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杂交玉米制种质量的综合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陈红玲[1](2021)在《提高玉米杂交种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探究》文中认为结合玉米杂交种制种经验,分别从产量提升和质量提升两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究,旨在通过本次研究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为进一步推广杂交玉米奠定技术理论基础。
邹畅[2](2021)在《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生产质量的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种子质量对农作物产量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实现科学管理,保证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将成为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生产质量把控中必须面临的问题。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应对策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陈海鹏[3](2020)在《张掖市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发展现状与建议》文中认为介绍张掖市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实现"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种子基地建设目标提供参考。
杨桐,李子光[4](2020)在《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的生产质量管理研究》文中提出为了保障玉米杂交制种基地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需要提高种子的质量、完善检测程序,通过制定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生产质量管理措施,促进农业生产整体稳定的发展。文章就杂交玉米制种生产基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提高杂交玉米的质量。
龙强,王立峰,唐贤,王璐[5](2018)在《西昌市玉米制种基地发展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西昌市具有得到独厚的光、热、水和土地资源,生产的杂交玉米种子商品性好、产量高,是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是国家西南片区唯一的热带血缘硬粒型玉米制种基地,发展前景广阔。
刘长永[6](2018)在《川南浅丘杂交玉米制种技术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就如何提高杂交玉米种子质量、产量,对制种基地的选择、隔离区的规划、播差期的确定、育苗移栽、花期调节的方法措施、收获时机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生产优质高产杂交玉米种子具有指导作用。
李少强[7](2017)在《博乐八十四团高效玉米制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和方法】本研究以新疆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四团为基地,以先玉335制种技术为对象,开展了母本播种密度、父母本行比、去雄方式、授粉后父本去留、化学调控技术对杂交种种子生产中制种产量、成本与效益影响的研究,以期为84团杂交玉米种子高效生产技术制定提供技术依据。【结果】1、随着先玉335母本种植密度在82500株/hm297500株/hm2范围内的增大,制种玉米果穗的穗长、穗粗均呈现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着,然后在母本播种密度达到10500/hm2株后表现为递减趋势,尤其是母本播种密度达到10500/hm2株后穗长和穗粗显着下降。秃尖长度在供试的密度中随着母本密度增加呈现明显的递增。穗粒数以母本密度为9000株/hm2最高,但较密度97500株/hm2下差异不显着,但显着高其余三个参试密度。百粒重在母本种植密度82500株/hm297500株/hm2之间随密度增大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着,然而显着高母本密度10500株/hm2和112500株/hm2下的百粒重。母本密度在82500株/hm2112500株/hm2之间,制种产量随母本密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母本在90000株/hm2的播种密度时,其制种的产量最高,为7866.279kg/hm2。经过曲线拟合发现,先玉335种子生产中群体和个体的产量性状相对较为协调的种植母本密度是94536株/hm2。2、与父母本行比1:6与1:8相比,先玉335在父母本行比1:7时,其制种产量最高,为7586.353kg/hm2,显着高于父母本行比为1:6与1:8,分别较父母本行比1:6与1:8条件下增产8.1%与14.2%。这主要缘于在父母本行比1:7时,其穗粒数显着高于父母本行比为1:6与1:8,而在果穗长度、穗粗、秃尖长度、百粒重以及穗数性状上与另外两种行比下相比差异均不显着。可见,在博乐84团先玉335制种中父母本行比以1:7最适宜。3、去雄是杂交玉米制种过程关键技术。人工“摸苞去雄”方法制种产量略高于人工“带二叶一心”与“带一叶一心”方法,这与在这三种人工去雄方法对制种果穗长、穗粗、秃尖长度、百粒重与果穗数无显着差异,但人工“摸苞去雄”方法使得穗粒数较人工“带二叶一心”下显着增加,而较人工“带一叶一心”方法略有增产但差异部显着有关。在三种机械去雄方法下,也同样以“摸苞去雄”方法下制种产量略高于梁歪两种方法,主要归因于机械“摸苞去雄”方法下穗粒数显着高于另外两种方法,而三种方法对穗长、果穗粗、秃尖长度、百粒重以及穗数影响差异不显着相关。同样去雄方法下,人工去雄方式较机械去雄方式下制种产量可高出约300kg/hm2。4、在母本可见叶为11-12片、展开叶为7-8片时,以玉米健壮素375g/hm2叶面喷施,可显着增加先玉335制种田产量,较未喷施玉米健壮素增产13%以上。这与叶面喷施玉米健壮素375g/hm2条件下,其穗粒数显着高于其余四种处理,而在果穗长、穗粗、秃尖长度、百粒重与穗数性状差异均未达到显着水平相一致。5、在杂交玉米制种中,父本的主要作用在于提供母本授粉所需要的足够量高活力花粉,在母本授粉结束后割除父本,较保留父本田可增产约535kg/hm2,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但割除父本后对制种玉米的果穗长、穗粗、秃尖长度、穗粒数、百粒重与穗数性状影响均不大,其差异均未到到显着水平。6、玉米制种中高产是前提,但高效更是目的。在目前人工成本价格情况下,人工去雄成本较机械去雄的平均成本高约376.5元/hm2,但制种产量却高出约300kg/hm2,因此,在当前劳动力能有充分保障并且劳动力成本许可的情况下,采用人工去雄方式经济效益更高。授粉结束后,割除父本会产生300元/hm2的费用,但因该措施使得制种产量提高了535kg/hm2,其制种产量的提高带来的经济收益远高于割除父本引发的成本费用。母本叶面喷施玉米健壮素375g/hm2,其生产成本增加了240元/hm2,但因其产量增加了375g/hm2,其成本的增加远小于制种产量提高带来的经济收益提高,是高产高效的技术措施。【结论】第五师84团玉米杂交种先玉335种子高产高效制种关键技术,应当以母本种植密度为94500株/hm2、父母本行比1:7,并在母本可见叶为11-12片、展开叶为7-8片时叶面喷施玉米健壮素375g/hm2进行化控,同时采用机械化去雄,并在母本授粉结束后割除父本,采用这些技术有利于实现制种产量与利润最大化。本研究可为84团先玉335玉米种子高效生产技术措施制定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徐丽[8](2017)在《昌吉州玉米种业发展调研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昌吉州是我国西北玉米杂交种生产规模发展较稳定的基地之一,玉米制种面积最大时达到34650 hm2,2011至2015年制种玉米单产在6500 kg/hm2左右,地理优势与气候特殊性非常适合玉米种植。本文以玉米种业价值链为研究线索,分别阐述了昌吉州玉米种业的品种选育与推广、种业监管、玉米种子生产与加工、种子企业销售及售后服务的现状,分析了目前昌吉州玉米种业所面临的问题。研究表明,昌吉州玉米种业发展过程中面临推广人员的缺乏与推广方式的单一、种子企业盈利能力低、种子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企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与文化素质水平较低等诸多问题;从而提出了加快玉米种业发展相对应的对策和建议:在品种选育方面,加大对优势品种推广力度,搭建种质资源交流平台,支持企业与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在种子企业发展方面,做好种子企业整合,改善两极分化,促进种子企业经营由小而散的区域自给性经营向全方位市场竞争企业转变,不断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树立种子企业强有力的品牌形象;在种业监管方面,抓好基层监管机构的人员建设和改善种子安全管理机制;以此来促进地区玉米种业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和健康发展,为昌吉州玉米种业今后的发展做出对策参考。
尹兴福,刘文波,陈显富,王春秀,蒋傅燕,张培高,卢天王[9](2017)在《提高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合玉米杂交制种实际生产情况,从制种地块选择、播期、去杂、去雄、后期管理等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出发,简述了玉米制种过程中常遇的几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以供生产参考。
张文波,杨勇[10](2017)在《张掖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推动措施及思路》文中提出通过阐述张掖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现状及推动产业发展的措施,提出了发展思路是加强基地建设,推进玉米制种基地四化进程;加强制度落实,强化基地监管措施;加大政策扶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质量监管,确保供种安全;强化信息公开,建立执法监管平台。
二、提高杂交玉米制种质量的综合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杂交玉米制种质量的综合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提高玉米杂交种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的措施 |
1.1 提高播种质量 |
1.2 肥料管理 |
1.3 种子管理 |
1.4 播种管理 |
1.5 调整父母本花期 |
1.6 增加母本植株 |
1.7 人工辅助授粉 |
2 玉米杂交种制种质量提高措施 |
2.1 提高原种和亲本种纯度 |
2.2 设置制种田隔离区 |
2.3 减少自交率 |
2.4 去除父本行 |
2.5 自然晾晒降低水分含量 |
3 结语 |
(2)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生产质量的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杂交玉米制种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 亲本来源管理混乱 |
1.2 挂靠问题屡禁不止 |
1.3 间隔问题比较突出 |
1.4 抽雄工作参差不齐 |
2 相关举措 |
2.1 加强相关法规的宣传工作 |
2.2 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
3 法库县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案例分析 |
3.1 订立合同并委派技术指导员 |
3.2 规范制种技术 |
3.2.1 安全隔离 |
3.2.2 适期播种 |
3.3 提高制种产量 |
3.3.1 肥水管理 |
3.3.2 病虫害防治及人工授粉 |
3.4 确保制种质量 |
3.4.1 去杂去劣 |
3.4.2 调节花期 |
3.4.3 适时收获,严把种子质量关 |
4 结束语 |
(3)张掖市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发展现状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现状 |
1.1 利益联结完善,基地规模稳定 |
1.2 突出项目引领,基础稳步发展 |
1.3 积极打造质量品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
1.4 引导行业自律,市场环境逐步优化 |
1.5 强抓执法监管,基地秩序规范发展 |
1.6 严查涉种案件,依法维护生产秩序 |
2 存在的问题 |
3 建议 |
3.1 加大力度实施国家级种子基地建设项目 |
3.2 建立制种基地轮作休耕补偿机制 |
3.3 建立健全省际执法联动机制 |
3.4 健全完善种业队伍体系建设 |
3.5 建立网络信息监督平台 |
(4)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的生产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杂交玉米制种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 谎报申报制种组合和亲本来源 |
1.2 挂靠问题屡禁不止 |
1.3 隔离问题比较突出 |
1.4 抽雄工作参差不齐 |
2 解决问题的相关举措 |
2.1 加强《种子法》等相关法规的宣传工作 |
2.2 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
2.3 严格资质审查,取缔个人挂靠问题 |
2.4 查处隔离等相关问题 |
3 结束语 |
(5)西昌市玉米制种基地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现状 |
2 保障措施 |
2.1 加强领导, 为基地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
2.2 制定规划, 完善制度, 确保基地稳定发展 |
2.3 建立风险保障机制, 抓好农业保险 |
2.4 订单生产, 保障制种农户的利益 |
2.5 整合项目资金, 强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
3 多项并措, 推进基地建设 |
3.1 建立基地服务管理平台 |
3.2 依托各类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3.3 创新生产组织形式, 推进基地规模化建设 |
3.4 创新生产机制, 推进基地机械化建设 |
3.5 推广生产新技术, 推进基地标准化建设 |
4 加强基地监管、确保种子生产安全 |
4.1 强化培训宣传工作 |
4.2 狠抓制种企业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工作 |
4.3 划定制种区, 确定隔离带 |
4.4 加强种子生产检疫、转基因检测 |
4.5 严格种子执法检查, 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种子的行为 |
4.6 建立种子生产经营诚信体系 |
5 存在的问题 |
5.1 制种秩序及基地布局不够合理 |
5.2 制种农户的诚信意识差 |
5.3 无序生产或非法生产现象依然存在 |
6 基地发展方向 |
6.1 强化种子质量全程监管 |
6.2 推动玉米制种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 |
6.3 进一步优化制种企业 |
6.4 完善基地规划, 完善制度, 确保基地有序发展 |
6.5 进一步强化风险保障机制, 降低玉米制种生产风险 |
(6)川南浅丘杂交玉米制种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基地的选择 |
2 杂交玉制种的播种技术 |
2.1 玉米的播种方式 |
2.2 苗床育苗要点 |
2.2.1 苗床地的选择和整理 |
2.2.2 苗床营养土的配制 |
2.2.3 苗床播种 |
2.3 选择适宜的播期 |
2.4 播种数量和差期播种 |
2.5 玉米苗床的管理 |
3 杂交玉米制种大田管理 |
3.1 确保大田移栽的行比和基本苗 |
3.2 沟施底肥 |
3.3 移栽 |
3.4 施肥管理 |
3.5 病虫害预防 |
4 保障杂交玉米种子质量的关健技术 |
4.1 安全隔离 |
4.1.1 空间隔离 |
4.1.2 时间隔离 |
4.2 去杂保纯 |
4.3 母本去雄 |
4.4 确定杂交玉米制种密度与行比 |
4.5 花期调节与花期预测 |
4.5.1 花期调节方法 |
4.6 花期不遇的调节措施 |
4.6.1 苗期、中期调控 |
4.6.2 断根 |
4.6.3 割叶 |
4.6.4 抽雄时的调节 |
4.6.4. 1 母本晚于父本 |
4.6.4. 2 母本早于父本 |
4.6.5 后期调节 |
4.7 人工辅助授粉 |
5 结论 |
5.1 隔离 |
5.2 适播期 |
5.3 苗床育苗移栽 |
5.4 撑握组合亲本特征特性 |
5.5 去雄 |
5.6 花期预测 |
5.7 收获期 |
(7)博乐八十四团高效玉米制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玉米及制种的发展状况 |
1.2.2 提高玉米制种质量和产量的途径和技术措施 |
1.2.3 兵团第五师八十四团玉米制种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调查方法 |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母本种植密度 |
3.1.1 母本种植密度对制种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影响 |
3.1.2 不同母本密度对制种产量的影响 |
3.2 父母本行比的影响 |
3.2.1 父母本行比对制种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影响 |
3.2.2 父母本行比对制种产量的影响 |
3.3 玉米健壮素对制种玉米的影响 |
3.3.1 玉米健壮素对制种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
3.3.2 玉米健壮素对制种效益的影响 |
3.4 去雄方式对先玉335玉米制种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
3.4.1 去雄方式对制种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影响 |
3.4.2 去雄方式对先玉335制种产量的影响 |
3.5 父本去留对先玉335制种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
3.5.1 父本去留对制种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影响 |
3.5.2 机械割除父本对产量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先玉335制种中母本种植密度 |
4.2 先玉335制种中父母本行比 |
4.3 先玉335制种中化学控制 |
4.4 玉米制种中机械去雄 |
4.5 授粉后割除父本 |
4.6 先玉335制种中几项关键技术的经济效益 |
4.7 博乐84团先玉335制种关键技术组装 |
4.8 博乐84团先玉335制种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五章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8)昌吉州玉米种业发展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外有关种业研究进展 |
2.2 国内有关玉米种业研究进展 |
2.2.1 玉米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
2.2.2 玉米种业生产经济效益研究进展 |
2.2.3 玉米种业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2.4 相关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2.4.1 玉米种业相关概念界定 |
2.4.2 玉米种业相关理论基础 |
第3章 昌吉州玉米种业发展现状 |
3.1 昌吉州玉米品种选育与推广现状 |
3.1.1 玉米品种选育 |
3.1.2 企业科研能力 |
3.1.3 推广人员分布 |
3.1.4 玉米推广品种结构 |
3.2 昌吉州种子监管现状 |
3.2.1 种子监管人员构成 |
3.2.2 种子监管机构工作业务范围 |
3.2.3 种子监管机构监管能力 |
3.3 昌吉州玉米种子生产现状 |
3.3.1 玉米种植规模扩大与产量提高 |
3.3.2 昌吉州玉米制种区域分布 |
3.3.3 制种玉米生产模式 |
3.3.4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
3.4 昌吉州玉米制种农户与种子企业发展基本状况调查 |
3.4.1 昌吉州制种农户基本状况 |
3.4.2 昌吉州种子企业发展基本状况 |
3.5 昌吉州玉米种子加工状况 |
3.6 昌吉州种子企业销售现状 |
3.7 昌吉州种子企业售后服务现状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昌吉州玉米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玉米品种推广存在的问题 |
4.1.1 推广人员与基层推广经费紧缺 |
4.1.2 推广模式和方式单一 |
4.2 玉米制种生产存在的问题 |
4.2.1 制种户“一低一高”,生产技术难掌握 |
4.2.2 合作安全意识欠缺 |
4.2.3 市场信息获取不对称 |
4.2.4 人工成本难掌控 |
4.3 玉米制种企业存在的问题 |
4.3.1 种子企业盈利能力较弱且过于分散 |
4.3.2 科研能力薄弱,专业技能人才缺乏 |
4.3.3 售后服务无法满足消费群体需求 |
4.4 玉米种子监管存在的问题 |
4.4.1 转基因品种的种植和推广,成为种子安全监管潜在风险 |
4.4.2 种业市场准入门槛低,执法手段弱,难以形成有效经营监管 |
4.4.3 基层种子监管机构人员建设不合理 |
第5章 促进昌吉州玉米种业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5.1 加大农业推广力度,实施多元化农业推广途径 |
5.2 完善信息平台构建,提高农户运用网络技能 |
5.3 搭建种质资源交流信息平台 |
5.4 改善种子安全管理机制 |
5.5 加强基层种业监管部门人员建设 |
5.6 做好种子企业整合,改善两极分化 |
5.7 加强各层次人才培养,输入创新新血液 |
5.8 种子企业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提高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制种过程中常遇到的几个问题 |
1.1 地块选择不严格 |
1.2 播期选择不当 |
1.3 去杂去雄不及时 |
2 提高杂交玉米制种质量的技术措施 |
2.1 严格控制制种田隔离区 |
2.2 选择质量达标的亲本 |
2.3 严格去杂去劣 |
2.4 人工去雄及时彻底 |
2.5 去除父本行 |
2.6 及时收获晾晒 |
3 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的技术措施 |
3.1 选地 |
3.2 重施底肥 |
3.3 种子处理 |
3.4 适时播种 |
3.5 合理密植 |
3.6 应用覆膜技术 |
3.7 加强田间管理 |
3.8 做好父母本花期预测及调整 |
3.9 适时合理的追肥 |
3.1 0 人工辅助授粉 |
3.1 1 加强病虫害防治 |
4 适时收获安全入库 |
(10)张掖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推动措施及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产业发展现状 |
1.1 基地生产能力 |
1.2 企业加工能力 |
1.3 品种研发能力 |
1.4 基地监管能力 |
1.5 产业效益 |
1.6 种子品牌效应 |
2 产业推动措施 |
2.1 强化政府引导,培育支柱产业 |
2.2 积极谋划项目,争取多方支持 |
2.3 加强质量监管,确保供种安全 |
2.4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
3 产业发展思路 |
3.1 加强基地建设,推进玉米制种基地四化进程 |
3.2 加强制度落实,强化基地监管措施 |
3.3加大政策扶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3.4 强化质量监管,确保种子质量安全 |
3.5 强化信息公开,建立执法监管平台 |
四、提高杂交玉米制种质量的综合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提高玉米杂交种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探究[J]. 陈红玲. 种子科技, 2021(11)
- [2]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生产质量的管理研究[J]. 邹畅. 种子科技, 2021(10)
- [3]张掖市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发展现状与建议[J]. 陈海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2)
- [4]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的生产质量管理研究[J]. 杨桐,李子光. 现代农业, 2020(03)
- [5]西昌市玉米制种基地发展现状与展望[J]. 龙强,王立峰,唐贤,王璐.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6]川南浅丘杂交玉米制种技术探讨[J]. 刘长永. 四川农业科技, 2018(10)
- [7]博乐八十四团高效玉米制种研究[D]. 李少强. 石河子大学, 2017(05)
- [8]昌吉州玉米种业发展调研报告[D]. 徐丽.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9]提高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J]. 尹兴福,刘文波,陈显富,王春秀,蒋傅燕,张培高,卢天王. 云南农业科技, 2017(02)
- [10]张掖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推动措施及思路[J]. 张文波,杨勇. 中国种业,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