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贿选——基层民主建设中的毒瘤(论文文献综述)
姚洁[1](2020)在《新时代我国乡规民约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乡土社会为主的国家,绝大多数人口依托家族生活在广大的农村。乡规民约和国家的法律相辅相成,规范着村民言行,维护着乡村的秩序与安宁。从周代开始,乡规民约不断发展,延绵几千年,形成了我国乡村治理的特色,也积累了丰富多彩的乡规民约文化,如《周礼》、《吕氏乡约》、《南赣乡约》、《复乡职议》等乡规民约,对中华民族的存续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非常重视乡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在政治道德、环境保护、家庭美德、邻里关系、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社会治安、公益事业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乡规民约,既继承了传统美德,又反映了现代价值,发挥了涵养新风正气、引导民风民俗、化解矛盾纠纷、调适人际关系、规正村民言行、维护社会秩序、培育乡村精神的积极功能。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家族控制力下降,阶层分化固化明显,社会治安也不理想,人际关系出现变异,“三种势力”向基层渗透,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要求我们在乡村治理中加强乡规民约建设。在新时代完善和发展乡规民约,就要动员村民广泛参与,回归乡村自治本位,在乡规民约中增加符合现代价值和时代要求的新内容,利用乡规民约,宣传党的惠民政策,针对城中村、边境村、涉外村、问题村的具体情况,突出乡约特色,达到精准治理的目的。同时,要创新践行乡约的形式,把重点放在乡约的落实上,使每个人都成为乡规民约的制定者、维护者和践行者,以实现乡村善治的目标。
杜俊奇[2](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王荣[3](2020)在《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 ——以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村民自治起源于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是现代中国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乡村一直在国家控制体系中居于不可替代的地位,所谓天下未稳农村先稳,天下未乱农村先乱。怎么处理好国家与乡村的关系,是古今中外所有国家都要审慎应对的问题。当前,对村民自治而言,由于现实环境、历史条件的变化,这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当初的设计者们未能预料的新情况、新现象和新问题。对此,学界多从共时性的角度,对这项制度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然而,村民自治从历史传统、孕育产生、发展嬗变到效能提升,自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演进规律,这个逻辑与规律,又始终离不开国家的影响。因此,只有将历时性与共时性、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既立足村庄,又跳出村庄看自治,才能形成较为深刻、完整的认识。从现代国家建构理论来看,村民自治经历了一个由传统中国的“化国家为天下”转为近代以来的“化天下为国家”,继而在现代国家建构的框架下,随着“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建设进程而孕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民主—国家”建设步伐加快,村民自治从最初的地方性探索开始,逐步具备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民主的制度要素,并形成了统一模式向全国推广。但是,具备了民主的制度要素,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相应的民主效能。相反,当前村民自治面临着效能不足的普遍困境,民主的实践机制不能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因此,必须对民主的制度要素与民主的实践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在自治单元、自治载体和自治形式等方面探索新模式、新方法和新路径,找出让制度要素真正落地生根、有效贯彻实施的方法和机制。
丁亮[4](2019)在《村委会选举中贿选案件的调查困境与突破》文中研究说明自我国实行村委会选举制度以来,广大农村村民的民主参政意识不断进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脚步,对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村委会选举作为我国基层民主实践的重要载体之一,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其中,贿选就是一个比较引人注目且亟待解决治理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深入,选举竞争性的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的贿选现象也不断增多并呈现出扩散趋势。贿选对村民自治的发展贻害无穷,已经成为阻碍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健康发展的毒瘤,它不仅仅是侵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肌体,而且危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了基层民主政治的长远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对贿选现象的调查与惩治。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下,对村委会选举中贿选行为的调查与惩治也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但遗憾的是,由于我国现行《村委会组织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在规范选举秩序上存在的不足,加上贿选案件本身的复杂性,致使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案件调查处理存在诸多的问题。村委会选举中贿选案件调查处理的无力,也导致了贿选行为的猖獗,严重破坏了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正常秩序,给村民自治的正常开展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为了有效打击村委会选举中贿选行为的乱象,必须加强对贿选行为的调查处理,以维护村委会选举中公平公正的选举秩序。本文在对村委会选举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广泛收集有关贿选案件的资料,根据当前村委会选举中贿选案件调查处理的现状,找出了贿选案件调查主要存在的四大困境:调查主体权责不明;发现难,调查取证难;贿选行为认定难以及对贿选行为人的处理难,并且分析了贿选案件调查存在困境的原因。根据村委会选举中贿选案件调查所面临的困境,给出从明确调查主体,健全查处主体的责任追究制度;改变调查取证的方式,提高收集证据的能力;加强选举立法,明确贿选行为的认定标准;完善对贿选行为的惩戒措施等方面的建议,从而为贿选案件的调查扫清障碍。
潘锋[5](2019)在《转型时期我国村霸现象探究 ——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文中指出为解决好关系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国家大力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战略在具体实施中却出现了村霸这一不和谐因素。村霸现象已引起国家与社会的高度关注,已严重影响到乡风文明和国家治理。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强调,加大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的整治,决不允许其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侵蚀基层政权。因此,基于政治学视角下分析转型时期我国的村霸现象,既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表现,也是回应社会大众需求的体现。本文试图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为视角,对我国转型时期以来出现的村霸现象进行分析,探究致使村霸现象出现的原因及消解路径。文章对村霸及转型时期两大概念进行阐释并对转型时期我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进行梳理,找到该理论分析村霸现象的适切性。转型时期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出现了新的特征,国家控制机制的转变与国家能力的减弱,社会力量的崛起与利益意识的觉醒,加之两者关系由高度同质向逐渐互动融合的发展,使得村霸发展呈现出由“乡村混混”向“边缘人”再到“共同利益人”最后到在“政治人”的演变逻辑。在掌握村霸演变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村霸现象的成因。文章借助真实案例分析法展现村霸乱政、抗法、霸财、行凶等四大表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村霸的产生是由于这一时期国家与社会所呈现的不同社会关系所导致。国家行为主体失范及制度结构缺失导致的国家自主能力下降;宗族势力根深蒂固及农民群体法律意识的淡薄等致使的社会自主能力的弱化;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失衡导致的村民自治异化、基层治理灰色化等导致了村霸现象的出现。为了能够进一步消解村霸现象,文章基于其形成原因,从提升国家自主能力、约束国家权力的行为主体、促进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等三方面对消解村霸现象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郭金银[6](2018)在《辽宁人大代表贿选原因及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选举,不仅仅是选择公职的担任者,还承担着公民政治参与和政治延续的作用。第一部《选举法》制定后颁布的时间是1953年。该《选举法》从颁布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建设从未中断。到目前为止,围绕着人大代表选举为中心的法律体系建设已经基本完成。现今,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基本上能够做到有法可依。然而近年来,先后发生在湖南衡阳、四川南充和辽宁等地的不同层级的人大代表贿选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尤其是发生在辽宁的贿选,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第一起发生在省级层面、严重违反党纪国法、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重违反组织纪律和换届纪律、严重破坏人大选举制度的重大案件”(1)。其影响范围之大,波及人数之多让全社会震惊。本文通过梳理事件发生以来学界的研究现状,尝试着在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建设和地方制度环境以及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行动者角度对于辽宁贿选做出探讨,在此基础上做出对辽宁人大代表贿选的治理做出思考。目前为止,我国各个层级人大的代表选举的制度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法律体系:这一点既可以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建设过程和现在中央层面的法律制定,以及辽宁地方层面围绕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程序上的细化给出事实证明。但是辽宁贿选的发生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于制度建设是否在细节程序上是否做到了完备的反思。同时代表选举制度的运行环境不是真空,代表选举制度的实际运行效果受到行动者以及社会各方面环境的影响。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贿选是我国全面建设民主法治社会道路上的毒瘤,也是对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建设的重要教训,理应得到认真反思和研究。
郑文天[7](2018)在《海林市H镇村委会选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黑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自1999年实施生效以来,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不断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了健康有序发展。海林市H镇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在总结过去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修订适合本镇自身选举情况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并在实际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过程中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由于选举办法自身的局限性和农民自身因素的影响,村委会选举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以海林市H镇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村委会选举的基本情况,通过实地调研与分析指出了选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深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海林市H镇村委会选举的改善措施。通过现场观察、实地调查走访,问卷调查分析等方法得出,海林市H镇村委会选中的问题主要是:村民参选热情度低;选举程序执行不规范;上级乡镇政府的不当干预;贿选行为难以遏制。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民民主意识缺乏;农民利益意识较强;选举过程中的监督失效;村干部对选举的组织、宣传工作不到位;压力型的行政体制导致了乡镇政府的不当干预;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存在长期的利益关系;对贿选的界定不明确;村务公开制度不规范等等。本文结合海林市H镇实际,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村委会选举工作的对策和措施。在村民参选热情度低方面,通过完善完善选举法规、建立参选激励制度来提高村民参选热情;在选举程序执行不规范方面,通过完善内部监督及提高村委会选举工作质量来规范选举程序的执行;在上级乡镇政府的不当干预方面,通过调整乡镇政府考评体制及界定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职责权限来避免上级乡镇政府的不当干预;在贿选方面,通过健全村委会选举法律法规及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对于贿选问题加以遏制。
张燮[8](2017)在《新改革时代我国政治信任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政治信任是一个十分复杂、争议不断而又常探常新的论题。作为稀缺资源的政治信任,它的状况如何,关乎民心向背和政治社会的稳定,关乎执政党的执政安全。在当代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情复杂,面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繁重,尤其在新改革时代,如何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提高政府绩效,持续获得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任、政治支持,灵活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扩大政治合法性,是党和政府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论文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视角出发,结合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行政学、地方政府管理学、法学、文化学的理论因子,以信任理论为依据,以新改革时代为背景,对信任、政治信任的概念谱系进行多学科解读,对政治信任类型、基本功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学术聚焦和概括。本文认为新改革时代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就是我们改革红利共享的时代。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任务是扫清影响政治信任的思想观念,破除削弱政治认同的制度樊篱,建立官民互动的信用体系。新改革时代建设政治信任,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任思想精髓,批判吸收西方政治信任思想的合理成分,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政治信任思想中的有益因素。新改革时代建设政治信任面临诸多挑战,其现实依据是政治信任程度趋于下降,政治信任资源有所流失,政治信任危机若隐若现。新改革时代建设政治信任必须坚持人民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政治信任建设的内容是人民群众对理想信念的信服,对政治制度的认同,对党和政府的拥护,对党政官员的信心,对政策的持续满意。目标是夯实政治信任的基础,增益政治信任总量,提高政治信任预期。新改革时代建设政治信任的基本路径是,加强政治信任的制度建设,增强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筑牢政治信任的法治根基,建设政治信任文化。
王磊[9](2017)在《村民委员会贿选现象及治理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村民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维系着国家政权的稳定。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是村级自治组织能否发挥好基石作用的关键。贿选这颗伴随选举产生的“毒瘤”,近年来日益滋生蔓延,严重影响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成为当前困扰农村发展和治理的严重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我国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和社会稳定有着深远的意义。本研究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结合公共选择理论和公共政策利益平衡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重点研究了当前村民委员会选举面临现状、村民委员会“贿选”现象的表现及特点、村民委员会“贿选”的危害等问题,指出了“贿选”的普遍化、多样化、高额化、隐蔽化、组织化特点,“贿选”危害主要表现在:破坏了民主自治的本意,玷污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以及败坏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在此基础上,以山东省为例,对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发生贿选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六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社会文化看,缺少健康的权力观,官本位思想深入骨髓;二是从法律制度看,对“贿选”定义不明确,处罚过轻;三是从选举程序看,存在漏洞较多,为贿选滋生土壤;四是从追责机制看,贿选行为举报难,贿选情节取证难;五是从经济层面看,村务管理不透明,贿选成本能轻易收回;六是从选民角度看,缺少参与民主选举的思想基础和良好外部环境。最后,针对解决贿选问题提出了六点建议:一是加强价值观教育,倡树健康的权力观念,二是村委会贿选入刑,完善村委会选举法律制度,三是建立完善选举流程,规范村委会选举程序,四是严格法律执行,建立健全贿选追责制度,五是推进村务公开,打造健康透明的村级经济体,六是加强普法教育,提高选民民主意识。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推进我国基层民主建设、解决村委会贿选问题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需要国家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的通力合作,需要社会法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觉醒,需要村委会选举制度的不断优化改进,更需要中国广大农村乃至全中国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
周珊珊[10](2016)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贿选现象研究 ——以皖西南X村为例》文中指出一九七八年凤阳县小岗村的十八位村民立下“生死状”,推行大包干,创立独具中国特色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此拉开了我国农村地区改革开放的帷幕,使得农村经济得到显着发展,农民生活有所改善。在稳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农民便开始寻找一种新的农村管理模式以维护自身利益,由此,村民自治应运而生,主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自治所提倡的“四大民主”核心内容之首的村民委员会选举,是一项涉及占全国70%人口的9亿农民的民主实践,也是发展民主政治的第一要义。因此,这不只是关乎农民个人的政治参与问题,同时也关联着国家的基层民主政治问题,体现出国家开展政治建设的总体路线及明确方向,并对当前以及未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的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体现,实行村委会选举制度是我国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环节。作为当前中国最广泛、最基层、最直接的民主政治活动—村委会选举,深刻地改变了农村治理结构,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发展,较好地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特别是1998年村委会组织法实施后,中国大力推进村委会选举工作,农村的民主选举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村委会选举逐步有序推进。在全国各地,一批德才兼备、能力较强、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通过选举进入村委会班子。民主选举对村庄政治产生了基础性的影响,村民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性的制度架构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然而,伴随着我国民主政治进程地不断加深和村级选举的不断深入,贿选作为民主选举的副产品也相伴而生,农村换届选举中存在的贿选问题是当前村民自治制度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这一现象也引起了民众、学者乃至国家的广泛关注。由于立法地不完善和执法不力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贿选的社会危害越来越深,贿选已经作为一种弊端在阻碍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它不但破坏了农村的基层民主制度,而且还进一步导致了我国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有鉴于此,需要对贿选问题提出可行性高的解决方案。本文以X村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为实证基础,通过访问调查收集相关资料,详细阐述选举过程中贿选现象的巨大危害性,并从贿选人、受贿选民以及法律法规三个角度分析贿选现象的成因,最后依据X村现阶段的村情提出治理贿选的路径。
二、贿选——基层民主建设中的毒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贿选——基层民主建设中的毒瘤(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我国乡规民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分析法 |
(三)调查研究法 |
(四)跨学科研究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乡规民约文化概述 |
一、乡规民约的概念和内涵 |
(一)乡规民约的概念 |
(二)乡规民约的内涵 |
二、乡土社会是乡约生成的人文环境 |
(一)人口众多 |
(二)依附土地 |
(三)农耕为主 |
(四)家族本位 |
(五)家国一体 |
(六)伦理至上 |
三、乡约是治理乡村的传统手段 |
(一)西周《周礼》习俗约定 |
(二)北宋吕大钧《吕氏乡约》 |
(三)南宋朱熹《增损吕氏乡约》 |
(四)明代王阳明《南赣乡约》 |
(五)清朝冯桂芬《复乡职议》 |
(六)民国《长治县村民会议办法》 |
四、乡规民约的历史作用 |
(一)以德化民,规范乡村秩序 |
(二)化解乡民矛盾,维护地方治安 |
(三)管理公共事务,达成乡村“善治” |
(四)息讼罢诉,强化法律效力 |
第二章 当前我国乡规民约的主要内容及功能 |
一、当前我国乡规民约的主要内容 |
(一)政治道德 |
(二)环境保护 |
(三)家庭美德 |
(四)邻里关系 |
(五)移风易俗 |
(六)乡风文明 |
(七)社会治安 |
(八)公益事业 |
二、我国乡规民约内容的特色 |
(一)继承传统美德 |
(二)弘扬红色文化 |
(三)充分发扬民主 |
(四)反映现代价值 |
(五)柔性刚性并重 |
三、乡规民约的主要功能 |
(一)涵养新风正气 |
(二)引导民风民俗 |
(三)化解矛盾纠纷 |
(四)调适人际关系 |
(五)规正村民言行 |
(六)维护社会秩序 |
(七)培育乡村精神 |
第三章 我国乡村治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
一、社会结构方面 |
(一)“空心化”不断发展 |
(二)家族的控制力下降 |
(三)家庭收入差距拉大 |
(四)阶层分化固化明显 |
(五)相对贫困问题存在 |
(六)村民流动化原子化 |
二、社会治安方面 |
(一)偷盗现象时有发生 |
(二)社会矛盾纠纷突显 |
(三)“黄赌毒”现象存在 |
(四)家庭暴力增多 |
(五)恶性案件偶有发生 |
三、人际关系方面 |
(一)代际矛盾增多 |
(二)“孝道”趋于淡化 |
(三)离婚比例上升 |
(四)诚信行为缺失 |
(五)婚配行为变异 |
(六)“份子钱”攀比 |
四、乡规民约方面 |
(一)政府主导,乡镇越位 |
(二)千篇一律,缺乏特色 |
(三)长篇大论,生涩难懂 |
(四)更新缓慢,内容陈旧 |
(五)要求过高,脱离实际 |
(六)形式单一,传播不力 |
(七)规不合法,以约代法 |
(八)落实乏力,形同空文 |
五、农村管理方面 |
(一)村霸现象不时出现 |
(二)“三种势力”渗入基层 |
(三)邪教向农村滋生蔓延 |
(四)越级上访事件存在 |
(五)红白喜事大操大办 |
(六)村官贪腐问题存在 |
(七)贿选事件时有发生 |
第四章 新时代完善和发展乡规民约的几点思考 |
一、村民广泛参与,回归自治本位 |
(一)发挥乡镇基层政府的引导作用 |
(二)突出乡规民约的民主性和自治性 |
(三)“新乡贤”是重要的乡约践行者 |
(四)动员流动人员和外来人员参与 |
二、应对新的情况,增添新的内容 |
(一)提倡适度消费,反对奢侈浪费 |
(二)落实义务教育,减少辍学现象 |
(三)加强民族团结,抵制分裂势力 |
(四)大力宣传科学,消除邪教影响 |
(五)融入核心价值,建设和谐乡村 |
(六)救助弱势群体,关爱留守人员 |
(七)吸纳现代法理,重构乡规民约 |
三、利用乡约载体,传播惠民政策 |
(一)宣传“两免一补” |
(二)推进农村医保 |
(三)发展新型农保 |
(四)实施“精准扶贫” |
(五)建设“美丽乡村” |
四、突出乡约特色,精准治理乡村 |
(一)城中村 |
(二)问题村 |
(三)涉外村 |
(四)专业村 |
(五)民族村 |
(六)边境村 |
五、创新各种形式,注重落实乡约 |
(一)乡约内容要力求亲民易懂 |
(二)加强乡规民约的宣传教育 |
(三)办好乡规民约民主议事会 |
(四)评选“文明村”“文明户”“乡贤能人” |
(五)制定切实可行的违约惩罚办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内容与框架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
(二)“党外”的概念 |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
(四)选好选准主委。 |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
(一)政治优势 |
(二)智力资源优势 |
(三)利益表达优势 |
(四)社会活动优势 |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
(一)建国初期 |
(二)改革开放初期 |
(三)新时期 |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
一、内部监督内容 |
二、内部监督实践 |
三、内部监督成效 |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
一、制度基础 |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
二、法理依据 |
(一)根本法依据 |
(二)专门法依据 |
(三)行业法依据 |
(四)有关法规依据 |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
(一)宗教界 |
(二)工商联 |
(三)村委会 |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
(一)内外监督不力 |
(二)外部环境影响 |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
(一)统领推进作用 |
(二)警示威慑作用 |
(三)法治保障作用 |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问题导向 |
三、坚持立体监督 |
四、坚持务实管用 |
五、坚持理论创新 |
六、坚持用权公开 |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
三、谈心谈话机制 |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
五、廉政诫勉机制 |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
后记 |
(3)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 ——以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意识与研究缘起 |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与文献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基本思路 |
1.3.3 文献基础 |
1.4 样本个案:村庄概况 |
第二章 化国家为天下:自治的传统与底色 |
2.1 化外之区:中华帝国的边缘 |
2.1.1 作为朝贡国的汉代“扶余国” |
2.1.2 作为羁縻州的唐代“渤海国” |
2.1.3 辽金元明清时期地方管理的加强 |
2.2 移民之地:多姓村庄的融铸 |
2.2.1 第一波移民浪潮:清初的招民放垦 |
2.2.2 第二波移民浪潮:乾嘉时期的禁关令与流民的“闯关东” |
2.2.3 第三波移民浪潮:清末的弛禁与民国的屯垦 |
2.2.4 北老壕多姓村庄的形成 |
2.3 关外之乡:熟人社会的形成 |
2.3.1 地缘关系与身份认同 |
2.3.2 亲属关系与社会网络 |
2.3.3 村庄习俗与乡民性格 |
第三章 化天下为国家:“民族—国家”视野下自治的试验 |
3.1 从清末到民国:近代地方自治的尝试 |
3.1.1 清末新政时的城镇乡自治 |
3.1.2 民国初期的地方自治 |
3.1.3 日据时期的殖民统治 |
3.2 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乡村秩序的动员性整合 |
3.2.1 土地改革运动 |
3.2.2 农业合作化运动 |
3.2.3 基层等额选举 |
3.3 人民公社体制的成型:国家权力的全面渗透 |
3.3.1 “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
3.3.2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3.3.3 “民主办社”的实施效果 |
第四章 民主的制度要素:“民主—国家”视野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4.1 体制的转型:乡村社会的秩序重构 |
4.1.1 人民公社体制废除时的社会失序 |
4.1.2 自生自发的村民自治 |
4.2 压力的转换:“海选第一村”的诞生背景 |
4.2.1 整党运动:“海选”的政治背景 |
4.2.2 基层矛盾:“海选”的内生动力 |
4.2.3 整顿干部:“海选”的直接动因 |
4.3 制度的转轨:“海选第一村”的正式诞生 |
4.3.1 “三不原则”的提出 |
4.3.2 “海选程序”的确定 |
4.3.3 从地方到全国:“海选”模式的推广 |
第五章 民主的实践机制:“民主—国家”视野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困境 |
5.1 自治与他治:农业税时代“双重压力”下的村民自治 |
5.1.1 行政规制自治:村委会有限的公共财务权 |
5.1.2 行政预留空隙:村委会充分的矛盾调解权 |
5.1.3 行政指导自治:对农业生产的引导和管理 |
5.1.4 行政覆盖自治:农村计划生育的强制实施 |
5.2 无作为与不合作:后税费时代的村干部和村民 |
5.2.1 “村财乡管”和村庄财政空壳 |
5.2.2 村委会职能不全和村务管理不善 |
5.2.3 自治主体缺位和农户参与冷漠 |
5.3 不规范与低效能:当前村民自治制度运作的挑战 |
5.3.1 民主选举不规范 |
5.3.2 民主决策不充分 |
5.3.3 民主管理不理想 |
5.3.4 民主监督不到位 |
第六章 小结与展望 |
6.1 自治的单元:“大传统”还是“小传统” |
6.2 自治的载体:传统宗族组织还是现代合作组织 |
6.3 自治的主体:村干部还是村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村委会选举中贿选案件的调查困境与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村委会选举中贿选案件调查的概述 |
(一)贿选的概念 |
(二)贿选案件的特点 |
(三)贿选的危害 |
(四)村委会选举与人大代表选举中贿选案件调查的区别 |
二、村委会选举中贿选案件调查存在的主要困境及原因 |
(一)贿选案件调查存在的主要困境 |
(二)贿选案件调查存在困境的原因 |
三、突破村委会选举中贿选案件调查困境的建议 |
(一)加强选举立法,明确贿选行为的认定标准 |
(二)完善对贿选行为惩戒措施的法律规定 |
(三)明确调查主体,健全查处主体的责任追究制度 |
(四)改变调查取证的方式,提高收集证据的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转型时期我国村霸现象探究 ——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 论文选题的背景 |
(二) 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综述 |
(一) 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论文的研究内容 |
(二) 论文的研究方法 |
四、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阐释 |
一、相关概念 |
(一) 村霸 |
(二) 转型时期 |
二、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
(一)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简述 |
(二)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分析村霸现象的适切性 |
第二章 转型时期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下村霸的产生与发展 |
一、转型时期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
(一) 国家视角: 控制机制的转变与国家能力的减弱 |
(二) 社会视角: 社会力量的崛起与利益意识的觉醒 |
(三) 关系视角: 高度同质与互动融合 |
二、转型时期我国村霸现象的演变逻辑 |
(一) “乡村混混”阶段 |
(二) “边缘人”阶段 |
(三) “共同利益人”阶段 |
(四) “政治人”阶段 |
第三章 转型时期我国村霸现象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
一、转型时期我国村霸现象的表现 |
(一) 乱政——倚财仗势、扰乱国法、操纵选举 |
(二) 抗法——暴力抗法、对抗政府、煽动滋事 |
(三) 霸财——强拿强要、欺行霸市、坐地纳贡 |
(四) 行凶——横行乡里,违法犯罪,残害无辜 |
二、转型时期我国村霸现象的成因分析 |
(一) 国家自主能力有所下降 |
1、国家权力的制度结构缺失 |
2、国家权力的行为主体失范 |
(二) 社会自主能力相对弱化 |
1、农民法律意识薄弱 |
2、宗族势力根深蒂固 |
3、黑社会组织泛滥 |
(三)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失衡 |
1、村民自治异化 |
2、基层治理灰色化 |
3、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
第四章 消解村霸现象的路径分析 |
一、有效提升国家自主能力 |
(一) 完善国家权力的制度结构 |
1、健全基层法律法规 |
2、规范基层选举制度 |
3、建立基层监督机制 |
(二) 约束国家权力的行为主体 |
1、明确基层干部的权力边界 |
2、加强基层干部的党性教育 |
3、培养基层干部正确的政绩观 |
二、积极发展社会自主能力 |
(一) 增强公民自主性 |
1、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
2、强化农民主人翁意识 |
3、培育新型现代化农民 |
(二) 遏制乡村非法势力 |
1、引导宗族正向发展 |
2、加强乡村治安维护 |
3、严厉打击黑社会组织 |
三、促进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
(一) 合理规范村民自治 |
1、约束限制乡镇政府行为 |
2、明确划分“两委”界限 |
3、健全村民自治制度体系 |
(二) 积极发展新乡贤文化 |
1、国家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 |
2、营造“新乡贤”发展环境 |
3、激发“新乡贤”创新活力 |
(三) 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
1、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
2、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缩小城乡差距 |
3、合理利用乡村资源,激发乡村活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辽宁人大代表贿选原因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述评 |
三、主要概念 |
四、研究思路和内容 |
五、理论工具 |
六、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辽宁贿选案简述 |
一、贿选发现过程简述 |
二、贿选处理结果简述 |
第二章 辽宁人大代表贿选原因分析 |
一、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建设的细节漏洞 |
(一)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建设的历程回顾 |
(二)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建设的现状 |
二、辽宁人大代表选举主持机构的腐败 |
(一)人大代表选举制度中的选举主持机构的角色定位 |
(二)辽宁贿选中选举主持机构的腐败 |
三、辽宁特殊的制度环境诱发贿选 |
(一)落后的文化传统助推贿选发生 |
(二)政商关系不清晰直接引发贿选 |
第三章 辽宁贿选案的再思考和治理 |
一、辽宁贿选案例的再思考 |
二、辽宁贿选的治理 |
(一)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法制化建设是预防腐败的前提条件 |
(二)辽宁制度环境的净化是预防贿选的社会心理条件 |
(三)辽宁新型的政商关系构建是预防贿选的必须条件 |
(四)加强对于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行动者及其关键少数的监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海林市H镇村委会选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析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及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海林市H镇村委会选举情况 |
2.1 海林市H镇基本情况概述 |
2.2 海林市H镇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基本程序 |
2.3 海林市H镇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林市H镇村委会选举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3.1 海林市H镇村委会选举调研总体思路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区域的选定 |
3.1.3 调研内容的确定 |
3.1.4 调研方式 |
3.1.5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
3.2 海林市H镇村委会选举的现状调查分析 |
3.2.1 村民对村委会选举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 |
3.2.2 村民的选举意愿以及自身权利认知 |
3.2.3 村民对选举过程和选举结果的认可度 |
3.2.4 乡镇政府对村委会选举的影响 |
3.2.5 宗族势力对村委会选举的影响 |
3.2.6 选举前或选举过程中的贿选调查 |
3.3 海林市H镇村委会选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村民参选热情度低 |
3.3.2 选举程序执行不规范 |
3.3.3 乡镇政府干预不当 |
3.3.4 贿选行为难以遏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林市H镇村委会选举问题的对策研究 |
4.1 激发村民参选热情 |
4.1.1 增强选民投票责任感 |
4.1.2 建立参选激励制度 |
4.2 规范村委会选举程序的执行 |
4.2.1 完善选举监督机制 |
4.2.2 提高村委会选举工作质量 |
4.3 理顺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 |
4.3.1 调整乡镇政府考评体制 |
4.3.2 界定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职责权限 |
4.4 健全村委会选举法律法规 |
4.4.1 明确贿选的法律界定 |
4.4.2 完善村务公开制度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8)新改革时代我国政治信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其理论阐释 |
第一节 新改革时代 |
一、新改革时代的意涵 |
二、新改革时代的特征 |
第二节 政治信任的基本理论 |
一、政治信任的概念谱系 |
二、政治信任的基本类型 |
三、政治信任的基本功能 |
四、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意义及任务 |
一、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意义 |
二、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任务 |
第二章 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思想资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任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信任思想 |
二、列宁的政治信任思想 |
三、中国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任思想 |
第二节 西方政治信任思想 |
一、西方政治信任思想的渊源 |
二、西方政治信任思想的内容 |
三、西方政治信任思想的局限 |
第三节 中国传统政治信任思想 |
一、中国传统政治信任思想的内容 |
二、中国传统政治信任思想的实质 |
三、中国传统政治信任思想的改造 |
第三章 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现实依据 |
第一节 政治信任程度趋于下降 |
一、社会产生不满情绪 |
二、分配问题屡受诟病 |
三、司法公信遭遇挑战 |
第二节 政治信任资源有所流失 |
一、政府社会动员能力减弱 |
二、民众的地位焦虑感增强 |
三、少数领导干部为官不为 |
四、网络负面舆情“登堂入室” |
第三节 政治信任危机若隐若现 |
一、社会孳生怨恨情绪 |
二、民众出现政治冷漠 |
三、群体性的事件增多 |
第四章 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基本要求 |
第一节 政治信任建设的原则 |
一、人民性原则 |
二、时代性原则 |
三、实践性原则 |
第二节 政治信任建设的内容 |
一、对理想信念的信服 |
二、对政治制度的认同 |
三、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
四、对党政官员的信赖 |
五、对政策的持续满意 |
第三节 政治信任建设的目标 |
一、夯实政治信任基础 |
二、增益政治信任总量 |
三、提高政治信任预期 |
第五章 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基本路径 |
第一节 加强政治信任的制度建设 |
一、革新舆论监督管理制度 |
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三、健全民众政治参与制度 |
第二节 增强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
一、全面从严治党 |
二、坚决惩治腐败 |
三、提升执政能力 |
第三节 筑牢政治信任的法治根基 |
一、深化司法体制机制的改革 |
二、切实加强立法公信力建设 |
三、用严格执法守护社会公正 |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信任文化 |
一、培育社会主义信任观念 |
二、塑造社会主义信任精神 |
三、加强社会主义信德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村民委员会贿选现象及治理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访谈法 |
3. 调查问卷法 |
4. 田野调查法 |
(四) 研究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
二、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1. 村民委员会 |
2. 基层自治制度 |
3. 换届选举 |
4. 贿选 |
(二)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 公共选择理论 |
2. 服务型政府理论 |
三、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贿选”现象的表现、特点及危害 |
(一) 当前村民委员会选举面临现状 |
1. 党和国家对基层组织建设空前重视 |
2. 村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
3. 村民自治权利不断弱化 |
4. 村干部素质相对较低 |
5. “选举难”现象越发普遍 |
6. 村民选举程序不够规范 |
(二) 山东省村民委员会“贿选”情况 |
(三) 村民委员会“贿选”现象的特点 |
1. 贿选概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 |
2. 贿选现象趋于普遍化 |
3. 贿选手段趋于多样化 |
4. 贿选投入趋于高额化 |
5. 贿选行为趋于隐蔽化 |
6. 贿选团队趋于组织化 |
(四) 村民委员会“贿选”的危害 |
1. 破坏了民主自治的本意 |
2. 玷污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 |
3. 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
4. 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 |
5 .败坏了农村的社会风气 |
四、发生贿选现象的原因分析 |
(一) 从社会文化看,缺少健康的权力观,官本位思想深入骨髓 |
(二) 从法律制度看,对“贿选”定义不明确,处罚过轻 |
1. 贿选定义不明确 |
2. 对贿选的处罚和限制过轻 |
(三) 从选举程序看,存在漏洞较多,为贿选滋生土壤 |
1. 选举委员会的产生 |
2. 候选人的产生 |
3. 流动票箱的使用 |
4. AI写作及代投选票 |
(四) 从追责机制看,贿选行为举报难,贿选情节取证难 |
(五) 从经济层面看,村务管理不透明,贿选成本能轻易收回 |
(六) 从选民角度看,缺少参与民主选举的思想基础和良好外部环境 |
1. 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淡薄 |
2. 对参与乡村事务的热情不高 |
3. 受到暴力威胁恐吓 |
五、防治贿选问题的对策 |
(一) 加强价值观教育,倡树健康的权力观念 |
1. 加强日常教育,使正确的选举意识深入人心 |
2. 加强反腐教育,使村干部警钟长鸣 |
(二) 村委会贿选入刑,完善村委会选举法律制度 |
1. 通过刑法对贿选的定义和法律要件作出明确规定 |
2. 对贿选案件的主管机关做出明确 |
(三) 建立完善选举流程,规范村委会选举程序 |
1. 完善候选人提名制度 |
2. 细化选举委员会产生程序 |
3. 严格执行秘密写票制度,严控流动票箱和代投AI写作选票 |
4. 建立候选人竞选标准和规范流程 |
(四) 严格法律执行,建立健全贿选追责制度 |
1. 完善村民罢免权,形成对村委会权力的钳制 |
2. 严格法律执行,形成对贿选村干部的思想震慑 |
(五) 推进村务公开,打造健康透明的村级经济体 |
1. 规范议事程序,坚持民主决策 |
2. 健全财务管理,严肃换届审计 |
3. 加强村干教育,提升村干素质 |
(六) 加强普法教育,提高选民民主意识 |
1. 增强法治意识 |
2. 增强民主意识 |
3. 增强担当意识 |
六、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贿选现象研究 ——以皖西南X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二、公共选择理论 |
三、寻租理论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可能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X村第九届村委会选举概况 |
第一节 村情与村史 |
一、X村概况 |
二、村民自治与民主选举 |
第二节 X村村委会第九届换届选举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X村村委会选举基本情况概述 |
二、X村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主要成效 |
三、X村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X村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贿选现象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X村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贿选现象分析 |
一、对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基本认识 |
二、选举过程中是否存在贿选现象 |
三、村民对贿选现象的态度 |
四、贿选现象的表现形式 |
第二节 X村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贿选的成因分析 |
一、X村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贿选现象的危害性 |
二、X村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贿选的成因分析 |
第四章 X村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贿选治理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改革、完善、创新选举的相关法律法规 |
一、贿选行为的界定 |
二、加大惩治力度,杜绝贿选行为 |
第二节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
一、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村民收入 |
二、兴办村民学习班,提高自身素质 |
三、全面宣讲民主知识,提高村民权利意识 |
第三节 规范选举程序,营造清廉社会风气 |
一、畅通监督渠道,严肃查处问责 |
二、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清除思想障碍 |
三、实行联名罢免,增加危机感 |
四、壮大农村后备干部队伍,扩大选人渠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X村第九届换届选举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贿选——基层民主建设中的毒瘤(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我国乡规民约建设研究[D]. 姚洁.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3]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 ——以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为个案[D]. 王荣.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村委会选举中贿选案件的调查困境与突破[D]. 丁亮.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5]转型时期我国村霸现象探究 ——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D]. 潘锋.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6]辽宁人大代表贿选原因及治理研究[D]. 郭金银. 苏州大学, 2018(01)
- [7]海林市H镇村委会选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郑文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8]新改革时代我国政治信任建设研究[D]. 张燮.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9]村民委员会贿选现象及治理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王磊. 广西师范大学, 2017(10)
- [10]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贿选现象研究 ——以皖西南X村为例[D]. 周珊珊. 安徽财经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