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天军团浮出水面(论文文献综述)
李兵[1](2019)在《论国家认同视域下澳大利亚历史书写的嬗变》文中指出澳大利亚作为全球第十二大经济体,与中国在政治、经济上的关联日益紧密。本文主要从国家认同的视角考察澳大利亚历史书写的嬗变。澳大利亚从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现代国家,在国家认同上经历了从强调其英国和西方文明属性到逐渐形成和强化其本土认同的转变过程。1901年,英属澳洲殖民地发展为澳大利亚联邦,澳大利亚的国家认同初步建立,其独特性开始被关注,这一时期的历史书写,以厄内斯特·斯考特的《澳大利亚简史》为典型,它确立了建构澳大利亚民族国家认同的基本范式,斯考特的历史书写主要讲述的是源于母邦英国的种族特性和“自由主义遗产”在澳大利亚是如何被发扬光大的。二战后,随着国际环境的剧变,英国在世界格局中的走向没落,澳大利亚对英国在政治上的依赖相对淡化,一种旨在强调澳大利亚在文化上与众不同的激进民族主义思潮产生,与此同时,曼宁·克拉克从1962年开始编纂了史无前例的六卷本的澳大利亚通史着作《澳大利亚史》,克拉克的书写试图用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叙述将澳大利亚的历史从英国的阴影中彻底解脱出来;20世纪70年代,随着“白澳”政策终结,基于文化多元主义的新的国家认同在澳大利亚发展起来,历史书写上的多元叙事特征日益突出。
孙颖[2](2019)在《公众关切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8.02亿,如此庞大的网民规模让网络成为表达社情民意和民生诉求的重要平台,网络舆情因此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舆情形式。在各类网络舆情当中,与各地政府应对较好的政治舆情、经济舆情和文化舆情相比,公众关切的社会舆情的应对工作还面临诸多不足。特别是每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在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简称“两微一端”)等具有较强聚合和传播功能的移动互联网络平台,事件迅速蔓延发酵,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公众不满情绪,导致威胁社会稳定的事件发生。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应对公众关切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针对移动互联时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现状,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文本挖掘法、案例分析法以及深度访谈法等进行分析研究。论文选取了近年来较有代表性的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为案例进行分析。对于这些案例,搜集筛选了大量监测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绘制图表对比分析,研究网络舆情爆发趋势及背后原因;选取大量网友留言评论等网贴,逐条提取关键字并进行文本编码;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综合分析这些编码数据,科学分析并验证信息公开、意见领袖等与网民态度、情绪及其行为等事件网络舆情方面的相关性。通过案例分析并结合深度访谈等,查找到目前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从完善法律法规、推进信息公开、发挥主流媒体作用以及重视意见领袖作用等方面提出改进公众关切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基于典型案例和深度访谈提出的建议不仅对于地方政府应对公众关切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具有参考价值,而且还对各地政府了解公众合理诉求,提升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李朝飞[3](2018)在《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文中认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在中国东南沿海一直构筑所谓第一和第二岛链,奉行“遏制而不孤立”政策,在东北亚、东海、南海和南亚四大区域构筑反华“C型”包围圈,阻止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是“东亚国家”,但中国更是一个“亚洲国家”,通过陆海联动、东西联通凸显陆海两栖型大国的优势与地位。中亚是中国突破西方封锁和战略围堵的重要突破口,是中国巩固西北边境地区稳定、预防极端组织和思想渗透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和拓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点地区之一。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软实力外交是新时代中国对中亚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政治塑造力、经济影响力和文化亲和力构建意义重大,也与美国、俄罗斯、欧盟和地区大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软实力外交包括宣介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念、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吸引力、宣传中国模式和建立孔子学院等方式,未来还可以通过发展中国旅游、建立文化代表处、促进中国经典作品外译和促进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促进中国与中亚各民族民心相通。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是中国特色的大外交,它是实力与影响力、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内宣与外宣相互统筹的结果,也是外交部、文化部、宣传部与商务部等各部委既相互分工又彼此配合的重要实践。主体、客体、路径和话语是新时代中国软实力外交的四大要素。未来,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应在主体整合、客体选择、路径创新和话语构建等方面,充分利用好“组合拳”,以民心相通为目标,以“一带一路”为抓手,以政策沟通为保障,以上海合作组织为载体,讲好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民生优先”的故事,增强中国文化的亲和力、中国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和中国政治的影响力。
朱笑雪[4](2018)在《论台湾霹雳布袋戏中的末日神话》文中指出布袋戏是一种发起于17世纪的漳州、泉州等地,用布偶来进行表演的一种地方戏。“霹雳布袋戏”是由号称“十车书”的黄强华负责编剧,“八音才子”的黄文择负责配音的一部电视布袋戏连续剧。剧情方面,霹雳布袋戏剧情除去传统的剑侠戏中的武侠剧情,更加入了许多天马行空的剧情,使其剧情朝着仙侠、神魔的方向发展。本文中,笔者选取霹雳布袋戏中具有代表性的末日情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神话学中母题分析的理论方法,分析末日神话母题在霹雳布袋戏中的运用及其所表达的主题,并进一步分析其社会历史内涵。文章绪论部分,笔者先介绍了布袋戏发展的历史和台湾以及大陆方面关于霹雳布袋戏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选题缘由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资料来源。本文的第二章,笔者查阅大量神话中末日神话的资料,并且选取了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体现了世界的毁灭母题和宗教中末世论思想的神话进行介绍和简要的分析,得出在原始神话和宗教神话中,“神”几乎主导着末日的整个过程。本文第三章,笔者就霹雳布袋戏中的末日情节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分析了末日情节所涉及到的神话来源及其创新之处,得出其剧情中,有从佛教神话中取材的,也有从中国古典神话和西方神话中取材的,并且这些材料都经过霹雳编剧的重新整合与再创造,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属于霹雳的独特神话世界构架。第四章,笔者运用母题分析的方法,从世界毁灭的预言、世界毁灭的原因与毁灭者以及世界毁灭后的重建这三个方面,对霹雳布袋戏中体现的末日的情节展开更为深入的分析和论述,得出在霹雳布袋戏中,“人”的形象取代传统神话中“神”的形象占了举足轻重的位置。本文第五章,笔者就霹雳布袋戏中末日母题所表现的主题进行分析,得出其主题一是引发末日的罪业是由人类自己造成的,二是只有人自身才是末日的唯一救赎,三是面对“命由天定”的末日,人类选择的是一条“运由己造”的道路。最后一章笔者分析了霹雳布袋戏末日情节产生的社会内涵,得出这不仅是台湾混乱政局的体现,同时也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人们对末日恐惧的表现以及人类精神困境下对神话迫切需求的显现。
张磊[5](2016)在《现代性理论视角下的新时期话剧发展与艺术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话剧发展的历程,承接了启蒙的重任,又开创了现代的体系。自发自觉的艺术探寻与实践和严谨宽泛的理论论争与构建,使新时期话剧的艺术品格发生极大的变化:从习惯性地追随政治方向,从思想载体、宣传工具等实用功用论的附庸,到自觉地追求和确立自己艺术主体的独立地位和独特创造。20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充满激情和理想的年代,戏剧人以一腔济世情怀热情投入到剧作创作和理论研究中去,试图以启蒙与审美的双重标准来完成艺术实践。而九十年代以后,由于国际、国内政局的风云变幻,社会环境、时代主题发生了转变,话剧艺术上也有立竿见影的反映,娱乐化的商业话剧开始登上舞台。话剧是得风气之先的艺术形式,新时期以来话剧的发展无不深刻反映当时的社会因素和文化环境的变更,在中国当代文艺的创作中,站立潮头、引领风潮。在中国话剧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现代派戏剧曾两度产生重大影响。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戏剧第一次热潮中,剧作家多共时性地对西方多种现代主义流派选择性的模仿和尝试,成效多存于案头而较少奏之剧场。而新时期的现代派戏剧潮流是历时性地随着社会发展、思潮演进的变化——先锋思想的涌动,商业元素的影响,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来临等等巨变——而变化的,它的艺术成就也多体现在导演风格和舞台呈现上。由此可见,外来的现代派戏剧思潮数次对中国话剧产生深远影响,但其发展却有起有落。即便是受到其影响的中国现代派剧作,在相类似的表层感情的呈现下,所赖以存续的却是有差异的思想基石。曾经的现代派戏剧的艺术实践者们,一旦时移事变或者事过境迁,很容易在艺术风格上发生大的转变。本文将以新时期以来话剧的发展为考察对象,试图发掘其现代性的轨迹与特点,探寻现代派戏剧在中国的命运发展。本文将以现代性的理论为指引,来勾勒新时期以来戏剧的发展轨迹与特点,以现代性的视角为切入点,围绕新时期以来话剧发展阶段展开描述,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与思考,选取有代表性的剧作家和作品进行分析,呈现现代主义戏剧在新时期以来的发展命运,并力图在叙述现象、个案分析的同时研究其背后深刻的文化成因和社会因素。
陈建光[6](2015)在《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合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东南亚与中国山水相连,文化相似,血脉相通,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方向。东盟是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地区性国际组织,在亚洲及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亚洲是我国周边外交的重点区域,因此,与东盟的关系如何,决定中国与亚洲关系的全局。从我国外交战略布局来看,东南亚是中国得以施展全面外交战略的唯一区域,东盟对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安全是国际关系学研究的核心。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安全问题既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关注的现实热点问题。因为,冷战的结束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期待已久的安全。相反,一些冷战对峙时期被掩盖的安全问题在冷战后逐渐凸现出来,给世界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带来诸多新的安全威胁。如:1997年发端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其严重后果不亚于一场战争;2001年发生于美国的“9·11事件”,是其建国以来本土遭受的最严重袭击;2002年成立于尼日利亚的博科圣地组织,受到国际社会的持续关注;2003年始于中国的“非典疫情”,让整个世界陷入难以承受的心理恐慌;2014年“兴起”于中东的“伊斯兰国”,激起整个世界的担忧……。所有这些安全威胁不同于冷战时以政治、军事安全为主的传统安全,安全的内涵与外延已发生变化。理论与现实要求进一步拓展对安全的研究。为此,我国确立了新的安全观念。虽然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传统安全威胁有所降低,但影响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稳定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越发增多,例如:南中国海的海盗、经济金融危机、传染病的传播、生态环境问题等等。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已是必然。因此,本文探讨非传统安全合作的理论基础,区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异同,探究非传统安全的主要领域,归纳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国际经验,理清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与安全合作历程,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间非传统安全合作重点领域,并且,构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与路径。
张学祥[7](2015)在《詹姆斯·鲍德温之宗教思想与其创作研究》文中指出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1924-1987)是美国黑人文学史上与理查德·赖特和拉尔夫·艾立森齐名的重量级作家。相较于其在国外引起的强烈轰动,国内的相关研究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充其量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而言,国内外对鲍德温的个案研究有余而总体把握不足,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运用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境遇伦理学、女性主义、神话原型批评、主题学等方法将鲍德温的杂文、小说、戏剧和诗歌等全部体裁纳入观照视野,旨在立体呈现其宗教思想的解放神学本质以及宗教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首先,鲍德温的宗教思想具有多元化特征,刻有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的鲜明烙印,浸透着非洲传统宗教的因子和黑人音乐的律动。鲍德温的宗教心路历程经历了敬畏、逃离、改写与超越等自由选择的动态过程,在表达种族和谐、性别平等和性爱自由等人文关怀的同时昭示了以黑人为代表的人生境遇之荒诞的悖论常态。鲍德温的宗教思想因其浓厚的生命哲学诉求而被赋以普世价值,而贯穿始终的传统黑人文化质素则为其提供了书写族裔心声的有效语境,彰显另类道德家的“双重意识”和社会化矛盾心理。其次,鲍德温宗教思想之本质是以世俗救赎为旨归的解放神学,浸透着艰辛而执着的人文关怀,是宗教理性与世俗理性的高度统一。其宗教理想国既没有完全偏离基督之爱而陷入尼采般的宗教虚无主义,也没有原教旨主义般的迷狂,而是对基督教所做的实用性解构与重建,表现出普遍的生命哲学诉求。一方面,鲍德温摒弃了传统宗教扼杀人性的残酷神学理性,颠覆了其异化本质,力求将之转化为一种建设性的解放力量。由是,他将上帝之爱由天国指向人间,强调人在世俗当下的最高利益和人性本真的自由释放,对传统宗教伦理阈限内的越轨行为给予最大限度的理解和关怀。该宗教包容性因超越时代,挑衅了传统伦理道德的底线而显得离经叛道,曲高和寡。另一方面,他汲取了传统基督教的合理内核,以之审视种伦理、家庭伦理和宗教伦理,痛斥种族主义的罪恶,树立起客观的种族自我批判意识;批判家庭伦理的背离之破坏性,强调和谐的家庭关系是黑人于种族困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保障;讽刺基督徒对上帝之道的亵渎,呼吁对基督之爱原初本意的理性回归。鲍德温在对基督教批判与回归的反复中表现出的宗教悖论,有力地证明了其宗教思想的分裂性,并由此诠释人因其在强大异己力量面前的局限性所导致的生存境遇之荒诞。再次,鲍德温的宗教思想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乃其文学灵感的源头活水。两者间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为鲍德温文学作品中无处不在的宗教表征,又见诸于内化了的文艺思想,由表及里,贯穿始终,成为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鲍德温文学无论从艺术性还是思想性来看,均与基督教《圣经》表现出明显的“互文性”。一方面,遍布作品中的典型圣经意象、以圣经原型命名的主人公和作品标题的浓厚宗教意蕴充分说明宗教意识是鲍德温文学的灵魂。不过,这些宗教表征的重现绝非不知变通的生搬硬套,而是经过缜密的现实理性过滤后的创造性艺术再现,成为作者洞察幽微,追问人生真谛的个性化文学修辞手段,因而也是鲍德温文学编码与解码的关键切入点。另一方面,鲍德温对基督之爱的辩证吸收和实用性改造成就了其旨在揭示内在真相的“求真”文艺观,表现出一位作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担当意识。同时,鲍德温在宗教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困惑中不自觉地转向基督教《圣经》的儿童观念,多角度阐释了儿童的正能量,其价值取向与叙事模式均实现了“叛逆性的超越”,见证了一位饱经沧桑的孤独行者对人性初始状态的回归与渴望。由是观之,宗教思想是探幽鲍德温其人其作的“阿里阿德涅之红线”。因此,本文对于揭示鲍德温宗教思想的生命哲学诉求,从根源上彰显其文学的终极人文关怀无疑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于月东[8](2014)在《南京云凯公司电涌保护器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国民用建筑防雷市场投资主体变动,南京云凯防雷公司正面临着防雷市场需求的急剧变化,传统的主营业务民用建筑防雷市场遭受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围绕着南京云凯公司在防雷产品销售市场营销环节所遇到的问题而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和途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和文献的基础上,对全国电信防雷市场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电信防雷市场的潜在客户资源、需求结构以及需求数量进行了预测。遵循市场营销理论,运用SWOT分析法对企业面临的市场营销环境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所面临的威胁和机会,由此制定了新的营销策略。由于江苏电信市场与南京云凯防雷公司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使得江苏电信防雷市场成为南京云凯公司的目标市场客户。在对电信系统防雷产品采购行为和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电信系统防雷产品采购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南京云凯防雷公司在价格、技术、客户关系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作为市场营销战略的成本考虑,本文最后确定了南京云凯防雷公司进入江苏电信防雷市场的营销目标和定位。最后,针对以上目标和定位,提出了基于关系营销和项目营销的营销策略,并从产品组合、定价、促销和渠道策略等方面给出了推动营销策略实施的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能为南京云凯防雷公司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改善和提高公司的营销管理水平和实际营销能力,以提高公司防雷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另外,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防雷行业的企业的市场营销也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唐伟[9](2014)在《小说湖南与当代中国 ——湘楚文化视野下的1978-2013湖南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社会主义政治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危机,让劫后余生的中国改革势在必行。莫应丰与古华两位湖南作家分别以《将军吟》、《芙蓉镇》两部长篇小说传递了“改革”中国的早期先声:前者在社会主义政治危机层面回应了政治改革的迫切,政治危机在《将军吟》中主要表征为“由谁指挥枪”。而综合创作时间和发表时间来看,《将军吟》也是第一部揭露否定文革的长篇小说;后者则从社会主义社会危机角度直面中国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社会危机在《芙蓉镇》中主要表征为传统风俗的溃败,因此,我们看到小说后来有一节的标题就叫“新风恶俗”。八十年代中期,在面向世界开放的全球化竞争语境中,“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当代文学首当其冲遭遇了“走向世界”的身份危机与文学话语危机,在此背景下,敢为人先的韩少功以后撤的步调寻根当代文学的中国文化身份,而残雪则以激进的姿态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后尘。两位湖南作家各自以其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试图建立起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精神关联。90年代中后期,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当代文学与当代社会则陷入了深刻的双重“断裂”危机之中,王跃文与阎真两位湖南作家再次当仁不让,率先发难。第三章首先要分析的中国特殊的市场经济,即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一个概念的把握。90年代以来的市场经济既然有别于历史的民国时期的市场经济,也有别与当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因为社会主义的政治规定性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前提。即从政治角度或许才是我们讨论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可行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当代中国每次大的社会或文学的“危机”时刻,为湘楚文化精神的凸显提供了恰逢其时的发生机制,秉持经世致用与理想浪漫的湘楚文化精神的湖南作家,每次都是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践履当代文人的责任担当,积极参与中国当代社会与文学的重建。论文最后一章在共时的层面,围绕乡土中国和市井中国来阐释湖南小说的乡土叙事与市井叙事。在乡土中国的湖南景观中,本文以“碾坊”和“集镇”为讨论对象,剥离出乡土中国的湖南地方特色。在市井中国一节中,主要以何顿与何立伟两位长沙作家为例,首先以麻将为考察中心,试图阐明90年代以来中国这样一个市井文化空间的存在,继而以长沙市民的主要日常生活为考察对象,勾勒出市井中国的长沙风情。在本文中,小说湖南与当代中国的逻辑关联表述为,在当代中国的整体问题视域下,湘楚文化的危机感应意识,有效地缝合贯穿国家/社会现代性与美学现代性间的遥相呼应,而与此同时,本文又是以文学/美学言说为支点来完成(小说湖南)对“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形态(当代中国)的反思重构。换言之,区域文学的审美叙事,在当代中国的认知框架中,转化为文化政治意义的“地方性知识”,而“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学叙述,则在区域文学文化视角的讨论下,逐渐显明出自身的歧义与复杂,矛盾与裂痕。
李骁楠[10](2014)在《网络视频社交行为研究 ——兼论我国网络视频社交化趋势》文中研究指明网络视频作为一种重要的互联网应用,已经成为了国内网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此同时伴随着的盈利模式、高额成本等各种问题,使得视频网站的发展困于瓶颈之中;社交媒体因其庞大的用户群及用户粘性,迅速在互联网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网络视频也同样希望搭上社交媒体的快车从而寻求发展突破。本文就是根据在业界出现的网络视频社交行为的新现象,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网络视频社交化与实际层面中用户的使用习惯吻合程度,注入社交行为后的网络视频对其传播效果产生影响,移动互联网时代对网络视频社交化的利好条件等问题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国内网络视频(视频网站)以及社交媒体的发展,从行业发展角度探讨了网络视频社交行为产生的背景原因,说明其出现有着一定的必然性;接着利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获取的797份有效问卷,对用户在网络视频、社交媒体中的使用行为及习惯做出分析,证明二者融合在用户层面有着较强的可行之处;而后通过用户在网络视频中的社交行为分析,对209个视频样本、79,602条评论等一系列变量记录分析,用定量的方法从实践层面说明社交行为对网络视频传播效果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阐释网络视频社交化的合理性;最后,本文还就这两种互联网应用在目前最热的移动网络中的使用情况做出简要分析,阐明手机对于网络视频社交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对未来网络视频在移动端的发展做出简单预测。
二、新天军团浮出水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天军团浮出水面(论文提纲范文)
(1)论国家认同视域下澳大利亚历史书写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由 |
2.国内外研究状况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
4.本文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家认同的初建与斯考特的建构民族国家神话历史书写 |
第一节 殖民地时期的历史书写与“白人无辜论”神话的出现 |
第二节 斯考特之澳大利亚民族特性与英国“自由禀赋” |
第三节 对厄内斯特·斯考特的历史书写的评析 |
第二章 本土认同的强化与克拉克的民族主义历史书写 |
第一节 曼宁·克拉克的成长经历 |
第二节 曼宁·克拉克的学术旨趣 |
第三节 《澳大利亚通史》与“重写澳大利亚历史” |
第三章 多元文化主义认同的确立与历史书写走向多元化叙事 |
第一节 历史书写的多元化叙事出现的背景 |
第二节 历史书写的多元化叙事格局的形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公众关切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相关概念 |
1.2.1 突发事件的相关概念 |
1.2.2 舆情的相关概念 |
1.2.3 网络舆情的相关概念 |
1.3 理论基础 |
1.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1.3.2 危机管理理论 |
1.3.3 沉默的螺旋理论 |
1.3.4 议程设置理论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比较研究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4.4 文本挖掘法 |
1.4.5 深度访谈法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
1.6 研究成果与发现 |
第2章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综述 |
2.1 国外网络民意研究综述 |
2.1.1 网络民意概念的相关研究 |
2.1.2 网络民意影响政府公共服务或商业集团行为的相关研究 |
2.1.3 网络民意背后的行为分析 |
2.1.4 网络民意引导与应对的相关研究 |
2.2 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综述 |
2.2.1 舆情和网络舆情概念的相关研究 |
2.2.2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相关研究 |
2.2.3 网络舆情影响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 |
2.2.4 网络舆情的预警和应对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国外网络舆情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
3.1 美国网络舆情管理的经验 |
3.1.1 美国网络舆情管理的法制保障 |
3.1.2 美国网络舆情管理的技术手段 |
3.1.3 美国网络舆情管理的行业自律 |
3.2 德国网络舆情管理的经验 |
3.2.1 德国网络舆情管理的法制保障 |
3.2.2 德国网络舆情管理的机构设置 |
3.2.3 德国网络舆情管理的行业自律 |
3.3 新加坡网络舆情管理的经验 |
3.3.1 新加坡网络舆情管理的法治保障 |
3.3.2 新加坡网络舆情管理的技术举措 |
3.3.3 新加坡网络舆情管理的行业自律 |
3.4 国外网络舆情管理的启示 |
3.4.1 推进网络立法 |
3.4.2 加强行业自律 |
3.4.3 建立应急机构 |
第4章 公众关切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的现状与问题 |
4.1 公众关切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的现状 |
4.1.1 网络立法体系初步建立 |
4.1.2 网络舆情监督管理体系日益健全 |
4.1.3 各地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意识提高 |
4.2 公众关切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的典型案例分析 |
4.2.1 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 |
4.2.2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 |
4.3 公众关切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的问题 |
4.3.1 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和可执行性有待提升 |
4.3.2 政府部门应对舆情的“时度效”有所欠缺 |
4.3.3 主流媒体的作用发挥不足 |
4.3.4 意见领袖的动向关注不够 |
第5章 公众关切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对策 |
5.1 提升完善法律法规的系统性与可执行性 |
5.1.1 完善网络法制体系 |
5.1.2 加快法律法规评估调整 |
5.1.3 提高网络空间执法力度 |
5.2 提升政府部门应对舆情的“时度效” |
5.2.1 建立预警响应机制 |
5.2.2 推进信息全面公开 |
5.2.3 切实回应民生关切 |
5.3 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 |
5.3.1 通过主流媒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
5.3.2 借助主流媒体充分进行议程设置 |
5.3.3 凭借主流媒体充分回应民生关切 |
5.4 关注重视意见领袖言论动向并与其沟通 |
5.4.1 加强对意见领袖言论动向的关注 |
5.4.2 重视与意见领袖及时主动的沟通 |
5.4.3 注重意见领袖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公众关切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研究的访谈提纲 |
附录B 公众关切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研究的访谈统计表 |
附录C 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网友网贴文本的数字编码表 |
附录D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网友网贴文本的数字编码表 |
致谢 |
(3)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一、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 |
第一章 软实力的概念界定与中国特色软实力内涵 |
第一节:软实力的由来 |
第二节:软实力的内容 |
第三节:软实力的学理研究 |
第四节:中国特色软实力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五节:新时代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 |
第二章 中亚的地域范围及其中国整体外交中的地位 |
第一节:中亚的界定 |
第二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战略地位 |
第三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经济利益 |
第四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文化地位 |
第三章 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历史演进与现实挑战 |
第一节:中国古代与中亚的文化交往 |
第二节:中国古代对中亚软实力外交的案例分析 |
第三节:21世纪中亚在中国整体外交中的地位上升 |
第四节:“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在中亚的文化软实力 |
第四章 中国在中亚软实力外交的类型分析 |
第一节: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念与文化软实力 |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 |
第三节:中国模式与中国在中亚的政治文化吸引力 |
第四节:孔子学院与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五章 中国与域外大国在中亚软实力外交对比研究 |
第一节:美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二节:俄罗斯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三节:欧盟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四节:周边国家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以伊朗为例 |
第五节:其他大国软实力外交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六章 中国对中亚软实力外交的前景思考 |
第一节:周边外交战略是中亚软实力外交的政策保证 |
第二节:发挥中亚跨境民族的正面效应有助于增加中国软实力 |
第三节:充分发掘经济和贸易政策所蕴涵软实力优势 |
第四节:妥善应对中国威胁论,努力改善在中亚的国家形象 |
第五节:面向中亚民间、拓展公共外交渠道,增强国家软实力 |
第六节:在上合组织框架下推动软实力外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4)论台湾霹雳布袋戏中的末日神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台湾布袋戏简史 |
一、古典笼底戏 |
二、北管布袋戏 |
三、皇民化布袋戏 |
四、金光布袋戏 |
五、电视布袋戏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 |
一、台湾方面研究 |
二、大陆方面研究 |
第三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方法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资料来源 |
一、霹雳剧集 |
二、官方网站 |
三、霹雳会刊 |
四、其他来源 |
第二章 世界神话中的末日母题 |
第一节 神话中的世界毁灭母题 |
一、毁灭世界的大洪水 |
二、毁灭世界的大火 |
三、毁灭世界的战争 |
四、其他毁灭世界的神话 |
第二节 宗教中的末世论观念 |
一、基督教中的末世论 |
二、佛教中的末世论 |
三、伊斯兰教中的末世论 |
小结 |
第三章 霹雳布袋戏中的末日情节 |
第一节 末日情节的主要剧集 |
一、“霹雳劫”系列 |
二、“霹雳神州”系列 |
三、其他剧集中的末日情节 |
第二节 末日情节的神话来源 |
一、佛教神话 |
二、中国古代神话 |
三、西方神话 |
小结 |
第四章 霹雳布袋戏中的末日母题 |
第一节 世界毁灭的预言 |
一、“霹雳劫”系列中的末日预言 |
二、“霹雳神州”系列中的末日预言 |
第二节 世界毁灭的原因与毁灭者 |
一、邪兵卫、嗜血者的灭世 |
二、神州陆沉与弃天帝下凡尘 |
第三节 世界毁灭后的重建 |
小结 |
第五章 霹雳布袋戏中末日的主题 |
第一节 业由己造 |
第二节 命由己救 |
一、个人救世 |
二、共业共担 |
第三节 运由己造 |
小结 |
第六章 末日母题的社会内涵 |
第一节 混乱政局之下的集体潜意识 |
一、戒严时期 |
二、后蒋时代 |
第二节 科技发展引发的末日恐惧 |
一、工具理性的灾难 |
二、信仰崩塌的危机 |
第三节 神话热潮背后的人类祈望 |
一、神话的复兴与再造 |
二、霹雳“式”的神话创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现代性理论视角下的新时期话剧发展与艺术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视角与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述逻辑 |
第一章 戏剧观念中“人”的再发现 |
第一节 生命意识溯源 |
第二节 对异化思想的反拨与“人”的再发现 |
第三节 人的主体性的确立 |
第二章 从乡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 |
第一节 乡关何处:文化寻根思潮中对旧日家园的追寻 |
第二节 现代化的城市 |
第三章 女性戏剧:“人”-“女人”-“个人”的发展过程 |
第一节 “人”--“女人”—“人”的进步 |
第二节 欲望叙述:女性言说的舞台 |
第四章 先锋戏剧的源起与流变 |
第一节 何为“先锋”? |
第二节 先锋戏剧的概况 |
第三节 先锋的悖反 |
第五章 大众文化:媚俗主义、泛娱乐化对话剧的影响 |
第一节 媚俗主义与大众文化 |
第二节 民间戏剧力量与娱乐化戏剧的发展 |
第三节 娱乐化戏剧的发展之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新时期十年(1979-1989)探索话剧剧目 |
附录2 |
致谢 |
(6)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主要研究方法 |
(四) 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理论基础 |
(一) 安全理论的内涵 |
1. 安全研究的历史演进 |
2. 安全与传统安全的区别 |
(二)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内涵 |
1.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突显 |
2. 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家行为体的挑战 |
3. 非传统安全概念的界定 |
4. 非传统安全理论的拓展 |
三、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的联系与区别 |
(一)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特征 |
1.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相互关联性 |
2.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社会性 |
3.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不确定性 |
4. 跨国性是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显着特征 |
5. 人的安全是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核心 |
(二) 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问题间的联系 |
1. 非传统安全对传统安全理论的传承 |
2. 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相互关联 |
3. 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相互转化 |
(三) 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的区别 |
1. 影响安全的行为主体由单一到多元 |
2. 安全研究从国家到人的安全 |
3. 维护安全的手段由军事到复合 |
4. 影响安全威胁的主体由单一到综合 |
5. 应对非传统安全的手段由自助到合作 |
四、非传统安全研究的主要领域 |
(一) 经济金融安全领域的非传统安全 |
(二) 社会文化领域的非传统安全 |
(三) 生态环境领域的非传统安全 |
(四) 信息网络领域的非传统安全 |
五、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国际经验 |
(一) 美国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先发制人”战略 |
(二) 俄罗斯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双头鹰”战略 |
(三) 欧盟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合作安全”战略 |
(四) 东盟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集体安全”战略 |
六、中国和平崛起与新安全观的确立 |
(一)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历史回眸 |
1. 我国古代国家安全观回顾 |
2.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
3. 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
(二) 冷战后我国面临的安全环境 |
1. 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
2. 世界多极化趋势越发明显 |
3. 冷战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威胁 |
4. 冷战后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诉求 |
(三) 中国面临的非传统安全主要问题 |
(四) 中国的新安全观 |
1. 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 |
2. 我国新安全观的内涵 |
七、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和安全合作 |
(一) 东南亚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地位 |
1. 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发展进程与形成原因 |
2. 东南亚在中国周边外交战略中的地位 |
(二) 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 |
1. 中国与东盟伙伴关系回顾 |
2. 中国与东盟关系未来走向 |
(三) 中国与东盟的安全合作现状与问题 |
1. 冷战结束后中国与东盟安全合作形势 |
2. 中国与东盟安全关系的战略定位 |
(四) 中国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
1. 中国与东盟各国所面临的非传统安全挑战 |
2. 中国与东盟各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概况 |
八、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合作重点领域 |
(一) 中国与东盟经济领域的合作 |
1. 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发展进程 |
2. 中国与东盟经济领域的合作现状 |
(二) 中国与东盟社会文化领域的合作 |
(三) 中国与东.盟生态环境安全的合作 |
(四) 中国与东盟信息网络安全的合作 |
九、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与路径 |
(一) CAFTA框架下的的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问题合作 |
1. CAFTA框架下的的中国与东盟经济安全合作 |
2. CAFTA框架下的的中国与东盟环境安全合作 |
3. CAFTA框架下的的中国与东盟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合作 |
(二) GMS框架下的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问题合作 |
1. GMS框架下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现状 |
2. GMS框架下中国与东盟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挑战 |
3. GMS框架下深化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问题合作 |
(三) CAEXPO框架下的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问题合作 |
1. CAEXPO框架下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
2. CAEXPO框架下中国-东盟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挑战 |
3. CAEXPO框架下深入发展中国-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双边合作 |
(四) 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框架下的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问题研究 |
1. 泛北部湾基本框架的确立 |
2. 泛北部湾框架下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问题合作现状 |
3. 泛北部湾框架下中国-东盟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挑战 |
4. 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框架下深化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问题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主要中文文献 |
二、主要外文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詹姆斯·鲍德温之宗教思想与其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三节 论文思路与框架 |
一、论文思路 |
二、论文框架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鲍德温宗教思想的多元化特征 |
第一节 存在主义特征 |
一、存在主义框架内的悲剧意识 |
二、存在主义框架内的宗教意识 |
三、存在主义框架内的时间意识 |
第二节 女性主义特征 |
一、走不出教堂藩篱的黑人女性 |
二、在教堂之外成长的黑人女性 |
三、放弃神职的黑人女性 |
第三节 精神分析特征 |
一、性爱万能论 |
二、父子关系的求索之路 |
三、无处不在的梦境 |
第四节 音乐质素 |
一、布鲁斯的宗教政治文化隐喻 |
二、宗教音乐的审美张力 |
第五节 黑人宗教因子 |
一、黑人宗教的非洲渊源 |
二、黑人宗教的解放神学特征 |
第二章 鲍德温的上帝观及其文学表现 |
第一节 白人上帝与黑人上帝 |
一、上帝观的演变与多元化 |
二、上帝的肤色与种族身份 |
三、来世与今生 |
第二节 鲍德温对上帝的逃离与回归 |
一、鲍德温对上帝的畏惧 |
二、鲍德温上帝观之悖论 |
三、鲍德温对种族主义上帝的批判 |
四、鲍德温对世俗上帝的重建 |
第三节 上帝与父亲角色的转换 |
一、鲍德温“上帝/父亲”观念的形成 |
二、鲍德温“上帝/父亲”观念的演变 |
三、鲍德温“上帝/父亲”观念的《圣经》原型及超越 |
第三章 鲍德温的罪观及其文学表现 |
第一节 种族主义之罪 |
一、白人种族主义之罪 |
二、黑人种族主义之罪 |
第二节 基督徒之罪 |
一、基督徒的堕落 |
二、基督徒的宗教狂热 |
三、基督徒的骄傲与冷漠 |
第三节 家庭伦理的背离 |
一、男性霸权主义 |
二、父女乱伦 |
三、兄弟伦理的颠覆与重构 |
第四章 鲍德温的救赎观及其文学表现 |
第一节 种族之爱的救赎价值 |
一、种族之爱的渊源 |
二、种族之爱的救赎价值 |
三、种族之爱的悖论 |
第二节 家庭的救赎价值 |
一、鲍德温的家庭体验 |
二、家的救赎价值 |
三、家庭凝聚力的典范 |
第三节 异/同性之爱的救赎价值 |
一、异性之爱的救赎价值 |
二、同性之爱的救赎价值 |
第四节 悲剧意识的救赎价值 |
一、鲍德温苦难意识的宗教渊源 |
二、鲍德温的抗争意识 |
三、鲍德温的死亡意识 |
四、鲍德温的悲剧责任意识 |
第五章 鲍德温的宗教文艺观 |
第一节 艺术家的职责 |
一、鲍德温的先知意识 |
二、从“黑人问题”到“白人问题” |
三、文艺救赎的悖论 |
第二节 鲍德温的求真原则 |
一、自传性 |
二、孤独求真 |
三、他者意识与集体意识 |
第六章 鲍德温文学的宗教表征 |
第一节 《圣经》启示文学 |
一、启示文学探源 |
二、启示文学特征 |
第二节 《圣经》意象的艺术再现 |
一、黑暗与光明 |
二、颤抖与恐惧 |
三、蛇 |
四、水 |
五、火 |
第三节 《圣经》人物的艺术“变形” |
一、先知的艺术再现 |
二、天使与使徒的沦落:《圣经》原型的颠覆 |
三、义女与女先知的降格:《圣经》原型的庸俗化 |
第四节 作品标题的“启示”性 |
一、“向苍天呼吁”与“第七日” |
二、“通往伯利恒”与“天堂” |
三、“下一次将是烈火”与“街上无名” |
第七章 鲍德温文学的宗教儿童观 |
第一节 鲍德温儿童观概述 |
一、西方儿童观概述 |
二、鲍德温儿童观概述 |
第二节 鲍德温儿童观的宗教渊源 |
第三节 鲍德温宗教儿童观之文学表现 |
一、儿童作为“不在场的在场” |
二、儿童以比喻(象征)出场 |
三、儿童作为推动事态发展的动力 |
四、儿童作为独立的“行为能力人” |
结语 |
附录:鲍德温年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南京云凯公司电涌保护器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 |
2.1 营销策略概论 |
2.1.1 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其变化过程 |
2.1.2 营销管理理论 |
2.2 经典营销理论与策略 |
2.2.1 大客户营销 |
2.2.2 4P营销理论 |
2.2.3 关系营销 |
3 南京云凯公司经营现状分析 |
3.1 南京云凯公司概要 |
3.2 公司经营现状以及发展分析 |
3.2.1 南京云凯公司的经营状态 |
3.2.2 南京云凯公司SWOT分析 |
3.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4 营销环境分析 |
3.4.1 营销外部环境分析 |
3.4.2 营销内部环境分析 |
4 对于电信系统防雷产品的讨论和决策 |
4.1 国内防雷行业及电涌保护器市场现状 |
4.1.1 中国防雷行业及浪涌保护器市场目前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
4.2 我国防雷器件的市场特征 |
4.2.1 刚性的需求 |
4.2.2 集中采购 |
4.2.3 行业集中度不是太理想 |
4.2.4 营销模式多元化 |
4.3 电信产业在防雷方面的市场简析 |
4.3.1 电信产业对防雷产品的需求分析 |
4.3.2 电信系统防雷市场的需求预测 |
4.4 电信防雷市场的重要客户分析 |
4.4.1 电信防雷市场的重要客户分析 |
4.4.2 重要客户的情况 |
4.5 电信系统采购决策分析 |
4.5.1 电信系统采购特点 |
4.5.2 电信系统购买形式的分析 |
4.6 电信系统防雷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
5 南京云凯公司营销策略及实施 |
5.1 营销目标与定位 |
5.2 关系营销方法和策略 |
5.2.1 客户开发阶段的分析策略 |
5.2.2 初期合作阶段策略 |
5.2.3 稳定合作阶段策略 |
5.2.4 战略与战术的配合攻略 |
5.2.5 客户关系的倒退、中断 |
5.3 项目型销售策略 |
5.3.1 项目引导 |
5.3.2 项目启动 |
5.3.3 制定项目计划 |
5.3.4 项目的实施与监控 |
5.3.5 项目收尾 |
5.4 南京云凯公司营销策略实施建议 |
5.4.1 加强营销队伍的组织建设 |
5.4.2 构建客户服务体系 |
5.4.3 南京云凯公司产品定价策略 |
5.4.4 南京云凯公司产品促销策略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小说湖南与当代中国 ——湘楚文化视野下的1978-2013湖南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方法思路 |
(一) 选题缘起 |
(二) “文学”与“文化”的思路:毛泽东作为方法 |
(三)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湘楚文化与湖南精神 |
第三节 小说湖南与现代传统 |
第一章 小说湖南的求是忠诚——“改革”中国的先声表达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政治危机的“同声传译” |
(一) 《将军吟》及莫应丰小说创作简论 |
(二) “同声传译”的“效果”与“机制” |
(三) “同声传译”的语义“复杂性”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危机的风俗演绎 |
(一) 《芙蓉镇》及古华小说创作简论 |
(二) 知识分子的民歌修辞术 |
(三) 风俗的政治及其危机命运 |
第三节 文学“湘军”:命名的缘起、方式及影响 |
(一) 命名的踪迹:从“湘军”到文学“湘军” |
(二) 文学“湘军”的命名影响与 90 年代的文化研究 |
第二章 小说湖南的创新有为——“开放”中国的图式再现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身份危机的“寻根”取向 |
(一) 韩少功小说创作简论 |
(二) 《马桥词典》:“妙会实事”的“亲附人生” |
(三) 《暗示》:对外开放的“全球化”时代的小说艺术 |
(四) 《日夜书》:文明的野蛮与野蛮的文明 |
(五) “寻根”的未完成:有信仰的适度虚无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认同危机的“新实验”先锋——残雪小说论 |
(一) 激进孤独的“新实验”先锋 |
(二) “创世纪”的“动物世界” |
(三) 内宇宙的“自我”迷津 |
第三节 湘楚文化精神的“中国当代文学”内涵 |
(一) 湘楚文化精神的矛盾构成及调和解析 |
(二) 一个文学史命题的简要回顾 |
第三章 小说湖南的责任担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文学镜像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90 年代”的再认识 |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敞开与遮蔽 |
(二) 政治的经济与经济的政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小说艺术 |
(一) 《国画》及王跃文小说创作简论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式主义与《国画》的现实主义 |
(三) 《国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命运 |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与精神危机 |
(一) 《沧浪之水》及阎真小说创作简论 |
(二) “圈子”的“围城” |
(三) “世纪末”的“灰烬” |
第四章 “乡土中国”与“市井中国”的湖南景观 |
第一节 山南水北与乡土特色 |
(一) 乡圩集镇叙事 |
(二) 水边碾坊故事 |
第二节 市井趣味与长沙风情 |
(一) “乡土中国”与“市民社会”双重参照下的“市井中国” |
(二) 麻将:“市井中国”的装置缩影 |
(三) 市井趣味的长沙特色 |
结语:危机、现代性或反映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东北以北,湖南以南(代后记) |
(10)网络视频社交行为研究 ——兼论我国网络视频社交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论文图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概念界定 |
二、蓬勃发展的国内网络视频市场 |
三、网络视频逐步注入社交属性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业务研究 |
二、理论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案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课题可行性及创新性 |
一、可行性 |
二、创新性 |
第二章 国内网络视频及其社交行为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国内视频网站发展情况概述 |
一、国内视频网站发展历程 |
二、国内视频网站基本类型 |
三、国内网络视频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国内网络视频社交行为发展即社交化趋势 |
一、社交媒体时代来临 |
二、网络视频社交化趋势背景 |
三、国内网络视频社交化实践 |
第三章 国内网络视频及社交媒体用户行为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设计及受访者基本情况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样本质量控制 |
三、受访者基本信息 |
第二节 视频网站用户收视行为 |
一、国内视频网站用户使用频率及时长 |
二、国内用户视频网站及视频内容偏好 |
三、国内视频网站用户互动及分享行为 |
第三节 国内社交媒体用户使用习惯 |
一、国内社交媒体用户使用频率及时长 |
二、国内用户社交媒体选择 |
三、国内社交媒体中网络视频的使用行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图绘国内网络视频社交行为——以土豆网原创榜单为例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一、样本选取及方案设计 |
二、信度讨论 |
第二节 网络视频传播效果与用户社交行为分析 |
一、相关性分析简介 |
二、网络视频播放次数与评论总量的相关性 |
三、网络视频播放次数与其他用户社交行为相关性 |
第三节 网络视频评论分析 |
一、评论数量、覆盖面以及来源构成 |
二、源自社交媒体评论比重 |
三、网络视频评论中的语义表征 |
第四节 网络视频时长对其传播效果及用户互动行为的影响分析 |
一、网络视频长度与其传播效果的相关性 |
二、网络视频长度与用户互动行为的相关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oLoMo浪潮下的网络视频——基于手机视频使用情况调查的展望 |
第一节 手机视频使用情况调查 |
一、用户手机上网情况调查 |
二、手机视频用户行为 |
小结:手机为网络视频与社交媒体融合提供终端支持 |
第二节 SoLoMo模式下的网络视频未来发展 |
一、“Mobile”——网络视频SoLoMo的发展基础 |
二、“Social”——手机是网络视频社交化的最佳载体 |
三、“Local”——网络视频未来发展的方向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网络视频与社交媒体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大家说网调地带样本情况 |
附录三:土豆原创榜单视频及评论样本编码表 |
附录四:土豆网原创榜单视频样本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新天军团浮出水面(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国家认同视域下澳大利亚历史书写的嬗变[D]. 李兵.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2]公众关切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D]. 孙颖. 天津大学, 2019(06)
- [3]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D]. 李朝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1)
- [4]论台湾霹雳布袋戏中的末日神话[D]. 朱笑雪.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5]现代性理论视角下的新时期话剧发展与艺术特点研究[D]. 张磊.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08)
- [6]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合作问题研究[D]. 陈建光.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8)
- [7]詹姆斯·鲍德温之宗教思想与其创作研究[D]. 张学祥. 山东师范大学, 2015(12)
- [8]南京云凯公司电涌保护器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于月东. 西安工业大学, 2014(08)
- [9]小说湖南与当代中国 ——湘楚文化视野下的1978-2013湖南小说研究[D]. 唐伟. 吉林大学, 2014(09)
- [10]网络视频社交行为研究 ——兼论我国网络视频社交化趋势[D]. 李骁楠.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