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兔豆状囊尾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武传余[1](2019)在《家兔豆状囊尾蚴病和弓形虫病防治》文中研究表明1 兔豆状囊尾蚴病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家兔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的流行需要犬等肉食动物作为终末宿主,一般在养犬的养殖场较为多发。1.1 流行病学兔豆状囊尾蚴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家兔主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犬、猫等肉食动物是本病的终末宿主,而兔是本病的中间宿主。主要传播方式为消化道,感染成虫的犬、猫通过粪便排出虫卵孕节或虫卵污染饲料、饲草、饮水等,家兔通过食入这些被污染的饲草、饮水而感染发病。
王莉杰[2](2018)在《豆状囊尾蚴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的克隆表达及酶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豆状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 pisiformis)是由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is)的幼虫豆状囊尾蚴(Cysticercus pisiformis)寄生于兔的肝脏、大网膜、肠系膜及腹腔内引起的一种绦虫病。豆状囊尾蚴病是家兔感染率较高的常见寄生虫病之一,对养兔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产生较大影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erpin)是一类分子质量在4050 kDa的蛋白酶抑制剂,不仅参与调节寄生虫内源性生理功能,而且还在宿主-寄生虫相互作用以及宿主的免疫调节或免疫逃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serpin被认为是参与免疫调节和其他生物学过程的重要因子,有望作为寄生虫病诊断、生物药物及疫苗的候选靶标。本研究在系统分析豆状囊尾蚴Cpserpin(Cysticercus pisiformis serpin,Cpserpin)基因及其表达特征的基础上,探索了基于重组蛋白Cpserpin用于间接ELISA诊断豆状囊尾蚴病的可行性,并以真核表达的Cpserpin评价了对丝氨酸蛋白酶的抑制效果,为揭示Cpserpin的生物学功能,阐明其在豆状囊尾蚴感染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1.利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法获得Cpserpin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pserpin的cDNA序列全长1 471 bp,其完整开放阅读框(ORF)长为1 149 bp,且具有serpin家族保守基序(DEEGAE)、标签序列(FKVDHPFIFFI)及特有的反应中心环结构域(RCL)等结构特征。2.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0a(+)-Cpserpin,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重组蛋白Cpserpin。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Cpserpin可被兔豆状囊尾蚴病阳性血清识别。通过优化反应条件,以Cpserpin为包被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兔豆状囊尾蚴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可达96.7%和93.5%,且批间和批内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表明Cpserpin有望作为豆状囊尾蚴病诊断的候选抗原分子。3.qPCR结果表明,Cpserpin在成熟节片中的转录水平较囊尾蚴阶段提高了53倍。利用镍珠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法纯化的重组蛋白Cpserpin免疫新西兰大白兔,经3次免疫后,获得了高滴度的特异性IgG抗体。免疫组化试验结果显示,Cpserpin在囊尾蚴阶段表达量很低,但在成节和孕节中高度表达,且广泛分布于虫体体壁和虫卵中,推测可能与寄生虫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及摄取营养和生殖发育有关。4.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PIC9K-Cpserpin,在毕赤酵母KM71中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重组蛋白Cpserpin不仅能与标签抗体和兔豆状囊尾蚴阳性血清反应,而且纯度很高。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Cpserpin对α-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活性抑制效果的结果表明,Cpserpin对这三种蛋白酶均有抑制作用,但对弹性蛋白酶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抑制率可达78.8%。推测Cpserpin在虫体抵抗宿主肠道消化酶的损伤或破坏及通过体壁吸收营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陈茜[3](2017)在《TPO18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组织定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的幼虫—豆状囊尾蚴引起的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本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选择兔豆状带绦虫六钩蚴的特异性抗原—TPO18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对其不同发育阶段进行进行定位,以阐明该抗原的来源,为确定宿主保护性靶抗原和侵袭力、抵抗力的关系奠定基础。1.采用人工感染试验,建立了豆状囊尾蚴家兔感染模式。结果表明犬体内成虫的存活率平均为92%,豆状囊尾蚴感染家兔的感染率为12.03%。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豆状囊尾蚴病的致病机制及免疫防治奠定了基础。2.用IPTG诱导TPO18重组质粒,成功对其进行了高效表达;用层析法纯化可溶性GST-TPO18蛋白,表达产物经SDS-PADE分析,表明该重组抗原的分子量约为38 ku,和预期大小相同。用自然感染豆状囊尾蚴阳性血清进行Western-blot试验,证明该抗原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3.用纯化后的TPO18重组抗原免疫新西兰兔成功制备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Western-blot检测了其反应原性。结果表明,用制备的兔多克隆抗体反应原性良好,能满足后续实验的要求。4.纯化的TPO18重组抗原以弗氏完全佐剂与不完全佐剂乳化,对BALB/c小鼠进行了系列免疫后,采取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经重组抗原和GST抗原双系统间接ELISA筛选,获取20株阳性杂交瘤细胞,采用有限稀释法进行3次亚克隆,最终获得三株单克隆细胞株。小鼠腹腔接种杂交瘤细胞获取相应的腹水,成功得到了TPO18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检测腹水效价为1︰51 200;抗体类及亚类为IgG2b,轻链亚型为κ;稳定性分析表明该单克隆抗体对温度较稳定,经连续的传代及冻存复苏,3株瘤细胞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效价基本保持不变。5.用TPO18重组抗原单克隆抗体和兔多克隆抗体为一抗,采用ABC法,对兔豆状带绦虫成虫成节和兔豆状囊尾蚴进行组织学定位。结果表明:多抗的反应信号明显强于单抗;兔豆状囊尾蚴抗原定位后,单抗信号主要聚集在囊壁和囊壁下层的纤维层中,在小钩和吸盘膜也发现了明显的单抗阳性信号;多抗信号则主要聚集生发层细胞内和绒毛层;豆状带绦虫抗原定位后,多抗信号主要集中在吸盘及吸盘周围,吸盘膜和集合管上层细胞中的信号最强,绒毛层也发现了多抗的阳性信号;单抗信号主要集中在子宫壁和子宫褶皱内,在表皮分布较少。
杨锐[4](2016)在《豆状带绦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互作蛋白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豆状带绦虫是一种重要的寄生蠕虫,其幼虫引起的豆状囊尾蚴病对养兔业危害严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R)作为一种重要的多功能细胞调控因子,在动物机体的细胞增殖、生长及维持正常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潜在的药物靶标和疫苗候选分子。本研究对豆状带绦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Tp IGFR)基因进行了克隆表达及互作蛋白鉴定。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豆状带绦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Tp IGFR)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克隆Tp IGFR基因全长c DNA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Tp IGFR cDNA全长5 154 bp,包含一个完整的ORF,大小约4 953 bp,编码1 651个氨基酸,理论分子质量约为181.92 ku。蛋白结构预测表明,TpIGFR蛋白由胞外配体结合区(LD)、跨膜区(TM)和酪氨酸蛋白激酶区(TK)组成,具有IGFR的特征结构域。用Mega 5.0软件绘制系统进化树,Tp IGFR与猪带绦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均处于同一进化分支。2.Tp IGFR胞外配体结合区(Tp IGFR-LD)的原核表达及组织定位。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TpIGFR-LD,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重组蛋白Tp IGFR-LD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分子量大小约51.48 ku。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能被兔豆状囊尾蚴感染血清及抗His抗体特异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镍琼脂糖凝胶纯化蛋白Tp IGFR-LD,用弗氏佐剂乳化后、多点注射免疫家兔,免疫4次,用间接ELISA法检测,效价达1:2.56×104。免疫组化结果表明,Tp IGFR-LD主要表达于成虫的体壁及卵巢,预测Tp IGFR可能与虫体摄取营养及生殖发育有关。3.Tp IGFR-LD和豆状带绦虫胰岛素样多肽(TpI)的真核表达。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MV-HA-Tp IGFR-LD和pCMV-myc-TpI,共转染CHO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分析表明,Tp IGFR-LD和Tp I均在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4.Tp IGFR-LD和TpI蛋白相互作用。免疫荧光共聚焦试验表明,发红色荧光的pCMV-HA-Tp IGFR-LD可与发绿色荧光的p CMV-myc-Tp I共表达呈黄色荧光。免疫共沉淀(Co-IP)证实Tp IGFR-LD和Tp I均具有生物学活性,Tp IGFR-LD可识别Tp I,存在相互作用。
任永军,邝良德,陈林,沈能兴,闫敏,房春林,杨光友[5](2016)在《芬苯哒唑对兔人工感染豆状囊尾蚴的驱虫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芬苯达唑粉剂对兔人工感染豆状囊尾蚴的驱虫效果。方法:选择60只56日龄的新西兰大白兔,每只人工感染豆状带绦虫的虫卵(2 000个/只),感染30天后将所有试验兔分为4组(15只/组),试验1、2、3组用芬苯达唑粉剂分别按10mg/kg体重、20mg/kg体重、30mg/kg体重,混饲,连用3天;对照组不用药;用药结束后的第12天对所有试验兔进行剖检,检查记录兔体内各部位的豆状囊尾蚴数量,以减虫率评价芬苯达唑对兔豆状囊尾蚴的驱虫效果。结果:在对照组和试验1组兔的大网膜、肠系膜、直肠浆膜和肝脏部位均检出豆状囊尾蚴,而在试验2、3组兔的各个部位均未检出豆状囊尾蚴。试验1组兔大网膜、肠系膜、直肠浆膜和肝脏部位的平均减虫率分别为91.78%、50.92%、96%和100%;试验2、3组兔各部位的减虫率均为100%。芬苯达唑粉剂按20mg/kg、30mg/kg,混饲,连用3天对兔豆状囊尾蚴均具有高效的驱虫效果。
任永军,邝良德,陈林,沈能兴,闫敏,房春林,杨光友[6](2015)在《芬苯哒唑对兔人工感染豆状囊尾蚴的驱虫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芬苯达唑粉剂对兔人工感染豆状囊尾蚴的驱虫效果。方法:选择60只56日年龄的新西兰大白兔每只人工感染豆状带绦虫的虫卵(2000个/只),感染30d后将所有试验兔分为4组(15只/组),试验1、2、3组用芬苯达唑粉剂分别按10mg/Kg、20mg/Kg、30mg/Kg,混饲,连用3d;对照组不用药;用药结束后12d对所有试验兔进行剖检,检查记录兔体内各部位的豆状囊尾蚴数量,以减虫率评价芬苯达唑对兔豆状囊尾蚴的驱虫效果。结果:在对照组和试验1组兔的大网膜、肠系膜、直肠浆膜和肝脏部位均检出豆状囊尾蚴,而在试验2、3组兔的各个部位均未检出豆状囊尾蚴。试验1组兔大网膜、肠系膜、直肠浆膜和肝脏部位的平均减虫率分别为91.78%、50.92%、96.00%和100.00%;试验2、3组兔各部位的减虫率均为100.00%。芬苯达唑粉剂按20mg/Kg、30mg/Kg,混饲,连用3d对兔豆状囊尾蚴均具有高效的驱虫效果。
孙玉倩[7](2015)在《用豆状囊尾蚴囊液免疫动物的形态观察及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的中绦期豆状囊尾蚴寄生于兔的肝脏、大网膜、肠系膜和腹腔内引起的一种多发常见的绦虫病,但是目前还没有活体诊断方法。为了建立一种快速诊断该病的血清学方法,本研究通过对试验动物的免疫形态的研究和PVC-Dot-ELISA方法分别验证豆状囊尾蚴囊液蛋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即验证豆状囊尾蚴囊液蛋白可以作为免疫原的可行性。然后纯化筛选囊液蛋白并进行鉴定。再通过免疫方法获得小鼠阳性血清,建立阻断ELISA诊断方法。分别用兔脑炎原虫病、兔病毒性出血症、兔巴氏杆菌病、兔弓形虫病和球虫病阳性血清,检测其特异性。应用该检测方法检测兔血清临床样品,测定检测率。免疫形态研究结果表明,脾脏的脾小结明显增多,生发中心发育明显,动脉周围淋巴鞘密集;回肠和肠系膜淋巴结的固有层内的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明显增多;鼠脾脏和回肠内有大量的阳性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表明动物机体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免疫反应。PVC-Dot-ELISA检测结果表明六只小鼠均产生了有效效价。筛选纯化蛋白的结果表明用超滤离心管分离的大于50kDa的囊液蛋白为最终纯化蛋白,且该纯化蛋白浓度很高,SDS-PAGE分析显示,该目的蛋白分子量在63kDa附近,与预期一致。建立的阻断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纯化囊液蛋白的最佳包被浓度为5μg/mL,一抗最佳稀释度为1:800,最佳包被条件是4℃/过夜,最佳封闭条件为37℃/3h,二抗最佳稀释比例和反应条件为1:5000,37℃,反应30min。特异性分析显示建立的阻断ELISA检测方法与兔脑炎原虫病、兔瘟、兔巴氏杆菌病、兔弓形虫病和球虫病均无交叉反应性。用该阻断ELISA检测方法检测100份临床样品,结果显示检测率为82.35%。本研究证明豆状囊尾蚴囊液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机体不仅发生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还产生了阳性血清。建立的阻断ELISA诊断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杨德英,杨光友[8](2015)在《兔豆状囊尾蚴病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豆状囊尾蚴是豆状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主要感染家兔等兔形目动物。豆状囊尾蚴病是家兔寄生虫病中较普遍和较严重的一种,由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未能引起养殖户的足够重视,因而临床用药不规范,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了中国养兔业的发展。因此,作者综述了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病原形态、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致病性、诊断与免疫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兔豆状囊尾蚴病的防控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韩乐乐,李作磊,苟惠天,孙晓琳[9](2014)在《抗蠕虫药对人工感染豆状囊尾蚴家兔肌肉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文中指出为分析不同驱虫药对感染豆状囊尾蚴肌肉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本试验采用3种抗蠕虫药(甲苯咪唑、吡喹酮、丙硫苯咪唑)对人工感染豆状囊尾蚴家兔进行驱虫试验,并对感染豆状囊尾蚴后和驱虫后家兔肌肉营养成分(水分、灰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抗蠕虫药对家兔感染豆状囊尾蚴均有不同程度的驱虫效果,家兔肌肉营养成分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甲苯咪唑和丙硫苯咪唑对家兔肌肉中的水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吡喹酮驱虫后家兔肌肉中灰分含量增加较明显。
杨德英,陈林,古小彬,赖松家,孙家刚,杨光友[10](2013)在《豆状带绦虫Tp18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产物的抗原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评价豆状带绦虫Tp18重组蛋白对兔豆状囊尾蚴病的免疫保护效果和诊断应用价值,从豆状带绦虫成虫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到Tp18基因,并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以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和反应原。免疫保护试验设计了重组蛋白组、佐剂组和PBS组,共免疫2次(间隔14d),二免后的第7天用5 000个豆状带绦虫虫卵攻虫;攻虫后的第49天屠宰实验兔,统计兔体内豆状囊尾蚴的数量。整个试验过程中每周采血,分离血清进行IgG和IgA水平检测。同时,设计了Tp18重组蛋白和PBS重复组,试验程序和检测指标均与第一次试验相同。此外,采用Tp18重组蛋白建立了诊断家兔豆状囊尾蚴病的Dot-ELISA方法,对169份家兔血清进行分析,评估其诊断应用价值。结果表明表达的Tp18基因成熟肽的重组蛋白约为32ku,Western blotting证明该重组蛋白与豆状带绦虫感染兔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Tp18重组蛋白组的减虫率为95.59%(重复组为97.38%),极显着高于佐剂组和PBS组(P<0.01);诱导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为IgG。以病原学检查为金标准,Tp18重组蛋白建立的DotELISA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49/54,90.74%)和特异性(111/115,96.52%)。研究结果表明,Tp18重组蛋白可作为豆状带绦虫的疫苗抗原和诊断抗原,为兔豆状囊尾蚴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家兔豆状囊尾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兔豆状囊尾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家兔豆状囊尾蚴病和弓形虫病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兔豆状囊尾蚴病 |
1.1 流行病学 |
1.2 临床症状 |
1.3 病理变化 |
1.4 诊断方法 |
1.5 综合防制措施 |
2 家兔弓形虫病 |
2.1 流行病学 |
2.2 临床症状 |
2.3 病理变化 |
2.4 诊断方法 |
2.5 综合防制措施 |
(2)豆状囊尾蚴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的克隆表达及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豆状囊尾蚴概述 |
1.1.1 豆状囊尾蚴及豆状囊尾蚴病 |
1.1.2 豆状囊尾蚴病的免疫诊断 |
1.2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概述 |
1.2.1 Serpin结构、功能及作用机理 |
1.2.2 寄生蠕虫中serpin的研究进展 |
1.2.2.1 线虫 |
1.2.2.2 吸虫 |
1.2.2.3 绦虫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豆状囊尾蚴SERPIN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
2.1 试验材料 |
2.1.1 虫体、菌种和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豆状囊尾蚴总RNA的提取 |
2.2.2 cDNA的合成 |
2.2.3 豆状囊尾蚴serpin基因的扩增 |
2.2.4 豆状囊尾蚴Cpserpin基因的序列分析 |
2.3 结果 |
2.3.1 豆状囊尾蚴serpin基因ORF的扩增 |
2.3.2 Serpin基因的序列分析 |
2.3.2.1 理化性质 |
2.3.2.2 二级结构分析 |
2.3.2.3 结构域分析 |
2.3.2.4 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 |
2.3.2.5 三级结构预测 |
2.4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CPSERPIN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
3.1 试验材料 |
3.1.1 虫株与血清 |
3.1.2 菌株、载体及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3.2.2 Cpserpin的原核表达 |
3.2.3 Cpserpin蛋白纯化 |
3.2.4 Cpserpin的Western-blotting |
3.2.5 基于Cpserpin的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
3.2.6 间接ELISA方法的优化 |
3.2.7 间接ELISA阳性临界值确定 |
3.2.8 重复性试验 |
3.3 试验结果 |
3.3.1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3.3.2 Cpserpin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3.3.3 Cpserpin的Western-blotting |
3.3.4 间接ELISA方法的优化 |
3.3.5 ELISA操作步骤优化结果 |
3.3.6 间接ELISA阳性临界值确定 |
3.3.7 重复性试验 |
3.4 讨论 |
第四章 豆状带绦虫不同发育阶段CPSERPIN的表达 |
4.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4.1.1 实验动物及血清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Cpserpin荧光定量PCR |
4.2.1.1 cDNA的合成 |
4.2.1.2 引物的设计和合成 |
4.2.1.3 Cpserpin基因的qPCR扩增 |
4.2.2 免疫组化试验 |
4.2.2.1 Cpserpin多克隆抗体制备 |
4.2.2.2 高免血清效价测定 |
4.2.2.3 抗体纯化 |
4.2.2.4 抗体特异性检测 |
4.2.2.5 免疫组化 |
4.3 试验结果 |
4.3.1 Cpserpin基因的表达分析 |
4.3.2 重组蛋白Cpserpin的免疫血清效价测定 |
4.3.3 抗体特异性检测 |
4.3.4 免疫组化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CPSERPIN的真核表达和酶活抑制实验 |
5.1 试验材料 |
5.1.1 菌株、载体及试剂 |
5.1.2 主要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重组质粒pPIC9K-Cpserpin的构建 |
5.2.2 重组质粒pPIC9K-Cpserpin的线性化 |
5.2.3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5.2.4 转化与菌落筛选 |
5.2.5 重组蛋白Cpserpin的诱导表达 |
5.2.6 重组蛋白Cpserpin的纯化及鉴定 |
5.2.7 酶活抑制实验 |
5.3 结果 |
5.3.1 重组质粒pPIC9K-Cpserpin的线性化 |
5.3.2 重组蛋白Cpserpin的诱导表达 |
5.3.3 重组蛋白Cpserpin的纯化及鉴定 |
5.3.4 酶活抑制实验 |
5.4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TPO18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组织定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兔豆状带绦虫及带科绦虫免疫原基因的研究进展 |
1 兔豆状囊尾蚴病概述 |
1.1 病原 |
1.2 豆状带绦虫生活史 |
1.3 流行病学 |
1.4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1.5 诊断与防治 |
1.5.1 诊断 |
1.5.2 防治 |
2 带科绦虫免疫原基因的研究进展 |
2.1 45 W基因 |
2.1.1 带科绦虫 45 W基因的结构及特征 |
2.1.2 45W基因剪接方式 |
2.1.3 45W蛋白 |
2.2 8ku蛋白与基因 |
2.3 18kd和16kd基因 |
3 带科绦虫抗原定位的研究进展 |
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豆状带绦虫的人工感染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虫种和实验动物 |
1.1.2 仪器 |
1.1.3 试剂及溶液配制 |
1.2 方法 |
1.2.1 犬及家兔的处理 |
1.2.2 犬的感染及虫卵的收集和处理 |
1.2.3 豆状囊尾蚴人工感染家兔 |
2 结果 |
2.1 成虫的收集与保存 |
2.2 犬感染豆状囊尾蚴后的临床表现 |
2.3 兔感染豆状囊尾蚴后的临床症状 |
2.4 剖检后的眼观病理变化 |
2.5 感染率 |
2.5.1 试验犬感染成虫的检出率 |
2.5.2 家兔感染豆状囊尾蚴的检出率 |
2.6 保存不同天数的虫卵对家兔感染率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TPO18重组蛋白大量制备及其抗原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菌种、试剂及动物 |
1.1.2 仪器与设备 |
1.1.3 溶液的配制 |
1.1.4 培养基 |
1.2 实验方法 |
1.2.1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 |
1.2.2 可溶性蛋白的纯化 |
1.2.3 表达产物的检测 |
1.2.4 动物免疫及多抗制备 |
2 结果 |
2.1 GST-TPO18的纯化 |
2.2 表达产物的检测 |
2.3 蛋白反应原性的分析 |
2.4 多克隆抗体的鉴定 |
2.4.1 间接ELISA检测滴度 |
2.4.2 Western-blot鉴定 |
3 讨论 |
3.1 关于蛋白纯化与表达条件 |
3.2 关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四章 TPO18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细胞、小鼠及抗原 |
1.1.2 试剂 |
1.1.3 仪器与设备 |
1.1.4 溶液的配制 |
1.2 方法 |
1.2.1 BALB/c小鼠的免疫程序及方法 |
1.2.2 小鼠抗TPO18抗原阳性、阴性血清的制备 |
1.2.3 间接ELISA法确定血清与酶最佳工作浓度 |
1.2.4 间接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效价 |
1.2.5 骨髓瘤细胞的培养 |
1.2.6 饲养细胞的制备 |
1.2.7 免疫脾细胞的制备 |
1.2.8 细胞融合 |
1.2.9 融合细胞的观察和换液 |
1.2.10 杂交瘤抗体的检测与TPO18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
1.2.11 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有限稀释法) |
1.2.12 细胞计数 |
1.2.13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
1.2.14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与初步纯化 |
1.2.15 单克隆抗体类/亚类/亚型的鉴定 |
1.2.16 单克隆抗体特性的鉴定 |
2 结果 |
2.1 血清和酶的方阵实验结果 |
2.2 第三次免疫后BALB/c小鼠血清ELISA检测结果 |
2.3 融合细胞的观察 |
2.4 杂交瘤抗体的检测 |
2.5 亚克隆和单克隆细胞株ELISA检测结果 |
2.6 腹水效价的检测 |
2.7 单克隆抗体亚型测定 |
2.8 腹水热稳定性的分析 |
2.9 单克隆抗体的Western-blot检测 |
3 讨论 |
3.1 关于动物选择与免疫方案 |
3.2 关于细胞融合 |
3.3 关于细胞筛选 |
3.4 关于亚克隆与细胞冻存 |
3.5 关于腹水的制备与纯化 |
3.6 单克隆抗体稳定性分析 |
3.7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
第五章 TPO18抗原组织定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与虫体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抗兔豆状带绦虫的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 |
1.4 溶液配制 |
1.5 方法 |
1.5.1 石蜡切片的制备与免疫组化 |
2 结果 |
2.1 囊尾蚴抗原定位 |
2.2 带绦虫抗原定位 |
3 讨论 |
3.1 关于研究方法 |
3.2 关于抗原定位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豆状带绦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互作蛋白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豆状带绦虫概述 |
1.1 豆状带绦虫及生活史 |
1.2 豆状囊尾蚴病 |
1.3 豆状带绦虫病的免疫诊断 |
1.4 豆状带绦虫病的治疗与防治 |
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概述 |
2.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及其分类 |
2.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的结构 |
2.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的生物学功能 |
2.4 抑制剂 |
3.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TPIGFR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1.1 虫体、菌株及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总RNA的提取 |
1.4 cDNA合成 |
1.5 TpIGF基因的扩增 |
1.6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1.7 克隆载体的鉴定TpIGF基因序列分析 |
1.8 TpIGF基因序列分析 |
2.结果 |
2.1 总RNA的提取 |
2.2 TpIGF基因的克隆 |
2.3 TpIGF基因的序列分析 |
2.3.1 TpIGF的理化性质 |
2.3.2 TpIGF系统进化分析 |
2.3.3 TpIGF二级结构分析 |
2.3.4 TpIGF结构域分析 |
2.3.5 TpIGF三维结构预测 |
3.讨论 |
第三章 TPIGFR-LD的原核表达及组织定位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载体与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构建TpIGFR-LD重组质粒 |
1.5 TpIGFR-LD的表达及Western-blotting |
1.6 重组蛋白的免疫组化 |
1.6.1 制备抗体 |
1.6.2 测定血清效价 |
1.6.3 检测抗体特异性 |
1.6.4 TpIGFR-LD组织定位 |
2.结果 |
2.1 TpIGFR-LD基因的扩增 |
2.2 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 |
2.3 TpIGFR-LD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 |
2.4 血清效价测定 |
2.5 抗体的特异性检测 |
2.6 TpIGFR-LD的定位分布 |
3.讨论 |
第四章 TPIGFR-LD的真核表达及蛋白互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载体和细胞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重组质粒的构建 |
1.5 重组质粒转染CHO细胞系的建立 |
1.5.1 重组质粒转染CHO细胞 |
1.5.2 间接荧光免疫实验 |
1.6 重组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验 |
2. 结果 |
2.1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2.2 重组质粒间接荧光免疫鉴定 |
2.3 重组蛋白共聚焦鉴定 |
2.4 重组蛋白Co-IP鉴定 |
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5)芬苯哒唑对兔人工感染豆状囊尾蚴的驱虫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兔人工感染试验开始第1 天, 所有试验兔经口感染豆状带绦虫的虫卵, 感染虫卵数为2 000个/只。 |
1.2.4 数据统计与分析应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试验兔不同部位的豆状囊尾蚴检获数 |
2.2 试验兔不同检查部位的豆状囊尾蚴减虫率 |
3 讨论 |
(6)芬苯哒唑对兔人工感染豆状囊尾蚴的驱虫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兔人工感染 |
1.2.2 试验分组与用药方案 |
1.2.3 驱虫效果评价 |
1.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 |
2.1 试验兔不同部位的豆状囊尾蚴检获数 |
2.2 试验兔不同检查部位的豆状囊尾蚴减虫率 |
3 讨论 |
(7)用豆状囊尾蚴囊液免疫动物的形态观察及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语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兔豆状囊尾蚴病的概述 |
1.1 豆状囊尾蚴的概述 |
1.2 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现状 |
2 国内外关于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研究进展 |
2.1 豆状囊尾蚴形态学的观察研究进展 |
2.2 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病理组织学研究进展 |
2.3 兔豆状囊尾蚴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3 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研究前景 |
第二章 豆状囊尾蚴囊液免疫动物的免疫形态的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材料 |
2 方法 |
2.1 豆状囊尾蚴的采集 |
2.2 豆状囊尾蚴的实验室处理 |
2.3 兔和 BALB/c 小鼠的免疫形态的观察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免疫后剖检结果 |
3.2 兔和 BALB/c 小鼠的免疫形态的观察结果 |
4 讨论 |
4.1 免疫器官的形态变化与体液免疫的关系 |
4.2 免疫器官的形态变化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
4.3 动物机体发生的免疫反应与囊液蛋白免疫原性的关系 |
5 小结 |
第三章 豆状囊尾蚴囊液的纯化与筛选 |
1 试验材料 |
1.1 蛋白 |
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和步骤 |
2.1 囊液蛋白 SDS-PAGE 对比分析 |
2.2 纯化囊液蛋白 |
2.3 纯化蛋白浓度的测定 |
2.4 筛选纯化蛋白 |
2.5 最终目的蛋白的鉴定 |
2.6 最终目的蛋白浓度的测定 |
3 结果和分析 |
3.1 囊液蛋白 SDS-PAGE 对比分析结果 |
3.2 纯化囊液蛋白的结果 |
3.3 纯化蛋白浓度测定结果 |
3.4 筛选纯化蛋白的结果 |
3.5 最终目的蛋白的鉴定结果 |
4 讨论 |
4.1 关于豆状囊尾蚴囊液蛋白的 SDS-PAGE 分析的讨论 |
4.2 分离和筛选豆状囊尾蚴囊液蛋白的原则和方法的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兔豆状囊尾蚴病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蛋白 |
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和步骤 |
2.1 一抗的制备与检测 |
2.2 兔豆状囊尾蚴病快速诊断方法的条件优化 |
3 试验结果和分析 |
3.1 一抗的检测结果 |
3.2 兔豆状囊尾蚴病快速诊断方法的条件优化的结果 |
4 讨论 |
4.1 阻断 ELISA 诊断方法建立的原理分析 |
4.2 阻断 ELISA 诊断方法的特异性和临床检测率的分析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兔豆状囊尾蚴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 |
1.1 病原形态结构 |
1.2 分子生物学 |
1.2.1 种群遗传多样性 |
1.2.2 转录组 |
1.2.3微小RNA |
2 流行病学 |
2.1 中间宿主 |
2.2 终末宿主 |
2.2.1 犬 |
2.2.2 红狐 |
2.2.3其他终末宿主 |
3 致病性 |
4 诊断 |
4.1 六钩蚴重组抗原 |
4.1.1 Tp18 |
4.1.2 Tpanxb1 |
4.1.3 Tp1 |
4.1.4 dUTPase |
4.2 豆状囊尾蚴重组抗原 |
5 防制 |
5.1 免疫预防 |
5.1.1 Tp18 |
5.1.2 TPO18 |
5.1.3 TpUbc2 |
5.1.4 TpCP |
5.2 治疗 |
6 小结 |
(9)抗蠕虫药对人工感染豆状囊尾蚴家兔肌肉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虫种及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1.2.1 仪器与试剂 |
1.2.2 驱虫药物 |
1.3 犬的感染与豆状带绦虫虫卵的收集 |
1.4 家兔豆状带绦虫人工感染试验 |
1.5 药物驱虫试验 |
1.6 兔肌肉营养素含量测定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驱虫后家兔肌肉水分含量比较分析 |
2.2 驱虫后家兔肌肉灰分含量比较分析 |
2.3 驱虫后家兔肌肉脂肪含量比较分析 |
2.4 驱虫后家兔肌肉蛋白质含量比较分析 |
3 讨论 |
(10)豆状带绦虫Tp18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产物的抗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载体、菌株及主要试剂 |
1.2 Tp18基因的全序列获得 |
1.3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诱导表达 |
1.4 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鉴定 |
1.5 免疫保护试验 |
1.6 免疫保护效果评价指标 |
1.7 高免血清的制备 |
1.8 诊断用兔血清的采集 |
1.9 Dot-ELISA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
2 结果 |
2.1 重组蛋白的表达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 |
2.2 免疫保护效果 |
2.3 诊断价值评价 |
3 讨论 |
四、家兔豆状囊尾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家兔豆状囊尾蚴病和弓形虫病防治[J]. 武传余. 浙江畜牧兽医, 2019(04)
- [2]豆状囊尾蚴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的克隆表达及酶活性研究[D]. 王莉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3]TPO18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组织定位的研究[D]. 陈茜. 甘肃农业大学, 2017(02)
- [4]豆状带绦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互作蛋白鉴定[D]. 杨锐.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5]芬苯哒唑对兔人工感染豆状囊尾蚴的驱虫效果评价[J]. 任永军,邝良德,陈林,沈能兴,闫敏,房春林,杨光友. 中国养兔, 2016(01)
- [6]芬苯哒唑对兔人工感染豆状囊尾蚴的驱虫效果评价[A]. 任永军,邝良德,陈林,沈能兴,闫敏,房春林,杨光友. 第五届(2015)中国兔业发展大会论文汇编, 2015
- [7]用豆状囊尾蚴囊液免疫动物的形态观察及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D]. 孙玉倩. 河南科技学院, 2015(07)
- [8]兔豆状囊尾蚴病研究进展[J]. 杨德英,杨光友. 中国畜牧兽医, 2015(04)
- [9]抗蠕虫药对人工感染豆状囊尾蚴家兔肌肉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J]. 韩乐乐,李作磊,苟惠天,孙晓琳.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4(04)
- [10]豆状带绦虫Tp18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产物的抗原性分析[J]. 杨德英,陈林,古小彬,赖松家,孙家刚,杨光友. 畜牧兽医学报,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