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与后现代两种范式下的心理辅导(论文文献综述)
王寓凡[1](2021)在《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基于贵州省B市BYL和SXGZ城镇集中安置点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空间理论视角来看,易地扶贫搬迁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系统性空间再造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搬迁重塑扶贫搬迁人口所处的多维空间形态和属性,解决其贫困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在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后扶贫时代”,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下半篇文章”——促进扶贫搬迁人口实现“稳得住”、“能致富”,必须推动他们在安置点社区实现高水平的社会适应。然而扶贫搬迁人口由于自身综合素质较差,加之搬迁的后续扶持工作绝大多数由政府绝对主导,他们的社会适应面临着诸多困境。基于此,本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多元主体参与的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如何进行高质量的空间再造,以促进扶贫搬迁人口实现高水平的社会适应。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空间理论建立了“空间再造——社会适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分别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意义空间再造三个维度,分析空间再造对社会适应的复杂影响。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选用个案研究法和类型学研究法,资料收集方法采用参与观察法、访谈法以及文献法。在案例选择上,本研究选取了我国贵州省B市BYL和SXGZ两个城镇集中安置点社区作为研究个案,两地的易地扶贫搬迁都主要是由政府和企业协作共同推进的。在实地调研中主要有以下三点发现。第一,物理空间再造主要影响扶贫搬迁人口的生活方式和生计模式适应。在搬迁初期分离、集聚、垂直、封闭和统一分配的物理空间再造,使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的生活方式适应出现生活节奏紊乱和公私生活分明的问题,他们的生计类别虽然因生计空间集聚而更为多元,但生计适应依然存在脆弱、过度组织化的问题。在搬迁后期,随着物理空间再造的调整和推进,品质提升、开放和灵活分配的物理空间再造,使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的生活节奏重回规律、公私生活井然有序,生计模式也变得正式、可持续,此时物理空间再造对他们的生活生计产生了诸多积极的影响,社会适应水平也逐步提升。第二,社会空间再造主要影响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适应。在搬迁初期物理空间再造产生了异质、疏离的社会空间,加之制度强推和排斥参与的社会空间再造,导致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交往适应出现信任缺失、无话题和内外失衡的问题,社会参与适应出现无效参与的问题。在搬迁后期,随着社会空间再造的调整和推进,关系重构、制度重建和吸纳参与的社会空间再造,使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交往中信任得以重塑、话题得以回归且交往向度达到了内外平衡,社会参与也变为有效参与,此时社会空间再造对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产生了诸多积极影响,社会适应水平逐步提升。第三,意义空间再造主要影响扶贫搬迁人口心理和文化适应。在搬迁初期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再造给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带来了诸多消极情感体验和模糊矛盾的空间认知,加之意义空间再造中无差别、不当的激发感恩和编织想象,以及文化区分和文化灌输,导致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的地点认同感低、归属感弱,对新文化也采取拒斥态度。在搬迁后期,意义空间再造开始有针对性地情感建设、内外联动的认知塑造和文化融合,提高了扶贫搬迁人口的地点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使他们愿意接纳新文化,此时意义空间再造对他们的地点认同感、地点归属感和文化态度产生了积极影响,社会适应水平也逐步提升。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抽象出空间耦合这一解释机制,认为只有空间再造实现了空间耦合——不同维度空间之间达到良性互构状态,才能促进扶贫搬迁人口实现高水平的社会适应。虽然在本研究中,空间再造主体(政府和企业)有着截然不同的空间再造逻辑,扶贫搬迁人口与其他类型移民相比也具有独特的空间特性和需求,但只要空间再造主体找准实现空间再造逻辑耦合的动力和基础,推动空间再造逻辑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空间需求相耦合,就能使所再造的空间达到耦合状态,以促进扶贫搬迁人口实现高水平的社会适应。在“后扶贫时代”,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空间再造的多元主体必须责权分明,空间再造也必须循序渐进。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激发扶贫搬迁人口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制度性空间再造向能动性空间再造转变,才能使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水平稳步提升,最终实现高质量市民化,使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战略实现精准有效对接。
马赫[2](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杨艳[3](2020)在《叙事护理实践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以肿瘤护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医学回归人文是时代发展趋势,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是时代所迫,传统的医学人文教育方式难以解决医护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的内化,难以激发真正从心底滋生对患者爱与关怀的职业精神,也难以让医护人员有具体举措真正进入患者世界,理解他们的行为和需求。医学和护理的叙事转向为解决医学人文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让护患双方在互动中建立信任、和谐的关系,在故事中彼此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寻找生活的意义,获得心理成长,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改善了患者结局指标。近年来,叙事护理渐渐成为关注热点,但属于起步阶段,尤其临床叙事护理开展较少,尚在探索之中,缺乏科学、规范、系统及具有指导性的实践框架。目的从护士和患者角度了解和分析临床人文关怀实践的现状以及对叙事护理的认知和需求;分析国内叙事护理临床实践的问题;构建叙事护理实践模式与实施方案;实施叙事护理实践模式并不断修正;探讨该模式实施后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框架,研究共分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计划、实施计划、评价结果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医学人文从理论到实践落地的困难,而叙事护理作为解决这一困境的新方法在临床应用却缺乏科学、规范、系统的指导而质量效果不佳。第二阶段,通过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了解临床的人文护理实践现象以及对叙事护理的认知和需求;分析国内叙事护理临床实践的问题;第三阶段,研究者应用理论研究、文献研究、专家会议构建了叙事护理实践模式,并通过小组头脑风暴构建实践方案;第四阶段,研究选择医院的肿瘤科与乳腺肿瘤外科实施叙事护理方案,运行中通过观察法、质性访谈法收集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结合研究者的反思共同进行模式与方案的修正;第五阶段,研究通过对叙事护理实践者、护理管理者、患者多角度的访谈,评价了叙事护理实践模式对她们的作用和影响,并为今后更为广泛、深入的实践提出参考建议。在该行动中,采用院校结合方式,学校专家团队将前期研究成果(叙事护理课程)应用于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理论培训,为行动打下良好的基础。行动的参与者包含了临床护士、护士长、护理管理专家和研究者本人。采用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头脑风暴法、专家会议法。结果研究一,在临床人文关怀现状的调查中发现肿瘤患者饱受身心的折磨,亟待护士关怀。护士观察到的患者叙事行为和患者自认为的叙事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表明患者潜意识有需求,并且在叙事之后有情绪释放后的一种轻松的体验,但从主观上认为,疾病之外许多内心的想法,家庭困扰等叙事是一件相对私密的事情,不适合告诉其他人,或者认为这些并非是护理人员职责范畴内的工作,因此往往压抑在心中。从护士的角度发现护士意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但缺乏能走进患者心灵的方法和能力,以及受限于人力资源、工作负荷等问题带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的问题。在对国内文献研究中可见,叙事护理临床实施主要为叙事医学在护理中的应用,且实施零散、缺乏科学、系统、规范的理论依据,可供他人借鉴的具体内容较少,而“叙事护理”作为从叙事医学理论中派生而来的新概念尚未应用于临床。研究二,通过理论研究、文献研究和专家会议法,构建了叙事护理实践模式。通过理论研究,将叙事护理实践模式分为哲学基础层、方法层、操作层、技术层。该模式的哲学基础层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社会建构论和医学人类学理论。在该哲学思想支撑下,叙事护理注重的是“关系”;护患双方运用“语言”、“故事”来认知、理解、建构外部世界以及洞悉自己的内心世界;护士与患者在共同面对疾苦时通过见证、解构、理解、共情、尊重、重构等方式与患者构建生命的意义。方法层的理论基础为叙事医学理论,其为叙事护理实践模式提供了叙事能力培养、叙事活动类型设计的依据。操作层是基于叙事护理学理论下的叙事护理实践流程,为护士实施叙事护理提供了操作的步骤。技术层是在叙事治疗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些关键技术,如外化、解构、技术文件、重构等。这些技术的理念和思想可为护理人员借鉴,但要具体实施叙事治疗则需经过心理学专业培训或认证。通过文献研究,借鉴了爱尔兰学者Buckley针对老年护理院叙事实践研究形成的叙事实践框架,纳入了“故事”、“先决条件”、“照护环境”、“照护过程”、“护理的叙事方面”等元素,经过整合、摒弃和调整形成了本研究的叙事护理实践模式的框架。最后通过专家会议论证,对叙事护理过程进一步修订,将叙事护理过程中的要点归类与分层,形成态度方面、基本技术和专业技术三个类别。研究三,叙事护理实践模式实施成果:本行动研究经过两轮行动循环,开展了33学时叙事护理培训,举办了17次叙事护理能力培养的活动,改善了护理人员叙事护理知识匮乏,叙事能力不足,人文关怀流于形式的问题,营造了叙事护理环境与氛围,设计了“阅读人生”、“书写人生”、“故事分享”等叙事活动、建设了“心灵病房”叙事平台等,在此过程中,138名患者参与到自由写作和疾病故事写作。叙事护理实践模式的实施丰富了临床人文护理实践的形式,让护士更自觉自愿、更有自信地走进患者世界,为其提供充满温情的护理,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度和满意度。与此同时,叙事护理改变了护士的态度与行为,提高了护士的职业认同。结论:构建叙事护理实践模式能有效地为护士践行人文关怀开辟了新的路径和方法。倾听患者故事丰富了护士对疾病、生命世界的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理解,从而尊重患者,给予安慰与鼓励,信心与支持,提供了直击患者心灵、有温度、有灵性的护理。患者在接受叙事护理后尊重的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乃至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内心充满感激和信任,护患关系的良好互动使护士的职业成就感也得到了满足,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职业精神,增强了职业认同感。叙事护理实践模式创新了人文护理实践方法,解决了医学人文“空壳化”“漂浮化”困境,丰富了护理学知识体系,临床人文护理的方法与技术。
蓝财广[4](2020)在《助人自助抑或互助助人 ——中国社会工作助人理念的本土化初探》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社会工作的助人理念已经被“助人自助”这个共识性概念搭建起来,乃至对社会工作有所了解的人都能表述“助人自助”的基本意涵。但这一生发于西方文化脉络与社会运行逻辑的理念,在移植进中国社会工作实践场域中出现了水土不服,给本土社工开展助人服务造成困惑与阻碍,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助人自助理念与本土实践情景之间的张力。现有研究从方法论与实践范式上对社会工作理念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其主要关注社会工作助人理念的表现形式,即社会工作如何发挥助人功能以有效回应社会需求。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对阻碍社工实践助人自助理念的微观机制缺乏敏感性,为此,本文立足于微观的社工实践性视角,通过探究社工实践“助人自助”的困境及其在此基础上对助人理念的选择与重构,以构建出符合中国社会与历史文化脉络的本土社会工作助人理念。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具有实务经验的一线社工,通过深度访谈法来呈现其对社会工作的实践感知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互助助人”作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实践理念与操作模式以回应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议题。研究发现,社工在本土实务场景中无法实践“助人自助”理念。制度环境、机构导向、专业化困境等多重合力,共同塑造了社工“助人”却无法实现“人自助”的困境。而“互助助人”理念则孕育于更为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化脉络与实践逻辑之中。“互助助人”理念有两个基本面向:一方面,建立互助社区作为连接个体(家庭)与社会环境的直接载体,整合社区内多重主体、多重关系,以在“社会结构中”回应个体的社会困扰,激发个体(家庭)应对社会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另一方面,强调社工在社会结构中解决服务对象的个人困扰与公共议题,并采取结构的、社会的方式完成两者的桥接,进而拓展社会想象力,建设社工自身能力,激发社工的专业热情,使其找到从事社工的意义所在。
周白羽[5](2020)在《影视人物建构研究:叙事心理学视角》文中认为心理学和影视的关系密不可分,心理学的每一次发现都为影视创作增添了实现的可能性,为影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点和方法。将叙事心理学概念和方法应用到影视叙事中的人物建构中,从叙事心理学的角度探索影视人物建构的过程和方法,这不仅是影视学和叙事心理学的一次深度结合,是叙事心理学研究的又一个领域,同时,也为影视人物塑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具体手段。影视人物的形成和角色的建构是影视作品的核心,论文的核心研究对象和研究角度是从叙事心理学角度研究影视人物的形成和角色的建构方法和逻辑。从叙事心理学的视角考量影视人物的建构,体现在首先从影视人物初创的角度,围绕人物的人生故事、情境设定、情感动机三个维度来建构人物。再以影视作品建构人物为主要内容,从角色塑造、人格设定两个维度来建构人物,这一层面的人物建构应该要考虑到影视作品在建构人物时涵盖的元素,如演员介入、视听语言转换,对于人物建构的探讨更加侧重社会心理与现实意义层面的讨论。“外化问题”与“发展替代故事”是叙事心理治疗的核心方法,运用到影视人物心理分析中,有助于探索影视故事与影视人物对观众产生的叙事治疗效果。叙事研究传统、叙事研究方法、叙事分析方法是挖掘、捕捉、选取叙事材料的方法和依据,影视人物建构利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获取到建构人物的素材,通过具体的案例来验证叙事研究对于建构人物的有效性。叙事心理学视角下的影视人物建构主要探讨影视人物创作的原始来源与影视人物初期构思的维度;影视作品中人物角色形成的依据;影视作品中人物对观众的影响和作用;影视人物创作的具体步骤和方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叙事心理学为影视人物在初创和形成期的建构提供了心理学逻辑,并探索出影视人物角色对受众的心理治疗作用与效果,探索基于叙述心理学视角的影视人物建构的方法。
陈富国[6](2020)在《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信息注意偏向的认知神经机制》文中提出虽然与身俱来的身高难以改变,我们对身高的负面认知却是可以改变的。身高,无论从进化论的视角还是站在社会文化的视角,对男性而言至关重要。研究显示,身高与男性的吸引力、社会地位、工资收入、事业成就等各方面息息相关。根据Park(2003)等人对亚洲男性的调查,接近一半的男性对自己的身高不满意。国内学者对中国青少年负面身体自我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对身高的担忧比对体重或相貌的担忧更为普遍(Chen,2006)。身高不满意,亦称为矮负面身体自我(Negative Physical Slef-Short,NPS-S),属负面身体自我的一个维度,指个体对自己身高的负面认知、负面情绪以及相应的行为调控(Chen,2006)。如认为自己太矮,对自己身高不满意,通过运动或药物增高。过去大量对负面身体自我的研究多关注体重,即胖维度,研究者基于身体自我图式理论和注意成分理论,采用多种研究范式,发现胖负面身体自我者对胖相关的身体信息存在注意加工偏向,构建了胖负面身体自我注意偏向的理论模型。但是对身高相关研究少有涉及。目前,未见对矮负面身体自我者注意偏向的系统研究,仅查阅到三篇对矮负面身体自我的研究,其中2篇是本团队开展的研究。且已有研究:第一,无单独关注男性的;第二,对注意偏向的研究多关注阈上,未见对阈下注意加工的探讨;第三,多从视觉空间注意的角度切入,未见从时间进程的视角切入;第四,未见对男性矮负面身体自我的神经机制研究。本研究旨在系统考察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信息的注意偏向,揭示与矮负面身体自我相关联的注意偏向的认知及神经机制。研究分三部分:研究一探查了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信息视觉空间的注意偏向,包括3个实验,分别从阈上加工和阈下加工展开。研究二探查对身高信息注意偏向的时间进程,包括2个实验。研究三采用ERP技术,揭示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信息注意偏向的脑机制。研究一基于空间注意维度考察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信息的注意偏向。包括三个实验。实验1采用点探测任务,考察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矮相关身体词(下文简称“矮词”)的阈上空间注意偏向。根据负面身体自我量表-矮分量表(Negative Physical Self Scale-shortness,NPSS-S)评分,区分矮负面身体自我组(n=35)和对照组(n=35)。结果发现,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矮词表现出注意维持,但没有观察到对矮词的注意脱离困难。实验2采用阈下点探测任务,考察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矮词的视觉空间阈下注意加工。结果显示,矮负面身体自我组(n=35)和对照组(n=32)在阈下注意警觉方面存在差异。即,矮负面身体自我组在矮-中性(S-N)试次中对探测点的反应时间比对照组短,且短于中性-中性(N-N)试次。实验3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考察社会比较情境下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高/低吸引力身体部位的视觉空间注意偏向。结果发现,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n=20)对高吸引力的身体部位表现出注意回避,对低吸引力身体部位表现出注意维持。本研究支持社会比较理论的同化效应,即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倾向于选择观看与自己身体更相似的男性身体。研究二基于注意加工的时间进程维度考察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信息的注意偏向。包括两个实验。实验4通过单任务快速序列视觉呈现范式(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RSVP),采用中性词、高身高词(下文简称“高词”)和矮词Target1(T1),研究刺激驱动对身高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好。任务要求忽略T1,尽可能准确识别中性Target 2(T2)。结果发现,矮负面身体自我被试存在由矮词引起的自发注意瞬脱效应,对照组不存在。实验5旨在考察双任务快速序列视觉呈现范式(RSVP)中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相关词的注意加工。我们假设,在任务定向“自上而下”的双任务中,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词汇诱发的注意瞬脱具有调控作用,即矮负面身体自我组对身高词的加工需要时间长,占用的注意资源较多。结果发现,在RSVP双任务中,相对于对照组,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在识别身高词T1后的T2存在更大的注意瞬脱。研究三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 related potentials,ERP),揭示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信息注意的脑基础。实验6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从加工的时间进程角度,考察社会比较经典任务范式下,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信息社会比较的电生理机制。我们假设:(1)早期加工阶段,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会对身高相关刺激产生注意警觉,表现为早期ERP成分振幅增大;(2)晚期加工阶段,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会对身高相关刺激产生注意维持,且下行比较比上行比较诱发更大的ERP成分。本研究的假设一未得到证明,即在早期成分上未发现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矮身体信息的注意警觉。我们亦没有发现假设二的注意维持。但是,在晚期成分上,发现了基于身高的自我参照效应,即自我参照条件引起的电极点FCz,FC3,C3,CP3和Pz的LPC平均振幅比他人参照大。并且,上行比较时,自我参照条件引起的电极点C4,CP4和P4的LPC平均振幅比他人参照大。相关分析发现,矮负面身体自我得分与Pz电极点上自我参照与他人参照的差异波平均波幅显着相关。这可能反映了负面身体自我对于晚期加工时注意资源投入的调控作用。基于前人研究基础和本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矮负面身体自我图式者对身高信息的双重加工模型。按照注意方式不同,“双加工”模型把注意划分为刺激驱动的注意和目标导向的注意。实验1中发现对矮词表现出阈上注意维持、实验2发现对矮词表现出阈下注意警觉、实验4发现的对身高词“自下而上”自动加工,均为刺激驱动注意,即一种由刺激线索突显特征所驱动的注意,是自动的、快速的、几乎不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实验3发现对有吸引力身体部位的注意回避和对低吸引力身体部位的注意维持、实验5发现矮负面身体自我对高词和矮词诱发的注意瞬脱具有调控作用、实验6发现的矮负面自我在晚期策略加工阶段对身高信息注意的调控作用,均属于目标导向注意,即基于认知任务和图式规则进行的精细加工。本研究结论:(1)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阈上呈现的矮词存在注意维持,对阈下呈现的矮词存在注意警觉;(2)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存在社会比较的同化效应;(3)对身高词的注意偏向是一种自动的且占用较多注意资源的加工;(4)身高社会比较中,矮负面身体自我图式对身高信息加工的ERP晚期成分具有调控作用。主要创新:首先,对负面身体自我理论的拓展。以往研究多关注“体重”相关的胖负面身体自我图式,本研究从一个新视角,考察了“身高”相关的矮负面身体自我图式,加强并拓展了负面身体自我图式理论;第二,首次从阈下水平探讨了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信息注意偏向的处理机制,探讨了加工的早期晚期阶段和不同加工水平,发现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信息存在阈下注意警觉;第三,首次采用ERP技术探讨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信息注意的脑电生理基础,发现矮负面自我在晚期策略加工阶段对身高信息注意的调控作用;第四,提出矮负面身体自我图式男性对身高信息的双重加工模型。未来研究应深入揭示,基于身高社会比较中的自我参照效应与矮负面身体自我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预防和干预负面身体自我提供参考。
李百艳[7](2019)在《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笔者亲身工作20年的JS中学为基本案例,以上海市中小学学校领导管理变革为背景,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政策依据,直面初中学校的诸多发展性矛盾和困境,聚焦学校办学实践中从“管理”到“治理”的理念转变,探索学校对话机制建设的路径及相关策略,从实践层面回应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大趋势。论文以深度参与式观察和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辅以问卷调查、访谈、自然观察等方法,在系统梳理已有的关于对话理论、对话管理、对话机制、学校治理的相关研究基础上,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重视课堂对话较多而关注学校管理对话较少、传统管理视角较多而治理视角较少、重视对话实践较多而关注对话机制建设较少等问题,以案例学校的个案研究为载体,基于案例学校的经验和问题,从实践逻辑和学理逻辑出发,全方位透视了学校管理形态演变中的对话实践和对话机制建设问题。论文根据现代治理理论、交往理性理论和对话理论,以透视学校管理中的对话实践、探寻学校治理背景下的对话机制建设、提炼治理理念下的对话决策模式、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以及课堂模式的探寻、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机制建设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围绕初中学校管理变革中对话机制的建设有无可能、这些机制在学校变革实践中呈现为何种样态、学校治理理念在课程开发、教学变革及家校共育等学校实践中如何应用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探讨了学校治理过程中对话机制建设所涉及的前提、条件、思路、策略、辐射、拓展和延伸等诸多方面问题。通过梳理和总结案例学校20年办学历程中初创期的“绩效导向”、发展期的“专业导向”和转型期的“治理导向”三个阶段发展的演变,对建校以来历任校长的领导决策风格进行了归纳、提炼,对三种不同的决策模式即“领袖裁决式决策模式”、“项目统领式决策模式”和“对话决策模式”进行了特征归纳和得失分析,探讨了治理视角下对话机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其可行性,提出了对话机制在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和家校共育等方面进行实际应用的思路和方法,并结合案例学校的实践进行了学理分析。对案例学校在对话机制建设中的若干治理问题,诸如参与的程度、化解冲突的协商、在利益与权力之间的共识内涵、决策合法性的审议机制以及商谈伦理与专业道德内在唤醒等进行了案例式的呈现和理论剖析。主要研究结论,一是对话机制是学校发展和实现治理的关键内生性力量,通过对话能够形成共识和共同愿景,促进师生、家长积极参与;二是对话机制的形成受组织发展阶段和学校领导个人风格影响,一般要经历从萌芽、培育到形成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三是对话机制形成的生态氛围和治理效应有助于学校系统优化。论文的主要特点,一是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突出学校变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实践导向对对话管理性质及特征的影响,展示了对话机制建设的过程性和情境性;二是从理论与实践相融通的角度,分析了学校管理的对话层面、决策类型及实践应用,拓展了治理理论和对话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辐射空间;三是从历史与未来相贯通的角度,总结和提炼了绩效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成果与问题,重建治理理念下的对话管理实践和对话机制理论,不仅超越而且包容了历史上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合理之处,开辟了现代学校治理的新理论和新境界。
涂畅[8](2019)在《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德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要方式,用对话式话语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也是当前高校德育的中心任务。本文以对话为中心,紧紧围绕着对话来对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展开研究,从对话的本质、形式、价值、要素、实施路径等方面搭建一个关于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认知架构和实践路径,试图建立和完善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1.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生成。首先,通过对追求“同一性”思想道德真理的反思和对思想道德对话可能性和必要性的证明,揭示了对话德育生成的可能和必要性;其次,基于对对话与德育本源性重合和德育对对话的本真诉求两方面的探求和论证,揭示了对话德育生成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最后,从交互主客体关系和交往实践两个层面来分析对话德育生成的有效条件。2.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考察。首先,基于对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内涵的界定和理解,阐述了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内涵。其次,从主体平等基础上的思想互动、双向理解生成上的意义共享和自我价值呈现上的深度构建等三个层面揭示了高校对话德育的内在本质;再次,从人与文本对话、人与他人对话、人与自我对话等三个层面揭示了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形式;最后,从平等性与民主性、开放性与互动性、沟通性和理解性、生成性和创造性、互惠性和共享性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特征。3.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资源。首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及人学理论来揭示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立论基础;同时,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思想及关于对话的论述来为高校对话德育提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支撑。其次,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和西方对话哲学思想来为高校对话德育提供知识理论借鉴;最后,用中国传统对话思想来厚实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历史渊源。4.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状审视。通过问卷和访谈的调查,发现当前高校对话德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更突出,如对话积极性不高、对话流于形式、对话深度不够、对话方法单一、对话场域狭隘以及对话效果不理想等等,并从传统德育模式影响、平等对话关系缺失、师生对话素质欠缺、对话内容脱离生活、对话教学环境不理想等方面揭示了当前高校对话德育存在问题的成因。5.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实需要与重要价值。一方面,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是为了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当前高校德育产生的不利影响,满足“对话时代”对传统灌输德育模式变革的要求以及提升新时代高校德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需要而被提出和建构的。另一方面,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具有能使高校德育重获力量、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育价值,提升学生主体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人本价值,提升社会民主程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6.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基本要素的优化。首先,从以人为本原则、生活世界原则、合作共享原则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原则;其次,从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来揭示高校对话德育目标的两个维度,并从四个方面确定了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目标;再次,通过坚持对话德育内容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和构建面向生活世界的内容来设计高校对话德育的内容;最后,通过立足于遵循针对性、以人为本原则等原则以及采取启发引导法、协商法、讨论法、论辩法、谈心谈话法、网络对话法等方法来优化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方法。7.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实施路径。第一,从树立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开放和民主、生成和建构等理念来更新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指导理念;第二,从建构依据、建构方向和建构路径等方面来建构对话型师生关系;第三,从培养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等维度来提升师生的对话素养;第四,从空间环境、话语环境和心理环境等方面来创设优质的对话环境;第五,从课堂、生活、网络等场域来拓宽对话德育的微观场域;第六,从对话的准备、进行、总结反思等阶段来优化对话德育的过程;最后,从评价指标设计、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强化过程评价、综合运用评价方法等方式来加强高校对话德育的评价工作。总之,立足于新时代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和现实力量,着眼于新时代高校德育优势的发挥,以对话的视角来审视新时代高校德育,突破了传统囿于方法论或认识论层面对对话德育的研究,从本体论角度将对话看作是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运用对话思维提出了“在育人中对话,在对话中育人”的学术观点。一方面揭示了对话德育对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本体性意义,另一方面凸现了对话德育对于人的精神建构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揭示对话德育的真实内涵和价值,为探寻对话德育的根基提供学理依据,为变革新时代高校德育的思维方式开拓了崭新思路。
刘扬弃[9](2019)在《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是有关心理学史、心理学哲学和自然辩证法的综合研究。语境论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元理论趋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语境论作为一种心理学解释得到了很多心理学研究者的认可。一开始,语境论是以社会建构论或辩证法的形式进入心理学研究的,近20年来,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范式朝向更为精致的方向演化发展,并体现了生命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特征。发展心理学中逐渐形成了以机体论的语境论为基础的关联发展系统范式,行为心理学中形成了以伪装成机械论的语境论为哲学假设的语境行为科学,这两种研究范式是一致的,并且分别整合了生物、文化、符号、行为、发展等多个系统演化层级。总之,语境论范式是适用于跨学科和多学科社会心智研究的元模型,整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大脑与社会、心智与社会研究所涉及的多个复杂系统的研究,为作为社会科学的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致的研究框架。论文包括导言、五章系统性论述和结束语。第一章,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解释研究。本章系统澄清了心理学内部的语境论思想研究脉络,对支持意见和反对意见进行综合说明,研究了心理学中的三种语境论解释的形式和主要特征,分别是描述语境论、发展语境论和功能语境论。并提出语境论是一种更加优越的心理学范式,语境论是心理学元理论的突破和创新。第二章,心理学中语境论范式的理论基础。本章的说明将为之后的研究提供统一的理论准备。主要澄清了心理学中的语境论来源及其扩展研究,讨论了心理学哲学的总体进展,明确了心理学哲学与心理学语境论范式的理论关联。第三章,语境论范式的表现形式:发展心理学。本章基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进展研究了语境论在发展心理学中的当前表现。发展心理学中已经形成了以机体论的语境论为基础的关联论和关联的发展系统范式。关联论和关联的发展系统范式表征了活的机体自身的一系列联合运作的具身行为。发展心理学中的语境论思想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机体论的语境论世界观,以及语境论的“本体论构架”和“认识论路径”。关联的发展系统范式可以更好地容纳发展心理学中的新数据,为发展心理学的进一步具体研究提供基础,为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哲学中涉及的个体发育和演化问题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第四章,语境论范式的表现形式:行为心理学。本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对行为主义、行为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给出了简要的区分。第二,论证了莫里斯的行为心理学语境论范式。第三,论证了语境行为科学的特征及意义。语境行为科学是基于斯金纳行为分析流派、演化科学和认知科学,采用归纳的方法建立的一套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并以功能语境论作为其研究的哲学假设。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试图对语境行为科学的发展概况、核心内容,及其特征和优势进行说明。总之,我们认为语境行为科学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与发展心理学中的关联发展系统元模型相比,语境行为科学加入了更具实用性的研究维度,并对人类行为、文化,乃至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五章,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范式及其特征与意义。本章基于前面四章的论述提出了语境论范式的演化形式。本文认为一个更为综合、更为整合的多学科研究系统是心理学研究的未来趋势,而语境论可以为这样的研究体系提供一致的研究基础,并且,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范式朝着更为精致的方向发展,已经出现的语境论范式有:纯粹的语境论范式、机体论的语境论范式、伪装成机械论的语境论范式,并在当前的研究中表现为一种作为多维演化系统的语境论范式。语境论是一种“生物学上的自然主义”。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范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征,作为多维演化系统的语境论范式基于关联的层级系统,表征了文化、生物、行为和认知协同演化的语境研究路径。关联的协同演化视角从真正的关联的、依存的意义上消解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结束语部分对本论文进行了总结。首先对前面几章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语境论范式在方法论和认识论层面上的重要研究意义。
邹鹰[10](2019)在《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建构 ——基于“桐县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工作发源于英国,社会工作专业化是一个世界性话题。不同国家与地区因其社会制度与文化习俗的不同,所走过的道路也各异。1920年代以来,中国学人一直寻找社会工作专业化道路。其中几经曲折,20世纪50年代被取缔,80年代恢复重建,特别自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为标志,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中共十九大提出推动社会治理专业化战略目标,开拓了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境界。但是,中国社会工作在过密的一体化行政设置中,其专业话语建构过程频频遇到制度性阻力。推动积极的社会工作话语建设,非常迫切。本文以“桐县模式”为分析对象,将研究事件放在民政场域来考察,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以社会建构论话语建构为分析工具。试图回答“中国行政体制内如何推动社会工作话语建构”这一核心问题的内在逻辑。具体在实践中,民政场域的民政服务与社会工作作为两个最为关键的变量,其嵌合效果决定着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方向。作为“桐县模式”重要内容——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建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为中国行政体制内社会工作专业化的一种方式。民政场域建构情境性,为社会工作话语生产提供了基础。对于社会工作服务生产来说,情境性意味着话语意义空间的建构,即打通民政服务与社会工作嵌合的障碍。民政服务对于进入民政场域的社会工作话语能够理解和接受,包括整个民政惯习能读懂社会工作话语作为一种专业权力的内涵;同时,社会工作话语进入民政场域,能够理解民政服务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寻找到与它的相似性与契合度。在这个过程中,民政服务意识到自身存在着诸多理念、方法的不足,从而对社会工作话语产生政治上、学科上、行动上的认同,并在职能上实现权力的可让渡性,为社会工作话语提供生产与传播的空间,从而社会工作与民政服务实现话语意义的建构。民政场域建构身份性,为社会工作专业化提供了机遇。话语身份作为民政场域中非常重要的元素,标示着话语主题在叙事空间的方位。身份性所反映的是事物与社会关系的位置,其利益大小取决于相关主体间性的紧密度。在民政场域中,社会工作专业话语身份包括层次性、认同性、权威性三方面,它是专业服务表达的基础。社会工作主体的层次性包括控制性、组织性、协调性、执行性等多个层次;社会工作主体的认同性体现了社会工作话语在民政场域中以一种合法身份而取得利益,桐县采取“社工+从工+义工”及其互动方式贯彻社会工作专业性;社会工作主体的权威性则指涉专业化服务于小康社会、社会治理、精准脱贫和民政宗旨。在身份性建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强化了民政惯习与社会工作专业话语的敏感与张力。由此,需要在观念层面、求一助层面、专业功利层面等方面进行文化涵化。而文化涵化策略可能是妥协、迂回或斗争,但达成的却是民政服务与专业社会工作的嵌合、融合与互为同化。民政场域建构互文性,为社会工作专业化提供了方法。互文性是制度性社会事实的生产与传播的方式之一,也是社会实在建构的路径。民政场域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本和实践文本,其互文性除需遵循通常的话语规则外,还应分清相加、相契、相融等阶段的“社会工作—民政服务”的互文层次。加强“名”的互文性、基本理论互文性、服务过程互文性、实务方法互文性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推动水平互文性、垂直互文性、跨域互文性的建构,以及渡济模式、咨询模式、调解模式的发展。作为中国行政体制内的民政场域,社会工作专业话语建构既要正视制度文化张力,也不可忽视专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不断消解传统行政惯习结构,提高专业服务能力,才能创生出一种新的社会工作专业平衡。
二、现代与后现代两种范式下的心理辅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与后现代两种范式下的心理辅导(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基于贵州省B市BYL和SXGZ城镇集中安置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回顾 |
一、易地扶贫搬迁研究简述 |
二、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回顾 |
三、空间视角下的移民社会适应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及案例简介 |
第四节 关键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空间理论回顾 |
一、“空间转向”前的经典空间理论 |
二、“空间转向”后的空间理论 |
三、当代中国社会研究中的空间理论 |
四、评述:空间理论的局限和突破 |
第二节 “空间再造—社会适应”分析框架的建立 |
一、空间再造:内涵、主体与维度 |
二、社会适应:层次、表征和实践 |
三、“空间再造—社会适应”分析框架何以可为 |
第三章 物理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
第一节 搬迁初期的物理空间再造 |
一、空间的分离与集聚 |
二、空间的垂直、封闭和统一分配 |
第二节 物理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困扰 |
一、紊乱的生活节奏 |
二、公私分明的生活 |
三、脆弱、过度组织化的生计 |
第三节 搬迁后期的物理空间再造 |
一、空间的品质提升 |
二、空间的开放和灵活分配 |
第四节 物理空间再造对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促进 |
一、生活节奏重回规律 |
二、公私有序的生活 |
三、正式、可持续的生计 |
第四章 社会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
第一节 搬迁初期的社会空间再造 |
一、异质疏离的社会空间 |
二、制度强推的社会空间再造 |
三、排斥参与的社会空间再造 |
第二节 社会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困扰 |
一、信任缺失的社会交往 |
二、无话题的社会交往 |
三、内外失衡的社会交往 |
四、无效的社会参与 |
第三节 搬迁后期的社会空间再造 |
一、关系重构的社会空间再造 |
二、制度重建的社会空间再造 |
三、吸纳参与的社会空间再造 |
第四节 社会空间再造对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促进 |
一、信任重塑的社会交往 |
二、社会交往有话题 |
三、内外平衡的社会交往 |
四、有效的社会参与 |
第五章 意义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
第一节 搬迁初期的意义空间再造 |
一、激发感恩的意义空间再造 |
二、编织想象的意义空间再造 |
三、文化区分和文化灌输的意义空间再造 |
第二节 意义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困扰 |
一、低认同感和弱归属感 |
二、文化拒斥 |
第三节 搬迁后期的意义空间再造 |
一、情感建设的意义空间再造 |
二、内外联动的意义空间再造 |
三、文化融合的意义空间再造 |
第四节 意义空间再造对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促进 |
一、高认同感和强归属感 |
二、文化接纳 |
第六章 空间耦合:空间再造促进社会适应的解释机制 |
第一节 空间耦合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及实现条件 |
第二节 逻辑差异和独特需求:空间再造实现空间耦合的困境 |
一、政府空间再造的逻辑:短期性、支配性和均等化 |
二、企业再造空间的逻辑:长效性、包容性和精细化 |
三、扶贫搬迁人口的空间特性和空间需求 |
第三节 空间再造实现空间耦合的路径和表征 |
一、搬迁后期空间再造实现空间耦合的路径 |
二、搬迁后期空间再造实现空间耦合的表征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政府部门/企业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2: 扶贫搬迁人口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流行文化 |
1.4.2 明星偶像 |
1.4.3 偶像崇拜 |
1.4.4 青少年 |
1.4.5 失范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文献综述 |
1.5.2 国内文献综述 |
1.5.3 评述 |
1.6 研究理论依据 |
1.6.1 功能论 |
1.6.2 结构分析 |
1.6.3 亚文化理论 |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1.7.3 文章结构 |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
2.3 小结 |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
4.1.2 粉丝消费 |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
4.2 自我的丧失 |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
4.3 狭隘性 |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
4.4 非道德化 |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
4.5 娱乐极端化 |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
5.1.1 文化与认同 |
5.1.2 个体与组织 |
5.1.3 制度与科技 |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
6.1 政府层面 |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
6.2 多元社会层面 |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
6.3 个人层面 |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
6.3.2 偶像的角色 |
6.3.3 传媒者的角色 |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
第7章 结语 |
7.1 回视偶像崇拜 |
7.2 本研究的结论 |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3)叙事护理实践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以肿瘤护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动因与背景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案与设计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内容 |
四、方法的选择----行动研究 |
五、收集资料的方法 |
六、分析资料的方法 |
七、伦理问题 |
八、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问题的确认 |
一、文献研究 |
二、临床情景调查与分析 |
三、总结 |
第四部分 构建叙事护理实践模式----解决问题之道 |
一、叙事护理实践模式的构建原则 |
二、叙事护理实践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三、叙事护理实践模式临床实施的策略研究 |
四、叙事护理实践模式的初步形成 |
第五部分 叙事护理实践模式的临床应用 |
一、成立行动小组 |
二、制定行动计划 |
三、第一轮行动过程(2016年4月~12月) |
四、第一轮行动的观察与反思 |
五、第二轮行动过程(2017年1月~7月) |
六、第二轮行动观察与反思 |
第六部分 叙事护理实践模式实施效果评价 |
一、制定效果评价方案 |
二、实施结果分析 |
三、研究结论 |
第七部分 叙事护理实践模式行动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一、构建成果 |
二、开展叙事护理的关键因素分析 |
三、提升叙事护理效果的策略与方法 |
四、厘清不同方式的区别 |
五、研究的创新性 |
六、研究的局限性 |
七、研究成果的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伦理批件 |
附录二 叙事护理实践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
知情同意书(护士) |
知情同意书(患者) |
附录三 临床护理人员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四 叙事护理实践入院宣传资料 |
附录五 “心灵病房”叙事平台中的患者故事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一、发表论文情况 |
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三、所获荣誉和奖励 |
致谢 |
(4)助人自助抑或互助助人 ——中国社会工作助人理念的本土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2 文献回顾 |
2.1 西方社会工作助人理念的内涵与流变 |
2.2 中国社会工作助人理念的本土化探索 |
2.3 互助助人在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中的契合性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架构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对象 |
3.5 资料收集方法 |
3.6 资料分析 |
4 助人自助的实践困境 |
4.1 社工的助人自助理念 |
4.2 社工的助人实践 |
4.3 实践助人自助理念的桎梏 |
5 互助助人作为一种本土化实践 |
5.1 互助助人:来自经验实践的反思 |
5.2 互助助人何以可能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讨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影视人物建构研究:叙事心理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价值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对叙事心理学学科与理论的分析 |
(二)对叙事心理学解读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分析 |
(三)对叙事心理学解读影视作品的分析 |
(四)叙事心理学文献研究总结及启示 |
四、创新阐述 |
五、研究方法 |
(一)叙事研究法 |
(二)深度访谈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一章 影视人物初创的叙事心理学基础 |
一、建构影视人物的人生故事逻辑 |
(一)人生故事是影视人物的初始来源 |
(二)人生故事透析剧本建构故事逻辑 |
(三)分析人物故事奠定影视人物原型 |
二、建构影视人物的情境设定逻辑 |
(一)人物场景建构:剧本对场景的组织与布局 |
(二)人物心理建构:情感放大和心理放大的效果 |
(三)人物冲突建构:承诺剧本和核心剧本的对抗 |
三、建构影视人物的情感动机逻辑 |
(一)情感体验与情感记忆成为动机 |
(二)动机预期与结局反差的原因 |
(三)动机预期与结果实现的条件 |
第二章 影视作品建构人物的叙事心理学视角 |
一、影视人物角色塑造的叙事心理学逻辑 |
(一)叙事心理学角色和影视角色的相同点 |
(二)叙事心理学角色和影视角色的不同点 |
(三)用叙事心理学理论指导影视角色塑造 |
二、影视人物人格设定的叙事心理因素 |
(一)倾向特质:描述人物人格的初步特征 |
(二)个人关注:勾勒人物人格的发展轨迹 |
(三)自我叙事:组建认知人物的自我图式 |
第三章 影视人物故事与影视叙事心理治疗 |
一、叙事心理治疗与治疗过程 |
(一)人物与问题进行剥离 |
(二)开发与发展替代故事 |
(三)重构人物认同与关系 |
二、影视人物自我映射与关照心理机制 |
(一)认同缺失导致身份转移与价值寻觅 |
(二)自我探寻抗衡社会身份与社会话语 |
(三)心理治疗恢复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 |
三、影视叙事作为治疗的方法与效果 |
(一)观众借助影视人物实现幻想治疗 |
(二)作者借助影视叙事抒发心理情结 |
(三)社会借助故事重写治愈民族创伤 |
第四章 叙事心理学作为人物建构的新取向 |
一、叙事研究传统作为深挖人物信息的指南 |
(一)生活史研究捕捉人物人生过程信息 |
(二)心理传记研究探索人物内心世界 |
二、叙事研究方法作为捕捉叙事材料的方法 |
(一)叙事研究方法具有建构人物的优势 |
(二)利用研究访谈获取人生故事的资料 |
(三)访谈资料的分析提炼建构人物素材 |
三、叙事分析方法指导人物故事选取的维度 |
(一)整体—内容分析 |
(二)整体—形式分析 |
(三)部分—内容分析 |
(四)部分—形式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文献 |
二、期刊文献 |
三、学术会议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信息注意偏向的认知神经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概念界定 |
1.1.1 自我 |
1.1.2 身体自我 |
1.1.3 负面身体自我 |
1.1.4 矮负面身体自我 |
1.1.5 注意偏向 |
1.2 主要理论概述 |
1.2.1 身体自我的主要理论 |
1.2.2 负面身体自我的认知理论 |
1.2.3 注意偏向的认知模型 |
1.3 负面身体自我的测量工具 |
1.3.1 身体自我的单维度测量 |
1.3.2 身体自我的多维度测量 |
1.3.3 负面身体自我的测量 |
1.4 负面身体自我关联的注意偏向的研究范式 |
1.4.1 词汇分类判断任务 |
1.4.2 情绪Stroop任务 |
1.4.3 点探测任务 |
1.4.4 线索-靶子任务 |
1.4.5 视觉搜索任务 |
1.4.6 自由浏览眼动追踪范例 |
1.4.7 快速序列视觉呈现任务(RSVP) |
1.5 负面身体自我相关研究 |
1.5.1 负面身体自我的发展特点研究 |
1.5.2 负面身体自我的影响因素研究 |
1.5.3 矮负面身体自我研究 |
2 问题提出 |
2.1 以往研究的局限性 |
2.1.1 多关注负面身体自我的胖维度而矮维度研究较少 |
2.1.2 鲜有研究探讨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体信息阈下加工偏向 |
2.1.3 矮负面身体自我的注意偏向较少考察时间进程 |
2.1.4 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体信息注意偏向脑机制研究缺乏 |
2.2 研究意义 |
2.2.1 理论意义 |
2.2.2 实践意义 |
2.2.3 本研究的创新 |
2.3 研究方案 |
3 研究1: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信息的注意偏向:基于空间注意维度 |
3.1 实验1: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信息视觉空间的阈上注意偏向 |
3.1.1 引言 |
3.1.2 方法 |
3.1.3 结果 |
3.1.4 讨论 |
3.2 实验2: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信息视觉空间的阈下注意偏向 |
3.2.1 引言 |
3.2.2 方法 |
3.2.3 结果 |
3.2.4 讨论 |
3.3 实验3:身高社会比较中对身高信息视觉空间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 |
3.3.1 引言 |
3.3.2 方法 |
3.3.3 结果 |
3.3.4 讨论 |
4 研究2: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信息的注意偏向:基于时间注意维度 |
4.1 实验4: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信息注意的自动捕获:来自单任务RSVP的证据 |
4.1.1 引言 |
4.1.2 方法 |
4.1.3 结果 |
4.1.4 讨论 |
4.2 实验5:双任务RSVP中对身高相关信息的时间注意偏向 |
4.2.1 引言 |
4.2.2 方法 |
4.2.3 结果 |
4.2.4 讨论 |
5 研究3(实验6):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信息注意偏向的脑机制——一项ERP研究 |
5.1 引言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6 总讨论 |
6.1 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信息的注意偏向:基于空间注意维度 |
6.2 矮负面身体男性对身高信息注意偏向的时间进程 |
6.3 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信息注意的脑电生理基础 |
6.4 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信息注意偏向的“双加工”模型构想 |
7 结论 |
8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走向现代化的学校治理需要对话机制? |
二、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呼唤对话机制? |
三、初中学校走出发展困境需要对话空间? |
四、学校发展的阶段性提升助推对话机制建设? |
五、个人的教育体悟及追求有待于聚焦对话研究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相关文献的数据分析 |
二、关于对话、对话管理、对话机制的研究 |
三、关于学校管理与治理的研究 |
四、文献评论 |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问题、思路与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伦理 |
七、论文的特色、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案例学校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发展背景 |
一、应浦东开发而生 |
二、借名校品牌而立 |
三、随时势迁移而变 |
四、因治理机制而兴 |
第二节 发展阶段 |
一、初创期:重质量的绩效管理 |
二、发展期:重专业的项目管理 |
三、转型期:重治理的对话管理 |
第三节 研究空间 |
一、案例学校现代化内涵发展问卷调查分析 |
二、学校发展的成长空间 |
三、战略选择的问题空间 |
四、现代治理的探索空间 |
小结:学校在转型中成长空间无限 |
第三章 绩效管理导向下的对话萌芽 |
第一节 绩效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
一、追求绩效的发展方向 |
二、保障绩效的质量监控 |
三、“以绩效为中心”的组织氛围 |
第二节 “领袖裁决式”决策模式 |
一、办学思想的高度统一 |
二、干部选拔的特立独行 |
三、行政意志的增值执行 |
第三节 绩效中心氛围下的对话萌芽 |
一、师生之间自发的对话 |
二、同侪之间零散的对话 |
三、干群之间少量的对话 |
小结:绩效管理及决策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专业发展导向下的对话培育 |
第一节 专业发展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
一、转向专业发展的办学背景 |
二、关注专业发展的管理理念 |
三、促进专业发展的项目平台 |
第二节 “项目统领式”决策模式 |
一、项目驱动下的学校内涵建设 |
二、专家引领下的骨干教师发展 |
三、平台助推下的课程教学改革 |
四、主体参与式的学生健康发展 |
第三节 专业团队建设中的对话培育 |
一、学习研讨平台上的开放对话 |
二、交流展示平台上的延伸对话 |
三、信息技术平台上的自由对话 |
小结:专业导向管理及决策模式的利与弊 |
第五章 治理导向下的对话机制探寻 |
第一节 治理导向的学校管理转型 |
一、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
二、对话治理的前提和条件 |
三、学校治理的实践框架 |
第二节 基于交往理性的对话决策模式 |
一、对话决策模式的特点 |
二、提升主体精神的对话参与机制 |
三、践行商谈伦理的民主协商机制 |
四、发现教育意义的共识达成机制 |
第三节 植根对话的学校文化品牌创建 |
一、对话品牌的孕育 |
二、对话课题的选择 |
三、对话文化的重铸 |
小结:三种管理导向及决策模式的得与失 |
第六章 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对话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对话的课程开发 |
一、需求:课程开发的基本前提 |
二、审议:课程开发的对话平台 |
三、协同:课程开发的多方助力 |
第二节 基于对话的教学改革 |
一、教学改革中的“对话人”假设 |
二、教学改革中的商谈逻辑 |
三、共同体:教学组织的形式变革 |
四、教学制度生成的对话逻辑 |
第三节 基于治理的对话课堂实践 |
一、聚焦对话素养培育的课题引领 |
二、践行对话教学原则的课堂实践 |
三、彰显对话精神特质的课堂文化 |
小结:治理理念融入课程与教学 |
第七章 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机制建设研究 |
第一节 家长参与的制度建设 |
一、家长体验课堂教学制度 |
二、家长联系渠道畅通制度 |
三、家长助力学生活动制度 |
四、家长参与课程建设制度 |
五、家长监督日常生活制度 |
六、家长会形式的制度创新 |
第二节 家校互动的机制探寻 |
一、纳入学校规划的家长队伍建设 |
二、指导家庭教育的家长学校建设 |
三、推动家校合作的家长评价实施 |
第三节 家校共育的生态营造 |
一、共情:培育和谐关系的办学追求 |
二、共享:助力幸福家庭的亲子工程 |
三、共商:化解家校矛盾的协商机制 |
四、共治:推动学生发展的契约教育 |
小结:治理理念助推家校共育 |
结语 |
一、对话机制是学校发展和实现治理的关键内生性力量 |
二、对话机制的形成受组织发展阶段和学校领导个人风格影响 |
三、对话机制形成的生态氛围和治理效应有助于学校系统优化 |
附录1 学校现代化内涵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2 历任校长管理风格与对话机制建设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现状评述 |
三、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 本文研究的思路 |
(二) 本文研究的方法 |
(三) 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四)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对话德育的理论生成 |
一、思想道德对话的可能性 |
(一) 关于追求“同一性”的思想道德真理的反思 |
(二) 思想道德对话可能性与必要性的证明 |
二、对话与德育的内在契合 |
(一) 对话与德育的本源性重合 |
(二) 对话是德育的本真诉求 |
三、对话德育的生成条件 |
(一) 交互主客体关系是对话德育生成的基础条件 |
(二) 交往实践是对话德育生成的有效条件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考察 |
一、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内涵 |
(一)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内涵界定 |
(二)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内涵理解 |
二、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内在本质 |
(一) 主体平等基础上的思想互动 |
(二) 双向理解生成上的意义共享 |
(三) 自我价值呈现上的深度构建 |
三、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形式 |
(一) 人与文本对话 |
(二) 人与人对话 |
(三) 人与自我对话 |
四、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一般特征 |
(一) 平等性与民主性 |
(二) 开放性与互动性 |
(三) 沟通性和理解性 |
(四) 生成性和创造性 |
(五) 互惠性和共享性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资源 |
一、高校对话德育的马克思主义立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 |
(二)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支撑 |
(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思想 |
(二) 习近平关于对话的重要论述 |
三、主体间性理论的理论借鉴 |
(一) 认识论中的主体间性 |
(二) 生存论中的主体间性 |
(三) 社会学中的主体间性 |
四、西方对话哲学的思想吸纳 |
(一) 苏格拉底的对话思想 |
(二) 戴维·伯姆的对话认识论 |
(三) 马丁·布伯的关系对话 |
(四) 巴赫金的语言学对话 |
(五)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对话理论 |
五、中国传统对话思想的历史渊源 |
(一) 老子的对话思想 |
(二) 孔子的对话思想 |
(三) 王阳明的对话思想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状审视 |
一、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现状的调查概述 |
(一) 调查的对象 |
(二) 调查的内容 |
(三) 调查的方法 |
二、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取得的成效 |
(一) 对话教学的地位和必要性受到重视 |
(二) 教师的对话教学观念初步树立 |
(三) 学生的对话意识开始觉醒 |
(四) 师生间的交流和讨论日益增多 |
三、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问题 |
(一) 对话积极性不高,对话比重不足 |
(二) 对话流于形式,意义生成不充分 |
(三) 对话囿于表面,对话深度不够 |
(四) 对话方法单一,对话场域狭隘 |
(五) 对话效果不凸显,出现相对主义倾向 |
四、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 传统灌输式德育模式的影响 |
(二) 平等对话关系的缺失 |
(三) 师生对话素质的欠缺 |
(四) 对话内容脱离生活 |
(五) 对话教学环境不理想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实需要与重要价值 |
一、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实需要 |
(一) 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当前高校德育产生的影响 |
(二) 满足“对话时代”对传统灌输德育模式变革的要求 |
(三) 增强新时代高校德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需要 |
二、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重要价值 |
(一)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教育价值 |
(二)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人本价值 |
(三)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社会价值 |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基本要素的优化 |
一、坚持科学的高校对话德育原则 |
(一) 以人为本原则 |
(二) 生活世界原则 |
(三) 合作共享原则 |
二、制定明确的高校对话德育目标 |
(一) 高校对话德育目标的两个维度 |
(二) 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目标 |
三、设计合理的高校对话德育内容 |
(一) 设计高校对话德育内容的基本原则 |
(二) 设计面向生活世界的德育内容 |
四、采取有效的高校对话德育方法 |
(一) 高校对话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 |
(二) 当前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方法 |
第七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实施路径 |
一、更新高校对话德育的指导理念 |
(一) 树立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的理念 |
(二) 树立开放和民主的理念 |
(三) 树立生成和建构的理念 |
二、构建高校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 |
(一) 建构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的依据 |
(二) 建构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的方向 |
(三) 建构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的路径 |
三、培养师生的对话素质 |
(一) 培养师生的对话意识 |
(二) 提升师生的对话能力 |
四、创设优质的对话环境 |
(一) 对话的空间环境创设 |
(二) 对话的话语环境创设 |
(三) 对话的心理环境创设 |
五、拓宽高校对话德育的微观场域 |
(一) 高校对话德育的课堂场域 |
(二) 高校对话德育的生活场域 |
(三) 高校对话德育的网络场域 |
六、优化高校对话德育的过程 |
(一) 对话的准备阶段 |
(二) 对话的进行阶段 |
(三) 对话的共享和反思阶段 |
七、加强高校对话德育的评价工作 |
(一) 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 |
(二) 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三) 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
(四) 采用科学多元的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录 |
(9)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兴起 |
1.1 语境论范式的发展脉络 |
1.1.1 语境论范式的萌芽期:20 世纪40 年代至90 年代 |
1.1.2 语境论范式的变革期:进入21 世纪以后 |
1.2 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解释 |
1.2.1 语境论在心理学中的三种解释形式 |
1.2.2 心理学中语境论批评的回应 |
1.2.3 心理学中语境论解释的特征 |
1.2.4 心理学中语境论解释的意义 |
1.3 小结 |
第二章 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的理论基础 |
2.1 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来源及其扩展研究 |
2.1.1 佩珀的语境论世界观研究 |
2.1.2 哈恩的演化语境论研究 |
2.1.3 罗斯诺和乔古狄等人的机体论的语境论研究 |
2.1.4 郭贵春和殷杰等人的语境论研究 |
2.2 语境论解释对于心理学哲学的研究意义 |
2.2.1 心理学哲学的研究进展 |
2.2.2 心理学哲学的研究主题 |
2.2.3 语境论的研究范式与心理学哲学的内在关联 |
2.3 小结 |
第三章 语境论范式的表现形式:发展心理学 |
3.1 语境论在发展心理学中的研究概况 |
3.1.1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进展 |
3.1.2 发展语境论的主要支持者的语境论思想 |
3.2 关联论和关联的发展系统研究 |
3.2.1 关联的语境取向 |
3.2.2 关联论和关联的发展系统范式 |
3.2.3 关联语境取向的具身行为发展元模型及其中间层级模型 |
3.2.4 关联的发展系统元模型的主要特征 |
3.3 发展心理学中的语境论思想 |
3.3.1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
3.3.2 机体论的语境论世界观 |
3.3.3 语境论的“本体论构架”和“认识论路径” |
3.4 发展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的影响 |
3.4.1 语境论的支持者之间的跨领域交流 |
3.4.2 关联的语境论范式的具体应用 |
3.5 小结 |
第四章 语境论范式的表现形式:行为心理学 |
4.1 莫里斯的行为心理学研究 |
4.1.1 莫里斯的语境论思想来源 |
4.1.2 莫里斯语境论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
4.1.3 莫里斯语境论心理学的影响 |
4.2 语境行为科学及其特征 |
4.2.1 何为语境行为科学 |
4.2.2 语境行为科学的哲学蕴含 |
4.2.3 语境行为科学的特征与意义 |
4.3 小结 |
第五章 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及其特征 |
5.1 心理学中语境论范式的演化形式 |
5.1.1 纯粹的语境论范式 |
5.1.2 机体论的语境论范式 |
5.1.3 伪装成机械论的语境论范式 |
5.2 作为多维演化系统的语境论范式的特征 |
5.2.1 关联的层级系统 |
5.2.2 生物学上的自然主义 |
5.2.3 整合社会心智 |
5.2.4 辩证的生命发展视角 |
5.2.5 语境的本体论性与结构性 |
5.3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建构 ——基于“桐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社会工作专业化研究的要点 |
1.2.2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研究要点 |
1.2.3 简要述评 |
1.3 核心概念 |
1.3.1 民政场域 |
1.3.2 嵌合 |
1.3.3 互文性 |
1.4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视角 |
1.4.2 研究方法 |
1.5 桐县模式 |
1.5.1 创立背景 |
1.5.2 形成过程 |
1.5.3 主要特点 |
2. 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的情境性建构 |
2.1 民政场域与社会工作话语 |
2.1.1 民政场域的现实语境 |
2.1.2 社会工作话语是一种专业权力 |
2.1.3 社会工作话语权力在民政场域的表达 |
2.2 民政场域对社会工作话语的空间让渡 |
2.2.1 民政场域对社会工作话语让渡的理由 |
2.2.2 民政场域对社会工作话语让渡的认同 |
2.2.3 民政场域对社会工作话语的“可让渡性” |
2.3 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的意义结构 |
2.3.1 民政治理内涵的优化 |
2.3.2 民政治理价值的优化 |
2.3.3 民政治理机制的优化 |
3. 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的身份性建构 |
3.1 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的主体建构 |
3.1.1 明确社会工作主体的身份层次 |
3.1.2 加强社会工作主体的身份认同 |
3.1.3 提升社会工作主体的职业声望 |
3.1.4 建立社会工作主体的激励机制 |
3.1.5 完善社会组织吸储社会工作者的机制 |
3.2 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身份的权威建构 |
3.2.1 社会工作服务于小康社会建设 |
3.2.2 社会工作服务于社会治理 |
3.2.3 社会工作服务于民政宗旨 |
3.2.4 社会工作服务于精准脱贫 |
3.3 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身份的文化敏感涵化 |
3.3.1 民政价值观念的文化敏感性涵化 |
3.3.2 社会求—助文化敏感性的涵化 |
3.3.3 专业功利文化敏感的涵化 |
4. 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的互文性建构 |
4.1 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的互文性逻辑 |
4.1.1 互文性的意义 |
4.1.2 水平互文性建构 |
4.1.3 垂直互文性建构 |
4.1.4 跨域互文性建构 |
4.2 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互文性维度 |
4.2.1 “名”的互文性维度 |
4.2.2 基本理论互文性维度 |
4.2.3 实务方法互文性维度 |
4.3 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互文性模式建构 |
4.3.1 渡济模式 |
4.3.2 咨询模式 |
4.3.3 调解模式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社会工作话语建构的行政立场与专业立场 |
5.2.2 社会工作话语建构的经验性与专业性 |
5.2.3 社会工作话语建构的“退”与“进” |
5.2.4 行政体制内社会工作话语建构的政策内涵 |
5.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5.3.1 研究的可能创新 |
5.3.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四、现代与后现代两种范式下的心理辅导(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基于贵州省B市BYL和SXGZ城镇集中安置点的研究[D]. 王寓凡.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3]叙事护理实践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以肿瘤护理为例[D]. 杨艳.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4]助人自助抑或互助助人 ——中国社会工作助人理念的本土化初探[D]. 蓝财广. 西南大学, 2020(01)
- [5]影视人物建构研究:叙事心理学视角[D]. 周白羽.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矮负面身体自我男性对身高信息注意偏向的认知神经机制[D]. 陈富国. 西南大学, 2020(01)
- [7]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D]. 李百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8]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研究[D]. 涂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 [9]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研究[D]. 刘扬弃. 山西大学, 2019(01)
- [10]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建构 ——基于“桐县模式”研究[D]. 邹鹰. 华中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