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语义结构中材料成分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燕[1](2021)在《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文中指出隐性词汇使动作为致使范畴的一部分,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既能够体现人们的认知行为,又能够反映人们的认知经验。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的致使表达方式,甚至在同一语言当中致使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汉语词汇表达手段丰富,相关研究是语法研究中的一个“老话题”,研究成果可谓浩如烟海;朝鲜语形态发达,词汇使动相对受关注较少,相关研究仍处于缓慢发展状态。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来看,致使结构主要分为分析型、形态型和词汇型三种,其中,无明显标记的词汇使动在日常生活中既广泛使用又具有不易觉察性。因此,如何将隐性词汇使动纳入我们的视野,并且进行跨语言的对比研究,是一项既富有挑战性又有意义的工作。隐性词汇使动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一种语法表达形式,也是人们言语交际的一种表达方式,因而其语法研究地位以及言语交际功能都不容忽视。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之下,相关研究从多角度、多层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然而,以往研究多受“动词中心论”思想的影响,主要聚焦于使动词的成立与否、句法结构特征、论元语义以及谓词的题元操作等方面,未对隐性词汇使动作明确的界定,也未能很好地厘清句法、语义以及语用功能三个层面的互动关系。因此,相关研究仍然存在进一步拓展空间。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构式语法的互动观和层级观角度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作了探讨。主要关注句法、语义以及语用三个层面的互动性,其互动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谓词与构式的句法融合互动;谓词语义角色与构式论元的语义融合互动;形式与语义相结合的构式与语境层面的融合互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分别从形式与语义相结合、显性词汇使动与隐性词汇使动相区分、他动句与使动句相区别三个角度对隐性词汇使动的概念和范畴作了界定:即构式存在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一个事件的主体为X,另一个事件的主体为Y,谓词V连接X与Y且X对Y产生影响;构式不存在使动形态与使动标记,谓词V具有单一性质。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形式、语义以及构式整体性角度,将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分为兼用式、动结式、致使移动式、命令允让式四类,将汉语隐性词汇使动分为兼用式、动结式、倒置式三类。其次,本文着眼于句法功能层面,主要从基础框架式、扩展式、构式对谓词的压制以及构式对时体、副词等共现成分的制约等方面作了对比探讨。综合来看,朝鲜语语法连接手段丰富、格助词使用灵活,存在将致使构式与移动构式融合为一体的致使移动式;汉语的语序作为语法表达方式之一,促使了倒置式的产生,即施事者以客体身份出现在宾语位置,而经验者以主体成分出现在主语位置。此外,朝鲜语动结式的V-R结合更为紧密,语义上分别指派论元,但形式上不具有分离性;汉语动结式的V-R语义上分别指向原因和结果事件,形式上可以分离。再者,从语义功能层面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力、致使语义的性质以及谓词语义角色与致使主体和致使客体的融合作了具体探讨。在致使力的直接性与间接性上,朝汉动结式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前者表现为直接致使力,后者则具有次直接性。在论元的融合方式以及过程上,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客体主要基于图式——例示关系的融合,即由受事角色融合而来;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客体主要由受事角色融合而成,但也存在历事等角色通过转喻方式进行融合的情况。最后,基于语用功能层面,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从语言经济性、凸显性以及间接言语行为等方面进行对比。从凸显性来看,朝鲜语存在句首成分凸显和句中成分凸显,句首凸显源于非核心语义角色融合的致使主体,句中凸显则依赖于格助词的句式整合性;汉语存在句首成分凸显和句尾成分凸显,句首凸显主要来自于非核心语义角色融合的致使主体,句尾凸显主要在于具有领属关系的定中短语以及倒置式的补语成分。在言语交际功能上,朝汉隐性词汇使动都呈现出“阐述类”、“表达类”、“宣告类”等间接言语行为功能;朝鲜语的命令允让式能够实施“命令类”直接言语行为,即通过“(?)”等施为动词直接向听话者发出命令或者指示。总体来看,本文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研究突出层级性和互动性的融合关系,具体描写与深入解释相统一,在不同层面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首先,从形式与语义相结合的构式出发,再到具体的语言使用,形成了“结构事件——语义融合——语用互动”的完整构式链,进而从多维度、多视域互动角度出发进行了跨语言的对比研究,这样既有利于克服从形式出发的不足,又有利于探讨不同层面的互动性融合。其次,基于层级观与互动观的隐性词汇使动研究,既有利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实际运用,又对其发展有积极的推动意义。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具体探讨,也为构建系统而全面的致使结构体系提供了一定的资料与参考。
韩冰[2](2021)在《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有向动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的综合与口语教材为语料来源,以语义结构分析理论和选择限制理论为理论基础,揭示动词的方向语义特征对于精确讲解和正确使用有向动词(文中简称为“有向动词”)所具有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将动词的方向语义特征划分为物理方向和心理方向两大类,认为:物理方向更加直观,存在于表示动作的动词语义结构之中;心理方向是通过物理方向比喻而来,意义更加隐晦,存在于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语义结构之中。方向语义特征是动词语义结构的组成部分,具有区别运动形式的作用,以及对搭配成分的选择限制作用。本文着重研究这类动词对搭配成分的选择限制问题,为此类动词的教学与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动词对有向动词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价值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对词的语义结构,以及有向动词的界定问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对汉语有向动词的语义结构的分析,主要分析了包含物理方向特征的有向动词、包含心理方向特征的有向动词。第四部分阐述汉语有向动词对搭配成分的选择限制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阐述句法成分组合的语义关系同一性原则;二探讨有向动词对相关成分的选择限制机制。第五部分是关于有向动词的教学调查。具体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发展汉语》教材中有向动词的整理;二是对留学生习得有向动词的偏误情况的调查。第六部分提出汉语有向动词的教学建议。一是围绕有向动词进行教学的必要性;二是在课堂讲解、应用训练、教材等方面提出建议;三是结合教材对有向动词教学设计。最后是本文的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观点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王连柱[3](2021)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文中认为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愈发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欲解决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以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讲述好“中国故事”,除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外,还应加强语言本体研究、跨语言和跨文化研究。汉、印、阿、希四个民族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广泛的影响力,研究好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提出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汉、印、阿、希四种民族语言及其及物性系统作为跨语言比较研究的对象,以期增进人们对四种语言、四个民族的认识,让民族沟通之路更为通畅。纵观语言研究史可知,史上论及及物性这一重要且复杂语言现象的学者众多,总结来看,他们对及物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形式和意义两个层面,即(形态)句法及物性和语义及物性。最先从意义层面探讨语义及物性的学者是Halliday,其将及物性视为小句经验功能的一部分,作用是把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各种经验用“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成分”表达出来。Halliday和Fawcett的及物性系统主要是基于英语建构的,而每种语言都需要一个特定的、与该语言特征相适应的及物性系统。多位学者如Caffarel、Teruya和何伟已相继建构起针对法语、日语和汉语的及物性系统。此外,有些学者如Lavid、Matthiessen和何伟已经尝试开展及物性系统的跨语言比较或对比研究,或者类型学研究,但是这类研究的数量还比较少,覆盖的语种和语料也不够丰富,且没有将语言比较或对比与文化、思维层面的阐释相结合,追问何以呈现此样不同。在汲取前人研究经验并指出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本研究以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以及何伟关于及物性系统建构的研究为指导,借助比较和对比等研究方法,探究汉、印、阿和希四语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共性和殊性,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对殊异背后所隐伏的深层动因进行解释,以期补益于人们对四种语言,以及它们背后的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及物性过程类型出发,本研究发现,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有五点共性特征:丰富性、层次性、张力性、隐喻性和抽象性。丰富性指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均拥有丰富的过程类型和多样化的参与者角色,都能够有效表征发生在物质和社会世界、心理世界和关系世界的认知经验。层次性指四语的及物性过程类型均可按照具化程度,区分为上层、基本层和下层过程,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人们可以选择基于上层、基本层甚至是下层及物性过程进行分析。张力性指当受到使用语境、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主客观条件“牵制”时,小句从本应属的某种过程类型变成了另一种过程类型,或者小句的过程类型难以分辨,亦此亦彼、非此非彼。隐喻性指一种及物性过程会被隐喻化为另外一种过程,与过程相关的参与者和环境的功能角色可能会随之出现变化。抽象性指四语及物性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过程之间存在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从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出发,本研究发现,虽然四语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均包含“过程”“参与者”和“环境”三种语义成分,但它们的相对序位、省略与凸显、整合程度等并不完全相同。汉语呈现出:1)“参与者”前置,“过程”通常不居于小句句首,“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略多,有一定位置自由度;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较高比例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居中,语义整合程度稍高等显着特征。印地语呈现出:1)“过程”后置,“过程”的位置固定、单一,“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少;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一定数量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成分整合类型最少,语义整合程度最低等显着特征。阿拉伯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过程”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多,位置自由度最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没有“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最高等显着特征。希腊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参与者”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较多,位置自由度较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有少量“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较高等显着特征。四语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上的殊异,是由四个民族不同的认知、思维直接导致的,但殊异产生的最终根源还在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地理、自然和社会环境。汉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汉民族的农耕文化和儒道文化,及由其而生的事理逻辑思维、时间性思维、悟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顺序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非常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印地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印民族的多元文化、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论辩逻辑思维、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直觉证悟思维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较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低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阿拉伯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阿民族的沙漠游牧文化、外来文化和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非常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希腊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希民族的商贸文化、科学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探究不同语言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异同,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阐释殊异产生的根源,不仅有助于语言教学,而且对增进民族间的沟通与理解大有补益。
杨静[4](2021)在《汉语造词的具象化理据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词汇教学在语言学习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有关词汇教学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对汉语造词具象性和逻辑性介入词汇教学的研究不够深入。本文以基于语义逻辑关系的具象化造词表达方式为切入点,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发展汉语》中、高级综合教材以及日常生活用语为语料来源,采用问卷调查法、语义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词义结构的逻辑图式为依据,结合汉民族的具象化思维方式,分析了汉语造词的逻辑性和具象性,进而提出了词汇教学的建议,希望能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和留学生汉语学习有所帮助。本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对对外汉语造词和词汇教学的现有研究进行了评述。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部分,论述了汉语造词的逻辑性和具象性,并对两种逻辑关系分别总结出了语义逻辑图式。第二部分阐述了基于两种逻辑关系的具象化造词理据:一是基于包含关系的具象化造词表达方式,总结出时间、空间、方式等七种特征的造词表达方式;二是基于相似关系的具象化造词表达方式,总结出物质实体喻指、生理感觉喻指、几何元素喻指等七种造词表达方式。第三部分对《发展汉语》中、高级综合教材中词语的造词表达方式进行了分析归纳,并对具象化造词理据运用到词汇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第四部分基于前面的理论研究和调查,对当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出了建议。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观点,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田蕊[5](2021)在《现代汉语述宾短语及其汉泰扩展方式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和泰语都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同属于孤立语,且它们都为SVO型语言,述宾短语的基本语序为V+O。本文将从离合词与粘着性两个方面,按照词汇化程度来划分汉泰两种语言的述宾短语,并从语法意义与功能表达进行对比分析。述宾短语的前项涉及到动作与行为,一个词语可以表达多种意义,通常可以带多类宾语,而述宾短语的后项跟前项的述语进行搭配,并有多种词语类型: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用来说明动作与行为具有多重意义关系:受事、对象、结果、工具、时间、处所、原因、施事、方式、目的、致使、复杂、等同等等。根据述宾短语词汇化的程度,从前项和后项的特殊性判断何为离合词和粘着性,研究发现述宾短语离合词可以离析分开使用,述宾短语离合词的语义关系当中两个因素的前项和后项可以分开使用,在语义上也跟原来的相同,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式来扩展:了、着、过、量词、时间量词、重叠等等。通过扩展方式上的对比,可以发现汉泰两种语言述宾结构的相同和不同点。考虑到述宾短语的粘着性跟离合词的不同情况,且前项和后项的意义来源与历史文化有关,所以不能把二者分开使用。本文在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共分为七章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阐述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现状,梳理与述宾短语相关的理论,并说明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拟研究解决问题、语料、研究对象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等。第二章汉语述宾短语概况,阐述汉语述宾短语的基本语法结构(V+O),说明述宾短语所带宾语的范围、述宾短语的语义关系以及动词带宾语的情况等等。第三章汉语述宾离合词,阐述汉语述宾离合词基本结构,在动词带宾语的情况下去解释说明离合词的离析形式Ax B/B(x)A、离析方式、语法特征。此外还分析了述宾离合词现象产生的基础、述宾短语的语言功能、动词与名词的典型性等等。第四章述宾短语的词汇化,阐述述宾短语的“自由性”和“粘着性”,涉及到自由短语和粘着短语的概念、汉语的词汇化以及粘着性的熟语和词组的概念与范围等等。第五章泰语述宾短语研究,阐述泰语的概况,包括泰语的基本理论与泰语述宾短语概况等等。第六章汉泰述宾短语扩展方式对比研究,阐述汉泰两种语言中述宾短语的离合形式,进行扩展与对比分析,并总结汉泰两种语言的相同和不同点。第七章结论,从汉泰两种语言述宾短语的特殊性及其对比研究的成果两方面进行总结。
李红杰[6](2021)在《俄语可能界限行为功能语义研究》文中认为“可能界限行为意义”是界限意义与可能情态意义范畴下的一个共有子范畴,存在于各种语言当中,在言语交际中出现的概率比较高。“可能界限行为意义”的语义丰富,表达手段多样,其表达手段之一为构式“Vb.perf”,此手段隐含着一种说话人意会却未言传的意图。本文以“俄语可能界限行为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俄语可能界限行为意义”进行界定,对其表达手段进行归纳分析,采用实例分析法,从“俄语可能界限行为意义”的众多表达手段中选取构式“Vb.perf”,并结合构式理论、题元与配价理论、预设理论和语用学理论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多视角全方位地把握构式“Vb.perf”的语言学特征,以便更加准确地理解俄语可能界限行为的功能语义。论文正文共四章,另外包括结语和参考文献两部分。正文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目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以及关于这个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结构和创新点。第二章为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介绍了与该研究相关的一些理论基础,对功能主义理论、形式主义理论、构式理论、题元与配价理论进行阐述。第三章对“俄语可能界限行为意义”进行界定并对其表达手段进行归纳与分析。第四章从形式与语义、题元与配价、预设与陈说以及语用这四个角度出发对构式“Vb.perf”的句法语义进行分析。
王敏辰[7](2021)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文中认为强调是语言的一种重要功能,而强调句式是实现强调的一种主要方式。学界对于强调句式在强调系统内的地位认识不足,未能全面梳理强调句式与其他强调手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也没有形成强调句式的统一界定。与此同时,强调句式的对比研究局限在句法领域,而语义及语用方面的讨论还不够。有鉴于此,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指导,构建强调语义模型,明确强调句式在强调语义系统中的地位及本质特点,并从句法、语义和语篇三个层面对英汉语强调句式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以期揭示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异同及其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基于元功能思想,本研究指出强调是语义层面的概念,它以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等三大元功能为基础,帮助增强语言的元功能强度,包括概念意义的语义强度、人际意义的情态强度以及言语内容在语篇中的信息强度等等。换言之,强调功能不是自主功能,而是服务于元功能的附加功能。从级阶角度看,强调功能发生在语言的任何表达层面,包括语音/文字层、词汇语法层和语篇层,其中词汇语法层可以进一步分为词组层和小句层。总的来说,本研究以元功能为基础,从语言的三个连续层次建构了强调语义模型。就强调句式而言,它作为强调功能的体现方式之一,处于词汇语法层次系统的小句层面,与其他层面或者小句层面的其他强调手段相比,强调句式具有四个区别性特征:其一,强调句式位于或趋于小句层强调实现方式的“词汇-语法”连续统的语法极端。其二,强调句式具有特定的句法结构;其三,强调句式的标记词无实际语义,也不自带对比重音。其四,强调句式不受制于语篇分布规则,其强调功能属于结构的必要功能。基于以上特点,本研究从元功能角度,对强调句式作出如下界定:强调句式指的是语言在词汇语法层通过特定的句法结构凸显小句中某个成分或者部分内容,增强该成分的信息强度,并同时强化凸显成分的经验意义或者人际意义,从而引起或者提醒听话者/读者注意被强化的经验意义或者人际意义。接着,按照凸显成分的功能语义范畴,强调句式被分为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和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前者包括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和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后者包括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和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根据“语义为中心,形式体现意义”的功能描述思想,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句法和语义上有如下异同:就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而言,英语和汉语都可以凸显以下几类经验成分,即动作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交流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等六种过程所期待的参与者角色,跨度、位置、方式、原因、或然、伴随、角色和角度等八种环境成分,以及动作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交流过程和行为过程所建构的情形。此外,强调句式与既定意义相同的原式小句具有两种可能的语义关系,一是强调句式与原式小句的经验意义相同,二是强调句式是原式小句发生概念隐喻的结果,这可能会引起原始经验意义发生改变。除共性外,英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和汉语经验凸显型的主要差异在于二者的主要强调标记的句法功能和语法性质差异。英语中,强调标记“be”具有两种句法功能,分别是“it be x that/wh-疑问词……”(“x”代表凸显成分)结构中与“it”组成强势语气成分的操作词和“wh-疑问词……bex”结构(包括其变形形式“all/the-名词词组+be+x”)中的主要动词。汉语中,关键强调标记“是”与次要强调标记“的”组成四种句法结构,分别为“是1…x…的”“……的是2 x”“是2x的”和“是3x的”。在此,“是1”发挥操作词功能,“是2”发挥谓体功能,“是3”发挥推断状语功能。语法性质上,英语的强调标记“be”具有限定性,且位置固定,凸显成分紧随其后,而汉语的强调标记“是”无限定性,位置多变,可与凸显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就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而言,英语和汉语的凸显成分语义范畴一致,涉及六类判断意义,即可能性、惯常性、真实性、明显性、义务性、意愿性,和七类评价意义,即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行为规范、行为人属性、潜力、实体价值和环境。然而,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强调产生机制不同,这同时引起体现形式上的差异。英语中,表示判断/评价意义的凸显成分与被判断/评价项目以两个独立命题的形式呈现,并且凸显成分由主位引发语“it be”引出而成为主位焦点,因此英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结构为:it[主语]+be[主要动词]+x[补语]+被判断/评价项目[补语]。汉语中,存在三种强调方式:一是添加传信语气词“是”和“的”以增强肯定语气,其中“是”位于谓体之前,“的”位于句尾,它们不会改变原式小句的基本句法结构;二是使用“的字结构”使人际意义经验化,以强化命题或者提议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强调结构为“被判断/评价项目[主语]+是[谓体]+x-的[补语]”;三是通过“连x都/也y”结构蕴含的非常规判断意义,加强事件真实性或者评价的正确性。在这种结构中,“连”发挥介谓体的功能,用来引出部分凸显内容“x”从语篇角度,本研究考察了英汉语强调句式在小说、新闻和剧本三类语篇中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英汉语强调句式的总体分布情况相同:剧本语篇>小说语篇>新闻语篇。从语体角度看,在英语书面语篇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出现频率高于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在口语语篇中情况相反,而在汉语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出现频率始终低于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局部来看,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分布特征有三:其一,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在英语和汉语任何语篇类型中都是最为常见的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其二,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每类语篇中的常见性等级序列不同;其三,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每类语篇中的出现总频率不同。在小说和剧本中,英语强调句式的总频率低于汉语,而在新闻中,却高于汉语。总的来看,英汉语强调句式在语篇中的分布情况主要受到以下两点影响:首先,三类语篇特点造成了上述的总体分布特征。就小说语篇和剧本语篇而言,它们描述完整的故事,涉及多个事件、多种视角等,这为各类强调句式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新闻报道遵循“篇幅最小化、信息最大化”的原则,更常使用强调词汇而非强调句式,因此新闻语篇中强调句式出现频率低于小说语篇和剧本语篇。其次,英汉语强调句式的主客观特点决定了它们在不同语篇中的出现频率差异。由于英语强调句式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它符合新闻语篇客观、严谨的文风,因而英语强调句式更常出现在新闻语篇中,而汉语强调句式具有明显的主观性,这不符合新闻语篇特点,所以它较少出现在新闻语篇中,而更常出现在不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语篇中。然后,从话语生成和发展角度,本研究指出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在语篇中主要发挥以下几种话语功能:修正话语、发起话题、延续话题、转换话题和总结话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主要发挥四种功能,即主导观点、推动观点、对照观点和总结观点。最后,本研究发现了引起英汉强调句式异同的历时因素、认知因素和思维因素。历时上,英语强调标记“be”和汉语强调标记“是”的起源不同,这导致了二者的语法性质差异。“be”的发展路线为:动词→系动词→强调标记,“是”的发展路线为:指示代词→系动词→强调标记。相比而言,“be”具有动词起源,所以含有动词的屈折变化的特点,而“是”由指示代词发展而来,没有动词来源,既没有限定性,也不发生屈折变化。认知上,英汉民族都按照舞台模型感知强调现象。不同的是,英语民族将凸显成分置于固定的图形位置,按照从图形到背景的顺序进行认知,而汉语民族运用强调标记激活无固定位置的凸显成分,按照自然顺序进行认知。思维模式上,英语强调句式在客体思维、分析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影响下,具有客观性、“强调部分-非强调部分”二分性和抽象性等特点,而汉语强调句式在主体思维、整体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作用下,呈现主观性、整体把握性和具体性等特点。总而言之,本论文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与汉外对比研究”(19ZDA319)的部分研究成果,建构了强调语义模型,并基于元功能思想提出了强调句式的界定以及分类,这将有助于深入强调结构在语义方面的理论研究。另外,通过对英语和汉语强调句式的对比性描述和解释,本研究揭示了英汉语言的相关特点,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比领域的发展,为语篇分析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尉方语[8](2020)在《现代汉语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隐喻认知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体现在语言系统中,从词语、句子到篇章,从新成分的制造到新意义的产生,语言的各个层面都有这种认知方式在发挥作用,比喻复合词就是词汇层面的典型表现。比喻复合词指的是在造词过程中有比喻参与的复合词,其中,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数量最多,也最有代表性,因此本文以偏正式比喻复合词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及构成要素、本体喻体的语义类别及分布特征、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语义语法关系、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比喻跨度和范畴化、网络平台的新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等问题展开研究。本文共分七章内容:第一章,绪论。绪论部分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梳理并评述了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包括“逆序”说的有关争议和不同观点,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及构成要素。本章讨论了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标准,尤其对容易引起误判的5种情况进行了重点辨析,对以此为依据从《现汉》搜集而来的偏正式比喻复合词予以整体概述。分别考察比喻的构成要素和比喻复合词的构成要素,前者的构成要素为本体、喻体和相似点,后者的构成要素为直指词素和喻指词素,对本体喻体的辨析进行了概念层面和词素层面的考察。文章分别对本体与直指词素的对应关系,喻体与喻指词素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说明,阐明了前喻式和后喻式两种不同类别的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所体现的不同的对应关系。第三章,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本体喻体的语义类别及分布特征。将偏正式比喻复合词中的本体喻体的语义进行了概括分类,本体分为部件类、人造类、自然类、动物类、植物类等10个类别,喻体分为部件类、人造类、自然类、动物类、植物类等8个类别,两者在语义类别方面有同有异,大同小异。通过比较各语义类别中本体喻体的数量、造词能力以及不同语义类别本体喻体的搭配情况,探讨造词过程中本体喻体语义类别选择的某些规律。同时将不同语义类别的本体喻体分别与相应相似点相比照,考察造词主体在造词过程中对不同语义类别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选择的倾向性。第四章,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语义关系与语法关系。这一问题可以分为词素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和词素与词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两个角度。具体来说,文章首先探讨词素之间的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其中,语义关系中的比喻关系是比喻复合词独有的语义关系,是文章重点探讨的内容之一;其次是词素与词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重点讨论词素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这一问题具体表现为造词活动中造词者对词素的选择问题,此外,词素入词后发生的意义偏移也是词素与词之间语义关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比喻跨度。比喻跨度问题研究的灵感来源于学界关于词义透明度问题的研究成果,比喻跨度是词义透明度问题在比喻复合词范畴中的具体表现,本文界定为本体喻体之间的联想距离。比喻跨度的大小受六个因素制约,除频率因素外都参与到比喻跨度的分级中。考虑到比喻跨度层级划分的统一性,将偏正式比喻复合词分为前喻式定中复合词、后喻式定中复合词、性状类状中复合词和动作类状中复合词四类分别进行比喻跨度的分级,最后,语料内的每个复合词按照比喻跨度的大小被分别归入相应层级。第六章,比喻复合词的范畴化分析。对比喻复合词作范畴化分析,分别将前喻式、后喻式偏正复合词作为语言成分进行范畴化。前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以限定成分的范畴归属为依据,分别归入“以外形为区别特征物”“以性质为区别特征物”等范畴,后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以中心成分的隐喻性范畴归属为依据,分别归入“特形物”“特性物”“特定功能物”等范畴,其各自又有相应的上位和下位成员。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范畴化过程与经典范畴、原型范畴等范畴理论中所阐述的范畴化过程具有不同程度的对应性。第七章,网络平台上的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研究—以淘宝网等为例。这一章通过对网络购物平台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研究来探讨新时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新特点。通过淘宝网等网络购物平台搜集了新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约686个,对其进行了多个角度的分类,探求其在新时期展现的新特点。该章还重点探讨了新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与传统比喻复合词最大的区别—双重相似点问题,包括双重相似点的内涵、对喻体选择的影响、产生的理据等方面的问题。
芦晓莉[9](2020)在《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反义共现构式是汉语和英语的一种共有语言现象,如“成败”、“东西南北”、“victory and defeat”、“here and there”等。虽然学界对该构式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丰,但仍有未尽完善之处,如未曾涉及对其语义结构形成机制的研究,且对其语义结构的研究缺乏一定程度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同时,基于历时层面展开的语义动态变化研究也相对较少;另外,未曾涉及汉英之间的跨语言研究。鉴于此,本文借助自建分析模型在反义共现构式的分类层级系统中对其语义结构进行了一个系统、全面的汉英跨语言研究。本研究主要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及其内部语义结构关系;二是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类型及其特征;三是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话语标记化。主要研究发现如下:第一,在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各种认知和语用因素并非独立运作,而是相互作用的。其中,人脑百科知识集作为前提,在特定场合中会激活关于某一概念的认知域矩阵。在陈述、疑问、感叹和祈使四种构式语境以及提供信息、索取信息和以言行事三种言者意图的双重驱动力作用下,该矩阵中的某个或某些认知域处于较为突显的状态,容易得到人脑激活,其中所包含的具有规约性或非规约性反义关系的词素或词项X和Y同时得到激活并被提取,且该反义词对所处的认知域自身拥有一定的概念内容。最终,该概念内容与某一特定识解方式共同作用,促成了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汉英反义共现构式的语义结构均是沿着这一路径形成的。鉴于识解方式对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本研究继而以其为切入点,对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进行了一个跨语言考察。结果发现,基于相同的和不同的识解方式,汉英语使用者往往能够产出形义对称和义对称而形不对称的反义共现构式。根据本研究所掌握的语料,反义共现构式拥有多样化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主要表现为并列、逻辑和自主——依存这三种关系。通过对汉英反义共现构式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进行跨语言考察发现,二者呈现出了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特征。从数量和类型上看,对称性情况比非对称性情况要多,这反映出汉英反义共现构式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第二,反义共现构式具有语义结构多元性,主要有加合义、中和义、偏指义、比喻义和规约义这五种语义结构类型,它们位于同一语义透明度连续统上,各自的语义透明度从左向右依次减弱。汉英反义共现构式在前三种语义结构类型中的共性大于个性,而在比喻义这种语义结构类型中的个性特征更为显着,主要表现为比喻手段类型的不同。规约义则与反义共现构式在汉英语言社区中的使用频率密切相关,往往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后才最终形成和确立的。反义共现构式在共时层面上还呈现出了五种语义结构特征,分别是:互文性,组构性,主观性,交互主观性和动态性特征。汉英反义共现构式均具有这五种特征,且二者的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互文性特征需综合考虑形式对称和意义互补这两个因素,其中,意义互补又表现为前后呼应组构成分的加合互补、融合互补、关系互补和省略互补这四种情况。组构性特征与比喻义这一语义结构类型密切相关,根据组构成分的字面义与其比喻义之间的关联和通达程度可进一步细化为高、中、低三个次范畴。主观性特征主要是通过构式整体对隶属各句法范畴的反义词素或词项进行压制后得以彰显的,同时又是交互主观性特征显现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准备,只有在交际双方的主观性增至较高程度时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主观交互过程。由此可见,反义共现构式的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这两个语义结构特征是位于同一连续统上的。主观性特征向交互主观性特征的转化从另一侧面能够反映出反义共现构式还具有动态性特征,其动态性特征主要体现为意义的动态性、功能的动态性和形式的动态性这三种情况。第三,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一个主要演化表现是话语标记化现象,这其实是其动态性特征的一种历时再现。本研究基于CCL语料库和COHA语料库对其话语标记化问题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个案分析,分别选取的是汉语实例反义共现构式“你信不信”和英语实例反义共现构式“ladies and gentlemen”。结果发现,二者其实是殊途同归的,分别通过主观化和语用化这两个动因最终均演化成为一个话语标记语,前者的语用地位是情态标记语,后者则是呼唤标记语。然而,它们的演化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又艰难的过程。不管是哪种演化路径,其话语标记化均经历了实词语义结构虚化的过程。与此同时,二者又呈现出了语用多功能性特征,其中,汉语情态标记语还存在诸多变体形式。“你信不信”和“ladies and gentlemen”作为反义共现构式分类层级系统中的两个不同节点,能够对该类构式话语标记化研究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本文对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汉英跨语言研究验证了汉语“重意合”和英语“重形合”的语言特点。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汉英语使用者对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进行概念化时具有相似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规律,这也是两个民族之间能够进行跨语言交际的前提和基础。反义共现构式集两个彼此对立的概念于一体,其实体现的正是一种“对立统一”的思想。该构式在日常交际中比比皆是这一事实反映出汉英两种语言均渗透着这一思想,且该思想在中西文明的发展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跨语言对比考察发现,语言差异的背后还隐藏着汉英民族思维和民族心理上的差异:在对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进行概念化过程中,汉语使用者多注重“宇宙观”和“天人合一观”,在传统儒家和道家等思想的影响下,具有较强的形象和直觉思维能力以及含蓄、保守和谨慎等民族心理特点;英语使用者则更多注重“心物二元论”,主要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直接、开放等民族心理特点。本研究在反义共现构式分类层级系统中对其语义结构形成机制的考察是对现有研究的一种补充和发展,在形成机制基础之上展开的相关认知语用研究也极具系统性和全面性。本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知和把握该语言现象的本质,同时,对其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共性和个性分析不仅可以避免汉英互译中的生搬硬套、不合规范的情况,而且还有利于国内二语教学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从文化发展角度看,汉英民族思维方式和认知规律上的诸多相似点使我们能够在中西文化之间找到更多的契合点,从而在两大文明之间建立起理解的桥梁,以便加深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苏日嘎拉图[10](2020)在《现代蒙古语苏尼特土语格体系研究》文中指出蒙古语中,格是形、义、功能结合的语法范畴。苏尼特土语中,有主格、定格、属格、宾格、与位格、凭借格、从比格、和同格、方向格等9个格。论文基于自建《现代蒙古语苏尼特土语语料库》,遵循索绪尔的“系统优先于其组成要素”的观点,采用语言特征的综合描写、语料库的应用、多因素分析等方法,归纳格语素的典型形式,概括格成分的典型语义角色和典型句法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格形态、语义、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构建苏尼特土语的格体系。同时,描写无标记格和有标记格的对立,明确格标记被省略和隐含的区别,研究格语素的偏离格范畴的用法。本文由正文六章、参考文献和附录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苏尼特土语,描述了蒙古语的格,交待了研究概况、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语料来源、语料库结构、语料转写等内容。第二章为“苏尼特土语格的形态”,研究格的表现形式,选择主格和定格以外各个格的典型语素,归纳语素变体及其变体条件。主格用零标记;定格以词干连接形式构成;属格用语素/-i:n/做标记;宾格用语素/-i:/做标记;与位格用语素/-t/做标记;凭借格用语素/-(?):r/做标记;从比格用语素/-(?):s/做标记;和同格用语素/-thε:/做标记;方向格用语素/-ro:/做标记。第三章为“苏尼特土语格的语义”,研究格成分的语义角色。主格语义角色是施事或受事;定格语义角色是属性;属格语义角色是领属和属性;宾格语义角色是受事;与位格语义角色是给与、处所和时间;凭借格语义角色是工具或手段;从比格语义角色是起始点、根源和发起者;和同格语义角色是伴随者和对象;方向格语义角色是指向。第四章为“苏尼特土语格的功能”,研究格成分的句法功能和格语素的偏离格范畴的用法。句法上,主格做主语;定格做定语;属格做定语;宾格做直接宾语;与位格做间接宾语和状语;凭借格做状语和间接宾语;从比格做状语、宾语和主语;和同格做状语和宾语;方向格做状语。格语素的偏离格范畴的用法研究方面,主要区分同形异义格附加成分与构词后缀;区别语用中格附加成分的功能转移;区别格附加成分的结构固化乃至范畴异化。第五章为“苏尼特土语格的零标记形式”。论文在格范畴平面上对无标记的主格和以词干连接形式构成的定格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格的次范畴上对其他格的有标记和无标记形式的对立进行了研究。同时区分格标记的省略和格标记的隐含,力图揭示其隐现规律。第六章为“结论和前景”,是全文的总结,以表格形式概括了苏尼特土语格的典型特征,展示格成分所示语义角色和句法功能之间存在的相对整齐的对应关系,同时思考了今后进行的研究内容。
二、关于语义结构中材料成分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语义结构中材料成分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研究综述 |
(一)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研究 |
(二)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研究 |
(三)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 |
二、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创新点 |
(一) 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 |
(二)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构式语法理论及其基础框架 |
一、构式的性质 |
(一) 形式和语义的配对体 |
(二) 构式的抽象性特征 |
二、构式语法的主要观点 |
(一) 构式的联系观 |
(二) 构式的层级观 |
(三) 构式的互动观 |
第二章 隐性词汇使动的范畴及分类 |
第一节 既有概念和分类的回顾与梳理 |
一、既有概念和分类的整理 |
二、既有概念和分类的分析 |
第二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成立条件及原则 |
一、形式与语义相结合 |
二、使动句与他动句的区分 |
三、隐性词汇使动与显性词汇使动的区分 |
第三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概念界定 |
一、致使关系链的传递及致使义的形成 |
二、隐性词汇使动的意向图式及概念界定 |
第四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
一、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
(一) 兼用式 |
(二) 动结式 |
(三) 致使移动式 |
(四) 命令允让式 |
二、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
(一) 兼用式 |
(二) 动结式 |
(三) 倒置式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
一、兼用式 |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
(二) 副词、时间状语以及时体的制约 |
二、动结式 |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
(二) 对时体及共现句式的制约 |
三、致使移动式 |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
(二) 扩展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制约 |
四、命令允让式 |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
(二) 对时体及副词的制约 |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
一、兼用式 |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
(二) 时体标记“了”、“着”的制约 |
二、动结式 |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
(二) 时体标记“了”的制约 |
三、倒置式 |
(一) “V+了”对补语及构式成分的制约 |
(二) “A+了”对补语及构式成分的制约 |
第三节 小结 |
一、语言特点及认知思维方式对语言表现形式的影响 |
二、时体标记的语法化程度差异 |
第四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
一、致使语义的性质及特征 |
(一) 直接性与间接性 |
(二) 蕴含性 |
二、致使力的性质及特征 |
(一) 主观致使力与客观致使力 |
(二) 内在致使力与外在致使力 |
(三) 具体致使力与抽象致使力 |
三、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 |
(一) 致使主体的性质 |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
(三) 构式对语义融合的压制 |
四、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 |
(一) 致使客体的性质 |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
一、致使语义的性质及特征 |
(一) 直接性与间接性 |
(二) 蕴含性 |
一、致使力的性质与特征 |
(一) 主观致使力与客观致使力 |
(二) 内在致使力与外在致使力 |
(三) 具体致使力与抽象致使力 |
三、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 |
(一) 致使主体的性质 |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
(三) 构式对语义融合的制约 |
四、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 |
(一) 致使客体的性质 |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
第三节 小结 |
一、汉字词的发展演变对动结式语义特征的影响 |
二、句法结构对语义融合过程的影响 |
第五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
一、语言的经济性特征 |
(一) 与“(?)”使动的经济性差异 |
(二) 成分省略体现的经济性特征 |
二、焦点与凸显特征 |
(一) 句首成分的凸显 |
(二) 句中成分的凸显 |
三、间接言语行为特征 |
(一) “阐述类”间接言语行为 |
(二) “宣告类”间接语言行为 |
(三) “表达类”间接言语行为 |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
一、语言的经济性特征 |
(一) 与“使”字句经济性程度的差异 |
(二) 成分省略体现的经济性特征 |
二、焦点与凸显特征 |
(一) 句尾成分的凸显 |
(二) 句首成分的凸显 |
三、间接言语行为特征 |
(一) “阐述类”间接言语行为 |
(二) “宣告类”间接言语行为 |
(三) “表达类”间接言语行为 |
第三节 小结 |
一、格助词的句法整合作用 |
二、句法结构与信息结构的相互作用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有向动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语料来源 |
(四)研究方法 |
一、词的语义结构与有向动词的界定 |
(一)词的语义结构及其特性 |
1.词的语义结构的内涵 |
2.词的语义结构的特性 |
3.词的语义结构的功能 |
(二)方向特征与有向动词 |
1.方向特征 |
2.有向动词 |
二、汉语有向动词的语义结构分析 |
(一)包含物理方向特征的有向动词 |
1.向上方向 |
2.向下方向 |
3.向里方向 |
4.向外方向 |
5.往返方向 |
6.向前方向 |
7.向后方向 |
8.圆周方向 |
(二)包含心理方向特征的有向动词 |
1.向上和向下方向 |
2.向内和向外方向 |
3.向前和向后方向 |
三、汉语有向动词对搭配成分的选择限制 |
(一)句法成分组合的语义关系同一性原则 |
(二)有向动词对主语和宾语成分的选择限制 |
1.对主语成分的选择限制 |
2.对宾语成分的选择限制 |
3.有向动词对趋向补语成分的选择限制 |
四、关于有向动词的教学调查 |
(一)基于《发展汉语》教材对有向动词的整理 |
1.教材分析 |
2.有向动词分布情况 |
(二)对留学生习得有向动词的偏误分析 |
1.向上方向偏误类型 |
2.向下方向偏误类型 |
3.向前方向动词偏误类型 |
4.向后方向动词偏误类型 |
5.向内方向动词偏误类型 |
6.向外方向动词偏误类型 |
7.有方向语义特征与趋向补语搭配偏误 |
五、关于汉语有向动词教学建议 |
(一)围绕有向动词进行教学的必要性 |
(二)有向动词教学建议 |
1.结合具体教学方法进行多样化教学 |
2.结合留学生偏误进行系统分类教学 |
(三)有向动词教学设计 |
1.《父子长城》(初级综合II第24 课)有向动词教案设计 |
结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三、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语种和语料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及物性研究综述 |
2.1 引言 |
2.2 及物性 |
2.2.1 句法及物性 |
2.2.2 语义及物性 |
2.3 及物性系统 |
2.3.1 悉尼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
2.3.2 加的夫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
2.3.3 融合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
2.3.4 其他及物性系统 |
2.4 及物性系统的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
2.4.1 双语比较或对比 |
2.4.2 多语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
3.1 引言 |
3.2 理论基础 |
3.2.1 及物性理论及及物性、及物性系统的层次归属 |
3.2.2 及物性和及物性系统的概念 |
3.2.3 及物性系统的建构 |
3.3 研究设计 |
3.3.1 总体设计 |
3.3.2 语料的处理与使用 |
3.3.3 语言与认知、思维和文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共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
4.1 引言 |
4.2 丰富性 |
4.2.1 及物性系统丰富性的世界经验基础 |
4.2.2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
4.2.3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
4.3 层次性 |
4.3.1 及物性系统层次性的生物学基础 |
4.3.2 及物性系统的层次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
4.3.3 及物性过程的层次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
4.4 张力性 |
4.4.1 何谓张力性 |
4.4.2 及物性系统的张力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
4.4.3 一种认知经验与多种经验过程: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
4.4.4 一种经验过程与多种认知经验: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
4.5 隐喻性 |
4.5.1 隐喻性的思维基础 |
4.5.2 及物性隐喻:从“一致式”到“隐喻式” |
4.5.3 及物性隐喻的跨语言普遍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
4.6 抽象性 |
4.6.1 何谓抽象性 |
4.6.2 及物性系统的相对抽象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
4.6.3 不同层次及物性过程的相对抽象性 |
4.7 小结 |
第五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
5.1 引言 |
5.2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
5.2.1 关于序位和语气 |
5.2.2 汉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2.3 印地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2.4 阿拉伯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2.5 希腊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2.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
5.3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
5.3.1 关于感叹语气 |
5.3.2 汉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3.3 印地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3.4 阿拉伯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3.5 希腊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3.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
5.4 “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4.1 关于“环境” |
5.4.2 汉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4.3 印地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4.4 阿拉伯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4.5 希腊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4.6 “环境”序位的跨语言比较 |
5.5 “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与凸显 |
5.5.1 关于省略 |
5.5.2 汉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
5.5.3 印地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
5.5.4 阿拉伯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
5.5.5 希腊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
5.5.6 “参与者”或“过程”省略的跨语言比较 |
5.6 “参与者”“过程”等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
5.6.1 关于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
5.6.2 汉、印、阿、希语中“复合参与者”现象 |
5.6.3 汉、阿、希语中“过程”和“参与者”的重合 |
5.6.4 阿、希语中“参与者”同“过程”的并合 |
5.6.5 语义成分分立与整合的跨语言比较 |
5.7 小结 |
第六章 从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看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
6.1 引言 |
6.2 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和民族文化 |
6.3 从民族认知看殊性 |
6.3.1顺序象似性(自然顺序)和突显象似性(规约顺序) |
6.3.2 由背景到图形和由图形到背景 |
6.3.3 认知突显与不突显 |
6.3.4 范畴化与去范畴化 |
6.4 从民族思维看殊性 |
6.4.1 事理逻辑(类比)思维(汉)、形式逻辑(演绎)思维(希、阿)和论辩逻辑(演绎+类比)思维(印) |
6.4.2 时间性思维(汉)、空间性思维(希、阿)和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印) |
6.4.3 悟性(直觉)思维(汉)、理性(逻辑)思维(希、阿)和直觉证悟思维(印) |
6.4.4 整体性/综合性思维(汉)、分析性思维(希、阿)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印) |
6.5 从民族文化看殊性 |
6.5.1 农耕文化(汉)、商贸文化(希)、沙漠游牧文化和外来文化(阿)及多元文化(印) |
6.5.2 儒道文化(汉)、科学文化(希)和宗教文化(阿、印)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发现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 |
7.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术语缩略表 |
附录2 参与者角色术语缩写表 |
附录3 英汉姓名对照表 |
附录4 英汉术语对照表 |
附录5 语言标注指南 |
附录6 汉语文本语料 |
附录7 印地语文本语料 |
附录8 阿拉伯语文本语料 |
附录9 希腊语文本语料 |
(4)汉语造词的具象化理据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汉语造词的研究 |
2.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研究 |
一、汉语造词的逻辑性与具象性 |
(一)汉语造词表达方式的逻辑性 |
1.词的语义逻辑性 |
2.汉语造词的两种逻辑关系及其逻辑图式 |
(二)汉语造词表达方式的具象性 |
1.汉语表达的具象性 |
2.汉语造词方式的具象化及其特点 |
二、基于逻辑关系的具象化造词表达方式 |
(一)基于包含关系的具象化造词表达方式 |
1.以时间特征指称 |
2.以空间特征指称 |
3.以数量特征指称 |
4.以结构特征指称 |
5.以方式特征指称 |
6.以功能特征指称 |
7.以运动特征指称 |
(二)基于相似关系的具象化造词表达方式 |
1.用物质实体喻指 |
2.用人的感觉喻指 |
3.用物体状态喻指 |
4.用空间方位喻指 |
5.用几何元素喻指 |
6.用物体数量喻指 |
7.用物质运动喻指 |
三、对中高级词汇教学的调查 |
(一)对教材中生词具象化理据的考察 |
1.教材中具象化造词表达方式的分布情况 |
2.教材中具象化词语释义方式的考察 |
(二)具象化理据运用于教学的调查 |
1.调查设计 |
2.调查结果 |
四、关于中高级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建议 |
(一)具象化理据运用于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
1.将具象化理据运用到词汇教学的意义 |
2.识别表达方式类别的方法 |
3.运用具象化理据教学要注意语素多义性 |
(二)对教学实践的具体建议 |
1.对教师备课的建议 |
2.对课堂教学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问卷调查 |
附录 B 生词表达方式表 |
致谢 |
(5)现代汉语述宾短语及其汉泰扩展方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汉语述宾短语研究现状 |
1.2.2 泰语述宾短语研究现状 |
1.3 关于本文的研究 |
1.3.1 本文要采用的方法 |
1.3.2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1.3.3 语料来源 |
1.3.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汉语述宾短语概况 |
2.1 述宾短语的基本语法结构(V+O) |
2.1.1 述宾短语中的述语(V) |
2.1.2 述语短语中的宾语(O) |
2.1.3 动词性联合短语充当述语成分 |
2.2 述宾短语中宾语的特点 |
2.2.1 述宾短语中宾语的来源 |
2.2.2 述语和宾语的语义关系 |
2.2.3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式带宾语情况 |
2.2.4 动词重叠的语法功能 |
2.3 结语 |
第三章 汉语述宾离合词 |
3.1 汉语述宾离合词基本结构 |
3.2 离合词的离析形式 Ax B/B(x)A |
3.2.1 离合词的离析方式 |
3.2.2 离合词Ax B/B(x)A形式的离析程度 |
3.2.3 离合词Ax B/B(x)A形式的语法特征 |
3.2.4 述宾结构是离合词产生的基础 |
3.2.5 述宾结构的言谈功能 |
3.2.6 动词与名词的典型性 |
3.2.7 述宾结构言谈交际 |
3.2.8 离合词Ax B离析方式成因分析 |
3.2.9 宾语的前面没有定语 |
3.2.10 离合词的语法功能 |
3.3 结语 |
第四章 述宾短语的词汇化 |
4.1 述宾短语“自由性”和“粘着性”的来源 |
4.1.1 “自由短语”和“粘着短语”的概念 |
4.1.2 粘宾动词的定义 |
4.1.3 汉语的语义变体 |
4.1.4 现代汉语X+P的词汇化 |
4.2 述宾短语词汇化的特殊性 |
4.2.1 述宾短语XP词汇化的典型情况 |
4.2.2 述宾短语现代流行用语的概况 |
4.3 结语 |
第五章 泰语述宾短语研究 |
5.1 泰语述宾短语概况 |
5.1.1 泰语述宾短语的基本结构 |
5.1.2 泰语述宾短语的语义关系 |
5.1.3 泰语述宾短语的有限扩展 |
5.2 泰语的黏着性 |
5.2.1 泰语熟语 |
5.3 结语 |
第六章 汉泰述宾短语扩展对比研究 |
6.1 现代汉语特殊述宾短语 |
6.2 现代泰语特殊述宾短语基本结构 |
6.3 汉泰述宾短语扩展方式对比 |
6.3.1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了”、 “???? /laew/了” |
6.3.2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着” 、“???? /yù:/着” |
6.3.3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过” 、“??? /khoē:y/过” |
6.3.4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好”、“????? /srēt/好” |
6.3.5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完”、 “????? /srēt/完” |
6.3.6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的重叠式 |
6.3.7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数量短语 |
6.4 结语 |
第七章 结论 |
7.1 汉泰述宾短语的特殊性 |
7.2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扩展的相同点 |
7.2.1 汉泰使用动态动词来扩展述宾短语 |
7.2.2 汉泰语述宾短语使用数量词组来扩展 |
7.2.3 汉泰述宾短语扩展的不同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俄语可能界限行为功能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РЕФЕРАТ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 |
(一)功能主义理论 |
(二)形式主义理论 |
二、其他语言学理论 |
(一)构式理论 |
(二)题元与配价理论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俄语可能界限行为意义的界定与表达手段 |
一、可能界限行为意义的界定 |
二、俄语可能界限行为意义的表达手段 |
(一)词汇手段+语法手段 |
(二)语法手段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俄语可能界限行为意义构式“V_(b.perf)”的句法语义分析 |
一、构式“V_(b.perf)”的形式与语义分析 |
(一)构式“V_(b.perf)”的形式限制与形式允许 |
(二)构式“V_(b.perf)”的构式义 |
二、 “V_(b.perf)”的题元与配价分析 |
(一)一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 |
(二)二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 |
(三)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 |
三、 “V_(b.perf)”的预设与陈说分析 |
(一)完成体将来时的预设与陈说分析 |
(二)完成体过去时的预设与陈说分析 |
(三)完成体不定式的预设与陈说分析 |
(四)完成体命令式的预设与陈说分析 |
(五)完成体假定式的预设与陈说分析 |
四、 “V_(b.perf)”的语用分析 |
(一)俄语陈述句中构式“V_(b.perf)”的语用分析 |
(二)俄语疑问句中构式“V_(b.perf)”的语用分析 |
(三)俄语祈使句中构式“V_(b.perf)”的语用分析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缩写表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英语强调句式的研究 |
2.2.1 英语强调句式的句法研究 |
2.2.2 英语强调句式的语义-语用研究 |
2.3 汉语强调句式的研究 |
2.3.1 汉语强调句式的句法研究 |
2.3.2 汉语强调句式的语义-语用研究 |
2.4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对比研究 |
2.5 小结 |
3 理论基础 |
3.1 引言 |
3.2 基本理论 |
3.2.1 元功能思想 |
3.2.2 功能句法理论 |
3.3 强调句式的描写 |
3.3.1 强调语义模型 |
3.3.2 强调句式的界定 |
3.3.3 强调句式的分类 |
3.3.4 强调句式的分析框架 |
3.4 小结 |
4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 |
4.1 引言 |
4.2 英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
4.2.1 英语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 |
4.2.2 英语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 |
4.2.3 英语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 |
4.3 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
4.3.1 汉语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 |
4.3.2 汉语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 |
4.3.3 汉语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 |
4.4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分析 |
4.4.1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形式对比 |
4.4.2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语义对比 |
4.5 小结 |
5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 |
5.1 引言 |
5.2 英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
5.2.1 英语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 |
5.2.2 英语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 |
5.3 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
5.3.1 汉语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 |
5.3.2 汉语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 |
5.4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分析 |
5.4.1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形式对比 |
5.4.2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语义对比 |
5.5 小结 |
6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语篇考察 |
6.1 引言 |
6.2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语篇分布 |
6.2.1 语料说明 |
6.2.2 数据统计 |
6.2.3 总体分布异同 |
6.2.4 局部分布异同 |
6.2.5 小结 |
6.3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
6.3.1 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
6.3.2 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
6.4 英汉语多重强调现象 |
6.5 小结 |
7 英汉语强调句式异同释因 |
7.1 引言 |
7.2 历时因素 |
7.3 认知因素 |
7.4 思维因素 |
7.5 小结 |
8 结语 |
8.1 引言 |
8.2 主要研究发现 |
8.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现代汉语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 |
三、研究历史和现状 |
(一) 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中期 |
(二) 二十世纪中后期 |
(三) 二十一世纪初至今 |
(四) 关于“逆序”说研究 |
四、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及构成要素 |
第一节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 |
一、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标准 |
二、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概况 |
第二节 比喻及比喻复合词的构成要素 |
一、比喻的构成要素 |
(一) “三要素”的含义 |
(二) 本体喻体的辨析 |
二、比喻复合词的构成要素 |
第三节 各构成要素的对应关系 |
一、本体与直指词素的对应关系 |
(一) 前喻式偏正复合词 |
(二) 后喻式偏正复合词 |
二、喻体与喻指词素的对应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本体喻体的语义类别及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本体喻体的语义类别 |
一、本体的语义类别 |
二、喻体的语义类别 |
三、本体喻体与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对应关系 |
(一) 本体与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对应关系 |
(二) 喻体与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对应关系 |
第二节 本体喻体在不同语义类别中的分布特征及造词数量 |
一、本体在不同语义类别中的分布特征及造词数量 |
二、喻体在不同语义类别中的分布特征及造词数量 |
三、本体喻体语义类别的搭配特征 |
第三节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本体喻体与相似点的对应分布特征 |
一、本体与相似点的对应分布特征 |
二、喻体与相似点的对应分布特征 |
小结 |
第四章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语义关系与语法关系 |
第一节 比喻复合词语义关系与语法关系概况 |
一、词素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 |
二、词素与词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 |
三、前人研究成果 |
(一) 前人关于词素之间语义、语法关系的研究 |
(二) 前人关于词素与词之间语义关系的研究 |
第二节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词素间的语义、语法关系 |
一、偏正式比喻复合词词素间的语法关系 |
(一)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结构层次 |
(二)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结构关系 |
二、偏正式比喻复合词词素间的语义关系 |
(一) 词素间的基本语义关系 |
(二) 词素间的比喻关系 |
第三节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词素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
一、前喻式偏正复合词词素的选择 |
(一) 前喻式定中复合词词素的选择 |
(二) 前喻式状中复合词词素的选择 |
二、后喻式偏正复合词词素的选择 |
(一) 直指词素选择的或然性是绝对的,必然性是相对的 |
(二) 喻指词素选择的或然性是绝对的,必然性是相对的。 |
三、词素入词后发生的意义偏移 |
(一) 词素入词而生下位义 |
(二) 词素入词而生区别义 |
(三) 词素入词而生代表义 |
小结 |
第五章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比喻跨度 |
第一节 比喻跨度相关理论--“语义透明度” |
一、“语义透明度”心理学相关研究 |
二、“语义透明度”语言学相关研究 |
三、比喻跨度与词义透明度 |
(一) 比喻跨度与词义透明度的联系 |
(二) 比喻跨度与词义透明度的区别 |
第二节 比喻跨度的分级 |
一、定中式比喻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
(一) 前喻式定中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
(二) 后喻式定中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
二、状中式比喻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
(一) 性状类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
(二) 动作类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
第三节 比喻跨度的影响因素 |
一、本体的显隐 |
二、相似点 |
(一) 相似点对定中式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影响 |
(二) 相似点对性状类状中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影响 |
(三) 相似点对动作类状中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影响 |
三、前喻式词素间的语义结构关系及后喻式本体喻体的相似程度 |
四、前喻式本体喻体的相似程度及后喻式限定成分的提示程度 |
五、本体喻体的使用频率及喻指词素的造词频率 |
第四节 比喻跨度的产生 |
小结 |
第六章 比喻复合词的范畴化分析 |
第一节 范畴理论概述 |
一、经典范畴理论 |
二、现代范畴理论 |
(一) 家族相似论 |
(二) 原型理论 |
(三) 基本层次理论 |
第二节 比喻复合词的范畴化 |
第三节 前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 |
一、前喻式偏正复合词范畴化的特点 |
(一) 直指词素表示的概念与复合词表示的概念是上下位范畴关系 |
(二) 直指词素依据区别特征分别归属于不同的上位范畴 |
(三) 前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具有层级性 |
二、前喻式偏正复合词不同类型的范畴化 |
三、前喻式偏正复合词范畴化过程中的范畴理论分析 |
(一) 经典范畴理论与范畴成员的判定 |
(二) 原型范畴理论与前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 |
第四节 后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 |
一、隐喻性范畴的内涵与特点 |
(一) 隐喻性范畴成员的范畴归属具有双重性 |
(二) 喻指词素表示的隐喻概念与复合词表示的概念是上下位范畴关系 |
(三) 喻指词素分别归属于各自的上位范畴 |
(四) 15个上位范畴分别归属于3个语义类别范畴 |
(五) “X是Y”的逻辑意义在隐喻性范畴中的对应 |
(六) 后喻式偏正复合词的隐喻性范畴化具有层级性 |
二、后喻式偏正复合词的隐喻性范畴化 |
三、隐喻性范畴化过程中的范畴理论分析 |
(一) 经典范畴理论与隐喻性范畴成员的判定 |
(二) 原型范畴理论与隐喻性范畴 |
(三) 隐喻性上位范畴不是家族相似性范畴 |
小结 |
第七章 网络平台上的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研究—以淘宝网等为例 |
第一节 网络平台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语料来源及分类 |
一、网络平台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语料来源 |
二、网络平台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分类 |
(一) 按照语义类别分类 |
(二) 按照音节数量分类 |
(三) 按照相似点分类 |
(四) 按照词素类型分类 |
第二节 网络平台新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特点 |
(一) 命名对象和喻体种类丰富 |
(二) 词素间的语义关系具有多样性 |
(三) 在不同语义类别中的数量分布具有不均衡性 |
(四) 喻体的选择具有倾向性 |
(五) 产生及传播具有时效性 |
第三节 网络平台新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双重相似点 |
一、联想意义与联想行为 |
(一) 联想意义 |
(二) 联想行为 |
(三) 联想意义与联想行为的关系 |
二、常规相似点与意图相似点 |
(一) 常规相似点 |
(二) 意图相似点 |
三、双重相似点与喻体的选择 |
四、双重相似点复合词产生的理据 |
(一) 双重相似点复合词产生的动力 |
(二) 双重相似点得以产生的心理基础 |
(三) 双重相似点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反义共现构式的界定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1.1 反义词共现的频率研究 |
2.1.2 反义词共现的句法结构和语篇功能研究 |
2.1.3 反义词共现的规约性和非规约性研究 |
2.1.4 反义词共现的排序规律研究 |
2.1.5 反义词共现的神经认知研究 |
2.1.6 反义词共现的跨语言研究 |
2.1.7 小结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反义复合词研究 |
2.2.2 反义词共现成语研究 |
2.2.3 反义词共现构式研究 |
2.2.4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认知语言学 |
3.1.1 构式语法 |
3.1.2 构式化 |
3.1.3 认知语法 |
3.2 语用学 |
3.2.1 合作原则 |
3.2.2 言语行为理论 |
3.3 本研究的工作框架: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分析模型 |
3.3.1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分析模型的构建理据 |
3.3.2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分析模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及其内部语义结构关系 |
4.1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 |
4.1.1 人脑百科知识集为前提 |
4.1.2 构式语境和言者意图为双重驱动力 |
4.1.2.1 陈述句与提供信息的互动 |
4.1.2.2 疑问句与索取信息的互动 |
4.1.2.3 陈述、疑问、感叹和祈使句与以言行事的互动 |
4.1.3 识解方式的直接决定作用 |
4.1.3.1 聚焦 |
4.1.3.2 突显 |
4.1.3.3 视角 |
4.1.3.4 详略度 |
4.2 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形成机制的对比 |
4.2.1 形义对称类的形成机制对比 |
4.2.1.1 基于相同的聚焦 |
4.2.1.2 基于相同的突显 |
4.2.1.3 基于相同的视角 |
4.2.1.4 基于相同的详略度 |
4.2.2 义对称而形不对称类的形成机制对比 |
4.2.2.1 基于不同的聚焦 |
4.2.2.2 基于不同的突显 |
4.2.2.3 基于不同的视角 |
4.2.2.4 基于不同的详略度 |
4.3 反义共现构式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 |
4.3.1 并列关系 |
4.3.1.1 反义并列 |
4.3.1.2 等义并列 |
4.3.2 逻辑关系 |
4.3.3 自主—依存关系 |
4.4 汉英反义共现构式内部语义结构关系对比 |
4.4.1 对称性 |
4.4.2 非对称性 |
4.4.2.1 内部语义结构关系的交叉对称 |
4.4.2.2 内部语义结构关系的无对应体情况 |
4.5 小结 |
第五章 反义共现构式的语义结构类型及其特征 |
5.1 反义共现构式的语义结构类型 |
5.1.1 加合义 |
5.1.2 中和义 |
5.1.3 偏指义 |
5.1.4 比喻义 |
5.1.4.1 以“明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2 以“隐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3 以“转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4 以“隐转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5 以“博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6 以“虚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7 以“扩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8 以“较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9 以“曲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5 规约义 |
5.2 反义共现构式的语义结构特征 |
5.2.1 互文性 |
5.2.1.1 形式对称 |
5.2.1.2 意义互补 |
5.2.2 组构性 |
5.2.2.1 高组构性 |
5.2.2.2 中组构性 |
5.2.2.3 低组构性 |
5.2.3 主观性 |
5.2.3.1 构式对反义名词的压制 |
5.2.3.2 构式对反义动词的压制 |
5.2.3.3 构式对反义形容词的压制 |
5.2.3.4 构式对反义副词的压制 |
5.2.3.5 构式对反义数词的压制 |
5.2.4 交互主观性 |
5.2.4.1 主观性作为前提 |
5.2.4.2 构式语境参与主观交互过程 |
5.2.4.3 主观交互的实现过程 |
5.2.4.4 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连续统 |
5.2.5 动态性 |
5.2.5.1 意义的动态性 |
5.2.5.2 功能的动态性 |
5.2.5.3 形式的动态性 |
5.3 小结 |
第六章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话语标记化 |
6.1 关于话语标记语 |
6.2 个案选取依据及语料库介绍 |
6.3 汉语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话语标记化——以“你信不信”为例 |
6.3.1 “你信不信”的语用地位 |
6.3.2 情态标记语“你信不信”的演化过程 |
6.3.3 情态标记语“你信不信”的演化动因:主观化 |
6.3.4 情态标记语“你信不信”的语用功能 |
6.3.4.1 强化断言 |
6.3.4.2 肯定推测 |
6.3.4.3 警告威胁 |
6.3.4.4 自信自负 |
6.3.4.5 重申强调 |
6.3.5 情态标记语“你信不信”的变体形式 |
6.4 英语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话语标记化—以“ladies and gentlemen”为例 |
6.4.1 “ladies and gentlemen”的语用地位 |
6.4.2 呼唤标记语“ladies and gentlemen”的演化过程 |
6.4.3 呼唤标记语“ladies and gentlemen”的演化动因:语用化 |
6.4.4 呼唤标记语“ladies and gentlemen”的语用功能 |
6.4.4.1 称呼招呼、问候寒暄 |
6.4.4.2 开启会话、引发关注 |
6.4.4.3 保持话轮、填补空白 |
6.4.4.4 放弃发言权、终止话轮 |
6.4.4.5 信息修正信号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发现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 |
(10)现代蒙古语苏尼特土语格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苏尼特土语及其记音 |
第二节 蒙古语的格 |
一、格的概念、特征及类别 |
二、格附加成分及格成分 |
三、词干、中心词及格结构 |
第三节 研究概况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意义、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五节 田野调查及语料 |
一、田野调查 |
二、语料处理 |
第二章 苏尼特土语格的形态 |
第一节 主格的形式 |
第二节 定格的形式 |
第三节 属格的形式 |
第四节 宾格的形式 |
第五节 与位格的形式 |
第六节 凭借格的形式 |
第七节 从比格的形式 |
第八节 和同格的形式 |
第九节 方向格的形式 |
第三章 苏尼特土语格的语义 |
第一节 主格的意义 |
第二节 定格的意义 |
第三节 属格的意义 |
第四节 宾格的意义 |
第五节 与位格的意义 |
第六节 凭借格的意义 |
第七节 从比格的意义 |
第八节 和同格的意义 |
第九节 方向格的意义 |
第四章 苏尼特土语格的功能 |
第一节 主格的功能 |
第二节 定格的功能 |
第三节 属格的功能 |
第四节 宾格的功能 |
第五节 与位格的功能 |
第六节 凭借格的功能 |
第七节 从比格的功能 |
第八节 和同格的功能 |
第九节 方向格的功能 |
第五章 苏尼特土语格的零标记形式 |
第一节 格标记的省略和隐含 |
第二节 苏尼特土语格标记的省略 |
一、并列成分中的省略 |
二、语义重叠中的省略 |
三、时位名词后的省略 |
四、程度表达中的省略 |
第三节 苏尼特土语格标记的隐含 |
第六章 结论和前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完成的课题目录 |
四、关于语义结构中材料成分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D]. 王燕.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2]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有向动词研究[D]. 韩冰.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D]. 王连柱.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汉语造词的具象化理据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杨静.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现代汉语述宾短语及其汉泰扩展方式对比研究[D]. 田蕊.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6]俄语可能界限行为功能语义研究[D]. 李红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D]. 王敏辰.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8]现代汉语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研究[D]. 尉方语. 山东大学, 2020(09)
- [9]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D]. 芦晓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
- [10]现代蒙古语苏尼特土语格体系研究[D]. 苏日嘎拉图.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