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炼油厂含硫废水的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业业[1](2020)在《石油炼制工业过程碳排放核算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中指出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破坏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我国作为目前最大的碳排放国,承担着国际社会上承诺的减排目标压力,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国内环境保护形势。石油炼制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在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推进污染减排的背景下,石油炼制行已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领域。石化行业于2017年被纳入第一阶段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油品质量要求及污染物排放标准日趋严格,在此形势下,行业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进一步加大。在此形势下,精准的掌握企业碳排放水平、充分的了解环境影响关键环节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减排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目前石油炼制行业碳排放核算体系不够精准、无法核算无组织源碳排放、不能从根源解析环境影响关键环节的问题,对石油炼制工业过程层面的碳排放碳核算及环境影响评价开展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建立了企业层面精准化过程碳排放核算体系,弥补了目前碳排放体系核算结果不够精准、无法核算无组织源碳排放的问题。从产业结构、企业类型、工业过程及排放气体四个角度对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采用“生产系统-生产装置-生产单元-排放节点”四层分级的方法对石油炼制过程碳排放源进行了识别并归类,建立了物料衡算-实测法的企业层面过程碳排放精准核算方法,并对我国中等规模炼油企业为案例进行了应用。各工业过程碳排放源归类为燃料燃烧源、工艺尾气源、逸散源、废物处理源、电力热力源。核算方法的精准性体现在:增加了对油气回收源、逸散源、废物处理源的碳排放核算,增加了非CO2形式碳排放核算,电力碳排放系数考虑了清洁电力的影响,对燃料燃烧源、生产过程无组织VOCs排放量的核算方法更为准确。案例应用核算结果为:该中等规模炼油企业碳排放系数核算为0.30t CO2eq/t原油;催化裂化、连续重整、常减压、油品储存及柴油加氢装置是全厂主要贡献过程;逸散源碳排放占全厂总碳排放的6.84%;非CO2形式碳排放占总碳排放的13.76%。对不同核算方法比较分析结果为:《石化指南》、《省级指南》、《2006年IPCC指南》核算结果分别低于本方法11.11%、55.27%、80.93%,未核算逸散排放源及未核算催化剂烧焦源是主要原因;《排查指南》法核算生产装置无组织源VOCs排放系数为本文核算方法的31.82%;采用实测法对催化剂烧焦源核算结果仅为本方法核算结果的7.3%。(2)从工业过程角度提出行业层面石油炼制碳排放核算方法,可弥补现有基于排放类别核算结果应用范围的局限性;对2000-2017年石油炼制行业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揭示了行业碳减排存在的问题,识别了行业碳减排重点。分别从工业过程及排放类别角度构建了行业层面碳排放核算方法,采用基于排放类别方法对我国石油炼制行业2000-2017年碳排放量进行了核算,从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碳排放系数三个角度定性分析了行业碳排放特征,采用LMDI模型量化了加工规模、能源效率、能源结构、排放系数对碳增量的贡献。2000-2017年,石油炼制行业碳排放量逐年增高,尚未到达拐点;2000-2017年,行业碳排放系数呈现“先抑后扬”特征,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对碳减排有积极效果,产业链的延深是导致行业碳排放系数“上扬”的原因;要实现国家承诺的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60%-65%的目标,石油炼制行业还需要进一步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碳减排。加工规模对碳增量的促进作用逐年降低,但仍是导致行业碳增量的主导因素;能源效率已成为继加工规模后的第二大促进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开始起到促进碳排放的作用,目前提升能源效率的手段已逐渐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寻求更有效的能源效率提高途径迫在眉睫;能源结构对碳增量的贡献相对较小,能源结构因素对碳减排的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碳排放因子对年均碳增量的贡献不够明显,效应值皆为负值;碳排放因子对石油炼制行业碳排放起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不明显。(3)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从工业过程层面对典型石油炼制企业的环境影响进行了量化评价,弥补了基于具体石油产品开展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不能全面反映石油炼制整体环境影响现状、不能从源头解析关键影响环节的不足。基于过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对中等规模典型企业工业过程层面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量化评价,明确石油炼制过程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别、识别主要贡献装置及物质、从源头解析主要装置的关键环节,并从单位原料综合环境影响的角度评价工业过程环境影响水平。石油炼制过程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别依次是臭氧耗竭、气候变化、人类毒性、细颗粒物形成、光化学氧化、水体酸性化、陆地生态毒性、淡水生态毒性及富营养化,对人类健康方面的影响更明显。对整个炼油企业来说,原油的开采生产过程是造成环境影响的主导因素;从工业过程层面来说,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常减压、柴油加氢、油品储存、循环冷却系统是造成石油炼制环境影响的主要过程;VOCs的现场排放、炼厂气燃烧、电力热力的使用、辅剂的生产及使用、循环水的冷却及油料空冷水冷过程是造成以上装置环境影响的四个关键环节,也是石油炼制行业今后控制的重点;导致以上环节贡献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原料性质、生产工艺、油品储存类型及管理水平等。刨除各生产装置原料加工量的影响来看,柴油加氢、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含苯抽提)、MTBE、延迟焦化、常减压的环境影响依次减小;氢气的使用是拉开柴油加氢与其它装置距离的主要原因。(4)创新性的构建了基于工业过程的企业及行业层面碳排放数据统计框架,丰富和完善了石油炼制行业碳排放数据统计理论和方法。针对目前基于排放类别统计石油炼制行业企业碳排放数据的现状,从工业过程角度构建了与上文企业行业工业过程碳排放核算方法相对应的碳排放数据统计框架;并根据过程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对VOCs减排及提高能源利用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企业层面碳排放数据统计形式设计了企业内部碳排放台账及对外统计报表两种类型;碳排放台账记录了企业内部碳排放核算所需的最原始数据,包括全厂及各工业过程两个维度,便于互相验证校核,保证数据准确性;对外统计报表则为统一的格式,可由行政主管部门统一下发给企业,该报表主要用于提供行业层面碳排放核算所需数据,包括体现各工业过程碳排放总体信息的总表及提供各工业过程不同碳排放类别核算过程信息的分表。行业层面工业过程碳排放数据统计框架以工业过程为基本统计单元,并根据原料/流程/技术及规模对各工业过程进一步分类,统计内容包括子类别下各工业过程行业层面的碳排放量、碳排放系数等信息。对于石油炼制VOCs减排方面,从安装在线监测、收集去除效率双重控制、加严VOCs排放标准、及时更新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对政府如何监管提供了建议。对于能源利用方面,从优化装置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拓展能源结构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包括逐步降低催化裂化装置比重、进一步提高加氢工艺在二次加工占比、加强转化或淘汰小规模装置力度、进一步挖掘炼化一体化在装置之间及装置与系统之间提高能源效率的优势、提高清洁电力及天然气比重等。
李玉果[2](2020)在《炼化污水处理全流程污染物组成特征及转化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炼化废水中有机物组成复杂,不同来源炼化废水中污染物的组成特征及其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规律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多种分离方法,结合三维荧光(3DEEM)、气相色谱质谱(GC-MS)及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等技术研究不同类型炼化废水有机质组成特征及其从产生到处理全流程的转化规律。研究了某炼油厂部分点源水的组成,包括常减压装置电脱盐进出水和塔顶水、催化裂化装置污水汽提塔进出水及轻汽油醚化水洗塔进出水。(1)电脱盐单元出水有机质对污水处理厂废水有机质贡献约为5%,挥发性有机物(VOC)以芳香烃类为主。反冲洗水中硫、氮杂原子重质组分含量较高,且富集到更多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类物质。(2)常减压装置塔顶水有机质约占污水处理厂废水有机质的10%。初馏塔、常压塔塔顶水VOC以芳香烃为主;减压塔塔顶水中主要以活性较高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为主。随蒸馏过程,塔顶水中硫元素含量增加。(3)催化裂化装置污水汽提塔出水有机质约占污水处理厂废水有机质的20.5%。VOC以OVOCs为主。汽提处理后硫、氮元素含量降低但含多个氧原子的含氧化合物及多氧含硫类化合物难以去除。(4)轻汽油醚化水洗塔出水富集的有机质约占8%。出水VOC中以OVOCs为主。废水中含多个氧原子的含氧化合物丰度较高。废水检测到含硫、氮杂原子的脂肪酸、胺、腈类等化合物的芳香类蛋白质荧光基团。分析了某炼油厂水处理车间不同工段废水中有机质组成,该车间采用隔油-气浮-生化典型废水处理工艺。废水VOC占总污染物可溶性有机碳(DOC)的约30%,共检测到215种VOC化合物,其中苯系物含量最高,其次是酮类化合物。隔油气浮单元去除石油烃类物质的同时使荧光强度降低,生化处理使芳香类蛋白质污染物降解或转化为富里酸有机物。生化处理后水相烷基苯磺酸盐类化合物部分降解,同时脂肪族及不饱和酚类含氧化合物种类增多,分子多样性增加。分析了某综合污水处理厂废水有机质组成,该厂处理废水包括电石厂、染料厂等的酸性废水、主要生产橡胶和树脂的化工污水、炼油废水3种不同来源废水,主要工艺过程包括水解酸化-生化-臭氧催化氧化。(1)该炼油污水有机质浓度相对较低,主要为含多个氧原子的有机酸类化合物;酸性废水有机质,尤其是含非烃化合物的胶质含量高,主要为含多个氧原子的多氧含硫类化合物;化工污水主要为氧原子数更高的多氧含硫类化合物。(2)在处理过程中水解酸化能有效降解H/C较高的饱和、脂肪族及多酚类的氧硫类化合物。发射波长Em<350 nm的荧光基团、低氧数含氧化合物等在生化单元得到有效去除。臭氧催化氧化工艺能有效去除腐殖酸类荧光基团。高氧数多氧含硫类化合物难于去除,是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主要贡献者。(3)对比不同性质污水生化处理效果,处理前后DOC去除效率、荧光基团及极性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说明炼化污水经生化处理后,水质差异性减小。通过以上研究,加深了对炼化废水处理全流程污染物的组成特征及在水处理过程中转化规律的认识,可为废水处理工艺开发、过程优化和废水环境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对废水实现资源化利用、废水回收处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高青军[3](2020)在《兰州石化公司工业污水排污口西迁对黄河兰州段影响分析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石油化工企业外排工业污水具有排放水量大、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等显着特点,且大多含有石油类、硫、酚、氰、硝基物、芳烃及砷、汞等有毒有害物质,其入河排放位置的设置或迁建,可能影响下游地表水体环境质量和水资源使用功能,影响水生生物、鱼类等水生生态系统,严重时影响下游区域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用水安全。兰州石化公司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毗邻黄河且位于黄河兰州段城市上游,地理位置敏感。自建厂伊始,其工业污水通过全长27公里的市政油污干管在兰州市下游排放,为了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自2014年开始兰州石化公司工业污水排放口向兰州市上游西迁至小金沟处。工业污水的上游排放对企业水污染防治及水环境风险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及时开展工业污水排污口西迁后对下游黄河兰州段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分析评估十分必要。本论文研究以兰州石化公司小金沟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项目为依托,选取排污口迁建前后所在兰州黄河段为研究对象,建立水质影响模型,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对企业环保和环境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1)通过搜集资料、现场监测和调查,对兰州石化公司近年来工业污水排放情况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获得了黄河兰州段纳污水域的河道水文数据、水环境现状、纳污能力及重要的水资源保护目标、环境敏感区域等。经调查,小金沟入黄排污口废水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COD、氨氮、石油类排放总量分别为1079万m3/a、588.87t/a、37.31t/a、14.63t/a。黄河兰州段水质近10年来总体呈好转趋势,年均水质类别由ⅢⅣ类转变为ⅡⅢ类。2)运用MIKE一维、二维水质模式,分析、预测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工业污水对兰州黄河段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在企业正常工况和黄河上游Ⅲ类限值来水且枯水期条件下,石油类、挥发酚、总氮在排污口下游10km以上形成超标污染带,COD在排污口下游形成长125m宽20m的超标污染带;氨氮在排污口下游形成长1130m宽165m的超标污染带;BOD5在排污口下游形成长1130m宽150m的超标污染带;总磷在排污口下游形成长520m宽40m的超标污染带;事故状态下石油类超标最为严重,可影响排污口下游至什川吊桥断面水域全部超V类水质标准。3)研究分析了排污口西迁对排污河段内重要第三方、环境敏感目标及水生生态的影响。兰州石化公司工业污水生物毒性为轻度毒性,结合水生生物调查现状,工业污水入河后未对黄河水体造成明显影响;重要第三方位于小金沟入河排污口上游,排污口迁建亦不会对其有负面影响。4)结合企业现有环境管理体系及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提出了工业污水排污口迁建后的改进措施和建议,针对排污口所在河道制定了围困-回收组合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和7个关键应急管控断面。
王卫红[4](2019)在《石油炼制行业典型污染物产污系数核算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2018年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各项工作正逐步进行中。石油炼制作为石化行业重要的一部分,其污染源的监管仍是我国环境管理的重要核心。对石油炼制行业进行污染源普查,有利于摸清其各类污染源数量、产排污特点、地区分布情况等,也是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企业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的基础;为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提高环境监督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污染物排放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首先从国内外石油炼制行业发展现状及产污系数核算的相关理论研究入手,结合现有研究成果,阐述石油炼制行业产污系数的内涵;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的经验,总结其废水、废气典型污染物产排污特征规律及其目前的污染防治技术情况;第三,在产污系数相关理论基础的分析上,结合行业主体生产装置、工艺特点及典型污染物产排污规律,构建石油炼制行业典型污染物产污系数核算方法;第四,选取5家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企业,在个体产污系数的基础上,利用算术平均法、中位数法、加权平均法核算行业产污系数,对比分析利用三种核算方法核算的行业产污系数结果与个体产污系数的差异,分析结果得知,石油炼制行业常减压和酸性气回收装置的废水适用的产污系数的核算方法为算术平均法,催化裂化、汽煤柴油加氢精制和延迟焦化装置废水产污系数适用的核算方法为中位数法,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的废水适用产污系数核算方法为加权平均法;催化裂化再生烟气、催化汽油吸附脱硫再生烟气中各污染物产污系数适用的核算方法为中位数法,而酸性气回收装置适用的废气产污系数核算方法为加权平均法;第五,利用筛选的3个实例验证样本对核算的产污系数进行实例验证分析。将产污系数核算的污染物产生量与样本企业实际污染物产生量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本文产污系数核算方法核算的典型污染物产污系数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行业实际污染物的产生水平,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第六,根据石油炼制行业典型污染物产污系数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我国的产污系数核算技术向完善方面发展。本文研究成果为开展石油炼制行业产污系数的相关核算提供一定的参考。
屈佳能[5](2018)在《含硫污水汽提装置强化蒸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对水污染的重视,石化企业外排水的标准越来越严格。本文从石化企业氮污染物的源头控制—含硫废水的治理出发,提高汽提塔处理含硫污水的效率,降低净化水中氨氮的浓度,减轻后续生化处理压力,使出水氨氮达到外排标准。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对该石化企业污水水质进行监测,得出全厂氮平衡图,找到氮污染物的源头。然后通过实验分析得出汽提塔脱氮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阴离子,并通过投加碱弱化阴离子的影响,投加碱的量过多时,对脱氮的影响不大;同时对五种表面活性剂进行蒸氨效率测试,发现加入皂素时效果最好。最后通过Aspen Plus模拟,得出进料温度和压力在生产过程中对脱氮过程的影响不大;加入质量分数10%的NaOH溶液,同时控制质量流量为200 kg/h,净化水的氨氮含量降低了21%;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塔板效率,能够有效的改善净化水的水质;将间接蒸汽加热变为直接蒸汽加热时,达到相同的脱氮效果,可减少12%的水蒸汽用量,但是会增加11%的外排水量。综上所述,投加碱和表面活性剂或对塔进行改造换为直接蒸汽加热,有利于提高净化水水质,便于后期处理达到外排标准。
李进卫[6](2018)在《解读6例典型的活性炭破解工业污水处理之道》文中提出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产生大量污水,这些污水的高效处理和循环使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分别阐述了活性炭处理含铬工业废水,活性炭处理含硫工业废水,活性炭处理含氰工业废水,活性炭处理含汞工业废水,活性炭处理含酚工业废水,以及活性炭处理含甲醇工业废水的特点和方法,同时指出了活性炭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发展前景。
陈学民,张山,周岳溪,宋玉栋,席宏波,吴昌永[7](2017)在《炼化一体工业废水污染物全过程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当前炼化一体工业废水污染物治理存在"重末端,轻过程"的问题,从全过程控制实现该类废水的污染物减排。依据炼油及化工废水特征采用经济高效的技术措施形成"源头─过程─末端"的全过程减排链。在生产过程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控制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通过预处理资源化利用废水中污染物,强化降解对末端处理影响大的污染物,过程控制减少污染物排放;末端分质处理性质不同的炼油与化工废水,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王显训[8](2017)在《含酸油加工废水治理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基于原油供应劣质化以及含酸原油在价格上具有巨大优势,含酸原油的加工必须向深层次、广维度的方向发展。但随之带来环烷酸及其它低分子酸含量增加所导致的废水乳化严重,常规法除油困难;由于酸性的水汽提设备运行不稳定,净化水COD、氮氨含量和有机胺增加;可生物降解性差,污水场长期存在发泡、发沫、美观度极差等废水处理问题,对废水的稳定达标排放与回用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含酸油加工废水的处理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研究,并结合青岛石化在含酸油加工废水处理经验和存在的典型问题,通过开展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水质剖析及相关试验研究,提出了含酸油加工废水的治理技术及工艺,制定了青岛石化含酸油加工废水处理整体优化方案,优化改造内容包括电脱盐废水除油、降温预处理,含硫污水除油除焦预处理,增设含硫污水罐,原油罐区切水除油预处理,增设检维修高浓度污水罐;隔油单元改造、浮选单元改造、二浮之后均质罐的改造、氧化沟优化、增加高级氧化单元、增加MBBR出水过滤装置、增设离心机和污泥罐以及部分在线仪表等。污水处理场优化改造后运行情况表明,装置区除油预处理装置可以有效去除电脱盐废水及罐区切水的石油类含量,使污水处理场总进水石油类下降30%以上;浮选单元改为催化气浮后,彻底解决了泡沫问题;MBBR单元后增加过滤装置,出水悬浮物减少70%,出水水质明显改善,延长了后续活性炭单元的反冲洗周期;高级氧化单元将污水B/C比提高30%,整个污水处理工艺运行稳定,排放污水实现稳定达标率99%以上。青岛石化污水处理工艺优化改造的成功实施,为中国石化在含酸油加工发展战略上提供了环保技术支持。
王彦军,刘伟[9](2016)在《延迟焦化装置污水治理及工业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企业尤其是污染较大的工业企业随之也在不断提升,而与经济发展相矛盾的环境问题表现的也越来越突出,其中尤其是炼油厂延迟焦化装饰污水的排放与治理问题最为严峻,如何治理此类污水问题已经成为环保部和炼油企业的共同难题。
陈丹丹[10](2016)在《含硫废水的受控氧化与絮凝强化研究》文中提出含硫废水中的硫化物具有毒性和腐蚀性,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区域环境。论文以实验室模拟含硫废水为处理对象,以废水硫化物去除率和单质硫产量为主要考察指标,采用实验结果与电极电势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对空气、亚硫酸钠和过氧化氢三种氧化剂的脱硫性能及氧化历程进行研究,选出最佳氧化剂。在此基础上,以单质硫产量为主要检测指标,采用絮凝强化手段强化单质硫的转化,并对不同条件下的强化脱硫效果及单质硫的有效分离效果进行考察。另外,在研究了单质硫絮体的生长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反应体系pH、单质硫粒径变化规律以及单质硫絮体表面形态和分形维数进行研究,探讨了絮凝强化体系的强化机理,结果表明:采用空气催化氧化法处理含硫废水,在初始pH为11,曝气量为120L/h,反应时间为4h的最佳条件下,硫化物去除率达94.99%,产物S2O32-和SO32-转化率分别为80.63%和14.44%,单质硫产量为零;采用亚硫酸钠氧化含硫废水,在初始pH为5,氧化剂加量为5g/L,反应时间为15min的最佳条件下,硫化物去除率为71.79%,S2O32-、SO32-和单质硫转化率分别为40.61%、12.87%和18.46%;采用过氧化氢氧化含硫废水,在初始pH为6,氧化剂加量为9mL/L,反应时间为15min的最佳条件下,硫化物去除率为98.09%、SO42-、S2O32-和单质硫转化率分别为18.86%、1.93%和67.94%;实验结果与电极电势的理论计算表明三种氧化剂脱硫反应中均同时进行多个平行反应并伴随着相关的连续反应,其中过氧化氢脱硫率最高且最有利于目标产物单质硫的形成。向过氧化氢反应体系加入絮凝剂PCF-1和CPAM均能达到强化单质硫转化的效果,在最佳氧化反应条件下,CPAM加量为3.0mg/L时能将单质硫转化率提高11.78%;PCF-1加量为1.0mg/L时能将单质硫转化率和硫化物去除率分别提高13.94%和1.00%,并将S042-转化率降低8.05%,强化效果最佳。适宜的水力条件、分离方式和絮凝强化手段能保证单质硫颗粒被有效分离,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离心分离效果最佳,在分离因素为1558条件下离心10min后,强化体系和普通体系浊度去除率分别达99.46%和98.56%。经XRD分析可知,絮凝强化体系和普通氧化体系所形成的固相产物均主要为S8环状分子;通过对氧化过程中形成的单质硫絮体粒径分布进行拟合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可知,单质硫粒径分布符合Gamma方程分布形态,单质硫絮体的生长模型符合Sutherland集团凝聚模型,即单质硫絮体的形成过程是絮团-絮团的动力学凝聚过程;经单质硫絮体的SEM和分形维数分析可知,PCF-1的絮凝强化机理主要是通过改变体系Zeta电位和长分子链对带负电荷单质硫的吸附缠绕作用,促使新生成的单质硫颗粒以更快的速度聚集长大成中等絮体,同时,通过降低单质硫絮体间的孔隙率提高絮体的密实程度,从而提高单质硫的稳定性,并减小絮体与氧化剂接触的表面积和絮体发生“大尺度破碎”的可能性,最终有效控制副反应的发生,达到强化含硫废水受控氧化的目的。
二、炼油厂含硫废水的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炼油厂含硫废水的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石油炼制工业过程碳排放核算及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碳排放核算研究进展 |
1.2.2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
1.3 不足之处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企业层面精准化过程碳排放核算体系 |
2.1 研究范围 |
2.1.1 产业结构 |
2.1.2 企业类型 |
2.1.3 工业过程 |
2.1.4 排放气体 |
2.2 工业过程碳排放源识别及归类 |
2.2.1 排放源识别 |
2.2.2 排放源归类 |
2.3 精准化过程碳排放核算方法 |
2.3.1 燃料燃烧源 |
2.3.2 工艺尾气源 |
2.3.3 逸散排放源 |
2.3.4 废物处理源 |
2.3.5 间接排放源 |
2.3.6 方法分析 |
2.4 案例应用 |
2.4.1 案例介绍 |
2.4.2 数据收集 |
2.4.3 核算结果 |
2.4.4 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行业层面碳排放核算方法及年际变化分析 |
3.1 核算方法 |
3.1.1 基于工业过程核算方法 |
3.1.2 基于排放类别核算方法 |
3.1.3 核算方法优劣势分析 |
3.2 数据收集 |
3.2.1 燃料燃烧源 |
3.2.2 工艺尾气源 |
3.2.3 逸散源 |
3.2.4 电力热力源 |
3.2.5 行业工业增加值 |
3.3 年际变化动态分析 |
3.3.1 核算结果 |
3.3.2 结果分析 |
3.3.3 不确定性分析 |
3.4 影响因素贡献分析 |
3.4.1 方法原理 |
3.4.2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过程的石油炼制企业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
4.1 范围及目标 |
4.2 清单分析 |
4.3 评价方法 |
4.3.1 评价指标及方法 |
4.3.2 单位综合环境影响 |
4.4 评价结果 |
4.4.1 主要影响类别分析 |
4.4.2 重点贡献环节识别 |
4.4.3 关键贡献物质分析 |
4.4.4 综合环境影响评价 |
4.4.5 敏感性分析 |
4.5 不确定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石油炼制工业过程碳排放数据统计及污染减排建议 |
5.1 企业层面工业过程碳排放数据统计 |
5.1.1 碳排放台账统计内容 |
5.1.2 碳排放统计报表内容 |
5.2 行业层面工业过程碳排放数据统计 |
5.3 污染物减排建议 |
5.3.1 VOCs减排建议 |
5.3.2 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展望及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6.3 创新点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炼化污水处理全流程污染物组成特征及转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炼化废水产、排处理现状 |
1.1.1 炼化废水的来源、特性及危害 |
1.1.2 炼化废水的处理工艺 |
1.2 炼化废水污染物前处理方法 |
1.2.1 吹扫捕集与静态顶空 |
1.2.2 液液萃取 |
1.2.3 树脂吸附分离 |
1.2.4 固相萃取 |
1.2.5 膜分离技术 |
1.3 炼化废水污染物表征方法 |
1.3.1 三维荧光光谱 |
1.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1.3.3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 |
1.4 炼化废水污染物研究进展 |
1.4.1 炼化废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研究进展 |
1.4.2 炼化废水中溶解性有机质研究进展 |
1.5 文献综述小结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典型炼油装置污染物特征研究 |
2.1 引言 |
2.2 装置基本生产状况概述 |
2.3 实验部分 |
2.3.1 试剂与样品 |
2.3.2 样品制备 |
2.3.3 主要水质指标分析 |
2.3.4 元素分析 |
2.3.5 四组分分离 |
2.3.6 三维荧光光谱(3D-EEM) |
2.3.7 吹扫捕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P&T GC-MS) |
2.3.8 气相色谱质谱(GC-MS) |
2.3.9 负离子FT-ICR MS仪器条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各装置产生废水信息及对废水总有机质贡献分布 |
2.4.2 电脱盐单元废水污染物的来源及特征 |
2.4.3 常减压装置塔顶废水污染物的来源及特征 |
2.4.4 污水汽提塔废水污染物的来源及特征 |
2.4.5 轻汽油醚化水洗塔废水污染物的来源及特征 |
2.5 小结 |
第3章 炼油废水有机质组成及其在水处理过程中的转化规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样品 |
3.2.2 样品制备 |
3.2.3 主要水质指标分析 |
3.2.4 三维荧光光谱(3D-EEM) |
3.2.5 吹扫捕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P&T GC-MS) |
3.2.6 负离子FT-ICR MS仪器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主要水质指标变化情况 |
3.3.2 各工艺单元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及组成变化 |
3.3.3 溶解性有机物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3.3.4 溶解性有机物-ESI FT-ICR MS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综合污水有机质组成及其在水处理过程中的转化规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样品采集 |
4.2.2 样品制备 |
4.2.3 主要水质指标分析 |
4.2.4 三维荧光光谱(3D-EEM) |
4.2.5 FT-ICR MS仪器条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原水污染物的特征分析 |
4.3.2 高浓度路线废水在处理中的转化规律 |
4.3.3 高、低浓度污水处理路线中生化单元对于有机质降解的对比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废水中化合物的类型和相对含量分布 |
致谢 |
(3)兰州石化公司工业污水排污口西迁对黄河兰州段影响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必要性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 |
1.4 论文撰写及工作过程 |
第二章 企业排水及入河排污口设置分析 |
2.1 企业基本情况 |
2.2 企业取用水情况 |
2.3 企业污水产生及处理情况 |
2.4 企业排水系统 |
2.5 污水排放量 |
2.6 排水水质 |
2.7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
2.8 小金沟入河排污口设置现状 |
第三章 工业污水排放纳污水域环境特性分析 |
3.1 水功能区划情况 |
3.2 纳污水域取水情况 |
3.3 纳污水域纳污状况 |
3.4 纳污水域水质状况 |
3.5 重要第三方及环境敏感目标 |
第四章 工业污水上游排放环境影响分析 |
4.1 水质影响实测分析 |
4.2 对纳污水域水质影响的MIKE模型分析 |
4.3 对水生态影响分析 |
4.4 对重要第三方及环境敏感目标影响分析 |
第五章 入河排污口水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
5.1 企业水环境保护措施 |
5.2 河道应急处置措施对策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石油炼制行业典型污染物产污系数核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石油炼制行业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石油炼制行业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石油炼制行业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产排污系数核算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国外产排污系数研究进展 |
1.3.2 国内产排污系数研究进展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性 |
第二章 石油炼制行业污染源产排污特征及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
2.1 废气主要污染源产排污特征及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
2.1.1 废气主要源项及典型污染物产排污特征分析 |
2.1.2 废气主要源项及典型污染物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
2.2 废水主要污染源产排污特征与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
2.2.1 废水主要源项及典型污染物产排污特征分析 |
2.2.2 废水主要源项及典型污染物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油炼制行业典型污染物产污系数核算方法构建 |
3.1 产污系数理论基础 |
3.1.1 产污系数的定义 |
3.1.2 产污系数的表达方式 |
3.2 典型污染物产污系数核算方法构建 |
3.2.1 产污系数核算方法构建思路 |
3.2.2 产污系数核算技术的具体确定 |
3.2.3 产污系数的核算方法构建 |
3.3 行业产污系数的核算方法 |
3.3.1 算术平均法 |
3.3.2 中位数法 |
3.3.3 加权平均法 |
3.4 产污系数核算主体与对象的选择 |
3.4.1 核算主体生产装置的筛选 |
3.4.2 核算污染物指标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水及废气典型污染物产污系数的确定 |
4.1 核算样本的筛选及概况简介 |
4.1.1 核算样本的筛选 |
4.1.2 核算样本概况简介 |
4.2 样本企业典型污染物个体产污系数的核算 |
4.2.1 样本企业废水典型污染物个体产污系数的核算 |
4.2.2 样本企业废气典型污染物个体产污系数的核算 |
4.3 产污系数的确定 |
4.3.1 基于算术平均法产污系数的核算 |
4.3.2 基于中位数法产污系数的核算 |
4.3.3 基于加权平均法产污系数的核算 |
4.4 核算结果分析 |
4.4.1 废水典型污染物产污系数核算结果分析 |
4.4.2 废气典型污染物产污系数核算结果分析 |
4.4.3 产污系数核算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污系数的验证及适用性分析 |
5.1 产污系数的验证 |
5.1.1 样本企业概况 |
5.1.2 废水产污系数验证分析 |
5.1.3 废气产污系数验证分析 |
5.2 产污系数的适用性分析 |
5.2.1 废水产污系数适用性分析 |
5.2.2 废气产污系数适用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石油炼制各样本企业基本情况表 |
附录 B 石油炼制行业主体生产装置废水和废气产污系数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5)含硫污水汽提装置强化蒸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石化含硫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1.1.1 含硫废水的来源 |
1.1.2 含硫废水的特点 |
1.2 含硫废水蒸汽汽提工艺 |
1.2.1 单塔汽提工艺 |
1.2.2 双塔汽提工艺 |
1.2.3 汽提工艺技术发展与展望 |
1.3 化工过程模拟 |
1.3.1 Aspen Plus软件简介 |
1.3.2 Aspen Plus模拟的功能 |
1.3.3 Aspen Plus模拟的应用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石化企业污水水质分析 |
2.1 实验仪器及方法 |
2.1.1 实验仪器 |
2.1.2 检测方法 |
2.2 含硫污水水质分析 |
2.3 高含油污水水质分析 |
2.4 低含油污水水质分析 |
2.5 装置出水水质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含硫污水蒸氨小试实验研究 |
3.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3.1.1 实验设备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实验装置 |
3.2 实验方法 |
3.2.1 含硫污水脱氮率测试 |
3.2.2表面活性剂发泡性能测试实验 |
3.2.3 含硫污水脱氮效率测试 |
3.2.4 含硫污水处理效果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含硫污水脱氮率分析 |
3.3.2 含硫污水脱氮效率分析 |
3.3.3 含硫污水处理效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提工艺Aspen Plus模拟分析 |
4.1 汽提塔操作参数 |
4.2 汽提塔简捷模拟分析 |
4.3 汽提塔严格模拟分析 |
4.3.1 操作模块的选择 |
4.3.2 严格模拟基础数据 |
4.3.3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提工艺Aspen Plus模拟优化 |
5.1 进料温度对净化水水质影响分析 |
5.2 进料压力对净化水水质影响分析 |
5.3 碱液对净化水水质影响分析 |
5.4 表面活性剂对净化水水质影响分析 |
5.5 加热方式对净化水水质影响分析 |
5.5.1 蒸汽的质量流量计算 |
5.5.2 严格模拟计算 |
5.5.3 操作条件优化 |
5.5.4 模拟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解读6例典型的活性炭破解工业污水处理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1 活性炭处理含铬工业废水 |
2 活性炭处理含硫工业废水 |
3 活性炭处理含氰工业废水 |
4 活性炭处理含汞工业废水 |
5 活性炭处理含酚工业废水 |
6 活性炭处理含甲醇工业废水 |
7 活性炭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发展前景 |
8 结语 |
(7)炼化一体工业废水污染物全过程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炼化一体工业废水排放特征及处理现状 |
2 炼化一体工业废水污染物全过程控制 |
2.1 源头控制污染物减排 |
2.1.1 原辅料优选 |
2.1.2 生产工艺优化升级 |
2.1.3 强化运行管理 |
2.2 过程控制污染物减排 |
2.2.1 废水污染物资源化利用 |
2.2.2 强化预处理降解高浓度有毒有害污染物 |
2.3 优化末端治理确保达标排放 |
3 结论与建议 |
(8)含酸油加工废水治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炼油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炼油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
1.3.1 炼油污水分类及来源 |
1.3.2 炼油污水污染物特征及处理方法 |
1.3.3 炼油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
1.3.4 炼油污水处理常用的单元技术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青岛石化污水处理现状 |
2.1 青岛石化污水处理场现状 |
2.1.1 工艺流程 |
2.1.2 主要构筑物 |
2.1.3 主要单元分级控制标准 |
2.1.4 存在问题及对策 |
2.2 青岛石化废水水质剖析 |
2.2.1 水质常规分析 |
2.2.2 环烷酸分布情况分析 |
2.2.3 废水有机组成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酸油加工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
3.1 实验室小试试验研究 |
3.1.1 电脱盐排水絮凝试验 |
3.1.2 电脱盐排水催化氧化试验 |
3.1.3 氧化沟出水催化氧化试验 |
3.1.4 氧化沟出水生化试验 |
3.1.5 含环烷酸废水臭氧高级氧化预处理试验 |
3.2 现场中试试验研究 |
3.2.1 浮选药剂性能评价试验 |
3.2.2 高效聚结除油试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酸油加工废水处理技术优化 |
4.1 总体优化方案编制原则 |
4.2 总体优化方案 |
4.2.1 总体优化方案设计范围 |
4.2.2 污水预处理 |
4.2.3 污水处理场优化 |
4.2.4 优化方案实施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延迟焦化装置污水治理及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延迟焦化装置污水的种类 |
1.1 含油废水 |
1.2 含硫废水 |
2 延迟焦化装置污水的治理以及工业应用 |
2.1 含油废水的治理与工业运用 |
2.2 含硫废水的处理 |
(10)含硫废水的受控氧化与絮凝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含硫废水的来源与危害 |
1.2.1 含硫废水的来源 |
1.2.2 含硫废水中硫的形态分布 |
1.2.3 含硫废水的危害 |
1.3 国内外含硫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1 汽提法 |
1.3.2 真空抽提法 |
1.3.3 酸化吸收法 |
1.3.4 电化学脱硫法 |
1.3.5 絮凝沉淀法 |
1.3.6 氧化法 |
1.3.7 生物化学法 |
1.4 含硫废水受控氧化及单质硫回收研究 |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不同氧化剂氧化脱硫及氧化历程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废水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实验装置和方法 |
2.1.5 分析方法 |
2.2 空气催化氧化脱硫研究 |
2.2.1 空气催化氧化脱硫的反应性能 |
2.2.2 空气催化氧化脱硫电极电势的理论计算 |
2.2.3 空气催化氧化硫化物反应历程 |
2.3 亚硫酸钠氧化脱硫研究 |
2.3.1 亚硫酸钠氧化脱硫的反应性能 |
2.3.2 亚硫酸钠氧化脱硫电极电势的理论计算 |
2.3.3 亚硫酸钠氧化硫化物反应历程 |
2.4 过氧化氢氧化脱硫研究 |
2.4.1 过氧化氢氧化脱硫的反应性能 |
2.4.2 过氧化氢氧化脱硫电极电势的理论计算 |
2.4.3 过氧化氢氧化硫化物反应历程 |
2.5 不同氧化剂脱硫性能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絮凝强化脱硫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废水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实验装置和方法 |
3.1.5 分析方法 |
3.2 絮凝剂初筛 |
3.2.1 絮凝剂种类对单质硫产量的影响 |
3.2.2 絮凝剂种类对Zeta电位的影响 |
3.3 絮凝剂投加量对强化脱硫效果的影响 |
3.4 初始pH对强化脱硫效果的影响 |
3.5 氧化剂加量对强化脱硫效果的影响 |
3.6 水力条件对强化脱硫效果的影响 |
3.7 絮凝强化对单质硫分离效果的影响 |
3.7.1 静置时间对单质硫分离效果的影响 |
3.7.2 搅拌强度对单质硫分离效果的影响 |
3.7.3 分离方式对单质硫分离效果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絮凝强化机制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药品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分析方法 |
4.2 絮凝剂对反应物消耗的影响 |
4.3 固相产物成分分析 |
4.4 单质硫絮体的生长模型 |
4.4.1 单质硫絮体粒径分布的Gamma方程模拟 |
4.4.2 荧光显微镜对单质硫絮体及其结构的观测 |
4.5 絮凝强化机理研究 |
4.5.1 强化体系对pH变化规律的影响 |
4.5.2 强化体系对单质硫粒度的影响 |
4.5.3 强化体系对单质硫表面形态的影响 |
4.5.4 强化体系对单质硫絮体分形维数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炼油厂含硫废水的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油炼制工业过程碳排放核算及环境影响评价[D]. 刘业业. 山东大学, 2020(11)
- [2]炼化污水处理全流程污染物组成特征及转化规律研究[D]. 李玉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3]兰州石化公司工业污水排污口西迁对黄河兰州段影响分析及对策[D]. 高青军. 兰州大学, 2020(01)
- [4]石油炼制行业典型污染物产污系数核算方法研究[D]. 王卫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5]含硫污水汽提装置强化蒸氨技术研究[D]. 屈佳能.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6]解读6例典型的活性炭破解工业污水处理之道[J]. 李进卫. 印染助剂, 2018(04)
- [7]炼化一体工业废水污染物全过程控制[J]. 陈学民,张山,周岳溪,宋玉栋,席宏波,吴昌永. 环境工程, 2017(10)
- [8]含酸油加工废水治理技术研究[D]. 王显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9]延迟焦化装置污水治理及工业应用[J]. 王彦军,刘伟. 化工管理, 2016(26)
- [10]含硫废水的受控氧化与絮凝强化研究[D]. 陈丹丹.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