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文献综述)
王泽宇[1](2021)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路径浅析》文中研究说明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信息化时代,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新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推动5G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量子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国防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黄蕾蕾[2](2019)在《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水污染、酸雨面积扩大、资源紧缺、土地荒漠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吸取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借鉴西方优秀生态思想、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继承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者生态思想基础上,针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阐述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由此产生。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是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重要理论,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战略方针。本文从“美丽中国”这一角度着手,系统分析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及其伟大实践。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展开讨论,分六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绪论,从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创新点及相关概念界定着手,对本文作出整体性论述。第二部分,结合国际国内背景,阐述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第三部分,结合习近平自身的成长背景、人生经历,分析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提出的理论实践渊源。第四部分,在整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主要内容。第五部分,结合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的概念内涵,针对美丽中国建设面临的挑战困境,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方针。第六部分,在上述研究内容基础上,探讨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的现实意义。
陈云[3](2018)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生态安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所谓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具有支撑国家生存发展的较为完整、不受威胁的生态系统,以及应对国内外重大生态安全问题的能力。习近平将生态安全纳入总体国家安全体系,并将之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标志着党和国家对现阶段总体国家安全形势的认知发生了重大转变,而且也开启了我国生态安全建设的新征程。站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高度,生态安全建设成败与否,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人民福祉,而且关系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能否建成。本文正是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研究我国的生态安全问题。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选题背景和意义,综述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提出本论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第二部分,概括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国家安全、生态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的区别,生态安全与总体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等。第三部分,探究我国生态安全的现状及对总体国家安全的影响。主要包括新时代我国生态安全建设取得的成就,我国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四部分,探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生态安全问题的解决路径。从总体国家安全观高度解决生态安全问题,要加强生态安全教育,树立生态安全理念;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生态安全战略;要构筑生态安全制度屏障,完善生态安全运行机制。总之,生态安全不只是生态自身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总体国家安全的大问题。生态安全是经济安全的基本保障,是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坚固基石,是国土安全的重要前提,是资源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应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角度来理解生态安全,从总体国家安全角度来解决生态安全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推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张哲思[4](2016)在《基于生态文明的绿色城镇化研究 ——以辽阳县“三化统筹”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改革日益纵深发展,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迅猛提高。虽然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城镇化水平还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但与我国以往的城镇化状况相比,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新型城镇化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原文中的内涵本质被解释成绿色城镇化,那么绿色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实现绿色城镇化的路径是什么,这些都是本文尝试做出探索要回答的问题。本文基于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绿色城镇化进行研究,提出绿色城镇化的实现离不开其它“四化”即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通过实证研究,将辽阳县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三化统筹”现状及问题做了调查分析,提出适合“三化统筹”的地区特点,指出我国不同地区实现绿色城镇化应该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到底是几化统筹。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绿色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由此说明本文认为的绿色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即绿色城镇化既是对新型城镇化过程的要求,又是新型城镇化的结果及目标。另一基本理论的论述是关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的含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在此理论基础下,本文基于扎实的实地调查。对辽阳县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实际情况进行调研,阐述了辽阳县“三化统筹”的现状。指出实现新型城镇化,离不开经济基础,化人的新型城镇化需要有雄厚的工业或是农业产业作为基础。目前辽阳县的农业现代化正处于上行阶段,前景良好,但还不足以支撑整个县域经济,工业化的进程又受阻缓慢,所以原本就薄弱的新型城镇化也只是处于缓慢前行的阶段。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什么样的城镇才适合“三化统筹”,辽阳县“三化统筹”又有哪些经验及教训值得其它地区吸取及借鉴。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生态文明及“三化统筹”理论为基础,以辽阳县“三化统筹”现状的实证研究为例,对基于生态文明的绿色城镇化路径进行探析。提出实现绿色城镇化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城镇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多化统筹”;创意产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将会是引领绿色城镇化的主要动力;绿色建筑和能源以及绿色能源制度都会推动绿色城镇化的发展;倡导绿色发展和消费理念推动树立绿色城镇化发展理念,通过加强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绿色转型。
张思远[5](2015)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下工业经济效率统计评价研究 ——以四川省和浙江省对比为例》文中提出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八大报告又增加了新的内涵,并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宏伟目标,但对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的状况国内虽有大量学者进行研究,却一直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指标体系和权威的研究方法。大多数研究主要停留在定性分析和简单的定量描述分析,合理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推断模型成为目前学者研究的方向。本文通过学习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整理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包括六大内涵,然后有针对性地建立一套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工业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9个投入指标和14和产出指标。本文基于2005-2012年浙江省、四川省和全国总体水平的工业经济指标数据,并尝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DEA模型相结合的统计方法评价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后的工业经济的运行效率,并加以对比分析。首先对各内涵的投入和产出指标进行内涵内主成分分析,然后再分别对投入性指标和产出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最后将初始的9个投入指标和14和产出指标提取为2个投入性主成分因子和3个产出性主成分因子。基于主成分分析提取的2个投入性因子和3个产出性因子数据,运用DEA模型进行工业经济运行效率评价,结果发现:(1)通过纵向时间趋势分析,全国水平的工业经济效率DEA有效性逐年下滑,浙江省工业经济效率2005年和2006年DEA呈现完全有效性,2007年出现明显不有效,不过自2008年以来有效性逐步加强,四川省的工业经济效率除2008年和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自2006年以来DEA有效性均达到完全有效。(2)通过横向空间对比分析,2005-2012年8年内,除2005年外,四川省的工业经济运行效率一直有效于浙江省水平,与全国整体水平的差距更是逐年扩大。浙江省的工业经济效率虽不如四川省DEA有效性那么大,但除2007年外均处于全国整体水平之上。通过对研究结果原因的分析,得出虽然部分省市(如四川省)在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后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稳步处于高位,但是我国整体工业运行水平跟不上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不断丰富的理论内涵的步伐,导致全国整体的工业经济效率水平很低。基于此,结合目前国家针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绿色低碳、两化融合等内涵提出的相关政策,本文提出我国工业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做到主动降低工业增长速度,注重环保、结构、可持续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要求,逐步提升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业经济运行孜率。
朱诗军[6](2014)在《衡南县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产业经济、产业发展、战略分析以及战略措施选择的角度研究衡南县新型工业化,对衡南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发展战略的进程及存在问题和原因以及优势和机会进行了科学分析与论证,提出了衡南县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战略的优化选择和战略突破重点。论文的主体分别从绪论、新型工业化理论与评价体系、衡南县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定、衡南县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环境分析、衡南县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这五大块展开研究论证,其中重点突出衡南县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定和该地区新型工业化战略分析和优化选择。衡南县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定一章,重点阐述了本文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构建该指标体系的方法以及衡南县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定结果。衡南县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相关内容具体包括:衡南县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指导思想;衡南县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目标;相应的战略发展原则;发展战略的突破点;并分析得出衡南县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路径优化选择。本论文广泛参考了国内外相关工业化着作和论文,在吸收这些理论、思路、方法与实践经验的精华的基础上,结合衡南县具体工业发展现状、环境分析和战略规划等总结论证而成。论文立足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思想、原则和战略目标,力求从新的视角审视衡南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相应对策,对衡南县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王新越[7](2014)在《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产业迅速崛起,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逐步深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组织等综合功能不断加强,呈现出“旅游化”的趋势。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城镇经济的繁荣,城镇景观在空间上的拓展,城镇生活方式的普及等等,都为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了物质、文化等基础,也为旅游化的形成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伴随着“十二五”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深化,目前工业化对我国城镇化的主导作用已经开始减弱,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先后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它们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旅游产业是服务业的龙头,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产业关联性,可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因此,新型城镇化可以以旅游化为引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时城镇化的全面发展又可以进一步加速旅游化的进程,二者相互促进,从而实现旅游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旅游学、产业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采用耦合函数法、聚类分析与灰色预测等定量方法,按照“内涵—机理-测度-协调关系—类型”的思路,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发展及其相互关系,以期为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首先,根据世界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与功能、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定位、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阐明旅游化的产生与形成,并在现代旅游产业概念的基础上科学界定旅游化的内涵。旅游化就是指通过旅游活动与旅游文化的普及、旅游空间与领域的不断拓展、旅游产业要素发展完善、旅游产业与第一、二产业及其他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态、组织等功能得以全面发挥的基础上,使其发展成为国家或区域支柱产业,并广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过程。因此,“旅游化”不仅是一种现象、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人们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通过分析旅游化与旅游产业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阐释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差别,在此基础上解析旅游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机理,并根据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关系的强弱将二者相互作用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型、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型、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型。然后,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对城镇化的要求,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8个方面,构建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从旅游化内涵出发,统筹考虑旅游产业规模和旅游产业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态、组织功能,构建旅游化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遴选影响城镇化系统和旅游化系统的评价因子;运用熵值法对2000-2011年城镇化和旅游化评价体系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再根据建立的旅游化、城镇化评价体系,测算我国31省市城镇化、旅游化发展水平,重点分析2000年以来各地区城镇化、旅游化差异的时空演变轨迹和结构性动因。研究表明,家用汽车的拥有量、国内旅游收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与旅游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因子。最后,根据2000-2011年我国31省市旅游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面板数据,进一步定量分析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关系。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确定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采用耦合函数法和协调发展度的方法,建立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评价模型,评价2000-2011年各地区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二者正在逐渐由不协调向协调发展方向演进,东部地区已经形成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隆起带,北京、上海和浙江是二者协调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再对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的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合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关系类型的研究,将我国31省市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的现状,划分为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型、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初步协调型、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低度协调型3个基本类型,并选择典型地区对该种类型的发展模式运行效果进行预测与检验;再针对不同类型提出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方向与主要动力,为国家和地区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李覃思[8](2013)在《新时期邓小平工业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化是任何传统农业大国向工业文明国家迈进的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完成现代化必须经历的过程。新中国从建立之初实现工业化就成为我国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尽管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在探索我国的工业化道路中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想法,但是直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在工业化的实践中始终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限制。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在总结经验和借鉴前人工业化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的工业化思想。新时期邓小平工业化思想主要包括七个方面。以乡镇企业为载体,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推进工业化运转体制的转变;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同时并举,加快工业化建设;效率优先的区域不均衡发展的工业化战略;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推进工业化建设;依靠科技和教育,促进工业化的水平升级;为工业化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等。这些思想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功效,引领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新时期邓小平的工业化思想是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同时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齐少虎[9](2013)在《基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疆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内外经验表明,工业经济在达到一定的原始积累以后,就会进入结构优化阶段,这是必然的趋势,也是量的积累的一个质变过程,只有通过发展主导产业来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激活其内在的动力,才能打破原有各方面的限制,使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强化,要求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疆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时期,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正确选择主导产业,由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形成主导产业集群,对于推动产业演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应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这一战略的提出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必须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带动和促进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当前,新疆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国家高度重视新疆发展,不仅中央政府给予政策资金支持,更有19个省市的对口支援。新疆如何利用好这些机遇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工业化战略,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就显得尤其重要。为了更好的突出主导产业选择对新疆进行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性,本文首先通过采用计量模型对新疆工业过去二十年的发展演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由结果分析了新疆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得出了新疆进行基于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产业选择的必要性;其次,本文在构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Weaver-Thomas模型和综合分析法对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产业进行了筛选,选出了符合新疆实际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产业和培育主导产业,确立了主导产业群,得出新疆在现阶段应该集中发展石油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注重培育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塑料制品业、纺织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通用设备制造业,并且尽可能的延长这些行业的产业链,形成具有一定优势的主导产业集群;最后,本文通过对前文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促进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产业发展以及主导产业群发展的可行性思路与对策建议。
冯志刚[10](2011)在《新疆新型工业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经济结构变动的过程,也是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和法制化的过程。工业化被认为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经阶段。新疆作为最西部欠发达的地区,工业化水平低是自治区的典型特征,也是该地区经济不发达的根源之一。加快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是关乎新疆未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既是工业化发展模式和途径的重大转换,也是符合新疆未来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合理分析新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对推动新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疆工业化发展现状为背景,依据工业化的发展理论,判断分析了新疆及各地州工业化发展阶段。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分析了新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水平。运用比较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建立了评价体系,分析了新疆各地州工业化的进程,并进行了综合测度,合理评价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发展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新疆目前处于新型工业化初期阶段,而乌鲁木齐处于新型工业化中级阶段,有向高级阶段过度的趋势。根据综合评价分析,得出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着环境污染的总体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科技进步能力弱,制约工业发展后劲;产品结构以初产品为主,满足最终市场需求能力弱;轻纺工业发展缓慢,部分行业呈现萎缩态势;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阻碍经济持续增长;私营企业经济力量薄弱,阻碍经济持续发展;工农双方利益协调联结机制不健全,严重影响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等七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新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区域集群建设,拓展集群效应;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保障总体思路的能够胜利实现,提出了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大信息产业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优化金融支持方向,加大信贷投入;以产业集群提升新疆工业竞争力等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本论文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相结合。研究过程中注重研究资料的准、全、深、新,注重比较研究、综合分析以及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应用性。
二、试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路径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及教训 |
二、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依据 |
三、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途径 |
结束语 |
(2)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二)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 |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关系 |
第一章 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
二、我国资源问题和环境污染的现状要求 |
三、人民对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求向往 |
四、中国己具备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和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
一、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 |
(二)西方优秀生态文明思想 |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 |
二、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的实践渊源 |
(一)知青生涯初显“美丽中国”理念 |
(二)河北正定彰显前瞻性“美丽中国”理念 |
(三)主政福建丰富扩展“美丽中国”理念 |
(四)施政浙江上海深化发展“美丽中国”理念 |
(五)调任中央期间形成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的主要内容 |
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二、满足人民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 |
三、推动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 |
四、加快生态制度体系建设 |
五、推动全球环境共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的实践路径 |
一、弘扬生态环境保护价值理念 |
二、坚持整体构建行动方针 |
三、推动绿色发展 |
四、健全美丽中国建设制度体制 |
五、积极参加国际生态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的重大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一)促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
(二)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战略指导 |
二、实践意义 |
(一)推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格局 |
(二)进一步促进我国绿色发展 |
三、世界意义 |
(一)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
(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生态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4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 |
2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生态安全 |
2.1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 |
2.1.1 安全与国家安全 |
2.1.2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 |
2.2 生态安全的概念及意义 |
2.2.1 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 |
2.2.2 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意义 |
2.3 生态安全与总体国家安全的关系 |
2.3.1 总体国家安全与生态安全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2.3.2 生态安全日益上升成为制约总体国家安全实现的关键部分 |
3 我国生态安全的现状 |
3.1 我国生态安全建设取得的成绩 |
3.1.1 生态安全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
3.1.2 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3.1.3 生态安全制度体系逐渐完善 |
3.2 我国生态安全所存在的问题及对总体国家安全的不利影响 |
3.2.1 生态系统持续退化 |
3.2.2 居民生存环境持续恶化 |
3.2.3 能源资源约束趋紧 |
3.3 我国生态安全问题的成因 |
3.3.1 传统发展理念和畸形政绩观的影响 |
3.3.2 生态安全意识淡薄 |
3.3.3 生态安全制度机制不够完善 |
4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生态安全问题的解决路径 |
4.1 加强生态安全教育,树立生态安全理念 |
4.1.1 普及生态安全教育,树立新型生态安全理念 |
4.1.2 倡导绿色消费理念,自觉践行绿色行为 |
4.2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生态安全战略 |
4.2.1 优化产业结构,保护生态资源 |
4.2.2 推动科技创新,探索工业化新路径 |
4.2.3 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优化生态资源消费结构 |
4.3 构筑生态安全制度屏障,完善生态安全运行机制 |
4.3.1 健全生态安全管理制度 |
4.3.2 完善生态安全法治体系 |
4.3.3 建立生态安全预警机制 |
4.3.4 构建生态安全补偿机制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生态文明的绿色城镇化研究 ——以辽阳县“三化统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 |
2.1 生态文明 |
2.1.1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
2.1.2 生态文明的特征 |
2.1.3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的概述 |
2.2 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城镇化 |
2.2.1 新型城镇化的定义 |
2.2.2 新型城镇化的“新”特征 |
2.2.3 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城镇化的关系 |
2.3 基于生态文明的绿色城镇化 |
2.3.1 生态文明与绿色城镇化的关系 |
2.3.2 基于生态文明的绿色城镇化基本特征 |
第三章 “三化统筹”引领下的新型城镇化 |
3.1 “三化”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
3.1.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
3.1.3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
3.2 “三化统筹”的内涵及现状 |
3.2.1“三化统筹”的内涵 |
3.2.2“三化统筹”的现状 |
3.3 “三化”的统筹关系 |
3.3.1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 |
3.3.2 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工业化 |
3.3.3 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 |
第四章 辽阳县“三化统筹”现状调查研究及分析 |
4.1 辽阳县“三化统筹”现状调研 |
4.1.1 发展阻力强大的新型城镇化 |
4.1.2 面临挑战的新型工业化 |
4.1.3 潜力巨大的农业现代化 |
4.2 辽阳县“三化统筹”现状及问题分析 |
4.2.1 辽阳县“三化统筹”现状 |
4.2.2 辽阳县“三化统筹”存在的问题分析 |
4.3 辽阳县“三化统筹”对于实现绿色城镇化的借鉴意义 |
4.3.1“三化统筹”适合的城镇分析 |
4.3.2 辽阳县“三化统筹”的经验及教训 |
4.3.3 实现“三化统筹”的具体方法 |
第五章 基于生态文明的绿色城镇化路径探析 |
5.1 科技创新引领下的“三化统筹”促绿色城镇化发展 |
5.1.1 科学技术不是传统城镇化问题的原罪 |
5.1.2 科技创新是绿色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
5.1.3 科技创新促“三化统筹” |
5.2 创意产业引领绿色城镇化 |
5.2.1 创意产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
5.2.2 创意产业作为绿色产业符合绿色城镇化发展内涵 |
5.3 绿色建筑,绿色能源及能源制度推动绿色城镇化 |
5.3.1 绿色建筑为绿色城镇化实现提供帮助 |
5.3.2 绿色能源及绿色能源制度为绿色城镇化提供强大帮助 |
5.4 倡导绿色发展和消费理念,加强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 |
5.4.1 倡导绿色发展和消费理念推动树立绿色城镇化发展理念 |
5.4.2 加强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绿色转型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下工业经济效率统计评价研究 ——以四川省和浙江省对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
3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及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的相关理论 |
3.1 工业化的相关理论 |
3.1.1 工业化内涵 |
3.1.2 工业化理论进程 |
3.2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相关理论 |
3.2.1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
3.2.2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
3.3 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相关理论 |
3.3.1 广义的工业经济运行效率 |
3.3.2 狭义工业经济运行效率 |
4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现状及效率的定性规范分析 |
4.1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1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现状 |
4.1.2 中国工业经济存在的问题 |
4.2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工业运行效率的影响要素 |
5 方法模型设定及指标体系的建立 |
5.1 方法模型设定 |
5.1.1 主成分分析法 |
5.1.2 数据包络分析法 |
5.2 指标体系构建 |
5.2.1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5.2.2 指标体系设计的作用和意义 |
5.2.3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2.4 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5.2.5 对指标涵义的解释 |
6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效率评价的实证分析 |
6.1 浙江省工业经济现状 |
6.1.1 工业经济背景 |
6.1.2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6.2 四川省工业经济现状 |
6.2.1 工业经济背景 |
6.2.2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6.3 浙江省和四川省工业经济效率的实证分析 |
6.3.1 数据获取的来源 |
6.3.2 数据获取需要注意的问题 |
6.3.3 数据处理 |
6.3.4 分析数据处理结果 |
6.3.5 结论检验 |
7 结论分析及建议 |
7.1 评价结论原因分析 |
7.2 应对政策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衡南县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西方关于工业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2 国内关于新型工业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文章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新型工业化理论与评价体系 |
2.1 新型工业化理论 |
2.1.1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
2.1.2 与传统工业化的区别 |
2.2 新型工业化发展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
2.2.1 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 |
2.2.2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
2.2.3 工业化与就业的关系 |
2.2.4 大型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关系 |
2.2.5 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相互关系 |
2.2.6 从外自我培育与引进的关系 |
2.3 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章 衡南县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定 |
3.1 评价体系设置原则 |
3.2 构建评价方法 |
3.2.1 指标体系构建 |
3.2.2 指标阐述 |
3.2.3 权数比重、标准值 |
3.2.4 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定 |
3.3 衡南县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定结果 |
第四章 衡南县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
4.1 衡南县新型工业化战略意义 |
4.1.1 新型工业化是衡南工业化进程的需要 |
4.1.2 新型工业化是衡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
4.1.3 新型工业化是衡南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
4.1.4 新型工业化是衡南经济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4.2 衡南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swot分析 |
4.2.1 衡南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优势 |
4.2.2 衡南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劣势 |
4.2.3 衡南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机会 |
4.2.4 衡南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威胁 |
第五章 衡南县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 |
5.1 衡南县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
5.2 衡南县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目标 |
5.2.1 总体目标 |
5.2.2 具体目标 |
5.3 衡南县新型工业化战略发展原则 |
5.3.1 产业集群发展原则 |
5.3.2 资源集约利用原则 |
5.3.3 利用比较优势原则 |
5.3.4 坚持梯度发展原则 |
5.3.5 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 |
5.4 衡南县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突破点 |
5.4.1 优化产业结构和环保性经营 |
5.4.2 加快项目建设 |
5.4.3 破解发展瓶颈 |
5.4.4 完善和优化政府职能,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
5.4.5 加强人才培养,突出自主创新 |
5.4.6 乘势而上,抓住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历史机遇 |
5.5 衡南县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路径优化选择 |
5.5.1 传统工业产业并收型 |
5.5.2 新产业引进型 |
5.5.3 大企业大项目引进型 |
5.5.4 园区发展推进型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综合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所用研究方法 |
1.3.3 研究逻辑框架 |
1.3.4 主要创新点 |
2 旅游化与城镇化基础理论 |
2.1 旅游化的内涵解析 |
2.1.1 旅游化的内涵 |
2.1.2 旅游化与城镇化 |
2.1.3 旅游化与工业化 |
2.1.4 旅游化与信息化 |
2.1.5 旅游化与农业现代化 |
2.2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
2.2.1 城市化与城镇化 |
2.2.2 我国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
2.3 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理论依据 |
2.3.1 城镇化动力机制理论 |
2.3.2 消费结构演变理论 |
2.3.3 精神与心理需求理论 |
2.3.4 协调发展理论 |
3 旅游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机理 |
3.1 影响旅游化与城镇化形成发展的共同因素 |
3.1.1 国家政策 |
3.1.2 区位条件 |
3.1.3 经济基础 |
3.1.4 社会基础 |
3.1.5 历史基础 |
3.1.6 文化基础 |
3.1.7 全球化与区域化 |
3.2 旅游化对城镇化的作用 |
3.2.1 旅游产业规模与城镇化 |
3.2.2 旅游产业的经济功能与城镇化 |
3.2.3 旅游产业的社会功能与城镇化 |
3.2.4 旅游产业的文化功能与城镇化 |
3.2.5 旅游产业的教育功能与城镇化 |
3.2.6 旅游产业的生态功能与城镇化 |
3.2.7 旅游产业的组织功能与城镇化 |
3.3 城镇化对旅游化的作用 |
3.3.1 人口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2 经济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3 社会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4 空间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5 生态环境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6 生活方式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7 城乡一体化与旅游化 |
3.3.8 城镇创新研发能力与旅游化 |
3.4 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类型 |
3.4.1 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型 |
3.4.2 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型 |
3.4.3 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型 |
4 城镇化的界定与测度 |
4.1 城镇化评价指标及方法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指标权重及各省市综合得分的确定 |
4.2 城镇化发展水平关联度分析 |
4.2.1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 |
4.2.2 城镇化发展水平与评价指标 |
4.2.3 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各子系统 |
4.3 城镇化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 |
4.3.1 全国城镇化构成要素 |
4.3.2 31 省市城镇化构成要素 |
4.4 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 |
4.4.1 全国城镇化发展水平 |
4.4.2 31 省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 |
4.4.3 31 省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 |
5.旅游化的界定与测度 |
5.1 旅游化评价指标与方法 |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指标权重及各省市综合得分的确定 |
5.2 旅游化发展水平关联度分析 |
5.2.1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评价指标 |
5.2.3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各子系统 |
5.2.4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其他指标 |
5.3 旅游化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 |
5.3.1 全国旅游化构成要素 |
5.3.2 31 省市旅游化构成要素 |
5.4 旅游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 |
5.4.1 全国旅游化发展水平 |
5.4.2 31 省市旅游化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 |
5.4.3 31 省市旅游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 |
6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动力机制与协调发展关系 |
6.1 旅游化与城镇化的关联度分析 |
6.1.1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城镇化发展水平 |
6.1.2 旅游化各子系统与城镇化各子系统 |
6.2 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与定量模型 |
6.2.1 面板数据检验 |
6.2.2 格兰杰因果检验 |
6.2.3 模型选择 |
6.2.4 结果分析 |
6.3 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模型的构建 |
6.3.1 耦合度模型 |
6.3.2 协调发展模型与等级划分 |
6.4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协调发展度的时空变化 |
6.4.1 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 |
6.4.2 协调发展度的时间变化 |
6.4.3 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变化 |
7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类型与发展方向 |
7.1 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型 |
7.1.1 发展方向与理念 |
7.1.2 运行条件 |
7.1.3 运行效果预测与检验 |
7.2 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初步协调型 |
7.2.1 以旅游化为主动力模式 |
7.2.2 以城镇化为主动力模式 |
7.4 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低度协调型 |
7.4.1 发展方向与理念 |
7.4.2 运行条件 |
7.4.3 模式细分 |
8 结语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不足之处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新时期邓小平工业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期邓小平工业化思想的理论来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化理论是邓小平工业化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1 对工业化产生根源的分析 |
2.1.2 对工业化的积极评价 |
2.1.3 对工业化的深刻反思 |
2.1.4 关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设想 |
2.2 列宁、斯大林的工业化思想是邓小平工业化思想的重要来源 |
2.2.1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思想 |
2.2.2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 |
2.3 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是邓小平工业化思想的直接来源 |
2.3.1 照搬苏联工业化模式 |
2.3.2 探索“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经验与教训 |
第三章 新时期邓小平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点 |
3.1 新时期邓小平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1 以乡镇企业为载体,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
3.1.2 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推进工业化运转体制的转变 |
3.1.3 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同时并举,加快工业化建设 |
3.1.4 提出效率优先的区域不均衡发展的工业化战略 |
3.1.5 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推进工业化的建设 |
3.1.6 依靠科技和教育,促进工业化水平升级 |
3.1.7 为工业化发展制定切实可行“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
3.2 邓小平工业化思想的基本特点 |
3.2.1 紧扣全新的时代主题:从“革命”到“发展” |
3.2.2 立足现实的基本国情:从“超英赶美”、“一大二公”到“初级阶段” |
3.2.3 坚持全面的思想解放:从“模仿”到“创新” |
3.2.4 注重发展的根本目的:从“强国”到“富民” |
第四章 新时期邓小平工业化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实践成效 |
4.1 新时期邓小平工业化思想的历史地位 |
4.1.1 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
4.1.2 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4.1.3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理论来源 |
4.2 新时期邓小平工业化思想的实践成效 |
4.2.1 工业产品产量和产值快速增长,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大幅提高 |
4.2.2 多元化的工业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工业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 |
4.2.3 外向型经济初具规模,使中国的工业发展融入到世界市场大潮流中 |
4.2.4 工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城镇化比例大幅提高 |
4.2.5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成为我国推动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
4.2.6 社会产品日益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
第五章 邓小平工业化思想的新发展 |
5.1 新世纪我国在工业化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 |
5.1.1 工业化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难以为继之间的矛盾 |
5.1.2 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与高附加值产品短缺的矛盾 |
5.2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
5.2.1 正确看待新世纪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问题 |
5.2.2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
5.3 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几点思考 |
5.3.1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5.3.2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靠制度创新 |
5.3.3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注重实行“走出去”战略 |
5.3.4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同时并举 |
5.3.5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
5.3.6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问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基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疆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 国内外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及研究综述 |
二、 新型工业化及主导产业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 研究目标和内容 |
二、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三、 特色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新疆工业演化分析 |
第一节 研究模型构建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模型构建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一、 数据来源 |
二、 数据测算结果 |
三、 结果分析 |
第三节 主要结论与启示 |
一、 新疆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二、 基于新型工业化的新疆主导产业选择的必要性 |
第三章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构建 |
第一节 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 |
一、 关联性标准 |
二、 发展潜力标准 |
三、 比较优势标准 |
四、 新型工业化标准 |
第二节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 指标的选择 |
二、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四章 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主导产业评价模型的选择 |
一、 指标权重的确定 |
二、 评价模型 |
第二节 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产业选择 |
一、 相关数据的处理 |
二、 主导产业选择及主导产业群的确立 |
三、 主要结论与启示 |
第五章 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 |
一、 微观层面发展思路 |
二、 宏观层面发展思路 |
第二节 主导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 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主导产业 |
二、 加大传统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力度 |
三、 提高培育主导产业的资本集中度 |
四、 拓展主导产业关联效应及扩大主导产业集群 |
五、 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
六、 加快基础性设施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10)新疆新型工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及特征 |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
二、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循环经济理论 |
三、经济增长理论 |
第二章 新疆工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新疆工业化发展历程 |
一、改革开放之前的工业化(1949-1978年) |
二、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1979-2002年) |
三、新型工业化发展时期(2003-至今) |
第二节 新疆工业化发展现状 |
一、工业经济规模逐渐扩大,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
二、科技创新力度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四、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快速提高 |
五、企业结构调整取得显着进展 |
第三节 新疆工业化的特点分析 |
一、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但演变速度慢 |
二、加工业中资源型产业比重高,制造业发展滞后 |
三、工业发展以外源型为主导,内部矛盾突出 |
第三章 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评价 |
第一节 新疆工业化发展阶段评价 |
一、基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判断 |
二、基于产业结构判断 |
三、基于就业结构判断 |
四、基于城市化水平判断 |
五、基于工业内部结构判断 |
六、新疆各地州工业化水平 |
第二节 新疆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 |
一、新型工业化指标描述 |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 |
三、数据收集与整理 |
四、新疆新型工业化指标权重的确定 |
五、评价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新疆新型工业化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新疆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优势 |
一、国内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发展 |
二、中央对新疆民族地区的大力支持 |
三、资源优势 |
四、地理和区位优势突出 |
五、市场优势 |
六、科技交流优势明显 |
第二节 新疆新型工业化的制约因素 |
一、政治社会不稳定 |
二、人口因素的制约 |
三、生态环境脆弱 |
第三节 新疆新型工业化面临的问题 |
一、环境污染的总体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
二、科技进步能力弱,制约工业发展后劲 |
三、产品结构以初产品为主,满足最终市场需求能力弱 |
四、轻纺工业发展缓慢,部分行业呈现萎缩态势 |
五、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阻碍经济持续增长 |
六、私营经济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多元投资结构 |
第五章 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加快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必要性 |
一、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要求 |
二、解决新疆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要求 |
第二节 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
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二、加快区域集群建设,拓展集群效应 |
三、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第三节 新疆新型工业化的保障措施 |
一、推广应用低碳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
二、加大信息产业建设,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
三、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
四、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五、优化金融支持方向,加大工业信贷投入 |
六、以产业集群提升新疆工业竞争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试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路径浅析[J]. 王泽宇. 经济师, 2021(05)
- [2]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研究[D]. 黄蕾蕾.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3]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生态安全问题研究[D]. 陈云.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1)
- [4]基于生态文明的绿色城镇化研究 ——以辽阳县“三化统筹”为例[D]. 张哲思. 沈阳建筑大学, 2016(01)
- [5]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下工业经济效率统计评价研究 ——以四川省和浙江省对比为例[D]. 张思远. 北京交通大学, 2015(06)
- [6]衡南县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 朱诗军. 南华大学, 2014(04)
- [7]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D]. 王新越. 中国海洋大学, 2014(12)
- [8]新时期邓小平工业化思想研究[D]. 李覃思. 西北大学, 2013(S1)
- [9]基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疆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 齐少虎. 新疆财经大学, 2013(07)
- [10]新疆新型工业化研究[D]. 冯志刚.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标签:新型工业化论文; 生态安全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论文; 新型城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