6.1老年高血压 |
6.1.1临床特点: |
6.1.2改善生活方式: |
6.1.3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
6.1.4药物应用方法: |
6.2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 |
6.2.1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特点和流行现状 |
6.2.1.1特点: |
6.2.1.2流行趋势和特点: |
6.2.1.3儿童继发性高血压: |
6.2.2儿童高血压的近、远期健康损害: |
6.2.3儿童血压测量及诊断评估 |
6.2.3.1血压测量: |
6.2.3.2血压评价标准: |
6.2.3.3诊断性评估: |
6.2.4治疗 |
6.2.4.1血压控制目标: |
6.2.4.2病因治疗: |
6.2.4.3生活方式干预: |
6.2.4.4药物治疗: |
6.3妊娠高血压 |
6.3.1妊娠高血压的分类: |
6.3.2治疗策略: |
6.3.3慢性高血压在妊娠前的处理: |
6.3.4妊娠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
6.3.5妊娠合并轻度高血压的处理: |
6.3.6妊娠合并重度高血压的处理: |
6.3.7妊娠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
6.4高血压伴脑卒中 |
6.4.1病情稳定的脑卒中的血压处理: |
6.4.2急性脑卒中的血压处理: |
6.5高血压伴冠心病 |
6.5.1降压治疗的目标水平: |
6.5.2稳定性心绞痛的降压药物选择: |
6.5.3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降压药物选择: |
6.5.4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降压药物选择: |
6.6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
6.6.1流行病学和机制: |
6.6.2降压治疗临床获益: |
6.6.3降压目标: |
6.6.4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处理: |
6.6.5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处理: |
6.7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6.7.1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的关系: |
6.7.2 CKD患者的降压目标: |
6.7.3 CKD患者的降压药物应用原则: |
6.7.4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 (CKD 5期) 的降压治疗: |
6.8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6.8.1降压治疗的目标: |
6.8.2药物的选择和应用: |
6.9代谢综合征 |
6.9.1诊断标准: |
6.9.2治疗原则和方法 |
6.10外周动脉疾病的降压治疗 |
6.11难治性高血压 |
6.11.1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和原因筛查: |
6.11.2处理原则[290_293] |
6.11.3器械治疗 |
6.12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 |
6.12.1定义和评估: |
6.12.2高血压急症的治疗[111, 295] |
6.12.3高血压亚急症的治疗: |
6.13围术期高血压的血压管理 |
6.13.1围术期高血压的定义和危险因素[66, 297, 298] |
6.13.2围术期高血压控制原则和目标[299] |
6.13.3围手术期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7高血压防治对策和策略 |
7.1防治政策及卫生服务体系 |
7.1.1健康生活方式: |
7.1.2系统管理高血压: |
7.2社区高血压防治策略 |
7.2.1全人群策略: |
7.2.2高血压高危 (易患) 人群策略: 8高血压的社区规范化管理 |
8.1高血压的筛查与登记 |
8.2初诊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
8.3高血压长期随访的分级管理 |
8.4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
8.5高血压患者的远程管理 |
8.6团队建设 |
8.7高血压患者的分级诊疗 |
8.7.1社区初诊高血压转出条件 |
8.7.2社区随诊高血压转出条件 |
8.7.3上级医院转回基层社区的条件 |
8.8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9继发性高血压 |
9.1肾实质性高血压 |
9.2肾动脉狭窄及其他血管病引起的高血压 |
9.2.1肾动脉狭窄: |
9.2.2主动脉狭窄: |
9.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 : |
9.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其他内分泌性高血压 |
9.4.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 |
9.4.2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
9.4.3库欣综合征: |
9.5其他少见的继发性高血压 |
9.6药物性高血压 |
9.7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 10研究展望 利益冲突声明 (排名不分先后) |
(9)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10)化痰通络法对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血清hs-CRP、Hcy浓度影响及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2.1 病名诊断标准 |
2.2.2 病类诊断标准 |
2.2.3 风痰瘀阻证诊断标准 |
2.2.4 分期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标准 |
6 脱落(退出)标准 |
7 终止实验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1 分组方法 |
2 治疗方法 |
2.1 对照组治疗方案 |
2.2 治疗组治疗方案 |
3 观察指标 |
3.1 一般影像学观察指标 |
3.2 疗效评定指标 |
3.2.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3.2.2 日常生活活动评分 |
3.2.3 中风病类评分 |
3.2.4 中医证候积分 |
3.2.5 血清hs-CRP、Hcy水平 |
3.3 安全性观察指标 |
3.4 不良反应及过敏症状 |
4 疗效评定标准 |
4.1 临床疗效评定 |
4.2 中医症候疗效评定 |
4.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
4.4 病类改善评定 |
5 统计学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 一般资料比较 |
2 治疗后疗效比较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中医症候疗效对比 |
2.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 |
2.4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对比 |
2.5 两组治疗前后病类积分对比 |
2.6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
2.7 治疗前后血清hs-CRP及血清Hcy浓度对比 |
2.8 两组对症治疗情况对比 |
3 安全性指标评价 |
4 病例剔除或脱落情况记录 |
第二章 不同医学对脑梗死急性期认识 |
第一节 西医学对脑梗死急性期认识 |
1 脑梗死流行病学 |
2 脑梗死危险因素 |
2.1 高血压 |
2.2 糖尿病 |
2.3 高血脂 |
2.4 心脏病 |
2.5 高同行半胱氨酸血症 |
2.5 吸烟、酗酒 |
2.6 其他因素 |
3 脑梗死发病机制 |
3.1 钙离子超载 |
3.2 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 |
3.3 自由基连锁反应 |
3.4 一氧化氮神经细胞毒性(NO) |
3.5 花生四烯酸(AA)代谢失衡 |
3.6 氧化应激 |
3.7 炎性反应 |
3.8 其它 |
4 脑梗死急性期相关辅助检查 |
5 脑梗死急性期治疗 |
5.1 治疗原则 |
5.2 急性期治疗 |
第二节 中医学对缺血性卒中认识 |
1 对缺血性卒中病名的认识 |
2 对缺血性卒中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风邪为患 |
2.2 火热之邪为患 |
2.3 痰湿之邪为患 |
2.4 瘀血之邪为患 |
2.5 因虚为患 |
3 对缺血性卒中病位认识 |
4 对缺血性卒中分类认识 |
5 对缺血性卒中分期认识 |
6 缺血性卒中中医辨证分型 |
7 缺血性卒中中医治疗 |
第三章 讨论部分 |
第一节 立法依据 |
1 “痰瘀共治”化痰通络法是缺血性卒中治疗主线 |
2 化痰通络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 |
3 血清hs-CRP及Hcy对脑梗死临床意义 |
第二节 化痰通络方相关分析 |
1 本研究化痰通络方缘来 |
1.1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缺血性中风 |
1.2 桃红四物汤治疗缺血性中风 |
1.3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桃红四物汤随症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 |
2 化痰通络方对脑血管意义 |
3 本研究化痰通络方组方分析 |
3.1 君药:半夏、桃仁 |
3.2 臣药:天麻、红花、白术、茯苓、赤芍、川芎 |
3.3 佐使药:当归、橘红 |
第三节 血清hs-CRP与血清Hcy对脑梗死急性期意义 |
1 hs-CRP对脑梗死急性期影响研究 |
2 Hcy对脑梗死急性期影响 |
第四节 研究结果及疗效 |
第五节 存在问题与不足 |
第六节 小结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 |
四、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超急性期处理的重要性及紧急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出血性中风痰热证诊断量表的编制研究[D]. 朱杉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桂陈宣化汤治疗痰瘀阻滞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兴锋.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D]. 赵慢. 河北大学, 2020(08)
- [4]破血逐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评价[D]. 周粤湘.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早期血管内治疗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治疗SaSAH的临床研究[D]. 杨莹.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
- [6]aMCI与VCIND认知功能损害特点的对比研究[D]. 郭鑫.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7]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01)
- [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01)
- [9]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10]化痰通络法对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血清hs-CRP、Hcy浓度影响及临床疗效研究[D]. 陈茂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