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煤炭企业“一次性经济补偿金”核算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曌宇[1](2021)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东源煤业集团职工分流安置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2016年起我国开始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煤炭钢铁去产能是改革的首要任务,职工安置是去产能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职工安置不单纯是安置职工的过程,更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重新调整[1]。以国有煤炭企业为例,长期以来人员冗余,高昂的人力成本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阻碍,借助去产能的形势,对冗余人员进行分流安置,有利于企业实现改革脱困、维持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好职工安置工作,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东源煤业集团是云南省发展历史较久、规模较大的国有煤炭企业,下辖一平浪、圭山、后所、恩洪等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国有老矿,职工群体2.7万人,2016年去产能政策实施,东源煤业集团所属的大量煤矿被关闭,人员分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东源煤业集团去产能人员分流安置工作进行研究,笔者深入到东源集团本部和下属关闭煤矿开展实地调研,收集去产能及人员安置的相关资料,归纳出东源煤业集团“六个一批”的安置途径,分析安置过程中存在的安置资金不足、职工存在抵触情绪、内部岗位承载力有限、再就业培训效果差等突出问题,最后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员流动理论、培训管理理论,针对人员安置存在的问题提出: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职工心理疏导、满足需求激励人员分流、拓展对外就业渠道、科学精准实施培训等解决对策,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对东源煤业集团后续人员分流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吴勇兵[2](2019)在《基于需求视角的林南仓矿去产能职工安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职工安置问题是煤炭企业去产能关闭退出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国家和相关省、市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煤炭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的指导意见,对煤炭行业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由于各地、各企业在职工总量、人员构成、工资水平、安置费用以及职工安置需求等方面的不同,从而使各去产能企业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尽可能满足职工需求的原则下,积极、稳妥,科学、合理的研究制定职工安置方案,在此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生产、安全、稳定防控措施,才能确保职工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论文通过学习研究国家去产能职工安置相关政策法规,借鉴国内外煤炭企业关闭退出过程中职工安置方面的探索研究文献资料,以开滦集团林南仓矿去产能职工安置项目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从待安置职工对职工安置方面的需求、潜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得出职工有以下需求:一是绝大部分待安置职工希望能够被分流到开滦集团所属其他公司继续工作;二是有部分职工希望企业能够出台灵活多样的多种离岗政策,为其敞开出口,鼓励其离岗创业;三是对安置企业的选择是否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存在一定的担心。针对上述职工安置需求,论文根据组织协同理论,提出在全集团各单位统一实施“离岗创业”,敞开职工退出企业的出口,为满足林南仓矿职工转岗分流安置需求腾挪岗位的职工安置思路。研究设计“离岗休息”、“离岗等退”、“离岗协保”、“停薪留职”、“临时待岗”等多种退出渠道,在满足职工多渠道离岗需求的基础上,解决林南仓矿待分流安置职工人数多、企业内部分流安置岗位有限、安置成本高等问题。同时,论文还通过对集团所属各单位“离岗创业”方案的实施效果以及林南仓矿去产能职工分流安置结果进行总结分析,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论文的研究成果,解决了林南仓矿去产能职工安置问题,促进了开滦集团去产能工作的顺利推进,能对国内其他同类型煤炭企业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价值。该论文有图13幅,表10个,参考文献53篇。
张言方[3](2019)在《政策传导下中国煤炭价格波动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从“高增长”进入“高质量”的新常态,作为能源主体的煤炭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同时,当前我国煤炭价格政策短期内似乎有利于平抑煤价波动,但其长期传导影响及经济运行风险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本文以煤炭价格波动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价格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影响,科学评估当前我国煤炭价格政策的效力,同时进一步分析不同煤炭价格政策传导下煤价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以避免陷入“价格波动失常-政府强制干预”的恶性循环。本文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趋势及特征分析部分,本文对照分析我国煤炭价格的波动趋势及政府采取的价格政策,得出我国煤炭价格波动是煤炭市场自发调节和政府干预共同导致的。同时,本文采用EEMD方法对我国煤炭价格波动的周期性和结构性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煤炭价格波动会受到长期趋势、短期市场供需变动引发的高频变量和关键政策调控等重大事件引发的低频变量的综合影响,其中低频变量对煤炭价格波动的解释能力最为显着;同时,煤炭价格调控政策与低频变量的波动结构紧密相关,且可能会对煤炭价格波动产生影响作用;此外,本文采用ARIMA模型预测出2019-2020年我国煤炭价格将保持小幅下降的态势。在中国煤炭价格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机理部分,本文按照政策发布主体、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等构建出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分析框架,将煤炭价格政策划分为直接定价政策和间接控价政策,然后按照政策工具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煤价政策的代理变量,可靠性检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代理变量的长期波动趋势是符合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的。鉴于此,本文采用GMM模型深入分析了我国煤炭价格政策对煤炭价格波动的传导效应,并根据预期理论估算出各种政策工具的前瞻性水平,其主要研究结论为:一是2008-2017年期间政府实施的直接定价政策均会对煤炭价格波动发挥抑制作用,并且政府可选择合适的长短期政策工具及政策组合来优化政策调控方案,进而最大化提高直接定价政策的有效性;二是与市场供需的调节作用相比,产量控制政策在短期并不会带来煤炭价格的大幅提升,这为该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支持性证据;三是无论实施的间接控价政策是否能有效抑制煤价波动,政策联合发布均会强化政策实施效果;四是不同政策工具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煤炭价格政策的前瞻性,并且政策发布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政策的前瞻性水平产生影响。在政策传导下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情景仿真及方案设计部分,本文基于构建的DSGE模型采用情景分析方法设计出无政策干预的基准情景、中长期合同政策情景、去产能政策情景和市场结构调整政策情景,DSGE仿真结果表明:政策干预会扭曲煤炭供需或其他因素对煤炭价格的传导效应,且中长期合同政策传导下煤价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影响被减弱,但去产能政策和市场结构调整政策传导下,上述冲击影响会被强化;同时,不同于中长期合同政策和市场结构调整政策,去产能政策会在长期带来总产出下降,这部分总产出损失可反映出实施该政策的经济成本。此外,间接控价政策对煤炭价格的冲击作用明显弱于市场供需的自发调节,同样地其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影响也明显小于后者。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文得出中国煤炭价格调控方案,即政府应客观评估中长期合同政策对平抑煤价发挥的长短期作用,灵活选择政策工具及联合发布方式以提高政策的前瞻性水平,同时可适度加大去产能政策和市场结构调整政策力度,引导和规范煤炭供需双方的市场化交易行为,以合理平抑煤价波动、有效治理煤炭产能过剩和快速提升煤炭市场化程度。该论文有图38幅,表32个,参考文献203篇。
马靖华[4](2019)在《矿区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与PPP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约占一次能源结构的60%以上,我国目前国有重点煤矿“三下压煤”压煤总量高达138亿吨,对于压覆的煤炭资源开采将成为释放煤炭潜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村民房屋及村办企业建筑占地面积逐年扩大,村庄下压煤现象更加突出。村庄压煤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造成服务年限缩短,而且严重制约着矿井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压煤村庄搬迁直接关系到煤炭企业和村民的正常生产,关系到村民生活和工农关系,关系到社会、煤矿的利益和稳定。现有压煤村庄的搬迁模式研究主要是基于煤炭企业的角度,对相关各方的利益诉求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达到推动压煤村庄搬迁,释放煤炭产能的目的,因此模式设计具有一定局限性;同时,原有的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研究方法主要是传统的定性分析,缺乏相应的定量分析指标和方法。因此,深入研究压煤村庄搬迁过程的动力机制,找到一种科学合理的压煤村庄搬迁模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对压煤村庄传统搬迁模式、集中搬迁模式和基于动态复垦的“先补后占”模式三种既有搬迁模式的概况、优缺点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结合对压煤村庄搬迁过程中三个主要利益主体政府、村民和企业的分析,归纳得出既有搬迁模式下压煤村庄搬迁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煤炭企业的资金保障、政府的整体规划和配套措施制定、新村建设用地的解决、新村址占地面积和耕地复垦技术。(2)在对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来源和动力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压煤矿区系统特征,总结提炼出矿区建设发展的相互作用影响的四个主要系统因素,据此建立了四个子系统: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人口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用一系列发展水平指标和协调指标来衡量。通过对比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四个子系统的衡量指标进行进一步分析、筛选,最终得到影响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的十个主要影响指标,包括:压煤村庄搬迁总投资、GDP、土地复垦率、搬迁释放煤炭资源总量、搬迁新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人口总数、城镇化率等。(3)运用博弈论方法将压煤村庄搬迁过程简化为地方政府、煤炭企业、村民三方依次参与选择的动态博弈过程,并划分为搬迁方案制定阶段和搬迁方案实施阶段两个子博弈进行求解分析,通过对各子博弈的战略均衡分析得出参与各方在不同阶段的选择规律及影响因素:压煤村庄搬迁方案制定过程中存在“耐心优势”和“先动优势”,因此参与各方应积极、尽早启动方案制定,加快协商速度;同时应做好压煤村庄搬迁过程与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机结合,从而有利于满足各方需求,尽快就搬迁方案达成一致;为保证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应在努力提高实施方案的整体收益的同时,保证收益在参与各方之间的合理均衡分配。(4)在动态博弈分析的基础上,从区域整体角度出发,在充分考虑压煤村庄搬迁相关各方利益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模型,并运用经济价值评价法对模型中搬迁前后区域整体经济价值、搬迁总成本等主要参数进行了量化计算。通过对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模型的分析,提出了定量化的动力机制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区域经济价值总增长率、区域经济价值净增长率、压煤村庄搬迁成本率三项指标。(5)运用新的压煤村庄搬迁分析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对陈蛮庄矿压煤村庄搬迁参与各方动力机制进行了定量化分析,建立了陈蛮庄矿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模型,计算得出模型各主要参数和各项动力机制评价指标。通过指标分析,可以得出搬迁方案可行,煤炭企业所获得利润与煤炭价格关系密切,村民投入不大但收益也较为有限,地方政府可以收获税收和政绩,有动力在压煤村庄搬迁过程中推动城镇化发展、实现区域农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对影响压煤村庄搬迁动力的吨煤利润、城镇化建设等主要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压煤村庄搬迁与城镇化建设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的巨大优势。因此得出压煤村庄搬迁方案的优化方向和建议:传统压煤村庄搬迁模式中,煤炭企业是唯一的经济动力来源,但煤炭企业动力严重依赖于释放煤炭利润的高低,因此,需要在压煤村庄搬迁过程中找到新的动力来源,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和当地村民城镇化的实现是较好的途径。(6)在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矿区压煤村庄搬迁PPP模式。以陈蛮庄矿压煤村庄搬迁为例,设计了 PPP模式搬迁方案,研究了 PPP模式下的管理机制,并通过对该模式动力机制分析,得到了压煤村庄搬迁PPP模式的各项动力机制评价指标。通过与现有搬迁模式对比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压煤村庄搬迁PPP模式可行且效果良好,并具有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可以更好地解决压煤矿区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对新的经济形势下压煤村庄的搬迁和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孙敏[5](2019)在《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界定与计量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煤炭生产及消费大国,据报告显示,2016年煤炭储量达到15980亿吨,受国家供给侧改革及产业优化升级影响,2017年煤炭市场供需达到平衡且价格提升,煤炭企业盈利能力增强,煤炭企业仍拥有较强的发展前景;同时,随着国家及人民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清洁生产成为我国煤炭行业亟待完善之事。但煤炭在采掘生产以及加工成其他产品时,排放出多种污染物,甚至造成土地坍塌及地表沙化等多种负面影响。但目前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对环境成本进行单独确认和计量,企业管理者、投资者等不能直观其环境成本金额,也不能将环境成本反映到产品成本之中。由于目前我国相关法规未对环境成本进行界定,即使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环境成本进行界定和分类,但煤炭企业环境成本仍未统一界定。因此论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法规支撑下,根据煤炭企业的特点,对环境成本的内涵和构成进行健全,选择合适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对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有利于促进煤炭企业加强环境成本控制和管理。论文在分析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清洁生产理论、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煤炭企业生产活动特点,分析煤炭开采等行为对环境及人类的负外部性影响,并运用熵权法及回归分析法对有关因素加以验证,从而界定了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的内涵及构成;通过分析煤炭上市公司企业对环境成本处理的不足之处,提出论文观点,叙述了对内部环境成本以及外部环境成本的计量方法;结合XX煤炭企业2017年内发生的相关环境事项,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关于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确认与计量相关理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最后提出完善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界定与计量的相关建议。论文通过分析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的界定与计量现状,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环境成本核算机制,从而激励煤炭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和进行全面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二是企业应当主动确认和计量环境成本,通过独立的环境报告形式对企业发生的环境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从而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
王靖春[6](2019)在《煤炭产能过剩的测度及产能退出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2~2011年是煤炭行业发展最为景气的“黄金十年”,行业的高利润吸引了大量投资,新建煤矿数量不断增加,煤炭产能扩张迅速。然而,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增长期,工业行业增加值增速下降致使对煤炭的消费需求放缓。并且,由于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和巨大的碳减排压力,政府提出了优化能源结构、发展非煤能源的要求,这些使得对煤炭的需求量进一步下降。前期的大量投资引致煤炭产能集中释放,煤炭供给能力大于需求,造成煤炭供需严重失衡,煤炭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供过于求也造成了煤炭价格大幅下跌,2012年~2016年6月,煤炭价格持续低位运行,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为改善煤炭行业的经济运行状况,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淘汰落后产能、严控新增产能和退出过剩产能的要求。在去产能政策的影响下,煤炭价格逐步回归至合理区间,煤炭行业经济状况出现好转。判定我国煤炭行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提出过剩产能退出的标准和机制,测度我国去产能政策对于煤炭行业去产能、行业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有利于认清我国煤炭行业的实际产能利用情况,弄清楚应该去多少产能的问题;有利于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哪些煤矿应该退出,退出的先后顺序应该是什么,弄清楚怎么去产能的问题;有利于明晰在产能退出后,如何处理资产债务和职工安置的问题,弄清楚产能退出后如何保障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有利于认识政策的实施效果,弄清楚后续政策制定和调整的问题。本文围绕着去多少产能、怎么去产能、去产能政策的效果和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是:首先从煤炭供求状况、煤炭价格、行业经营状况和产能过剩情况等方面分析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四个方面的研究问题。根据要研究的问题,从产能及产能过剩的定义、产能过剩测度、过剩产能退出评价、政策影响效应评估和过剩产能退出的机制五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煤炭产能过剩测度研究。归纳总结了产能过剩测度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收集了 2002~2016年我国25个产煤省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基于面板数据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煤炭产能过剩测度模型,分段计算出2002年~2011年与2012年~2016年我国25个产煤省和全国的产能状况,得到了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周期性变动较为明显,变动情况与行业和经济周期的特点基本一致的结论。2002~2011年“黄金十年”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0.96%,属于正常水平范围内;2012~2016年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9.63%,产能处于过剩状态。最后,根据测算结果分析了我国煤炭行业去产能取得的成绩与我国煤炭行业去产能仍存在的问题。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评价研究。界定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的范围,研究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的影响因素,确定了资源禀赋、生产安全、开采技术、生态环保及经营效益五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此建立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VIKOR多属性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并以阳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35个煤矿进行验证,对A类非去产能序列的23个煤矿和B类建议去产能序列中的12个煤矿分别进行排序,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对VIKOR测算得到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并根据VIKOR测算和聚类结果,提出了科学合理去产能和改善煤炭过剩产能程度方面的建议。煤炭去产能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分析了国家和地方层面发布的去产能相关政策,归纳了自去产能政策发布以来2016~2017年全国以及各煤炭生产省份的实际去产能情况。构建了面板数据单差法模型,研究了去产能政策对我国煤炭开采洗选业产能利用率和行业经济增长的平均影响。得到了去产能政策的实施促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产能利用率平均提高了 4.6%,促使行业产值平均增长了10.36%;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以我国前10大主要产煤省为处理组,其他省份为对照组,研究了去产能政策对我国煤炭开采洗选业产能利用率和行业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影响。得到了去产能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异质性影响不显着,对行业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异质性影响,与其他省份相比,该政策促使主要产煤省煤炭采选业产值多增长了 13.77%。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机制研究。构建了煤炭产能退出机制框架模型,分析了当前资产处置模式、债务处置模式和职工安置模式存在的问题,设计了资产处置、债务处置和职工安置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提出了进场交易和租赁两种固定资产处置模式和非公开协议转让、置换两种无形资产处置模式,提出了破产清算、债务重组、市场化债转股三种债务处置模式,提出通过原单位就业、内部退养、内部转岗、特殊疾病职工安置、待岗培训等内部分流,以及退休退职,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自谋置业、自主创业和退岗创业、组织参与外部岗位招聘等外部分流的职工安置模式。并以阳煤集团为案例进行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分析。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建立了基于面板数据超越对数可变成本函数的煤炭产能过剩测度模型,测算了 2002~2016年全国及各省煤炭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揭示了我国煤炭产能利用率的波动规律,判定了煤炭产能过剩的程度。(2)构建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VIKOR的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测算模型,计算了阳煤集团的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提出了基于聚类模型的煤炭过剩产能退出顺序决策方法。(3)建立了面板数据单差分及双重差分模型,定量测算了煤炭去产能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平均影响和异质性影响;建立了去产能政策对煤炭行业经济增长的单差分及双重差分模型,验证了煤炭去产能政策的有效性。(4)构建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机制框架模型,提出了资产处置、债务处置和职工安置模式及建议,设计了阳煤集团煤炭过剩产能的退出方案。
张璐[7](2018)在《我国煤炭企业税收负担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产业是我国的基础性能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目前,由于国家煤改气等政策的实施,煤炭在能源消费量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受到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约束,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需求总量依然较大。与此同时,煤炭行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国煤炭企业集中度不高,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煤炭开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环境的破坏。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煤炭行业经济效益会对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煤炭行业的长久稳定健康发展。税负是煤炭企业成本的首要来源,因此国家需要通过税收政策加强对煤炭行业的宏观调控。由于税收政策最终会在税收负担上体现,因此研究我国煤炭行业的税收负担,确定煤炭企业的合理税赋,对于政府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以保障煤炭行业合理、健康、平稳、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税收负担的相关理论综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我国煤炭行业的税负历程,将国内外煤炭行业的税费制度进行比较,同时选取我国27家煤炭开采业上市公司,8家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市公司和10家金属矿开采业上市公司五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对我国煤炭企业税收负担进行横向和纵向两方面的比较研究。纵向上比较我国煤炭企业不同年份的税收负担,横向上比较我国煤炭企业不同地区间以及不同采掘业间的税收负担。通过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相结合,研究发现我国煤炭企业的税收负担整体偏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影响我国煤炭企业税收负担因素进行面板数据分析,分析得出影响我国煤炭企业税收负担的因素主要有企业规模、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和资本密集度。文中最后针对我国煤炭企业的税负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朱朦[8](2016)在《煤炭企业完全成本管理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成本优势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2012年以来,国内煤炭市场形势严峻,煤炭产品价格一路走低,煤炭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许多企业出现亏损现象,煤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煤炭企业存在对成本管控认知不足,管控技术手段落后,事前控制较少,成本核算内容不全面,成本动因可追溯性差等问题。因此,如何建立完善的成本管控体系,通过成本管控措施降低煤炭企业成本,是具有相当大现实研究意义的课题。基于对国内外针对企业成本管控研究现状的学习与分析,本文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历史数据分析与逻辑推理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煤炭企业完全成本管控进行研究,期望通过研究能为降低煤炭企业成本、提高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切实的理论帮助。本文首先分析研究了煤炭产品全生命周期(生产、运输和利用阶段)的外部成本。将我国煤炭产品的外部成本分为环境外部成本和价格扭曲外部成本两大类,并进一步构建了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及生态系统破坏的环境外部成本的核算框架,利用污染损害法将不易进行量化分析的环境外部成本进行了核算。通过对煤炭产品外部成本,特别是生产阶段外部成本的研究,可以更清楚的了解煤炭企业的社会成本以及环境成本的构成,为进行煤炭企业完全成本构成研究打下基础。并且通过计算吨煤环境外部成本,还可以为国家研究煤炭企业环境相关税费政策提供数据参考。本文通过对煤炭企业完全成本构成的研究,探索性的提出完全成本核算框架及核算方法。从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完全成本角度出发,将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成本(如环境成本和安全成本等)内部化,对煤炭企业完全成本构成进行分析。目前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下煤炭企业成本核算体系并不完整,核算方法也需要进行改进。现行的核算体系缺失了对环境成本、安全成本、转产发展成本以及资金成本的核算,因此笔者探索性建立了煤炭企业完全成本核算框架,并将该框架与作业成本法相结合使用,以作业为基础,通过对每一项作业的动因进行分析,最终核算获得煤炭企业成本。作业成本法的运用可以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可以通过对生产环节中各关键点的控制实现成本管控力度的加强,并且由于其对成本动因的分析,可以为成本管控工作提供更为有效的基础资料,使煤炭企业成本核算结果更为接近煤炭企业的实际成本支出。本文研究了煤炭企业成本的特点及成本影响因素。煤炭企业成本构成复杂,生产工作场所不断发生变化,工作面地质条件、资源赋存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成本变化,导致成本管理困难。另外煤炭企业成本还有前期投入大、受自然赋存条件影响大、安全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大、成本随生产周期变化等特点。煤炭企业成本影响因素繁多,主要可以分为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和管理因素。这四类因素又具体包括如煤炭资源可采量、煤层埋深、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煤岩稳定性、矿井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矿井灾害状况等级、回采率、矿井规模、矿井区域、矿井开采年限、原材料价格变动、电力价格变动、贷款利率浮动、国家相关法规、开采工艺、机械化程度、集中生产水平、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采掘协调水平等。文章针对企业成本中的各类成本分别进行了具体的影响因素分析,为煤炭企业成本预测和管控提供资料依据。本文针对煤炭企业成本预算建立了基于成本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能否准确的对煤炭企业成本进行预测,对煤炭企业的预算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适用于对大规模、复杂的系统进行模拟、预测,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煤炭企业成本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建立影响煤炭企业成本的重要因素与各类成本之间的公式关系,来构建仿真模型,从而实现煤炭企业成本预测,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支持。模型结构相对复杂,包含多条回路,具有高阶次、多变量、高度非线性、多重反馈等特征,主要把煤炭企业成本划分为资源成本、资金成本、生产准备成本、生产成本、安全成本、环境成本、转产发展成本七个大部分,并分别对其进行了预测值和历史数据的对比检验,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历史真实成本基本吻合,可用于煤炭企业成本管控的实际工作中。基于上述研究,文章最后具体阐述了煤炭企业进行成本管控的措施,包括加快实现煤炭企业主体分离,减少煤炭企业由于“办社会”造成的成本上涨;加强企业职工的成本管控意识,加强对成本管控工作的监督;建立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相结合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控制系统;加强相关专业人员培养,促进成本管控信息化建设;并根据对煤炭企业成本构成影响因素及仿真结果的分析,制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的具体控制制度:如通过提高煤炭资源的回采率,降低资源成本;通过精确勘查所获得的地质数据和优选设计方案,降低生产成本;在保证矿井建设质量的情况下,积极缩短工期,严格控制建设成本,严格执行工程验收,降低煤炭企业前期投入;强化生产要素控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安全隐患排查,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加大预防性安全成本投入,从而减少安全总成本支出;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环境成本。从而实现煤炭企业成本管控的最终目标。
程晓娜[9](2015)在《我国煤炭资源收益分配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目前我国煤炭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诅咒”等问题为出发点,引出煤炭资源收益分配机制扭曲的问题,进行煤炭资源收益分配问题的系统研究。主要根据资源价值论、产权理论及收益分配理论,对收益分配中涉及的收益内涵、分配主体、分配权益份额等内容进行详细界定和论述,总体概括我国煤炭资源收益分配的主要构成,为下文的实证研究提供指导。本论文首先分析煤炭资源开发收益的经济价值,煤炭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是非常显着的,指出我国煤炭资源收益呈不断增加趋势;其次,梳理我国与煤炭资源开发收益分配相关的政策法规,指出国家、企业、居民参与收益分配的形式,并利用相关数据对收益分配格局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测算收益分配扭曲程度,进一步地将国外煤炭资源收益分配体系与我国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我国煤炭资源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煤炭企业和国家之间收益分配不合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利益分配不均衡、资源地居民利益被忽视;这些利益分配的不公导致利益分配主体之间的相互博弈,通过分析博弈关系,找出影响利益分配格局的关键因素。最后,分析煤炭资源收益分配问题的原因,主要从资源价值损耗、产权不健全、财税体制不健全、生态补偿四个方面进行原因探析,之后,根据原因提出完善煤炭资源收益分配的政策建议。
刘勇生[10](2014)在《煤炭开发负外部性及其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煤炭的消费量比例占到总能源消费量的70%左右,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37亿吨。由于煤炭开发所带来的问题也日趋严重,主要表现为:土地沉陷以及其对地面建筑设施的损坏、煤矸石山占用土地、自然景观的破坏、地下水系的破坏与污染、安全问题突出等。煤炭开发的这些负面效应都可以用经济学概念中的负外部性来解释。因此,为了煤炭工业和社会的良性发展,有必要对煤炭资源开发中的负外部性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分析负外部性的成因,提出对策,以为国家制定煤炭开发补偿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对煤炭开发的负外部性进行了分析梳理,建立了负外部性成本的核算计量模型。为解决负外部性问题,运用博弈论讨论了资源开发的负外部性补偿的博弈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煤炭开发补偿的基本要素与类型,即资源耗竭补偿、生态补偿、环境补偿、安全与健康补偿四类补偿客体,对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途径以及补偿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由以下部分组成:(1)在介绍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上,解释煤炭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的产生机理;定义煤炭负外部性的内涵与外延,将煤炭开发过程中的负外部性表现进行分类,并进行详细地解释分析。(2)对负外部成本进行计量研究。根据煤炭产业负外部性的表现,分别建立成本核算的理论计量模型,定义负外部性成本、解释成本核算的理论以及分析核算要素等。采用山西某矿实际数据对计量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出该矿的负外部性为:613.4858万元。(3)资源开发补偿涉及多方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研究主体之间关于补偿问题的博弈过程,不仅是要得到最终的均衡状态,更是为了寻求达到均衡的条件,以便改变这些条件,以实现更有利的均衡。(4)作为减少负外部性影响的手段,从煤炭开发的特殊性入手,阐释从不同角度划分的资源生态环境及健康与安全补偿的主要类型,运用经济学理论探讨煤炭开发的资源生态环境以及安全与健康补偿机制的整体设计框架。(5)将资源耗竭负外部性及安全与健康负外部性补偿机制作为本部分的研究内容。确立资源补偿价值与补偿标准,分析资源补偿的主要类型,在对比中外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资源补偿机制改革进行探索。在安全与健康负外部性方面设计煤矿安全事故补偿机制、煤矿职业病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破坏健康损失补偿机制。我国在矿产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的制度建设与体制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该部分析生态环境补偿的基本类型与基本框架、补偿标准等一系列重要内容,并分别建立生态补偿和环境补偿的运行机制。
二、对煤炭企业“一次性经济补偿金”核算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煤炭企业“一次性经济补偿金”核算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东源煤业集团职工分流安置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文献研究 |
二、国外文献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专项奖补资金 |
二、产能置换 |
三、煤矿托管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需求层次理论 |
二、人员流动理论 |
三、培训管理理论 |
四、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第三章 东源煤业集团去产能及人员分流现状 |
第一节 东源煤业集团简介 |
第二节 东源煤业集团去产能现状 |
第三节 东源煤业集团人员分流现状 |
一、“六个一批”分流途径 |
二、人员分流现状 |
第四章 东源煤业集团人员分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东源煤业集团人员分流存在的问题 |
一、安置资金不足 |
二、职工抵触下岗分流 |
三、内部岗位承载力有限 |
四、再就业培训效果差 |
第二节 东源煤业集团人员分流问题的原因 |
一、企业经营困难 |
二、职工思想难转变 |
三、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
四、培训与就业实际脱钩 |
第五章 东源煤业集团人员分流安置对策 |
第一节 多渠道筹集安置资金 |
一、产能置换 |
二、申请援企稳岗资金 |
三、利用闲置资产创收 |
四、申请退还矿业权出让价款 |
五、催收历史欠款 |
第二节 开展职工心理疏导和需求分析工作 |
一、加强舆论引导和心理疏导 |
二、不同岗位职工需求分析 |
第三节 调整人力资源结构,拓展对外就业渠道 |
一、调整人力资源结构 |
二、拓展职工就业渠道 |
(一)鼓励职工自主创业 |
(二)发展煤矿托管新业态 |
(三)搭建就业选择平台 |
第四节 科学精准实施培训 |
一、培训调研 |
二、培训实施 |
三、培训反馈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需求视角的林南仓矿去产能职工安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2 理论概述 |
2.3 煤炭行业去产能职工安置相关政策依据 |
3 基于需求视角的林南仓矿去产能职工安置项目调查 |
3.1 林南仓矿基本情况 |
3.2 职工安置需求调查方案 |
3.3 职工安置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3.4 调查结论 |
4 基于需求视角的林南仓矿去产能职工安置方案具体设计 |
4.1 设计思路 |
4.2 设计原则 |
4.3 安置目标和任务 |
4.4 安置项目组织和人力资源保障 |
4.5 安置任务分解及责任分配 |
4.6 安置方案具体设计 |
5 基于需求视角的林南仓矿去产能职工安置方案实施 |
5.1 安置方案实施流程 |
5.2 安置方案的实施 |
5.3 实施保证措施 |
5.4 实施效果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政策传导下中国煤炭价格波动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1 中国煤炭价格的形成机制 |
2.2 煤炭价格波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2.3 政策传导下煤炭价格的波动研究 |
2.4 煤炭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趋势及特征分析 |
3.1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历史趋势及政策调控 |
3.2 中国煤炭市场的发展态势分析 |
3.3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特征分析 |
3.4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趋势预测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机理分析 |
4.1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构成 |
4.2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特征分析 |
4.3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代理变量设计 |
4.4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影响及前瞻性分析 |
5.1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传导模型构建 |
5.2 中国煤炭直接定价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影响 |
5.3 中国煤炭间接调价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影响 |
5.4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前瞻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政策传导下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模型设计 |
6.1 DSGE模型概述 |
6.2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系统构建 |
6.3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DSGE模型设计 |
6.4 模型参数的校准和估计 |
6.5 DSGE模型的稳健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政策传导下中国煤价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情景仿真和调控方案设计 |
7.1 煤炭价格政策调控情景设计 |
7.2 无政策干预下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 |
7.3 中长期合同政策传导下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 |
7.4 去产能政策传导下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 |
7.5 市场结构调整政策传导下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 |
7.6 中国煤炭价格调控方案设计 |
7.7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矿区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与PPP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经济需求层面 |
1.1.2 行业发展层面 |
1.1.3 地方经济建设层面 |
1.1.4 政策导向层面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实践价值 |
1.2.3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理论研究 |
1.3.2 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研究 |
1.3.3 压煤村庄搬迁模式研究 |
1.4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压煤村庄搬迁模式及相关政策研究 |
2.1 压煤村庄搬迁模式分析 |
2.1.1 压煤村庄传统搬迁模式 |
2.1.2 压煤村庄集中搬迁模式 |
2.1.3 基于动态复垦的“先补后占”模式 |
2.2 相关利益方分析 |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 |
2.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2 影响因素研究 |
2.4 压煤村庄搬迁相关政策和理论依据 |
2.4.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2.4.2 城镇化建设 |
2.4.3 土地置换及“挂钩流转”政策 |
2.4.4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 |
2.4.5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相关政策 |
2.4.6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 |
2.5 本章小结 |
3 压煤村庄搬迁的动力机制及影响指标研究 |
3.1 压煤村庄搬迁动力分析 |
3.1.1 动力机制来源 |
3.1.2 搬迁动力构成 |
3.2 压煤村庄搬迁系统组成及影响指标体系 |
3.2.1 经济子系统 |
3.2.2 资源子系统 |
3.2.3 环境子系统 |
3.2.4 人口子系统 |
3.3 动力机制主要影响指标研究 |
3.3.1 按照影响因素初步筛选 |
3.3.2 问卷调查法筛选 |
3.3.3 动力机制主要影响指标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压煤村庄搬迁过程的动态博弈分析 |
4.1 动态博弈模型的建立 |
4.1.1 博弈论简介 |
4.1.2 博弈模型的建立 |
4.2 搬迁方案制定阶段动态博弈分析 |
4.2.1 子博弈模型分析 |
4.2.2 博弈模型求解 |
4.2.3 贴现率对搬迁方案的影响研究 |
4.2.4 搬迁总体利益对搬迁方案的影响研究 |
4.3 搬迁方案实施阶段动态博弈分析 |
4.3.1 博弈模型分析 |
4.3.2 博弈模型求解 |
4.3.3 企业和村民间的博弈分析 |
4.4 博弈分析结论及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模型研究 |
5.1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模型建立 |
5.1.1 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模型构建 |
5.1.2 模型分析 |
5.1.3 定量化评价体系及分析 |
5.2 主要参数计算方法 |
5.2.1 搬迁前区域整体价值 |
5.2.2 搬迁后区域整体经济价值 |
5.2.3 压煤村庄搬迁总成本 |
5.3 若干重点问题分析 |
5.3.1 压煤村庄搬迁新村建设 |
5.3.2 主要土地复垦技术及复垦土地利用 |
5.3.3 规模高效农业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6 动力机制应用实例分析 |
6.1 陈蛮庄矿搬迁实例概况 |
6.1.1 陈蛮庄矿概述 |
6.1.2 搬迁范围的确定 |
6.1.3 搬迁成本费用分析 |
6.1.4 陈蛮庄矿搬迁新村规划 |
6.1.5 旧村址塌陷后综合治理 |
6.2 陈蛮庄矿搬迁动力机制分析 |
6.2.1 模型建立 |
6.2.2 主要参数计算 |
6.2.3 主要评价指标确定 |
6.2.4 动力机制分析 |
6.3 不同条件下矿区搬迁动力机制影响分析 |
6.3.1 吨煤利润 |
6.3.2 城镇化建设 |
6.3.3 其他新增产业价值 |
6.4 本章小结 |
7 矿区压煤村庄搬迁PPP模式研究 |
7.1 压煤村庄搬迁PPP模式方案设计 |
7.1.1 PPP模式总体思路 |
7.1.2 PPP项目内容及收益 |
7.1.3 项目回报机制 |
7.1.4 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
7.1.5 PPP项目投资方的确定 |
7.1.6 项目资金需求估算 |
7.1.7 PPP公司股东构成及股权比例 |
7.1.8 PPP项目总体进度安排 |
7.2 PPP模式动力机制分析 |
7.2.1 模型建立 |
7.2.2 主要参数计算 |
7.2.3 主要评价指标确定 |
7.2.4 资金情况分析 |
7.2.5 动力机制分析 |
7.3 PPP模式下管理机制研究 |
7.3.1 管理机制框架模型建立 |
7.3.2 管理团队建设 |
7.3.3 管理工作特点 |
7.3.4 利益均衡机制 |
7.3.5 激励机制 |
7.3.6 主要优势 |
7.4 PPP模式与现有搬迁模式对比 |
7.4.1 主要优势 |
7.4.2 限制条件 |
7.4.3 存在的主要风险 |
7.5 压煤村庄搬迁PPP模式主要影响因素及应用条件 |
7.5.1 主要影响因素 |
7.5.2 应用条件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界定与计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
1.1.2 完善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界定与计量需求 |
1.1.3 环境成本研究促进环境会计发展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内容、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1.3.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2.2 环境成本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清洁生产理论 |
2.2.4 价值链理论 |
第三章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煤炭企业的特点 |
3.2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现状分析 |
3.2.1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界定现状 |
3.2.2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确认与计量现状 |
3.3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相关原因分析 |
3.3.1 环境会计法规制度的缺失 |
3.3.2 地方政府对企业环境成本的管控失严 |
3.3.3 环境因素对煤炭企业股价的影响较弱 |
3.3.4 企业管理人员环境成本意识淡薄 |
第四章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的界定 |
4.1 环境成本界定方面的主流观点 |
4.1.1 不同空间范围的环境成本 |
4.1.2 不同功能的环境成本 |
4.1.3 不同时间范围的环境成本 |
4.2 煤炭企业外部环境成本构成要素分析 |
4.2.1 煤炭企业负外部性影响分析 |
4.2.2 环境污染指数分析 |
4.2.3 回归分析 |
4.3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的界定 |
4.3.1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概念的界定 |
4.3.2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分类的界定 |
第五章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
5.1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 |
5.1.1 环境成本的确认依据 |
5.1.2 环境成本的处理标准 |
5.1.3 环境成本的账务处理 |
5.2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的计量 |
5.2.1 计量单位 |
5.2.2 计量属性 |
5.2.3 一般性计量方法 |
5.2.4 内部环境成本核算 |
5.2.5 外部环境成本核算 |
第六章 XX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案例分析 |
6.1 企业介绍 |
6.2 环境成本现状分析 |
6.2.1 环境成本确认 |
6.2.2 环境成本的计量 |
6.3 XX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确认及计量 |
6.3.1 内部环境成本确认及计量 |
6.3.2 外部环境成本确认及计量 |
第七章 完善环境成本界定与计量的对策 |
7.1 基于企业角度优化建议 |
7.1.1 逐步建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
7.1.2 完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 |
7.2 基于政府角度的优化建议 |
7.2.1 建立煤炭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 |
7.2.2 建立健全环境会计体系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8.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煤炭产能过剩的测度及产能退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产能及产能过剩的界定 |
2.2 产能利用率测度研究现状 |
2.3 产能评价及退出标准研究现状 |
2.4 政策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2.5 产能退出机制研究现状 |
2.6 文献评述 |
3 煤炭产能过剩测度研究 |
3.1 煤炭产能过剩测度方法确定 |
3.1.1 产能过剩测度方法分析 |
3.1.2 煤炭产能过剩测度方法比较及选择 |
3.2 基于面板数据的煤炭产能过剩测度模型 |
3.2.1 模型构建 |
3.2.2 变量确定及数据来源 |
3.3 基于面板数据的煤炭产能过剩测算 |
3.3.1 描述性统计 |
3.3.2 面板单位根及协整检验 |
3.3.3 各省煤炭产能过剩测度结果 |
3.4 测度结果分析 |
3.4.1 各省产能过剩测度结果分析 |
3.4.2 全国产能过剩测度结果分析 |
3.4.3 我国煤炭产能过剩测度结果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评价研究 |
4.1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范围界定及影响因素研究 |
4.1.1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范围界定 |
4.1.2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的影响因素研究 |
4.2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及说明 |
4.3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测算研究 |
4.3.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基于VIKOR的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测算研究 |
4.3.3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实证研究 |
4.3.4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聚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炭去产能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 |
5.1 去产能相关政策概述 |
5.1.1 国家层面相关政策 |
5.1.2 地方层面相关政策 |
5.2 政策对去产能的实际影响情况 |
5.2.1 全国去产能情况 |
5.2.2 各省份去产能情况 |
5.3 去产能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 |
5.3.1 对产能利用率的平均影响 |
5.3.2 对产能利用率的异质性影响 |
5.4 去产能政策的经济影响 |
5.4.1 政策的平均经济影响 |
5.4.2 政策的异质性经济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机制研究 |
6.1 煤炭产能退出机制模型构建 |
6.1.1 煤炭产能退出机制理论依据 |
6.1.2 煤炭产能退出政策概述 |
6.1.3 煤炭产能退出机制框架模型 |
6.2 资产处置模式及建议 |
6.2.1 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2.2 固定资产处置模式设计 |
6.2.3 无形资产处置模式设计 |
6.2.4 去产能资产处置建议 |
6.3 债务处置模式及建议 |
6.3.1 债务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3.2 债务处置模式设计 |
6.3.3 去产能债务处置建议 |
6.4 职工安置模式及建议 |
6.4.1 职工安置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4.2 职工安置模式设计 |
6.4.3 去产能职工安置建议 |
6.5 阳煤集团过剩产能退出案例分析 |
6.5.1 关闭矿井现状 |
6.5.2 关闭矿井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5.3 关闭矿井资产处置方案设计 |
6.5.4 关闭矿井债务处置方案设计 |
6.5.5 关闭矿井职工安置方案设计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7)我国煤炭企业税收负担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案与研究路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径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税收负担的概念 |
2.2 税收负担的分类及衡量指标 |
2.2.1 税收负担的分类 |
2.2.2 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
2.2.3 实际税率法 |
2.3 税收负担相关理论 |
2.3.1 古典学派的税负理论 |
2.3.2 凯恩斯主义学派的税负理论 |
2.3.3 供给学派的税负理论 |
2.3.4 最优税收学派的税负理论 |
3 我国煤炭行业的税负历程 |
3.1 改革开放前的煤炭行业税负(1949-1978年) |
3.2 改革开放至1994年税改前的煤炭行业税负(1979-1993年) |
3.3 1994 年到我国加入WTO中间的煤炭行业税负(1994-2000年) |
3.4 我国加入WTO至今的煤炭行业税负(2001年至今) |
4 国内外煤炭行业税费制度比较 |
4.1 国外煤炭行业税费制度现状 |
4.1.1 美国煤炭行业税费制度概况 |
4.1.2 澳大利亚煤炭行业税费制度概况 |
4.1.3 印度尼西亚煤炭行业税费制度概况 |
4.2 国内煤炭行业税费制度现状 |
4.2.1 我国煤炭行业涉及的税种和税率 |
4.2.2 我国煤炭行业涉及的税收优惠政策 |
4.3 国内外煤炭行业税费制度差异比较小结 |
4.3.1 国内外煤炭行业税费体系中的税种差异较大 |
4.3.2 我国煤炭行业税收优惠政策相对不完善 |
4.3.3 国内外煤炭行业课税政府特定目的不同 |
5 我国煤炭企业税收负担的比较分析 |
5.1 研究设计 |
5.1.1 数据来源 |
5.1.2 衡量指标 |
5.1.3 样本选择 |
5.2 我国煤炭企业税收负担的纵向比较 |
5.2.1 煤炭企业整体税负的纵向比较 |
5.2.2 煤炭企业所得税税负的纵向比较 |
5.3 我国煤炭企业税收负担的横向比较 |
5.3.1 煤炭企业税收负担的横向比较——不同地区间的比较 |
5.3.2 煤炭企业税收负担的横向比较——不同采掘业间的比较 |
6 影响我国煤炭企业税收负担的因素分析 |
6.1 影响我国煤炭企业税收负担的因素 |
6.2 影响我国煤炭企业税收负担因素的面板数据分析 |
6.2.1 研究假设与变量定义 |
6.2.2 模型构建与分析 |
7 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扩大煤炭企业增值税抵扣范围 |
7.2.2 规范煤炭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
7.2.3 清费立税,改革煤炭企业资源税税制 |
7.2.4 增强煤炭企业的市场集中度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煤炭企业完全成本管理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动机 |
1.1.1 煤炭在我国能源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1.1.2 我国煤炭资源及煤炭企业现状 |
1.1.3 传统煤炭企业成本管控的局限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成本管控的衍生 |
1.3.2 国外成本管控研究现状 |
1.3.3 国内成本管控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2 煤炭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外部成本 |
2.1 外部成本的定义 |
2.2 煤炭产品外部成本的分类与构成 |
2.2.1 环境外部成本 |
2.2.2 价格扭曲外部成本 |
2.3 煤炭产品全周期环境外部成本核算 |
2.3.1 煤炭产品环境外部成本核算的框架 |
2.3.2 基于污染损害法的煤炭产品环境外部成本核算 |
2.4 小结 |
3 煤炭企业完全成本构成研究 |
3.1 煤炭企业的成本构成影响因素分析 |
3.1.1 煤炭企业成本构成的内部影响因素 |
3.1.2 煤炭企业成本构成的外部影响因素 |
3.2 煤炭企业的完全成本构成研究 |
3.2.1 资源成本 |
3.2.2 开采前准备工作成本 |
3.2.3 生产成本 |
3.2.4 安全成本 |
3.2.5 环境成本 |
3.2.6 转产发展成本 |
3.2.7 资金成本 |
3.3 小结 |
4 煤炭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优化研究 |
4.1 我国现行的煤炭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
4.1.1 煤炭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成果法 |
4.1.2 煤炭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完全成本法 |
4.1.3 成果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会计处理差异分析 |
4.2 现行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
4.2.1 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
4.2.2 煤炭企业成本核算的建议措施 |
4.3 煤炭企业完全成本核算框架确立 |
4.4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煤炭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优化 |
4.4.1 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 |
4.4.2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体系 |
4.4.3 作业成本法在煤炭企业的核算方法 |
4.5 小结 |
5 煤炭企业成本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
5.1 煤炭企业的成本特点分析 |
5.2 煤炭企业各类成本影响因素 |
5.2.1 资源成本影响因素 |
5.2.2 开采前准备成本影响因素 |
5.2.3 生产成本影响因素 |
5.2.4 安全成本影响因素 |
5.2.5 环境成本影响因素 |
5.2.6 转产发展成本及资金成本影响因素 |
5.3 小结 |
6 煤炭企业完全成本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与分析 |
6.1 系统动力学模型原理 |
6.1.1 系统动力学模型简介 |
6.1.2 系统动力学的运作过程与建模步骤 |
6.1.3 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 |
6.2 构建煤炭企业成本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意义 |
6.3 煤炭企业成本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6.3.1 系统边界确定 |
6.3.2 系统变量间因果关系分析 |
6.3.3 系统流图基本模块的建立 |
6.3.4 系统模型及方程的建立 |
6.3.5 模型检验 |
6.4 煤炭企业成本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应用 |
6.5 小结 |
7 煤炭企业成本管控措施及相关讨论 |
7.1 煤炭企业成本管控措施 |
7.1.1 加快实现煤炭企业主体分离 |
7.1.2 加强企业职工的成本管控意识 |
7.1.3 建立成本管控系统 |
7.1.4 强化生产经营全过程成本控制 |
7.1.5 加强相关专业人员培养,促进成本管控信息化建设 |
7.2 相关问题延伸讨论 |
7.3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论文创新性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主要获奖 |
(9)我国煤炭资源收益分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煤炭资源收益分配的理论分析 |
2.1 收益分配的内涵 |
2.2 收益分配的理论依据 |
2.3 煤炭资源收益分配主体及分配份额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煤炭资源收益分配的现状及格局 |
3.1 我国煤炭资源开发收益的经济价值 |
3.2 我国煤炭资源收益分配现状 |
3.3 国外煤炭资源收益分配体系及中外比较 |
3.4 我国煤炭资源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炭资源利益分配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 |
4.1 煤炭资源利益分配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 |
4.2 煤炭资源收益分配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 |
4.3 博弈模型的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炭资源收益分配问题的原因探析 |
5.1 煤炭资源存在价值损耗 |
5.2 煤炭资源产权制度不健全 |
5.3 财税体制不健全 |
5.4 外部性补偿机制缺失 |
5.5 本章小结 |
6 完善煤炭资源收益分配的政策建议 |
6.1 完善煤炭资源价值实现 |
6.2 改革和完善产权制度 |
6.3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
6.4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煤炭开发负外部性及其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外部性理论的发展历史 |
1.3.2 关于煤炭开采的负外部性影响 |
1.3.3 关于煤炭开采负外部性的定量研究 |
1.3.4 解决煤炭开发外部性的措施 |
1.3.5 研究不足 |
1.4 主要研究方法、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结构安排 |
第2章 煤炭开采负外部性相关基本理论与负外部性表现 |
2.1 煤炭资源开发与产业安全 |
2.2 外部性及其解决思路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外部性矫正的传统方法 |
2.2.3 外部性对煤炭资源开发的启示 |
2.3 煤炭开采负外部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2.3.1 煤炭资源耗损的负外部性 |
2.3.2 生态环境破坏外部效应 |
2.3.3 生产安全和身心健康负外部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煤炭开发负外部性成本计量分析 |
3.1 煤炭资源耗竭成本核算 |
3.1.1 资源耗竭成本的含义 |
3.1.2 煤炭资源耗竭成本估价分析 |
3.1.3 资源耗减估价方法的微观企业适用性分析 |
3.1.4 净租金法 |
3.1.5 煤炭耗竭成本的现值法估价 |
3.1.6 使用者成本模型 |
3.2 煤炭开发环境成本核算 |
3.2.1 煤炭开发环境成本核算的理论基础 |
3.2.2 煤炭环境成本的构成 |
3.2.3 煤炭开发环境成本计量 |
3.2.4 煤炭开发环境成本的确认 |
3.3 煤炭开发生态成本核算 |
3.3.1 生态成本核算的函数模型分析 |
3.3.2 煤炭开采生态成本核算量化模型 |
3.4 煤炭开发安全及健康负外部成本核算 |
3.4.1 安全及健康成本的一般模型 |
3.4.2 人力资本法核算模型 |
3.5 煤炭开发负外部性成本计量实证研究 |
3.5.1 山西某矿相关情况 |
3.5.2 山西某矿负外部性成本计量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炭开发补偿行为的博弈分析 |
4.1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
4.1.1 背景介绍 |
4.1.2 政府与企业的博弈模型 |
4.2 煤炭企业间的补偿博弈分析 |
4.2.1 背景介绍 |
4.2.2 对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 |
4.3 煤炭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博弈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煤炭开发的补偿机制基本框架研究 |
5.1 资源安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基本概念及要素 |
5.1.1 煤炭资源安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界定 |
5.1.2 煤炭补偿的主体与客体 |
5.1.3 煤炭资源开发补偿的内容 |
5.1.4 煤炭资源开发补偿的依据 |
5.1.5 补偿途径及方式 |
5.1.6 补偿原则 |
5.1.7 补偿标准 |
5.2 煤炭开发资源安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 |
5.2.1 理论基础与资源生态环境补偿 |
5.2.2 资源安全生态环境健康补偿的逻辑结构 |
5.2.3 按客体划分的资源安全生态环境补偿类型及其特征 |
5.3 我国煤炭开发补偿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5.3.1 我国现行补偿制度的不足分析 |
5.3.2 煤炭资源开发补偿制度体系 |
5.3.3 煤炭开发补偿政策与立法的运行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煤炭开发补偿机制的制度设计 |
6.1 煤炭开发的资源补偿机制 |
6.1.1 煤炭开发资源补偿机制的基本结构 |
6.1.2 我国的煤炭资源税费制度 |
6.1.3 中外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比较 |
6.1.4 资源补偿机制改革的探索 |
6.1.5 资源补偿机制进一步改革的基本思路 |
6.2 煤炭开发安全与健康补偿机制 |
6.2.1 煤矿安全事故补偿机制设计 |
6.2.2 煤矿职业病补偿机制的设计 |
6.2.3 生态环境破坏健康损失补偿 |
6.3 煤炭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
6.3.1 煤炭开发生态补偿基本类型及结构 |
6.3.2 煤炭开发生态补偿的运行机制 |
6.4 煤炭开发的环境补偿机制 |
6.4.1 煤炭开发环境补偿主体与客体界定 |
6.4.2 煤炭开发环境补偿机制建立的基本框架 |
6.4.3 煤炭开发环境补偿的制度安排与保护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性成果 |
7.3 研究的局限性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对煤炭企业“一次性经济补偿金”核算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东源煤业集团职工分流安置策略研究[D]. 李曌宇.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基于需求视角的林南仓矿去产能职工安置问题研究[D]. 吴勇兵.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3]政策传导下中国煤炭价格波动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 张言方.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4]矿区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与PPP模式研究[D]. 马靖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9)
- [5]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界定与计量问题研究[D]. 孙敏.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6]煤炭产能过剩的测度及产能退出机制研究[D]. 王靖春.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7]我国煤炭企业税收负担的比较研究[D]. 张璐.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1)
- [8]煤炭企业完全成本管理控制研究[D]. 朱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2)
- [9]我国煤炭资源收益分配问题研究[D]. 程晓娜.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3)
- [10]煤炭开发负外部性及其补偿机制研究[D]. 刘勇生.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