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北方旱区农田水分生产潜力增进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威[1](2021)在《北方旱作春玉米水分生产力时空变化的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占到我国水资源消耗的62.3%。随着中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环境问题的相继出现,农业所能利用的水资源正在逐渐减少,灌溉面积的持续扩大也接近极限,而北方旱区实行的旱作农业,增产潜力巨大。当前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的负面效应,给我国粮食安全稳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北方旱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由于降雨分配不均,干旱频繁,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准确评估气候变化条件下,北方旱区农田水分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升北方旱区农田水分生产力,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缓解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在生态系统过程模型——CEVSA2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作物产量形成过程的定量化描述,发展其农业版本——Agro-CEVSA模型,应用田间观测和调查数据对改进后的Agro-CEVSA模型进行校准和验证。应用该模型模拟1985~2017年北方旱作春玉米产量、蒸散量和水分生产力,为制定未来适宜的农业生产模式和采取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运用山西寿阳和辽宁锦州两个春玉米农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数据对改进后的Agro-CEVSA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Agro-CEVSA模型对春玉米农田总初级生产力(GPP)、生态系统呼吸(Re)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春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光合、呼吸以及净碳交换的季节和年际动态。通过收集各县区春玉米产量以及其它模型模拟结果与Agro-CEVSA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对春玉米农田产量的模拟准确性较高。(2)1985~2017年北方旱作春玉米产量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东南高西北低。年均产量8439.76kg·hm-2,趋势倾向率为165.59kg·hm-2·10a-1,研究时段前期春玉米产量年际变化较大,自2004年以后春玉米产量年际变化相对平稳。(3)北方旱作春玉米农田蒸散量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1985~2017年北方旱作春玉米农田蒸散量年际变化为378.60~532.51mm,趋势倾向率为4.08mm·10a-1。不同类型旱区的蒸散量表现为半湿润区>半湿润偏旱区>半干旱区>半干旱偏旱区>干旱区。(4)北方旱作春玉米农田水分生产力呈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范围在1.27~3.92kg·m-3之间。1985~2017年北方旱作春玉米农田水分生产力均值为1.84kg·m-3,趋势倾向率为0.03kg·m-3·10a-1。除干旱区以外,其他类型旱区春玉米农田之间的水分生产力差别不大。(5)北方旱作春玉米农田水分生产力空间分布与温度和降雨呈正相关。随着农田管理措施的改进,气候变化对产量造成的波动正在逐渐减弱。由于春玉米产量的不断增加,而农田耗水量增加的幅度小于产量增加的幅度,使得农田水分生产力得以不断提升。由于气候变化、作物品种和人为管理等因素都会对作物产量形成、农田水分耗散造成影响。因此进一步改进模型,完善作物产量形成过程和水分生产力的影响机理,从而模拟未来作物水分生产力动态,是Agro-CEVSA模型未来发展的方向。
张鹏[2](2016)在《集雨限量补灌技术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及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文中提出沟垄集雨种植技术是西北旱区改善旱地作物水分状况,维持作物产量稳定的有效方法之一。为进一步完善集雨技术模式,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开发一种可有效提高灌溉农田水分生产效率,缓解灌溉水资源高耗低效问题的北方灌溉农田节水补灌技术模式,本研究在干旱半干旱典型区(宁夏彭阳县),设置沟垄集雨(R)与传统平作(B)两种种植方式,结合玉米关键生育期补灌,形成8个处理(大喇叭口期1次灌水:R1/B1;大喇叭口期和扬花期均灌水:R2/B2;扬花期1次灌水:R3/B3;全程不灌溉:R0/B0),通过连续3年(20122014)大田试验,分析不同集雨限量补灌模式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养分状况、玉米生理生态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如下:1、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的影响(1)在3年试验期间,集雨补灌各处理(RI:R1、R2和R3)较对应畦灌处理(BI:B1、B2和B3)均可显着提高玉米生育前期(苗期大喇叭口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P<0.05),尤其是土壤上层(060 cm),平均增幅达10.40%和6.91%,且随着降雨增多增幅变大;由于灌水量较对应畦灌处理减少50%,各集雨补灌处理在灌水后(扬花期收获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均略低于对应畦灌处理,但均无显着差异。(2)不论是平水年还是丰水年,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增加耕层025 cm各土层土壤温度(P<0.05),且随着作物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加地温增幅逐渐减小;由于补灌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各集雨补灌处理和畦灌处理均低于对应的不灌水处理,且一次灌水处理(R1/B1和R3/B3)增温效果均高于两次灌水处理(R2/B2)。2、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及植株养分的影响(1)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从而使040 cm各土层土壤全氮、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均低于对应畦灌处理,且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降幅减小;各补灌处理较对应不灌水处理均可显着提高040 cm土层土壤速磷和速钾含量(P<0.05),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增幅减小,各补灌处理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B1)对速磷利用效率较好,而两次灌水处理(R2/B2)对速钾利用效率较好;在各年份,各补灌处理对040 cm土层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影响较小,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基本无差异。(2)在各试验年份,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增加各部位养分含量,籽粒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提高9.74%、12.18%和24.83%,叶片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提高14.26%、37.07%和29.61%,茎秆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提高16.07%、22.88%和20.94%;各补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植株的养分含量,对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可看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和两次灌水处理(r2)对植物养分吸收效果显着高于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而各畦灌处理间,两次灌水处理(b2)均好于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b1)和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b3)。(3)在各试验年份,集雨补灌和畦灌较不灌水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秸秆和籽粒养分吸收量(p<0.05),各集雨补灌处理养分吸收量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两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而各畦灌处理大小顺序为两次灌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3、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耗水特性的影响(1)在20122014各年份,玉米生育期耗水量均随降雨量的增多呈增加趋势,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在丰水年(2012和2013)耗水量显着降低(p<0.05),分别低6.79%和8.44%;在平水年(2014)显着提高,平均高9.51%(p<0.05),各集雨补灌处理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和r2)耗水量均显着(p<0.05)高于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各畦灌处理中两次灌水处理(b2)均高于一次灌水处理(b1和b3)。(2)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通过垄覆地膜均可显着降低玉米各生育时期的耗水量,各集雨补灌和畦灌处理在各阶段均高于对应不灌水处理,其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b1和r2/b2)在各时期耗水量均高于对应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b3)。(3)在丰水年(2012和2013),各处理间耗水强度无显着差异,而在平水年(2014),各集雨补灌处理耗水强度均显着(p<0.05)高于对应畦灌处理,且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b1和r2/b2)均显着(p<0.05)大于对应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b3)。(4)在各降雨年型下,与不灌水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和畦灌处理均显着提高了玉米田耗水模系数,且增幅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两次灌水(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4、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1)在各试验年份,集雨补灌处理均较对应畦灌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各集雨补灌处理大小顺序为两次灌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平均较不灌水处理显着提高11.94%(p<0.05),各畦灌处理大小顺序为两次灌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较不灌水处理平均显着提高12.72%(p<0.05)。(2)在20122014各年份下,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各项光合指标值,各集雨补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平均提高11.79%、24.23%和22.94%,其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和r2)显着高于仅在扬花期补灌处理(r3);各畦灌处理在雨水充沛的2013年较不灌水处理无显着差异,在2012和2014年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显着(p<0.05)提高10.08%、15.95%和22.94%,两次灌水处理的增幅明显大于其余灌水处理。(3)叶绿素荧光参数对水分胁迫反应敏感,随着降雨的增多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在各年份均可显着提高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其中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及psⅡ潜在活性(fv/fo),分别平均显着提高7.66%、12.19%、5.47%和14.53%,各灌水处理的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b1)>两次灌水处理(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b3)。5、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1)在20122014各年份,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产量,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多增幅逐渐减小,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行粒数和穗粒数分别提高3.53%、6.23%、4.74%、10.01%、1.40%和6.19%,突尖长平均降低9.30%,其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b1和r2/b2)对产量性状的提高效果显着高于仅在扬花期补灌处理(r3/b3)。(2)相比各畦灌处理,在20122014各年份,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经济产量,增幅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逐渐变小,三年分别提高29.51%、7.49%和34.15%;各集雨补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可平均提高12.61%(p<0.05),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和r2)经济产量增幅较扬花期一次补灌处理(r3)显着,尤其是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各畦灌处理在丰水年(2012和2013)较不灌水处理无明显增幅,而在平水年(2014)平均提高16.12%(p<0.05),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增幅显着(p<0.05)高于其余补灌处理。(3)在各年份,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ue)和降雨利用效率(pue),分别平均提高27.09%和24.74%。各集雨补灌处理在各年型下较不灌水处理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wue和pue,平均分别提高10.46%和10.65%,各畦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仅在平水年(2014)分别提高2.23%和16.12%(p<0.05);各补灌处理间增幅效应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大喇叭口期和扬花期均灌水(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4)在20122014各年份,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灌水利用效率(iwue),且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增幅逐渐变小,三年分别提高1.6、1.3和1.7倍,各补灌处理效应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大喇叭口期和扬花期均灌水(r2/b2)。(5)在各降雨年份下,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灌水生产效率(iwp),且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增幅逐渐变小,各集雨补灌处理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增幅显着大于其余处理;各畦灌处理在丰水年(2012和2013)iwp均呈负值,但在各年份两次灌水处理(b2)效果较好。6、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田经济收益的影响(1)在各降雨年份下,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提高玉米田总收入,且增幅随着玉米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呈下降趋势,20122014年分别平均提高26.09%(P<0.05)、9.61%和31.52%(P<0.05),在平水年(2014)补灌效应尤其明显,各补灌处理增收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两次灌水(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2)在20122014各年份,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田净收益,三年分别提高39.81%、3.94%和59.92%,其中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B1)增幅最为明显。
王婧[3](2009)在《中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不匹配的现状,分东北灌区、东北旱区、黄淮海灌区、黄淮海旱区、西北灌区、西北旱区六个区域研究各区主要作物及种植制度的耗水特性,给出节水种植结构调整建议,比较各区节水种植模式的产量与节水效益,分析各区主要节水技术的节水效果、经济效益与参与式农民调查结果,主要结论如下:(1)东北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主要通过节水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来实现。该区水稻为高耗水作物,玉米、大豆相对耗水较少,可适当“压稻扩玉豆”,以一年一熟制为主,发展粮食作物单作,节水技术优先发展耕作保墒类、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覆盖保墒类等技术。(2)东北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节水养地,建立环境友好型的高效农作制度,主要通过节水种植模式的筛选与节水技术的配套提升来实现。该区玉米、大豆为高耗水作物,花生、谷子为低耗水作物,花生、谷子耗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率好于大豆、玉米,可“稳玉豆,扩谷油,增林经”,坚持一年一熟制,发展粮食作物单作,适当发展果-粮、饲-粮间作,优先发展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覆盖还田技术、耕作保墒类、覆盖保墒类等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3)黄淮海灌区中,丰水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节水,主要通过节水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来实现。该区小麦、玉米均是高耗水作物,玉米耗水与降水的耦合率较好,可“稳定麦玉”,并以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为主,发展节水套作;平水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不增加或者略有削减农业水资源的情况下,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主要通过调整熟制,进行节水种植模式筛选与节水技术的配套来实现。该区冬小麦与棉花为高耗水作物,夏棉花、夏玉米与春棉花耗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率好于冬小麦,应适当“压麦扩棉”、“压粮-粮扩粮-经”,以一年两熟为主,适当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小麦-玉米→春棉花→小麦-玉米三年五熟制;缺水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降低农业水资源的用量,主要通过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来实现。该区冬小麦为高耗水作物,与降水量的耦合率也最差,必须“压麦扩棉”,适当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小麦-玉米→春棉花两年三熟制,或者大面积推广小麦-玉米→春棉花→小麦-玉米三年五熟制,并适当发展粮-饲、粮-果节水间套模式。节水技术优先发展水肥耦合、秸秆覆盖还田类、地面灌溉类、耕作保墒类等技术。(4)黄淮海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有限水资源生产效益,主要通过节水种植模式筛选与节水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来实现。该区玉米、冬小麦、春甘薯为高耗水作物,夏玉米作物耗水量与降水耦合程度较好,可“压麦扩薯谷油”、“稳经扩饲”,以两年三熟制为主,实行节水粮-粮→经间套作模式,节水高产。节水技术应优先发展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覆盖还田类技术、耕作保墒类、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等。(5)西北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水资源的效益产出,主要通过节水种植模式筛选与节水技术应用来实现。该区春玉米、棉花、马铃薯、冬小麦为高耗水作物,春小麦相对耗水量低于其它,该区作物耗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程度较差,可“压麦扩经”,以一年一熟粮食作物单作为主,节水技术优先发展地面灌溉节水技术、耕作保墒、节水灌溉制度等。(6)西北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护脆弱的生态,建立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结构,主要通过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来实现。该区玉米、大豆、马铃薯耗水水平近似,马铃薯生育期内需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率较好,可“压夏扩秋”、“压杂扩薯”,坚持一年一熟粮食作物套作模式,节水高产。节水技术应优先发展耕作保墒、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等。综合上述对东北灌区、东北旱区、黄淮海灌区、黄淮海旱区、西北灌区、西北旱区六个区域深入研究结果可见,改革现有的水资源高耗低效型农作制度,建立基于粮食与水资源双重安全的水资源低耗高效型节水农作制度,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不匹配现状的重要途径。各个区域应根据当地粮食生产与农业水资源实际情况,采用适合当地特点的,包括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方案、节水种植模式、节水种植技术等在内的节水农作制度。
王学强[4](2007)在《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小麦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全世界约有35%的人口以小麦作为主要粮食。在当前中国的口粮消费总量中,小麦占到了43%左右。随着中国城乡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产水平的提高,小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是世界上小麦生产大国,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总量的25%和22%左右,全国商品小麦的常年收购、销售和库存量均占粮食总量的1/3左右。河南自古就是粮食的主产区,也是我国小麦栽培的中心地带,它的面积、总产量和贡献一直居于我国首位,其小麦种植面积是全国小麦总播种面积的1/4,总产量约占1/4。本论文以河南小麦生产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河南小麦生产发展的现状、小麦生产潜力及开发的技术途径,并对河南小麦竞争力及小麦经济及其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河南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和战略对策。研究结果对指导河南小麦生产及产业化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本文对建国后到2007年59年的河南小麦生产发展状况、生产特点、小麦类型及分布和小麦生产发展态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首次将河南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划分为8次,并将建国后河南小麦的生产发展划分为9个阶段4种情况,同时认为进一步挖掘小麦生产潜力是实现河南小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首次以FAO的生态区域法为基础对河南小麦生产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河南小麦气候生产潜力的开发度平均为48.8%,气候生产潜力开发度最高的市是焦作,其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开发度为80.4%,最低的市是信阳市,小麦气候生产潜力的开发度为26%,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开发小麦气候生产潜力的前景巨大。3、论文分析了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开发与增进的主要限制因素,即降水量有限且分布不均,耕地质量低下,集约化程度低是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开发的主要限制因素,并据此提出以改良品种提高种群的内在生产力,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抑制农田水分损耗,因地制宜确立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宜的栽培技术是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开发的关键技术途径;4、首次对河南各地市小麦生产潜力的开发设置了难度系数,小麦生产潜力随着开发难度系数的增加,开发的难度变大。难度系数在2以下的,由于水分能有效满足小麦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较易开发,其小麦播种面积约占河南小麦播种总面积的47.4%,约为240万hm2;难度系数大于2的,由于水分不能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正常需求,较难开发,这部分播种面积约占河南小麦播种总面积的52.6%,为266万hm2。5、对河南小麦的比较优势、生产成本、品质及市场前景的分析表明,河南小麦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生产成本在全国小麦主产省中位列中间,与美国相比河南小麦生产成本较低,收益较高;营养品质和一些加工品质的主要指标居全国中上等水平,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主要营养品质指标不低于美国等主要产麦国家,但加工品质的面团特性较差;优质小麦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因此河南小麦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市场竞争潜力。6、对河南小麦经济的分析表明,河南小麦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小麦品种多、乱、杂;小麦经营效率不高,收益低;优质小麦品质不稳定,优质小麦生产科技含量较低;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产业体系不健全,产销脱节,产业化链各环节不衔接;小麦资源有效利用低;产品结构不合理,小麦商品档次低,出口市场狭窄等。针对小麦经济前景看好而开发不力的现状及小麦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论文提出了小麦产业化发展的战略对策:建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发展规模效益;加快小麦加工基地建设;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增强特色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建立健全市场营销体系搞活小麦生产流通;大力扶持小麦储备体系建设;实施科技创新,降低小麦生产成本;加大对小麦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7、论文构建了河南小麦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及政策支撑体系。构建了以培育及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为核心,科学的耕作栽培技术为关键的小麦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同时提出了河南小麦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技术以及小麦生产和贸易保护的政策建议;并认为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是河南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及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保障。
胡兵辉[5](2006)在《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根据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面临战略性调整的新形势以及在这种新形势下该区必然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现实选择,紧紧抓住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环节——降水资源化,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通过对黄土高原资源环境进行辨识,并结合可行性评价,得出该区降水数量满足降水资源化的要求,且在降水资源化技术上,该区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降水资源化技术不但增产增收效果显着,且降水资源利用工程区位优势明显,不会引发大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故确定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2)本文阐述了降水资源化理论潜力(Rt)、可实现潜力(Ra)、现实潜力(Rr)三个概念及相应的计算公式,将降水资源化分为三种主要方式:降水就地利用、降水叠加利用和改变地表入渗能力降水异地利用。依据降水资源化的理论潜力开发度(Ra/Rt)、现实潜力开发度(Rr/Rt)和实际需水程度(Rd/Rt)三个指标可对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黄土高原典型地区——渭北旱塬为代表,通过对该区生态用地构成及降水量等资料的分析,初步估算了其生态用地降水资源化潜力,认为渭北旱塬降水资源化潜力是相当大的,目前的开发度较低,尚需通过各种降水资源化技术增进。并针对旱作农田,提出了降水资源化潜力开发增进的技术途径。(3)综合考察黄土高原半干旱生态类型区主要作物的降水生产潜力和水分影响率,发现主要作物的降水生产潜力较大,但现实水平较低。并依据降水资源化现实,分析了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的制约因素。(4)依据黄土高原旱区人民群众长期与干旱做斗争的经验总结以及最新农业工程技术措施,依托农业科技进步,结合三种降水资源化利用方式,提出了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方式的技术体系(如图5-9所示)。具体技术措施的实施,需要重视黄土高原旱农地区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与农业生产的总体布局,以建立有助于物质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结构,包括造林草、农田基本建设、兴修小型水利以及作物配置、合理耕作等措施都要加以采取,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降水以提高降水生产力的目的。最后,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丁瑞霞[6](2006)在《微集水种植条件下土壤水分调控效果及作物的生理生态效应》文中研究指明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是一种田间集水农业技术,它适用于缺乏径流源或远离产流区的旱平地和缓坡旱地,基本原理是通过在田间修筑沟垄,垄面覆膜,实现降水由垄面(集水区)向沟内(种植区)的汇集,以改善作物水分供应状况,提高作物产量。试验于2002~2005年在宁夏海原县贾塘乡进行,设计不同垄沟比值和垄沟宽度(沟内不种作物),通过模拟降雨和自然降雨,量化微集水种植的土壤水分调控效果,并对微集水种植条件下谷子、糜子、玉米三种作物的生理生态反应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增产的机理。1、对土壤水分调控的效果随着降雨量的增加,特定带型的Rfr(降水在沟垄面的配比)减小,Xm(降水在沟土中的下渗值)、Xn(降水在沟土中的垂直分布特征值)增加,M(降水在沟土中水平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减小;降雨量一定时,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特定带型的Rfr减小,Xm、Xn减小,M减小;相同的降水处理下,对同一沟垄比值,随着带型的窄化,Rfr减小,Xm、Xn减小,M减小;自然降雨试验中,不同处理随着降雨量的增加,水分下渗深度增加,沟内蒸发率比对照低,蓄水保墒效果明显。2、对土壤蓄水量的影响谷子、糜子、玉米三种作物在微集水种植处理条件下不同生育时期的土壤蓄水量均比对照多,成熟期谷子、糜子、玉米集水处理的蓄水量分别较对照增加35.28 mm(2004年)、65.33 mm(2003年)、27.05 mm(2004年),表明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对下茬作物生长发育能够提供比较好的水分条件。3、对生育进程的影响谷子苗期较露地提前1~2天,拔节期提前4~13天,抽穗期提前6~13天;糜子苗期提前1~3天,分蘖期提前6~12天,抽穗期提前11~20天;玉米苗期提前1~2天,拔节期提前7~8天,抽雄期提前6~10天。4、对株高及其生长速度的影响2004年和2005年集水处理边行谷子平均株高分别高出对照33.9 cm、31.9 cm,中行谷子平均株高分别高出对照13.1 cm、12.6 cm,最大生长速度基本上为边行、中行、对照依次减小;2004年和2005年集水处理玉米的平均株高分别高出对照25.0 cm、28.8 cm,2004年和2005年集水处理的平均最大生长速度分别高出对照2.33 cm/d,0.83 cm/d。5、对边际效应的影响同一沟垄比例,随着沟垄宽度的变大,不同带型谷子的边行优势增强,产量边际效应指数和边际效应均增大,边行的增产作用成上升趋势,最大增产率达到196.5%,中
胡兵辉,廖允成,贺金红,程天矫,于稀水[7](2006)在《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制约因素分析》文中认为黄土高原是中国旱地农业的重要实施区域,降水是其农业生产的主要水分来源。然而该区不仅年降水量有限,而且分布不均,夏季多大雨、暴雨,加之地形起伏不平,致使有限的降水资源大部分化为非目标性输出;储存在土壤里的降水通过蒸发大量损失;且现行的种植业结构及作物种群大多数用水效率低,农民科技素质低;更为普遍的是,土壤肥力低下,耕作管理粗放,严重制约了有限降水的资源化。
杜虎平[8](2005)在《黄土高原小杂粮降水生产潜力开发和增进的技术途径》文中指出在黄土高原,水资源已成为对粮食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现阶段高原旱作农区农田降水利用 效率仅为35%左右,研究表明在较为合理的生产条件用水效率可以达到70%-80%。在此,通过从提 高种群的内在生产力、建设基本农田控制坡耕地水分的径流输出、抑制农田水分的无谓损耗、实施农 田水分的空间富集、确立与降水分布相吻合的种植结构几方面阐述黄土高原小杂粮作物降水生产潜 力开发和增进的技术途径。
于亚军[9](2005)在《北方旱作农田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水分亏缺和肥力低下是制约我国北方旱作农田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两大主要因素。因此,实施旱作农田水肥高效利用的合理调控,是实现旱作农区粮食高产稳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证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回顾世界旱作农区特别是我国北方旱作农田水肥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当前水肥调控技术研究的主要成就,并指出仍需致力的研究领域和方向。通过在宁南设置水肥调控试验,研究了合理水肥耦合运筹提高当地大田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技术措施。同时,总结整理北方旱作农田主要作物“以肥调水”高效施肥技术。在此基础上,探索制定了我国北方不同类型旱作农田水肥调控技术规程。通过水肥调控技术总结集成同时选取典型旱作农区开展试验研究,初步得到的结论如下: 1 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状况当前,水肥调控技术研究主要以不同技术对作物生产的调控效应和不同作物水肥高效调控技术开发为中心展开,在技术的集成组装方面研究较少,因而难以实现对旱作农田作物水肥高效利用的联合调控。为了快速提高低肥力农田生产力水平和保证高产农田生产可持续发展,将传统旱作农业技术与现代水肥高效调控技术相结合,组装成现代水肥调控技术体系,以此指导旱作农田生产已是实现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2 宁南水肥调控试验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1)降雨平水年型谷子高产施肥技术施肥对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效应存在阈值反应。春谷子生育期降雨平水年型(生育期降水量206.7mm),施肥量为N 90kg/hm2 、P2O5 81kg/hm2时,谷子产量和WUE 最高,分别达到2394.0 kg/hm2和7.28 kg/(mm·hm2),分别较不施肥(CK)提高53.9%和51.4%。(2) 两种降雨年型马铃薯高产、高效施肥技术马铃薯在歉水年(生育期降雨量224.5mm)型得益于较高的播前土壤水分,使相同施肥水平下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与降雨平水年型(生育期降雨量285.0mm)达到基本相当的水平。两种年型均以N120kg/hm2 、P2O5 48 kg/hm2的施肥水平薯块商品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最高,产量分别为20097.0 kg/hm2和22834.5 kg/hm2,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为65.25 kg/(mm·hm2)和66.13 kg/(mm·hm2)。同时。施肥
孙兆敏[10](2005)在《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宁南旱作农业区包括固原市四县一区、海原全县和同心县、盐池县大部分地区,总面积3.11 万km2,总人口256 万人。该区是我国居民比较贫困、生态环境十分恶劣、人口比较密集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一部分,属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生态恢复和社会经济发展是新时期研究宁南旱作农区发展问题的对立而又统一的两大主要任务。面对该区严酷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在研究宁南旱作农业区的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体系,采取系统综合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和归纳演绎相结合,典型研究、试验示范、引用成熟试验成果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多元互补研究方法,通过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构建,力求解决该区生态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问题,探讨适宜宁南旱作农区的农业发展途径,转变该区农业增长方式,解决长期困扰区域经济发展的难题,增加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实现宁南旱作农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基于上述问题,结合国家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专题项目的研究,形成了以下结论: 一、提出了在宁南旱作农区发展草地农业的构想宁南旱作农业区作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论文研究过程中,在充分分析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和宁南旱作农区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围绕该区生态恢复与经济建设的迫切性,提出在该区必须转变“宜农则农”的农业发展思想,变“以粮为先”为“以草为先”的草地农业发展思路,推广苜蓿人工草地建设,立草为业,草畜结合,建立草畜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二、研究论证了草地农业在宁南旱作农区的战略地位草地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把畜牧业和草地充分纳入农业系统,使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草地与耕地有机结合起来。牧草尤其是以苜蓿为代表的豆科牧草是草地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发展苜蓿人工牧草种植,不仅可以改变生态环境,而且也是宁南旱作农区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研究提出草地农业生产系统是宁南旱作农业区“生态—经济”重建的有效措施,是宁南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三、提出苜蓿人工草地建设是宁南旱作农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 紫花苜蓿简称苜蓿,是世界上第一个被人工栽培的牧草,以其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被誉为“牧草之王”,在全世界得到广泛种植。宁南旱作农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
二、中国北方旱区农田水分生产潜力增进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北方旱区农田水分生产潜力增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北方旱作春玉米水分生产力时空变化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分生产力及其模拟研究 |
1.2.2 作物模型发展和应用 |
1.2.3 生态系统过程模型在农业上的应用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北方旱作春玉米农田分布 |
2.1.2 北方旱区降雨量和气温变化特征 |
2.1.3 不同类型旱区降雨量和气温变化趋势 |
2.2 数据介绍 |
2.2.1 Agro-CEVSA输入数据 |
2.2.2 Agro-CEVSA验证数据 |
2.3 数据分析 |
2.4 模型检验方法 |
第三章 Agro-CEVSA模型改进和检验 |
3.1 CEVSA2模型简介 |
3.1.1 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
3.1.2 植物氮吸收和分配 |
3.1.3 蒸散和LAI的模拟 |
3.2 模型改进 |
3.2.1 玉米物候参数化方法 |
3.2.2 C4 作物光合作用 |
3.2.3 田间管理模块 |
3.2.4 产量计算方法 |
3.3 Agro-CEVSA模拟与通量观测的比较 |
3.3.1 辽宁锦州农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 |
3.3.2 山西寿阳春玉米农田水碳通量观测站 |
3.4 产量模拟结果的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方旱作春玉米产量时空动态 |
4.1 北方旱作春玉米产量空间分布特征 |
4.2 北方旱作春玉米产量变化动态 |
4.2.1 北方旱作春玉米产量年际变化趋势 |
4.2.2 北方旱作春玉米产量年际变化趋势空间分布 |
4.3 北方旱作区各省春玉米产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方旱作春玉米农田蒸散量时空动态 |
5.1 北方旱作春玉米农田蒸散量空间分布特征 |
5.2 北方旱作春玉米蒸散量时间变化动态 |
5.2.1 北方旱作春玉米蒸散量年际变化趋势 |
5.2.2 北方旱作春玉米蒸散量年际变化趋势空间分布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北方旱作春玉米农田水分生产力时空动态 |
6.1 北方旱作春玉米农田水分生产力空间分布特征 |
6.2 北方旱作春玉米水分生产力变化动态 |
6.2.1 北方旱作春玉米水分生产力年际变化趋势 |
6.2.2 北方旱作春玉米水分生产力年际变化趋势空间分布 |
6.3 水分生产力与产量和蒸散的相关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气候变化对产量的影响 |
7.1.2 农田蒸散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7.1.3 水分生产力的影响因素 |
7.2 结论 |
7.3 创新点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集雨限量补灌技术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及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集水农业 |
1.2.1 集水农业含义与理论 |
1.2.2 集水农业发展及模式 |
1.2.3 集水农业研究进展 |
1.3 农田集雨种植技术研究 |
1.3.1 农田集雨种植概念、理论基础及类型 |
1.3.2 农田集雨种植的水分调控、增进降水生产潜力的机理 |
1.3.3 国内外农田集雨种植研究进展 |
1.4 节水灌溉研究 |
1.4.1 农业灌溉用水现状及问题 |
1.4.2 节水灌溉含义及发展 |
1.4.3 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1.4.4 现有节水灌溉技术 |
1.5 有限灌溉 |
1.5.1 有限灌溉含义 |
1.5.2 有限灌溉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
1.5.3 有限灌溉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7.1 土壤理化性质 |
1.7.2 作物植株养分含量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试验区自然概况 |
2.2 试验区 2012-2014年降雨量分布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降雨量 |
2.4.2 土壤水分含量测定 |
2.4.3 土壤温度测定 |
2.4.4 叶片光合指标测定 |
2.4.5 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测定 |
2.4.6 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测定 |
2.4.7 玉米生育期观察 |
2.4.8 株高、叶面积测定 |
2.4.9 玉米干物质量测定 |
2.4.10 产量指标的测定 |
2.4.11 土壤养分测定 |
2.4.12 植物养分含量测定 |
2.4.13 土壤耗水量计算 |
2.4.14 水分利用效率(WUE)、灌水利用效率(IWUE)及灌水生产率(IWP)计算 |
2.4.15 收获指数(HI)计算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
3.1 集雨限量补灌对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1.1 2012年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
3.1.2 2013年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
3.1.3 2014年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
3.2 集雨限量补灌对 0~6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3.3 集雨限量补灌对 60~12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3.4 集雨限量补灌对 12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
4.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 0~25 cm土层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 |
4.1.1 苗期 |
4.1.2 大喇叭口期 |
4.1.3 抽雄扬花期 |
4.1.4 灌浆期 |
4.1.5 收获期 |
4.2 集雨限量补灌对 0~25 cm不同土层平均土壤温度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
5.1 集雨限量补灌对 0~40 cm土层土壤全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
5.1.1 全氮含量 |
5.1.2 全磷含量 |
5.1.3 全钾含量 |
5.2 集雨限量补灌对 0~40 cm土层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
5.2.1 碱解氮含量 |
5.2.2 速效磷含量 |
5.2.3 速效钾含量 |
5.3 集雨限量补灌对 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玉米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
6.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全氮含量的影响 |
6.1.1 茎秆 |
6.1.2 叶片 |
6.1.3 籽粒 |
6.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全磷含量的影响 |
6.2.1 茎秆 |
6.2.2 叶片 |
6.2.3 籽粒 |
6.3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全钾含量的影响 |
6.3.1 茎秆 |
6.3.2 叶片 |
6.3.3 籽粒 |
6.4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
6.4.1 全氮吸收量 |
6.4.2 全磷吸收量 |
6.4.3 全钾吸收量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耗水特性的影响 |
7.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各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 |
7.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 |
7.2.1 各年份耗水量 |
7.2.2 灌水量占耗水量的比例 |
7.2.3 降雨量占耗水量的比例 |
7.3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各生育期耗水强度的影响 |
7.4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各生育期耗水模系数的影响 |
7.5 讨论 |
7.6 小结 |
第八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光合特性及荧光参数的影响 |
8.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光合指标影响 |
8.1.1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 |
8.1.2 叶片净光合速率(Pn) |
8.1.3 叶片气孔导度(Gs) |
8.1.4 叶片蒸腾速率(Tr) |
8.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荧光参数影响 |
8.2.1 叶片初始荧光(Fo) |
8.2.2 叶片暗反应最大荧光(Fm) |
8.2.3 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
8.2.4 叶片PSⅡ潜在活性(Fv/Fo) |
8.2.5 叶片可变荧光(Fv) |
8.3 讨论 |
8.4 小结 |
第九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9.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
9.1.1 株高 |
9.1.2 叶面积 |
9.1.3 单株干物质量 |
9.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9.2.1 穗长 |
9.2.2 穗粗 |
9.2.3 突尖长 |
9.2.4 百粒重 |
9.2.5 穗行数和行粒数 |
9.2.6 穗粒数 |
9.3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 |
9.4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经济产量的影响 |
9.5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收获指数的影响 |
9.6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WUE、PUE、IWUE和IWP的影响 |
9.6.1 水分利用效率(WUE) |
9.6.2 降雨生产效率(PUE) |
9.6.3 灌水利用效率(IWUE) |
9.6.4 灌水生产效率(IWP) |
9.7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田经济效益的影响 |
9.7.1 总投入 |
9.7.2 总收入 |
9.7.3 产投比 |
9.7.4 净收益 |
9.8 讨论 |
9.9 小结 |
第十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中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作制度研究进展 |
1.2.2 节水农业研究进展 |
1.2.3 节水农作制度研究进展 |
1.3 研究区域、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区域 |
1.3.2 研究数据来源 |
1.3.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节水农作制度相关理论与原则 |
2.1 节水农作制度的内涵和特征 |
2.2 构建节水农作制度的主要原则 |
2.2.1 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
2.2.2 适应性原则 |
2.2.3 效益原则 |
2.2.4 参与式原则 |
第三章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东北区节水农作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1 东北区水资源自然状况与用水特点分析 |
3.1.2 东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分析 |
3.1.3 东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焦点问题 |
3.1.4 东北区分区自然概况 |
3.2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
3.2.1 黄淮海区水资源自然状况与用水特点分析 |
3.2.2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制度分析 |
3.2.3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焦点问题 |
3.2.4 黄淮海区分区自然概况 |
3.3 西北区节水农作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
3.3.1 西北区水资源自然状况与用水特点分析 |
3.3.2 西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分析 |
3.3.3 西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焦点问题 |
3.3.4 西北区分区自然概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北方各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
4.1 东北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
4.1.1 东北灌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
4.1.2 东北旱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以辽宁阜新为例 |
4.2 黄淮海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
4.2.1 黄淮海灌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
4.2.2 黄淮海旱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以河南洛阳为例 |
4.3 西北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
4.3.1 西北灌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以甘肃张掖为例 |
4.3.2 西北旱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以陕西长武为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种植模式研究 |
5.1 东北区节水种植模式研究 |
5.1.1 东北灌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
5.1.2 东北旱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
5.1.3 小结 |
5.2 黄淮海区节水种植模式研究 |
5.2.1 黄淮海灌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
5.2.2 黄淮海旱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
5.2.3 小结 |
5.3 西北区节水种植模式研究 |
5.3.1 西北灌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
5.3.2 西北旱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
5.3.3 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
6.1 东北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
6.1.1 东北灌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
6.1.2 东北旱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
6.2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
6.2.1 黄淮海灌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
6.2.2 黄淮海旱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
6.3 西北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
6.3.1 西北灌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
6.3.2 西北旱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策略探讨 |
7.1 东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策略 |
7.2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策略 |
7.3 西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策略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本研究创新点 |
8.3 讨论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小麦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
1.2 世界小麦生产概况 |
1.2.1 世界小麦生产情况 |
1.2.2 世界小麦增产的主要经验及途径 |
1.2.3 世界小麦消费、贸易状况 |
1.3 中国小麦生产发展概况 |
1.3.1 中国小麦区域分布 |
1.3.2 中国优质小麦优势区域布局 |
1.3.3 建国后小麦生产发展概况 |
1.3.4 小麦主产省现状 |
1.3.5 中国小麦进出口和贸易状况 |
第二章 作物生产潜力及比较优势相关研究综述 |
2.1 作物生产潜力研究概况 |
2.1.1 作物生产潜力研究 |
2.1.2 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进展 |
2.2 比较优势研究概况 |
第三章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方法 |
3.1 研究的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3.1 小麦生产潜力研究方法的确定及概算模式 |
3.3.2 作物比较优势概算模式 |
第四章 河南小麦生产概况 |
4.1 河南是我国小麦的重要基地 |
4.2 建国以来河南小麦的发展状况 |
4.3 现阶段河南小麦生产情况 |
4.4 河南省各地市小麦生产格局与变化 |
4.5 河南小麦生产特点 |
4.5.1 小麦品种由两元垄断向多元化发展 |
4.5.2 小麦品质由中筋向强、中、弱筋三向发展,小麦育种目标由高产稳产向高产、优 质、多抗性发展 |
4.5.3 小麦品种利用中,弱春性品种上升,半冬性品种下降 |
4.5.4 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
4.5.5 品种、品质结构逐步优化 |
4.5.6 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
4.5.7 高产典型不断涌现 |
4.5.8 加工转化能力明显提高 |
4.6 河南小麦类型区的划分及分布 |
4.6.1 河南小麦生态类型区的划分及分布 |
4.6.2 河南小麦品质生态类型区 |
4.7 河南小麦生产发展态势 |
第五章 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及开发途径研究 |
5.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
5.1.1 河南省地理位置及基本情况 |
5.1.2 农业气候总特点 |
5.1.3 农业资源分布 |
5.2 河南小麦生产潜力系统分析 |
5.2.1 河南小麦光温生产潜力 |
5.2.2 河南小麦气候生产潜力 |
5.3 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开发程度及评价 |
5.4 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开发途径 |
5.4.1 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开发与增进的必要性 |
5.4.2 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开发增进的限制因素 |
5.4.3 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开发与增进的技术途径 |
第六章 河南小麦比较优势、竞争力分析及小麦经济研究 |
6.1 河南小麦的比较优势 |
6.2 河南小麦竞争力分析 |
6.2.1 河南小麦的生产成本分析 |
6.2.2 河南小麦品质分析 |
6.2.3 河南省小麦市场前景分析 |
6.2.4 提高河南小麦比较优势及竞争力的主要对策 |
6.3 河南小麦经济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
6.3.1 河南小麦经济发展现状 |
6.3.2 发展河南小麦经济存在的问题 |
6.3.3 河南小麦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
第七章 河南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构建与对策 |
7.1 河南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
7.2 河南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构建 |
7.2.1 培育优质高产新品种是核心 |
7.2.2 应用科学的耕作栽培技术是关键 |
7.2.3 建设基本农田,改善耕地质量是保证 |
7.2.4 河南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其它必要辅助技术 |
7.3 河南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构建 |
7.3.1 与小麦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社会发展政策 |
7.3.2 资源与环境政策 |
7.3.3 技术政策 |
7.3.4 小麦生产、贸易保护政策 |
7.3.5 市场经济政策 |
7.4 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保障小麦生产的良性循环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对河南省小麦生产发展进行了评价 |
8.1.2 对河南小麦生产潜力进行了概算并提出了开发的技术途径 |
8.1.3 对河南小麦的竞争力及小麦经济进行了分析研究 |
8.1.4 提出了河南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技术支撑体系与对策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国内外降水资源利用的研究与进展 |
1.1 雨水利用的含义与途径 |
1.2 国外雨水资源利用进展 |
1.3 国内外雨水高效利用的主要类型 |
1.4 中国雨水资源农业利用进展 |
1.5 国内外雨水高效利用的共同特点 |
1.6 降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本研究工作设计 |
2.1 研究区位置与范围 |
2.2 研究区自然环境特征 |
2.3 研究区自然降雨特征分析 |
2.4 黄土高原降水资源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
2.5 本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三章 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潜力研究 |
3.1 降水资源化潜力计算与评价 |
3.2 黄土高原典型地区生态用地降水资源化潜力的初步估算 |
3.3 黄土高原旱作农田降水资源化潜力的开发与增进 |
第四章 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制约因素分析 |
4.1 黄土高原旱作农田系统的降水生产潜力 |
4.2 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的制约因素 |
第五章 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方式的技术体系 |
5.1 降水就地入渗自然利用方式的技术体系 |
5.2 降水就地富集叠加被动利用方式的技术体系 |
5.3 降水汇集异地主动利用方式的技术体系 |
5.4 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方式的技术体系 |
第六章 黄土高原降水资源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 |
6.1 黄土高原降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
6.2 黄土高原降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建议 |
6.3 黄土高原降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有关问题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微集水种植条件下土壤水分调控效果及作物的生理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雨水集流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内容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微集水种植技术的农田水分调控效果研究 |
2.1 模拟降雨试验及数据处理方法 |
2.2 自然降雨试验设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宁南旱区农田微集水种植条件下谷子的生理生态效应 |
3.1 试验点概况及试验方法和材料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 |
第四章 宁南旱区农田微集水种植条件下糜子的生理生态效应 |
4.1 试验点概况及试验方法和材料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结论 |
第五章 宁南旱区农田微集水种植条件下玉米的生理生态效应 |
5.1 试验点概况及试验方法和材料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和讨论 |
6.1 总结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制约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黄土高原降水资源农业利用的条件与现状 |
2 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制约因素分析 |
2.1 农田降水资源的满足状况差 |
2.2 土壤肥力低下 |
2.3 坡耕地面积大 |
2.4 耕作管理粗放 |
2.5 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及作物品种对降水资源化的制约 |
2.6 农民科技素质低,用水节水意识落后 |
3 小结与建议 |
(9)北方旱作农田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综述 |
1.1 世界旱作农区及旱农技术发展概况 |
1.1.1 世界旱作农区的面积及分布范围 |
1.1.2 发展旱农技术对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
1.1.2.1 发展旱作农业技术是满足人类对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必然要求 |
1.1.2.2 发展旱作农业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
1.2 世界旱作农业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
1.2.1 美国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
1.2.2 澳大利亚的粮草轮作持续农业发展技术 |
1.2.3 以色列的旱地集约用水技术 |
1.2.4 印度的集雨旱作农业技术 |
1.3 我国北方旱作农田水肥高效利用技术发展状况 |
1.3.1 我国北方旱作农田面积及分布范围 |
1.3.2 我国北方旱作农田水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
1.3.2.1 地面覆盖种植技术 |
1.3.2.2 微集水种植技术 |
1.3.2.3 保护性耕作技术 |
1.3.2.4 集雨节灌技术 |
1.3.2.5 农田合理施肥技术 |
1.3.2.6 作物有限灌溉技术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宁南水肥调控试验研究 |
2.1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1 试验区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2.1 谷子和马铃薯施肥梯度试验 |
2.1.2.2 谷子水肥调控微区试验 |
2.1.3 试验数据测定及处理方法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1 施肥对作物增产增收和水分调控效应 |
2.2.1.1 施肥对旱地谷子株高和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2.2.1.2 施肥对谷子的增产效应 |
2.2.1.3 施肥对马铃薯的增产效应 |
2.2.1.4 施肥对谷子和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2.2.1.5 施肥对马铃薯的增收效应 |
2.2.1.6 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光合特性的影响 |
2.2.2 不同水肥条件对旱地谷子产量、WUE 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2.2.2.1 不同水肥条件对谷子抽穗期0~200cm 土层贮水量的影响 |
2.2.2.2 不同水肥条件对旱地谷子产量和水分利用率(WUE)的影响 |
2.2.2.3 不同水肥条件对谷子旗叶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的影响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降雨平水年型,施肥对谷子产量和 WUE 的提高效应 |
2.3.2 两种降雨年型施肥对马铃薯产量、WUE 及经济效益提高效应 |
2.3.2.1 歉水年型施肥对马铃薯功能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2.3.2.2 两种降雨年型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和 WUE 的提高效应 |
2.3.2.3 两种降雨年型施肥对马铃薯经济效益的影响 |
2.3.3 不同水肥条件对谷子产量、WUE 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2.3.3.1 不同水肥条件对谷子产量和 WUE 的影响 |
2.3.3.2 不同水肥条件对谷子旗叶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
第三章 北方旱作农田主要作物“以肥调水”高效施肥技术 |
3.1 冬小麦高效施肥技术 |
3.1.1 主要栽培区域及生产现状 |
3.1.2 不同栽培区高效施肥方案 |
3.2 春小麦高效施肥技术 |
3.2.1 主要栽培区域及生产状况 |
3.2.2 不同栽培区高效施肥方案 |
3.3 春玉米高效施肥技术 |
3.3.1 主要栽培区域及生产状况 |
3.3.2 不同栽培区高效施肥方案 |
3.4 春谷子高效施肥技术 |
3.4.1 主要栽培区域及生产状况 |
3.4.2 不同栽培区高效施肥方案 |
3.5 马铃薯高效施肥技术 |
3.5.1 主要栽培区域及生产状况 |
3.5.2 不同栽培区高效施肥方案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类型区主要作物水肥调控技术规程 |
4.1 合理施肥和节水补灌是北方旱作农田水肥调控的主要技术 |
4.2 半湿润偏旱区主要作物水肥调控技术规程 |
4.2.1 冬小麦水肥调控技术规程 |
4.2.1.1 选用高水分利用效率(WUE)作物品种 |
4.2.1.2 实施“量水施肥”,发挥“以肥调水”的作用 |
4.2.1.3 采用高效栽培技术,提高有限降水的利用效率 |
4.2.1.4 高产田实施节水补灌,实现产量可持续提高 |
4.2.2 春玉米水肥调控技术规程 |
4.2.2.1 合理密植,提高群体产量 |
4.2.2.2 依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
4.2.2.3 采用高效种植方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
4.2.2.4 高产田合理补灌保证产量稳定提高 |
4.3 半干旱地区主要作物水肥调控技术规程 |
4.3.1 春小麦水肥调控技术规程 |
4.3.1.1 深耕镇压,蓄水纳墒 |
4.3.1.2 合理施肥,实现高产高效 |
4.3.1.3 节水补灌,大幅提高产量 |
4.3.2 春谷子水肥调控技术规程 |
4.3.2.1 合理增加施肥,实现低产田谷子高产 |
4.3.2.2 采用膜侧沟播栽培技术,改善谷子生长发育条件 |
4.3.2.3 合理补灌,降低歉水年型绝产的风险 |
4.3.3 马铃薯水肥调控技术规程 |
4.3.3.1 注重种薯的选择及播前处理,奠定马铃薯高产的基础 |
4.3.3.2 氮磷钾合理配施,促进马铃薯高产 |
4.3.3.3 采用地膜栽培技术,改善马铃薯生长的水、热条件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工作内容与方法 |
§2.1 主要研究工作内容 |
2.1.1 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构建 |
2.1.2 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技术体系研究 |
§2.2 研究工作方法与资料来源 |
2.2.1 研究工作方法 |
2.2.2 资料来源 |
§3 国内外草地农业的发展现状与相关理论 |
§3.1 国外草地农业系统的发展概况 |
§3.2 我国草地农业的发展概况 |
§3.3 草地农业相关理论 |
3.3.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3.3.2 产业生态学理论 |
3.3.3 区域经济学理论 |
3.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4.1 研究设计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 |
§4.2 探索和验证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
§4.3 研究探索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的发展战略与途径 |
§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宁南旱作农区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
§1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农业发展的现实归纳与总结 |
§1.1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农业发展现状 |
1.1.1 地域分布概况 |
1.1.2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农业发展概述 |
§1.2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农业发展趋势 |
1.2.1 农牧结合 |
1.2.2 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并举 |
1.2.3 有机与无机结合的土壤培肥制度 |
1.2.4 农田集雨与节水农业相结合 |
§2 宁南旱作农区农业发展现状与草地农业展望 |
§2.1 宁南旱作农区的地理环境与资源状况 |
2.1.1 地理环境 |
2.1.2 自然资源状况 |
2.1.3 农业生产现状 |
2.1.4 社会经济状况 |
2.1.5 生态分区情况 |
§2.2 宁南旱作农区农业发展现状评析 |
2.2.1 农业发展现状回顾 |
2.2.2 新时期宁南旱作农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2.2.3 宁南旱作农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2.3 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2.3.1 草地生态农业是实现宁南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
2.3.2 发展草地农业有助于宁南旱作农区聚集规模经济发展 |
2.3.3 草地生态农业是宁南旱作农区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
2.3.4 环境与生存压力要求宁南旱作农区必须发展草地农业 |
§2.4 苜蓿人工草地在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
2.4.1 苜蓿人工草地建设是宁南发展草地农业生态经济的切入点 |
2.4.2 发展苜蓿草业是实现宁南农业生产结构多元化发展的桥梁 |
2.4.3 发展苜蓿草业有助于建立宁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 |
2.4.4 发展苜蓿草业有利于提高宁南旱作农区生态农业专业化水平 |
§2.5 宁南旱作农区发展草地农业的资源优势 |
2.5.1 土地资源优势 |
2.5.2 气候资源优越 |
2.5.3 宏观政策优势 |
2.5.4 市场空间优势 |
2.5.5 经济利益优势 |
2.5.6 苜蓿加工业前景优势 |
§3 宁南旱作农区农业发展趋势分析 |
§3.1 优化农业结构是促进该区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
§3.2 草地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宁南发展高效农业的目标 |
§3.3 草畜产业一体化是宁南旱作农区农业发展的方向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
§1 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的发展模式 |
§1.1 草业生产草地农业模式 |
1.1.1 草业生产草地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
1.1.2 草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草粮轮作草地农业模式 |
1.2.1 草粮轮作在旱作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
1.2.2 草粮轮作技术研究的历史回顾 |
1.2.3 草粮轮作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4 草粮轮作发展现状 |
1.2.5 草粮轮作草地农业的主要模式 |
§1.3 旱作节水草地农业模式 |
1.3.1 旱作节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2 旱作节水草地农业的发展模式选择 |
§1.4 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 |
1.4.1 盐池县四墩子村草地农业系统示范成果 |
1.4.2 海原县发展草地农业的实践效果 |
1.4.3 红寺堡农业开发区草地农业的实践经验 |
§2 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探索 |
§2.1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
2.1.1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实模式总结 |
2.1.2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效果评价 |
2.1.3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经验 |
2.1.4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趋势 |
§2.2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现行组织模式评价 |
2.2.1"公司+农户"产业化模式的制度缺陷 |
2.2.2 生态农业示范户模式的局限性 |
§2.3 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框架 |
2.3.1 草畜产业一体化草地农业的发展定位 |
2.3.2 特色种植业的开发 |
§2.4 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制度创新 |
2.4.1 政府推动型:"政府+龙头企业+(科教机构)+农户"模式 |
2.4.2 经济驱动型:"龙头企业+示范户+农户"模式 |
2.4.3 产业带动型:"龙头企业群+农商会(中介机构)+农户"模式 |
§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技术体系研究 |
§1 试验地基点选择与概况 |
§1.1 试验地基点选择 |
§1.2 试验区概况 |
§2 紫花苜蓿人工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
§2.1 不同播期对苜蓿生长性状及越冬性的影响研究 |
2.1.1 试验材料选择与实验设计 |
2.1.2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2.1.3 结果分析 |
2.1.4 小结与讨论 |
§2.2 不同施肥梯度对苜蓿生长规律的影响研究 |
2.2.1 试验对象与材料来源 |
2.2.2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2.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4 结果分析 |
2.2.5 小结与讨论 |
§2.3 不同施肥模式对苜蓿生长规律的影响研究 |
2.3.1 试验材料选择与来源 |
2.3.2 试验设计方法 |
2.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4 结果分析 |
2.3.5 小结与讨论 |
§3 苜蓿微集水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方法 |
3.1.3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微集水种植苜蓿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
3.2.2 微集水种植对苜蓿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2.3 微集水种植对苜蓿产草量的影响 |
3.2.4 不同带型对苜蓿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4 草粮轮作栽培技术研究 |
§4.1 不同轮作方式生物学产量比较 |
§4.2 不同轮作方式籽粒产量比较 |
§4.3 产能及能量产投比 |
§4.4 不同轮作方式下产量的稳定性 |
§4.5 小结与讨论 |
4.5.1 草粮轮作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生物学产量 |
4.5.2 苜蓿轮作的生态适应性增强 |
§5 本章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讨论 |
第五章 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的发展战略 |
§1 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运行的宏观支撑体系 |
§1.1 草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过程 |
§1.2 草地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 |
§2 宁南旱作农区发展草地农业的战略思路 |
§2.1 进一步提高对发展草地生态农业的认识 |
§2.2 确立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的发展原则 |
§2.3 加强组织领导和落实工作 |
§2.4 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
§2.5 加快宁南旱作农区农村市场的对外开放 |
§2.6 全面启动专业人才战略,实施科技兴区 |
§2.7 建立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配保障机制 |
§3 宁南旱作农区发展草地农业的战略途径 |
§3.1 建立生态化的草地农业产业链 |
§3.2 扶持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
§3.3 大力发展集流节水草地农业 |
§3.4 创建特色农业绿色品牌 |
§3.5 优化配置草地农业生产格局 |
§3.6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
§3.7 加大技术推广与服务的力度 |
§3.8 运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的发展 |
第六章 结 语 |
§1 主要结论 |
§1.1 提出"生态-经济"重建是宁南旱农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
§1.2 总结提出了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的发展模式 |
§1.3 研究提出了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框架 |
§1.4 提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的创新组织模式 |
§1.5 构建了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的技术支撑体系 |
§1.6 提出了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的发展战略与途径 |
§2 讨 论 |
§2.1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有待相关学科领域进一步探讨 |
§2.2 草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2.3 草地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
§2.4 草地农业发展的战略途径尚需在实践中进一步优化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 谢 |
作者简介 |
四、中国北方旱区农田水分生产潜力增进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北方旱作春玉米水分生产力时空变化的模拟研究[D]. 李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集雨限量补灌技术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及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D]. 张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3]中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研究[D]. 王婧.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2)
- [4]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D]. 王学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 [5]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研究[D]. 胡兵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6]微集水种植条件下土壤水分调控效果及作物的生理生态效应[D]. 丁瑞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7]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制约因素分析[J]. 胡兵辉,廖允成,贺金红,程天矫,于稀水.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02)
- [8]黄土高原小杂粮降水生产潜力开发和增进的技术途径[J]. 杜虎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05(12)
- [9]北方旱作农田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研究[D]. 于亚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 [10]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D]. 孙兆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