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美元对伊拉克经济的影响

石油美元对伊拉克经济的影响

一、石油美元对伊拉克经济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韩志斌,薛亦凡[1](2021)在《伊拉克复兴党的兴衰成败与现实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从文明交往理论来审视复兴社会主义的出现和伊拉克复兴党的形成,是西方社会主义思想和阿拉伯传统文明互鉴而产生的一种新思潮和实践成果。复兴党在伊拉克兴起并执政35年,其"因"有四:一是伊拉克复兴党从首次执政经历获得重要启示;二是扩大统治基础且建构"魅力型统治";三是推行石油国有化举措以实现经济独立;四是利用石油美元加强对国家的控制。伊拉克复兴党衰败并倒台之"训"亦有四:一是盲目发动两伊战争削弱了复兴党治国理政的基础;二是海湾战争受挫加剧了复兴党的颓势;三是制度化权力的缺失弱化了伊拉克复兴党的执政根基;四是复兴社会主义理论与伊拉克的实践存在错位。伊拉克复兴党的倒台对伊拉克本身、域内外局势均产生较大影响。复兴党作为一种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像是活生生的民众与具有边界的国家,其阿拉伯民族统一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主张尽管已经变得不切实际,但作为民众的想象会一直印在阿拉伯民众的脑海之中,并深刻规范着中东民族主义的发展轨迹与方向。复兴党在未来发展中应以开放的心态融入全球化文明大潮。

吴从新[2](2019)在《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波动的混频数据模型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宇[3](2018)在《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为了继续推行美元霸权主义,美国在以沙特为首的中东OPEC石油输出国的配合下,建立了以美元为核心,以石油为“锚定物”、以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影响力为基础的石油美元体系。作为目前被世界各国在国际石油贸易中所接受的货币体系,石油美元体系通过计价、积累、持有、扩张和回流五个环节组成的运行机制将国际石油贸易的参与者和全球经济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世界政治、国际经济和国际能源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任何制度和体系都不是完美和永久适用的。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质量标准的不断提升,石油美元体系从内部和外部都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其脆弱性一面日显突出。探讨这一问题,对我国采取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石油美元体系的脆弱性为研究对象,以相关理论为支撑,以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为主要研究方法,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相关理论及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石油美元体系及其脆弱性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特点,全面分析了石油美元体系的运行框架与运行机制,重点探讨了导致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理性评估了石油美元体系存在严重的脆弱性与风险性,指出了石油美元体系近期的稳定性与长期的严峻性,提出了我国应对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影响的对策措施。全文共分为10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文章结构,以及创新和不足进行阐述。第2章“相关理论综述”,对全文涉及到对石油美元体系以及脆弱性研究已有的理论解释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为分析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成因、影响和趋势等提供理论依据。第3章“石油美元体系及其历史演进”,对石油美元体系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对比石油美元体系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演进,系统阐述了石油美元体系从形成开始,经历了快速和平稳发展,最后到面临多元化挑战各个阶段的标志和发展特点,为分析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奠定基础。第4章“石油美元体系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从石油美元体系的运行框架入手,总结了石油美元体系的循环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石油美元体系运行框架内所形成的计价、积累、持有、运行和回流机制,系统剖析了石油美元体系内在的逻辑关系和运行机制,提出了石油美元体系得以运行的基础和条件,分析了石油美元体系运行中稳定性和脆弱性共存的特点和规律,为研究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表现提供依据。第5章“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及其表现”,在系统阐述石油美元体系内涵概念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界定了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概念,解释了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并通过分析国际油价的波动、石油美元体系运转机制的不畅以及美国与中东石油输出国关系的变化入手,提出了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表现。第6章“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成因分析”,以唯物辩证法为依据,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总结石油美元体系面临的冲击和压力,明确提出石油美元体系内存在着先天不可调和的机理运行矛盾、传统石油利益格局的持续变化以及持续的低油价周期是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产生的内部原因;而低碳经济和新能源应用、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美国页岩气技术进步和应用是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产生的外部原因。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原因共同作用导致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形成。第7章“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评估”,作为本文创新点,通过层次分析法对石油美元体系内部和外部的脆弱性因素进行了梳理和解释,从暴露性、敏感性、不适应性三个维度科学地评估了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因素的强弱程度,为中国应对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策略方案。第8章“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发展趋势”,在分析得出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结论和评估脆弱性因素强弱程度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了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发展趋势后,认为从中短期来看,在美国综合国力优势的支撑下,石油美元体系的自我修复能力仍可以对脆弱性进行修正和调整,保证其正常运行并继续行使国际石油贸易中货币体系的功能;但从长期看,新能源的不断应用将不断冲击石油作为传统能源的地位,而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发展必定会对传统的旧制度和旧体系发出挑战,创造出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共同利益的国际货币制度体系。第9章“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策略”,是对我国今后能源战略的深入思考,在经济新常态下,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国应正确把握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发展趋势下,以确保能源安全为目标,一方面,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平台下,与沿线国家加强合作,拓宽能源进口渠道;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国内金融市场建设,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努力推动石油人民币的计价机制;最后,继续加大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断丰富国内能源结构的多样化和能源使用的清洁化。第10章“结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

孟一坤[4](2017)在《石油美元计价的内在动因分析——兼论一篮子货币的几条特性》文中提出本文以梳理石油计价单位选择的可能和实践为基础,计算比较了八种单位的计价的效果,进而探讨OPEC国家以美元计价石油的四个内在激励相容:(1)一篮子非美元货币的构建两难;(2)美元入篮后的贬值和美元化问题;(3)切换计价币种的投资收益损失预期;(4)油价黏性导致的贸易收益损失预期。另外,本文以数理方法一般化证明了一篮子货币的六条特性,即单位无关性、总体向心性、值变结构性、强币挤占性、高权稳值性和尾大不掉性,并数值模拟分析了美元的价值权重和SDR价值走势,以从内在动因角度对货币体系走向浮动的背景下OPEC排他地选择美元计价石油给出一个国际金融学的解释。

付争[5](2013)在《对外负债在美国金融霸权维系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美国的金融霸权始于“黄金-美元”双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但该体系的瓦解却并未终结美国的金融霸权。相反,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美国通过修改国际经济运行秩序构造出美元债务循环体系,利用对外负债巩固并强化了美国的金融霸权地位。人们很难想象一个国家能够兼具金融霸权国与债务帝国两种身份,更难理解金融霸权与对外负债的共生关系。那么,美国对外负债与金融霸权之间的共生关系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维持的?美国政府部门、私人部门和美联储是如何利用这种关联机制去维系甚至是强化金融霸权的?而这种维系作用又能持续多长时间?本文将通过大量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去分析对外负债在维系美国金融霸权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找出隐藏在上述问题背后的答案。本文先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对外负债与金融霸权的关联机理。根据霸权稳定论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法,本文认为,金融霸权的长期平稳运行固然离不开霸权国家自身在经济增长率和金融实力方面的相对优势,但最关键的还是尽可能地扩大金融霸权收益,同时控制维系金融霸权的成本。因此,以对外负债维系金融霸权就需要三个前提条件:一是外部债务以本币标价,二是霸权国家对国际信贷资金流动具有控制权,三是具备控制和化解金融危机的能力。满足前提条件一,金融霸权国家通过通货膨胀和汇率调整等手段控制负债成本;满足前提条件二,金融霸权国对债权国的挑选空间会增大;满足前提条件三,金融霸权国家不但可以提高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威望,更有利于作为债务国的金融霸权国转嫁负债风险。随后,本文分别就美国政府部门、私人部门和美联储如何帮助美国满足这三个前提条件并各司其能地保证对外负债维系美国金融霸权模式的平稳运行。美国政府部门在支持对外负债维系金融霸权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金融外交。财政部所发行的本币计价的政府债券则在美国金融外交中充当利益交换的载体性工具。根据不同的国际情势,购买美国国债在金融外交中时而被用作手段时而被作为目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美国通过金融外交使主要工业国家接受将美国国债作为黄金的替代品,在美国主动关闭黄金兑换窗口后,美国国债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美元回流的载体。为强化新生的美元债务循环体系,美国凭借其军事实力迫使中东地区接受石油美元定价,该金融外交的一项重要意义在于石油输出国的贸易盈余最终会通过投资美元金融资产的方式回流美国。为将新兴市场国家纳入美元债务循环体系,美国积极推动全球金融自由化和一体化进程。美国通过向新兴国家提供出口市场和信贷资金与它们形成经济利益关联,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金融外交说服新兴国家开放资本账户和国内金融市场,以便于高经济增长所创造的财富以金融资本的形式向美国转移。美国私人部门在支持对外负债维系金融霸权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营造美国金融比较优势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美国金融比较优势得力于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深度、较强的金融市场稳定性和高效的资金配置效率。本文通过指数构建初步对美国的金融优势进行了量化,横向比较出美国在金融方面较其他主要国家的优越程度。随后,本文将私人部门分为银行部门、非银行金融部门和跨国公司分别进行了研究。美国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主要处于融资方地位,以充足的流动性和低风险性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以影子银行体系为主的美国非银行金融部门因大量使用金融创新工具而在从事信用、期限和流动性转换业务上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因此美国私人投资组合净头寸往往呈现负值。正向增长的对外投资净收益为缩窄负的美国私人投资净头寸贡献良多,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私人部门对外直接投资是美国国际投资净收益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因此,以市场力量形成的美国私人部门的对外净负债规模的增长速度一直较为温和。美联储在支持对外负债维系金融霸权的过程中主要体现为对美元霸权的维护。美元霸权是美国金融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全球金融资产多以美元计价,因此美元汇率的波动会影响到美国对负债规模的变动。一战与一战后重建时期,美联储配合美国政府所施行的金融扩张主义对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联储在多数时间内都践行着低利率政策来维持美元升值幅度会超过其他货币的市场预期,以此通过国际货币互换市场所形成的金融网络,使美元向世界各国更深入地渗透、更持久地在海外留存。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联储通过扮演最后贷款人和最后交易商,确保美国金融市场在特殊情况下一日具有充足的流动性,锁定国际资本对美投资风险,为债务美元的顺利回流保驾护航。在维护美元霸权的同时,美联储也在借助美元霸权,配合财政部的汇率调整政策调控国际收支、调节美国对外负债规模,增强以对外负债维系金融霸权的可持续性。通过上述对美国以对外负债维系金融霸权作用机理的分析,本文对美国金融霸权的可持续性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整体来看,美国的金融霸权尚处于壮年时期,以对外负债维系金融霸权的运行模式在中短期内难有改变。只要美国的金融霸权的主要构成因素(即美元霸权、绝对占优的金融实力、制定国际金融秩序的主导权、对金融危机的裁处权)不出现病变,这种负债式金融霸权的运行就不会出现根本动摇。因此,仅根据美国对外负债规模及其未来变化趋势判断美国金融霸权强弱或是可持续性是有失偏颇的。鉴于美国负债式金融霸权的运行机理,美国对外负债规模的发展趋势实际上更多地依赖于全球经济走势。美国除了利用估值效应在账面上对国际投资头寸进行调整外,很难单方面地调控对外负债的变化。本文总体结论如下:第一,无论从主权国家层面还是金融机构层面,美国的金融霸权都符合学者们的界定,具备应有的霸权构成要素。因此,美国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霸权国家,也因此完全符合以对外负债维系美国金融霸权运行的前提条件。第二,在以对外负债维系美国金融霸权的过程中,美国私人部门以金融优势凭借市场力量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美国政府部门以国家信用和金融外交手段将市场力量难以左右的外国美元储备和美元贸易盈余引渡至美国境内;美联储的国内货币政策与财政部的国际货币政策相配合,通过美元霸权平抑债权国对美国对外负债规模的非议,缓解因对外负债而被动调整国内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国际压力。第三,美国对外净负债主要助推力量是外国对美国政府债券的投资,美国私人部门的对外净负债因市场力量主导而总体表现平稳。因此,美国对外负债的持续增长更多地是国际社会对美国国家信用的肯定,是对美国金融霸权的承认。也就是说,以对外负债维持美国金融霸权的持续时间与对外负债规模的并无根本联系,而与支撑美国金融霸权要素的寿命直接相关,这些支撑要素不仅包括美元霸权、绝对占优的金融实力、制定国际金融秩序的主导权、对金融危机的裁处权,还涉及美国在军事与政治等国际领域的霸权。

韩鹏[6](2013)在《二十世纪以来石油计价货币的演变及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带给石油贸易和经济金融发展诸多不良的影响,吸引了众多学者就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分析了石油价格变化的原因、石油价格变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现代石油金融业发展变化等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国际石油贸易中的货币因素,这就使得石油计价和结算货币体系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石油计价货币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过程,重点研究了石油美元计价机制的形成、发展和影响,并对美元计价机制的脆弱性及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以欧元为例讨论了用单一主权货币替代美元计价的可行性,及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当前石油计价货币机制改革较为主流的方向,即通过设立创新石油计价单位和使用超主权货币计价来替代目前的石油计价货币。石油计价货币从石油工业发展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多元石油计价货币并存;第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美元为主导的石油计价货币机制,美元与英镑进行激烈的竞争;第三,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美元成为唯一的石油计价货币。石油计价货币机制发展的过程体现了各主要发达国家在不同时期的经济、政治竞争,经济发达、政治强势的国家往往在国际贸易中推动本国货币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这样确立了自身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政治影响力。美元作为1973年以来充当石油计价货币的唯一货币,奠定了无论美元与黄金挂钩还是脱钩都存在的货币霸权。美元石油计价机制虽然带给美国很大的利益,但是逐渐地表现出不良的影响。美元持续贬值,美国逆差加大等原因导致石油价格剧烈波动上涨,不仅不利于国际石油贸易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全球的汇率制度、储备结构和价值、流动性、国际资本流动、国际收支都有不良的影响。美元充当石油计价货币的不稳定性使得改变这一机制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分析了三种不同的改革方向。第一,以欧元替代美元计价石油贸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单一主权货币计价的弊端,并不是稳定的体系。第二,设立创新石油计价单位替代美元计价面临各方利益的博弈,很难协同各方利益成为该方向的重大阻力。第三,采取SDR作为过渡,在成熟后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替代目前的计价机制。虽然这是一个较有可行性的方向,但是由于涉及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实现起来仍然很漫长和复杂。

张永生[7](2012)在《冷战后沙特对美政策演变及原因》文中研究指明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各国的对外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对于身处特殊地缘政治中的沙特来说,即为其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机遇。因此,如何在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切实维护国家利益,成为沙特制定其外交政策的首要目的。作为在中东及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沙特充分施展自己在外交资源上的优势,凭借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宗教上的影响力以及地区大国地位等,并结合国内外因素审时度势制定其外交政策,进而实现其国家利益。20世纪90年代,沙美双方在经济、军事及地区安全等共同利益的诉求下双方关系稳定发展。9·11事件对于双方关系产生较大冲击,在其后的反恐、民主化、伊拉克战争等问题中彼此间分歧不断增多,沙特对美政策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沙特对美政策发生了变化?本文认为911后沙特对美政策的变化主要基于以下原因:其一,沙特相对于美国的地缘、能源、安全地位相对下降,而在9·11事件后美国的一系列政策同样触及到了沙特的核心利益,加深了两国关系的隔阂;其二,沙特自身在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困境,迫使沙特调整对美外交政策,特别是在宗教方面,作为伊斯兰圣地,异教徒军队的进驻被穆斯林视为对其神灵的亵渎,尤其是屡次重伤中东伊斯兰教徒的美国人,因此沙特政府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其三,冷战后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明显,美国虽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其整体实力已经相对衰弱,也是沙特对美政策转变的因素之一。总之,沙特对美国政策的变化是在国际、地区环境的影响与其国内政治、宗教等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在涉及国家利益的交锋中沙美之间的隔阂加深了,沙特外交政策也不再过于依赖于美国,多元化趋势日益明确。沙美之间建立新的战略伙伴关系成为双方关系发展的重要选择。

李政[8](2012)在《石油金融化市场的前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进步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石油与金融已经密不可分。石油金融市场已经成为现代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金融不仅涵盖了石油市场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各个层面,还被欧美等发达国家视为能源安全和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石油金融化”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普遍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价格体制的金融化;二是资本投机对石油价格和石油市场的操纵;三是石油和国际货币体系联系密切。在现代石油工业诞生至今的150多年历史中,国际石油市场格局几经变迁,在经历了欧美石油公司垄断和欧佩克(OPEC)官方控制后,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最终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定价机制。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期货市场蓬勃发展起来,大量的石油交易通过金融市场完成,以期货价格作为世界大宗商品的定价基准已成为国际通行标准。石油期货市场的发展,体现了期货市场巨额资金对石油的追捧,国际石油市场的金融属性已经越来越明显,“石油金融化”这个词语被频繁地用来描述国际原油市场上的价格波动。石油市场的金融化充分地表现在金融机构对石油市场的投机上。近年来,投机成为影响油价的最主要因素。以对冲基金为首的各种投机力量纷纷进入石油衍生品市场,通过对实货和衍生产品的双重参与,造成国际石油价格急剧动荡。国际石油价格不仅是一种基于石油市场厂商生产边际成本和消费者效应函数、反映供需平衡的经济学概念,也成为包括大量金融投机行为的金融学概念。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普遍认识到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由于美元垄断了石油交易的媒体地位,美国的货币政策成为决定石油价格的重要因素。美元的霸权货币体系是一种松散的受操纵的国际货币体系,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种货币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导致了汇率及利率不同方向的变动,而汇率及利率的变化立即成了对冲基金炒作油价的由头。在汇率因素、利率因素和通胀因素的影响下,石油价格的波动已经彻底成为一种金融现象和货币现象。中国加入WTO时曾郑重承诺,国内的石油市场和金融市场将逐步实现对外开放,石油安全的本质已经从“生产—供应”模式转变成“贸易—金融”模式①。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我国现行的以两大集团垄断为主导的石油流通体系和以政府为主导定价机制相对封闭,在客观上不利于保障石油供应安全。丰富和完善我国石油金融发展的途径,对确保我国石油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提高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格局中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选题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了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石油金融化市场的基本概念和国内外研究成果,指明了本选题的研究结构、主要创新点以及不足点。第二章“石油市场的金融化属性与理论概述”,研究了石油市场金融化属性的本质特征、表现形式、产生条件和经济功能,并通过对石油期货定价理论、价格波动理论和石油货币理论的相关文献综述,认清了石油金融化理论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三章“石油金融化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采取历史分析与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国际石油定价机制的衍变历程、市场交易体系进行分析,展示了国际油价的一般形成机制和历史波动轨迹。第四章“石油金融化市场的的货币传导机制”,以规范和实证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石油美元的价格传导机制、油价与美元的联动性进行分析,论证了石油美元形式所展现的霸权主义以及美元贬值对美元霸权带来的深刻影响。第五章“石油金融化市场的投机与监管”同样以规范和实证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投机基金在国际石油市场投机行为的实证分析,以及次贷危机所展现的金融监管缺陷,论证出投机是推高油价的系统性因素。第六章“完善中国石油金融化市场”,分析了中国高度垄断的石油产业格局、初具雏形的石油金融市场和僵硬滞后的价格形成机制等独具特色的市场特征,从国家能源安全和进口高度依存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完善我国石油金融化市场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本选题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主题立意有所创新石油的金融化现象是近年来随着石油价格飙升才引起社会关注的,并发展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石油金融化”问题既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受政策限制,国内尚未形成真正意义的石油金融化市场,因此相关领域的研究大多围绕如何构建中国的石油金融安全体系,系统地研究石油金融市场的论文并不多见。本选题从全局和发展的层面对石油金融市场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合石油金融化市场的历史格局、结构形式、参与者、交易方式等问题,考查了现货市场、期货市场、石油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以及国际石油市场上期货、期权等金融化交易工具的使用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联系货币、汇率、投机、流动性等金融因素,突出了国际石油市场金融化的属性。在此基础上,本选题将石油价格的金融化、国际投机资本对石油市场操纵干预以及石油价格与国际货币体系的联系密切三大问题统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辩证地分析出我国石油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属跨学科综合研究范畴。2、分析角度具有新颖性国际石油市场从垄断向竞争的转变是其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实证过程。本选题从国际石油市场的历史格局出发,从投机行为、石油美元、货币驱动的传导机制等独特的视角论证了金融属性与国际石油市场的内在联系,剖析了逻辑与事实的关系。这对提示国际石油市场的金融风险,完善石油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发展中国的石油金融市场,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建议构想具有新颖性本选题在分析如何完善中国石油金融化战略中,提出了“合理运用外汇储备的建议”、“确定国内成品油与原油的比价关系、加快成品油调价频率”、“充分利用税收杠杆,适当调整汽、柴油消费税的征收标准”、“逐步推出石油衍生品场外交易,加快石油期货品种创新”等新颖的建议。论证了中国石油企业、金融企业走出去,使用国家外汇储备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建立石油仓单,以虚拟货币向股权资产转变为导向,将外汇储备转化为石油金融资产的必要性;呼吁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的改革,尽快改变两大集团的市场垄断,充分开放成品油市场,完善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构划了实现石油定价机制市场化的方案,逐步建立起原油、汽油、柴油、燃料油、场外衍生品交易在内的国内石油期货市场体系。本选题所提出的建议和构想,是基于作者长期实际工作基础上所做出的总结,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原创性。

欧阳旭[9](2012)在《石油贸易计价货币的政治经济博弈研究》文中提出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石油资源对于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随着2l世纪国际竞争在各个领域的加剧,各国对能源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石油资源由于它的特殊属性成为了国际政治经济竞争的焦点,石油贸易也呈现出非简单商品贸易的特征,更多的体现出经济金融属性和政治战略意义。因此,世界各国采取各种手段争夺石油资源,特别是在石油贸易计价货币问题上展开了激烈博弈。由于在国际石油贸易中长期以来以美元作为结算和计价单位,使美元即使在美国经济出现动荡和危机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其世界货币地位,并从中获取了巨额的经济收益,成为美国操控世界经济和影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重要基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为视角,对国际石油贸易计价货币的演变以及国际石油贸易计价货币变更背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博弈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石油美元”的兴衰历程和分析石油贸易计价货币多元化的可行性,并对石油贸易计价货币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现阶段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和“石油人民币”发展和实施的前景。

杜习华[10](2012)在《石油的美元定价机制脆弱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石油的美元定价机制自第一次石油危机开始形成,在伊拉克战争之后逐渐发展强化,受到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的影响而日渐显现出脆弱性。全球旺盛的石油需求、由此引致的美元需求、石油美元回流美国、美国经常项目逆差、释放美元供给构成了石油的美元定价机制不可或缺的五个有序环节,每个环节本身都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石油美元循环贯穿于每一个环节,对机制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石油的美元定价机制在内部面临由“特里芬悖论”、美国巨额持久的国际收支逆差的存在,所导致的维持美元国际清偿力与人们对美元的信心的矛盾;在外部面临非石油能源开发利用、石油的非美元货币计价、石油美元不回流到美国等在三个环节上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石油的美元定价机制的形成过程,以及内部和外部因素造成的这个机制的脆弱性,深入探讨了这个机制中美元实际币值变化对石油价格的冲击方向和影响程度;经过对原油的欧元价格和美元价格稳定性的对比分析,说明石油的欧元定价是与美元定价相竞争的一个体系;通过国际事件对欧元汇率的影响发现,石油对其标价货币的币值具有支撑作用。石油的美元定价机制的脆弱性的影响体现在促使石油出口国采用非美元货币计价交易结算,使除美国以外的石油消费国有更多的交易币种选择,使石油交易货币主权国强化石油对其主权货币的支撑作用。上述这些行动对石油的美元定价机制的脆弱性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作用。但是,由于美国全球第一的国家综合实力对美元支撑的存在,全球非石油能源开发利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效用和产量上很难替代石油的地位。因此,尽管脆弱性存在并在某种情况下得到了强化,石油的美元定价机制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里持续运行下去。在我国的应对方面,本文提出减少对石油的消耗、进口石油采取多种货币交易结算、在外汇储备中应含有一定量的石油份额等应对策略,以减少石油的美元定价机制脆弱性对我国的影响。

二、石油美元对伊拉克经济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油美元对伊拉克经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伊拉克复兴党的兴衰成败与现实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 从复兴社会主义到伊拉克复兴党的成立
    (一)复兴社会主义与复兴党的创立
    (二)复兴党组织结构的特点
        第一,复兴党具有十分严格的等级体制。
        第二,复兴党严格把控党员的发展工作,入党手续繁琐。
        第三,复兴党纪律严明,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三)伊拉克复兴党的成立
二 伊拉克复兴党兴起并长期执政之“因”
    (一)伊拉克复兴党从首次执政经历获得重要启示
        第一,需形成复兴党的内部团结。
        第二,需团结前政权的支持者。
        第三,需积累政治经验。
        第四,需推进社会主义革命。
        第五,需处理好库尔德问题。
    (二)扩大统治基础且建构“魅力型统治”
        第一,复兴党政府接连通过了两部临时宪法,并多次对其进行修订,逐步完善国家法律基础。(22)
        第二,清除政敌。
        第三,与伊拉克共产党合作,成立民族进步阵线。
        第四,推动意识形态转型。
    (三)推行石油国有化举措以实现经济独立
    (四)利用石油美元加强对国家的控制
        第一,行政机构人员增加,军队规模与费用迅速膨胀。
        第二,复兴党力量壮大。
        第三,培养青年才俊。
        第四,注重提高民众福祉。
三 伊拉克复兴党衰败并倒台之“训”
    (一)盲目发动两伊战争削弱了复兴党治国理政的基础
    (二)海湾战争受挫加剧了复兴党的颓势
    (三)制度化权力的缺失弱化了伊拉克复兴党的执政根基
    (四)复兴社会主义理论与伊拉克的实践存在错位
四 伊拉克复兴党倒台的现实影响
    (一)“去复兴党化”政策使国家治理失序
        第一,未能建立科学的审查体系去评判复兴党官员,模糊了审查的重点。
        第二,缺乏有效的监督,政坛成为伊拉克各方政治力量角逐的名利场。
        第三,冲击了伊拉克的法治建设,过度政治干预妨碍了正常司法程序的运行。
        第四,引发了大规模的失业,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混乱。
    (二)伊拉克逊尼派和什叶派权力格局逆转
        第一,逊尼派政治精英与伊拉克政府渐行渐远。
        第二,逊尼派内部分歧严重,无法有效动员群众参政议政。
        第三,逊尼派与什叶派冲突暴力升级。
    (三)加剧了中东域内安全局势的复杂性
        第一,以伊拉克复兴党倒台而肇始的美国“大中东民主化”成为阿拉伯变局发生的远因。
        第二,“伊斯兰国”借势兴起。对中东地区局势而言,伊拉克复兴党政权的垮台使得中东地区政治势力面临重新整合,域内不稳定因素陡增,恐怖主义滋生。
        第三,伊拉克复兴党倒台后的难民潮增加了中东国家的治理难题。
        第四,伊拉克战争后的中东地区形成了鲜明的什叶派弧形带。
    (四)美国主导的中东秩序深度演化
        第一,美国单方面绕开联合国,以反恐为名清除复兴党政权,实质上暴露了其霸权主义行径,严重损害其国际形象,但实现了控制中东的目的。
        第二,中东反美主义思潮更为严重。由于起初的政策误判,“去复兴党化”进一步加剧了伊拉克安全形势的混乱。(88)
        第三,美国与欧盟、俄罗斯关系裂痕加大。
五 结语

(3)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石油美元体系产生和构成要素的研究
        1.2.2 石油美元体系与美国霸权关系的研究
        1.2.3 石油美元体系制度化构建的研究
        1.2.4 脆弱性概念和理论的研究
        1.2.5 石油美元体系的脆弱性研究
        1.2.6 石油美元体系循环路径的研究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与各章的主要内容
        1.3.1 结构安排
        1.3.2 主要内容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 创新和不足
        1.5.1 主要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相互依赖理论
    2.2 可耗竭资源理论与石油峰值理论
    2.3 特里芬悖论理论
    2.4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地缘政治理论
    2.5 石油经济要素分离理论
第3章 石油美元体系及其历史演进
    3.1 石油美元体系的内涵和影响
        3.1.1 石油美元体系的概念
        3.1.2 石油美元体系的影响
    3.2 石油美元体系的历史演进
        3.2.1 石油美元体系的形成阶段(1974年-1985年)
        3.2.2 石油美元体系的快速发展阶段(1986年-1998年)
        3.2.3 石油美元体系的平稳发展阶段(1999年-2013年)
        3.2.4 石油美元体系面临多元化挑战阶段(2014年-至今)
第4章 石油美元体系运行机制及其特点
    4.1 石油美元体系的运行框架
        4.1.1 石油美元体系的循环路径
        4.1.2 石油美元体系循环路径中各环节的作用
    4.2 石油美元体系的运行机制
        4.2.1 石油美元的计价机制
        4.2.2 石油美元的积累机制
        4.2.3 石油美元的持有机制
        4.2.4 石油美元的扩张机制
        4.2.5 石油美元体系的回流机制
    4.3 石油美元体系运行的特点
        4.3.1 石油的不同属性共存
        4.3.2 具有强制性的制度化安排
        4.3.3 竞争性和包容性的协调统一
        4.3.4 稳定性中伴随着脆弱性
第5章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及其表现
    5.1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相关概念
        5.1.1 脆弱性的概念
        5.1.2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概念
        5.1.3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评估的内涵
    5.2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表现
        5.2.1 加速国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
        5.2.2 石油美元体系运行机制出现运转不畅
        5.2.3 美国与OPEC成员国的关系出现松动
第6章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成因分析
    6.1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产生的内部因素
        6.1.1 内生扰动因素的定义
        6.1.2 内生扰动因素分析
    6.2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产生的外部因素
        6.2.1 外部干扰因素的定义
        6.2.2 外部干扰因素分析
第7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评估
    7.1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特点
        7.1.1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宏观性特点
        7.1.2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复杂性特点
        7.1.3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针对性特点
    7.2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构成要素分析
        7.2.1 脆弱性构成要素的含义
        7.2.2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构成要素分析
    7.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脆弱性评估
        7.3.1 构建脆弱性层次模型
        7.3.2 构建判别矩阵确定风险权重值
        7.3.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7.3.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7.4 评估结果
        7.4.1 暴露性的灵敏度分析
        7.4.2 敏感度的灵敏度分析
        7.4.3 不适应性的灵敏度分析
        7.4.4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评估结果
第8章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发展趋势
    8.1 从中短期看石油美元体系将保持常态
        8.1.1 从石油的能源地位进行分析
        8.1.2 从美元币值稳定角度来分析
        8.1.3 从美国与中东石油输出国的关系来分析
    8.2 从长期看石油美元体系存在崩溃的可能性
        8.2.1 石油的多元化计价选择
        8.2.2 美元锚定物的替代选择
第9章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9.1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影响
        9.1.1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对世界能源格局影响
        9.1.2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9.1.3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对石油贸易相关国的影响
    9.2 中国的应对策略
        9.2.1 提高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9.2.2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确保能源安全
        9.2.3 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多元化供给
第10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对外负债在美国金融霸权维系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金融霸权相关理论回顾
        1.2.2 政府部门对对外负债的调整
        1.2.3 金融部门对外负债业务与国际金融实力
        1.2.4 美联储与“美元债务”的联系
    1.3 研究方法
    1.4 结构安排
        1.4.1 全文结构框架图
        1.4.2 章节内容与目录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对外负债与金融霸权的关联机理
    2.1 金融霸权的一般特征与运行机制
        2.1.1 金融霸权的内涵
        2.1.2 金融霸权的一般特征
        2.1.3 金融霸权的运行机制
    2.2 对外负债维系金融霸权的前提条件
        2.2.1 外部债务以本国货币标价
        2.2.2 对国际信贷资金的流动具有控制权
        2.2.3 具备控制和化解金融危机的强大能力
    2.3 英美金融霸权兴衰中对外负债的不同作用及成因
        2.3.1 英美霸权时期霸权国国际借贷地位的演变
        2.3.2 以对外负债维系金融霸权的基础铺垫——英国与美国的比较
        2.3.3 英国以对外负债维系金融霸权失败的根源
    2.4 小结
第3章 政府部门对外负债:美国金融外交的主要工具
    3.1 美国金融外交与政府对外负债的工具性作用
        3.1.1 金融外交概述
        3.1.2 美国金融外交的决策系统
        3.1.3 政府对外负债在美国金融外交中的工具性作用
    3.2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与美元债务循环模式的建立
        3.2.1 布雷顿体系下美国金融霸权信心的动摇
        3.2.2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的美国金融外交
        3.2.3 美元债务循环模式的建立
    3.3 石油美元定价与美元债务回流
        3.3.1 石油美元定价与美元债务循环的关联机理
        3.3.2 美国金融外交与石油美元定价机制的成长历程
    3.4 美元债务循环模式向新兴国家的延展
        3.4.1 新兴国家加入美元债务循环模式的必要性
        3.4.2 美元汇率、金融危机与金融自由化的推进
        3.4.3 金融危机下的新兴国家财富转移
    3.5 小结
第4章 美国私人部门对外负债:维系与强化金融优势的主要手段
    4.1 美国金融优势分析
        4.1.1 美国金融优势与国际资本流入
        4.1.2 金融优势理论模型的构建
        4.1.3 金融比较优势的数值估算
    4.2 商业银行的国际借贷与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
        4.2.1 美国银行部门经营业务演变中的政治
        4.2.2 欧洲美元市场与美国商业银行国际借贷
        4.2.3 美国商业银行国际借贷业务对资本流动的引导
    4.3 非银行金融部门对外负债对美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支持
        4.3.1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
        4.3.2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对外负债
    4.4 国际分工新形态与跨国公司海外利润的增长
        4.4.1 国际分工新形态
        4.4.2 跨国公司海外利润的回流
    4.5 小结
第5章 美联储维系美元霸权的政策与手段
    5.1 美联储与美元国际地位的确立
        5.1.1 美联储的地位与权力
        5.1.2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框架
        5.1.3 美联储的金融扩张与美元国际地位的确立
    5.2 美联储维系美元霸权的市场操作
        5.2.1 货币互换
        5.2.2 市场流动性
    5.3 美联储对美元霸权地位的利用与美国对外负债调整
        5.3.1 美元汇率与对外负债的贸易渠道调整
        5.3.2 美元汇率与对外负债的金融渠道调整
    5.4 小结
第6章 对外负债与美国金融霸权的可持续性
    6.1 对外负债在美国金融霸权维系中的作用:归纳与总结
        6.1.1 美国金融霸权概述
        6.1.2 各部门在对外负债维系金融霸权过程中的作用
    6.2 对外负债与美国金融霸权的可持续性
        6.2.1 美元的国际霸权货币地位与负债成本的可控性
        6.2.2 对国际资本的引导力度与债权国的可选择性
        6.2.3 对金融危机的裁处能力与负债风险的可转嫁
    6.3 美国对外负债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应对策略
        6.3.1 美国对外负债的发展趋势
        6.3.2 负债式金融霸权下中国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6)二十世纪以来石油计价货币的演变及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文章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石油美元计价机制的分析
        1.2.2 石油计价货币的新发展
        1.2.3 石油计价机制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的创新之处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多币种石油计价时期
    2.1 多币种石油计价的发展历史与演变
    2.2 多币种石油计价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第3章 以美元为主的石油计价时期
    3.1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石油计价货币的发展变化
    3.2 石油美元计价的演变与现状
第4章 石油美元计价时期的影响分析
    4.1 石油计价以美元为主对美国的有利影响
    4.2 石油美元计价脆弱性分析
        4.2.1 美元汇率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4.2.2 欧元对石油美元计价的挑战
        4.2.3 石油-美元挂钩机制的缺陷
    4.3 石油美元计价对国际货币体系影响分析
        4.3.1 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
        4.3.2 对国际流动性的影响
        4.3.3 对国际收支调节的影响
        4.3.4 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4.3.5 对国际储备资产的影响
第5章 石油计价货币新变化分析
    5.1 目前石油非美元计价发展现状
    5.2 单一货币替代美元计价:以欧元为例
        5.2.1 石油欧元计价发展现状
        5.2.2 石油欧元计价影响分析
        5.2.3 石油欧元计价可行性分析
第6章 创新石油计价货币的可行性分析
    6.1 创新石油计价单位
        6.1.1 创新石油计价单位方案介绍
        6.1.2 创新石油计价单位可行性分析
    6.2 超主权储备货币替代美元计价
        6.2.1 超主权储备货币发展现状
        6.2.2 超主权储备货币计价的实现形式
        6.2.3 超主权储备货币计价的可行性分析
    6.3 对国际货币体系运行和演进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冷战后沙特对美政策演变及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2 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方法与创新
        3.1 研究方法
        3.2 特色与创新
    4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原因
        4.1 本文的时间界定
        4.2 冷战结束时间的界定
        4.3 准联盟理论
1 沙特外交资源与外交原则
    1.1 外交资源
        1.1.1 海湾大国地位
        1.1.2 丰富石油资源
        1.1.3 宗教地缘政治
    1.2 基本原则
        1.2.1 国家利益至上
        1.2.2 伊斯兰教情节
        1.2.3 国际环境影响
2 第一阶段:沙特对美推行“准联盟”外交政策(1989-2002)
    2.1 准联盟外交具体表现
        2.1.1 国际政治中:配合美国遏制战略疏远俄罗斯
        2.1.2 地区政治中:配合美国东遏西促
        2.1.3 国家关系中:与美国展开密切合作
        2.1.3.1 对美国输出石油控制欧配克
        2.1.3.2 购买美国武器与出租基地
    2.2 推行准联盟外交政策的原因
        2.2.1 国际格局层面:冷战后一极过渡格局
        2.2.2 地区格局层面:海湾战争后美国是中东霸主
        2.2.3 国家关系层面:美国是沙特贸易的重要伙伴
        2.2.4 沙特国家外交目标:欲借美力充当伊斯兰教盟主
3 第二阶段:从准联盟到战略伙伴政策(2002-2010)
    3.1 战略伙伴政策的具体表现
        3.1.1 国际政治中:配合美国反恐战略的同时推行多边外交
        3.1.1.1 配合美国反恐
        3.1.1.2 沙特的多边外交
        3.1.2 地区政治中:配合美国反恐民主改造迟缓
        3.1.3 国家关系中:在与美国贸易的同时发展多边贸易
        3.1.4 对伊朗的政策及中东和平进程中双方的关系
        3.1.5 对伊拉克战争的态度与分歧
    3.2 推行战略伙伴的原因
        3.2.1 国际格局的变化:世界从单极向一超多强转变
        3.2.2 地区格局的变化:从美国独霸到多边参与
        3.2.3 国家关系层面:沙特对美中东政策的戒备
        3.2.4 沙特国家内部:意识形态上的结构性矛盾难以改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8)石油金融化市场的前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目的、思路及方法
    二、 基本概念及国内外研究成果
    三、 研究结构、创新点及不足点
第二章 石油市场的金融化属性与理论概述
    第一节 石油市场的金融化属性概述
        一、 石油市场金融化属性的本质特征
        二、 石油市场金融化属性的产生条件
        三、 石油市场金融化属性的经济功能
    第二节 石油金融化的理论概述
        一、 石油期货定价理论概述
        二、 石油价格波动规律理论概述
        三、 石油货币理论概述
第三章 石油金融化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
    第一节 国际石油定价机制的衍变历程
        一、 垄断定价时期(18591973)
        二、 主导定价时期(19731985)
        三、 市场定价时期(1985 今)
    第二节 石油金融化市场的交易体系
        一、 石油金融化市场的交易场所
        二、 石油金融化市场的交易产品
        三、 石油金融市场的交易方式
    第三节 市场定价体系的形成机制及波动轨迹
        一、 国际油价的一般形成机制
        二、 国际油价的历史波动轨迹
第四章 石油金融化市场的货币传导机制
    第一节 石油美元的传导机制
        一、 石油美元的界定
        二、 石油美元的环流
        三、 石油美元的背景因素
    第二节 油价与美元政策的联动性分析
        一、 油价与美元汇率的联动性分析
        二、 油价与美元利率的联动性分析
        三、 油价与通货膨胀的联动性分析
    第三节 美元贬值与对石油美元的挑战
        一、 美元贬值的影响作用
        二、 石油美元面临的挑战
第五章 石油金融化市场的投机与监管
    第一节 石油市场的金融投机
        一、 石油金融投机的系统性分析
        二、 主要的石油金融投机者分析
    第二节 NYMEX 市场中金融投机的实证分析
        一、 对 NYMEX 合约持仓量的分析
        二、 对 NYMEX 交易头寸的分析
    第三节 石油市场的金融监管
        一、 监管的总体情况
        二、 监管的主要问题
        三、 对监管缺陷的认识与补救
第六章 发展中国石油金融化市场
    第一节 中国石油金融化的市场特征
        一、 高度垄断的石油产业格局
        二、 初具雏形的石油金融市场
        三、 僵硬滞后的价格形成机制
    第二节 健全石油金融化市场的必要性
        一、 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二、 进口高度依存的需要
    第三节 完善中国石油金融化市场的建议
        一、 充分发挥外汇储备的金融工具作用
        二、 深化改革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三、 发展石油期货市场谋求定价主导权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附件

(9)石油贸易计价货币的政治经济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指导理论与方法
        1.3.1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国际石油贸易的特性及其影响
    2.1 石油及其贸易的基本属性
        2.1.1 石油及其贸易的经济性
        2.1.2 石油及其贸易的金融性
        2.1.3 石油及其贸易的政治性
        2.1.4 石油及其贸易的战略性
    2.2 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及其影响
        2.2.1 石油资源分布对贸易格局的影响
        2.2.2 石油贸易地区需求不平衡
        2.2.3 石油贸易对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
第3章 国际石油贸易计价货币的演进
    3.1 国际石油贸易计价货币演变历程
        3.1.1 “石油英镑”的确立
        3.1.2 “石油美元”取代“石油英镑”
    3.2 “石油美元”的重要地位
        3.2.1 “石油美元”体制与美国霸权
        3.2.2 “石油美元”规模剧增及其原因
        3.2.3 美元交易媒介的垄断地位所带来的巨大利益
        3.2.4 “石油美元”对世界经济及政治格局的影响
    3.3 “石油美元”体制衰落
        3.3.1 美元的持续贬值和美国“双赤字”的影响
        3.3.2 “石油美元”面临的信任和投资危机
        3.3.3 “新特里芬悖论”
第4章 国际石油贸易计价货币多元化博弈
    4.1 “石油欧元”
        4.1.1 欧元成长和欧元地区贸易结构优势
        4.1.2 欧元走势与石油贸易计价货币的相关性
        4.1.3 “石油欧元”对美国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4.2 “石油卢布”
        4.2.1 “石油卢布”提出的背景
        4.2.2 “石油卢布”的积极布局
        4.2.3 “石油卢布”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4.3 超主权货币
        4.3.1 超主权货币的萌芽
        4.3.2 超主权货币的提出
        4.3.3 建立超主权石油交易计价货币的具体措施
第5章 石油贸易计价货币未来走势及中国的策略
    5.1 石油贸易计价货币的未来发展趋势
        5.1.1 石油贸易计价货币变化与政治格局息息相关
        5.1.2 石油贸易美元计价体系稳定性分析
        5.1.3 未来石油贸易计价变化趋势
    5.2 中国应对石油贸易计价货币趋势的策略
        5.2.1 经济金融策略
        5.2.2 政治外交策略
    5.3 “石油人民币”的展望
        5.3.1 人民币国际化
        5.3.2 “石油人民币”的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石油的美元定价机制脆弱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文献回顾与评论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不足与后续研究
第二章 石油的美元定价体制
    2.1 石油的美元定价机制形成与发展
    2.2 石油的美元定价机制运行原理
第三章 石油的美元定价机制的脆弱性
    3.1 定价机制的内部脆弱性——“特里芬悖论”及其体现
    3.2 定价机制的外部脆弱性
第四章 对石油的美元定价机制的实证分析
    4.1 由定价机制脆弱性得到的推论
    4.2 实证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4.3 对推论 1 的实证分析
    4.4 对推论 2 的实证分析
    4.5 对推论 3 的实证分析
    4.6 对定价机制及其脆弱性分析的总体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石油的美元定价机制脆弱性的影响
    5.2 我国应对石油的美元定价机制脆弱性的对策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石油美元对伊拉克经济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伊拉克复兴党的兴衰成败与现实影响[J]. 韩志斌,薛亦凡. 西亚非洲, 2021(03)
  • [2]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波动的混频数据模型与实证研究[D]. 吴从新.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3]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研究[D]. 陈宇. 吉林大学, 2018(12)
  • [4]石油美元计价的内在动因分析——兼论一篮子货币的几条特性[J]. 孟一坤. 投资研究, 2017(12)
  • [5]对外负债在美国金融霸权维系中的作用[D]. 付争. 吉林大学, 2013(08)
  • [6]二十世纪以来石油计价货币的演变及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D]. 韩鹏. 吉林大学, 2013(08)
  • [7]冷战后沙特对美政策演变及原因[D]. 张永生.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3)
  • [8]石油金融化市场的前沿问题研究[D]. 李政. 武汉大学, 2012(07)
  • [9]石油贸易计价货币的政治经济博弈研究[D]. 欧阳旭. 武汉工程大学, 2012(01)
  • [10]石油的美元定价机制脆弱性分析[D]. 杜习华. 西南民族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石油美元对伊拉克经济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