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经济问题的哲学思考——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及其解决途径(接续)(论文文献综述)
林嫩妹,陈秋华,修新田[1](2021)在《全域生态旅游发展路径:协调与融合》文中指出首先,基于生态经济理论、全域旅游理论和产业融合理论,建构了全域生态旅游生态系统和旅游经济系统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全域生态旅游生态系统和旅游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然后,以2006—2018年福建省永泰县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3条全域生态旅游协调与融合发展的路径:资源严格保护,夯实协调和融合基础;以融合视角提升全域内旅游经济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协调水平;多渠道促进全域内旅游经济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融合发展。
张芳[2](2020)在《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既要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面临着资源日益匮乏的挑战。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走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指导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这一基本国策。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以GDP为主要导向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高污染高耗能高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中国近年来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亟需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随着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路径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造成地球资源的加速枯竭,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诟病,世界各国对绿色产业发展逐渐加以重视,理论界与实业界也广泛关注,把绿色产业发展视为突破当前发展瓶颈的新路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如何优化,如何稳步推进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对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着重将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相结合,以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优化及制度创新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在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的动因的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研究,以及选取国内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发展过程中经历波折的光伏产业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视角分析提出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有效路径,科技创新是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现实路径;进一步分析了三个路径在实践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并从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提出相关制度创新建议。全文的结构框架,除去主要研究结论之外,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中,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其次,着重对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绿色产业的国内外的不同内涵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再次,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写作的结构框架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可能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对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了综述。本章主要对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并对近年来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在发展路径上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首先,分析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发现传统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不可持续;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主要运用产业组织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从环境、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本章还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环保产业、风力发电以及其它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绿色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的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四章主要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分析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首先,从产业组织演化视角对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破析,并探讨了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特征;其次,对近年来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进行总结回顾,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第五章主要对国外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本章将对国外发达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主要分析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的在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着重分析这些发达国家绿色产业得以成功发展在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有效举措;其次,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借鉴意义和启示。第六章主要是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对比研究。本章选取了两个发展径不同的案例来验证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路径选择的重要性。一个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传统汽车产业通过转型升级,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国有资本的全产业链支持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进程,从而使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不断发展壮大;另一个是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张,发展路径过于依靠政策补贴,发展战略混乱,技术创新不足,最终不但没有使得光伏产业获得市场竞争力反而在短时间造成产能过剩,致使整个行业停滞不前,甚至曾经的行业领军企业也濒临倒闭。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研究,本章剖析了绿色产业发展中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第七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问题。首先,对中国绿色产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带动作用明显,而规模效应不明显;其次,实证分析了影响绿色产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验证了理论假设;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从理论上提出并论述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有效路径,促进科技创新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发展绿色产业现实路径。第八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理论和现实视角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在实践中遇到了的障碍和困难;其次,对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遭遇的实践障碍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分析,并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第九章主要是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为了有效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首先,从产权角度,论述了绿色资源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的相关制度创新问题;其次,系统地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激励机制创新问题,主要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绿色产业投融资、绿色税收等方面进行激励制度创新;最后,本章还探讨了绿色产业发展与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关系,主要从绿色文化、绿色社会责任和非政府绿色组织建设等角度探讨非正式制度创新问题。最后,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和相关结论作简要总结。
张春晓,李艳霞[3](2020)在《新发展理念与我国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化解》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若要在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从化解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入手。从人类社会活动目的出发,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供给和承载间的矛盾是生态经济的基本矛盾,它贯穿于人类发展历史、对立且统一,且人类是其运动过程中的最重要因素。新发展理念为当前我国的发展问题提供了全局的、根本的、长远的思想导向,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来看都是化解我国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不二法宝。基于此,在我国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化解的实践中,要将创新发展作为化解矛盾的主要动力,将协调发展作为化解矛盾的内在要求,将绿色发展作为化解矛盾的核心内容,将开放发展作为化解矛盾的有效路径,将共享发展作为化解矛盾的最终目标。
潘国豪[4](2019)在《主体功能区背景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生态安全状况与区域经济水平在区域的建设与发展中起着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质量与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与生态安全的关注与日俱增。在2014年得到正式批复成立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其地处长江经济带,纵跨湖南、湖北两省五市三十三县区,资源丰饶、区位一流,体量庞大、影响复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大湖流域区域发展的重要代表。生态安全状况事关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等息息相关。它也反映了地区生态安全状况,当下生态经济的发展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及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国家与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对生态相关指标也进行了区分与描述。该研究通过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生态安全与生态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安全进行模型构建与指标评析,运用标准化指标与生态安全各指标赋值结合,得出以年为单位的生态安全状况评分。研究结果表明,在2013年,生态安全的相对状况只有-0.4469,在比较分析中处于较差层次,并且因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较多负向评分。2014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获批后,来自经济社会发展与相关生态指数的多方面的结合与增长带动整体区域生态安全水平,从2014年的-0.2080到2015年综合评价分数变为正向的0.0588。出于经济增速放缓与自然状况变化等成因,2015-2016年间生态安全水平有提升但并未出现太大变化,2016年的相对状况为0.1591。在2017年,由于旅游收入增加以及造林面积大幅增加与林业指数的迅速提升,再加上环保产业相关指标的迅速拉升,生态安全相对状况达到了新高0.4370。这些指标的变动情况一方面及时对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发展目标以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做出反馈;另一方面也较科学地体现出了近年来生态安全状况不断向好,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在对策建议的分析过程中,该研究秉承生态安全与生态经济研究方法与跨学科结合的分析思路,通过行为博弈机理分析与公共财政理论等理论中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相关的内容进行整合,提出相应分析思路,寻求一种相对较为新颖的分析问题、解决发生机理的方式。在最后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对研究过程中存在以及尚未做到的分析,如未充分体现空间差异化、未有机结合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中湖北省范围内指标等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分析研究目标与方向,对下阶段国土资源整合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等所需关键技术与研究方法进行阐述与展望。
庞靓[5](2019)在《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时代变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而身处互联网时代浪潮中的人类,也愈发清晰的意识到,互联网给世界带来的并非都是美好的礼物,还有信息爆炸带来的泥沙俱下。诚如尼葛洛庞帝所言“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最强音”。网络信息技术将计算机从孤独、封闭中解放出来,形成民主开放、自由共享的互联网络,网络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为全球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可是网络经济在创造高速膨胀价值的同时,也不难注意到风起云涌后,网络信息污染,网络失信递增,网络侵权严重和网络犯罪的猖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唯有二者的协调发展才能让互联网的成果真正惠及14亿人民。只有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才能换来网络空间的天朗气清,网络经济健康发展的明天。然而,现有关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自然生态经济领域或产业生态经济领域,鲜有以互联网发展为背景,分析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协调发展的研究成果,面对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出现的种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应用传统的生态经济学理论,难以寻求出一条适合互联网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保障措施,以期探索出适应新时代的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径。鉴于此,本论文立足于信息生态学、网络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对网络经济、网络生态及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厘清了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的相互关系,深入探讨了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和标志。进而运用系统学、社会学以及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借助DEMATEL分析方法探讨了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同时,结合我国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状况,进一步提出了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通过研究,力求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拓展相关学科的研究内容,并为网络生态的健康、网络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网络生态、网络经济及其相互关系。对相关概念清晰的界定和对基础理论的深入探讨,有助于后续研究。笔者首先对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的含义和类型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关联的内容。笔者在深入剖析了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又相互适应的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在空间、时间结构和功能上的关联,只有对两者在发展中的相互关系进行辨别,才能对两者的协调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2)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及标志。笔者首先阐释了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接着,通过头脑风暴法与德尔菲法,在对专家的意见进行一致性判断检验之后,提出了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标志主要包括网络经济能助力网络生态建设和网络生态环境能支撑网络经济发展两个维度,并对各个标志的具体含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3)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笔者通过专家访谈收集了各位专家对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看法,又结合调查问卷,对专家的意见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借助T检验,判断专家评价结果与检验值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从而最终确定了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思想观念、技术研发、制度体系和资金投入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之上,基于DEMATEL法找到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并对其中关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撑。(4)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本文在对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标志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从观念保障、技术保障、制度保障、机构保障和资金保障5个方面提出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策略,为保障我国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具体的保障策略包括:培养主体的协调发展观念和法制观念、提高主体网络安全意识和诚信自律意识、提高网络硬件设备制造水平、提高网络平台建设水平、建设网络安全技术防范体系、完善网络信息异化的修复制度、设置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专门机构设置、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信息技术研发资金投入。
李唐[6](2019)在《环境规制对山西省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污染减排角度》文中提出近年来,山西省经济发展趋势整体上处于良好态势,但此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面临着严重的问题。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因此促进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了山西省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山西省这样一个资源大省,依赖资源的工业企业占据山西省经济的重要位置,工业企业的发展对于山西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山西省推广环保新技术,鼓励使用低能耗设备,对于污染排放进行密切监测。山西省实行环境规制势必会对工业的发展方式产生影响,在环境规制的各项条件下工业企业如何保持竞争力,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最终实现绿色发展是一个热点问题。基于以上背景,分析环境规制对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对于更加全面地分析环境规制对工业企业发展方式的影响,更好的适应规制具有指导意义。关于环境规制的理论有很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分别持有不同的观点,既有积极的正向观点,也有消极的负面影响观点,但大部分持有积极观点,认为环境规制是有利于工业绿色发展的。本文第一步以研究分析和归纳总结相关文献为基础,对环境规制影响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的概念问题和作用方式做了系统分析;论文数据选取2001-2017年山西省的工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采用DEA模型对环境规制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得出环境规制效率是波动式上升的趋势,环境规制效率衡量了一个地区的环境保护程度,其结果显示了山西省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是逐渐上升的并且不断加大了力度。运用Ewives9软件对山西省工业企业的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污染减排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环境规制效率对山西省工业企业的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污染减排的积极影响。根据研究的结论可以得出:环境规制的发展总体上对于工业企业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对技术创新具有正面影响;同时也能有效促进工业企业的污染减排。最后,依据得出的研究结论提出了对应的措施以及建议。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是促进工业企业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利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经济增长和污染减排,更有利于引导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结论可以为工业企业更好的适应规制、实现绿色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周银坤[7](2018)在《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一是,伴随着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作为其对立面的“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在向前积极推进;但是,中国的城乡关系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尤其是,当这个过程涉及社会利益改革及调整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展就尤其缓慢;在现实中,“城乡差距”与“社会排斥”之间的关系又很复杂。二是,正是因为看到了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中央政府正在从顶层设计、国家战略、政策供给等层面,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路径。同时,理论界也在讨论社会改革中的“利益让渡”等问题。从这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出发,本文着力提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理论命题,试图以规范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与解释当下中国“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方面,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研究,是比较深入与透彻的;但是,从“利益让渡”与“社会利益让渡”的角度来研究城乡关系的文献,还显不足。因此,这是一个新的研究命题。另一方面,从政府政策实践的角度看,“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政策及实践,也没有充分地展开,因此,它是一个新的实践任务。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就在于:提出并论证“城市利益让渡”的命题。这一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以江苏为观察样本,以计量方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第二,以“社会排斥”为理论视角,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与症结何在。第三,用三章的内容,从理论资源、现实场域、资源与条件、意愿与能力、动力与阻力等方面进行这一命题的理论建构。对此,本文的研究,展开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以江苏为观察样本,计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建构奠定现实基础。本章认为,城乡差距至少要从两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一是,江苏省城乡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他方面的差距;二是,对江苏省城乡关系的现实境况开展系统的描述性分析,意在揭示江苏省当下城乡关系的现实样态和现实图景。对此,本章主要研究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从江苏省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入手,考察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样态;(2)对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实证考察;(3)从理论上揭示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对于全国的代表性与样本性。第二章:题名为: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排斥性制度。这一章的主要目的是:应用“社会排斥”这一比较新颖的理论来探讨中国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关于城乡发展差距原因探讨的文章很多,但是,从社会排斥这一角度展开分析的文献几乎没有。因此,本章选择这一理论框架进行研究,也是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论证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本章试图解决四个问题,一是,阐述“社会排斥”这一新的理论框架,对于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意义;二是,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角度来分析造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设计;三是,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来剖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现状;四是,分析了现实中城乡关系中资源配置非均衡性的表现及种类。第三章:题名为:“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因此,从这一章开始的连续三章,都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即对“城市利益让渡”进行学理论证。而第三章是把本文的主题点明了,也试图把“利益让渡”与“城乡关系”这两个主题的研究“对接”起来。在第三章中,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学理上寻求“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这既包括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资源,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还包括当今中国学术界的理论资源。二是,探讨当下中国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即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在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三是,对“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进行理论建构与论证。第四章:主要是探讨“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问题,即模式、资源与能力等等。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总结了当下中国社会实践中具有“城市利益让渡”性质的三种模式,即“资源三下乡”、南京“为民服务专项基金”与项目制。二是,探讨了城市利益让渡中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以及各种具体的资源类型。三是,从主观性与客观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性意愿与客观能力等相关问题。第五章:题名为“‘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在这一章中,没有采用对策建议或政策建议类题名,是因为,本文认为“城市利益让渡”作为一个命题需要论证与建构,它需要学术、社会与政府的认同与认可,换言之,它离对策建议还有一定距离,因此,不妨我们先来探析它的动力因素与阻力因素。这一章,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其动力因素,是从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三个方面展开的;而阻力因素,是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与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四个方面展开的。
冯吉芳[8](2017)在《中国绿色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基于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考察》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衰竭、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制约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更多地考虑自然资本的约束条件,从追求物质资本的扩展转向追求人类福利的提高。中国“十三五”规划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针对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基于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研究中国绿色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以期从更广泛的角度认识经济发展,有助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的理论研究,有利于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往的经济发展重点在于GDP,主要突出人的收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就要不断提高人类福利水平。这意味着经济发展不仅要考虑到收入,还要考虑到人的教育和预期寿命。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同时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不断提高人类福利水平的同时应考虑到自然消耗水平。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上述分析,本文基于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研究中国绿色发展创新驱动机制,其中生态福利绩效表示的是人类福利水平与自然消耗水平比值。本文认为绿色发展是最小化自然消耗和最大化人类福利的一种发展模式,即在经济活动中用最小量的自然消耗获得最大化的人类福利。因此,绿色发展的目标是实现“高福利,低消耗”发展。基于生态福利绩效视角,对中国2001-2015年31个地区绿色发展进行测度研究。研究发现,极少数地区是“高福利,低消耗”类型,而绝大多数地区是“低福利,低消耗”或“低福利,高消耗”类型。此外,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脱钩现状,以及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区域绿色发展方面,技术效应起到了驱动作用,而服务效应起到抑制作用;中国区域人类福利水平与自然消耗水平脱钩关系呈现良好的趋势;中国区域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N型关系。实现绿色发展“高福利、低消耗”目标的驱动力是什么?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等重大论断。针对此,本文基于创新理论阐述了绿色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绿色发展之间存在协同演化关系,而实证检验基本验证了该协同演化关系。同时,量化分析表明:“十五”期间、“十一五”期间和“十二五”期间,中国地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绿色发展之间协同发展的程度较低,尚未形成三者协同机制。针对上述中国绿色发展研究,在对中国2001-2020年的四个五年规划中绿色发展与创新驱动政策演变特征和典型的绿色发展国际成功经验剖析的基础上,针对绿色发展四种类型:“高福利,低消耗”、“高福利,高消耗”、“低福利,低消耗”和“低福利,高消耗”,提出了各类型改进路径,以及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协同创新的相关政策建议。总之,本文基于生态福利视角对中国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测度方法、创新驱动机制以及相关政策建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中国绿色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决策依据,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靳子乐[9](2017)在《人狗矛盾:“藏獒热”衰减后的治理难题》文中认为在"藏獒热"衰减之后,越来越多的生产者在退出市场的时候将藏獒随意丢弃,使人类聚居区中的流浪藏獒数量大幅增长,出现的较为突出的"人狗矛盾"增加了显性的安全风险、隐性的疾病传播风险和未知的生态系统毁坏风险。市场失灵和生态环境监控中存在的时滞和有限理性是"人狗矛盾"产生的原因。目前可选择的治理路径——捕杀、收养和收容都能达到一定的治理效果但都无法彻底解决矛盾。"人狗矛盾"的隐性因果关系、处于人类活动收缩时期的爆发和本质冲突的复杂使其不同于传统生态矛盾,其中本质冲突的复杂是治理路径难题产生的根源。因此需要加强预防,对宠物市场行为进行有效规范以及对消费意识和环境意识进行舆论引导。
汤新发[10](2014)在《中国电力资源替代优化理论及机制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然而,经济增长并不意味问题的消失。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新因素,如大气染污、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不断产生。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即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留住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这就要调整电源结构,转变电力生产方式,促进电力产业升级,优化电力系统资源配置,化解电力供求矛盾。一直以来,电力供求系统以高排放、高污染着称,“贡献”了大部分的PM2.5污染和温室气体,成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要生产部门。电力资源的替代优化,就是对电力供求系统进行开发,无论在初始电力资源的选择,还是电力传输、配送、消费等环节,都综合考虑其产生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使其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本文结合中国电力资源产业发展现状及电力能源结构情况,展开了对电力资源供给保障问题的研究。运用经济学方法、动态优化方法,最优控制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博弈论方法,研究了传统电力资源供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选择替代优化路径,加强替代优化激励机制建设、实施电力资源替代优化策略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1)分析中国电力能源需求现状和电源结构基础上,对电力资源替代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研究,得出电力能源需求庞大,结构不合理的结论,认为有必要开展电力资源替代优化理论及机制建设研究。(2)建立了一个考虑资本替代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中国实现稳态经济增长的条件,据此解释经济增长受自然资源约束的原因,得出只有中国经济增长率控制在6%左右,才能保证有足额的资本投入用于开发自然资源的替代品,有序获得国家可持续发展所需替代资源的结论。(3)改进了一个只有两种电力资源的电力资源定价模型,用于分析电力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探讨了电力资源替代优化的外部影响约束,讨论了两种电力资源间的理想替代时点,据此认为电力生产外部不经济是替代电力资源产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消除外部影响发展替代电力资源的机制建设建议。(4)构建了一个电力供求系统能效成长上限基本模型,分析了电力供求系统存在能效成长上限的原因。针对能效成长上限问题,提出对电力供求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与重构,以此消除制约能效成长的不利因素。建议引入末端治理子系统、政府介入能效资产投资子系统、用户响应子系统、电厂自律子系统、电网智能化子系统等系统开发机制,突破系统能效成长上限、改善系统能源效率。(5)分析电力资源开发现状、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替代电力资源投资优化模型,解析出最优投资路径。针对替代电力资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势差问题,构建了一个分阶段博弈模型,采用逆推归纳法求解,推导出技术追赶方的最优策略是小规模发展。据此认为,由主要依靠传统非清洁耗竭性电力资源过渡到主要依靠替代电力资源的电力能源供应结构,政府应建立良好的产业发展激励机制,及时出台相应的财政政策,鼓励增加替代电力资源产业投资和能效电力资源产业投资。
二、环境经济问题的哲学思考——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及其解决途径(接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经济问题的哲学思考——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及其解决途径(接续)(论文提纲范文)
(1)全域生态旅游发展路径:协调与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与方法 |
1.1 理论基础 |
1.2 指标体系构建 |
1.3 研究方法 |
1.3.1 主成分分析 |
1.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1.4 数据来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全域生态旅游LS系统综合发展实证分析 |
2.1.1 永泰县旅游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生态治理力度应加大 |
2.1.2 2017年后永泰县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旅游经济增收的模式成效凸显 |
2.1.3永泰县全域生态旅游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 |
2.2 全域生态旅游协调与融合综合发展的路径 |
2.2.1 资源严格保护,夯实协调和融合基础 |
2.2.2 以融合视角提升全域内旅游经济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协调水平 |
第一,全域旅游产业生态化。 |
第二,将生态资源全面融入旅游发展大格局。 |
2.2.3 多方渠道促进全域内旅游经济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融合发展 |
第一,发挥技术的桥梁作用,打破融合边界。 |
第二,加强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
第三,吸引和培养复合型人才。 |
第四,打造具有创造性和吸引力的融合性旅游产品。 |
第五,提升市场化水平。 |
3 小结 |
(2)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
1.2.1 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界定 |
1.2.2 绿色产业的内涵界定 |
1.2.3 绿色产业的特征 |
1.2.4 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及绿色产业的关系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 |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循环经济理论 |
2.1.4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1.5 产业创新理论 |
2.1.6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2.1.7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 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文献综述 |
2.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趋势研究 |
2.2.2 发展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关系的研究 |
2.2.3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评价研究 |
2.2.4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 |
2.2.5 绿色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相关性的研究 |
第3章 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与现状 |
3.1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1.1 传统产业发展依赖的主要经济学理论 |
3.1.2 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其依赖性 |
3.1.3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 |
3.2.1 环境和资源约束迫使发展绿色产业 |
3.2.2 生产要素供给充分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
3.2.3 人类文明发展和绿色消费需求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 |
3.2.4 国家竞争力提升需要发展绿色产业 |
3.3 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
3.3.1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
3.3.2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第4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 |
4.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 |
4.1.1 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一个产业组织的视角 |
4.1.2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
4.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 |
4.2.1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现状 |
4.2.2 当前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的思考与展望 |
第5章 国外绿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路径选择启示 |
5.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1.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1.2 美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2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2.1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2.2 法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3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3.1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3.2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4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对我国绿色产业路径选择的启示 |
第6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比较研究 |
6.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案例分析 |
6.1.1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 |
6.1.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路径优势分析 |
6.2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的案例分析 |
6.2.1 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2.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
6.2.3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历程的路径劣势分析 |
6.3 案例比较与启示 |
第7章 中国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研究 |
7.1 我国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
7.1.1 模型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
7.1.2 实证结果分析 |
7.2 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7.2.1 理论假设 |
7.2.2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
7.2.3 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
7.2.4 假设检验 |
7.2.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 |
7.3.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
7.3.2 科技创新是绿色产业发展根本路径 |
7.3.3 国有资本是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
第8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分析 |
8.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 |
8.1.1 利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2 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3 国有资本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2 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实践障碍的制度分析 |
8.2.1 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
8.2.2 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制度创新必要性 |
第9章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9.1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产权制度创新 |
9.1.1 绿色产业产权界定的制度创新 |
9.1.2 绿色技术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 |
9.1.3 绿色产业产权交易的制度创新 |
9.2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1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2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投融资激励机制创新 |
9.2.3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绿色税收制度创新 |
9.3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非正式制度创新 |
9.3.1 绿色文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2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3 非政府绿色组织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新发展理念与我国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化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及运动规律 |
(一)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 |
1.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系统资源更新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
2.人类经济活动排污量的无限性与生态系统净化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
(二)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
1.生态经济基本矛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矛盾 |
2.生态经济基本矛盾既对立又统一 |
3.人类是生态经济基本矛盾运动的最重要因素 |
二、新发展理念化解我国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内在逻辑 |
(一)新发展理念化解我国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理论逻辑 |
(二)新发展理念化解我国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历史逻辑 |
(三)新发展理念化解我国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实践逻辑 |
三、新发展理念化解我国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路径 |
(一)创新发展是我国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化解的主要动力 |
(二)协调发展是我国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化解的内在要求 |
(三)绿色发展是我国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化解的核心内容 |
(四)开放发展是我国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化解的有效路径 |
(五)共享发展是我国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化解的最终目标 |
结 语 |
(4)主体功能区背景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态安全 |
1.3.2 生态经济 |
1.3.3 生态系统服务 |
1.3.4 主体功能区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主体功能区 |
2.1.2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
2.1.3 生态安全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生态安全理论 |
2.2.2 生态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及生态安全状况 |
3.1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概况 |
3.1.1 区位条件 |
3.1.2 气候水文 |
3.1.3 湿地资源 |
3.1.4 社会经济 |
3.1.5 主体功能区定位 |
3.2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安全问题 |
3.2.1 水资源减少 |
3.2.2 湿地萎缩 |
3.2.3 生物多样性下降 |
3.2.4 水污染加重 |
4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生态安全的概念模型 |
4.2 生态安全评估方法选择 |
4.3 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相关发展任务 |
4.4 评价指标筛选与体系构建 |
4.5 评价指标的内涵 |
4.6 生态安全指标说明 |
5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安全评价 |
5.1 数据搜集与处理 |
5.2 评价数据整理 |
5.3 指标权重确定 |
5.4 生态安全评价 |
5.5 评估结果分析 |
6 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安全的对策探讨 |
6.1 保护策略选择机理分析 |
6.2 生态效益横向跨区域补偿分析 |
6.3 差异化区域财政政策 |
6.4 重点化区域开发政策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网络经济增长方式创新的动力 |
1.1.2 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治理的需求 |
1.1.3 信息生态学科发展探索的方向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网络生态的研究现状 |
1.3.2 网络经济的研究现状 |
1.3.3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理论 |
2.1 网络生态理论 |
2.1.1 网络生态的概念 |
2.1.2 网络生态的类型 |
2.2 网络经济理论 |
2.2.1 网络经济的概念 |
2.2.2 网络经济的类型 |
2.3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的关联理论 |
2.3.1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的相互关系 |
2.3.2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关联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及标志 |
3.1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 |
3.1.1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定义 |
3.1.2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特点 |
3.1.3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类型 |
3.2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标志的确定 |
3.2.1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标志的初步建立 |
3.2.2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标志的最终筛选 |
3.3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标志的具体含义 |
3.3.1 网络经济活动能助力网络生态建设 |
3.3.2 网络生态环境能支撑网络经济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
4.1 影响因素的确定 |
4.1.1 影响因素的初步确定 |
4.1.2 影响因素的最终确定 |
4.2 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 |
4.2.1 确定直接影响因素矩阵 |
4.2.2 确定综合影响因素矩阵 |
4.2.3 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 |
4.3 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 |
4.4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4.1 主体协调发展意识的影响 |
4.4.2 网络平台监管制度的影响 |
4.4.3 网络信息技术研发投入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策略 |
5.1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观念保障策略 |
5.1.1 培养主体协调发展观念 |
5.1.2 提高网络空间法制观念 |
5.1.3 强化主体诚信自律意识 |
5.1.4 加强主体网络安全意识 |
5.2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策略 |
5.2.1 网络信息异化的修复制度 |
5.2.2 网络侵权乱象的整治制度 |
5.3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机构保障策略 |
5.3.1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组织机构的设置 |
5.3.2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机构的职责划分 |
5.4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资金保障策略 |
5.4.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 |
5.4.2 网络信息技术研发资金保障 |
5.5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的技术保障策略 |
5.5.1 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速度 |
5.5.2 提升网络平台开发建设水平 |
5.5.3 建设网络安全技术防范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标志访谈提纲 |
附录2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标志重要程度调查表 |
附录3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附录4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因素重要程度调查表 |
附录5 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相互关系调查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环境规制对山西省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污染减排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文献综述 |
1.6.1 文献回顾 |
1.6.2 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环境规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1 环境规制的概念 |
2.1.2 相关理论 |
2.2 工业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 |
2.2.1 工业企业绿色发展 |
2.2.2 可持续发展 |
2.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第3章 山西省环境规制与工业企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 |
3.1 环境规制的发展分析 |
3.1.1 环境规制的动因和影响 |
3.1.2 山西省环境规制的历史及执行现状 |
3.2 山西省工业企业的发展分析 |
3.2.1 山西省工业企业发展现状 |
3.2.2 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
第4章 山西省环境规制对工业企业绿色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环境规制效率分析 |
4.2 山西省环境规制效率对工业企业绿色发展方式的作用分析 |
4.2.1 环境规制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4.2.2 环境规制效率对污染减排的影响 |
4.2.3 环境规制效率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5章 对山西省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的建议 |
5.1 对于职能部门的建议 |
5.1.1 相关职能部门应完善环境规制的法律及政策 |
5.1.2 增强环境规制实施的效果 |
5.1.3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5.2 对于工业企业的建议 |
5.2.1 企业要提高社会责任感 |
5.2.2 要转变发展理念,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
5.2.3 促进技术创新,鼓励创新发展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成果“形式上的考察” |
二、国内研究内容考察:研究主题分类 |
三、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四、文献的总体评述与本文的研究方向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与思路 |
二、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实证考察——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
第一节 问题的提起: 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
一、城乡发展中的“两个现象” |
二、观察样本选择江苏省的理由 |
三、本章的研究思路 |
第二节 江苏城乡发展差异的现实样态基于统计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一、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 |
二、江苏省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其他方面的差距 |
第三节 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变化趋势的实证考察 |
一、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基于两种实证分析 |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程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
四、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整体性评价 |
第四节 城乡关系的逻辑: 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
第二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 社会排斥 |
第一节 社会排斥: 城乡关系的一个分析视角 |
一、社会排斥: 一个富有解释力的概念 |
二、社会排斥用于中国城乡关系分析 |
第二节 资源配置型排斥 |
一、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屏障 |
二、排斥性的劳动力市场制度 |
第三节 公共服务型排斥 |
一、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
二、二元性的医疗卫生制度 |
三、城乡分割的二元义务教育制度 |
第四节 城乡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
一、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历史考察 |
二、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现实考察 |
三、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政治安排 |
四、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具体表现 |
第三章 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 |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 |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资源 |
二、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反哺农业”的理论阐述 |
三、我国学术界关于“城市支持乡村”的探索 |
第二节 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 |
一、当下中国现实场域的复杂性 |
二、中国城乡关系的基本格局 |
三、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
四、社会发展大趋势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 |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论证与建构 |
一、“城市利益让渡”问题的提出 |
二、从权利让渡到“利益让渡” |
三、“社会利益让渡”是否可能 |
三、“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辩护 |
第四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模式、资源与能力 |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实践模式解读 |
一、“资源三下乡”模式 |
二、“项目制”模式 |
三、“为民服务专项资金”模式——南京的个案 |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资源类型 |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两种资源: 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 |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资源分类 |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意愿与能力 |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意愿 |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客观能力 |
第五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 |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因素 |
一、城市利益扩展: 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 |
二、乡村资源优势: 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 |
三、宏观社会背景: 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 |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阻力因素 |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 |
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
三、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 |
四、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 |
结语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8)中国绿色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基于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绿色发展的传统理论基础 |
2.2 绿色发展的经典理论基础 |
2.3 绿色发展的当代理论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发展的内涵与分析工具 |
3.1 黑色发展向绿色发展转变 |
3.2 绿色发展的内涵界定 |
3.3 绿色发展的对象-过程-主体 |
3.4 绿色发展分析工具:生态福利绩效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生态福利绩效的绿色发展测度研究 |
4.1 生态福利绩效的测度方法 |
4.2 绿色发展的现状实证分析 |
4.3 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绿色发展的脱钩现状分析 |
4.5 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生态福利绩效的绿色发展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
5.1 绿色发展的创新驱动 |
5.2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理论 |
5.3 绿色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理论分析 |
5.4 绿色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实证检验 |
5.5 绿色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协同程度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生态福利绩效的绿色发展政策建议 |
6.1 绿色发展与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6.2 绿色发展的国际成功经验借鉴 |
6.3 绿色发展类型评估与改进路径 |
6.4 绿色发展创新驱动的提升路径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人狗矛盾:“藏獒热”衰减后的治理难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狗矛盾”的表现 |
(一) 显性的安全风险 |
(二) 隐性的疾病传播风险 |
(三) 未知的生态系统毁坏风险 |
二、“人狗矛盾”的原因、治理路径及结果 |
(一) 引发矛盾的原因 |
(二) 可选的治理路径及可能的结果 |
三、讨论 |
(一) “人狗矛盾”的特殊性 |
(二) 市场行为规范和意识引导亟待加强 |
四、结论 |
(10)中国电力资源替代优化理论及机制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ontents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应用前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难点、技术路线图及方案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4.3 研究方案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结构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经济学理论 |
2.1.1 电力资源稀缺性理论 |
2.1.2 电力资源价值理论 |
2.1.3 电力资源价格理论 |
2.1.4 资源经济学理论 |
2.1.5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 优化理论 |
2.2.1 系统理论 |
2.2.2 控制理论 |
2.2.3 动态优化理论 |
2.2.4 产业优化理论 |
2.3 博弈与激励理论 |
第3章 考虑资本替代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
3.1 电力资源 |
3.1.1 从资源与环境说起 |
3.1.2 电力资源定义 |
3.1.3 电力资源特点 |
3.1.4 电力资源分类 |
3.2 电力资源替代 |
3.2.1 电力资源替代优化 |
3.2.2 电力资源替代优化的必要性 |
3.2.3 电力资源替代优化、技术进步与资本积累 |
3.3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
3.3.1 模型建立 |
3.3.2 模型的求解 |
3.3.3 稳态经济增长的资本条件 |
3.4 资本替代优化机制建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力资源最优替代分析模型 |
4.1 电力供应链 |
4.1.1 电力供应链及其构成 |
4.1.2 能源类电力资源、电力供应链与可持续发展 |
4.2 电力资源产业发展 |
4.2.1 电力资源成本、成本构成及价值补偿 |
4.2.2 电力资源价值补偿机制 |
4.2.3 电力资源产业发展方向 |
4.3 核能EPR替代燃煤EPR的临界时点分析模型 |
4.3.1 电力资源定价模型 |
4.3.2 模型的经济学分析 |
4.3.3 外部性对模型的影响 |
4.3.4 市场条件下的结果 |
4.4 电力资源替代机制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力供求系统能效开发模型 |
5.1 电力供求系统复杂性及要素联动 |
5.1.1 电力供求系统的复杂性分析 |
5.1.2 电力供求系统优化 |
5.2 电力供求系统能效成长上限模型 |
5.2.1 电力供求系统能效改善的上限基模 |
5.2.2 电力供求系统能效改善的对策基模 |
5.3 电力供求系统能效改善机制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电力资源替代优化路径 |
6.1 中国电力资源开发现状 |
6.1.1 传统电力资源开发现状 |
6.1.2 替代电力资源开发现状 |
6.1.3 能效电力资源开发现状 |
6.2 中国电力资源开发前景 |
6.2.1 传统电力资源开发前景 |
6.2.2 替代电力资源开发前景 |
6.2.3 能效电力资源开发前景 |
6.2.4 潜在电力资源开发前景 |
6.3 中国电力资源替代优化路径选择 |
6.3.1 电力资源选择面临新的挑战 |
6.3.2 电力资源替代优化路径选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电力资源替代优化机制建设 |
7.1 最优替代路径求解及最优替代投资策略 |
7.1.1 模型的建立 |
7.1.2 最优替代路径的求解 |
7.1.3 期望替代路径下的最优投资策略 |
7.1.4 投资策略的实施 |
7.2 技术落后条件下核电产业投资策略选择 |
7.2.1 核电产业链 |
7.2.2 核电的成本及技术构成 |
7.2.3 核电产业联盟分阶段博弈及结果 |
7.3 电力资源替代优化机制建设 |
7.3.1 控制机制建设 |
7.3.2 产业成长激励机制建设 |
7.3.3 能效改善机制建设 |
7.3.4 技术创新机制建设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环境经济问题的哲学思考——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及其解决途径(接续)(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域生态旅游发展路径:协调与融合[J]. 林嫩妹,陈秋华,修新田. 林业经济问题, 2021(05)
- [2]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D]. 张芳. 吉林大学, 2020(03)
- [3]新发展理念与我国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化解[J]. 张春晓,李艳霞. 甘肃社会科学, 2020(05)
- [4]主体功能区背景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潘国豪.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5]网络生态与网络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庞靓.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8)
- [6]环境规制对山西省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污染减排角度[D]. 李唐. 山西财经大学, 2019(01)
- [7]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D]. 周银坤.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8]中国绿色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基于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考察[D]. 冯吉芳. 东南大学, 2017(01)
- [9]人狗矛盾:“藏獒热”衰减后的治理难题[J]. 靳子乐. 长江丛刊, 2017(16)
- [10]中国电力资源替代优化理论及机制建设研究[D]. 汤新发. 华北电力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