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铁岭段主要支流水污染综合治理

辽河铁岭段主要支流水污染综合治理

一、辽河铁岭段主要支流水质污染的综合决断(论文文献综述)

晋燚铠[1](2021)在《辽河干流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体环境质量不仅受各类污染物入河总量影响,还与天然来水情况息息相关。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北方河流年径流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由此而引起的水环境质量波动引起学者的关注。本文以辽河干流为研究对象,针对水环境质量波动情况,开展不同水文条件下的总量控制研究,为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水质管理提供指导和依据,实现入海河流水质持续改善的目的。本研究首先进行辽河干流水环境质量分析,把握水体水质现状;其次核算控制单元内点源、非点源污染负荷,分析污染物主要来源;再次进行控制单元内年内丰、平、枯水期动态水环境容量核算,为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依据;最后使用负荷历时曲线法,计算不同水文条件下流域污染物允许负荷通量,提出了总量控制目标,更好地指导流域水环境管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选取辽河干流上代表性水质监测断面进行水质变化趋势分析与水质现状评价。其中水质评价选取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分析结果显示,上游三合屯断面污染物浓度在2018年达到峰值,随后又呈下降趋势;各断面超标污染物主要为CODMn、COD、BOD5和TP,超标时段多集中在平水期和枯水期,主要超标断面为三合屯、马虎山和盘锦兴安。(2)根据2018年污染源统计数据及统计年鉴等资料,核算干流汇流区内各控制单元工业企业直排、污水处理厂尾水、农村生活污染和农田径流污染COD和NH3-N的污染负荷。结果表明,非点源污染在各控制单元污染负荷中占比均在60%以上,其中农田径流是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3)在水质目标、设计流量和流速等水环境容量计算参数确定的基础上,使用段尾控制法,计算各控制单元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辽河全年COD和NH3-N理想水环境容量分别为107691.7t和4495.2t,其中丰水期在全年理想水环境容量中占比较大,占比范围为43%~75%。(4)结合三合屯、马虎山和红庙子三个断面的水质目标和逐日平均流量数据,构建了各断面的流量历时曲线和负荷历时曲线,并根据不同的流量历时区间确定了不同水文年的污染物允许负荷通量,并将其分配至年内各月和各季节。

初亚奇[2](2020)在《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突变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自然水文循环被严重破坏,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引发城市内涝、水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水安全与水生态问题。同时,寒地城市独特的地域气候特征与水文条件等,致使城市发展与水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城市雨洪管理实施难度增加。因此,本文以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为视角,从流域、城市、河段多尺度构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满足城市雨洪管理需求,提升寒地城市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功能,以期对寒地海绵城市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论文在大量背景理论研究下,首先梳理寒地城市地域特征,识别不同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以“格局—过程—尺度”为切入点,提出多尺度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建立理论框架与技术路线,并进一步确立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城市管控理论与技术方法,分析格局与水生态过程、城市内涝的影响机制,阐述多尺度管控内容与相关技术方法;其次,构建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即“流域尺度空间耦合(宏观)——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市尺度系统耦合(中观)——寒地海绵系统优化、河段尺度功能耦合(微观)——河岸带生态修复与措施建设”,并提出相应体系内容与技术方法;再次,以沈抚新区作为寒地城市研究区域,对应规划体系框架建立多尺度空间,在流域尺度下,利用GIS空间计算与分析法进行空间耦合,提取与水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多种基底要素,进行耦合叠加,构建不同水平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底线(低)、一般(中)、满意(高)三级水平划分禁限建区域,优化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为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提供刚性骨架;在城市尺度下,基于流域尺度空间格局,对城市多级排水系统进行整合优化,一是寒地海绵生态系统优化,确定水系廊道和绿地斑块布局,二是寒地城市排水管网优化,运用SWMM模型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排水要求,三是寒地适宜性低影响开发系统,划分管控分区并对各分区所应用措施规模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利用SWMM模型对优化前后方案进行模拟校验,验证其优化后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并注重寒地雨雪水资源化利用,实现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最优模式;在河段尺度下,在流域尺度水生态安全格局框架上,依据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生态系统格局与低影响开发系统定量方案,对研究区域内的河岸带进行海绵结构布局与方案设计,使具有寒地适宜性水生态修复与低影响开发措施两者在设计中并行,同时对河岸带的寒地植物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寒地海绵河岸带的功能要素耦合。论文涉及城乡规划、景观、水文等多学科理论融合,着眼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层面,集成多种相关技术方法。通过多尺度体系构建,明确寒地海绵不同尺度规划内容,最后将相关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运用到实践方案中,检验该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

史美玲[3](2020)在《辽河盘锦段废水污染物减排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在辽河盘锦段控制单元划分的基础上,以辽河盘锦段曙光大桥控制单元为研究对象,开展辽河盘锦段控制单元水质评价、污染负荷核定,污染物排放与河流水质响应关系模拟、石化行业及城镇污水进行技术诊断,分析辽河盘锦段污染物减排对河流水质影响,提出辽河盘锦段控制单元废水污染物减排措施。基于“水十条”控制单元划分结果及重点整治的28条重污染河流,将辽河盘锦段划分为曙光大桥控制单元、绕阳河盘锦段控制单元、赵圈河控制单元。选取COD、NH3-N、TN与TP评价指标、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控制单元国控监测断面进行水质评价。结果显示:20162018年,COD、NH3-N、TN与TP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2018年除盘锦兴安断面TP个别月份超标外,曙光大桥、赵圈河、胜利塘断面均不超标;除赵圈河断面COD不超标,其余三个断面均有不同超标现象;四个断面TN均超标。采用统计法对控制单元点源污染负荷核算,结果显示:曙光大桥控制单元污染物入河量最大,COD入河量为2443.11t/a,占辽河盘锦段点源总负荷89.22%,氨氮入河量为76.20t/a,占点源总负荷79.16%,总氮入河量为900.21t/a,占点源总负荷91.02%,点源主要集中于曙光大桥控制单元;采用输出系数法估算非点源污染负荷,结果显示:绕阳河盘锦段面源污染负荷最大,COD为1545.34t/a,占面源总负荷57.80%,NH3-N为144.49t/a,占面源总负荷58.64%,TN为549.64t/a,占面源总负荷61.36%,面源主要集中于绕阳河。采用MIKE11水质模型重点模拟曙光大桥控制单元污染物排放与水质响应关系,模拟结果显示:在现有经济技术及污染物排放标准条件下,平水期曙光大桥断面COD、NH3-N、TP超标。诊断分析辽河盘锦段工业企业排污类型及排污方式,以及企业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几种方案模拟污染物减排与水质的响应关系,结果显示:曙光大桥控制单元点源污染物排放要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并且从面源上削减河流水质达标。

马甜甜[4](2019)在《基于MIKE11浑河沈抚段生态需水水质水量调控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浑河是北方严寒地区典型的季节性河流,河流水量变化大,丰水期水量大,枯水期水量小,甚至部分河段会出现河床裸露现象。为了城市景观用水,浑河上修建了较多闸坝,若闸坝全部升起,河流就被分割成了一个个阶梯型小水库,水力条件差,不利于河道的生态环境。在非汛期为了景观用水,闸坝几乎全部升起,河流上下游无水可流,使得浑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严重短缺,非汛期河流水质远比汛期水质差,严重影响河流的生态环境。为保证河流水质和改善河流生态环境,本文首先研究了河流不同污染情况对生态需水量的影响,据此,针对研究区域的不同污染情况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计算。采用MIKE11软件构建浑河沈抚段水质水量耦合模型,最终制定出浑河沈抚段不同污染情况下的大伙房水库泄水方案,通过比较各方案模拟水质结果,得出最优的大伙房水库泄水方案。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针对浑河沈抚段水质、水量、水文改变度三个方面对生态调控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浑河沈抚段水质在非汛期污染较为严重,支流水系污染较干流严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大伙房泄水量无法满足非汛期的生态水量;大伙房水库的建设运行严重改变了浑河沈抚段原有的天然河流水文状态,水量波动较大,逆转次数增加,有必要考虑增加生态目标的水质水量调控措施。采用对比分析法对沈阳(三)水文站生态需水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支流水质未达4类水前,各因素对于生态需水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自净需水量、基本需水量、渗漏需水量、蒸发需水量、岸边植被需水量,河道径流量与生态需水量成反比;在支流水质达4类水后,基本需水量将超越自净需水量成为第一影响因素,其他因素排序不变,生态需水量与河道径流量成正比;当取缔排污口支流未达到5类时,水质是影响生态需水量的主要因素,当取缔排污口支流达到5类水时,水质将成为影响生态需水量的次要因素。针对分区河段计算生态需水量缺乏水文资料的问题,提出构建该河段MIKE11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的方法,来获得该研究区域各断面水量,为模拟大伙房水库泄水方案做准备。对闸坝为分区节点的浑河沈抚段不同污染情况的生态需水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浑河沈抚段现状生态需水量为9.53 ×108m3,取缔排污口支流现状生态需水量为8.81×108m3,取缔排污口支流达5类水生态需水量为6.66×108m3,支流达4类水生态需水量为 3.12×108m3。以4种不同污染程度的生态需水量为基础,为每种生态需水量制定大伙房水库泄水方案。为减轻大伙房水库的用水压力,本文选择三宝屯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外来水源水,假设出水水质为4类水,每日排泄量4.6m3/s,针对具有外来水源的情况下模拟不同生态需水量的大伙房泄水量,并观察水质改善结果。结果表明:无外来水源时,大伙房水库五种泄水方案中,方案五对浑河沈抚段的水质改善效果最好(每月前15天泄水);有外来水源情况下,方案三对浑河沈抚段的水质改善效果最好(每月以5天为单位循环泄水);无论有无水源,当取缔排污口支流达4类水时,5种方案均能起到良好改善水质的效果。

孙博,孟晓路[5](2019)在《辽河沈阳段“一河一策”治理及管理保护方案研究》文中提出为实现辽河沈阳段"五清、三达标"目标,对照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六大任务,提出了管理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成因。结合沈阳市河长制工作要求和近期管理保护目标,确定了辽河沈阳段管理保护总体目标和对应六大任务的具体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提出了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最终形成了辽河沈阳段"一河一策"治理及管理保护方案。

耿聪,傅泽,张峰,张国柱,张赛赛,王华,王伟[6](2018)在《辽河干流部分渔业水质指标的监测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考察辽河河水的渔业可利用性,本研究在2013年5月选取辽河干流28个采样点为监测对象,检测了部分渔业水质指标。结果表明,2013年春季辽河河水的表层溶氧超过7 mg/L,pH值介于8.1~8.6之间,高锰酸盐指数为1.6~2.5 mg/L,亚硝酸盐氮含量均小于0.004 mg/L,上述水质指标均满足渔业用水要求。但是,监测各调查点位中,仅3个点位的水中非离子氨态氮含量小于0.02 mg/L,满足渔业水质标准要求,其余点位的非离子氨态氮含量均超标。本研究结果可为辽河河水的渔业水质评价提供参考。

吴丹,张雪,夏广锋,闫艳芳,张立平[7](2017)在《工业结构对辽河流域沈阳段水环境影响及减排潜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水资源总量控制约束下,分析2015年辽宁省工业企业废水排放及治理情况,以COD、氨氮为污染指标,研究辽河流域沈阳段工业废水排放及其对水环境影响和各行业废水污染减排潜力,并分别与辽河上游铁岭段、辽河下游盘锦段进行污染减排强度对比;以单位产值用水量、污染物排出负荷为基础探讨用水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水环境约束条件下的沈阳市工业结构调和工业污染减排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撑.

张文枫[8](2016)在《基于生态安全的辽河干流城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辽河干流流域是辽宁省城乡发展与人文进步的重要脉络。通过实际参与《辽河生态治理规划》和《辽河三带建设规划》等规划工作的编制,我深深感到流域城乡的建设发展与流域本身的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也是我试图在论文中通过辽河干流这个例子阐述出来的研究内容。研究区即辽河干流流经的城镇(镇为最小研究单位),内包含铁岭、沈阳、鞍山、盘锦四市中的14个县(市)区、103个乡镇(街道、农场),总面积8756.46平方公里。论文通过分析辽河干流生态安全格局、探讨辽河干流城乡发展战略中的主要转变,借鉴国内外流域治理、开发相关研究内容,促进形成在生态安全下流域型城乡进行新型城镇化的有效措施,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归纳和总结辽河干流城乡建设脉络)和较小的理论意义(为探索生态安全城乡理论提供研究内容)。基于生态安全的城镇化建设是对城乡空间开发与环境保护综合考虑的发展途径。在生态安全的理论基础上,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辽河干流区域的生态安全布局(主要为第四章)。针对辽河干流城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扰,首先需要对流域进行以河流为中心的生态安全布局。基于土地沙化(GIS分析)与洪涝灾害(Z指数法)的分析与结论,探讨如何重塑流域生态安全格局。这个生态格局是以贯通辽河干流区域的人工湿地系统为基础,以构建了一个新的“城——水”大空间为延伸,为从自然生态的恢复到城乡人文与生态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实现的可能。第二,基于生态布局,辽河干流城镇建设遵循的发展策略(第五章)。在生态安全格局的指导、约束、影响下,辽河干流城乡策略的发展趋势发生了极大转变,这些策略的核心就是构建“三带”。首先,基于生态格局所构建的生态湿地系统、建设湿地景观,建设核心生态区,倡导生态农业——构建景观生态带;其次,统筹流域城乡发展,求同存异、分区指导、发展各具特色的生态人居体系——构建宜居城镇带;再次,借助城乡环境的良好转变,结合各城镇不同的人文特色,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产业带——构建旅游带。基于生态安全的辽河干流城乡建设将会维护辽河流域的生态质量,提高辽河干流城乡景观风貌,促进辽河干流城乡基础设施的完善,给辽河干流城乡发展战略的转型提供一次珍贵的契机。

李晓连[9](2016)在《基于水环境容量的辽河铁岭段污染负荷总量分配》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不少河流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环境问题,针对水环境问题,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正在从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转变;水污染又是一个流域问题,污染负荷总量分配也是一个流域水环境容量合理利用的问题,需要在流域规划的层面解决,所以本文以铁岭市为例基于水环境容量进行流域层面的污染负荷总量分配。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书籍,论述了国内外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研究进展和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年鉴、论文、网络资料、现场考察和实验等途径了解铁岭市地理位置、行政区划、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和水质情况。结合铁岭市水环境现状和水环境管理需求筛选出控制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参考国家“十二五”研究成果—《辽宁省水生态三级功能分区》确定的水质目标对辽河铁岭段进行水质评价。依据环境统计数据识别出铁岭市每条河流流域内污染源(直排企业、污水处理厂、规模化禽畜养殖业)情况,包括每个污染源的经纬度坐标、废水排放量、COD、NH3-N排放量,排放浓度、所属行业、受纳水体等;每条支流流域内土地利用情况和散养禽畜、人口、降水等情况。借助Mapgis和Photoshop等软件绘制铁岭市行政区划图、水系图、污染源分布特征图、高程图等。运用统计法、输出系数法、通量法核定流域内的污染负荷,结合一维稳态水质模型运用系统最优化方法借助Excel计算环境容量并应用TMDL方法对污染负荷总量进行分配,制定合理的分配原则做出辽河铁岭段最优污染负荷总量分配方案,为其污染物总量控制及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为了环境管理将污染负荷、环境容量统计到控制单元,最后提出了几条辽河铁岭段河流治理措施。结果表明:辽河铁岭段COD污染较轻,NH3-N污染较重。COD、NH3-N点源入河量分别为1838 t/a、295 t/a;非点源负荷输出量分别为15781t/a、1554t/a,主要以非点源为主。点源以污水处理厂、农副食品加工业为主,非点源以农业用地、禽畜养殖和林地污染负荷贡献为主。根据一定的原则识别出了21家重点控制企业。辽河铁岭段COD、NH3-N的环境容量分别为34402.33 t/a、1462.78 t/a。招苏台河、亮子河、清河无COD剩余环境容量;招苏台河、亮子河、王河、清河、沙河、长沟子河无NH3-N剩余环境容量。铁岭市直排源COD、NH3-N分配量分别为2248.092t/a、250.260 t/a,削减率分别为23.09%、32%。

刘淼,陈颖,王中博[10](2015)在《辽河保护区一级支流污染特征分析》文中指出根据辽河保护区一级支流2011—2014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4年来的水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总体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一级支流进行污染因子筛选,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不同污染特征的支流进行分类。结果表明,2011—2013年一级支流水质总体上逐年好转,受水量影响,2014年水质稍有反弹;污染较重的支流有付家排干、王河、南窑小河、清辽河、左小河、螃蟹沟、八家子河、长河、养息牧河、亮沟子河等;影响12条一级支流水质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有机污染、耗氧污染物污染和营养素污染;12条支流大致可以分成五类,分别为缺水型污染支流、农业面源污染型支流、生活污水污染型支流、混合污染型支流和汛期污染型支流。

二、辽河铁岭段主要支流水质污染的综合决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河铁岭段主要支流水质污染的综合决断(论文提纲范文)

(1)辽河干流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环境容量
        1.2.2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水环境质量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社会经济
    2.2 水环境质量分析
        2.2.1 水环境功能区划及监测断面
        2.2.2 水质变化趋势
        2.2.3 水质现状评价
    2.3 本章小结
3 流域污染负荷核算
    3.1 控制单元划分
    3.2 点源污染负荷
        3.2.1 工业企业直排
        3.2.2 污水处理厂尾水
    3.3 非点源污染负荷
        3.3.1 农村生活污染
        3.3.2 农田径流污染
    3.4 污染负荷汇总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辽河干流水环境容量核算
    4.1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与水域概化
        4.1.1 计算方法
        4.1.2 水域概化
    4.2 水环境容量计算参数确定
        4.2.1 控制因子与水质目标
        4.2.2 设计水文条件
        4.2.3 综合降解系数
    4.3 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与分析
        4.3.1 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4.3.2 理想水环境容量分析
        4.3.3 实际水环境容量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最大日负荷的污染物总量控制
    5.1 污染物最大日负荷
        5.1.1 流量历时曲线
        5.1.2 负荷历时曲线
    5.2 流域负荷总量控制
        5.2.1 断面水质现状
        5.2.2 总量控制目标
        5.2.3 负荷年内分配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致谢

(2)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突变引发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1.1.2 快速城镇化导致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1.1.3 寒地城市发展致使雨洪管理需求增加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水生态与水安全理论研究进展
        2.1.1 城市水生态理论研究
        2.1.2 城市水安全理论研究
        2.1.3 研究评述
    2.2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2.2.1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念及意义
        2.2.2 “格局—过程—尺度”关系理论研究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4 研究评述
    2.3 雨洪管理体系研究进展
        2.3.1 宏观层面防洪排涝
        2.3.2 中观层面雨洪管理
        2.3.3 微观层面河岸带设计
        2.3.4 寒地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2.3.5 经验总结与启示
    2.4 我国海绵城市相关研究动态
        2.4.1 我国海绵城市理论发展与现状统计
        2.4.2 我国海绵城市内容研究与技术方法
        2.4.3 我国海绵城市政策发展与地方实践
        2.4.4 我国寒地海绵城市存在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的理论与方法
    3.1 寒地城市地域特征
        3.1.1 寒地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3.1.2 寒地城市水系空间特征
        3.1.3 寒地城市河岸带功能特征
    3.2 多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识别
        3.2.1 流域尺度现状问题
        3.2.2 城市尺度现状问题
        3.2.3 河段尺度现状问题
    3.3 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研究
        3.3.1 理论基础
        3.3.2 理论框架
        3.3.3 技术路线
    3.4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理论与方法
        3.4.1 格局对水生态与水安全的作用机制
        3.4.2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内容
        3.4.3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管控的关键技术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框架
    4.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与原则
        4.1.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
        4.1.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4.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4.2.1 研究区域选取与空间尺度划分
        4.2.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要点
        4.2.3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4.3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
        4.3.1 Arc GIS在不同尺度中的应用
        4.3.2 流域尺度格局构建与分析方法
        4.3.3 SWMM在城市尺度中的应用
        4.3.4 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寒地适宜性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域尺度的沈抚新区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1 沈抚新区现状分析与评价
        5.1.1 自然条件现状
        5.1.2 水土资源分析
    5.2 水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5.2.1 单因子要素影响分析
        5.2.2 综合要素影响分析
    5.3 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3.1 水生态安全格局等级划分
        5.3.2 土地适宜性评价
        5.3.3 生态关键区识别
        5.3.4 水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尺度的沈抚中心城区寒地海绵规划与系统优化
    6.1 沈抚中心城区水生态与水安全条件概况
        6.1.1 地形地势现状与雨洪来源
        6.1.2 降水特征与暴雨雨型
        6.1.3 降雨径流控制分析
        6.1.4 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6.2 城市海绵系统格局构建与优化
        6.2.1 城市海绵生态系统格局构建
        6.2.2 海绵城市排水系统优化
        6.2.3 海绵城市雨雪水资源化利用
    6.3 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与定量方案
        6.3.1 沈抚中心城区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划分
        6.3.2 各管控分区低影响开发设施选择与组合
        6.3.3 沈抚中心城区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
        6.3.4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定量计算
    6.4 海绵系统优化方案模拟与分析
        6.4.1 预规划方案模拟分析
        6.4.2 优化方案模拟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河段尺度的浑河沈抚段生态建设与低影响开发设计
    7.1 浑河河岸带概况与问题分析
        7.1.1 研究区概况
        7.1.2 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7.2 城市河岸带结构布局与水生态修复
        7.2.1 河岸带海绵结构布局
        7.2.2 寒地河岸带水生态修复措施
    7.3 城市河岸带海绵设计与LID措施应用
        7.3.1 河岸带海绵景观设计方案
        7.3.2 寒地低影响开发措施应用设计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辽河盘锦段废水污染物减排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辽河盘锦段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行政区划
        2.1.3 水文状况
        2.1.4 气候特征
        2.1.5 地势地貌
        2.1.6 土壤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与城镇化率
        2.2.2 产业结构与布局
        2.2.3 土地利用状况
    2.3 河流污染状况
第3章 辽河盘锦段控制单元划分
    3.1 控制单元划分
        3.1.1 控制单元划分原则
        3.1.2 水十条控制单元划分
        3.1.3 辽河盘锦段水功能区划。
        3.1.4 辽河盘锦段控制单元划分
        3.1.5 辽河盘锦段不同类型控制单元划分
    3.2 辽河盘锦段控制单元水质识别
        3.2.1 监测断面布设
        3.2.2 水质评价方法
        3.2.3 水质评价结果分析
        3.2.4 控制单元水质识别
第4章 控制单元污染负荷核定
    4.1 点源污染负荷核定
        4.1.1 点源核定方法
        4.1.2 废水污染物入河系数确定
        4.1.3 废水污染物入河量核算
        4.1.4 支流直排点源污染负荷
        4.1.5 控制单元直排点源污染负荷
    4.2 面源污染负荷核定
        4.2.1 面源核定方法
        4.2.2 输出系数的确定
        4.2.3 面源污染物入河量
        4.2.4 支流面源污染负荷
        4.2.5 控制单元面源污染负荷
    4.3 污染负荷贡献率
第5章 废水污染物排放与水环境质量响应关系模拟
    5.1 MIKE11 模型
        5.1.1 MIKE11 水质模型简介
        5.1.2 MIKE11 水动力模块(HD)
        5.1.3 MIKE11 对流扩散模块(AD)
    5.2 控制单元污染物排放与水质响应关系
        5.2.1 水质模型构建
        5.2.2 水质模型验证
        5.2.3 控制单元污染物排放与水质响应关系分析
第6章 辽河盘锦段废水处理技术诊断分析
    6.1 国内外污水处理技术
    6.2 辽河盘锦段主要行业及污染物排放浓度分析
        6.2.1 辽河盘锦段主要行业诊断
        6.2.2 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分析
        6.2.3 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浓度分析
        6.2.4 点源污染物去除率
    6.3 污水处理技术诊断
        6.3.1 石化行业污水处理技术诊断
        6.3.2 城镇污水处理厂技术诊断
第7章 废水污染物减排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7.1 企业污染物减排对水质影响分析
    7.2 污水厂污染物减排对水质影响分析
    7.3 点源污染负荷减排对水质影响分析
    7.4 面源污染负荷减排对水质影响分析
    7.5 点源与面源污染物减排对水质影响分析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建议
        8.2.1 曙光大桥控制单元污染防治
        8.2.2 绕阳河盘锦段控制单元污染防治
        8.2.3 赵圈河控制单元污染防治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MIKE11浑河沈抚段生态需水水质水量调控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研究区域水环境问题
        1.2.1 生态需水量研究现状
        1.2.2 生态调控研究现状
        1.2.3 浑河沈抚段水环境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基本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河流水系
        2.1.4 水利工程现状
    2.2 年型划分与河道分区
        2.2.1 丰、平、枯年型划分
        2.2.2 断面选取与河道分区
    2.3 本章小结
3 生态调控的必要性及MIKE11水质水量耦合模型构建
    3.1 研究区域生态调控必要性分析
        3.1.1 生态调控必要性-水质现状
        3.1.2 生态调控必要性-水量现状
        3.1.3 生态调控必要性-水文改变度
    3.2 MIKE11水质水量耦合模型构建
        3.2.1 模型构建
        3.2.2 模型率定与验证
        3.2.3 MIKE11水质水量耦合模型模拟断面流
    3.3 本章小结
4 生态需水量影响因素分析及计算
    4.1 生态需水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单个生态因素对生态需水量的影响
        4.1.2 河道径流量对生态需水量的影响
        4.1.3 水质对生态需水的影响
    4.2 生态需水量计算
        4.2.1 生态需水量组成
        4.2.2 分区生态需水量
    4.3 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4.3.1 河流基本生态需水量
        4.3.2 河流自净生态需水量
        4.3.3 河流蒸发生态需水量
        4.3.4 河道渗漏生态需水量
        4.3.5 河流岸边植被生长需水量
    4.4 生态需水量计算结果
        4.4.1 河流基本生态需水量计算结果
        4.4.2 河流自净生态需水量计算结果
        4.4.3 河流蒸发生态需水量计算结果
        4.4.4 河道渗漏生态需水量计算结果
        4.4.5 河流岸边植被生长需水量计算结果
        4.4.6 河道分区生态需水量计算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生态需水最优调控方案的确定
    5.1 调控原则、目标
        5.1.1 调控原则
        5.1.2 调控目标
    5.2 生态需水水质水量调控方案
        5.2.1 现状污染调控方案
        5.2.2 取缔排污口支流现状调控方案
        5.2.3 取缔排污口支流控污达5类水调控方案
        5.2.4 取缔排污口支流控污达标4类水调控方案
    5.3 多水源生态需水量水质水量调控方案
        5.3.1 现状污染调控方案
        5.3.2 取缔排污口支流现状调控方案
        5.3.3 取缔排污口支流控污达5类水调控方案
        5.3.4 取缔排污口支流控污达标4类水调控方案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5)辽河沈阳段“一河一策”治理及管理保护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概况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水污染现象较为突出
    2.2 防洪体系不完善, 局部河段侵占河道
    2.3 河道管理范围划界工作尚未完成
    2.4 水资源短缺, 利用率较高
    2.5 生态恢复成果仍较脆弱, 亟待进一步加强保护
    2.6 执法监管力度仍需提高
3 管理保护目标
4 管理保护措施
    4.1 水资源保护管理措施
    4.2 水域岸线管理保护管理措施
    4.3 水污染防治管理措施
    4.4 水环境治理管理措施
    4.5 水生态修复管理措施
    4.6 执法监管管理措施
    4.7 群众参与措施
5 结论

(6)辽河干流部分渔业水质指标的监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地点和时间
    1.2 样品采集和检测
    1.3 水质检测方法
    1.4 水质评价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溶氧
    2.2 pH值
    2.3 高锰酸盐指数
    2.4 活性磷酸盐
    2.5 非离子氨态氮
    2.6 亚硝酸盐氮
3 结论与讨论

(7)工业结构对辽河流域沈阳段水环境影响及减排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 水环境现状分析与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2.1 工业产业结构与水环境现状分析
    2.2 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3 污染指标COD、氨氮减排潜力分析
    3.1 辽河流域沈阳段、铁岭段及盘锦段工业废水污染指标COD、氨氮减排强度对比分析
    3.2 辽河流域沈阳段主要污染物减排潜力分析
4 结论

(8)基于生态安全的辽河干流城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规划价值观的转变
        1.1.2 流域城乡的发展特点
        1.1.3 国内外流域城乡发展思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畴
        1.3.1 相关概念的辨析
        1.3.2 本文的研究对象
    1.4 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城市生态安全理论
        2.1.2 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综合发展理论
    2.2 相关领域研究及实践
        2.2.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及实践
        2.2.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及实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辽河干流城乡发展背景分析
    3.1 研究区城镇概况
        3.1.1 自然环境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研究区城镇发展优劣势分析
        3.2.1 优势分析
        3.2.2 劣势分析
    3.3 研究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3.1 洪涝灾害严重——威胁城乡发展
        3.3.2 土地沙化存在隐患——制约城乡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辽河城乡发展基石——生态安全格局
    4.1 辽河干流生态安全分析方法
    4.2 辽河干流土地沙化防治安全性分析
        4.2.1 土地沙化防治安全水平划分标准
        4.2.2 土地沙化GIS分析
        4.2.3 土地沙化分析结论
    4.3 辽河干流洪水灾害安全性分析
        4.3.1 洪水灾害安全等级Z指数法计算
        4.3.2 洪水灾害分析结论
    4.4 辽河干流生态布局基础——人工湿地系统
        4.4.1 湿地空间布局
        4.4.2 湿地功能分类
    4.5 生态安全格局延伸——城乡空间重塑
        4.5.1 流域生态共保共建
        4.5.2 城乡统筹发展
        4.5.3 生态城乡建设
        4.5.4 文化活力复苏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河干流城乡发展策略——构建三带
    5.1 构建极具景观价值的生态带
        5.1.1 湿地景观营造策略
        5.1.2 核心生态区建设策略
        5.1.3 生态农业发展策略
    5.2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带
        5.2.1 人文环境营造策略
        5.2.2 一体化发展策略
        5.2.3 求同存异策略
        5.2.4 空间发展策略
        5.2.5 生态人居调整策略
        5.2.6 城镇带实施保障
    5.3 构建以旅游产业为主体的旅游带
        5.3.1 产业转型策略
        5.3.2 分区段发展策略
        5.3.3 旅游业提升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成果总结
        6.1.1 辽河干流生态安全格局
        6.1.2 辽河干流城乡发展策略
        6.1.3 其他
    6.2 论文不足与未来展望
        6.2.1 存在不足与下一步工作方向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基于水环境容量的辽河铁岭段污染负荷总量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污染负荷总量控制研究进展
        1.3.2 污染负荷核定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国内外研究现状
        1.3.4 污染负荷总量分配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技术方法
    2.1 水质评价方法
    2.2 数据处理
    2.3 污染负荷核定方法
        2.3.1 点源核定方法
        2.3.2 非点源核定方法
    2.4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2.4.1 一维稳态水质模型
        2.4.2 线性规划模型
    2.5 污染负荷总量分配方法
        2.5.1 TMDL模型
        2.5.2 排污许可分配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3.2 自然概况
        3.2.1 地形地貌
        3.2.2 水文状况
        3.2.3 气候与降雨
    3.3 社会经济概况
        3.3.1 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3.3.2 经济发展水平
        3.3.3 土地利用状况
        3.3.4 城市建设
第4章 辽河铁岭段水质达标区域识别
    4.1 控制因子确定
    4.2 水质评价
        4.2.1 铁岭市常规监测断面水质评价
        4.2.2 补充监测断面水质评价
        4.2.3 补充监测数据的校核
    4.3 水质达标区域识别
第5章 辽河铁岭段污染负荷核定
    5.1 点源污染负荷核定
        5.1.1 核定方法
        5.1.2 污染源调查
        5.1.3 入河系数确定
        5.1.4 核定结果
    5.2 非点源污染负荷核定
        5.2.1 核定方法
        5.2.2 研究区范围确定
        5.2.3 污染负荷核定结果
        5.2.4 污染负荷核定结果校核
    5.3 污染源特征分析
        5.3.1 污染负荷贡献率
        5.3.2 主要排污行业识别
        5.3.3 重点控制企业识别
第6章 辽河铁岭段水环境容量计算
    6.1 控制断面选取
        6.1.1 控制断面选取原则
        6.1.2 控制断面确定
    6.2 排污口概化
        6.2.1 排污口概化方法
        6.2.2 概化排污口
    6.3 相关参数确定
        6.3.1 水质目标确定
        6.3.2 流量设计
        6.3.3 流速设计
        6.3.4 衰减系数确定
    6.4 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6.4.1 模型计算中的假设条件
        6.4.2 模型验证
    6.5 水质响应系数
    6.6 水环境容量总量分配
第7章 辽河铁岭段污染负荷总量分配
    7.1 辽河铁岭段流域TMDL负荷总量分配
        7.1.1 安全余量比例确定
        7.1.2 TMDL分配
    7.2 辽河铁岭段排污许可分配
        7.2.1 分配原则
        7.2.2 分配方案
        7.2.3 削减方案
    7.3 控制单元内污染负荷总量分配
        7.3.1 污染负荷核定
        7.3.2 水环境容量分配
        7.3.3 超排率分析
        7.3.4 污染负荷总量分配
    7.4 辽河铁岭段污染控制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辽河保护区一级支流污染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研究区域与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2.2评价方法
3评价结果与分析
    3.1辽河保护区一级支流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3.2辽河保护区一级支流水质主成分分析
    3.3辽河保护区一级支流水质聚类分析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2建议

四、辽河铁岭段主要支流水质污染的综合决断(论文参考文献)

  • [1]辽河干流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D]. 晋燚铠.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初亚奇. 天津大学, 2020
  • [3]辽河盘锦段废水污染物减排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D]. 史美玲.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4]基于MIKE11浑河沈抚段生态需水水质水量调控方案研究[D]. 马甜甜.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5]辽河沈阳段“一河一策”治理及管理保护方案研究[J]. 孙博,孟晓路.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9(02)
  • [6]辽河干流部分渔业水质指标的监测与评价[J]. 耿聪,傅泽,张峰,张国柱,张赛赛,王华,王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8(21)
  • [7]工业结构对辽河流域沈阳段水环境影响及减排潜力分析[J]. 吴丹,张雪,夏广锋,闫艳芳,张立平.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8]基于生态安全的辽河干流城乡发展策略研究[D]. 张文枫. 沈阳建筑大学, 2016(04)
  • [9]基于水环境容量的辽河铁岭段污染负荷总量分配[D]. 李晓连. 沈阳理工大学, 2016(05)
  • [10]辽河保护区一级支流污染特征分析[J]. 刘淼,陈颖,王中博.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5(07)

标签:;  ;  ;  ;  ;  

辽河铁岭段主要支流水污染综合治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