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教学语言(论文文献综述)
陈小海[1](2021)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优化研究 ——以廉江市S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了适应当今世界上教育改革的趋势,也为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国家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的教育方针。教育部经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大素养。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好的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课堂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样本学校绝大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都不是很好,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动力不足,甚至大部分同学对学习数学有抵触、厌学情绪。笔者如实记录了从教以来在数学课堂上发生的课堂教学案例以及其他数学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和课下辅导中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结合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课堂教学管理的研究成果,从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教学情境、课堂教学语言和课堂教学师生情感四个方面来阐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的特点。揭示出样本学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然后从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教学情境、课堂教学语言和课堂教学师生情感等四个方面总结出解决样本学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案,切实提高样本学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品质和数学能力。本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为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核心概论界定。第二部分阐述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的要求: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善于利用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巧于利用课堂教学语言引导并发展学生思维、善于利用课堂教学师生情感激发学生的潜能。第三部分为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师不能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不能有效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不注重利用教学语言引导学生的解题思维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第四部分为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存在问题的优化策略: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优化、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管理优化、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管理优化和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情感管理优化。
熊雪莉[2](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研究》文中认为
莫梅梅[3](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是人类最普通也是最广泛的交际工具,它既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对话的工具,又是传递情感、实现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同样的,在课堂教学中,语言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教师表情达意的基本物质外壳,也是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是教育者施教与教育对象受教的主要互动工具。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好的教师讲解,优异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高中思想政治课包含了很多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给学生多种多样的文化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因此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单调乏味的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科学的理论方法固然重要,但教学语言艺术的提升对于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显着作用同样值得挖掘。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进行探讨,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其次概括了教学语言艺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是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简要概括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内涵、特点并着重论述了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性的三个意义。第三部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运用的现状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及问卷调查分析出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四部分是基于第三部分所提出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关策略,主要从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语言艺术能力以及学校加强教师对教学语言艺术的培训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广大思想政治教师对教学语言艺术的重视,不断追求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提供借鉴和参考。
李秀香[4](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提升研究》文中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是指富有亲和力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进行活动型学科课程时,利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境,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设计,使思想政治教学表现出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突出培养四大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高中生成长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本文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现状的分析,了解到随着党和国家的重视,强调加强思想政治课的亲和力,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但调查发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没有呈现积极趋势。基于此,本文将进一步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其成为深受学生欢迎、受益终身的课程。首先,科学界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等相关内涵;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的构成要素,教学亲和力是由教师的亲和力、教学内容的亲和力、教学方法的亲和力和教学环境的亲和力组成,为论文写作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发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虽整体向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自身吸引力不够、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不强等;基于以上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不足的原因。最后,针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出现的种种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解决路径: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的提升落在实处。综上所述,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的视角出发,分析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解决路径。
张铮[5](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落实以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一门重点课程,也是推动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新时代要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亲和力,教学语言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高中思想政治课亲和力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语言的亲和力。教学语言运用的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视。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使得学生乐于接受、自觉认同并积极悦纳思想政治知识,才可以使思想政治课真正地亲近学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说服学生。尤其是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中思想政治课无论是在新高考选考制度的实行,教材全新模块的解读还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评估上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而提升教学语言亲和力,讲好高中思想政治课,才能进一步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因此,在文本分析和实践观察的基础上,从教学语言亲和力入手,分析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的意义,探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的提升策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以期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可以真正地入脑入心入行。主要分为四部分对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进行讨论研究。以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为切入点,厘清其边界更准确地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从教学语言亲和力角度多方位统筹各系统内部要素,探求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的影响因子,分析其必要性可行性,以便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和参考,提升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真正落实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课程特色,让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第一部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这一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对概念进行阐述,提炼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所具有的启发性、引领性和情感性特质。其次,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的构成,分析其主要内容有语言内容亲和力、语言主体亲和力、语言形式亲和力、语言方法亲和力,这是我们进行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第二部分是对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面对新变化和新挑战,从学生发展、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效性这几个方面展开。可行性分析是结合当前情况,现实基础对于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的有利条件。其主要包括党中央的重视为其提供目标指引,语言科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现实语境转变为其提供有利契机这三个方面。第三部分是对当前教师教学语言不足的表现及原因进行分析,教学语言亲和力不足表现在部分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不规范、教学语言内容缺乏说理性以及教学语言形式缺乏交流性这三方面,原因在于教师语言素养与学科发展不协调、不同教学语言形态转化不得当以及教学语言与学生发展需求不贴合,从教学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说明增强教学语言亲和力的现实需要,同时也为优化策略提供指引。第四部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的提升策略,也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课例,提出改进的方法和策略。从教学语言内容上,提升其学理性,凸显政治性,强化时代性,完善教学语言内容;教学语言主体上,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水平,增强专业感和自信心,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方法;教学语言风格上,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教学语言形式上,把握不同语言形态之间的转化,运用差异化策略,与时俱进,因势制宜。结合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实例,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语言亲和力。
张佳[6](2021)在《语言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文中认为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的非常重要的工具,讲授课堂内容、表达内心情感、师生互助沟通等都需要语言的表达。教师的语言承载着重要的信息,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三维目标、学科素养目标的主要方式。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较为理论化,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将晦涩难懂的内容讲授出来,教学语言艺术应用的重要性便显而易见。教师教学语言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和教学的效果。教师要优化自身的语言,用情绪饱满、有趣幽默等的语言来授课,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场地,教师需要应用艺术的语言来调动课堂氛围,发挥出学科语言的特性,能让学生深入到学习中来,培育社会主义优秀的接班人。探究思想政治教师语言艺术应用策略,能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完美展现思想政治课的独特魅力。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发现语言艺术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相应的策略。本篇论文共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相关的概念进行解释;二是论述理论依据;三是阐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基本类型,即语言艺术表现形式的分类;四是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的特征;五是分析语言艺术的功能。第二章是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主要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应用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第四章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语言艺术应用的策略探究,具体针对教学内容上提供教学语言应用的策略,即在教师语言素养、教学语言互动技巧、教学语言情感、语言表现形式上提出相应的艺术应用策略,将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相辅相成、有效灵巧地应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中。通过对语言艺术的策略探究,为教师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应用方面提供借鉴。
蔡一聪[7](2021)在《香港特区政府“校本支援服务”对校本课程开发作用研究 ——以“用普通话教授中国语文科”为例》文中认为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急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的传播和获得,也有了极大的变化。在这背景下,世界各地都进行了教育改革。作为一个开放型的地区,香港特区也加入了这一波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中,并从教育制度、课程内容、以至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此同时,特区政府建议在学校层面开发校本课程,认为学校应根据特区课程的基本要求,加以调适,以开发本身的校本课程,从而帮助学生达到教育的目标和宗旨。这些调适的措施包括调整学习目标,以不同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提供科目的选择、采用不同的学习、教学与评估策略等,以让特区课程指引和学校与教师的专业自主之间,取得平衡。然而,校本课程在名义上虽是以学校为本位的产物,但它毕竟是生存国家或地区的课程之中,因此,不少学者也认为,教育当局的介入,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之道。香港特区教育局成立了几支校本支援服务团队,专责支援校本课程的开发。支援团队在协助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会利用其所拥有的学科知识和课程开发专业知识,为学校提供课程资源和专业支援,从而协助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提升教师专业,也培养课程领导的成长。另一方面,由于香港特区的特殊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中国语文科向来都是以广州话作为教学语言的。随着香港政权的回归,普通话在香港的地位大大提高。同时,为了增强香港的竞争力,历任特区行政长官都强调要提升香港人“两文三语”的能力。在这背景之下,不少学者和学校都提出“以普通话教授中国语文科”的倡议,认为这是提升香港学生普通话水平和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由于特区政府教育当局在“以普通话教授中国语文科”上没有明确的课程框架和课程指引,也没有推行的时间表,因此,有意推行的学校唯有以校本课程的形式进行试验。2008年,语文敎育及研究常务委员会(下称“语常会”)推出了“协助香港中、小学推行‘以普通话教授中国语文科’计划”(下称“普教中计划”)。计划分成4期,前后历时6年,参加的中、小学校共有160所,是课程改革以来一个规模较大的校本课程开发项目。本文以“普教中计划”这个具体的校本课程改革项目为例,从支援人员和学校就具体学科发展的角度出发,点出各项变革中,校本支援如何去组织、推进、阐释以及落实各项措施,并了解校本支援团队如何协助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设置、教材开发、优化学与教策略等方面,开发校本课程。并希望从中探讨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促进香港的课程改革。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份:导论部份为本研究的概述。内容包括: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研究相关概念释义、研究意义及局限、以及论文结构等。第一章为文献综述。对国内及国外对校本课程、香港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支援服务、香港的语文政策、以及在香港用普通话教中文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第二章为背景介绍与分析。对香港的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支援服务的发展过程及相关政策进行介绍,并结合课程变革理论,分析特区课程、校本课程和校本支援服务之间的关系及相关的互动机制,为后面的研究提供背景支持。第三章对香港“以普通话教中文”这一项目的推进过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由港英政府时期模糊的语文政策,到回归后的“两文三语”政策,再到“以普通话教中文”的倡议和发展,分析相关政策的发展、“以普通话教中文”校本课程的不同模式和课程设置,以及香港特区中国语文科和普通话科的关系等,以了解香港“普教中”校本课程的复杂性和相关支援的迫切性。第四章介绍“普教中”校本课程支援计划的实施过程及分析计划的成效。本章先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教学设计、教材开发及评估”和“教学法”三个方面,介绍“普教中”校本课程支援计划的实施过程。随后分析参与计划的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学生学习的观感,以及对“普教中”校本课程支援措施的回馈;并观察“普教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普教中”下的说话能力发展,对比学生的普通话和粤语的表达能力,了解学生对用普通话学习中文的兴趣、态度及习惯,来调查和评估“普教中”校本课程支援计划的成效。第五章介绍“普教中”校本支援的个案研究。本章通过研究员第一身的支援经历,结合研究员与学校共同进行的行动研究,展示两所学校与支援团队协作开发“普教中”校本课程的过程,进一步探讨支援团队在校本课程开发的不同阶段中的角色和相关的支援措施,以呈现校本支援服务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作用。第六章是总结和反思。本章总结了校本支援团队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介入对学校行政及领导、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课程、教材、教学的影响。研究发现,校本支援团队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介入,在行政及领导层面上强化了学校领导层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信心和意愿;在专业发展层面,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并能利用丰富的课程及培训资源,为教师提供了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专业发展活动,增加了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信心和能力;在学与教层面,则能深入学校的实际场境和脉络,了解校本的需要和限制,为学校提供课程和教学上的不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支援团队在校本课程开发的不同阶段中,又以不同的角色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不同的支援和课程资源,推动校本课程的发展。另外,本章反思了校本支援服务的局限,发现校本支援服务的成效还必须建立在学校的专业考虑之上。同时,也要思考如何维持支援成果和如何准确了解学生学习需要,以达致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周思雨[8](2021)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研究》文中指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教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众多学者都对教师语言展开了研究,也提出了教师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优化教师语言的方法。初中阶段开设的道德与法治有助于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为了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要和学习生活进行紧密联系,提高教师教学语言运用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受到综合因素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够恰当运用教学语言,教学氛围比较枯燥,也降低了初中生的学习热情。为了吸引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关注力,教师必须要恰当运用教学语言,改变教学效果。在本研究中,通过分析教师在教授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时运用教学语言的现状,提出了优化改进对策,从而有助于优化教师教学语言。希望本次研究能对道德与法治教师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使部分老师可以根据具体存在的问题改善教学语言,增强教学时效性。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语言的内涵界定及作用,为论文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是紧密联系课堂活动,通过观察课堂教学行为,结合本人教育实习经验,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运用现状和问题,探讨了影响因素,运用调查法了解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语言使用情况。第三部分是根据课堂实例,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教学语言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了优化教学语言的具体对策。
杨烨[9](2020)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与学生建立沟通、进行交流、传递情感,都需要教学语言作为载体,通过专业、科学、有效的教学语言,能够让学生充分接受教师预设好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知识的好奇得到提升,让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反之,如果教学语言一味的重复、简单粗暴、没有章法,则会让学生注意力涣散,产生抵触心理,丧失学习热情。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往往容易被忽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处于“叛逆期”,更加迫切的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运用更加有效得当的教学语言。因此,对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课堂观察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共六种方法对长春市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教学语言应用现状及提升策略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观察体育教师运用的教学语言是否规范,发现体育教学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分析得出体育教师提升教学语言能力方面的可行性策略与方式方法。经过研究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对体育教学语言重视不足,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不够全面系统,中职体育教师的专业性和语言素养不够、缺乏积累和反思、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应变能力不足。针对以上结论,本文从教育部门及高校、中职学校、中职体育教师三个角度提出建议,力求为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的水平提供一定的帮助。
战彩霞[10](2020)在《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信息社会的来临,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人们只需动动手指,你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就会呈现在你面前。无论是经济、政治、军事,还是科学、文化、教育的国际交流,英语成为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学生英语素养成为学校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目前,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已然成为我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主要目标。要达成英语教学目标,必须通过教师课堂上的精彩讲解与交流,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爱上学习并且学会独立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笔者选用了20节初中英语课,通过课堂观察的方法,如实记录并转述了课堂教师语言的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语言运用的现状与特征:一是板书表达清晰;二是势态语使用合理;三是语速、音量和语调把握良好;四是语言组织有逻辑;五是教学语言富有科学性,与知识关联紧密等。同时,也发现英语教师教学语言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以幻灯片为主的“互联网+”类辅助语使用过度;二是口头禅用语偏多;三是教学语言的形象性和趣味性有待提升。通过访谈法,深度剖析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一是教师专业素质亟待提升;二是教师教学观略显守旧;三是教师对教学语言的重视程度不高;四是教师职后培训相对缺乏;五是教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解落实不深刻。基于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论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是提升教师对教学语言重要性的意识;二是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三是做好有关部门教师职后培训;四是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语言运用策略,包括合理使用幻灯片类的“互联网+”教学辅助语、合理化使用课堂口头禅以及提高教学语言的形象性和趣味性等,从而提升英语课堂效果。
二、优化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教学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化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教学语言(论文提纲范文)
(1)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优化研究 ——以廉江市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一个案例引起的思考 |
(二)选题缘由 |
1.社会发展对课堂教学管理提出新要求的需要 |
2.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
3.教师个人职业成就感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案例研究法 |
(五)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六)核心概念界定 |
1.核心素养 |
2.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
3.课堂教学管理 |
二、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的要求 |
(一)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二)善于利用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三)巧于利用课堂教学语言引导并发展学生思维 |
(四)善于利用课堂教学师生情感激发学生的潜能 |
三、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样本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介绍 |
(二)样本学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1.教师不能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
2.教师不能有效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3.教师不注意利用教学语言引导学生的解题思维 |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不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 |
四、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课堂教学管理存在问题的优化策略 |
(一)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优化 |
1.教师应合理分配教学活动时间 |
2.教师应提高个人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 |
3.教师应提高个人时间控制能力 |
(二)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管理优化 |
1.利用情境来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
2.利用情境来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感 |
3.利用情境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
(三)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管理优化 |
1.用理性的课堂教学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
2.用鼓励的教学课堂教学语言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
3.用引导性的课堂教学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
(四)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情感管理优化 |
1.积极的情感状态促进学生的学习 |
2.积极的情感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3.积极的情感状态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相关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语言艺术的涵义 |
2.教学语言艺术的涵义 |
3.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涵义 |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特点 |
1.政治性 |
2.思想性 |
3.教育性 |
4.时代性 |
5.幽默性 |
6.情感性 |
(三)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性的意义 |
1.增强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
2.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能力 |
3.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调查过程 |
1.准备阶段 |
2.实施阶段 |
3.问卷调查分析阶段 |
(二)调查数据分析 |
1.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2.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
1.缺乏情感渗透 |
2.缺乏时代特色 |
3.缺乏启发性 |
4.缺乏幽默性 |
5.语调语速失调 |
6.语无伦次,前后逻辑不相关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问题成因 |
1.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
2.学校的考核标准单一化 |
3.思想政治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提升策略 |
(一)提升教师内在修养 |
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保证教学语言的引领性 |
2.认真专研教材,确保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
3.加强思想修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二)提升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
1.注入情感,增强教学语言的情感艺术 |
2.融合时政,提升教学语言的时代艺术 |
3.寓教于乐,增添教学语言的趣味艺术 |
4.讲究抑扬顿挫,确保教学语言的节奏艺术 |
5.妙用网络热词,追求教学语言的独特艺术 |
(三)学校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培训 |
1.加强对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培训 |
2.将思想政治教学语言艺术纳入到教师评价体系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提升研究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B: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提升研究调查问卷(学生版) |
致谢 |
(4)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及提升意义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内涵 |
1.亲和力 |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
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的构成要素 |
1.教师的亲和力 |
2.教学内容的亲和力 |
3.教学方法的亲和力 |
4.教学环境的亲和力 |
(三)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的重要意义 |
1.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的重要性 |
2.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的必要性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调查基本情况 |
1.调查学校 |
2.调查对象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存在的问题 |
1.部分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亲和力需要加强 |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亲和力需要提高 |
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亲和力有待改进 |
4.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环境亲和力有待优化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教师因素 |
2.历史因素 |
3.制度因素 |
4.环境因素 |
三、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的路径 |
(一)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思想政治教师亲和力 |
1.重视理论修养,提升专业能力 |
2.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人格感染力 |
3.灵活运用教学语言,提升话语吸引力 |
(二)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内容的亲和力 |
1.关注社会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
2.关注高中生发展,增强教学内容的可行性 |
3.与时俱进,提升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
(三)转变教学方法,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亲和力 |
1.掌握提问艺术,增强教学互动性 |
2.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选择教学方法 |
3.运用多媒体创新教学方法 |
(四)优化教学环境,增强思想政治教学亲和力 |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课堂环境的亲和力 |
2.重视校园环境,增强校园环境的亲和力 |
3.重视社会环境,提升社会环境的亲和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5)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现状 |
2.国外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难点 |
2.创新点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概述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内涵 |
1.亲和力的含义 |
2.教学语言亲和力的含义 |
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的含义 |
4.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的主要特征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的构成要素 |
1.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主体亲和力 |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内容亲和力 |
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形式亲和力 |
4.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方法亲和力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提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的必要性 |
1.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2.适应课程标准要求的需要 |
3.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提升的可行性 |
1.党中央的重视为其提供方向指引 |
2.语言科学研究为其提供理论支撑 |
3.现实语境转变为其提供有利契机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不足表现及原因分析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不足表现 |
1.教学语言表达缺乏规范性 |
2.教学语言内容缺乏说理性 |
3.教学语言形式缺乏交流性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不足原因分析 |
1.教师语言素养与学科发展不协调 |
2.不同教学语言形态转化不得当 |
3.教学语言与学生发展需求不贴合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提升的策略 |
(一)彰显教学语言内容之真 |
1.梳理核心概念提升学理性 |
2.强调立场态度突出政治性 |
3.聚焦热点案例增强时代性 |
(二)提升教学语言主体之善 |
1.增强思想政治教师专业感 |
2.强化思想政治教师自信感 |
3.增进思想政治教师亲近感 |
(三)展现教学语言风格之美 |
1.增强文化底蕴 |
2.善用通俗语言 |
3.融入语言技巧 |
(四)实现教学语言形态之活 |
1.把握好不同语言形态之间的转化 |
2.实行好教学语言形态差异化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语言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语言艺术 |
二、教学语言艺术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 |
第二节 语言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语言观 |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语言理论 |
第三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分类 |
一、有声语言艺术 |
二、书面语言艺术 |
三、体态语言艺术 |
四、音像语言艺术 |
第四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的特征 |
一、政治性 |
二、哲理性 |
三、逻辑性 |
四、生动性 |
五、教育性 |
六、时代性 |
第五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功能 |
一、激励功能 |
二、导向功能 |
三、创新功能 |
四、服务功能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一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应用的必要性 |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抓手 |
二、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
四、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内在需求 |
第二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应用的可行性 |
一、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 |
二、与学科教学目标相衔接 |
三、适应教师与学生发展需要 |
第三章 语言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语言艺术的调查研究分析 |
一、调查研究目的 |
二、调查研究对象 |
三、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
一、部分语言应用不够契合 |
二、师生交流互动技巧不足 |
三、教学语言情感不够饱满 |
四、语言艺术表现形式单一 |
第三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语言分析不够透彻 |
二、语言互动相对忽视 |
三、情感表达不够重视 |
四、语言艺术认识不足 |
第四章 语言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
第一节 培养教师语言素养,实现语言契合艺术 |
一、熟悉教材内容,掌握知识目标 |
二、自主拓展知识,丰富教学内涵 |
三、积极进行备课,巧妙设计语言 |
四、培育学科素养,形成独特风格 |
第二节 构建师生良好关系,实现语言互动艺术 |
一、善用表情举止 |
二、掌握提问技巧 |
三、激励评价学生 |
四、实施以听促讲 |
第三节 注重创设表达技巧,构建语言情感艺术 |
一、奠定情感基调,紧扣教学主题 |
二、语言抑扬顿挫,把握节奏美感 |
三、调节语言音量,感染学生心怀 |
四、生动讲授内容,表达诙谐幽默 |
第四节 丰富语言艺术形式,实现语言多样艺术 |
一、有声语言弘扬旋律 |
二、体态语言助力教学 |
三、板书语言凝练思路 |
四、音像语言烘托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语言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二 语言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问题访谈提纲(教师)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香港特区政府“校本支援服务”对校本课程开发作用研究 ——以“用普通话教授中国语文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香港语文课程改革的政策 |
(二) “以普通话教授中国语文科”的倡议 |
(三) 校本支援服务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 提供对教改、课改研究的新视角 |
(二) 联系教育现场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策略 |
(三) 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可操作性的多维互动模型 |
四、重要概念解读 |
(一) 校本课程开发 |
(二) “以普通话教中文” |
(三) “协助香港中、小学推行‘以普通话教授中国语文科’计划” |
五、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的问题和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校本课程、校本支援及“普教中”的研究综述 |
一、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的研究文献 |
(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
(二) 香港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政府介入 |
(一) 政府在校本课程中的角色 |
(二) 对香港地区校本支援的研究 |
三、对在香港用普通话教授中国语文科的研究 |
(一) 语文政策方面 |
(二) 教学成效方面 |
(三) 学与教方面 |
第二章 香港校本课程开发及支援服务的发展 |
一、背景 |
二、香港校本课程的发展 |
(一) 从高度集权到逐步开放的香港课程 |
(二) 香港校本课程的酝酿与启动:教统会第一、二、三号报告书 |
(三) 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设计计划 |
(四) 课程发展处的成立 |
二、校本课程支援措施 |
(一) 校本课程剪裁计划 |
(二) 校本课程开发支援常规化及多元化 |
第三章 “普教中”的校本课程开发 |
一、香港语文教育政策概况 |
(一) 回归前的语文政策 |
(二) 设立普通话科 |
(三) 回归后的“两文三语”政策 |
(四) 设立语文基金 |
(五) 成立语文教育及研究常务委员会 |
(六) 普通话教师资历要求 |
二、“普教中”的校本推行模式及课程设置 |
(一) 用普通话教中文的倡议 |
(二) “普教中”的校本推行模式 |
(三) “普教中”的校本课程设置 |
三、协助香港中、小学推行“以普通话教授中国语文科”计划 |
(一) 背景 |
(二) 计划概况 |
(三)推行模式 |
(四) 推行步骤 |
第四章 “普教中”校本课程支援计划的实施及成效 |
一、“普教中”校本课程支援计划的实施过程 |
(一) 教师专业发展 |
(二) 课程、教学设计、教材及评估 |
(三) 教学法 |
二、“普教中”校本课程支援计划的成效 |
(一) 教师对支援计划在课程开发和专业发展的回馈 |
(二) “普教中”学生的学习表现 |
第五章 “普教中”校本支援的个案研究 |
一、中学个案(YY中学:中普融合、初中全面推行)援 |
(一) 学校简介 |
(二) 支援措施 |
(三) 成效 |
(四) 小结 |
二、小学个案(CC小学:中普并合、小二起全面推行) |
(一) 学校简介 |
(二) 支援措施 |
(三) 成效 |
(四) 小结 |
三、校本个案研究总结 |
(一) 分析情境、确立愿景 |
(二) 建立共识、订定目标 |
(三) 规划方案、落实设计 |
(四) 诠释理念、实施课程 |
(五) 多方回馈、全面评鉴 |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
一、学校行政及领导 |
二、教师专业发展 |
三、课程、教材与教学 |
四、局限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语言的内涵界定及作用 |
1.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语言的涵义与特征 |
1.1.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语言的涵义 |
1.1.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语言的特征 |
1.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语言的分类及构成要素 |
1.2.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语言的分类 |
1.2.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语言的构成要素 |
1.3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语言的作用 |
1.3.1 教育作用 |
1.3.2 情感作用 |
1.3.3 示范作用 |
第二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2.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1 讲授语言 |
2.1.2 态势语言 |
2.1.3 书面语言 |
2.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语言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2.2.1 教师学科素养 |
2.2.2 教师教学方法 |
2.2.3 教师教学思维 |
第三章 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语言的途径 |
3.1 不断提高教师学科素养 |
3.1.1 丰富理论知识提高思想认识 |
3.1.2 顺应课程时代提高语言针对性 |
3.1.3 优化教学设计展现出学科魅力 |
3.2 促进教师教学语言方法多样化 |
3.2.1 联系实际生活增加语言亲和力 |
3.2.2 调节态势语言提升课堂温度 |
3.2.3 把握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板书 |
3.3 发散教师教学思维 |
3.3.1 打破常规态势语提高课堂趣味性 |
3.3.2 依托学科特性建立新型书面语 |
3.3.3 结合教学内容掌握语言的节奏 |
3.4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实录 |
3.4.1 学情分析 |
3.4.2 精心准备 |
3.4.3 精彩呈现 |
3.4.4 课后作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教学语言概述 |
1.4.1.1 教学语言的内涵 |
1.4.1.2 教学语言的分类 |
1.4.2 体育教学语言概述 |
1.4.2.1 体育教学语言的定义 |
1.4.2.2 体育教学语言的分类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国外教学语言的相关研究 |
2.2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语言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教学语言的相关研究 |
2.4 关于体育教学语言的相关研究 |
3 论文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2.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2.2.2 问卷的效度检验 |
3.2.2.3 问卷的信度检验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课堂观察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2.6 访谈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情及教师情况分析 |
4.1.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情分析 |
4.1.2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情况分析 |
4.2 中职学生对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的要求 |
4.2.1 针对学生专业特点,及时调整教学语言 |
4.2.2 了解学生思想,善用体育精神引导与启发 |
4.2.3 教学语言幽默生动,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 |
4.2.4 注重体育课堂的赏识教育,关注学生心理 |
4.2.5 运用普通话教学,熟练使用体育专业语言 |
4.2.6 加强肢体互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
4.3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现状调查与分析 |
4.3.1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现状 |
4.3.1.1 普通话运用现状 |
4.3.1.2 专业术语运用现状 |
4.3.1.3 肢体语言运用现状 |
4.3.1.4 导入语运用现状 |
4.3.1.5 讲授语运用现状 |
4.3.1.6 评价语运用现状 |
4.3.1.7 语言暴力现象 |
4.3.1.8 教学语言的幽默性 |
4.3.2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语言问题的产生原因 |
4.3.2.1 中职学校对体育教学语言重视不足 |
4.3.2.2 教师培训工作不够全面系统 |
4.3.2.3 教师专业底蕴及语言能力不足 |
4.3.2.4 教师缺乏对教学语言的积累与反思 |
4.3.2.5 教师心理承受能力及应变能力差 |
4.4 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提高教学语言水平的策略研究 |
4.4.1 对新上岗体育教师进行教学语言培训 |
4.4.2 建立教学语言质量管理长效机制 |
4.4.3 中等职业学校与教育部门双管齐下加强作为 |
4.4.4 体育教师主观上重视教学语言的学习积累 |
4.4.5 体育教师自身与时俱进塑造语言魅力 |
4.4.6 体育教师关注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语言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师教学语言的新要求 |
2.教师教学语言在课堂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二)研究问题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语言 |
2.课堂教学语言 |
3.英语教师教学语言 |
(四)文献综述研究 |
1.无声教学语言行为相关问题研究 |
2.关于有声教学语言信号相关问题研究 |
3.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语言现状研究 |
4.国外教学语言相关问题研究 |
(五)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工具 |
1.分析维度的确定 |
2.各项维度和指标含义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课堂观察法 |
3.问卷调查法 |
4.访谈法 |
(四)研究对象 |
1.课堂观察研究对象 |
2.问卷调查研究对象 |
3.访谈研究对象 |
二、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现状分析 |
(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以文字为载体的板书表达清晰 |
1.教师板书表达清晰 |
2.教师板书表达整体效果好 |
(二)通过调查发现势态语使用情况较好,在频次和情境上存在差异 |
1.各类眼神势态语使用频次有差异 |
2.各类眼神势态语出现情境有差异 |
3.不同类型的手势势态语使用频次有差异 |
(三)实物为主的无声教学语言使用程度偏低,多媒体教学媒介使用过频 |
1.以实物为主的无声教学语言使用较低 |
2.“互联网+”这类无声教学语言使用较多甚至过度 |
(四)以语言载体为表征的有声教学语言运用适当 |
1.教师教学语言速度适中 |
2.教师教学语言的音量合适 |
3.教师教学语言语调起伏有变化 |
(五)以语言内容为表征的有声教学语言运用理想 |
1.语言组织有逻辑性 |
2.教学语言科学准确 |
3.教学语言与知识关联度高 |
三、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的主要困境 |
1.以幻灯片为主的“互联网+”类辅助语使用过度 |
2.口头禅用语偏多 |
3.教学语言的形象性和趣味性不足 |
(二)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运用困境的原因分析 |
1.教师教学观略显守旧 |
2.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不足 |
3.教师对教学语言重视程度不够 |
4.教师职后教学语言运用培训相对缺乏 |
四、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1.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的基本特征 |
2.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因 |
(二)建议 |
1.提升教学语言之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的意识 |
2.提升英语教师课堂语言运用的专业化水平 |
3.有关部门做好教师职后培训 |
4.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同步改革 |
5.优化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师问卷 |
附录二 学生问卷 |
附录三 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四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五 本研究表格汇总表 |
附录六 本研究图片汇总表 |
致谢 |
四、优化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教学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 [1]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优化研究 ——以廉江市S中学为例[D]. 陈小海.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研究[D]. 熊雪莉. 新疆师范大学, 2021
- [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提升研究[D]. 莫梅梅.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4]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提升研究[D]. 李秀香.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研究[D]. 张铮.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语言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D]. 张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7]香港特区政府“校本支援服务”对校本课程开发作用研究 ——以“用普通话教授中国语文科”为例[D]. 蔡一聪.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8]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研究[D]. 周思雨.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1
- [9]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 杨烨. 吉林体育学院, 2020(10)
- [10]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现状研究[D]. 战彩霞.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