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农增收的新亮点(论文文献综述)
邹鹏[1](2021)在《大龙潭乡 富民玫瑰分外香》文中提出日前,记者走进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大龙潭乡司城村委会雨龙村民小组玫瑰种植基地,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数名花农正在采摘玫瑰花。近年来,大龙潭乡将玫瑰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抓手,通过成立大龙潭香山玫瑰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组织引导农户种植玫瑰。为解决种植户的销售难题,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保障了农户的种植收益。经过几年发展,目前玫瑰已成为全乡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办法。
陆泉志[2](2019)在《横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如何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与小农户之间有机衔接、辐射带动、促农增收的作用,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亟待关注与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以广西横县为例,通过文献梳理、理论分析、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横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扶持路径、取得成效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并通过案例分析方法探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农增收的内在逻辑机理与增收效果。研究发现:横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数量规模上快速发展,呈现出专业大户方兴未艾、家庭农场异军突起、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的多元发展态势,有力推动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变、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并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明显成效。案例分析表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和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产生了明显的辐射带动与促农增收作用。横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土地成片流转不畅,规模扩张能力受限;农业人才支撑乏力;经营主体发育不均衡,产业布局趋同;农业保险不全,经营风险显性化;能人效应与精英俘获二律背反困境难以消除:专业大户认定标准缺位,政策扶持力度不足;家庭农场雇工化、非粮化、资本下乡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泛化和虚化,退出机制不健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质化现象突出。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强化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打造多元产业新格局;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降低经营主体系统性风险;明确界定专业大户的属性,出台相应扶持措施;强化对家庭农场的组织领导,防范异化现象产生;加强对合作社的监督管理,开展规范提升行动;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破解农业企业同质化难题。
刘欢[3](2019)在《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四川省合江县325个农户的PSM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农民增收已成为农村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是促农增收的关键途径,是深化农业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的必然要求。同时赋予了现代农业产业化新的发展动能,实现了1+2+3(29)6的价值溢出,拓展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农民增收。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是农户收入趋缓。从农户收入结构来看,收入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主,而农业经营性收入增长持续走低。就农户收入增速看,目前传统型的种养和新形成的业态出现严重分化,导致农户收入增速降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改变农业长久以来的弱质性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因此,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能否促进农户收入的提高?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通过随机抽样法选取合江县合江镇、大桥镇、白沙镇、望龙镇、白米镇、虎头镇、实录镇、先市镇、真龙镇、佛荫镇等10个镇作为样本镇,每个镇抽选2个村,最终抽选20个样本村作为本次调查重点。于2017年就农户家庭收入、特色产业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了入户调查,分发问卷340份,有效问卷325份,本文采用了325份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首先,本文利用调研所得数据,采用控制变量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检验了农户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收入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选择性偏差影响农户参与融合决策,尤其农户的年龄、农地经营规模及是否接受技能培训对农户参与融合行为需重点考查(2)参与农户组内存在较大收入差距,农企老板收入最高,其次是产业融合衍生职业,合作社社员收入最低;(3)参与农户比未参与农户收入水平高,相比较于传统单一模式,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能促使参与农户增收效应在57%左右。对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政府制定参与农户政策不能一刀切;(2)探索适宜的多种产业融合模式;(3)多途径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助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4)健全产业链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分享增值收益。
徐学艳[4](2019)在《遂昌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减贫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减少贫困人口、提高贫困群体的生活水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也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如何促进农民快速增收、引导农民致富,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大挑战。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单列,明确农村电商的发展目的和方向,从政策角度凸显国家对农村电商的重视和支持。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强有力的推动下,我国农产品的网络销售额由2013年的500亿元增长到2018年3000亿元,涨幅达到83%,农村地区网店数量达985.6万个,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800万人。随着电商不断深入发展,优秀的电商模式、电商案例得到推广和传播。农产品电商成为一种全新的实现农产品销售、农民增收、农业稳定的新路径,能有效实现部分贫困地区农户减贫、脱贫。那么到底农产品电商能多大幅度带动农户收入增加?当前在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开展农产品电商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以及这种方式是否是可持续的?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作者以遂昌为例,通过文献研究、资料收集以及实地调研的方式,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对遂昌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减贫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借助灰色预测模型和回归分析,从结果来看,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产品电商网络销售额呈正相关,农产品电商网络销售额每增加1个单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增加0.07个单位;第二,遂昌县通过开展农产品电商在节支、增收、赋能方面发挥作用,促进当地农户脱贫、减贫;第三:遂昌模式对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带动性,已在浙江省实现全面推广。目前在全国18个省份中,覆盖1400多万人口,具有较高的可复制性。对于遂昌县来说,在当前“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及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是既是顺势而为又是势在必行,未来在农村地区开展电子商务对于农民增收、减贫的潜力与效应是巨大的。遂昌县电商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今后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电商主体作用、加强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大电商发展、扶持力度,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电商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赵颖文,吕火明[5](2019)在《刍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成就、问题挑战及发展应对》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与总结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历程、主要成就与经验,对于研判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短板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认为,改革开放迄今,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改善。然而,既有改革经验已不足以支撑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国内农产品安全受国际市场冲击大,农村面临人力资本匮乏危机,农业资源环境约束不断趋紧,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难度大,城乡要素单向流动格局较为固化,导致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从多维角度渐显疲态。据此,亟需更深层次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将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协调好农业经营主体间关系、积极推进绿色兴农和促进城乡深度融合这四个方面作为改革的重要举措,着力破解"三农"发展瓶颈,助力乡村振兴。
康天兰,刘学周,曹占凤,黄耀龙,甘敏[6](2019)在《甘肃中药材生产形势分析及发展对策》文中认为分析综述了2018年甘肃中药材生产现状、比较优势、发展成就、旱作特色栽培、自主培育品种、良繁基地建设、珍稀野生药材驯化等,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甘肃现代中药材产业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韩非,刘建利,蒋诗栋[7](2018)在《烟叶产业扶贫的实践与实效》文中研究说明烟草行业积极投身扶贫攻坚,主动发挥行业横跨农工商的体制优势,大力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烟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广大烟农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本文从农村贫困化的主导因素出发,系统总结中国烟草产业扶贫经验、深入剖析面临的压力挑战,并提出了科学推进产业扶贫的对策建议。
侯莒[8](2017)在《高坪区桑蚕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将蚕桑产业纳入高坪区农村产业扶贫项目,区蚕桑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会龙、石圭、江陵、凤凰、东观、阙家、南江和隆兴等蚕桑生产基地乡(镇)及会龙、东观万顺蚕业合作社和都京茧丝绸公司等企业,对蚕桑生产发展、经营加工及管理体制进行了调研。调查重点村18个,召开(乡)镇、村、蚕桑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多次,组织蚕桑技术培训200人次,对接茧丝企业9家。同时,调研组还赴绵阳涪城区、
蔡涛[9](2017)在《维吾尔族发展庭院经济的实践与思考——以和田地区洛浦县多鲁乡塔吾尕孜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维吾尔族居住地院落宽敞,院落土地闲置较多,为发展庭院经济提供了土地资源,文章从庭院经济的发展现状、内在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入手,探讨有效利用闲置院落土地发展庭院经济,方便生活的同时,改善居住环境,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桂媛[10](2017)在《陆良桑园套种成为促农增收新亮点》文中研究指明蚕桑是陆良县的传统农业产业之一,现有桑园16.43万亩。为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陆良县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利用冬春两季桑树休眠期,探索桑园套种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桑园立体种植富民之路。桑园间套种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有利于消灭桑树越冬害虫、增加桑园土壤肥力及提高土壤通透性。2010年以来,陆良县农业局积极发动群众巧妙利用桑园空间和间伐时间空隙,间种、套种
二、促农增收的新亮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促农增收的新亮点(论文提纲范文)
(2)横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研究进展 |
1.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农增收的研究进展 |
1.4.3 文献评述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与特征 |
2.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及功能定位 |
2.1.3 农民收入构成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分工理论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2.2.3 产权理论 |
2.2.4 交易费用理论 |
第三章 横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
3.1 横县行政区划概况 |
3.2 横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状况 |
3.2.1 专业大户方兴未艾 |
3.2.2 家庭农场异军突起 |
3.2.3 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 |
3.2.4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
3.3 横县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实施路径 |
3.3.1 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鼓励农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 |
3.3.2 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升级优势产业,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工程 |
3.3.3 财政、金融、税务多方联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解决资金难题 |
3.3.4 注重乡村农业人才培养,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坚强智力支撑 |
3.3.5 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销售渠道 |
3.3.6 大力推动农村创业创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内源动力 |
3.4 横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主要成效 |
3.4.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 |
3.4.2 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
3.4.3 农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变 |
3.4.4 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
3.4.5 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
第四章 横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农增收的案例分析 |
4.1 专业大户案例分析 |
4.1.1 横县“狗肚塘”渔业专业大户案例 |
4.1.2 小结 |
4.2 家庭农场案例分析 |
4.2.1 横县米洛家庭农场案例 |
4.2.2 小结 |
4.3 农民专业合作社案例分析 |
4.3.1 横县飘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案例 |
4.3.2 小结 |
4.4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案例分析 |
4.4.1 广西南山白毛茶茶业有限公司案例 |
4.4.2 小结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横县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 土地成片流转困境难破,规模扩张能力受限 |
5.2 农业人才支撑乏力,经营主体带头人学历水平较低 |
5.3 经营主体发育不均衡,产业布局渐趋同化 |
5.4 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经营风险显性化 |
5.5 能人效应与精英俘获二律背反困境难以消除 |
5.6 专业大户认定标准缺位,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
5.7 家庭农场雇工化、非粮化、资本下乡化 |
5.8 农民专业合作社泛化和虚化,退出机制不健全 |
5.9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质化现象突出 |
第六章 对策建议 |
6.1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
6.2 强化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6.3 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打造多元产业新格局 |
6.4 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降低经营主体系统性风险 |
6.5 明确界定专业大户的属性,出台相应扶持措施 |
6.6 强化对家庭农场的组织领导,防范异化现象产生 |
6.7 加强对合作社的监督管理,开展规范提升行动 |
6.8 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破解农业企业同质化难题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四川省合江县325个农户的PSM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Logistic回归分析法 |
1.3.4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产业融合研究 |
2.1.1 产业融合内涵研究 |
2.1.2 产业融合分类研究 |
2.1.3 产业融合效应研究 |
2.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
2.2.1 农村产业融合内涵研究 |
2.2.2 农村产业融合类型研究 |
2.2.3 农村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研究 |
2.3 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3 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户增收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概念界定 |
3.1.1 是否参与产业融合 |
3.1.2 农户收入 |
3.1.3 农村产业融合 |
3.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户收入的相关理论 |
3.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 |
3.2.2 农户收入相关理论 |
3.3 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户增收的机理分析 |
3.3.1 纵向延伸,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链条 |
3.3.2 横向拓展,挖掘农业价值创造潜力 |
3.3.3 现代服务业与农业深度融合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合江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问题 |
4.1 合江县基本概况 |
4.2 合江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4.2.1 重点推动农产品加工 |
4.2.2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新业态 |
4.2.3 农村电商助力产业融合发展 |
4.2.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
4.3 合江县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 |
4.3.1 农村产业融合的社会认知尚待提高 |
4.3.2 产业融合发展层次较低 |
4.3.3 三产融合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 |
4.3.4 产业融合存在要素瓶颈约束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实证研究 |
5.1 数据来源 |
5.2 变量选择及模型构建 |
5.2.1 变量选择 |
5.2.2 模型构建 |
5.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控制变量结果分析 |
5.4.2 倾向得分匹配结果分析 |
5.4.3 平衡性检验结果分析 |
5.4.4 平均处理效应估计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1.1 选择性偏差影响农户参与融合决策 |
6.1.2 参与农户组内存在较大收入差距 |
6.1.3 农村产业融合促使参与农户收入提高57%左右 |
6.2 对策建议 |
6.2.1 政府制定参与农户政策不能一刀切 |
6.2.2 探索适宜多种产业融合模式 |
6.2.3 多途径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助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6.2.4 健全产业链的利益联结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4)遂昌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减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概念界定 |
1.2.1 贫困 |
1.2.2 贫困的测度 |
1.2.3 农产品电子商务 |
1.2.4 电商减贫效应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反贫困相关理论 |
2.1.1 平衡与不平衡增长理论 |
2.1.2 人力资本减贫理论 |
2.2 电商减贫相关理论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2.2.2 资源禀赋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3.3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遂昌县农产品电商发展概况 |
3.1 遂昌县概况 |
3.2 遂昌县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 |
3.3 电商运行体系 |
3.3.1 农产品上行体系 |
3.3.2 公共服务体系 |
3.4 遂昌县电商减贫成效 |
3.4.1 节支 |
3.4.2 增收 |
3.4.3 赋能 |
第四章 农产品电商减贫:实证研究 |
4.1 遂昌县电商发展的灰色预测 |
4.1.1 建模原理 |
4.1.2 数据的检验与预处理 |
4.1.3 建立模型 |
4.1.4 检验预测值 |
4.2 模型应用 |
4.2.1 数据来源 |
4.2.2 级比检验 |
4.2.3 GDP的灰色预测 |
4.2.4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灰色预测 |
4.2.5 农产品电商网络销售额灰色预测 |
4.3 回归分析 |
4.3.1 建立模型 |
4.3.2 模型应用 |
4.3.3 模型检验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对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发挥电商主体作用 |
5.2.2 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5.2.3 加强农产品品牌化管理 |
5.2.4 培养复合型电商人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刍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成就、问题挑战及发展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主要成就 |
1.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 |
1.1.1 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
1.1.2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
1.1.3 科技助推农业朝高质量转型升级 |
1.2 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断提升 |
1.2.1 农村综合改革纵深推进 |
1.2.2 农村新兴业态不断涌现 |
1.3 农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改善 |
1.3.1 农村居民饮食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
1.3.2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实现稳步提升 |
1.3.3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
2 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
2.1 国内农产品安全受国际市场冲击 |
2.2 农村发展面临人力资本匮乏危机 |
2.3 农业资源环境刚性约束不断趋紧 |
2.4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难度较大 |
2.5 城乡要素单向流动格局较为固化 |
3 应对新形势下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难题的重要举措 |
(6)甘肃中药材生产形势分析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生产现状 |
2 发展优势 |
2.1 政策优势 |
2.2 市场价格 |
2.3 中药材是扶贫攻坚的主要产业之一 |
2.4 轻简化机械作业的效益优势 |
3 发展成效 |
3.1 大力推广和示范自主培育新优品种 |
3.2 示范推广甘肃特色旱作栽培集成技术 |
3.3 扶持建设良繁和标准化生产基地 |
3.4 开展野生资源的抚育、利用和保护研究 |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5 发展趋势 |
5.1 种植面积继续呈现扩大趋势, 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 |
5.2 药食同源品种潜力有待挖掘, 有望培育出经济增长新亮点 |
5.3 中药材标准化水平提高, 种子种苗生产规范化、集约化、订单化 |
6 发展对策 |
6.1 借力政策利好, 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
6.2 结合“一带一路”战略, 提高中药材出口额 |
6.3 规范化中药材生产, 保障中药材品质 |
6.4 促进流通体系建设, 发展电子商务 |
6.5 做好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工作, 助力脱贫攻坚行动 |
(7)烟叶产业扶贫的实践与实效(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贫困问题的主要成因和基本特征 |
2 烟草产业扶贫的进展与现状 |
2.1 主要做法 |
2.1.1 发挥产业优势, 大力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烟农收入持续增加 |
2.1.2 发挥政策优势, 大力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2.1.3 发挥资金优势, 大力支持对口联系地区增强内生动力 |
2.2 主要成效 |
2.3 主要经验 |
2.3.1 坚持做精做强主业, 牵住产业扶贫的牛鼻子 |
2.3.2 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 提供产业扶贫的组织保障 |
2.3.3 持续推动科技创新, 形成全覆盖一体化管理体系 |
2.3.4 依托主业搞多元化经营, 拓宽烟农增收渠道 |
3 典型模式 |
3.1 坚持因地制宜, 发挥生态优势 |
3.2 坚持市场导向, 开拓销售渠道 |
3.3 创新经营方式, 盘活资源条件 |
4 压力和挑战 |
4.1 扶贫效益进一步放缓 |
4.2 面临着来自市场的考验 |
4.3 烟区企业的扶贫力度有限 |
5 对策建议 |
5.1 把推进“三变”改革作为烟叶产业扶贫的历史机遇 |
5.2 把增强扶贫的内生动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
5.3 强化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 |
5.4 坚持围绕特色纵横延伸产业链 |
(8)高坪区桑蚕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史与现状 |
1.1 历史 |
1.2 现状 |
2 问题与原因 |
2.1 政府引导力度明显弱化 |
2.2 蚕桑产业比较效益低 |
2.3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 |
2.4 基层服务体系严重断层 |
2.5 产业发展的劳动力紧缺 |
3 机遇与优势 |
3.1 有较好的政策机遇 |
3.2 蚕桑市场前景看好 |
3.3 基础优势十分明显 |
3.4 自然社会条件优越 |
4 发展对策与建议 |
4.1 统一思想认识, 确立蚕桑优先发展地位 |
4.2 强化组织领导, 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
4.3 加大投入力度, 调动蚕农养蚕积极性 |
4.4 增强企业活力,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
4.5 强化技术服务, 依靠科技兴蚕富农 |
4.6 培育“强村大户”, 增强产业持续发展动力 |
(9)维吾尔族发展庭院经济的实践与思考——以和田地区洛浦县多鲁乡塔吾尕孜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洛浦县多鲁乡农村庭院经济的发展现状 |
(一) 庭院经济的分布 |
(二) 庭院经济的发展模式 |
(三) 庭院经济的效益分析 |
二、发展农村庭院经济的内在优势 |
(一) 推进城镇化建设为发展庭院经济创造了条件 |
(二) 小规模高产出的经济收益为农村庭院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 |
(三) 农村庭院面积大、利用率不高和生产收益低为庭院经济提供了发展空间 |
(四) 发展农村庭院经济已经成为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增收的有效途径 |
三、发展农村庭院经济存在的问题 |
(一) 农村庭院经济发展不平衡, 发展水平低 |
(二) 传统的庭院经济发展模式仍占主导地位 |
(三) 庭院经济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
(四) 庭院利用效率低 |
(五) 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的宣传引导工作滞后 |
(六) 组织化程度低, “品牌”效应不明显 |
(七) 庭院经济发展投入不足 |
(八) 主管部门不明确, 社会服务不到位 |
(九) 缺乏统筹规划和政策支持 |
四、发展农村庭院经济的对策与思考 |
(一) 加强对庭院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 |
(二) 制定出台庭院经济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 |
(三) 创新促进庭院经济发展的扶持机制 |
(四) 坚持因地制宜符合群众意愿的发展原则 |
(五) 创新农村庭院经济运行机制 |
(六) 加快庭院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七) 发挥好农村庭院经济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 |
(八) 评估庭院资源, 做好发展规划 |
四、促农增收的新亮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龙潭乡 富民玫瑰分外香[J]. 邹鹏. 致富天地, 2021(09)
- [2]横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D]. 陆泉志. 广西大学, 2019(01)
- [3]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四川省合江县325个农户的PSM分析[D]. 刘欢.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8)
- [4]遂昌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减贫效应研究[D]. 徐学艳.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2)
- [5]刍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成就、问题挑战及发展应对[J]. 赵颖文,吕火明.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9(03)
- [6]甘肃中药材生产形势分析及发展对策[J]. 康天兰,刘学周,曹占凤,黄耀龙,甘敏. 甘肃农业科技, 2019(01)
- [7]烟叶产业扶贫的实践与实效[J]. 韩非,刘建利,蒋诗栋. 中国烟草学报, 2018(02)
- [8]高坪区桑蚕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侯莒. 四川蚕业, 2017(03)
- [9]维吾尔族发展庭院经济的实践与思考——以和田地区洛浦县多鲁乡塔吾尕孜村为例[J]. 蔡涛. 中国集体经济, 2017(24)
- [10]陆良桑园套种成为促农增收新亮点[J]. 桂媛. 云南农业,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