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面板处理灌浆浆的制备

水泥混凝土面板处理灌浆浆的制备

一、水泥混凝土面板处治注浆浆液的配制(论文文献综述)

徐冬杰[1](2021)在《循环流化床灰渣注浆充填材料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连续多年对煤炭资源的开采使得留下大量的采空区,为防止地表沉陷,保证地表建筑物不发生安全隐患,需要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在煤炭基地附近一般建有电厂,大多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产生大量的循环流化床灰渣未能充分利用,以堆放或填埋处理,占用土地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文提出利用CFB灰渣为主要原材料制备低成本的注浆充填材料填充采空区。对其浆液工作性能与结石体力学性能、膨胀性能测试分析,并通过SEM、XRD对其结石体微观结构研究分析,得到注浆充填材料的最佳的配合比。结果表明:1.制备的CFB飞灰注浆充填材料,在相同初始流动度下,CFB飞灰注浆浆液的流动性与抗压强度优于粉煤灰注浆浆液,且其膨胀性可补偿结石体收缩;CFB飞灰品质对浆液工作性能影响很小,对结石体抗压强度与膨胀率影响较大;浆液工作环境对结石体抗压强度与膨胀率有一定影响;CFB飞灰注浆浆液(CFBFA1)配合比为水泥掺量15%,CFB飞灰掺量85%,水固比1:1.2,浆液初始流动度为223mm,7d、28d结石体抗压强度分别为1.9MPa、2.3MPa,90d结石体膨胀率为0.006%,具有微膨胀性,满足采空区充填技术要求。2.制备的CFB灰渣注浆充填材料,在相同初始流动度下,CFB灰渣注浆浆液与粉煤灰机制砂注浆浆液相比,其流动性较差、抗压强度较高、膨胀率较大;CFB炉渣品质对浆液工作性能影响较小,对结石体抗压强度与膨胀率影响较大;浆液工作环境对结石体抗压强度与膨胀率有一定影响;CFB灰渣注浆浆液(CFBFA1、CFBC1)配合比为水泥掺量15%,CFB灰渣掺量85%,CFB灰渣比例30:70,水固比1:2.4,浆液初始流动度为223mm,7d、28d结石体抗压强度分别为8.8MPa、10.8MPa,90d结石体膨胀率为0.172%,满足采空区充填技术要求。3.CFB灰渣具有较高含量的Ca O与SO3,促使CFB飞灰注浆浆液、CFB灰渣注浆浆液结石体的水化产物中生成较多量的钙矾石填充结构空隙,提高抗压强度,同时钙矾石也是形成结石体膨胀的主要因素。

骆意[2](2021)在《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公路养护中路基压浆处治技术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以某高速公路路段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例,该路段在持续运行过程中,路面先后出现路基下沉、路面板底脱空断裂、沉陷、错台等病害。首先进行了压浆处治技术原理的概述,然后探讨了压浆处治施工的相关工艺。施工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适用于沿海地带、潮湿地带、盐碱地带,在限载使用且养护良好的情况下,其使用年限比其他路面长,但如果出现网裂、破碎和沉陷,病害便会快速发展和蔓延。在不破坏原路面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压浆处治技术将水泥浆灌注入病害路段路基空隙内,能有效解决水泥混凝土面板底脱空、断裂、沉陷等病害,并大幅提升结构整体强度。

周健楠[3](2020)在《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注浆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高速公路路面超过90%以上均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通常此类路面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大多数道路通车5年之内就产生程度较为明显的损坏或者病害,其中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引起沥青路面裂缝是非常普遍的。国内外对半刚性基层结构导致的路面反射裂缝病害维修方法多是局限于封闭表面开裂,对于提高半刚性整体结构强度的工作开展较少;同时,道路维修的隐蔽性导致了学者们难以判断何种裂缝适合采用注浆技术,并且对基层补强后应用效果无法做出有效的评价,从而导致了半刚性基层注浆技术发展的滞后。因此,本文首先通过大量调研分析了辽宁省内服役的高速公路路面病害,建立了路表裂缝类型、损坏程度和基层病害的关系,利用FWD、3D-RADAR无损检测技术验证了这一相关性并提出了注浆处置的依据,同时对实施注浆技术维修的路段进行了效果评价,其次通过试验筛选出较理想的适合辽宁省注浆施工特点的注浆材料和注浆工艺,最后采用加速加载设备对注浆处置路段进行了长期性能模拟试验,主要得到结论如下:(1)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开裂处会导致路面丧失纵向传力作用,致使裂缝边缘路面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竖向变形增大(较开裂前),从而导致路面基层、沥青面层材料的疲劳寿命降低,一些情况还会在裂缝位置发生唧浆等病害。(2)调整基层注浆材料的配方并进行了相对应的基本性能测试,提出了适合不同技术要求的注浆材料的基本性能指标,确定了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控制要点、评价标准和验收标准。(3)利用FWD检测技术可分析弯沉值与距裂缝中心距离的关系,并提出了以原路面表面裂缝处弯沉差大于30(0.01mm)作为判断路段位置是否需要注浆处置依据,以裂缝位置注浆前后的弯沉平均值降低幅度大于30%作为效果评价指标。(4)利用3D-RADAR检测技术可判断路面结构内部损伤状态、识别结构开裂、沉陷等病害形式,并判断其严重程度;基于CMP(共中点)采集模式的3D-RADAR检测技术可通过计算介电常数判断结构层内部损伤和松散情况。(5)加速加载试验证明了在基层得到有效修补后竖向变形减弱,从而使得沥青面层层底弯拉应变减小,提高了整体路面的抗剪疲劳能力,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

何卓名[4](2019)在《地聚合物特性及其在非开挖道路维修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以不同模数水玻璃制成的碱激发剂、浆体液固比以及变温养护机制对偏高岭土为原料制备的地聚合物工程性能的影响;在非开挖道路维修技术上,提出深度步进式加固顶升注浆工艺,结合使用地聚合物材料,成功解决了南通星湖大道注浆顶升工程的混凝土面板沉降及路基修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模数的水玻璃对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的激发效果差异不一,随着水玻璃模数的逐渐提高,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的抗折及抗压强度逐渐升高;当水玻璃模数为1.30时,碱激发剂激发效果最好;水玻璃模数,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反而下降,由此可以推测相应的地聚合反应是一个定量的反应过程;而不同的水玻璃模数对地聚合物的物理性能并无明显影响。同一水玻璃模数下,液固比在一定范围内逐渐降低,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抗折与抗压强度提高。养护温度的升高也使得地聚合物抗压强度提高,但抗折强度降低;当水玻璃模数为1.30,液固比为0.38时,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在60~75℃干燥条件下养护4d再室温养护2d,其7d平均抗压强度达到最大,为50.210MPa;同一水玻璃模数下,超出这一范围继续降低液固比,会降低地聚合物力学性能,表明在相同模数下,存在一个最优液固比使得地聚合物力学性能最佳;地聚合物流动性随着液固比的增大会使不断提高。应用冲击映像法这种较高效和精准的检测手段,可以探明路基病害所在位置,而且还可以检测出病害的类型,为选择注浆工艺与材料提供参考。深度步进式顶升注浆工艺先注浆加固路基,再注浆抬升,实行多次注浆、稳步抬升的注浆方法,达到精准调平的施工效果。加固注浆深度一般是100cm,而顶升注浆的深度在混凝土面板下方,深度一般在80~100cm,在注浆孔半径设定为5.0cm时,根据公式计算出加固注浆压力在0.5~0.7MPa、顶升注浆压力在0.2~0.5MPa之间为最佳,一般加固与顶升注浆的浆液渗流半径控制在100cm左右而注浆时间一般为100~300s。此工艺是针对混凝土面板沉陷的病害,为注浆施工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手段以及重要的参考价值。

宋国壮[5](2019)在《高速铁路岩溶地基复合注浆强化理论与路基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南等地区岩溶发育广泛,地下水长期作用使下卧基岩强度较低、稳定性较差,极易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甚至坍陷,严重威胁高速铁路上部结构的施工与运营安全。因此,对岩溶地基进行强化加固与变形控制显得至关重要。注浆技术既可以封堵地下水又能对破碎岩体进行充填加固,在地下工程灾害治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受限于注浆工程的隐蔽性与被注岩土介质的各向异性,针对复杂岩溶发育地基的注浆材料、加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仍不够完善,相关注浆设计和施工方案亟需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同时,为满足列车运行的高标准,对于岩溶地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的动力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新建黔张常高速铁路岩溶地基强化注浆关键技术为研究背景,针对复杂岩溶发育地基工程稳定性及其对注浆加固材料性能的特殊要求,对新型高聚物-水泥基复合材料(Modified Polymers-Cement,MPC)展开了研发与性能控制试验研究。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探究了地下水作用下水泥复合浆液岩溶裂隙注浆扩散规律与堵水机理。结合注浆治理现场试验,提出了复杂岩溶发育地基复合注浆强化加固关键技术。最后,分别对路堤填筑荷载和列车动力荷载作用下岩溶地基变形特征与路基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构建了高速铁路岩溶地基变形控制与路基稳定性综合评价体系。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开展了新型高聚物-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Modified Polymers-Cement,MPC)研发与性能控制试验研究,确定了适用于复杂岩溶发育地基强化加固的不同可泵期材料最佳组分及掺量。MPC浆液具有泵送性能可控、体积稳定性与后期强度高于传统注浆材料等方面的性能优越性。从硬化浆体流变-水化进程、孔隙结构等角度深入探究并揭示了聚合外加剂对水泥基注浆材料的物理-化学效应和性能调控机理。28d龄期下硬化MPC浆体孔径分布特征与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相一致,揭示了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宏观力学性能与微观组构间存在着本质关联。(2)建立了基于广义宾汉流体的黏度时变性MPC浆液岩溶裂隙注浆扩散理论模型,对地下水作用、浆液性能、裂隙发育特征以及注浆参数等因素影响下浆液扩散特征进行了数值分析,并揭示了水泥基复合浆液对岩溶导水裂隙的分区(留核沉积区、分层沉积区、动水绕流区)扩散封堵机理。(3)通过开展黔张常铁路岩溶地基强化注浆现场试验,提出了群孔多序帷幕注浆钻孔设计、多种注浆材料复合应用、托底-渗透复合注浆模式、复合注浆监测与效果检验的复杂岩溶发育地基复合注浆强化加固关键技术体系。注浆强化后浅层富水裂隙与深部溶洞得到有效充填,岩溶地基整体性和稳定性显着增强。(4)结合试验段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了路堤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覆盖型岩溶地基数值分析模型。基于强度折减原理,对路堤填筑高度、覆盖层工程特性、溶洞发育特征等显着性因素影响下覆盖型岩溶地基变形特征与稳定性展开了系统研究。以地基变形系数K(地基最大侧向变形与竖向沉降比值)和稳定安全系数Fs作为控制性参数,构建了路堤荷载作用下兼顾工程稳定性与变形限制的覆盖型岩溶地基强化加固双参数控制体系,并提出了应用与验证该体系的“加筋支挡结构+注浆充填”联合加固措施。(5)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运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手段(ABAQUS)建立了高速铁路列车-无砟轨道-岩溶路基空间一体化耦合动力学模型。开展了列车运行速度、地基岩溶化程度、溶洞发育特征和注浆强化加固措施等显着性因素对高速铁路岩溶路基动力特性与长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李会安[6](2015)在《非开挖式地聚合物注浆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水泥路面与沥青路面早期病害调查情况来看,层间脱空和层间不粘结或粘结力小是造成路面早期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层、底基层和面层进行早期预防性养护,填充层间脱空和加固层间粘结,提高路面整体承载能力,封闭面层裂缝,防止水分下渗到路面结构层内,可大大减少后期路面的损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为此,本论文在水泥注浆等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室内试验,优化各项性能指标,成功研发适合路面结构补强的地聚合物注浆材料。其性能较传统水泥注浆材料有流动性好、强度高、凝结时间短、无泌水性和收缩性好等优点。结合理论分析与试验工程检验,对地聚合物注浆进行非开挖结构补强加固与病害处治施工工艺研究,确定地聚合物注浆技术的施工工艺及注浆施工设计参数(注浆压力、注浆孔布设形式、注浆孔距等)。通过实体工程应用研究,提出地聚合物注浆处治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依托实体工程,通过对路面进行非开挖式结构补强与病害处治,旧路面病害得到较为彻底的处治,提高了病害处路面的残余强度,且病害处治后的路面性能达到同一道路完好路面的技术标准。该注浆处治技术对病害处治针对性强、修复时间短、维修费用较传统工艺显着降低,对于大交通量的公路养护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道路加固处理方法。

魏国杰[7](2014)在《混凝土路面脱空雷达检测及处治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常见病害包括面板断裂破碎、路面变形、接缝剥落、脱空唧泥、坑洞等,而断裂破碎、错台坑洞等病害几乎都与板底脱空有关,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脱空的维修和改造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这方面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早期的研究方法,而且部分理论研究的内容距应用实施还存在距离。因此,继续深入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问题,重点研究分析板底脱空的检测方法、评价标准及处治技术等问题,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针对以上研究现状,依托四川省水泥混凝土路面大修关键技术科研课题展开分项研究,主要开展板底脱空检测理论、评定原则、处治工艺的效果方面的分析研究,具体内容如下:①阐述了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和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提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雷达检测体系和方法,针对雷达检测板底脱空检测参数进行选择和设置,得出路面雷达检测板底脱空步骤。②通过研究探地雷达图像特征提取和目标识别理论方法,对检测获得的剖面图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图像解释,提取正常路面和脱空路面的雷达剖面图特征。③对于地质雷达和规范推荐的弯沉检测脱空的方法,进行技术经济对比,表明雷达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检测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效果。④从适用范围、技术要求、仪器参数、测试步骤方面提出雷达检测水泥混凝土板底脱空的推荐试验方法,得出雷达剖面图像识别脱空的判别标准。⑤提出两种适合路况的板底脱空处治技术:冲击破碎方案和MHB锤击破碎方案。通过对不同工艺的施工效果比较,提出板底脱空处治质量控制的指标和标准,得出各自的适用范围。

李文,蒋丽君,李振存,段杰[8](2014)在《花管注浆法在半填半挖路基沉陷处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决运营公路路基沉陷处治难题,该文以邵怀高速公路K1 302+900右幅路基沉陷为工程依托,针对挖方段和填方段路基分别设计了竖向及水平向的花管注浆的处治措施,该文详细介绍了花管注浆的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采用瑞雷波法对注浆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处治效果良好。此方法施工占地少、对交通影响小且加固效果好,能快速有效地处治运营公路路基沉陷类病害。

郭红涛[9](2013)在《潭耒高速旧水泥路面板底压浆技术及质量控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目前我国早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很多已经达到了使用寿命,且出现了很多病害。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有很多类型,而这些病害几乎都与板底出现脱空有关。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板底脱空等病害时,若养护不及时、养护方法不合理会造成病害进一步的恶化,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车辆的安全运营。因此有必要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处治技术进行研究,提出板底脱空的判定标准并进一步制定出病害处治标准,使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得到有效的治理,提高道路的路用性能。目前针对板底脱空的评定方法有:人工观察法、贝克曼梁测试法、FWD脱空评定方法、探地雷达脱空评定方法以及声振法等。考虑到各个评定方法的优缺点,目前工程实践中多采用FWD脱空评定方法。本文通过参考相关文献以及对依托工程试验路段的弯沉检测,初步提出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判定标准。板底压浆是治理混凝土面板脱空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压浆理论对板底压浆技术进行研究,开展了压浆浆液流动度、抗压强度以及浆体试块的干缩试验。在浆体性能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最佳压浆配合比。依托京港澳高速(G4)湖南省(湘)潭耒(阳)段提质改造工程,对压浆的施工工艺进行研究,提出了压浆处治的质量控制标准。研究结果为直接加铺沥青路面提供技术保障,同时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处治提供参考。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10](2012)在《中国公路交通学术研究综述·2012》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中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公路交通行业各领域(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公路运输经济、汽车工程和机械工程)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分析,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公路交通行业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存在问题、具体对策以及发展前景,以期为从事公路交通行业的学者提供新颖的研究视角和基础的研究资料。

二、水泥混凝土面板处治注浆浆液的配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泥混凝土面板处治注浆浆液的配制(论文提纲范文)

(1)循环流化床灰渣注浆充填材料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CFB灰渣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对于CFB灰渣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对于CFB灰渣的研究现状
    1.3 注浆充填材料的发展
        1.3.1 国外注浆充填材料的发展现状
        1.3.2 国内注浆充填材料的发展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
        2.1.1 水泥
        2.1.2 循环流化床飞灰
        2.1.3 循环流化床炉渣
        2.1.4 粉煤灰
        2.1.5 机制砂
        2.1.6 水
    2.2 试验仪器、试验方法
        2.2.1 试验仪器
        2.2.2 注浆充填材料工作性能试验
        2.2.3 注浆充填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2.2.4 注浆充填材料膨胀性能试验
        2.2.5 注浆充填材料微观结构试验
第3章 循环流化床灰渣的特性研究
    3.1 CFB灰渣的基本特性
        3.1.1 化学组成
        3.1.2 矿物组成
        3.1.3 颗粒特性
    3.2 需水性和吸水率
        3.2.1 CFB飞灰的需水性
        3.2.2 CFB炉渣的吸水率
    3.3 火山灰活性
        3.3.1 CFB飞灰的火山灰活性
        3.3.2 CFB炉渣的火山灰活性
    3.4 小结
第4章 循环流化床飞灰注浆充填材料配合比及性能研究
    4.1 试验方案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搅拌工艺研究
        4.2.2 水泥掺量影响研究
        4.2.3 水固比影响及与粉煤灰浆液对比研究
        4.2.4 CFB飞灰品质影响研究
        4.2.5 浆液工作环境影响研究
    4.3 小结
第5章 循环流化床灰渣注浆充填材料配合比及性能研究
    5.1 试验方案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搅拌工艺研究
        5.2.2 水泥掺量影响研究
        5.2.3 CFB灰渣比例影响研究
        5.2.4 水固比影响研究
        5.2.5 CFB炉渣品质影响及与粉煤灰机制砂浆液对比研究
        5.2.6 浆液工作环境影响研究
    5.3 小结
第6章 注浆充填材料的微观结构
    6.1 CFB飞灰注浆充填材料的微观结构
        6.1.1 扫描电镜分析
        6.1.2 X射线衍射分析
    6.2 CFB灰渣注浆充填材料的微观结构
        6.2.1 扫描电镜分析
        6.2.2 X射线衍射分析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公路养护中路基压浆处治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压浆处治技术原理
3 压浆处治施工工艺
    3.1 布孔
    3.2 打孔
    3.3 预埋注浆管
    3.4 浆液灌注
        3.4.1 浆液灌注原则
        3.4.2 注浆施工要求
        3.4.3 注浆结束标准
    3.5 封口及现场清理
4 施工效果
5 结语

(3)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注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病害现状和主要处置方式
        1.3.2 半刚性基层注浆处置方式
        1.3.3 半刚性基层内部病害的无损检测方法
        1.3.4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高速公路裂缝病害调研及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2.1 高速公路路面裂缝病害调研
        2.1.1 路面裂缝的基本形式
        2.1.2 路面裂缝的特点及与基层的关系
    2.2 高速公路裂缝病害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2.2.1 落锤式弯沉仪(FWD)的工作原理
        2.2.2 FWD检测技术的应用
        2.2.3 3D-RADAR的工作原理
        2.2.4 3D-RADAR检测技术的应用
    2.3 本章小结
3 半刚性基层注浆材料研究
    3.1 注浆材料的研制
        3.1.1 理想注浆液的一般要求
        3.1.2 注浆液原材料技术指标
    3.2 注浆材料试验研究
        3.2.1 注浆材料基本性能试验
        3.2.2 注浆材料应用性能试验
        3.2.3 推荐注浆材料基本性能指标
    3.3 注浆材料固化机理的微观分析研究
        3.3.1 扫描电镜
        3.3.2 能谱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半刚性基层注浆工艺及检测验收评价指标研究
    4.1 注浆方案设计
        4.1.1 设计基本原则
        4.1.2 注浆前调查
        4.1.3 注浆方案选择
    4.2 注浆施工方法研究
        4.2.1 孔位布设
        4.2.2 钻孔
        4.2.3 拌浆
        4.2.4 注浆
    4.3 注浆后检测项目及验收评价指标
        4.3.1 路面弯沉检测
        4.3.2 3D-RADAR检测
        4.3.3 裂缝两侧抬升检测
        4.3.4 基层注浆验收评价指标
    4.4 本章小结
5 注浆处置试验路段的应用效果评价及加速加载试验
    5.1 注浆试验路段的确定
        5.1.1 试验路段自然情况介绍
        5.1.2 路面损坏调查
        5.1.3 路况调查评价
    5.2 现场注浆试验和应用效果评价
        5.2.1 注浆处置措施的实施
        5.2.2 注浆后应用效果评价
    5.3 加速加载试验和结果分析
        5.3.1 试验目的
        5.3.2 试验内容
        5.3.3 传感器布置方案
        5.3.4 加载后传感器应变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地聚合物特性及其在非开挖道路维修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地聚合物材料的概述及发展现状
        1.1.1 地聚合物的构成、原料及其反应机理
        1.1.2 地聚合物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1.1.3 地聚合物国内外研究现状
        1.1.4 地聚合物材料研究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外路面修补工艺与材料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路面病害分类及成因
        1.2.2 传统开挖式修补与非开挖修补技术的比较
        1.2.3 我国注浆材料发展应用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水玻璃模数对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性质的影响
    2.1 原材料的选择
    2.2 地聚合物的制作方法和工程性能测试方法
        2.2.1 偏高岭土的制备
        2.2.2 水玻璃模数的调整
        2.2.3 试体的制备
        2.2.4 力学性能的测定
        2.2.5 密度的测定
        2.2.6 浆体凝结时间及流动性的测定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水玻璃模数对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2.3.2 水玻璃模数对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密度的影响
        2.3.3 水玻璃模数对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凝结时间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液固比及养护机制对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3.1 原材料的选择
    3.2 地聚合物的制作方法和工程性能测试方法
        3.2.1 偏高岭土的制备
        3.2.2 水玻璃模数的选择
        3.2.3 液固比的调整
        3.2.4 试体的制备
        3.2.5 浆体的流动性测定
        3.2.6 力学性能的测定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液固比对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3.3.2 养护条件对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运用地聚合物的新型注浆顶升工艺
    4.1 根据地聚合物特性改进注浆材料
        4.1.1 细化地聚合物注浆技术规程
        4.1.2 调整地聚合物材料配方
    4.2 注浆工艺的病害检测手段
        4.2.1 落锤式弯沉仪(FWD)法
        4.2.2 冲击映像法
    4.3 深度步进式注浆顶升工艺的机理
        4.3.1 注浆加固理论模型
        4.3.2 注浆顶升理论模型及机理
    4.4 深度步进式注浆顶升工艺流程
    4.5 深度步进式顶升注浆工艺的特点
        4.5.1 使用此工艺预期能达到的效果
        4.5.2 此工艺的改进创新之处
    4.6 本章小结
5 地聚合物及注浆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5.1 工程概况
        5.1.1 地理位置与地质条件
        5.1.2 注浆施工区域情况
    5.2 南通注浆工程所遇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案
        5.2.1 工程项目的技术难题
        5.2.2 解决方案的拟定
    5.3 注浆方案
        5.3.1 施工流程及检测工作
        5.3.2 注浆孔位布置
        5.3.3 钻孔
        5.3.4 制备浆液
        5.3.5 注浆
        5.3.6 封孔及窜孔措施
        5.3.7 封口
    5.4 注浆工艺的使用效果
        5.4.1 注浆前后道路路基修补情况对比
        5.4.2 注浆前后各区域抬升效果对比
    5.5 地聚合物材料及深度步进式顶升工艺的工程成果
        5.5.1 工艺的维修效果
        5.5.2 工艺的经济效益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高速铁路岩溶地基复合注浆强化理论与路基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注浆材料研究
        1.2.2 注浆理论研究
        1.2.3 岩溶地基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1.2.4 工程荷载作用下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
    1.3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 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新型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研发与性能控制试验研究
    2.1 新型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研发试验设计思路
        2.1.1 性能控制目标
        2.1.2 聚合物外加剂体系组分选取
    2.2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2.2.1 试验原材料
        2.2.2 试样制备
        2.2.3 新拌浆液性能测试方法
        2.2.4 硬化结石体性能测试方法
    2.3 聚合外加剂对新拌水泥浆液泵送性能的影响研究
        2.3.1 初凝时间
        2.3.2 流动性
        2.3.3 泌水性
    2.4 高聚物-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性能控制结果研究
        2.4.1 泵送性能可控
        2.4.2 体积稳定性
        2.4.3 后期力学性能
    2.5 高聚物-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性能调控机理分析
        2.5.1 新拌MPC浆液流变演化机理研究
        2.5.2 新拌MPC浆液水化进程研究
        2.5.3 硬化MPC浆体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2.5.4 硬化MPC浆体力学性能与孔隙特征的关联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地下水作用下水泥基复合浆液裂隙注浆扩散机理研究
    3.1 水泥基复合浆液流变特性研究
        3.1.1 流变参数测试
        3.1.2 试验结果分析
        3.1.3 水泥基注浆材料流变特性对比分析
    3.2 基于广义宾汉流体的MPC浆液流变方程
        3.2.1 黏度时变函数拟合
        3.2.2 黏度时变性MPC浆液流变方程的建立
    3.3 地下水作用下MPC浆液裂隙注浆扩散模型
        3.3.1 基本假设与理论模型
        3.3.2 浆液黏度空间分布
        3.3.3 浆液扩散运动方程
        3.3.4 扩散半径的推导
        3.3.5 适用范围
    3.4 静水条件下浆液裂隙注浆扩散规律研究
        3.4.1 数值分析原理
        3.4.2 计算模型与参数
        3.4.3 浆液性能对浆液扩散规律的影响
        3.4.4 裂隙发育特征对浆液扩散规律的影响
        3.4.5 注浆设计参数对浆液扩散规律的影响
    3.5 动水作用下水泥基复合浆液注浆堵水机理分析
        3.5.1 计算模型及参数
        3.5.2 计算结果分析
        3.5.3 分区扩散堵水机理
        3.5.4 注浆设计建议
    3.6 本章小结
4 复杂岩溶发育地基复合注浆强化加固现场试验研究
    4.1 工程概况
        4.1.1 工程简介
        4.1.2 地质特性
        4.1.3 水文特征
        4.1.4 岩溶发育特征
    4.2 复合注浆强化加固设计方法研究
        4.2.1 设计原则与技术要求
        4.2.2 分区注浆加固方案
        4.2.3 帷幕注浆钻孔设计
        4.2.4 注浆材料复合应用
        4.2.5 复合注浆模式分析
        4.2.6 注浆关键参数设计
    4.3 注浆过程动态监测研究
        4.3.1 孔内摄像监测
        4.3.2 注浆全过程P-Q-t曲线分析
    4.4 复合注浆强化加固效果分析
        4.4.1 检查孔压水试验
        4.4.2 钻孔取芯
        4.4.3 地质雷达探测
    4.5 本章小结
5 路堤荷载作用下覆盖型岩溶地基稳定性与变形控制研究
    5.1 覆盖型岩溶地基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5.1.1 覆盖型岩溶发育基本特征
        5.1.2 试验段工程地质条件
    5.2 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
        5.2.1 计算模型
        5.2.2 计算参数与材料属性
    5.3 路堤荷载作用下覆盖型岩溶地基变形特性研究
        5.3.1 路堤填筑高度的影响
        5.3.2 软弱覆盖层工程特征的影响
        5.3.3 溶洞发育特征的影响
        5.3.4 基岩岩溶化程度的影响
    5.4 路堤荷载作用下覆盖型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
        5.4.1 数值分析原理
        5.4.2 路堤填筑高度的影响
        5.4.3 覆盖层厚度的影响
        5.4.4 溶洞发育特征的影响
        5.4.5 路堤荷载作用下覆盖型岩溶地基失稳破坏模式
    5.5 覆盖型岩溶地基强化加固双参数控制体系研究
        5.5.1 失稳状态下覆盖型岩溶地基变形特征
        5.5.2 地基变形系数的提出
        5.5.3 地基变形系数与稳定安全系数的关联研究
        5.5.4 双参数控制体系的建立
    5.6 基于双参数体系的覆盖型岩溶地基强化加固措施研究
        5.6.1 强化加固处理原则
        5.6.2 联合强化加固措施的提出
        5.6.3 强化加固效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列车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岩溶路基动力稳定性研究
    6.1 引言
    6.2 高速铁路列车-无砟轨道-岩溶路基系统动力学模型
        6.2.1 动力分析模型的建立
        6.2.2 动力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6.2.3 计算参数与材料属性
        6.2.4 动力边界条件
        6.2.5 模型可靠性验证
    6.3 高速铁路岩溶路基振动响应特征研究
        6.3.1 路基动应力分布特征
        6.3.2 路基振动加速度分布特征
        6.3.3 路基动位移分布特征
    6.4 高速铁路岩溶路基动力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6.4.1 列车运行速度
        6.4.2 路堤高度
        6.4.3 地基岩溶化程度
        6.4.4 溶洞发育特征
        6.4.5 注浆强化措施
    6.5 高速铁路岩溶路基动力稳定性研究
        6.5.1 基于动强度控制的基床换填厚度
        6.5.2 列车长期荷载作用下岩溶路基累积变形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非开挖式地聚合物注浆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注浆材料
        1.2.2 注浆工艺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聚合物注浆材料研发
    2.1 传统水泥注浆材料的材料特性
        2.1.1 水泥基注浆料
        2.1.2 微膨胀水泥注浆料
        2.1.3 水泥-水玻璃注浆料
        2.1.4 粉煤灰水泥注浆料
    2.2 地聚合物注浆材料研制
        2.2.1 原材料
        2.2.2 地聚合物研发
    2.3 小结
第三章 路面浅层渗透注浆加固施工工艺研究
    3.1 路面浅层渗透注浆技术在路面病害处治中的作用
    3.2 注浆施工工艺
        3.2.1 注浆工艺参数
        3.2.2 注浆工艺流程
    3.3 小结
第四章 水泥路面脱空地聚合物注浆处治技术与应用
    4.1 水泥路面脱空形式
    4.2 水泥路面脱空检测
        4.2.1 脱空检测
        4.2.2 注浆板块确定
    4.3 水泥路面脱空地聚合物注浆处治工程应用
        4.3.1 工程概况
        4.3.2 脱空处治地聚合物注浆施工
        4.3.3 脱空处治地聚合物注浆效果评价
    4.4 小结
第五章 沥青路面非开挖式结构补强与病害处治技术
    5.1 沥青路面结构不连续病害形式
    5.2 沥青路面病害检测
        5.2.1 承载力检测
        5.2.2 层间脱空检测
    5.3 沥青路面病害地聚合物注浆处治工程应用
        5.3.1 地聚合物注浆处治施工
        5.3.2 表面病害处治
        5.3.3 病害地聚合物注浆处治效果评价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混凝土路面脱空雷达检测及处治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板底脱空检测方法
    1.3 国内外板底脱空处治方法
        1.3.1 面板下灌浆封堵技术
        1.3.2 冲击压稳处治技术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探地雷达的理论基础和工作原理
    2.1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2.2 地质雷达测试原理
    2.3 雷达检测板底脱空采集参数选择
    2.4 雷达型号选择
        2.4.1 国内雷达使用现状
        2.4.2 推荐的雷达型号
    2.5 路面雷达检测板底脱空步骤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雷达检测板底脱空的工程应用
    3.1 工程概况
    3.2 现场调查及检测结果分析
        3.2.1 路面破损调查
        3.2.2 路面芯样检测结果分析
        3.2.3 路面弯沉检测结果分析
    3.3 雷达脱空检测
        3.3.1 雷达测试设备和完成的工作量
        3.3.2 雷达测试与挖坑取样对比
        3.3.3 雷达测试分析结果
    3.4 地质雷达和弯沉检测脱空技术经济对比
        3.4.1 技术对比
        3.4.2 检测费用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雷达检测水泥混凝土板底脱空的推荐试验方法
    4.1 目的与适用范围
    4.2 仪器和材料技术要求
    4.3 测定技术要求和准备工作
    4.4 雷达测试板底脱空的原理
    4.5 雷达剖面图像识别脱空的判别标准
    4.6 测试步骤
        4.6.1 外业作业
        4.6.2 内业作业
    4.7 报告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路面板底脱空处治方案和效果分析
    5.1 试验检测方案
        5.1.1 冲击破碎方案
        5.1.2 MHB 锤击破碎方案
    5.2 (试验路段)检测结果
        5.2.1 路段一(山上挖方路段)检测结果
        5.2.2 路段二(山下填方路段)检测结果
        5.2.3 路面板底脱空处治方案质量控制标准和比较
        5.2.4 两种处治方案对比和适用范围选择
    5.3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8)花管注浆法在半填半挖路基沉陷处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路基沉陷成因分析
2 花管注浆方案
    (1)花管形式
    (2)挖方段竖向花管注浆
    (3)填方段水平花管注浆方案
    (4)浆液配合比及注浆压力设计
3 施工工艺
    (1)竖向花管注浆工艺
    (2)水平向花管注浆
    (3)注浆结束条件
4 处治效果评价
5 花管注浆的优势
6 结论

(9)潭耒高速旧水泥路面板底压浆技术及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板底脱空形成机理及判定研究
        1.2.2 板底压浆技术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机理及评价方法研究
    2.1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形成机理分析
    2.2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影响因素及危害
        2.2.1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影响因素
        2.2.2 板底脱空的危害
    2.3 水泥混凝土板底脱空的判定方法及其评价标准
        2.3.1 水泥混凝土板底脱空的判定方法
        2.3.2 水泥混凝土板底脱空评定标准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处治压浆材料性能研究
    3.1 压浆材料技术性能要求
    3.2 压浆材料技术性能试验
        3.2.1 压浆原材料性能检验
        3.2.2 流动度试验
        3.2.3 强度试验
        3.2.4 干缩试验
        3.2.5 复合型外加剂性能试验
    3.3 压浆材料配合比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潭耒高速公路试验路压浆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4.1 工程概况
        4.1.1 项目概况
        4.1.2 试验路方案设计
    4.2 潭耒高速公路试验路旧路状况评价
        4.2.1 换板情况
        4.2.2 板底脱空情况
    4.3 潭耒高速公路试验路压浆施工工艺研究
    4.4 潭耒高速公路试验路压浆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4.5 潭耒高速公路试验路压浆处治经济效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文献综述
详细摘要

(10)中国公路交通学术研究综述·2012(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道路工程
    1.1 路基工程
        1.1.1 公路路基设计方法与理念
        1.1.2 路基沉降预估方法与控制标准
        1.1.3 公路路基稳定性分析方法
        1.1.4 特殊路基处治技术
    1.2 路面工程
        1.2.1 路面材料
        1.2.1. 1 路面面层材料
        1.2.1. 2 路面基层材料
        1.2.2 路面结构
        1.2.3 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1.2.4 路面养护维修技术
        1.2.5 特殊路面
    1.3 线形设计理论与方法
        1.3.1 线形设计指标
        1.3.2 线形评价方法
2 桥梁工程
    2.1 可持续桥梁工程的新理念
    2.2 基于性能的桥梁设计方法
    2.3 几何非线性分析
    2.4 施工监控
    2.5 施工过程随机模拟
    2.6 近期桥梁抗震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2.6.1 近期桥梁震害的启示
        2.6.2 桥梁抗震试验与数值分析
        2.6.3 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发展
        2.6.4 临近断层桥梁抗震问题
        2.6.5 桥梁抗震评价与加固技术
    2.7 风-车-桥耦合振动研究
        2.7.1 风-车-桥耦合振动系统研究的意义
        2.7.2 风-车-桥系统分析研究回顾
        2.7.3 风-车-桥系统研究面临的问题
    2.8 拱桥的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2.8.1 高强高性能材料应用
        2.8.2 组合结构应用
        2.8.3 施工技术
        2.8.4 小结
    2.9 桥梁耐久性与耐疲劳设计
    2.1 0 高性能钢桥与新型组合结构桥梁的研究进展
        2.1 0. 1 高性能钢桥
        2.1 0. 2 新型组合结构桥梁
    2.1 1 桥梁疲劳使用安全监测、评估新技术
    2.1 2 桥梁桩基设计理论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2.1 2.1 深水桩基受力计算研究
        2.1 2. 2 软弱地基中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2.1 2. 3 岩溶区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2.1 2. 4 陡坡段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2.1 2. 5 桥梁桩基动力分析研究
    2.1 3 小结
3 隧道工程
    3.1 修筑规模
    3.2 结构形式
    3.3 设计理论
    3.4 施工技术
        3.4.1 钻爆法
        3.4.2 TBM法
        3.4.3 盾构法
        3.4.4 沉管法
    3.5 营运监控
    3.6 维修养护
4 交通工程
    4.1 各国研究现状
        4.1.1 国外研究现状
        4.1.2 中国研究现状
    4.2 存在的问题
        4.2.1 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
        4.2.2 交通引起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4.2.3 交通安全问题
        4.2.4 交通规划问题
        4.2.5 城市停车问题
    4.3 发展对策
        4.3.1 城市交通拥堵对策
        4.3.2 低碳交通体系
        4.3.3 交通安全对策
        4.3.4 公交优先发展对策
        4.3.5 交通规划对策
        4.3.6 城市停车对策
5 公路运输经济
    5.1 需求、供给和价格
    5.2 成本、规模和效率
    5.3 费用和补贴
        5.3.1 补贴和效率
        5.3.2 补贴和收入分配
        5.3.3 补贴与环境
    5.4 属性和商品化
    5.5 管制与管制改革
        5.5.1 巴士市场改革
        5.5.2 出租车市场改革
    5.6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方式
        5.6.1 交通与经济发展
        5.6.2 交通和空间发展
    5.7 小结
6 汽车工程
    6.1 概述
    6.2 标准与法规
        6.2.1 汽车标准和法规概况
        6.2.2 汽车强制性标准
        6.2.3 汽车推荐性标准
        6.2.4 中国汽车标准和法规的未来发展
    6.3 汽车控制技术
        6.3.1 重型商用车辆控制技术
        6.3.2 汽车悬架控制技术
        6.3.3 汽车控制策略
        6.3.4 热点、不足与展望
    6.4 汽车代用燃料技术
        6.4.1 醇类代用燃料
        6.4.2 天然气燃料
        6.4.3 生物质能
    6.5 电动汽车技术
7 机械工程
    7.1 沥青搅拌设备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7.2 沥青混凝土摊铺设备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7.3 压实设备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7.4 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
    7.5 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四、水泥混凝土面板处治注浆浆液的配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循环流化床灰渣注浆充填材料应用研究[D]. 徐冬杰.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2]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公路养护中路基压浆处治技术的应用[J]. 骆意. 交通世界, 2021(Z1)
  • [3]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注浆技术研究[D]. 周健楠.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地聚合物特性及其在非开挖道路维修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何卓名.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5]高速铁路岩溶地基复合注浆强化理论与路基稳定性研究[D]. 宋国壮.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6]非开挖式地聚合物注浆技术研究与应用[D]. 李会安. 长安大学, 2015(02)
  • [7]混凝土路面脱空雷达检测及处治关键技术研究[D]. 魏国杰.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2)
  • [8]花管注浆法在半填半挖路基沉陷处治中的应用研究[J]. 李文,蒋丽君,李振存,段杰. 中外公路, 2014(02)
  • [9]潭耒高速旧水泥路面板底压浆技术及质量控制[D]. 郭红涛. 长沙理工大学, 2013(S2)
  • [10]中国公路交通学术研究综述·2012[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2(03)

标签:;  ;  ;  ;  ;  

水泥混凝土面板处理灌浆浆的制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